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早期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早期教育论文

第1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的重要性

0~6岁阶段的学前儿童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欢模仿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是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熏陶的重要时期。有些科学原理和过程比较复杂,不能带领幼儿进行现场实物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早期科学阅读进行认知,满足幼儿对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好奇。

(一)丰富、扩充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大脑中已有表象水平上的科学概念。从早期科学阅读形成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生理水平发展特点来看,学前儿童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的,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在表象水平上。指导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动手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或者在教师操作引导下,幼儿将体验、观察后的生动的表象储存在他们头脑中,这些来自早期科学阅读的信息和表象,也是学前儿童获取的初始科学经验。

(二)培养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激发学前儿童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前儿童学习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并在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好奇心,科学也最能吸引儿童的好奇心,而学前儿童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联想,随时都会有一些古灵精怪的想法,爱探究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他们喜欢探索自然,是天生的科学家。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常常表现为对周围一些事物或现象注意、提出问题、操作摆弄、探索发现等等。合乎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将使学前儿童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动力机制。

(三)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在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种体裁的科学阅读,让学前儿童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引导学前儿童发现问题,让学前儿童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鼓励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对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优美规范的语言文字,赏析生动神奇的情节。在诵读、讲述、创编赏析科学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二、学前早期科学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指导原则

1.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组织要围绕科学阅读的体裁特点来进行设计科学阅读的体裁形式有科学儿歌、科学儿童诗、科学故事、科学童话等等。诗歌、故事体裁不一,特点各异。在开展科学阅读活动中,结合作品的体裁特点进行。比如,将科学诗歌和诵读联系在一起,故事和讲述联系在一起。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体裁设置情境,在科学阅读系列活动中可以出现美术、音乐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主体是科学阅读,这些活动是辅助科学阅读活动进行的,活动的目的也是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体验科学阅读作品,对科学阅读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2.早期科学阅读教育活动应该成为系列主题活动

科学阅读教育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当中的积累和渗透,不是对一本图画书照本宣科机械的读书,也不是单纯的一次活动。教师以科学阅读为主要教育内容,围绕其展开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和其他领域结合起来,也可以结合时令、天气、节日灵活开展。这样的系列活动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内容,引发学前儿童更多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也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3.根据学前儿童生理发展水平的特点进行教育指导

在幼儿园小班,从学前儿童喜欢的科学儿歌和学前儿童能接受的浅显的科学小故事入手,先给幼儿讲一些好听的故事然后让幼儿猜一猜好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激发幼儿对书本的兴趣。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诵读韵律感极强科学儿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在幼儿园中班,教师要去营造一种读书真快乐的氛围,创造环境,让孩子们爱上书,喜欢读书。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布置图书角,放一些图文并茂的,小朋友喜欢的科学故事书,科学儿歌书、科学诗等。在语言栏里,有小朋友喜欢读的句子及情景图案,跟小朋友一起读一起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幼儿园大班,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如音频、课件、挂图,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幼儿对儿歌故事了解之后,再进行复述、创编,这样可以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好阅读的基础。

(二)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策略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是一种多种感官参与的认知活动,开展不同体裁的学前儿童科学阅读活动指导,潜移默化中对学前儿童进行早期科学启蒙教育。比如在小班开展认识小动物预报天气的科学活动,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通过倾听、诵读、观察等操作活动指导。幼儿明白有些小动物会预报天气的事理;可以领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要下雨,小蚂蚁“过道”、小燕子“低飞”、小鱼“吐泡”;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教师讲解。

1.利用听觉认知科学阅读

对于低幼儿童来说,早期科学阅读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幼儿的听觉。可以开展听教师诵读、听录音机磁带或其他声频。教师亲切、绘声绘色的语气语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在倾听的同时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景,思考故事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自己也会有很多的为什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2.利用视觉认知科学阅读

(1)运用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讲解科学儿歌或者科学故事时,出示图片和视频,使幼儿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对于比较形象的科学文艺作品适合运用实物、多媒体课件或图画等直观方式展示。由于学前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全面,呈现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实物,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真正理解形象化的自然事物和科学原理。比如在讲解科学儿歌《水果歌》“苹果爱红脸,香蕉爱弯腰,石榴爱咧嘴,桃子爱长毛,西瓜爱睡觉,起来要人抱。”可以选择适当季节,进行实物展示,将苹果、香蕉、石榴、桃子、西瓜展示给小朋友。

比如,在指导科学故事《小鸟找春天》,教师在诵读过程中,适当出示相关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前儿童学会观察并有所得;也可以让学前儿童分角色进行表演,再现小鸟找春天的情景,深刻感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

(2)室外自然景物认知

在活动中,结合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时间和地点,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于春天自然规律的认知,通过到室外观察花开了、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小朋友在室外游戏等等,认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的特点。

3.利用触觉认知科学阅读

触觉是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能力之一,也是探索认知事物的重要方式。丰富的触觉刺激能促进幼儿认知作用。对于科学谜语儿歌《小雨点》的认知,“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里秧苗绿,落到河里看不见。”让幼儿感受雨点的清凉和自然状态;对于科学儿童诗《小雪花》的阅读“下雪啦,下雪啦,像鹅毛满天飞,像棉花满地撒,抓一把,带回家,跑进屋,喊妈妈,再一看,小雪花变成了水娃娃。”让幼儿感受小雪花自然状态和遇热融化的特点。

4.利用感觉记忆认知科学阅读

第2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家庭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儿个性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帕金森把家庭看成是“制造人格的工厂,直接影响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探索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在了解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之一。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早期家庭教育尤其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在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判断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较多,如充沛的精力、性格开朗、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等,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情况,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心理脉络,对症下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早期家庭教育对家长而言,过分溺爱将会阻碍幼儿的正常的心理发展,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指导幼儿教养行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方面来看,幼儿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的影响,在心理特征上往往表现为自信心差、成就感低、自卑怯弱,无法适应,形成紧张焦虑的情绪,养成不良的心理品质。对此,家长应发挥家庭教养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

3.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对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幼儿往往好模仿、易受感染和暗示,早期家庭教育应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在具体做法上,由于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很容易成为幼儿的模仿对象,父母乐观、自信,孩子则会变得活泼、开朗;父母暴躁紧张,孩子可能急躁焦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谈举止、情感态度都应对孩子起着示范和指导作用。

4.合理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

合理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早期家庭教育中,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首先需要家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可以使幼儿情绪饱满、愉快。与此同时,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面对遭受挫折处在良情绪中的幼儿,家长可用转移注意的方法让幼儿忘掉不愉快,以减轻幼儿心理的压力,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5.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幼儿期是个体性角色形成的关键期。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还应注重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幼儿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对幼儿而言,良好习惯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即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生活技能作基础,如会自己穿衣、吃饭,会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会独自入睡,知道危险并能躲避危险等。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应加强对幼儿的指导,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在儿童世界里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结语

第3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化教育;先驱人物;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05-04

