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生态城市前景精选(九篇)

生态城市前景

第1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保护;利用;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60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湿地正在快速消退,城市湿地在保护与利用之间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途径加以解决,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体现湿地的经济和人文价值。

二、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湿地生态资源丰富,是集湖泊、湿地、生物、沙漠多种独特而稀有的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湿地,其主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景观建设

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对人类的贡献不仅是有形的、物质的,更是无形的、精神的。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它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景观。水体———陆地的镶嵌格局使城市具有显著的景观特异性,水体景观、坡岸景观和陆地景观的结合,体现出城市的景观多样性,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水体粼粼、岸边芦苇丛生,鸟儿飞翔,为附近居民提供旅游和娱乐休憩场所,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沙湖湿地景观中的水体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而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要素,集中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在湿地周围的公共空间进行的规划以湿地为主要内容,利用湿地蜿蜒开阔的水体,设计多视角观赏滨水景观的场所,给人以强烈视觉效应的滨水景象。通过节点的对位、景观通道的引导,形成有韵律的空间序列,使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相呼应,形成以内河水系为生态城市水体的景观构架,建造和发展湿地斑块为镶嵌,充分展现水系交融,绿色辉映,使都市具有水体和植被的生态网络。

2、净化环境

湿地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城市发挥着它对水体、环境乃至城市的净化功能。城市污水排放量很大,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建立与工业污水处理相配套的湿地,有利于污水的再利用。污水是经过水管进入人工湿地,沿一定方向流动,通过湿地植物、土壤基质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降解污染,净化水质。在美国佛罗里达,城镇废水经过柏树沼泽后,98%的氮和97%的磷被吸收净化。现在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湿地的基质与挺水植物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大面积的栖息地,为硝化和脱氮作用,以及许多污染物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通过湿地来处理城市污水,不仅能有效地净化污水,同时还可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水生植物的增产,而且还可节约能源,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达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湿地的蒸发,可调节区域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对一些城市的观测结果表明,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从而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同时,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噪声。

3、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在生态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淡水湿地拥有世界上40%的物种,其中12%为动物物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重要的栖息地,是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三、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目前,对于国内外城市湿地保护的研究集中在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加强湿地立法建设等方面。但仍有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湿地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主要存在于以下四点:

1、快速城市化与湿地保护的矛盾日益激烈

20世纪初至今,城市人口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例从14%增长到50%。快速城市化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也导致了城市湿地生境的丧失。快速开发建设、城市建筑、垃圾、噪声、水体和大气污染都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另外,众多的堤坝阻断了湿地内水体的水力联系,使湿地的水环境状况发生了物理改变和重组,将湿地的功能人为地紧缩于堤内,削弱了湿地的天然功能。

2、城市观光旅游对城市湿地的破坏十分严重

近年来随着湿地开发及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接待的游人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另外,从游客的构成情况可以看出,作为城市型湿地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本地游客比例较大,这使其旅游市场的波动性减弱,在旅游季节,只有高峰而没有低谷,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使受损的生态系统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恢复。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若干扰超过生态阂限,将使整个生态系统趋于崩溃。

3、产业发展对湿地生态及水环境的影响巨大

历史原因形成的沿河产业带对湿地及水环境影响巨大。沿岸的石油化工、造纸、制药、印刷等污染严重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对江河流域的水质造成了污染,给湿地的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化肥随着地表径流进人江河,使河流受到一定的面源污染。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排水管道系统的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回用率三项指标都很低。虽然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但是过多的污水排放超过了湿地的净化功能,就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以及水体富营养化,从而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4、经济利益使湿地利用过度,破坏生态平衡

保护湿地近年来才提上日程,大量的城市湿地因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而遭到破坏,部分湿地被改造为耕地或鱼塘,湿地植被过度采伐利用造成湿地物种锐减,频繁的水系清淤、滩涂改造使得湿地水陆环境发生改变,湿地生境被破坏。

四、城市湿地利用的成本

城市湿地利用的成本是指城市居民在使用、开发城市湿地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城市湿地利用的成本一方面指开发建设城市湿地而投入的资金、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是指外部成本。

当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行为不能被市场价格正确反映的时候,外部性就产生了。地产开发商为了开发更多的土地获取集聚效应,会充分利用任何土地,侵夺开发楼盘附近的城市湿地,其产生的建筑废物会对湿地资源造成破坏。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湿地将遭受严重污染以至功能退化,甚至由于城市的过度开发而导致城市湿地的消亡。这是由于个人或各个集团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将外部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原因。显然,如果忽视城市湿地利用过程中的外部性,市场交易本身不会使生产者同时考虑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这样就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城市管理者必须考虑开发、利用城市湿地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成本,将外部成本内部化。

