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一、汽车营销的内涵

汽车营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汽车营销,是指将汽车产品(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以及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作为营销对象的市场营销。其内涵与以上所述及的内容相似,包括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广告宣传、汽车销售(包括整车和零部件)、售后服务、汽车保险与金融、汽车文化等;狭义的汽车营销仅指汽车产品的营销,不包括与汽车相关的服务营销,其包括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广告宣传、汽车销售(包括整车和零部件)、售后服务、二手车营销、汽车贸易、汽车租赁、汽车文化等内容。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和培养狭义的汽车营销人才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广义上的汽车营销与汽车服务的内涵接近,容易造成混淆。因此,通常情况下,本文之论述的为狭义的汽车营销。

二、当前汽车营销人才的现状

当前汽车营销人才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需求量较大。

二是汽车营销人才整体上学历偏低、素质不高。在目前国内汽车专营店的从业人员中,文化层次以中技中专、高职高专为主体,本科生仅占到5%左右。

三是汽车营销人员知识与能力缺乏复合型。众所周知,汽车营销人员至少应当具备汽车与营销的专业知识。当前一种观点认为,汽车的专业知识比较难学,而营销的知识则在实践中容易获得。因此,一些汽车企业(包括零部件生产企业)面向校园招聘时主要招聘车辆专业的学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再从事营销工作;有的汽车企业甚至在本企业或者面向社会招聘有从事技术工作经历的人员作为本企业的销售者。

四是高级营销人才缺乏。

五是国际型汽车营销人才缺乏。此处的国际型汽车营销主要是指面向国际市场销售汽车及零部件。面向海外销售汽车既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进行,还可以通过在国外投资或购并的方法实施。

三、当前高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开设情况

当前,汽车营销专业较多地在高职(专科)学校开设,其开设模式有两种:一是与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相结合,形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二是市场营销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应当讲汽车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分支,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方向,甚至作为一个专业,主要是因为汽车营销人才的缺乏和其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也有不少高校直接开设了汽车营销的本科专业。在汽车营销专业走在前面的主要有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前者开办了汽车营销EMBA专业,后者成立了汽车营销管理学院。更多的高校是通过汽车营销方向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汽车营销人才,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工商管理(汽车营销)专业已开办多年,为汽车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汽车营销人才。

四、汽车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专业的培养类型;二是专业的培养层次;三是该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四是所培养人才将来的就业或职业取向。就培养类型而言,汽车营销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即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是面向营销一线的,该专业人才经过简短的培训后能够较快地胜任营销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营销的管理工作,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成长为高级营销人才后,才能从事营销的管理工作;就该专业的培养层次而言可以是高职(专科)、本科或研究生层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以及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不断提高,本科层次应当成为重点。汽车营销专业至少应当是机械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汽车知识、管理学知识、营销学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将来成为合格的汽车营销人员还应具备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与沟通能力、计算机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科技写作的能力、适应社会与环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工作岗位中还要求汽车营销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精神、坚定的意志品质、经受挫折考验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理智、乐观、热情、宽容、尊重、理解他人的品格以及敏锐地市场洞察力;就该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就业或职业取向而言,似乎是明确的,但就汽车营销本身丰富的内涵而言,又是不确定的。广告人才、策划人才、销售人才、售后服务人才、二手车销售与评估人才、汽车租赁人才、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人才、汽车咨询与服务人才均属汽车营销人才范畴。

汽车的国际营销不仅是汽车企业创建知名品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还是我国成为汽车强国的标准之一。2009年我国汽车出口33.2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6%,而全年进口车上牌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26%,进口总量达41万辆,与2008年基本持平。要改变进口汽车数量大于出口汽车数量的局面,汽车国际营销人才的培养应当至于首位。当然,对于各高校而言,汽车营销专业侧重于哪一种人才的培养,除考虑该专业的市场需求外,还应兼顾本校的办学实际,但应以市场导向为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优势专业是车辆工程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外语等专业已开设多年,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优良的办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在汽车营销专业中重点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营销人才,一定会走在其他高校的前列,有所作为。

