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文化创意行业研究精选(九篇)

文化创意行业研究

第1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 音乐 应用型 本科 培养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倡导与扶持的新兴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充分显示了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关注。①对于强调创新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创意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积极探索高校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探究新形势下高校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的发展路径,使之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已经成为高校音乐专业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笔者查找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课题和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课题都各有宏观、系统的研究,但是,对于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问题的研究却涉及不多。尽管如此,论及这一论题,仍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发展和相关研究现状,以及音乐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动态等进行全面梳理。

(一)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研究

西方对于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②英国最早将“创造性”概念引入文化政策文件,并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首次界定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及行业划分问题等,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逐渐在西方露出端倪。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了相关概念,如“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休闲产业”和“体验经济”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到本世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在我国,将创意产业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起步于21世纪初,主要表征是一大批有关创意产业的译作、专著和,内容涉及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发展这一产业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等,分析文化企业市场、竞争策略等。

2000年,浙江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5年浙江省做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 但缺少具体的规划创意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也没有具体负责创意产业发展的专责机构, 这些都不利于创意产业的发展。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③确立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制定旨在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建立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为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创造条件。此后涌现了一大批相关研究,如王海军、汪水波的《创意产业与浙江产业发展》,郭立伟、何树贵、饶宝红的《杭州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五大创意产业园区的调查》等。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应用型大学是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 。为了实现与“老本科院校”的错位办学,关于应用型大学的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问题的研究已是成果斐然。笔者择其要者进行分类评述。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很好的成果。例如高林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以课程研究为重点,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进行理论探讨和阐释,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框架体系,并结合试点实践,萃取了一些示范性教学案例。钱国英等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则基于对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现状的分析与人才需求的调研,探究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成果既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研究,也有着眼于特定区域的普通本科院校的个案研究;既重视理论分析,又强调实证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本题的深入研究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关于结合文化产业背景培养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笔者所见到的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研究和音乐专业研究的文献中,尚未见到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与音乐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紧密的结合体来进行考察的直接相关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衬出这个问题的特点和研究的难度。

二、关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这个词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出现过。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文化产业”的说法传入了中国。

何谓文化产业?事实上,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美国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一般只说文化娱乐业和信息服务业。④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巴西等国家则称文化产业为“创意产业”。据英国文化新闻体育部的文件,“创意产业”的定义为: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⑤其范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手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和录像、互动性娱乐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及电脑游戏、广播电视13个行业。

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学术界的说法很多,主要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三种说法。2003年9月,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⑥,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2006年8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到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份文件在强调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时,提出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在强调文化创新时,提出培养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供应商;在强调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时,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

三、应用型音乐本科学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当前,应用型音乐本科教育存在着这样两种状况。一种是以传统教育为主,辅助一些现代音乐教育手段;另一种是完全抛弃传统,以市场为主导,即只重视产业化而忽视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前者培养的学生就业岗位以传统职业为主,面对现代产业化市场,他们无所适从;后者能够很快适应市场,但是由于文化的匮乏,导致其音乐创新的贫乏以及艺术思想的低俗,不能很好地为大众文化艺术服务。笔者认为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三种因素导致的:其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的学生以音乐表演为主,没有纳入到整个大的文化产业视野下,是在文化产业还是音乐表演等目标定位的界限模糊不清;其二,课程设置不够明确,有不少课程还是建立在原来的传统科目基础之上,只是加强电脑音乐基础和表演基础的教学,对于管理类和经济类的课程很少涉及或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或者只传授现代市场需求的几种音乐应用人才所具备的基本技能等;其三,管理机制较混乱,教师队伍的建设基本沿用原来传统教育的模式,对师资队伍的更新和完善不够,在学生的管理上还是按照师范生的管理模式在运行。基于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促使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人才培养的重任自然要落到学校的肩上。大规模的扩招使得高校的大学生队伍迅速壮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新兴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几年时间,我国高校里出现了六七十个文化产业类专业或方向。这当然是一件益事,体现了我国社会的繁荣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但是,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亟待改革和完善的命题。例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化、学科设置的科学化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的良性化等问题。

2007年举行的“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包晓光就提出过,“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教育最需要的不是扩大规模、吸引关注,而是认真梳理,在学科建设上从虚热转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高校代表的赞同。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以及相应的人才需求的激增,应用型音乐本科教育是继续沿着传统教育模式走下去,还是大胆革新迎接挑战,这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应用型音乐本科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我们有义务积极投入到对文化产业的市场调研和应用型音乐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沿研究中。

四、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应用型音乐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管理者,笔者就社会、人文以及产业等方面梳理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就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基本步骤

1.资料收集。制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调研表。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毕业生跟踪表登记近几年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根据用人单位调研表的数据了解学生所完成工作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分析决策。聘请用人单位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分析用人单位调研表和毕业生跟踪表,从众多调研表中挑选具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学习范围。

3.制定计划。按照确定的学习范围,制定教学计划,课程遵循完成工作任务的顺序及难易程度安排不同学期完成教学工作。

4.实施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编写课程标准,着重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并实施教学。

5.检查论证。用人单位资深专家和学校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组织学生座谈会,询问学习效果。

6.评估改进。根据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改进提高。

(二)关键点

1.对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更切合实际的定位。深化对政府倡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认识,契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实,结合本校教学培养方针,确立音乐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2.对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提出新的具体方案。在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等必修课开设的基础上,设置多门类的专业选修课,使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依据社会调研结果增设某些专业方向(如音乐市场营销和流行音乐),把原来的选修课调整为必修(如电脑音乐制作等),以及加大音乐专业教学中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比重等。此外,还可以开设流行音乐、舞台编导等方向的试点课程,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对一些在此领域内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以小班授课的形式对课程开设方式和开设效果进行检验,总结该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形成科学的教学规范。

3.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管理机制。在新的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打破原有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加快师资力量的更新,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教育必需的师资力量,使整体的教育能力能够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可以成立音乐创作工作室,以原创音乐制作和晚会配乐制作为实践项目,编创具有一定规模的成品节目;增加社会文艺演出实践,组织学生排练、编创节目,并联系社会文艺团体进行交流,使在校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市场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使之合理调整自我发展定位。

进行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指导思想相契合,把“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命题,把握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加强理论跟进,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音乐学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缺位,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注:本文为2009年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09XJ070;钱江学院人文社科类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09QJRW07)

注释:

①张少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推动振兴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2009-10-10.

②Gibson Chris, and Kong Lily. Cultural economy: a critical review[M].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5:23-24

③方张接,谢洁青.大文化产业:演绎都市新生活[N]杭州日报,2005-03-23. 省略/20050101/ca698651.htm

④阿多诺.文化产业的再思考[M].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98.

⑤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创意产业译丛――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7-58.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中国文化报,2003-10-18.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海尔布伦.艺术文化经济学:文化创意产业译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京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蒋三康,王晓江.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海军,汪水波.创意产业与浙江产业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4).

