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精选(九篇)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

第1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道路建筑材料,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U4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47-01

《道路建筑材料》是道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材料的性能、应用及试验检测技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道路与桥梁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的现状,如何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与管理型道桥专业的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课题。我们课题组在《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了使《道路建筑材料》课程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学院教育理念,坚持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要求,适应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交通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与管理型人才,我们依托黑龙江省公路迅猛发展的优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兄弟院校,以市场为导向,对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建筑材料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企业与社会需求,确定“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考试方法。同时,对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推行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制订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教学组织设计在内的教学设计系列文件,以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能得以高质高效地运行。

2、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时依照学院抓住“高等”和“职业”的两大脉搏,以“校企共定标准、企业引导课程、技能决定知识”为教改思路,以材料检测与管理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际材料检测过程为导向,以典型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材料检测职业资格为依托,在传承中创新。根据培养目标与能力,以工作过程系统性为导向,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重构,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内容。

2.1 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掌握常用道桥工程材料的检验方法,能够对常用道桥工程材料进行性能检验和评价,正确分析处理施工过程中道桥工程材料出现的质量问题,具有施工现场试验员和材料员的职业能力。并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监理员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知识。

知识目标:了解道桥工程材料的组成,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

专业能力目标:能够对常用道桥工程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性能评价,能完成施工现场检验员及材料员的工作。

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处理施工过程中道桥工程材料出现的质量问题,评价其质量;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合理配置道桥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构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保持科学、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

2.2 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在项目设计时遵循的原则:突出能力目标;职业活动导向;项目任务载体;学生主体;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以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的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通过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科学、合理、经济地选用各种道路建筑材料所需的能力。本课程根据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划分为原材料检测和复合材料检测两大部分内容,下设8个项目和若干个工作任务,具体内容(见图1)。

3、课程实施

项目教学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就要按教学计划进行项目教学。其基本步骤为:

(1)划分项目组。根据自愿报名和统一调配的原则,将全班按5“7人的规模组成一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2)依据项目任务的计划进度布置任务。学生按任务要求查找相关信息,制定工作计划;教师审察计划,提出建议,学生修改。

(3)充分地利教学资源,我院设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可以满足材料检测技能训练、复合材料配置实训的需求。同时与多家实力较强的行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顶岗实习得需求。《道路建筑材料》的实验实训课程采用小班教学,突出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效果显著。

(4)定期检查进度。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完成一个小模块,及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交流,检查各自任务的完成情况。

(5)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按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面进行成绩评定。加大平时成绩在学生总评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成绩的比重,引入实践操作考核。让学生将重点放在平时的学习上而不只是期末几天的复习迎考上。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小组展示成果,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组成。教师在进行成绩评定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2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在建工程;火灾;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中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然而随着高层建筑功能的日益复杂,设计高度的不断增加,在建工程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火灾,不但会对未建成建筑物及其周围建筑物造成极大的损坏,而且还经常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给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中,施工安全问题尤其是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管理已经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是工程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层建筑施工火灾的特点

1.1 火灾蔓延速度快

高层建筑的高层部分风力较大,受气压和风速的影响,使火势更猛烈,蔓延更迅速,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酿成大火,极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体火场。

1.2 施工人员疏散困难

建筑物高,楼层多,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另外由于是在建工程,疏散设施少,楼梯不可能设置很多,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施工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同时,在建工程的通道、楼梯等部位多被堆放的建筑材料所占用、装修用脚手架阻隔,人为障碍多。人员疏散主要依靠楼梯,如果该通道被火封住,对受困人员的逃生和消防救援作业都极为不利。

1.3 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四周由于深基坑的开挖、施工设备作业场地布置及建筑材料堆放等影响了消防车道的畅通。发生火灾后,消防部门难以顺利靠近火场,变相阻碍了施救行动。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扑救灭火工作比较困难,极易因扑救措施不利或扑救不及时造成重大损失。

2 高层建筑施工火灾频发的原因分析

2.1 易燃可燃材料多

高层建筑周围采用的脚手架安全网、浇筑楼层所采用的模板、在建高层建筑中使用大量的油毡、木材、泡沫板、油漆、黏合胶、保温材料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等建筑材料均为可燃、易燃材料,同时这些材料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在施工作业中,有时会使用气割,电焊工具,有时会用电动砂轮磨面,有时会使用易燃液剂,管理上稍有疏忽,或违章作业,便会引发火灾事故,并产生大量毒害气体,严重危害人身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和危害。

