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谓的第二课堂教学,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大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学、科技、文化活动的总称[1]。第二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续。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类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刚好与第二课堂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和灵活的形式“契合”,因此,把第二课堂教学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将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构建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经济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类专业学生应该获得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的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课程设计与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的现象。因此,通过第二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第二课堂能延伸教学时间,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课时的不足。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一般安排在32-48学时,只能向学生讲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核心专业知识,而经济学专业知识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仅利用课堂时间肯定不够,因此,第二课堂是学生在必修课程之外参加的各类有益活动,能增加教学时间,弥补课堂教学学时的不足。
2.第二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能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大多数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仍停留于理论部分,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死读书,过考试”,整体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缺乏足够锻炼。这与经济类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操练及技能竞赛活动,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学生在培养专业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间搭建桥梁。
3.第二课堂能整合广泛资源,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当前大多数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仅以实验室实验或模拟实习形式开展,缺少真实的实践项目,难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二课堂能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工作,同时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目的性地学习理论知识,这既锻炼了才干,又提高了专业技能。
二、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第二课堂的组织体制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的第二课堂由团委、学生会、教务秘书以及各专业系主任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团委负责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领导、策划和组织工作,负责对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承担第二课堂的组织和保障职能。学生会和学生各社团负责第二课堂的文体活动、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术文化讲座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的具体实施。教务秘书和各专业负责人主要承担学生校外实践、专业实训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序实施,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第二课堂的实现途径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设置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课内外的学习、生活及社会需要与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以“专业指导+实践创新”的模式构建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的活动化与实践活动专业化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内容丰富、专业水平高的综合教学体系。
1.第二课堂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结合。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专业教学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恰当地整合在一起,寻求课堂教学知识、大学生能动性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三者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的方式如下:第一,成立了“经济之声读书会”。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团支部成立的“经济之声读书会”是一个由爱好读书并有志在经济学及其交叉学科内有所作为的师生资源组成的社团组织。依托读书会,加强学生间、师生间思想交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第二,举办“经世济民”专业基本功大赛。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经世济民”杯专业基本功大赛由4个院级大赛(国贸风韵、经济风云、三农动态、金融股市)组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主动实践运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第三,参加各种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经济学院领导和专业课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省级乃至全国性的“挑战杯”创新计划大赛,并安排学院资深教授进行专业指导。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由专任教师督促和指导,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和训练大量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第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在大二后学院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在大学期间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检验、巩固和深化。同时了解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适应当前社会竞争的形势和就业需要,增强就业择业竞争能力。
2.第二课堂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长江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学科优势,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层次不一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如下方式实现:(1)组织专业实训活动。在学生大二会利用学院商业银行实验室资源开展商业银行存款贷款业务流程的专业实训、在学生大三会利用学院钱龙金融学实验室开展投资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和外汇买卖业务的专业实训教学活动。(2)建立了校外实践与科研基地。学院利用校友资源在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荆州营业部和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荆州营业部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暑假安排学生到理财、投资顾问、财务部门实习,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证券公司的基本业务和经营情况,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表现优异的同学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就业。(3)成立了证券投资协会。每年证券投资协会和经济学院团总支会承办一次校级股评大赛,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证券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实际选股中,能真正把自己置身于股市中,积累宝贵的理财知识,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意义深远。(4)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能通过系统地科研创新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3.第二课堂与综合素质拓展的结合。大学生除了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会每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强健体魄,历练心志。还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室,以保护隐私的个体咨询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济学院每年的寝室文化节会举办以“爱舍?我型我宿”为主题的之明星寝室评选活动和寝室才艺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寓教育于活动中,经济学院团支部和学生会会设计各类主题的征文、座谈、演讲、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取得的成绩
1.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高。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积淀,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了适应社会的就业择业能力。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第二课堂教学资源最丰富的金融学专业,在研究生考试方面,2014年全院保送研究生共6人,其中4人是金融学专业学生。2014年全院毕业生中有24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金融学专业就有9人。在就业方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2014年8月15日统计时达到95.31%,高出全院的平均就业率4.3个百分点,而且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中有2个学生因在长江证券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成绩表现优异,被长江证券荆州营业部直接聘用。
2.科研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第二课堂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3经济学学院学生在专业刊物和会议论文集上公开发表13篇科技作品,2014年发表了27篇科技作品。2008年至2014年学院共获批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项,其中2012年获批了6个创新计划项目,其中4个校级,1个省级和1个国家级项目,2014年项目结题时1个项目获得校级优秀奖,1个获得省级优秀奖。2014年学院有9个学生的毕业生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个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
本文系2011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
―― 对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探讨”(编号201103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旅游业具有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环保的特点,无疑对我国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又离不开作为其基石的教育。本文针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急需提高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谈论。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低碳经济
作者简介:尚菲(1978-),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基础课部,讲师,专业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卢佳(1979-),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专业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谢静丽(1974-),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基础课部,副教授,专业方向: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073-01
