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互联网农业金融精选(九篇)

互联网农业金融

第1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己经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 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出2011-2015 年互联网普及程度逐年上升, 普及率分别为38.3%、42.1%、45.8%%、47.9%、50.3%,2012 年开始增长比率分别达到9.92%、8.79%、4.59%、5.01%。虽说普及率逐年增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不禁让我深思,抑制互联网继续发展的瓶颈再何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处于一种十字路口般的困境。一方面,金融和征信体制的不健全,使得主观性过强,发展模式落后,使得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另一方面,由于恶性竞争的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网站平台不能很好的得到约束,使得互联网金融两极分化态势增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促进了金融产品多元化、业务线上化、服务移动化,但也同样也造成了金融市场化步伐减慢、金融压抑程度提高,金融风险增大等一系列问题。

2 农业金融业竞争问题显著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到互联网金融,政府也相应的出台了各项行动计划和优惠政策,带动了人们投资该领域的积极性,使得大量资本流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视。然而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金融的互联网化也具有其两面性,除引发系统性风险,也强化了风险的关联性,增大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其竞争产生了除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也以外的一些独特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笔者了以下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存在的行业竞争不当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因此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要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不法从业者在传统金融与技术相结合的漏洞中,寻找不正当竞争的时机,根据不同的情况,交换使用不同的策略。其中金融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体现为补贴方式的资金垫付、虚假性误导宣传、互联网模式抄袭严重、借助网络诋毁竞争对象商誉等问题。除此之外,也存在着单纯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即这种不当竞争依附于网络,网络不存在则竞争不存在,这种手段被不法从业者广泛使用。主要体现为争抢域名注册、相似域名混淆误导消费者、植入恶意代码病毒、破坏他人商誉等现象。然而这种行为由于依赖于互联网,使得由此造成的各类案件侦破较为困难,给执法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难度,这种不当竞争遏制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3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

第2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摘要:互联网金融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可以有效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融资支持。为此,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性,梳理了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经营主体内部制度建设、支持互联网融资软件的开发、“产业链”与“大数据”相结合、“金融机构、经营主体、互联网”合作模式、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定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l0. 19 311/j. cnki. 167 2-3198. 2017. 15.0071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性分析 几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不光是在数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质量方面也有所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相比,其资金及信贷需求较旺盛。并且要求低成本、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2009年后,我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基础覆盖,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各种金融服务舟理比较滞后,农业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信用社、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致了农村经营主体信贷难度增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绝大多数为小规模企业,其抵抗风险能力比较低,面对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资金难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难以抵抗市场的变化。综上所述,互联网精神与金融行业的创新融合值得深入研究,进而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因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优势更能够有效当前的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信贷融资难等困难。

2保定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保定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稳健增长,并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大户,增大了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统计,保定地区已累计兴办家庭农场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达到9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规范运行、稳步提高中逐渐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保定市新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达1500余家,成员总数更是多达27. 38万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同时,市政府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整个保定地区已有各类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业加工企业174家,新注册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近70家。现代农业园区颇具规模,农业产业园区已经达到20多个,乡镇园区200个。近几年间,保定市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经营主体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模式。

3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行为不规范 互联网金融支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起步较晚,相比较传统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无法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商业信用比较低,存在着欺诈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规模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正确利用互联网金融,导致了融资难等情况;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存在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倾向于向传统的金融机构寻求金融支持,并没有合理运用这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透明度低,金融机构对其认可度比较低,导致其贷款难,筹资难,发展收到了限制。

3.2金融机构没有切实发挥作用 随着农业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农村经济水平较低,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欠缺,融资受到阻碍,形成了经营主体融资难,信贷问题依然突出的局面。同时,相关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门槛设置过高,一般经营主体难以达到要求,农业贷款途径少,难度大,资金来源受限。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3.3政府支持效果不明显

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尚未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当前互联网金融诈骗行为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显示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过程监管不力,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经营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

3.4 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近些年来,我国的信用评价系统尚未形成,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在金融交易的实际过程中,线上线下交易存在信用业务交叉的现象,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导致涉农企业贷款难度加大。

4 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加强经营主体内部制度建设

大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起步和建设阶段,其核心竞争力也没有较大优势,经营规模小、内部管理粗放、组织文化程度低、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运营机制也不够成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重要地位,不利于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经营主体内部自身建设以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动力和支持保障。就互联网融资体系而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求,使企业向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转变,逐步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做好配合互联网融资的基础性工作。

4.2 支持互联网融资软件的开发

当下正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融资交易软件难以满足当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保定市农村占地面积较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技术对农业的有效支持,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必须营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环境,加大技术投入,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有序创新,严明监管标准,完善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定市政府应当制定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政策,改善基础环境,加大资金投入,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加强互联网融资信用系统建设。为融资软件的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4.3 “产业链”与“大数据”相结合

金融机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为其提供金融支持,例如原材料供应商、与经营主体相关联的水电供应处、劳务公司、加工厂、批发商等等。为解决农户信息不对称情况,通过“信用推荐十大数据防控十生产经营数据”的模式进行筛选,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较顾虑的欺诈风险评析、整体信用评估、资产信贷风险等问题。通过筛选后,当地金融机构(银行)再次实行贷前调查,对符合准人标准的单位发放适度贷款。贷款发放后,主要通过云端“大数据”的合作模式,解决银行与农卢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将有效为农户的产业化提供一种低成本、批量化、系统化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监控管理方案。切实提高融资风险的可控性,同时农户及相关产业链的贷款成本也能降低,实现多方共赢。

4.4 “金融机构、经营主体、互联网”合作模式

在保定市的农业产业领域内,大多数经营主体之间经常进行合作,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相担保,为彼此争取了信贷支持,这对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贷款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方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银行)“为谁提供贷款服务”、“服务对象资信状况”经营主体“如何获得更便利的金融支持”“如何扩宽销售渠道”等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结合农业经营主体的内部信息数据平台,选择关键性指标,帮助金融机构找到信用良好、生产状况稳定的客户,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方面的冈难。

4.5 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体系

“言j"对于现代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不仅在交易市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融资市场上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搭建良好的信用监督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成为建设企业间融资市场的重中之重。以保定市为例,首先应当构建全市(含所有区县)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该信用信息库就可随时核查借贷双方的信用记录,做到风险的长效监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信用市场的建设,坚持法制化、系统化、市场化的原则,促进农户与金融支持机构的联系,不断培育信用文化;相关机构可通过定期评选“保定市守信经营主体”,给予减免税收、技术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失信的个体或企业,可采取限制发展、取消其互联网融资资格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封杀其日后任何形式的贷款活动等惩罚措施。除以上措施外,最核心的一点,即农业经营主体自身更应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长期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融资意识,解放思想,不循规蹈矩。

4.6 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保定市有关部门必须对范围内农户的网络信贷进行有效的监管。要提高对网络信贷和信用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完善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支持体系。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市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把握严谨监管力度的同时鼓励创新融资。对于参与实体交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监管要求按照线下金融机构的体制来进行,严格按照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建立高效、权威的网上财务信息认证体系。及时掌握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信息;掌握和监管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动态。严格监督,确保互联网金融不出现违法集资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乔立娟,于洁,王芹.网络金融创新支持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研究[J].经济论坛,2016,(10).

