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精选(九篇)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

第1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一、全面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论》一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又适当地吸取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新科技革命作为逻辑起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做了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全书由十一章组成,内容主要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演变过程、基本特征、运行机制、运行周期;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历史定位以及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及其固有矛盾,并用来指导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开放工作,妥善地处理与不同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可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抓住了单个经济体和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个关键的观察角度

选择分析的角度是理解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关键。该书从单个经济体和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从单个经济体的运行来讲,由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的运行主体―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经济”、“知识经济”等许多新现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高技术经济”与“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当代资本主义围绕科技发展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运行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周期等都出现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从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来讲,当代资本主义更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仅形成了全球性的世界市场,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建立了许多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协调机制;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并行推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也都开始融入到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三、区分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两种基本的类型――发达资本主义和发展中资本主义

第2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价值观倾向仍是功利主义,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可以产生集体主义;功利主义对社会道德有双重影响,不能成为主流价值观;必须解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问题。

应该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的影响作用呢?马克思指出:从社会意义上讲,“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因此,我们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人手,来探讨它与社会道德的相互关系。

1、功利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价值观倾向吗?

从基本范畴来看,市场经济是从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起来的。本来,小商品生产便是以“我”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最初的织工为什么要用“20码麻布”换“1夸特小麦”?就因为他算准了:“我”用生产20码麻布的时间,也能生产出1夸特小麦。可见,最初的商品交换便使人不得不以“我”为核心。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各经济实体不但要求要补偿自己的生产消耗,更要求获得高于成本的收益,因此,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被称为市场经济的“黄金原则”。西方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的题目,就是“经济分析中的最大化原理”。而西方经济学老祖宗亚当·斯密早就将市场经济的这种伦理要求作了概括—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也可以称作“合理利己主义”,即“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那样一种价值观。亚当·斯密描述了这种情况: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所注意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只无形的手使他产生了一个他没有注意到的结果—他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去促进社会的利益,往往比他真正有意识地去促进社会利益更加有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货币即金钱,成为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成为能够购买一切商品的流通手段,因而成为财富的象征,成为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之所在。这就要求每一个经济主体乃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以生产使用价值为手段,以实现交换价值,即取得货币而且是尽可能多的货币为目的,因此,功利主义之“功利”大小的衡量尺度,就是金钱。

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接产生的价值观是否也是功利主义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呢。我认为,同样也是。也就是说,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本身的价值观的直接表现,也会是以个体(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功利主义”。因为,各主体、各个体此消彼长的自我利益的存在,各主体、各个体对自己利益的自我确认,是市场经济,也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与运行的前提条件。

2、功利主义对社会道德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

应该说,两面都有。

筋积极方面来看,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t’]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原则将经济主体的利益动力充分释放出来,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有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劳动,才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功利主义要求人们相互之间确立以交换为目的,以市场为纽带,以互利互惠为特征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劳动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受社会欢迎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可见,功利主义本身包含着社会责任感、包含着有益于他人才能有益于自己等等积极的道德观念。

从消极方面来看,因为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交换尹值,即获得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而且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超出成本的货币量—利润,这样,人们就容易自然而然地用金钱,而且是“我”能够获得的金钱,来作为道德的衡量标准;同时,在市场经济中,货币,作为万能的流通手段,能够购买一切商品,在特殊条件下甚至能够购买名誉、地位、官职乃至人的灵魂。所以,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就成为支配人们命运的神秘力量,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这就会产生马克思揭示过其秘密的“货币拜物教”。而货币拜物教又很容易产生拜金主义。

正因为功利主义价值观具有双重影响,所以,不能以它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必须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自发产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呢?

我认为不能。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只能是功利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尽管对道德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但是,它并不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当然,功利主义尽管对道德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但是,它自身并不就是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在这里,有必要引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和“社会意识形式”范畴,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映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则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一种比较系统、自觉、抽象的反映形式。我认为,作为市场经济意识的功利主义,属于社会心理,是人们对市场经济日常生活自发的反映,是社会的感性认识;而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思想代表和政治代表自觉升华形成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的理性认识。

从这个角度来看,功利主义、利润最大化原则这种社会心理在向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中,具有两种发展倾向:既可能向“善”的方面发展到集体主义,也可能向“恶”的方面发展到个人主义,关键在于社会对它如何引导、如何升华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引导不力,一手硬、一手软,功利主义、利润最大化原则就可能朝着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方向发展。因为,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及各个体的自身利益、尤其是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既有相互依存一面外,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前一方面为主时,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还可以“和平共处”;而当后一方面为主时,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矛盾就将突出起来。如果没有集体主义对功利主义的限制与引导,听任功利主义无限制发展,就可能使各经济主体在利益矛盾面前选择损害其它主体利益、乃至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功利主义由此也就会发展成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

更加值得重视的是,如前所述,功利主义与货币拜物教还有着自然的联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如此,如果不以集体主义对其加以限制而听任其发展,就会使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产生“癌变”—从功利主义陷人拜金主义。当然,货币拜物教与拜金主义尚有区别,前者崇拜货币,但合理合法地去争取;后者不但将货币当作崇拜的神灵,而且当作不择手段攫取的目标。拜金主义是极端个人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极端表现形式,如不截断功利主义向拜金主义发展的线路,社会价值观的.‘癌变”就难以避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解决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矛盾问题,努力将功利主义引向集体主义,避免使其发展成为与集体主义根本矛盾着的极端个人主义。

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能产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吗?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产生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只能产生功利主义价值观,但这并不是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就不能产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我认为,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能否产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象和局部性运动,不能产生集体主义价值观,而仍然会同一切市场经济一样,产生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整体运动,则必然会产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社会心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仍然会自发地产生,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则只能通过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思想代表,自觉地从科学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思维中产生。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体利益结合起来并使之相互促进的好形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整体运动一定会产生集体主义价值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市场经济本身既不是法制经济,也不是道德经济;只有加强了法制、道德建设,它才能成为法制经济、道德经济。

5,集休主义价值观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矛盾能解决吗?

