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

第1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 民间游戏 园本化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31-02

幼儿民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像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点及教育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幼儿园课程强调课程内容和形式多元化、园本化的今天,从园本课程开发的角度审视民间游戏,研究幼儿民间游戏的园本化路径,对于幼儿园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非常意义的。笔者结合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幼儿民间游戏的特点,从民间游戏目标的拟定,内容筛选分类及玩法的创编等方面尝试构建民间游戏的园本化体系,以期为民间游戏有效的融入幼儿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检验的借鉴。

1.拟定园本化民间游戏的各层次目标体系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灵魂,它不仅有助于指明教育活动的方向,也有助于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教育活动实施的依据与评价的重要准则。构建一个目标适宜的目标体系,是探索幼儿园民间游戏园本化的首要任务。教育者可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社会的需求及民间游戏自身的特点作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园的实践及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发现的问题,构建全园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具体的民间游戏活动目标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

1.1全园总目标

民间游戏的全园总目标应指向幼儿在民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身体和认知发展,同时也应关注幼儿在性格情感方面的发展,为幼儿将来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而做准备。因此,主要可从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幼儿身体和认知发展方面拟定全园的民间游戏活动总目标。具体示例如下:

(1)通过感受民间游戏的乐趣,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民间文化的认同感

(2)体验和了解本地丰富的民间文化,学会玩常见的民间游戏,促进体能与认知发展

(3)尝试对民间游戏玩法、规则的探索,能与他人共同游戏,积累合作经验,促进社会性品质发展。

1.2年龄阶段目标

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教育者在设计民间游戏活动应关注各年龄段幼儿发展情况。小班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及抽象性较低,独立性相对较弱,游戏规则意识较差,游戏中与同伴交往不多。而中大班的幼儿思维品质进一步发展,在民间游戏活动中体现出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较好的够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开展游戏活动。在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可参照总目标中绪情感、社会性发展、幼儿身体和认知发展的三个维度,制定年龄阶段的目标,每一个维度随着幼儿年龄和游戏能力递增而体现出渐进性的要求。具体示例如表1:

1.3具体游戏活动目标

在具体的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组织实践中,可结合每一种民间游戏活动本身的特点去挖掘其教育价值,形成民间游戏活动的具体目标。特别是可应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同一种民间游戏活动,制定具体活动目标时,应结合幼儿民间游戏的年龄目标,体现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要求。如下面的具体民间游戏活动《弹蚕豆》的目标:(如表2)

2.对民间游戏活动进行园本化的内容筛选和分类

2.1民间游戏的收集渠道和筛选原则

确定园本化民间游戏内容的第一步,是有效的收集和筛选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极为丰富,但是均散见于民间,因此,对民间游戏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而言,民间游戏的可通过发动教职工收集、向家长和社会人士收集、查阅相关文献等渠道渠道进行收集。

为了将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园活动中,构建以园为本符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内容,教育者应对之进行认真的,整理与筛选工作,探索出民间游戏园本化的筛选原则,确保从民间游戏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知识经验相接近的、能为幼儿所接受。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

2.1.1本土化原则

尽量搜集整理本地区的本土幼儿民间游戏资源。教师对本土的幼儿民间游戏相对比较熟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更易驾驭,同时生活在此地区的幼儿也对其中的生活内容较熟悉,更易深刻地体会其中蕴含文化内涵。

2.1.2年龄适宜性原则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感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幼儿民间游戏的活动中,去享受其中的乐趣,得到能力的提升。

2.1.3教育性原则。

幼儿民间游戏中内涵着祖先以及前辈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智慧,对幼儿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但所受产生幼儿民间游戏的当时社会的局限性,有些幼儿民间游戏对当今的儿童已没有实际的教育价值,甚至还会对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教育者在对幼儿民间游戏的选择时要对其教育价值做深入的分析,使幼儿接触适宜的教育内容。

2.2按领域和年龄特点进行分类

在筛选的基础上,教育者应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分类。具体可按照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类。首先将民间游戏按照领域进行分类。根据民间游戏本身蕴含的不同教育价值,可将幼儿民间游戏按领域分为四大类:益智类、艺术类(民间音乐游戏、美工操作游戏)、体育类、语言类并融入教育活动及区域活动。在将民间游戏按领域分类的基础上,再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和身体发展特点,以幼儿的年龄以“3-4岁、“4-5岁”“5-6岁”为标准,将各领域内的民间游戏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

通过分类,教师将能更准确的把握每一种民间游戏蕴含的教育价值侧重点,同时也能保障民间游戏应用各年龄阶段幼儿的适宜性。如游戏小班幼儿动作协调性差,合作意识差,因此手指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等简单的游戏就较适合小班开展;中班幼儿动作、合作意识都有了一定进步,因此,如炒黄豆、拉大锯等需两人一起合作的体育游戏,问答歌、数数歌等民间艺术游戏就较适合中班开展。大班幼儿动作、语言、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因此一些对动作、合作能力要求较高、很具挑战性的游戏,如:打竹竿、滚铁环、手工剪纸、套圈、抬轿子等对动作、节奏要求较大的体育、艺术类游戏,颠倒歌、绕口令等对发音要求较高的语言类游戏就适合在大班开展。

3.在实践中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编

进行园本化的民间游戏研究,对民间游戏玩法的创新和改编是很重要的部分。玩法,顾名思义即进行游戏的方法。教师应注重和幼儿在民间游戏的过程师幼共同创造民间游戏的玩法。玩法的创编不仅能提高幼儿对民间游戏玩法探索的兴趣,也更深地挖掘了民间游戏的价值内涵,使得应用于幼儿园的民间游戏将更符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及幼儿的发展需要。

