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生态系统理论精选(九篇)

生态系统理论

第1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原理;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城市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将城市当作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一些特殊的措施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共同发展。但是我国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真正做到“零污染”,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因此,为了能够协调城市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彻底解决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真正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就必须要及时更新城市建设理论,依照生态城市的建设原理,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相关理论,并严格执行,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

一、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

城市的构成主要包含地表岩石、矿产土壤、水源生物等自然元素,还有工农业、交通业、商业、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环保劳动业、卫生医疗也以及科技文化业等社会系统。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综合体系。

自然系统本身具有相互制约、相互组合的特点,能够形成一种有机整体,即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本身也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又会通过联系与制约,形成了一个更大、更有活力有机整体,即城市生态系统。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性

(一)灰色性

在系统中,一些简单部分能够像机器一样进行拆卸分析,而且结构与功能都能被分析明白;有些复杂的部分无法进行解剖分析,例如地下矿产、土壤等,这些结构无法完全分析清楚。因此,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结构与信息等,就是介于二者之间,也就是介于白与黑之间,即为“灰色”。

(二)复杂性

目前的城市生态系统较为复杂,各种元素与子系统非常多,而且种类与层次不同,城市生态系统属于巨系统,剩下的就是大系统、中系统、小系统等。系统内部的子系统自身会进行一定交流,而且子系统也会同外部进行能量转换、物质交换、社会交往等行为。

(三)整体性

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但是每个子系统与元素能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要想朝着一个目标发展,需要内部的各个系统进行协调与合作,正是由于这样的特征,系统在进行调节、规划时务必要保证全面性与谨慎性。

(四)动态性

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内部,会不断进行着能量运动与物质转换,从信息论上讲,就是各物质在进行着信息的传递工作,而且这也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进行联系的特殊形式,是系统有序程度与组织程度的特殊标志。

(五)方向性

系统以及子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朝着一定的运动方向发展,如果条件发生改变,那么它们的发展方向就会随之改变,即在良性发展的条件下,城市会向着和谐、高产、良性、优质的方向发展。

(六)有序性与可控性

有序性主要指的是系统在演化与演替时都会沿着秩序性、规律性进行。例如城市的发展,主要分为:农业时代―农业、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科技时代,四个阶段。

可控性主要就是利用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原理,对系统的结构进行改变,改变其功能以及运动方向等,让其逐渐走向我们所期望的目标。

(七)开放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进行的经济活动一般不会局限在一城之内,市场会逐渐开放与扩展,让资本流动在世界范围内。这也就是开放性的主要特点,开放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开放才能让城市的生态系统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

(八)冗余性与区域性

城市的产出的经济效益就是冗余性所在,它会随着城市系统的和谐度、空间布局的科学程度与各级之间的联系程度的增大而提高。

在不同的城市,系统的结构以及性质功能等都会有所不同,而且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空间的形态特征等都会不同,这也就是城市生态系统区域性的体现。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理论

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就是要求产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综合指数不断提高,这需要系统整体的和谐,而且各个子系统之间也要保证和谐,子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也要和谐。人在参与生产活动时,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们会向自然界索取必要材料,而且人们在创造各类技术的同时也会向自然环境释放出不同的有害物质。

当人们对环境进行开发与利用时,如果投放的有害物质在环境承受之内,各类物质都能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流,那么会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与进步,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造成一定损失。例如,欧美地区由于人员过于密集,而且释放的污染物过多,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便会产生大量的光化学烟雾以及酸雨等,进而威胁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理论的主要含义

第一,和谐发展。指的是城市的自然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这样能够减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趋优发展。在城市的生态系统中,内部关系以及整体结构均趋优发展,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生态水平的趋优发展,这也就是常提及的良性循环。

第三,可持续性发展。指的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在进行和谐发展时,既包含了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却又高于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最为永恒、最为深刻、最为高级的发展。

(二)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论提出的实际意义。

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论可以说是城市在发展与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总理论,它不仅阐述了城市系统的构成与特性,而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系统在调控时的主要规律。

和谐发展论是兴建生态城市的主要理论之一,因为在建设生态城市时,首先要修复或者重建城市的生态系统,之后还要进行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规划,这二者必须要做到和谐,切不可有所分割。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要保证和谐的关系,否则定会出现资金不足、生活水平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理论也是我国在规划建设风景园林时的主要原则之一,因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是城市内在功能的要求,更是“城市美”的要求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风景园林在建设时,功能是首要的,所有的形式等均要服从于功能,而且美也必须服从于和谐,让美与和谐并存才是和谐发展理论的主要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论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发展的目标必然是全面建立起生态化城市。当城市的生态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一定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也会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化城市。因此,我国在进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生态建设理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每一个在城市中生存与发展的人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王效科,欧阳志云,任玉芬,王华锋.城市生态系统长期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9.

[2]孙铁珩,王道涵.论生态城市与建设的内容构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第2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共同进化

一、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

“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 f.moore在他的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中提出的[1]。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学认为,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关系,并且生物的多样性和共生性是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要求和规律。众多的生物以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其他生物提供共生的环境和条件,同存于一种共生体之中,共同进化和优化。james f.moore指出商务生态系统正是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以上这些机制。众多的商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环境与传统商务环境相比有显著的区别。从传统意义上说,企业必须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内进行竞争。但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原来处于各个封闭“湖泊”中的不同行业,由于internet这条“电子运河”而沟通起来,竞争范围改变了。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有些企业采用了mrpⅱ、erp、crm、scm系统等,但合作伙伴之间的电子化连接(electronic linkage)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接口薄弱,难以实现信息实时的、同步的共享。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如xml 、obi等)和网络平台,可以灵活地建立起各种组织间的、高效的电子化连接,如组织间的系统ios(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企业网站、extranet、电子化市场em等,将伙伴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孤岛连接在一起,从而大大改善商务伙伴间的通讯方式,使组织间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换量与交换速度大大提高,为形成新商务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新商务生态系统不仅是一种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途径,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如何建立新的商务生态系统。与系统中的各成员共创新的集成化商务模式和技术标准,共享知识,协调与各成员的关系,并根据商务生态系统发展不同阶段(开拓商务生态系统、商务生态系统的扩展、对商务生态系统的领导、自我更新)的特征和自己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而不是急于攻击其他企业的领导地位或驱逐弱者。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会给企业带来更强的生命力[3]。

三、新商务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及其与当前其他管理思想的区别

商务生态系统亦区别于以产品或任务为目的而组织的动态联盟(virtual enterprise),动态联盟是建立在机遇产品基础之上,由多个各有专长的敏捷型企业利用各自的特长联合起来进行机遇产品的经营生产,产品生命周期一旦结束,联盟也自行解体,动态联盟把追求最大程度的敏捷性作为目标。从系统论的角度,商务生态系统则是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组成的共同体,其形成原因与动态联盟是有区别的。

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应用分析

(一)英特尔公司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英特尔的投资范围涉及世界各地多达425家高科技或与之相关的公司,是个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商,其通过庞大的投资来形成企业协作网络从而实现互联网战略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英特尔公司为了完成从芯片生产商到互联网建筑模块生产商的转变,仅在2000年,英特尔就收购了12家公司和企业,收购总额约60亿美元。

英特尔庞大的战略投资计划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初是在pc机和芯片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投资。现在主要是在一系列有助于全球性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内容和服务发展的领域进行投资。在进行投资时,英特尔着眼于一个整体的生态均衡环境,进行系统化投资,以弥补服务器、客户端、网络、服务和内容等方面的技术或内容的“差距”。接受英特尔投资的企业不仅可从英特尔的财政资助中获益,还可利用其带来的大量与互联网相关的计算平台和网络的专门技术,并可与其他同行协同制定技术标准。通过和那些不断开拓前进的公司合作,英特尔的工程师可更大范围地接触各种理念,这对公司未来的产品和技术开发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

(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不是单独依靠自己的企业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阿里巴巴现在的成功是通过自身建设的平台来主导整合庞大的系统成员架构了一个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4]。

阿里巴巴通过提供诚信通服务产品建立诚信体系使得整个系统从中受益,而且诚信通产品对诚信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很大一部分授予给了用户和合作伙伴,例如,诚信通产品中的商家认证交给新华信、华夏和邓白氏等第三方认证机构,诚信档案由网商主动反馈的记录构成,阿里巴巴并不需要维持复杂并且昂贵的中央监控和诚信评价系统。

阿里巴巴对网商提供各种服务来帮助网上交易。例如,防骗打假的培训,提供贸易通产品帮助网商即时联系,阿里巴巴对网商的服务从保姆式转向教练式,鼓励网商参与到信息的维护中来,使网商成为系统中的主角,并有配套工具方便用户。

阿里巴巴更大的价值空间是由系统中的成员来创造完成。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不可缺少,阿里巴巴捏合的诚信、商机、互动和规模这四种要素对于其商业生态系统也是缺一不可,而且神奇的是,仅仅这四种要素就能孕育出网商生命体自我成长。