城市管理者为了强制生产者将其外部成本内部化,通常实施一些法规政策,限制污染物的排放,这是(命令)控制型的管理方法。城市管理者也可采用基于市场的方法来解决城市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一种方法是对生产者收取排污费或使用费,迫使生产者考虑外部成本;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权进行买卖。当然,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权的买卖价格不能仅仅考虑城市湿地的土地价值,还将考虑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功能等综合因素

五、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措施

1、提高公民湿地保护意识

加强对湿地的各种功能、价值及效益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湿地保护意识,让社会公众了解湿地、爱护湿地,监督各类污水非法排入湿地,以法律形式规定湿地保护的方法和手段,使湿地保护与利用逐渐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确保湿地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2、以地方立法推动全国性的湿地保护立法。

从国外城市湿地管理保护的历程来看,法律体系是湿地保护的基石。由于我国湿地地区性差异很大,国家层面的湿地法律制定非常困难,但相比于国家立法,城市层面的湿地保护条例由于考虑范围较小,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少,更容易针对地方湿地面临的具体情况制定与实行。即便在发达国家,湿地保护也是以更为详细的地方性政策与条例在起主导作用。因此,诸如上海等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尝试先行设立地方性的湿地法规以解决日益迫切的城市湿地问题,同时也为湿地保护积累经验,进而反过来推动全国性的湿地保护法的建立。

3、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成为当前保护湿地积极有效的措施,市中心开发建设水体公园,应在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的同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做好水资源保护与水生生物平衡,避免富营养化而造成臭湖、死湖。另外,还要以湿地保护区为平台,建立科研、科普教育、公民休闲等场所。

4、严格湿地占用机制,建立占补平衡制度。

我国城市的湿地资源已经非常稀缺,有必要尽快开展严格的湿地占用补偿机制。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矫正被严重低估了的环境资源价格,实现湿地的正外部性内部化。基于国外的湿地补偿经验和我国城市的具体情况,城市的湿地生态补偿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湿地迁移和我国基本农田占补平衡的做法,如美国:纽约市的湿地迁移的补偿比例(异地新建的补偿湿地和受损湿地的面积比)至少为2∶1,芝加哥市区域内的湿地迁移的补偿比例为1.5∶1,跨区域补偿比例3∶1。我国城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实地补偿和付费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对于湿地保护任务紧迫而土地资源又稀缺的上海市而言,对于市政开发等难以避免的湿地占用行为,一方面至少需要在其他区域新建相同面积的湿地进行湿地迁移补偿,确保城市湿地总面积不减小;另一方面,对湿地的迁移造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损失进行付费补偿。补偿费用应作为城市湿地生态建设和管护资金的来源与保障。

六、结束语

总之,造成城市湿地保护利用问题的根本原因与法律保障的缺失、管理体系和基础数据体系的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不高有直接关系。因此,政府要加大立法,使城市湿地由单一的资源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将社会各方里面全部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

参考文献

[1]谢屹,温亚利,李小勇,等.北京城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问题及解

决途径[J].城市问题,2009(11):50-54.

第2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园林设计师运用自身的智慧及设计理念,尊重自然,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踏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建设。近年来,国内外现代城市的规划及建设中,有关部门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加强景观设计建设,逐步把园林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高度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城市独特的气候特点、自然风光以及地域文化特色,营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

1.1 把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发展十分重视,希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城市的园林景观布局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在城市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争取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能够和谐有效发展,获得更多的效益,避免其矛盾关系的形成。

1.2 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不断完善

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时,不仅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考虑在内,还十分重视科学管理方式,并能将两方面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根据当前城市的发展实况,进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具有科学性、适用性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1.3 创造了一批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一些城市从实际情况出发,为了能够满足城市规划整体布局需求,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突出表现了该城市独具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内涵,园林绿地系统有了进一步完善,创造出了具有先进指标、良好质量、环境优良、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拥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作品。

1.4 促进节约园林建设的探索与推广

一些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会结合实际设计需要,主动地探索如何节约园林项目投入的浪费行为,在景观园林实际建设过程中,结合物种地域性选择使用本地树种,还充分考虑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再利用,并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能源方面应用太阳能为照明系统等。

2.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对于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一定会将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做榛准,并结合众多学科领域的先进知识理论,找寻以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特点,景观组合的技术手段、实际施工、建设成本预算等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规划,促使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树立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进而帮助城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可以通过城市景观规划,使城市更加的美丽,而且还促进城市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不能够获得有效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合理应用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设计师应注意符合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注意,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后续的改善及提高,将城市转变成一个生态化、休闲化的现代化都市。

2.2 具有长期目标的规划,并以现代城市的整体发展要求作为依据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应该将城市化生态环境、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以及发展总体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合理布局,满足现代城市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景观建设,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城市化景观设计的方案,实现城市景观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进而发挥其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化建设的作用。

