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精选(九篇)

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第1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勘探;勘探重点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建筑行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对岩土工程勘探提出了要求。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探主要集中在工程所在地的勘探。为了更好的对岩土工程勘探重点进行分析好论述,首先对岩土工程勘探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岩土工程勘探释义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由工程规模决定,一般进行岩土勘察的工程规模都较大,一般的勘察周期是2个月到3个月。由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工程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部分,处于隐蔽状态,不如地面以上部分一目了然,特别是有其他建筑物或者植被覆盖时,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复杂性和拟建项目的专业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难度。加上岩土工程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重点,其勘探工作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岩土工程勘探不到位,后期难以补救。由于大多数岩土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繁多,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多种多样,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有时会严重影响岩土工程勘察效果,从而给岩土工程勘察带来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对于岩土工程勘探人员必须熟悉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同时了解拟建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工程要求。

2.岩土工程勘探实施重点

我国岩土工程勘探已经累积了数十年工程实践经验,勘察的技术水平已有了显著提高,已经完全有能力承担各类大型复杂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包括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复杂地基处理、深基坑开挖、大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移山填沟、围海造陆、海上平台、核电站等。针对岩土工程勘探对于整体工程的重要性,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时首先要对工程勘探工作的取样及地址钻探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1岩土工程勘探中岩土取样工作实施重点分析

岩土工程勘探中的岩土取样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其取样工作也成为了岩土工程勘探的重点。岩土工程测试包括室内土工试验、岩石试验、原位测试和现场监测,在整个岩土工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于测试数据是分析评价的基础,没有完整、可靠、适用的测试数据,一切分析评价都是空中楼阁。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两个主要因素,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和原位测试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对测试成果的影响极大。岩土体又是非均质体,有的还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是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原状取样技术标准》、《原状取土器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我国岩土工程勘探取样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规范,以保障取样标准的统一,利于勘探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双向核对。这样就杜绝了以往有些工程在进行深部地层取样时,经常采用单层岩心管,卸取土样时采用惯性方法甩出,当遇到粘性土不易甩出时,土样经常几次甚至十几次的伸长变形,产生缩颈现象,受到了严重的扰动,这样的土样也做为Ⅰ级原状样进行室内试验,难怪工程技术负责人本人都对室内试验结果心存疑虑。由此可以看出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的取样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以保障各部门(各工程承建单位标准统一),利于数据核对。

2.2岩土工程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分析

岩土工程勘探中的地质钻探使用的钻具、钻头等均与一般的钻探不同,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钻探过程中首先要对钻孔进行控制,钻孔口径应根据钻探目的和钻进工艺确定。采取原状土样的钻孔口径≮91mm;仅需鉴别地层的钻孔,口径≮36mm;在湿陷性黄土中,钻孔口径≮150mm。另外,在进行Ⅰ、Ⅱ级土试样的钻进时要特别注意Ⅰ、Ⅱ级土试样的钻进要求。在软土、砂土中宜采用泥浆护壁。如使用套管,应保持管内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取样位置应低于管底部3倍孔径以上的距离,以防击入套管时,对拟采取土试样的扰动。采用冲洗、冲击、振动等方式钻进时,应在预计取样位置1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下放取土器前应仔细清孔,孔底残渣厚度不应大于取土器废土段长度(活塞取土器除外)。

采取土样宜采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亦可采用重锤少击方法,但应有导向装置,避免锤击时摇晃。通过这样的控制,才能保证钻探后的工作正常尽心,且有利于勘探数据的真实性。

2.3混凝土灌注桩勘探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公路及铁路发展迅速,尤其时桥梁工程,其单桩荷重逐年加大。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也对单桩荷重的勘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路及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岩土工程勘探,通过岩土工程勘探对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取信,检验混凝土串珠状的抗压强度和是否由断桩。由于混凝土灌注桩的特殊性,其在进行钻探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连续取心,取心率达95%以上;对所取岩心的直径有要求,且必须是平面光滑的圆柱体;控制孔斜,倾角≯1°,中途不能触筋;所取岩心要符合规格、整齐。目前国内常采用XY1A型全液压高速轻便钻机进行取心。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最大钻探深度100m;最大开孔直径150mm;终孔直径75mm;钻杆直径42~50mm;每回次进尺1.5~3.0m。钻头为人造金刚石钻头,采用双层单动取样管,清水循环,可钻取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心样,心样直径可满足试验要求。通过上述的控制基本可以保证岩土工程勘探在混凝土灌注桩取心勘探的要求。

