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精选(九篇)

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

第1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江西;光伏产业;SWOT分析

一、引言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重点关注的新兴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杰里米・里夫金为代表的全球主流学者认为人类在经历了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石油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未来25至50年时间内,将进入以新能源使用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能源革命与互联网技术、新材料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每个建筑都是一个发电厂”的梦想,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电力共享,从而彻底摒弃给地球带来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的化石能源,使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理念,就是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革命。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出版的《关于德国能源转型的十二个见解》,其中第一个见解就是“太阳能和风能决定一切”。在国内,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在出版的《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中认为虽然风光并举的总体方针没错,但是并非每种新能源都能担当“能源革命”的历史重任,能帮助实现“每个建筑都是一座发电厂”美好愿景的主要就是光伏发电。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等政策,在多个层面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

江西作为国家新能源试点的主要地区,具有发展新能源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会,加快发展新能源,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多元、绿色和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是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光伏产业代表当今世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方向,作为江西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产业是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和“亮点产业”。江西光伏产业在经历了短暂初生期,快速增长期,调整阵痛期后,面对当前光伏产业的复苏迹象亟待科学分析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制定合理的产业未来发展战略,对将其培养成为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江西光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西光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初生期,在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后遭遇了2011年和2012年的调整阵痛期。当前光伏产业已出现复苏迹象,究竟会如何发展江西光伏产业,取决于对光伏产业的分析认识和策略选择。SWOT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又称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

ties)和威胁(Threats),对企业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定位后,用于在制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借助SWOT分析方法,可以系统地、客观地认识江西光伏产业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产业自然资源储量丰富。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用来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晶硅原料――石英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石英储量将近2000万吨居全国首位,其品质优良二氧化硅含量可达99.5%以上。岩盐探明储量100亿吨以上,萤石探明储量近1000万吨。天然的优质资源禀赋为江西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持续、稳定、安全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保障。(2)产业智力资源密集。江西省在光伏产品研发以及相关人才培养都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是继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之后,世界第二所在高等学校设立的光伏学院,同时也是是中国第一所在大学设立的光伏学院,具有完整的实验平台和较强的研发能力。2008年新余学院设立了全国首个光伏专业,培养从事光伏相关产品的生产运行、技术管理、检测和质量控制等人才。南昌理工学院太阳能光电工程学院在光伏组件和电池生产、光伏系统工程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太阳能专业特色职业学院。同时,国家光伏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也落户新余,赛维LDK获批组建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了江西省在光伏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3)产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3年,江西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09.5亿元,并已形成了硅料2.6万吨、硅片7450兆瓦、电池片2235兆瓦、组件3728兆瓦、薄膜电池130兆瓦的生产能力。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检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平台的产业监测雷达图显示,江西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创新能力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细分指标中,也只有创新投入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细分指标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或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4)产业集中度高。截止到2012年,江西在册光伏企业达170多家,投产企业70多家,海外上市2家,在建项目60多个,总投资逾千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新余赛维LDK、新余瑞晶太阳能、上饶晶科能源、上饶光电高科、九江旭阳雷迪、南昌LDK太阳能等为龙头企业,以新余、上饶、九江三市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到系统集成、装备制造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规模前十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行业总量的75%,行业集中度较高。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1)集群效应尚未显现。虽然江西光伏产业的总体经济规模仅次于江苏,位居全国第二,但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数量不多。光伏企业依然依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的扶持政策等打造中国式的竞争力,导致龙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区域配套协作较少,产业合作深度尚需进一步挖掘。除新余外,其他地市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整体集群效应不够突出。(2)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产品出口”与“技术进口”是江西乃至全国光伏企业共同面临的产业链困境。虽然我国已启动光伏应用市场,但国内光伏产品消费仍十分有限,96%以上的光伏产品以及

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都用于出口,行业发展高度依赖国外市场,这使得光伏产业命运受控于海外,一旦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光伏产业就将面临停滞或倒退的窘境。近几年,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能源政策调整、相关补贴下降以及与欧美等国已发生的多起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贸易纠纷,都会直接影响到江西光伏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多晶硅关键技术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晶硅电池生产用精细高档设备仍依赖进口,薄膜电池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明显落后。另外,在光伏并网、储能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没有掌握成为江西光伏产业发展的技术痛点。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1)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全球极端气候异常和PM2.5飘升等等现状都为靠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时代敲响了丧钟,能源危机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光伏产业前景依然看好。2002~2011十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是53%。而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则更超乎人们的想像。2003~2007五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91.3%。用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产业。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成为各国发展新能源新的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对新能源市场的投入。全球有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形式的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推出新能源政策,补贴太阳能发电,成为光伏发电装机的主力市场。中、韩、印、非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启动并迅速崛起。光伏发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预计将从2010年的0.2%,发展到2020年的1.3%,到2050年将达到10.8%。(2)中央与地方政府积极扶持。为了鼓励和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方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支持光伏发电的国家层面政策。江西省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发展规划(2009~2015)》、《促进我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加快推进全省光伏发电应用工作方案》等省级支持政策,并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万家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纳入项目除享受国家规定电价补贴外,还将享受3元/瓦的省专项资金的初装补贴,超过5 KW部分按1.5元/瓦补贴。列入全省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万家屋顶项目除外),建成并通过验收后,在享受国家补贴基础上,按发电量每度电给予0.2元补贴,补贴期20年。

(四)威胁分析(Threads)。(1)国际欧债危机与美国“双反”同在。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占据全球光伏需求量80%的欧洲市场急剧萎缩。雪上加霜的是占据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10%的美国自2011年10月起,首次对中国新能源发起“双反”调查,这也是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近十年来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限制调查。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华太阳能光伏产业“双反”做出终裁,认为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双反”成立,对中国企业征收高达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反补贴税,对国内光伏市场给予重击,同时引发了在全球范围内光伏贸易争端的连锁反应,使整个产业链陷入混乱。美国之后,欧盟、印度也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2014年1月美国再次展开针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7月初裁认定补贴幅度为18.56%至35.21%,随后欧洲太阳能代表机构向欧盟控告中国光伏企业违反反倾销协议,涉及赛维与晶科两大光伏产业龙头企业,江西光伏产业复苏之路再次遭遇挑战。(2)国内重复建设严重与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并存。金融危机过后,新兴产业因此受到各方面关注和追捧,一些尤其是风电产业和光伏产业,被一些地方作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解决危机之道。国内许多地方都积极上马光伏企业,据了解,全国至少有17个省市将“光伏产业”作为地区的支柱型产业,有600多个城市把光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西省内各市、县的情况也类似,一哄而上,缺乏有序发展。同时,江西省内光伏企业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不仅带来企业相互间的过度竞争,也制约着光伏产业科学发展和整体转型升级。(3)新型太阳电池的潜在威胁。按照技术成熟度分类,市场化最高的晶体硅电池属于第一代太阳电池,而第二代太阳电池中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薄膜太阳电池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化。第二代电池以其价格低廉、转化效率高和工艺简单等优势正在挑战晶体硅电池的地位。而第三代新概念太阳电池如叠层太阳电池、热光伏电池、量子点太阳电池、钙钛矿太阳电池等等不断的提出,其实验室效率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其他传统太阳电池。江西对于此领域内技术门槛高的太阳电池未完成完成相应的技术储备,也没有进行前瞻性布局,使得江西光伏产业未来很难在太阳电池新老交替过程中保持现有竞争优势。