2.2 施工现场使用明火多

大量的高层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表明,使用电焊等明火作业引起火灾的占9%以上。明火作业是引发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的“罪魁祸首”,作业产生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可非常轻易引起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事故。

2.3 电气火灾事故多

随着当前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多,用电量大,用电线路多为临时线路,且电气线路较杂乱。由于电线移动频繁,极易导致绝缘层破损,从而引起电线短路,或产生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另外,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不穿管敷设、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也极易引发火灾。

2.4 防火安全意识谈薄

工作中许多施工单位只重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就是不重视消防安全,很多施工负责人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另外,建筑工人流动性大,未经过严格的防火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于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很少,施工人员自救知识与防火基础知识不足,现场人员难以采取规范的行为使用消防器。

3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防火安全措施

3.1 建立有效的防火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防火管理制度,例如火险报警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在施工区限制吸烟及火源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储存、运输、使用管理制度等,规定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设置专库,隔离存放,专人管理等。

3.2 加强动火作业的管理,做好防火应对措施

高层建筑施工在进行钢筋、金属架构、金属管道的分割与连接,通风、取暖、给排水等设备安装,工程内、外部装修等环节会使用大量的电焊、气割、气焊等都需要明火作业。施工现场应严格禁止擅自使用各种形式的明火。动火作业应按规定办理,电焊作业人员持证操作,现场配置有效消防设施和防火应对措施,并派专人监护。作业前要检查现场环境,下班时要检查焊割现场是否残留火种隐患。做到动火前“八不”,动火中“四要”,动火后“一清”。发现隐患并加以及时处理解决,严防违规冒险作业。同时,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完善。

3.3 规范使用用电装置和电气线路

施工机械及照明使用的各种临时用电装置与电气线路和配电箱必须符合《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禁止使用不合格或破损电气设备材料,胶质线、花线不得用于临时用电场所。各种电气线路不准私拉乱接,不得拖地或与金属物、易燃易爆物接触,应按规定采取保护措施,电气故障应及时检修排除,确保绝缘或接地良好,防止漏电、短路起火。除此之外,对用电设备在接电环节,更需要严格遵守有关按电器线路安全使用规定执行,对用铁丝代替保险丝和乱拉线等现象要提及处理,保证的因电气线路问题发生火灾。电气装置不得超负荷运行,经常检查开关线路,设备是否由于局部过热,导致变色、变形和发热的现象,定期检查开关绝缘性能,以杜绝因用电引起火灾。

3.4 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

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高层建筑施工火灾安全事故都和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低下有密切的关系,部分施工人员违反安全规程操作,违章作业,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当做好防火安全宣传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火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向施工人员讲述高层建筑施工火灾的特点以及消防知识等,使施工人员认识到火灾的危害和严重性,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人员的防火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张馨.浅析高层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业科技,2013(24).

第3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1 教学现状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高校所用学时为总学时数的1/6左右,虽然教学时间短,但内容却十分的纷繁复杂,主要包括粗细集料的性能、沥青的三大指标、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水泥常规试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无机结合料材料特性、工程聚合物材料、木材、钢材等材料性能[1]。

1.1 对实践重视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把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很少进行实践教学。《道路建筑材料》恰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好的方法是理论与试验交叉结合进行教学。以我院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为例,实验内容是先由老师进行理论教授,然后学生再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一来,学生不容易把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实验分组时,由于实验设备配备不足,每组人数一般为8-10人一组,这样就造成同组同学中一部分完成实验操作,其他人观看实验的现象,同时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材料评价能力、检验能力和质量意识。

1.2 实验内容和设备陈旧

目前在很多学校的《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很少甚至是而验证性试验却非学之多。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目标实现,而就其所开出的验证性试验而言,也缺乏新意,常常局限在常规主材性能验证。复合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等在实验室较为少见,这必然会使学生对整个道路工程材料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缺乏,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材料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及新型实验设备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以及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很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的引进新型实验设备和仪器,这样难以使学生掌握到更新,更前沿的专业知识[2]。