阿里巴巴不但在创造价值,他还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分享自己所创造的价值。阿里巴巴向网商提供服务产品收取的费用相对于阿里巴巴为网商创造的价值是物有所值的,统计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的成交机会是普通会员的6倍,这给会员带来的价值远大于他们的支出,因此阿里巴巴付费会员迅速增长。

(三)易趣和淘宝商务生态系统的竞争

在淘宝决定进入市场之前,易趣是明显的领导者,独霸c2c交易市场。淘宝进入这个市场之前,由于无法与易趣抗争于是采取了瓦解易趣商务生态系统的策略:免费。用户交易、登陆都是免费的。这招武器很有威力,虽然一开始易趣的主流卖家不会流失到淘宝,但是那些无法在易趣挣到钱而又要交店铺费的小卖家和学生卖家都会加入淘宝,包括易趣有些卖家同时也会在淘宝开店,因为这是零成本和有收益期待的。总结来说淘宝的策略就是:烧钱开路,铺入大量资金营销。淘宝期待的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形成一个更大的商务生态系统,引发网络正反馈循环:随着人气的增多,交易增加,卖家会更积极投入增加;卖家增加反过来又吸引买家不断加入登陆平台。

淘宝网总价值:投入的资本+网络的价值=易趣的总价值:运营的收益+网络的价值。

奥秘在于:为了维持这个等式,最初淘宝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易趣没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淘宝网网络价值的增值(网络价值很大程度上可以用用户规模和交易量来衡量),于是同样的等式下,淘宝网络价值的增长大于易趣网络价值的增长,而由于运营的收益与网络价值是正相关的,为了维持等式,淘宝网投入的资本量会越来越小,或者说投入同样的资本量,淘宝的网络价值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易趣要么有所投入,要么找到增加网络价值的新方式,例如,易趣目前所做的将国内平台和国际平台对接,为用户增加外贸机会的举措以及重新准备投用第三方担保支付模式等等。

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启示

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商务生态系统和商务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变化的,没有人能够完全预知未来,一切取决于企业的智慧和应对策略。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哪个企业胜出取决于哪一方的系统更有竞争力更有价值,双方都要慎重考虑自己的生态体系是否更有竞争力。

现在的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从更确切的角度讲,不是采用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技术或营销手段,而更是在接受一种新的商业理念的启蒙,从接受电子商务实践电子商务的那一刻起,整个企业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轨道。

电子商务是ict和商业这两个互相具有强关联性的要素直接碰撞的果实。因此,电子商务产业内必然首先遇到并首先实践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在前所未有的空间内大规模相互协调,将资源集中起来,甚至将消费者也融合进来形成一个共同进化的生态体系。

商务生态系统超越了传统的行业界限,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成长,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这种理论方法适合于电子商务突破行业范围的特性。商务生态系统理论不仅提供了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各种战略联盟的方式,也可以从新的角度系统地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预测潜在的变化,采取恰当的行动,并有效地规避和减少风险,从电子商务中充分获益。

参考文献:

[1]詹姆斯·穆尔.竞争的衰亡[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王兴元.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75-177.

第3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文化;初中生心里

一、传统的校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4.关注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

第4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扩充率 情报系统生态位

[分类号] F299.21

1 生态位理论基础

1.1 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又称小生境或是生态龛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在现代生态学中,对它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而且范围也越来越广。按照时间顺序,生态位的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如下:①空间生态位(J,Grinell,1917),指的是生物完成其正常的生命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②营养生态位(c,Elton,1927),即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也称之为功能生态位;③多维超体积生态位(G,E,Hutchinson,1957)认为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去表述物种在多维空间中适合性的生态位边界,即形成适合度明确的超体积,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的概念。后来,Odum、Pianka、Grubb、Colinvaux、Cao Guanxia、王刚、刘建国、张光明等又从不同的角度分别给生态位下了定义,如刘建国、马世骏提出了“扩展的生态位理论”。

1.2 生态位的态与势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当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时,就不可避免地对另一种生物所生存的环境产生影响,其地位与作用也就会在与另一种生物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一定的环境而表现出来。生态位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物种的状态,如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固态;二是物种对环境的动态作用,如能量的交换、生产力、增长率、占据新生环境的能力等。因此,我们可将物种的固态称为态,将物种的动态作用称为势,这两方面的综合,即体现了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生物单元的态是势的基础,而势促进态的转化。态的变化一般呈“S”型逻辑斯谛曲线,势的变化则呈“钟”型曲线。由态、势曲线的动态变化关系,我们可以测算出某一生物单元的成长期、稳定期、滞长期以及衰退期。图1表示生物单元的态、势变化规律:

2 情报系统生态位的测度

生态位的概念是抽象模糊的,所能给人们具体了解的是一些刻画它的数量指标,即所谓的生态位测度(niche metrics),如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生态位体积(niche vol-nine)及生态位维数(niche dimension)等。其中生态位宽度是描述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与其他物种生态位间关系的最重要的数量指标,通过对生态位宽度的测量,我们可以有效地掌握“物种”的生态位扩充的方向和速度,从而为其寻找到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在结合当前“江西省情数据库”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生态位宽度这个指标的估算与分析上。

2.1 情报系统生态位宽度辨识

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主要是依据物种的生态位在某一资源维上所截段落的宽窄,并依此来描述该物种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关系,是生态位态势理论量化后的具体评价指标,它是反映物种对环境资源利用多样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是表现物种与其他物种生态位关系的罗盘指针,是考察物种竞争力强弱的核心指标,也是物种参与种间、种内竞争的基本变量。一般而言,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会随着环境中可利用资源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将图书馆不同类型的数字情报系统比作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物种,而将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其他情报流活动中的诸要素作为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数字情报系统在这样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将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由信息活动中诸要素与数字情报系统相互作用而限定的官能“位置”。情报系统生态位宽度值越大,表明该情报系统对环境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越高,对环境的适合度也越高,因而,在信息竞争中获胜的概率也就越大。对情报系统生态位宽度的测定,不仅可以掌握具体情报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而且还可以了解各种情报流要素在环境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彼此间关系。

对于具体图书馆情报系统,从其生态位宽度的定量考察角度来看,其生态位宽度的测度主要体现在态和势两个指标上。图书馆情报系统的态,我们通常可分解为读者数量、系统容量、数字资源开发量、数字资源访问量等;由此其势即应当为读者数量年增长量、数字资源访问量的年增长量、系统容量的年增长量等,也就是其对整个图书馆环境的现实影响力和支配力。这两者的综合即体现了特定的图书馆情报系统的生态位在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因此,为了定量测算图书馆情报系统生态位大小(生态位宽度),就必须首先测定它的态和势,可用下列方程式来计算:

式(1)中Ni为生态单元的生态位;si为生态单元i的态;Pi为生态单元i的势;sj为生态单元j的态;Pj为生态单元j的势;Ai,Aj为量纲转换系数,若以1年为时间尺度,则量纲转换系数Ai和Aj为1;I,j=1,2,3,…,n。式中的分子项可视为该生态单元的绝对生态位;而Ni可认为是该生态单元的相对生态位。据此公式测算出情报系统生态位的取值范围为0-1之间,并且值越接近1,说明该情报系统对环境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越高,对环境的适合度越高,在应用中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相反越接近0,说明其所发挥的作用越小。

2.2 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

生态位扩充是物种间受环境影响而进行趋同化演进的结果,是物种发展的本质属性,是推动生态系统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演化的内在机制。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任何物种都有着无限地扩充其生态位的内在潜力。对于图书馆情报系统而言,一个情报系统的潜力可能是不可限量的,但是由于各项条件的限制,开始时只有少数资源得到利用,随着技术及情报源的成熟,如情报系统技术的升级、知名度的提高、读者的教育、品牌的开拓等,会逐步出现一些与情报系统相同或类似的“生物单元”,这就是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现象。新的“生物单元”的出现、发展必然会影响到现有情报系统的生态位,在与现有情报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必然也会对其自身的生态位宽度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情报系统生态位的扩充是情报系统自身发展、演变的动力源泉,也是迫使情报系统开发者开辟其新生态位的内在动力。在量化情报系统生态位的扩充程度时,可用情报系统生态位的势(可为正值、零和负值)与态(初始态)的比值(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率)来

表示。其数学模型为:

式(2)中P为某具体情报系统生态位在特定时段内的势;s为在该特定时段内该情报系统生态位的态。T值的正负与大小表示了在特定时段内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的方向和速度。结合生态位态、势动态变化曲线图(图1),我们可以得知:当T>0且P值未达到最大之前,表示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T越大,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速度越大,意味着某具体情报系统发展速度越快,说明其正处于成长、稳定期;当T>0且P值大于0而小于最大值时,表示情报系统生态位虽然依旧在扩充,但其扩充速度已明显下降,T越小,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速度越慢,意味着某具体情报系统发展已处于滞长期;当T

