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医学学术论文精选(九篇)

医学学术论文

第1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1.完善艺术教育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学校教育的核心首先是课程的设置,加强新疆医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以发展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构建以必修课为基础,以选修课为发展导向,以第二课堂为必要补充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此外,对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基础设施进行长远规划,使艺术教育成为新疆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通过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提高医学生医学技术的艺术化过程,使医学生在临床治疗手段等方面更具人性化。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医学生掌握艺术诊断、艺术治疗、艺术康复等技能,达到开发医学艺术技术技能的目的。

2.全面实施医学生的艺术教育,建立三位一体的良好艺术环境。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提高医学生技能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控制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将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感悟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医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逐步提高医学生的艺术治疗手段。建立起学校、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健康文化氛围是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利于积极提升医科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新疆医科大学应充分发挥团委、艺术教研室、大学生社团的职能,鼓励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医院、高校与社会的交流,并有计划地定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荐医科院校优秀文艺节目参加自治区级艺术展演,不断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定期举办大学生文化节、艺术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3.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医学院校艺术教育水平,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医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分析判断能力。在医学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较高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及一专多能的教育能力;必须培养一批思想素质高、敬业水平好,理论能力强和医学知识全的专业教师。

4.加大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设施投入,重视考核体系的构建。新疆医科大学应该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设立专项基金,用以配备艺术教育所必需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对艺术教育的教学场地、活动场所等也应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大学图书馆合作,定制内容丰富的艺术图书资料和报刊杂志,方便大学生课余学习和查阅;并通过学生公寓、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立的各种艺术宣传栏,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的周边环境建设,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需求。让同学们在优美高雅的环境中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建立合理有效的艺术教育考核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应作为新疆医科大学一项基本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实施。量化考评方式可通过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艺术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总结

第2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1.1指标筛选对每次专家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程度,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而变异系数(CV)和Kendall秩相关系数(rk)则用来衡量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对于重要性赋值均数<0.3和CV>0.25的指标作为备选的删除指标,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完成指标的筛选。指标重要性程度评价采取Likert量表的形式来实现,分别赋值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5个等级。

1.2质量控制在实施调查前,向咨询专家详细介绍本研究的内容以及填写问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实施调查中,对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监控,在后期问卷回收中采用双人录入。

1.3统计学方法采用Kendall''''s秩相关检验。

2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15名专家筛选过程中,注重代表性和权威性并重的原则,所有专家都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对本研究内容相对熟悉,因此可以认为专家熟悉程度较好、判断依据充分,专家队伍权威性较高。本研究邀请的15名咨询专家的研究领域、职称和学历构成见表1。

2.2专家咨询质量

2.2.1专家积极程度本研究的3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达100.0%。3轮问卷调查中,专家均对咨询内容进行了严格的审阅,给予了严谨的指导、并给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并对指标的清晰度、可测量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和修订,表现出对本研究的极大支持。

2.2.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2个参数来表示。在第一轮专家征询中,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0;3个一级指标中,除了A1指标满分比为33.33%外,其余指标满分比>50%,9个二级指标的满分比均>50%;三级指标中,除了B1下的3个三级指标外,其余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0。在第二轮和第三轮征询中,修正后评价指标体系的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0,满分比均>50%。说明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专家基本取得了较为集中的意见(见表2)。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本研究中,对专家协调程度采用CV和rk来评价。CV表示专家对某一个指标的波动程度,rk越小说明专家协调程度越高[3],其计算公式为。而rk反映了不同被调查者对指标评分的一致程度。3轮专家征询中,所有指标的CV均介于0.021和0.239之间,对3轮专家征询的评价结果进行Kendall''''s秩相关检验,rk分别为0.313、0.451和0.457,均P<0.05,提示3轮专家征询意见协调性较好。3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协调程度见表3。

2.3指标修订与筛选第一轮咨询后,根据专家意见,将二级指标“B1学术信息价值意识”下的“具备信息素养认知”、“认识学术信息的重要性”和“认识学术信息素养的重要性”3个三级指标删除,增加“认识学术信息的理论价值”、“认识学术信息的应用价值”、“学术信息的交流价值”3个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B3学术信息获取”下增加“从医学实验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从临床治疗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从师生传承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和“从学术会议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4个二级指标,并对部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归属进行了调整。第二轮咨询后,根据专家意见,在二级指标“B5学术信息应用”中增加了三级指标“筛选所需学术信息的能力”,删除三级指标“学术信息的交流价值”,并对部分指标的文字描述进行修正,专家意见基本一致。第三轮专家咨询中,根据专家意见又对部分指标描述进行了修正,并依据专家评分和指标筛选条件对指标进行最终评价,所有指标均满足指标筛选条件,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医学研究生学术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第3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1.引言

近20多年来,医学影像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结果使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也更高。20世纪70年代初,X-CT的发明曾引发了医学影像领域的一场革命,与此同时,核磁共振成像象(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超声成像、数字射线照相术、发射型计算机成像和核素成像等也逐步发展。计算机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作为这些成像技术的发展基础,带动着现代医学诊断正产生着深刻的变革。各种新的医学成像方法的临床应用,使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将各种成像技术得到的信息进行互补,也为临床诊断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在目前的影像医疗诊断中,主要是通过观察一组二维切片图象去发现病变体,往往需要借助医生的经验来判定。至于准确的确定病变体的空间位置、大小、几何形状及与周围生物组织的空间关系,仅通过观察二维切片图象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二维切片图象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人体器官、软组织和病变体的分割提取、三维重建和三维显示,可以辅助医生对病变体及其它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定性甚至定量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它在医疗教学、手术规划、手术仿真及各种医学研究中也能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对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

2.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

2.1三维可视化概述

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很多,但基本步骤大体相同,如图.。从#$/&’(或超声等成像系统获得二维断层图像,然后需要将图像格式(如0(#1&)转化成计算机方便处理的格式。通过二维滤波,减少图像的噪声影响,提高信噪比和消除图像的尾迹。采取图像插值方法,对医学关键部位进行各向同性处理,获得体数据。经过三维滤波后,不同组织器官需要进行分割和归类,对同一部位的不同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以利于进一步对某感兴趣部位的操作。根据不同的三维可视化要求和系统平台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三维体绘制,实现三维重构。

2.2关键技术:

图像分割是三维重构的基础,分割效果直接影像三维重构的精确度。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割成有意义的子区域,由于医学图像的各区域没有清楚的边界,为了解决在医学图像分割中遇到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入模糊理论的模糊阀值、模糊边界和模糊聚类等概念。快速准确的分离出解剖结构和定位区域位置和形状,自动或半自动的图像分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应用中有聚类法、统计学模型、弹性模型、区域生长、神经网络等适用于医学图像分割的具体方法。