2.3 将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

专业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对生态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其更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在设计中,要结合当地植物类型,进行园林植物的最佳配置,协调好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扩大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效益。此外,还要坚持适地种植的原则,树种的选择需要当地树种,同时,也需要引入外来树种进行辅助。设计人员应贯彻生态理念,推动和谐生态环境发展,使城市建设可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2.4 处理好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设计师需要明确,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小为主,兼顾中小组合。在实际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注重空间绿化与绿地建设相协调,使绿化效果能够体现多层次。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根据城市规划理论和生态理论,选择适宜种植的树种。城市园林绿化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不仅要考虑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也需要考虑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社区的建设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还需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应用,景观设计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地接触经济、生态、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对于园林绿化工程长远利益也需要考虑。

2.5 多学科高度综合应用性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将众多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它代表了城市景观设计的高度综合。包括建筑学、美学、城市规划、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单单需要运用感性态度去考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需要理性化的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及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从而促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员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加入更多的创作理念,进而产生新的思路,采取一些优势,促进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结语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是地理学、生态环境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工程。未来的景观建设将会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以及呈现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投资环境,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立足于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管理的原则,建设成一项符合广大人民需要的社会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第3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观;生态环境保护;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近几年,随着气候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恶劣,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像是地球一小时活动,还有对于环保材质的超市购物袋的使用,以及对于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提倡,对于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倡导,所有这些现象已经表明了现代人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我们都知道,一个城市的环境的开发只有做到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当代的城市环境的发展模式并不是这样,城市当中的工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领头军,但是工业发展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了环境的重要隐患,工业废物、废气和废水的排放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严重的遭到了破坏,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仅仅要提倡保护环境,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当中也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第一位,现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当中,可持续景观、生态景观、环保景观现在已经脱离空喊口号的状态了,设计师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 城市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景观设计师都知道,生态环境设计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规划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因为这能够影响到城市的环境维护,在一座城市里,公共景观是一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开放性的空间,自然环境的优越能够使得居民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城市的居民的居住也会变得更加闲适,现代城市当中,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速,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在休闲时间都渴望能够得到放松,城市的公共景观就能够提供这样一个休闲娱乐场所,这也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的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规则影响,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行业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是,现代我国的很多城市的公共景观环境的发展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景观陈旧、自然景观相对较少,在景观设计当中没有与生态环境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也有一些设计师试着与自然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向着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环境,这样的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还有一些设计师却试图改变自然环境,人工创造自然环境,更严重的是还有一些设计师直接只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考虑,人工加一块草坪、开挖一段人工河就算是生态型住宅,这样的做法完全丧失了我们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生活与环境理念,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达到田园生活的标准,但是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高层次的生活理念的追求并没有错,对于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坚持更是需要提倡的,如果想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就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景观的设计师之间进行沟通合作,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好地景观环境设计的结果。

2 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

2.1 在城市当中进行小范围的城市景观的建设对于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直接影响

在现代的城市当中进行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一般是在住宅区、城市景观、公园等小范围内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样的建设对于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城市的景观规划部门与环保部门之间应该进行协商合作,努力争取将城市的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建立起联系。

2.2 在投资上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现在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多数还停留在号召阶段,对于生态环境进行直接投资的还在少数,但是在生态景观的建设上却能够做出很大的投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型的城市景观建设能够给城市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助力,所以两者之间要共同进行协调,进行合作开发,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3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依赖

自然环境的反应就是景观,自然环境存在各种生命,人们享受的需求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之上的,由于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综合反映,也在不间断的进行着生存和死亡的交替,因此,一个景观如果是健康的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再生。如果景观没有再生能力,就没有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健康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恢 复大量被破坏的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便是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景观设计学的根本的专业目标。城市的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前要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研究,将一个可行性方案制订起来,再进行城市景观的开发,不能只从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也要对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努力创造环境、人、生态的和谐相处的发展前景。

3 城市生态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3.1 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

在城市的生态景观当中就算是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片草地,甚至一块广场,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每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当中, 都存在着自然元素和生物元素。我们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在有人介入的情况之下,尽量的不对自然产生干扰或者说是人类的活动的介入能够帮助自然恢复生态系统。

3.2 自然环境和生物植被相适宜

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不能回避的就是在进行人为的介入的过程当中很多植被与生物会被引入到生态环境当中来维持环境的平衡,如果想要得到生态平衡,就要考虑环境是否能够承受引入的植被和生物,不能单方面地以人的意志为中心。

3.3 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人类的干扰

有学者在进行一些实地的公园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只用了很少一部分的人为干扰,在完全保留自然河流生态廊道的基底上,创造了比较完美的一套崭新的生态景观,最大程度上将自然生态系统保留了下来,还进行了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

