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大事件范文

历史大事件精选(九篇)

历史大事件

第1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十个历史事件,十段永恒传奇。

历史事件之一: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历史事件之二:遵义会议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历史事件之三:四渡赤水

3万∶40万。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

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笔。

历史事件之四: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

昆明告急,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4月29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昆明,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

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靠着找到的7条小木船和当地36名各族船工顺利渡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历史事件之五: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1团突然出现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并夺取1条木船。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成功。

然而,水急船少,红军无法迅速渡过。

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唯一通道。

红2师4团于5月29日6时赶到泸定桥。

此刻,泸定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一个队员倒下了,后面的仍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领泸定城。

历史事件之六:突破腊子口

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跨越的最后天险,周围群山耸立,峡道宽仅8米。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只有一座1米多宽的木桥可通行。山后,敌人3个团纵深部署,企图堵死红军北上之路。

1935年9月16日下午,红军先锋红4团向天险发起冲锋。由于峡口太窄,兵力无法展开,从下午攻到半夜,连续十几次冲锋都告失败。

关键时刻,一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第一个攀上绝壁,把突击队员悄悄带到敌人背后……

拂晓,红色的战旗插上腊子口,北上通道打开了。

历史事件之七:直罗镇大捷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蒋介石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一起消灭。

如何站稳脚跟?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陕北富县县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罗镇布下口袋阵。

1935年11月20日,国民党东北军先头部队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进入直罗镇。同时,第106师、111师也进入了直罗镇西北地区。

21日拂晓,战斗打响。红1军团自北、西北、东北方向,红15军团自南、西南、东南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至24日上午,红军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毙第109师师长牛元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历史事件之八:血战独树镇

1934年11月26日,孤军远征10天后,不足3000人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国民党步兵和骑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

当时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衣服单薄、手脚冻僵的红军战士立时陷入被动。大多数战士的枪都没能打响―――寒冷的天气,早已把枪栓冻结。

危急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历史事件之九:激战嘉陵江

1935年初,为了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云、贵、川的作战,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

3月28日晚,担任渡江主攻部队的30军在四川苍溪县塔山湾主渡口强渡,撕开了四川军阀的西岸防守。与此同时,31军、9军也分别在鸳溪口和阆中以北渡口直插嘉陵江西岸。

历时24天的渡江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达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歼敌1万余人。

历史事件之十:转战乌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红2、6军团近1.7万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2月下旬,红2、6军团向安顺地区转移,因敌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乌蒙山北麓前进。

第2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1940年5月24日,英吉利海峡大雨如注,地面上一群疲惫之师,正在缓慢地向敦刻尔克港撤退。他们是英国人、法国人组成的联军,约有40万之众。

仅仅半个月前,法西斯德国的军队突然发动“闪电进攻”,英法联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兵败如山倒,如今已被压缩在敦刻尔克周围的一个长20英里、宽15英里的狭小三角地带中。

德军的装甲部队、步兵和炮兵已从东西和东南面包抄过来,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龟缩在敦刻尔克的英法军队一举歼灭。英法联军身后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命运危在旦夕: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他们将面临一场大屠杀。

然而,就在联军陷入绝望之际,奇迹真的出现了。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戛然而止,而命令德军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竟是德国最高元首希特勒。杀得性起的德军装甲集群只能眼睁睁看着眼前这一大群猎物向海上逃命。

英国人抓住这救命的时机,全国动员,渔船、客轮、游艇、救生艇,不论大小,只要能搜罗到的船只都开往英吉利海峡,抢救被围困的官兵。经过9日9夜的奋战,34万多名士兵撤到了英国的海岸上,其中大多是英军。4年以后,这些“羔羊”们变成了狮子,在诺曼底登陆战中重返欧洲战场,参加了对德军的反攻。

战争狂人希特勒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呢?是希特勒的一时慈悲,还是另有计谋?这一直是困扰二战史学家的谜题。

后来,谜题终于得以解开。

原来,希特勒当时手中的军事地图是多年前绘制的,在这张陈旧的地图上,敦刻尔克是一片泥泞的沼泽。希特勒信心满满地认为,只要把英法联军困在这里,就能让他们陷入沼泽大量减员,德军不需要费一枪一弹。

同时希特勒也害怕自己的机械化部队陷入沼泽,而让逼上绝路的英法联军背水一战,给德军造成威胁。老奸巨猾的希特勒就下达了这样一个日后让他肠子都悔青的决定。

一张过时的军事地图,挽救了英法联军,改变了日后的战局。

一把咸鱼小刀

荷兰在800年前,还是一片没有人烟的荒蛮之地。而在300年前,却突然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小国,几乎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马克思说的“海上第一强国”。

他们究竟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奇迹,是从一把小刀开始的。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当夏季,大批的鲱鱼就洄游到荷兰北部沿海。荷兰人每年捕获1000多万公斤的鲱鱼,一半人口以此为生。但是,上帝并没有把鲱鱼单单赐给荷兰人。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其他国家爆发过多次战争。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呢?