[5]郭立伟,何树贵,饶宝红.杭州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五大创意产业园区的调查[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

[6]高林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8]潘懋元.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9]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第2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划、扶植和引导。从国内外文化创意发展的经验来看,产业政策对于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阐述和证明了此观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基础不够巩固,发展水平处于下游。要加快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的作用尤其重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文化创意政策研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从2003年开展的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政策松绑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要“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关键是如何界定政府和文化企业的未来身份,而在这两个方面,科学界定政府的身份并正确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及行业引导上的作用极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和历史当代的不同动因,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中政府的作用;总结借鉴国内外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政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政策框架,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取向的研究,为我国更好地规划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因此切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键的政府作用与政策要素,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制度之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产业政策发展的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产业政策的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的比较,结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政策支持体系的发展现状,通过政策机理的分析和对未来政策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以期对我国文化创意发展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制定研究。

目前国外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合理界定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创意产业是一个融合诸多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由环环相扣的产业活动构成,创意产业清晰的行业划分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要着眼于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应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并推动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能转变转移经历了一个由“政府导向”转移为“市场导向”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二战后的发展黄金期后,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社会困境和民众指责。由于福利国家理念的推动,西方国家政府权力不断扩张,政府职能范围不断扩大,政府角色的膨胀引起了民众不满。民众认为政府的规模过于庞大,消耗了过多的稀缺资源;二是政府管理的范围太宽,自身陷入过多活动导致资源浪费;三是政府行事的方法不当,公众认为通过官僚体制提供服务导致低效和无效。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等人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所导致的政府失败进行分析,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其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理论重新强调市场的价值,它给政府开出的药方就是要让政府将其不应该做的和做不好的事交给市场来完成。公共服务市场化有着如下三层含义: 1·将决策和执行分开,即政府更多的是“掌舵”(决策),而不是“划桨”(执行)。2·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多元并存,打破垄断,竞争发展。3·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有在多元的供给者之间选择的权力和用以选择的资源。

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给公众以个人选择的机会。

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将竞争分为三类:一是公对私的竞争,即让公营组织和私营组织都来提供公共服务,从而促使其竞争;二是私对私的竞争,即政府要求私营企业彼此竞争,以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三是公对公的竞争,即政府促使自己内部组织之间进行竞争,以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学术呼声下,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形成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这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形态和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共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经济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根基。各种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产品;必须以企业、社会和公众为主体,政府职能转变为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必须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在这一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文化逐渐也成为面向市场的主体,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最本质的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为文化创意产业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理念。第一,政府提供核心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理念;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要有市场效率的理念,新公共行政则将公平与公正放在政府价值体系的首位,新公共管理理论则在政府资金运用要讲究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强调资金运用的市场效率,政府服务的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也越来越多,主要从管理学、产业经济学、艺术经济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状况、发展趋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建议与措施等。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观点主要集中为从办文化变成管文化,要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全能政府是政府对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全面支配与控制,而且这个控制力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有限政府是指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承认自己的施政范围有一定限度,而且必须受到社会和政府自身内部的严格监督。在已有的国内研究文献中,将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定以为制定政策、实施监督和提供服务。

制定政策是文化行政机构进行宏观管理的改革规划和制度设计的过程,具体有四项职能:第一,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第二,通过不同制度安排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布局和发展方向;第三,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导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第四,通过立法和其他有约束力的形式规范演出市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不法行为。实施监督是因为作为文化宣传系统要有宏观监督,保证文化产业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提供服务是政府建构有利于文化产业自主发展的制度。

然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研究却要少得多,而且很少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归结为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策体系不够完整,具体政策缺乏承接性和系统性;对文化创意经营机构的管理和调控力度不能符合现实需要;现行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在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方面,现行政策显得不足。第二,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建议。主要有:

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因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应有利于调整区域发展结构,促进不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均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应向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支持等方面倾斜。

三、研究的创新与研究内容探讨。

首先,研究角度的创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比较,创新性地将政策与产业体系形成相结合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其他产业政策之间的不同,阐明文创产业的特殊性,从而以独特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其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由于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工作,研究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密切,提出的政策措施仅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因此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更为明显。第三,创新性地引入政策机理的研究,从而对不同方式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深入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研究,提出具有更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在研究的几个创新点中,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的比较、对于政策机理的研究等内容,国内外尚无成熟的观点,尤其是针对我国实际的研究更为缺乏。其次,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行业划分和统计标准各有不同,许多现象和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梳理和探究,因此造成数据收集的困难,对研究分析形成不利影响。

第三,对于政策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存在困难。由于政策对于产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对政策的分析预测必须客观、可靠、有理有据。由于基础条件和资料的不足,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就会显得困难。

第3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开发;创意创作;高新技术;加计扣除

近年来,国家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特别是十的召开,更是把文化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同时,在财税层面,国家一直倡导减税减负,特别是对于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上力度很大。根据2017年4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而影视企业通常能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及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都是生产影视器材类的企业,本质上是生产型企业,不是能提供文化产品的文化创意企业。

影视文化企业是靠创意创作来发展的行业,影视文化产品,是头脑产品,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共同创作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不是机器生产流水线可以完成的产品。每一个影视剧制作完成都不是传统产品的重复制造,而是一个新的创意产品,具有独一性,而且文化创意是一种依靠高智力创作的精神产品,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密切相关的。其创作过程同样是一个研究开发的过程,只不过研发的表现与传统的研发有所区别,研发人员的类型是文化创作与技术型人员的区别,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创新、设计构思、制作制造出来的一个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产品,也同样享有知识产权。为此,有理由认为文化创作与开发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一样,都是通过知识型的开发人员通过研究并开发出来的产品,其开发过程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如剧本、小说版权费、创作人员的报酬等可以比^传统行业的做法认定为研究开发费用。

一、可行性探讨

1.政策面

(1)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从该办法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国家支持、创造创新、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等三个特点。文化创意企业在本质上与高新技术企业是一致的: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符合国家扶持的政策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强传播体系建设等要求,并明确提出了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的经济政策。其次,创造创新是文化创意企业的经营核心,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在智慧成果创造的本质上是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就是创造创新。以影视产业为例,从剧本创作、影视剧拍摄、演员表演、导演、剪辑制作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参与者的创造性劳动,影视剧是各阶段参与者的智慧成果的结晶。最后,文化创意企业具有的核心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企业同属同一法律范畴。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拥有大量的版权,如小说版权、影视剧版权、音乐版权、图书版权等,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三大种类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智慧成果。而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上的知识产权则过于侧重于专利和计算机著作权,人为地将知识产权的范围限定地过于狭窄,而将版权(著作权)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2)根据国发[2014]10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大财税支持: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点,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内容纳入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为此,开辟了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意费用作为研发费允许加计扣除的途径。

2.会计核算角度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完善研发支出等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应认真做好研发支出归集的会计核算工作,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区分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结合研发活动逐一梳理已经立项的各研发项目相关支出,确保每一项研发支出归集的合规性,对核算短缺项目及时做好完善和添加。在掌握研发支出核算要领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研发支出会计核算体系。

影视企业是以每个影视项目建立项目辅助账的,可以核算到每个项目从剧本创作、到影视拍摄、到发行等全过程。会计核算上能够做到研发支出归集合规性、收入成本确认清晰并能归集到每个项目。

二、具体操作建议

1.研究开发费范围及具体内容

传统企业研究开发费的直接费用规定如下: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第一条第(一)款第2项规定,直接投入费用是指:

第4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导师工作室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给原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了大学创意园的建设中。这种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创意园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这方面,国外较为成功的案例有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QUT)与政府合作的Kevin Grove都市村庄创意社区。借鉴对国外高校创意园的调研,本文提出了“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这一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模式。

一、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内涵

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是在当前“新经济的引擎”――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各高校借助自身人才智力优势,纷纷建立院校、企业、政府三方合作的创意产业园的形势下,将高校创意产业园内导师工作室的运作与学位研究生教育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导师制度。

从本质上讲,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构建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做的一种顶层设计,其中大学创意园建立建设的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是构建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依据;导师结构、教学管理的组织实施是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重点内容;而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完善的创意园管理机制、导师队伍建设等保障措施。

二、构建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依据

1.大学创意产业园的建立

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城市独特的文化、信息、资本、人才等资源为依托,通过对创造力、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社会财富、发展动力、就业机会的系统性活动。创意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强渗透性的新兴产业,是将现代文化和信息服务与传统工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产业集群现象,其技术和人才高度聚集,是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独特的产业、经济、文化、艺术、技术、资源、市场和管理特征,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认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以及创意产业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在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下,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大学所具有的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学术基础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思维源泉。清华大学科技园、北大科技园、浙江理工大学创意产业园等“大学创意产业园”越来越多地被建立起来,这些创意园把大学的人才、学科和地方的产业、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得天独厚资源优势,成为中国创意时代的引领者。

2.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1)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在遵循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2)课程设置的特殊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据此,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分为核心课程、方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方向课程”则是为学生进入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学习而设置的专门性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修养都得到提高;“选修课程”主要是为学员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而设计的,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丰富自己,以利于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式的特殊性

