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高中地理学科特点精选(九篇)

高中地理学科特点

第1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其中,学科梯队建设主要是指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实力雄厚的学科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主要指具有鼓舞人心的创新氛围和具有设施先进的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主要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产出高质量创新性研究成果建设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西部高校发展的要求。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必然要求。旅游学科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提供技术支撑而受到重视。在全面推进广西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剖析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寻找差距,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立足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等为核心内容,其中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托。旅游管理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科或专业,在国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www.133229.Com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始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旅游管理平台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加以推动,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及学校对平台建设优先发展政策和扶持政策,并基于旅游管理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广西建设旅游强区、桂林国际旅游品牌的影响以及旅游管理学科在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相关平台申报与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过学校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与学院的长期建设,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重点学科、广西特色专业和优质专业、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中心、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广西旅游管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等平台,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平台建设为学科进一步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科发展空间,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核心专业延伸和学位点建设,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学科是人类根据认识的逻辑对认知成果进行划分的结果,专业是高等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一个学科可以对应不同专业,一个专业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学科与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协作与竞争关系,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协作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桂林理工大学自1985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首届招生以来,始终把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的途径。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只有一个专业独自发展,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学院进行了与旅游管理相关新专业申报及建设努力,先后申报获得了酒店管理、景观设计(原景观学)3个本科专业。酒店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中间联结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门型人才,是对旅游管理综合人才培养的深化;景观设计专业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侧重与对旅游景观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以民族旅游为核心,旅游景观设计和生态旅游为拓展方向的学科体系,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核心专业拓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了学科与专业的融合与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在核心专业拓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位点建设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2000年申报获得了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申报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中处在较前的位置处。2009年桂林理工大学在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目前,根据国家对学位点建设的要求与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意见,旅游管理由原来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调整为服务业管理的二级学科,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作为服务业龙头地位的学科支持。今后旅游管理学位点建设的重点是瞄准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积极拓展具有西部特色,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民族学和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形成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为核心,相关性强的其他学位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学位点建设群。民族学重点以民族旅游经济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为重要方向,立足培养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学基础从事旅游及其他产业的高端人才;风景园林突出旅游景观设计特色,培养具有景观设计基础从事旅游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端人才。旅游管理学科点建设群形成及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建设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三、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是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学科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确立主攻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既能促进本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又能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桂林理工大学处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广西桂林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其中理工科学科发展始终处在前列。同时,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充分基于理工科的优势,紧紧依托地方民族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社会需求优势和学校理工科专业重技术、强逻辑的技术优势,以及多学科集中与交融发展的特点,在民族旅游研究、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旅游管理学科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得了先机,学科方向确立与特色鲜明使学科优势更加集中,显著度更高,成为了桂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展示特色的重要方面。桂林理工大学2009年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科发展实力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保持学科发展活力的主要途径。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下,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通过引进、培训(在岗培训和专业培训),现有专业教师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9.5%,其中教授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1.4%(不包括在读博士5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5%以上。专业教师中有8人具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3人获得星级饭店评定员资格,3人为广西区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是重视与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均选派优秀教师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研修。二是为提高团队成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视国际交流,除鼓励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交流外,通过平台介绍和项目推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每年都要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1名加入团队。目前,学术团队中有5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双语教师8人。三是广泛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四是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进、培养,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和博士为骨干的旅游管理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大多教师都曾到过相关旅游企业中挂职或任职,具有旅游行业从业经历,对旅游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有较好把握。

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而且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尽管是工商管理的一个二级学科,但它所面向的是一个大产业,几乎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区,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2011年旅游收入达到1278万元,成为了广西第六大干亿元产业,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对旅游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广西建设旅游强区需要,必须加大旅游研究力度,阐述旅游发展规律,解决或回答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科研团队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作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办学时间长、学科基础扎实、多学科交融等特点和优势。多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进行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政策鼓励老师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组建科研团队,鼓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全力支持科研项目完成。在学院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对科研项目申报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并将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中。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先后成立了5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依托建立的各类平台和成立的研究院所、中心,旅游学院41名老师自2005年先后获得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自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来广西获得的2项);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9项;承担了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各类课题60多项,近3年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均在400万元以上。科学研究为解决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回答政府关心的相关社会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研究成果支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又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的教学人才,促进了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人才基础。

第2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论文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特色是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文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形成机制。

论文关键词:分类发展;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

当前,我国有高校2600多所,学生总规模2980多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各高校开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在大众化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走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无疑是每一所高校的必然选择。

技术本科院校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兴起的一种高等院校类型,是以从事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的院校。以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体,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此类院校往往具有比较显著的行业背景,隶属于地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加强传统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不仅是技术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院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在特色,在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绘就了蓝图,为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中央财政开始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办学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可见,办出特色是获取中央财政支持的一项重要条件。2011年上海启动了“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及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启动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上海高校按照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扶需、扶特、扶强”原则,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逐步建立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卓越发展。

由此可见,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问题,国家教育战略及落实教育战略的各项政策导向均为各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技术本科院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高校类型。此类院校往往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或几所院校合并而成。虽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许多办学成就,但由于办学时间短、底子薄等原因,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办学理念不明确、特色学科专业少、高水平师资缺乏、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制约学校特色发展的诸多问题,并受到来自普通高校的挑战,一些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开始凸显。

办出特色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应对挑战、争得机遇的必由之路。技术本科院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才能在高校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能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在特色发展过程中,技术本科院校要明确高校办学特色的几个特质:一是独特性,办学特色应是本校所特有的,是高校遵循教育规律的自主创造;二是优质性,特色是水平,是优势,其基本要素就是高质量的教育;三是稳定性,办学特色应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传统是特色之基;四是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优良传统的理性总结,更要反映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五是认可性,办学特色是在竞争中产生、保持并发展的,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并被公认的。

二、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是技术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应然之举;作为一种战略,特色发展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在战略实施上,应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凝练办学理念: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引擎

办学特色强调整体性和目的性,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逻辑起点,用发展战略贯穿全局和始终。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灵魂与精髓,是对办学目标和办学行为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是一所高校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之一,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引领着一所高校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这样的大学的行为和认识,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

一所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并被社会公认的富有特色的高校,都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顾,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是其办学特色形成的依据。印度技术学院(IIT)仿照麻省理工学院而建,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多样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理念,进而构建了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技术教育体系,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理工类顶尖院校。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为谋求与其他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紧扣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致力于为企业工作现场提供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的优秀人才,并将“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以此为起点,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的技术本科院校,全力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的特色和水平。但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技术本科院校还不多,确立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的独特的办学理念,还是今后一个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艰巨任务。