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一种特别的小刀,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把鲱鱼的肚子剖开,把内脏取出,把头去掉,然后把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

在没有冰箱的时代,拥有可以保存一年食物,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制胜的商场法宝。从此,凭借着更加低廉的价格,更加长久的保鲜,荷兰赢得了这场鲱鱼战争。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一种人人可得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一个国家强盛的资本。

今天,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鹿特丹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史,就是从一把小刀,从一只只装满咸鲱鱼的大缸开始的。

一只小小纽扣

这位军事天才一生之中都在征战,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至今仍被各国军校奉为经典教例。然而,1812年的一场失败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亡。

加拿大著名化学家潘尼・莱克托在其新著《拿破仑的纽扣:改变世界历史的17个分子》中提出,变成粉末的纽扣很可能在拿破仑那场惨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812年5月9日,拿破仑率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长驱直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直捣莫斯科城。然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即使在莫斯科,也找不到干草和燕麦,大批军马死亡,许多大炮因无马匹驮运不得不毁弃。

几周后,寒冷的天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士兵不断被活活冻死,最终,60万大军只剩下了不到1万人。

潘尼教授认为,拿破仑大军的制服上,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锡制纽扣会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粉末。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大军在寒风暴雪中形同敞胸露怀,许多人被活活冻死,还有一些人得病而死。

潘尼在新书中援引了一些同时代俄国人的目击记录:“那些男人就如同是一群魔鬼,他们裹着女人的斗篷、奇怪的地毯碎片或者烧满小洞的大衣。”潘尼道:“毫无疑问,1812冬天的寒冷温度是造成拿破仑征俄大军崩溃的主要因素,而锡在低温度下可变的特性,正是拿破仑士兵被迫披上这些古怪衣服的真正原因。”

锡是一种坚硬的金属,然而它有3种同素异形体,即白锡、脆锡和灰锡。通常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13.2摄氏度以上,它更加坚硬和稳定;气温下降到13.2摄氏度以下时,锡金属上会出现一些粉状小点,然后会出现一些小孔,最后锡金属的边缘会分崩离析。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到零下33摄氏度时,就会产生“锡瘟”,晶体锡会变成粉末锡。

第3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只握手不拥抱

外交部各司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地区司和业务司;地区司是将世界分成几个大洲,如亚洲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等;业务司包括国际经济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等。

打开电视,在《新闻联播》中看国家领导人出访和外国领导人来访的画面:握手,欢迎仪式,会谈……除了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交流,短短几个镜头背后,还要牵涉到大量的礼宾工作:日程安排、宴会、专机、安保……

外交部礼宾司就是协调这些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

曾被克格勃盯上的外交人员

1955年,总理倡议、党中央和批准成立了外交部直属唯一培养外交外事人才的高等院校——外交学院。

我是外交学院本科的第一批学生,学的是俄语,1955年入学,1960年毕业,分配到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紧张起来。

1963年3月3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6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中共中央6月14日对苏共中央的复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下称“25条”),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以及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战争与和平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对中苏两党会谈内容的建议,总计25条。这25条建议,苏联官方已经收到,但苏联普通民众更关心,很多人想要看到文字材料。

俄译文的“25条”在国内用蜡纸打好后,由专门信使送到我驻苏联大使馆,连夜印刷了几百份,每一份像杂志一样装订后卷起来,外面包上一张纸,写上收件人姓名、地址,然后我和其他4名同志被委派到自己熟悉的场所去发放。我自己开的车里装了二三百份“25条”的刻印本,连续发放了一个星期。

散发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被克格勃盯上了。随后,苏联外交部照会中国使馆,称我们几个人干了“与身份不符合的事,继续留在苏联是不适宜的”,是“不受欢迎的人”,要将我们驱逐出境。

在外交上,“不受欢迎”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词汇,但是在国内看来,我和同伴是完成了光荣的使命。经外交部向党中央报告并获同意后,我们在1963年6月底回国。

回来可“受欢迎”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会,《人民日报》用通栏大标题报道欢迎会的消息,非常荣幸,总理还接见了我们,那会儿我刚26岁,真是到了人生的一个高潮。表扬我们工作出色,任务完成得好。

非常关心我们几个人的工作去向,我们说服从组织分配。陪同接见我们的是当时负责苏联东欧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说,你不是在驻苏联使馆做迎送工作嘛,就到礼宾司吧,对口。这样,我就到了外交部礼宾司。有人开玩笑说,我这工作是“最高分配”。

只服务两位国家领导人和驻华使馆

我在外交部工作近40年,其中20多年是在礼宾司。礼宾司是外交部重要的业务部门,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为中央领导人的外交礼宾活动服务,二是管理外国驻华使馆的礼宾工作。

第一部分职能,准确地说,只为两位国家领导人——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外交礼仪服务,如他们出访时的总日程、访问名单、欢迎仪式、宴会、会谈等;也负责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访时的相应礼宾工作。