[2]周海登.用“产业链”+“大数据”的办法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11).

[3]江维国,李立清.互联网金融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 式创新[J].财经科学,201 5,(8).

第3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通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从负债、资产和支付结算业务上对传统金融业构成了全方位竞争和影响。在负债业务方面。近年来,传统银行业存款增速急剧下降,这里面既有经济下行结构调整的原因,也有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爆炸式的发展:自2013年6月余额宝诞生以来,仅花费一年半的时间,就将资金规模发展到2014年末的5789亿元,客户数也超过了1.5亿人,不仅蚕食了银行的客户,也一下子带动了整个货币基金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7000亿发展到2014年末的2万亿)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的提高,因此,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负债业务所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在资产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金融脱媒步伐,普通老百姓作为资金的剩余者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参与到资金需求者的融资过程中,风险隐患暂且不谈,由于其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低门槛、高效率、高回报的优势,吸引了很多客户参与其中,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互联网众筹平台已经发展到1575家,网贷规模全年累计成交量为2528亿元,比2013年净增长139%,在贷款规模上,截至2014年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为1036亿元,是2013年3.87倍。

而与此同时,电商行业所孕育出的在线供应链融资也是高速发展。2013年末,京东推出“京保贝”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上线一个月便贷出10个亿,并且每月都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另一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所推出的阿里小贷业务也是日益成熟,截至2014年上半年阿里小贷已累计发放贷款超2000亿元,服务的小微企业达到80万家。在支付结算方面。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更是随处可见,首先是在消费市场,2014年支付宝总支付金额达到3.87万亿,日均支付量106亿,已经占到了全国日均零售总额的六分之一,其中仅“双十一”一天的交易额就有571亿。其次是在生活支付方面,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开展的将近40亿元的烧钱大战,最终将超1.9亿客户网罗旗下,为后期专车业务推广奠定基础。而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平台目前都具备了水电煤、手机话费充值缴费等一系列功能,今年除夕夜还上演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红包大战,当日微信红包的收发总量达到10.1亿次,超去年除夕两百倍,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达2.4亿个,总金额达40亿,两家公司给用户发放的现金红包金额均超过了5亿元,在小小的红包上如此白刃争夺,目的就在于锁定更多的个人客户,迅速抢占移动支付市场,用户会因为收、发红包而开通平台支付,同时绑定银行卡、开通快捷支付功能,而移动支付恰恰是未来支付发展的大势所在。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传统银行的支付功能逐渐被边缘化。

二、传统金融机构亟待破解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强势发展既是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崛起、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样也是由于传统银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金融服务凸显供给不足。

一是“草根”客户缺少有效维护。“嫌贫爱富”一直是银行挥之不去也不得不认可的定律之一,受物理网点数量、人员和地域所限,传统银行机构难以对所有客户提供同等细致服务,因此长久以来,根据“二八”法则,通常选择资产丰厚的高价值客户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维护,使占绝大多数的“草根”客户难免有被冷落之感,而在投资理财上的较高门槛更是将一大批草根投资者直接挡在门外。

二是金融资源分配尚显不均。由于风险管控及客户维护成本等因素影响,目前银行信贷资源还是主要投放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等客户上,小微企业、“三农”金融涉及较少,而对于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大量消费信贷需求也难有足够多的金融产品进行对接,另外在信贷业务的办理流程上与客户快捷高效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三是缺乏全面数据分析与应用。目前银行系统繁多,相互之间时常缺乏信息关联与共享,比如在信用卡系统中留存的是客户在信用卡申办时的信息,而在柜面系统中留存的则是客户开立结算账户时的信息,两者之间相对独立,难以进行校验或者共用,另外对客户的消费、转账、缴费等经济行为也缺少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未能发挥银行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

三、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倒逼传统金融创新

面对互联网金融压力与挑战,许多银行已主动求变,加快改革步伐,加速“触网”,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生态链。平安银行以“不变则死”的创新态度,于2014年创立了网络金融市场部,构建了橙E网、口袋银行、橙子银行、行E通等互联网门户,截至2014年底,橙E网已注册客户近22万,新增日均存款1323亿元,总收入65亿元,也得益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布局,2014年平安银行实现了近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在所有上市银行中位居首位。北京银行则是与小米科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利用小米公司的互联网平台资源,大力发展NFC、理财和保险在线销售、个贷产品在线申请等,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技术、思维优势,为客户打造极致服务。浦发银行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了“网贷通”POS贷业务,无须抵押,以客户的POS交易流水作为授信依据,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快速在线发放贷款。建设银行日前也推出了全流程个人网上自助贷款产品———建行快贷,通过对客户在本行的各类金融信息的深度整合分析,自动生成授信额度,快速放款。除此之外,各家商业银行也在不遗余力加速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成熟电子渠道产品的推广和运用。以镇江地区为例,2014年,招商银行新增手机银行客户1万户,存量客户约3万户,但客户活跃率高达60%,还将互动银行“i理财”与手机银行捆绑,通过关系型社区模式,实现银行与客户、客户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很好增强了客户与产品粘合度;工商银行有手机银行客户20万户,2014年新增客户为6万户,活跃客户维持在3万户以上;民生银行2014年新增手机银行客户3.5万户,同比增加近一倍,同时该行借助市民卡发卡项目,拟于近期推出民生手机市民卡,以手机为载体,实现公交卡、自行车卡、图书卡、医疗卡等众多功能。同时,江苏银行、民生银行等还推出直销银行模式,客户无需办理银行卡,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登录注册后即可生成一个虚拟账户,任意银行的资金无需签约都可归集到这个虚拟账户上,通过该账户即可实现实时快捷的自动理财,还能提供日常所需的查询缴费等生活服务,为了抢夺客户资源,直销银行还具有专享高收益理财、理财投资无门槛等优势。