(二)强化学科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校的战略举措,是体现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是高校办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离开特色学科专业,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就失去了根基。所以,高校要不遗余力地持续加强特色学科的优势,并努力将其做大做强,形成具有绝对排他性和不可撼动的优势。学科发展有特色,水平高,就可以带动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某些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以这些学科为突破口,率先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如,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年轻大学,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重点发展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商业与心理学等新兴学科专业,目前凭借这些领域的卓越成就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佼佼者。

高水平的学科支撑高质量的教育,建设特色学科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战略重点。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本科院校都应重视特色学科建设。那么,技术本科院校应建设什么样的特色学科?如何建设其特色学科?这是值得每所技术本科院校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其发展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对照《规划纲要》要求,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思路上,应当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历史积淀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重点大学重在开展“顶天”的基础研究,技术本科院校则有责任承担起“立地”的、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研究,要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重点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同时,技术本科院校也要瞄准国家当前的重大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承担和进入国家或行业重大、重点项目,结合高技术的研究,不断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其次,要明确学科发展路径,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要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基本路径,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采取与企业共建、共设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联合体的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技术知识的转化。技术本科院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形成学科力量的集聚,构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创新平台。再次,借鉴国内外许多一流大学都以某一种或几种学科群为优势和龙头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经验,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技术本科院校更要确定学科发展重点,要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出发,结合区域、行业、学科发展情况,重点支持优势明显的学科,实施人财物的政策倾斜,促进其在区域内、国内获得自身地位,并逐步形成以特色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带动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

(三)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其立身之本。能否培养出特色人才是高校特色发展战略价值的最重要体现,也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国家强调办学特色,其根本目的也是希望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所以,判断一所高校办学有没有特色主要看其所培养的人才与其他高校相比是否具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并最终体现在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日积月累的社会声誉上。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一流大学重在培养精英化的学术型人才不同,技术本科院校更多应是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应是未来的行业技术领军人才,行业建设者和振兴者,其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并能将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他们主要在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学生,其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学生。

人才培养过程特色是特色人才形成的途径与保障。技术本科院校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要努力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攻关,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渠道。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尺度,质量是特色的归宿。所以,技术本科院校在追求特色发展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质量”这一标准。那么,如何检验其教育质量,其根本评价指标就是学生。首先,要检验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其次,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度,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上;第三,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一所高校是否具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适应工作变化并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不仅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还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院校办学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因此,在考虑特色发展战略时,必须认真思考并探索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一)改革创新是特色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不少高校自身成长的经验总结。当前,技术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在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观念不够解放,大学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办学条件有限、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生创新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校社会影响力不够等问题。解决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中面临的这些有碍学校办学特色提升的问题,改革创新是根本推动力,必须解放思想,开放办学,深化改革,破解学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改革方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按照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学科与科研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产学研相结合是特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当前,技术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技术本科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向行业企业,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满足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校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活力,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办学资源。

技术本科院校应认真研究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找准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从而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技术本科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融入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并根据本校实际,在立足主要服务面向的基础上,产学研合作应积极向相关领域拓展和延伸,扩大服务面向,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特色发展的源泉

第3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徐州工程学院;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

作者简介:汪银梅(1980-),女,江西九江人,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GJ115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07-02

一、地方性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研究现状

1.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而高等学校作为各类专业技术的聚集地和培养场所,我国高校也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各类不同的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高校在办学特色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我国“985”高校和“211”高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如:兰州大学以生态学为特色,同济大学以建筑学为特色。另外,一些老牌的地方院校也在办学特色和定位研究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桂林理工大学以环境工程为特色,江西理工大学以金属冶金为特色,河南理工大学以安全工程为特色。但是一些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和定位研究方面由于时间积淀不够而存在较多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是照搬照抄一些重点高校的办学思路。[1]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和论文等方面。这对地方院校的发展和国家高校区域设置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较大的障碍。各大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地方和区域需求,确保风格、维持传统。如果频繁改变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很难成为精品。[2]

2.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高校定位研究起步早,很多高校定位准确,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所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就大学群体来说,大学的活力也在于多样化,在于相互补充、相互竞争。[3]可见美国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是美国高校保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方向标”。哈佛大学以培养政治家而闻名;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牛津大学以数学闻名;剑桥大学以物理学闻名;耶鲁大学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培养总统而引以为骄傲;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享誉世界;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以“学术顶尖、科研开发”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

二、国内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影响因素

相比于国际一流的高校、国内“985”、“211”高校以及一些省属高校,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4]

1.充分发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

各级政府对地方高等学校进行恰当分类、合理分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正确定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地方本科院校仍走精英化发展之路的不明智行为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地方院校正确定位。调整政府拨款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地方本科院校求大攀高的功利。地方政府调整拨款机制,缩小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之间政府投入资源的巨大差距,支持地方院校办学,从源头上控制地方本科院校求大攀高的功利。如:2010年中央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安徽、河南、重庆、福建、天津、广西等地高校均获得较多的专项经费。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财政也拿出专项经费支持地方高校建设。

2.地方本科院校主动寻求发展定位

(1)将学校的发展定位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自主动进行规划活动,将学校的发展定位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集中全校教职工的智慧,认真研究和分析自身发展状况,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明确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明确一段时期的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目标、人才培养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和基本办学资源配置等具体规划。如:江西抚州的东华理工大学主动与国防科工委合作进行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使核资源与环境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江苏连云港的淮海工学院根据自己区域优势,形成了以“海洋开发和研究”为特色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因此,高等学校对知识的实践运用未必一定是具有全球性的,但一定是具有地方性的。[5]

三、徐州工程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研究的内涵思考

1.徐州工程学院错位发展地区优势

徐州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地处江苏省北部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是苏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徐州市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和冶金、食品、丝绸、轻工、能源、汽车、皮革等主值超10亿元的支柱行业。徐州市的工程机械、天宝电子、轮胎、大东印务、北方氯碱、维维等10个企业已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其中5家企业跨入全国工业500强行列;全市有50多个产品分别居全国或全省同行业第一位。徐州的汽车起重机、压路机、装载机等远销欧美,汽车收放机、立体声电唱机、卷烟、锻压设备等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先进水平。徐州已成为全国的工程机械基地、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江苏省的建材工业基地和化工工业基地。