以上分析如能成立,就可以说,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矛盾,必然是广泛存在着的,而且,将是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始终的重大矛盾。当然,由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所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矛盾也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可以解决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一历史性的结合,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矛盾能够解决,一能够使二者统一起来的客观社会依据。

第3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探索

一、前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其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这一崭新理论的确立,使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得以明确,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得以有序和顺理成章地推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党中央各届领导集体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并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理论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它引起的观念革命对中国现代思维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我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探索着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正处于完善这一新体制的进程中。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在西方国家存在、发展了几百年。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西方市场经济,就市场经济这一范畴讲有可以相通之处,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航道上,披荆斩棘,积极探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正如中共中央在1993年文件中所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要制度创新,也要理论创新。

二、改革开放至今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艰苦探索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演变、不断突破和深化发展的认识过程,对其探索进程的梳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始者,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略突破了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在讲话时指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总体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二)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在十三届四中全会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1992年3月9日,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探讨了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善于运用这两种手段。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胜利》的报告。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了具体的新规划。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报告。会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从而,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价值内涵。

(三)新阶段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探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最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决定》高屋建瓴地指出:“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总书记在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对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方面做出了细则性的规划。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地位和意义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伟大探索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理论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实现了对原有经济运行理论、经济运行方式的根本突破,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却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极大的政治胆略和理论勇气,明确提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市场还是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新观点。这些新思想和新观点彻底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姓“社”姓“资”标志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容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基础,指导其又好又快发展的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满生机和活力,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道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思想上清除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障碍,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邓小平曾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是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我国经济进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的精辟论断,正式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且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设了一整套相互配合的制度和体系,可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为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保证。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铺就了坚固的基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就目前而言可以归结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展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从根本上规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为实现现代化铺就坚固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断奋斗的过程。

(三)观念革命对中国现代思维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思想观念问题是其最初遇到的阻碍和困难。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和单一的分析方法,运用多种方法交叉整合确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起了一场观念上的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发展,其引起的观念革命对中国现代思维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社会意识的原理,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尤其是思维方式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不断要求引导人们打破落后保守的思维方式的桎梏,不断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树立与时展相一致的新意识、新观念。不仅如此,党还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了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导企业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经济效益意识、竞争意识。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化了个体的主体意识,塑造了创新型人格。上述思维方式的积极成果,有力地推动着现代中国现代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四)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它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不争事实充分说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既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基本制度,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本质区别,也是对以往社会主义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在世界范围内对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创了一条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新路,从本质上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为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解如何坚持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局限,将计划与市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显示出广泛的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恩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第4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经济化;生态经济发展

一、“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涵义

(一)“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概念

意识形态经济化就是运用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动功能实现经济优化发展的最佳目标,扩大与强化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使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优化组合发展,以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普惠度、满意度、幸福度,并以此促进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彰显力、影响力。

(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特点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体制的变革活动,也是一个从经济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活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

1. 政府主导下的不断完善超越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两位一体”文明建设,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提出,再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提出,进而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一直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超越与深化。

2. 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有机结合的互映性。只有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政府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解决改革进程中前期遗留的矛盾,使诸多矛盾在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经济发展中自动化解。正是由于国家意识形态不断吸收社会意识形态而得到完善和发展,才为吸引国内外资本的高效投入、吸纳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共谋复兴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创造了“中国模式”的发展奇迹。而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通过“回溯效应”又增加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凝聚力、吸引力。

3. 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民族自觉性。在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引领下,我国的经济在“阵痛”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民族性更加彰显。我们要在确立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时代和民族特点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这既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密切联系,也与中国人民大众的意识形态民族性理念紧密相连,这个已经逐步形成并在不断完善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价值理念的中国民族特色是我们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新意识形态的基础和起点。

(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功能

在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化”的进程中,内在矛盾表现为 :“粗放型”经济发展意识与“集约型”生态经济发展意识之间的冲突;外在的矛盾表现为:经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的“西化渗透”与中国“和平崛起”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之间的冲突。中国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意识引领当前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意识,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公民意识。环境友好型社会意识,是通过全社会成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公民意识,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流意识的构建与确立,它是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优化为先导,以遵循自然生产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支撑,倡导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发展理念。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意识引领当前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互生共荣关系,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宏景的契合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2. 以全体社会公民生态环保观念引领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社会公民对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是有效促进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主导方式。我国大多数社会公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四)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与意识形态的辨证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统一化趋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生态经济是通过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来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佳化、公平化。无论是发自主观使然还是客观应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两者统一与融合起来。

1. 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基础:促进生态生产力的有序发展。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却又是人的实践活动能动创造的结果。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但是人们活动所造成的结果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体间的客观效应,恩格斯用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一词来概括。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广大社会成员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的高效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态生产力的优化发展,也引发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化,但无论是生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有机统一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中。现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生态经济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2. 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价值追求:效率与和谐。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不仅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且还要对自己创造的历史进行价值的评判。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活动始终都受“历史合力”的人的理性、意志和需要等精神因素调节,因此,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方向性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构建生态经济秩序规范的动力价值、生态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价值和“道德资本”价值。反过来,生态经济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如效率价值取向、利益价值取向、主体性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生态经济不仅相互蕴含着彼此的价值,而且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效率与和谐。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需要。而生态经济是高效整合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效率是经济生产的价值目标,那么和谐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制度的价值基础。