3.1根据幼儿的兴趣改编游戏的玩法

在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幼儿在对一个游戏的基本要领掌握后,玩几遍后就丧失了兴趣,要么很快玩别的游戏,要么就坐在旁看别的幼儿玩。这样既浪费了游戏的宝贵时间,也不能有效发挥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的兴趣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

案例:摸拐

教师教给幼儿一个游戏“摸拐”,游戏方法是:其中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拐”一边吹口哨,蒙住眼睛的幼儿分辨哨声去摸“拐”,其他幼儿则在一定范围内四散作掩护,“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每次玩这个游戏时,“拐”吹口哨吹累了,蒙住眼睛的幼儿也摸不到人,大家玩得精疲力尽,眼看就要失去兴趣。于是教师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能尽快摸到“拐”,大家纷纷出主意:让保护的幼儿单脚跳着进行游戏;请两个幼儿来摸……大家又一起来尝试新办法,终于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家高兴的鼓掌。

在上述案例中,当幼儿即将对游戏失去兴趣时,教师引导幼儿想办法和幼儿一起共同改编了游戏的玩法,有效的吸引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3.2尝试将不同民间游戏的玩法进行融合创编

在民间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尝试将几种玩法不同的民间游戏,取长补短,融合成一种新的民间游戏,如此即能有效吸引幼儿兴趣,又创新和丰富了民间游戏的内容。如案例中,教师就是将《老虎、鸡、虫与棒棒》、《找朋友》、《抢椅子》三种游戏的玩法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幼儿的游戏活动没有“遗憾”。

案例:民间游戏三合一

民间音乐游戏“找朋友”、手指游戏“老虎、鸡、虫与棒棒”体育游戏“抢椅子”都是很受孩子欢迎的游戏。手指游戏“老虎、鸡、虫、与棒棒”多为两人一组游戏;改编为体育游戏便可多人游戏,但被“吃掉”的幼儿要暂时退出;而“抢椅子”游戏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也要退出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逐步改变了游戏的活动方式,保存游戏中“追”“抢”这一竞争形式,改变了“淘汰”这种遗憾,“找朋友”传统的玩法是找任意一幼儿就是“朋友”。改编后“朋友”有了限制,老虎只能找虫子做朋友,鸡只能找棒棒做朋友;也可以找同类一家的做朋友,如老虎是一家,鸡是一家。改编后幼儿能自始至终饶有兴趣地参加游戏活动,这一改变,不仅发展幼儿的动作,体验到自己的成功,还能感受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3鼓励幼儿自主改编民间游戏的玩法

在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与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改编民间游戏的玩法,并将之作为一种民间游戏创编的重要方式。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也非常积极的想出了许多游戏的玩法,如《老鹰捉小鸡》,幼儿由此想出了《猫捉老鼠》、《青蛙捉害虫》等新的游戏。

4.结语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含义是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幼儿教育资源,通过选择和生成两个过程,使之逐渐成为适合本幼儿园的课程。将民间游戏纳入园本课程,应结合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特点,采取游戏与课程融合的方式进行民间游戏的园本化,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幼儿园本身的特点对民间游戏进行收集、筛选,以目标制定、内容选取、玩法刨编为主要切入点,构建园本化的民间游戏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调整、完善,从而达到传承民间文化、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6(9).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7.

[2]郑三元,姜勇,论幼儿教师的课程参与一兼议园本课程的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3]陈时见,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2).

[4]沈文,充分挖掘民间游戏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教育价值[J],山东教育,2004(6).

第2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题研究 课程领导 结构游戏

古往今来,幼儿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幼儿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纲要》解读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点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只有这样才能学得有趣,学得有效,学得有用。《指南》强调:“要重视游戏,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幼儿完全自主、自发、全身心地投入的活动,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陈鹤琴先生也称之为“以自动代替被动,是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可见,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幼儿园的结构游戏有很多可挖掘的教育价值,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它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创造空间,没有约束的游戏环境,幼儿在游戏中随心所欲的发挥,为他的独立思维能力、创造性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同时发展了合作能力,审美意识,加深了幼儿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幼儿园科学地组织指导结构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有助于幼儿的成长。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管理已逐渐被课程领导这一术语所代替,成为当今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所谓课程领导主要指探究学校如何采取措施,以课程为中心,引领和激励全体教职员工实施课程,完成课程目标,最终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目标。杨明全认为:课程领导是课程研究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总称。课程领导不是在控制人,而是在引导人做出高层次的判断与自我管理,激励相关人员投入持续成长的生活方式。在课程领导中,我园不断思索,寻求幼儿园发展特色,实施促进幼儿园科学保教策略,课题研究能引导我们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所以,我园的课程领导立足于幼儿、立足于教师,从实际出发,从结构游戏课程研究开始,去思考幼儿的游戏学习与发展问题。在结构游戏课程中深化研究课题《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从游戏课题这一研究视角进行引领,充分发挥幼儿园游戏的积极因素,运用《指南》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游戏课题研究方向,践行课程领导策略,提升办园保教水平。主要从如何建构结构游戏课题的愿景和目标,建立课题实践的组织机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卓有成效等维度,浅谈践行结构游戏课题关注的视角。