2.徐州工程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形成机制

徐州工程学院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江苏省是教育大省,普通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对江苏省地方高校而言是机遇与压力并存。一方面,学生数量增加,扩大了高校的运营规模,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学生规模超常规的发展对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等软硬件设施形成严峻挑战。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很多地方高校对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进行了修正和确定。同时,徐州工程学院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也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根据徐州工业发展、地理优势,徐州已经成为苏北最大的教育、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目前有非军事类本科以上高校3所。徐州工程学院可以结合这些特点创建自己特有的专业,或者在原有的专业中选出能和当地企业合作的专业并大力发展。徐州工程学院如果想在这种竞争压力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专业。依据错位发展和重点扶持以及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目前徐州工程学院形成了两大主力专业,即食品专业和机电专业。

食品专业是根据徐州市粮食产区、食品加工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区域优势发展起来,形成了食品加工、食品储藏等研究领域,成为苏北地区优势专业。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第六批部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生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苏北地区食品行业领域的领跑者。

3.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了组建综合性院校和实现徐州工程学院办学特色可持续性发展,徐州工程学院必须依托食品专业,整合和扶持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要促进食品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实现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和人民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加强食品科学和技术相关的专业建设,以支持食品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发展。这就必须涉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生态学学科、化学化工学科与微生物学学科等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等一级学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科学可加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如: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及安全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给农产品造就良好的生长介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化学化工和微生物学从污染环境修复、农作物生长介质生态构建、污染毒理学和农产品生物检测等方面全方位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而组建了“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成为苏北地区和江苏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龙头。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也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学科为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的协同作用下,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生态学”成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组建了“徐州市生态修复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受损环境生态修复研究所”、“环境工程团队等”等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大大促进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

四、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战略思路

地方院校无论是从办学时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诸多方面均无法与“985”、“211”院校、部属、省属等重点高校相比,多数地方院校属于市属高校。为了给地方院校提供发展空间,就要错位发展,并作为一种补充来填补重点高校办学定位的空白。重点高校主要服务国家大中型城市、国家重大科技前沿、国家重点学科发展。而地方院校则应该以服务地方、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等己任,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针对地方、针对农村、针对基层的发展需要为自己的发展寻求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办学正确定位。与此同时,地方院校应该针对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和信息不畅等不利情况下,寻求地方需求、地方特色、地方优势,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一些相对强势的学科和专业,再以此带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实现特色发展之路。最后采取资源综合、信息共享等形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某些学科、某些专业在省(直辖市)内占据一定的优势和资源。这是目前中国地方院校必须遵循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的战略思路之一。[6]

参考文献:

[1]杨晓霞.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高教探索,2009,(1):57-58.

[2]张思强,卞继红.论办学定位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耦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4):48-52.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刘超良,郭军.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之内在因素的关系[J].江苏高教,2011,(5):69-71.

第4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选择

截至2010年9月,全国共批准设置新建本科院校265所,占全国768所本科院校(未计入独立学院)的34.5%。如果再加上脱离母体的322所独立学院,那么,新建院校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这类院校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升本和规模扩张之后,院校系统各要素与环境远未协调,系统处于动态调整状态,办学实力较弱。政府对高职和重点院校投资力度加大,而新建本科院校处于高教系统的中间层次,与相邻子系统还没有进行物能的协调交换,办学空间受到上下两层的挤压。加之,几百所院校在短短几年内同时升本,匆忙之中以模仿老牌大学以应一时之急,办学模式取得了向上一致的动力,系统输出的学生难以被环境接纳,就业困难。克拉克指出:当普遍的不景气发生时,没有特色的院校除在经费预算中的固定位置外,对资源没有特殊的权利,作为一个可与其它院校相互代替的院校,可能被负责削减预算的官员选作多余的单位进行大手术或破产拍卖。各种各样的公共当局更可能试图帮助那些想办出特色的院校,而不是安于故常的院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七章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特色发展,与环境顺利进行物能交换,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特色?大学特色的内涵是什么?

什么是特色?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特色”的英文(a characteristic;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是“与同类事物相区别”的意思。什么是大学特色?是指大学在尊重学校历史,正视自身条件和分析客观环境的前提下,自觉追求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主动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社会声誉,其对内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对外表现为学校品牌。由于大学是社会最为稳定和恒久的机构之一,其发展要受到历史和现实的影响。正如阿什比所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特色的形成同样是大学历史、环境和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创新、实践、积淀、提炼和发展的过程,是其它学校难以复制和模仿的个性和风貌。

大学特色的内涵十分丰富,可表现在大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诸多系统要素方面。每所新建本科院校坚持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同类院校无可比的竞争优势来满足环境的某些特色化需求,从而顺利实现与环境的物能交换。这样,不同特色的新建院校个体组成了一个内部多样化的生态子系统,通过多样化的特色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系统需求,促使子系统与高教系统及社会系统的协调平衡。其实质是以人为本和社会本位思想的有机结合,现世观照与未来展望的有机结合。

二、新建本科院校系统要培育要素特色吗?

当高等院校不具备获得名望的质量和特色时,国家也不能强行命令高等教育的各部门之间具有平等地位。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努力培育要素特色,就很难在高教系统中争取应有的地位。此类院校本科时间短,多位于地方,学科专业建设任务重,资源获取难,质量待提高;数量较多,起步和办学条件相似,整体竞争力弱,面临着转型和变革。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冷静分析自己的生存环境,制定发展战略,以非均衡和非常规的战略思维,从点上突破,以特色要素取胜,在高等教育市场中谋求一席之地。因此,特色化发展战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性选择。正如潘懋元所言:“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

(一)新建本科院校要素特色培育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系统平衡态演进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级各类高校不再只有精英教育这一种模式,还需在同一层次内特色办学,合理分工,动态满足复杂的社会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进行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由单一体制向混合体制转变,由计划向市场调节转变,由学校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这些“转型”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以每所高校的办学特色来满足地方社会的特色化要求。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特色的物种越多,系统越稳定。在高教系统中,新建本科院校如都是培养相似的人才,没有对接地方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困难,院校就不能与环境顺利进行物能交换,浪费了培养资源。只有各具特色要素,把特色人才输入环境,从环境交换所需的办学资源,才能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系统融入到高教系统中,促进系统向平衡态演进。

