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数字人才培训精选(九篇)

数字人才培训

第1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关键词】油田数字化;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数字化是整个信息化的最前端,从数据采集、转换、传输到后台站控系统的处理,需要从业者掌握一系列有关数字化操作和数字化管理的相关知识,油田数字化条件下高技能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是企业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证。

一、油田数字化管理

所谓数字化,就是将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为这些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的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所谓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是数字信息资源。将数字信息建立在数据网络平台之上,并使其成为传输油田企业各种信息的途径,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实现油田信息标准化的管理。

数字化管理,通俗的说就是“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各类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级管理和监控,提高了生产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数字化管理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数字化条件下的从业者不但要清楚传统的工艺流程,而且要熟练掌握数字化环境下的各种基本操作和应急操作,所以说,数字化管理更需要高技能的人才。

二、油田数字化人才培训模式

油田数字化,不仅使油田的管理观念发生了转变,劳动组织架构实现了扁平化,而且使员工在思维模式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态思考方式。当数字化被引进到石油企业当中,对于熟练掌握手工操作实物的员工来讲,基于长期养成的工作习惯,或者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于这种全新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操作体系还不是很适应。同时,由于所掌握的知识面已经局限在这狭小的范围当中,且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各有不同,就造成了新的技术在石油企业中,由于人的因素不能很好的应用。

在油田数字化操作培训当中,主要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维护员工进行培训,操作维护人员应企业的需要也被划归在培训人员的范围内。培训的内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让相关人员了解数字化,掌握数字化操作和维护,同时还要对其有所感受,进而设想出未来的规划。

(一)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在一个企业当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状况。培养素质良好的高技能人才,无疑是以较小的投入而得到最大的收益。所以,企业中的人才优化是管理中最值得重视的一项内容。石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尤其要具有方向性,而且定位要准确。

数字化仪器仪表或通信设备被引进到石油企业当中,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简单的维护,甚至以后还要培训其他的操作员工。所以专业技术人员在上岗之前,要进行具有针对性地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懂得使用数字化产品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地做出紧急事故处理方案并得以实施,以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二)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管理人员对于整个企业来讲,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与专业技术人员相比,管理人员并不会直接参与技术操作和生产活动,但是其对于企业的运作进行统筹和指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进度。

当石油企业实现数字化建设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就应该首先对数字化进行认识,并能够熟练掌握。所以,对于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化管理培训也是非常必要的。管理人员的培训与专业技术人员有所不同,其不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培训的内容一定要适合于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

(三)对操作维护人员的培训

操作维护人员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操作和维护,这里说的维护是指日常维护。为了使油田数字化能够顺利进行,操作维护人员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操作维护人员要具备熟练操作各种仪器和相关设备的素质;其次,数字化生产中的仪器仪表以及生产管理系统,都需要在操作维护人员的掌控之中。

操作维护人员的操作培训主要包括各种数字化仪器仪表、自控设备、智能化抽油机以及站控平台的基本操作。维护培训主要涉及到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日常保养。

三、油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中坚力量,石油企业也不例外。要培养石油企业的中坚力量,在要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按照石油企业的要求来塑造。

(一)油田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

任何一个企业要健康地发展,人才是其中的第一资源。油田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当然需要充分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

现在的竞争,最主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数字化就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地更新。所以,石油企业中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二)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油田的生产规模不断地壮大,传统的手工操作不能适应大规模油田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数字化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应运而生。数字化条件下员工的技能操作已成为员工上岗的基本要求,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更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快速前进的动力。

为了尽快适应油田的大规模发展和数字化操作要求,有关技术人员在了解数字化、尽快熟悉这些新工艺、掌握新工艺的基础上,转而成为培训师,在带出更多的员工,出现了树状的培训模式。对这些人员进行定向培养,一方面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另一方面,也为油田创造了自己的高技能人才库,为油田的未来发展积累人力资源。

(三)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油田是一个庞大的企业,人员之多,来源途径复杂,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油田已经加大了员工培训的力度,并将其建立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就是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不影响生产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石油企业对于自己的员工应该采取的循环培养、强化训练的模式。从理论知识到专业技术,从口头表述到实际操作都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培训计划和目标。

通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但可以将职工的知识面扩展,还会提高其技术操作水平。在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反哺企业,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综上所述,油田数字化使油田的生产、运输等工艺在计算机平台上尽收眼底,作为数字化生产条件下的油田员工,迫切需要掌握与工艺相关的一切数字化操作。数字化条件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作为油田企业的一项重点培训项目,这不仅是时代对员工的要求,也是企业提高效率,快速发展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元化.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培养[J].科技与企业,2012(02).