3.加强岩土工程勘探监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第2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勘察 岩土条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053-01

1 通过详细勘察和施工勘测,获取地质参数

1.1 通过对地容地貌的勘测,可以预先了解地基稳定性

我们在建筑工程的勘察过程中,必须要对地容地貌进行详细而客观的勘测,可以采取施工前的详细勘察,通过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定点来选取合适的额勘探孔深度,选取一定的土壤样本,对所取样本的土壤的类型进行分类和取样保存,对岩石的结构和风化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记载,再对施工地点的地下水的蕴藏量等情况进行勘测和预估,从而对整个建造工程的特性和安全性进行合理而准确的评估。避免因施工而造成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导致地面下陷的危险和建筑滑坡坍塌的风险。

我们在选取勘探探点的时候,要考虑到勘探点的布置方式和数量,一般会在建造工程的周边采取探点勘察,综合考虑建筑群的分布方式和建造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和数量充分的试点进行分析,对某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勘探点,进行多次勘探和重点勘探,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三维模拟地基变形基数,预测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出地质土壤条件对建造工程的影响,给施工方提供整顿工程的合理化建议。

1.2 在施工中对土壤问题进行监测,规避建造风险

施工勘测是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高效处理。施工勘察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工程的初始设计来确保施工单位按期完工,在一线施工中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第一时间的解决,施工勘测尤其适用于某些地基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工程,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的预见性的处理各种土壤问题,客观而高效的降低建造工程的难度和成本。

在建筑物的基地开挖以后,某些与建造计划书不相适应的地质情况会难以避免的出现,勘探工作人员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对与实际地质条件不符合不统一的设计进行及时的和大胆的修改,并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施工设计和施工进度进行测试。我们不仅要实时掌握地质条件的基本资料,而且应该进一步研究地基的处理方案,探索出加固方法,进一步查明和处理地基中溶洞、冻土等复杂地质条件的不良影响,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坡道不稳问题,切实的保证工程建造的进度和质量,有效规避各种地质风险。

2 工程勘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勘察水文情况,了解地质界面的分布

工程勘测的主要方面就是对岩土地基方面的勘察,岩土工程的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摸清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水文情况,为工程建造的策划提供准确恰当的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和地基基础的基本资料,对地基建造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做出合理化安排。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难度越来越大、建造条件越来越高的建筑工程出现在工程建筑人员的面前,显而易见的,对新式的现代化建筑方式采用老式的传统勘察方法来勘察预估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的设计指标和时代的需要,我们需要采取高效和现代化的勘察手段,重视工程勘测先进技术的引用和创新型的工作方法,取得准确勘测的好成绩。

在岩土勘测过程中存在着界面的划分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对岩土土体和岩石的风化程度进行详尽的界面划分,盘查出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和结构面的软硬情况,找出条件不良的地质界面,归纳出不同岩土质量进行风险的额预估和问题的实时处理。某些地质形态所造成的施工难度较大,在某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地下不明物体如残积土和风化岩等特殊地貌,土地空洞和岩层分布状态不均衡的问题,我们要详细的对他们做出记载,对照各种地理文献的参考,做出正确的建筑工程判断。地质勘测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因素是相当错综复杂的,因为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受到诸多的地理因素来控制的,比如建造地可能位于水库附近,而水库可能存在渗透问题,所以在工程地下水的勘察过程中们应该多方采集勘探水位的高度和近几年来的水位变化情况,详细的查看建造地点周围的水文情况,综合评判,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该多方综合考虑各种利弊条件,取得建造方案的最优化结果。

2.2 用参数模型等手段来勘测地质极限承受力

现代化的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信息技术的水平发展越来越迅猛,日新月异的电子化信息发展为传统的岩土勘察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工程探测专业依据弹性波、电磁波、电学原理等工程理论衍生出了一系列性的工程探测方法,凭借先进的探测设备,对地质条件进行大密度高速度的探测,可以获取较大的地质参数的信息量,降低生产的成本,有效的解决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的一系列难题,创造性的高效解决。

我们在勘探过程中要加强室内和室外的测试方面的勘察过程中,通过对采集到的丰富的地质条件的数据和资料来进行施工条件的分析和对比,通过对施工建造之前和施工建筑过程中的分析和对比,建立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的参数模型。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土地工程的理性模拟技术来检查建造工程的可靠性,利用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特征和地质的极限承载能力,来解决基桩的变形特征,处理功力工程中砂土液化和桩群的负荷问题。

3 结语

建筑工程的勘察工作是一种弄清地基的岩土性质和工程特性指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过程中,应该了解岩土工程的各项地质参考资料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认真仔细的全盘考虑各种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从而确保勘察工作的有条不紊展开。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大量经验积累和教训的总结,对工程的建造提供具体而有效的技术应急措施,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的事故。

参考文献

[1] 温顺福.海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要点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4).