五、结语

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指导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也只有定位准确,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否则即使人才培养方案再完美,亦有南辕北辙之嫌。但是,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确定,仅完成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步,目标定位准确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素质培养、能力训练的支撑,更需要得到汽车企业的支持,密切产学研的结合,及时收集整理汽车企业和市场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调整完善。惟如此,该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始受到市场之青睐。

第2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办学;专业设置;汽车运用;人才探索

每年九月份新生开学,看到学生及家长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来到大学进行报到注册时,都感觉到一股欣慰,但是每当听到学生、家长询问相同的问题时,又感到一顿失落。“你们这个专业的具体名称究竟是什么,毕业后我的孩子能到什么地方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社会对汽车制造、使用和维修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直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高校的汽车专业开始火起来,同样导致许多高职院校都争相办起了汽车类专业。但是由于专业创办时间短,加之高职教育相对于学生、社会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新兴的教育体制,人们对他还是处于一种陌生的状态,对它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还模棱两可,无所适从。

由于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还处于逐渐摸索阶段,以至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体制不是很完善,有的高职院校还是沿用旧的教学体制,没有办出高职特色。这样既不能让家长学生感到清晰的专业面向,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职汽运人才的需求。该如何建设、完善高职汽运专业呢?以下是一些微薄之见,拿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1 招生命名统一、学生社会明白了解

高职高专院校在办学时对学生无论采用“宽进宽出”、“宽进严出”或是“严进宽出”、“严进严出”的培养体制,首先都必须在“进”、“出”时让学生明白何为专业,毕业后的工作面向是什么。高考结束后,考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就是选择一所好学校和一个好专业,但就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学校的挑选一般都是通过口碑和地域选择,专业的选择则是通过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但是对于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则是通过院校的招生简章上的介绍了解到的,很多时候可能也是稀里糊涂。

为什么学生、家长、社会会有这样的疑问和困惑呢?每年六月份,高校进行招生宣传时,都会制作招生手册和简章,翻开各高职院校的招生简章,就不难找到答案。从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上看相同的专业却被起了不同的名称,就本专业来说其中主要就包括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运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服务与营销方向)”、“汽车运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方向)”等等命名,很多时候都让考试疑惑。本着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态度,或是从本身专业建设出发,都有必要对专业的名称进行统一与规范。

“汽车运用工程”这一名称主要是沿用了本科院校汽运专业的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则是中职院校一贯采用的专业命名,两者并不具有“高职”特色。“汽车运用与检测技术”、“汽车运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方向)”等这些名称分别突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不同的方向,是下属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下,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再者,从专业角度分析,“汽车维修”与“汽车检测”是包容在汽车运用体系中的两项技术,显然不能与“汽车运用”并列进行命名。此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制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制造大类里专业命名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交通运输大类里专业命名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为了与本科院校“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和中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名称区分开,并突出高职教育面向生产第一线,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技术与技能的特点,且专业主要面向的是汽车后市场不归属为制造类,为此高职院校的汽运专业采用“汽车运用技术”这一名称应该更为合适一些。

2 专业岗位界定,人才培养目标清晰

毕业以后能够获得什么技能、从事什么工作?这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家长普遍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制定时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制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制造大类里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就业面向进行了描述。专业就业面向为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汽车保险承保与理赔、汽车信贷及租赁、二手车鉴定与交易业务领域。初始工作岗位: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销售与管理、汽车维修接待。相近工作岗位为汽车保险承保与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汽车电子商务。

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制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交通运输大类里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就业面向进行了描述。本专业毕业生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是汽车维修业,从事汽车维修、检测、汽车维修服务顾问等;保险业,从事汽车事故查勘与定损、车辆核损与理赔等。本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汽车运输业从事车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运输安全管理等工作;在汽车及其配件制造业从事制造、装配和调试类技术工作。