3.4 将原来的人文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

一些比较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优点就在于能够将一些废弃的工厂的场地利用起来,进行装修和改造,这样不仅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起来的人文风貌,还能够将我国非凡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将一些能够体现专业知识的景观保留下来,将现代环境意识、生态理念、文化与人性体现出来。

4 总结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景观设计的相关负责人员在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之前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因素应该进行充分地考虑,要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加入生态景观建筑方法进行设计,目标在于能够设计出既具有生态环保作用又能够展现城市现代化风貌的景观,这样才实现了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丽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大道工程景观设计[C].//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

第4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工程;生态理念;应用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对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提升。因此,人们对城市园林工程景观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逐渐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园林工程景观建设中,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1城市园林工程中应用生态理念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不断加快,汽车数量逐渐增多,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空气质量。在城市园林工程景观建设过程中应用生态理念,能够充分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促使人们能够更加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进而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同时,如果城市空气质量能够获得改善,就会起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社会稳定良好发展的作用。

1.2有助于优化城市容貌

在城市园林工程景观建设中引用生态理念,能够让更多的植物应用在城市园林中,而且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也正在不断增加,这对于城市的环境美化具有很大作用。

2城市园林工程中对生态理念的应用研究

2.1维护生态和谐,保护生态系统

在传统的思想理念背景下,城市的园林设计不仅需要具备整洁、美观的特点,还应该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城市园林建设对生态理念的应用应重视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协调性。总之,城市的园林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还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理念。认真分析当前城市的环境状况,然后结合当地城市的现状和人文特色等,利用生态理念全面分析环境质量的目标和生态目标以及人们的生活目标等。优先选择乡土植物,根据周围环境的地形、水质以及土壤等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同时,也可以选择移栽的形式引进适合当地的园林植物,有效提升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质量。

2.2使用生态物料

在生态理念的背景下,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将具有较强生态特性的资源和物料有效应用在城市的园林工程建设中,有利于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对环境的保护,能够与可持续发展观相契合。首先,应增加土壤中的有用物质。绿色植物的养护和栽培需要其土壤中含有比较多能够适合植物良好生长的营养元素。因此,城市园林建设应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和土壤,在土壤中增添一些比较有营养的成分,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其次,应正确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资源。在城市的园林工程建设中,需要应用比较多的构建材料,在当前生态理念背景下,选择对环境友好,能够可循环利用的生态资源和材料,有效运用能够再生的材料和资源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规划和布置,在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节约使用资源和物料,减少能源消耗。

2.3构建生态化植被设计方案

在设计城市园林工程过程中,应选择种类比较多的植被,并且能够根据此做出不同的建设方案。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选择不同的园林布景,提高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以有效维持城市生态园林所具有的人文性、生态性以及艺术性,加强城市园林景观为人们所带来的美好感受。充分结合不同的植物生长特点,合理地搭配设计。例如,水生植物就需要根据其城市的园林水质环境进行景观布置,但如果是喜干植物就需要将其种植在远离水源的地方。同时,在选择不同植物物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的艺术表现、环境质量以及生态效益等因素。充分重视植物本身生长的特点,利用城市园林环境的实际情况,有效实现对城市生态园林的设计和规划。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理念在城市园林工程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园林建设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发展程度。因此,在城市园林工程景观建设中应用生态理念,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够实现和谐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锡象.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以漳州北江滨路及沿江景观工程规划方案设计为例[J].中国林业,2015(10)

2周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低冲击开发”理念运用策略研究———以开江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室内设计,2016(2)

第5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景观保护;景观规划;生态意识;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S6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69

当前,在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转型时期,城市作为生态保护框架的基本单位,实现其城市景观的合理保护与规划,是我国整体生态体制革新的基本保障。城市景观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保护2个方面。其中,自然景观保护是指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文景观保护则是对城市居民非物质文化及民风民俗等具有人文价值意义物态的保护。本文就目前城市景观保护与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1 城市景观保护与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做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想目标,各政府在这一战略决策的引导下,纷纷响应,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这就给城镇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这也给城镇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在推进园林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规划不合理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由于对技术的过于追求,导致在区域布局中不能准确定位各区域的结构地位与功能定位。同时,现有城市景观规划体系粗犷,无法满足城市景观规划建设的现行和未来发展的需要[1]。

随着城市景观规划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部制定的标准体系中虽然明确了风景园林的涵盖领域,但是将园林景观工程主体标准纳入到技术标准体系显然是不适宜的,而且随着风景园林实践的不断深入,专业分类不断细化,使得原有的城市景观规划体系,即从宏观的城市总体景观规划到微观局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在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分区景观和城市局部景观3个方面显得过于粗线条。这就亟待一种新的标准的建构,现有的标准已无法满足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发展的需要。从当前的标准体系来看,现有规划设计标准类型过于单一,覆盖面也相当狭窄,缺少灵活性和实用性。然而,在国外,则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类繁多,具有本地特色以及关系明确的规划标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标准更加的实用、灵活,更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基于此,我国应加快对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标准的健全与完善,科学规划、灵活应用[2]。