第2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数字城管;人才培养;政校行企

中图分类号:G640

数字城管是利用3S(GPS、GIS、RS)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分成事件和部件两大类,将城市管理的区域细分成单元网格,由采集员负责巡查,通过信息采集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由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再由处置部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由采集员第一时间核实问题,以实现对现代城市的长效管理。数字城管是新兴行业,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外未见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城管。

本文涉及的“政”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及我省11个地级市和90个县(市、区)数字城管主管部门(如城管局、城管委等),“行”是指省城建城管协会及其指导的省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协会包含我省11个地级市和90个县(市、区)数字城管相关单位,“企”指以浙大网新为代表的含杭州越秀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江南电子有限公司、浙大帮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巾帼西丽有限公司、北京数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6家数字城管相关公司。

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的指导支持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新兴行业结合培养数字城管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人才培养、科学创新、专业建设上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这几年政校行企共育数字城管人才的实践,政校行企四方和谐发展。作为我省数字城管建设和推进的省建设厅城建处以及其指导的省城建城管协会急需经过系统培养的数字城管专业人才充实到现有数字城管从业人员中以提升数字城管队伍的整体质量,也需要高校一起来推进和提升我省数字城管工作;省城建城管协会及其指导的省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也需要有一支研究团队来研究我省数字城管的建设运行、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业数字城管相关企业也急需大量的经过专业训练的数字城管人才及高水平的师资来帮助企业研究数字城管的新技术;作为学校一方,我们也急需计算机专业改革,特别是与新兴行业结合来进行专业改革。

1 专业背景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在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高职院校中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院一直在探索计算机专业如何与行业结合来进行专业改革,省建设厅和学院对专业改革一直非常重视。近几年浙江省数字城管发展迅速,急需大量的人才从事数字城管相关工作和提升现有数字城管从业人员的水平。在各方支持下,2011年5月,学院和省城建城管协会、相关企业签署了政校行企合作培养数字城管人才的战略合作协议,并于同年9月份开始招生。2年来,学院在专业建设、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取得的成绩逐渐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与关注。今年下半年将积极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并依托学院数字城管研究所,把学院打造成浙江省数字城管技术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

2 培养目标明确和课程体系确定

2.1 数字城管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

(1)数字城管人才培养得到了政策的支持。2005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批示:“数字城管”是“数字浙江”的重要举措,2005年7月,建设部将我省杭州市列入第一批“数字城管”试点城市后,我省“数字城管”工作正式启动。7年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多项通知,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省100个市、县(市、区)建成数字城管运行平台,并快速向乡镇延伸。2013年上半年建成数字城管省级平台,实现省、市、区三级联网。数字城管使城市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2)需求迫切。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新兴行业,急需大量的专门人才来从事数字城管,特别是提升现有数字城管从业人员的质量。经过调研,浙大邦德科技有限公司等信息采集公司急需信息采集管理人员,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等单位需信息处置、运行维人员,浙江网新创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需开发、项目实施人员,数字城管人才培养单位岗位分析如图1所示。当然,由于师资、设备等原因,我们培养的学生的数量现在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3)得到了省建设厅和省城建城管协会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份,省城建城管协会专门向各地市、县(区、市)数字城管相关单位印发《关于办助做好接纳数字城管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通知》,各地反响强烈,至4月底,已有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等单位向我们要能解决就业的岗位49个。

2.2 数字城管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咨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传统专业与新兴行业结合、政校行企共育的专项综合顶岗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向各地市、县(区、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指挥)中心、数字城管相关企业的采集管理岗位、信息处置岗位、运行维护岗位培养具有信息采集管理能力、信息处置能力、运行维护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3 课程体系

确定信息采集管理能力、信息处置能力、运行维护能力是数字城管人才培养的三种核心能力,并确定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数字城管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信息采集管理能力由《城市数字化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应用文写作》三门课程构成;信息处置能力由《城市数字化管理实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应用文写作》和《统计学概论》四门课程构成;运行维护能力由《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动态网页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C语言》、《计算机网络基础》五门课程构成。确定由《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等6门课程为主干课程。政校行企重点建设《城市数字化管理概论》、《城市数字化管理实务》2门课程。

构成以课内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讲座参观和省数字城管各类培训班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图3数字城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3 政校行企合作具体内容