[2] 乔潘潘.建筑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2).

[3] 饶明林.浅析我国建筑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与生活,2010(23).

第3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O241 文献标识码:A

岩土工程分析里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在实际进行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是要用简化以后的物理模型去解决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之后在将其转化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然后在利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饱和的软黏土地基中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沉降问题,就可以通过将其转化成太沙基一维固结物理模型,然后再转化成固结方程来求解。可以知道,在实际的运用中,续介质力学模型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程:一个是运动微分方程这种方程主要有动力和静力两种方式;一个是几何方程,这个几何方程主要是分为小应变分析和大应变分析两种情况,并且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的实际分析过程中;最后一种是本构方程,也叫做力学本构方程,这种一般是用于力学问题的测算等方面。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具体的问题还要根据所得到的边界条件或者是初始化条件进行解答,但是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来说,这就需要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也就是当一项工程会涉及到很多种方程问题的时候,这就需要用连续力学模型来解决,这时所用到的运动微分方程和几何方程基本上都是相等的,但是本构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常是不一样的。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材料是线性弹性体时,本构方程就发生了变化,进而转化成广义的胡克定律。

一般来说,岩土材料都是多相体的,因此在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来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通常会包括以下几种方程:一种是运动微分方程,这个方程同样是分为动力和静力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效力原理,而且在这个原理中,总效力往往是有效应力和孔隙压力之和;第三种是几何方程,几何方程主要包括小应变分析和大应变分析两种;最后一种就是本构方程,本构方程主要包括力学和渗流本两种。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多相体和单相体相比较的话,主要是多出了有效力方程和连续方程,另外在本构方程中又多出了渗流本方程。但是在解决不同的岩土工程问题时,基本方程中的有效力原理、运动微分方程、连续方程和几何方程的表达式基本是相同的,但是本构方程和前面几种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涉及到具体的岩土工程问题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边界条件或者相关的初始条件进行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所采用的方法通常就是数值分析法。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连续介质力学通常都是借助于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解决的,并且这种方法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现状

众所周知,由于岩土是自然的产物,通常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它的初始应力是很难能预测到的。在分析岩土工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工程的地质条件,另外还要掌握岩土的工程性质,重要是的掌握力学中的一些比较基本的概念,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式以及数值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做到因地制宜,能够对具体的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然后将得到的结论运用到工程建设中去。在实际的岩土分析过程中,数值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对于工程师的综合判断是相当重要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岩土工程的对象进行分析时,应该做好岩土材料特性的分析,还应该注意结合岩土工程的初始条件和边际条件进行综合的分析。针对目前的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现状来说,我国的岩土工程的数值分析现状有以下几点:

(1)难以解决又无法回避,是本构模型及它的参数测定在岩土工程分析里的重要特点。前面已经提到:通过建立涉及到区域性特性影响、土类和工程类别的各类特点,是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和发展利用工程实用本构模型的侧重方向。工程实用本构模型具有易于测定、参数应用比较少、有利积累工程经验等多个优点。通过大量的工程经验的积累,以及建立多个工程实用本构模型的有效结合,一定能极大促成岩土工程分析里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研究应用,最终由只能用于定性分析逐步过渡到能用于定量分析。

(2)自从剑桥模型确立至今,多国学者提出过多版本的本构方程,但在实际中极少应用。这个现象反映了怎样建立岩土的工程使用本构方程,当之无愧成为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解答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所在;