1.3 实验课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对于《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程没有建立独立和系统的考核办法,对于实验课成绩的评定还是采用传统的评分制度。众所周知,试验操作与理论知识是有差异性的,即使是专业试验检测人员亦是如此。有的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试验成绩,常常会修改数据,或者直接抄袭他人的实验数据,这样做不仅破坏了学术之风,更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因此,最佳途径是应制订新的实验课考核办法,使之更科学化、合理化。

2 实验课教学改革对策

2.1 优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实验课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训过程。由于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实验教学的学时偏少,所占的比例偏低,独立开课的实验课程门数较少。为此,从2011年开始,我院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和实验指导老师一起,在《道路建筑材料》原有教学计划基础上,制定实验教学计划,规范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实验教学项目,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了《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同时实验课紧接着理论课之后进行,不同班级错时单独实验,每组实验人数不多于5人,每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2 优化教学手段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也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试验课教学实践,针对难以用语言精确描述的问题,应借助现代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和形象化[3]。同时,尽量将试验过程进行录像,并在教学网络上共享,使学生在课上课下都可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各种格式图片、影像资料、Flash动画等)手段来描述材料特征,演示试验过程,试验试件内部变化等,增加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开拓了学习视野,增进了学习深度和广度,扩大了学习知识面。以此种教学手段,经过2011-2012年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响非常好,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2.3 增加综合性等实验的比重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在传统试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出比重。例如,2011春季学期实验课教学环节中,增加了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内容,学生从集料物理性能测定到改性沥青的配制到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等,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切身体验到身为路桥人的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孜孜以求、努力钻研的精神。对于此类实验,老师们采用研讨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按每组5人分成小组,并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试验指导,从试验材料准备选择试验仪器制定实施方案分析试验结果的顺序进行试验,而老师只在重点和疑难问题上进行指导。通过这一实践教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试验完成后老师组织集中评定试验成绩。同时此项改革也能够满足学生的探索、求知的愿望。在试验过程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2.4 考核办法改革

实验成绩的最终评定,应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预习试验程度、操作仪器能力,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填写等五个方面,并结合考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实际成果综合评定。对于旷课、没有认真完成报告的学生没有实验环节成绩,最后将实验成绩以1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自2011年实施新的考核办法后,学生从思想上和学习态度对实验课有了更高的提高,实验过程中也能够积极动手操作,杜绝了实验课旷课的现象,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第4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一、课程概况

《建筑材料》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涵盖了传统建材(钢筋、水泥、木材)、新型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装饰材料等内容,学好它之后可为后续“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然而,多年以来,高职教育模式一直受本科教育影响较大,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材很多都是本科模式的压缩版。为了适应教育部制定的《2016年高职院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职业教育文件的要求,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出几点教学改革思路,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理论教学的改革

本课程的教学定位是让学生学会怎样选用材料,需要的知识面广而不深。

对于理论教学,教师要合理地选取教材内容,讲授的内容浅一些而涉及的范围要宽一些。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新颖性、实用性、动态性的特点。在以往的教材中,天然石材、黏土砖瓦、石膏水泥、普通混凝土、钢材、木材等传统的、落伍的、没有发展前途的建筑材料讲得过多,浪费了一定的课时,虽然现在的建筑行业中仍在大量使用这些材料,但是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尽量增加对新型材料、新型产品、新型工艺以及新型技术的讲授,比如,建筑塑料以及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在讲授传统材料的同时,要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新材料的优势,了解更多的新材料信息。

2.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1)实验课教学内容

和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以及开拓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实验教学的内容要明显有别于理论教学,同时还要和以往的验证式实验教学相区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行综合性、创新型的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材中应该多多增加综合实验项目。一般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缺乏条理性和整体性,仅仅是简单实验的罗列。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在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综合实验的内容,通过具体项目导入,模拟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检测项目,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实验报告应采用最新的标准进行编排设计,内容尽量符合以后的岗位要求。

