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乌鸦喝水教学精选(九篇)

乌鸦喝水教学

第1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王国》时,部分幼儿对“乌鸦喝水”这一话题产生了兴趣,并主动提问“放石子后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教师捕捉到这一宝贵的兴趣点,及时生成了大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这一课题正好契合了我园市级课题研究《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我们果断地将它确定为研究课题,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探求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二、在研讨中提升

幼儿园科学活动具有活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园位于蒋乔,当地沙石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为幼儿提供了最真实、精彩的课堂。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组6只瓶子,瓶子中的水量分别为大半瓶、半瓶、小半瓶,分别贴上1、2、3标签,每组一份沙子、一份石子……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乌鸦喝水》,导入活动主题。

2.用石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3.用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4.比较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

5.小结:乌鸦在瓶子里加入石子不是都可以喝到水的,还得看瓶中水量的多少。

第一次研讨:

研教学目标:目标1偏低了,因为大班幼儿在平日的生活和玩水游戏中,已具备这方面的经验。

研材料准备:该活动中的沙、石材料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较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在瓶子上根据水位贴了数字标签,便于幼儿做实验记录,但没有标注水位,不便于幼儿进行对比观察。

研活动组织:故事导入略显老套,可播放《乌鸦喝水》的电脑动画,激发幼儿兴趣;用石子实验后提问,乌鸦为什么不能喝到3号瓶的水,幼儿反应不过来,可先请幼儿观察3瓶水的不同水量,并将幼儿的发现及时记录在大记录表上,为后面作好铺垫;幼儿完成实验记录的时间有先有后,为减少消极等待,应让先完成记录的幼儿先交流,再把记录表贴到磁性黑板的相应位置。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调整为:

1.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在瓶中加入石子能否喝到水,还与水量多少有关系。

2.学会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乐趣。

3.在“设问――解疑”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科学探究意识。

活动准备调整为:在1、2、3号瓶子上标注原水位线,增加三只瓶子的水位记录表。

活动过程调整为:播放《乌鸦喝水》的电脑动画导入;在实验前先启发幼儿观察三瓶水的不同水位,并进行记录;在小组操作中,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结果,并将记录表展示在黑板上。

第二次研讨:

出现的进步:

开场动画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眼球;通过材料调整、科学记录的辅助,较好地实现了第一目标。

存在的不足:

小组操作中,当何乐小朋友拿着实验记录准备到前面交流时,张宇提出了异议:瓶子里的石子没有装满,如果装满了,水就会被压上了。为了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教师让他再试一试,结果他慢慢地琢磨、研究,教师和小朋友一边探讨着问题,一边等着他……导致活动过程松散、冗长。张宇之所以会提出异议,是因为他只参与了小半瓶水的探究,没有与其他水量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活动中的合作不够深入,幼儿在操作前没有就三种不同水量的瓶子自主地进行协商和选择,目标2达成度不高。

思考的问题:

怎样让乡土科学探索活动更有趣味性?老师们提出了增加“小乌鸦检测员”,每组提供一只封塑的小乌鸦,实验完成后,幼儿带领乌鸦飞到每个瓶口进行检查,看能否喝到水并及时记录结果。我为老师的创意喝彩,执教老师也高兴地采纳了这个金点子。

怎样培养幼儿“设问――解疑”的意识,我的提问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论,并逐渐形成了共识:在活动中可鼓励幼儿自主观察材料、记录表,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请其他幼儿解答问题。

第三次活动:

活动准备调整为:每组一只封塑的小乌鸦。

活动过程调整为:在小组操作前,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商量如何分工;在小组操作中,注意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发现玩小半瓶水的幼儿将石子放至瓶口,鼓励他进一步实验,在后面的集体研讨中,可展示该组幼儿的操作结果。

第三次研讨:

出现的进步:

因为增加“小乌鸦检测员”,幼儿的参与劲头更足了,活动气氛更为活跃;小组操作前的讨论很有效果,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能坚持完成自己的实验,并乐于向大家介绍实验结果;在教师的鼓励下,部分幼儿能发现问题、主动提问、解答问题。

引发的思考:

第2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例1:选择题。如图,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它看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水位较低,且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一会后,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上升后,乌鸦喝到了水。在这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从乌鸦看到瓶的那刻起开始计时并设时间为 (秒),瓶中水位的高度为 (厘米),下列图像中最符合故事情景的是( )。

在批改试卷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B,也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D。后来我在总结试卷时让不同答案的两个学生说说想法:其中选B的学生认为图中的那条小弧线表示乌鸦在沉思,接着就是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随着石子的不断增加,水位在不断上升,时间也在不断地增加,从乌鸦开始喝水时水位开始下降,一直下降到瓶子中只剩下石子时乌鸦才善罢甘休。接着选择D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和B的看法不同主要在于乌鸦从开始喝水到停下来时的水位要比没喝之前要高,因为开始的水位时乌鸦是喝不到水的,所以它才要往里放入石子,而B图表示乌鸦喝过以后水位已经很低了,照这样想乌鸦开始时就没必要往里放石头了。经过这样一番解释,选B的同学认识到了自己在判断时的失误,从而赞同了D的答案。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说说A和C错在哪里。有了刚才的经验,生1:A图里乌鸦发现喝不到水后,图里不该出现向下的折线,与题目意思不符;生2补充:乌鸦还沉思了一会呢,图里没表现出来。生3继续补充:图A里那条长长的折线表示乌鸦加了很多小石子,可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不禁感慨:是啊,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生4:从图C中不能看出乌鸦沉思了一会,所以C也不对。

是啊,在小故事“乌鸦喝水”的情境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边读题目,边研究每一条小折线的意义,经过了一番研究与讨论,孩子们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说一道好的习题就是一把钥匙,能帮孩子们打开数学的一扇大门,引领孩子们自己去探究数学的奥秘,真正体现出了数学好玩。

例2:104路和106路公共汽车早上7时同时从起始站发车,104路车每15分钟发一辆车,106路车每10分钟发一辆车。列表找出这两路车第二次、第三次同时发车的时间。

这是由书上的一道练习题改编而来的,原题是这样的:“1路和2路公共汽车早上7时同时从起始站发车,1路车每6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每8分钟发一辆车。列表找出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对比这两个题目好像区别不大,只是把1路和2路换成了104路和106路,原来只是求第2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现在改成求第2次和第3次同时发车的时间。可是这一小小的改编对于学生来讲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这里的学生经常坐的是104路或106路,他们对104和106很熟悉,而且发车时间也与实际相符,学生做题目时自然感到很亲切,在找到了第2次同时发车是7:30之后,学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并很快找到第3次同时发车是8:00。在“解决这个问题你还有别的方法吗?做做看。”这个问题时,我以为绝大多数学生应该会用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很多学生通过列表发现了规律,直接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道原本很普通的习题,经过小小的改编,变成了孩子们身边实实在在的数学,孩子们在做数学,也是在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为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这样的命题就符合新课标的思想,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背景下解决数学问题。

一道好的试题不但可以考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情况。虽然这题对学生来讲有点小难,但是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害怕学生难而错过让学生去探究的机会,不能等到考试过后再来亡羊补牢。

一份好的试卷不但可以考出学生的三六九等,也可以为老师指明教学的方向。比如例1告诉老师一个经典的小故事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轻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实际意义,这样的习题比老师自己讲两节课效果都要明显。看来,提供好的教学资源确实很重要。例2告诉老师在面对习题教学时不要仅仅就让学生把题目做完就完事了,作为老师要尽量挖掘习题中的教学价值,尽量把每一个习题都用够,不能就题讲题。

第3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小乌鸦就要长大成人了。乌鸦爸爸决定带他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要知道乌鸦爸爸可不是一般的鸟。就是在人类的社会中也是大名鼎鼎的。年轻时"乌鸦喝水"的故事,还编入了小学生的教科书呢!