3.1 互惠多赢,制度先行

2011年5月,学院和省城建城管协会、相关企业签署了《政校行企合作培养数字城管人才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了政校行企四方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师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科研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2012年4月,成立由政府数字城管领导专家、行业和企业数字城管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组成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同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2012年3月,签署了《关于浙江省城建城管协会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数字城管培训点的合作协议》。2012年11月,制定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城管研究所聘任专家工作职责》,这些协议和制度规范了政校行企四方在数字城管人才培养中各方的职责,有力保证了数字城管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3.2 互融互通,交叉兼职

为促进我省数字城管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为更深入地进行专业建设,政校行企四方互相兼职,聘请省建设厅城建处领导、省城建城管协会理事长、省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外专业负责人、数字城管研究所名誉所长、政校行企合作部主任等职务。聘请企业专家领导担任数字城管研究所专家,并设立了企业工作室和教师工作室。计算机专业负责人担任省城建城管协会副秘书长、省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3.3 互帮互学,服务为先

互帮互学、互惠多赢,关键是要提升数字城管教学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数字城管教学团队通过到企业挂职煅炼、培训、参加会议、调研、自学等多种手段快速掌握数字城管的核心技术以及发展方向,通过指导、编写标准规范、科研项目、讲座等形式为数字城管行业服务。

3.4 紧密合作,各司其职

政府方:起到政校行企合作协调作用,在政策、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在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就业、教师培养等方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校方:依托数字城管研究所和数字城管服务团队,在咨询服务、社会培训、技术研究方面发挥理论研究、前瞻性技术研发和人才资源等优势,为推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迈进献计献策。

行业方:浙江省城建城管协会指导省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工作,包括学院在内的各成员单位协作进行数字城管的标准、规范制定、科研项目研究,负责制定数字城管人才培养目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数字城管学生实习和就业推荐等工作。

企业方:共同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人才,包括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开发合作课程、共同编写合作教材、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学生,共同推荐学生就业。科研、技术服务方面的合作,包括共同申报合作科研项目、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共建人员交流机制。在师资培训、技术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4 政校行企合作成效

4.1 政校行企合作数字城管人才培养模式初具成效

政校行企合作培养数字城管人才的机制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三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尽其能,合作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教学计划》。政校行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实务》,建成了一批包括学院优秀校外实习基地“杭州越秀科技有限公司校外实习基地”在内的一批校外实习基地。2012年7月份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等5家单位组织的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数字城管暑期社会实践队”荣获优秀团队,今年人文与信息系被省建设厅评为“2012年全省数字城管先进集体”。今年七月份,首批35名学生分赴各地市数字城管相关单位和企业实习。

4.2 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在双师素质、专兼比例、专兼授课比例与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保持一致。通过培训、企业煅炼等方式着重培养双带头人、兼职教师和骨干教师三类教师。聘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领导同时也是省城建城管协会理事长及省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校外专业负责人,把双专业带头人培养成既懂数字城管培养模式又懂数字城管运行管理研究在国内有知名度的数字城管专家。聘请了各地市数字城管相关管理部门的10名专家担任任兼职教师,计划在近几年聘请的数量在20人以上,并通过培训等形式把这批兼职教师培养成有丰富实践经验,懂教学规律、能上课、能讲座、能指导学生兼职教师队伍。已选派3名骨干教师到数字城管相关单位煅炼,把他们培养成每年有多项项目、有高水平、能举办培训或讲座的在省内有知名度的数字城管行家。其中专业负责人在2012年7月被浙江省委教育工会授予“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3年1月被评为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2012年度全省数字城管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6月被列为“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4.3 科研教改项目

政校行企合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浙江省数字城管成效评价及评价体系研究》和《数字城管增值服务及高校数字城管专业设置探索研究项目》2项,政校行企合作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研项目《政校行企合作培养数字城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等项目4项,其他各类数字城管相关项目6项。组织编写《浙江省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规范》和《浙江省城市容貌数字化管理标准》,参与编写《浙江省数字(智慧)化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这些项目的研究为提升数字城管运行成效并向智慧城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4 社会服务

2012年9月,成立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城管研究所,2013年4月成立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城管服务团队,计算机专业负责人担任省城建城管协会副秘书长及省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通过这些平台参与数字城管建设、运行、管理调研和指导20多次;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内刊《浙江城管》组稿、审稿12期;今年3月份和9月份分别举办了有92名学员参加的《浙江省数字城管高级研修班》和有60名学员参加的《浙江省数字城管通讯员培训班》;主持包括《深化杭州市数字城管协同机制的研究》在内的5项横向课题,到款额将近40万元。

5 结束语

政校行企合作培养数字城管人才具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培养数字城管行业急需的合格的数字城管人才,充实并提升数字城管从业人员的质量,对提高数字城管运行成效具有关键意义。其次对传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如传统的计算机类专业如何与新行业新兴产业结合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第三政校行企四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各取所需、互惠多赢,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晓勇,胡林玲.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2]王向岭.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与战略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07.