(2)实践课教学内容

往往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之后,学生对于建筑工程上的材料仍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这说明教学和现实是脱节的。因此,仅仅有实验教学还不够,还需要增加实践课的教学,也就是经常说的认识实习。教师应该选取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让一线的建筑工人给学生讲解、辨认和分析各类材料,重点介绍新材料在当前建筑中的应用和优势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是一种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但是,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下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和教学录像等手段,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和影像等多种感觉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可以同时具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对于实验课的讲解,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视频和录像,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工程案例,或者讲一些与材料相关的小故事,例如,在讲石灰这一材料时,介绍了石灰的特性和应用后,可以用诗人于谦的一首“石灰吟”来结束这一节,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石灰的特性和应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实物样品教学,通过课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在学校建立建材样品展览室,教师在讲授相应的建筑材料时,将建材样品带进课堂,让学生先观察、传看、加深认识之后再介绍具体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理论课堂搬到课外,比如,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水泥厂、混凝土预制厂及建材交易市场进行参观、实习,同时还可以邀请工程的项目经理给学生讲解:工程用哪些建材;地基、楼板、梁、柱等在选材上的注意点;材料进场之后要做哪些必要的检验和检测;现场储存和堆放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课外实训基地的现场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同时也为毕业后在施工和设计中合理选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日益壮大,通过网上平台进行学习已成为当今学习知识的主流。目前,在互联网上可以查到很多高校的院级、省级、部级的建筑材料精品课程资料,通过学习可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经历一个逐渐推进、逐渐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实训环节的训练,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刘娟.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2]高亚丽.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2012(1).

第5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1引言

众所周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的应用与发展,作为一名施工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肩上应该承担的责任,谨慎选择施工的方式方法,保证施工工序的有效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监督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而促进我国市政道路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有所帮助。

2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2.1实际施工操作方法与规定不符

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建筑行业,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做出明确的标准与规划,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对施工地区的地质考察并不深入,也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比如:在对施工进行控制以及验收施工质量的过程当中,弯沉值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标准,只有保证好弯沉值的正确性,才能够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市政道路工程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施工弯沉检验的标准是允许出现一定的浮动的,但是,很多的施工企业并没有将弯沉值的计算标准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结合起来,并没有根据实际把握好弯沉值,这就导致很多的市政道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大的质量隐患。

2.2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施工人员是决定市政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保证市政道路的高质量,就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主要指的便是在实际施工中体现出的技术水平,施工技术水平是一项决定性因素,很多参与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型的训练,他们无论是在专业素养还是在质量意识等等方面都非常低。除此之外,很多的施工队伍中存在着一大批学历不高且职业道德素质相对也比较低的施工人员,他们工作态度是非常敷衍的,如果让这样的人员去参与市政道路的施工与管理,其质量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2.3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缺陷

施工材料是影响市政工程的决定性因素,在施工材料的选择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参与材料选购的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材料选购以及管理知识,他们对于材料的性能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阶段,这就难以避免他们会选购一些质量低劣,不符合规定的材料,此外,在建设资金不够充足的情况之下,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建设的成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便会选择一些价格相对比较低的供应商,这虽然控制住了成本,保证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3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3.1强化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

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加强对于施工企业的质量意识以及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培训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十分关键,利用这种飞昂视,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市政道路施工当中存在的主要的质量问题。市政单位在进行施工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工程的有效监督,同时对于工程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以此能够更好的为当前的市政道路质量的控制奠定基础。另外,市政相关部门需要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能够更好的将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且更好的促进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3.2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为施工人员定期提供具体路面施工的操作技术的技能培训,以及施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道路施工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满足道路施工所必须要求的。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的关键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和素质考核,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入职使用,并对员工实行责任制管理,严格保证工人在施工中根据相关条款法规进行,在施工中,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考察的抽查,不具备道路施工要求的给予下岗。另外,还要不断地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激起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施工人员在一个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市政道路的施工工作。

3.3科学选购施工材料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确保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是符合正规要求的,比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的质量以及含水量进行科学的监测,特别是要对混凝土的坍塌度和具体材料的配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此外,采购人员还要一定要看清楚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生产日期以及材料的规格等等,确保材料的高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界对于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更严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竭尽全力确保好市政道路工程的高质量。

作者:王者江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交通局公路管理站

参考文献:

[1]朱耿锋.浅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姚忠.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及解决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16.