3 应用研究一以“江西省情数据库”为例

3.1 “江西省情数据库”概况

按照江西省提出的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思路与目标的要求,坚持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统一;地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全面、系统、真实、准确”的原则,建成了江西省内第一家拥有省级地域性资料的专业网络数据库。“江西省情数据库”的资料来源,涉及与江西省发展有关的省内外重要的智力资源与决策决议,其内容在注重资料性的基础上,更多地是为各级行政事业部门的决策提供最新、最丰富的决策支持。目前,“江西省情数据库”设有lO个专题数据库,即省情概览、高层决策、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科教文卫、统计数据、省情研究、政府工作、市县动态、政务信息,是根据社会分工、科学分类建设的带有行业性、专业性、研究性的数据库,其资料的准确性、研究的前沿性,已逐步凸显出了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较高的使用价值。

3.2 “江西省情数据库”的生态位宽度计算

利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及生态位测算公式,我们选取读者流量、读者访问量和系统容量3个生态因子,并以2006-2008年三个年度,来计算“江西省情数据库”的相对生态位(N)及其生态位扩充率(T)。从表1中可以看到,“江西省情数据库”的相对生态位N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在读者流量相对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其在应用中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大。“江西省情数据库”生态位扩充率T均大于0,表明其生态位一直处于扩充状态,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读者流量这一因子中出现了生态位扩充速度下滑的现象,虽幅度不大,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结合图1中的生态位态、势动态曲线规律,将表1中的S、P值进行坐标化处理,可以清楚地看到“江西省情数据库”三个生态因子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由此得出“江西省情数据库”情报系统所处的发展期。图2、图3显示系统容量和读者访问量这两个生态因子正处于生态位的高速扩张期。图4显示读者流量这一生态因子的生态位扩充已处于相对滞长阶段,其扩充速度已明显放缓。因此,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得出:在目前读者流量波动相对不大的情况下,“江西省情数据库”系统呈现出了生态位的高速扩张态势,说明其正处于成长期。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监测读者流量这一生态因子对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最终对“江西省情数据

3.3.1 生态位扩充策略 任何“物种”都有无限扩充其生态位的潜力,都试图占据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主要体现在对良好生态位的选择、空余生态位的开拓和生态位间的相互平衡。情报系统生态位扩充是系统自身演化和发展的动力。基于生态位扩充理论,针对“江西省情数据库”自身态、势现状,我们应从以下方面调整“江西省情数据库”的生态位:

・注重服务模式的转变。服务模式的着眼点是与现实需求的紧密结合,要适应现实需求就必须:抓好资源整合型服务,使数据库的建设,多角度、全方位、跨时空、较全面地反映客观实际、社会生活;抓好资源密集型服务,在专题积累、专题研究、专题跟踪、配套方面拓展优势;抓好资源动态型服务,重视热点信息的收集、传递与,更好地实现省情数据库的现实应用价值。

・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正在朝着IT专家的工作模式发展,形成了新的职业定义,他们不仅应具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还应具有开发特色馆藏资源、提供网上资源共享的技能。党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党校在教育和人才资源上的优势,采用引进人才和就地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支符合自身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些素质主要包括:①对某一学科及其分支有充分研究;②对某专题领域的相关信息源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和了解;③熟练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技能;④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注重资源的深度加工。高质量数据库的主要衡量标准是所收录的数据资源准确、齐全,内容涉及范围广且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为此,在数据资源制作过程中,首先要对筛选出的资料内容搞好框架设计和专题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逐层展开、逐步深入、由简到繁,不断更新和充实。其次要精心编辑。数据库的实质是对资料的编辑加工,要使数据库专而不偏、博而不杂,需要编辑在整体框架的安排、具体条目的调整、体例的统一等方面下大工夫。最后,要深度思考。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充实,编辑要能在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上进行有效区分,针对读者访问量高的资源进行再次提炼,进而实现整个系统在技术上的“瘦身”和效用上的“丰腴”。

3.3.2 生态位分离策略 要分析生态位分离策略就首先要了解生态位重叠的概念。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生态位重叠的两个物种因竞争排斥原理而难以长期共存,除非空间和资源无限丰富。因此在现实生态中,生态位重叠是存在且一定要发生的。生态位分离是指同域的亲缘物种为了减少对资源的竞争而形成的在选择生态位上的某些差别的现象。生态位分离是保持有生态位重叠现象的两个物种得以共存的原因,如无分离就会发生激烈竞争,以致使弱势物种种群被消灭。对于情报系统而言,生态位重叠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以“江西省情数据库”系统为例,虽然其目前仍处于高速成长期,但通过分析其生态因子的态、势变化规律,我们会发现,其人馆读者流量已趋于稳定,而“江西省情数据库”系统的读者访问量却在高速增长,这说明馆内有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已被“江西省情数据库”系统所侵占,按照生态位重叠的原理,另一弱势“物种”必将会被消灭,若如此的话,这势必将为整个馆藏资源的合理分布和利用带来不利。因此,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来思考,如何在保持“江西省情数据库”系统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使整个馆藏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和有效的利用。

・信息源的合理分离。信息源的选择是整个数据库工作的重心所在,“江西省情数据库”定位于为省内各级行政事业部门的决策提供最新、最丰富的决策支持,因此,在信息源的选择上,应将重点放在具有决策性和政策性指导的当前热点问题的解读及应对策略上,而将有关省情方面的常识及报道性资源回归到馆内其他“物种”,保留其生态位的特色性。

・读者的引导教育。读者的访问量是体现“江西省情数据库”系统的价值基础所在。数据库不仅能当前的热点信息,还应适时与读者进行互动,掌握当前读者的特点及需求,以便对内容进行及时有效地补充。同时,应对读者进行馆藏资源分布的引导教育,使读者不仅能访问到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内容,还应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色性”,从而为馆内其他“物种”生态位的有效扩充提供基础,进而避免了馆内“物种”问的生态位重叠,使整个馆藏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使用。

第5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职业倦怠;理性情绪治疗

职业倦怠现象存在于多种行业,尤其是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是指个人无法正确处理工作问题而产生的极端心理情绪。虽然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但是在心理承受力和情绪控制力上,多数社会服务工作从业者并不比其他人更强,而他们又因为行业的特性会更经常地面临“职业倦怠”的威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可以从社工所处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所处的环境系统,来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一)概念界定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界,是探究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生存成长于其中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看成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社会环境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注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各系统的交互作用,它揭示了家庭、社会等系统对于个人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重要影响,是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之一。

(二)结构类型

查尔斯・扎斯特罗等人把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他指出,微观系统是指处在社会环境中的看似单个的人。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规模群体,包括家庭、同事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在整个社会生态环境中,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体来讲,个人的行为会受到中观系统中如家庭环境、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宏观系统方面,如生活文化习俗、信仰、制度等各方面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当然,个人行为对这些社会环境系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所生存的环境的这三个系统总是处于不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境中。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于分析和探究人类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社工职业倦怠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中,并且将受困扰的社工置于一个大的综合系统之中,从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影响行为的各种深层次原因,以消除环境中阻碍其发展成长的消极要素,促使环境系统满足社工更好地成长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生态理论下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应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视角,在社会工作中,认为案主是“环境中的人”,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问题的认定和理解也是如此,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分析。

(一)微观上,个人层面的原因

1.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性有限

社工专业人员紧缺,社会需求量很大。但是,目前全国每年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仅有1到2万人,社会工作从业者专业五花八门,无法真正理解社会工作,无法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进而工作满足感不高,认同感不强,对工作产生懈怠心理。

2.缺乏合理有效地压力释放方式

在工作方面,不仅要完成机构的专业任务,还要兼顾用人单位的工作,常要占用大量工作外时间。在经济方面,一方面社工作为新行业刚起步,薪资起点低;另一方面政策执行与监督不力,并未使社工真正受惠,直接导致社工无法按时拿到工资,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3.成就感降低

工作的成就感主要表现在个人在工作中感受到成长,认可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价值。但是,长期面对负面的消息,为他人排忧解难使得对工作的热情逐渐减退。当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最常用到的却是未来渺茫等消极词语。

(二)中观上,机构层面的影响

1.机构激励机制不到位,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归属感不强。目前深社工薪酬水平起点相对较高,客观上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岗位购买统一划分薪酬比例,薪酬构架中尚无晋升和提高机制,未来的增长空间尚不明显。

2.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因素都构成了社工人才的流失。如何保持人才资源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除建立薪酬增长制度外,着力建立和完善社工的职业成长体系、预防职业倦怠、提高福祉、加强对城市的心理归属感,也是目前应该考虑的议题。

3.社会工作者晋升空间有限

目前社会工作职级体系不完善,相应的资质条件和程序不明确,社会工作者工作成就感缺失,无法维持良好的工作意愿。

(三)宏观上,社会层面的影响

1.相关社会政策的不完善

近年来相关政策的出台,理论上有利于提高社工的积极性,但是现实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多数社工认为政策数量很少、帮助很小,自己并没有从政策中真正受惠。究其原因,政策本身不完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逐层打折、缺乏相应的监督保障机制,是社工实际上获得的实惠所剩无几的重要因素。