全国人大委员长和全国政协主席的涉外活动则分别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外事局负责,不属礼宾司职责范围。各部委级领导中,只有外交部长的涉外礼仪由礼宾司负责,其他也都由各自的外事局、外事办等负责。

以两位国家领导人出访为例,要涉及大量的组织工作,礼宾司要汇总所有陪同及随行人员名单,与民航方面确认专机任务,与公安部门确定安保工作,详细写出整个出访的日程,包括每个人的出发时间,乘车时排队的车号,到目的地后住处的房间号……原来每次出访前都有个万能字典样的小册子,代表团人手一册,整个行程中需要不时拿出来看看。当所有日程安排好时,礼宾司司长(有时是副司长)还要带一两个人先去出访国打前站,将访问日常的大概情况发回,电报要抄送中央领导人,再将反馈意见集中,在正式出发前发给我驻访问国使馆。这样一来,礼宾司长、副司长就非常忙碌,一年到头要不停地出国。

目前已与中国建交的172个国家中,有160多个在中国设有大使馆,加上联合国系统组织驻京代表处——工作在这里的人们都有外交特权与豁免,这些使馆和机构分布在北京的三个使馆区——建国门外、三里屯、亮马河,外交部礼宾司对它们履行第二部分职能,譬如这些国家的新大使到任递交国书、每个使馆每年举行一次自己国家的国庆招待会等相关礼仪,此外还有一些涉及到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事项,如进口烟、酒、汽车等通关免税,事务不少。

针对以上业务,在礼宾司设有出访处、来访处、使团处、大型活动处——主要负责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上的礼仪工作。

尼克松访华,为接待定调:不冷不热

礼宾司的业务是从细微环节表现大国的政策,是通过这样一种手段达到为外交工作服务的目的,创造一个软环境,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有政治考虑也有技术安排,但政治为先——因为两国礼宾方面的任何事情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这很重要。

曾跟我们提过,礼宾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外交政策服务,要我们有政治头脑,通过礼宾活动反映政治,反映政策,反映两国关系。

两国关系的冷热程度首先表现在礼宾安排上。谁去接?谁去送?谁来会谈?中间礼仪都可能也有变化。礼宾是外交工作的寒暑表,关系好了,接待热情点,关系不好,规格上就简单一点,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给了十六个字:“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以礼,不强加人。”这都是礼宾业务范围遵循的原则。

尼克松来主要是谈两国关系,那是政治。但接待上要表明立场,不能热不能冷。不能热是因为两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不能冷是因为这回是尼克松自己要来,包括之前的基辛格秘密访华,都是很不容易的,要有一定的热情,礼仪上要给点“热度”。

欢迎宴会上奏的席间乐是亲自定的三首美国歌曲:《美丽的亚美利加》、《牧场上的家》、《草场上的火鸡》。《美丽的亚美利加》是尼克松最喜欢的曲子,《牧场上的家》是尼克松家乡得克萨斯的曲子。亲自到人民大会堂听我们的军乐团演奏练习,原因一是歌曲演奏的背景很重要,另一个是尼克松本人音乐造诣很高,必须拿出高水准。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只握手不拥抱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来华访问,当时我是礼宾司副司长。那是比较微妙的时候,1989年中苏开始恢复两党两国关系,我们要求他们解决影响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第一,边界陈兵百万,你得撤兵;第二,停止侵略阿富汗;第三,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行为也得停止。这三条如果苏联有所改进,我们欢迎戈尔巴乔夫,苏联为此也做了不少努力。

礼宾接待过程的拿捏,邓小平做了具体指示。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是世界关注的大事,但是从中苏关系来看,还没有恢复到“结盟”,所以邓小平说在礼宾安排上要适度,但是不要过热。他说,我和戈尔巴乔夫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请外交部礼宾司同对方谈礼宾安排时讲清楚。

这事落到我的身上,我就跟对方外交部打前站的礼宾司长谈。不能直接说,得巧妙点。我们研究了一下,决定这样谈:“我们东方人见到朋友,传统的礼节是不愿意皮肤接触皮肤的,握手是西方人的习惯,我们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接受,但拥抱的习惯我们还没有。”

我跟对方说:“这是中方关于两人见面一刹那的安排,很重要,这是我们中方的正式意见,希望转达给戈尔巴乔夫本人。”

对方说:“我明白你建议‘不拥抱’的意思。”两人哈哈一笑。会见前我又提醒了对方礼宾司长一次,该握手时不要拥抱。见面时我们紧紧跟在戈尔巴乔夫后面,心里想,千万别拥抱,别拥抱。这时,我们都是导演。