第6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1、建筑工地大量存放易燃、可燃物质。如各种木料、油漆、油料、沥青、架板、各种装饰材料、复合管材、焊接用的氢气瓶、氧气瓶、乙炔以及生活取暖用的燃料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建筑工地具备了燃烧产生的一个必备条件――可燃物。

2、使火灾发生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引火源。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建筑工地做饭、冬季取暖、进行电气焊切割、防水烤沥青、明火焰大量存在,加之图方便,临时乱接乱拉电气线路在建筑工地司空见惯,由此产生的线路短路、超负荷现象一旦遇到合适环境就会形成火灾。

3、建筑工地人员混杂,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4、许多建筑工地由于场地限制,人员住宿、建材存放以及食堂集中在一起,无明显分隔,甚至一些工地存在“三合一”,加之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知识,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要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必须加强管理,平时要多下功夫,做好日常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才能尽可能的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1、抓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会报火警,能利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对于外出打工人员,各地在进行技术培训时必须加入消防常识内容,提高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人员流动对消防宣传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型建筑工地必须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把消防培训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专人分管,严格人员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成立必要的义务消防队和安全组织,定期督促检查各工地的消防安全状况,总结考评,纳入考核范围,与经济挂钩。

2、对建筑中使用的易燃、可燃材料要严格管理。尽量做到分开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存放和使用都要远离火源;对一些需要高温或有火源场所使用的可燃材料必要时要进行阻燃处理,条件允许时,可尽量用难燃或不燃材料替代;易燃、可燃材料库或存放地点要设醒目禁火标志。距施工现场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工地、库房、人员食宿聚集在一起。在施工区、人员生活区、库房等重要部位,根据防火安全要求,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设备。必要时还要配备灭火毯、灭火沙、水池、防火沟等等,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防患于未燃。

3、严格火源、热源、电气线路管理。对于建筑工地中存在的一些明火源应专人负责,现场监护,做到人走火灭,对于工地的做饭、取暖,要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电焊、切割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无论长期、短期工地,坚决杜绝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现象。无论是施工用电还是生活用电,必须杜绝“小马拉大车”现象,必须要请懂电气的专业电工负责施工和管理。施工现场要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过期等现象且及时更换。

第7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装饰是建筑结构表面的装饰层,它不但能对建筑结构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也能使建筑结构更加美化,在使用功能上也能使建筑结构更加适用,同时也使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人们对建筑装修兴趣的增加,使得建筑装修独树一帜。随着人们创意的增加,各种形式的装饰层出不穷,传统施工技术与现代施工技术相融合,更加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美观及突出个性。因此,如何按照业主和设计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如何保证建筑装饰装修质量,使建筑效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成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业主单位备受关注的问题。

1 建筑装饰装修中常见质量问题

(1)渗漏。渗漏现象主要以厨卫最为典型,引起原因主要有线路、管线布置混乱,导致防水层破裂;选择使用不合格防水材料;施工未按设计要求设置坡度,导致积水等多方面原因。(2)抹灰面出现空鼓、裂缝甚至脱落等现象。(3)装修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4)木地板变形。(5)门窗严密性差。导致原因主要是材料不当,如:强度不够,型材断面偏小,制作粗糙,小五金配件质量不稳定。 (6)油漆、涂料起皮,主要原因是油漆、涂料施工时基层潮湿,或为赶进度在阴雨天环境下进行施工。

2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并非单一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次检查;是以"预防为主",使质量问题提前消灭在萌芽之中,而非事后检查追究;质量控制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而非几个检查员或质量员所能办到的。在施工前,相关管理人员就应该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纠正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保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进场原材料控制、施工方法控制,施工人员控制、机械设备控制,环境控制等方面。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装饰装修材料多种多样,根据建筑特征和设计要求,正确选择、规范原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既要求内在质量,也要求外观质量。故在施工时应对装饰装修材料做好以下几方面控制:(1)必须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装饰装修材料;包括材料品种、颜色、花纹、图案等方面。(2)选用材料必须符合现行相关规范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对于材料变更,必须按照程序做好变更手续,变更后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切勿随意替代。(3)对进场材料要严格控制,加强验收,并按照验收规范进行进场前检验,保证进场材料合格。验收主要项目为材料规格、品种、外观质量,出厂合格证以及使用说明书等。同时在检验时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材料进行有害成份检测,严禁对人体有危害的成分超标。