一 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在南国农、桑新民等国内著名学者的推动下,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掀起一股历史研究的热潮。河南大学教育技术研究团队有幸参加了南国农先生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随着研究资料的不断丰富,研究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历史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个原本陌生却又由于反复出现的名字被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在感慨我国电化教育先驱以当时新兴的传媒手段辅助科学救国与教育救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之路创举的同时,更为他们忧国忧民、以电教之利器拯救国民之“‘贫’、‘弱’、‘愚’、‘私’、‘乱'”,的大电教精神所感动。

历史即是财富。这些中国电教先驱的学术思想无疑是我国教育技术思想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曾经开我国电化教育之先河的珍贵学术思想如同散落的珍珠,长期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不为人所知,甚至时有历史的误解发生。比如,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早期没有对电化教育做出明确的文字界定,而实际上官方与学术界均对电化教育做出过明确解释。又如,徐公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教学与电影关系不是“教学+电影”,而是“教学×电影”的重要观点。再如,舒新城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电化教育人才的教育、技术、艺术三大素养基础。还有戴尔的“经验之塔”早在1948年就由杜维涛以译著形式翻译引入,但该著作长期以来一直静静地沉睡于图书馆的尘灰之中……

据孙明经之子孙健三回忆,孙明经先生1992年去世前曾说,1996年应该纪念中国电化教育60周年,如果那时我活着,就一定要遵照我四位恩师(蔡元培、陈裕光、魏学仁和郭有守)的嘱托,把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经验整理出来,留给后人。桑新民教授在纪念中国电化教育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曾指出,让后人了解早期电化教育及其先驱们的重要学术思想,不仅是孙明经前辈的遗愿,也是当今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2010年8月,我们团队中两位年轻的博士向《现代教育技术》投了两篇我国电教先驱学术思想方面的论文,引起了杂志社宋述强老师的注意。他希望我们能够策划一个专栏,系统介绍十位中国电教先驱的学术思想,以彰显先驱的集体记忆和历史智慧,是以有此“中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专栏与读者的见面。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粱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篇》“史的目的”专论中指出:“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遴选出十位对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电教先驱人物,总结他们的电教学术思想,还原早期电教历史的真实,并通过提炼历史智慧,把握我国电教发展的特点与逻辑,以供当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活动“资鉴”。

研究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抢救历史资料,还原历史真实

我国电化教育领域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早期电教历史的亲历者大多已经故去,而在经历了种种社会历史变迁与风雨波折后,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早期电教的历史资源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的历史资料也较为散乱。正如梁启超在“人的专史的对相”中强调的,“近代的人学术、事功比较伟大的,应该为他们做专传……此时不做,将来更感困难。此时做,虽不免杂点偏见,然多少尚有真实资料可凭。此时不做,往后连这一点资料都没有了。”对我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进行较为系统地资料整理与思想总结在这种意义上确实属于“抢救性挖掘”。

2 丰富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内容

加强基本理论建设是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取得的广泛共识,而对电化教育历史的研究则是基本理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可喜的是,在上述观念的广泛认同下,在南国农、桑新民等学者的大力推动下,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我国电化教育历史不同侧面的研究,出了一批优秀的成果。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的系统研究,总结先驱学术思想,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同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提供历史启迪。

3 提炼历史智慧,为当代教育技术中国之路提供历史启示

在“救国救民”的大教育观视野下,我国早期的电化教育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道路。然而,在经过“30年冬眠期”我国电化教育二次起步后,早期电教这段辉煌的历史却长期被忽略,甚至是遗忘。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全盘西化”、“不中不西”的批评不绝于耳。如何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以史为鉴,我们将看到,塑造我们未来的力量实质上就是塑造我们过去的力量。”系统挖掘、提炼我国电化教育先驱的历史智慧,可以为当代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探索中国道路提供历史启示。

三 我国电化教育先驱人物的遴选

人物个案学术思想系列研究的水平首先取决于人物的遴选是否科学。所以本研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遴选出十位我国电化教育先驱人物。这不仅是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难点。

我国的电化教育肇始于西方引入的视听媒体(尤其是电影)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从一开始其从业者就具有多重学科背景。尤其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被视为“利器”,被赋予“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当时不少有识之士,尤其是社会名流凭借特殊身份在推动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的甚至还提出过一些重要的电化教育思想。数量众多的、具有多重身份背景的电化教育先驱人物群体使我们在初步遴选人物时就遇到很大困难。在多次的研讨中,我们发现有不少人物在论及电化教育时要么是特殊身份的偶然“出场”,要么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提出的。比如,陈立夫在推动我国早期电影教育的发展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推动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官方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还为我国第一本电影年鉴《中国电影年鉴(1934)》(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版)亲自作序,并在中央召集全国电影界谈话会议讲话中强调“在此刻美国的电影,尽可以十分之十的娱乐,而在中国却不能是这样。在我以为,教育的成分,应该居十分之七:而娱乐的成分,只能居十分之三。”陈立夫以其特殊的身份对早期电化教育,尤其是抗战时期(时任教育部长)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期电化教育发展进程中,涉及到象陈立夫这样的社

会高层与名流不在少数。从他们的影响力与实际影响效果看,他们确实也可称得上是推动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先驱。但考虑他们身份的特殊性,我们没有选择这样的人物。同时,由于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肇始之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大教育观”、“大电教观”的特点决定了遴选范围也不能过于局限于“圈内人士”。

鉴于上述考虑,我们的研究团队在经过研讨后,取得了以下三点共识,作为遴选的基本标准:(1)对我国的早期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2)尽量从与电化教育有直接联系的,直接从事电化教育工作的人物中选择;(3)尽可能从教育领域选择(教育领域中有电化教育专论或特殊贡献者)。依据以上三点标准进行遴选并不是求三者的交集,而是根据最大程度符合原则,从初步遴选出的20位人物中依次遴选出10位,见表1。

民国时期电化教育从业者有5000人,其中可圈可点的先驱人物不乏其人,可谓群英璀璨。陈礼江、俞庆棠、戴公亮、魏学仁、罗静予等众多先驱人物为都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早期电化教育的辉煌是5000电教先驱合力的结果。我们所遴选的10位先驱人物希望能最大程度地代表他们。至于是否存在遗漏,限于所掌握资料以及认知,亦不敢枉言。希望电教同仁深入研究,以补遗漏。

四 研究的指导思想

桑新民教授在《学术权威人物研究的理念与方法论》中从宏观的角度指出了学术人物个案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由一斑窥全豹”、“从历史到逻辑”、“究土壤探精神”。焦建利教授在《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引论》中以“历史与逻辑统一”作为其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并从“文本的阅读与阐释”、“学者的访谈与对话”角度阐述其研究的方法。对于他们所述,我们极为赞同,并以之作为我们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此外,我们亦有以下几点强调,并补充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1 史料的“一手”原则