三、江西省太阳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战略

运用SWOT分析制定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会和消除威胁,寻求未来的可选战略集合,包括:SO(Strengths―Opportunities)策略,考虑优势和机会,努力使这两种因素都趋于最大;WO(Weaknesses―Opportunities)策略,考虑劣势和机会,使劣势趋于最小机会趋于最大;ST(Strengths―

Threats)策略,考虑劣势和威胁,使优势趋于最大威胁趋于最小;WT(Weaknesses―Threats)策略,考虑劣势和威胁,使劣势和威胁因素趋于最小。

(一)SO(Strengths―Opportunities)策略:把握政策红利,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实力。“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发展光伏产业不仅顺应了世界潮流,而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江西光伏产业应抓住当前产业复苏的大好机会,充分利用利用省内矿产资源丰富优势,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链条,加强“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的产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品牌塑造的转型升级,使江西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

(二)WO(Weaknesses―Opportunities)策略:加快产业集聚,强化自主创新,拓宽海外市场,启动国内市场。江西光伏产业要把握机会,变劣势为优势:一是要加强块状特色经济,在光伏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新余、九江、南昌等地应加强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二是在继续保持成本优势的基础上,以太阳能电池高效高质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方向,推进光伏产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赢取核心竞争优势;三是在积极拓宽海外市场的同时不断挖掘国内市场,降低光伏产业的对外依存度,改变光伏产业“国外节能,国内耗能”的出口创汇模式。

(三)ST(Strengths―Threats)策略:审慎海外设厂,独辟细分市场,加大新技术储备。面对外部威胁,国内光伏企业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应对:一是要启动海外设厂计划降低欧洲市场比重,分散风险,把主要客户锁定在不受“双反”影响的地区以及付款条件好的客户。但是海外设厂成本到底增加几何,需要具体产地具体分析,不应盲目上马,而应提前布局,如晶科的海外工厂主要是南非工厂,以满足南非市场为主是早有布局,并非针对欧美“双反”。二是要开辟细分市场。光伏企业既有公用事业市场,也有住宅民用市场,应进军已有的并开拓未有的细分市场,针对各类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消费光伏产品。三是要加大新技术储备,以应对技术新老交替的威胁。

(四)WT(Weaknesses―Threats)策略:合理降低产能,积蓄腾飞力量。在产业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同在,即企业存在内忧外患,面临生存危机之时,企业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科学考察与严格评估自身企业实力和产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坚决淘汰污染重、效益差的产能,开发新工艺,简化生产工艺过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进行设备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开辟新市场或等待原有市场的复苏。

参考文献:

[1] 王薇. 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探析――以光伏产业为例[J]. 企业经济,2011,08:121-123.

[2] 陈枫楠,王礼茂.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12,02:287-294.

[3] 柳卸林,高伟,吕萍,程鹏. 从光伏产业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1:116-125.

第2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光伏产业;实证研究;国际竞争力

一、文献综述

(一)光伏产业特征的介绍

光伏产业特征:由于太阳能级的硅材料要求纯度99.99%以上,对技术和资本要求都高,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虽说拉晶炉和铸晶炉等生产设备现在已较便宜,但是因铸锭和切片环节仍需众多工艺属于技术密集型。制作电池片和组装属于加工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发电系统要有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等,显然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我国的光伏企业尚德、英利绿色、晶澳、天合光能基本上在国际上都在排名前十,这可以说明我国光伏产业的具有竞争力但是很多的文献表明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弱。介于这个原因和我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们对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光伏产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政策角度、产业角度等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研究。从政策角度分析的有如下等:赵玉文(2003)指出我国的政策法规对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沈辉、舒碧芬、闻立时(2005)通过结合我国太阳能光伏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制定优先利用太阳能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肖庆文(2009)指出在我国技术空心化的情况下,需要需求政策鼓励从而快速实现光伏发电技术的产业化。从产业角度分析如下:周四清(2007)通过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提出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闻立时(2009)指出在金融危机下,通过提高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王晓宁(2009)根据我国光伏产业的产业链的状况,针对我国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王发明(2009)阐述了光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及治理结构最后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升级的条件、路径和方式。赵勇强(2009)通过对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对比,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不合理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不到位的监督和引导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壁垒,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李晓亮、李敏、张晓阳(2010)通过钻石模型中的指标对江苏的光伏产业进行研究表明江苏的原材料自给力、产业灵活性、政策力度都较为欠缺,最后提出了建议。余中东(2010)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虽光伏产业已有较多研究,但从产品品目研究的文献还较少,本文将通过国际评价的指标对我国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评价方法和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选择

根据光伏产业的产业链的情况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HS2007并结合说明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并结合了我国海关的细分编码,确定了5个6位品目编码,如下表格。

表1 HS编码和商品名称分类

品目编码 商品名称

280461 纯度超过99.99%的硅

854140 太阳能电池

854370 太阳能发电系统用控制器

902480 全自动太阳能池片强度检测机

940540 太阳能路灯

数据来源:UNcomtrade

表2 RCA

品目编码 2007 2008 2009 2010

280461 0.80 0.57 0.27 0.25

854140 2.15 3.09 2.94 3.12

854370 1.95 2.40 2.50 2.36

902480 0.10 0.15 0.19 0.16

940540 3.40 3.79 3.08 3.01

(二)指标分析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公式如下,RCA=(X/Y)/(Xw/Yw),X是某国i产品的出口额Y指是某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Xw是全球i产品总出口额Yw是全球全部产品的总出口额。若RCA1表明某国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若RCA=1说明某国在该产品上具有世界平均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RCA大于1的品目有3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系统控制器、太阳能路灯都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比较优势,但是硅的RCA从07年的0.8降到10年的0.25,即我国硅材料的国际竞争力是逐步下降的,其中检测机的RCA值也显示不出比较优势。