四、农行应采取的应对之策

同业的相继加速创新、积极转型,说明在互联网金融大潮汹涌而来之时,身处风口浪尖的传统银行业,只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固本强基,化挑战为机遇,真正实现业务发展的提速升级。

(一)转变思维理念,提高思想认识。由于目前农行还处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推广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而在财务数据上暂时难以看出成效。但作为新兴的银行服务渠道,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服务的替代作用已日益凸显,也越来越成为银行获取客户和锁定客户的关键。因此在这一阶段,全行员工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加快产品创新,加强产品学习,加大产品推广,从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培养用户使用习惯、获取市场份额、做大业务规模入手,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同时,也要做好其与传统产品体系的协同,通过互联网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优质的金融服务,获取竞争优势,最终建立可持续的稳定的盈利模式。

(二)发挥自有优势,提升客户服务质效。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农行的优势在于遍布城乡的物理网点、紧密的客户关系、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大举进犯,农行应审时度势,发挥比较优势。

一是利用物理渠道,强化基础客户维护力度。建立集约化的业务管理体系,针对当前客户需求特点,对业务凭证进行标准化和简便化处理,减少临柜业务的繁琐手续和过度监管。增加网点自助机具投放力度,将更多业务办理实现智能化,减轻网点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发挥网点WIFI上网功能优势,开辟掌银、网银等电子产品体验服务区,加强使用指导,通过电子产品推广使众多草根客户也能获得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是通过电子银行产品,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随着互联网设备的普及、消费者整体素质的提高,电子银行产品便捷性、普惠性、低成本优势将不断显现。农行一方面可以把乡镇网点作为依托,借助惠农通服务点等产品渠道延伸服务半径,在满足农村客户取现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惠农卡产品理财缴费功能,提高农民闲置资金的保值升值能力;另一方面,加大“E农管家”推广力度,简化农户贷款办理流程,为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等提供授信、支付、财务管理等一站式服务,既能牢牢锁定客户,又能够最大化地节约成本。

三是激发员工服务热情,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员工因高计价或任务压力,采取“简单粗暴”的产品营销方式,对客户的真实要求却敷衍了之,极大影响了客户服务体验。为此应在制度上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增加更多有益于提高服务质量的软指标,不断激发员工,特别是一线综合柜员和客户经理的服务热情,分层次、分层级明确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责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营销技巧,通过优质服务和“投其所好”的产品营销,与客户建立真诚的长期稳定的关系。

(三)借鉴互联网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充分借鉴互联网金融中的精华,以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克服在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客户精准定位、信息搜集和甄别以及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劣势。

一是加速推进信息电子化。改变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将客户的大量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实现分享共用,从而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挖掘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既可大幅降低经营成本,又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更深层次挖掘,为产品设计、客户营销等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依据。

二是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产品的创新,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话题,马云曾说过:“淘宝永远不变的是它始终在变。”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任何一样产品的“不思进取”都将注定其被遗弃的命运。就目前而言,农行产品品种仍显单一,推陈出新的步伐尚显滞后,难以满足客户与时俱进的需求。为此需建立产品创新机制,一方面在全行上下开展多种多样的产品创新比赛、交流活动,鼓励全行员工提供新思路、新点子。同时,加强各部门与网点间的沟通协作,确保一线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将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全面清晰地反映到相关部门,真正做到“市场为导向”的定制化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拓宽外部宣传推介渠道,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目标客户群体平常高度关注的信息媒介,特别是热门门户网站、微博大咖、人气手机APP等新型宣传渠道,布放最新产品信息,使客户在外部渠道认知、了解、会用农行产品,激发自主申办意识。

第4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金融;现状及对策;发展路径

如今,信息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是我国农业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农业金融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对于农业经济飞速上涨的需求,对其进行创新与改革,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应积极将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相关要素引入农业金融的发展中,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可大大缩短农业金融的创新周期,科学技术的研发与进步为农业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农业金融市场的规模较易形成与扩大[1]。

一、我国农业金融的背景与现状

(一)农业金融起源与发展

在农业的各项生产与经营活动中,均离不开农业金融发挥的资金融通作用。农业金融是建立于信用之上,以货币流通的形式实现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在历史的发展中,因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引起了农业资金的借贷显现,并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农业金融。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在清朝中期得到迅速发展,票号、典当等各种形式的农村金融促进了农业金融的发展。农业经济一直是国家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成立四联总处、农村信用社、农业合作社以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方式来推动农村经济的提升和农业金融的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现状

农业金融的规模由最早的农民之间发展到现在的农民、银行与政府的多方合作规模,已经具备多样化的农业经济支持功能。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金融正处于不断改革、完善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目前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不高、信号不稳定等问题,使得农村对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率较低,也使得农民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认知不足,无法良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金融依旧处于缓慢的初级发展阶段。农村不具备一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条件,使得农业金融机构依然只能具体到乡镇一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农村市场的规模,不利于农业金融的深入发展。各行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发展关系,每一行业并不是一个独立个体,信息时代下,农业金融与互联网的联系不够紧密也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金融市场的发展不稳定。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农业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向农业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2]。

二、我国互联网农业金融优越性与挑战

(一)互联网背景下农业金融发展的优越性

虽然目前我国农业金融在互联网技术下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但其发展潜力与上升空间很大,有很高的潜在价值。农村人口较多,农业金融的市场需求大。如果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农业金融发展模式,为农业金融提供足够资金支持,扩大农业金融规模,集中市场,将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社会其他行业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互联网农业金融相比于传统农业金融,在时间以及区域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线上的农业金融机构使得营业时间更加弹性化,有效缩小了农民与农业金融机构双方时间差别的影响,营业网点的虚拟化网络建设,降低了金融机构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此外,互联网环境下农业金融机构的扩建,会带动农村当地基站、计算机、交换机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网络信号的稳定与增强[3]。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业金融发展的挑战

1.金融发展资本空间有限在农业金融的快速发展下,一些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上升,对线下农业金融机构的管理与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金融的发展原本就具有一定的风险,不确定因素较多,农业的收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会严重损坏农民的经济收益,而且农业的收益周期较长,因此很容易造成无法及时归还涉农贷款。无法预估的风险,导致农业金融的发展资本空间有限,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很难扩大规模。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下,京东、淘宝等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帮助农村扩大农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升风控水平,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不容乐观,也阻碍了互联网农业金融的发展。2.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现如今,仍有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达到网络的全覆盖,存在基站少、信号不稳定、村民无法承担过高的网费等问题。尽管在政府的扶植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数量增多,互联网使用流畅,但是金融人才与互联网人才的缺少依旧阻碍着农业金融的发展。大量的青年和知识分子都涌向城市,谋求更长远的发展,留在农村务农的大多都是小孩和老年人,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知识技能与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金融。互联网技术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基础,如果农民对互联网知识的认知与学习能力不足,势必会导致互联网农业金融的发展缓慢[4]。