一、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建构幼儿园结构游戏课题的愿景和目标

课题研究方向的准确把握,是决定幼儿园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是课题发展、创新和优化的过程指向。作为幼儿园结构游戏课程的引领者,在课题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课题研究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清楚地预计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关注什么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发展。首先,我们检视幼儿园游戏的发展历史,由于幼儿园是从私立园专为公立园,发生了体制的改变。先前幼儿园的游戏基础较弱,教师对如何指导结构游戏还处在茫然阶段,于是我们根据《刚要》《指南》的指导精髓: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说明发展游戏指导在幼儿园课程中极为重要,是不可懈怠的。我们提出幼儿园结构游戏课题的愿景和目标:1.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2.主动创设游戏条件,把握游戏中幼儿主体和教师作用的关系。3.尊重幼儿结构游戏的意愿、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等。4.提高教师在结构游戏中的组织及指导策略能力,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接着,制定研究内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确定建构主题,选择游戏材料,掌握建构特征,构造建构物体,评价游戏成果等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策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各年龄段幼儿结构游戏活动主题的确立研究。2.各年龄段幼儿结构游戏活动目标的制定研究。3.不同年龄幼儿游戏活动材料的选择研究。4.各年龄段幼儿结构游戏活动过程的指导策略研究。5.幼儿结构游戏活动有效评价的研究。

二、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建立课题实践的组织机构

(一)建立课题实践研究的矩阵组织

我园研究团队的组织机构合理,形成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关系,将集权化与分权化结合起来,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以研究任务为目标的组织结构。领导层的信息流和教师研究层的信息流交汇在一起,形成共同的课题研究点,共同致力解决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的有效策略。

(二)组成课题小项目的实践研究团队

教师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的经验和个人兴趣,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自由组合研究团队,先按教师个人兴趣分:游戏集体组与游戏区域组;再按幼儿年龄特点分:大段游戏组、中段游戏组、小段游戏组。(如下图所示)教师进行团队研究、协作探索,共同切磋游戏指导中的困惑,解决教育中的疑惑,共同探究创新策略,变个人问题用团队智慧来解决,提升团队的课题研究能力。

结构游戏实践研究团矩阵组织指示图

三、追求卓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结合《指南》给足教师有关游戏课程新理念的养分

《指南》指出:教师是幼儿园课题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我们作为课程领导力的核心,幼儿园课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就应为教师提供充分的课程文化资源养分,让教师在《纲要》与《指南》精神的指导下实践、发展。

1.注入基础营养――向教师推荐各种有关结构游戏的理论书籍,学习当今国内外学前教育理念文献,以及各种幼儿园结构游戏教育的创造策略,为教师的课题专业成长注入基础营养,了解新形势下《指南》对幼儿园游戏指导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指南》中“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的基本理念;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动作是思维的起源,幼儿在不断地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倍尔指出,游戏是儿童潜在本能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加维认为,游戏应当是由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活动等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使教师理解领悟了幼儿园结构游戏课题是在研究: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幼儿能受挑战的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

2.提供拔节营养――反复研究阅读,让教师与课程相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使教师不再迷恋自己掌控的游戏活动,更多的是观察活动的进展。让幼儿成了游戏的设计者,让他们忙着确定游戏主题、创设游戏环境、规划游戏布局、分工合作、讨论实施方案、评价游戏等,使幼儿沿着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和解决困难,教师则间或斡旋、记录、观察整个游戏过程。现在我园幼儿是游戏的主宰者,结构游戏中所有的幼儿都在专注着、忙碌着,幼儿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进行着游戏,充分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游戏成了幼儿园的特色活动,成为我园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

(二)多形式的课题研讨,为教师搭建理解游戏课程理念的平台

关注课题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对课题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施难免良莠不齐,因此,搭建多种形式的园本课题研讨平台,帮助教师理清课题研究思路,为教师搭建交流、分享、思辨的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1.问题大家谈――定期收集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教学难点和教育问题,在研讨会上提出问题让大家探讨,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教育理念分析自己的观点,反复揣摩幼儿游戏的指导方法。

2.主题争辩会――头脑风暴,思维的撞击,在一次次的唇枪舌剑中,一次次的辩论分析中,一次次的追问反思中,教师的游戏课题意识渐趋一致:什么是幼儿最想要的游戏?如何去指导?指导什么?观察什么?发展幼儿什么?

3.展示介绍会――快乐建构,分享智慧。展示介绍会上教师纷纷登台,将各自班级指导幼儿一物多玩的作品、玩具新玩法、辅助材料的巧用法一一介绍给大家,不同年龄段的各种结构游戏材料的玩法百花齐放,充分挖掘玩具的教育功能,体现了游戏中快乐建构、融洽的师幼关系。

(三)行动研究,践行游戏课题研究策略

行动研究是连接研究实践的桥梁,增进教师专业成长并促成反思性实践,是一种研究思考的方式,它把研究程序与实质行动结合起来,我园游戏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旨在改进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策略。教师是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执行者、验证者、创造者。所以,我们要给足教师游戏课程实践的空间,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革游戏的课题思路,探究组织与指导策略,注重指导策略的梳理提升,使幼儿园课题教育的特色精彩纷呈。我园游戏课题行动研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界定结构游戏组织与指导的研究方向;2.分析游戏共同存在教育问题;3.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4.设计游戏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及阶段研究方向;5.游戏课程实施,收集研究的过程性材料;6.对有效的组织指导策略进行评价,促进师幼共同发展;7.整理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的有效策略,汇编教师课题论文、教育案例专集、结构游戏玩具玩法篇、结构游戏主题活动方案集。