2. 新建本科院校群体谋求生存空间的需要

新建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一个新生群体,相似的发展背景一方面导致群体内部同质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又受到老牌本科系统和高职系统的空间挤压,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挑战。与老校相比,在区位、资源、品牌等方面处于劣势,产生办学资源的“马太效应”;工业化社会和区域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就业看好。尤其是在政府“抓两头、促中间”的管理思维引导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空间可能被压缩。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吸收高职和老牌本科的优点,独具特色,培养出基础厚于高职、应用强于老牌院校的特色学生,才能从政府竞争到项目资源,才能向社会输送所需就业学生,使新建院校办学空间逐步拓宽。

3. 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在规模扩张初期,人民群众有强烈的上学要求,家长和学生的质量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不强,生源充足。在全国高校的提质浪潮中,面对众多的新建兄弟院校,各校如何稳住优质生源,培养出优质毕业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了转型时期的新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既要考虑自身条件,又要依据教育规律,结合地方实际,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特有方式,这样才能使特色具有基础和发展前景。通过特色来竞争到政府的项目资源,反过来也会强化特色发展,提高质量,获得名望,吸引优秀生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潘懋元所言:新建本科院校要成长为一支本科教育的生力军,还有一个适应、改造、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各校根据自身的历史、条件、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探索特色发展之路的过程。说到底,新建本科院校的天职是为地方服务,从某种意义上其实就规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层次和类型,办学者应该在这一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形成自己的特色。

4. 地方经济社会特色发展的需要

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位于地方,也是地方“技术中心”,但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在自然、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服务地方是新建本科院校成立的政策依据和生存基点,只有主动体现区域特色,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人力资源和内生技术创新为依托,以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为目的,认真分析所处地域的独特性,摸清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从中寻找出价值性高、独特性强的优势要素来培育特色方向,才能真正与地方特色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威斯康星大学成立后,正是通过发展农牧特色专业来服务农业大州,从而赢得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从精英到大众,从教学、科研到为社会服务,大学日益与社会联系紧密,新建本科院校尤其应该从服务地方中培育特色。

5. 同类院校良性竞争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从“计划”转向“规划”,新建本科院校就面临着市场的选择。在每个地区基本上设置一所本科院校的背景下,本区域内主要需求的区域特色应用型人才数量有限,学校一般还要面向全国其它区域招生。只有特色发展,当外地生源在属地找不到所需的特色专业时,才可能舍近求远。只有特色发展,才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培育高质量的人才。如果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一个脸孔”,那么,大量无特色的人才就业困难,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就会陷入恶性竞争,最后社会得不到特色人才、学生难以就业、学校招生困难。只有具有地方特色、兼顾行业特色,才能既有人才服务重点,又能拓宽服务范围,各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呈现出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美好春天。

6. 满足多样化社会诉求的需要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区域经济、文化、科技等全面繁荣,区域社会需要各类应用型人才;市场经济社会人们的观念不断开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呈多样化;政府教育管理权力逐步下放,要求学校及时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决策等。社会的众多需求与学校培养能力有限的矛盾单靠区域内新建本科院校无法解决。新建院校前身多为师范或专业性院校,短暂的多科性发展也难以培养出区域所需的多样化人才。每所院校都应集中优势力量办出特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某些类型人才,以差异化特色人才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二)新建本科院校要素特色培育的可行性

1. 国家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一般说来,政府不喜欢一般院校和新院校模仿老牌尖子大学的风格和做法。我国公立高教系统规模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深。《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稿)中也重视学校的特色培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分类管理、特色发展的思想。新建本科院校通过特色发展,满足高教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会得到政府各种项目的扶持。

2. 院校自身处于转型阶段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到本科,在寻求各方面新的发展路径。学校体制和机制惯性小,有利于创新和特色培育。首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历史包袱不重,为获取发展空间,选择的策略就是特色与品牌,依靠特色来给自身定位,依靠品牌来赢得生存空间;其次因为新建本科院校需要赶超,有着加速发展的强烈愿望,就不能不面对实际,采用特色去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去实现有限的局部的赶超;第三是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改变弱势的身份,它无法正面或全面地去与强势高校竞争,就自觉地采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策略,实现特色发展,在一定的领域或一定的层次上由弱变强,创立自身品牌,实现学校顺利转型。

3. 师资和管理人员思维活跃

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前规模较小,升本后引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和一部分学术思想活跃的学科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也趋年轻化,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有个性,敢想敢干,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在当前学生毕业前就有了较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能较快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对特色人才的需求,也希望学校通过特色发展增强竞争力,为自己和学校赢得发展空间。教师年轻化,参加工作不久,工作动力和成就动机强,可以依据学校特色发展要求,及时确定和调整个人的科研和工作努力方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营造特色化校园文化。

4. 集中配置办学资源的能力强

新建本科院校在专科时期,规模小,管理集中,学校升本后经过较大的调整和扩充,原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得到化解,学校集中式管理模式还会保持;区域性条件和需求因素的存在,使各校具有差异性,较易形成比较优势和特色;学校本科时间不长,可通过设置和改造专业,更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可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和传统,通过比较分析,在确立好学校的特色发展重点后,形成共识,尽快调整学校的师资、教学场地、实验室等软硬件资源,集中规划和领导,集中优势资源和优秀力量培育特色,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办学质量。

5. 国内外高校的成功实践经验

国内外众多高校特色立校、兴校、强校的发展经验为新建院校提供了借鉴。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曾在1998-2000年间连续获3个诺贝尔奖。但在20多年前,它是加州大学9个分校的二流。它成功的关键在于该校化学系选择了当时比较冷门但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又如,几乎所有法国大学都设立了跨学科的、与当地或周围环境有关的教学或研究机构,以更好地和地区活动相结合。如濒临地中海的马赛大学,有地中海及北非研究中心;而地处“葡萄王国”的波尔多第二大学,虽是一所文科大学,却设立了跨学科的葡萄酒研究机构;英国的沃里克大学,建校30年内通过特色发展,就赶到了英国大学的前五位之列。在国内,吉首大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服务方面,如专业设置有少数民族语言、文艺、文学等,办得很有特色。山东临沂师范学院,通过服务革命老区,发展迅速。众多案例表明,学校的办学传统、学科优势,地方的经济特色、生态特色等都可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

三、新建本科院校系统向平衡态演进的特色要素培育

一所大学要形成特色并非易事,需要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对优良传统进行积淀,逐步显现出独特风貌。既需要理念层面的思考,又需要实践的探索。只有在理念支撑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培育特色。没有理念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易迷失方向;没有实践的理念,就会流于形式,都形成不了特色。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培育要从顶层设计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入手。