一、引言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和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把旅游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的重要内容,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就业和促进民生的改善。同时,也可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另外,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人才、资金、信息文化的交流,可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并且,对提升地区形象和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旅游英语专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所以,无论在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手段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英语教学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二、提高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我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旅游英语教学专业设置的客观因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旅游市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的游客数量就突破了一亿人次,在旅游入境人数方面排在世界第四位。到2006年,到我国旅游的入境人数上升到了1.14亿人次。短时间内我国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凸显了旅游英语人才的短缺问题。我国目前不仅极度缺乏精通英语的专业的导游,而且与旅游相关的服务等行业人员的英语和旅游专业技能水平也急需提高。我国目前的从事涉外旅游工作的人才资源还无法适应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需求。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造成了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从长远看成了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障碍。
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不仅拉动经济的增长,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且为促进各地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目前的旅游英语人才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相关的外语和旅游知识的更新也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所以让我国旅游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
三、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设置旅游英语课程
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是一个专业能否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其设置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所以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课程设置要更加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以实用性为基础,其课程内容的调整要既要以培养目标为参考依据,又要以旅游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为衡量标准。合理增加英语口语交际课程的比重。可以增加英语视听说,旅游情景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等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口头交际的能力。为了突出旅游英语的专业性,在英语教材上和教学内容上应突出旅游学科知识。
2、建设完善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师体系
各高校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制定进行师资和教师培养计划。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要求自身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拥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首先,大力整合现有的教师资源,尤其要注重跨学科队伍建设,将具有扎实英语功底的旅游专业教师或具有一定旅游专业基础的英语教师打造成一支复合型师资队伍。在培养方式上,可以根据各高校自己的情况和需求,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进修学习,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选派教师到一些涉外旅游部门进行锻炼。其次,可以积极引进具有专业旅游知识的外籍教师,或邀请国内外的专家进行讲座培训。再次,也可以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聘请既懂英语又具有多年旅游管理经验的从业人士到学校授课。
3、丰富教学手段
旅游英语专业有着实践性强的特点,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英语人才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和任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目的,尽可能丰富教学的手段。这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挖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价值,利用声音、图像等手段作为反复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其得到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营造出各种语言环境和实践环境,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外语体验场景,以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针对学生普遍对外语兴趣的缺乏,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团队作业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鼓励学生积极地用英语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借鉴案例教学法来锻炼其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模拟场景练习,如景区特点、旅游路线、人文知识以及行程安排等,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消化知识。
4、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注重特色教学
实践性强是旅游英语专业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学要充分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为了突出学以致用的目的、加强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完全可以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方式极大丰富了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手段。各高校一定要立足本地根据自身情况,和当地的旅游企业联手制定出既符合企业需求,又可以完善院校教学手段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设在旅游企业或旅游景点的实践课堂上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更为细致地学习。这样,把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直接对接,既可以有针对性的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也可以为旅游企业输送合格的涉外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群.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
[2]、邹照兰.试论高职经贸英语人才的培养[J].湖南社会学,2003(6)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03-02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令人困惑的是,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经管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却与日俱增。究其原因,这些地方院校的经管类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其突出的表现是实践能力不足。[1]高校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此,我们对部分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了调查,发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这些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经管类院系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1.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弥补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不足,为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提供保障。由于经费的限制,地方应用型本科经管类院系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来建造全面满足需求的实践教学设施,而且,如果所有实践教学设施都由学校自建的话,也造成很大的浪费。因为实践教学仅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所以实践教学设施并不需要常年使用,学校建有全部的设施,必然会造成这些设施在很大时间上的空置,形成不必要的浪费。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借助企业的相关设备和场所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所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可以缓解校内实践教学的压力,为学校节约大量的基地建设资金,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地方经管类本科院校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某些方面,校外实践教学能起到校内实践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或者设施,毕竟是在学校这一小范围之内,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文化氛围、竞争氛围是不能与企业所具有的氛围同日而语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展现给学生的是真实的社会环境,通过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可以使学生不仅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实际的工作,感受到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在较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实践,必然要经历一些挫折,相对于真正的工作而言在校外基地的实践,学生所遇到的挫折比较容易克服,再加上老师、企业相关人员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就能较顺利地克服所遇挫折,通过这些历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2]在校外基地实习,学生能够接触企业经营管理流程,认识到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校外基地实习,通过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还不足以解决现实生活的很多问题,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回过头来,把专业知识的学习由老师的要求变成自觉行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促成“学习―实践运用―再学习”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3]因此,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进行教学改革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要环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地方应用型经管类院系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从而使学校可以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用。同时,通过选派教师到校外基地挂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素材,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2]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外基地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据我们调查,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经管类院系对理论教学的确相当重视,有的院系甚至把考研上线率当做考核的指标,非常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对实践教学却重视不够。