“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对于我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的研究,史料的“确切”是研究质量的基本保障。史料可分两种:现存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在我们的研究中,文字史料为主要。然而,在文字史料中也有“一手”、“二手”甚至“三手”之分。多手史料时有“误”或“伪”者,以致以讹传讹。所以在加强对多手史料甄别的同时,我们强调以“一手”史料为主要研究资料。自参加南国农先生“教育技术史”课题后,我们搜集了一批珍贵的早期电教~手资料,近几年来,电影界又相继出版了一批早期电影教育的著作,里面公布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如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版的《中国电影年鉴(1934)9在2008年被影印出版(目前官方保存原本仅4本),一手资料达1038页。孙明经之子孙健三编著的《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64.4万字中绝大部分(约90%)为早期电影教育一手资料的影印。这些著作的问世,不仅直接提供了我国早期电教的大量一手资料,还为我们进一步追踪检索提供了线索。

2 “忠实”原则

梁启超在“史家的四长”中以“史德”为首(其他为:史学、史识、史才),而“史德”之首为“忠实”。“如何才算忠实?即对于所叙述的史迹纯采客观的态度,不丝毫参以自己意见便是。”我们虽不是史家,但历史研究中也必须追求“史德”的基本标准。虽说“忠实”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凡人必有主观性,在历史研究中不自觉地便会渗透其中。但至少梁启超所列举的“夸大”、“附会”以及“武断”都是我们在研究中所需要警惕的。通过尽可能“忠实”地研究,尽量还原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真实,汲取其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以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提供历史启迪,是我们开展此项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3 把握“来源”与“去脉”

历史成就了英雄,英雄推动了历史。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先驱人物的研究,一方面要将先驱人物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进行考察,对其电教理论与实践进行评介的同时,还原其理论与实践产生发展的真实历程,在更宽广的“语境”下更清晰地揭示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些学术思想;另一方面,反过来,要将电教先驱人物的理论与实践推到早期电教整体之中,考察其对我国早期电教,乃至教育整体的作用和影响。在人物学术思想研究中,“两种方法应当并用,看一件事,把来源去脉都要考察清楚,来源由时势及环境造成,影响到局部的活动,去脉由一个人或一群人造成,影响到全局的活动。”

五 结束语

历史不仅是集体记忆,更是集体智慧,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先驱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开创了电化教育的中国之路。及时发掘这段历史,追寻先驱足迹,提炼先驱历史智慧,不仅是学科基本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电教事业历经“30年冬眠期”后,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当然,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以及学术思想史绝不是靠十篇系列论文所能涵盖的。对我们所遴选10位先驱人物,在认识上也可能见仁见智。但只要能让今天的电教人了解这些先驱,懂得那段历史,并能引起对现实观照,这个系列就算不负使命了。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电影事业之出路[Z],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印行,1933:2-9

[2]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与解释[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2,

[3]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探索影视教育的中国之路一一纪念中国电化教育7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电化教育研,2007,(1):3―7

[4][5][11][12][1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33,173,39,141,148,

[6]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

[7]陈立夫,中国电影事业的展望――在中央召集全国电影界谈话会议讲话稿[z]载中国电影年鉴(1934),

[8]张凤生,戴公亮与电化教育[C],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昆山市委员会文史征集委员会编,昆山文史(第11辑),1993:81

第4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具体而言,“起跑线”口号背后的含义至少有几点:一是如同运动场上的起跑线一样,存在一条适合所有儿童的统一的起跑线或起点,儿童一出生就开始了你追我赶的残酷竞赛;二是早期经验对儿童发展起决定作用;三是学习开始得越早越好。如果错过了起跑线,从一开始就落后,后果不堪设想。至于“起跑线”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谁也说不清楚,似乎与社会和家长的焦虑程度呈正相关,社会和家长越焦虑,“起跑线”开始的时间就越早。

为什么“起跑线”口号能够如此流行,关键在于它契合了人们普遍持有的某些朴素理论或信念,迎合了公众望子成龙的心理。

“起跑线”口号背后包含了许多经不起推敲的朴素理论或信念,其中之一就是环境决定论和早期经验决定论。早期教育领域中最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所谓早期经验决定论或婴儿决定论,这种观点的基本主张是:个体生命最初几年的经验对其成年后的态度、才能和情感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与早期经验决定论有关的通俗说法很多,如“从0岁开始已经太晚”等说法。

早期教育是最复杂的研究领域之一,它要以儿童发展心理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基础,并涉及社会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其他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即使是讨论幼儿什么时候学习加减法合适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没有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数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幼儿识字的问题则涉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知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早期教育领域的理论还远没有达到这种融会贯通的水平。

现代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是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应对知识爆炸的唯一砝码就是不断加大学习负荷,不断提早学习时间和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其后果是剥夺了游戏和运动等真正适合童年期的适应性活动。这种“反自然性”的教育已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而“起跑线”口号的风靡不过是这些问题的表象之一。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起跑线”口号提出质疑和批判,并反思我们的早期教育。教育界和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起跑线”口号的危害,纷纷质疑并批判这一说法。有的学者提出,“不要让你的孩子伤在起跑线”;也有的学者提出,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何谈“起跑线”?

第5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幼儿园教育;价值

中、美、日国家的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国、日本和美国都把他们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使未来劳动力更具有竞争力的理由,但是,三个国家在早期教育做法的方向上是非常不同的。中国所持的观点是,为新的全球经济准备公民,因此认为早期教育课程应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创新性和主动性;日本所持的观点是,为信息化经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灵活性的劳动力,因此认为教育不应再是说教的,而应有更多一些自由。最近日本在国际的教育成就测验上表现出成绩下降,又有呼声说要跟随美国,在中小学强调学业成绩和绩效。(Bjork & Tsuneyoshi 2005; Takayama 2007)。然而至今这种呼吁仍没有改变日本大多数幼儿园中建构主义的、以游戏为导向的课程;美国所持的观点是,培养专业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强调早期教育从建构主义向学业准备转变,同时还呼吁基于标准的课程、有科学支持的教学、更高水平的绩效、系统的学习评价、更经常性的评估和基于科学的实践支持。

中国和美国的早期儿童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存在着戏剧性的不同。起初,中国的模式侧重于管教和纪律,而美国侧重于游戏和选择;二十年后,中国早期儿童教育目标已经转向儿童发起的活动和创造性的培养,而美国却向着相反方向转变,变得更加侧重于学业成果和教师的教导作用。这可以作为一些推崇全球化的学者所断言的文化趋同的证据。但是,美国的学前教育已变得更加注重学业而中国则更加以游戏为导向,这个事实不能说明这两种教育模式正在趋向共同的终点,相反,它们恰似黑夜里各自航行的两条船,有着各自的目标和航向。

