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精选(九篇)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

第1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产业 工业园区 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园区生产模式是“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废弃物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管理不当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只强调末端环境管理而忽视产业系统功能和全程性生态管理。因此,必须通过产业生态管理,解决工业园区生态与产业失调问题,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

一、产业生态管理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1.产业生态管理的涵义

传统的末端治理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所带来的结果只是污染物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的转移,并没有真正地消除污染,而且也无法解决复杂的、系统的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清洁生产,促进了环境污染管理向工艺流程管理过渡,通过对污染物最小排放的环境管理减轻环境的源头压力。但是清洁生产只关注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而不考虑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的连接,因此它只能解决局部问题。作为对清洁生产的一种升华和补充,产业生态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

产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管理就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管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工业生产全过程,研究生产中的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调控方法,探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正面影响的管理手段[3]。

产业生态管理的焦点从包括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耦合;物质代谢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生态演替过程的健康程度;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去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产业内部、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建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上复杂的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质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

2.范式的转变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管理的新范式是将产业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体系,其中一个体系要素产生的“废”产物被当作另一个体系要素的“营养物”,各体系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利用彼此的副产物作为原料,而并非是不断吸收未被动用过的材料和抛弃废物,从而做到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协同和谐。

产业生态管理新范式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一是从传统的线性生产管理模式向非线性管理模式(又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即管理范式的转变;二是强调工业园区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要求工业园区产业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谋求工业园区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三是生态效率和效用的创新。以生态和产业上最合理的方式利用工业园区资源以及设计生态和产业上更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范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1)对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管治管理为预防管理。目前对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管理是管治管理。所谓管治管理是通过制定各种强制性的指标、文件和政策,以规定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和规格,最终达到有利于与自然环境协调、稳定的管理方式。传统的末端治理就是典型的管治管理。

预防管理模式则是针对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生产资源,通过科学规划生产流程,深度利用生产资源、技术提升生产工艺,力求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能够不断重复使用(可以被不同的生产流程或在不同生产阶段重复利用)。它一方面使副产品和废弃物不退出工业生产系统,由此减少环境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等剩余物质;另一方面加强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更少地利用自然资源,最终实现资源的有限循环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双重目的。

(2)变单一、封闭式的传统产业管理为在产业共生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管理。目前工业园区产业基本上是单一化的,而且与外界是相独立的。这种单一化的产业格局承担不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作用,更谈不上与区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同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构成的食物链,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而组成一张食物网。自然生态系统依靠这种食物链、食物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系统的稳定。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代谢功能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通过“食物链网”紧密相连,彼此间的物质传输仅需少量能量。如果从能流、物流的流量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主要能流、物流直接从生产者到分解者进行循环,而仅有少量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进行循环。分解者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园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分解者缺位,因比,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联系而组成一张工业食物网,也就不能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建立一种高效的工业园区生态产业系统就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生态设计与建设。具体地讲,在工业园区产业系统个体间建立高效和谐的产业物流“供给网”,进行物流的“闭路再循环”。

因此,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系统管理就是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从工业园区生态背景、产业现状和生产技术基础出发,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与功能,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协同共生的相互关系,依据关键种和食物链“加环”、“解链”、“加工环”等原理,建立一个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良性循环且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生态产业链结构(网),从而实现工业园区物质资源循环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工业园区生态环境。

二、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生态管理的途径---构建生态产业链结构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实现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管理新范式的基本途径是构建生态产业链结构。所谓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是指按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通过对产业链横向纵向的系统优化耦合而形成的高效率、低消耗、无(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同,具有和谐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网状型、进化型产业复合结构。

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主导产业链(基本价值链)为核心,依据工业“食物网”供给关系,向下纵向延伸和横向环向拓展。向下纵向延伸就是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横向环向拓展就是将向下纵向延伸的生态产业链排放出来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再度深度加工,至此形成纵横交错的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网),即网状耦合结构。

1.纵向主导产业链构建

纵向主导产业链构建是以工业园区中“关键种企业”为核心,向下纵向延伸而形成的一种链状耦合结构,也称一维结构链,是纵向产业的直接耦合。通过生产和技术等手段,在工业园区内,进行产业的纵向系统耦合,把自然生态系统中天然存在的食物链转变为以人工为主的纵向投入产出链。

2.构建网状耦合结构

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演化成为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一样,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系统在其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会使工业园区各种链状结构进一步相互联系,从而又形成新内容的链状结构,最终使整个链状结构按因果关系耦合成错综复杂的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网状结构,使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系统各部分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种网状耦合结构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多条链式结构横向耦合。在实际工作中,在确定好链状产业链耦合结构后,根据食物链的“加环”设计(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食物链的“解链”设计、“加工环”和“补链”设计等原理,使各种副产品、各种次级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总之,从影响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管理这一基础入手,构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链状耦合结构到链与链之间横向耦合成的网状结构,最后由链与网、网与网之间相互作用耦合成为具有一定时空特性的多维立体复杂网状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这不仅能达到区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三赢”理想状态,同时也为今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而创建与区外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系统给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因此,产业生态管理将成为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参考文献:

[1]王如松杨建新: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5)

第2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财务 管理 环境 分类 意义

财务管理环境就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企业内部、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组合。如果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解释财务管理环境,那么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这一系统之外的、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一定影响的一切系统的组合,都可称为财务管理环境。

一、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十分复杂,各种环境要素纵横交错、相互制约,从不同侧面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财务管理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财务管理环境与企业的关系分类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与企业的关系,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和内部财务管理环境。

外部财务管理环境是来自企业外部、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周期、通货膨胀情况、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等,均属于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内部财务管理环境是来自企业内部、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规模、技术状况、资产构成、人员状况等。

在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与内部财务管理环境中,前者较为复杂,需要认真调查、充分收集资料,然后才能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后者则相对简单些,企业内部即可提供所需的资料,不需要额外收集,所以能够较容易地掌握和利用。

2、按照财务管理环境影响范围的大小分类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影响范围的大小,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宏观财务管理环境和微观财务管理环境。

宏观财务管理环境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行业内的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都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国家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法律法规、社会文化、自然资源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微观财务管理环境则是仅仅对一个特定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生产状况、资产构成、员工素质、技术水平、供销状况等。

对特定的企业而言,一方面,它不能改变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有影响的宏观财务管理环境,而只能适应其现状及其未来变化;另一方面,它却能够通过生产经营改变公司的内部状况,从而趋利避害,适应和利用对其有利的内部财务管理环境,改变对其不利的环境。

3、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相对稳定程度分类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相对稳定程度,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静态财务管理环境和动态财务管理环境。

静态财务管理环境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各种环境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都属于静态财务管理环境。动态财务管理环境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同时、本身又不断变动的各种环境因素。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物价状况,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人员水平等。对于通常在短期内变化不大、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相对稳定的静态财务管理环境,企业一旦认清后,一般无需在短期内经常研究。但是,一旦发现其有不稳定的迹象,则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相反,对变化速度快且可能无规律可循的动态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着重研究其变动情况,分析其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4、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可控与否分类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可控与否,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可控财务管理环境和不可控财务管理环境。

可控财务管理环境是指既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又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控制,可以被其调整或改变的环境因素。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环境作出调整或改变,因此,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属于可控财务管理环境。不可控财务管理环境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不受企业管理当局控制,不能被其调整或改变的环境因素。不能被企业管理当局操纵或控制的企业外部环境均属于此类。

二、研究财务管理环境的意义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日益复杂、变化迅速。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对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的各项因素,分析和把握其变动趋势,以趋利避害、随机应变,合理地利用环境,发挥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能动作用,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具体来说,认真研究、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1、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正确地把握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充分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以及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因素都是财务决策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这些因素,才能保证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2、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有助于企业做出及时的财务决策

财务管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持续关注财务管理环境,研究其发展变化,才能掌握其变动情况,才能及时采取对策,在充分利用财务管理环境中的有利条件、获取最大收益的同时,克服财务管理环境中不利因素对企业利益的消极影响,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3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 演化机制 地下水环境健康研究

[中图分类号] X5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56-2

1引言

地下水在生态和地质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具有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重属,它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地下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持续的服务功能等问题,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环境演化、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方面。

2地下水环境概述

2.1地下水环境演化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下水的形成、演化及各种影响因子,包括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是科学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际上水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早期的环境水文地质工作把重点集中在地下水污染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地下水系统水量衰减、水质恶化,人们主要集中于地下水循环特征,以及影响水的分布、可利用性和水质等因素的研究;至80年代,地下污染治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迁移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考虑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制约因素,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更多体现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90年代以来,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引起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生态环境问题,于是对地下水环境演化的问题,开始由传统的地下水流场、水化学场的理论研究转向重视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及其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演化进程、路径和方向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及其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作用,科学地总结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可为生态环境的预测和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2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是指地下水环境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遭受破坏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敏感程度,它反映了地下水环境的自我防护能力,也是衡量地下水环境健康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环境的脆弱程度是衡量地下水环境对外界胁迫的恢复能力的重要指标。“地下水脆弱性”是法国的Albinet等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1],他们认为地下水脆弱性是在自然条件下污染源从地表渗透与扩散到地下水面的可能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于1993年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是指污染物到达最上层含水层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倾向性与可能性,据此可将地下水脆弱性分为本质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国外许多学者较早地开展了地下水脆弱性的研究,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地下水的本质脆弱性方面,对于影响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敏感因子考虑较少。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差异性,目前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2.3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地下水位过高会引发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地下水位过低会引起土壤干化、沙化和天然植被退化,下垫面变化,减少地表径流,包气带变厚,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量。俄罗斯学者V.N.Ostrovski提出了“生态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将水文地质的概念引入到生态系统中,他认为: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目的是控制地下水圈的体制以防止发生一些不可逆转的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一方面要预防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科学地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加强了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合理生态水位概念,研究了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了作物产量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丰富水资源生态价值理论。这些研究表明,无论是对于整个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变化,还是对于局部典型的生态系统的演化,维持适宜的地下水系统状态都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对于整个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变化,还是对于局部典型的生态系统的演化,维持适宜的地下水系统状态都是很重要的。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土壤水盐运动状态、潜水水盐动态、潜水位埋深等与植物生长关系。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指标是指与生态环境状况密切联系的地下水和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临界指标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允许含盐量、地下水位适宜矿化度、地下水位临界深度、潜水蒸发极限深度、潜水零补排差深度和地面控制沉降临界水位等[3],这些指标是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可为地下水环境生态功能紊乱的辨识、确定合理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4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障,水环境健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与方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水资源可持续性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学者运用总量控制来研究地下水的可持续性,从生态环境角度评价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有学者运用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研究地下水的承载力,从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角度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确保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地下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最大限度满足当前及长远的需求。维持地下水环境状态的健康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战略方向,因此,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为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现在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标准方法。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因而主要任务是在掌握广泛资料的基础上,找出适应评价区域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综上所述,目前水文地质学领域开展的地下水环境演化、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经为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目前所进行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局限在对这种理念的理解、研究内容的拓展,同时,地下水环境演化、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也局限在地下水环境问题的某一方面,至今仍未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探讨。由于地下水环境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整体性与持续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来把握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