2.进出口价格比

进出口价格比(PR)是用来说明该产品的附加值的大小,公式如下PR=Pe/Pi PR,Pe是某一商品出口的单位价格,Pi指的是某一商品进口的单位价格。

表4 中PR

品目编码 2007 2008 2009 2010

280461 0.38 0.26 1.07 1.41

854140 0.67 0.36 0.36 0.24

854370 11.00 10.00 11.17 11.17

902480 16.45 183.57 19.48 9.25

940540 2.00 1.50 2.00 1.33

我们可以看出3种商品的进出口价格大于1,说明这3种商品具有高的质量和附加值,进出口价格大于5的是控制器、检测机,这些高科技的产品是值得我们国家研究和开发的,我国应该扩大这些产品出口,但检测机的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处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我国这些设备技术逐渐陈旧有关;太阳能电池的PR

3.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越大表示一个国家的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越高。公式如下IMS=Xi/Xwi,Xi指的是该国i产品的出口总额,Xwi指的是全球i产品的出口总额

表5 中国的光伏产品IMS及其排名(括号里面的国家指的是该产品出口额最多的国家)

品目编码 2007 2008 2009 2010 2007 2008 2009 2010

280461 0.08 0.06 0.03 0.04 3 4 5 4

854140 0.23 0.31 0.31 0.49 2 1 1 1

854370 0.21 0.24 0.26 0.37 1 1 1 1

902480 0.01 0.02 0.02 0.03 13 9 9 7

940540 0.36 0.38 0.33 0.47 1 1 1 1

所考察的5种光伏产品中,经过07年到10年的发展,我国已有3种产品的IMS位于世界第一,除了太阳能电池是低质量和附加值之外,其余的2种皆为高质量和附加值的商品;硅在10年都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从IMS的值可以看出其的占有率都未达到0.1,说明前几位的国家占有世界上此产品的大部分出口,因此我国相比下实际的竞争优势不够。

三、总结与建议

(1)虽太阳能电池是在3个指标中都处于竞争优势的产品但其属于低附加值产品,这和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处在光伏产业链的组装环节有关。另外我们看到太阳能池片检测机是处于竞争劣势的,而此产品对于生产太阳能电池来说是大成本,说明我国出口多但实际盈利不大。根据数据表明截至到08年,在我国生产电池的企业有40余家,生产组件及应用企业500家以上,可见我国生产组件的企业数量之多,规模小,无自主品牌,竞争力弱。我们也可以整顿生产组件的企业,让低效率和能耗的高的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从而使我国强的企业更强增加我国的竞争优势。

(2)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综述》中的成本分析表明,多晶硅约占光伏发电系统的37%,可见硅材料重要性。而我国的硅材料是低质量和附加值的商品且没有竞争优势,因为提纯硅材料的技术被欧洲、日本等所垄断。我国光伏企业与国外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用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且不管在这一流程下进行任何改造创新都要向出让国缴纳技术转让费,所以硅提纯技术亟需发展。我国应该优化产业链的结构,加紧研究开发尽快掌握核心的提纯技术,从提高我国的出口产品的产品附加值。

(3)光伏系统所需部件发电机、控制器、逆变器、连接器等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我们再根据Solarbuzz的统计的2010年的安装量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份额分别是42.46%、20.52%、7.79%。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排名是全球第七位,但我国所占份额不足3%,说明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只处于初级的阶段,具有优势的光伏系统的产品都用来出口。这样一易受外国需求影响,而自己需求不足导致应用不足。据资料知光伏系统的安装量每增加一倍则成本下降20%,所以我国应该尽快设定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认证体系,加快光发电上网的项目审批。

参考文献:

[1]褚文博,隆涛.美国光伏产业路线图[J].新材料产业,2006(1).

[2]周四清,马超群,李林.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

[3]闻立时.金融风暴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势的思考.[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

[4]肖庆文.以需求鼓励政策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自主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科学版),2009(1).

[5]李晓亮,李敏,张晓阳.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苏省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0(1).

[6]王发明.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J].经济管理,2009.

[7]胡兴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综述[J].上海电力,2008.

[8]赵勇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

[9]余中东.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0(9).

第3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欧美;光伏产品;双反;对策

本文为边丽娜主持的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欧美债务危机对我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20334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6日

引言

2012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立案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如今,“双反”已成为欧美国家进行自我保护的盾牌,使处在“寒冬”中的我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一、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经济因素分析。自2010年开始,发端于希腊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债务危机正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跚。同时,美国的国债上限、“财政悬崖”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这足以使美国经济再次陷入全面衰退,也会给世界经济的下行造成巨大风险。美国财政悬崖实质上是强度财政紧缩,是美国2011年债务危机的“续集”。所以,受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前景暗淡,导致欧美等国政府对光伏市场的补贴政策大幅削减,光伏市场容量迅速萎缩,产能过剩矛盾开始凸现,欧美本土很多光伏企业亏损倒闭,他们把这些问题都嫁祸于中国光伏企业。因此,为阻挡迅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美国及欧盟部分企业不断申请对中国光伏进行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从而保护本国的光伏产业。

当然,政治势力与产业利益也是相联系的。美国对华光伏企业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也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2012年是美国大选的关键一年,奥巴马企图通过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来为自己拉选票,国内产业低迷需要以中国作为暂时的替罪羊,给美国光伏产业的那些破产企业一个安慰。这是一场“政治秀”,是极不理智的、极其草率的贸易保护行为。因为美国裁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与反倾销税,刺激了欧洲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欧盟委员会对白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二)法律层面分析。长期以来,欧美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时,均采用“替代国价格”方法计算倾销幅度、补贴幅度。这种做法具有极大的歧视性、不公平性、不合理性,经常导致我国本来没有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倾销,或本来倾销幅度比较低的产品被裁定为高额的倾销幅度,征收比较高的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做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决定,裁定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就是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事实视而不见,选取几乎没有光伏生产能力的泰国作为替代国,来计算中国光伏成本,以此裁定中国企业的所谓倾销行为。而据英利总裁助理兼法务总监陈卓介绍,由于泰国的产业基础薄弱,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因此直接对裁决结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同样,由于欧盟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此次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中,选取美国作为第三方的替代国,以衡量中国的光伏产品是否存在倾销。据了解,目前美国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全球来看都比较高,选择美国甚至还不如泰国,情况可能更加糟糕,这意味着未来中国企业必将面临高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2012年12月25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对欧盟反倾销基本法关于市场经济待遇调查的规则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规则极大地降低了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几率,这是欧盟在反倾销市场经济待遇政策上的一次重大倒退。这一修改,对于正在进行的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案,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虽然在国际上存在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但是应该注意到,近几年欧美等国对于反补贴调查规则的一些变化,这意味着,欧美已经改变了这一惯例,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从而导致了欧美相继对我国光伏产品提起了反补贴调查。