三、我国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政府积极发挥资金扶持作用,增加贫困地区农村网络建设资金投入,同时加大农业金融优惠政策,减轻农民经济压力。为打造“宽带中国”的前景不懈努力,建立并健全农村网络系统,为农业金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在软件方面,一方面需要让农民认识到互联网技术能给农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可举办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培训讲堂,宣传互联网农业金融的各项先进理念,使其产生积极接受并学习的心理,通过知识培训,提升农民对互联网技术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农业金融理念。另一方面,解决信息时代互联网人才与金融人才的需求,提供创业机会和高标准薪资待遇,吸引有创业思想和城市发展经验的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回报给家乡,推动互联网农业金融的发展。

(二)加强与互联网农业平台的合作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的生产和销售规模都呈现个体户或者小规模的零售,在农产品的生产上缺乏产业化效应,销售上缺乏品牌化效应,没有形成集中化生产规模,无法建立农民自己的品牌,导致农业经济收益偏低、发展缓慢。政府应集中个体农户和小型农业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资源,促进二者的合作,共同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后,更容易再和涉农电商平台建立经济联系,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帮助农民宣传农产品,提高销量,发展互联网农业金融。例如,与京东、淘宝等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合作,向全中国的顾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农产品,还促成了交易,在电商平台的支付、物流、配送等技术的支持下,帮助农民完成一系列的线上销售过程,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一个正确、科学的金融组织体系可为农业金融提供发展方向与保障。首先,作为在农业金融中占据较高地位的农村信用社,要加强网点的互联网经营,增加线下机构的建设,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农村级别,使得农户金融贷款的过程更加便利。其次,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对农业金融进行帮助,进行农业金融的融资和贷款,分散经营的风险,为农户农业贷款提供更多渠道,减小农户解决资金支持的难度,促进互联网农业金融的资金投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对农业金融的需求加大,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等要顺应潮流加强金融体系的工作效率。另外,政府以及农业市场要积极寻求新的经营模式,为农业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路径。

(四)促进农业网络金融理财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产业的发展下,兴起了网络融资和理财。通过网络金融理财,让投入资金增值,推动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理财模式将改变单一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金融理财路径,丰富了农户进行农业融资理财的选择,扩大了农业金融发展空间。例如,P2P平台、大数据金融、网上银行等网络融资模式,还有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为农户提供多种贷款服务和理财模式,最大化发挥资金的流通、运用效率,推动互联网农业金融的发展。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对农业金融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优化农业市场资源配置、改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模式等。互联网背景下,农业金融仍面临着风险大、发展空间有限等众多挑战与阻碍。通过积极增强农村的网络建设、与互联网电商平台建立经济合作、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健全金融组织体系等措施,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提升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东亮.“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展方向研究[J].商讯,2020(07):79.

[2]苟延杰.产业互联网视角下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2):33-52.

[3]张琳.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金融发展路径[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08):68-69.

第5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征信改革;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31日

一、引言

伴随网络和通讯科技的快速进步,互联网金融渐渐地深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上,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全球化经济活动,尤其注重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的基础建设,互联网在国内农村不断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便利了万千百姓。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基于网络互通连接从而达成资金上融通、支出、投资以及各种各样的中介服务项目的新型金融发展方式,其具有精确、使用方便和高效率等特征,利用互联网金融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个人理财及投资融资服务,并且在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推动“三农”成长,使农村金融也能紧跟时代潮流。

福建闽西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闽西地区大部分属于山区,由于山区地形闭塞、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劣势状态,落后的农村金融体系已不能很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如今,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互联网金融极速发展,当然闽西农村地区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建立现代互联网金融体系。

二、闽西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在我国经济高速前行的道路上展现了其巨大潜力,不断助力人类前行的脚步。根据2016年的统计表明,截至2016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达到7.10亿,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人达到6.56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1.7%,远低于城镇地区35.6%。从总体趋势上看,我国的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在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互联网在我国的逐年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影响农村人口上网的阻碍主要是“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68.0%的农村不上网的居民因为“不懂使用”不上网,10.9%的农村不上网的居民认为“暂不需要/不感兴趣”不上网。积极普及农村地区居民的互联网相关知识,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上网的比例。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一直在进步,从一开始的单一银行体系转化到国有专业银行体系,再到商业银行体系,农村金融体系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过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导致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上出现较大差距,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仍有很多难题需要处理。

(一)当地基础设施匮乏,互联网推广有待更新。近几年来,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银行基层网点数量在农村不断增加,农村金融业务办理便捷程度相对于以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2014年统计,目前位于闽西地区的龙岩市农信系统已布设小额便民服务点1,865个,其网点的布置为当地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在大额交易发生时,小额便民服务站就难以解决。在互联网的推广上,闽西农村的普及率相比周边城市互联网的接入程度仍较低,国家在不断推行的村村通网络工程还未完工,这也直接导致了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停滞前进。

(二)对互联网的认识和使用少,相关金融知识缺乏。伴随我国对互联网的普遍推广程度越来越大,农村地区也得到较好推广。闽西农村地区地处山林之中、地形闭塞且住户分布稀疏不集中,通信电缆需要翻过重重山岭才能到达各家各户,这就使得闽西农村居民对于先进科技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对于互联网基本应用操作一知半解或者一片空白,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操作更是难上加难。除此之外,当地大多数农民缺乏开阔创新的意识,使用互联网进行金融操作更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去适应。所以,闽西地区想要迎娶互联网金融这位“洋媳妇”,并在当地发展建设,将要面临更多的问题。

(三)信用环境现存问题较多,金融征信体系不完备。在大数据时代下,城市地区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征信体系,而位于山区的闽西农村地区,其信用环境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像逾期贷款过高、债务拖欠等情况发生较多。在闽西农村地区,当地居民难以找到符合贷款要求的抵押物以及能为自己担保的人,对于没有抵押物和担保人的业务,金融机构便不愿意将资金贷出去,加上现今农村地区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征信体系,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居民的信用程度不可获知,更加不愿意将款项贷出去。从农村居民自身角度来看,农村居民普遍对于个人信用了解甚少,或是不敢触碰信用这条“电线”,认为信用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从而不愿意参与信用活动。这样一来,各大银行就更难获取农村居民的信用情况,而当地居民由于无法及时获取贷款资金,导致需要及时处理的生产活动停滞,出现农作物坏死现象。