由于可以对同一部位用不同的成像仪器多次成像,或用同一台仪器多次成像,这样产生了多模态图像。多模态图像提供的信息经常相互覆盖和具有互补性,为了综合使用多种成像模式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需要对各个模态的原始图像进行配准和数据融合,其整个过程称为数据整合。整合的第一步是将多个医学图像的信息转换到一个公共的坐标框架内的研究,使多幅图像在空间域中达到几何位置的完全对应,称为三维医学图像的配准问题。建立配准关系后,将多个图像的数据合成表示的过程,称为融合。在医学应用中,不同模态的图像还提供了不互相覆盖的结构互补信息,比如,当CT提供的是骨信息,MRI提供的关于软组织的信息,所以可以用逻辑运算的方法来实现它们图像的合成。

当分割归类或数据整合结束后,对体数据进行体绘制。体绘制一般分为直接体绘制和间接体绘制,由于三维医学图像数据量很大,采用直接体绘制方法,计算量过重,特别在远程应用和交互操作中,所以一般多采用间接体绘制。在图形工作站上可以进行直接体绘制,近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快速发展,新的算法,如三维纹理映射技术,考虑了计算机图形硬件的特定功能及体绘制过程中的各种优化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直接体绘制的速度。体绘制根据所用的投影算法不同加以分类,分为以对象空间为序的算法(又称为体素投影法)和以图像空间为序的算法!又称为光线投射法",一般来说,体素投影法绘制的速度比光线投射法快。由于三维医学图像的绘制目的在于看见内部组织的细节,真实感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医学应用中的绘制要突出特定诊断所需要的信息,而忽略无关信息。另外,高度的可交互性是三维医学图像绘制的另一个要求,即要求一些常见操作,如旋转,放大,移动,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或至少是在一个可以忍受的响应时间内完成。这意味着在医学图像绘制中,绘制时间短的可视化方法更为实用。

未来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将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不仅仅是获得体数据的工具,更主要的是能创造一个虚拟环境。

3.医学图像分割

医学图像分割就是一个根据区域间的相似或不同把图像分割成若干区域的过程。目前,主要以各种细胞、组织与器官的图像作为处理的对象,图像分割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理论方法。

3.1基于统计学的方法

统计方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从统计学出发的图像分割方法把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看作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观察到的图像是对实际物体做了某种变换并加入噪声的结果,因而要正确分割图像,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找出以最大的概率得到该图像的物体组合。用吉布斯(Gibbs)分布表示的Markov随机场(MRF)模型,能够简单地通过势能形式表示图像像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周刚慧等结合人脑MR图像的空间关系定义Markov随机场的能量形式,然后通过最大后验概率(MAP)方法估计Markov随机场的参数,并通过迭代方法求解。层次MRF采用基于直方图的DAEM算法估计标准有限正交混合(SFNM)参数的全局最优值,并基于MRF先验参数的实际意义,采用一种近似的方法来简化这些参数的估计。林亚忠等采用的混合金字塔Gibbs随机场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最大后验估计计算量庞大和Gibbs随机场模型参数无监督及估计难等问题,使分割结果更为可靠。

3.2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方法

医学图像一般较为复杂,有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也即模糊性。所以有人将模糊理论引入到图像处理与分析中,其中包括用模糊理论来解决分割问题。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形分割方法包括模糊阈值分割方法、模糊聚类分割方法等。模糊阈值分割技术利用不同的S型隶属函数来定义模糊目标,通过优化过程最后选择一个具有最小不确定性的S函数,用该函数表示目标像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隶属函数的选择。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方法通过优化表示图像像素点与C各类中心之间的相似性的目标函数来获得局部极大值,从而得到最优聚类。Venkateswarlu等[改进计算过程,提出了一种快速的聚类算法。

3.2.1基于模糊理论的方法

模糊分割技术是在模糊集合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很好地处理MR图像内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对噪声不敏感。模糊分割技术主要有模糊阈值、模糊聚类、模糊边缘检测等。在各种模糊分割技术中,近年来模糊聚类技术,特别是模糊C-均值(FCM)聚类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FCM是一种非监督模糊聚类后的标定过程,非常适合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特点的MR图像。然而,FCM算法本质上是一种局部搜索寻优技术,它的迭代过程采用爬山技术来寻找最优解,因此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得不到全局最优解。近年来相继出现了许多改进的FCM分割算法,其中快速模糊分割(FFCM)是最近模糊分割的研究热点。FFCM算法对传统FCM算法的初始化进行了改进,用K-均值聚类的结果作为模糊聚类中心的初值,通过减少FCM的迭代次数来提高模糊聚类的速度。它实际上是两次寻优的迭代过程,首先由K-均值聚类得到聚类中心的次最优解,再由FCM进行模糊聚类,最终得到图像的最优模糊分割。

3.2.2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按拓扑机构来分,神经网络技术可分为前向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神经网络应用于医学图像分割,如江宝钏等利用MRI多回波性,采用有指导的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脑部MR图像进行自动分割。而Ahmed和Farag则是用自组织Kohenen网络对CT/MRI脑切片图像进行分割和标注,并将具有几何不变性的图像特征以模式的形式输入到Kohenen网络,进行无指导的体素聚类,以得到感兴趣区域。模糊神经网络(FNN)分割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们的青睐,黄永锋等提出了一种基于FNN的颅脑MRI半自动分割技术,仅对神经网络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糊化和去模糊化,其分割结果表明FNN分割技术的抗噪和抗模糊能力更强。

3.2.3基于小波分析的分割方法

小波变换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数学工具,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时一频局部化特征、尺度变化特征和方向特征,因此在图像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波变换和分析作为一种多尺度多通道分析工具,比较适合对图像进行多尺度的边缘检测,典型的有如Mallat小波模极大值边缘检测算法[6

3.3基于知识的方法

基于知识的分割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知识的获取,即归纳提取相关知识,建立知识库;(2)知识的应用,即有效地利用知识实现图像的自动分割。其知识来源主要有:(1)临床知识,即某种疾病的症状及它们所处的位置;(2)解剖学知识,即某器官的解剖学和形态学信息,及其几何学与拓扑学的关系,这种知识通常用图谱表示;(3)成像知识,这类知识与成像方法和具体设备有关;(4)统计知识,如MI的质子密度(PD)、T1和T2统计数据。Costi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模糊分割技术,首先对图像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利用相应的知识对各组织进行模糊边缘检测。而谢逢等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人脑三维医学图像分割显示的方法。首先,以框架为主要表示方法,建立完整的人脑三维知识模型,包含脑组织几何形态、生理功能、图像灰度三方面的信息;然后,采用“智能光线跟踪”方法,在模型知识指导下直接从体积数据中提取并显示各组织器官的表面。

3.4基于模型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图像的先验知识建立模型,有动态轮廓模型(ActiveContourModel,又称Snake)、组合优化模型等,其中Snake最为常用。Snake算法的能量函数采用积分运算,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对目标的局部模糊也不敏感,但其结果常依赖于参数初始化,不具有足够的拓扑适应性,因此很多学者将Snake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王蓓等利用图像的先验知识与Snake结合的方法,避开图像的一些局部极小点,克服了Snake方法的一些不足。Raquel等将径向基网络(RBFNNcc)与Snake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该混合模型是静态网络和动态模型的有机结合;(2)Snake的初始化轮廓由RBFNNcc提供;(3)Snake的初始化轮廓给出了最佳的控制点;(4)Snake的能量方程中包含了图像的多谱信息。Luo等提出了一种将livewire算法与Snake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序列的交互式分割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在少数用户交互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可靠地得到一个医学图像序列的分割结果。