3地下水环境健康研究现状

地下水环境健康作为水环境健康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仍未展开,其基本理论、评价体系与方法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健康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分析,人类在对地下水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以后,必须重新审视地下水的生态环境功能与资源价值,探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道路,维护地下水环境健康必将成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战略方向。对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1)研究地下水环境的演化机制。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持续胁迫下,地下水环境始终处于发展和演化状态。人类活动的强度决定了地下水环境演化的性质与速度,是影响地下水环境健康的主导因素。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的演化机制可以深刻揭示地下水环境的劣变原因,并为地下水环境健康状态的演变趋势分析奠定理论基础。(2)地下水环境健康的概念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地下水环境健康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是水环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地下水环境状态的健康可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地下水环境健康的内涵是对地下水环境系统状态和功能的总结与概括,是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的理论基础。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是实现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的先决条件,包括地下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模型等。(3)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指标研究。在地下水环境健康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环境演化机制分析,概括地下水环境健康的驱动因子和状态响应,并利用主导性、独立性的评价指标表征地下水环境系统的驱动因子和状态响应,并构建各评价指标的健康等级标准,这一环节是联系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4)现论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是在已经发展成熟的地下水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因此,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健康研究中,应该综合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空间数据综合采集技术、系统模拟预测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以提高研究的实用性、科学性,也有利于推动地下水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oerfliger N,Jeannin P Y,Zwahlen F.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 karst environments a new method of defining protection areas using a multi-attribute approach and GIs tools [J].Environment Geology,1999,39(2):165-l76.

第4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基本概念的界定

预警即对危机和危机状态的事先警告、提醒人的注意的意思[4]。预警思想来源于军事,19世纪末期被应用于宏观监测和调控,随着卫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随着系统科学、3S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和粮食短缺等问题的形势日趋严峻,科学预警思想和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生态预报、农业资源监测和粮食安全等问题。

环境预警(environmentalwarning)就是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退化、恶化进行监测并及时报警。它具有先觉性、预见性的预测和警示功能,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方向、结果、速度、等方面发挥警觉作用[5],对环境生态系统的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环境预警系统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现状进行预测分析并作出评价,用以确定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速度,以及发展变化的限度的时间等,按需要实时的给出变化和恶化的各种警戒信息及相应对策[6]。可见,环境预警就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的综合预测和评价;强调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速度预测;应是在多种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多目标的动态预测和评价;需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危害性变化和恶化速度的警告。狭义的生态环境预警仅是指对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危害和危机的警报,而广义的预警则涵盖了生态环境安全的维护,即从发现警情,分析警兆,寻找警源、判断警度以及采取正确的方法将警情排除的全过程[7]。