这主要是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一些地方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认为理论知识的传承才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是毕业后学生自己的事情。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出现应用型本科院系不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舍不得对校外实践进行投入,对实践教学教师的选择和培养漠不关心等问题也就成了必然。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践教学”这一词汇不仅在教学理论研究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在地方经管类院系的教学工作安排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形势下,地方经管类院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出现了加快的势头。在我们调查的10个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中,每个学院都建有校外基地,其中建有10个以上基地的有5个学院,6~10个基地的有4个学院,4~6个基地的有1个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似乎比较理想。既然地方经管类院系已经建有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那么,这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否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就是我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其实,部分学院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仅流于形式,有的仅仅为了应付检查找有关单位签了个协议,这样的基地每年实际接纳的实习学生非常有限,有的甚至没有接纳过学生实习。由于这种种原因的存在,我们所调查的地方经管类本科院校的学生能够真正安排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并没有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而是自找单位完成,而且自己找的实习单位(或者说打工单位)安排的工作大都是苦活、累活,工作的性质很多与实践教学所要求的学习内容相去甚远,根本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还有的学生干脆没有进行实习,最后只不过找了个单位盖个章就过关了。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这是一个不可打破的规律,要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投资。据调查,由于经费不足和思想认识不高的原因,实践教学设施的投资基本上放在校内实验室等项目,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是相当少的,甚至几乎没有。由于学校没有对校外基地进行投入,校外基地不愿意接受学生到基地实践就在所难免了。
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校外基地建设的认识。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应用型本科经济类院系对校外实践教学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校外基地的建设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要求间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学校要打破教育就是知识的传承过程的固有思想,不再把实践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而把实践教学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地方应用型经济类本科院系才会真正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2.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双赢的校外基地建设模式。为了节约有限的资金,提高企业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热情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应用型经管类本科院系应当努力探索校企双赢的校外基地建设模式。要使企业通过这种模式,能够获得有关的科技发展动态信息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兴趣和热情与学校联手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否则,校外基地的建设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没有企业的配合,校外基地的建设状况是可想而知的。[3]所以,校外基地建设的第一任务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如何通过基地建设为企业输送价值,传递知识和信息;如何发挥学校教师在专业理论、专业研究和专业教学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优化经营管理流程、开发新产品、培训企业员工,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5],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使校外基地的建设由企业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地寻求与学校合作,只有这样建设的校外基地才能够真正发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3.增加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要改变过去那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需要学校投入的思想。企业配合学校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为学校培养人才,必然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了维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长久运转,学校对基地进行适当投入是理所当然的。学校不但要投入,甚至要使合作企业尝到甜头,这样企业才会全心全意配合实践教学的工作,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比较好的模式,即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企业就职。[5]“订单式”培养模式能为企业提供最需要、最合适的人才,使企业有动力为学校培养人才,因为培养的人才恰好是本企业所需要的。同时,通过这种模式的运行不仅为学校培养了人才,而且还直接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可以说“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可以达到帕累托有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党文娟.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2]龚中良.模式多元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职教论坛,2006,(1).
[3]陈晨,刘在云,周晓璐.应用型大学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段洪.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析[J].科学时代,2009,(2).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目前,我国的一些政策规划,正逐步重点体现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理念。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2010年,教育部网站发出通知,为加大低碳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要求有关高校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兴专业。并且随着国家各项低碳政策的落实,国内一些高校纷纷成立了相关的低碳经济类专业。然而,我国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起步还是相对较晚,对低碳经济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仍需要进一步地探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作为国内率先申报低碳经济专业的本科独立院校,其对低碳经济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然而,仍需借鉴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进一步改进。下面将根据国内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分析该校低碳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方法。
2国内低碳经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低碳经济专业的特点。
根据前文所述的"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领域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应当包括:掌握经济学、金融、统计学、会计学等的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低碳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贸易政策,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对外沟通能力。由于该学科的知识高度交叉性,很有必要对该专业的本科生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做到深浅得当。
2.2低碳经济相关专业开设院校。
目前,国内普通本科院校招生目录中,针对"低碳经济"这一领域,有一些高校陆续设置了相关的专业,比如能源经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然而,近几年来国内高校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专业的开设仍然较少。另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发展经济学系,一直开设有能源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低碳经济类课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则于2011年在其下属的“经济学专业”设置了低碳经济方向(以下简称低碳经济专业);并且有报道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划在2014年的招生计划中,新增的金融工程专业(碳金融方向)。
2.3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
关于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本文将以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经济专业为例,简要介绍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的能源经济专业,为该校经济学院下属的本科专业之一,是国内第一个设立的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立足于国际能源政策与战略平台,为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能源经济理论方法、追踪国际能源价格趋势、熟悉各国能源政策与战略的高级能源经济战略性人才。其中,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能源金融方面入手,教授学生能源经济、投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人大经济学院还定期推出能源经济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内容涵盖资源、环境、气候等众多相关领域。而该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方向,主要为在各级政府从事能源经济管理,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能源板块从事投资、行业分析,以及在国有大型企事业进行能源管理等。
3低碳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上述论述,可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学(低碳方向)提供参考借鉴。另外,考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作为本科独立院校,其对学生的要求定位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所差别。在此,考虑上述因素,论述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低碳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3.1培养目标的适当定位。
作为本科独立院校,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直坚持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在此,结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低碳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熟悉低碳领域相关技术、政策、制度和规划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适宜从事公司、行业协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低碳经济领域的相关工作。
3.2专业课程的合理安排。