由于医学图像分割问题本身的困难性,目前的方法都是针对某个具体任务而言的,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法。综观近几年图像分割领域的文献,可见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研究的几个显著特点:(1)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现有任何一种单独的图像分割算法都难以对一般图像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因而更加注重多种分割算法的有效结合;(2)在目前无法完全由计算机来完成图像分割任务的情况下,半自动的分割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使人仅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不可少的干预,从而得到满意的分割结果是交互式分割方法的核心问题;(3)新的分割方法的研究主要以自动、精确、快速、自适应和鲁棒性等几个方向作为研究目标,经典分割技术与现代分割技术的综合利用(集成技术)是今后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方向。

4.医学图像配准和融合

医学图像可以分为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2个部分。解剖图像主要描述人体形态信息,功能图像主要描述人体代谢信息。为了综合使用多种成像模式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常常需要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整合的第一步就是使多幅图像在空间域中达到几何位置的完全对应,这一步骤称为“配准”。整合的第二步就是将配准后图像进行信息的整合显示,这一步骤称为“融合”。

在临床诊断上,医生常常需要各种医学图像的支持,如CT、MRI、PET、SPECT以及超声图像等,但无论哪一类的医学图像往往都难以提供全面的信息,这就需要将患者的各种图像信息综合研究19],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解决图像的配准(或叫匹配)和融合问题。医学图像配准是确定两幅或多幅医学图像像素的空间对应关系;而融合是指将不同形式的医学图像中的信息综合到一起,形成新的图像的过程。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必需的预处理技术,反过来,图像融合是图像配准的一个目的。

4.1医学图像配准

医学图像配准包括图像的定位和转换,即通过寻找一种空间变换使两幅图像对应点达到空间位置上的配准,配准的结果应使两幅图像上所有关键的解剖点或感兴趣的关键点达到匹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图像配准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1993年Petra等]综述了二维图像的配准方法,并根据配准基准的特性,将图像配准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基于外部特征(有框架)的图像配准和基于内部特征(无框架)的图像配准。基于外部特征的方法包括立体定位框架法、面膜法及皮肤标记法等。基于外部特征的图像配准,简单易行,易实现自动化,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可以作为评估无框架配准算法的标准。但对标记物的放置要求高,只能用于同一患者不同影像模式之间的配准,不适用于患者之间和患者图像与图谱之间的配准,不能对历史图像做回溯性研究。基于内部特征的方法是根据一些用户能识别出的解剖点、医学图像中相对运动较小的结构及图像内部体素的灰度信息进行配准。基于内部特征的方法包括手工交互法、对应点配准法、结构配准法、矩配准法及相关配准法。基于内部特征的图像配准是一种交互性方法,可以进行回顾性研究,不会造成患者不适,故基于内部特征的图像配准成为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有了新的进展,在配准方法上应用了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例如应用最大化的互信息量作为配准准则进行图像的配准,在配准对象方面从二维图像发展到三维多模医学图像的配准。例如Luo等利用最大互信息法对CT-MR和MR-PET三维全脑数据进行了配准,结果全部达到亚像素级配准精度。在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方面引入信号处理技术,例如傅氏变换和小波变换。小波技术在空间和频域上具有良好的局部特性,在空间和频域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应用小波技术多分辨地描述图像细貌,使图像由粗到细的分级快速匹配,是近年来医学图像配准的发展之一。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Sharma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动配准刚体图像方法,使用小波变换获得多模图像特征点然后进行图像配准,提高了配准的准确性。另外,非线性配准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对于非刚性对象的图像配准更加适用,配准结果更加准确。

目前许多医学图像配准技术主要是针对刚性体的配准,非刚性图像的配准虽然已经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但同刚性图像相比还不成熟。另外,医学图像配准缺少实时性和准确性及有效的全自动的配准策略。向快速和准确方面改进算法,使用最优化策略改进图像配准以及对非刚性图像配准的研究是今后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方向。

4.2医学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多幅图像间的冗余数据的处理来提高图像的可读性,对多幅图像间的互补信息的处理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获取的影像反映了不同的信息:功能图像(SPECT、PET等)分辨率较差,但它提供的脏器功能代谢和血液流动信息是解剖图像所不能替代的;解剖图像(CT、MRI、B超等)以较高的分辨率提供了脏器的解剖形态信息,其中CT有利于更致密的组织的探测,而MRI能够提供软组织的更多信息。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融合把有价值的生理功能信息与精确的解剖结构结合在一起,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资料。

医学图像的融合可分为图像融合的基础和融合图像的显示。(1)图像融合的基础:目前的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分为2大类,一类是以图像像素为基础的融合法;另一类是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融合方法。以图像像素为基础的融合法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融合图像,为源图像,为相应的权重。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融合方法在原理上不够直观且算法复杂,但是其实现效果较好。图像融合的步骤一般为:①将源图像分别变换至一定变换域上;②在变换域上设计一定特征选择规则;③根据选取的规则在变换域上创建融合图像;④逆变换重建融合图像。(2)融合图像的显示:融合图像的显示方法可分成2种:空间维显示和时间维显示。

目前,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中还存在较多困难与不足。首先,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有效的广义融合模型尚未形成。以致现有的技术方法还只是针对具体病症、具体问题发挥作用,通用性相对较弱。研究的图像以CT、MRI、核医学图像为主,超声等成本较低的图像研究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肿瘤成像等;其次,由于成像系统的成像原理的差异,其图像采集方式、格式以及图像的大小、质量、空间与时间特性等差异大,因此研究稳定且精度较高的全自动医学图像配准与融合方法是图像融合技术的难点之一;最后,缺乏能够客观评价不同融合方法融合效果优劣的标准,通常用目测的方法比较融合效果,有时还需要利用到医生的经验。

在图像融合技术研究中,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其中小波变换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非线性配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将是今后图像融合研究的热点与方向。随着三维重建显示技术的发展,三维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维图像的融合和信息表达,也将是图像融合研究的一个重点。

5.医学图像纹理分析

一般认为图像的纹理特征描述物体表面灰度或颜色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物体自身属性有关,是某种纹理基元的重复。Sklansky早在1978年给出了一个较为适合于医学图像的纹理定义:“如果图像的一系列固有的统计特性或其它的特性是稳定的、缓慢变化的或者是近似周期的,那么则认为图像的区域具有不变的纹理”。纹理的不变性即指纹理图像的分析结果不会受到旋转、平移、以及其它几何处理的影响。目前从图像像素之间的关系角度,纹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5.1统计法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图像像素的灰度值的分布与相互关系,找出反映这些关系的特征。基本原理是选择不同的统计量对纹理图像的统计特征进行提取。这类方法一般原理简单,较易实现,但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该方法主要适合医学图像中那些没有明显规则性的结构图像,特别适合于具有随机的、非均匀性的结构。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共生矩阵法,其中有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co-occurrencematrix,GLCM)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杜克大学的R.Voracek等使用GLCM对肋间周边区提取的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进行计算,测出了有意义的纹理参数。另外,还有长游程法(runlengthmatrix,RLM),其纹理特征包括短游程优势、长游程优势、灰度非均匀化、游程非均匀化、游程百分比等,长游程法是对图像灰度关系的高阶统计,对于给定的灰度游程,粗的纹理具有较大的游程长度,而细的纹理具有较小的游程长度。