我国生态环境预警现状

1991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首次对生态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运用区域持续发展能力(承载力、稳定性、缓冲力、生产力和调控力)作为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综合指标,建立区域生态环境预警体系。1992年中国科学院陈治柬、陈国阶对相关的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建立了不良状态生态环境预警、恶化趋势生态环境预警和恶化速度生态环境预警的数学模式,同时给出了三峡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生态环境预警与环境影响评价[8];1996年北京大学的许学工运用生态交错理论,提出了“生态潜在指数(E)”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此运算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警;1999年陈国阶等对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生态环境预警相关的概念作了概述,对生态环境预警类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生态环境预警定量评价的数学表达式。2000年西安统计学院的李俊红等对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9],对我国的统计工作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2年西安统计学院的颜卫中对生态环境预警体系作了研究,更加丰富了生态环境预警的评价体系[4]。总体说来,虽然不断有一些成果问世,但是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生态环境预警系统理论,特别是对的研究固定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尚待开展。伴随地理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集成基础信息以及环境风险预警模型,为构建由人机交互界面、决策支持层、专题应用层以及基础信息层组成的环境风险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实现环境风险快速分析模拟和智能决策支持指明发展方向,风险预警的速度、智能化和有效性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研发主要是由“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和国家“863”计划“网络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研究”项目等资助[10]。目前,大量有关环境风险预警系统设计开发原则、框架的探讨与研究已由环境科研工作者开展,并且一些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发以及应用的成功案例也同时积累。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性质变化能够由“大连海域溢油模拟信息系统”和“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快速准确地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方法探索的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形成了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3];松花江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在ArcGIS平台上运用了WebGIS技术,实现了对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动态模拟、预警和决策支持;通过“重大污染事故区域预警系统”项目[11],大连市环境信息中心开发出预警软件,多种信息已能够及时提供给应急指挥者,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也已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开展大量研究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但是在研究和应用环境污染事件预警平台方面依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支撑硬件的设备和技术等方面无法应对污染事件进行预警的实际需求,从而针对污染事件的有效预警无法真正实现。一系列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已经寄托在“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上面,期望能够取得突破。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12],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已建立23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已建立440多种,以及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以建立数百种。

每年多种环境监测报告,2399个环境监测站已由环保系统建立,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已组成。以上数据表明,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诸如:网络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技术装备能力亟待提高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平台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构建环境预警保障体

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的整体合力。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监测机构与监测管理部门、各级监测站三种关系,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测行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的投入,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环境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事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积极开展自查,环境保护部对本建设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p#分页标题#e#

研究展望

第5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建始县;生态问题

一、建始县基本情况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跨北纬30°06′至30°54′,东经109°32′至110°12′,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县域版图形似蘑菇,南北长89千米,东西最宽64.5千米,最窄处12.5千米,总面积2666平方千米。辖6镇4乡,410个村、社区。共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万。耕地面积60万亩,其中水田6万亩。最高点为北部太平峰,海拔2090.1米,最低点是东南部野三口(野三河汇入清江处)海拔213米,平均海拔1152米。全县森林面积23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县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山地气候。209国道,沪蓉高速和宜万铁路穿腹而过。有“富硒王国”之称。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常年产煤60万吨以上。硫铁矿、铁矿、石煤、高岭土、大理石、石等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40亿立方米,县境内有2km以上的河流121条,长986.1km,地下水总储量达7.8亿立方米。

二、建始县生态建设的现状

本节主要从环境现状、林业建设现状两方面对建始县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环境现状

1. 水环境现状。建始县城乡1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广润河七里坪段水质稳定在Ⅲ类,下游弓箭岩段水质确保在Ⅳ类,清江景阳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11年64.61万吨、2012年61.58万吨,达标率均为8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011-2012年为85%,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约为50%。全共有18套废水治理设施,但总体来说,全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设备少,处理率低,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2. 大气质量环境现状。建始县大气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工业废气排放量2012年133749.22万标米。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2012年490.741万吨,达标率均为37%。业州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各乡镇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Ⅱ级以上,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3. 固体废物利用现状。建始县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其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处理困难。二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乡镇生活处理率只有50%,大部分垃圾仍呈现露天堆放状态,对环境的即时和潜在危害很大。

4.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综合来看,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的六类垃圾污染日益突出。二是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重开发利用、轻生态保护甚至乱采滥挖导致了资源浪费、植被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三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四是农村涉及面广,基层日常环境能力薄弱,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二)林业建设现状

1. 森林资源现状。全县土地总面积266571.6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88235.12公顷,非林地面积78336.55公顷,活立木蓄积742837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23%,林木绿化率77.47%。有维管束植物约200科近700属1400余种,其中主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52科、115属、231种,干鲜果类14科、24属、60余种。

2.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现状。截止2011年底,林果基地总面积已达172万亩。一是以马尾松为主的一般用材林基地达到100万亩;二是以日本落叶松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总面积达到45万亩;三是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达到10万亩;四是以油茶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基地达到3万亩;五是以杜仲为主的药材基地达到14万亩。(2)林业企业发展现状。该县林业企业发展自“十五”时期起步,它涵盖林木、林药、林果及林副产品的种植培育、加工销售,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的效益。

三、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笔者了解到建始县的生态建设正在不断地建设和改进中,全县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促进生态建设,但是受到各种情况的限制,在目前的具体情况和政策制度推行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建始县生态建设的发展,妨碍着地区社会建设,本节笔者将对建始县生态建设中的主要的问题进行概述。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以长梁乡白云村为例调查中发现该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造成土壤植被的严重污染;第二,在生态建设中县级政府主导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但是在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该村民众仍然将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自行就近填埋、焚烧甚至随意丢弃,该村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基本不存在;第三,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的保护,但是在具体的还田过程中往往采用焚烧的处理手段,在夏秋季节的秸秆焚烧现象仍较严重;第四,周边水源污染严重,主要是源头的煤矿开发遗留下来的煤渣石,上游的煤矿厂没有对煤渣石进行沉淀,虽然有简单的拦河坝,但是下雨后该村周边的河流都变成了黑水河。