专业课程方面,目前新华学院的低碳经济专业的课程类别分类较杂,虽然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课程有涉及,但是无法很好的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建议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将其他修习的课程分门别类列出,如理论经济学类、应用经济学类和经济学方法类;如此更能体现每门课对培养目标的意义,同时也体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前沿性讲座,内容涉及最新的低碳经济资讯、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低碳经济工作进展、低碳经济的应用等,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3.3产学研的联合培养。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光是课程的专业学习和讲座课程,是不足以培养毕业后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因此,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在此,就要求注重专业产学研的合作。可以通过专业相关的研究项目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使得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市场接轨,也为学生提供接触低碳市场的平台。
3.4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关键词】低碳经济 DEA法 效率
一、河北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现状
河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从2007年的21783万吨标准煤增长至2011年的29498万吨标准煤,年平均速度为7.87%。其中,煤炭的消费量从2007年的21783万吨增至2011年的26433万吨;石油的消费量由2007年的1620万吨增至2011年的2280万吨;天然气消费量由2007年的160万吨增至2011年的466万吨;一次电力消费量由2007年的21万吨增至2011年的319万吨。可知,河北省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例较大,五年来均在90%左右,“一煤独大”的格局已经形成,而更加低碳的天然气和一次电力的消费量却几乎忽略不计。
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其中E为碳排放量,δi能源i的碳排放系数,Ci为能源i的能源消费量)。在消费的能源中,一次电力消费过程中不产生CO2,因此碳排放量便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来计算。根据IPCC的研究数据,这三类碳源的碳排放转换系数分别为0.7476, 0.5852,0.4435。计算可得,2007年河北的碳排放量为17304万吨,2011增长至21303万吨,年平均增长5.33%。碳排放的持续增长与河北省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密切相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主导的工业结构对能源需求较大,发展低碳经济便面临着较大压力。
二、DEA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与模型
DEA 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和Cooper等在1978 年首先提出的评价具有多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方法。DEA模型利用观察到的样本数据,将每个评价单位视为一个决策单元(DMU),对投入产出体系的效率进行评价。模型可将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越大越好,说明相对效率越高。
(二)指标选取及相关数据
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联系到数据可获得性,这里选取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能源投入作为输入指标,而劳动投入指标采用就业人员数,资本投入指标采用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投入指标采用能源消费总量;输出指标采用碳排放量(如表1)。由于碳排放量是成本型的逆向指标,需将其直接转化成倒数(正向指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可得结合2011年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河北五省的数据,对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
三、结果分析
将初始数据导入DEA求解程序中,进行求解,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只有山东省达到了DEA有效水平,即低碳经济发展是最有效率的,而广东、江苏、河南、河北为非有效水平,即低碳发展是无效率的。
在综合效率方面,河北省效率最低,而江苏和河南效率也不高;纯技术效率方面,河北效率仅次于山东省,说明河北与他省相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决策单元在要素资源配置,技术利用与管理经验等方面的能力较强;规模效率方面,河北省居中,但其固定投资过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没有使低碳经济产业化。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河北省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效率较低,因此河北省应该学习山东的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对低碳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发展。
首先,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则需对低碳产业和节能减排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一般采用绿色信贷、财政补贴等手段。其次,河北省要依托相关科研院所,投入低碳研发资金,引进高科技人才,开发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并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实现低碳技术改造,加快开展新能源产业化进程,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最后,河北省应该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降低高耗能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例,大力发展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应依托京津金融优势和河北省交通优势,打造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和环首都物流产业带。
参考文献
[1]李晓燕,邓玲.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 2) : 82- 851
[2]杨颖.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税;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1
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们便开始谈论环境保护,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率先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环境恶化、完成减排目标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全球总排放量的29%,位居世界首位,未来以石油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低碳在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提高低碳竞争力旨在提倡一种态度和精神,旨在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对未来美丽中国建设意义极大。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的理论性分析
外部性指单个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上其他人福利的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的典型代表是提供公共产品,如城市绿化,而负外部性的代表是环境污染。那么低碳经济的外部性显示为:在低碳经济产生外部效应之前,没有发生任何的交易行为;其次,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产权缺失的问题,使事后的补偿和谈判难以达成;最后,个人成本、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社会收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然而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将高于碳排放企业的边际个人成本。外部性对于利益相关者是很不公平的,因此,有必要对外部性进行纠正,也就是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来解决这一问题。纠正外部性,通常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科斯规定产权以及庇古税。前者是基于市场机制的手段,而后者是基于政府机制的手段。
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现状分析
我国财税体制自改革以来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确,财政职能存在严重的越位、缺位、错位情况。中央与地方之间、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职责、事权界定不明晰。地方财税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地方政府缺乏稳定的收入,而且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建设支出依然偏高,行政管理费支出居高不下,严重挤占了其他支出,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却很少投入资金来解决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升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税体制。
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很直接有效的,我国现行税制中有很多税种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资源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我国还有一些其他的税种会涉及到保护环境或者新能源,但是功能却没被很好的发挥,有待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调控系统,其中,引进碳税刻不容缓。
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其中主要体现在政府预算、政府采购转移支付、设立环保项目专项补助以及财政贴息等方面。首先,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事权划分,合理的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细化优化各政府事权明细单,列明各级政府的专享事权以及共担事权;其次,增加低碳经济发展的预算支出项目,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离不开政府预算支出作为根本保证,需要在预算安排中明确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低碳发展的投入比重,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支持低碳经济技术的研发,促进低能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通过政府采购引导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保护、激励技术创新;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补贴力度,补偿企业治理环境的费用,引导和鼓励企业保护环境;对治理污染、低碳产业等项目在贷款和折旧方面给与补贴优惠;对清洁能源实行价格补贴;对实施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低碳经济目标。
税收调节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另一有效手段。首先要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给予税收支持,要进一步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对低碳企业的所得税给与一定的减免额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低碳项目;其次,完善技术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通过对低碳经济技术研究、开发、使用、转让等给予税收优惠,积极的鼓励创新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最后,完善关税政策,合理利用关税手段保护国内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支持低碳产品的进口,抑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对涉及到低碳经济的主体税种进行调整和改革,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更能够有效的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我国虽然有保护环境的相关税种,但是还没有一个完全以环保为目的专门的税种,其他国家都陆续开征碳税。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开征碳税是达到减排最有效率的工具。征收碳税会提高化石能源产品的价格,价格上升有助于抑制对化石能源的消费,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最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现阶段,依据我国基本国情,我国应开始着手气候变化税和产品碳税的调研,以便择机适时开征。
参考文献:
[1]白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4.