(3)在了解土的工程性质基础之上,充分掌握、有效分析工程地质资料,通过合理物理数学模型的采用,再运用多类方法进行科学地计算与分析,结合多类工程经验进行综合性判断,从而提出设计的依据,这是对岩土工程师的要求,在岩土工程分析计算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有效深入开展自己的工作,为研究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4)考虑到对岩土工程分析对象的岩土材料特性的掌握和分析,同时岩土工程的边界条件和厨师条件都非常复杂,岩土工程的分析几乎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析。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只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的数值进行分析。这些特点要求岩土工程设计师们,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重视概念的设计,重视综合判断,因为分析结果很大程度成为分析过程中综合判断的重点依据来源。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发展措施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有关专家表示,在反应作用和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本构关系,本构关系设计到的范围比较广,比如力学中的胡克定律和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等。由于岩土生长在大自然中,因为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即使是在同一个地区的岩土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区域划分比较明显,而且深度和水平方向上的岩土变化也比较多样化;拿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岩土的初始应力很难测定到,岩土往往是多相体的,具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存在形式,这三种形式有时是很难区分开来的,并且他们之间在不同的状态间还能相互进行转化,这样就给研究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般来说,土体都是有一定的结构性的,并且结构土样土质的矿物质、环境以及历史形成等因素都是有关系的,有的土壤还有剪胀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建立了很多本构模型,其中主要包括非线性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弹性模型、钢塑性模型等,总计有一百多种,但是真正能够得到工程师们认可并且还能普遍利用的模型是很少的。我国在对本构模型的构建方面,曾经有过高峰期状态,但是现在又开始滑入到低谷中。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本构模型主要是通过连续介质力学来解决岩土的问题的。

为了使本构模型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将本构模型的研究分为两大类,通常是科学型模和工程实用型模型。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型的模型主要用于揭示和反映一些客观的规律,比如土的剪胀性等。而对于这种模型的建立要求不能过于严格,只要能够保证揭示出一个或者几个客观的规律就可以。工程的实用型模型需要的并不是全面的通用,而是简单并且实用,重要的是能够反映出工程建筑中的实际问题,然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将其参数能尽可能少以免容易测定,这样的话更能符合实际的操作需要。工程实用型模型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使它能够应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国家应该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该项研究中去。另外,还要注意在研究中区分工程的类别,对对基坑工程、路基工程等有明确的划定标准,还要区分好土的种类,辨别是粘性土还是沙土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几点思考只是初步的研究,相信在经过众多学者的讨论以后还能有更加深刻的见解。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对于岩土施工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会影响整个建筑的发展。所以,岩土工程师们应该结合多种模型来进行分析,并在充分掌握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具体的参数计算出设计图纸。另外,在岩土工程数值计算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因地制宜,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更过的实用性模型,但是应该时刻坚持宜简不宜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田生福. 浅谈岩土工程中数值分析的几点思考[J].研究与探讨,2013(2).

第4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字: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进展和趋势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社会,灾害的频发是阻碍人类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国都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木基础设施也得到快速的兴建,但还是难以避免灾害的侵袭。灾害对土木工程的破坏主要有工程灾变和自然灾害两个方面。工程灾变包括由大规模工程活动所诱发的地表塌陷,边坡失稳和地基失效等情况,工程系统自我损伤的积累也有可能导致突发事故。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台风,地震,火灾,泥石流,滑坡等。我国向来重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研究,在多个重点项目上资助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进展与成果,逐渐走向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科学前沿。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的进组和趋势。

一:灾害危险性分析和损失评估理论

对灾害危险的了解和损失评估是土木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在研究洪水,台风,洪涝,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灾害后,根据灾害模式和负荷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的灾害危险评估方法和理论,分析了灾害的传播规律和形成机制,主要内容有

(1)提出了基于AI(人工智能)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危险分析理论,建造了STLS(地震构造信息)系统,使得地震的划分等级和危险评估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提高了精确度和分析效率。

(2)建立了一组城市极值风速的危险评估概率法,两种危险评估方式与风场函数法。

(3)通过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建筑物烟气和火灾形成原因和燃气爆炸的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建筑物燃爆灾害的预测模型和烟气控制系统。

二: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和防灾示范研究进展

研究不同灾害负荷下的工程结构,可以得出不同优化设计方案。主要有

(1)研究比较高层建筑物在风和地震的作用下可靠分析数据与结果。

(2)提出结构灾害负荷近似无限负荷的假设,并给出相应负荷下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计算方法。

(3)研究抗灾结构的优化特点和抗灾结构最优设防水平,对比分析最优化设防的可靠性和抗灾结构最优设防负载。四,对铁路工程给出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预报方法,建立相应路段的可靠分析办法。根据水利结构的特性,分析研究坝址随机地震模型,在强度非平稳和平稳的随机地震动场假定下确定建立抗震可靠办法和相应结构反应。