[3]张艾青.高职院校"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河南教育,2012,12.

[4]陈新业.构建政企校联动平台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8.

第3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中职实训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08-0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职业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实训教学中,通过校企结合,将学生学习学习的理论与具体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操作技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一、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实训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创新型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比例不断增加,中职院校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际上岗操作的能力和操作技术,将数字化的管理应用到中职实训教学的管理当中,提高教学实训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知识更全,理念更新,能力更好,专业更高,技术更好,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二、中职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差

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下,教师讲课,学生被动的听课,学生自主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缺乏对与课堂知识内容的消化与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这样会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课堂效率低下,不能进行良好的实际操作训练,对于课堂产生倦怠的情绪,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能进行全面的理解,这样的教学现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2、教学模式固化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新,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经验的指导,使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际操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实训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将学习的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但是,一些中职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单纯地处理各种设备零件,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逐渐失去对实训的兴趣,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直接阻碍了技术性人才的培养。

3、实际操作设备不足

由于我国对于技术性操作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受上级政策的影响,中职学校大量扩招,生源不断增多,但教师配备与设备供应严重不足,受设备不足因素的的影响,学生实际上机操作的机会较少,部分学校由于资金的问题无法实现设备的购进和操作软件的更新,限制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得实训课程的开展受阻,另外,部分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但是企业配合力度较小,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操作的岗位,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中职实训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1、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

近年来,为了增强实训教学的效果,很多中职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更能增强管理效能,更能发挥积极作用。建设一个数字化的中职校园,通过网络平台将学生、企业、社会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条件有能力了解外面的社会,了解周围的世界,让学生与社会需求逐步接轨,不再让学生进入“读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尴尬境地,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观,突破原有授课制度的限制,使学生通过数字化的体系更好地进行专业领域的其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识更丰富,能力更全面,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进行数控实训教学进行实践操作时,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际操作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使课堂更加高效省时,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取远程教学,如尔雅通识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理论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

2、强化校企合作办学

闭关自守之路是行不通的,自娱自乐也是没有前途的。学校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上岗操作的机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订单班的方式加强合作,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学校教学、学生实习和上岗操作的质量,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学有所用,学有能用,从源头上杜绝封闭办校,杜绝学生“纸上谈兵”现象的发生,切实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同时,要不断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把握市场需求与国家建设的主要方向,紧跟时代需求,紧随社会需要,侧重专业生产的科学研究,实现特色办学,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数字化教学设施

由于国家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成本不断增加,中职学校应当增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数字化教学设备。从国外职业教育已有的发展经验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财政的大力支持,在欧美发达国家,中职教育的投入已被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国家的支持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通过扶植一批示范性的职业学校,逐步确定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方向,加强财政支出,完善操作设备等基本教学设施,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通过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

4、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实训体系

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技能,探索高效实训课堂的管理方式方法,改进校本教研方式方法,促进学校实训教学管理效益的提高。让教师熟练操作网络教学系统,掌握网络教学的优势,并能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使用数字化工具,应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数字化教学应该支持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搜集整理、授课、交流、作业、考试、评价等各个环节,支撑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第4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关键词] 一体两翼;高职教育;数字出版;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17?03

数字出版领域“一体两翼”创业型人才是基于出版行业的使命和历史特殊性,以及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而提出的,即以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以数字化制作传播技术为一翼注重学生数字化出版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数字化经营管理为另一翼注重学生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高职数字出版创业人才培养是当前数字时展和数字出版业态发展对创业人才的客观需要,但其人才培养过程正面临着困惑:一是传统出版正面临转型,数字技术手段更新迅速,数字出版领域创业盈利模式不明朗;二是各职业院校均不同程度存在年长教师数字技术转型慢而青年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困境;三是高端性、体验性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和模拟化创业生产的教学设备十分缺乏,四是校外顶岗实训条件难于满足集中性、综合性、多样性的创业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出版发行专业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单项+综合能力”进阶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创建“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企盼能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数字出版创业人才培养探索路径。

一、以“工学结合”为理念创新“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出版领域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素质为主体,以数字化制作技术和数字化经营管理技能为两翼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创业人才。高职院校是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创业人才支撑体系中重要的培养主体,传媒类高职院校出版发行专业培养目标能掌握传媒类专业知识、技能,熟悉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相关的应用软件,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新闻出版素养。