1. 充分发挥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

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教育规律、教育功能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的凝练,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实践性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引领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灵魂”。不同的理念对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具有不同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改革开放关键是思想要开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后发外生型”高校,办学理念未成型、或雷同,需要修订。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既无老牌大学的办学实力和文化底蕴,也欠缺本科办学经验和民办高校的活力,还有政府扶持的高职院校的挤压。要想提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认真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规律,秉承优秀的办学传统,立足办学实际,准确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发挥理念的引领作用。

2. 重点发展能支撑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

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大学的社会影响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是用一门门的“学科”将知识联系起来的,学科是高等教育组织最重要的组织基础。要分析高等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要从学科开始。[9]学科和专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抓住了学科专业特色建设也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根本与核心。正如张楚廷教授所言:“大学的建设实际上主要落在学科建设上。讲学科建设那主要是从科学意义上、学术意义上来说的;从严格的教育学意义上来说,那就应是落在专业建设上。”大学的其它特色都离不开学科专业特色的支持。国际上著名大学都通过前沿领域的学科建设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巩固自己的学科特色,如哈佛大学的法学、政治学,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牛津大学的数学,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等等。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学生所学专业符合地方需求,做到专业对口、学能致用,才能使地方获得必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状况,抓好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3. 坚持把培养特色人才作为中心任务

大学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中心。办学特色最终要落实到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上,也是高校吸引生源,稳固社会地位的基础。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法国巴黎高师规模非常小,但坚持高质量培养人才,先后产生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菲尔兹奖得主,获得了崇高声誉。[12]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新生力量,无论是办学历史、本科经验、办学资源和影响力、辐射力都比不上老牌高校,处于相对竞争劣势。因此,必须坚持培育其它层次院校不能培养或培养不好的特色人才,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也是扩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树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基础较宽,素质较全;交叉复合,应用创新;加强实践,提高应用”的原则,以双师型师资为保证,在人才培养特色上突出学生的区域或行业急需的实践、操作、应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一区一品”的特色。

4. 重视大学章程和特色管理制度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的培育离不开大学章程的建设和制度的创新。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一种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高校创建办学特色的坚强保障。新建本科院校要依照特色章程发展,继承、发展和创新办学特色,构建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特色的培育要有非常规的思维和管理,需要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当然,学校特色管理模式是分层次的,高层次的包括学校定位特色、目标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方略、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中层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章程为特色管理指明方向,中层特色管理可实现高层特色目标。

5. 努力营造区域特色校园文化

第5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69-04

高校科研基地(主要是指高等院校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类科研实验室与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和“人才小高地”等科研单位)是科学知识创新积累与传播扩散的主体,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成果转移的平台,是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开展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源头和最集中的载体,担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培育、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的重任。大力加强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对构建广西创新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全区经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率先腾飞,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主要现状

近年来,在“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的指导下,广西认真制定实施《广西创新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加强全区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形成了科研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初具规模、科研设施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校科研基地发展体系,为构建广西自主创新体系,打造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科研基地建设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部委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金源”单位等组成的科研基地网络体系,为有效开展技术创新研究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依托和基础平台。截至2009年底,广西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部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9个,广西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7个。二是延揽集聚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80%以上的科研人员中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60%左右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0多人,广西“百千万人才工程”71人,博士生导师130多人,科研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科研团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科研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自2005年以来,广西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筹集总额、R&D经费投入都以年均两位数增长,为促进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广西科技活动财力投入14.64亿元,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34%,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中排在第12位;广西大学2006年科研总经费7000多万元,2007年突破1亿元大关,达11347.36万元,比2006年增长59%。四是引领支撑经济科学快速增长。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每年都研发和转化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广西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如,广西大学2001―2005年共转化3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15项是重大创新成果,创造社会经济效益42.69亿元;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测253的选育及其系列组合”科研项目杂交组合成博优253、金优253、中优253、特优253、汕优253等一系列新品种在国内和越南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53.284万公顷,增产稻谷18.65亿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中越关系的友好发展。

二、积极意义

l.服务“三农”,积极促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能够紧密联系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需求,研发和扩散农业种植、果树栽培、动物饲养、水产养殖、水利建设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各种先进实用技术到企业和农村,使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够迅速送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手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科技人才优势,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型农民,传授广大农民朋友各种各样的科技致富本领,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科学技术和辛勤劳动发家致富,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促进广西农村富裕文明团结稳定和谐发展。如,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高效固氮大豆根瘤茵的研制与应用”技术,其产品已在全国3000多万亩大豆作物上施用,增产幅度达25%,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服务企业,为“工业兴桂”提供有力的技术创新支撑。广西高校科研基地生长于广西,扎根于广西,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能够紧紧瞄准地方企业特别是被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科研院所忽视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研发适合当地企业技术需求的成熟实用的技术创新成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种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强项,为广西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不竭的技术创新动力源泉。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广西大学联合创建的“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为桂林某企业研制的“尿液试纸制片机”,完全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

3.服务高校,塑造广西高校特色形象。不断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有色金属资源、海洋水产资源等区域优势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好一批地方优势和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小高地,带动广西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的优势学科、精品学科、王牌学科,塑造广西高校的特色形象。同时,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辐射作用、骨干作用和引领作用,培养造就和吸引延揽一批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带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明显提升,不断扩大广西高校国际国内影响。如,广西大学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展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扩大了广西大学在国内外的影响。

4.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打造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整合科教资源,努力培养大量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开放开发所需的优秀人才,缓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面临人才匮乏的瓶颈。如,广西大学迅速采取切实措施,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为北部湾经济区培养急需的石化产业、林浆纸产业、能源产业、钢铁和铝加工业、粮油食品等现代农业加工业、海洋产业、物流产业等九大重点产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个层次的优秀人才。二是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合作,特别是集广西大部分科技资源的首府南宁和北海、钦州和防城港3个城市之间的科技合作,为实现北部湾经济区腾飞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如,广西大学开展校市科技对接活动,在北海创建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中心,鼓励科研基地科技人员到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等地方城市创业,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飞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

1.高级别科研基地比较少。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广西高校十分缺乏级别较高、实力雄厚的国家和中央部委重点实验室。目前,广西高校只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省部共建部委重点实验室和7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数量在全国31个省市区和西部12省区中排名都比较靠后。而广东中山大学拥