3. 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最终目的:“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是环境保护,根本是发展,目标是立足现实、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布局,实现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同时,生态经济倡导人们多方面的低碳生活需求,引导人们多样化的环境保护活动,并要求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从而使人的关系日益趋向全面,并通过人们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社会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以科技创新来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为“自然―人―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的发展上实现对生态经济新的超越,生态经济的主观追求是生态经济效率,生态经济公平是它的人性论基础,“自然权利”是它的伦理本质,使人们的意识性形态以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作用分析

(一)生态经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每一种经济形式都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留下深深的思想烙印,每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又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生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 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形态。生态经济的基本理念:理性、人本、自由、和谐;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整体推进、科学构建、多元参与、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要求:生态良好、公平正义、统筹发展、民生幸福。这些基本的理念、原则和要求,不但形成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而且还决定着与它们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生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包括低碳生活、绿色GDP、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体系等新的经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些围绕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道德观,丰富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也协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关系。

2.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新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面临经济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深水区”,经济转型要求构建现代产权关系和经营关系,社会转型需要形成新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将重新定位,企业的生态经营管理日益得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态经济观念也将引领经济生活新潮流,所有这一切都将会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生态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强的反作用。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经济功能,它可以从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为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对生态经济建设产生重要的导向和保障功能。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为生态经济良好、快速、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任何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任何发展模式的正常运转都需要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而一种新的政治、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普及,广大社会成员在对新的制度、体制和发展理念认识上达到某种程度上的一致,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念的基础。可见,意识形态可以通过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来维系社会稳定,并引导广大社会成员以自觉、自愿、自为的方式投入到生态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生态经济的良好运行营造稳定秩序,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意识形态,能够使国家的经济决策过程简单明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达成发展理念共识,减少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合作中的“摩擦费用”,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力,会减少执行经济制度的运作成本,提高企业自觉厉行经营活动的生态管理职能;意识形态能够使广大社会成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凝聚社会巨大正能量;意识形态能强化和约束政府行政部门的“单向度”行为,更好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府部门公共管理效能的公信力。

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保障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其健康发展。生态经济本身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人们更加务实,不搞形式主义,自觉树立生态观念,按生态经济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使一些人只讲实惠、注重自身利益,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顾,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潜在危害。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纠正偏差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把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深入落到实处,纠正将生态经济发展流于形式的做法,真正实现以生态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务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意识形态经济化引领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

国家安全包括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诸多方面。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意识形态又是文化安全中最核心的部分。国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的文化,作为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不仅发挥凝聚全国人民“正能量”的轴枢作用,而且有效抵制和防范西方国家对我国“和平演变”的阴谋。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放宽,不仅国外大量的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而且大量的外来文化产品随之涌入,这无形中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某些发达国家把“文化大棒”看做是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它们认为要达到对中国“和平演变”、抑制中国“和平崛起”的目的,必须大规模地实施文化输出,通过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达到其“西化”、“和平演变”的目的。如果当前中国意识经济化进程中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将会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萎缩和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将会对国家安全带来巨大潜在风险。

(二)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为保障

我国的改革与开放正处于关键“瓶颈”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经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绿色GDP,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在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意识形态经济化要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通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大力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人们确立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首要任务,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为我国生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2]吴树青,陈占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马克思.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叶启绩.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廖才茂.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向[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05).

第5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传统法理学认为,“法的价值”有法的目的价值、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及法的形式价值三种使用方法。从法社会学角度看,法的价值研究实质是对法存在的社会历史必然性及合理性的探寻。法律价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法律价值包括和平、安全、自由、平等、秩序、文明、正义、效率等方面。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学者们对于经济法的价值已多有阐述。归纳起来主要认为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通过其规范和调整所追求的目标。它表现为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和谐,它们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又表现为不同的方面,它的价值链的中心环节也是效率与公平,固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它追求的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和社会总体(实质)经济公平。经济法价值的特殊性是由经济法体系中的特殊本质性决定的。经济法在法体系中的调整任务涉及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其内容是经济性的,其价值亦重在经济性。同时经济法是适应经济和市场社会化的迫切要求,为解决社会化引起的矛盾和冲突而应运而生的。所以经济法又是社会性之法,经济法的价值关注社会性。经济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价值的突出属性。

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

社会整体效益经济法诞生于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之际,“市场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法是构筑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而市场经济的最高原则就是效益的最优化,即经济的最大量增加,因此经济法最主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效益,经济法注重效益价值目标的追求。在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法是经济效益法,通过协调各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利益关系,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法,经济法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以获得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终点。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即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只有当成本小于收益时,经济才是有效益的。在经济法产生以前,经济领域的法律关系由传统民商法来调整。民法的效益强调的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只要每个个体实现了自己效益的最大化,那么社会也就能实现它的利益最大化,个体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是一致的,并且个人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但当社会出现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尖锐矛盾时,由于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所有规制旨在保证个人利益充分实现,故无法解决诸如交易成本过巨,市场失效,外部不经济等问题,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经济法的诞生补充了民法之不足。经济法自产生之日起就以社会整体效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社会整体效益不只是一般而言的经济成果最大化,同时更是实现经济成果、长远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福利、人文和自然环境、人的自由和自身价值等诸多因素的优化和发展。直接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可以说是经济法的独到之处,其他法律部门不是不追求社会整体效益,而是通过在追求其他价值的过程中,间接地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法要求个体经济行为与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相协调,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并不重要,倒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有特殊意义,通过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对个别利益的一般保护”。