戈尔巴乔夫见到邓小平时很热情,但没有拥抱,可是握手的时间很长,身旁有工作人员看表,记下时间长达35秒。邓小平说,我等了你三年,终于等到了,今天在这里见到了你。

这次会见定下八字方针: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开始新的一页。邓小平算了一个领土账,一个意识形态账。他说,中国百年来的历史是受侵略的屈辱史,沙俄占的利益最大,德国日本都比不了。你们沙俄是得利最多的,东北和新疆那么大面积的土地,你们欠了我们一笔领土债。第二是意识形态的分歧,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都没有固定模式,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九评”,我们讲的都是空话,没有具体的东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也不清楚。该讲的讲了,两个大国不能不友好,不能天天打架。

会谈中,戈尔巴乔夫频频点头同意,他说,您对中苏关系了如指掌,我很受教育。然后就吃饭。饭后与下一场活动之间空余一个多小时,戈尔巴乔夫通过他们的礼宾司长,找我陪同他在钓鱼台散步。他对我说:“邓小平是我的师长,是我的长辈和老师,我在听一个长辈和老师讲中苏关系的情况,我受益匪浅。”

东方歌舞团、军乐团很重要

在礼宾活动中,文化是很重要的联络感情方式。国家领导人出访或接待来访时,常常会交换礼物。“国礼”不一定都很贵重,但通常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有文化内涵的物品。今年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来访,送给国家主席、总理及夫人的礼物,如球衣、手套、网球拍、书籍,都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过去外宾来访,我们都会准备一场文艺晚会,表演中国歌舞,还让演员学习一些对方国家的歌曲舞蹈。东方歌舞团(现名“东方演艺集团东方歌舞团”)就是为了进行文化外交,由、倡导成立的。因为主要面向亚非拉国家,就让演员学习亚非拉歌舞,派演员到那些国家学习。

那时总理出去访问会带东方歌舞团,外国领导人来访问时也安排晚会,安排这些国家的节目。那时朱明瑛画上油彩装扮黑人演出,非常受非洲友人欢迎。

传统上,凡是来访的总统、总理,我们的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都要举行欢迎宴会,由中国人民军乐团演奏席间乐,十二三首曲子中必须有来访者国家的三四首民间歌曲,这也是中国宴会的特色,我们花很大精力来做这项工作。

哪个国家的总统来访问,我们就搜集哪个国家的民间歌曲,还要重新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非洲国家送来的曲子,我们想要五线谱,但对方只有录音带。拿来之后要一遍遍放,我们的军乐团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抠出来编曲,配乐,这是很难的。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来访时,一奏起这样的曲子,他们特别高兴。不少非洲国家的总统在欢迎仪式上听到军乐团演奏自己的国歌非常惊讶,因为他们没有这样好的管乐团,就指示他们的礼宾司长,要来录音磁带带回国,以后庆典时就可以播放了。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国家领导人和夫人的出访服装都是自己选定

包装形象的服装也能反映一个国家在外交上的文化:欢迎宴会会明确要求穿正装或礼服出席,外交使节在递交国书时,会穿自己的“国服”——如中东国家的大使会穿长袍、戴头巾,早年我国驻外大使在向驻在国递交国书时都是穿中山装,这是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因为中山装可以一下子将我们跟日本人区别开来,后来才渐渐演变成穿深色西装递交国书。我们在驻外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的时候,男士都穿中山装,女性则穿旗袍。

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元首在照“全家福”时穿的唐装,就很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

第4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关键词: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程度

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可谓是全新的起步,小学阶段自然积累的简单历史知识只能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提供最基本的基础,而历史学习的规则,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等,均需要在初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理清点、线、面的关系,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少掉许多麻烦,在理解历史知识时可以更加顺畅。尤其是在比较了2001年的“实验稿”和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之后,我们更容易得出这个结论。相比较之下,后者比前者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点、线、面的要求,比如说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等。对这些论述的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出新版课程标准对点、线、面的明确要求。

一、点:历史发展的关键点

这里所说的历史发展的关键点,是指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呈现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之所以将其称作一个点,是因为在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中,这些历史事件常常是以一个固定的点的形式存在的,学生的思维也是围绕某个事件进行前后发散的。举一个例子,在《大一统的汉朝》教学中,陈胜、吴广起义;西汉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东汉建立;外戚宦官专权;等,都是一个个明确的历史事件,2011版的课程标准对这些事件有着明确的教学要求。

说其是点,还是因为这些事件在学生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会成为学生记忆的一些重要的理解重点,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每次在涉及到此知识的复习时,学生总是下意识地将这些事件――罗列出来。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说明在这一知识系统中,这些历史事件充当了行进道路上的“站台”的作用,通过这些站台,他们将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