日本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让日本儿童保持日本人的品质特征。日本学前教育工作的核心结构特征的作用是在教育中支持幼童在日本传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omoiyari(同理心)、kejime(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Sbudan sbugi(社会意识)。这些价值观在其他国家的文化中有对等的词,但它们不是同样的内涵,不能在别的文化中得到平等的重视。日本早期儿童教育的做法深植于文化,这也使其很少从外面借鉴。日本把它的学前教育作为文化传承而不是文化改变的一个途径。幼儿园虽然不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机构,但日本希望它能够成为基地,使成长在后现代社会的儿童接受传统的价值观。这也就是日本的幼儿园在近二十年里变化的最少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日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他们社会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全球化,日本学前教育保持现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早期儿童教育理念的全球化并非在时空的长河中一帆风顺。相反,在每个国家,向外来思想开放的时期和向内转变的时期总是交替更迭(Schriewer,2000;Steiner-Khamsi 2000;2004)。90年代是美国早期儿童教育的外向时代,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意大利城市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今天的美国,教师和管理者们抱怨道,幼儿园在服从外界政府的和专业组织的标准下有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的课程、教室布置、学习效果都要符合标准,所有的教师和管理者都要从正规的机构获得早期教育证书。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读写的全语言教学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这些在二三十年前当我们首次做研究时,被认为是好做法,现在却被一部分人评价为过时的、受意识形态驱使的、不科学的方法。

中、美、日国家幼儿园教育的背景

在1985年和2003年,中国的幼儿园改变了许多,日本的幼儿园变化不大,美国的在某种程度上居于中间,那么三个国家幼儿教育体系中所发生的是否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是相关联的?

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然影响到了中国的早期教育,经济改革带来了合资、外资产业和民族企业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和其他国外连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开办一些幼儿园推广双语(汉语和英语)教育,24小时看护制(寄宿学校的回归),和其他一些科技技术辅助的课程。中国的许多新公司纷纷加入了这个私有化进程所创造的市场空间,与国外企业相互竞争。在过去的十年里,公立幼儿园的数量骤减而私立幼儿园的数量迅速增多。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决定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而这种新的经济形势需要新的公民。对幼儿教育的新方法显然是培养这类公民的重要策略。依照这种逻辑,中国幼儿教育快速地、义无反顾地朝着更加注重建构主义的、以游戏为主的和儿童自发的活动方向发展,并且从西方国家借入了大量的、先进的思想观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于经济的考虑和使社会机构(包括教育)理性化的必要性,驱使着美国的早期教育发生改变。在过去的一个年代中,面对生活的开销工人阶层和中等阶层的收入、支付能力在下降,更多的幼儿母亲加入到了劳动力的队伍中,需要有更多的幼儿园来照顾孩子。福利改革开始于克林顿,小布什政府继续施行,使得那些贫穷幼儿的母亲参与培训项目或在家庭之外工作,这样就增加了对早期看护和教育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工商界采取支持早期教育的立场认为,投资在教育幼儿是在未来社区劳动力方面好有的投资。评估显示,投资在早期教育中的每一个美元都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回报。美国采用的是要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信念,推动着早期教育从建构主义向强调学业准备转变,同时还呼吁更高水平的绩效、更经常性的评估和基于科学的实践。当前美国的教育改革要求的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有科学支持的教学,有专业素质的劳动者,系统的学习评价,学校的绩效,支持和接纳落后的学校。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济繁荣后的经济衰退,使日本幼儿园的经营状况益显飘摇。经济的衰退以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影响着幼儿园,降低了他们的持有的土地的价值,限制了他们提高学费的比率,并且改变了妇女们的工作模式。机会出生率的下降迫使幼儿园以竞争来保持他们教室的儿童数量,并保证园内各项事务能继续进行。为了吸引顾客,幼儿园延长时间;服务多样化;增加像英语对话和网球这样的附加服务;有一些园为了在市场中立足走到极端,强调他们严格的学业准备和能以高的比率把孩子送进有声望的小学,他们有独特的教育哲学。当“泡沫破裂”、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直线下降,使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到了严峻的经济危机,虽然不是直接地,但却在一些方面对整个国民情绪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充满着一种悲观、责备和反控制的氛围,例如,由于观察到了当前一代孩子们的性格特点,教师和家长彼此责备。在日本,有些责难是指向教育的,日本幼儿园被要求传递给幼儿当代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里所需的那些重要的价值观、立场及社会技能。同时,又被要求有一种固有的保存传统的功能,能保护孩子们远离(后)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三、幼儿园反映了社会文化,同时又影响社会了社会文化

评论家和全球化的倡导者们认为,随着商品、思想及人才以日益增长的速度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各个国家越来越趋于一致,文化差异也越来越不明显。全球化的世界体系论认为,随着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体系,实力最强大的文化输出国的思想(包括理念)将支配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这同样也是全球化的现代化/理性化论的预言,预言指出:按照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理性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得到普及,取代受传统束缚的本土模式,而这种本土模式并非因其合理性和功能性得到人们的信赖,结果就会产生并不断加剧教育实践与理念的全球化趋同。

尽管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存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早期儿童教育在核心方法和理念上并不比上一代更加相似。更确切地说,这些模式已经逐渐在一些方面更加相似而在其他方面更加不同。《新三种文化下的学前教育》的研究显示:虽然一些文化行为已被外来的做法取代,但另外一些文化行为在与席卷全球的思想的碰撞中保持着原貌,还有一些文化行为演变为混合形式,同时,一些新的文化行为应运而生。在中国早期儿童教育实践中遵循隐性文化逻辑的,包括对掌握与练习的强调(Paine 1990)。虽然中国早期儿童教育经历了剧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曲折的改革过程,强调掌握与练习的传统、对榜样力量的信奉、对批评的应用和对共同社会活动的投入,均为隐性的、不明显的、平凡的观念和做法,因此也无需进行争论。

在美国,尽管争论的核心是对教育的供给(如号召提供普遍的,公立的,早期儿童项目的议案)和范式之战,即对于发展适宜性教学和读写算直接教学这两个派别,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进行的范式之争,但美国幼儿园中其他的很多做法是不明显的,反映了核心的文化理念,它存在于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哲学和意识形态中:包括强调选择、自我表达以及教师与其班上的每个孩子之间的双向关系的质量。共同的文化信念的力量会产生影响。

在日本,有关早期儿童教育的不明显的、隐性的文化观念和实践包括mimamoru(观望与等待)、老师在孩童打架前不去干预的策略;强调移情(omoiyari)和情感(特别是孤独感和悲伤感)的发展与培养,认为儿童的“孩子气”是有价值的(kodomo rasbii kodomo);以及年龄大的儿童与年龄小的儿童游戏、照顾较小儿童。根据美国标准,在日本幼儿园发现的较大的生师比(按美国的标准),一个老师对应二十、三十名学生,是隐性文化逻辑的一种特殊情况。换句话说,虽然30/1的学生/老师比是日本早期儿童教育的一个显著、明确的特征,但与该比率相关联的、受该比率支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却是基于隐性的文化逻辑。该信念假设高学生/老师比率比美国幼儿园典型的10/1的学生/老师比率能更好地支持社会公德心(sbudan sbugi)和群体聚居技能(sbakkai seikatsu)的发展。