5.2结构法

结构分析方法是分析纹理图像的结构,从中获取结构特征。结构分析法首先将纹理看成是有许多纹理基元按照一定的位置规则组成的,然后分两个步骤处理(1)提取纹理基元;(2)推论纹理基元位置规律。目前主要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处理纹理图像,该方法适合于规则和周期性纹理,但由于医学图像纹理通常不是很规则,因此该方法的应用也受到限制,实际中较少采用。

5.3模型法

模型分析方法认为一个像素与其邻域像素存在某种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符合某种概率关系的。模型法通常有自回归模型、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Gibbs随机场模型、分形模型,这些方法都是用模型系数来表征纹理图像,其关键在于首先要对纹理图像的结构进行分析以选择到最适合的模型,其次为如何估计这些模型系数。如何通过求模型参数来提取纹理特征,进行纹理分析,这类方法存在着计算量大,自然纹理很难用单一模型表达的缺点。

5.4频谱法

频谱分析方法主要基于滤波器理论,包括傅立叶变换法、Gabor变换法和小波变换法。

1973年Bajcsy使用傅立叶滤波器方法分析纹理。Indhal等利用2-D快速傅立叶变换对纹理图像进行频谱分析,从而获得纹理特征。该方法只能完成图像的频率分解,因而获得的信息不是很充分。1980年Laws对图像进行傅氏变换,得出图像的功率谱,从而提取纹理特征进行分析。

Gabor函数可以捕捉到相当多的纹理信息,且具有极佳的空间/频域联合分辨率,因此在实际中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小波变换法大体分金子塔形小波变换法和树形小波变换法(小波包法)。

小波变换在纹理分析中的应用是Mallat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主要用二值小波变换(DiscreteWaveletTransform,DWT),之后各种小波变换被用于抽取纹理特征。传统的金字塔小波变换在各分解级仅对低频部分进行分解,所以利用金字塔小波变换进行纹理特征提取是仅利用了纹理图像低频子带的信息,但对某些纹理,其中高频子带仍含有有关纹理的重要特征信息(如对具有明显的不规则纹理的图像,即其高频子带仍含有有关纹理的重要特征)得不到利用。使用在每个分解级对所有的频率通道均进行分解的完全树结构小波变换提取特征,能够较全面地提取有关纹理特征。

由于医学图像及其纹理的复杂性,目前还不存在通用的适合各类医学图像进行纹理分析的方法,因而对于各类不同特点的医学图像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最适合的纹理分析技术。另外,在应用某一种纹理分析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时,寻求最优的纹理特征与纹理参数也是目前医学图像纹理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

6.总结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医学图像处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水平,与多学科理论的交叉融合、医务人员和理论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多维、多参数以及多模式图像在临床诊断(包括病灶检测、定性,脏器功能评估,血流估计等)与治疗(包括三维定位、体积计算、外科手术规划等)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P.Suetens.FundamentalsofMedicalImag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

[2]刘俊敏,黄忠全,王世耕,张颖.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医疗卫生设备,2005,Vol26

(12):25-26.

[3]田娅,饶妮妮,蒲立新.国内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最新动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Vol31(5):

485-489.

[4]周刚慧,施鹏飞.磁共振图像的随机场分割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Vol35(11):1655.

[5]ZhangHM,YuanZJ,CaiZM.SegmentationofMRIusinghierarchicalmarkovrandomfield[J].Journalof

Software,2002,Vol13(9):1779.

[6]林亚忠,陈武凡,杨丰.基于混合金字塔吉布斯随机场模型的图像分割[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4,Vol23(1):79.

[7]聂生东,陈瑛,顾顺德.磁共振颅脑图像快速模糊聚类分割算法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1,

Vol20(2):104.

[8]江宝钏,张钧良.基于BP神经网络的MRI分割[J].微机发展,2000,Vol1:67.

[9]AhmedMN,FaragA.Two-stageneuralnetworkforvolumesegmentationofmedicalimages[J].Proceedings

of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uralNetworks,1997,Vol28(3):1373.

[10]黄永峰,岑康,司京玉等.模糊神经网络在颅脑磁共振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

学报,2003,Vol22(6):508.

[11]CostinH,RotariuCR.Knowledge-basedcontourdetectioninmedicalimagingusingfuzzylogic[J].

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CS’03,2003,1:273.

[12]谢逢,罗立民,田雪琴.基于知识的人脑三维医学图像分割显示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7,

Vol14(2):124.

[13]王蓓,张立明.利用图像先验知识与Snake结合对心脏序列图像的分割[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Vol42(1):81.

[14]RaquelVC,VeronicaMB,OscarYS.Couplingofradial-basisnetworkandactivecontourmodelformulti

spectralbrainMRIsegmentation[J].IEEETransactionsonBiomedicalEngineering,2004,Vol51(3):459.

[15]LuoXP,TianJ,LinY.Analgorithmforsegmentationofmedicalimageseriesbasedonactivecontour

model[J].JournalofSoftware,2002,Vol13(6):1050.

[16]HallpikeL,HawkesDJ.Medicalimageregistration:Anoverview[J].BrInstituteRadiol,2004,Vol14(6):

455-463.

[17]PetraA,ElsenV.MedicalImagemaching:Areviewwithclassification[J].IEEETransMedImage,1993,

Vol12(3):26-39.

[18]LuoShuo-qian,LiXiang.Implementationofmutualinformationbasedmulti-modalitymedicalimage

registration[A].EngMedBillSocProc22ndAnnIntConfIEEE[C].NavyPierConventionCenterChicago,

Illinois,USA: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nd,2000,2:1447-1450.

[19]SharmanR,TylerJM,PianykhOL,etal.Afastandaccuratetomethodtoregistermedicalimagesusing

waveletmodulusmaxima[J].PattRecogLett,2000,21:447-462.

[20]LesterH,ArridgeSR.ASurveyofhierarchiclnon-linearmedicalimageregistration[J].PatternRecognition,

1999,32:129-149.

[21]卢健,胡志忠,杨如乃.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6,Vol27(3):163-167.

[22]王新成.高级图像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3]RVoracek,HPMcAdams,puterAidedDiagnosisofInterstitialLungDisease:aTexture

FeatureExtractionandClassificationApproach[J].ProcofSPIE,1998,3338:1502-1509.