设计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受众面极大的教育项目,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结合,那将是极大的浪费,诸如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都是社会比较急需的。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条件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此过程中,尤为强调设计教育的实践性特色。注重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设计实践活动,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实际案例,培养其在艺术设计职业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的能力。

因此,构建有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这就要求院校研究生教育资源和校外的试验示范站、推广基地、合作企业等联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实践的条件,使其学习、研究与技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

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导师因素。

1.对导师的挑战

(1)对培养方案制定的挑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是能把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所以,除了要进行素质、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训练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大多数导师对社会实际和企业现场情况了解较少,在为学位研究生制定培养方案时就面临一定困难。

(2)对课程教学方式的挑战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和应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对前者和后者采取不同的教学侧重。对于前者,由于其工作经验丰富,容易理解与实践有关的课程,但其理论知识不够深入,需要多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对于后者,由于其对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对与实践相关的内容理解相对模糊,需要导师依据职业意识形成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顺序,循序渐进讲授与职业有关的课程,避免与实践环节有关课程开设时间和内容的随意性。

(3)对指导方式的挑战

由于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两年,第一年的前半年学生主要是上课,与导师接触较少,后半年可以进入实验室,第二年就要开始到企业去实践,这对其导师的指导方式提出了挑战。

(4)对学位论文的挑战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一般来源于应用课题,需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而对形式多样学位论文,如何保证其质量和水平也是摆在导师面前的问题。

2.对导师选聘制度的挑战

(1)对选聘条件的挑战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其导师既要有较高科研水平,又要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经验,导师的遴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考核制度的挑战

由于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大多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在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能力时,应该考虑授课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四、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总体构想

1.“双导师制”教学培养模式

(1)导师遴选与职责分配

校内导师一般由具有硕士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具有一定相关专业水平、有丰富实际工作阅历和经验的社会人士担任。

两位导师都应参与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制订、论文选题与开题、课程学习与考核以及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同时,针对双方导师的优势进行分明确分工,建立紧密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机制,制定相应责任书的职责分配方式。

(2)导师与学生管理

校内导师由学校来进行评价和管理,校外导师由学科委员会根据校内导师的提议聘请。学校设立校外导师信息数据库,被聘校外导师的情况将及时得到掌握和更新。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项目实施,校内导师主导,校外导师起主要辅导职责;对学生论文的开题、写作和中间环节的把关,校内导师负主要职责。

2.教学管理的组织实施

(1)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研究生与工作室导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导师在使学生接触实际项目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地分配任务,而是激发研究生进行自主研究,运用创新思维寻找与工作室外单位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及项目切入口;鼓励他们利用各自不同的优势组建项目团队进行协作,并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总体把控和指导作用。

(2)学术研讨活动组织形式

在安排研究生进行学术研讨活动时,应减少虚拟命题,并邀请外单位相关人员参与讨论。工作室不定期地邀请合作单位的高级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富有经验的其他专业人员给研究生做项目相关情况的讲解,使研究生能全方位、多学科地了解项目的立项意义、目标、难点、重点、需要创新的部分及时间进度要求。

(3)学位论文过程监控

创意产业园区导师工作室制采用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方式。在教学及学术研讨活动等培养环节中,按个人培养计划、学术研讨计划进行授课、讲解、主持讨论、给予评定,由校内导师负责,校外导师参与;在立项研究、实验分析、论文写作、中期检查等环节中,校外导师直接进行过程指导,校内导师进行定期集中指导,接受电话及网上咨询,并给出相应辅导。导师应要求本工作室研究生将其第一阶段的学习、研究记录形成实践报告,应定期对研究生的设计成果(包括手稿、成稿及实物)等证明材料进行检查讲评,并留实物或相片存档。每学期末,工作室内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应予以公开展示;工作室教学情况应由导师进行总结,并以书面材料形式上交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

五、建设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保障措施

1.完善大学创意园管理机制

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应该具备良好的营运环境。这种营运环境包括工作室自身的软、硬环境,也包括了整个大学创意园管理环境。工作室的教学软环境包括了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学习建设等;硬环境指教学需求一切设施,比如展示橱窗、实验设备、工作室内部网络平台等。而整个创意园的管理环境的健全改善则包括以下几个必须由校方与合作的政府职能部门配合协调方面:对“依托高校模式”的创意园的政策(包括专业化创业设施、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和政策指导等)支持仍需改进;加强监管力度,形成动态监管制度;正确选择产业导向,探求创意园未来发展;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诸如提供研发、经营等基础服务;提供商务办公设备服务;代办企业工商、税务登记等服务。申报认定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认定;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软件产品、软件企业认定等。培训及咨询服务;提供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财务等方面的培训及咨询服务;物业服务等。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培养能力评估机制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培养创新实践人才为导向;强化导师自身专业素质、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建立合理的校外导师引入机制;成立跨学科、跨专业方向的导师联合指导小组。

建立导师培养能力评估机制,建立导师综合培养能力评判表,应考虑: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研究方向引导;对研究生负责情况;导师素质;个人教学情况;个人科研能力。此外,校研究生部门每年组织专家对研究生的设计作品、论文质量、导师指导态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综合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组的评定建议,得出导师培养能力的考核得分。

六、结语

以上所述,是对我国例如杭州这些位于创意产业发展前端的城市中高校建立“大学创意业园导师工作室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构想与初探。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各高校参与创意产业、建设创意产业园活动的增加,以及综合类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集教学、研究、创业与一体的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培养模式将呈现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洪权.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导师工作室制[J].林区教学,2007,(2).

[2]汪维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09,(8).

[3]杨卫.研究生教育突破传统“师徒式”[N].中国教育报,2007,(7).

[4]张景鸿.完善与改进高师美术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思考[J].艺术探索,2003,(2).

[5]王玲玲,赵群,蔡翔.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8).

[6]宁绍强,穆荣兵.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10)

[7]齐民.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EB/OL].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2010,(5).

第5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61-03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案例和数据支撑。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激发创业热情,普及创业知识,通过创业体会和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89年~1997年)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开始于1989 年,联合国在北京提出开拓能力和精神是未来学习的第3个通行证,此后的十年里,我国有关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不到20篇论文,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实际案例少。胡晓风的《创业教育简论》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生质量的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以立足教育、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为原则,高校要实施产学研的社会化运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学者们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思想意识、观念更新的教育。

(二)第二阶段(1998年~2009年)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实施创业教育,并开展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选择了清华大学、中国人大、上海交大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十年之内,研究论文比之前翻了20倍,质量和数量明显增多。柴径认为,创业教育应融于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咨询。衣俊卿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以推进学生创办企业为目标,它还包含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包含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力培养。在这个时期,“高科技企业”开始出现,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大学毕业生在高科技领域创办的高效益的企业类型。

(三)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三年多的论文数量比前20年论文数量的总和还要多,研究包括从思想认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提出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一些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失败的教训和取得的经验等。

从以上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由国外创业教育的思潮和国内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呈现出基于科技创新而实施的跨学科、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交叉特点的教育。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一)西方国家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进行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国家,有许多创业学术期刊和专著,研究的领域涵盖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美国高校每年还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估和排名,可以有效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美国创业教育主要在商学院,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创业,设立了创业研究中心,还有各种基金会、杂志和创业研讨会。目前,创业教育已经在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在立法上,美国职业教育法、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等几十部关于创业培训和就业的法律。英国下发了企业创办计划,法国通过地方工商工会对个人进行创业指导,德国颁布了就业支持法。此外,创业计划大赛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手段,通过计划大赛发现和孵化出企业,很多大公司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的研究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晚,1990年开始,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被列入教委的规划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9年,政府将创业教育列入高教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起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讲授创业知识,并与第二课堂结合,让学生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经验,高校成立创业管理和培训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商业化运作,指导学生开公司办企业,并提供管理咨询、融资资助等。有些学校还与国内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设立创业教育基金,开展创业创新科研和实践活动,将学习和创业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在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复合人才中做出突出贡献,大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好产品和服务参加比赛,吸引风险投资。政府和社会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各种设施、配套服务和优惠政策。