2.2 加强施工工序控制

2.2.1 根据建筑装饰装修特点,列出主要施工质量控制点

建筑装饰装修工序较多,必须掌握工序先后施工顺序,熟悉工序施工特点,列出工序中重要工序、特殊工序,对这些工序加强质量控制,做到一般工序不能放过,重要、特殊工序应加强控制。通常将以下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点:(1)结构中的关键部位;(2)复杂工程、复杂部位、复杂工艺或新材料、新工艺需要重点控制工序; (3)质量特性不稳定、质量通病容易发生的工序或部位。

2.2.2 加强工序控制

每个工程都是由若干工序组成,工序是工程实体形成最基本的阶段,因此每道工序质量关系着工程整体质量,工程质量受众多因素影响,如人员、机具、材料、方法以及环境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施工,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1)提高所有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质量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命运,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公司以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使每个技术质量人员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熟悉每道工序,掌握每道工序技术要点,同时应该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对于一道工序,应该根据其特点选择实用机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工序所需材料是该工序是否合格的关键所在,应该加强检验控制,保证所使用材料合格 。(2)一个工程实体是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道工序有其自身特点,若干道工序之间也有一定顺序。因此合理安排各工序之间施工顺序非常重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通常施工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施工过程中应严禁工序颠倒,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处理或污染,不但影响外观质量,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设计变更控制

建筑装饰装修方面设计变更主要体现在材料方面和布局方面,如果变更涉及到建筑物结构,那必须经过设计方面进行相关力学方面的计算,计算结果符合结构安全方面的相关理论。若是涉及到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方面变更,则替代材料必符合被替代材料的技术指标和装饰装修效果。同时变更程序应该符合业主相关文件规定。

2.4 加强质量控制点控制

质量控制点指的是那些关键工序、重要工序以及特殊工序,对工程质量起着重要影响。对于这些质量控制点,公司相关部门以及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加大监控力度,同时采取有效方法、科学措施进行监控。一般项目采用方法是样板引路,将这些质量控制点的技术要点加以明确,尤其是在一些材料标准、规格型号、颜色等方面;另外操作方法加以固定、规范,重点是在一些关键节点、工序交叉处等重要位置;在接下的工程中应该按照上述确定下来的方法进行施工,规范每个操作人员行为,使工程达到合格要求。

2.5 发挥质量管理体系作用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作用,按照既定质量目标,去实施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责任考核,做好自检、专检和工序交接检、材料检等工作。根据相关责任制度和考核办法,督促质量管理工作,制定一些工序管理控制办法。同时要求各级质量管理人员严把质量关,强化质量检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并指导作业人员专业技术的深入培训,使全面质量管理责任真正落实到实处。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实施不定期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程实体质量、工程技术资料及质量员考核。可以通过推行样板引路和细部做法等有效地管理,提前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预控,使各个控制流程和施工工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杜绝质量通病,达到业主满意。

3 结束语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施工中将会出现更多新问题,很多装饰装修材料也将会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同时也需要在管理方面有所创新,确保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在路桥建设工程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就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作以浅析。

【关键词】

浅析;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1、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1.1 为保证路桥过渡段的沉降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填充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对软弱地基,除对地基进行加固外,为减小填料本身的压缩性,减弱对地基的竖向加载作用及对桥台的水平压力,可选择轻型填料。对一般地基土,应填筑强度高、变形小的级配粗粒料。由于该材料性质可靠,易控制,只要分层厚度适度,在较高的压实标准下容易密实,可减小路基本身的压缩性,可以有效保证路桥过渡段刚度和变形的均匀过渡,且工后不产生大的沉降。

1.2 路桥过渡段内要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以防止施工中雨水的流入,对已有的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进行排水。在过渡段填筑前,应在原地基土拱上设置泄水孔。还要对基底做必要的处理,在土拱上挖一条成双向坡的地沟,然后在台背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的硬塑料管,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然后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层填筑过渡段透水材料,直至基床表层底面。

1.3 路桥过渡段处线路的竖向刚度经常会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车辆的安全、高速运行,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路桥过渡段在地基土的施工环节中,应对地基土的刚度提出较严格的要求,以现代施工技术保障地基土的刚度。同时,路桥过渡段基底处理应与桥台,以及相邻路基的地基同时进行,并且当其验收合格后才能填筑施工。