2.大师级科技领军人才比较少。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将才,一个帅才,往往决定了一个集体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普遍缺乏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科

3.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广西经济发展历来比较落后,属老少边穷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政府财力比较薄弱,对高校科研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更是杯水车薪。同时,广西大中型品牌企业比较少,工业化水平不高,高校科研基地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普遍不够,未能有效争取到企业大量的科研资金支持,融资管道狭窄,造成广西高等院校特别是省会城市以外的地方中心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发展非常缓慢。据《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7)》,广西2005、2006年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分别是14.64、14.65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26.27位;而江西省同期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分别是19.25、19.99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21、19位。

4.科研基地管理机制有待创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而人才创新的关键是管理创新。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普遍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机制,条块分割现象相对严重,管理机制有待创新。一是科研设施未能较好地优化整合,开放共享,设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24个,是广西高校的近3,5倍。广西大学与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拥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数目见表1。研精英人才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及广阔学科视野与深厚学术底蕴的科研骨干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科技将帅人才和具有交叉学科领域背景的复合型学科领军人才。

备使用效率不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的科技创新合作和科技创新信息交流相对较少。二是科研人员管理还比较封闭保守,学校之间特别是与国外重点大学的科研人员交流与协作不多,科研人才缺乏良性流动,人员管理机制比较僵化落后,缺乏合理流动与良性竞争和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

5.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近年来,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尽管每年都研发出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转化率较低,许多技术创新成果没能迅速及时转移扩散到地方企业,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扎实后劲,促进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如2001―2005年,广西大学共取得科技创新成果82项,但是实现扩散转化的只有30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为36.5%,而同期广东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都在50%以上,国外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80%。

四、对策建议

1.科学定位,培育特色。广西高校全部属地方性高等院校,在开展原创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很难和国家重点大学科研基地一争高下,并驾齐驱。但是,广西高校科研基地生长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对地方的发展战略和优势资源、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比较了解,在承接地方科研项目,引进、吸收、开发、推广技术创新实用成果方面具有国家重点大学科研基地所不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科技资源投入到具有地方特色、传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科研基地,打造特色精品科研基地,形成地方特色科研强项。如,重点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等。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大力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基地的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科研条件优越的优势,积极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广西创新体系、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科技人员要克服重视教学、轻视科研的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要充分认识到“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人才,还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创立新理论新学说”,研发出成熟实用的技术创新成果,积极投身到广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流动开放,共享双赢。一是建立科研人员管理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推动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和良性竞争,促进科研人员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优化配置,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建立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对外开放、资源公用的共享机制。《“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共享”作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制度框架的核心,形成“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对外开放、资源公用”的共享机制,改变过去大型设备重复购置的弊端,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实现投资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4.加强合作,服务地方。一是积极探索各种不同形式的适合双方发展的合作模式,开展全面广泛深人的官、产、学、研合作。如,广西大学开展的校市科技对接活动、北海市企业积极主动走进广西大学校园寻求科技合作的“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等模式都是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二是科研人员要克服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加强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沟通和广泛开展各种科研合作,走出学校,走出实验室,主动深入企业,和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帮助企业提升科技竞争力,促进企业飞速发展和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科研基地加强与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园区的合作联系,确保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渠道畅通,迅速扩散到企业并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转变导向,科学评价。广西各级政府和各个高校要切实转变过去重视数量、轻视技术创新成果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并重的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努力营造“尊重科技人才、尊重科研成果”的热烈氛围和舆论导向。广西高等院校在评聘职称和晋级升资时,不仅要看科技人员的论文数量,更要看论文质量;不仅要看科研成果数量,更要看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科学效益。要建立利益分配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重视和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那些研制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果的高、精、尖科研项目,政府和学校在评价时要不拘一格,另眼看待。

第6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66-04

收稿日期:2007-01-24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5JG106)

作者简介:赵德利(1955-),男,山东莱西人,教授,从事文艺民俗美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孟改正(1978-)男,陕西周至人,讲师,从事审美教育研究。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办学条件、科研实力的限制,尤其是学生毕业时的中等师范任教特性,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根据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决不能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体系的宏大严密。因此,重实践,抓创新,彰特色,是地方高师院校在新世纪高校比拼中创建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名牌专业的明智之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7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重点学科建设;地方政府;委托-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78-02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在学科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各级政府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中也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主导着高校发展方向的制订,制约着高校经费的拨付,影响着高校研究的重点与任务,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关系,重视重点学科建设中政府功能的发挥与改进,是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中必须认真加以讨论的问题。

一、我国重点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

从我国重点学科体系的一般结构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的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在这一体系关系中,国家重点在于对宏观的学科建设进行规划,按期对已设立的和拟设立的重点学科进行审核、批准;省级政府则主要依据与本省的具体实际,对重点学科的发展进行更为具体的规划和调整,对有发展前途的高校学科进行孵化和孕育,促进本省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各类高校特别是985、211院校则通过自身的历史发展积淀和未来发展愿景,从微观出发切实推进各部级、省级重点学科与孵化、孕育学科的发展。

在这一关系模式中,地方省级政府对于重点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要担负起众多高校的学科发展整体规划与投资责任,还要对实施效果和发展状况进行定期的考核、警示和反思,更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与发展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对新的学科进行开拓与投入,争取孕育新一批的重点学科,在关系模式上形成了典型的“委托—”关系。

按照经济学的观念,“委托—”关系指称的是一种依据于或明或隐的契约关系,一个或者多个主体雇佣或者指定另一些主体为其提供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前者需要授予后者相应的权利,并根据服务的性质、数量、质量等支付相应的酬报这样一种契约型的关系。其中前者被称为委托人,后者被称为人,委托人与人构成了基于某种经济或者非经济利益上的契约关系[1]。

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这种委托—关系有三层含义:首先,在行政权力层面,国家通过法律条文的方式获得了公民的普遍权,并依赖行政权力与各省政府之间构成了第一级的委托—关系。全体公民作为初始委托人并不直接参与到这一关系中,而是呈现出国家与各省政府之间的显性的关系。

而第二层的委托关系则存在与各省政府与高校之间,地方政府成为了委托人,而高校则是人。这一关系主要通过条例、规范、规划等方式构成,反映了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宏观与微观的协作关系。

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层的委托—关系,即高校的学科建设主管部门与负责具体重点学科的负责人之间的委托与关系。这属于高校内部管理范畴,主要通过内部规章和具体的人财物和制度管理来实现,是委托模式的最末一级结构。