中国人与日本人都强调团体的一致性,但是对于教室管理、以及个人的恶行,却有明显的不同。如:日本的教育者在儿童争吵时所使用的不介入技巧,以增进社会控制与社会团结的发展。中国人对此认为是对集体团结的破坏。中国人对群体的涵义,不可避免的与秩序的概念连在一起,认为一群没有秩序的儿童不是一个团体。相反,对日本人而言,无论是杂乱或是有秩序的,自发或计划的,无政府状态或控制严密的,都是团体。中国幼教学校的团体结构比大多数日本幼教学校,更具垂直与教师指导的特征。而在日本幼教学校里,团体导向意味着同伴团体导向,一般认为教师的涉入越少,则团体结合的水平就越强。在日本:群体主义与平等主义有关,谈论儿童的能力差异是一种禁忌。

文化对三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影响,特别是表现在“隐含的文化逻辑”。在文化实践中,在面对变革时,在变化压力下对持续性的诠释,有着比经济决定论、现代化和全球化所预言的那样更具有弹性和抵抗力。文化是持续性的一种原因,并且是全球化、理性化和经济变化影响的一个制动器。幼儿园这种机构,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既能反映文化,又能起到保持文化和社会存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oseph Tobin, Yeh Hsueh, Mayumi Karasawa.(2009).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 revisited: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Barbara Rogoff. (2003).The cultural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6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儿童阅读;分级阅读;早期阅读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58-02

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童书出版物的枝繁叶茂,分级阅读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分级阅读推广人纠结在分级阅读有没有用、该不该实行分级阅读、应该怎么界定分级阅读标准的问题上,并没有把太多焦点放在早期阅读的推广工作上。但早期阅读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有早期阅读作为基础,分级阅读的推广工作必会清除许多障碍。

目前,我国已具一定影响力的分级阅读研究中心主要有“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和“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这两个研究中心的特色建树分别在于:与中小学校形成合作关系,从教育的角度推广分级阅读;成立自己的分级阅读学术圈,塑造分级阅读的理论体系――这也是他们的不同点,相同点则是:都有强大的学者作家团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影响力,都没有把推广难的焦点聚焦在孩子原始的阅读能力上。

而我国早期阅读的大活跃时期主要是2008~2011年间,除了学术界的茂盛,还得意于许多阅读推广人的努力,如小书房主创人漪然、三叶草故事家族团队和红泥巴村,其中红泥巴村的阿甲更是从实践出发,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书才是孩子爱看的、应该看的。

研究者在南方分级阅读的试点学校走访得知:越早进行早期阅读的孩子,越容易投入分级阅读,并认为分级阅读“挺有趣”,而那些没有进行过早期阅读的孩子,则对分级阅读“没兴趣”,继而转向其他小说的阅读。根据不断的访谈与思考分析,故生成以下理论:

一、儿童分级阅读和早期阅读的辩证关系

(一)早期阅读是分级阅读推广的基础

“早期阅读”的初始形成,是一些教育家认为:如果儿童的大脑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收到刺激,有些东西就永远丧失,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影响会随着他们学历的延长而不断增加。

一般而言,阅读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字、词语才能进行。但是早期阅读不等于认字阅读,婴幼儿通过视听、触觉或身体动作等手段去了解色彩、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的活动,使孩子建立对图书的认知意识,都被泛化为早期阅读。在幼儿早期,家长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开展早期阅读,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有显著的作用。据研究者对部分中学生的调查,越早开展阅读的孩子,日后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阅读兴趣、自主选书的能力都要比没有早期阅读的孩子强。

针对国内的儿童教育情况、成长环境、中国汉语文化,早期阅读的作用甚至比分级阅读作用还大,早期阅读的普及是分级阅读推广的基础,其普及成效直接影响着分级阅读的推广工作。

(二)分级阅读的推广离不开早期阅读的普及

分级阅读志在让孩子爱上阅读,读有利于身心成长的书籍。而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关键期在于孩子0~6岁。假如不重视早期阅读,仅仅在小学阶段截面载入分级阅读,孩子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有了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阅读活动时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推广分级阅读。假如孩子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分级阅读的积累更无从谈起。

分级阅读应建立在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能力的儿童身上。而早期阅读是培养儿童阅读基础和能力的教育。只有抓好早期阅读,才能更好地普及分级阅读,让孩子读有益于心智发育的图书。所以说,分级阅读的推广离不开早期阅读的普及。

(三)分级阅读是早期阅读的延续

分级阅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过程,是一种符合心智的阅读方式,是早期阅读行为内化和巩固的延续。顺利开展“早期阅读+分级阅读”,必能培养一个乐于阅读、长于阅读的人才,把阅读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就如“吃饭吸收营养”、“睡觉补给能量”一样平常,对普及我国“全民阅读”有积极作用,能进一步深化“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分级阅读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能正确地选择图书,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学习实践。但我国的分级阅读不同于国外的英语分级阅读。英语词汇有难易之分,而中文字词灵活广博,仅仅模仿国外的形式、从知识的角度进行分级,是不够理想的,甚至会对发展中华文化的初衷形成过敏反应。若把分级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延续,进一步内化孩子的阅读行为,让孩子学会自主地选书、看书,对孩子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与儿童心理学上的“重学记忆”现象相仿,家长在幼儿早期读过的故事,幼儿长大成人后总也对那故事有一种“奇怪”的印象。因此在开展早期阅读的同时,延续分级阅读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记忆,发掘记忆潜能和学习潜能。

总而言之,如不能全面抓好“早期阅读”,培养好孩子的阅读习惯,实现早期阅读和分级阅读的连贯,分级阅读就如一辆没有火车头驱动的火车厢,难免流于形式和强制阅读的尴尬局面,不但成为孩子的包袱,更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儿童分级阅读推广体系

(一)抓好早期阅读的普及工作

抓好早期阅读的普及工作,宜从四方面入手:

1.亲子阅读:把早期阅读的实践方法教给更多的家长。在实行早期教育上,家长的作用占了80%。让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明了“早期阅读”的意义,为孩子的早期阅读创设可能的环境。分级阅读研究机构为家庭教育、家长阅读提供理论可能、图书满足和活动分享。

2.幼儿园:把幼儿园的早期阅读读本纳入分级阅读的出版议程。教育部和分级阅读研究机构强强联手,承担幼儿园阅读课程的教材编审,并在幼儿园开设早期阅读课程,让幼儿园老师把分级阅读的内容读给孩子们听。

(二)找准分级阅读的支点

1.地方标准

一些专家建议,给孩子选书,第一前提是“合适”,即针对孩子本身的个性,为孩子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特点的图书。各花入各眼,各人有各自看法,“合适”二字说起来容易,但从中国的汉语言文字、现代儿童成长环境等情况来看,“合适”的标准难以界定,或许某本书是孩子喜欢的,但是书中内容会对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或许某本书对孩子成长有正面作用,但是孩子不喜欢看。那么“合适”的前提又如何界定?分级阅读的标准该如何界定?什么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级阅读方式?

分级阅读的标准的界定难界定、不被大众认可,是目前分级阅读推广困难的原因之一。受智力发育和阅读积累的影响,一本好的儿童著作可能只有一部分儿童能读懂,而另一些儿童则如同看天书;受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阅读积累又不一样。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地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分级阅读的标准多样化,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普及早期阅读的地方,可以加深其阅读的难度。但是,盲目听信权威的分级标准,很容易扼杀孩子个性化的发展,所以,孩子必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才能去判断“标准”是否合适。

2.个性化标准

何为个性化的分级阅读标准?