四、课题研究卓有成效,阶段成果显著

我园近两年来的课题研究,在幼教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构成园本特色。

(一)构建网络,规范科研制度――幼儿园教学质量提升了

我们构建了“园长――业务副园长――课题组长――科研组长――组员”的科研网络,形成了“计划――实施――展示――总结”的完整过程。两年来,我们向片区开放展示2个观摩活动,开展多次园本教研研讨活动,每学期整理课题主题游戏活动材料,其中包含课题阶段计划、游戏过程,活动评析,活动反思,成果照片,阶段小结等,规范课题管理,汇编了《幼儿园结构游戏案例及解读集》,其中包含了幼儿的情绪情感、自主性、想象创造力、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指导策略的合理运用。我们规范制定了科研考核制度、结构游戏目标体系及幼儿结构游戏评价表,实行了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长每两周组织一次课题组会议,学习内化理论知识,讨论解决教学问题,总结推广实践经验,全面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点燃兴趣,提高综合能力――幼儿发展了

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中是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游戏犹如火花,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游戏只是手段,促进幼儿发展才是根本,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幼儿对结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园师幼深深地融进游戏课题的行动研究之中。幼儿充分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学习的乐趣,快乐建构,幸福分享,幼儿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如在特色区域的插塑比赛中,幼儿独特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生动的形象,亲密的合作,为我园结构游戏课程积累了宝贵的操作经验。在去年“师幼互动,快乐同构”――庆“六一”大型结构游戏活动中,全体师生以年段组为单位共同建构,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艺术感受表现力全面发挥。活动结束后幼儿还充当了导游,在讲解过程中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继承优化,彰显我园的科研特色,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且思且行,转变观念,提升科研能力――教师进步了

观念认识的升华和探索实践的深入,使教师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获。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且思且行,就课题《幼儿结构游戏行为解读与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现阶段的实践与思考作了进一步的研讨交流。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示了幼儿结构游戏中的智慧,介绍了现阶段教师对幼儿结构游戏行为观察、解读与指导策略方面的实践与认识。教师围绕“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进行切磋,案例呈现的是教师以研究的视角对主题结构游戏材料进行理性分析和调整的过程,活动中的感悟、对结构游戏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看法与新观点。她们还结合《指南》精神针对幼儿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体现幼儿自主游戏的新策略、新方案。同时,研究过程中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自身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点拨能力、评价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升,对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我园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讨,全面提升我园结构游戏课题的研究水平,不断开启师幼智慧。反思我们走过的科研足迹,今后我们应给予幼儿更大、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大胆想象、操作、嬉戏,真正体现“快乐玩、有效学”。教师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提升游戏观察水平,对每位幼儿给予正确的评价,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和谐健康的发展,让全园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幼儿园教育教学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罗德(Jillian Rodd).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3]马云鹏,王永胜.校长与课程实施[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4]李庆平.改造我们的学校[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

[5]林玉萍.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7).

第3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活动;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智力、语言、情感、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其次,游戏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本人以幼儿园游戏活动为研究内容,系统地分析幼儿园游戏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科学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二、研究的方法步骤

1.{查研究的主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座谈法等对幼儿园游戏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然后汇总分析现状以及原因。对本市两所中心幼儿园及5所分园的65名幼儿教师和730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的主要步骤通过发放问卷方法调查幼儿园游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幼儿园游戏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游戏形式化。部分幼儿园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把游戏付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少部分教师嫌麻烦,平时不让幼儿玩游戏,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让幼儿玩,因而游戏活动得不到正常发展。

2.游戏教学化。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过多地考虑游戏的教学因素,所以游戏内容很死板,形式单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达到同一目标,而忽视幼儿游戏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3.游戏自由化。在调查结果的统计中发现,部分幼儿园的教师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让幼儿随意地玩,没有教师的参与、指导,游戏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四、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教师的指导并不矛盾,相反,教师适时的介入是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那么,我们要如何通过科学地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呢?

1.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首先,足够的游戏时间和空间、适宜的人物情景是游戏的基本保证。其次,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促进幼儿发展的玩具材料,让幼儿选择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最后,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适时参与。

2.教师要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进行适度调控,适时地使用肯定策略

教师应当在游戏过程中密切关注幼儿,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适度调控幼儿的活动,适时地使用肯定的策略。教师通过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游戏的材料、场地,适时介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来,并做出适宜的指导。

3.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游戏设计和指导工作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儿童进行游戏的设计,对于小班幼儿,根据其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加大趣味性活动的设计,而对中大班的幼儿则选择教师可以一起参与的游戏,这符合他们爱表现的心理特点。

4.教师要对幼儿的游戏及时加以反思,运用一些评价工具做出评价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但游戏水平的提高是通过教师细心观察、耐心指点、恰当评价而不断上升的。反思可以为制订下一次游戏计划、设计游戏活动、安排游戏材料、改进游戏内容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对促进幼儿的语言、智力、情感、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应当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保护儿童游戏的自主性,适当地对儿童的游戏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一、归因

(一)教师自身的素质因素

1.教师所持有的儿童观。许多教师将儿童视为“小大人”,忽视实际情况夸大了儿童的能力;还有些教师不把幼儿看作即将步入社会的个体,那么就会对幼儿过于放纵而不加以约束;还有的教师不将儿童视为独立的个体,不把幼儿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这些都使民主的师幼关系受到影响。

2.教对游戏观的认识 。许多教师常常把游戏教学视为教学游戏,仅仅把游戏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工具,还有些教师认为游戏就是放任自由,这无疑会让游戏变得没有意义和没有质量,幼儿的规则意识变得更为淡薄,也就降低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淡化了游戏的价值。