这三级委托—关系的形成与实现中,地方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既要承接国家对其的委托,又要将具体任务委托给各个高校,它同时具备了“人”与“委托人”的双重角色,因此其角色和作用就变得极为重要,其功能的发挥与否也是决定重点学科建设实效的关键性因素。

二、当前地方政府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功能发挥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各省高校发展格局来看,不仅存在着东西部省区由于经济原理产生的巨大差异,也存在历史原因造成的各个省份的差异性。而在各省内部,也因为各省具体情况的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情况与发展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因此地方政府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呈现出宏观与微观、具体与特殊的不同组合关系。

以陕西省为例,陕西高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学科门类相对齐全,教育、科研实力在国家范围内具有相当程度影响力。但是省域内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方面都面临相当程度的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虽然学科覆盖面广泛,但是少有学科能够占据学术研究的顶尖地位,不论是研究成果还是学术人才,都缺乏足够的国内及国际影响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数量庞大,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仍然缺乏高科技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人才的外流率也非常高。在社会服务方面,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格局远未形成,难以将科技实力和文化实力转换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使得科教实力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种种限制。这几方面的问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则在于高校各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的规模、结构、分布、人才队伍、发展路径、评价模式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从学科规模来说,在国家第三次重点学科评选后,陕西省拥有了107个部级重点学科,190个省级重点学科,位列全国第四。高校的学科覆盖面较为广泛,13个学科门类齐全,各一级学科也都几近完全覆盖[2]。但是在博士、硕士及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学科点建设还未能实现完全覆盖;在学科结构方面,理工科的部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则较为滞后;在学科分布上,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省内的“985”和“211”院校,省属院校相对薄弱;在人才队伍方面,省域高校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点学科带头人等领军型高层次人才仍显匮乏。各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也有待加强,顶尖人才多向部属高校集中,省属高校人才建设前路漫长,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有待深入改革;在发展路径方面,我省经过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之后,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发展瓶颈。部级重点学科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相比则差距明显[3]。在评价模式上,主要还是以中央和省一级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对于本省整体情况的先期诊断性评价和建设中的过程性评价,导致决策机构对学科建设发展方向把握不准,高校对发展策略缺乏有效规划。

从委托—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委托关系复杂,模式单一、易于在委托—关系中卸责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在各个省区内,都存在与陕西省相似的国家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按照经济学的分析,在这层关系中,国家需要彻底的的权利明确与下放,以便省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有足够的自对省域内学校实施进一步的关系下放,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重点学科尤其是部级的重点学科往往存在于985和211高校之中,而其中相当多数是隶属于国家部委等非省级政府部门的,这就造成了委托关系的混乱,无法顺畅体现委托与关系中的利益关系,也造成了省级政府对很多学科的投入率偏低、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尤其是在资源有限、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省级政府的激励因素不足,常常容易在重点学科建设上缩手缩脚,无法顾及到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条件的给予,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西部省区的学科建设工作中。

三、重点学科建设中地方政府功能的发挥与改进策略

为了破解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地方瓶颈现象,实现重点学科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在与国家与高校的关系、投入力度与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与学科特区制度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改进。

首先,地方政府必须理顺各级“委托—”关系,明确各级的权责结构。权责明确是进行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委托—关系的基本要求,学科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逻辑,国家规划和高校实施都需要地方政府居中协调与统筹,顺畅地扮演起委托人与人的双重身份,既要积极贯彻国家规划中的各项要求,也要反映省域内高校的学科发展诉求。同时也要善于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积极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多视野、多元化发展,促进战略角度的重点学科的孕育与孵化功能。

其次,地方政府必须加大投入的力度,加强资金的管理。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重点学科发展的很大的阻碍,尤其是对于省属高校来说,资金的匮乏已经成为与人才匮乏相并列的两大制约因素。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孕育、孵化学科的投入。各高校也应该在地方政府的牵头下,积极寻找产学研合作的契机,扩展资金链渠道,争取更多的社会性、个人性投入,形成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联动的校企合作、校政联合与校际协作机制,保证其学科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资金不仅有投入的问题,也还存在资金使用中的效率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积极有效的资金使用规章,防止学科建设资金的浪费,更可以采取学科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机制,设立专用的资金账户来全程监控资金利用效率,提高资金的产出效益。

最后,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制度创新,运用项目管理与学科特区等方式活化学科建设运行机制。过去的学科建设策略是考核与投入一次进行,过程性考核形同虚设,其关键的因素其实在于制度性监控的不力。而项目管理方式可以考虑作为一种长效的基础性制度来运用,通过将学科发展作为一个项目,在项目产生、运行、改造、考核、复议等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参与和资金审核权力,杜绝学科发展的低效、无序化行为。同时,也可以采取学科特区这一方式,积极对新兴专业、薄弱专业、孕育专业进行特区化的管理,立足在整体学科建设薄弱地区的重点突破方面,通过设立若干有良好发展趋势的重点学科作为学科特区,在特区中资金、人才、工作条件、管理制度等可以做较大程度的创新,以便让学科点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政策倾斜,获得快速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费方域.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理论之比较[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8).

第8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地理 空间体系 区域特点 人地关系

近年来,区域地理在高考题中的内容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从高考命题者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因为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部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考题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高、初中地理内容,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学生的答题实际情况看,学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解答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综合题时失分较多。

问题:高中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时感到内容分散,停留在记忆知识点的层次,无法有效地掌握对区域地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做区域地理分析的综合题就茫然失措。

要求: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1.空间体系的建立。

2.区域整体或局部特征的概括。

3.地理要素的关联和规律。

解决:

一、空间体系的建立

要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

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量地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区域特征的概括

研究《高考说明》,对于地理学习和复习,我们最需要让学生得到的是:1.系统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升地理学科能力。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最常见的任务就是第1个需求。在近年来的高考中,给出一个区域,然后要求归纳区域某些方面的特征题越来越来多,符合高考命题的风向――强调学生提升地理学科能力。

教学对策:区域特征的结构框架构建。

1.自然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点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⑧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水文特点: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①类型;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土壤:①类型;②分布;⑧特点。