西方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以研究型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主要是在一些会议、论坛和期刊上,不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比较少。而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尽管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认识到位,但是笔者提倡借鉴西方的先进理念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业内对创业教育没有达成共识,不过大家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需要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素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此外,“素质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形式,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人才培养说”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责任心和风险防范能力,使之能够大胆创业。“教育理念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自行创造就业岗位”的教育理念,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是集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综合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升综合素质、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教育。

(二)创业教育模式

对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很多,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专业开设情况、地域传统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的角度、层次也不一样。比如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通识教育部分与专业结合”的大赛模式;大连理工大学的“课内课外双渠道、产学研三结合”的多模式教育;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温州模式”;哈工大的“竞赛牵引,社团运行,中心保障,社会融资,基地实践”模式;中央财大的“以商学院为主导,优选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创业积极分子,开设创业先锋班”的精英创业教育模式;许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学+基地孵化”的实践模式等。

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创业过程,激发创业意识,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开办公司或实习,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此模式定位清晰,可操作性强,但孵化基地只能容纳少数人。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育层次化模式,第一是创业意识培养。开设创业通识和选修课程,进行启蒙教育。第二是通过创业设计大赛、校园展会、创业讲座等第二课堂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第三是为校内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场地,让他们进行创业实践,组建公司,并进行相应指导。第四是创业后续支持,从项目甄选、企业管理、业务拓展、团队组建、壮大企业均有专业人员辅导。模式层次越高,参与的人数越少,形成一个动态的筛选过程。

总之,我国的创业教育正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到位”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体现着创新性、系统性、教育性、时代性、实践性、主体性等显著特征。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应该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传统文化、地方经济特点和专业特色。在教材编写中,既要有理论,更要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灵活运用案例、情景模拟、第二课堂等,将各教学模块有效融合,课程考核则可采用创业访谈、市场调研、创业计划书分析和口头答辩等,侧重平时学生的参与度和经验积累。

李梅则提出,创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创业能力、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三大模块,知识是创业顺利开展的基础,能力是核心,实践是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实践。还有学者提出,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加入创业课程,对高校引入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IYB创业培训项目及KAB创业教育课程等进行评估和探讨,最大限度发挥创业教育的作用。而对于如何开发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比较少。

(四)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不足、保障体系仍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从制度保障、软硬件环境和人员保障上加强高校创业指导,并具体从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业绩、环境保障和社会声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用于检验创业教育的成效。针对高校创业师资缺乏、能力参差不齐问题,研究者认为,应该要聘请有经验的创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而专职教师也应有创业的经历。此外,高校应有创业教育学专业,最好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样可以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提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五)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及德育的关系

很多学者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及就业的关系角度进行探讨。他们认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心理素质,普及创业知识基础,增强自主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增长点,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开拓了一条新路。有专家指出,创业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里有德育的内涵,这对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十分有益的。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评价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始于25年前,前20年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成果较少,后5年有大量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有专著,论文数量可观,而且涉及创业教育所有方面,包括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前景等,每部分均有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于共性研究比较多。从纵向来看,这些研究还是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没有连续性,可比性差。另外,研究的深度也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大多数还停留在调查分析、陈述观点、经验总结以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经济问题进行定量模型分析还比较少,理论高度不够,学术性不强。在研究方法上,创业教育的实证性调查研究仍欠缺,有学者采用了访谈法、问卷法等对某些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但因为调查对象、调查工具、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局限性,所得结论不具有推广性。

此外,大学生创业最好能与学科专业背景结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例较少,说明高校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实际需求是脱节的,怎么寻找最佳契合点,使他们融合,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是未来创业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来,学者们开始研究创业教育的细分领域的课题,比如基于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体系等。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展望

(一)研究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创业教育对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保障体系研究较多,而较少对学生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研究,应对学生入学的创业意愿调查,接受创业教育后的意识和创业实践取得的经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抽样和跟踪调查,了解不同专业背景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现状,对比创业教育前后的思想动态,以评判创业教育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体系的多样化

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教学资源,从课程建设、创业活动和实践出发,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和技能。研究者提出,创新教育新领域,即“创办企业、创建事业、创新业务”,包含有“课程板块、体验板块、文化板块、实践板块”,并有较为客观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形成研究领域宽广、系统化程度高的多样化教育体系。

(三)评价体系的科学和完整

高校要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创业教育状况,必须和全国进行对比、竞争,而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促成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者提出了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价的几大要素:课程内容,教师的论文、课题和著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学生自主创业的业绩,创业教育项目的创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四)孵化基地的实证研究

研究者认为,创业孵化基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在基地开展实证研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创业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和实地调研等,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和意义。此外,高校宜设立创业指导及研究中心,将创业实践和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五)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创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电子商务创业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近,国家对于大学生开网店给予财政补贴,旨在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近两年来,对于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开始出现,但针对电子商务创业的大学生群体,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等研究,对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胡安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4(2)

[2]闫广芬.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3]刘望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8)

[4]赵金华,孙迎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 20 年回顾评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12)

[5]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6]周栋良.创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2012ZZZ041)

第6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创业培训;主观情绪;创业意向;行为转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72

创业培训目前是一个相对较热门的教育方向,潜在创业者通过创业培训最终实现了创业,创业培训的对象可以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事业人员、高校毕业大学生以及农村的返乡创业人员。主观情绪是潜在创业者在经受了好的情绪或者是坏的情绪影响后进行的创业行为。创业意向是潜在创业者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进行创业意识的提高而进行的创业行为。在创业的研究领域,多数研究者都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影响创业行为转化因素的分析,很少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创业行为转化因素分析,文章就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三个方面对于创业行为转化影响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1文献综述

国内创业研究领域,多位学者已经对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这三个影响创业行为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多种研究方法的分析,并得出了这三个因素都有利于实现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实现。例如李红军发表在国内杂志中《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对农民创业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以河南省农民创业培训为例》,在该篇论文中,李红军对于创业行为转化影响因素研究的方向是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在论文中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可以使农民进行创业行为的转化。此外硕士生何良幸在毕业论文《创业情绪、创业认知能力与创业行为倾向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同样利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最终得出积极的创业情绪将会对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消极的创业情绪对潜在创业者带来不利的影响,会导致潜在创业者放弃创业行为。最后,纳敏、李丽发表在《经济师》中《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昆明学院为例》一文,通过大量相关的数据最终得出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重视和相关引导,最终也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向创业行为转化。

文章只针对于发表在国内期刊杂志上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了阅读和分析,对于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转化因素的分析,多数学者都针对于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识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证明这三个因素是可以对于潜在创业者进行有效的创业行为影响,本文基于此研究成果,通过案例分析法进行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识三种因素对于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2创业培训对于创业行为转化影响研究

21创业培训对于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创业培训是针对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知识的培训,最终使得潜在创业者拥有创业的思维能力,通过不同的培训模式使得创业者付诸创业的实际行动。一般创业培训经常采用的培训模式有SYB培训模式、三段式培训模式、各地自创模式、远程创业培训模式等,利用培训的模式使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行为的转变。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创业培训,可以使潜在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得到提高,对于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强,能顾让潜在创业者对于创业的条件、创业知识、创业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创新意识、创业环境。

22创业培训对于创业行为影响案例分析

山东邹平县在县职校举行某国企带薪培训、职校农机培训启动仪式。这次培训有18名学员分别来自长山、魏桥、西董,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带薪培训。通过对参训者的采访了解到,邹平县依据传统的优势,已经创造出了一个“邹平麦饭石”和西董豆腐为主的餐饮品牌,在有利的创业环境下,通过创业培训指导,参与培训人员纷纷表示愿意进行创业,并依托邹平县已有的创业基础,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中。