1. 利用“专业工作室”培养学生出版职业素养

专业工作室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教学、社会服务与实践的场所[1]。专业工作室不仅体现专业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可以充分对接行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新闻出版素养。我们专业成立的“支点文化工作室”就是以专业为单位,由本专业教师及出版社同行组建的。学生业余学习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进入专业工作室工作,感受在企业上班的工作制度、企业管理氛围。学生在工作室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完成出版社和期刊社的书稿编辑加工、网站维护与内容编辑、出版物数字化营销。工作室完全参照数字出版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方案进行考核,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必须达到出版要求,利用“专业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出版职业素养。

2. 推行“工学结合”培养学生数字化出版技术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我们通过充分调研数字出版企业和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岗位,将企业的岗位设置与校内培养模式有机融合,将企业工作任务转变为专业学习任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数字出版项目,围绕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出版技术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员到职员的转变,具备终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体现在:(1)在专业标准层面制定高职数字出版的应用性、复合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2)在课程设置层面强化学生数字出版技术操作和经营管理课程学习内容;(3)在实践教学层面创新实训项目+岗位实训+自主创业的专业实践模式。

3. 开创“创业竞赛”提升学生创业素质

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借助校企合作和工作室为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竞赛项目,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并为学生全面提供创业心理辅导。如开展“公司+创业+项目”的实践教学法,模拟“投资”注册公司,各公司根据自身资源与环境机会,选择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创业项目,通过项目竞赛,来提升学生创业素质[2]。

二、以“单项+综合能力”为主线运行“一体两翼”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数字出版岗位工作职责,选取数字出版流程中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的工作任务,如以数字化出版技术操作和数字化经营管理作为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一体两翼”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为三个阶段采用分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职业基本素养、创业单项能力、创业综合能力、专长、顶岗能力的培养,使得出版发行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得以循序渐进的螺旋式提升。

1. 以单项能力为宽基础

第1-3学期,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创业单项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出版职业道德、出版责任意识和创业单项能力,如信息采集、文本、文稿编校加工、出版软件运用、版面设计等,使学生初步具备数字出版人才必要的导向把关意识、人文素质、写作能力、编辑加工能力、数字化传播能力和市场理念等数字出版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为在数字出版领域创业打下宽基础。

第5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总体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抓好面广量大、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常年开展各类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老年人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生存技能培训、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等。积极开展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知识技能、文化艺术、卫生保健、科普常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进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丰富和拓展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居民学习提高和修身益智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积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较高水平农村人才队伍。以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着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创业致富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重点培训农村村组干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镇村涉农专业服务人员、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对象,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会生活”的新型职业农民。各镇牵头组织实施区域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结合本地产业特色,采取集中授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相应资格证书和合格证书。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对各镇培训工作全力提供支持,真正把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灵活安排培训时间,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和农民学习需求,精心编写新型农民培训系列读本。

加快构建数字化学习网络,提高社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充分发挥各类传统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注重数字化学习手段在社区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推动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加快构建数字化学习网络,建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学习在线”网和各镇社区教育网等各类学习型网站。实现与市内外相关学习网站的互联互通,促进社区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拓展社区居民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启动镇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依托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计算机教室建立数字化学习中心,引进和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面向居民免费开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加强“学习在线”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广大居民注册学习。大力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城乡居民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居民对技术、信息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第6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1.1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中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技能型、应用型中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数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行业的发展需求。中职学生的就业率虽然超过90%,但是就业对口率却比较低。这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够高,专业的操作应用技能不高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努力为社会生产、社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的第一线积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及行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而在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上,更要加强实践教学。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只有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才可以让学生跟企业顺利实现“无缝对接”。

1.2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生产性实训基地属于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等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基地。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大力承接企业生产性的业务、积极参与企业生产与企业产品的研发,将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实训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刘崇健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418000产业链中,让学校和企业、理论(实践)教学与生产、学生与职业岗位等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加强校企合作,才可以达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主要目标,才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生产性实训基地属于教学实训与产品生产进行同步对接的平台,着重强调的是实训生产性、与行业岗位的真实性。我们认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一般可以划分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与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