[2]曾康霖.2013.英美两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考察与借鉴[J].征信.
关键词: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
一、导论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财富快速积累,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发展压力,可以预见,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得以转变,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势在必行。而技术标准具有的技术与制度双重属性,不仅自身可以作为生产要素不断积累,也必将对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经济增长理论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围绕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许多经济理论与经济流派。赫尔普曼教授集中研究了经济增长理论过去20多年的进展,并回顾了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影响经济的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制度、创新能力等,综合国内外可知,其决定性因素主要有:生产要素的积累(x1)、全要素生产率(x2)、国际贸易(x3),经济收入的人均差异(x4)以及制度和政治(x5),这5个自变量的正向积累都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即:
ΔQ=f(x1, x2, x3, x4, x5) (1)
本文将以“技术标准化”为自变量t,探讨t与x1,x2,x3,x4,x5的关系。如果t与这5个变量正相关,那么以x1,x2,x3,x4,x5为中间变量,可证明技术标准化t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即:
Q+=f(x1(t+), x2(t+), x3(t+), x4(t+), x5(t+)) (2)
三、技术标准化与经济增长各要素的关系
(一)技术标准化与生产要素积累
生产要素的积累是经济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索洛(R. Solow)将经济的增长归结为生产要素的积累与技术的进步,把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在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模型中,以知识为承载的专业性生产要素体现的更为突出,这类生产要素具有外部性,能够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先决条件。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波特也认为,若要通过生产要素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
作为实践中科技成果的积累,技术标准本身就是知识的集合。知识所产生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使得技术标准成为“活”的更高级生产要素。此外,技术标准化作为“获得的最佳秩序”,深化了知识资本,使其更加专业化,而专业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尤为的明显。因此,技术标准化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和专业化过程成为经济非线性增长的源泉,也就是说,无论作为高级生产要素本身还是在促进生产要素高级化方面,技术标准化都与生产要素正相关,即x1+=(t+)。
(二)技术标准化与全要素生产率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中剔除劳动和资本贡献后的部分归结为技术进步的贡献。索洛(R. Solow)对1909—1949年间美国工业生产进行研究,证明其人均产量的增长中88%为技术进步的贡献。此后,丹尼森(E. Denison)和乔根森(D. Jorgeason)也论证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源泉”这一结论。我国技术经济学创始人李京文院士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科技富国论”,将科学技术水平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术标准是技术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它的成功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从源头上提高后发国家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追赶型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提供跨越发展的技术,同时为国际高科技市场的竞争秩序提供更好的选择。由于技术标准化所带来的创新是过程的创新、相关产业的创新,是具有整体拉动效应的共谋型创新,因此,为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需选择那些技术进步的收益扩散方式具有“共谋型”分配方式的产业,即x2+=(t+)。 转贴于
(三)技术标准化与国际贸易
对于处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的国家,国际贸易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已经超越了本来的经济与技术属性,成为国与国之间设置贸易壁垒的隐形工具。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贸易结构与国内的产业结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具有互动效应。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其产业结构,这就要求必须提升出口知识密集型产品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份额。
技术标准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制高点。谁能在国际贸易中制定标准,谁就能构建以知识产权为外衣的贸易壁垒,充分攫取国际贸易活动带来的报酬递增。当然,在国家贸易中制定标准的前提条件是该国拥有知识密集度更高,模仿更加困难的核心产品。因此,如果中国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附加技术标准的产品,才能真正享受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惠及整个社会的高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外部引擎。因此,x3+=(t+)。
(四)技术标准化与收入分配
巴罗(2000)认为,收入的不平等似乎依据一国的发展水平,不同程度地影响它的增长速度,即收入越不平等,低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越慢,而高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越快。而赫尔普曼认为,收入的不平等将减缓增长。因为,资产分布的不公平将减低总的投资额,所以,社会越公平,经济增长越快。
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仍占绝大多数,急需外部的新技术标准的注入实现产品创新,发展以技术标准化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中国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开辟了新的途径。收入分配和就业机会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创新”租金的获取为更平等的收入分配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以技术标准化为特征的产品创新可以迂回性地和动态性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见,技术标准化战略在中国的实施和普及将能够改善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进而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x4+=(t+)。
(五)技术标准化与制度
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和德姆塞茨都对此进行了论证,他们认为制度决定了组织的成败,它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有时候更是充分条件。而制度需要不断的调整、优化,特别是需要随着技术进步进行调整;同样,技术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动态发展的。建立适合于推广技术标准化的产业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而根据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关系,技术标准化又在不断地促进制度的创新。
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新的技术标准正在建立,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组织结构与交易成本。发达国家迅速建立低碳认证标志制度,占领核心专利技术,构建新的技术性措施,推行自己的低碳标准,创造低碳经济技术规则,从而建立新的赢利模式。低碳经济已成为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新的战略制高点,新的技术范式必将展现。因此,有必要积极进行碳税及各行业部门减排方法研究,迅速采用相关国际标准,建立自己的核心标准和各标准体系,推动相应的制度创新。可见,技术标准化能够改善社会调配和组织资源,促进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实现绿色经济时代的制度创新体系的构建。因此,x5+=(t+)。
四、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标准化不仅能够深化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贸易结构而改善产业结构,还可以消除一定的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善。可见,技术标准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深远的正面影响,即式(2)成立。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并以科技水平提高带来的强大正外部性来实现引领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技术标准化已与经济的所有决定性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框架,也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完备的动力来源。因此,技术标准化作为自主创新的最高形态,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将带动生产要素、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