2.人文特征。(1)经济特征: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如某地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再如农业中种植业、渔业比重大,种植业中林果和经济作物比重大);经济发展方式(如杀鸡取卵式还是可持续发展模式)。(2)区域农业特点: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商品率;③规模大小;④机械化程度高低(大规模机械化或小型农机具普遍使用)和劳动生产率高低;⑤科技水平;⑥农业经营方式(小农经营或家庭大农场或国营大农场或大牧场经营,粗放经营或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或资金和技术集约)。(3)区域工业特点:①区域工业特点主要包括:工业部门结构(如重工业为主或电子工业为主)、工业投入要素特点(如单位产值投入劳动力多)、工业分布(如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对外依赖程度(如日本原料及市场对外依赖程度高)、工业地位(如新加坡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第9篇: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07-02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不断投入,我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经过了专科到本科、学院到大学的快速发展过程。很多大学的校名升级了,专业和学生数量增加了,但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并没有随着发展,制约了这些大学的发展后劲,影响了大学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培养。

学科建设在地方高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科水平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学科研实验条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全面带动和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作为地方高校,可能在综合实力上无法与全国著名高校进行竞争,但可以通过重点建设,在若干特色领域中,建设一批在区域内领先的学科。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方高校对学科建设的进行,高校的学科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1.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学科特色不明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符合我国对高等学校办学的需求,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清晰,很多地方学校主要重视教学,对科学研究重视不足。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的学科定位比较模糊,与地方区域经济的需要不太吻合。学科整体实力较弱,特征不是很明显,学科前景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学校习惯于依赖以往的旧的一些学科,缺乏独创性和前瞻性的,很难形成一个跨学科的有优势的课题组。

2.学科结构不合理,科学研究条件不足。很多地方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校在学术团队、科学研究、基本条件等方面上,与著名高校都有较大差距,地方高校对教学和科研往往差别对待,忽视了学科建设,导致学校的学科结构很不合理。

这些导致了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较差,学校的办学经验、经费、社会影响力不够等,都制约了学校学科的发展。大多数的地方高校学科仪器、实验条件不好,没有明显的优势和自己的特色,这些原因使得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比较滞后,省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学术团队缺乏,学生参与度低。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地方高校往往关注教学,关注专业建设,但却忽视了学科建设,忽视了教师的学术要求,导致了教师不重视科学研究,同时地方高校缺乏博士点和硕士点,没有很好的研究生资源,学生对科学研究参与度低,导致了地方高校很难形成很好的学术团队。

在地方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专注于教学,对科学研究的关注不够系统和集中,教师科研各自为政,学科团队貌合神离。教师往往较少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尽管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少数教师有了一些学术论文,但往往重数量轻质量,学术专著较少,缺乏高质量的专利。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方向,缺乏稳定性。教师的总体学术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的年龄、教育经历不够合理,学科梯队职称结构不合理。而地方高校的科研平台的薄弱和对科学研究的忽视,进一步导致了人才引进困难,高水平的人才流失严重。

三、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立足行业背景,寻找差异化方向。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立足在学科建设内容特点上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或优势,要考虑与其他高校的错位竞争,依据各学科的实力和特点,避开与强校、强势学科相同的发展方向或路径,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去发展学科特色。为此,我们立足于先进制造业的信息技术等学科方向,积极寻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避免自己的不足,遵循差异化战略和求异存同建设模式,保证自身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注重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同时,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为了长远发展,地方高校更应注视队伍建设,抓好学科梯队的培养。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创建高水平的学科,要克服自己的条件限制,学习著名高校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措施,建立主体在同行业良好的声誉和口碑,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

地方高校至少在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方面可以进行重点建设,重点投入去竞争资源和人才。同时规划建设学术团队,结合构建教师队伍结构,形成正确的学习、团结与合作方式。制定有关政策,调动广泛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合理的人才梯队。

3.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进修产学研合作。学科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大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科建设。地方高校虽然有项目,但项目一般都是小项目,参与项目的教师数量少。项目不形成目标一致,主体力量分散,各自为阵,难于形成该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学校与企业合作研究,达到学校和企业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为其他高校和企业的专业人才提供学校项目,借势培育大学学科能力,鼓励学校和企业项目的参与。通过内外结合,相互合作,来提高学科的竞争力和合作项目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在很多著名大学中,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是学校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而在很多地方高校,由于它们的办学定位往往针对培养大学生,很多学校很少有,或者没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因此,在学校以往的办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教学的对象和参与者,但不是科学研究的参与者。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显得异常重要。尽管大学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前期指导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经过一次培养,学生掌握了教师科研的过程和特点后,就能够很好地自主进行后续的研究过程的进行。并通过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可以保证学生的相互学习和指导不间断,保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科研也可以很好地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和竞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可以成为教师科研的好帮手。

经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在我校一些学科中,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负责撰写或者学生参与的学术,甚至有学生负责撰写的发明专利申请或获得授权。

5.重视学科实验室建设。学科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一个学校在学术竞争的同时也包括在设备上的竞争,特别是对设备要求较高的工程实际,没有一定的设备条件,从某个意义上讲,先进的设备将决定先进科研成果。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是重点学科发展的保证。以下几点是学科实验室的建设的重点。

首先,要明确学科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必须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能够达到较高的学术标准,有良好的学术环境,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好的支撑条件。实验室完成要能够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要能够发展多学科研究领域为特色的综合科学与技术中心,在各自的领域,有更多的人才和成果,为国家和地方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学科实验室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高校的实验室一般都是教学型的,以满足教学实验的需要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量多面广,技术要求一般。随着教育的发展,为了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学科实验室的建立势在必行。学科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为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更高水平的训练设施和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必须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再次,学科实验室必须是开放性的。学科实验室必须是开放性的,保证学科的先进设备资源共享及使用,随着学科的发展,以促进整个学科甚至整个学校的学术水平的提升。在一个合适的学科团队,设备的开放共享能适应学科发展对实验条件的需求,与多个团队进行实验室和设备的开放共享,才能够达到向外辐射的效果,与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四、总结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本科高等院校,应牢牢把握当前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把握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断增加投入的良好机遇,在大力发展学校大学教育的同时,抓紧一切有利机会,发展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努力进行学科建设。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策略,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要始终注重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本学科人才的需求,从学校和学科实际出发,确定学科建设的方向,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保证学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文清,高策,王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2).

[2]刘欣.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建设:内涵、路径与模式[J].大学:学术版,2014,(1).

[3]王建华,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4]张伟江.关于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特点和评估指标的思考[J].上海市教育评估研究,2014,(3).

[5]王建华,朱青.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变革的路径[J].山东高等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