经济法主张经济主体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必须置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中来重新加以认识和评价。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科技技术作用的日益强大,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在经济活动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只有站在社会整体效益的高度,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的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达到可持续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下,经济法应以社会责任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效益为其主导价值。社会责任本位是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强制性要求,所谓社会责任本位是要求所有参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要对适合尽责任,把社会整体利益、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经济法的目标。效益的整体性是指法律把个别主体行为的评价视角从行为主体延展到整个社会。因此,效益的整体性是经济法区别于民法的根本所在,社会整体效益是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其他价值都围绕着这一价值而展开。

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的功能价值

1.实质正义。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目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法的最高价值在于正义的实现,经济法也不例外。在正义价值上,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在于民法追求的是形式正义,而经济法则追求法的实质正义。民法是以个人权利为指导,以抽象的人格平等为基础,强调机会均等,但无力解决事实上的能力差别、收入差距、贫富分化进而导致经济机会不平等一系列问题,它所关注的是个人正义,也称形式正义。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决定在经济法中正义的价值目标具体化为对正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追求,亦即实质正义的追求,这种正义在于实现社会范围的实质性、社会性的正义,是一种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之福的正义观。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体现为对经济弱者的保护,对经济效率的保护以及反贫困。强调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全、对环境的保护,等等。正义始终意味着某种平等,因此,形式正义要求在执行法律和制度时应平等地适用于属于它们所规定的各种各样的人。所以形式正义是坚持原则或服从制度。但是,平等地执行的法律和制度本身却可能是不正义的。同样情况同样待遇并不能保证实现实质正义。实质正义取决于社会基本结构所根据的原则。其实实质正义是在形式正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形式正义的一种扬弃。

第6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本质;危害;应对策略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一直处于受冷落、受排斥、被边缘化的境地,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经济“滞胀”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失去功效,宣告了凯恩斯主义时代的结束。受冷落及边缘化的新自由主义,随着英国的撒切尔首相和美国的里根总统的上台,开始粉墨登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推行。当前,新自由主义思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实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渗透与侵蚀。准确把握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论观点和本质特征,清晰地看到其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防范,有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有助于我们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助于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论观点和本质特征

新自由主义并非是一个全新概念,它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是古典自由主义在当代的变形。新自由主义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分权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与相互制约思想和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想。

1.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欧洲学术界发生了一场关于经济计算问题的大论战。这次论战无果而终,然而却揭开了新自由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的序幕。但是,30年代的大危机、大萧条,彻底揭示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弊端,以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为依据的“罗斯福新政”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扭转了经济颓废的局面,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执政的理论根基。新自由主义则进入了长达40年的“冬眠期”、理论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凯恩斯主义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滞胀”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新自由主义再度兴起,开始成为指导“医治”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救命稻草”。在英国的撒切尔首相和美国的里根总统执政时期,两国政府都明确提出把新自由主义作为本国的经济纲领,新自由主义进入勃兴时期、实践突破时期。新自由主义,绝不甘于仅仅成为英美等少数国家的意识形态,而要成为全球各国的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由于美国经济的强大影响力与辐射力,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对其他国家确实有很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严重打击了新自由主义,使之开始走向衰落,其真面目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熟知。

2.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新自由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学派林立,观点众多,思想繁杂。但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在经济理论方面,主要继承与发展了资产阶级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2]13。在政治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否定集体化、公有制,认为任何形式的公有制,都会降低生产率,使经济变得更糟;否定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对自由的限制,必然导致极权主义,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1]34;否定国家干预,认为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都会影响生产效率,损害经济利益。在对外政策方面,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典型的“新帝国主义”,极力鼓吹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2]13。这个全球一体化,不是简单的经济一体化,而是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一体化,甚至“美国化”。

3.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和一种舆论宣传工具,追根溯源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对外政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新自由主义理论,借助其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利用各种经济手段、政治手段,达到控制其他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目的。总之,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国际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理论体系[2]47。

二、新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经济的危害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在现在西方经济学说中占主流地位,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根本上来说,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学说作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1.对于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根基上的“市场万能论”和“市场神化说”的宣扬。我们切勿盲从和跟随,谨防陷入其误区。市场经济制度有其独特优势,尤其是在资源分配、科技发展、能源消耗方面有很高的效率,但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缺陷巨大,会造成两极分化、垄断加剧、社会矛盾尖锐等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新自由主义极力倡导一切由市场来决定,政府的任何措施都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因此,我们要做好扬弃,吸取市场经济作用的优点,去除其缺陷和弊端。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特色,不崇媚扬外,不固步自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我完善与发展,立足国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2.新自由主义强化了虚拟经济的效应,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动荡。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恶意推行及其畸形发展,引发了诸如次贷危机、经济危机等各种危机,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已经出现初步的泛金融化现象,虚拟经济逐步取代实体经济成为利润的最大来源,导致实体经济的萎靡和经济增长的停滞;新自由主义误导了中国股市,加剧了股市恐慌,增强了市场不稳定因素。因此,我国要完善金融市场制度以及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逐步降低经济金融化的程度,使金融资本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提供“血液”和动力的原始定位上来。

3.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坚持双重标准:对自己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却要求我国禁止贸易补贴,坚持贸易自由主义。这种无视我国民族工业基础薄弱的事实,还肆意打压、进行反倾销调查、加大惩罚性关税的做法,难道这不是当今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新策略、新手段吗?因此,我国要冷静应对、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利用贸易规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等。近年我国倡导创建的亚投行以及“一带一路”发展理念,打破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围追堵截,有利于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4.新自由主义误导了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放缓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抵挡住了欧美国家在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侵蚀。这其中,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欧美国家舆论宣传和实践操作的马前卒“功不可没”。新自由主义对自由市场机制倍加推崇,大规模地削减政府公共开支,减少社会福利投入,致使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作用减弱、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增多。因此,我们只有继续稳步推进所有制改革,调整改革思路和方向,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坚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形成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合力,才能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回归到良性轨道上来,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新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危害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策主张、一种政治手段,体现的是英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主流思想和执政理念。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在全球范围内肆意兜售新自由主义,并强迫他国就范和践行,给他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新自由主义给我国带来的政治方面危害,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