[1]萨克斯·杰弗里.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王世明,吕渭济,梅晓仁. 自主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02).
贾根良,于占东.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 2006(06).
李荣林,姜茜. 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的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04).
Helpman Elhanan. 经济增长的秘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绿色会计;低碳经济;产生;内涵
20世纪化学燃料的过度消耗,引发了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由此产生的能源、生态、水资源以及粮食问题,一方面严重地冲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隐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国际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全球变暖现象,进而合理引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一问题引发主流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正是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以“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为口号的全新发展模式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冲击和影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孕育着全新的变革和突破。
一、绿色会计
(一)绿色会计的产生及其内涵
1.绿色会计的产生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使得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从而使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遭到破坏。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各国政府也纷纷开始研究建立本国的环境会计体系,我国于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是在修正和批判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长期以来,传统会计理论只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资本及其运动,按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和复式记账这三大会计基本支柱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未涉及环境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绿色会计则以人类的全部活动过程和整个生态环境资源为出发点,围绕着自然资源的耗费如何得到补偿的问题,努力对环境管理中各个层次的职责履行情况做出确认、计量和报告,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会计理论对整个会计要素的界定。
(二)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
1.绿色会计的目标
绿色会计目标是在环境会计目的指引下设定的对绿色会计职能作用的要求,是绿色会计目的的具体化。绿色会计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协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使它们能够均衡发展;具体目标是向环境利害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行为方面的信息。
2.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
(1)政策性原则。社会资源环境成本与收益的确认要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约束,所以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社会性原则。绿色会计要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业绩,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管理和调控。
(3)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原则。该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核算时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兼顾生态和社会环境效益,要综合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将会计主体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综合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以规范企业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中,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应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环境资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同时鼓励企业自觉向社会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尽可能多的环境资源信息。
3.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
(1)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蕴含了大量生态环境的内容,要求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尽管绿色会计中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核算和监督的程序和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构造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根本条件。
(2)环境价值假设。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环境资源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形成的价值和价格,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但要进行绿色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虽不适用于劳动价值理论,却适用于边际价值理论。
(3)多重计量假设。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绿色效益的模糊性,若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和绿色效益,因此绿色会计在计量上应是多重的。应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百分数或指数等,有时候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说明,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确性与模糊性相兼容的计量方法。
4.绿色会计要素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特定的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产的界定须符合资产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此项资产可以在将来给企业带来收益;第二,资产的所有权必须属于本企业,另外还须具备一个特殊的条件,即此项资产须是自然资源,如海洋、土地、石油、森林、煤、天然气或者它们的使用权,或者是生态资源,如水土保持、环境美化等。
(2)环境负债。企业由于过去或者现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导致的尚未支付需要在将来支付的债务即是企业的环境负债,另外,还有一个或有环境负债的问题,或有环境负债或潜在的环境负债是指过去和现在的环境行为,按现行的行为规范无需企业承担任何责任,然而未来可能会为之承担的责任。
(3)环境费用。环境费用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与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环境收入。环境收入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一定的时期内,利用环境资产获得的或者即将获得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环境效益。环境效益计价是指以货币计量实现的效用价值。由于直接环境效益和间接环境效益形成的过程不同,其计价方法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直接环境效益渗透着人类劳动,其效益可按劳动量的货币表现计量;间接环境效益通常没有人类劳动的直接参与,其效益的确定带有很大主观性,可按模糊数学的计量属性和包含效用的货币表现计量。
5.绿色会计的计量
绿色会计的计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实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防护费用法、边际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替代性市场法和生产率变动法等;二是以非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有指标体系法、图表法、文字叙述法等。具体使用哪一种计量方法,应视企业具体的事项和涉及的会计要素而定。
6.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
绿色会计披露的信息是为了向有关各方提供准确有效的绿色信息,以满足决策者分析、决策的需要。现有的会计报表只披露能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事项,主要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鉴于绿色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重大影响,而单独编制绿色会计报告难度较大,有必要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在会计报表中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的办法披露有关绿色会计信息,应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列明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等,必要时应针对特定的信息使用者,编制特定的环境信息报告。