这些点的掌握对学生理解一个时间段内的历史进程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同行们还有印象,应当记得实验稿的课程标准在大一统的汉朝知识中,是忽略了其中一些历史事件的,是直接从陈胜、吴广起义过渡到汉武帝统一中国的。经过几年的实践,普遍反应这样的跨度不适宜学生去理解这一时段的历史进程。这就给初中历史教学一个隐喻,即在历史教学中要尽量地走“短途”而不是走“长途”,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线: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仅有历史事件还是不够的,必须寻找一个能够将这些历史事件串起来的“线”,这就是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时序性对于掌握并理解历史事件而言,作用极大。因为我们教历史不只是让学生去掌握历史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中发现某种规律,而历史规律常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从时间的角度来梳理一个个历史事件,就可以通过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将历史上关键事件串起来,使得一段时间的历史史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仍然以“大一统的汉朝”教学为例,陈胜、吴广起义发生于秦朝末年,随后是西汉的建立,汉高祖刘邦“与民休息”并实行“君国并行制”;其后文帝与景帝,尤其是汉武帝刘彻,轻徭薄赋并设刺史监督地方政权,察举、征辟选贤任能,遂成“文景之治”,并成就了汉朝的大一统;此后至西汉末年,起义不断,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光武中兴;至东汉末年,宦官横行,于是外戚专权,遂乱。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又至公元220年,涌朝风起云涌的历史由此就可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当然,历史长河之浩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政治、军事事件自不能弃,而科学、文化如华佗、张仲景、佛教文化等,也是这段历史时序上的重要事件。于是,这些事件便在时间这条线上串了起来。

值得强调的是,将历史时序作为串起历史事件的线,千万不能沦为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发生时间的机械记忆,否则历史就失去了历史的厚重,只是一种知识的简单识记而已。

三、面:历史发展的启发性

用时间将历史事件串起来,严格来讲还不是历史教学的结束。因为历史教学不只是呈现历史知识,更要在历史脉络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站在历史的最后一点回眸历史的发展过程时,教师与学生看到的必然是以时间为纵线,以历史事件为横线的一幅历史秩卷。显然,这是一个面。那么,在面对这个面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些什么呢?

我们不妨先将目光回到学生的生活及社会中来,当学生面临着今天的事件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当前的中国改革与开放均进入深水区,能用来摸着过河的石头越来越少,加上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中国周边形势日趋紧张。这种情形下,社会情绪如何?其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什么样的启发?笔者以为是值得思考的,当有学生在课堂上附和社会的某种观点,谈抵制外国商品的想法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抵制某国商品背后是什么样的思维?这样的思维能否解决当前的问题?历史上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背后暴露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性思维?时至今天这样的思维是否具有历史的价值?会不会导致闭关锁国?面对争端,我们应有的思维是什么?是抵制还是自强?

第5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运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00-01

对于初中生来讲,开设历史课程是他们首次接触到历史,他们对于历史具有好奇心,但是对历史的内容比较容易产生偏差。一些学生认为历史都是神秘的,难以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照本宣科,这样很难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通过运用历史故事的讲授来让学生了解历史,让学生更加集中于课堂内容的学习,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1、讲故事的方式比较适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故事是人类最常用的一种传承民族记忆的手段,通过口头传播历史故事的同时,人们也在传递着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与记录历史相比较,故事更加倾向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增添一些演绎的因素,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是历史所不具有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为了满足初中生对历史好奇心的欲望,讲故事的历史教学方式更加有效。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他们的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对于历史故事能够深刻记忆,因此通过历史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加深记忆和印象。

2、通过历史故事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将复杂的变得清晰明了。讲故事是讲述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的非常细致和生动,而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难以记忆,而将这些复杂的内容转化为故事的细节就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记忆。初中历史教师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脑海中重现历史事件的画面,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历史课的兴趣。

3、初中历史教学运用故事讲授法是历史教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对比较模糊的历史事件就是通过采用故事讲授和故事解读的方式来传承,故事是最为普遍的历史记录方式。在故事中,不仅包含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还附带着人们对历史的评价和判断,并且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总结经验教训。因此,故事本身就是传承历史经验和知识的一种途径,它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涵盖的历史从人类文明起源到现代生活的每个方面,其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都较强,因此,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故事,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内容讲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

二、历史故事的主要类型

历史故事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划分:

1、分局历史学阶段研究的分期。我国当前初中历史课本教学内容是根据历史研究学中的阶段分期来进行划分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我国的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相应的,初中历史故事也应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这是目前比较具有权威的分类方法。

2、根据故事的内容来划分。根据历史故事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和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故事两大类。人物为主的历史故事主要是采用传记的方式记载,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则被称为“记事本末体”,这是我国历史常用的两种记录历史的主要方式。其中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主要是围绕人物的历史贡献和行为壮举展开的,而以事件为核心的历史故事是揭示历史中重要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论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还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形成自己独有的感受和理解。

3、根据故事与史实的关系来划分。依据故事与史实的关系可以将故事分为史实性的、传说性的以及虚拟性的几类。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是史实性的历史故事,但是由于故事本身具有夸张和演绎的成分,因此,真正的历史细节是无法得到证实的。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应该在尽量保障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