目前,我国的分级阅读标准多数是按照年龄和心智发育水平进行分级。这种分级方式容易忽略中国人口差异性,如城乡教育差异、重点名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异、不同个性不同特长孩子的差异。因此,要在国内推广分“级”阅读的必须结合“个性分级”,让孩子更快找到合适自己的图书,弥补个性缺陷和知识面的不全。

一套阅读标准不能适应全国的孩子。各种标准的界定参与人,应该包括:孩子自己、儿童青少年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出版商、教师、书店店员、儿童阅读推广人、儿童文学作家等等。分级阅读起的是导向阅读和推广阅读作用,因此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标准不代表权威,大人不应错把分级阅读作为一项标准生搬硬套给孩子使用,不要过分夸大分级阅读的作用,更不能束缚孩子的阅读自由,应第一时间参考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初步分辨“标准”和丛书是否适合自己。

就如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才合适,真正的阅读要因人而异。根据中文内涵丰富、国民素质距离大的特点,应该建立多套的个性分级阅读标准。因此,分级阅读在国内的普及宜结合个性分级阅读,包括性格分类分级阅读、气质类型分类阅读,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等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量身订做“分级阅读”。

(三)加强与教育部的交流协作,让分级阅读走进学校

假如仅把分级阅读停留在书单推荐的层面上,很难带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南方分级阅读在发挥孩子积极性的工作上做得很好,除了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力,建立省内各地的分级阅读试点外,其高度活跃的推广活动(如征文、读后感、阅读夏令营等)使学生的阅读情绪不断升温。在这一系列“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努力下,分级阅读在广州形成强大气候。

在第二届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上,许多专家也曾提议把分级阅读作为一个课程推广。但究竟如何开展分级阅读的推广呢?但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中小学的教材均由教育部门统一编订,因此,研究者认为,研究中心应先以市场为实践基地,在分级阅读的套书得到市场的认可后,以市场的反应为事实依据,方把分级阅读作为学校的选修课,逐渐成为孩子的必选课,但课程不必列入孩子的考试范围,因为阅读的考察完全能在综合表达、理解能力等方面体现出来,没有必要进行死记硬背的考量。但实现“强强合作”的前提之一是,通过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门双方不断的交流、摩擦、协调和融合,先在分级阅读的学术理论及其作用上获得共识,才能更进一步开展工作。而学术理论的成熟有利于分级阅读理论系统化,拨开分级阅读的迷雾,让社会更容易吸收分级阅读的精华,接纳其存在。

同时,还应避免把分级阅读作为教育部门的直接工作。分级阅读是童书市场的“无形调控”、“净化器”,无形中实现优胜劣汰,把一部分内涵低、质量差的童书淘汰出市场。

三、结束语

凡事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欧美对分级阅读的几十年研究,其丰硕的理论成果都是根据英语特性进行的。汉语和英语的巨大差别、国内分级阅读理论的零散、人口多、地方发展差异大、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推广分级阅读的复杂性。

儿童传媒越发展,越需要市场这个净化器,越需要“分级阅读”。分级阅读是社会文明多元化的必然趋势。这一项集教育、少儿心理、出版、宣传推广、阅读理论等领域的大工程,路漫漫,非一朝一夕能达成。中华文化的渊博,世界文明的昌盛,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分级阅读理论,推陈出新,最终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儿童分级阅读体系。

参考文献

[1]詹莉波,尤建忠.儿童图书“分级阅读”在我国的生存现状与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10,(06).

[2]姜洪伟.美国阅读分级方式简评及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0,(10).

[3]王泉根.新世纪中国分级阅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图书评论,2009,(09).

[4]海飞,章红雨.让分级阅读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时尚[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01).

[5]张贵勇,郭铭.分级阅读如何在现实中生根[J].中国教育报,2009.(07).

[6]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第7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私塾教育模式 儿童早教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4-02

私塾这个词汇对于国人而言并不陌生。在我国漫长的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私塾教育模式。私塾教育模式虽然早已被现代教育模式所替代,但私塾教育模式的很多优点亦可为现代教育借鉴,尤其是儿童的早期教育借鉴。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私塾教育模式对儿童早教的启发展开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一、私塾教育模式的内涵

吴松芝(2011)在《传统私塾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中指出:“私塾是旧时宗族、家庭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的统称。”私塾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文化知识与伦理道德教育并重;在教学方法上,识记与领悟并重。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个别教学。私塾教育模式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起到了重要的教书育人作用,是我国的重要传统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直至今日,仍可被我国的教育界所普遍借鉴。

二、我国私塾教育模式对儿童早教的启发

私塾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儿童早期教育具有很多启发。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从中获取很多有益启示。

1.对家庭早期教育的启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今,很多父母均极为重视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但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家长对于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却并不重视。从此点来看,这对于儿童的早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帮助儿童得以更好的发展,父母必须要充分重视早期的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可充分吸取和借鉴私塾教育模式的先进经验。诸如,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对孩子实施文化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对孩子实施伦理道德教育。家长可与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绘本,帮助孩子尽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2.对幼儿园教育的启发

我国的传统私塾教育模式除了对家庭的早期教育拥有很多启发之外,对幼儿园教育同样具有很多启发,具体表现为:

(1)注重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并不是一定要让幼儿掌握多少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积极加强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私塾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即遵循的是文化知识与伦理道德教育并重原则。早期的私塾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主要通过《三字经》、《弟子规》的教育教学而实现。而幼儿园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对幼儿展开系统的《三字经》及《弟子规》教育,让幼儿通过《三字经》及《弟子规》的系统学习,建立完善的道德观。

(2)注重对幼儿的因材施教

私塾教育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个别教学。这一点同样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所借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对于幼儿而言同样如此。他们的个性特点不同,智力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也正因为这种不同,我们才应更多的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幼儿可以得到差异性发展。诸如,有的幼儿舞蹈天赋较好,那么幼儿教师即可着重对其加强舞蹈教育,帮助其在舞蹈方面更好的发挥其天赋。又如,有的幼儿音乐天赋较好,那么即可对其加强音乐教育,帮助其在音乐方面更好的发挥其天赋。上述说法仅是一种笼统性的说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幼儿教师应充分关注幼儿差异,积极对其进行因材施教,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是更为科学的。

(3)注重幼儿对知识的领悟

私塾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识记与领悟并重。这一点极为值得幼儿园教师反思。很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知识传授时,仅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是否进行了识记。殊不知,很多幼儿对相关知识内容并未真正领悟,以至于过一段时间后很快就忘记了。幼儿的记忆力大都很好,通过强化训练他们很容易会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识记。但仅做到如此仍远远不够,幼儿教师还应着重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内容的具体含义。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教育的质量。让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结语

近年来,私塾教育模式在我国似乎又重新得到了重视。很多专家、学者均对私塾教育模式积极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国民间亦有个人和团体不约而同的展开了私塾教育模式。对此我们不做评价。总而言之,私塾教育模式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具有很多启发,这种启发不仅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对幼儿园教育同样存在很多启发。在未来,希望有更多学者参与到该问题的讨论中来,积极探索私塾教育模式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发,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儿童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让私塾教育在新世纪的今天,在儿童早期教育方面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松芝.传统私塾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2] 蔡娜.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初等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1).