(三)产业发展与市场情况分析。我国光伏产业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成为了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7~2010年连续四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给美国造成了一定压力,这种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光伏发电,正如一些行业专家所认为的,在不远的将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欧美具有数十年的光伏技术研发优势,而我国光伏产业凭借着成本优势,已经对欧美光伏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和威胁,如果进一步重视光伏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凭借中国的良好人才和技术基础,中国很可能在制造技术上反超欧美,欧美今后的光伏产业发展会更加被动。为此,在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由现在的产量优势,趋向于发展技术和产量双优势的关键时期实行双反,企图将中国的光伏产业扼杀在摇篮里,至少延缓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步伐,这才是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的目的。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成长为全球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其九成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是出口欧美,形成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硅材料的源头在国外,95%依靠进口;主要市场目前也在国外,95%的光伏产品销往国外,国内市场与生产能力相比,十分狭小,大约仅为产能的5%。正是因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欧美国家,往往会对欧美国家的光伏产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很容易造成进口国同类产业的损害。欧美光伏企业为了保护其利益,往往会寻求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双反’调查。

(四)产品成本优势分析。欧美国家认为,我国光伏企业利用数十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以远低于生产和运输成本的价格在欧美市场上倾销光伏产品,导致欧美国家光伏企业亏损倒闭。他们认为,这符合发起“双反”调查的条件。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

众所周知,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产业提供补贴和扶持,包括欧美光伏企业。当然,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政府补贴的方式与欧美补贴的方法不同,我国主要是提供大量的现金补贴,如打折的土地、电力用水费用以及优惠的贷款等,这意味着我国是在生产环节上给予企业一补贴;而欧美则是直接从安装环节上进行补贴,也就是直接补贴电价。正是因为我国政府对光伏企业提供补贴的方式与欧美存在差异,造成了误解与分歧。

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美的低价销售,我们认为不是倾销,而是成本优势。我国晶硅光伏电池在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聚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生产规模优势及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策略。中国企业没有也无意通过低价进行竞争,“双反”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双输”,是两败俱伤。

二、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对策研究

近几年,受欧美债务危机和“双反”调查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煎熬。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欧美的“双反”,为我国光伏企业尽快找到突围之路,破解贸易壁垒,才是当下之重。

(一)注重市场的开拓,调整市场布局

1、注重发展国内市场。近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受产能阶段性失衡、欧美“双反”贸易调查所影响,扩大国内光伏市场,以确保作为最具民族竞争力之一的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事情。相关部委也已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国内市场发展。2012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五大政策措施,更为中国光伏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2、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在当前欧美出口市场十分疲软之际,我国光伏企业应积极拓展澳洲、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光伏市场。例如,英利、晶龙(含晶澳)等河北光伏知名企业,正在积极开拓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在保定英利集团的战略中,日本、东南亚、中国内地、大洋洲等亚太地区,将是一个即将崛起的太阳能新兴市场。2012年4月,英利集团已经在日本注册了分公司,7月,英利又在澳大利亚注册了全资控股的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澳大利亚公司”。我国光伏企业要在除欧美之外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开拓出一条新出路。

3、继续开发欧美市场。光伏国外市场拓展面临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这一方面确实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消极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美光伏市场已经对中国光伏企业关闭。中国光伏企业只要使用美国承认完全市场地位的第三方国的原料进行生产,就能绕开关税壁垒,不会被征收‘双反’税。也就是说,我国光伏企业可以到欧美国家投资建厂。

(二)采取现实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诉讼应对技术

1、寻求政府层面的支持。我国光伏生产企业应当抱团以行业组织为平台,寻求政府层面的支持,理直气壮地向欧盟反倾销管理机构提出我国光伏企业的民企性质,说明我国光伏企业格局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价格配置体系。同时,进一步阐明中国光伏企业在光伏制造上的成本价格优势,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优势,并非欧美等国所认为的,是由于政府补贴才使得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低廉。

2、合理应对“替代国价格”问题。由于欧盟在总体上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此次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中,选取美国作为第三方的替代国,以衡量中国的光伏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但是,对于符合欧盟规定的五项标准的部分企业在反倾销调查当中给予“市场经济地位”。作为迄今最大额贸易纠纷,我国光伏企业应当在诉讼层面增强灵活性。此次调查显然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延伸,我国相关企业应勇敢选择应诉,并合理利用欧盟相应规则。2012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对欧盟反倾销基本法关于市场经济待遇调查的规则进行了修改,我国企业也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规则,争取其制度例外中的市场证明规制,从而获得单独待遇,进而为企业自身税制获得优势。

3、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双反”。我国作为WTO成员,可以享有WTO属下各项多边协定规定的权利和通过多边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双边贸易争端的权利。对于欧美对我国光伏企业提起的“双反”案件,可以诉诸于WTO的争端解决机构解决争端。我们不能苛求“有必胜的把握”下,才决定进行WTO解决。WTO规则中存在很多含糊之处,有很多辩解的空间。另外,WTO争端解决并没有简单的输或赢。有时候在裁定上输了,但在时间上赢了,争取到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时间。作为WTO成员,我们应该遵守规则、用好规则、影响规则,来维护我国光伏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之,光伏企业应该勇敢应对欧盟发起的调查,并采取现实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诉讼应对技术,寻找法律和事实突破口,趋利避害,争取企业的合理利益。

(三)完善我国的补贴政策。尽管欧美“双反”包含了发起国的“非经济”及不合理因素,但与中国企业对世贸规则研究不透、法律法规存在缺陷也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光伏企业必须加强对世贸规则和各国反倾销、反补贴政策法规的研究,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和规避贸易保护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尤其是改进我国的补贴政策。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应该依据WTO反补贴规则制定国内对有关行业地区或部门的法律或法规,使补贴有依据,更加公平合理。我国目前还有多种不规范的补贴类型或方式,其中一些与WTO反补贴规则相悖,或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正是因为我国政府对光伏企业提供补贴的方式与欧美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误解与分歧。所以,我国光伏产业应改变补贴方式,不必局限于资金上的补贴,可以运用税收抵免、分摊电价等补贴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不会现太大波动[M],社科院黄皮书,2012,12,25

第4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光伏产业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和研究

前言: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吸引着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我国是光伏产业主要发展国家,是光伏产品制造和出口最大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较大影响,在世界光伏产业市场中占据较大发展比例。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在调查和分析后,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阻碍光伏产业的发展。面对这一发展形式,需要不断完善光伏产业产业布局,避免产业布局单一性,倡导整合产业链发展模式,提高创新型能力,来满足多元化市场发展需求。