三、选择和运用历史故事的主要原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了解,根据教材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在选取与教学内容具有紧密关系的历史故事作为辅助教学,但是,在选择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性和带有趣味性的故事。真实性是历史课程的前提条件,也可以保障故事的合理与实际,让学将历史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通过历史来反观现实。而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通过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至课堂上来,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应对大量的历史故事进行筛选,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故事,确保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思辨的能力。

1、选取的历史故事要生动,具有趣味。运用故事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必须具有趣味性,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需求。

2、选取的历史故事必须具备主体明确,细节和结构清晰的特点。这是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决定的,历史教材中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选择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故事的主题、厘清故事的结构、组织好故事的细节,要给学生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的同时应该关注故事本身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故事的内容是否紧贴主题展开。

参考文献:

[1] 沈丽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2(09)

第6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一、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无这样完整的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要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

二、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困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 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为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础。”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中学教科书中,原因常常不是开宗明义提出的,代名词很多,如“历史背景”、“目的”、“条件”、“前提条件”、“形势”等,但准确地说也是有区别的。“历史背景”应包含所有方面的原因,“形势”则侧重具体原因、客观原因,“目的”是主观原因,“条件”是客观原因,“前提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把“导火线”、“借口”认作原因的,但借口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理论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中山舰事件”是打击、排斥共产党,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借口,它不是进行反革命的原因。 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它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作出定性分析,是揭示事件本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革命任务、领导阶段、历史功绩、结果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归纳揭示出来的。“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有胜利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有失败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了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危机。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经过正确的评估、总结,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历史。

四、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

第7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现如今的中学教学模式已由原来的死板教学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了。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开始逐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内容了,教师们在进行教案设计的时候也会加入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让历史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高中历史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学生们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但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历史。本文就个人对于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心得为依据,简要讲述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希望能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和帮助。

一、高中历史兴趣学习法

伟大的“世纪伟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高中历史的学习也离不开兴趣。

无数的经验已经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去历史的学习兴趣,想办法让自己喜欢上历史,只有喜欢了,我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历史、去记忆历史、去探求历史的精髓,才能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中历史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要想仅仅利用高中三年的时间就全部记住,那确实是非常难的,而且历史是非常繁杂的。且每朝每代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我们这些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彻底的学会、记住并学会历史,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历史就是历史,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因此如果对高中历史没有充分的兴趣,仅仅靠死记硬背来记住历史事件,那要想学会高中历史简直是难如登天,不但会浪费我们大量的课余时间,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很难让我们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者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入手,逐渐培养自己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高中历史就会事半功倍。

二、高中历史信息化学习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我们这些高中生对于网络都不陌生,而且大多都有自己的电子产品,浏览网络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青年的一种乐趣和娱乐方式。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让我们在网上休闲娱乐,其实我们在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便利之处,高中历史的知识点非常多,但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一概而过,让我们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由于不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所以就很难记住这个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这是我们学不好高中历史的问题所在,但现如今网络科技非常发达,所有的历史事件网络上都有,对于高中历史课本中讲解不是特别清楚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在课余事件通过网络找到事件的具体经过,这样了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记忆这些事件就会非常容易了。

高中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单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我们在课下认真看书、背诵就能学会的,高中历史的零碎知识点实在太多,各种人物、事件、地点、时间,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要想清楚的记忆来不混乱实在难之又难,加之对于历史事件又不太清楚了解,记忆起来更是困难,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历史知识,在网络上阅读历史故事,让我们可以将整个身心融入到历史故事的海洋中,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记住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学好高中历史的目的。

三、注重历史的连贯性

高中历史的难学之处在于各种历史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交叉重叠发生的,因此记忆起来就有些困难了,其实历史是非常有规律的,完全都是按照时间发生先后顺序而来了,掺不得半点假,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让自己在心里对各种历史事件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利用课余事件梳理整个历史事件,历史永远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只需要找到其中一个时间点,就可以把所有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这样我们记忆高中历史知识就会非常容易了,而且还不容易记混,及时有哪个知识点记不住了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我们只要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顺藤摸瓜从而将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都梳理出来了,学习高中历史一定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的记忆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利于我们学好高中历史。

参考文献:

[1]古红兵.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陈金乡.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张亚娜.谈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114-115.

[4]杨敏.高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第8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事热点;融合应用

如今,一些比较受到关注的时事热点大多数都是和历史有关的,而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也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将时事热点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时事热点和历史的了解程度。时事热点的引入给历史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这也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必须重视的。时事热点和历史的融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课堂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水平。因此对于时事热点和历史的融合应用必须给予重视。