(二)生态建设管理相对滞后

生态建设是社会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管理,然而在实际管理操作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首先在生态建设中 “重造轻管”的现象比较普遍,政策后续服务建设不到位。其次,各部门机构之间各行其是,步调不一,缺乏有效的组织,不能整体的统筹兼顾。生态建设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存在、全责划分不清、管理不到位、管理越位、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存在。这就造成了有些领域多头管理,有些领域无人问津的现象。

(三)工业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从总体上看,目前建始县仍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工业污染源中以工业废水污染为主,而废水中以矿山污染较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污染治理进展较慢。同时,废气排放量仍旧很大。在实际中例如景阳水泥机立窑生产线未按期淘汰关闭等使节能减排项目成果进展不明显。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提升和GDP增长、工业增加值等因素导致宏观核算带来新增排放量增大,工业污染的严重事实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治理的任务很艰巨。

(四)生态意识薄弱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地区居民生态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生活习惯和风俗传统的影响,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态建设政策、树立生态建设观念的宣传还不到位,居民对生态建设的内容和意义一知半解,不能充分了解生态建设利在千秋的作用,在地区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群众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不被认识。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居民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随意丢放,形成由点到面的污染,污染土地河流和生活环境;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增产增收,大量的使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地墒情,没有建立使用与环境保护杜绝污染并重的观念;工业生产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工业废气废水对地区的生态破坏。

在对建始县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建始县在本地区环境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建设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阻碍地区生态良性发展的问题,在正确了解现有制度政策成就以及发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探讨促进生态建设更好发展的措施。

四、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为了促进建始县生态建设的发展,可以考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重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区域广、污染源复杂、时间久的特殊困难.在农村地区治理环境污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的处理农村的生活垃圾,在治理过程中应该首先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建立定点定期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和途径,使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处理,减少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大范围污染。

二是面对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应该给与正确的指导,引导农村居民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恰当的使用和处理化肥农药,在使用化学品时注意对土地土壤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积极采取无公害无污染的新技术新手段处理秸秆还田等农业生产活动,努力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

三是加强对饮用水环境安全的监管。一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运行简便”的原则,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二实施以污染预防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工程,要求对地表水、地下水质达标或基本达标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三对地表水质污染较重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地下水供水工程。

(二)继续加强林业保护

建始县属武陵山区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开发保护既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首先应对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非法采矿、非法经营加工木材、乱砍滥伐和非法捕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对破坏林业资源的直接责任人,依法查处,不得以罚代刑,不得放弃追究民事责任。对在土地整理、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耕地占补平衡中,造成资源破坏的责任人,根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看护和培育,杜绝山火林火的发生,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多方面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其次,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利于林业发展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政策,加强对林业资源开发后的补充,实现林业资源的用与育的良性循环,保证地区内林业资源的储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采用科学的方法育林、护林,杜绝传统方式在造林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情况的发生,节约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加强治理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一直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因此在实际中坚持预防污染为主,不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对于目前的集体情况应该一方面对已发生的污染进行积极的治理,另一方面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污染的继续和新增。

对于已经发生的污染行为,首先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明确污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监督排污企业主动尽快弥补污染损失,对于无法界定的污染状况,政府有必要主动采取措施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将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防止污染的继续扩散。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应该将污染杜绝在源头,一是对于积极防止污染的企业,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优惠,在税收、贷款、政府政策方面给予优先的考虑,加大企业治污防污的积极性,二是将企业污染处理作为企业审批和考核的指标之一,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备的污染物净化处理设备和机制。三是加强工业废物再生资源再利用建设,建立工业中的建筑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砖石、混凝土等经粉碎后,可以代砂再利用。

(四)完善政府职能

由于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建设基本上属于外部性较为明显的公共事务,因此这种公共事务主要还需政府负责政府主导。

第一,由于生态问题一般涉及到较大的领域和较多的部门,所以为较好的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协调好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可以尝试在主管部门下成立专班,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专班更有利于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更有利于政府治理生态问题。

第二,政府在治理生态污染问题上应该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一方面利用专业设备加强对生态变化的监测监督,使得地区的生态问题主动掌握在政府的控制中,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污染问题要按照职责规定,积极的治理地区生态污染,对行政区域内的污染源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进行管理。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建设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从自身行为做起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建设。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村民的生态意识不够,应该加强对村民环境意识的培训。一是可以定期在农闲时期组织环保知识培训、林业知识培训以及生态能源知识培训,组织有关专家到实地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培训,解决实际问题,并给与适当的培训补贴,让村民愿意去上培训班;二是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三是同时培养带头人,分期分批培训村民骨干,请当地有名望、有知识的人(如老村干部)带头宣传,以家长里短的方式传达生态保护知识。

五、结语

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严峻的生态问题也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建始县生态建设进行调查,了解了建始县生态环境的实际现状以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探讨了部分有助于促进生态建设发展的措施建议。总之,地区的生态建设对地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民更好的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居民都应该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成员保护生态的意识,所有社会成员都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的为生态建设贡献力量,改善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M].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

[2] 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1983~2003)[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

[3] 建始县林业局.建始县林业史[M].湖北省仙桃市报社印刷厂,2005.