1.2 城市景观内涵缺失

城市景观内涵是指景观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可以是人格理想、人文精神、生态自然观念等,可以说城市景观作为城市风貌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表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是一个城市内涵的缩影。但是,随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趋同,高楼、立交桥、居民区等被人们认为是城市繁荣的主要表现。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城市景观逐渐的失去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取而代之的是高档、繁荣等表象的追求。这样的城市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是为了观赏而存在,更多的是在表现着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符号[3]。正是由于城市景观缺少文化内涵,使得很多城市景观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内容,也并没有将市民对景观环境的真正需求考虑进去,甚至一些景观只是单纯的唯视觉美,并没有真正的展现出一个城市景观的真正内涵。

1.3 城市景观的大规模“侵占”

在城市景观保护及建设过程中,城市景观被大规模的“侵占”,缺少特色。由于城镇化的推进,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缺少科学的认识,一味地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其景观规划成统一模样,很大程度上未实现城市的自然意蕴,与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自然理念相悖,而且在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更是缺少特色,盲目跟风,追“时尚”,导致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缺少科学性的规划[4]。

2 城市景观保护与规划建议

我国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在近年来虽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但是由于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及规划实践比较晚,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规划及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无法满足现有的城市景观保护建设的实际需求。为了建立健全完善的保护及规划架构体系,本文提出了完善城市景观保护与规划建设的对策,促进了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2.1 因地制宜加强规划

城市应根据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及景观现状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城市应采取“分工细化、分类引导、特色发展”的策略,实施因地制宜的特色化战略。首先推进城市特色发展途径,对各城市景观的保护及规划工作进行分工细化和分类指导,发挥各区域的战略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实现特色景观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5]。打造风格不同、产业不同的城市景观发展格局。针对各城市区域的文化传统、民俗习惯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通过文化、经济及产业创新,增强城市的保护力,提升景观建设的水平和品味。目前城镇城市景观规划体系建设是相对滞后的,还处于一种起步的阶段,因此,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建设、管理制度或者标准,通过合理的规划使城市景观建设不过于盲目,特别是应建立制定5a和10a目标规划,并且对已经实施的城市景观规划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同时结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时更新调整标准的体系框架。

2.2 开发与保护并举

以各城市独特的人文、自然及历史文化的资源为依托实现生态景观,利用城市的自然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使人们获得收益,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相关政府部门需引导综合开发,打造生态旅游模式。通过举行大型文化节,城市游等形式发展园林景观经济。这样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了城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保护生B环境及进行城市景观保护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城市景观保护与工作的质量与实效性。

2.3 拓展城市景观利用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生态保护及社会发展对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诉求,应以科学的态度,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紧抓实践,统筹兼顾,切合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战略,对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和保护进行调整,使该项处于最前端,充分发挥它的统筹引导性,加快前瞻性战略步伐,促进整个城市环境建设的健康有序的开展,拓宽城市景观的利用途径并逐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具体而言,应加强城市景观生活、生产及效益利用价值,拓宽其途径。城市景观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不开发不利用的“金屋藏娇”,而是在进行规划过程中,加大其利用价值,提高其保护效益,从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上进行的利用。城市景观最为直接地是将其转换为旅游资源,提高城市景观的经济效益潜力,使该项工作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同时,城市景观除了满足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发挥其地区及环境优势,缓解城市人口压力,防止城市景观的大规模“复制”。

3 结论

我国在进行城市景观保护及规划过程中,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加强规划、强化人们生态意识以及拓展城市景观利用途径完善城市景观保护与规划工作。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景观保护及规划过程中,积极达成景观保护规划部门与科研部分的“联动效应”,科研单位应积极根据实践情况为标准制定相关的技术和理论支持,景观保护规划部门应该为科研单位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资金人才储备,加强景观保护规划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协作,加快标城市景观规划建设的推进和改革。建立具有主导作用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规划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宏观统筹、协调沟通的职能,统一管理,协助各环节部分通力协作,努力实现良好的规划管理机制。调动各领域的力量投入到城市景^规划建设当中,充分调动各环节部门的力量,形成技术理论实践的合力,保障景观保护规划建设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白丽霞.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探讨[J].山西林业, 2016(1):38-39.

[2]朱彤.我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现状和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117.

[3]吴澜.论城市景观小品中地域文化的表达途径[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6,23(1):92-95.

[4]高黎,黄朝霞.地域文化在西安城市景观造型中的传承与彰显[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6,36(3):253-258.