通过邹平县的创业培训,得出创业培训可以对潜在创业者起到创业行为的促进作用。

3主观情绪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31主观情绪对于创业行为影响作用分析

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积极的主观情绪更加有利于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行动的实施。乐观的情绪是创业者迎接创业困难的强心剂,积极的情绪可以是潜在创业者自我提示来获得的,也可以是通过对于事物的主观反应来获得。

32主观情绪对于潜在创业者影响案例分析

结合相关的生活实例,文章举出如下案例来证明积极的主观情绪对于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影响:“一名退伍军人,在从事混凝土的外加剂销售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做到了全公司的销售冠军。在原部队的领导得知此事后,就打电话给这名退伍军人,鼓励他进行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并且承诺愿意对其进行帮助,通过这件事情,退伍军人内心更加坚信了创业的想法,并对于创业开始付诸行动。”从这样的案例中,分析得出积极的主观情绪是可以转化为创业的行为,主观产生积极的情绪除了来自个人的意识,还会受到外界环境以及事件的影响。

4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行为的研究

41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行为影响分析

要成为潜在创业者,收藏先需要有一个积极的创业意向,通过对于创业意向的培养和指导,潜在创业者会通过创业意向的内动力将创业付诸与实践。

42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行为影响案例分析

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案例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出台。在大学相当一部分都具有创业想法的冲动,但是由于创业条件的限制,创业想法一致未实现。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影响下,大学生成为了创业的先锋。由此表明,在创业意向转变为行为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只要有强烈的创业意向加上创业环境的支持,潜在创业者就会将创业意向转变为创业行为。

5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利用相关的案例分析法,对于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的研究,证明在创业行为转变的过程中,这三种因素是可以起到积极的转化作用,因此,对于潜在创业者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李红军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对农民创业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以河南省农民创业培训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4):62-64

[2]何文韬,郭晓丹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行为转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6):137-144

[3]纳敏,李莉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昆明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5(10):34-36

[4]陈奎庆,毛伟大学生创业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基于2004―2013年CSSCI期刊文献的分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9-114

第7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愿;量表;海峡两岸;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7)01004110创业能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市场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持就业水平[1]。Krueger明确指出:“理解创业内涵的关键就在于探究隐藏在创业者的认知结构、创业意向和创业行动背后的深层次的信念因素。”[2]在众多与创业过程相关的认知因素中,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深层次的信念因素成为揭示关键创业活动的重要变量[3-4]。创业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5]。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形成不同的自我概念,个人对于自身创业能力的信念与信心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海峡两岸文化虽然同属中华文化,但在政经分离半个世纪以来,在文化、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等观念上均有显著差异[6]。海峡两岸区域亚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创业者自我效能及对其影响是否显著不同呢?这一问题尚没有答案。创业自我效能研究起源于西方创业研究领域,在中国的研究起步不久。从海峡两岸现有相关文献看,创业研究各自独立,较为疏离,考虑亚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极为缺乏。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主要以直接借用西方自我效能量表为主,创业自我效能的内涵、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以及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也均局限于各自的样本范围领域,缺乏可以同时用于测量海峡两岸潜在创业者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

在世界范围内,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促进社会创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中国大陆地区还是台湾地区均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两地实践领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合作日渐频繁,各自的创业研究领域亦对大学生创业认知心理及行为甚为关注。厘清新时期海峡两岸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差异既能促进两岸创业研究的合作与交流,也能为两岸大学生创业合作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与管理启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海峡两岸大学生这一潜在创业者群体作为调查对象,以创业自我效能为切入点,构建适用于海峡两岸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结构,对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愿及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开展比较研究。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andura[7]首先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指出,自我效能感强调的是对完成某项任务和实施某项行动所需具备能力与技能的自信程度,而不是个体所具备的实际能力或者掌握的技能或知识。Boyd和Vozikis[8]⒆晕倚能概念引入创业研究领域,提出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ESE)这一新概念。在创业情境中,创业自我效能作为个体基于对自身创业行为能力的判断和评估并由此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7-8],被认为比实际能力能够更好地预测个体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的可行性,因此,在创业领域中创业自我效能这一个体变量被认为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1]。关于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西方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开发了不少测量量表[9-14]。其中,De Noble 等[8]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在西方学术界较具代表性,通过对创业者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的调研,从中提炼出区别于管理技能的核心创业技能,包括产品创新与机会识别、创新环境、资源获取、定义核心目的、风险与不确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这6个维度。近年来,国内学者亦尝试构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例如,韩力争等运用扎根理论建立了包括创业能力效能感、创业个性效能感和创业环境效能感3个一级维度(含15个二级维度)的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5];丁明磊等运用创业者角色理论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量表,包括三个维度:管理事务性工作(创业管理)、领导团队与应对挑战(创业领导)和把握自我与坚持创业(创业坚持)[15]。然而,迄今并没有任何一种量表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13-14],国内外对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划分及结构创建仍存在分歧。

1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3卷第1期

李晓青创业自我效能及其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海峡两岸比较研究

没有效能就没有行为[16]。创业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创业意愿是个体对自身主动参与创业活动的期望程度,体现为个体对待创业行为的主观态度,受到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激发。Boyd等[8]认为,鉴于在个体创业过程中所包含任务的复杂性(比如识别机会、获取资源、经营管理等),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创业意向和最终采取创业行动可能性的关键预测变量,在创业意向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工具性的作用。实证研究[8,10,15-22]表明,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和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相关。例如,Krueger[16]指出,创业意愿的一种重要前导变量是个人对成功实施创业的能力的感知,即创业自我效能感。他在其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创业效能感对创业意向具有正相关的促进作用[17];Zhao等学者间隔两年对同一批MBA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具有正向强相关性[18];国内丁明磊等[15]、范巍等[20]、周勇等[21]均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存在正向影响。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个体关于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创业角色并完成各项创业任务的信念强度会受到创业者个体和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22-23]。个体要创业,必须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和整合资源,环境越宽松,资源、信息和外部机会的获取数量和质量越高,潜在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性越大,创业自我效能感相应越高,越能刺激个体创业行为的发生[23]。Jung等学者[24]从跨文化视角在美国和韩国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考察了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愿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不同,且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正向预测作用亦存在差异,相对于高度不确定规避、集体主义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低度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个体创业自我效能感较高,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正向预测作用更强。在一个崇尚创新、个人奋斗与冒险精神、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创业行为为社会价值所推崇和认可,创业资本更具可得性,创业活动更易被孵化。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自我效能及其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可能存在差异。

虽然海峡两岸同属于集体主义的中华文化价值观,但研究表明,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在权力距离、个人主义、男性作风、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导向等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地区权力距离较大,集体主义较高,男性作风和长期导向较强,但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低参见: The Hofstede Center(2013) http://geert-hofstedecom/Chinahtml。。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相比于大陆地区,台湾地区更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导向更强,创业环境更为宽松有利。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高于大陆地区大学生。

H2: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高于大陆地区大学生。

H3:大陆地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创业意愿。

H4: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创业意愿。

H5:相比于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强。

二 、实证研究

(一) 调研样本

调研选择了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主要为本科生)作为受试对象。调研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预测试工作,本研究在厦门理工W院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高年级本科生中分别发放200份问卷,其中,厦门理工学院回收189份,台湾醒吾科技大学回收175份问卷。经过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共330份,主要用于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测量量表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正式调研采用经过预测试检验和提纯后形成的正式调查问卷,分别在台湾地区的2所高校(醒吾科技大学、元智大学)和大陆地区的2所高校(厦门理工学院和福建工程学院)派发问卷。一方面,在相关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协助下在大陆高校发放问卷;另一方面,委托研究同行在台湾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台湾地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37份;大陆地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31份。总回收率为78%。在问卷整理工作中,总共剔除严重信息缺失(缺答5个题项以上)15份和问卷填写具有明显规律性(连续多个题项同一答案或题项回答呈现“Z”字形规律)9份,经过筛选,获得大陆地区有效问卷220份,台湾地区224份,共444份,总有效回收率为74% 。样本分析情况见表1。