第6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Abstract: Hebei province is one of sand sourc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which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urban water and environment.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n Hebei province will not only help improve the city livable level,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eijing and Tianjin and promote the city '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Started fro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in Hebei provinc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city in Hebei province.

关键词: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发展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eco-cit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93-01

1 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现状。针对河北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九五”以来,河北省一直在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河北省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全省环境污染问题有所好转、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提高。以森林覆盖率为例,仅“十一五”期间河北省造林面积就大2280万亩,全省林地面积达到7400万亩,森林覆盖达到26%。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河北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以及工作开展情况。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河北省也积极开展了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运用城市景观公园的生态环境优化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的改善。同时,河北省还针对湿地对城市生态的重要影响正在积极筹建环抱京津的湿地保护区。该计划将新建19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促进河北省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1.2 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中由于过于注重传统经济增长领域造成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取投入过少。这也造成了河北省全省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利用效率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不协调,影响了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虽然,各级政府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城市的建设,但是,由于资金、人力、物力投入过低使得全省水生态、土地生态以及大气环境为核心的全省生态环境仍然向着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加快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加快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势在必行。

2 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

2.1 加大生态城市建设投入,促进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针对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各级政府应从根本上认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加大生态城市建设投入、改善城市宜居水平,以此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2 注重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建设绿化管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结合河北省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全省应加大对新建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监督与管理。通过提高住宅小区绿化面积以及后续管理工作改善小区局部环境,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3 注重城市景观公园的生态作用,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现代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城市综合性公园的生态作用日益凸显。这也使得现代城市综合性公园正在走向城市生态公园的道路,为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河北省的城市公园多为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目前已有城市公园数百座。但是由于建设年代较长,其功能仍为传统的休闲、锻炼等传统功能。为了顺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河北省城市公园应加快改造的步伐,积极利用城市公园的生态作用进行现有城市公园的改建。利用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理论突出城市公园景观、生态作用。在城市有限的空间中营造景观生态环境,促进河北生态环境的改善。

2.4 加快路旁绿化建设与管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在现代城市道路建设中,路旁绿化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利用路旁绿化面积能够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河北省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中应加强路旁绿化的设计,合理利用路旁绿化面积,促进河北省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5 加强河北省河流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河流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全省的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河流,其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由于不合理的利用与过度开发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理论指导河流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快河流生态环境的修复,以此促进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以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针对河北省六大河流水系生态环境的现状,河北省应加快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通过河流断流恢复、水质修复改善、鱼类多样性恢复以及对河流岸坡防护、周边绿化修复等多项工作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在注重河流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应积极利用现代生态修复理念加强河道周边植被修复、加强河道绿化景观建设,以生态、水工、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全省生态环境改善,为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3 以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河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其招商引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态城市建设能够改善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技术人才的引进与落户。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为城市科技化人才储备、城市科技企业落户奠定基础。因此,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促进河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河北省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结论:综上所述,目前河北省的生态环境现状使得生态城市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省市政府通过正确的引导以及相关的规划管理促进生态城的发展。而且,河北省风沙、河流生态系统的现状也影响了全省生态城市的建设。针对这样的情况,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应在风沙治理与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上进行开展,以此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脚步,实现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玉玲.河北省河流生态环境现状与修复[J].环境保护信息,2009,12.

[2]邓强.河北省风沙源的治理[J].河北农业资讯,2009,10.

第7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五个因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是指存在有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的状态。不安全行为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安全意外事件和伤害事故出现的行为。起因物是指直接引发安全意外事故的物体或者物品。致害物是指在安全意外事故中直接招致伤害发生的物体或者物品。伤害方式,包括作用的方式、作用的部位和作用的后果。

以上五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于安全施工事故中,或者部分存在。存在不安全状态和(或)不安全行为是“起因”,伤害方式是“后果”,起因物和致害物则是“事故的载体”,把起因和后果联系起来。因此,如果没有不安全钐或不安全行为的存在,起因物和致害物就不能起作用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控制了起因物和致害物使其不能起作用时,即使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存在时,也不会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从安全意外事故的组成要素看出,要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安全作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工人的违规现象发生,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一材料一机器系统的有效安全。

2 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

2.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各种生产事故,其原因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不安全的环境因素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还可能造成事故隐患并触发事故的发生。