2.社会认可普遍较低

社会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尚属新型事物,多数人对社会工作者认识不够,且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与尊重。同时社会工作者处于服务行业,承担着助人自助的重任,社会期望值相对较高,进而工作压力大。而由于社工职业的特殊性,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显见。因此对于一些年轻社工很难满足其成就感。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对社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突出地强调了对环境的重视,它可以提供给我们去解决社工职业倦怠的方法。我们可以从社工的生存环境中发现他们其内在的潜力:一种支持性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减轻社会功能失调对社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以微观系统为核心,帮助他们恢复对工作的热情

从受困扰的社工自身的角度来说,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些专业上的治疗,采用个案、小组等工作方法。这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疏导他们的情绪,排解焦虑,恢复他们的工作热情。

1.个案工作方法

比如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方法。有时候专业社会工作者无法改变环境,不如去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认知,他们有些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矮子恨天高够不着也管不着,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豁达放下。因为社工不是万能的,我们当然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我们所愿很好地解决了,然而实际上有很多因素是社工能力范围之外不可控的,我们办不到并不代表我们能力不足或者不够努力。如果总是将一切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专业社会工作者会陷入自己挖的坟墓而出不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和认识问题、改变自己的认知,可能会让社工不会活得那么纠结和辛苦,同时他们也要相信案主有自身的抗逆力去应对一些状况。理性情绪疗法给社工们打开了一扇很好的心门去重新改变和认识自己。

2.选择可以减压的情绪治疗小组也可以事半功倍

可以把受困扰的社工集中起来,通过一些活动以及经验分享的环节,让大家一起交流工作心得,发挥集体的作用去想办法解决自身的问题,这样消极的情绪就可以从相互的学习过程中被克服掉。

(二)以中观系统为联结,为其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1.加强社会工作机构自身能力建设,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资源整合能力,从而保证社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据统计,经济原因是导致社工职业倦怠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社工机构经费经常发生拖欠,影响社工工资发放。并且过分依赖政府拨款,经费筹集渠道狭窄,社工普遍生活质量不高。然而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经费保障。民间社工组织发展必须走出自己一条独立的道路,结束对政府的全面依赖现象。由政府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实施项目而在政府配套资金以外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所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原则,不得挪用政府资助的项目资金从事自身开发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运作。随着社工行业的发展以及公众对社会工作认识的提高,应逐i扩宽社会工作机构拓展筹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之中。

2.不断完善评估机制,拓宽社工的晋升渠道

完善评估机制,创设一个和谐、公平的社工机构环境,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应建立合理薪酬制度,提高工资待遇,使得社工的收入与其所提供的服务量相关联。增加精r层面的鼓励和提供各种深造的机会,让社工更多地参与到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层面上,激发社工提升专业品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和规范中心的薪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薪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薪酬在事业发展中的激励作用,调动一线社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体现真正的合理与公平。社工薪酬实行收入与绩效挂钩,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薪酬格局,真正发挥薪酬在组织发展中的激励作用。

(三)以宏观系统为长期介入目标,为其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1.社会政策的保障

政策制定应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加强政策执行监督,避免执行力度被层层削弱,让实惠真正落实到社工身上,让社工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再次政府应树立良好信誉,对购买项目按时付款,避免机构欠薪。比如在社工的薪资方面,政府可以划定一个具体的范围,加强对工资确实足额发放的监管。

2.提高社会认可程度

扩大社工的宣传,关注公益氛围的培养,寻求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者的尊重与支持。社会服务的发展需要依靠各类资源的支持及公众的关注。目前,一些宣传虽然已开展,比如深圳市开展的社工宣传周、社工节、优秀社工评选、公益大赛等活动,通过不断的宣传社工服务内容、方式、效果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于社工的认知。但是社工专业程度相对较深,宣传力度有限,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还是很片面,导致社会工作者出现职业倦怠情绪。民间社工组织应该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通过政府宣传和媒体公益宣传等方式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从而树立社会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社会工作者的认同感。

四、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小张,男,25岁,某社工服务社一线社工,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在深圳从事社会工作2年。目前和女朋友合租房子,房租1500左右。小Q在社工服务社做一线社工,月薪3500左右,主要在窗口从事最基础的工作,由于在政府部门工作,并且非公务员编制,经常受到不公正,并且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由于工作性质,导致小张对工作压力很大,并且对所从事工作丧失热情,消极怠工,对机构缺乏归属感,并且对前途没有信心,存在职业倦怠情绪。

(一)对案主的问题进行预估分析

1.案主的需要

根据上面案例的描述,目前小张有着严重的焦虑与倦怠情绪,这需要去缓解他的工作以及经济压力,为小张寻找正确处理机构工作压力的途径。同时,社会也再给他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社会认可普遍偏低、政策上的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小张倦怠情绪的产生。

2.对案主问题的分析

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处理小张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对其所处的环境系统进行分析。微观上,是其个人因素。小张的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他的收入处于中下游仅够维持他与女友一起租房子及平时的生活费用。并且薪资基本无浮动,排除生活开支所剩不多,生活质量不高,经济压力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中观上,是其工作机构因素。机构的行政性较强,来深圳两年,工作上升空间很小,受到工作单位以及机构的双重管理,由于两个组织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存在不一致,小张对自己的工作经常很困惑,并且看不到工作的前景,对未来没有信心;宏观上,是社会因素。政府政策不明确,且落实不到位,经常受到不公正对待,社会评价度不高,民众对社工的社会认知也普遍偏低,使得小张逐渐对工作丧失激情。

(二)介入策略

首先,通过与小张建立关系,了解小张的想法、困惑等,并且在介入个案之前收集资料,通过与小张的女朋友、所在机构的负责人、同事以及服务对象进行会谈,从而获知相关情况。其次,收集完资料之后就是对这些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小张所处的环境系统中找出案主的问题症结所在。

1.第一阶段:首先与小张建立正式的工作关系

建立正式关系后,通过与小张初i接触,并且对朋友、机构同事、办同事进行初步、非正式的访谈,大致了解小张所面临的问题,记录他的基本需求,并通过访问或者观察发现小张问题所在,从而制定大致的治疗计划。

2.第二阶段:对小张个人情绪的疏导

在了解了小张的基本需求之后,需要对他的倦怠情绪进行治疗。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由此理性情绪疗法认为,通过加强认知重组的方式来改变来访者的错误信念,代之以理性的生活哲学,则可以使其情绪好转。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张可以通过理性治疗非理性,改变自己非理性的认知,使自己认识到问题并非是靠自己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有些事情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合作才能彻底改变,自己已经尽力了不要使结果困扰自己,要看到问题已有的可喜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社会工作者继续保持积极性,认真努力地工作。

3.第三阶段:与小张工作机构的调解

工作员开始介入小张所在的机构、工作单位,为小张的心理康复争取相关资源。工作员作为中介者和使能者,在向机构、工作单位简要介绍自我的身份和来意后,积极说服居委会提供一定人力、物力支持,帮助案主改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活跃的气氛,增强案主归属感,使小张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并得到他人的积极认可,让他体会到共同分享的快乐和友谊,从而恢复其与他人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针对目前机构工作人员出现职业情绪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良建议,构建小张的社会支持网络,如改善工作环境、改革薪酬激励体制、多给与小张一份关爱和鼓励等。

4.第四阶段:跟进及总结

工作人员定期的对小张目前生活、工作情况进行回访,并通过对案主家人、朋友以及所在工作单位同事和领导的反馈,观察其职业倦怠情绪是否得到改善。若小张已经对自己工作形成正确认知,改善了工作情绪,能够积极、热情的投入工作,充实信心。此时,为了避免小张产生情感依赖,工作人员可以结案并做总结。若小张仍然无法摆脱倦怠情绪的困扰,工作人员需要对小张跟进服务,并对以往提供的服务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方案,从而改善他目前困境,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

五、工作反思

在应对社工职业倦怠问题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究问题的视角。该理论的合理运用,虽然有利于分析出哪一系统有的问题,但不具有切实的指导性和明确的规范性,因而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方案。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注意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来应对案主的问题。此外,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更加注重不同层次的社会系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因此往往容易忽视案主个人主观主动性的发挥。

在社会工作领域,通常认为人的行为发展与周围生活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强调人在情景中,同时也主张个人发展是有目的、主动的、积极的鼓励案主自己作出选择及决定,这也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与尊重案主自决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运用这一理论时,应当注意结合社会工作所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避免形而上学的运用理论。

六、结语

由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社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分析,可以加强宣传和引导,使社会更多的人认识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社工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增强社会工作者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同时,对媒体和社会大众普及社工知识,也让媒体和群众对社工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以改变以往将社工塑造成”全能好人,无私奉献”的形象,减轻社工的道德负担。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扎斯特罗.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1).

[2]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04).

[3] 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 彭静.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现象的社工介入[J].郑州大学,2012(05).

[5] 段晓俊.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05).

[6] 文军.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3).