我们将镇江,鞍山,唐山等有着不同特色的城市作为灾害的典型区域,选择昆线—普雄段作为防治多种灾害的重大典型区域,选择广州作为我国大城市防洪典型,在这些区域运用仿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损失评估,危险性分析,人工智能,决策和应急反应系统等先进的土木工程防灾系统,充分展现了高新减灾技术在土木基础设施减灾领域中的优势,为我国重大土木工程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土木基础建设减灾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生命线和大型结构工程控制

根据灾害的动力作用特性和灾害作用空间的分布,研究生命线和结构工程以及周边介质作用产生的非线性灾害响应,提供相应优化的控制方法与理论。为了确定大型非线性结构灾害的响应,要对桥梁,建筑,海工,水工等大型构件,材料和体系进行灾害模拟试验,分析其在极端情况下动力破坏,失效与坍塌的可能,还要研究周边介质互相作用的材料。为了确定结构灾害性设计和控制,需要研究多级防灾的性态水准,性态目标和防设水准,建立起性态追准和结构灾害的关系,确定结构灾害的性态设计与控制设计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减震装置和大出力,低耗能,高性能的智能驱动装置,研究大型结构灾害控制的技术和措施,配备智能控制系统。

(二)岩土工程灾害的防治

岩土灾害的防治需要对土体的非均质及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地下空间使用后的环境损伤和诱变灾害可能,重点关注灾害和工程的作用力,灾变行为与减灾的新技术。高应力深部地下工程防治要研究深采条件下岩体特征和围岩顶板灾害,变形破坏,岩爆和瓦斯突出的关系,使用地下承运和岩体结构的运移关系,开采突水的机理来确定优化方案。大型地下工程环境控制主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使用和开挖工程导致的地表塌陷,做好控制工作,保护地表水和含水层。重大土木工程地基失效防止需要根据岩土的材料特点,研究岩体与原位土的动,静力学性能,土体液化及液化后的变形,建立起岩体构造面—非连续介质模型。探索地基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下残余变形,失稳和结构作用的机理。确定地基加固的办法和定量评估技术。

四:数字减灾工程系统

数字减灾是针对重大工程和城市灾害的分布不均和复杂性等特点,运用现代数字模拟技术,再现灾害破坏特征,过程,灾害分布,模拟减灾策略和减灾效果。重大工程数字减灾模型是重点研究地震灾害试验和风灾试验的系统,主要再现了灾害的分布的范围和过程,找出控制的办法并模拟。城市数字减灾系统主要依据城市灾害的评价模型,主要针对城市典型灾害历史,建立城市数字减灾工程。

结语

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是一项前沿的科学技术,涉及工程,信息,土木,地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综合性较强。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开拓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今后的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增强减灾基础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茹继平;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进展与趋势[J]土木工程学报 2000(6)

[2]瞿伟廉;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3)

[3]项海帆;结构风工程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振动工程学报 1997(3)

第5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词] 土木工程特点; 知识结构; 培养计划

[基金项目] 同济大学教育与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8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较多地借鉴了前苏联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培养目标上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服务;专业设置上表现为专业划分过细过多,缺少专业的交叉;课程安排上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践,而对传授专业研究的最新发展缺少足够的重视;教学方法上则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高等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原先的不足逐渐被认识,教育工作者正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这种体系已经大体建立并处于不断完善中。一方面对于许多问题比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材建设等已经统一了思想并取得了成果。另一方面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等8个专业综合为土木工程,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土木工程人才面临新的挑战,有必要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木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了解土木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将有助于认识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最大的两个特点就在于它的”个性”和“综合性”

(一)个性

土木工程常常是单一的,在大部分时候无法连续不断地复制和销售。其规模一般较大,无法试做,做完后也很难退货。此外,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地质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还没有完全国际化,各国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法律规定、规范和行业标准等。这个特点决定了土木工程产品本身和制作过程具有很强的个性,从业人员应特别重视经验和工程案例的积累。

(二)综合性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计算机、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经济等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很多场合还应顾及社会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也就是说,土木工程师的工作对象除了物以外,还有人。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一个土木工程师可能仅仅专长于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但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应当有所了解。

二、土木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素质

一般认为,现代土木工程人才应具备:实践-理论-计算三极的知识结购。

工程师最终的任务是将理论和计算的东西在实践中应用,并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所以工程人员必须具备实践技能。同时,土木工程师还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是因为,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由于客观情况过于复杂等原因,难于如实地进行理论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来解决。理论知识主要指数学、力学和专业知识,也包括必要的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它对实践和计算起指导作用。计算机的出现对传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带来了冲击。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程,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土木工程师必备的条件。这表现在:1.理论分析较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采用计算机分析则有可能提出供选择的方案,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案。2.用计算机模拟结构的试验,一方面可以突破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结构的足尺试验,并可方便地修改参数;另一方面有些结构难于进行直接或大量试验(如构筑物倒塌分析等),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就能体现出其优越性。3.专家系统、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化施工等成为可能。同时,具有实时性、远程性和交互性特点的网络技术的兴起,为大量数据的传送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土木工程综合性强的特点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分析、处理、决策需要以大量的数据信息为基础。所以,网络技术必将在土木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