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个体行为和事故是存在因果关系的,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事件的反应、表现和行为出现差异。因为人的因素本身还包括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工作态度等各方面因素,这些微观因素有决定了对事件的发生所表现的不同的结果和反应。

2.2 物的因素

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不仅包括机器设备的原因,而且还包括钢筋、脚手架的高空坠落等物的因素。物之所以成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及其具有的潜在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随着生产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是事故的基础原因,它可以由一种不安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不安全状态,由微小的不安全状态发展为致命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由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个物质。事故的严重程度随着物的不安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之所以发生安全事故,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所以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害事故。比如美国铁路车辆安装自动连接器之前,每年都有数百名铁路工人死于车辆连结作业事故中,铁路部门的负责人把事故的责任归因于人的错误或不注意。后来,根据政府法令的要求,把所有铁路车辆都装上了自动连接器,结果车辆连结作业中的死亡事故大大减少。

2.3 环境状态引发的安全隐患因素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不安全状态。

企业内部环境不安全状态主要有:生产(设施)场地环境不良、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或者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此外建材的储存方法不当,以及环境温度的高低变化也同样能形成安全隐患。

企业外部不良环境主要分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因经济不景气,工人无法得到自己合理的报酬,而影响工作热情,严重的可能导致追工等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有些作业环境由于受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影响。如煤矿企业在井下进行作业时,水灾、地震等这些都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一些影响。

2.4 管理缺陷引发的安全隐患

管理方面主要指由于管理人员忽视了安全生产规程,违规指挥。管理方面的缺陷情况又可分为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作业的管理。对作业人员的选择、调配不当,让无资格者或技术不达标的人员进行施工操作,或者对作业现场的指导、检查、监督力度不够这些都是对人的管理不当而易导致安全隐患的。此外,对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等设计、安全装置、安全设施不齐全,设备、设施维修检查不及时等则是对物的管理不够。对施工作业本身的管理则表现为作业强度刚安排不当、忽视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度,作业程序、工艺流程、作业方法设计不安正规程序,还有甚者表现为缺乏在异常或紧急情况下的对策措施,或者无以前发生过的同类事故的预防对策措施备案。

3 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8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关键词] 林业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19-01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1 建设意义

所谓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是指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土全面整治的角度出发,以维护和再造为主要手段,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林业本身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载体,它不但为各类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而且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资源,鉴于此,有必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在现实方面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类自然资源日渐匮乏,林业资源在此之列,虽然林业本身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超过了建设速度,故此,为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森林作为林业的主要资源之一,林业的生态建设也是针对这一资源而言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1.2在经济方面的意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还是林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并使其达到完整与平衡的状态,由此不但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能支撑复合经济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

1.2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对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把控不严、管理松懈,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建设资金无法到位、技术准备不够充分,不仅使国家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还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在进行林业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缺乏对当地水文地质环境的了解,致使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花费大笔资金购买成活率低的树种,不但破坏了原本的林业生态体系,而且还造成了维护管理成本增大。上述种种,都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将其作为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科学经营、养山增效、增绿造林的原则对林地进行规划设计,达到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优化林分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其次,创新管理理念。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推动以传统造林为主向“造管并重”的方向转变,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林木养护管理、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培训等工作,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再次,加强森林资源多重效益管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重视森林景观建设,通过建设和开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景区,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是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为了保障资金供给充足,应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首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下拨的财政资金,还要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让社会组织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其次,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林的补偿力度,引导林区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再次,以林业产业发展带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区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果品产业、苗木产业、优质树种产业等,用林业产业发展取得的经济效益反哺林业生态建设。

2.3 健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多层面入手健全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具体如下:政府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引导林业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林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建设;完善营林造林招投标体制,在建设项目中引入监理制,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研究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数据中心,为建设管理提供支持平台,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效率;建立科技推广体系,成立技术指导小组,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到林区进行实地指导,促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2.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园林人才队伍,所以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优化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有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将其运用到建设实践中。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专业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丰富人员的知识体系,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第9篇: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

当进行环境保护,利用开发一些资源,以及在对环境整治时,收到有无形与有形的收益,这就是环境绩效。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作为实现环保目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我国环境审计还刚开始,那些已进行的环境审计内容及对象,还囿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局限于环保资金真实合法的使用等方面,在对项目的经济、环保资金与效率及效果的审计评价上,目前几乎还是白纸。审计由原来的受托财务责任到今天的受托管理责任,对最优化有了需求,这就加快生成了绩效审计的新理念。从政府管理者来审视,绩效评价环保公共投资也是政府工作的需要;从社会大众的角度,能否有效的对环境进行保护,事关每个人的自身利益。因此,作为环境审计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应提上议事日程。通过以上所述,环境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审计活动,它不但要求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是独立的,要系统综合的审查、分析被审计单位或某个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而且还要按照相关的评定标准评判或审核决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目前状况和潜在能力,能推动促进环境管理者提高和改善对环境的管理。