1、发展现状分析和阐述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自身发展特点,其利用现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预计到2015年末期,我国光伏电网容量将高达8.26MW,在2016年初期光伏网络容量将高达30WM。其二,据统计在2015年末期,光伏热积面积将要增加到55万平方米,在2016年将会增加为25万。随着十三五政策出台,我国加以关注光伏产业发展进程,建立全新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光伏产业60MW规划发展目标,实现乡村和城镇规划25万和城市规划目标55万。随着国家对光伏产业发展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家不断颁发众多政策,完善当下光伏产业市场。例如:江苏省为了发展自身,就增加对本省光伏产业关注度,增加对企业投资。在发电环节投资了123.7万元,对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50万元,极大的促进江苏省的发展。江苏省这一行为,主要是受到我国发展战略影响,各个不同省市也要 学习国家发展理念,发挥各个城市自身优势[1]。

2、发展局限性分析

2.1市场发展弊端,投资力度较大

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代表性企业,其也是我国朝阳产业之一,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据调查,我国光伏产业市场在将会在近几年不断再加,但是站在短期发展形势来说,发展具有难度,压力较大。详细来说,光伏产业市场发展弊端,主要就是市场供求和需求弊端。在我国共有一百多家光伏企业,在2011年初期,太阳能能源产量高达37GW,在2012年达到45GW之多。结合世界的光伏产业能源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太阳能能源的高于世界性光伏产业,发展一半之多。但是结合本国国内市场和世界性市场来说,都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多,这样就增加了企业财务支出力度,光伏产业融资难度高,阻碍产业的长远发展[2]。

2.2实质性操作弊端

实质性操作弊端,主要体现在上网电量结算环节。就一个外资企业来说,其在发展中,结算工作环节,无法利用发票,去电网单位开展结算工作。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和原有就是,企业具有外资性,在开具发票时,无法对经营范围进行更改,无法的搭配发电财务补助。其次,一些家庭居住期间,在上网电量结算时,也具有这一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完善。其次,光伏产业在发展环节,也会受到不同机构和系统影响。例如:光伏产业和农业和林业联系密切,和国土规划和水利单位联系密切。但是光伏企业在和不同系统整合发展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在联系时,没有系统文件,不愿意审批等问题。

2.3光伏产业对于补贴政策的依赖。

由于对补贴的依赖,导致的补贴政策变化对产业周期和起落的影响。政策补贴力度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疲弱就容易引致补贴力度的收紧,欧洲是摆在眼前最活生生的实例。

3、解决方法阐述

3.1发挥政府机构积极作用,增强和市场联系性

为了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完善当下存在问题,解决市场产能过剩问题,确保企业产业投资的合理性。这一问题的解决,政府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世界性光伏产业发展形式,优化国内市场,倡导分布形式发电理念,政府做好引领工作,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其次,政府也要整合不同资源,合理安排融资方法,构建合理化商业运作模式。给予分布形式发电工作全面支持,把自身企业结合发展,为光伏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解决分布形式发电问题[3]。

3.2保证计量工作有序开展

上网电量结算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网系统不同企业和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上网和下网系统,计量的形式和方法,利用科学性设备和装置,进行计量。建立计量标准,构建合理化量方案,完善和优化光伏项目管理方法和营销策略,为核算工作奠定基础,确保电费计算合理性[4]。其次,企业要增加和不同产业联系,包括和农业和林业,国土规划和水利单位搞好关系,保证审批工作顺利开展。光伏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需要政府和不同机构加以关注,不断完善发展中存在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目标,利用科学方法和举措发展光伏产业[5]。

3.3政府减少补贴,应给光伏企业慢慢断奶,加强分布式光伏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此前联合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展目标在11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电站为45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为6000万千瓦。“分布式是全球能源革命的必然趋势。首先,业务形态、市场机遇、融资渠道等更加多样化和碎片化,其次,政府在新能源发展中的角色将发生重大变化,从政策主导者和资源分配者,转变为市场监督者和配套服务者。此外,分布式的电力交易结构也将进一步推动整个电力交易市场的改革,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竞价上网、直供电等多种形式,实现新能源电站的价值回报。

结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自身发展弊端,包括市场发展弊端,投资力度较大,实质性操作弊端,上网电量结算难度较大,增加了企业财务支出力度,光伏产业融资难度高,阻碍产业的长远发展。面对这一发展现象,需要完善当下光伏市场存在弊端,发挥政府机构积极作用,政府也要整合不同资源,合理安排融资方法,构建合理化商业运作模式。其次,也要增强和市场联系性,保证计量工作有序开展,增加和农业和林业,国土规划和水利单位联系性,建立满足市场方案。

参考文献:

[1]辛魁武. 中国光伏产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贸,2014,12:169-170.

[2]陈晓梅,朱玉卿,贺筱筠. 国内二三线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上)[J]. 中国电影市场,2011,09:17-21.

[3]张保民.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6:9-10.

第5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现状 问题 应用前景

1 光伏发电的发展及现状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就通过实验发现了“光伏效应”,证实了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在1954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制作完成了单晶硅太阳电池,从此进入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新时代,而作为最基本光电池材料的晶体硅在光伏发电产业中也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工作效率和生产规模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直线下降到3美元以下。在发展中国家的范围内,印度的光伏发电产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50多家公司从事与光伏发电技术有关的制造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计划,对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生产在欧、美以及亚洲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目前为止,主要的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规模都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其光伏发电市场份额占到了全世界光伏发电总量的五分之四左右。为了成为世界光伏发电市场的领头羊,美国和日本先后出台有关太阳能技术和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计划,如百万屋顶计划和日本的新阳光计划。由此可见,在国际大环境和大市场下,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势头是十分迅猛的。

1959年我国成功研制出首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并于1971年成功应用于我国第2颗人造卫星中。1979年我国开始实现单晶硅工厂化,在此之后引进了国外光伏发电产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初步形成了属于我国的光伏产业。而在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国际市场的驱动,我国的光伏产业迎来大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日益增多,光伏发电技术渐渐应用于通信、交通、天气、偏远地区等不同领域.太阳能电池的使用率也逐年提高。尽管我国的光伏发电水平从总体上来看同国外比较还有一定距离,但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2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上游产业污染严重

虽然太阳能源和光伏产业属于绿色无污染的能源产业,但利用太阳能的上游产业和硅材料的相关生产和加工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例如太阳能薄膜电池制造时会伴随四氯化硅和氯化氢等废气污染物。特别是四氯化硅,如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变成某些酸性物质,从而对土壤带来污染和破坏。我国将大部分目光放到了光伏产业的优点优势上,对太阳能制造引起的相关消极影响却缺乏有效的重视和监管。