为适应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具备了以上的知识结构的现代土木工程师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具备以下素质:1.具有良好的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2.具备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经济、文化、财政、法律、民族、宗教等);3.有较高的管理理论和能力,具备经营与开拓能力;4.关注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这样,土木工程师才有可能使其所负责的建设项目满足人们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从而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

三、完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6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词: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由于社会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的有效管控作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于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是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无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工作,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科学严谨、合理,从而使得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和科学管理,能够促进投资成本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合理而均衡的分配,从而使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获得更高的增值,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本文主要从房屋建筑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难点和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分析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房屋建筑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难点分析

(一)严密控制测量定位

基于平面基准点,合理设置多个施工平面控制点,控制点应该设置在施工现场四周,需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布设具置。建筑工程的高程控制点实质上是引测至施工现场附件的高程基准点。通常来说,平面控制点、基准点需要布设在难以被破坏的位置,并通过混凝土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频繁符合基准点,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桩基测量控制网,根据各桩位在全站仪坐标上的中心坐标进行放样,接着将各桩位中心位置引测到难以被破坏的位置或钢轨上,并进行红漆标记。埋设完护筒后,根据主轴线和各个放样基准点检查和复核各个桩位。

(二)严格控制泥浆质量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阶段,泥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混凝土桩身的强度。通常来说,泥浆比重偏低时,钻进速度偏快,可以减少泥浆糊钻,孔壁上将形成坚韧性好和薄层泥浆,这样的孔壁使得桩身混泥土和桩周的接触面更大,可以形成较大的桩身摩阻力。在首次浇筑混凝土时,需要特别注意和严格把握泥浆质量,尽量减少泥浆阻力,以保障混凝土注入孔低时具备较大的冲击力,可以有效冲开管口处的淤泥河沉渣,不然可能出现混泥土夹泥情况,会严重降低混泥土桩身的强度。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可以通过提高泥浆的粘度和比重来悬浮孔底沉渣,达到清理孔底的效果,但是在清孔后应注水稀释泥浆,确保泥浆粘度和比重达到规定范围,从而确保混泥土浇筑的质量。

(三)严密把控混凝土浇筑的各个细节

建筑工程桩基础混凝土灌注阶段,导管的埋置深度和提升熟读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灌质量,需要合理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良好。基于混凝土流动扩散理论,导管埋置过深将导致管内混凝土难以流出管道;导管埋置过浅,将导致导管外的泥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夹泥,导致断桩。通常来说,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最好在2-3米处。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该定时测量导管内外的混凝土深度,并实时提升导管高度,合理控制导管的拆卸长度,尽量避免导管提升过高,防止断桩。

二、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分析和防治

(一)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材料方面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材料方面的成因

(1)水泥主要是用来将混凝土黏在一起,起到粘连作用,水泥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因此混凝土中水泥所占比重越多,那么混凝土就越容易发生变形。这是因为水泥这个特性,使得使用较多水泥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裂缝,通常来说,使用水泥较多的混凝土强度相对较高,收缩性也就越高,反之收缩性越低;

(2)和粗骨料相比,细骨料更加具有收缩性,因而会破坏混凝土强度;

(3)水泥活性过高也会造成混凝土收缩性增大,出现裂缝;

(4)混凝土坍落往往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裂缝。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材料方面的控制措施

(1)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水泥,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收缩变形;

(2)在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安全规定的条件在,尽量减少水泥使用量,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温度变化造成的混凝土变形;

(3)减少骨料中细骨料的比重,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进而就能够避免混凝土变形;

(4)尽量将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收缩性。

(二)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施工方面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施工方面的成因

(1)如果说预埋管道直径相对较小,房间面积受到一定限制,管道方向和混凝收缩垂直水平方向不同,那么混凝土出现裂缝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反之如果预埋管道直径过大,房间面积很大,管道走向和线路垂直于混凝土收缩方向,那么混凝土就很容易出现裂缝;