[7] 李欢.实务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以深圳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学报,2011(04).

[8] 沈黎,刘林,刘斌志.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组织承诺状况研究――以上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为例[J].青年探索,2011(03).

[9] 黄文斌.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10] 沈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国际研究与经验启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第6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失独者;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失独者

失独者,主要是指广义上的失独者,特指由意外、伤病或自杀等导致的独生子女死亡,且膝下至今未再次生养或收养子女的个人。

(二)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包括配偶、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其他失独者(“同命人”)、朋友伙伴、同事、战友、邻里、志愿者等个人和社团、组织、社区、政府及国家等所给予的有形和无形的帮助。

文章以内容将社会支持分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指外界提供给失独者的包括物质的、金钱的和服务性的用以维持和提高其日常生活状况的帮助;情感性支持指精神、心理方面的支持,包括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信息性支持指通过借助其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性来使失独者了解一些政策或者一些重大时事新闻的支持。

二、失独者社会支持的现状与需求差分析

(一)失独者工具性支持的现状与需求差分析

工具性支持总的分布不均衡,落差主要表现在经济支持方面。现状与需求之间既存在量的差异,又存在支持主体的偏差。

1. 量的差异。外界给予量的工具性支持不能够满足失独者的需求,经济支持水平过低,缺少相对的养老机制、心理咨询辅导、医疗保障水平等。

2. 支持主体的差异。国家政府和配偶这两大支持主体上,现状是配偶占主导性地位,其次是国家政府,而需求却是希望国家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才是配偶。

对于志愿者,失独者表示只有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满足的情况下,志愿者才能发挥作用。志愿者的社会支持虽然存在,但支持主体的差异不解决,志愿者的支持就难以被失独者接受。

(二)失独者的情感性支持的现状与需求差分析

配偶和“同命人”是情感性支持的主要来源;亲戚和好朋友只被看作一个倾听者,而非有效的双向互动,他们的不理解会对失独者造成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失独者对志愿者和邻居的支持一般有排斥倾向,原因在于其心理的敏感与脆弱性,志愿者和邻居过于主动的行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别人是在“可怜”自己;一般朋友提供的情感性支持几乎为空白。失独者暂时没有对这些现状改变的意向。

社区和父母的情感性支持存在偏差。社区工作人员负面的态度会给失独者带来负面情绪,在与社区工作人员接洽时感觉不被尊重,对方态度不好,这让自己情绪非常不好,希望社区能够对失独者多一些尊重和主动关心,少一点漠视,发挥其在情感性支持中的重要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社区情感性支持的偏离带给失独者更多的是气愤,而父母情感性支持的偏离带给失独者的更多的却是无奈。失独者表示父母的过分关注使自己缺少个人空间。

(三)失独者的信息性支持的现状与需求差分析

失独者的信息性支持存在严重缺失。这方面“同命人”和配偶发挥着主要作用,同时媒体和志愿者在这一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在信息性支持需求中,失独者认为,社区才应该是信息性支持主体,其次才是“同命人“和志愿者,国家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宣传力度。

三、系统生态视角出发重构失独者社会支持

失独问题的存在与许多因素紧密联系。以系统生态的视角出发,通过将增强失独者本人的能力与干预和改善其所处的系统相结合,来增强其面对生活、积极健康生活的勇气。

(一)微观系统

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技巧和手段失独者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失独者及其家庭减低压力、疏导并减轻其精神创伤,达到个人情绪的合理表达与释放。这一方法的主要目标在于救危,解难与发展居于次要地位。

1. 失独者本人。社会支持能否得到利用与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失独者本身的状态和意愿。因此,要想对失独者的社会支持进行重构,必须重视对失独者个人的辅导。(1)情绪宣泄,释放不良情绪。多数郁郁寡欢,寡言少语,压抑自己的情绪,最终会导致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社工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如“空椅子疗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失独者宣泄内心的痛楚和精神的压抑。(2)矫正认知,疏导不良情绪。针对传统观念的摒弃、自责心理的疏导以及自卑心理的正视进行展开的。大多数失独者对自己的老年生活产生了绝望感;更有部分失独者内心充满了内疚与自责,更加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社工在这一过程中应侧重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失独者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矫正失独者现有的认知水平,达到情绪疏导。

2. 家庭。(1)配偶。工具性支持方面,互相照顾,生活照料方面互帮互助;情感性支持方面,多一些相互交流、尊重和关心慰问。(2)父母。在关心失独者的同时多给与其一些私人空间,避免过分关注带给失独者压力。(3)兄弟姐妹及其他重要亲属。在一定的经济支持基础上多偏重一些生活照料;在失独者需要倾诉的时候能够理解、包容和倾听,当失独者不需要倾诉的时候应避免强迫。

(二)中部系统

主要从失独者的社区、邻里及同辈群体、“同命人”等入手。

1. 社区。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更好的与失独者有效沟通,加强其工具性、情感性和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情感性支持方面多些尊重与慰问,少点漠视,多些主动问候,少点被动被找。社区工作者应努力做好宣传工作,通过电话或亲自上门等方式主动并及时告知失独者有关失独的相关政策和补助等信息。

2. 邻里及同辈群体。平等对待失独者,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待失独者。在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上少一点刻意的帮助。

3. “同命人”。分享感觉、传递经验,可分为治疗阶段、成长阶段和社会化阶段。治疗阶段主要在于帮助失独者改变任何的行为,克服个人问题,缓解心理创伤;成长阶段主要是为失独者提供一定的机会使他们的意识得以觉醒,达到自我潜能的最大化发挥,这其间可以鼓励失独者发挥特长或结成兴趣小组,促生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情绪;社会化阶段主要是帮助失独者恢复其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使他们成为更适应社会生活的积极角色。

(三)外部系统

1. 社会组织。加大对失独群体的重视。在工具性支持方面,多为失独者群体合理链接资源,争取经济方面的支持。

2. 大众传媒。主要承担信息性支持,一方面应加大对失独者生活的报道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另一方面应加大对有关失独者的一些新闻、政策等的报道。

3. 志愿者。工具性支持中应努力克服志愿服务的短暂性,注重长久性的关心和服务;情感性支持中,多些倾听,少点发言,多做观察者,少当指导者,多点专业修养,少些信口开河,去接受一些心理培训,最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信息性支持方面,多为失独者提供一些政策补助信息等。

4. 虚拟社区。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些QQ群、失独者论坛,为其情感宣泄及现有诉求提供平台。社区应多为失独者教授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能力的社区可以通过倡议链接外部资源,为贫困的失独者家庭提供电脑和网络。

(四)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层面主要是针对失独者的工具性支持的重构。

1. 国家应为失独者提供更多的政策保护。主要致力于工具性支持中的经济支持、养老支持等。对失独者的养老、医疗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保护。在情况允许的状况下可以考虑失独者的意见:在每个省每个市集中设置一个失独者养老院,制定适合于失独者的“以房养老”政策;医疗方面可以考虑加大“家庭医生”的覆盖面等等。通过政策和制度上的改变来切实满足失独者的切身需求。

2. 政府加强与社区的交流,深入了解失独者的需求。政府应加大对基层社区的管理和监督,在与基层社区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失独者的需求。培养专业的公共卫生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为失独者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等。

3. 社会应加大对失独者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四、结语

失独者面临着经济、养老、精神等多重困境。对于失独者社会支持的重构,希望能够从微观、中部、外部和宏观系统多层面出发,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

鉴于失独者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的水平,社会工作介入失独者家庭对社工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浩大工程,尤其是对于失独者的社会支持,更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帮助失独者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 姚金丹.社会工作增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分析[J].社会工作理论新探,2012(10).

[2] 王祥,王娟娟,李林英.社会工作介入失独者危机应对的探析[J].学理论,2013(22).