第4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是患者最担心又最缺乏知识的一部份,如何让患者了解并预防这些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伤害,是医学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向患者宣教的保健知识。现将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医学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6月—2011年5月共安置起搏器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4.3岁;文化程度:文盲2例,高中以下学历例17例,大专学历8例,本科以上学历4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病史最短5个月,最长17年,平均4.7年。

1.2方法

1.2.1起搏器介绍

采用的起搏器类型:其中R波抑制型心室起搏器(VVI)16例,全自动型起搏器(DDD)9例,P波抑制型心房起搏器(AAI)2例,频率应答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R)1例,频率应答R波抑制型心室起搏器(VVIR)1例,频率应答全自动型起搏器(DDDR)1例,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1例。安置永久性起搏器静脉选用:其中头静脉19例,锁骨下静脉7例,其他静脉5例。

1.2.2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医学护理措施

1.2.2.1心理医学护理

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最担心的就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起搏器故障停止工作。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耐心地讲解永久性起搏器的工作原理,起搏器的常见故障的表现和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措施,让患者能科学、正确的看待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务人员。

1.2.2.2加强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及起搏器工作情况

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意识状态变化,尤其要注意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同时要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做到故障早发现,早处理,尽量把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小。

1.2.2.3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医学护理

1.2.2.3.1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24h内禁止翻身,绝对卧床。术后7天内患侧肢体制动,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给予积极处理,如患者出现肩部肌肉抽动,可能为导线脱离,此时应立即给予处理。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剧烈过激的动作。指导患者发现有敷料脱落或碰湿要及时更换;不穿过紧的内衣,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出现局部红肿痛,甚至皮肤溃破,应积极给予处理[2】。

1.2.2.3.3.2术后教会患者自探脉搏监测脉搏应该在同一种身体状态下进行。监测脉搏应该坚持,尤其在安置初期及电池寿命将至时,初期探测脉搏可了解起搏情况,末期探测则可及早发现电池剩余能量。一般来说,每日正确探测脉搏,连续7天以上,每日脉搏比以前少7次或以上,应及时处理。

1.2.2.3.3.3一般在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头晕乏力等症状会随之改善或消失,但术后如果这些症状仍持续存在,尤其是发生在心室起搏的患者身上,应确诊是否为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3]。一旦确诊症状明显则需要更换房室顺序或心房同步起搏器。安置起搏器术后是否应该继续服药取决于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发展。如果患者原来伴有其他心脏疾患或心功能较差,应该坚持服药,这样可以降低起搏器本身对心功能的影响。

1.2.2.3.3.4应说服患者,消除其顾虑,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这样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功能锻炼应该在拆线后即可进行,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早期功能锻炼可能会有轻微的切口疼痛,这属正常现象,叮嘱患者在出院回家后仍应坚持下去。

1.2.2..4饮食医学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心情开朗、保持情绪稳定,同时要戒掉烟酒,吃饭不宜过饱[4]。应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粗纤维素的低脂饮食,避免食入产气食物,防止便秘。

1.2.2.5出院指导

1.2.2.5.1随身携带起搏器担保卡担保卡上有您的姓名、地址、电话、心脏起搏器型号、起搏方式、起搏频率、植入日期及手术医生联系方式等,如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别人帮助。术后早期您不能做过量的体力活动,以感觉舒服、不过度疲劳为限制[5]。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轻微的家务劳动。避免剧烈运动和用患侧肢体做暴力活动,以免猛烈拉动导线,造成导线折断。洗澡水温不要太高或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引起心跳加快。术前没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术后可胜任一般的工作。但有些磁场大的环境可能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如感到轻微的发热或心跳加速,请立即将设备关闭,心脏起搏器即可恢复正常工作。

1.2.2.5.2电吹风及电剃须刀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但不要频繁地起闭开关,更不能放置于心脏起搏器之上。电烤箱、吸尘器、电熨斗、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食品加工器等也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但要确保无漏电,以免有触电危险。在使用电磁炉和老式微波炉时应保持1米的距离,以免电磁辐射干扰心脏起搏器工作。不要把移动电话放在心脏起搏器同侧衣袋内通话时应尽量用心脏起搏器对侧的耳朵通话,与心脏起搏器的距离应保持在15cm之外,避免话机对心脏起搏器造成影响。避免接近强磁场和强电场、电台、电视发射站、雷达探测站、发电机、变压器等均有强磁场和强电场,应绝对禁止接近。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可以乘坐飞机,只要在机场向安检员出示起搏器识别卡,就不需要再从金属探测器走过,可以安全过关。

1.2.2.5.3每天起床后立即触摸检查自己的脉搏。每次数1分钟,如白天检查应先静坐5分钟后使心率慢下来,再触摸脉搏。活动后自身脉率可能较心脏起搏器基础频率增高。如脉率低于起搏器基础频率,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1.2.2.5.4在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必须长期观察和随访,这样对健康和生命才有保障。出院后半年内每1-3个月,到医院随访一次测起搏器功能,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1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应缩短随访时间。

2结果

31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皮肤感染。1例心律失常是由于电极移位造成的,1例出现皮肤感染是由于患者高龄皮下组织菲薄合并有糖尿病导致的。2例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后都痊愈出院。

3讨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技术不断更新,作为起搏器中的一种——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临床上主要用于所有需长时间起搏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技术,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特别容易发生于安置久性性心脏起搏器的早期,常见原因多是由于起搏器故障、心内膜感染、电极移位等。由于心脏起搏器受外界电磁场干扰而出现心室或心房触发型起搏器误被外界信号触发而引起心动过速。(2)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多发生于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七天内,其中术后第一天最容易发生。原因常见于改变、电极在心腔内张力过大、右心室过大、活动牵拉等。另外由于人在行走时上肢经常做摆动动作,这样可能会导致导线绝缘层破损或导线断裂,局部漏电,使心脏起搏器起搏失效。(3)起搏阈值增高:安置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7—14天阈值可增高2倍左右,四周后可稳定在初始阈值的2倍,称生理性阈值升高。若在此期后阈值仍很高,则多为不正常,原因常见于电极与心内膜接触不良和电极位置不佳。(4)感染及皮肤坏死:全身感染比较少见,局部感染多由于瘦弱及高龄病人因皮下组织菲薄,起搏器磨破皮肤而感染,或是由于埋藏囊腔脓肿形成、炎症感染、积血引起。皮肤坏死多发生于消瘦的病人,且多发生在术后早期。原因多由于皮囊张力扩大,起搏器系统埋藏过浅引起。(5)起搏系统故障:起搏系统连接故障、电池不足、绝缘损害、线路不良、电极移位等故障,都会引起起搏失效或心律失常。(6)心功能减退: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如果本身就心功能比较差,安装起搏器只能解决心脏传导的问题,而无法解决心功能的问题,同时还会引起心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的可能。(7)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患者出现头胀、心慌、头昏、血管搏动等症状。(8)肢体功能障碍: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患者由于切口处疼痛或对起搏器不习惯等原因,患者多过度约束肢体活动,久之会引起关节韧带粘连,肌肉废用性萎缩,从而导致肢体功能障碍。

第5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手术

 