二、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
“低碳经济”一词始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该白皮书中,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作为岛国的英国资源并不丰富,对能源供应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依靠进口。因此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应对未来发展。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发表了《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每年用GDP1%的绿色投入来回避未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美国未来将力图走低碳型的发展道路。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在本次大会中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25%-40%。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目前国际学术界对此概念尚未统一。从广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狭义上讲,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效率的利用问题和结构问题,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能源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因此,我们既可以将“低碳经济”视为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目标,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品来建构新型低碳市场、贸易规则与财税体系的一种国家政策,也可以将“低碳经济”视为一类涵盖各类国民活动,通过建立经济高效、能源节约、低碳排放的生产、消费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形成整个国家的全新消费活动的国家活动。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解决发展经济与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未来世界经济的竞争必将是低碳经济的竞争,低碳经济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探索大幅度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英、德两国都将发展低碳发电技术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切入点,认为煤炭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日本投资化石能源减排技术装备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切入点,如开发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建立烟气脱硫环保产业。美国政府则把开发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先进燃烧系统及碳收集封存技术的研制开发作为低碳排放的切入点。
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结合我国学者的研究,归纳如下:
第一,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立法体系,加速碳减的实施。通过立法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低碳消费变成自觉行为,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管理制度,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上升为基本制度予以规范,强化执法监督,确保低碳经济各项规定的贯彻执行。
第二,加大低碳经济理念宣传,强化民众责任意识。通过宣传可以使民众树立与低碳消费相协调的正确价值观与消费观,感受绿色消费的好处,倡导绿色产品,减少化学物质在生产上的使用,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
第三,国家财政扶持低碳技术研发和节能产品的生产。利用低碳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转化技术研究,鼓励生产、使用清洁节能产品,提高社会碳减的技术含量。
第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有能源结构,对原有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现阶段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当前的经济建设也绝不容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对那些排放不达标、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和停产;对于低碳技术不高、污染不是太严重的企业可以被低碳技术较高的企业并购,实现资源的整合。
三、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一)绿色会计是实施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1.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会计理论未将个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纳入成本计算,长期如此,势必阻碍企业自身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视环境因素,实行绿色会计,才能将个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及社会的影响做出科学的判断。
2.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备条件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必定需要健全完善低碳会计制度,以此为制度基础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会计是实施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
3.绿色会计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
随着各国对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渐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GDP由于没有考虑经济过快发展而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不再实用,进而引入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从传统GDP中扣除不是真实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剩余的才是科学的、真实的“可衡量GDP”。而绿色会计恰恰是通过自然资源耗费、环境成本和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来分析环境质量效益,从而有助于“绿色GDP”的计算,进而可以更好衡量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二)低碳经济实施中的绿色会计发展对策
1.设立专门的权威机构,确定绿色会计准则
为迎接21世纪世界经济运行低碳化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利实施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国家战略,我国应立即着手实施绿色会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当务之急是成立专门的权威事业机构,尽快制定绿色会计准则,推广开展试点工作。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负责,筹建中国绿色会计发展改革领导小组,组织法律专家、经济学家、环保及会计实务工作者密切配合,加快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付诸实施的进程。
2.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绿色会计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既不能以片面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片面保护环境而忽略经济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起来,力求做到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即发展低碳经济,而绿色会计正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些都要向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加强全国人民努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思想意识教育,使绿色会计尽快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所接受。
3.建立绿色税收机制
从世界经济学界着手研究绿色环保经济问题开始,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了新的职责。为了从根本上使自然资源、环境得到长远的保护,增加民众环保意识,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是我国当前绿色会计实施的基础。
4.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格执行奖惩措施
努力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的惩罚执行力度,破除阻碍企业使用绿色会计的短期利益驱动机制。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手段和实现途径,前者是后者的存在前提和理论基础,它的实现必然进一步推动后者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吉.低碳时代绿色会计新探[J].经营管理者,2010(11).
[2]金莹.基于低碳背景下的绿色会计新探[J].财会研究,2010(23).
[3]黄瑞丽.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会计模式构建初探[J].财会天地,2011(7).
[4]陈留平,张珊珊.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1).
[5]王清武.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J].科技创业,2011(1).
[6]路国莲.绿色会计理论与制度建构[J].西部财会,2009(9).