第7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 生态学 企业成长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与另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各种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创新已不再是单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相关企业组成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开发完成。因此,把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圈内外研究现状

(一)企业成长理论

英・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教授Edith.T.Penrose于1959年出版了《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基础。她从内部成长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认为企业的成长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即“量”的成长过程。然而,随着理论的逐步发展,学者们逐步认识到企业成长不仅仅是在收入和利润等这样一些定量的财务指标上的增长,而且还包括市场营销、资源筹集、研究开发、控制协调等各种管理能力的增强,同时还广泛涉及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以及企业文化、信息资源、社会关系网络等“无形资产”的质的方面的提高。

(二)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y(1945年)首先提出,它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的整体。其中各生物成长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

20世纪80年代企业生态理论得到发展。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美国企业战略专家James.F.Moor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现代企业竞争问题时于1996年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新观念,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空间内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三)技术创新理论

按研究发展时期,技术创新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 理论诞生阶段。熊彼特1912年以德文出版的可看作是创新理论诞生的标志,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并认为。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2 基础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多以案例分析为主。索罗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缜密的论证,从经典经济学模型人手。指出从长期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3 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叶)。弗里曼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微观、宏观。包括国家创新系统)。技术扩散、技术模仿与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威廉・埃伯纳西和詹姆斯・厄特巴克在1970年代中期提出了工业创新的动态模型。即A-U模型。4 系统研究阶段,从本世纪初生态系统理论发展成熟,运用到商业系统发展为创新生态系统,并成为企业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赵玉林在《创新经济学》(2006)一书中。对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及系统特点进行描述,将其归纳为平衡与非平衡、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自组织系统。

(四)生态学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应用

企业仿生学的观点认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因而以生态系统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应用生态学理论看待企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我国吴彤(1994年)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在对技术生态学的两重含义进行考察研究后,将其定义为一种综合的技术生态学:以生态学的观点、方法综合考察技术活动过程、技术构成、技术体系内部相互关系。技术系统及其活动与人、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要把未来技术或已有的技术系统变成为既能按照技术发展规律最佳运行又能最适度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综合需求(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的技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黄鲁成(2003年)介绍了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条件。研究了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用比较法来说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并对如何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 应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关系理论,建立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生态关系战略

理论应用方面:陆玲(2001年)根据自然生物群落学的原理,通过分析企业群落的形态和机能特征、群落演替和生命周期等规律。证明了企业群落也是自然生物群落。从而提出了“企业群落学是研究企业群落形态结构和功能、群落内部、群落之间、群落与宏观经济系统以及群落与其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的学科”这一新的概念,并提出企业健康的标准应该着眼于企业面对较为复杂多变甚至恶劣的环境的适应力,而不是单纯依赖环境条件来维持企业生命的“健康指标”。

实证应用方面:黄鲁成和张红彩应用生态学的种群理论与分析方法,通过应用种群logistic增长规律的数学模型及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研究通讯设备制造业行业内技术创新种群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行业内不同技术创新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通讯设备制造业行业发展潜力大以及与通讯终端制造业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的结论。

3 应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研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识别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风险因素

理论应用方面:李晓明(2006年)将企业外部环境定义为企业广义生存域和企业活动域两个层次。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构成的企业间接外部环境,通过以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为主体构成的企业生态位的直接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影响企业,从而使企业外部环境表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实证应用方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战略和管理学副教授罗恩・阿德纳(Ron Adner,2006)以风险评估角度出

发看待企业创新失败的案例,对企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内部项目风险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依赖风险与整合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某个企业的创新成功并不一定能让它在市场上真正收获,原因在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并未运行起来,从而对风险的规避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进行说明,并制定了相应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与步骤。

三、结论与展望

目前,对于企业成长及技术创新领域中的研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生命属性分析。主要把企业的各个系统和生命体的各个功能系统进行了对比模拟分析。归纳出企业的生态特性、企业生态系统概念与特征;其次是生态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关系和稳定、演化及其与企业生态环境的关系,重点强调企业各个功能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和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依存平衡特征:再次是生态系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主要用生态学的观点考察技术体系内部相互关系。我国学者李凯飞曾在文中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指出我国企业成长中质的成长水平不高。并对技术创新这一“瓶颈”提出了分析,但是缺少实证方面分析以及对企业所处行业和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Ron Adner对企业进行创新中能够遇到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对风险的规避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演进还缺少理论分析。杨杜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中日百家企业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产业的成长主要是靠企业数量的增加而不是企业自身成长的结果,并提出技术――产品革新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但对技术如何影响企业成长方面缺少理论说明。

第8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 语言系统;认知;生态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DF H0-05文献标识码:A

人们通常把“第一位生态语言学家”的称号授予美国人Einar Haugen。他在1970年所作的题为“The Ecology of Language”的讲座(1972重刊)“在许多方面都是具有创新性的。”[1]如果从那时算起,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就有了30多年历史,其间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论文、专著和文集,可谓硕果累累。

作为一门研究“语言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学科”[2],当今生态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可概括为两个领域:语言自身的生态问题和语言中的环境问题。对这两大领域的研究产生了生态语言学的两大分支:语言生态学(language ecology)和生态批评语言学(critical ecolinguistics)。其中生态批评语言学又可进一步分为生态话语批评和语言系统生态批评。

然而,对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范式,人们不禁要问:该范式有其理论基础吗?这一疑问不仅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及研究成果的推广,甚至还关系到其存在的理据,因而不容回避。由于生态语言学被视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侧重的是语言研究,本文拟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作为该范式的分支之一的语言系统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

一、语言系统的生态批评:理论基础的解析

生态批评语言学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以Halliday在1990年希腊Thessaloniki召开的第10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AILA)上的主题发言为标志,是当今西方生态语言学的最新发展。该研究范式以生态环境为视角,研究语言系统和话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用语言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

从研究对象来看,生态批评语言学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生态话语批评与语言系统的生态批评。”[3]生态话语批评(Eco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继承了批评语言学的传统,以话语的社会建构性为理论基础,对环境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不同之处仅在于以生态意识形态视角取代了政治意识形态。语言系统的生态批评(Ecocriticism of Language System)致力于揭示语言系统(主要指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等)中所隐含的、不利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认知思想,如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增长主义(Growthism)等,并以此作为语言规划和制定语言政策的依据。因此,相对于生态话语批评而言,语言系统的生态批评更加年轻,也更为新颖。

语言系统生态视角批评以语言与生态意识之间的互动作为理论基础,包含了两个前提:一是语言系统中包含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思想;二是语言系统中的这一认知思想影响语言使用者的生态环境意识。前者为该研究范式成立的前提,是先决条件。这是因为,如果语言系统中不包含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思想,对其进行生态角度的批评性分析也就无从谈起。后者为该范式存在的必要性所在,使其具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如果语言系统中的这一认知思想对语言使用者的生态环境意识不产生任何影响,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意义就会大大降低。而语言系统中包含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又必须以语言的理据性为大前提,即语言必须是非任意的,至少是非完全任意的。这是因为,如果语言是一种无理据的、任意的符号系统,就不可能包含人类的认知思想,包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

语言系统与生态意识的互动属于语言与认知互动的一部分,可以从当今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言相对论中获得佐证。语言的理据性则属于语言符号的属性问题,可以通过符号学角度的解析加以认证。

二、语言的理据性:符号学角度的解析

(一)语言符号的“他指性”

“符号为指称现实世界中同样事体的所有可被感官感知的信号。”[4]这里的“可被感官感知”表明,物质性是符号的一个基本属性。由此,从符号学角度看,语言首先表现为某种物质材料,或为可被听觉捕捉的语音,或为可被视觉所捕捉的文字。可以说,语言符号的这一物质性是其成为符号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这一点上,现代评议学的奠基人Saussure将符号界定为“声音模式+概念”构成的“心理实体”[5],显然有欠妥当,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说受到广泛质疑也在所难免。因为使用这样的“符号”,人们既无法通过听觉、也无法通过视觉进行交流,而只能通过类似心灵感应之类的途径。虽然我们不能排除地球人在遥远的未来或许能使用这样的“符号”,但就目前而言,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然而,具备物质性只是成为符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符号必须是物质的,但物质的东西未必就是符号,因为物质的东西要成为符号还必须具有“指称事体”的功能。而这里所谓的“指称”又必须是他指,而非自指。正如Chandler说的那样,“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符号――只要有人把它理解为指称了或代表了某物,但符号所指称或代表的某物不可以是符号本身。”[6]以钥匙为例,如果我们用它来代表其他某种概念,如权力,那么它便成为一个符号;而如果我们仅视其为钥匙,那么它就只是它自身而已,而不能称其为符号,所以,作为符号的类型之一的语言也必须具有他指性,这是语言成其为符号的另一基本要求。

(二)他指的人为性

那么,符号是如何实现他指的呢?是通过被赋予的意义。Peirce指出,“任何事物都不能成其为符号,除非它被理解为符号。”[7]这里所谓“被理解为”其实就是被赋予意义,“被理解为符号”就是指在符号与事体之间建立起单向性质的他指关系。作为听觉材料的语音,或作为视觉材料的文字,通过被赋予意义,实现了形与义的结合,具备了他指功能,于是便成为了语言符号。

那么,是谁赋予语言符号以意义的呢?这涉及到语言的起源问题。语言的起源不外乎两种可能:神授或人造。接受了科学世界观的现代语言学家自然无法容忍语言神授说,因而普遍接受语言人造说,即“语言是人类凭自觉创造出来的符号。”[8]而接受语言人造说意味着承认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人赋予的,语言符号也就具有了人为性。(三)语言的理据性

虽然语言学家大多承认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人类赋予的,但在人类如何赋予语言符号以意义的问题上却存在重大分歧。这一分歧导致对语言性质认识上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任意说和象似说或理据说。

上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并将任意性确立为语言的第一原则。然而,“语言是人类凭自觉创造出来的符号。”作为理性动物,人类的自觉行为必然也是理。所以,作为人类凭自觉创造出来的符号,语言势必包含了人的理性因素,从而决定了语言符号本质上的理据性。这正如赫尔德所言,“人类心灵对每一种行为都要了解他的起因,哪怕只是部分的起因,所以,认为一种语言未经任何选择,就从人脑中任意地发明了出来,这种说法对于心灵来说,不啻于肉体被死神的手抚摸所遭受的折磨。”因此,“一种根据肤浅空洞的任意性创造出来的语言是与他(自然人)的整个善于类推的本性相背的;一种完全任意地构想出来的语言,事实上也同一切人类心灵力量的类推原则格格不入。”[9]