第8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早期特殊教育;障碍者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82-05

0~5岁是有发展障碍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的早期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广义上是为所有0~5岁(有的州规定是0~9岁)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早期发展提供各项服务,包括早期评估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教育等,狭义上是为那些符合法律规定的0~5岁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教育和相关服务。多年来,美国政府制定、颁布和修改了大量相关法案,以突出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权利,并且对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职责、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对象的资格、学前特殊教育师资水平、不同学科的协作、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等规定不断细化,使美国0~5岁有发展障碍儿童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权利得到了较全面的保障。

目前,美国颁布(修订)的最新而且与早期特殊教育密切相关的一部法案是2004年颁布的《障碍者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IDEA)。该法案强调要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其中B部分对3~21岁障碍者的特殊教育和相应服务作出了规定,C部分则规定为0~3岁特殊儿童提供专门的“婴儿和学步期儿童项目(Programs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1〕《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于2005年7月1日生效,但实际上直到2006年8月14日美国教育部才颁布了该法案修正案的最终文本,该文本正式生效的日期是2006年10月12日,法案的名称也改为《障碍者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2〕但习惯上仍被称为《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本文也使用这一称呼。最终的法案修正案的许多条文与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面向学前到高中阶段普通教育的联邦立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的内容相呼应,力图使两个法案在操作层面上保持更多的一致性。

通过文献检索、在美国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观察以及与当地专业人员的讨论等,笔者对目前美国早期特殊教育立法,尤其是对《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反思,以期为我国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干预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早期特殊教育立法的重点和新变化

1.对于障碍类型的规定:谁可以获得早期特殊教育

《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对于哪些儿童具有法定资格可以接受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法案具体规定了13种障碍类型,包括自闭症、聋―盲、聋、情绪紊乱、听力损伤、智力障碍、多重障碍、肢体损伤、其他健康损伤、特定学习障碍、言语与语言损伤、外伤性脑损伤、视力损伤(包括盲)。〔3〕另外,为了与C部分为0~3岁特殊儿童提供的早期特殊教育相呼应,B部分还增加了为“3~9岁患有发展迟缓的儿童(各州情况不同,也可能是3~5岁)”提供相关服务的条款。各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发展迟缓”的评估标准。“发展迟缓”的界定标准可以是未满5岁(有的州延长到9岁)的儿童因生理、心理或社会环境因素,在知觉、认知、动作、语言及沟通、社会情绪或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发展较同龄儿童迟缓,但其障碍类型无法确定者;也可以是指未满5岁的儿童在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心理发展或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等方面有异常或有可预期的发展迟缓现象。“发展迟缓”概念的增加,使得按照原先的13种障碍类型的规定无法获得早期干预服务的儿童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服务。在经过正式评估(多学科协作的评估)后,如果儿童被确定存在发展迟缓(根据各州的标准)或者被诊断为患有某一已知的障碍而可能会导致发展迟缓,比如唐氏综合症,他可以依法获得早期干预服务和支持。IDEA(2004)规定各州要为“需要获得相应服务的患有此类障碍的婴儿和学步期儿童”制定相应的计划并提供适当的早期干预服务(见表1)。〔4〕

2.对于教师的要求:谁来进行早期特殊教育

《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高资质的教师”的要求相呼应。IDEA(2004)要求“核心学科的任教教师”必须有州级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或者通过资格考试、至少已获得本科学位等,“核心学科”包括英文、阅读或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外语、公民和政府、经济、艺术、历史和地理;〔5〕而“教授多门课程的特殊教育教师”必须达到其所教学科要求达到的专业要求等。另外,教育部的官方条文解释中还指出,如果某个州的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项目是属于小学和初中学校系统的,那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中对中小学教师的“高资质”要求也适用于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教师,〔6〕即这些州的早期特殊教育教师必须符合该州关于教师资质的要求。

3.家长的权利和义务:谁来参与早期特殊教育

家长在发现儿童的特殊需要、为儿童获得适当的服务和教育进行呼吁、与教师和其他服务提供者进行协作以确保儿童获得适当的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DEA(2004)确保了家长在儿童早期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家长在儿童的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服务过程中享有参与权和决定权,但是也明确了家长要承担的相应义务。

IDEA(2004)强调了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对“家长同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为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时家长必须参与,家长有权对学校系统的决定按照法定程序提出异议;家长必须同意让儿童接受早期评估,在家长同意进行评估后的60天内相关部门必须完成评估(除非该州有更短的时限),而如果家长拒绝提交同意书,地方当局要根据司法程序按照州级法律规定的评估程序进行评估;在确定儿童享有特殊教育服务资格后,如果家长拒绝或没有提交同意儿童接受早期特殊教育服务的同意书,地方教育局则不承担责任。〔7〕《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再次强调了“程序性保障”的重要性,详细规定了当儿童与家长以及学校出现纠纷时各自可以采取的司法行动。〔8〕

4.过渡和衔接:从C部分到B部分

一般而言,接受C部分早期干预服务的儿童在2岁半时开始进入一个衔接时期,以确保其能平稳地过渡到接受B部分的服务。此时要评估儿童在3岁时是否可以继续接受适当的服务或者确认其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服务。一般的衔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多学科评估来确认儿童是否仍然具有法定资格享有B部分的服务和支持,二是在评估基础上制定一个特定的衔接计划。但是,因为经费和评估诊断等程序性问题,有些获得C部分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的婴幼儿在3岁后无法顺利得到后续的适当的教育和服务。IDEA(2004)增加了一些要求,以促进从C部分到B部分的顺利过渡和衔接,如发展迟缓的概念在两个部分中得到统一,儿童在C部分的服务协调人可以参与后续衔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会议等。为0~3岁儿童制定的服务方案被称为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服务协调人的工作是组织多学科评估并负责确保儿童可以获得该方案规定的各种服务。而IDEA(2004)规定服务协调人可以参与为3岁后儿童提供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会议,以此保证儿童可以享有具有延续性的早期干预服务,不会因为法律本身的年龄分段限制而中断或受到影响。

二、评论与分析

1.立法趋势:法律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美国最新的特殊教育立法,包括《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的最新修订案中都提出了一个概念,“以科学为基础的研究(Scientifically based research)”,这一概念指的是通过严格的、系统的和客观的科学研究的程序来获得与教育活动和教育计划相关的可靠的有效的知识。立法的依据和教育的依据都应该立足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只有经过研究证实具有有效性的理论才能付诸实践。

美国早期特殊教育立法的进程与时代的发展、专业人员和家长的不断呼吁等有关,也表明了教育立法除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之外,还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发展性,反映最新的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成果,并能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保障和促进现实中的儿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面临的挑战