(二)测量工具

为保证信效度,本研究主要以国内外文献中已开发并经过验证的量表作为蓝本来进行测量。研究邀请了2名美国华裔教授和2名管理学博士对量表题项进行背靠背的双向翻译,其湾卷由1名台湾博士就表述习惯和繁简体进行适度转换,反复探讨形成初试问卷。经过小规模初步测试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发放。变量的测量均采取5点李克特量表,从1表示“非常不同意”到5表示“非常同意”。

关于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为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从代表性、成熟性、应用广泛性和操作性这几个方面考虑,主要以De Noble等[10]的创业自我效能(ESE)量表作为基础,考虑到其在中文情境下所存在的不足,综合借鉴大学生访谈结果和其他研究,对题项进行提炼和修订。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提炼了包括32个题项、划分为6个维度的创业自我效能测量量表。值得注意的是,这6个维度与De Noble 等[10]的量表中的6个维度并不完全一致,这也侧面说明了针对西方潜在创业者的测量量表需进一步修订才能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研究得出的6个维度分别是:机会识别效能、领导能力效能、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产品创新效能、意志力效能、风险容忍效能。

关于创业意愿的测量,本研究主要根据Kickul和D’intino[11]以及国内学者李永强等[25]结合大学生特性从多方面归纳的大学生创业意愿量表进行维度提取与修订,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到单个维度,主要包括如下5个题项:“我经常思考自主创业”“我认为我将来会创业”“如果我有机会且能自由作决定,我会选择自主创业”“即使遇到实际困难,我仍会选择自主创业”“我认为我在未来5年创业的可能性很大”。创业意愿测量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52。

三、实证结果

(一) 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

1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e Factor Analysis,EFA)

本研究采用SPSS190对测量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5,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8 24358,显著性水平p

2测量信度评价

本文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对创业自我效能及各维度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为了能够更好地测度量表题项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考察各维度的“题项条目删除的Cronbach’sα系数检验”。结果发现,所有测量题项在其被删除后所对应的维度或变量的信度系数并没有增加。而且,所有维度或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见表2),说明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3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200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机会识别效能、领导能力效能、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产品创新效能、意志力效能、风险容忍效能6维度因素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量表结构的拟合能力。结果显示,各题项在所属因子的标准载荷都大于045,且模型内估计参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模型内在质量理想。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整体模型适配情况显示(表3),探索性因子分析所提炼的6维度的创业自我效能测量模型整体适配指标达到适配标准,模型结构得到了较好的验证。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测量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

(二)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比较研究

本研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两地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进行比较研究。表4是两地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的平均得分差异比较结果,同时也呈现了创业自我效能6个维度的平均分差异情况。结果显示:(1)从整体构念上看,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从维度层面上看,大陆地区大学生的机会识别效能感要显著高于台湾地区大学生(3323 5 vs 3079 6,p

进一步对两地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的关系进行比较:(1)将性别、年龄、专业和父母创业经历作为控制变量带入回归模型,建立模型1;(2)将创业自我效能带入模型1,建立模型2;(3)将创业自我效能的6个维度带入模型1,建立模型3。表5显示:在大陆地区,控制了性别、年龄、专业和父母创业经历后,创业自我效能越高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也越高(β=0796,P

更进一步地研究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在地区间的差异。基于两地区全部样本,本文首先控制性别、年龄、专业和父母创业经历这4个自变量(模型4),然后将地区设置为虚拟变量(取值为0表示大陆地区,取值为1表示台湾地区),分别构建创业自我效能及其维度与地区的交互项,将地区和交互项同时加入模型4,分别构建模型5和模型6。表6显示,从整体层面看,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专业和父母创业经历后,“地区”和“创业自我效能×地区”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机制并无显著差异。从维度层面看,只有机会识别效能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受到“地区”因素的显著调节作用,“机会识别效能×地区”交互项系数为-048,这说明:相对于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大学生的机会识别效能对创业意愿影响作用较弱。其余5个维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并无地区差异。因此,假设5没有得到支持。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提炼出了适用于两地大学生创业研究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本文以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提炼了包括32个测量题项、6个因子的测量结构。这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机会识别效能、领导能力效能、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产品创新效能、意志力效能和风险容忍效能。正式调研中进一步对量表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表明测量模型的各项适配度指标符合模型适配要求,拟合度良好,测量结构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本研究所修订提炼的结构内涵与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基本一致,体现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核心内容,与De Noble等[10]量表的结构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从维度看,二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和风险容忍效能的基本内涵一致。De Noble 等量表的产品创新效能与机会识别效能归属于同一构面,但是本研究中产品创新效能与机会识别效能被证明具有充分的区分效度,并将创新环境构建、资源获取和定义核心目的等核心创业技能统一归并于领导能力效能,此外,还包括一个意志力效能维度。目前,跨越海峡两岸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十分缺乏,不能满足两岸创业交流与研究的发展需求。本研究基于国外成熟量表的本土化修订所提炼的测量结构可以为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比较研究提供较好的工具参考。

尽管大陆地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平均分值略高,但差异并不显著。从维度层面看,大陆地区大学生的机会识别效能感甚至显著高于台湾地区。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多元文化接触与信息传播加速了跨地域文化的融合。研究表明,在目前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与经贸日益频繁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海峡两岸大学生的权力距离导向差异、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认知差异日渐缩小[27]。在大陆地区经济转型、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业作为推动创新、活跃经济和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相比于创业发展成熟的台湾地区,大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起步较晚,但伴随着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创业教育的大力推动,两岸大学生创业发展差距逐年缩小。大陆地区涌现了大量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创业无疑成为高校校园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得到空前激发,对如何识别和利用商机、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也更加自信。在创业创新最为突出的互联网领域,台湾地区创业发展相对落后于大陆,大陆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创业高潮和庞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吸引了众多台湾地区大学生北上创业。

研究结果也表明,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高于大陆地区。总体而言,台湾地区大学生更多接受欧美文化教育,创业教育体系更加先进和完备,个人主义导向较强,将创业视为比就业更能成就独立自我的现实途径;相对而言,大陆大学生在集体主义文化浸染下,组织依赖性强,倾向于规避风险,在面临创业经验匮乏、资源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时,创业往往是排在就业后面的被动选择。此外,相对于台湾地区,大陆创新创业制度与环境尚不够完善,创业基础配套(如政策、法律、金融、风险投资等)欠缺,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的形成。

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均能显著影响创业意愿,影响作用并无显著地区差异。研究验证了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无论在大陆地区还是台湾地区,要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都是关键性的工具变量,其中,领导能力效能、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和产品创新效能是促进创业意愿形成的3个显著维度。这表明,对创业资源的掌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创业团队管理才能和创新才能是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中最能促进创业意向产生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大陆地区大学生的机会识别效能和风险容忍效能感能促进创业意愿的形成,而台湾地区大学生的这两个维度对创业意愿均没有显著作用,其中机会识别效能与创业意愿甚至呈现负向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近年来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互联网创业步伐落后、岛内创业难度增大等因素有关,大学生对于把握市场商机缺乏足够信心。同时,研究发现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并不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自我评价及其对创业意愿的显著促进作用总体上是一致的。这一发现为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政策与创业教育的相互借鉴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台湾地区创业教育与实践起步较早,在创业文化培育、创业管理模式和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先进经验,随着两岸创业合作与交流的深入,大陆地区越来越多地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潜在创业者的创业心理认知趋同为两岸创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交流与借鉴奠定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本研究以创业自我效能作为切入点对海峡两岸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心理进行了实证比较,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但跨越海峡两岸的创业实证研究几近于空白,因此,海{两岸的创业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本研究主要关注了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的直接效应及比较,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环境等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及差异,不同认知特征的交互影响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台湾地区创业教育水平较高,值得我们借鉴,未来还应该进一步研究海峡两岸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认知的影响及差异,为有效的借鉴学习提供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1]SHANE S,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2]KRUEGER N F.What lies beneath? The experiential essence of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1(1):123-138

[3]KRUEGER N F.The cognitive infrastructure of opportunity emerge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0,24(3):5-23

[4]MITCHELL R K,Busenitz L W,BIRD B,et al.The central question in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research 2007[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1(1):1-27

[5]韩力争,傅宏.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的扎根理论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4):88-92.