2.2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我国拥有众多光伏发电企业,且产业化产品中出口份额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在大部分时间内只重视自身企业的发展和利润,忽略了同类企业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往往无法团结对外,这就导致了当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国际带来的反倾销危机压力时,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缺乏统一的组织或者协调机制,去管理光伏企业之间的利益纷争,仅仅只靠少量的光伏产业协会显然无法满足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2.3 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已经减少了数十倍,但同传统发电手段相比价格依旧过高,这也成为制约光伏发电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就必须依靠本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我国政府针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仍有所欠缺。在美国,采用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家庭会获得政府一定数额的补助。在法国和印度,使用可再生资源的企业项目都会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而在我国,此类针对光伏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手段仍需出台和完善。

2.4 部分群众的认识不足

光伏发电虽然并非近几年的事,但对我国大部分人,尤其是偏远地区人民来说是个新事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很多人缺少对光伏发电的足够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不信任的态度,这也反映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光伏发电产业缺乏有效宣传与指导,导致消费者认识不足。

3 光伏发电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是人类目前研发的新型能源中最可靠、最有代表性的发电工艺,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光伏发电必定会代替传统发电方式,成为发电方向的主流。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到2020年,全球光伏组件产值每年能达到40GW,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接近195GW,届时光伏发电的产量会占到全球发电量的1%左右[1]。而到2040年时,光伏发电的比例会快速上涨到21%左右。世界能源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发电为世界总发电带来的贡献呈飞跃式发展,从2000年的0.01%,到2020年的1%,到2040时比例会达到五分之一左右。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都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也急需透过传统的手段,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未来发展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道路上,我国应采取上网电价均摊方式,通过降低光伏产业成本来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成熟后进而过渡到取消法规,使其真正成为切实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发电技术,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我国光伏发电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部级太阳能光伏研发中心,并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不同的产业基地,例如在我国西部成立硅材料生产基地,而在东部沿海地带建立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在加大光伏发电研究的同时还要积极研发应用光伏的系列产品,包括光伏建材、光伏家电、光伏灯具和文具等。在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同时,要加强学习和吸收其他新型发电产业优势,通过开展独立光伏电站、城市并网光伏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的建设和示范来大力培育我国光伏发电市场。

4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更加主动和高效地利用好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为光伏发电创造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6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光伏产业 快速扩张 原因 应对之策

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非再生化石能源的需求,转而应用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由于太阳能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可利用的最大能量来源,利用太阳能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由此,催生了光伏产业。光伏产业致力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它包括多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和相关生产设备的生产、光伏发电系统等。

欧美国家和日本率先利用太阳能发电,因此,也是最早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中国光伏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并在2004年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过程。2007年至今,中国的光伏电池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外需,绝大部分光伏产品依赖出口。出口的迅速扩张,加之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导致欧美光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

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展开“双反”调查。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终裁结果: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关税范围为23.75%—254.66%。9月初,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9月下旬,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提起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补贴”诉讼。这是中欧之间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这些将对中国的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发展光伏产业,需要我们探究光伏产业快速扩张的原因。然后,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最后,本文给出光伏产业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一、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扩张

最近10年,整个世界的太阳能产业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最近3年,更是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中国光伏产业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世界的平均增长率,2004—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0%。2011年,在中国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企业7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700多家。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多亿元,进出口总额220亿美元,就业人数达30万人。2011年,中国的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光伏组件出货量超过2GW的光伏企业,连续两年高居市场研究机构IMS Research出货量排行榜之首。光伏组件出货量前五中唯一一家非中国光伏企业是美国的First Solar,排名第二。由于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张过快,远高于欧美需求的增速,自2008年以来太阳能板批发价格下跌了近四分之三。

二、中国光伏产业快速扩张的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在市场经济中,某个产业快速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投资该行业有利可图,而且利润率要高于其他行业。进一步,我们可以将光伏产业高利润的原因分解为三个。

第一,欧盟着力推行太阳能发电支撑了光伏电池需求的增长。欧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者,积极施行各种碳减排措施。近20年来,欧盟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欧盟是世界上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地区,2008年,欧盟的光伏发电量占世界光伏发电量的80%。预计在2020年,光伏发电量占欧盟总发电量的12%。欧盟对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对光伏电池的巨大需求。中国的光伏电池严重依赖外需,尤其是欧洲市场。

第二,中国光伏产业具备快速扩张的供给因素。首先,我国的光伏产业具有加工贸易的性质,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由于我国光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主要的半导体原材料和设备均靠进口。其次,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助于光伏产品在国际上树立价格优势。

第三,地方政府推波助澜。为了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地方政府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从名义上讲,光伏产业属于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又由于光伏产业的高额利润,企业愿意投资,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光伏产业作为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产业列为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600个城市中,有300个发展光伏产业。为了发展光伏产业,地方政府在土地价格、贷款等方面给予了大量优惠。

三、中国光伏产业的应对之策

第一,政府应鼓励应用光伏发电,创造光伏电池的国内需求。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扩张得益于欧盟市场的扩大,同样,光伏产业的困境也是由于欧债危机导致欧盟需求的下降。严重依赖外需的现状导致中国的光伏产业受制于外国。201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占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例仅为0.1%。中国应用太阳能发电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了使得光伏产业稳定发展,致力于创造国内需求是政府下一步的政策方向。

第二,整合现有企业,大力支持研发。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光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许多中小光伏企业更是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产业整合不可避免。为此,中央政府应该致力于整合现有光伏企业。许多地方政府由于前期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扶持,已经被光伏企业绑架,整合光伏产业的任务应该由中央政府完成。将光伏企业整合成少数具有发展空间的大企业,并把未来的方向确定为突破光伏产业的关键技术,改变依赖外国核心技术的局面。

第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为了应对欧美国家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的“双反”调查,对于没有最后裁定的诉讼,最适宜的解决方法是协商解决争端。首先,说明中国政府并未对光伏企业进行巨额补贴,中国光伏企业的价格优势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光伏电池加工贸易的性质。其次,让欧美认识到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会危及到欧美自身的经济利益。因为中国从欧美进口了相应的设备,为欧美的光伏产业创造了就业。最后,中国可以考虑主动削减对欧美的出口,让中国光伏企业对欧美的出口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