2、路桥过渡段路面的搭板设置

路桥工程的等级越高,其所设置的结构物也就越多,因此在路桥过渡段会形成许多高低不一的桥头台阶。桥头台阶往往导致车辆必须减速行驶,使得车辆不可能在高等级公路的全线以较高速度行进,进而影响路桥过渡段路面的使用性能。高等级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对于线形标准的技术要求较高,由于桥头引道路堤高,极易产生沉陷和变形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桥台与引道错台、桥台路基下沉、路面裂缝、不平等道路损坏的情况,甚至引发积水等路桥过渡段通病。这些都极易引起快速行驶的车辆颠簸、振动、跳车、产生噪声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着手解决路桥过渡段的施工问题。从国内高等级公路的修筑经验来看,设置搭板是防止或减少桥头跳车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在路桥过渡阶段均应设置搭板。

3、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研究

3.1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有利于减少路桥间的工后沉降差。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并使用具有同等压实度能量的压实机械将过渡段路堤与一般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在路堤与桥台连接部位,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与碾压,使用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可改用小型振动压实机械进行充分压实。此外,对一些路基工后沉降可能大的工点,如深层的软土地基和桥头高路堤,除了采用一切必要的地基处治措施外,必须优先安排施工,进行静置预压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3.2选择有利于减少路桥过渡段工后沉降的桥台结构

在型式多样的桥台结构中,桩接台帽的桥台结构施工过程是:填筑路堤,钻孔桩基施工,台帽和耳背墙施工。从其施工步骤可知,其过渡段路堤在桥台结构施工前填筑,不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有利于大型机械碾压,不遗留施工死角,压实均匀,压实度易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桥台结构施工时,又为过渡段软土地基和路堤填土留有一定的沉降期,有助于减少过渡段路堤工后沉降。因此,在桥梁设计时,宜首先选用桩接台帽式桥台结构。

3.3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采用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①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验;②各种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遍数与松铺厚度的关系。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

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取材方便不误工。填料的选择原则应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当采用非渗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加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严禁使用淤泥、沼泽土以及含草皮、树根、生活垃圾、杂物和含水量过大的土作为填料。

4、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大步发展。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学科和门类,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是相通与互补的,但是同时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创新,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符合国内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要求。

4.2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目前,我国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储备,这是难以满足现代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如果想保证和坚持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强对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以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同时,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还要严格按照预定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的管理和操作,要全面保证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第9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整合;平衡;现代工业化;清水混凝土

概 述

20世纪的学校以实用为主,侧重点是功能性,建设速度成为首要条件,并且趋势演变成标准化设计,到90年代时稍有变化,开始强调学校的独特个性与综合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并开始关注教学环境质量与社交空间。进入21世纪,中国迈入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学校的扩建和新建是城市扩张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后来者,在这个已然穷尽了各种学校设计可能的场所,已然对各种造型审美疲劳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对学校建设进行深思,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项目概况

学校建筑不只是构筑空间的简单围合,某种层面上,也是对其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的体现及对教育理念的反映。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港城校区规划占地103.8亩,总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办学规模学生1800人,教职工156人。校区以服务太仓港城职前、职后培训和在校生学历教育并重为原则,建设成为港城产业工人培训平台、港口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平台、高等院校学生港口相关专业课程拓展平台。

拿到设计任务后,我们重点梳理出2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布局问题。学校占地103.8亩,总面积4.57万平方米,需设置行政楼、图文中心、1栋物流培训中心、3栋各专业实训楼、宿舍、食堂和体育馆,还有400m跑道、6片篮球场、2片网球场和一块挖掘机实训场地。学校南侧北环路是城市主干道,规划要求建筑退道路中心线80m,造成用地紧张,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放下校方要求的功能成为设计难点。其次建筑风格问题。学校老校区由于建校时间早,建筑样式纷杂,无文化底蕴可参,另外,现在是倡导绿色建筑的时代,如何赋予学校独有的气质又能满足绿建标准,是我们设计的重点。