其实,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既可以说语言在具有理据性的同时具有任意性,也可以说语言在具有任意性的同时具有理据性。语言符号在形式方面所受到的限制,以及确立形义结合的过程中约定性等因素,决定了语言符号必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而语言符号创造过程中人类的理性因素则决定了语言的理据性。

三、语言与认知的互动与生态语言系统批评

(一)语言的认知性:语言系统生态批评的可行性所在

语言的理据性表明,语言符号的形义结合是有理可据的。那么,理据何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形义结合的理据来自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即语言反映了人类的认知,或语言具有认知性。

上世纪80年代初,Lakoff & Johnson通过对隐喻的研究发现,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反映了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语言中之所以存在隐喻表达,是因为我们的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10]这表明,语言符号的形义结合以人类对现实的认知为基础,即《文心雕龙》中所说的“心生而言立”。此后,Taylor的语言范畴研究表明,不仅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范畴化、即认知范畴密切相关,而且语言范畴本身,如时态、词性等,与认知范畴之间同样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则从词至小句及小句的组合等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语法系统所体现的认知模型。

所有这些研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结构主义截然相反的语言世界观:语言并非封闭自足的系统,而是与人类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寅、李弘将这一语言世界观总结为“现实认知语言”的三元互动模式[11]。即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不是固有的,也不是语言社团任意性的集体行为,而是人们在对现实认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具有主观性的认知与具有客观性的现实互动的结果。随着这一语言世界观的确立,一个新型的语言研究范式――认知语言学迅速发展起来,并日益壮大。该范式的两项承诺之一便是Lakoff提出的认知承诺。该承诺指出,“语言和语言的组织反映了一般认知原则,因此,有关语言结构的原则应反映其他学科所发现的人类的认知规律。”[12]这是因为,“人们通常将关于世界的共同经验储存于日常语言,因此可以通过人们表达思想的方法来采集这些经验。”[13]可以说,认知承诺是认知语言学成其为“认知”语言学的关键,其中心思想便是:语言是认知的结果。

语言的认知性表明,语言不仅可以指称现实,而且语言本身就包含了人类对现实的认知。Lakoff甚至以此提出要像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那样保护濒临灭绝的文化和语言,因为“如果一个物种想要在多种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保持其基因库的多样性;同样,理解经验的手段的多样性对于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也是必不可少的。”[14]这一语言观反映了保持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当今生态语言学的主要思想之一。语言所体现的认知自然包括对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界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认知,即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由此可见,认知语言学理论使得对语言系统进行生态视角的批评性分析具有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二)语言的相对性:语言系统生态批评的必要性所在

语言相对论源于洪堡特的语言观。洪堡特在研究了爪哇岛上的卡维语后指出,“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似,语言通过其结构激发人的最高级、最合乎人性的力量投入活动”。因此,“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个人更多地通过语言形成世界观。”[15]也就是说,“每一具体语言都是源出于人,反过来又作用于人,制约着人的思维和行动。”[16]

萨丕尔及其弟子沃尔夫继承了洪堡特这一带有语言决定论性质的语言观。萨丕尔的研究表明,“语言不仅所指是经验,而且规定经验。”[17]沃尔夫则基于对英语与印第安人的霍皮语等语言的对比研究,正式提出语言相对论,又称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使用明显不同的语法的人,会因其使用的语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观察行为,对相似的外在观察行为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作为观察者他们是不对等的,也势必会产生某种程度上不同的世界观。”[18]在他看来,现代科学的世界观便是根据西方印欧语言的基本语法特征概括而成的。

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观同样认识到语言对认知的反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即语言。”[19]这里所谓物质对精神的纠缠,指的就是语言对认知的反作用。

功能主义语言学进一步发展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在Halliday看来,“语言使人类构筑起一幅关于现实世界的心理图画,从而得以认识其周围世界及内心世界。”[20]也就是说,“现实”并不是一个现成的、等待我们去表达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积极地去建构。语言就是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作为建构工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建立在某一基础上的上层建筑,而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影响着的意识和物质的产物。因此“语言具有塑造意识的力量。”[21]

语言的相对性表明,语言既非意义的被动储藏所,亦非仅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传递意义的工具,而是“作为建构我们对现实的认知的参项之一,积极地参与了意义的创造过程。”[22]语言对认知的反作用自然包括对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界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认知的反作用,即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的反作用。由此可见,语言的相对性使得语言系统的生态批评也就具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三)语言系统生态批评举隅

Halliday在第10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的报告堪称语言系统生态批评的先驱之作。Halliday指出,“在语法的内层,小句与小句逐渐合成为一种世界观。这是一个隐藏着的、关于经验的理论,我们无意识地以此指导我们的行为和生存策略。语法的各个特点综合起来,促成我们以某种方式去释解世界。”[23]不幸的是,语法给我们提供的这一释解方式现在已不再有利于我们作为一种物种的健康发展。他列举了英语语法中4种这样的特点。

一是通过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对以单位形式和以整体形式出现的实体进行区分。“这样的语法使得空气、水、土壤,以及煤、铁、石油等资源被释解为无界的东西,即无限地存在。”[24]而事实并非如此,它们都是有限存在的。在这样的语法的诱导下,人类对这些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从而部分导致了当前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的局面。

二是被语法释解为可分等级的属性大多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极端。例如在“好”与“坏”这一对属性中,“好”被释解为积极的,“坏”则是消极的。有趣的是,英语语法对“量”的范畴往往同样也作出“质”的释解。如在“大”和“小”中,“大”是积极的,“小”是消极的。在“多”和“少”中,“多”是积极的,“少”是消极的。 “Look at the size of it!”,一般意味着“这块头真大呀!”。询问数量时,一般只会说“how many”或“how much”,而不会说“how few”或“how little”。英语中的这种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关于“大”的语法其实就是关于“好”的语法,关于“小”的语法其实就是关于“不好”的语法。于是,“通过‘大’和‘好’在语法中的并置,‘bigger and better’这一主题便被刻入到我们的意识之中。”[25]这样的语法诱发的是一种“增长主义”(growthism)思想,如我们都希望住房越大越好,GDP越多越好。这一思想同样部分导致了当前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的局面。

三是语法的及物性部分将参与物质过程的实体以一个连续统的形式,按其发动这一过程的潜能排列。人类自然处于这一连续统的最为积极、最能成为施事的一端,另一端则是那些无生命的物体。“这样的语言让我们很难将无生命的自然界当作事件的积极参与者来认真看待。”[26]

最后,在这个连续统的某一点上,语法将这些实体断然地一分为二。人们常常将这一区分看作是人与非人的二分法,Halliday认为其实不然。在他看来,这是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分。英语中这一二分法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其代词系统。有意识的实体代以“he/she”,无意识的实体代以“it”。更重要的是,在关于精神过程的语法中,感觉者总是有意识的实体。这就将我们人类与自然界割裂开来,而且完全排除了盖亚说,从而使我们很难将地球看作一个有生命的实体。而事实上,“她不仅有呼吸,而且有感觉,甚至能思维:尽管她从太阳那接受到的热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却仍在维持着自己的体温;随着构成她的物种逐一遭到毁灭,她正缓慢地,但却无法挽回地死去。”[27]

继Halliday之后,Goatly、Trampe等都从生态角度对语言系统进行过批评。虽然语言学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这些研究无疑为语言系统的生态批评开拓了思路。例如Trampe批评了语言系统中所体现出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商业化主义”,认为“我们的语言在表征世界时不仅采取了人类的角度,而且采取的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有用性和人类的商业活动的角度。”[28]Goatly则对系统功能语法将过程分为施事、参加者,和环境等要素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样做暗示了宇宙的破碎性,不符合当今赞成世界整体观的科学的(生态的)思维方式。不仅如此,就连语法中的一致式也不过是约定俗成的隐喻而已。尽管这些所谓的一致式符合牛顿的力学理论,但却“代表了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更不用说是幼稚的本体论或意识形态。”[29]

四、结语

语言相对观与语言认知观的结合形成了生态语言学的互动原则,即语言不仅是认知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影响认知。语言与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语言系统的生态批评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具有必要性。因此,Halliday在第10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明确提出:“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属于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也属于应用语言学界。”[30]此后,“语言与生态”或“语言与环境”被列为每届大会的议题之一。如2005年美国麦迪逊大会的27个议题之一便是“Language and ecology”,并举行了专题研讨:“New Horiz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in its Full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text”。国内目前生态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气候,而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生态问题的研究。鉴于2011年第16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将在我国举行,生态批评语言学的研究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22] Mühlhaüsler. P. Language of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A Course in Ecolinguistics[M]. London: Battlebridge, 2003. p. 32, p. 45.