四、光伏产业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第一,要深刻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节能减排。因此,只有当某个产业确实做到了节能减排才能称得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将发展光伏产业理解为生产光伏电池,而并未利用光伏电池进行发电,这并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生产光伏电池,又重走加工贸易的老路,并没有走自主研发之路。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能集中于某个产品,只有该产业确实做到了节能减排,才能称得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抑制企业盲目扩张,鼓励研发。中国企业起初投资光伏产业,主要是看到了其背后的巨大利润,因此,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然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各种政策扶持来快速发展光伏产业。在光伏产业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前提下,盲目扩张,尽管短期内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但从长期看,抗击外来风险的能力太弱,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该抑制企业的盲目扩张,并鼓励研发。

第7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规划》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建立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0%以上,力争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多晶硅产能、晶体硅片产能、电池产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能力等得到长足发展。培育2-3家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光伏龙头企业,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3-5个大型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区。

建设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石河子和奎屯、阿拉尔为两翼的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制造业基地。初步建成分布南疆、北疆、东疆的太阳能大型光伏发电综合应用示范区,推动新疆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等;加快新疆光能和荒漠资源的转化与利用,重点发展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建设,低成本、大规模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到2015年,全区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 000兆瓦。

《规划》称,根据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规定,推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加大产业投入力度,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开拓中西亚市场,扩大区内多样化应用,培育光伏应用市场,使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稳定的市场依托。

第8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五年,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达55.2%,光伏电池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亚洲,其中包括中国和日本,欧洲是最大的需求地。2008 年我国光伏电池年产量达到2000兆瓦,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造就了一批龙头企业,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拥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光伏企业,其产值居全国前列。

(一)重点发展领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多晶硅材料提纯技术、硅片切割工艺、硅屑回收与利用的技术工艺、硅片开发、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等。2010年鄱阳湖区已形成高纯硅料年生产能力12600吨,硅片年生产能力4850 兆瓦,太阳电池年生产能力1300兆瓦,太阳电池组件年生产能力1000兆瓦。截止2011年8月,仅在新余市注册成立的光伏企业就达82家,其中投产22家,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96%,光伏企业用电量11.7亿度,同比增长80%。

(二)产业基础优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已逐渐形成强势,光伏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6.2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6.23亿元,利税总额62.42亿元,实现了收入和利税一年翻番的目标。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硅片生产,产能突破3吉瓦,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硅片供应商之一。2010年9月全球首条双线双结大面积硅基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江西实现大规模投产。2011年4月,鄱阳湖区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一期5兆瓦工程建设完毕,年产电量为500万千瓦时。在鄱阳湖区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投资者可利用硅料和硅片的原材料优势,进行深加工形成最终产品,这使光伏企业之间、光伏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源优势。

(三)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

近年来鄱阳湖区光伏企业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光伏技术人才和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江西赛维ldk从“硅片生产”扩展到“硅料”,发展到薄膜电池,再到电池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发展过程,必将进一步强化鄱阳湖区光伏产业的科技实力。除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竞争实力外,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晶大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赛维best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加威实业有限公司、江西中材太阳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通能硅材料有限公司等,都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

(四)管理工作全面

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光伏产业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将光伏产业作为重点项目来抓,成立了阵营强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太阳能学会等数名教授作为光伏产业顾问,制定了促进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江西省加强重点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光伏产业集聚地建设公用和自用保税仓,建设综合保税区,支持光伏产业合规收结汇、落实保险。同时,对光伏产业发展给予扶持措施,如融资、电力保障、优先安排用地、税收减免等。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销售策略单一,生产过剩

2009年仅江西赛维ldk公司总投资约120亿人民币,建成1.5万吨硅料项目投产,实现产能规模1000兆瓦。2011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大致为24吉瓦,而国内已建和在建光伏产能大致为50吉瓦。因我国光伏电池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欧洲市场占70%以上,整个产业对外依存度太高,在欧洲市场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国内光伏企业根本找不到出口,外销策略严重影响了多晶硅产业的循环发展。而日本、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国内、国外市场同时开发,

当国外市场不景气时,国内市场能够消耗大部分太阳电池,可抵御国际市场变动带来的冲击。以下为近几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及对海外市场的依存度,出口额占全年总量的95%以上(见表1)。

(二)过多依赖进口,成本增加

在光伏电池中晶体硅电池目前主导市场,2010年占世界光伏电池产量的80%以上,为了降低成本,各国在技术上进行研究突破,研发工作围绕稳定性高、效率高、成本低的光伏器件和建筑集成应用系统进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国内一些研究所虽然积极研究太阳电池的生产设备,但在产能及可靠性方面与进口设备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还没有掌握,技术工艺的落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鄱阳湖区光伏产业中的关键设备大部分由欧美进口,这将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制约太阳电池产业的发展。

(三)光伏产业链不够完善

经过努力研发,鄱阳湖区的几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从硅料、硅片生产到电池片、电池组件生产的光伏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然而与江西赛维的多晶硅片产量相比,太阳能电池投资项目与赛维相差甚远,远远跟不上赛维的发展速度。以下为我国2011年主要多晶硅产量和产能公司比较(见表2),鄱阳湖区除了江西赛维,大多数企业都还存在差距。

(四)高层次人才匮乏,技术力量相对落后

国际光伏产业已经由第一代生产硅晶片光伏电池发展到第二代薄膜技术的光伏电池,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现在已进入第三代光伏电池的研发,目标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热损耗、减少光伏电池内阻、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增加光子有效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企业缺乏一支稳定、强有力的技术研发队伍,技术力量相对落后,中层以上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是外国人,企业为此要支付高昂的工资待遇,同时高薪聘请的外籍人士随时都可能离开,这将导致人力资源的不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

(五)产业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虽然薄膜电池发展很快,但目前硅片电池仍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随着非晶硅材料的衰减降低、制造技术的突破,光伏生产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核利用技术的进步,短期内核能在新能源结构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源、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利用也已形成格局,未来光伏产业能否持续发展成为主流还难以定论。

三、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政府补贴,加大金融投资。德国、西班牙光伏补贴每年下降幅度从5%逐步提高到7%—9%,光伏产品每年带来的成本下降也在5%—10%之间。美国实行大幅度减税,奥巴马政府延长或推出补助、奖励政策,使得美国光伏市场有了实质性的增长。我国也可实行政府补贴,驱使光伏产品快速进步;对光伏企业新建项目进行财政贴息、国债安排及专项资金支持;对外向型光伏企业实行出口奖励、补贴;对光伏企业制定更优惠的税收奖励政策。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金融投资体系,吸纳国内各方面资金和国外资金,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资本进入光伏企业投资;在优化配置、财务管理、资产重组等方面提供协调服务和上市辅导,对光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第二,启动国内市场弥补缺口,实现供需平衡。通过整合力量,强化国内同行业企业间合作,加强大型太阳电池组件企业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大力合作,引进外资,吸引电池组件和光伏发电应用项目,有效地改进多晶硅供过于求的现状,避免国内企业间恶性竞争。开拓国内市场,进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试行“光伏扶贫计划”,国家补贴电费;在大中城市应急体系机构及公共应急场所安装应急光伏电源,平时并网,应急使用时独立供电;安装光伏照明灯,用于城市和村镇的道路、街巷、住宅小区、公路、桥梁、隧道照明等,拉动光伏产品的国内需求,改变主要依靠出口为导向的单一战略。