第6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的建设当中,绿色生态园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进行交换,更让生态效益也得到了提升,绿色生态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作用,从而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让城市生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

1.1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城市中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够对人们居住的环境起到美化的作用,更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从而让社会能够和谐的发展。

1.2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于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能够让植物实现光合作用,从而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植物能够给城市的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2、 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2.1城市G色生态生态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

对于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更让人们居住的舒服,所以,在对城市景观园林规划时,应该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可以说,对于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其发展有着跨越性的特点,由以往的重视景观规划和建设,到如今注重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往由于没有认识到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导致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都是建立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而进行的。

在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时,应该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最好是运用本地的原生植物,然后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其实,在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时,运用本土的植物,更是对当地生态的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状态,避免外来引入植物度本地植物造成不利影响,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同时本地植物的景观设计,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为城市综合文化建设创造条件。例如,哈尔滨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丁香花作为主要植物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同时,极大的提升哈尔滨“丁香之城”的美誉与城市形象。

2.2结合园林文化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

在对绿色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一般以园林主题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对规划设计进行展现,并往往以此为园林命名,如苏州皇家园林。由于城市规划和历史变迁等原因,城市园林建设往往包括了原有场地改建和新建两种方式。城市园林原有场地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往往由原有基础建筑风格决定,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原有建筑历史与故事、分析原有建筑风格,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奠定基础。新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围绕园林主题,综合分析园林场地地形、城市气候环境、本地植物生长及形态特点,确定景观主题思想以开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2.3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城市化转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城市生活,使得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城市土地急剧的紧缺,由于土地的紧张,在进行城市园林的设计时,多为小型园林,想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中,进行园林的设计,从而加入更多的景观,这是目前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难题。立体绿化园林景观设计是在遵循多年生植物用原则,分析植物生长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提高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合理布局景观规划和设计,如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中的墙体、灯柱、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观赏性强的立体绿化景观。

3、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3.1 整体优化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3.2多样性原则

景观要突出多样性,其实就是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时,其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突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每个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造成植物种类也非常的多。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3.3综合性原则

其实,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时,自然和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4、生态园林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日益明显。城市的转型,让人们集中在一起进行生活、工作。城市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目的是对自然的改造,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舒适。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 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憩、 娱乐、 观赏的场所,而是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和倡导生态保护的大形势下,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既要遵循人性化、本土化、实用性的原则,又要符合生态性与美观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依纪.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7(06).

[2]朱保全.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探析[J].绿色科技.2015(12).

第7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生态园林 海绵城市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29―01

1前言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景观的空间结构和形式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它衍生于生态学。“景观生态”这一概念,是由景观学和生态学两门学科的交叉以及交流从而发展。基于生态学的研究,景观被定义为两种形式,强调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是狭义形式;广义则强调生态系统的研究,并对于景观的空间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中国现阶段的景观生态学发展

近20多年以来,景观生态学在我国得到保护和重视,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第都对景观生态进行探讨和研究,如王仰鳞提出了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方法,肖笃宁等,现代城市的生态性,决定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对在生态保护区概念和分类研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的探讨有所深化,对景观生态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的研究等。而我国学者李晓文等刚则是探讨了景观多样性与各种多样性和各层次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

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也由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水资源问题一直只是全人类一个最重要的“生命威胁”,目前,针对水资源问题,人类需要一个相对完善和综合性的方案。针对于此,“海绵城市”是一个绝佳的办法,处理水和生态环境问题。

“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是针对现阶段城市所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和水资源问题,它具有“弹性”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3.1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里兰州的雨洪专家在1990年提出。雨水花园作为海绵的城市的主力军,拥有“海绵城市的“小气孔”之称。“雨水花园”如同海绵中的小气孔,单个拎出来作用不大,组合在一起,就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在海绵城市中,雨水花园就是小小海绵,多个小小海绵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最终实现海绵城市。

3.1.1雨水花园的功能性

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模仿自然界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的形式,它通过植物和其它形式收集和“净化”雨水,通过植物和其它形式的综合作用让雨水进行“净化”,最终让净化过的雨水成为地下水的补给和城市用水。是一种新型绿地形式。

3.1.2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

雨水花园中的植物选择也有讲究。既要能有效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又要实现美观环境,所以植物的选择要具有去污性兼顾观赏性。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力强;耐涝抗旱,全能卫士,抗污染、抗虫害、抗病毒,抗冻、抗热的全能卫士。

3.2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海绵城市,能给城市带来许多益处。由于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模式比较传统,依赖于“灰色设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设施的老化和更新过慢经常导致许多大问题。而海绵城市的方式则是强调利用植物、以及其他绿地来进行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一形式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就目前全球的水资源问题,海绵城市是一个比较完整性的解决办法,因此建设海绵城市系统是一个必要的。2015年4月2日,多个城市已经成为试点城市。