2.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分为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共建模式等。第一,学校主导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在校内来组织生产与实训,此种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投资主体属于学校。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各种办学资源,并且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师资队伍,结合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实际积极建设享有独立所有权之生产性实训基地。比如我校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工作室对接广告公司对外承接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业务、多媒体设计制作工作室对接电视台(婚庆公司)承接影视动漫类业务、室内装潢设计工作室对接装饰装修公司承接室内外效果图设计业务,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具体的实训过程中学会“做中学、学中做”,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第二,企业主导模式。此种模式属于人才订单培养之主要组成部分。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入校以后,学校可与企业进行研究,共同签署人才订单的培养协议,科学制订出符合社会行业需要的培养方案,共同制订出教学和实训实习的培养计划。比如,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际特征,跟当地的动漫产业基地、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等共同签订战略合作的培养协议,一起实施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活动。可采用小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校内师徒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之技能训练。第三,校企共建模式。此种模式共建的内容主要为:教学设备的购入、行业技术的支持、教材课标的开发、实训教学的指导人员等。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减少实训教学的成本,为企业选拔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

2.2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可以分成:仅企业一方投资基地建设,大部分依托企业进行投资、小部分是由中职学校投入。无论是谁投资,一般是由企业对实训和生产进行负责,而学校则对招生、教学与学生管理进行负责。此种模式具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那就是“校在厂中、厂中有校”,让学生的实训环境成为今后毕业之实际工作岗位,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2.3区域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通过区域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让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能够实现中职人才培养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无缝对接。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基于当地的区域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之需求,积极建立起区域内数字媒体专业进行共享的专业实训基地,进而达实训基地的各种资源可以共享的目的。一般来说,这种基地的建设投资资金主要是依靠当地政府给予投入,并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高标准与高起点的建设,校企双方则共同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此种模式的最大亮点是防止数字媒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出现重复,可以节约大部分投资资金,可以促进师资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以提升专业实训质量。

3结语

第7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动漫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设计

高职院校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些人才能够适应当下企业发展的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直接上岗工作。为了实际这一实践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场所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实训基地要满足真实职业环境、合乎当下并适度超前的技术标准、开放性好等特点。笔者通过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谈谈动漫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与依据

为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地方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必须建设动漫实训基地,因为该基地能满足动漫行业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制作、插(漫)画对应岗位的教学、实践、生产需求。

(一)动漫专业现状

动漫专业是南宁职业技术工程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动漫专业自创办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动漫设计人才,在社会上形成了高人气的美誉度,我专业现有教指委精品课程、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全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学生作品产品化明显,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媒体关注报道,以“学生技能过硬、综合质量强”称著。

(二)我国动漫行业现状

现在,我国动漫产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产业主要以三维动画为主,二维动画为辅,漫画及动画衍生品居后发展势头迅猛,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市场发展迅速,产业链形成,2011年全国电视动画生产分钟数达27万分钟。现代动漫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动漫产业的外延在不断扩展,从动漫产品本身的图书、音像、影视剧、网络动画、手机动画、动画游戏到多个产业的衍生产品,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三)区域市场行业需求与我动漫专业的关系

2011年自治区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动漫骨干企业、人才培养基地、试验基地、试验园区评选命名暂行办法》,命名了9个自治区动漫骨干企业、8个自治区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自治区动漫试验园区,当年广西就有2家企业跻身全国动漫企业行列。

目前,广西本土市场动画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三维动画,而微电影的制作近年来在区域市场内风声水起,提供了从导演、摄影到后期制作的全部岗位。受市场影响,我校动漫专业三维动画是强项,我专业学生多名在此行业内工作,并有很多学生成了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动漫专业是学校“扶特”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此次德促贷款项目,将使动漫专业在教学条件、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质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特色鲜明、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目标。

二、项目组成与建设目标

(一)动漫基地的建设目标

首先满足教学,同时具备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功能,为适应未来之发展需要,基地建设要实现开放性、共享性,分“教学与科研、生产与社会服务”地配备动漫业内最先进的硬件设施(含必备的硬件管理软件)。

(二)现有实训条件及在新基地中的利用

本着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前几年建成的一间实训室改建为“图形图像设计实训室”,培训学生的图形图像基础实践等技能,让学生对数字图像有更深入的认识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图形图像开发竞争力。

(三)实训室培养目标及计划

从动漫专业现有招生规模、培养方案和考虑未来十年内行业飞发展前景,分析得出动漫学生主要能力结构如下:具备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剧本编写、角色设定、场景设定、分镜绘制熟练掌握的能力。具备三维动画建模、材质灯光设定、动作捕捉与动作捕捉设定、集群渲染的生产制作能力;二维动画无纸动画制作、动画生产制作,具备数字影视拍摄、绿箱抠像、后期处理与制作能力。