二、环境绩效审计在吉林省的现状

吉林省于1998年开始探索环境绩效审计,经过近二十年的审计实践,绩效审计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审计方法探索、指标体系构建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随着近几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绩效审计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并明确提出绩效审计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先后开展绩效审计推进年、普及年和提高年活动,在全省审计机关,大力推进环境绩效审计;同时,绩效审计的人力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随着审计干部招考要求的多样和培训力度的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复合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从目前吉林省环境绩效审计发展状况来看,问题还是存在的不少,比较大的就是环境绩效审计的法规体系不够完备,受法律不健全的影响,绩效审计开展的具体方式、技术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实效工作尚不明显,由于审计对象的多样性、内容广泛性,绩效审计标准难以确定,使绩效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绩效审计属于难度较高的审计,这几年,审计人员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既懂经济、会计,又懂管理、评估少之又少,不能满足我省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的需要;绩效审计工作缺乏组织保障,随着绩效审计工作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审计机关的机构设置中,并没有一个对绩效审计进行综合管理专门部门,在组织保障方面显然是缺乏的;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尚需强化,主要体现在计划管理的粗放,审计复核的滞后以及项目评估的缺乏,特别是环境绩效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也是对我省环境审计乃至全国绩效审计发展的最大制约。

三、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与体系

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政府环境绩效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政策相关性原则:能够因地制宜,与本地特点适宜,对评估区域的环境状态能比较客观进行反映,而且该区域的环境管理绩效,也能够通过此指标得以准确衡量。2.可以获得的数据原则: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优良的操作可行性实用于评价,一定是经过实际检测或有统计数据获得的指标数据。3.完善性原则:为了能有更准确、有效的评价结果,选取的指标一定要把环境绩效评价所需信息能够综合反映出来。

四、构建吉林省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对策略

(一)构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包括以下指标:压力型指标、响应型指标、状态型指标。压力型指标即当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做出决定时,引起的人们对此决定或积极或消极而产生的后果行为。它是环境最初发生变化的开始,并描绘并叙述了人们的活动行为施加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这与生产的消费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能普遍反映出环境排放的强度及资源利用率。压力指标对主导着整个指标体系,为提出“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做出回答;响应型指标:主要是指人们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相关问题明白清晰程度和需要考察核定的范畴以量指标为核心。响应指标描述的是采用的措施及政策,为“做什么”“怎样做”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状态型指标:它能充分显现出所研究的对象在压力下呈现的状态,包含环境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到了怎样的状态,以及所研究的目标要到达怎样的情形,它把自然万物的物理生理状态以及给社会经济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使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何种发展状况,非常形象的呈现出来,基本以定性指标来表示,回答这样的问题“系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让我们得到一个关于环境、以及环境未来状况的综合评述[4]。环保举措的成功与否,是由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基础评价决定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环境指标体系来对环境进行评价,它也不是无可挑剔没有任何瑕疵的,它要随着科学发展和政策改变而变化,不同的情况要不同对待,地域不同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出现的问题各种各样。所以各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和特点,在核心体系之外增加补充符合自己的指标,不远的将来指标体系一定会在社会环境领域上不断扩大。

(二)建立健全环境绩效审计体系相关建设

环境管理中实行环境监察这是最首要的的一项基础职能。加大对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建设的力度,指示教导与耐心服务都要做到尽职尽责,这也是新时代面向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拓展了环境管理监督职能,对强化执法监督起着“软着陆”的作用。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应坚持的环境管理对策之一。长期的环境管理实践证明,环保部门执法监督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指导与服务。只有执法监督、没有指导与服务,容易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对立的关系,不能调动各方面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环保部门统—监督管理的职能。加强环境管理中的服务精彩纷呈多样和专业指教,把服务融于执行法律法规之中,这集中体现了环境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集中体现,不仅有利于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对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保护环境意识,协调环境经济的关系长久发展有积极意义。

(三)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环境绩效审计模式

依据国家和吉林省的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相关法律、行政条例法规、环境执行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深化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建设成为环境管理的中心议题。由于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的不同,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建设要求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要具备—定的前提条件。其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分类指导是环境审计体系建设的前提,不论是污染防治、还是生态保护,不论是流域污染治理、还是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指导工作要先行、要为环境审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可以说,没有指导,就没有监督:没有有效的指导,就没有有效的监督。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加强分类指导是环保部门环境审计体系建设的前提。分类指导包括:一是环境保护部门对地方政府和各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例如对开展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工作的指导等;二是环境保护部门对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如清洁生产审计工作指导、排污规范化整治工作指导、“大气污染控制达标”工作指导等;三是环保部门对生态保护工作的指导,如流域生态建设工作的指导、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工作的指导、资源保护工作和生态农业、林业建设工作的指导等。在加强分类指导的基础上,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建设才能到位、才有力度。分类指导与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建设是一种指引和督促的关系,没有正确指导的监察和督促,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便行使了监督,也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同样离开了有效的监督,指导将失去作用。所以,要正确处理指导与监督的关系,做到二者结合、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