前些年,我国的汽车工业还不是很发达,汽车保有量较少,市场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并且以中型货车为主,科技含量低,汽车行业的基本任务只局限在“用好、管好、保修好”汽车,岗位设置比较狭窄。改革开放以,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现在已经逐渐走入家庭。车的类型也由过去的单一型发展到现在以轿车为主各种车型百花齐放的局面,汽车运用的基本任务也由过去抓“环节”转变为现在的“对汽车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解体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也就是将汽车行业分为前市场和后市场。高校在进行专业开设时针对前市场的叫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后市场的有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显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主要是面向汽车故障的修理修复,汽车电子面向的是汽车的新技术、新能源。为了区分后市场的专业岗位,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及毕业生的调研,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最合适的应该是汽车维修接待、汽车销售、汽车配件销售与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的调研分析,确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定位于培养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接待、汽车销售、汽车配件销售与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工作任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形成具有特色的“知评估、会查勘、懂管理、善接待、精销售” 的汽车运用技术人才。

3 课程体系构建,源于典型工作任务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现在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或者访谈会得出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然后对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得出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进行描述,然后通过转化得到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或者专业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源于典型工作任务,那么针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器检修、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销售与管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其中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器检修、汽车维护与保养为后续课程提供一定的支持且相对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内容及难度有所简化;此外如果针对目前汽车市场的分类和岗位的职责来看汽车营销可以划分为三门课程,两门专门针对销售顾问岗位的乘用车导购和商用车销售,另外一门针对营销活动的策划组织汽车营销策划;同样汽车保险与理赔也可以细分为两门课程,一门针对车险销售员的汽车保险,一门针对事故发生后查勘员后的事故查勘定损,两门课程面向的岗位,授课的内容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通过这样的细分优化后,专业课程可以更加适应教学、符合岗位。

以专业的人才培养岗位为目标,企业实践专家与教学员工一起共同从宏观上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开设贴近企业一线,贴近实际生产,更好的服务学生、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制造大类 2012[S].

第3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有利于扩大专业影响力,打造专业品牌效应。专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既影响生源质量,也影响就业质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需要体现教学特色,更需要体现科研特色。目前国内关于汽车贸易的相关研究较多,而汽车金融研究相对较少,几乎没有汽车经济的研究。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在教学上体现汽车贸易特色,在科学研究上凸显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特色,有利于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形成品牌效应。

2.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国民经济重心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向汽车后市场转移,汽车贸易与汽车金融的融合程度与日俱增。同时,我国政府职能也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的岗位中,对学历和经济学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扩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在人才培养中,需重视研究生和公务员这两个就业领域,而这两个领域都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在专业综合改革中,凸显汽车经济特色,可引起学生对经济学的重视,为他们迈向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3.有利于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实践教学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坚持服务汽车产业不动摇,同时也要兼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探讨面向汽车企业、金融机构和面向农村相结合的差异化实践教学体系,既可解决当前面临的实习岗位不足、实习内容单一的问题,同时可充分发挥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尤其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的内容

1.构建“以汽车贸易为主体,以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围绕汽车贸易、汽车金融和汽车经济构建三个课程体系模块。汽车贸易模块以培养学生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为主,该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汽车贸易》《外贸实习平台操作》等课程。汽车金融模块以拓展学生的汽车后市场知识为主,该模块主要包括《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涵盖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市场等。汽车经济模块以夯实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对产业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为主,该模块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基础,以《SPSS统计软件应用》《经济分析与预测》等实践课程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经济尤其是汽车经济问题的能力。围绕各模块的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探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教法改革,在兼顾共性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使各模块相得益彰。

2.围绕“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编写《国际汽车贸易》《汽车金融》《汽车零部件贸易理论与实例分析》等一系列特色教材。特色教学资源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国际汽车贸易》教材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汽车金融》和《汽车零部件贸易理论与实例分析》两本教材已经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今后将结合专业建设实际,围绕“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编写其他特色教材,形成特色鲜明、内容精湛的特色教材群。

3.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为先导,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兼顾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围绕核心课程群,凝练教师队伍。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给予宏观指导,围绕专业目标,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人才引进计划。积极支持专业教师参与“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支持专业教师参与各种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建成一支协同创新、创新驱动、特色鲜明、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国际汽车贸易》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巩固《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资源网站,优化教学内容,在将《西方经济学》建设为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基础上,争取获得省级立项。同时,以《国际汽车贸易》特色教材为基础,将其建设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5.加强企业培养环节建设,实施校外实习“小型化”和“多元化”工程。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在《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课程中尝试了校企联合培养,积累了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学生受益面,突破企业接纳能力瓶颈,探讨实施校外实习“小型化”和“多元化”工程。在“小型化”方面,增加3~5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实习基地;在“多元化”方面,增加1~2个金融类实习企业和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习单位。从而有效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契合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密切程度,强化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职能。