1.新自由主义使政府完全被金融资本所绑架。新自由主义的盛行和推广,使资本过度集中和产能严重过剩,实体经济萎靡不振,游资和热钱无孔不入,导致金融资本异化。然而虚拟经济颠覆实体经济这种非常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金融资本也不再是实体经济的动力和保障,反而左右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注重GDP的增长,而要兼顾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要及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政府服务的意识,搞清政府、市场、资本之间的关系,完善金融制度和加强金融监管,有序地去杠杆化,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2.新自由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本主义企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意识形态工具。推行私有制,否定集体化、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企图通过意识形态等“软战争”来颠覆社会主义政权。意识形态的对立,在现阶段,确实是在弱化,但并不是不存在,一直在暗流涌动,随时就有波涛汹涌的时刻。对此,我们思想上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行动上自觉抵制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建设一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理论根基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话语权建设;使“中国模式”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和接受,使“中国梦”越来越被世界所理解和尊重。

3.新自由主义使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发挥到极致”。以市场原教旨主义为核心理念的新自由主义,把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的“丛林法则”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一切以利益优先,这样,义务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就会无人为津;航天与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尖端科技就会裹足不前;地铁、高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停滞不前。同样一些公益性的事业、投入大回收慢的工程,仅仅依靠市场驱动,是很难有私人资本愿意去主动介入的;只有依靠国家资本强有力的投入,才能保证这些大国重器的发展和进步。这使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缺陷暴露得淋淋尽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超前性。

4.新自由主义误导我国的改革方向。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教训。这其中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最引人注目,它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经济的衰退,失业的增多,贫富分化的加剧,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因此,推动国有企业的大规模私有化,不能很好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生产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很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的国企改革要吸取俄罗斯国企改革的教训,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四、新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危害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一种思想体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新自由主义也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是它们全球扩张的工具和手段,与我们的国家利益以及对外政策是相冲突的。因此,新自由主义传入我国,也对我国社会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1.新自由主义不关注人类的长期、健康、稳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只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效益,而忽视社会的长期综合效益,不关心个人、社会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发展。新自由主义把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顾一味地开发、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从未思考怎样去合理开发利用、去保护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馈赠、去保护后代人应该享有的自然资源财富。践行新自由主义实践的拉美国家,由于全面私有化,政府缺少有效的公共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掠夺……这与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路格格不入。

2.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失业人口日益增多。根据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自由放任的、不受政府监控的市场容易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进而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且会越演越烈;也会导致商品生产者采用大规模的机器设备、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这又会导致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还体现在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我国应加大扶持“双创”工作,加大政策实施的力度和广度,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增强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发展;政府还要充分利用好各种税收机制,调节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间的收入差距、使之不能过于悬殊,维护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3.新自由主义过分宣传绝对的个人自由。欧美的个人主义源于他们对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和虔诚追求,以及个人自由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构成了他们文化和精神最核心的部分。但这与我国优良传统-集体主义水火不容,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造成极坏的影响。这也就导致我国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盛行,个人自私自利,领导干部、公权私用,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我们要自觉抵制新自由主义对我们思想观念的冲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发扬我国优良传统。

4.新自由主义借助意识形态的渗透,酝酿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舆论压力、思想基础和社会氛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通过新自由主义这一媒介,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渗透,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思想领域的战争。新自由主义极力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普世价值理念来推行它们的意识形态,企图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颠覆他国政权;苏联的解体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警钟长鸣。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筑牢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防线,自觉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与时俱进的、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全世界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最强音。

【参考文献】

[1]曹二刚,庞世伟.当代社会非主流思潮评析[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第7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表明,现行宪法保障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客观实际不断变化,因此,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十分必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适时地修改宪法。现行宪法自从1982年12月公布以来,先后经历了1988年、1993年和1999年部分内容的修改。每次修改都使宪法与时俱进,增强了保障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部分内容的修正,反映了多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通过法定的修宪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使现行宪法更具科学性、权威性,更好地发挥治国安邦的巨大作用。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的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次修宪完全遵循了这些原则,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其内容重大,意义深远。

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深化

现行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并明确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战略目标。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进了该第7自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国家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当今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要求。它意味着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指针。

现行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的宪法修正案在规定这个目标的前面增写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无疑是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紧密相联。假若没有“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富强、民主和文明。另外,既然规定“三大文明”要“协调发展”,那么,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三者就要齐抓并重。如果厚此薄彼,就必然同宪法精神相背离。总之,“三大文明”的提出并写入宪法,是对文明内涵和宪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国以来,我们一贯重视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和发展,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曾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而逐渐消失。直到改革开放起步后,情况才发生变化。对此,1982年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8年修宪,又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承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宪法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并规定对其“引导、监督和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1999年修宪,又进一步规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也强调了对它们加强监督与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样的修改,使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加有利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公民个人拥有的私有财产也在大量增多,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私人拥有日益增多的生产资料。在此情况下,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规定公民合法财产保护的宪法第13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加强对合法的私有财产保护是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所以这次宪法的修正,顺应了民意。

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还增写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个规定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第8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一、马克思经济正义范畴探源及内涵解析

对经济正义的探讨,源远流长,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是前人思想之树的果实。对马克思的经济正义范畴进行探析,对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概念的特定内涵进行解析,有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正义的思想。