骨盆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压砸伤及高处坠落伤,往往为高能量所致,可引起骨盆环完整性的破裂和髋臼骨折,常伴有大出血。传统以骨牵引、悬吊、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但常因骨折复位不良造成骨盆畸形,肢体短缩疼痛,以及肢体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目前多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降低其住院和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我科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采用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62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均为高能损伤,其中车祸伤15例,塌方9例,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6例。均存在不同类型的合并伤:胫腓骨骨折14例,股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6例,髋臼骨折4例医学论文医学论文,跟骨骨折2例。其中失血性休克18例,尿路损伤5例,脑外伤6例。根据术前x线片资料,采用Tile骨盆骨折分类方法进行分类,B1型8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6例,C2型8例,C3型3例。

1.2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本组36例中,伴严重失血性休克者18例,首先抗休克治疗,快速输血、补液,同时积极止血,处置危及生命的合并症。B型19例旋转不稳定行骨盆吊带固定;C型17例旋转加垂直不稳定行患侧股骨髁上牵引。均摄X线片,21例行CT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部位及移位的方向、程度,确定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

1.2.2手术方法 在病人全身状况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后,一般在伤后6~10 d 施行手术。患者取仰卧位,移位不明显者采用局部麻醉,骨折移位需要手术中复位患者采用腰麻。对B 型骨盆骨折,采用前路或同时前、后路固定,对C 型骨盆骨折,均采用前、后路同时固定。根据手术需要选择性锐性剥开髂肌在髂嵴的止点,骨膜下剥离后,沿切口向内切开腹外斜肌及腹直肌腱膜,打开腹股沟管,分离并牵开保护精索或圆韧带,分离股外侧皮神经。然后配合牵引和体位进行复位,选择合适长度的骨盆钢板,塑形后放置于真骨盆缘上方,螺钉固定。复位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用2 枚直径6. 5 mm 的螺钉) 及髂骨翼后部骨折(用2~3块4~6 孔钢板),单纯耻骨联合分离,采用耻骨联合上弧形切口,用4—6孔重建钛板固定。合并耻骨支、髋臼骨折、骶髂关节分离者采用髂腹股沟切开,骨折复位后用异型钢板固定,置负压引流管引流毕业论文格式。

2 结 果

本组36例,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2.3h,术中出血300-1200ml,平均6.5ml。36例均获得随访至今,平均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皮肤切口渗液6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后遗腰骶部分神经功能受损;术后尿道狭窄接受再手术1例,所有病例无明显盆部畸形,无双下肢不等长和骶髂部疼痛,优2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

3 讨 论

骨盆骨折常因肌肉强烈收缩或直接撞击发生骨折医学论文医学论文,由于盆腔壁血管丰富,邻近脏器多,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尿道、直肠肛管及神经血管损伤。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其早期病死率主要是由于继发不可控制的出血,晚期病死率主要是由于合并损伤导致败血症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早期诊断、尽快早期骨折复位固定是控制出血、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骨盆前后环均有损伤破坏,其中后环损伤程度决定其稳定程度[1]。内固定是近年来治疗骨盆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创伤小,固定效果确切,已成为骨盆后环损伤一骶髂复合体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对骨盆骨折骨盆后环损伤处理的基点是必须以恢复骶髂复合体完整性为前提。采用髂腹股沟人路,能直视下显露骶髂关节的前面、髂骨、耻骨上支至耻骨联合,能一次完成骨折的整复固定。骶骨骨折、肥胖等最好选择闭合或后方手术人路固定。外固定架主要适用于B型旋转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固定,内固定对C型骨折有良好的固定作用。适应症的选择: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cm的损伤;耻骨联合重叠;伴有耻骨上支重叠的骨折;斜形骨折;单侧或双侧的耻骨支、坐骨支骨折;髂骨多处骨折或粉碎骨折;髋臼骨折;骶髂关节骨折或伴脱位;骶骨骨折;开放性骨折等[2]。

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要点:①术前股骨髁上牵引,术中边牵引边手术复位,可维持复位的效果。②对后柱合并后壁骨折者,应先复位固定后柱,再复位固定后壁。③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更多采用复合的、多方位、立体的固定模式。可采用螺钉、棒、钢板等相结合。④要求术前认真研究骨折情况,准备复位器械。

本组显示优良率为91.7%。其手术内固定最大程度增加骨盆稳定性,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术后无需骨牵引,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练;使骨盆骨折与合并伤治疗间的矛盾更易解决,有利于多发伤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马克,张巍,王伟,等.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8):553-554.

[2]姜保国译.骨盆与髋臼骨折[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57-60

第6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

VEGF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分裂原,是一种肝素结合双链糖蛋白,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VEGF家族具有众多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及胎盘生长因子。VEGF家族众多成员中,VEGF-A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最重要,是血管生成过程的主要介导者。许多研究已证实,VEGF存在于人卵泡液中,且与卵泡液的聚集及卵泡膜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是介导卵巢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女性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中,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局部可产生VEGF,且卵泡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血清VEGF。血清及卵泡液中VEGF表达增高的意义在于通过诱导卵泡周围微毛细血管生成,使卵泡有更多机会得到血液中FSH和LH,刺激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同时,在VEGF的刺激下,卵泡壁可形成丰富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卵泡从血液中吸收大量的必需营养物质促进自身生长。研究表明,从窦性卵泡到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从中等大小卵泡到排卵前卵泡的卵泡膜细胞上,VEGF表达强度随着卵泡发育而增强。因此,排卵前VEGF升高可能间接地反应了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是反映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通过研究VEGF与女性生殖的关系,发现发育中的卵泡颗粒细胞可合成VEGF并以旁分泌的方式释放到卵泡液中,诱导卵泡周围血管的生长。卵泡液VEGF水平与卵母细胞的成熟有关,卵母细胞成熟率随着VEGF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卵泡液VEGF水平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卵母细胞具有较高的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当卵泡液VEGF水平较低时,卵泡膜血管生成减少,血管通透性下降,卵母细胞内功能完善的线粒体数减少,卵母细胞ATP含量下降,从而使卵子成熟过程中的各种生物学过程效率降低,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其后续发育能力。文献报道,VEGF在卵泡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卵泡期受HCG的调节,增加卵泡膜及卵泡壁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促进卵泡液的聚集,为卵泡液各种细胞因子前体物质的运输和激素的合成提供条件,同时在黄体形成时促进毛细血管网的构建。