3.工作性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就是每天对幼儿进行保育教育,创设活动环境制作活动材料,组织与安排一日生活,支持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等等。这些工作无疑是零散琐碎的,需要巨大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也需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花费巨大的体力。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幼儿园教师就处于疲惫和厌倦之中,直接影响着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二)外界给予教师的压力

1.家长给教师的压力。迫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维权意识的加强、爱子心切的压力,教师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或突况,只好加强对幼儿的照看,在游戏中加强指导与控制,以至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降低,愉降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会严重影响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2.幼儿园给教师的压力。许多幼儿园办园条件差,游戏材料设备缺乏,场地有限,教师资源也缺乏,幼儿园只能要求教师减少幼儿游戏的时间和机会,把幼儿困在教室里进行教育,得不到游戏机会,使幼儿身心发展严重受阻,情绪情感得不到宣泄,人际交往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最终导致师幼关系的破裂。

3.社会给教师的压力。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更需要教师注重发展幼儿听说写算等学习方面的能力,教师只能牺牲幼儿的游戏对进行强化训练和机械记忆的教育。

二、对策

(一)观念上的改进

1.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手段。新纲要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看似教师的角色被淡化了,实则恰恰相反,教师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由原来的游戏控制者变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做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解读者。观察游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师指导游戏的第一步。观察的主要内容如下:游戏内容设计以及材料提供,游戏中幼儿的反应及行为,游戏规则的遵守程度等等。其次进行观察记录,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时,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可以询问幼儿的真实想法来了解游戏真实情况。

(二)实践中的提升

1.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准备。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游戏是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重要途径。(1)师生共同制作游戏材料。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总是让幼儿利用教师事先收集和制作的成品玩具,结果并不是所有成品玩具都符合幼儿的真正需要,导致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活动,既能吸引幼儿又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2)营造宽松的游戏活动氛围。研究表明,在母亲陪伴下,孩子在游戏中更投入,游戏操作的方式也更多。这是因为,在心理上有安全感,所以让幼儿与老师、身边的同伴充分接近,会有良好的心理氛围,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

2.游戏组织中注重以幼儿主体。(1)保证游戏活动的空间。教师要具体制定游戏活动计划,包括游戏目标、游戏主题、游戏时间,但是在执行计划中,不能把游戏过程变成整个游戏计划的实施过程,教师要遵循游戏本质,不频繁介入其中,确保幼儿在自自由在的玩耍中享受玩的乐趣。(2)保证游戏活动的时间。幼儿园领导层的支持和引领。园长、级部主任、班长教师要结合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游戏活动的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对幼儿游戏时间加以规定,形成制度从而得以保障。幼儿园每个游戏活动时间的分配上,要注意给予幼儿充足的自选游戏时间,即幼儿能完全自主选择游戏的时间。(3)保证游戏活动的自主性。过去在游戏组织中大多是教师确定主题、指定角色并设计规则,这是“要我玩”。然而,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独立地确定主题、制定规则并去自由活动,游戏过程才是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过程,将过去的“要我玩”变为“我要玩”。

3.游戏指导中注重幼儿成功体验。(1)抓住时机适时指导。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当幼儿发生分歧矛盾时;当幼儿的游戏无法深入时;当幼儿出现新的玩法或创造时;当游戏规则受到威胁时;当幼儿失去信心要放弃时,教师都可以抓住时机适时指导。当幼儿互相配合进行游戏时;当幼儿陷入深层次的思考尝试进行高层次游戏时;当幼儿正在使用丰富的语言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时;当幼儿不愿教师参与时等等,教师就不需要介入。(2)选择适当的指导方法。教师可以恰当地选择隐性指导方法。如当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时,就需要采用隐性的指导方法。在幼儿附近和他们玩一样或不一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行为开展游戏,但是又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特别的游戏玩法;直接指导也是游戏指导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一些危险或者较难解决的问题上教师可以选择直接指导;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游戏指导。

第5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活动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6-01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游戏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首先,要把游戏的形式导入到幼儿园的活动内容中。其次,所有游戏活动的安排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最后,采用游戏的方式来结束这些活动,是巩固幼儿学习知识的根本,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1.幼儿园活动形式

很多幼儿专家都表示,在儿童时期,对幼儿的教育要和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除了能够帮助孩子去强健身体,还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身心的发展,那么怎样把游戏活动运用到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分析了一些资料,总结了游戏在活动中的运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把游戏深入到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渗入一些游戏的成分,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游戏的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幼儿园的美术《美丽的热带鱼》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把一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变成热带鱼的形状,这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也想要自己体验一下,这样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就可以进行制作这个游戏,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语言活动《七彩虹》这个内容的学习中,可以采用猜谜语游戏,让孩子们猜一猜说一说其中的内容,要求准备的谜语要尽量的生动有趣,很多幼儿能够猜到是彩虹,这样就可以安排幼儿用画笔把这些内容画出来,同样也起到了激发孩子们兴趣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导入游戏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把社会、科学、美术、语言等游戏导入到活动中,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还可采用一些数字游戏导入到活动中,增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2展开不同的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采用游戏的形式展开不同的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在科学和社会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在学习中,好奇心非常强,很喜欢摆弄一些东西,探索其中的奥秘,所以在科学的教学中,就需要了解其中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要感知幼儿的一些智力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的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实现活动和游戏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活动中需要的材料。例如,磁铁块、铁钉、曲别针、塑料片、碎布块等。先让孩子们亲自去动手操作,去感受磁铁的特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孩子们提一些关于磁铁的一些问题,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这方面的内容,实现在玩的过程中体会磁铁在其中的作用,总结出,磁铁能直接吸铁、磁铁能吸曲别针、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了解到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游戏的适当运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知识的时间中,也可以增添加入一些游戏活动,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受幼儿的欢迎。如:在数学活动《数月饼》中,可以采用小熊做月饼来过节,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数月饼?,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大的月饼送给爸爸,小的送给小朋友等方面的活动。另外可以按照月饼的大小以月饼形状等让孩子们自己划分,突出这种活动的重点内容。