4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

从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研究与运用得到发展,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在其方法和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景观生态学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善和提高,应该注重实用性、广泛性和集中性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还存在许多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景观生态学事业有一个更加高层次的提升。

第8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关键词]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has highligh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but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limi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garden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produc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ur country some garden c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expounds the garden city planning i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arden of city construction, how to go an a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 keywords]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各地市纷纷拉大城市框架,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园林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二)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严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三)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万~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亿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四)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2/3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A)。

二、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建设起的作用

(一)园林景观艺术可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园林景观不仅在对防风沙、涵养水源、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体,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方面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而且在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方面也有着非凡的艺术效果。在营造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绿地生态景观、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道路廊道斑块等景观,是自然生态景观再现于城市景观当中,从而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缓和。这样一来就更加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多样性。而景观的多样性包括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地貌景观的多样性和生物景观的多样性。园林景观艺术提倡生态之园,丰富的植物群落中,较多的植物品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错落有致,丰富的山体、水体等景观都是动物们喜爱的栖息、繁衍的地方。

(二)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

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借因才出果,精在如何体验本城市之异宜。首先是保护和发展山水形胜的特色。利用当地的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地处理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营造出具有本地特色、历史人文的景观。园林组成因素诸如山水、建筑、山石、树木都不会说话,而是借助赋予自然景物中的文化以表达,运用景名、额题、景联和摩崖石刻等为表达手段,烘托景观的意境。而借景的创作要求以“臆绝灵奇”为最高境界,达到“灵奇”的高水平。由此可见,此造景理法无时不刻地将当地的生态景观环境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生活习俗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将当地的文化、人文环境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使得城市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其次是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如今有许多的国家、城市都与它们当地的树种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该国家或城市的名称与该树种是连着的,比如荷兰的郁金香、中国的牡丹,漳州水仙、福州榕城、广东木棉,等等。

三、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我国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国家需要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才能确保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

(一)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二)制定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园林城市环境保护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三)加强环境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 参考文献 ]

[1]刘敏.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初探[J].上海环境科学,2002,(2).

[2]钟晓青.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J].生态科学,1996,(1).

[3]王秉洛.城市绿化——城市绿地系统——园林城市[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 2006.

[4]满益群.创建园林城市力争提前达标[N].张家界日报, 2007.

第9篇:生态城市前景范文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未来的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宜居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就变得意义重大.文章根据阜阳市规划区基本情况、规划的总体定位及技术思路等方面就如何做好园林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如何实施景观生态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园林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定位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34-03

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含义、规划内容与研究现状

1.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含义、规划内容

景观生态学(Land scape EcoI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1]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二类,一是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行为格局的研究,二是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居聚.[2]

1.2 国内外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研究现状

19世纪霍华德(Howard)的田园城市观点,到20世纪中期麦克哈根(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都在强调近自然或自然化的景观设计,其核心是基于区域资源和环境生态的适宜性分析的特点,将人类开发活动与之相适应.[3]20世纪后期福尔曼等(Forman)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和过程控制和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4]在我国,马世骏、吴良镛、王如松、俞孔坚等著名学者都提出了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景观生态规划思想.[5]

2 规划区基本概况

2.1 基本情况

2.1.1 自然地理情况

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是安徽西北地区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处于黄淮海平原南部、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周边地势平坦,属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至17℃,在南北气候区分最明显的秦岭、淮河一线交界处,四季分明,降水量适中,太阳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拥有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2.1.2 社会经济情况

阜阳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型城市,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步伐,阜阳市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建设.改变依靠传统农业的单一经济模式,积极推进工业发展,逐步改变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截至2013年,取得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62.5亿元,人均GDP达13839元.

2.1.3 生态坏境状况

阜阳市近年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完成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和万里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建设,获得了绿色全方位覆盖淮河的效果,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显著.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市拥有林地面积241.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6.56%,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林木蓄积量达878.2万立方米;现有农田林网760万亩,占适宜建网面积的90%;完成对2.5万个自然乡村全部绿化覆盖,绿化率达60%以上;公路绿化达到2500公里,林木绿化均达到90%以上.

2.2 景观要素分析

2.2.1 水体要素

阜阳虽地处皖西北地区,但是并不缺少水资源,淮河的重要支流沙颍河和汾泉河从市区贯穿而过.城市的主要河流分别有东、南、西护城河和一道河、二道河、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济河、古泉河等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另外还有西城内河、八中塘、瑶池、慧湖等大小沟塘遍布其中.

2.2.2 道路要素

目前,市旅游局重点打造阜口路生态旅游景观带,将其作为城市重点旅游发展规划项目,并被推荐为市四大旅游项目之一.在阜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中完成对泉河风景带道路景观绿化改造,充分做好阜颍路(华桥沟-阜阳南高速路口)道路建设及景观绿化工作,树立阜阳城市新形象.