乌鸦爸爸和小乌鸦飞了很久。这个世界可变化的真快啊。新鲜的事还真是多啊。它们飞的累了,口渴了。终于找到了一瓶水。就和乌鸦爸爸当年遇到的水瓶差不多。也是又细又长。瓶口小、水也不多。乌鸦爸爸一看来了精神,胸有成竹的对小乌鸦说:“还是看老爸的”。乌鸦爸爸就四处的找小石子。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小石子啊!心想,这下可在儿子面前丢人了。这时小乌鸦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一根吸管,放到水瓶中,然后对乌鸦爸爸说:“爸爸,这样就可以喝到水了”。

乌鸦爸爸喝到水后意味深长的对小乌鸦说:“爸爸老了,还在用老办法。我的儿子长大了,爸爸为你骄傲啊”。五年级:关博文

第4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趣味,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心理实验证明,当学生处于快乐――兴趣最佳情绪状态时,最能发挥智能操作水平,这一点在语言教学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花大力气关注课堂趣味性的提高。

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有效、比较直接的方法来自于老师的评价。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可行方法之一为:用老师的“评”激发学生的“趣”,构建一个趣味课堂。这些感受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时尤为深刻。

《乌鸦喝水》一文虽然短小,但一方面里面含有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文章所要传达的“遇到困难要仔细观察,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并不容易被一年级的小学生体会到。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遇到困难时他们一般不主动去克服,往往需要外力的推动。因此,要想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老师需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首先确立了一个大的评价体系。一小组为单位,用广口瓶盛水加小石子的方法展开小组比赛。只要这个小组的成员表现良好、能够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老师的一个小石子作为奖励,这样他们小组的瓶子里的水就会逐渐升高,最后“帮小乌鸦喝到水”。

这样的评价体系跟课文紧密相关,是对课文内容的课外延伸,把乌鸦喝水的方法形象而又巧妙地展现在课堂上,利于孩子们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兴趣,从而激发思考、探索的欲望,真正理解到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瓶子里的水吸引了孩子们所有的关注,他们每时每刻都会高度集中精神,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以便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使自己小组瓶子里的水尽快上升。这无疑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调动。

从下面的部分课堂实录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

生:我想知道乌鸦都去哪些地方了?怎么到处都找不到水啊?

生:乌鸦在喝不到水时首先是没有放弃,而是仔细的观察,在积极地动脑筋,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

第5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层面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如去年我在执教“不规则物体(石头)的体积”时,先让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动画片,当乌鸦喝不着水时,(录像暂停)问学生:该怎么办?(“乌鸦喝水”这个典故,学生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往瓶里放入石头。”)学生回答后,再播放动画片,验证学生的想法,接着问学生:乌鸦现在为什么可以喝到水了?学生稍作思考,马上回答:因为石头有体积,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水位升高,所以乌鸦可以喝着水。那么,石头的体积是多少呢?怎样求石头的体积呢?(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验,汇报总结。结果学生只探索了“把石头放入水”这一种方法。显然学生的思维受“乌鸦”的束缚,依“乌鸦”画葫芦,让“乌鸦”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探索空间。当时我就启发学生:“同学们,把石头放入水中求体积,是一种好方法,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研究的方法多?探索的方案巧?”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生兴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跳出乌鸦的“陷阱”,找到了用橡皮泥将石头“围”成长方体;称石头重量;将石头放入长方体容器内,用沙子填满等新颖独到的方法。试想,课堂教学中要是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是不可能跨越“陷井”,标新立异。

二、反思教学策略

一般认为,教学策略是指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如我就一年级“长短”这一内容做研讨课时,我末做具体的操作要求,直接让小朋友拿出学具比长短(因为我长期进行高年级数学教学,都是直接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结果有的学生是一种学具接着一种学具玩;有的学生是把所有的学具全部摆放在桌上;有的学生抢同桌的学具看……收效甚微,甚至纵容了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发现这种情况后,我知道用以往的策略是行不通了,于是立即采用了更为具体的教学策略:一是听清操作要求(拿两种学具);二是边操作边思考(从摆学具中看到了什么);三是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将看到的、想到的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四是集中精力听小朋友的汇报(想说的说给同学听,有意见的可以及时更正、补充)。