6.实施专业教育和学业指导“系统化”工程,编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业指导手册》。将现有的专业教育成果汇编成专业教育手册,内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外贸从业资格考试、研究生与公务员备考指导、就业解惑、经济与贸易前沿问题等模块展开,按照各学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规划专业教育内容,将专业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7.构建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施毕业生与在校生“一帮一”工程。借助网络技术,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联络平台,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享就业、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成功经验。探讨毕业生与在校生“一帮一”工程建设,成立以校友捐赠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基金”,一方面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就业资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奖励在研究生考试、外贸从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

8.实施教学管理“标准化”工程。在教学法活动、教学资料管理、教学过程监控等环节构建“标准化作业程序SOP”,编写《教学资料管理办法》《日常教学标准化作业程序》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强化制度约束,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专业综合改革的技术路线和目标体系构想

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分为顶层设计、基础部分、特色部分和品牌建设四大模块,具体技术路线和目标体系如图1和表1所示。

四、结语

第4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汽车金融,加入,WTO ,金融业发展, 社会资金, 必要性分析 ,汽车服务业, 汽车金融公司, 汽车人才

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foreign capital was allowed into car services, car finance the auto industry chain will be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ttracting huge social capital and p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new jobs. In China's automobile talents training long heavy manufacturing, light service practice prompt chan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open car 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financial professional car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Keywords: auto finance, to join, the WTO, the finan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social funds, necessity analysis, car services, car finance companies, car talents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国内汽车金融业就开始蓬勃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此,汽车金融的重要性和社会性也逐步突显,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

一、 专业设置依据

1、汽车金融业的兴起。汽车金融是在汽车销售、使用过程中,由汽车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或经销商提供的融资及其它金融服务,包括对经销商的库存融资和对用户的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金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汽车金融的起源最初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汽车制造商向用户提供汽车销售分期付。当时汽车还属于 奢侈品 ,因而银行不愿意向汽车消费发放贷款。这给汽车购买者和销售商造成了障碍,致使很多数消费者买不起汽车。但制造商提供的分期付款却大大占用了制造商的生产、运营资金,为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20年 代初,美国的汽车公司开始组建自己的 金融公司 ,从而开始了汽车信贷消费的历史。综观国内汽车金融市场,汽车金融服务逐渐从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进化,传统售后服务活动也在逐步向新型售后服务转变,进入了传统与创新结合的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

型”专业技术人才,其教育教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密切根据社会需求,对于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来说,加强汽车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能力,对于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促进就业意义重大。这样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了汽车金融专业设置的需要。