一、加强时事热点与史实的联系,夯实基础

高中的历史教学伴随着时事热点的不断渗入,有了越来越多的历史信息,同时,对高中的历史教学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目前的时事热点中,几乎每一个时事热点都会包含着一些比较复杂的历史因素。所以,为了能够学好高中历史,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就必须对时事热点和历史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两者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时事热点和历史的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身边的时事热点,通过时事热点和历史教材有效结合去分析历史,寻找教材中一些隐含的知识。时事热点和历史的融合应用能够对历史进行追本溯源,通过历史的结果寻找发生的原因。两者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正确地对待历史问题,了解身边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时事热点,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历史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通过周年纪念时事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比较重大的周年纪念日和历史相结合的问题,这也是以往几年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周年纪念日是对一些比较重大历史事件的怀念和记忆,一般时间是以10年或者100年为单位的。为了让人们牢牢地记住以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些关于周年纪念日的时事热点也在不断地出现。通过这些时事热点和历史的结合,发挥历史学科的重要价值。在我们身边,很多时事热点事件都是和历史相结合,例如,3月28日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吁声中确定的,这个时事热点就是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中诞生的。该事件对应的历史事件就是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1959年3月28日,百万农奴在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时获得了解放,从此翻了身,揭开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伟大序幕,也从此走向了光明伟大的道路。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周年纪念日的时事热点与历史事件相互结合,例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以及澳门回归10周年等时事热点,都伴随着一些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时事热点和历史的融合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精神,让人们时刻记住国家的一些历史。也让人们时刻记住自己的历史责任感。时事热点的存在使历史不会被遗忘,一直都会激发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责任。历史中渗透时事热点是对历史价值体现的一种表现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历史的作用。

三、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培养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的经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历史和时事热点的融合应用,不断地培养学生。学生的良好发展是历史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通过历史和时事热点的融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等进行培养。在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引入一些比较热门的时事热点,加强学生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时事的关注,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时事热点在历史中的应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时事热点中,中日关系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应该结合历史正确地对其理解。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时事热点和历史教材的结合,不断地将其融合在一起,合理地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时事热点的渗透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时事热点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篇:历史大事件范文

关键词:大国关系;历史分析;继承性与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44-02

一、历史分析在“大国关系”研究中的意义与效用

“大国关系”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主要源于大国是国际政治的最主要行为体。世界政治是大国博弈与互动的舞台,大国间的相互关系极大地影响了全球政治进程,这不仅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彼此交往上,而且还体现在各个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结构与活动中。此外,大国之间的交往沟通,不仅是国家、政府层面的往来,同样也包含了政党、组织层面的交流。因而,大国关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增强大国关系研究方法论上的自觉性,不仅能极大推进研究的开展与深入,而且也能进一步推进研究本身的规范性与思辨性。

大国关系研究具有诸多方法,譬如利益分析法、发展分析法、点面结合分析法、联系分析法、换位思考法等等。不同研究方法可使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以及不同的分析模式切入,从而得出同一事物的不同思考与认知。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论何种方法的重要性,都无法掩盖历史研究法的重要意义,汲取历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是国际关系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石。一方面,从本体论角度看,国际关系理论受益于对国际关系历史的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这当然包括“大国关系”;另一方面,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历史比较、历史诠释等史学方法也丰富了国际关系的研究手段;同时,历史由于其可分为史实与经验两大部分,具有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特性,这也极大促进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进程与效用。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就好比国际关系理论的试验场、国际关系实践的战斗场,加强对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历史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研究,将增强研究人员的“大国关系”理论建构以及国际事务的分析能力,通过充分发挥历史实践的检验作用、预测作用、警示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国际关系学者更加注重理论建构和分析的科学性,而且也能够使国际事务业务人员、执行人员更为理性、合理地分析国际局势、选择外交政策、指导外交实践。

总之,历史分析法将使国际关系研究者、国际业务践行者广为受益,而通过精准把握国际关系历史的继承性与变异性,也将更进一步增强其对国际关系、国际事务的分析和理解,这毫无疑问是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尤其是“大国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

二、历史的特性:继承性与变异性

历史研究应其历史特有的继承性与变异性而效用凸显,在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研究中极具意义,毫不夸张地说,历史分析法毋庸置疑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分析法,是“大国关系”研究的基石。那么,究竟何为历史的继承性与变异性?