(四)学生所需知识结构

依据全国动漫产业大背景,针对区域市场,将我校动漫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动画产业链中的中期制作岗位:掌握三维动画制作、数字影视拍摄制作、二维动画制作、生产知识,具有动画、影视生产知识、美学处理方法,掌握集群渲染的调试、运行、维护与检修等知识。

(五)主要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开设及实训室对应情况

三、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前面的分析,认为本次德促项目贷款应体现“特出优势、扩大优势、拉起短板”的特色,为实现动漫专业“分方向、满足行业全岗位人才需求”大发展打下基础。由广西区域动漫企业岗位分析得出的对应的实践教学图及未来之发展需求分析,可以确定本基地项目的组成。

(一)在校学生规模规划

基地建成后动漫专业将按行业内容进行专业方向细分,甚至成立动画学院。在校生将达到400至500人。

(二)基地配备实训室及主要设备

实训基地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是:稳定可靠、技术先进、可扩展与可兼容。各实训室之间是一个整体,实训室之间通过网络等技术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交换。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今网络技术、动画特技和图像处理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再适度超前并提供平滑升级服务使该项目的建设与学校其他系统在技术平台上保持相对时代同步性,从而在技能的应用上保证整个系统的前瞻。所选设备适度超前,在未来的5至8年内还能满足教学、产生需求。

1.三维动画实训室

2.集群渲染实训室

3.数字影视制作实训室

4.数字影像拍摄实训室

5.二维动画实训室

6.数字影音混编实训室

7.产品展示厅

四、保障举措

(一)完善管理体制

基地建设作为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加强领导与扶植。

(二)以教学研究团队打造为依托

加强教研团队建设,以动画工作室为单位,建立相应稳定的教研队伍。

(三)以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为基础

以项目的落户带动人才的引进,以人才的加盟推动基地的发展,从而形成项目、人才、产业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四)以产学研一体化为途径

搞好校企合作,将动画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教学管理与建设中,下设工作室,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影片。

(五)做大做强动漫人才培养工程。

形成“动漫人才学历与非学历培训中心、动漫人才职业技能认证与培训中心、动画片设计制作生产中心、动漫周边产品研发中心、数字影视制作中心”,努力打造集“学历教育、动漫技能培训、动漫作品研发”于一体的动漫人才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许央琳,李君丽.高职院校在动漫实训课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改革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5):137.

[2]李晓静,郭飞燕.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011(2):41.

[3]姜大源.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及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54.

[4]朱运利.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2):132.

第8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关键词:机械专业;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

计算机技术已全面渗透到机械领域,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已成为其必备的基本技能,企业在招聘中也将这项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为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掌握和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优秀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调研和细致分析,结合我校机械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典型数字化设计、分析、制造技术工程软件应用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了贯穿于机械专业培养过程始终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培养体系。

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保持专业原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对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的教学内容、实习和实训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提高学生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能力的教学体系。

(一)工程制图类教学与实践

工程制图类是学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开设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设计等制图类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计算机绘图将制图基本知识、视图表达方法、零部件绘制、装配关系等用计算机实现,提高了效率和设计质量,加深了对机械制图的理解和掌握。在三维设计中,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动态仿真,使学生容易理解,更容易激发其空间想象力和创新热情。

(二)工程力学类教学与实践

开设了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如ADAMS)和有限元分析(如ANSYS)等分析课,增强工程力学类课程的直观性。如将刚体的静力学、动力学分析,变成动态的曲线或动画等输出形式,将构件的应力、应变分析等,变成动态的颜色改变、形状改变以及数据改变,形象直观,印象深刻。

(三)机械基础类教学与实践

机械基础类包括完整的机器设计过程―运动设计和工作能力设计。利用ADAMS等可以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建模,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为工作能力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利用ANSYS等进行应力、应变以及应力集中问题的仿真分析,加深学生对传动方案、结构尺寸和选用原则的理解。

(四)机制基础类教学与实践

机制基础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的能力。针对工程实际中的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机械产品零件,根据生产纲领要求以及现实生产条件,进行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利用数字化设计表达夹具零件和装配体,并验证其设计结果。

(五)数控技术类教学与实践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典型加工对象,利用三维数字化设计首先进行建模、编程,生成加工轨迹,仿真加工及检验,后置处理,最终生成数控G代码。通过串行通讯或网络,实现上位机与数控机床之间通讯,将编制好的数控G代码下载到数控设备中,从而进行实际加工。从对象建模、刀具选择、工艺规划、代码生成、实际加工、加工效率检验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综合能力。