(四)当地农产品滞销缺乏推广,农村经济受阻扰。闽西地区群山环绕、交通不便,道路因山体特征开通成本高,导致当地很多特色农产品难以销往外地,造成农产品滞销腐烂,很多农民因为农产品难以出售,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强行出售,长期如此,农民生产收入减少亏损巨大。而在我国的城市地区,由于缺乏推广,城市地区难以获知农村的特色产品,“产品难出去,需求难进来”是现今闽西农村地区的一大问题。在农村地区,由于缺少互联网的支持,对于产品价格的波动很难获知,只能依靠个人意识定价,这种简易的定价方式,也直接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三、闽西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

(一)提高互联网新兴技术投入力度,减小与城市科技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想要互联网金融能在当地农村打好根基,就离不开加强互联网的基础建设。闽西当地互联网连通水平相对较差,这就需要政府机构加大对闽西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村村通工程的力度,提高互联网在当地农村的普及程度。推动当地与金融机构、电子商务公司之间的交流,打造易懂、简便的适合农村大众群体操作的网站和应用,让农村居民使用时能简单易上手,不管走到哪都能便捷地进行网络支付结算交易,彻底地改变以往农村传统单一的支付方式,使农村居民能够真正的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高效率、高便利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高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积极传播互联网金融相关常识,增强应对网络骗局的防欺诈能力。由于受信息化教育水平及获取信息途径的限制,闽西当地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程度较低,金融能力也不够健全。因此,要想在农村推广好、应用好这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必须要先提高农村居民对金融的了解程度。比如,举行关于金融以及防范风险相关的知识系列活动宣讲,使得农民能更好地了解互联网金融,加深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程度。利用宣传手册和社交网络平台推广金融相关的基本知识,并建立乡镇体验站,指导农民使用互联网金融相关应用的使用,提高当地居民自身的金融能力和对金融产品的认可和使用,让农民更好地理解金融的魅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滋生了互联网金融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发展诈骗行为,对于刚接触互联网金融的农村居民,面对不法分子的欺骗,就非常容易上当,面对没有一点防范能力的农村居民,加之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快速、便捷,往往容易被骗得财物尽失,而又难以追回。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在农村推广互联网金融时,一定要对农村居民进行互联网风险自我防范意识教育,让农村居民了解不法分子的手段,增强在互联网金融使用中自身信息的保密性,在面对此类事件时能从容以对。当然,也要加强金融信息技术的安全,培养新型互联网人才,加强信息安全储备,防止黑客攻击及病毒防护,构建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金融网络。

(三)完善征信体系,建立监督防范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农村金融系统,就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农村征信体系。征信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地保证网络信贷等金融业务在当地的健康成长,农村金融体系同样也会得到较好的改善。

现今,由于网络大数据的出现,发达的城市地区获取征信已相对简单,而在农村地区,其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设农村的征信体系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除了利用央行的征信系统,也可以结合农村在水电、通信以及公共机构的信息记录以及结合现有的“蚂蚁金服信用”,来分析居民还贷的意愿及能力。此外,还需对农村居民进行信用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来降低违约现象的发生。当然,还可以建立互联网金融的防范监督体系及保险制度,细化农村监督防范规定,确定互联网金融在闽西农村地区的未来路线走向,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及制度,保障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行,从而不断完善整个农村金融体系。

(四)充分助力当地传统农业,提倡特色农村金融。在农村,伴随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前景也越来越宽广。2011~2015年龙岩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逐年增高,但农产品的推广程度有待加强。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创立特色农产品,如当地的蜂蜜、茶叶、梁野山山珍、花生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金融,售往中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加快农业发展,建立智能温控大棚、温室蔬菜大棚,助力农产品生产,减小农产品的病虫害率,提高农产品生产量。而作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应该把重心放在农村居民的真正需求上,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合农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例如便民存取款服务站、农业供应链金融、农村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项目等等。开拓农村互联网险种,保障农村农业生产,助力农产品丰收。根据当地种植特色,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实现对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助力农民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亏损,提高农村农业化生产水平。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不断重视,充满便利性的互联网金融像一阵东风一样吹进了农村这片茂密的林子。互联网金融在闽西农村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不断地引导当地居民去体验互联网金融,农村居民由于接触先进科技教育较少,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知识也了解甚少,在推广互联网金融时,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思想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提高自身金融能力建设,加强自身信用意识和金融防欺诈能力,合理利用自身信用,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方面,金融机构可协同政府,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征信体系,并设立监督机构,细化监督防范规定,提出相关政策和制度。在互联网金融下,努力寻找与外界企业机构的合作,提高信息的连通性,助力农村传统农业,为农村居民提高收入,使互联网金融能够在适应当地的情况下有特色的发展。当然,福建闽西地区问题也比较复杂,作为农村新生的互联网金融,在建设的道路上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去攻破,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最终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腾飞。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爽.互联网金融带给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的挑战[J].中国商论,2015.26.

[2]艾春梅,李宏畅.大数据在农村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6.6.

第6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逐渐深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金融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这就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有了新的发展机会,相关机构和部门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1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机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且将“互联网+”作为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机遇,将其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出了“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条件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利用互联网金融这一背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服务广大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行业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

1.2 挑战

虽然近年来互联网在金融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实现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主要是由于,第一,农民对于互联网金融还缺乏正确的认知。农村地区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民对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金融服务的认知度不高,这就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障碍。导致农产品在新时期缺乏适合的销售渠道,农民不能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来拓宽营销渠道,农村的整体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提升。第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存在困难。现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设计的产品创新性不足,只注重技术的创新,缺乏与农业生产实际、农民实际需求的联系,对线上和线下客户群体的挖掘不够,严重影响了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创新策略

2.1 加快经营模式创新,积极推广“线上”金融服务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落后,对互联网认知不到位的现状,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大力推广线上金融服务。实际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部分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已经开展“触网”,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开始加大力度开发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创新,提升竞争优势,是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明确把握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先进经验,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加大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产业实际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再造,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升其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2.2 优化技术,整合资源,创造基层金融服务平台

要想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相关部门和机构有必要优化技术结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创造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根据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信息资源整合,并搭建全方位服务的上下游信息交易平台,从而提高组织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从根本上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农村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客户为中心形成功能全面的金融服务平台,对产品和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进而形成品类齐全、井然有序、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农村合作金融平台。

2.3 推进营销渠道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通道

互联网金融环境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营销渠道拓宽提供了途径。推进营销渠道创新,拓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通道,对于提高金融产品营销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的同时,还有助于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首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中介功能,向目标客户群推介金融产品,积极拓展网上银行功能,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加强与基层用户的交流联系,从而拓宽其金融服务范围。其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充分结合现代人群的特点,利用智能手机等媒介的功能进行营销创新,比如可以通过开发金融APP内置入手机供人们了解使用,主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从而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与淘宝、京东、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商平台、支付平台的合作,来拓宽金融服务渠道,进而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

3 总结

综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充分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优势,加快自身经营模式的创新,积极推广“线上”金融服务;对互联网技术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大力度创造基层金融服务平台;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营销渠道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通道,进而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叶万全.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5,29:84-86.