2、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

Ang是一种具有4个成员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分别为Ang-1、Ang-2、Ang-3和Ang-4。学术界对Ang-1、Ang-2的研究较多,Ang-1可与内皮细胞所表达的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结合,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稳定;而Ang-2虽也能与Tie-2结合,但却不能诱导Tie-2受体的磷酸化,而是竞争性地引起Ang-1与Tie-2的结合减少,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稳定性下降,为Ang-1的天然拮抗剂。Ang-2可与VEGF发挥协同作用,抑制血管重构过程中Ang-1所导致的过度分支。当有VEGF-A存在时,Ang-2可促进生长因子向血管内皮细胞靠近,有利于血管生成;当无VEGF-A存在时,可促进内皮细胞凋亡,使血管退化。有关人卵泡液Ang-1及Ang-2的表达尚不清楚。但有部分早期研究表明,在早期卵泡发育过程中,Ang-1表达相对VEGF和Ang-2较丰富;晚期排卵前卵泡VEGF和Ang-2明显上调且持续表达,从而促进了卵泡血管的生成和稳定。而在非优势卵泡中,Ang-2持续表达且处于主导地位而VEGF表达缺失,从而使卵泡血管退化,抑制卵泡进一步发育。动物实验表明,Ang-2在大鼠的闭锁卵泡中表达十分丰富;Ang-1和Ang-2也表达在大鼠的各级卵泡膜细胞中,且在成熟卵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次级卵泡,而在小猿的囊状卵泡膜中Ang-2并不表达。羊卵巢中,Ang-2表达于颗粒细胞及各级卵泡细胞膜上,且在卵泡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颗粒细胞。在牛各级卵泡和闭锁卵泡细胞中均检测到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但在成熟卵泡中的表达量最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卵泡中注射Ang-2可使孕酮升高,而注射Ang-1后同时还可使雌激素水平上升。在牛的整个排卵过程中均有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其中Ang-1在排卵期表达升高而Ang-2的表达明显下降。这与大鼠排卵期血管生成素的表达正好相反,大鼠排卵期Ang-2的表达会明显升高。另有研究发现,在大鼠排卵前给予外源性Ang-2时可干扰正常的排卵过程,阻止排卵。由此推断,血管生成素可能通过调节卵泡血管生成及与卵泡细胞和颗粒细胞膜受体结合影响哺乳动物卵泡的发育,但具有种属差异,很难直接推断其在人类生殖过程中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3、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

MMPs是一类能水解血管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从而间接促进血管生成过程的蛋白水解酶家族。MMPs可在血管生成过程中间接帮助血管内皮细胞向血管出芽部位迁移,为血管新生提供足够的空间。MMPs家族有众多成员且在体内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与其蛋白水解活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MMP-2和MMP-9。研究表明,MMP-2通常在初级滤泡、窦前卵泡、小窦状卵泡及排卵前卵泡中的颗粒细胞表达,而MMP-9则在发育良好的窦前卵泡、窦状卵泡及排卵前卵泡膜细胞表达,提示MMP-2和MMP-9参与整个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过程。在人类正常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在发生排卵前的两个星期内约发生400次扩张,这就需卵泡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同时发生相应的重塑。而卵泡液MMP-2和MMP-9可水解卵泡壁血管外基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而加速血管生成,从而为卵泡的发育提供丰富的血液供应。同时也通过水解细胞外基质为卵泡壁的不断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有研究发现,MMP-2表达于正常卵泡液中且具有明胶酶活性,而在PCOS患者卵泡液中,其性质表现更活跃。此外,MMP-2同时在人类黄体生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除MMP-2和MMP-9外,MMP-14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研究所需的组织很难获得,对MMP-14在人类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准确作用及在卵巢组织中的定量表达仍很难得到证实。同时也很难做到对发育中的卵泡和排卵时的卵泡中两者的表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MMP-14和MMP-2均参与卵泡生长发育和卵泡液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见,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人类卵泡发育成熟的重要调控分子,有必要对其在卵泡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定性和定量研究。

4、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

ROS是细胞内氧代谢所产生的正常物质,如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等。高水平ROS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但低水平的ROS作为信号转导分子,可介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刺激新生血管生成。ROS源自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细胞色素p450、黄嘌呤氧化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NOS)等,其中NADPH氧化酶是细胞内ROS的重要来源。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可通过抑制由生长因子(如VEGF、FGF等)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示NADPH氧化酶产生的ROS可促进内皮细胞发生增殖和迁移,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必需信号分子[16]。卵泡液中ROS主要来自于颗粒细胞,在卵泡的发育过程中,随着卵泡的不断生长,卵泡内氧含量逐渐降低而O2-逐渐增加,卵泡液ROS的增多并不影响颗粒细胞的增殖,反而卵泡内的缺氧环境和ROS的表达可能在颗粒细胞和卵泡壁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卵泡液ROS在一定浓度下对卵母细胞的基因表达起着重要的信号转导作用,当ROS与未拆除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共培养时,仅出现一定程度的卵母细胞成熟率降低,并无核的损伤表现,而当ROS与拆除颗粒细胞的裸卵共培养时,卵母细胞DNA碎片及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发育能力大大降低。同时研究发现,未拆除颗粒细胞的卵子内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高于拆除颗粒细胞后裸卵中的表达量,这表明颗粒细胞是ROS作用于卵母细胞的主要屏障,可防止卵泡液中过多的ROS对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卵母细胞内钙离子的储存结构、干扰钙离子的动态平衡以及引起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停滞和降解有关。因此,卵泡液ROS的表达在卵泡过程中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ROS可诱导卵泡膜血管的重新构建,丰富卵泡的血液供应,促进卵泡的发育;同时高浓度ROS也会通过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对卵子的成熟和后续的发育潜能带来不利影响。

5、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

NO能刺激新生血管生成、影响血管通透性,为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活性物质,同时可参与机体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NO通过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调节周围血流阻力,以及同VEGF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等细胞因子一起参与机体的血管生成及其调节过程。而NO在卵泡生长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等女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与其本身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并不一致。研究发现,体外NO抑制系统可抑制卵巢排卵过程,当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NO抑制剂后,能明显阻滞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而Vignini等[22]研究表明,NO浓度与血清17-茁雌二醇呈负相关,且卵泡液中高水平的NO浓度对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发育有害。NO在女性生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很难通过现有研究对其作出定论,但NO的表达与女性生殖过程在一定程度存在密切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进行探讨。

第7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想挑战超人类主义所提出的概念,此概念试图补全那件仍只是半成品的人类改造工程。作为回应,笔者简单概括了一下《赫西奥德和埃斯库罗斯》中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两种解释,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运动医学的道德局限。以此总结为一条平淡无奇的提示:人类是凡胎俗骨的,面对疾病和死亡的脆弱无助是远非人类自身可以克服或消除的,这代表了在道德以及普通医学,特别是运动医学这两方面的自然局限。

二、生物医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

把现代社会实践归结为科学问题很容易,同样,设想一种特定的科学技术,例如电脑技术来举个范例也不难。将技术与工具制造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些被闲置的工具。“技术”一词有一个古老的过去,它来源于两个希腊字技艺和徽标。技艺是指那种技巧——“实用知识”参与决策的事情,而通过标识恐怕只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旨在了解其性质或从事物中得到我们所认可的东西,它实际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创造出来的,“技术”的意义最初指修辞学的技术技能——标志字面上的技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把科学和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的做法并不少见。事实上,至少在英国,体育科学家就经常把他们的研究活动和本来该称作体育技术的事物混为一谈。目前,哲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就明确区分了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但这一区分并没应用到在对体育的自然研究中。在日常交谈中,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体育科学家经常把他们的体育项目和确切的应该称为“运动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当今的科学哲学家已经可以把理论学(即科学)和应用学(即技术)明确区分开来了,尽管在体育运动的理论科学领域,这两个概念依旧难以区分。在此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医药领域和体育科技可以很简单的获得运用,通过理论知识到实践性知识再到设备与材料的步骤,分别得出医药和体育的目的。如果以上都可以获得实现的话,那么他们的显着特征就应该是一个“目的--结果”的结构。科技就可以被认为是利用目的去得到一个被选择好的结果。