因学校的专业性强,校方要求各功能要完全独立单体,便于管理。但是在用地紧张情况下,无法满足校方的需求,我们变换手法,通过叠加和错开出入口的方式来整合功能体块,既能满足独立流线,便于管理,又能减少占地,最后也得到了校方认可。 具体布局如下:1.主入口定位在南侧城市主干道上,次入口定位在北侧道路上;2.我们将三个专业的实训楼在形式上统一成一个整体(功能上完全独立,出入口错开)位于主入口东侧,将行政楼与图文中心统一整体,平行于城市主干道布置在主入口的西侧,一方面可以节约用地,一方面正好满足校入口形象和建筑尺度与宽阔的城市主干道相协调;3.将体育馆与食堂整合,一二层为食堂,三四层为体育馆,考虑体育馆有对外开放的功能和食堂的后勤流线,将体育馆紧邻次入口布置;4.物流培训中心因有前公司后学校的功能要求,故将其沿北侧道路布置,方便公司运营;5.合理安排宿舍与学校广场空间,达到平衡。

最后的布局其实是一种四平八稳的格局,不寻求花哨的创意,但主题与流线清晰,互不干扰。

建筑定位与建筑材料的选取

作为直接与社会挂钩,“培养社会职业人摇篮”的专业学校,应表达出既有技术知识修养,又有现代工业化科技化信息触感。为了直观的表达学校的办学性质,并与世界接轨,我们定位“现代工业化”五个字。在设计手法上,我们希望通过简洁大气的手法来体现这一精神核心,并不一味的崇拜极少主义的清高和装饰主义的热情,也不会拜倒在安藤忠雄“用黑白塑造激情”或者是巴拉干“用色彩塑造宁静”,更不会简单的用色彩塑造激情,用黑白营造宁静。我们会整合和抽取,最终,我们用黑白做衬底(清水混凝土板),偶尔点缀色彩(彩色混凝土板),再通过材料的选取来满足起初的诉求。我们不去追求表面上的美丽和矫揉造作的感性美,而是表达直截了当的理性美。

如果说形式是建筑学语汇中多义合一的抽象概念,那么材料则是使形式具象化的物质手段,正是材料使形式固化为建筑,决定了建筑的气质。设计中我们多方搜集资料,找寻适合学校气质的材料,最终我们选定了“素面朝天”的清水混凝土板,搭配金属构件。清水混凝土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我们对清水混凝土的“灰色”理解为一种中国的传统,因为灰色亦暖亦冷、亦远亦近,符合传统的中庸的思想。

清水混凝土板可以进行各种个性化、多样化的表面处理,以及立面分格设计尺度、比例上的多样性,甚至是彩色的混凝土板,既可以设计出经典的仿现浇清水混凝土立面,又可以设计出极简风格的后现代风格立面。同时原材料及板材生产、加工、涂装等过程全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他的耐久性及低维护性以及通过采用世界领先的光触媒涂层,使都市混凝土建筑由“水泥森林”转化为“阳光森林”,真正实现建筑的绿色环保和自洁的特色更是吸引我们的目光。

为了打破建筑的大体量以及纯混凝土板带来的单调性,同时为了控制造价,我们又选用真石漆穿插结合。通过形体本身的凹凸、水面和绿化空间等来使得清水混凝土板、真石漆、玻璃及金属构件间相协调。

虽然建筑的生命力更多的依赖于概念的力量和材料的选择,但是细节的处理也不容忽视。所以在设计时,为了使建筑更加精致,具有工业化气质,我们在每个窗台都设计了一道200高的深色金属装饰构建,在建筑女儿墙上加一道满足防雷需求的浅色金属压顶,在局部窗外设计带有学校logo形象的深色金属百叶装饰兼做空调外机位的遮挡,在每栋楼入口处用深色金属板衬底做logo。这样,一种定义清晰的带有现代化机械感的建筑形式,通过简单的实体材料,形体穿插,用沉静而理性的建筑语言表达了感官上的物质存在。

在整个造型设计中,我们发扬包豪斯的设计精神,满足实用要求,不拖沓繁杂,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通过材料来营造简单直白具有现代工业化气息的的校园环境。

思考

回看设计,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是在探求建筑的本质,建筑如何表达使用诉求,对装饰的华丽追求并不那么执着了。当然学校建筑本身也不应浓妆艳抹,基于它的特性,我们反而更容易找到建筑的本质,理顺设计思路,而这种思路却是直达设计师根源的。

“至诚尽性,无过不及”既是学校建筑气质甚至是办学态度的表现,也是我们设计师应该具有的素养。我们期待施工者的全力配合,使学校的气质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众眼前。

参考文献

[1][西]迪米切斯・・考斯特.建筑设计师材料语言:混凝土.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