第7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取得长足的发展,它不仅改变了金融市场格局,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也对乡镇地区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在政策层面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支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引导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规范发展。这对互联网金融和农村经济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支付、融资、投资以及信息中介服务的新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第三方支付、余额宝、P2P网贷、众筹和数字货币等等。

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成长。P2P贷款、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和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都在逐年上升。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从2014年的183.20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367.10亿元,上涨了2283.79%,增幅最大;第三方移动支付从59924.70亿元上涨到385000亿元,增长了542.47%,增幅第二;P2P贷款从2514.70亿元上升到14955.10亿元,增长了494.7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从80767亿元上涨到192000亿元,增加了137.72%;而互联网基金从61947.70亿元上升到133000亿元,上涨了114.70%。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在迅速增大,对社会的影响也在加??。

三、互联网金融对乡村经济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拓宽乡村地区企业的筹资渠道

乡镇企业因为地处农村地区,筹资渠道少,加上传统金融信贷系统审批程序复杂,贷款门槛高,放款时间长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乡镇企业只能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与当地民间借款融入资金。这种现象导致乡镇地区,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成本高,使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加大了企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拓宽了乡镇企业的筹资渠道,使乡镇企业拥有更多的筹资选择。相比于传统的金融信贷系统,互联网金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审核资金需求者的信用等级情况、企业经营、筹资还款能力等等,因此它具有融资费用低、审批效率高、借贷门槛较低的特点。而对于乡镇企业资金单笔需求小,资金需求频率高的特性,互联网金融亦能很好地契合。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乡村小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有更多的选择,拓宽了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为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特有贡献。

(二)有助于丰富乡镇区域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

乡村区域各种机构网点较少,金融产品缺乏,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众多机构推出一系列的泛金融产品,包括线上支付、 基金销售、互联网信托、网络借贷及保险业务等,极大的丰富了金融产品的种类。这使乡村地区的居民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购买到合适的金融产品,扩大了乡村居民的投资渠道,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投资。支付宝、淘宝等模式的发展,不仅扩大了乡村居民可选择产品的范围,缩小了城乡之间生活方式的差距,而且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乡村地区居民通过较低成本享受到各种服务,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区域收入不平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客户是个人和小企业,互联网金融的成长,使平台扩大对小企业信贷,促进了乡村地区小企业的发展,则会扩大乡村地区就业水平,提高乡村地区人均收入。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居民获得更多的投资和筹资机会,方便了农村居民以较高水平利息借出资金,以较低水平利息贷出资金,提高了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不平等。

四、对乡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设计符合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联网产品

农村地区的个人和企业对金融产品有巨大的需求,互联网平台应该针对农村地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农村地区发展要求的金融产品。对于农村小企业对资金需求频繁、单笔资金需求小、资金需求季节性强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推出小额资金周转协议,在一定额度内,给予企业随借随还的权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有助于使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的筹资和投资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

第8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关键词】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指数 Backward多元线形回归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我国在2015年初还有1570个乡镇还没有金融机构,在我国实现每一个区域都有金融机构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为此,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等精神,不断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切实补足金融服务短板,力争在2020年底全面消除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推动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

因此,了解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对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程度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也是我们此次创新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鄂、琼两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鄂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概况―以十堰市为例

1.十堰市农村发展情况。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仍需加大投入建设。十堰市耕地绝大部分属坡地,怕涝、怕旱,基本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部分水库、引水渠和排灌设施年久失修,虽然通过新“三万”活动,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现有的水利设施仍然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要。

并且,农村年轻劳动力短缺,全市精细农业推广进程缓慢。

第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经济发展形势转好。2014年以来,十堰市农业生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形势好于往年,粮油逐步增产。各县、各乡、各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一村一策,加快经济发展。

2.十堰市农村普惠金融现状。目前十堰辖内商业银行共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十堰农商行(不含县级农商行)、中信银行、湖北银行11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一家(农发行十堰分行);保险公司33家、证券公司5家,担保公司11家。

第一,金融改革工作推进迅速。股份制银行纷纷入驻十堰,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湖北银行、中信银行已经开业,汉口银行也正在开业筹备中。各县小额贷款公司、三农金融事业部等纷纷挂牌成立,各县农村信用社已经全部改制为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进展顺利。

第二,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进一步合理布局。全市金融部门从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金融网点的建设力度入手,合理调整农村金融布局,基本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区域的全覆盖。目前,辖内共有金融机构网点339个,其中,县城162个、乡镇177个,位于乡镇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商业银行103个,占58%,其次是邮政储蓄银行68个,占39%,农业银行6个,占3%。针对因地理、经济或历史原因造成的存在金融服务“盲区”的少数乡镇,金融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开通了转账电话和“金穗支付通”小额现金支取业务,填补了金融服务空白。

(二)琼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概况―以三亚市为例

1.三亚市农村发展情况。第一,农业保持稳定发展。三亚市近年来一直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实施“菜篮子”工程、瓜菜田头预冷处理系统、良种补贴、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业金融和保险等财政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品牌农业发展。

第二,各种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近年来,三亚政府相继出台水稻生产机械插秧作业补贴、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冷库建设等多种有利于农业生产、销售和后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落实“政策到户”,让村里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三亚市农村普惠金融现状。目前,三亚地区为乡镇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数有62个,其中农业银行12个,农信社21个,邮政储蓄15个,工行6个,中行5个,建行有3个。还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公司。

第一,金融改革工作持续进行,各银行纷纷成立组织资金管理机构,增设网点,增加储蓄品种,各行资金力大大增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湖北银行、中信银行逐步进驻。各小额信贷公司遍地开花、农信社蓬勃发展。现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也纷纷筹备,进驻三亚。