[2] Haugen, E.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A]. In Fill, A. and P. Mühlhaüsler (eds.).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1. pp. 57-66.

[3] Fill, A. & P. Mühlhaüsler. Introduction[A]. In Fill, A. & P. Mühlhaüsler (eds.).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1. pp. 1-9.

[4] Bussman, H.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Z]. London: Loutledge, 1996. p. 433.

[5] Saussure, F. D.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1972. pp. 66-67.

[6] [7] Chandler, D. Semiotics: The Basic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 17.

[8] Sapir, E. Language[M]. New York: Harcourt, 1921. p. 8.

[9] 赫尔德. 论语言的起源[M]. 姚小平,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47.

[10] 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15.

[11] 王寅、李弘.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J]. 外语学刊, 2003 (1): 20-25.

[12] Lakoff, G. 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 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0 (1). pp. 39-74.

[13] Ungerer, F.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96. p. F38.

[14]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 337.

[15] 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70-72.

[16] 姚小平. 译序[G]. 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1-70.

[17] 赵世开. 美国语言学简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31.

[18] 沃尔夫. 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C]. 高一虹,等,译.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220-221.

[19]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35.

[20]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New Edition)[M]. London: Edward and Arnold, 1994. p. 106.

[21] [23] [24][25] [26] [27][30] Halliday, M. A. K. New ways of meaning: 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J].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0, (6). pp. 7-36.

[28] Trampe, W. Language and ecological crisis: Extracts from a dictionary of industrial agricualture [A]. In Fill, A. and P. Mühlhaüsler (eds.).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1. pp. 232-240.

[29] Goatly, A. 1996. Green grammar and grammatical metaphor of language and myth of power, or metaphors we die by [A]. In Fill, A. and P. Mühlhaüsler (eds.).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1. pp. 203-225.

Interactivity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criticism of Language SystemZHU Chang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第9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关键词: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 发展对策

商务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James F.Moore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随后在1996年《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对此做出进一步阐释。商业生态系统概念产生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商业生态系统模拟了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物种相互依存,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共同进化。商务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包括客户、供应商、主要的生产厂家、中间商、资金供应者、行业协会、政府及其他关联组织或群体,如图1所示。

按照商务生态系统理论,各企业应当适应环境的变化,确定共同的愿景,依照各企业个体的不同贡献,组成商务生态系统,并追求共同品牌。各企业个体相互依存并共同进化,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共同抵御来自系统外部的竞争,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Sanjiv Gossain et al.,1998)。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

(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

所谓核心型企业,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中枢位置,为系统其它成员提供共享资产,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并与系统其它成员分享价值的企业。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者关注的中心问题转移到整个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及企业在系统中的地位。基于商务生态系统视角,电商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企业所属的商务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在其所属的商务生态系统内的领导地位的争夺(徐博艺等,2002)。对于核心型企业来说,其企业战略制定主要应当聚焦于新商务生态系统的建立,重点问题包括基于本商务生态系统的技术标准、商务模式、知识共享模式等的建立。另外核心型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务生态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阶段特征以及自身在系统中的地位,来培养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未来的竞争是商业生态系统和商业系统之间的竞争,更加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能够使对方的生态系统萎缩和瓦解从而使对手企业失去价值。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网商”群体

“网商”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个人,包括企业家、商人和个人店主。其来源之一是网民,随着对网络价值的深入认识,他们开始利用互联网资源来创造财富;另一个来源就是传统商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意识到电子商务可能带来的机会,大批传统商人也迅速成为“网商”。

初期的“网商”之间是孤立的,面对日渐恶化的竞争环境,“网商”逐渐自发结成较为紧密联盟,一般包括供应商、客户、投资商、渠道商。联盟内部的“网商”之间是共生的关系:有共同的远景、相互信任、遵守规则、密切沟通协作、分享利益、共担风险。联盟的形成增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联盟中的“网商”自然要比孤立的“网商”更有竞争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公平的交易规则以及结成企业联盟而抗御竞争的机会,吸引了大批“网商”,依附于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的“网商”联盟成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秀敏、陈禹,2005)。

(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随着消费者要求的提高,依靠单一企业的力量已经无法更好满足,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此时显示了其卓越性:一方面,系统内部成员整合力量,能够更加快速灵活的组合资源,通过系统成员高度相关整合形成的系统价值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另一方面,系统将消费者也融合进来形成一个共同进化的体系。成为系统成员的消费者在为系统创造价值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自身需要的动态变化发展的价值。

(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政府部门和其它准政府组织

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规范电子商务交易,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和商业环境;颁布行政政策引导微观主体的投资导向或规避市场风险。另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单纯依靠厂商的力量无法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的用户群体基础急速扩大,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呈现积极态势。

但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在各用户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表现出较不均衡的状态。电子商务的主力为大学生和办公室职员两个群体,所占的比例大于其他群体。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则明显偏低。一方面,通过这种不平衡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整体发展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才会出现主要用户仍集中于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预知,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逐步从城市群体向城市郊区及农村群体扩散。

从技术角度观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活动模式,是以信息的互联网络为载体的。因此,其发展首先受制于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水平,但我国的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水平地区间差距仍较大。同时,我国对应于网络经济的社会法律、诚信环境状况不甚完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更直接、深层的因素。

(一)缺乏明确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及相应支撑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提出了多项发展电子商务的专项规划,但从整体上来说显得过于散乱,并没有从全局的角度明确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并加以有效部署。在电子商务相关法规方面,多年前即已开始起草框架,至今仍未能完善并在全国范围推广,现在仅有的行政法规也没能得到及时修订,其适用性值得商榷。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缺乏针对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明确和有力的配套政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机和网络基础建设初具规模,但从整体上讲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落后状态。集中表现在我国的人多数企业只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所有者或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识不足,有关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导入电子商务系统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及应用建设。

(三)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问题

各类调查显示,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担忧是影响网络交易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交易双方关心的问题包括:如何保证网络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如何保证参与交易各方身份的真实性,以及在网络交易中传递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从技术角度来看,关于安全的标准、协议和算法已经较为成熟,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我国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更多的是管理和观念上的,例如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密码算法并加以应用推广,对各层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消费者的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与培训等。

(四)多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

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并不仅仅只限于技术服务人才,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活动模式,电子商务将逐步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会受到原有各层次人才知识水平和意识的制约。为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各层主管部门、企业一般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乃至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教育均不容忽视。

基于系统论的电子商务组成结构及应用模式

(一)电子商务的组成结构

系统是指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集合性、目的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等特点。作为一个系统,电子商务内部各要素的协调问题是产生整体绩效的首要问题。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支付、认证、安全等系统,对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在于他们之间的集成优化程度。其次就是环境问题,一方面,环境为系统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资源、支撑等条件;另一方面,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具有约束和扰动影响。一般来说,电子商务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为电子商务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包括网络技术、安全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后者包括法律、信用体系、社会信息化程度等。环境问题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二)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第一,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国内大型企业的传统线下销售渠道一般都很成熟,电子商务应用主要是作为一种辅的手段出现。国内大型企业通常建立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和产品的相关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品牌形象考虑,部分承担与外界交流的功能。第二,中介服务类。一些公司,如淘宝等,通过建立中介网站,在网络上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提供商品、信用等信息,甚至参与其资金的流通,促成交易。一般这类中介平台还通过广告获取一定利润。第三,网上服务类。与传统的实物交易提供者不同,这类电子商务企业大多提供数字产品交易或者通过一个平台提供一些虚拟服务,比如网络游戏、付费电影等,属于电子商务新兴产业。第四,特色网站类。特色网站也属于电子商务新兴产业,依托电子手段,提供特殊服务来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特别需求。从实质上看,这种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同网上服务类企业一样,也是通过提供一种服务来获利。

基于商务生态系统视角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第一,重视核心企业的重要作用。核心型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厚的资金建设和运维的公共平台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成员们必不可少的依附主体。另外,核心型企业积极倡导和规范网上信用体系等环境建设,在吸引用户、防范交易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体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发挥网商群体的内省力量。“网商”的形成完全是网民和传统商人的自发行为,核心的驱动力就是物质利益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网商”群体的内省力量会主动推进生存环境改善,进而推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第三,重视消费者的力量。共同进化强调的不单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相互作用结果的高度整合,还包括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相互作用结果的高度整合。随着电子商务生态化的形态由“网商”联盟到网络社区、虚拟社会等的演变,消费者的力量将会日益突出。

第四,正确认识政府的作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仍有许多规律尚待探索。应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和其它准政府组织行为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会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存在反作用?如果是,又有可能存在哪些反作用?政府和其它准政府组织应该如何规避?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J]. Fortune, April 1996,4

2.Sanjiv Gossain, Gajen Kandiah. Reinventing Value:The New Business Ecosystem [J].Strategy & Leadership,(Nov/Dec) ,1998

3.徐博艺,杨冬梅,姜丽红.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商务生态系统研究[J].决策借鉴,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