第6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一、以学生为主体,就得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走百步,不如让一百个人走一步。在主体性教学中,我们教师做的就是让一百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走一步的工作。例如在《乌鸦喝水》一文中,写乌鸦为了喝到水,就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在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到水了。文中的“一个一个”和“渐渐升高”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以往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拿一个瓶子,放上半瓶水,然后,我一边往里边放石子,一边让学生观察,我一个一个地放,学生便看到水面慢慢升高,等作完以后,学生通过观察就知道了这两个词的意思。然而,在接触了主体性思想后,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的桌面上都放了半瓶水、一堆小石子、一支彩笔,然后便让他们操作。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每组的成员中,有的往瓶子里一个一个地放石子,有的用彩笔画出水面变化的标记。就这样,他们不停地操作着,不停地观察着、商量着,同时,又在不停地讨论着他们的发现,气氛是那么的和谐、融洽。

对于上述两种不同的设计,我惊喜地发现,它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原来的做法,学生只能达到理解两个词语含义的层面,或者更确切地说,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因一些原因没有完全弄明白。可后者却不同,因为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地去实践了,所以,每一个人对“一个一个”、“渐渐升高”都有了形象而深刻的理解;同时,从自身的经历中还体会到了乌鸦的辛苦,从而懂得了遇到困难后,光动脑筋是不够的,还要有毅力。另外,这一过程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可谓是一举多得。

根据这一启示,我在此后的教学中,只要是遇到问题,便充分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使每一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做到了让每一盏灯都亮起来、让每一朵花都开放。

二、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参与,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因为只要参与了,就会有收获。因此,在很多活动中,都有一些人认为得不得名次无所谓,重在参与。这说明,人们的参与意识在不断地增强,这种意识也在不停地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对于《乌鸦喝水》一文的释题环节,以往的教学一般都是老师提问,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乌鸦喝水》一文,这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然后,老师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们便逐一回答。而在主体性课程的探讨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到了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呢?”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他们有的说“老师,我想知道乌鸦喝到水了吗?”有的说:“乌鸦是怎么喝水的?”还有的说:“乌鸦在哪儿喝水?”……从这两种不同的释题上看,前者是以老师为主,他在教学中只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则按老师的需要回答问题。虽然这也是参与,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参与,是一种被动的、浅层次的参与。在后者中,我们看到学生提出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需求,老师将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既然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问题,那么,他们一定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问题的答案。这种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是学生思维的参与、情感上的共鸣,也只有这种参与,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思维,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此后的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了学生质疑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学文前,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肤浅,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逐步提高,旧的问题解决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如在做完实验后,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不明白,瓶子里没放石子时,水多,为什么放入石子后,水就变少了?”当他一提出这个问题后,大家才发现,从表面上看,还真像他提的那样,水显得少了。当然,水不可能变少,这只是一个视觉上的错觉,但这确实是一种现象,是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后,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上立刻轰动了,学生们个个思维活跃,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学习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第7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在一棵老树上,住着乌鸦家族??乌鸦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

一天,乌鸦妈妈对两只小乌鸦说:“你们都长大了,也该自己独立生活了,以后,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就像妈妈一样,靠着自己的本领、技巧找吃的、喝的……”在两个孩子临走前,乌鸦妈妈便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和蔼地说:“离开妈妈之后,要学着自己造房子,学会怎样觅食,怎样对付敌人……”妈妈耐心地给他们讲着,弟弟听得很认真,而哥哥却粗心大意,心不在焉。

妈妈刚说完,两只小乌鸦就出发了。飞呀飞呀,哥哥饿了,想找点吃的,可是因为刚才不虚心,没学会怎样觅食,还是去找点水喝吧。飞呀,飞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大的罐子,向里面一看,只有一点点水,而且罐口还很小,嘴巴怎么也伸不进去。只好又非到别处准备搭房子休息,可妈妈说的他什么都没听进去,当然房子就更造不出来了,只好迎着凛冽的寒风哆哆嗦嗦地躲在树上。

弟弟可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妈妈传授的本领都学到了手。吃的按妈妈教的方式找到了,喝的虽然还是哥哥看到的那罐水,但他不像哥哥那样不爱动脑筋想办法,他站在罐子旁边思考了一阵儿,终于有了一个好办法。他衔来一些石子向罐子里面投了许多,水上升了,这样,弟弟就轻而易举地喝到了罐子里的水。之后,弟弟按着妈妈说的找来建筑材料一点一点地把房子垒了起来,又结实又美观。因为弟弟干什么都很认真,上天给他一个奖赏,让他与一只漂亮的白天鹅结合在一起,带着快乐离开这个被污染了的环境,来到了一片大森林,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哥哥早饿死在那片大森林里了。