第二,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取得新成果。农信社支农服务成效进一步显现。一是贷款投放力度加大,2015年末,农信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增长8.8%,占各项贷款比重65%。二是创新支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办了多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信贷产品。三是拓展支农服务空间,不断调整信贷投向,扩大信贷业务功能,业务范围涉及全市各个经济领域。

二、鄂、琼两地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此次社会实践,小组选择了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琼地)和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江湾村(鄂地)两个实践地,其中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较好,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江湾村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较为落后。

(一)两个实地调查村的简介

1.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江湾村。南化塘镇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东北边陲,是郧县农业大镇。全镇通公路总里程达到450多公里,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江湾村归南化塘镇管理,天蓝水清,气候宜人,全村种植大白菜,椰子,哈密瓜,韭菜,葱等蔬菜300多亩。

2.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海棠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北山村坐落于市辖区,地处要塞。全村种植红苹果,谷子,樱桃,山霉,红苕,栗子,葱,椰子,芦笋等蔬菜水果,拥有蔬菜大棚160多个。北山村还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二)两个实践地的调研情况对比分析

1.农户年龄分布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者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19%,18~40岁的有37%,40岁以上的为44%。北山村受访者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16%,18~40岁的有44%,40岁以上的为40%。其中18岁~40岁的年龄段受访者属于青状年劳动力,计算可知,北山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比江湾村多7%,因此,北山村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江湾村,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会强于江湾村农户。不过随着近年来十堰市外出从业人员有所减少,江湾村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2.农户年收入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受访农户中年收入在3万元以内的有26%,在3~5万元区间的有35%,在5~10万元的有28%,在10万元以上的仅为11%。而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中年收入在3万元以内的占17%,在3~5万元区间的占27%,在5~10万元的占34%,在10万元以上的占22%。对比来看,北山村农户的收入情况整体好于江湾村,尤其北山村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要比江湾村多11%。这说明江湾村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北山村。

3.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受访农户中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为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仅占6%,农村合作社形式的为2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类型的没有,其他类型的占比最大为73%。再来看北山村,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中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为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占25%,农村合作社形式的为38%,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类型的占9%,其他类型的占28%。对比来看,北山村的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丰富,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其余类型均超过20%,而江湾村在其它类型上占73%,农业经营形式略显单一,说明北山村农业经营的发展好于江湾村。

4.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技术,选择人数占43%,其次是资金不足,占33%,管理经验不足占21%。相较而言,北山村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金不足,占36%,其次是缺乏技术,占34%,管理经验不足占17%。从总体上来看,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技术和资金不足,而江湾村缺乏技术的问题尤为严重,北山村则需要努力解决资金问题。

5.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情况。

此题在问卷中是一个多选题,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受访农户中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主要是存取钱服务、小额贷款、获得多余银行存款金融收益服务,均超过了30%。再看到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中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主要是存取钱业务、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获得多余银行存款金融收益服务。两地对比来看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更多,并由统计数据可知,其了解的每一种类型的人数也比江湾村多,说明北山村普惠金融的推广度比江湾村高,对其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更有利。

6.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的农户中到达金融服务点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占28%,在15分钟-半个小时区间的占27%,半小时-小时区间的占24%,一小时以上的占21%。另一边,北山村受访的农户中到达金融服务点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占32%,在15分钟-半个小时区间的占36%,半小时-小时区间的占14%,一小时以上的占18%。两地对比来看,在半小时以内到达的情况下北山村具有明显优势,说明北山村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更好,农村普惠金融服湛展会更顺利。

7.农户借款的来源性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借款的来源主要是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占比37%,其次是农村信用社或农合行,占比32%,正规银行比较少,占比19%,小额贷款公司、网络金融金融机构都不足10%。再看北山村,所访农户借款的来源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农合行,占比43%,其次是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占比22%,正规银行比较少,占比16%。小额贷款公司,占9%,网络金融机构占10%。两地对比来看,农户们的借款来源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农合行、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其余借款来源均未超过20%。而北山村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农合行较江湾村多出11%,且超过了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说明北山村的普惠金融发展较江湾村好。

8.农户贷款的目的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农户贷款的目的主要是子女学费,占比26%,其次是农业生产,占比23%。对比来看,北山村受访农户贷款的目的主要是农业生产,占比34%,其次是子女学费,占比21%。这说明北山村农业产发展的比江湾村好,生活负担没有江湾村大,贷款更多的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从整体上看,两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贷款都有需求,这也正是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所致力的方向。

9.农户借款的难处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借款的难处主要是银行借款审批太麻烦,占比42%,其次是缺乏抵押物担保品,占比36%,其余难处占比较小。再看北山村所访农户借款的难处主要是银行借款审批太麻烦,占比28%,其次是缺乏抵押物担保品,占比21%,其余难处占比较小。两地对比来看,借款难处主要是银行借款审批太麻烦、缺乏抵押物担保品,在江湾村,两者均超过了30%,而北山村未超过30%,说明这两点难处在北山村得到了一定改善,该村的普惠金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10.农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程度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中对互联网金融听过的有36%,有一定了解的有19%,非常了解的仅占3%,完全不知道的有42%。而北山村所访农户中对互联网金融听过的有36%,有一定了解的有32%,非常了解的有9%,完全不知道的有23%。两地对比来看,北山村农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程度深于江湾村农户,这说明互联网金融在北山村的普及程度比江湾村高。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江湾村可待挖掘的潜力很大。

11.农户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正面观点。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优势主要是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办理业务,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占比47%,这一点说明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的便利性。而在北山村所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优势主要是互联网支付等方便快捷,网上购物已不可或缺,占比46%。这说明北山村农户中有许多人有过网购体验,并善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在当地的普及程度较高。

12.农户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观点。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互联网本身比较虚拟,不太放心,占比36%,这一点说明农户对互联网不太熟悉,在当地发展互联网金融难度较高。对比来看,北山村受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犯罪,这说明当地农户平常有注意互联网金融的新闻,该地发展互联网金融难度较小。

根据上文所述的12个问题的情况对比分析以及我们在两个实践地采访村委会、政府、银行的手记和查阅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轮廓出影响两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差异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农业经营、农户对普惠金融的了解程度、互联网金融的进驻程度等方面。

(四)实证结果分析

1.十堰和三亚地区实证结果单独分析。影响十堰金融普惠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x6),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1.150个单位。对十堰金融普惠发展影响最弱的因素是便民服务点交易额(x2),便民服务点交易额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0.961个单位。

影响三亚金融普惠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x6),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1.931个单位。对十堰金融普惠发展影响最弱的因素是便民服务点数(x1),便民服务点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0.414个单位。