2、汽车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在我国,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销售量的急剧增加,巨大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带出了对汽车金融人才的需求。据了解,汽车金融公司对于国内来说,还是属于新生事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汽车金融人才对于诚信的要求比较高,人才的类别应该属于有特殊"专长"的金融管理者。前程无忧的高级顾问张东扬介绍,在美国和香港,类似于中国内地这种汽车企业直接做汽车金融服务的并不多,主要还是由银行以及信托机构负责汽车金融服务。与国外比较,国内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健全,因此在国内的汽车金融公司中,最关键也是最辛苦的职位就应该是风险评估了。某金融专家分析,金融公司的销售代表应该是汽车金融公司的主力军,需要的数量最多,主要负责沟通联系客户、经销商和银行,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有关汽车销售的经验。而清收主管,实际上就是公司负责追讨债务的,需要有银行工作的经验,懂得信贷和担保的流程。据了解,汽车金融行业现在最缺乏的是监管人才、管理人才、关键部门的业务骨干这三类人才。同时,汽车金融公司本身就承担着比较大的经营风险,所以企业规避风险的最核心措施就是加强人才的选拔和管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再祥指出:首先,监管人才能否通过对租赁、资金应用、分支建立、延伸业务等的详细了解,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完善配套政策都起着关键作用;其次,管理人才主要指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等职位,属于企业中的领导团队,是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最后是关键部门的业务主体,其中包括风险控制、软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人员,以及市场开发和营销人员,他们也是数量最大的业务主力军。 国内的汽车金融公司都是依托国际知名的汽车经销商建立起来的。与一般的商业银行不同,汽车信贷对象一般都是个人和小群体,为了保证汽车金融公司的正常运营,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有优秀的管理技能,评估人才也必须有很高水平。 究竟由谁来填补汽车金融人才的空缺呢?王再祥认为只能靠其他领域的人员作为暂时的"替代品"。 处于中高端的监管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的补充,60%应来自商业银行,他们的优势在于比较熟悉信贷业务和熟悉金融领域,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传统的银行经营思维模式,与汽车金融公司的观念不相符。另外的40%将来自汽车企业,他们的优势在于对汽车服务熟悉,但是容易形成厂商信贷的理念,把金融服务也当成和汽车一样的商品出卖经营。而汽车金融公司比较初级的职位,将由来自高职院校中的汽车金融的毕业生进行弥补,他们将通过在岗学习成为首批真正的汽车金融人才。 目前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学生其数量、质量远不能满足汽车金融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金融的发展。目前汽车信贷、保险等金融人才需求很大。高职培养的岗位主要是汽车信贷的贷前的销售代表以及贷后清收人员。包括帮助客户设计贷款方案,调查客户的信用状况,资料审核,办理车辆的抵押登记,办理出款手续,办理车辆保险,负责对贷款进行催收等。

二、规划专业培养目标

1、素质目标。(1)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

策,具有良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不断学习,自我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适应本专业工作的需要;具有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

2、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日常的基础知识;具有阅读和

翻译本专业外语资料的初步能力;具备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2)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3)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

3、能力目标。(1)掌握金融专业的相关知识(贷款,理财,信用评估)。(2)能够熟练操作汽车营销、信贷、评估、网站建设与信息反馈等汽车售后服务。(3)能够具有办理汽车保险与理赔的相关业务能力。(4)具有汽车驾驶基本技能,达到小型汽车驾驶技术合格水平

高职汽车金融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金融服务重要环节:贷前调查和贷后清收人才。通过对该专业合理的规划,针对本专业现状,提出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有效的专业培养途径,从真正意义上为汽车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好地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高校营销行业是一种社会服务行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汽车营销专业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就要打造新教学结构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坚定校企合作办学之路的信念,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高校汽车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营销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汽车营销主要包括汽车产品的营销策划、市场调查、销售、广告宣传等内容。从广义上来说,汽车销售还包括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保险、售后服务、汽车租赁、汽车文化以及汽车转让等内容。2011以来,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微增阶段,结束了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汽车销售增速明显放缓。高校对“汽车营销”的内涵认识不足,“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狭窄,着重于培养汽车销售、策划和精英人才,侧重于零部件、整车的销售,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在培养汽车营销人才上,大多数高校都重视汽车营销、金融方向的人才培养,但竞争力并不强,各高校之间缺乏特色,有很多雷同之处。而“汽车营销”专业的就业方面包括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汽车租赁公司、金融保险企业、汽车市场、零配件企业等,面向整个汽车市场。“汽车营销”专业转型发展要求加大汽车后市场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是高校的“汽车营销”专业普遍存在着办学经验不足、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使用性能与监测》等汽车技术服务类课程投入巨大,时间实训条件要求高。因此,很多底子薄、积累不够的高校,存在着师资、设备缺乏,实训场地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汽车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构建高校汽车营销模式的建议措施

1.主动适应满足区域经济需求,重新定位,确定培养目标

近些年来,在汽车产业已经被列为区域经济建设的重点,汽车产业快速的发展。在整个汽车服务领域中,“汽车营销”专业涵盖面广、内涵丰富,因此,高校在汽车产品生产下线后,就要回收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非技术服务,如:销售、使用、报废、转让等。同时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高校汽车营销专业要主动为高校周边地区培养汽车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另外,要确定“汽车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定位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理论、掌握必需的汽车基础理论,掌握汽车金融和保险等技巧,具有汽车鉴定评估、营销策划、推销技巧等能力,从而能够适合汽车营销、服务、鉴定等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确立特色建设防线,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市场需求的汽车营销人才