(2)混凝土开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护不当,不合理养护会造成混凝土胶结能力降低,还有可能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这样就会造成混凝土过早的出现收缩,混凝土强度降低,达不到之前设计的荷载能力,出现开裂情况。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1)为了避免工程完成后出现混凝土开裂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预埋管线直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应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上下部位均加铺间距为200mm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②混凝土刚筑好之后立即进行养护,可以使用蓄水养护方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两天内,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环境中;如果说混凝土浇筑面积大,那么还需要借助相关养护剂进行养护。

第7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工程施工 质量管理 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06-02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难点分析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将我国城市的建设推向了更大的高潮,而且也同样对整个交通规划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工程施工管理重难点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均得到应用与普及,有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关注,而且也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建设工程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难点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难点的分析与控制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该文从软土路基处理和质量管理措施两项重难点对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今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供经验和指导。

1 高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1.1 垫层及降水处理

如果地表层为细粒土并且具有较高的地下水,则必须铺垫0.5~2 m厚的垫层在表面,一般选择松散性材料作为垫层为最佳,或者使用人工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以此保证增加地表的硬层,进而保证能对起重设备起到支撑的作用,充分保证机械正常施工与顺利通行,并且使地表面与地下水距离增加,防止降低夯击效率或者夯坑产生大量积水。

1.2 强夯夯击

使用强夯施工法,必须按照从深到浅的顺序进行加固,首先加固深层的土质,接着对中层的土质进行加固,最后加固表层土。根据上述程序开展强夯施工,在最后一遍夯点的夯击结束之后,使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因此,夯坑底面上部的填土较为松散,并且因为强夯导致强烈地振动,会造成松动附近已经夯实的表土层,所以,一般在完成最后一遍夯实之后,再通过低能量再次满夯。在夯后检查工程质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厚的表层土密实程度不如下层土,由此可见,满夯的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针对砂土、碎石等大颗粒的松散体来说,侧向变形较为严重,进而夯密较困难。由于表层土是浅地基的中坚力量,作为主要持力层,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会导致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均匀沉降,甚至整体沉降,因而要高度重视夯实表层土。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小夯锤进行夯击,增加满夯夯击的频率,进而达到有效夯实表层土的目的。

1.3 监测

强夯施工法必须完全按照施工程序和流程_展,同时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监测整个施工。第一,在开夯之前要对夯锤落距和锤重进行检查,保证其能实现夯击设计要求的能量。如果夯锤使用时间较长,会磨损底面,造成夯锤重量不够,而落距和设计要求存在出入也经常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因而对单击的夯击能均有影响。第二,强夯施工期间,经常出现夯点放线错误的现象。因此,在强夯施工前的每一个夯击之前,都要重新仔细测量与复核夯点定位,在夯完之后全面细致地检查夯坑的位置,如果存在漏夯和夯点偏差必须马上调整和改正。第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设计要求检查各个夯点夯击的次数以及每一击的夯沉量。第四,由于强夯施工较为特殊,在施工过程中,能否选择符合设计需求与规范的参数与施工程序,在施工完成后的检查中不易发现,所以,必须全面记录详细的施工情况与各个参数。

2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2.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随着新材料在高速公路施工材料中的广泛应用,导致高速公路施工材料分配过程中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并且材料的规格与型号未得到正确界定,因此,若材料得不到科学分配与管理,会导致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且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最终导致造价管理不恰当。因此,必须对高速公路施工材料管理体系进行健全,高效科学地管理高速公路,保证如期开展施工,不断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2.2 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要对有关专业图纸进行严格把关,保证项目施工有正确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则应立即改正和完善;如果设计图纸与最佳图纸的差异较大,应马上对其进行调整。作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的保障,则混凝土应具备一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在处理混凝土时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与施工技术。是否具备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施工进度的快慢,因此,应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为高速公路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缩减工程造价成本,优化高速公路周期,充分保证高速公路质量。另外,高速公路方案的确定还应该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结构与施工工艺等内容。

2.3 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在建设高速公路工程过程中,应保证施工良好的质量,因为工程建设与经济、行政、技术等各方面内容有紧密的联系。高速公路队伍能否具备较强的执行力与良好的素质水平直接由能否良好控制高速公路质量所决定,同时充分展现整个团队的能力。在高速公路施工进行时,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质量观念,要在保证工程表面质量的同时,切实对高速公路整体质量体系进行有效控制。目前,如果要不断推动高速公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应当积极强化高速公路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选拔机制,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高速公路人员队伍,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有效处理好出现的质量问题。