首先,马克思经济正义范畴是对前人经济正义思想的继承和深化。赫拉克利特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正像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他把万物的始基比喻为货物和黄金,说明了经济生活对希腊生活的特殊意义。特拉西马库斯则说正义满足的是最强者的利益。正义即强权。与此相反的权利观和正义观都是愚蠢的天真表达。他将正义与利益相挂钩,并关注其现实的存在,将正义与一定的权力结构相关联,达到了一种深度。柏拉图说一个正义的社会也是一个满足相互需要的社会:智慧者思考,勇敢者防御,节制者生产。这种在社会分工上的各得其所,可以说是对经济正义最早的明确表达。亚里士多德则区分了交易平等的正义和分配平等的正义,他把经济正义具体化了。中世纪将上帝看成正义的化身,并认为使人获得财富是一种正义的奖赏,而且还要求富人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财富。这是用神学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经济正义的诉求。近代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推进了经济正义思想的跨越式发展。洛克强调了财产是与人的生命健康和自由同等重要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这是一切自然权利的基础和核心。洛克将经济正义提升到人的权利的核心位置,并成为资产阶级宪法的重要原则和斯密为首的西方经济学思想的重要原则。康德强调正义是基于人的理性的道德律令的实践活动,从而通过实践的概念给正义以不断生成的样态。黑格尔对精神劳动及其异化的强调,为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产生做了理论铺垫。马克思是由林木盗窃法的讨论开始关注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并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路径,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经济正义这一问题,并形成了经济正义思想。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用经济正义这一概念,且出于对资产阶级虚假正义的反感,也很少使用正义一词,但是这并不能掩饰其经济正义思想的光辉。

其次,马克思经济正义这一概念具有多层次性,在不同语境下有独特的含义,需要对此进行全面地解析。对经济正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多集中在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讨论中,这是经济正义的核心内容。张雄教授在《经济正义,被定义了的话语》中,强调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如果一种状态既是平等的,而又具有帕累托效率,那它就被描述为经济正义的。 }5}他精准地抓住了马克思经济正义范畴的实质和核心,并进行了通俗化和现代化的语言转换。马克思的经济正义的内涵,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他强调经济正义实现的现实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高效率发展,即以国民财富的高效率的迅速增长为前提。从而给人们提供尽可能大的可供分配的蛋糕,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一个正义的经济制度必然是最大限度地推进生产力的增长,产生帕累托效率的制度。在此意义上,处于异化劳动状态的工人要比封建社会的农民的经济地位要好得多,这是由个体所拥有的经济正义受到历史发展状况尤其是生产力现状的制约的事实决定的。第二层面,经济正义归根到底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意味着一种合理化的分配和总体上的均衡。张雄教授在其文章中对这个帕累托效率进行了具体地阐明,他指出:从柏拉图所强调的契约正义看,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正义作为社会德性的性质就是不偏不倚,公正不阿,因此,它意味着既不牺牲自己而成全他人,也不损害他人而致利于自己的一种德性张扬。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法律上的正义来说,它是矛盾冲突的有效协调从罗尔斯的社会正义和制度正义来说,平等和自由的优先地位不容置疑,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允许一部分人剥夺另一部分人的自由。他还深刻地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内部的经济正义的实现受到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关系的制约和影响,这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博弈的结果。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经济正义强调人们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地位的平等和应该享有的自由权利的平等,关涉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创造财富机会和分配机制中分享劳动成果份额的对等性和差异化的合理限度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或西方均质化抽象化的正义,而是在承认个体天赋差别和努力程度差别的基础上,使个体的劳动获得符合其心理期待和符合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吻合其付出的公正待遇。马克思一直强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和绝对的公平。但是,关注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给人以尊重和尊严,达到社会历史发展限度内的最大程度的和谐,则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应有之义。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经济正义将效率与公平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着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并且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再次,马克思将经济正义作为其正义思想的核心范畴来使用。马克思的深刻之处,在于把自己的正义理论建立在经济正义的内核上,强调经济正义是实现政治正义、文化正义等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一直强调经济生活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尤其是物质利益对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的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在马克思看来,经济正义的核心和实质是让广大劳动人民有尊严地按应该享受的国民待遇活着,让其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和制度建设,并获得人格自信,而人民自信的现实前提是让广大劳动人民富起来,像有钱的资产阶级一样拥有口袋里的权力。恩格斯也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9]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学成为唯一的一门科学,而他则是致力于对这门科学的前提进行批判。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鼓吹的经济正义虚假性的揭示中强调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的经济正义,从而将经济正义的理论提升到了历史哲学和经济哲学的高度。

总之,马克思经济正义范畴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内涵,将人们对正义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追求推到新的境界。

二、建构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基础: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新采掘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深刻影响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既是我们深刻理解和批判各种各样的虚假正义观尤其是资产阶级正义观的理论武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以经济正义为核心的正义体系并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刻理解和剖析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内在结构,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现实价值。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内在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论基石:基于人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纬度的正义原则

正义是一种价值观念,是评价现实生活中正义和非正义的价值原则和标尺。

1.正义的价值观念具有相对性,却都以对人性的理解为基础。张雄教授指出经济正义是一种价值判断,推崇什么、反对什么,直接受不同国家文化习俗、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它具有相对性。同理,从不同角度和理论视野提出的正义原则也有相对的特征,但却会有深层次稳定的基础。功利主义哲学家,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将正义变成了总量的算计;罗尔斯等自由主义哲学家,则强调自由的重要价值是他的正义原则;康德强调对基于自由意志和人类理性的道德律令的绝对服从。三种正义观各有特点,却都以对人性的独特理解和考量为基础。因此,基于人性的科学认识并对人的存在的意义的考量,是所有正义理论产生的前提,也是衡量一种正义理论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