第8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101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60岁,平均37.4岁。所有患者临床体检时均不能触及结节但乳腺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结节,直径0.4~1.0cm,结节为实性。将10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1例,对照组50例。

1.2结节直径虽然小于1.0cm,但临床体查可触及者,疤痕体质和切口发生感染病人,可能增加疤痕形成影响观察比较,不列入本组观察范围。

1.3手术方法

1.3.1研究组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乳腺高频B超探测确认结节位置,在乳腺示意图上按钟点位标记结节位置并详细记录结节大小,距距离,位于乳腺组织的浅面、中间或深面。常规消毒铺巾,根据结节部位选择进针点,进针点距探头边缘2cm,进针方向与B超探头长轴方向平行。在B超引导下插入穿刺针,确认穿刺针到达结节部位后注入0.1ml1:20亚甲蓝和76%的泛影葡胺混合液到乳腺结节部位进行定位,再注入约0.5ml空气,使结节部位穿刺注射点形成可触诊硬结,在乳腺皮肤上用标记笔标记穿刺后触诊硬结位置。然后送手术室在局麻下开小切口找到被染色的结节予以切除。

1.3.2对照组

局麻下以乳腺结节位置为中心切除大块乳腺组织,立即在手术台上间隔5mm剖开标本寻找结节,如不能找到结节,再次扩大切除。

1.4统计学处理

成组t经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51例乳腺结节被全部切除,无1例行再次扩大切除手术,发现早期乳腺癌2例。对照组50例45例乳腺结节被全部切除,5例需再次行扩大手术切除结节。

3.讨论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因其在基层医院普及率不高,中国人小、乳腺组织致密等因素使其使用受到限制。[3]而超声检查因其无辐射、方便、价格低等,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超声不仅可以显示小于1.0cm的肿块,还可以反应肿瘤的形态、回声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乳腺肿块的血流情况。随着乳腺癌发病的年轻化,这类人群的组织比较致密,而针对这种情况超声检查的优势就凸现出来,现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疾病诊断和部分囊肿病的介入治疗[4]。临床不能触诊而B超又能见到的乳腺结节并不少见,结节直径小、位于乳腺组织的深层、质地软都是临床不能触及的原因,临床上对这部分结节的性质在定性困难时必须进行病理学检查,既往多采用以结节部位为中心大块组织切除的方法,出血多,损伤大[5]。我们采用B超引导下亚甲蓝泛影葡胺混合物定位活检方法对比不定位直接局部切除大块组织方法进行乳腺结节切除活检,体会具有以下优点:

3.1完整、准确切除肿块

通常的乳腺手术前定位仅采用触诊定位,对于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则无法采用此法。笔者研究的51例患者均为乳腺肿块直径<1.0cm,且临床体检无法触及,采用此方法1次手术均完全切除结节,而常规方法50例中有5例不能1次切除结节,需再次手术切除。B超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切除活检解决了传统手术的定位问题,手术后病理提示所有结节均被完整切除。

3.2切除组织量小,有利于保持形态

本组病例活检手术切除组织量平均30.6g,对照组平均切除组织量117.6g,明显大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有5例需再次行扩大手术切除结节。所以相比较而言,B超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切除活检,因其定位准确,切除组织小,且一般不需要再次扩大手术切除,可以很好保证比较完整的形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本组病例出血量平均23.7ml,平均手术时间27.5分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在B超引导下美蓝定位切除乳腺肿块的手术中,术中找到被染色的组织即可迅速找到结节,相对于传统的手术触诊定位和以结节为中心的大块组织切除,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损伤。

3.4利于早期病理诊断

第9篇: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1.1案例统计

收集我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之间共6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出血的案例。60例患者中女性31例,平均年龄(49.3±12.8)岁,男性29例,平均年龄(51.3±11.2)岁。病程在2个月到8年之间不等。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例,心脏缺陷患者14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1例。

1.2临床表现

6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出血患者中,皮下瘀血5例;消化道出血5例;口腔黏膜出血9例;局部血肿12例;手术部位出血29例。

2护理方法

2.1并发出血后的紧急处理

对于心脏介入术后一旦发现并发出血症的患者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免患者发生更大的危险。对于出血患者一是要立即停止有关抗血凝的药物,比如塞宁等,防止患者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然后根据出血具体部位和出血量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以服用塞洛克;对于口腔黏膜出血的患者,可以涂抹左旋麻黄碱;对于手术部位出血的患者,可以采取红外线治疗等。一般来说,患者局部出血通常是由于包扎方式不当或者止血方法不当造成的,可以以正确的手法重新包扎。

2.2常规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出血患者需要密切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比如血压、血小板、大小便情况、以及手术部位周围组织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适要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于外部出血,如皮肤瘀血、口腔出血等,可对患者局部进行冷敷。患者术后要卧床至少48小时,避免身体弯曲,在卧床期间,尽量避免移动,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积极协助患者生活。心脏介入术后要尽量避免激烈的动作,如用力咳嗽、大口吞咽等。

2.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的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心脏介入术适应症及手术原理风险、以及术后有关并发症、后遗症的宣教工作。同时还是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通常来说,心脏介入术虽然安全性比较高,也不如通常的外科手术对人体的伤害那么大,但是普通患者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误以为手术风险大,从而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沟通,特别是当患者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时,如烦躁、害怕等,护理人员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疏解不良情绪。

2.4饮食护理

同其他手术治疗一样,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饮食宜以清淡、少刺激为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喝水,忌烟酒,忌辛辣饮食,合理搭配,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对于出现口腔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尽量采用流质食物,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大过快。

2.5用药护理

术后用药的基本原则是遵守医嘱。定时定量地服用适宜的抗血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并根据病情的有关指标变化,如患者血压、血蛋白等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类型及用药量。禁止服用止血剂,防治止血剂与肝素结合,降低了肝素的抗血凝效果。

3出院指导

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积极心态等都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良性发展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心脏介入手术后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凝、降血压及防止形成血栓类的药物的,但在患者出院后具体服用哪些药物,药物的剂量及服用时间等问题,需要在患者出院前详尽地向患者介绍。定期复查是心脏介入术患者的一项终身工作,除了定期检查患者的生理状况以外,医护人员还要根据复查结果,适当地调整患者用药。出院前,护理人员一定要根据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详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护理知识,具体包括,不能操劳,保持身心愉快,合理安排生活,注重身体健康(尽量不要感冒受凉等),以免患者身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影响病情,饮食方面注意事项等。患者出院后,要保持长期的警惕性,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特别是出血的发生,一旦患者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