3.艺术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幼儿园分为中班、小班、大班三个层次,在教学的时候中班里的孩子们心里特点是需要小班孩子那样的照顾,大班孩子那样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把游戏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游戏的活动中采用捕鱼的大伯伯来了,小蝌蚪们都害怕了,不敢在河里边玩,害怕被捕鱼的人抓到,要快速的回家,找到妈妈。把音乐知识应用到音乐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艺术教学的效率。

4.健康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孩子们在健康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游戏学习的形式,健康活动是常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健康活动也经常运用到游戏中。例如,《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猫捉老鼠》、《小小跳伞兵》等活动,这样能够让孩子们锻炼跑、钻、跳的肢体动作能力,让孩子了解游戏的规则和游戏中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开展“站报纸”健康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拿报纸玩,看谁能够得出这些花样,进行折飞机,或者把纸团团成球,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活动,当他们高兴地向大家表演自己的玩法的时候,可以尝试其中的喜悦。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加教学的难度,让他们讲报纸多折几层,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了解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5.游戏活动结束巩固学习成果

游戏活动结束以后,需要巩固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舒缓活动紧张的气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做到的是总结活动的内容。例如,在美术活动结束以后,可以带着孩子们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结束以后,让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欣赏他们的美术作品。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6.结束语

幼儿园活动中加入了游戏的成分,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另外,对于幼儿园的老师,要具有耐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衡若愚.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个案研究――以某华德福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为例[D].西南大学,2010.

第6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游戏;秩序化教育环境

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相比听、说话、看书、图片实物、动作表情和故事场景等诸多活动形式,游戏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多感官吸收。为此,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并为之开展了各种研究、探讨和尝试。然而,在尝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幼儿园游戏等同于幼儿游戏,忽视了幼儿园游戏的环境,对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指出: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同时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斯波戴克指出:“幼儿园游戏的性质是‘教育性游戏’;这种游戏的特征在于:一方面服务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又要使儿童得到教育满足与快乐。”

然而,幼儿不是一张被动的任人涂抹的白纸,而是天生具有主动探索、感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下面,谈谈在幼儿园游戏的研究尝试中的所悟。

一、幼儿园游戏富含自觉教育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小朋友玩“扮家家”“小老师”的游戏,甚至就是一堆沙子石头之类的,他们也会演变成各式各样的城堡或菜品,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究其原因就是小朋友从婴儿期转入幼儿期后,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长,他们便会逐渐渴望参加到成人社会和实践活动中,但由于幼儿本身具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能力,又令他们不可能现实地参与成人活动。于是,为了满足这一愿望,游戏作为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和模拟,便理所当然地被引入到幼儿世界里,因能满足他们潜在的愿望而受到幼儿们普遍的欢迎。

但是,幼儿园的游戏,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那完全自发的游戏,因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按照教育目标特意创设的一种秩序化了的环境,富含自觉教育性。所以,德国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福禄培尔警示:“学前儿童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它是非常严肃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因此,幼儿园游戏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班级特点的、又能使幼儿能在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完成学习内容,达到间接的、隐蔽的对幼儿进行自觉教育。

二、幼儿园游戏蕴含主体性指导

幼儿园活动不是单个的或几个人的活动,是一个集体的、整体的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游戏不是幼儿自发的、散漫的游戏,而是一个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主体性活动。

虽说在游戏中,幼儿是按照自己的主体意识选择游戏伙伴、内容,而决定使用活动的材料的方式、方法,以及游戏的主题和解释游戏活动的结果,以及分享游戏体验的权利,是由我们教师来决定的,所以教师在保留独立的游戏活动的前提下,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学习,获得经验,学会与人交往。并制定好计划和做好记录,了解幼儿游戏的水平,才能保证幼儿能较好地开展游戏。

事实研究也表明:教师适时地帮助和指导,可以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游戏是已将游戏因素和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教育活动,富有教育性和幼儿主体性,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与幼儿游戏既有着联系,又有着区别。

参考文献:

[1]斯波戴克.幼儿园游戏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7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情景游戏;幼儿教育;应用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获得了社会大力支持和认同。它将幼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融入到游戏中,幼儿园课程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功能,游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对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游戏激活幼儿的思维,展现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及智力的开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在幼儿教育中开设情景游戏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幼儿时期重视幼儿思维模式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要把握好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有趣的情景游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让幼儿在情景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开发他们的智力和认知能力。通过情景游戏让幼儿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道理,在情景游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要做到将情景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正确引导幼儿认知这个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幼儿老师应该从生活中发现引领幼儿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且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把游戏带入到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游戏的教育价值。幼儿教育开设情景游戏,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教学中去,让幼儿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样才能实现游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

二、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意识在初级的发展阶段,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想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如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是首要的问题。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学前教育目标实现的最佳选择,而情景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在情景游戏中的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游戏,可以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对事物的认知,多媒体的特色功能也为幼儿教育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先天条件。目前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国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幼儿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情景游戏教学时,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巧妙的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教学目标。比如幼儿对动画非常感兴趣,那么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动画的片段开设相关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幼儿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创设出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情景,让幼儿有种切身体验的真实感觉,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并加深记忆。提高幼儿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认知能力的变换过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采取生动又有趣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情景游戏中