2.马克思对人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将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使人性本身随着历史的波动处于流变状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与费尔巴哈等哲学家不同,马克思现实的考察人性,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ytt}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性进行了进一步揭示,人用纯粹经验的方法可以确认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并且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总是与特定的生产力和交往状况相关。更为重要的这个现实的人所处的世界,现实的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在不断地生成之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因此,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解特别强调其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更强调其历史性。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这无非说明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的历史存在,就是人们的生活本身,而基于这种现实的经济活动基础上不断以肉体的自然形式和交往等社会形式生成的现实的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人性。因此,也不存在永恒的正义,正义的价值和原则都随着不断生成的实践在不断地生成中。

3.马克思在人与动物的区别上理解人性,从而使人的本质具有层次性,正义也具有层次性。正义的基本内涵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存在人就是人,经济正义的重要内涵是为真正的人的存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用带有嘲讽意味的笔触写道,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l9]因此,获得生产自己物质生活本身的权力是最基本的经济正义。马克思指出,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生产又与人的需要相关,人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和生产,一是满足基本生存的需要和必须的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二是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生产,包括超出必要生存之外的诸如奢侈品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三是人自身的生产繁衍后代。维持基本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生产,是人与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所以马克思愤怒道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当做劳动的动物,当做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因此,他说整个无产阶级遭遇了普遍的不正义,工人阶级所要求的不是历史的权利,而是作为人的权利。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他曾对人是类存在物作过解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看待,因为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这种自由,一方面表现在人比动物依赖生活的无机界更为广阔,自然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而且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才能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进行生产,这才是真正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定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8]人作为类存在物,高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可以超越自己所属的种属的尺度而按任何尺度进行生产,而且不仅仅按生存需要进行生产,更按美的尺度进行生产。从而确证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的高贵之处就是,他不仅仅是动物般的肉体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和超越动物生存本能限制的自为和主动的存在。在此意义上,他认为正义的社会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犀利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把人变成工具而造成普遍异化现实的非正义性,工人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而且最为悲哀的是有着自由意志的人有意识地将自己沦为生存手段。

4.正义价值观念和原则的相对性又与历史性紧密关联,从社会历史时间意识上,不同的正义观是立足于不同的时间坐标,具有鲜明的历史纬度。海德格尔写道,从将来返回到自身,决心就以当前化的方式把自己带入到处境中。曾在来自将来,其情形是:曾在的将来从自身释放当前。我们把这种作为曾在着的当前化的将来的统一现象称为时间性。现代哲学的最大进步是全领域地贯通过去、现在、将来的新的时间坐标系的确立。以现在的时间坐标来看,康德的道德律令是超越时间空间的绝对抽象,而功利主义的正义观是基于资本主义现实存在的正义观,因此,在很多思想家看来缺乏未来和过去的纬度。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坐标中来考量正义和经济正义,基于现实中作为历史绵延环节的现实存在对经济正义进行分析,因此,具有深刻的辩证色彩。如对异化劳动,马克思看到了其进步性和历史必然性,也看到了其不合理性,他把对经济正义考量放入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隧道,这使得马克思的经济正义理论,具有对现实更强的解释力和批判力。

(二)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的核心:从宏观层面关涉基本经济制度是否合理合法的制度正义

罗尔斯特别强调制度的正义,他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具体而言,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而主要制度无非是政治结构和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安排,它们确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前景即他们可能希望达到的状态和成就。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马克思则更早的对制度正义尤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正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马克思眼中的制度指的是迄今为止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权力以及社会结构的权力。一方面,从历史的普遍性上,马克思给我们提供了评价社会经济制度的一般标准,并对所有的经济制度形态进行了纵向考察。马克思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济正义意味着经济制度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契合。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对生产方式的符合,有两个层面:从生产力角度看,正义的经济制度意味着在生产力上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大大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人们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解放;从生产关系上,正义的经济制度要有符合人类进化的增益目标,要彰显人的高贵存在的特有的价值,要人以人的尊严和自由地活着和发生交往等社会关系为前提。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对一切社会形态的经济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给予了辩证分析。资本主义曾创造了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奇迹,建立了世界市场,开启了全球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彰显了人类主体翻天覆地操控自然的巨大力量。然而,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走向它的反面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惊叹到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隘了,再容纳不下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在此意义上,伯曼指出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最激烈批判的人,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最热情赞扬的人。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特殊意义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正义进行了特别的关注。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处于普遍异化的现实存在,探究了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根源。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转引布雷的话说,这样去探究事物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统治的形式,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公平都是从现在占统治的社会制度,即现存的私有制度中产生出来的。因此,要永远消除现在的不公平和贫困,就必须彻底摧毁现代的社会制度...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枉费心机地希望通过消灭现存的不平等但并不触及这种不平等的原因,来纠正现在占统治地位的这种反常情况,政府是财产不平等的产物,而财产的不平等和现在的社会制度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指出只有把劳动理解为私有财产的本质,才能弄清楚国民经济学运动本身的真正规定性。马克思强调说在私有制范围内,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获得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