[7]杨妍,宋子义.关于绿色会计体系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8]钟卫稼.关于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1(8).
[9]李宗才.我国低碳经济研究述评[J].学术界,2010(6).
[10]刘佳,龚唯平.低碳经济内涵及发展途径:一个述评[J].经济研究,2011(4).
1.低碳经济审计的目标低碳经济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证低碳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低碳政策和低碳技术是否有效实施进行监督来发挥作用。详细地说低碳审计首先是对被审计单位对低碳政策、制度和法规是否真正贯彻落实进行监督,对其实施方式是否科学有效进行监督;其次是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真正执行国家规定的能源方针和政策,如果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就要及时纠正,保证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良好的宏观环境;再次,要监督管理国家对低碳补助资金的使用是否用到了实处,坚决杜绝浪费国家财政资金的现象;最后,对企业进行低碳交易的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低碳交易的会计账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规范低碳经济的市场秩序。
2.低碳经济审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编制审计低碳经济政策以及对其政策的执行情况,对低碳政策的制定程序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审计,低碳政策不能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文件相抵触,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制定完低碳审计政策以后要对其执行情况的真实性进行监督,看其是否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可以通过对低碳产品的状况、节能减排的状况和绿色审计的实施情况来评估效果。其次要对低碳经济的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要对资金专项使用项目的是否合法进行严格审查,不能将专项资金花在非低碳产品上或者不符合相关制度规定的产品上,坚决杜绝顺便搭车的行为发生。还要对审查资金使用的情况是否真实进行审查,重点审查专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地按照上级部门批准的那样使用,是否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目标和制定的政策相一致,比如对设备进行审查要看其运行是否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合格产品,不能将产品偷梁换柱或者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如果发现专项低碳资金有私自挪用或者套取等的腐败现象时,一定要严格惩罚。另外还要对专项资金的预算、筹集、管理、使用,特别是使用效果进行有效的审计,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到了专项资金的使用,这都需要及时进行纠正,力争实现对专项资金的最充分利用。最后要对低碳行为进行监管,对低碳产品进行审计并认证。我国鼓励和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对一些低碳产品实行税收减免和政策补贴,这样很容易造成低碳经济市场秩序的混乱,因此一定要对那些税收减免和政策补贴的低碳产品进行审查,看其是否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产品进行了税收减免和政策补贴,除了要退还相关税金以外还要给予其他形式的惩罚。对低碳行为进行审计主要是需要审计组织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认证,看其是否能够达到低碳的标准,如企业或者是个人在购置汽车的时候,国家可以对那些使用可再生资源、环保和高效能汽车的进行补贴,对那些研发低碳技术的企业或者个人要给予支持和奖励,保证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构建低碳经济审计模式的基本思路
1.低碳经济条件下审计模式的选择方向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情况、职责履行情况和低碳经济交易涉及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其工作主体是审计组织,其工作的依据是国家的政策、法律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其工作过程要遵循一般的审计准则这样一套特殊的管理模式。之所以要构建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主要是为了监督和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管理水平和低碳环保执行情况,通过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由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工业化程度不高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加上我国的节能减排和清洁技术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建立低碳经济制度体制,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出一个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经济审计模式。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低碳经济制度体制,通过确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使其不断科学化和完整化,这样能够引起企业的低碳环保意识,使其树立低碳和环保的生产经营意识,不断肩负起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对不遵守国家低碳经济制度或者不履行社会职责的企业进行相关的惩罚。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审计模式要向着低碳生产、节能减排、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审计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
2.低碳经济条件下审计模式的程序和方法对于低碳经济条件下审计模式的程序应按照这样的流程:首先应当针对审计对象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审查低碳生产方式和评价指标。在财务方面应当着重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节能减排、清洁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低碳技术的创新等情况,看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评价指标可以根据民众满意度或者煤炭排放量等的指标进行评价,也可以争取低碳环保专家方面的意见。对企业的审计不仅要看其低碳投入力度和产出情况,更应该关注环境和社会的效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出具真实、完整的审计报告。对于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方法,除了要应用传统的如问题导向分析法、结果导向分析法和风险导向分析方法等以外,针对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中的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以外,还要结合低碳经济学在评价标准上的相关规定,对低碳经济审计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分析、清洁能源结构以及低碳生产方式的综合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构建有效的低碳审计模式的措施
1.提高全体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体公民的参加和支持,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加大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对公民进行环保教育培训,让其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内容和实施方式有所了解,使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观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好思想准备。
2.加强对低碳审计人才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说到底在于人才的推动,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审计的专业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低碳审计人才的建设。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建立专业化的低碳审计队伍,其组成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审计知识和技术手段以外,还要有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和低碳生产方面的综合素质。此外,被审计单位也应当培养一批低碳审计的专业人才,这样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能够减少阻力,能够很好地配合审计工作,从而节省人力和财力资源,促进低碳审计的顺利进行。
3.加大对低碳经济审计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靠科技的进步,无论是发展节能减排技术还是开发利用新能源,这些都是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核心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大对低碳经济审计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可以从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低碳技术检测手段和低碳设备要重视,同时也要加快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创新观念培养,力争使低碳审计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