第三,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技术进步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进步要依靠人才,创建光伏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基地定向培养和输送各类普通员工,实现实习与就业联体、教学与生产同步的发展方向。积极组织申报建设部级光伏工程研究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建成企业核心团队,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大研发力度,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技术,增强产业的持续发展能

力。

第四,固定上网电价法。光伏发电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经过十五年以上的发展才能获得,所以完善光伏产业必须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手段来培育。世界各发电大国行之有效的政策是采用上网电价法,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在使用上网电价,我国可吸取国外的有效经验,出台固定光伏上网电价,尽快规范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明确各有关方的责、权、利,为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市场保障。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上网电价是良好的经济杠杆,能撬动多方面的资金进入光伏产业。

第9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范文

(一)资源概况

我市发展利用光伏发电资源相对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一是光照资源较丰富。我市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数2800小时左右,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开发利用前景较为广阔。二是有一定的地面支撑资源。有一定面积的盐田、滩涂资源以及少量不适合农作物、树木生长的山坡荒地,适合发展地面光伏发电项目。三是屋顶及建筑物资源较多。城乡公共建筑物屋顶和南立面以及各类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屋顶基本处于零开发状态,均可用于光伏发电。四是产业基础较好。我市是全省重要的光伏原材料供应基地,拥有丰富的硅矿资源,硅资源加工、光伏产品生产的各类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光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光伏产业链初步形成,企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现有涉及光伏产业的企业20余家,形成了硅棒、硅切片、电池板、光伏控制设备、组件等众多产品系列。尤其是最近二三年间,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光伏产业发展,在我市投资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日益增多,已成为我市新的投资热点领域,市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企业、院校以及林洋、无锡尚德、江西赛维、顺大新能源、常州天合等外地知名企业纷纷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我市建筑物屋顶、地面电站等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全市已上报项目规模近80MW。

(三)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光伏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大型建筑较少,原有建筑均未预留光伏发电所需空间,拟建屋顶电站的建筑物分布零散,组网难度大,加之光伏电池的系统集成技术和安装工程技术等因素,导致光伏发电成本较高,制约了光伏发电的市场需求和推广应用。二是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我市能源供应相对充足,有火电、核电等主力电源,对大规模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缺乏动力和积极性。三是项目建设和并网协调难度大,众多建筑物产权分属政府、集体及民营企业,项目建设协调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发电规模较小,并网协调难度较大,客观上制约了项目建设和并网。四是地面电站占地较多,与其他产业发展存在土地利用竞争。五是产业链不够完善,呈现上游大下游小的格局,下游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产业规模小、技术不够先进,拥有自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示范先行,加快推广,积极实施光伏并网发电和屋顶计划,不断提高光伏发电开发应用水平。在推进中,坚持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调节结合。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和标准,积极扶持光伏发电项目,引导和保护企业投资光伏发电的积极性;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着力培育光伏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并重。集中力量做好示范试点,在屋顶电站试点成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规模化应用。重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高效、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资源。

三是坚持光伏发电与整个产业发展互动。以光伏发电重大项目和重点光伏企业为依托,加快扩大光伏产业规模,优化光伏产业链,不断提升我市光伏开发应用水平,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以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省推进光伏发电意见》为契机,大力发展我市光伏发电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推广规模。争取通过3年努力,力争在全市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60兆瓦,其中,屋顶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8兆瓦,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兆瓦,地面光伏电站装机容量40兆瓦。

2、上网电价。第一步达到年全省光伏发电目标电价2.15元/千瓦时左右的水平,逐步实现地面光伏并网发电上网电价1元/千瓦时(含税)的目标,不断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和竞争力。

3、产业竞争力。巩固和提升硅资源加工、光伏电池生产、控制系统集成等光伏产业整体优势,全市光伏产业年增长力争超过40%;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光伏发电企业,阳光晶源、太阳雨、赛维等企业的太阳能发电规模在全省具有一定位次。

三、重点发展任务

实施“屋顶并网发电工程”、“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和“地面并网电站工程”三大工程,不断提高光伏发电应用水平。依托我市光伏产业现有优势,选择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重点实施一批屋顶及建筑一体化项目;选择滩涂、盐田、裸山资源较丰富地区,建设一些地面并网示范工程。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的光伏发电企业,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促进我市光伏产业协调发展。

(一)屋顶并网发电工程

到,建成屋顶并网发电工程18兆瓦,其中,年建成5兆瓦,建成13兆瓦。主要分布:市区(16兆瓦)、县(2兆瓦)等区域。主要企业建设规模:阳光晶源11兆瓦、太阳雨3兆瓦、职业技术学院2兆瓦。

(二)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

到建成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示范工程2兆瓦,其中,年建成0.5兆瓦,建成1.5兆瓦。分布在市区(1兆瓦)、科教园(0.5兆瓦)、县(0.5兆瓦)等地,主要由等企业投资建设。

(三)地面并网电站示范工程

开展废地、荒山资源普查,在适宜发展的区域,优先建设带有跟踪系统的地面并网电站工程,支持有关企业在滩涂、荒山荒坡等地规划建设地面电站示范工程。到,建成地面并网电站示范工程40兆瓦,主要由四季沐歌、赛维、顺大新能源等企业投资建设。

(四)推进光伏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和实施一批光伏产业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从硅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到系统集成、电厂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推进并网发电,促进产业集聚,努力建设光伏产业基地、光伏电站和光伏产品应用示范基地。

四、具体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市新能源暨光伏产业推进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局、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海洋渔业局、物价局和供电公司等为成员单位,协调推进我市光伏产业发展重大事项,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承担协调小组日常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落实国家和省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出台我市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我市光伏发电项目争取国家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和省光伏并网发电电价补贴。加快太阳能示范应用步伐,以政府为主导,在机关、学校、医院、小区、道路建设一批示范性小型太阳能电站,引导、鼓励、推动光伏产品的普及。

(三)强化招商引资。以开发区、县和县为主体,以完善产业链为主要内容,依托龙头企业以商招商,支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优势,形成对上下游企业的辐射效应。举办光伏产业专题招商会,加强项目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提高招商活动的针对性。积极吸纳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及民间资本与我市光伏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