第6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汽车营销汽车知识创新探究职业活动

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是最近几年为了适应社会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而创办的新型营销专业。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汽车营销专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空间,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要想在汽车销售行业中有立足之处,必须抓住专业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汽车企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

一、汽车营销专业知识的创新探究方式与原则

当前中职学校的根本教学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初级和中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对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技能培训,应当依照企业具体的用人需求,针对企业当中各种不同岗位紧缺人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专业课程,并且不断更新、拓展及补充教学内容,在创新和探究过程中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以能力为根本的人才培养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职业人员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职业转变,职业劳动从单一工种慢慢转向复合型工种,由简单型职业慢慢转型为综合型职业。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市场对职业人的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上升,因此,当前职业人需要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以充分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同时,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具备足够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树立能力本位的良好教育观念,即为学生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和创新设计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专业能力及社会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行动过程中实现综合性职业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遵循社会岗位需求与职业活动为向导的重要原则。

在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教学当中,学校老师要充分了解汽车销售岗位,充分了解此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及职业能力上的要求,并且以此为主要依据,实施课程教学创新和改革,最大限度体现职业转换功能,充分满足职业活动最基本的需求,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触。

二、汽车营销课程体系的开发及创新思路

当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主要销售的产品是汽车,掌握相关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之一,其中汽车课程设置和汽车维修专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汽车销售服务岗位的社会实践调查和分析,消费者在车辆展示过程当中决定购买的意向人群占总人数的75%以上,而车辆在静态展示过程中要想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则考验汽车销售人员的基本功,同时对销售汽车的基本参数、性能、配置及整体品质和所有保修条款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也是汽车销售过程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汽车试乘和试驾过程当中,需要和客户积极地交流和沟通,有效处理客户的异议及涉及汽车全新性能、全新技术、汽车使用、评测及维护和保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人们的汽车消费观念越来越强,因此,消费者的选车眼光要求越来越苛刻,更需要汽车销售人员懂车,更灵活使用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引导客户积极地体验,将和客户的交流话题引导到车辆优势之上,最终使客户接受车辆具备的优势,充分展现销售人员的汽车销售水平。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表明在汽车营销课程体系开发中,一方面要加强汽车知识学习,让学生成为汽车性能讲解专家,另一方面注重消费者的心理研究与学习,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三、汽车销售教学实施方案创新探究

在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中,汽车营销知识教学的每一模块都应当坚持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根本的教学观念,这样才可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咨询-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过程进行教学。

每一模块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接着进入咨询阶段,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积极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然后是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和其竞争较为激烈车型的相关信息,讨论和决策销售过程中的主导话题、销售策略及销售内容;最后模拟相应情景检查和考核学习成果。

(二)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主要载体,针对性展开教学。

依照职业活动的导向原则,结合汽车销售实际工作任务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两方面进行教学:第一是和客户交流过程中,通过典型问题作为工作任务的主要载体,开展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销售好奇心和兴趣。第二通过对车辆各方面的介绍,在试乘和试驾及对客户的异议处理过程中,解决汽车销售的典型问题作为主要载体,将汽车专业知识及技能训练充分融入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对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教学创新路径分析和探讨,不难发现为了充分适应社会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创办的新型营销专业,要想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就必须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在营销知识创新探究、课程体系建设、销售教学实施方案等方面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汽车企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中职汽车营销专业知识教学创新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09.

[2]冯艳妮,刘静.精益营销和全程营销:对中职开设汽车营销专业的调研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7.

[3]廖宁,戴蕾.中职汽车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7.