[6]郑伯埙.相似或相异:海峡两岸组织文化之比较研究[M]// 郑伯埙,黄国隆,郭建志.海峡两岸之企业文化.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5.

[7]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view[M].Englewood Cliffs.N J: PrenticeHall,1986.

[8]BOYD N G,VOZIKIS G S.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1): 63 -77.

[9]CHEN C C,GREENE P G,CRICK A.Doe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distinguish entrepreneurs from manager[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8,13(4):295-316.

[10]DE NOBLE A F,JUNG D L,EHRLICH S B.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trepreneurial action[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1999,23(2):52-61.

[11]KICKUL J,D’INTINO R S.Measure for measure: Modeling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onto instrumental tasks within the new venture creation process[J].New England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2005,8(2):39-47.

[12]FORBES D P.The effect of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on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5):599-626.

[13]MCGEE J E,PETERSON M,MULLER S L,SEQUEIRA J M.Entrepreneurial selfeffcacy:Refining the measur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4):965-988.

[14]DRNOVEK M,WINCENT J,CARDON M S.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business startup:Developing a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Research,2010,16(4):329-348.

[15]丁明磊,杨芳,王云峰.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5):1-7.

[16]KRUEGER N F.The Impact of prior entrepreneurial exposure on perceptions of new ventur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3,18(1):5-21.

[17]KRUEGER N F,BRAZEAL D V.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9(3):91-104.

[18]ZHAO H,SEIBERT S E,HILLS G E.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90(6):1265-1272.

[19]SEQUEIRA J,MULLER S L,MCGEE J E.The influence of social ties and selfefficacy in form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motivating nascent behavior[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07,12(3):275-293.

[20]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1087-1090.

[21]周勇,杨文燮.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及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教育,2014(8):85-89.

[22]钟卫东,孙大海,施立华.创业自我效能感、外部环境支持与初创科技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5):68-74.

[23]胡玲玉,吴剑琳,古继宝.创业环境和创业自我效能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11(10):1484-1490.

[24]JUNG D L,EHRLICH S B,DE NOBLE A F,BAIK K B.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trepreneurial ac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US and Korea[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2001,6(1):41-53.

[25]李永强,白璇,毛雨,曾峥.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5):122-128.

第8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创意;旅游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已从过去对经济属性的关注,过渡到对文化属性的关注,传统的“3S”(Sunlight,阳光;Sandy beach沙滩;Seawater,海水)向“3N”(Natural,自然;Nostalgia,怀旧;Return Native,回归乡土)转变。美国联邦政府旅游顾问,夏威夷大学朱卓仁教授曾指出,行将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形式是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参与度假休闲游和休养保健游。而无论哪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结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增殖。创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为我们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

一、关于产业融合的涵义和融合方式

(一)产业融合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产业融合涵义的多种不同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以信息、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前提,强调高新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用,从而导致了产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另一类是根据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表述了不同产业融合这一趋势,进而对其进行界定。但是总的来说,对于产业融合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性的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看法的有日本的植草益,他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壁垒,加强各行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美国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收缩或者消失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从经济和技术的有机联系出发,通过技术革新特别是互联网发展为主导的、建立在数字融合基础上的各产业间的壁垒逐渐降低、而竞争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的一种优化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广义角度讲,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

1. 交叉性融合

交叉融合主要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形成具有新内涵的产品,比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以农业旅游为例。农业旅游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陈琳认为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交叉型农业,是以农村景观和农业活动等为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求知等需要的旅游。这种融合对旅游业来说增加旅游吸引物,将农业劳动作为旅游者的体验方式;对于农业来说,实际上是对于农业经营运作方式的改变,即不再是仅依靠出售传统的农业劳动产品获得收益,而是将农业劳动过程也作为获利的一部分,扩大了农业(农民)收入。

2. 渗透性融合

渗透融合主要是指高新技术向旅游业的渗透,从而改变了旅游业的经营模式,较具代表性的就是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传统的经营模式是旅游者从旅行社购买旅游产品,旅行社向饭店、景点、车船公司等分别订购单项旅游产品。而现在旅游者可以从网上直接定购,携程网、艺龙网等就是其中的典范。在这类旅游服务网站中,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旅游爱好自由选择搭配酒店和航班。携程模式对传统的旅行社业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特别是在中国散客游占有较大比例的条件下。

二、国内外有关文化创意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文献研究

全球经济已步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再结构的过程”强调文化底蕴和认同感的各种创意便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发展的这种内外驱动,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和“未来产业”。旅游产业也逐步进入软要素驱动阶段,在旅游者需求动态变化的发展背景下,旅游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型旅游产品推出的速率和频率逐渐加快,创意的力量日显突出。创意能够将自然和人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本,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多地依靠文化资本等软性要素的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国外文献研究

对创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人们对创新问题的探索。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罗默则认为创意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动力。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创意国家”文化战略,1998年英国文化体育部正式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概念,使得创意产业的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部门成为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随后世界诸多国家都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也逐渐得到学术界关注。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意产业及产业边界、创意产业的作用、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产业创新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Howkins认为创意产业就是产品都在知识产权保护内的经济部门,RichardCaves指出创意产业建立了一条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下构建新的产业构成的通道等。但国内外对创意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GreyRichards和CrispRaymond提出了创意旅游概念,强调互动性措施对创意旅游的重要性。旅游创新研究一直为经济学家所关注,Sheldon研究了新技术对传统旅游创新的影响,Mattsson对旅游企业创新的组织与管理进行了研究,Halager研究了旅游创新的空间组织与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等问题,Vermeulen对创新理论在旅游业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应该说,创新理论是创意经济最有力的理论支撑,尽管创新不等同于创意,但从创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建立在人的创造力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创造也蕴含着创新的基本理念。

(二)国内文献研究

国内对创意产业(又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在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及介绍、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探讨、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等方面。在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兴起背景的介绍、创意产业前景的展望与发展的倡导、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创意产业与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意产业的空间集群特征和创意人才的培育问题、创意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文化产品的生产及其外部性对供给政策的影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等方面对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出现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之后,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学者们主要对创意旅游产业的概念、创意产业对旅游产业发展借鉴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从供需两方面分析创意旅游的形成条件、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意模式、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营销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三)国内外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国内外对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大多从产业的宏观层面进行,或者就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某一环节进行整合研究,缺少从产业全程价值链的视角,研究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本质。

三、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和发展模式探索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的互动导致了两大产业的融合,通过对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识别出价值活动的优劣势,借助原创者的智慧和新的技术手段,以产业之间价值链渗透或延伸的方式,进入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及创新,最终优化整合而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文化”和“创意”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结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增殖,其机理如下:

①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资源开发促使结构升级生态可持续发展

②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产品创新促使结构升级文化可持续发展

③用创意拓展产品渠道市场拓展促使结构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促使结构升级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针和关键因素。中国政府一向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1992年“文化产业”说法的首次提出,到这一提法正式进入党和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标志着这个新兴的产业正在中国迅速崛起。但是,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他省份和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寻求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在我国,所谓模式就是“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是“诸多突围的尝试”(费孝通)。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的本质是结构主导型的发展,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以市场拓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以消费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下,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如下:

1.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旅游产业是一种资源依托型的产业,尽管出现了网络旅游、虚拟空间旅游等新型的旅游形式,但它们仍是建立在或实或虚的旅游“资源”基础之上。

(1)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包括对遗失于现实生活,但“存活”于典籍的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整理、呈现,也包括对已经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做更深层文化价值的探索和研究。“挖掘”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存真性,要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突出民族味、亲切度,筛选出核心文化价值,围绕核心价值开发出层次性、系列化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重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产业品牌形象。