因此,随着对象数量的增长,奴役人的异己的存在物王国也在扩展,而每一种新产品都是产生相互欺骗和相互掠夺的新的潜在力量。马克思进一步具体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何阶级统治;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 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他人无酬劳动或它的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强调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呼吁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只有废除私有制,在公有制大家共同拥有社会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工人阶级才能拥有经济正义,通过自己的劳动公平地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消除异化的生活困境,自己拥有自己的产品、自己的类生活、掌控自己独特的类活动劳动,才能与社会的其他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基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整个社会结构的核心地位,马克思的经济制度的正义分析,把人的解放看成了人们不断打破不合理制度模式尤其是经济制度这种根本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并探求新的制度模式以实现人的幸福的历史过程,是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新的证明,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具体社会主义经济正义原则的论述,具有现实性历史性的特质,为我们建构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理论提供了范式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生活的现实性是人类存在的现实前提,他同时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他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生产正义实现的前提,强调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寡是实现分配正义的现实前提。在此意义上,他将共产主义区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并强调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不同,按劳分配具有走向更合理的按需分配必要环节的特征。一方面,他强调与历史和生产力状况相契合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更强调要辩证看待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作为对按资分配的扬弃,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有其局限。另一方面,基于历史理性,马克思反对将按劳分配做教条化理解。他在《哥达纲领批判》强调,从来都不存在着不折不扣的按劳分配,为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很多对劳动的扣除是必须的。因此,按劳分配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唯一标尺和照耀万物的以太,但是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按劳分配却是维持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重要纬度。总之,马克思历史地看待经济正义问题,将经济正义的解决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历史流变之中,无论是制度还是其经济正义的框架,都必须在现实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积极的易,确定其合理性。这为我们客观地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和理论困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当然,马克思的经济正义理论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讨。总之,马克思站在现代性和现代性批判的高度,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尤其西方经济学开辟的现代性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发出了不是资本创造世界,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资本的本质无非是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物化的历史评判,从而把经济正义的深度和广度推到了新的境界。马克思对经济正义的贡献表现在:一是,在阶级立场上,对经济主体利益的关注,由少数人到多数人进行了价值标准的转换。二是,对经济正义的考察从现实中现象出发,而历史地深入到根源本质的考察即社会所有制度即基本经济制度的考察上。三是,对经济正义进行了现实的具体的全面的考察。如内容上经济正义包括生产资料所有的正义、劳动者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正义、劳动过程的正义以及劳动者用自己的获得自由的兑换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正义。四是,从人的本质的高度审视正义与非正义,并在历史发展的时间空间坐标下考量经济正义问题,因此赋予经济正义更广阔的视

三、新政治经济学建构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正义体系

理论只有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才有威望。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挖掘本身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呼唤。中国需要不同西方经济学和传统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新政治经济学,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正义体系,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有着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导的意义,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正义体系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首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思想为指导。一个国家主导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对流行的正义理论体系的现实的选择,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以其深刻性构成中国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理论的基础。现在,中国比较流行的正义理论,有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正义观,有西方的功利主义正义观,有康德的基于自由意志的道德律令的义务论正义观。他们各有优缺,可谓是各执一词。但是,从历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和人的本质意义上的价值维度上双重去考量这些事情,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会有更明智的结论。马克思强调人有其为人的意义上的崇高性,要基于历史的发展和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来进行正义的评价,不能因为多数人同意自愿等为不正义的行为开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义体系的构建,其核心是对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和中国化的深度推进。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义体系建构必须坚持人民经济正义的主体立场和价值维度。一个国家主导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经济基础的一种理论立场的选择。中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义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人民的经济正义的价值纬度作为基本原则,指导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行为抉择。人民的经济正义纬度,有利于社会的成功人士看到自己的幸运背后的庞大群体的默默的支持,而慎重地对待自己的成功和财富;人民经济正义纬度,会使得政府机构和企业决策者超越所属组织的特殊利益,而基于社会发展的高度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更高的价值目标;人民经济正义纬度,有利于对强拆等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更快更强地达到舆论的一致声讨,从而一定程度上遏制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也有利于对互联网金融等有利于更多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经济创新制度和举措,消除一定的阻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第9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对政治经济学从学好用好到必修课的系列论述,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运行显著地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轨道,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新情况新问题愈加凸显。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的重大课题。2014 年7 月,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提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新要求。强调学好用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这里提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经济发展规律能力和水平这样一些关键词表明,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论述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2015 年11 月,在规划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关口,在主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 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的重要论断,从必修课意义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强调指出: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这些论述,是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指向。

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修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理论指导意义的肯定。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必修课,在根本上也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发展的理论形态,具有显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特色。

1956 年,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时,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创之作。在准备《论十大关系》讲话的调研中,毛泽东同志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确定了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的原则和方向。他提出: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他指出: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进行第二次结合过程中,《论十大关系》和之后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独创性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了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从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根本原则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正确道路确定和战略思想制定上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深刻阐释。

1984 年,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折时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一《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是适合于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的新话,这些新话给人以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初稿的印象。这一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同志认为: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从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从进行第二次结合历史进程中,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成就及其必修课的作用和意义作了重要论述。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其起源和延伸上,就是以中国实际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联系起来为基础的,也是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的。在战略思想意义上,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就是以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的探索为主题和导向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这也是提出必修课思想的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

2016 年7 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再次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指导实践到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从加强研究和探索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上,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则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特色。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原则,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重大课题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的重要思想,其中最为要紧的重大原则就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做出多方面的论述。从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意义上,他提到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关系上,他提出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从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上,他提出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关于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的思想,充满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意蕴。

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治国理政的高度阐释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也成为他丰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强调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当代意义做出新的判断;他强调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成为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在新常态经济大逻辑中,提出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的思想;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中,他又提出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的思想。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体制运行方式的总体整体的结合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研究的视界,丰富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时就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已经成为最近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具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而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

这一结合起来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与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结合,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结合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 在这一结合起来的问题上,公有制经济也好,非公有制经济也好,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但是,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最不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

二是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在这一问题上,同样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强调的辩证法两点论,关键就在于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这一定位,是以中国的经济事实和经济改革实践为依据的,是对这一实践经验的理性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题的重要呈现,是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发展,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相连、结为一体的思想特色。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凸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立场,深化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观点。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理念,这就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的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和本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着力,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统一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新的回答,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开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整体研究的视野,深化了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整体理论上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系统理论中强调,要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的新阐释,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