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十堰和三亚两个地区的结果,均表现出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影响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影响程度超过了传统网点式金融。互联网提高了金融平台的资源配置,增加了金融资源的攻击,有助于提高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

2.十堰和三亚地区实证结果对比分析。十堰地区的农村地区便民服务点数(x1)和农村便民服务点交易额(x2)的系数比三亚地区的大,说明便民服务点数量和便民服务点交易额数量的增减对十堰普惠金融的影响程度大于三亚。便民服务点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961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414个单位。便民服务点交易额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896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533个单位。

十堰地区的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交易额(X4)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x6)的系数比三亚小,说明手机银行交易额数量和手机银行用户数量的增减对十堰普惠金融的影响程度小于三亚。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交易额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232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569个单位。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150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931个单位。

上述结果说明互联网在三亚地区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大于十堰地区,所以三亚在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更高于与十堰。而十堰在传统金融上的使用程度大于三亚地区。

综上所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依托互联网平台得到更好的推广,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能提高金融的普惠程度,增加了对落后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并且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广的地区,其经济的表现更加发达,说明发展互联网金融能有效的提高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好的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农村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来说

1.开展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户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度。由于互联网金融知识未能普及,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未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性来解决自身问题。对此,政府与相关金融机构可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渠道及对潜在客户的针对性操作培训来吸引客户。政府与相关金融机构“双管齐下”,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2.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硬件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因此,农村网络基础实施是否完善对互联网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政府向农村地区提供易接受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公共产品,再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网络设备的使用率,以此为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地区拓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3.提高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保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效和健全的法律监管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政府加大监管激励措施,引入社会公众参与监管,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普惠”的安全性。

(二)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

1.研发符合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大多效仿或直接嫁接国外相关产品,或大部分产品只针对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导致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性不能很好发挥。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就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与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实行产品差别化,做到以客户与市场为核心,推出符合我国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精神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2.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农村合作社在农村地区仍具有很高信任度,可借助这种优势,继续深化普惠金融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技术性的投入,扩展服务网点,扩大线上服务渠道,丰富自助服务等功能。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和便民服务点,并加速向经济落后地区延伸,充分发挥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效益作用,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在线全覆盖。

(三)从农户自身来说

当前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新时代的农户,应放下“老思想,老一套”,积极接受“新思想,新方法”,努力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接受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知识培训,提高相应的金融意识。同时,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动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产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方式,从而实现自身的致富,推动全村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本文指导老师:李正旺)

参考文献

[1]翁文东.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5(6).

[2]朱迎,刘海二,高见.互联W金融有助于实现农村普惠金融[J].新金融,2015(02).

第9篇:互联网农业金融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可行性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大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的金融服务,包括众筹、第三方支付、P2P网贷、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等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为主要发展模式;到2005年前后,第三方支付逐渐兴起并迅速占领市场;2010年以后,互联网金融逐渐从发展走向成熟,呈现实质性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正处于向城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是否达到城镇标准最为重要的判断依据则是人口指标和经济指标。我们应该注意到,不论是人口指标还是经济指标,都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密切相关。当农村地区发展资金不足时,地区经济发展将滞缓,而多种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资金便利,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渠道。

一、在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使用模式一般是将往年农业产出的收入作为今年进行农业生产所需要资金的来源,以资本积累满足生产、生活所需;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将对再生产扩大产生严重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遭受到挑战。现代化农业不仅对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需求,农民需要引进更先进、更具技术含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于是,资金就成为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P键性因素。虽然国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有一定数量的金融贷款业务,但总体而言,尚处于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状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可确定因素较多,例如气候。农民资金的最大来源则是依靠销售农产品获得,一旦某年因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受灾,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收成,农民将无法按期还款。贷款可抵押物缺乏或价值较低。农村土地是集体共同所有,无法进行抵押,而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厂房或设备价值又较低,无法进行大笔数额的贷款。基于传统国有银行借贷渠道的苛刻,互联网金融借贷模式则是弥补其不足,进一步拓宽了农村金融借贷市场。

二、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众筹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平台筹款项目并向公众筹集资金的模式,其具有低门槛、多样性、对大众依赖性较强、注重创意等特点。众筹不分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只要是具有创造力、能够吸引大众进行投资的项目都能够进行众筹。其资金来源既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也包括民间资本。其中,民间资本是最主要的来源,公司、企业或风险投资人较少参与。

P2P,英文是person-to-person,意为点对点融资,是一种新型的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它将小额的民间资本积聚起来借给有筹资需求的人群。P2P最大的优势是避免了现有金融机构体系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可能出现歧视等弊端,对金融机构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016年P2P网贷平台成交额排名第一的红岭创投投资近80亿元,排名前十位的平台共投资近300亿元。

与前两种筹资模式不同的是,第三方支付是支付结算模式。具体来说,第三方支付就是具备良好信誉和较强实力的第三方,在与国内外各大银行进行签约后,成为买卖双方进行支付的中介。买方在购买商品后,将货款打到第三方账户中;当买方确认收货后并通知第三方后,作为中介的第三方方可将钱款转至卖方账户。

三、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互联网为农业金融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传统融资平台相比,互联网金融更加平等、便捷,门槛也更低。在这个平台中,需要进行融资贷款行为的农业中小企业,只需在平台中进行注册即可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众筹模式中,需要筹资的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中自己的项目与创意,资金拥有者或金融企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投资。而P2P融资模式中,P2P企业在接受到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后,对其进行审核后即可进行贷款发放。审核的关键点时申请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无论是哪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加注重的是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而非抵押物,从这一点上看,有效避免了传统金融信贷平台的弊端,信誉良好的农民或农业企业可以简单便捷的获取发展所需资金,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促进农产品产业链的完善

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第三方支付能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生产资料到农产品销售全过程。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是农民或农业企业将农产品运输至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或是直接将农产品出售给中间商,自己仅能够赚取很少的利润。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农民或农业企业能够略过中间商将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通过省略中间环节获取最大的利润;消费者也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在对当前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分析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涉猎农产品。无论是以图书起家的当当网,还是以电器著称的苏宁易购,都在逐步转型升级,增加农产品销售。

四、结语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征信难、缺乏信用记录、抵押物价值小等原因,农民或农业企业难以通过传统金融平台获取资金支持或服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农民或农业企业规划出有吸引力的项目,并在众筹上进行展示,吸引有兴趣和投资意愿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或是在P2P平台上进行注册并资金需求,投资者通过承担风险以获取较高收益;也有一些地区有条件的地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并获取较大的利润。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资金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助于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仍应以征信作为支撑,并且需要控制好融资风险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风险,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