第7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汽车配件销售实务》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一门课程。已有的有关“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没有对该课程进行具体的改革实践和研究,对汽车配件营销市场的岗位能力分析更很少涉及,没有探索出在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能充分利用汽配行业大发展背景优势的汽车配件销售实务研究。

汽车类高职院校《汽车配件销售实务》课程改革实践和研究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汽车配件行业就业岗位群分析、汽车配件服务流程、汽车配件岗位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很多问题没有研究或研究不深,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所以有必要对汽车类高职院校“《汽车配件销售实务》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进行研究,探索出一个具有应用性和推广性的汽车类高职院校《汽车配件销售实务》课程改革实践的新路子。

1.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程的研究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①汽车类汽配行业人才岗位需求现状研究。通过到国内部分汽车4s店和汽配城进行汽配行业人才岗位需求调查和问题探讨,可以得知目前汽车配件行业的专业群岗位及岗位升迁时间如下图:

由此可见,一次就业岗位直接与汽车配件销售员、库管员、计划员、采购员等岗位对接,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进行二次升迁,未来向售后服务经理岗位晋升。

②汽车类高职院校《汽车配件销售实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拟对汽配行业岗位职业能力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分析,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工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熟练运用汽车配件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相关汽车行业标准规范,完成汽车配件的相关岗位业务,以达到直接顶岗的目的。

③汽车配件销售实务课程改革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对比各地区汽车类高职学院的同异,对国内部分汽车类高职院校的《汽车配件销售实务》课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高职院校是如何进行课程教学,研究和探讨适应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为了把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意向,一是走访某市汽车4s店、汽贸城等汽车配件行业专家。专家认为,汽车4S店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时期,仍会是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汽车及配件主要的营销渠道,同时汽车配件商店也已经成为零配件销售的主渠道之一。他们认为学生在校所掌握的汽车发动机、底盘以及构造原理的知识足够使用,但是对于汽车配件行业,更缺乏的是岗位专业人员,汽车配件市场需要的岗位群是汽车配件销售员、汽车配件库管员、汽车配件采购员和计划员等。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内, 开拓符合行业一线急需的专业结构,设置精品课程,打造出汽配行业一线急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对国内部分企业、行业进行岗位技能等情况的调查,用系统论的方法探讨一整套课程改革的理论。在教学设计上,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凸现职业教育特色,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完成汽车配件营销工作。该课程可以从汽车配件销售、汽车配件采购和计划、汽车配件库存管理三个任务模块分析,深入分析各任务模块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沟通能力,养成质量、安全、环保意识,掌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研究方法

根据目前汽车配件行业就业岗位和行业的发展,在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研讨下,对其职业能力进行划分并确定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对工作任务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把课程的职业核心知识点融合在典型工作任务中。在具体任务下设置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学生实训)、考核评价和思考练习多个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的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模式、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四个环节的改革,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

3.研究创新点

第8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摘 要: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继续保持职业生命活力的一项现实要求。本文就此议题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专业教师 自主发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领域上较传统汽车有了很大拓展,并融入了当今前沿科技,前瞻性强、技术叠生、更新快,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有了更高的能力培养要求,由此对汽车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有了更新、更高的现实要求。

目前,由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及专业教学实践和经验均源自于传统汽车,而职业院校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产、教、研三者结合不紧密,教师对汽车产业发展资讯及其服务后市场的人才能力定位的把握处于被动和滞后状态,原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学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要求,加之,教师对有关新生技术及其衍生的应用技能的传授缺乏教学实践,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的把握存在盲目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视野下,教师要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

一、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激发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主动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汽车技术上的变革,领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发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以及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将面临的挑战,通过系统反思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和困惑,并将之内化为需求,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自觉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二、以促进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做好自主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阶段特征,其不仅是教师成长的目标,也是一个动态、连续并贯穿其整个教学生涯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对自主专业发展有了规划,才能在自主发展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目标,避免出现行动盲目和职业懈怠。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应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导向,通过客观、全面、深入地剖析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形成发展愿景,从而确定出自我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发展阶段和行动目标,并动态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修正规划内容,制订出合乎个性、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叠生和涌现的现实背景下,应勇敢跳出传统职教师资成长的藩篱,开阔自我专业发展视野,主动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积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学习和交流,及时把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走向及其最新技术成果,并通过实践参与、科研探究和专业合作,促进自我产教研融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快对新知识的建构和专业能力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促进自己由“学科型、传统型、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四、大胆开展教学实践和反思,加快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识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涉及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且知识和技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会被不断地更新和替代。因此,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信息,开放课程内容,将随新能源汽车发展而新生的知识、技能引入教学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及时捕捉教学灵感,发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得失,促进教师通过自主的教学实践反思和研究,找准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同时,也有利于驱动教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策略和方法,克服和消除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合理,促成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新的教学经验的生成,从而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核心竞争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有效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第9篇:汽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汽车专业英语 英语教学 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37-02