乌鸦兄弟的故事传开了,传遍了这个大森林,许许多多的小动物知道了这件事,明白了做事不虚心也会有像哥哥一样的下场,反之,如果像弟弟一样做事认真,生活一定会越过越美好。

第8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善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做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亲近感,使学生明白书中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

俗话说:要想知道葡萄是酸是甜,就应该自已去亲自尝尝,同样,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是如此。例如:《秋天》一课,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秋天画:又高又蓝的天,黄澄澄的稻子,秋风吹来,黄叶飘落,燕子南飞。如果仅限于语言文字,低年级的学生感受不大,在教学这课时刚好是秋天,不妨带着学生出去体验一下生活,领略外边的风景,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已看到的景色。这样,不需要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就会体会深刻,回味无穷。

二、让课堂“动”起来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充分地调动起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采用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课文中的有关情节的方法,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便是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之一。

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会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例如教学课文《小猴子下山》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如:掰、找、扔、摘、捧、追等,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来正确理解。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先要求学生各自在座位上做这些动作,重点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位学生手上拿着“桃子”、“玉米”、“西瓜”等学具,另一位学生戴上小猴子的面具,扮演小猴子去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摘西瓜、抱西瓜,追小兔,最后小猴子空手而归,表演出十分扫兴的样子。学生看完这些精彩的表演后,既加深了对“扛、捧、抱”等动词的准确理解,又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再如教学《乌鸦喝水》时,词句教学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形象中体会词语的意思。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乌鸦“到处找水喝”中的“到处”一词,可先让一名学生戴上乌鸦的头饰扮演找水喝的乌鸦,教师进行启发渲染:“现在你就是课文中那口渴的乌鸦,你该怎样找水喝?”学生扮演乌鸦飞到这儿,飞到那儿。接着老师问学生:“这只乌鸦是怎样找水喝的?”使学生认识“到处”的意思就是到了许多地方,然后老师又问扮演乌鸦的学生:“你在找水喝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会说:“我口渴得很,找不到水非常着急。”最后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乌鸦着急的语气来。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传神的表情,掀

起一次次的课堂小高潮。学生对表演的浓厚兴趣也进而转化为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

三、解放学生思想,让语文课堂中的生命之花色彩缤纷

第9篇:乌鸦喝水教学范文

关键词:立足自主 着眼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的气氛中才能进行。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

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师启发: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水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认为可用泥土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还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因为人听从指挥,即省时又省力。这位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开启求异思维,勇于创新

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求得多种结论或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乌鸦的办法挺好的?你能想出其他办法让乌鸦也能喝到水吗?”有的学生说:“找来一根空心草的杆子,伸入瓶子,就像我唱可口可乐一样。”有的学生说:“捡个塑料袋,把水倒到塑料袋里,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学生纷纷发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自然迸发出来了。如此层层深入地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学懂了课文,而且还在生动活泼地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启发创造想象,自主创新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可设疑延伸想象:“如果乌鸦再找到一片肉,狐狸又想得到这片肉,情况会怎样?”同学们思维活跃,纷纷争着发言。有的说:“狐狸故伎重演,加倍奉承乌鸦,乌鸦接受上一次教训,不再理睬,狐狸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爬进洞里去了。”有的说:“狐狸先说好话,乌鸦毫不理睬,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随即破口大骂起来,诬陷乌鸦偷人家的东西,迫害小麻雀,造小白兔的谣言……”这时乌鸦沉不住了,立即还击:“你这是胡说!”刚一张口,肉片就掉到狐狸的嘴里……这位同学的想法多富有创意,他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点燃了创新意识的火花。于是教师紧接着设疑:“狐狸第二次得到那片肉,乌鸦又一次上当,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学生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认为狐狸实在太狡猾,防不胜防;有的认为乌鸦太老实,不能识破奸计。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得更准确,也更深入:“这说明我们既不能爱听奉承话,也不能经不住造谣陷害,受不得一点委屈,遇事要冷静分析,排除各种干扰。”像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思想和思维都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