当幼儿抗拒参加幼儿园的情景游戏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和开导幼儿,让他们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如果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得优异,那么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表扬,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教师的表扬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继续强化他们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认真做事,起到非常有效的教育效果。由于幼儿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其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幼师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学到一些知识和道理。并且游戏可以给幼儿们带来欢愉,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把游戏规则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幼儿教师要做到正确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幼儿们身边和生活中发生的细微现象,进而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使幼儿认知这个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游戏过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正确引导幼儿创新思维及自主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情景游戏营造课堂氛围

总之,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因素,塑造生动活跃的幼儿园课堂氛围。借助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教学,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的教学。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游戏独有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进行幼儿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把游戏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采取科学有效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运用游戏性的语言,例如在幼儿认识香蕉这种水果种类时,在开头通过猜谜语、播放有关的歌曲引导幼儿参与到合作竞猜游戏中去。通过情景游戏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激发幼儿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幼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对幼儿耐心地教导,从而调动幼儿们对游戏的兴趣,正确引导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综上所述,在幼儿早期的学前教育中,游戏带来的天性释放和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体现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开设情景游戏教学时,要将幼儿放在主置,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思维的分散和头脑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觉到喜悦和成就感,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梁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OL].学周刊,2017,(15):194-195.

[2]张英霞.情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7,(07):287.

第8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活动问题;合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20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125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园主要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游戏兴趣得不到平衡发展、游戏活动过于单一等,以此导致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提升自主性游戏的完善性,放置有效的游戏素材,设定完善的游戏形式,注重幼儿的选择,并对幼儿提供有效的评价。同时,自由选择也是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活动的一大因素。

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现阶段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主要形式都是教师制定的,没有注重幼儿的观念。自主性游戏需要注重幼儿的选择,促使幼儿发挥出自身的自主性。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依据幼儿的能力进行划分,导致幼儿的实际兴趣并没有得到激发。

(二)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评价自主性游戏的形式主要是评价幼儿的是非对错、总结概括以及陈述答案等,没有注重幼儿的自主性。

(三)不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依据大人的眼光进行观察,希望幼儿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一定的提升。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游戏中注重幼儿的教育而不是游戏,导致幼儿无法拓展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四)教师经常结束幼儿的自主游戏

幼儿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的时间是中断的,是无法保障的。因为强调是自主游戏,那么整体的游戏都是幼儿自身的兴趣,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终止幼儿的游戏。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幼儿本身的年龄过小,在注意力受到影响之后,游戏难以继续进行。

(五)自主游戏不等于让幼儿自主实施

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幼儿出现问题,教师要认真观察、结合有效的工作方案,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以此确保游戏可以平稳地进行,教师不能因为是自主游戏就不管幼儿的活动。教师在整体的自主游戏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幼儿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要掌握好实际的工作尺度。

二、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有效方案

(一)实施多元化整合方案

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素材的多元化整合可以提升游戏的有趣性。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也会鼓励幼儿多玩,但是受到形式的限制,很多幼儿在玩一会之后就放弃了,导致整体自主游戏的实施没有获取有效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认为素材过真或是更完善的才好。在放置素材的过程中教师总是先思考,之后再提供有效的依据。现阶段,教师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自主进行研究,较低结构的素材成为幼儿游戏中重要的依据。很多时候需要满足情节要求,满足幼儿实际游戏过程中的需求。由此可见,在素材提供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幼儿的能力,还要满足幼儿的需求和能力发挥,以此有助于幼儿发展,促使幼儿可以在自主游戏中获取实践经验和生活应用能力。第二,游戏元素的综合可以有效地丰富其内容。从前的游戏都是单一实施的,有一定的划分,现阶段突破彼此之间的规定,将各种游戏的特点综合到一起,以此丰富游戏的发展内容。第三,场地的完善性可以提升游戏的有效性。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场地的划分,促使幼儿在此进行游戏活动,但是现阶段的游戏活动是可变的,教师可以不断地改变其游戏位置,从而为游戏提供新的内容,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二)实施自主创新模式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设定好完善的游戏内容,之后告诉幼儿怎么实施,教授幼儿经验,这样幼儿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但是现阶段,教师最需要明确的是幼儿的游戏行为不是为幼儿设定什么游戏,而是观察幼儿设定的游戏,看在整体的游戏过程中,幼儿想要做怎么的游戏,促使幼儿寻找自身想要的游戏玩伴,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设定游戏,而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帮助者,促使幼儿逐渐地参与到自身或是他人设定的游戏中,去感受游戏的乐趣。例如,玩水设备就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设施。这就是幼儿自发进行的,先是几个人之后是集体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享受到伙伴之间的追逐打闹、嬉笑玩耍,也会为了想要扳回一局创造新的“战斗方案”,同时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第二,让幼儿决定自己怎么玩。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多,总是喜欢在一旁对幼儿叮咛,导致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非常没有主动意识,总是依赖教师,导致自主性游戏实施得并不完善。现阶段,需要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只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游戏的需求以及角色等,促使游戏可以有效进行,以此丰富游戏的实施,而游戏的具体方案由幼儿自己决定。例如,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的材料,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一些旧轮胎供幼儿滚动、码叠等。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只有教师让幼儿自主去实施,才能培养幼儿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三,让幼儿自己创造游戏。游戏不但可以玩还可以进行改善和创新,这也是自主游戏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游戏家,玩是他们具备的特点,玩也是他们最大的兴趣。没有不会玩的孩子,只有孩子明确了玩的方法,想要更深层次的玩法,再结合教师的研究与分析,就会发现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将问题交给幼儿,让幼儿依据自身的经验和能力进行问题的解决,并且引导幼儿自身去尝试,去发现更多、更好玩的奥秘。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形式,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有一定的影响。自主游戏主要是幼儿是主体,但教师也是其游戏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游戏中主要是引导幼儿、观察幼儿以及参与游戏,同时也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有序地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为幼儿有效提供一定的素材和经验,在游戏结束之后也要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促使幼儿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更为下一次的游戏奠定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常宏. 幼儿园幼儿自主活动的引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第9篇: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评价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在了解角色游戏含义的基础上,从对角色游戏不当的评价入手,分析其主要原因,总结出幼儿角色