2.4 不能忽视季节施工技术措施

对于雨季施工,应当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集中建立排水系统,并完善集水和排污系统,保证施工场地中不会集中过多雨水。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好天气动态,保证雨天不进行施工,特殊状况除外,同时要做好防雨,将防雨遮盖的材料提前准备好,可采用油布、塑料薄膜等,将混凝土塌落度调整好,进行有效测试,对砂石含水量进行准确测定,确定合适的施工配合比,进而实现科学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良好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新技术以其高效、实用的优势受到广泛应用,在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高效工作,特别是作为高速公路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施工质量管理对重难点分析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落后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实现现代管理的需求,所以,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强化施工质量管理重难点分析的要求至关重要。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具有巨大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友虎.路桥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一些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10(19):375.

[2] 赖海宁,郑满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6):143.

[3] 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8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1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常见的不足

1.1勘察依据不充分

设计意图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J立‘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1.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①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②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2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2.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①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献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③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第9篇:土建工程重点难点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建筑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由于时代不断进行变化,建筑行业的结构和形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变,逐渐改变成了以高层建筑为了主的局面。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更复杂,技术难度不断增加,使得我国高层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难题,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必须要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重视起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通常来说,高层建筑施工一般有五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高层施工的规模相对比较大,投资的成本也会相对增加,尤其是延误工期之后,会大大增加工程的成本;第二个特点就是施工的工艺比较复杂,由于高层建筑需要的功能性比较强,所以建筑的内部结构也就会比较复杂,就会大大增加施工技术的难度;高层建筑施工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施工所需的时间比较长,由于施工的工艺比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就会延长施工的工期,天气因素也会引起工程工期加长,这样建筑工程就不能按时完成,对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会产生严重的影响【1】;第四个特点就是施工的场地比较狭窄,由于高层建筑是向上进行伸展的,所以施工的空间就比较狭窄,这样就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施工人员很难进行施工,对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五个特点就是建筑功能的多样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系统,比如说排水系统、暖气系统、网络系统等,这些系统不仅会延长施工时间,还会增加了施工技术的难度。

2、分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2.1高层建筑逆向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逆向施工的内容比较复杂,包含的施工部分也比较多,所需要控制的要点相对也会增加。逆向施工技术和顺向施工技术有很大的差别,逆向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布置管线的分布,然后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逆向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建筑的面积,还能够增强地下室的结构强度。为了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还要提高内部支持强度。逆向施工技术可以对避免出现基坑变形和沉降问题,能够保证施工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同时对地上和地下进行施工,这样就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保证工程能够在施工期限内完成。

2.2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

现代高层建筑的主流就是钢结构,由于钢结构简洁大方,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就目前来看,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种类比较丰富,这样就使得施工类型更加多样化。比如说,在高层建筑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广泛的运用高层重型钢结构和混凝土混合结构。由于钢属于热传递材料,热传导比较强,这样就会给施工安全成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预防火灾,其主要的控制要点有吊装的安全性、测控的准确性、焊接的专业性等,要将这些落实到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跨度比较大,时间和天气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们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混凝土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在高层建筑进行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对建筑施工的场地、环境和原材料,科学的选取和配置混凝土,还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试验。根据施工的要求,对配置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增强混凝土的强度,这样才能将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才能满足建筑的需求,达到预期的目标【2】。

3、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相关控制措施

3.1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保证建筑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整个工程。高层建筑项目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安排人员对施工的场地和环境进行仔细的考察,构建一个全面的设计图,对高层建筑的重要部位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和设计人员进行良好的交接。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不同形态的建筑物必须要使用不同的设计理念,对一些重要部位和施工难度比较大的地方都需要进行标注,这样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就能减少安全隐患,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比如说,在对钢结构的构件连接、钢材的型号规格、防锈处理等都需要解释清楚;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钢材的需求都需要准确的做出要求。

3.2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

由于科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高层建筑就应运而生,由于高层建筑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在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就需要应用大量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3】。承包商可以根据高层建筑的整体形态,使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对施工单位进行分布式的管理,这样建筑企业就能在施工之前做好规划,施工过程中进行对照,施工完成之后进行检查,能够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我们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改变,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结语:

高层建筑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技术上的重点进行研究和分析,施工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实际经验,设计人员需要实现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还要对重点进行标注。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隆.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中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4,22(23):1607-1608.

[2]孙广宇.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1,32(18):196-196.

[3]梁健宇.对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控制的几点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61):1450-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