第一,美国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有多部立法,各部法律对自己涉及的领域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但这样在实践层面上会产生很多问题,特别是衔接的问题。〔9〕尽管立法者试图加以平衡,但各部法律间还是有很多互相脱节的地方。在《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内部,从C部分到B部分的衔接问题在实践层面也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第二,虽然《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对于核心学科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资质作了规定,但是对于那些不是教授核心学科的为特殊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或者咨询服务的人员,比如行为干预等领域的早期特殊教育教师的资质问题,法案没有明确说明。这也是导致美国目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10〕

第三,虽然立法本身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特别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得适当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如何应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四,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是十全十美的,可以涵盖并针对所有问题。美国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的法律也存在缺陷。〔11〕正如前文提及的,目前还有很多重要问题是早期特殊教育法没有涉及或没有给予足够指导的。另外,由于美国的政治体制原因,许多法律条文的操作在各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其中难免存在优劣之分。如何确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三、对我国早期特殊教育的启示

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针对特殊教育和早期教育的立法,但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许多条文都指出要在早期对特殊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干预。例如,2008年4月2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了“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在《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也有相关的倡导性规定。但是,目前我国还缺乏明确和系统的关于早期特殊教育的立法。〔12〕

我国的早期特殊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和评估系统、大量的早期特殊儿童无法接受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特别是0~3岁阶段)、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仍有待提高等。虽然我国和美国的国情存在差异,但美国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的一些立法理念、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早期特殊教育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其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对于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特殊教育立法应以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为基础。政府应该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早期特殊教育领域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开展各项基础性的相关研究,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二,完善现有的法律政策体系,增加保障早期特殊儿童权利的内容,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早期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评估和诊断、早期教育和服务、经费投入、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问题作出规定。在发达地区可以率先试点建立特殊儿童通报系统,完善特殊儿童诊断和评估制度,并构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阶段的多元安置模式,探索全方位的家庭支持模式,有效开展早期干预。

第三,完善师资和专业人员建设体系,特别是早期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内容,在现有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的基础上开创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特殊教师师资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资质要求和标准,〔13〕同时关注各类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定,如育婴师等,借鉴美国多元化的早期干预服务内容,扩充我国早期干预服务的专业队伍。我们也要加强并鼓励包括特殊教育学、医学、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在内的早期发展领域内的多学科协作以及多方合作,提高家长和社会团体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的参与度,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四,通过立法进一步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它不仅对于个体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学前融合教育应该进一步扩大受教育对象,将年龄扩展到整个学前阶段,障碍类型从狭义的特殊教育向广义的特殊教育拓展,同时还要提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3〕〔8〕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A.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EB/OL〕.〔2008-08-24〕.idea.ed.gov.

〔2〕〔6〕ZIRKEL P A. The new IDEA〔J〕.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2007,(30):5-7.

〔4〕DANDHER J,SHACKELFORD J,HARBIN G. Revisiting a comparison of eligibility policies for infant/toddler programs and pre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004,(2):59-67.

〔5〕Department of Education.Assistance to states for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nd preschool grant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final rules〔J〕.Federal Register,2006,156:1-307.

〔7〕HYATT K J.The new IDEA: Changes,concerns, and questions〔J〕.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2007,(3):131-136.

〔9〕HARDMAN M L.Outlook on special education policy〔J〕.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2006,(4):2-8.

〔10〕BOE E E,COOK L H.The chronic and increasing shortage of fully certified teachers in special and general education〔J〕.Exceptional Children,2006,(4):443-460.

〔11〕SMITH B J.The federal role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next century: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000,(1):7-13.

〔12〕杨希洁.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4):63-68.

〔13〕Division for Early Childhood (DEC) of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Position statement:Personnel standards for early educa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EB/OL〕.〔2008-08-24〕.省略.

An Updated Review o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and Implement in America

Su Xueyun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Toby Long

(Center of Child & Human Development,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20057)

第9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早期儿童音乐教育 教育目的 教学方式

音乐具有教育功能,它不仅启迪智慧、诱发灵感、陶冶情操,同时还具有保健、对身心的调节以及疾病的治疗、娱乐等功能,因此,无论是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同样,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生理发育快、心理易塑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进行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儿童的音乐天才,为音乐事业培养人才。

从上世纪的80年代,我国各地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琴童大军”,直到如今,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独生的孩子在音乐艺术教育投资上都不吝啬。这些家长都想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或者是培养孩子成为音乐演奏家等愿望,这些愿望无疑是美好的,但在认识问题上也存在着偏差,第一,表现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上,第二,表现在教育的作用上,第三,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第四,表现在教学方式上。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

广义而言,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音乐素质以及在于认识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理论。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其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儿童音乐技能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以音乐教育为载体,通过传授唱歌、跳舞、乐器演奏、欣赏、音乐游戏等教学手段发展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音乐美的享受,并扩大视野,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发现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为他们将来成为音乐专业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早期的儿童音乐教育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会音乐领域中某一种专业技能,将来成为演奏家或演唱家。当然,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一定包括培养儿童的音乐特殊能力,发现儿童的音乐天赋,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但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也一定是培养和提高一般能力的教育途径,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开阔孩子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柏拉图认为:“人的一生最初的几岁很重要,儿童年幼且温顺,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人格的形成阶段,也是在他们心理上容易留下永恒记忆的阶段。”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艰苦的音乐学习过程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懈追求目标的热情。”同时,他认为利用音乐来教育儿童,让他们在充满美妙音乐的环境里聆听、歌唱是一件快乐的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早期教育应该从美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开始……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他还认为,教育对于个体而言,是为了培养各种美德,以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他强调,音乐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教育包含了一切富有陶冶人心灵的内容,这种教育可以培养出有教养的人。因此,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将为儿童的终生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三、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

如上文所述,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一定包括培养儿童的音乐特殊能力,但也一定是培养和提高一般能力的教育途径。因此,多数家长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其一般能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音乐家。但在当下,有部分家长由于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级各类的比赛影响,或是盲目追求音乐各专业技能中各种类别的考级,出现了随波逐流现象,有的家长相互攀比、相互竞争,甚至不顾孩子是否适合学习音乐的实际状况,孤注一掷,强迫孩子学习,便顺应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因此,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反而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儿童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早期儿童教育的总体目标。柏拉图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提出“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他认为,儿童的个体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天赋也不相同。他主张“不要强迫儿童学习,要善于利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把音乐游戏作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柏拉图对早期儿童教育和对塑造儿童未来的种种论断,对于现代的教育仍然有着借鉴意义。每一个儿童的潜在感受力和接受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发挥儿童的潜能,了解和掌握儿童的趣味,深入浅出、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教法灵活多样,融教育性和愉悦性为一体,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音乐思维空间,从而达到音乐教育审美的目的。

总之,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我们在实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的价值观,特别是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方式,通过音乐教育,真正使儿童得到音乐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品格在音乐美的感知和感受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音乐词典条目汇编・音乐教育学[M].邹爱民、马东风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