(2)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针对民族文化的三个层次: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心意文化,采取“大同小异”的挖掘开发方式。所谓“大同”是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要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小异”是指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其表现形式要多样化。对物态文化,要侧重于借助可视文化载体“全方位”的“展示”;对行为文化,要侧重于其互动性价值的充分发挥,要精心选择与旅游者的互动方式;对心意文化,要强调“氛围”的营造,侧重于旅游者心境体验的满足。

(3)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包括对文化旅游资源的集成与创造性整合,达到优化旅游资源组合的目的。比如通过提取“优生单元”的集成方式来优化资源组合。

2.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1)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选准切入点,突出产品的层次性。如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可从多个切入点进行创意规划和开发:观览、参与体验、知识教化等。

(2)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提炼主题,突出产品的系列性。旅游体验主题是对旅游产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组合所形成的内在的、统一的基调,既是旅游地核心理念的体现,也是旅游个性化的依托。旅游产品的主题越鲜明,就越有利于创意主体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展示和设计,通过强化、充实、剪裁、协调、烘托等创意手法,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为旅游者创造出层次丰富而深刻的旅游体验。

(3)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的高品位性。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与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含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创意将大量的符号与象征元素(如品牌等)运用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让产品成为文化意义的承载者。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应体现出异地和异时的文化风格,独立的文化主题,突出旅游产品和旅游场景或旅游环境的文化性;要凸显创意旅游产品对文化旅游需求的多元“文化格次”的关怀与满足。

3.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1)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思维创造旅游产品。“最好的广告是满意的顾客,最好的营销是旅游者的口碑”,旅游者的口碑来自于对旅游产品的体验。旅游体验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体验环境(即旅游产品)诱发的,因此,体验营销需要旅游企业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转变成为体验的策划者,要将旅游者感觉、感受、甚至思维等诉求于旅游产品的创造,构筑竞争优势。

(2)选准旅游营销的载体和突破口,用发散的思维进行营销组合。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营销手法的广泛性,要选准旅游营销的突破口和载体,就必须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将所有有助于旅游营销的要素都纳入旅游营销的范围。此外,旅游产业具有交叉性,在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等各方面的交叉点上,不断碰撞出灵感,形成新的营销创意,为旅游营销找到新的载体和突破口。

(3)建立目标市场顾客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旅游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变幻莫测,决定了旅游营销是建立在营销原理基础之上的弹性营销。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不同的旅游人群、不同的产品体系,在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营销形式、营销渠道等方面,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4.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增强旅游时尚

商品的市场价值可分解为使用价值和观念价值两部分。前者由科技创造而成,是商品的物质基础,后者因文化渗透而生,蕴涵的是文化的观念。随着商品日益丰富并趋向同质化,人们对商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一些无形附加物,如品位、感受、感觉、情趣、意味等更易产生“共鸣”与认同并大力追求。

一方面,创意旅游可以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有助于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旅游消费具有分层的特点,创意旅游模式要通过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此外,创意旅游还有利于培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旅游时尚,突破传统旅游产品的静态和单调,吸引旅游者消费欲望,实现对旅游消费的引领,扩大消费需求,这对吸引投资,实现消费需求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深化文化创意与旅游的融合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主要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异质文化。作为旅游目的地,异质文化的把握是发挥特色的根本,对海外要弘扬中国特色,对国内要弘扬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要弘扬自我特色。这样就需要在各个方面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

二是同质文化。大众化的旅游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也要求现代化的设施。从这一点来说,世界各个国家,国内各个旅游区(点)都是相同的。如住宿设施、厕所设施以及各类公共设施,都要提升到文化高度来认识,来操作,来努力达标,这就要求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客人希望看到最好的景观,但绝对排斥恶劣的厕所。

三是异质文化与同质文化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一部分相应的设施要达到异质外观,同质内涵,民族化的形式,现代化的内容。

四是管理和服务文化,本质上也是同质文化,具有相通性、普遍性。服务质量所体现的是综合质量,从静态角度说,包括服务项目、服务设施、服务价格;从动态角度说,包括服务观念、服务技能、服务经验、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这样两大类八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质量只有在文化的层面上才能全面诠释,全面把握。

总的来说,深化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把文化有机地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用无形开发有形,用有形承载无形,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把发展旅游业与文化的开发保护结合起来,找准亮点和卖点,变文化产品为旅游产品,把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变为“有利可图”的产业,使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融为一体,以增强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张力,形成文化与旅游互促的良性互动。但从全国来看,一些地区为争夺历史名人墓地、故居,甚至如“西门庆”等无可考证的“资源”,出现非理性炒作,就需要我们谨慎对待。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悠久的国度,几乎全国所有大中城市都能找到和发掘出十分丰富的传统资源,而资源如何传化为生产力则是其中的关键。尤其是当代新业态,对创意的依赖大大超过对传统资源的依赖。看看美国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熊猫传奇》就很清楚了。美国没有文化资源,它可以自由地向世界各地借用,创意才是这个产业长期发展的核心。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寻求文化真谛,而旅游经营者的根本要义在于将文化创意融合到旅游文化过程的每个细节中。在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追求数量,也要追求质量,追求效益,这些追求都必须在追求文化中体现,在追求创新中表现,在追求旅游者的更大满意中实现。但是,只有创新是不够的,必须拥有创意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创新要素,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五、结束语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日益崛起,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极。21世纪的旅游业,需要创意理念来推动,以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并使其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要用文化创意激活旅游资源潜在价值,用文化创意引领旅游业发展,并坚持以本地旅游资源为依托,注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英]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M].英国:企鹅出版社,2002.

[2]魏晓霞.文化创意产业开拓旅游新空间[N].中国旅游

[3]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

[4]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4)

[5]郁明,华陈抗: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6(2)

第9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产业融合;产业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7)01-0055-06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把“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可见,文化产业已成为新常态下河北省转方式、调结构和稳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集中度,河北省都有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要M一步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缩小与其他省份的差距,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更应注重对其产业效益和发展质量的研究。换言之,要对河北省文化产业效率进行测评,寻找提升文化产业效率的途径,对于加快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探讨逐渐从理论分析转向了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也从单纯的定性探讨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国外学者主要从政策层面或文化产业某个具体行业来研究其技术效率。例如,Vitaliano D F[1]运用DEA模型对美国184家图书馆的相对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图书馆效率偏低,开放时间内的大部分资源利用率不高。Choi Young Ho[2]的研究指出高速度的投资规模是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Serrano M和Kster Y[3]通过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对西班牙文化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Last A和Wetzel H[4]通过对德国公共剧院生产效率研究表明规模效率是其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

我国的文化产业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历程较短。国内学者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文化产业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李兴江、孙亮[5]采用随机生产前沿模型(SFA)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06―2010年我国省际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经济发展、文化体制和科技创新因素显著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的提高;郝言慧[6]从产业创新系统角度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指标体系,并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文化产业效率进行评价;雷原,赵倩,朱贻宁[7]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68家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类似的研究还有吴鸣然和马骏[8]、袁海和吴振荣[9]、袁晓玲和何里文等[10]通过对动态的省级面板数据的整理,采用DEA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文化产业的生态效率、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另外,有些学者以某个具体省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创意产业效率及空间差异进行实证分析。例如李明[1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各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差异分析;方忠和张华荣[12]以文化创意产业资产增加值和从业人数为投入指标,以主营业务收入和产业增加值为产出指标,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福建省9个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效率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王学军[13]以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文化事业单位数和文化产业项目投资额为投入变量,以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产出变量,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甘肃省14个地区的文化产业效率进行评价分析。

对以上文献资料梳理后发现:一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国家层面以各省为决策单元对其文化创意产业效率进行研究的较多,而聚焦单一省份以地级市为决策单元进行差异分析的较少。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传统DEA方法或者SFA方法,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真实地对文化产业效率进行测度。鉴于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研究对象从国家层面聚焦到河北省,以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为决策单元,依据面板数据,引用DEA-BCC模型与Malmuqist指数对其文化产业效率进行测度,从而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明确产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便于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二、研究方法

(一)BC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