随着中国汽车的发展,汽车维修与汽车运用技术人员已成为目前紧缺的技能型人才。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的发展对汽车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优化汽车专业课教学就成为培养适应汽车行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汽车专业英语是汽车专业课程改革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学生所学英语得到实际应用。虽然,汽车专业英语只是一门工具书,然而任何一个学校的汽车专业课程设计都不会脱离汽车专业英语,因为其重要性还是有目共睹的,其对学生将来就业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作为汽车专业英语老师,我们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

一、汽车专业英语发展的瓶颈

1.师资队伍的缺乏

专业英语是指英语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所谓汽车专业英语就要求教师将英语与汽车专业的知识相结合,所以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应该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的教学模式要与汽车专业的特点相适应。然而现在从事专业英语方面的老师,大多都是语言专业毕业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少,所以对于汽车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对于专业知识、技能、实践以及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也缺乏全面的了解。汽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比较落后。

2.教材方面落后

目前,汽车专业英语方面的教材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内容多以说明文为主,内容的叙述比较单调,枯燥,难度较大,比较难接受,涉及到听、说等方面的语言资料较少,一般按照从原理到结构到保养维修这样的顺序进行讲解,教材的课后练习多为传统的单词填空、阅读理解和句子翻译等,没有考虑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不利于展开真实的课堂语言交流活动,对于学生将来在工作中的帮助更是微乎甚微。

3.教法方面更多的强调单词,翻译

上课主要采用“单词+翻译”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时阅读或者翻译文章,然后解释长难句,过多注重语言输入,而忽视了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汽车方面的知识讲解更是有所脱节。所以单纯看来汽车专业英语课堂更像是普通的英语阅读课堂,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脱离较大,对于大纲等方面的要求更是难以达到。

教学手段单一。

汽车专业英语本来就是一堂很生动的课程,将汽车的知识,零件等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兴趣有所展现,然而目前大多专业英语课堂单调,内容枯燥,学生厌学态度明显。

二、汽车英语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1、培养“双师型”人才

目前汽车英语专业的老师的职业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比较薄弱,专业实践操作知识也比较匮乏。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师的再学习能力,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进企业实习,顶岗锻炼,同时加强现场观摩,多听专家学术报告、与企业专家深度交流,多参与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的能力才能有所突破,对于所教的内容才能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相连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汽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

学生走上岗位后,在很多方面要接触到英语,进口汽车的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仪表板、保险丝、继电器、各类传感器和主要零部件等大多用英文来表达和识记,与此同时,实际的语言沟通也是一个难点,所以汽车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就必须更加专业化,使学生能在将来的工作中阅读和翻译汽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同时具备用英文书写技术报告,与外商进行商业谈判等职业能力。汽车专业英语实践性强,在校企合作中要给学生真实的交际机会,具体可以通过课堂实践,校内、外实践实训等途径实施。

3、教材方面

由于现在使用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尝试要开发与实际维修技能联系紧密的综合性教材。汽车专业英语的教材内容设置应该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市场对知识结构的需求为导向,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实用性,能够很好的将英语和汽车知识相连接。最终使学生能够读懂汽车维护方法、维修检测设备说明书的英文资料,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汽车职场的服务、谈判、营销等交际活动

4、教学方法的改进

单一的使用照本宣科的讲授是不能达到职场对于毕业学生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1)要借助汽车零部件教学 在介绍汽车实际零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拿到课堂,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很多,学习(2)用多媒体软件协助教学问题就简单多了,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形式,使内部零件的工作情况和某一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看的一清二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现场演示 学生在学习专业操作的时候,可以进行现场讲解,从而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对于英语课堂的兴趣就会大大加深,从而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构想

着重分析将来使用英语的场景,以及此场景下的交际内容、方式、途径及语言特点,即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需求分析结合起来, 学生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也正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扩展到专业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汽车专业英语通过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改革,使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从而扩大学生汽车专业英语的词汇量,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汽车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最终为学生在将来所在的工作岗位中能有进一步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思考》,http:///a/20101004/2210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