游戏评价的策略,从而让我们对角色游戏的评价有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 角色游戏 评价 分析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之含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的含义有两点:一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想象现实生活,二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模仿现实生活。教师怎样通过角色游戏使幼儿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这就必须对幼儿的角色游戏做一个科学的评价。

二、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很多教师在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时,往往存在很多不当的地方。下面来看几位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评价:

(一)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教师这样评价幼儿的活动:木木小朋友进入了区角以后就抱着娃娃跑来跑去,也没有喂娃娃吃饭。这时候老师走过去,就评价了幼儿的角色游戏:我发现木木小朋友根本不会玩娃娃家,你看那里摆着那么多的餐具,他根本就没有喂娃娃吃饭。

(二)这是一个“今天我表演”的活动区域。表演结束后,教师这样评价幼儿:小朋友表现一点也不好,都在乱跑,那个表演模特的董宏毅小朋友,居然把衣服都穿反了,也没走模特步,一点也不像个模特,难看死了。

(三)这是一位教师对理发店角色游戏的评价:小朋友居然拿着真的洗发液涂抹到一个小朋友头上,这还叫摆家家吗?还有个小朋友一下子当理发师,一下子又要叫别人给她理发,理发师有叫客人理发的吗?

上述的典型评价例子足以说明当前教师在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存在着很多不当的地方。分析其原因,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过于主观

在游戏活动中,有很多教师往往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评价太过主观,不尊重儿童的意愿,比如案例中有个孩子把真的洗发水摸到别人头上,老师就批评幼儿不会当理发师。根据新《纲要》的精神,教师应该客观地评价幼儿的游戏,而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场主观地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评价。角色游戏是幼儿模仿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比如医生、妈妈、模特等这些成人的角色时,并不会原本地按照成人的方式,他们会将这些角色变形和改造,以符合自己的兴趣。

2.评价标准的模糊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评价标准存在着模糊的状态。如在上述案例中有个小朋友没有喂娃娃吃饭,在娃娃家里跑来跑去,这位教师评价幼儿不会玩娃娃家。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是幼儿满足自我的活动。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张开想像的翅膀,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幼儿没有给娃娃家里的娃娃喂饭,教师看到这样的行为,往往会阻止幼儿的行为,将成人的游戏观念强加在幼儿身上,这种幼儿和评价标准上的差异无疑在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存在着标准的模糊。角色游戏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是从幼儿的立场出发的,而非成人的标准。

3.评价策略的错误

在上述的案例中,幼儿没有走模特步,把衣服也穿反了,该位教师评价幼儿走路难看,不像模特。教师在评价幼儿的时候,没有采取有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的语言策略上并没有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起到改善的作用。如应该提出怎么走才是正确的模特步,教师没有适当地引导幼儿,这样的语言策略对幼儿的角色游戏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只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从而起到消极的作用。幼儿有时候并不遵守游戏的常规逻辑,他们有时候会在同一角色中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幼儿游戏化的思维对日常生活的规则可以视而不见。教师对幼儿的角色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考虑到语言策略到底对幼儿有没有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幼儿的角色游戏做一个科学的评价。

三、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之策略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要有一定共同的依据和策略,这些策略一方面来源于对幼儿园游戏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取向认识。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应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要讲究过程性策略: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时,应更多关注幼儿游戏行为具体表现和前后变化过程,应注重连续的观察,对变化发展过程进行记录或描述。在角色游戏的评价中要讲究其中的过程,让幼儿在过程中学习,正符合新《纲要》的精神。

(二)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要讲究发展性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教育评价”部分的第一条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教育评价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对幼儿园游戏进行评价时,我们同时也要明确评价中既要重视幼儿游戏的原有经验和水平,又要更加关注每个幼儿游戏发展的特点和倾向。教师在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让幼儿在发展中游戏,游戏中学习才是新《纲要》提倡的精神。

(三)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要讲究个别性策略:在同一游戏活动中,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往往处于不同的层次。根据儿童心理学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特点。不同的幼儿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一幼儿在不同的游戏类型中,其表现行为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必须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在角色游戏评价时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教师的评价应该在日常进行的,而不仅仅是阶段性或终极性的,只有结合日常,才会发现其差异性,才能做出更科学的评价。

(四)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整合性策略:目前的课程都讲究整合,一门课程可能要设计好几个领域的内容。角色游戏设计的领域也是多个领域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更要注重整合性的特点,对幼儿园游戏进行评价所用的指标于学科领域的评价指标不同。游戏评价时,应该关注幼儿发展的领域,对幼儿的动作、认知、情绪情感、交往能力以及自主性等方面进行有机的整合,做出全面的评价。

总之,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本质特点是幼儿游戏的主体,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特定角色的扮演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体验,幼教工作者要采取各种科学的策略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紧跟新《纲要》的精神,继续探讨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与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