(六)现代设计方法类教学与实践

反求工程是现代设计方法之一。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无接触地扫描被测对象表面轮廓,获得几何数据,构建曲面数字化模型,经过后置处理,生成RP需要的模型截面轮廓数据或NC代码,最终复制出原型或加工出实物。反求工程实现了从产品原型、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的数字化,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训练的目的。

二、工程训练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工程训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四年不断线,分阶段、分内容、分层次系统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一)机械基础认知实习

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进行包括传统设计、数字化设计、常规制造技术以及数控制造技术等在内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方法的参观演示,使学生对主要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和实现方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的热爱。

(二)机械基础技能训练

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绝大部分时间是用于车削、铣削、磨削、钳工、焊接、铸造、锻压、冲压、剪切等传统制造技术训练。同时,也进行简单典型零件二维、三维设计、读图能力训练以及基本的数控加工技术训练。

(三)数控技术训练

学生使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进行典型零件的设计和数控编程,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突出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二者的有机融合。

(四)特种加工训练

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多种与特种加工有关的设计、加工软件,掌握特种加工方法。加入这些训练内容,可使训练内容更加全面、生动、丰富。

三、项目驱动式第二课堂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项目实践过程与听课不同,是一个主动的学习经历。项目课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主命题,就是学生将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提炼、分析、总结,提出有创造性价值的课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有主题的实践活动,例如根据各种学科竞赛的主题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创新设计实践,选拔优秀的创新设计作品参加竞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教师提供项目课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设计构思、具体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装配调试以及产品商业化等全过程都需要学生付诸实践。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手段为项目课题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以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通过实践,该方法行之有效。不但使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常规工程设计制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其创新设计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和训练,适应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雷辉. 机械类专业实验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链式工程训练实验教学法研究[J]. 中国大学教育, 2010, (6).

[2] 张树仁. 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 (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机械专业先进技术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黑教高处函[2009]7号);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53)。

第9篇: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使得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企业管理领域,高效智能数字化模型的使用也将推动企业管理的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该如何实践数字化企业管理的创新呢?由吴峰教授编撰的《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2016年3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

《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的篇章结构分成了八个章节。第一章和第八章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系统定义数字化企业学习和管理的研究价值、意义和方法,以及数字化企业在线学习和管理的未来变革发展;第二章是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它从人、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数字化学习和管理的意义;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从认知、设计和管理三个角度来传播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第六章则说明了数字化企业在线学习和管理的评估原则和模型。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更多的是从在线学习的角度来研究数字化对企业的价值,但笔者认为数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却不限于此。第一点,也就是作者所秉承的观点,数字化为企业在线培训和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作者认为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培训和发展是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员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个人绩效和团体绩效,这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通常来说,企业的学习培训体系包括企业文化的培训、专业技能的培训、团队协作的培训、领导力的培训等等,而这些在过去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经验或有限的专业书籍,很显然学习效率并不高,覆盖面也较窄,培训的周期性很长,成果不够显著。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企业的学习和培训变成了一个在线的、高效的、动态的系统性智能工程。

数字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使用,将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培训板块、员工绩效板块、评估板块等集中在在线系统中,让更多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得以共享,让员工培训与工作绩效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员工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在普及在线学习和终身学习概念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第二点,笔者认为数字化还应该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它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战略中,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个过程,数字化都提供了创新化的管理方法,它的应用是企业摆脱传统管理模式,实现系统集成管理、人工智能管理、大数据管理和实时动态管理的技术前提。现代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沟通上的高效。数字化技术大大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沟通、团队协作上的进步和发展,以当前流行的企业沟通APP为例,它所包含的在线视频会议功能、企业流功能、团队组建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周报月报功能等都是数字化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沟通和管理上的进步成果。另一方面是企业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企业管理而言,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最核心的创新意义就在于企业信息流通方式的改变,统筹管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让企业管理减少在上下级沟通和部门合作协调之间的损耗,让企业的资源都能够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数字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数字化的模型将企业管理中复杂的经济元素都进行了数据化,针对精确的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和管理,从而试图在企业运营的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达到零库存量、高运转率的结果。

企业数字化管理从根本上创新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营销模式,它从技术的层面加速了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提高了企业管理各要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它正在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创新来说,《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一书着重于一个侧面,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得出数字化在企业人才培训和学习中的应用价值。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却不限于此,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发展价值还有待更广泛地挖掘和应用,它将进一步融入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整个业务流程中去。无论是个人学习、团队协作,还是企业发展,数字化的创新研究和应用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让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被量化、被数字化,被实时掌控,从而让企业制定的战略能够紧跟市场变化,有效布局,确保企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壮大。

作者:劳涛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