历史可分为史实与经验两部分。所谓历史的继承性,指的是历史的史实与经验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及深层的原因,而这对于包括“大国关系”在内的国际关系研究极具参考价值,不仅是研究者“解古谈今”,更是其“借古探今”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国际关系研究者也必须在“解古谈今”的同时更加重视“借古探今”,从而指导国际关系研究实践。“解古谈今”意指研究者通过分析过往的史实与由此而来的经验,从而把握过往历史发展的脉络,并在分析当今国际关系发展尤其是“大国关系”的互动与博弈中运用此种判断,解释正在进行的国际关系进程。“借古探今”则表明国际关系研究者不仅要善于通过曾经的历史发展解释当前的国际时政,更要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国际关系各个要素变化的前因后果,探寻当今国际关系进程的走向,从而指导各国外交实践。正如马克思而言,“哲学家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在于实践。当然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通过“解古谈今”,研究者了解并解释曾经的历史脉络以及历史事件的状态,认识并阐明现今国际关系的状况。比如,在维也纳时期,欧洲大陆格局中各国间的相互关系与博弈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往实践便可在某种程度上阐明现当代部分地区国家的情形,并解释由多国博弈所造成的国际体系相对稳定态势的由来。而另一方面,通过“借古探今”,则可使研究者借鉴曾经历史事件的发展走向以及各国在其间的博弈损益,探讨现今国际事件的发展趋势,对此做出预测,为国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至于历史的变异性,则是指现今的大国关系风云变幻,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束都有其历史的特殊性。研究者在借鉴历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事件固有的特殊性,以防以偏概全,从而产生错误认知。这是历史事件主体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其次也是研究者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客观产物。一方面,历史发展是纵向统一性与横向统一性的结合。历史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都经历了从低到高依次递增的五种社会发展形态,历史事件本身也都将经历从开始到结束依次递进的发展模式;而社会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形态的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互动具有共同性与普遍性。但另一方面,历史发展又具有多样性。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以及它们博弈与互动之间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模式又具有不同特点;各国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间相互互动所体现的典型意义也不尽相同;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过渡以及不同事件本身也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历史的变异性,便是要求国际关系研究者在国际关系研究,尤其是“大国关系”研究中始终秉持审慎态度,时刻注意国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由于时代背景和事件自身所带来的独有特点,这将更加客观、公允、精准地帮助研究者分析国际关系进程,把握国际关系发展的实质。简言之,坚持“大国关系”研究的唯物辩证,必须要求坚持历史的变异性特征,而坚持了历史的变异性,也就坚持了历史发展的个性、多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三、历史分析法与“大国关系”研究的契合

历史因其独有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特征,将极大地促进国际关系研究效用。那么,研究者又如何将历史分析法与“大国关系”研究相契合呢?

首先,要以客观、公正的视角看待历史。很多学者乐于从阴谋论的角度阐述历史,极力发掘不为人们所知的国际关系历史中各国彼此间权术及其腹黑,以表明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特定思维与独特认知。然而,尽管历史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一面,很多主观性因素对其具有极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偏爱的却是人类的理性以及自然的规律。每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及其态势都是有其相似性的一面,而研究者有且仅有以客观、公正的标准与视角看待历史,方可正确地认识事件,无主观偏见的探查事件背后的真正动因,从而为事件的发展做出精确的预判。“大国关系”尤其如此,如果研究者执意于某国的情感,则会在研究中不自觉地加入自身对他国的好恶,由此在研究中则难以形成自身正确的认知,更难以对事件进行全面的把握。

其次,必须坚持“了解今天取决于对历史的了解”这一基本原则。通过历史的继承性,在“解古谈今”的同时“借古探今”;但又由于历史的变异性,在把握历史脉络及借鉴历史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历史发展的个性、多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综合把握各自国际关系进程特有的时代背景与事件特征。因为“大国关系”与大国行为互动中,各自现象源自于各种趋势,这些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关联和发展,出现量和质的变化,进而趋于成熟并最终瓦解。按年代顺序对事件进行排列,阐明国际事件的连贯性,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因果作用对其进行解释,从而揭示各国所有内外背景对那些历史事实所产生的影响。假如无法揭示支配历史事件的法则和决定它们的条件,无法发现和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这些历史事件就毫无价值,无异于难以辨认的速记。因而,必须深入事件的内部,弄清表象背后真实和理性的原因与本质。但同时,也必须清晰了解各种史实背后的时代特征,每种事件的发生都是在特定时空当中,受制于时空的限制。因此,历史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的正确把握是将其与“大国关系”研究相契合的关键,而其基础则是“了解今天取决于对历史的了解”这一基本原则,了解分为两个方面:不仅要了解历史继承的一面,更要了解其变异的一面。

最后,通过政策的历史性分析探求大国间关系的变化。大国关系研究涵盖诸多方面,但政策研究尤为重要。作为国家对外方略的基本体现,政策便成为研究一国外交行为的核心。在国际体系中,各国间行为与互动也主要体现在国与国间的政策的执行上。良好互动态势中,国家间政策走向会总体良好;紧张互动态势中,国家间政策走向会逐步对抗。因而,政策研究至关重要。当然,政策也是历时的,有其继承性与变异性。政策的继承性体现在各国外交政策的连贯性与关联性上,现今的外交决策不应该也不可能与先前的外交决策断连;而政策的变异性则体现在不同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所造成的外交决策的阶段性变化,同时不同的领导集体对事件的不同认知也会作用于外交决策的改变上。因而,政策的历时性体现了其历史的继承性与变异性,这也是研究者所需要重点探究与把握的。

总之,若将大国间关系与历史史实和历时政策相互联系并进行比较分析,则能在一个广阔体系中对其进行整理,并从中发现各国间通过各种可能的历史事件与关系相互联系的连接点,这是历史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独有魅力,也是历史方法相异于其他方法的特殊之处,而这也是“大国关系”的研究者采用历史分析的根基所在。

参考文献:

[1]秦治来.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学转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8).

[2]崔建树.历史学与国际关系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