2.2.3 城镇要素

主要完成对城镇周围环城景观带、市区内主要公共绿地、市区主要街道、开发区产业园等景观规划.

2.2.4 村庄与周边要素

对特色村庄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加大农田果园生态景观改造力度,加快乡村公路网道路景观施工进度.

2.3 城市生态环境现存问题分析

2.3.1 城市景观类型丰富程度不够

阜阳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新的景观类型,例如:大学校园景观、旧城改造景观、颍州西湖湿地公园景观等,但是,由于缺少统一规划设计,缺乏内涵设计理念,在设计手法上也表现的参差不齐,城市景观丰富程度不够.

2.3.2 景观格局分布不够合理,没有形成有机的系统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原有的乡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有的自然乡村景观被不断的蚕食和破坏,自然生态景观格局受到了破坏.另外,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的建筑和道路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多,城市的生态系统性逐渐减弱.

2.3.3 存在较多的斑块数量,面积不断减小

阜阳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多带来的对土地需求的增加,原有的景观斑块不得不以见缝插针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中,造成整体的景观生态面积不断减小.

2.3.4 缺少特色景观,生态环境整体协调度不够

原有的自然乡村景观不断的被打上“城市化”印记,地域景观的“模式化”,缺乏应有的景观理念和丰富的设计手段,造成缺少典型的特色景观.此外,对城市整体环境控制力不够,使生态景观空间与城市环境及周围自然环境整体协调度不够.

3 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规划建议与对策

3.1 规划思想

结合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规划区现状土地资源条件,挖掘地域文化和景观、植物资源,遵循自然法则,通过绿地景观、水体景观、硬质景观、游憩景观、休闲设施等园林景观建设,营造一个景观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居住区.[6]

3.2 规划定位

前期以治理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快对城市主要河道两岸景观改造建设步伐,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市水体环境,努力将阜阳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宜人的园林城市.

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城南片区生态景观优势,建立起合适的功能片区,打造多重水景,形成整体生态景观格局.

3.3 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完成规划范围内城市绿地的全面绿化,扩大城市绿色空间,重视绿化质量.把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及草本植物有效的结合,把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性和观赏性.把市内主要的公园建好,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一个绿色开放空间,加快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完善环城公园生态景观,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公园体系,最大程度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3.4 生态田园景观营造

结合阜阳市自身自然地理特征及城市的功能定位,彰显生态田园景观.生态田园景观建设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本地社会人文状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具有浓郁皖北特色的果园和标准化农田等田园景观.

3.5 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

阜阳古称颍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环境.这里历史上是姜子牙、管仲、嵇康、鲍叔牙、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此外,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也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需要充分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对阜阳市现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全面改造,建设一批独具风貌的自然景点,让其深厚的人文景观得到充分展现.

3.6 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化规划要求

制定完善的园林绿化管理条例,把好设计关.把资金的使用落实到实处,根据整体规划来看,阜阳市今后走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因此,首先要考虑的是:把街道绿化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城区带动周边乡镇、乡镇又形成对城区的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整体.

3.7 景观规划

采用规整与自由结合的设计手法,打造精致耐看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利用植物高低错落的林缘变化,四季分明的植物物种搭配,建好具有鲜明特征的景观小品,充分体现生态园林城市景观.

3.7.1 道路景观设计

根据国家道路绿化条例和景观生态学相关要求进行设计,构筑居住区绿地基本骨架,合理划分功能分区,科学组织人流路线,有序的连接各个分区和相关景点.

3.7.2 水体景观设计

水体设计做好了能为景观添色不少,目前,许多景观用水大都采用自来水,并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何合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结合生态设计理念,让水体景观为城市增色.

3.8 景观设计、生态保护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具体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地表肌理和地形构造的破坏,尤其要注意保护已经形成的地域特色景观.在设计中要多配置地方特色植物,可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还能大幅度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无论是在种源、运输、成活率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可以避免因长途运输及较低成活率引起的浪费.

3.9 树种规划体现多层次绿化体系,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景观营造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让游客能欣赏到稳定且层次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形成树种多样、种群稳定、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和色彩丰富的效果.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生动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使整个城市绿化能够体现出“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景观效果.[7]

4 结语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要以人为本,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需要相关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支持.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逐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伴随着市民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增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和建设将会呈现出更丰富的形式.阜阳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发展方向,定好发展目标,借助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加快城镇化发展.积极改善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力争将阜阳市早日建设为皖北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

——————————

参考文献:

〔1〕吴杨哲,刘丽.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2(18):37-38.

〔2〕赵雪坤.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施[J].中华民居,2012(3):90-91.

〔3〕王淑华.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探讨[J].生态经济,2010(12):163-165.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刘洁,吴仁海.城市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3,22(5):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