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协同通信论文精选(九篇)

协同通信论文

第1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协同理论是基于理论物理学而建立的一个自组织理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认为,协同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得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不具备的新结构和特征。社会由许多复杂开放的系统组成,属性不同的各系统间存在相互冲突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理论认为,通过对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能产生新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其效应远大于各子系统效应之和⑦,协同机制因而是实现系统整体价值的有效方法。管理协同的产生与发展,归根到底,源自于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管理情境发展要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寻求增长的创新性途径。多元化战略经营管理背景下,如何有效处理多元化战略之间矛盾和利益共生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成为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和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协同被认为是多元化经营各种战略框架形成的关键因素,并被用来研究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取⑧。如Ansoff(1965)识别了作为公司战略要素的销售、经营、投资和管理协同,伊舟广之(1987)将协同进一步分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管理理论和实务界开始关注通过企业组织内部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取竞争优势⑨。协同管理重心因此也被转移到关注企业内部资源分享上来,通过关键资源分享获得协同,协同效应被认为是从分享资源获得的竞争优势功能⑩。如波特(1985)运用价值链分析了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为企业组织内部的协同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战略管理理念的盛行、管理和控制风险加大等都使得管理理论和实务界日益重视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重组,重视通过实施协同管理,共享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创造价值。管理协同研究逐渐升温,研究内容涵盖了协同效应、协同机会识别、业务管理协同、协同机制等,研究对象大致有跨企业、企业、企业部门层次等。协同被认为是企业系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

从目前看,管理协同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侧重点不同的研究路线。一条是强调协作、配合等协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路线。通常所定义的管理协同是一种状态或是过程,或强调协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即或强调协同管理或强调协同效应。另外一条研究路线则关注管理协同的方法体系,强调将协同学及其原理引入和运用于管理领域。这种研究路线下发展的管理协同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自组织系统,运用协同原理,探求企业协同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如潘开灵等(2007)认为管理协同是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并实施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管理协同的本质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获得协同效应。纵观现有文献,对管理协同理论和实践达成共识的是:首先,协同是一个在动态环境中考察的系统概念,是企业组织为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整合资源、协调人员、设置组织结构、协调技术研发等之间的关系,实现功能优化的系统过程。其次,协同管理意味着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业务单元在一起工作能够产生比独立运营要高的价值,即获取协同效应,因此应当从系统角度来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形和无形资源。

企业管理协同:审计视角下的逻辑解构

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认为,资源提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战略运营管理总是以一定的企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拥有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绩效。一方面,企业在整合、开发和运用资源时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整合、开发和运用这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与企业外部环境动态地相互作用,也即企业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由此产生协同管理的客观要求。管理协同在一定管理情境和条件下,寻求企业管理所遵守的共同规律,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可控因素,进而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效应,是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要素整合配置、序参量管理等协同原理和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基于管理协同理论,对企业管理机制和流程整合分析如下(图1)。如图1所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其培养、提供、整合以及发展组织、集体和个人的专门化知识和能力而获得的创新和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在企业层面上,是通过与社会环境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市场检验法则实现,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看,是通过对各项经营业务的具体管理和操作获得,即是通过计划、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项管理措施具体实现。企业管理协同机制由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和要素整合配置、创新和竞争优势管理构成。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为企业管理和发展确定了方向:一方面,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反映了企业管理各要素的协调和竞争状态;另一方面,环境的复杂和风险性,使得创新和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支配其他要素,完成企业生存发展的自组织过程。企业通过不断地缩小创新和竞争优势与市场竞争需求的差距,为企业管理协同提供动态的导向目标。协同机会识别是寻求企业管理子系统中可以产生协同的环节。通过分析企业行为共享如何影响创新和竞争优势,考虑协同效应价值和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协同机会。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使得协同价值被广泛地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进行要素的整合、配置,从而最大化地获得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依据协同管理的自组织原理,企业作为一个自组织开放系统,应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要求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系统,调整系统资源、制度程序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追求获得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当以此为基础展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的诸如经济社会、政治稳定、技术进步等,也包括微观的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等。以社会环境协同为导向的管理逻辑下,企业以适应社会环境要求为目的,设置相应组织结构,并设计和组织工艺流程,制定执行运营管理的各项制度、程序和措施,为企业管理各主体设定行为规范。在企业层面上,培育企业组织内的社会资本,完善企业管理软环境,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组织的协同管理效率。同时,企业的组织机构系统、工艺流程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以及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环境系统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要素整合配置和序参量管理等机制,实现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以使得企业管理系统从无序演化到有序,获得协同效应。在业务操作层面上,企业运营管理是通过对战略、经营环节等具体业务的计划、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系列机制实施所完成的。因此,企业欲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能力,不仅要对单项业务精益管理,还要能够注重对管理子系统,业务管理各流程开展协同管理。综上所述,企业协同管理是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合理确定能够表征企业发展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运用支配原理,建立协同运行机制,使得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耦合,产生协同效应。企业管理协同包括企业内部与企业内外协同,内部协同则主要通过内部管理要素的匹配、协调,内外部协同是指企业与外界的互动适应过程。作为企业协同管理的负向反馈和约束机制,管理协同审计通过对企业管理系统的协同效应为导向的协同组织全过程评价,有助于改善企业协同管理水平和获得持续协同效应。籍此,本文搭建了管理协同审计的理论基础。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管理协同审计:一个理论框架

管理审计是对企业运营管理制度、管理活动及结果评价和报告的系统过程,其目的在于检查并揭露企业运营管理中的缺陷和重大风险,帮助企业改善运营管理。通过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协同机制设计执行、协同效应等,对改善企业协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企业协同管理的自我要求,也是管理审计适应企业管理环境和方法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之一。企业管理协同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审查企业管理协同机制设计及其运行,评价企业管理协同效应获得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改善企业管理协同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以企业创新和竞争优势获取为企业管理协同目标,重要的是识别协同机会,对管理协同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企业子系统在演变及与其他子系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关联放大效应,实现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协同效应。由此,企业管理协同审计范围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各类管理机制等协同的静态审查,也包括对企业管理系统、子系统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能量交流适当性审查。

(一)企业管理协同机会识别审计

企业管理协同机制是开展协同管理的一整套方法体系,协同机制审计能够评价企业是否合理确定表征企业管理宏观有序的序参量、管理机制运行有效性,其中重要的是识别协同机会识别和信息沟通审计。协同机会识别是发现企业运营管理中缺乏有序性,协调性、合作性不足的各子系统或要素,以采取相应协同管理措施,促使企业内部子系统或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有序运行,从而获得协同效应。协同机会识别是企业协同管理的关键步骤和前提。在开放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不断根据变化的环境,识别协同机会,通过协同管理,获得持续的竞争和创新优势。协同机会识别审计目的是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协同运作分析、协同机会评估制度,评价其有效性,并对企业协同机会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管理协同机会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具有清晰的战略和经营目标,是否建立科学的战略实施机制,是否建立管理要素配合、流程衔接的信息收集和评估制度及其健全性、有效性;审查企业以协同为导向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战略管理、业务经营讨论分析会如联席会、部门际会等制度的合理和有效性;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根据经营环境变化、战略目标、经营管理风险等识别协同机会;审查评价企业针对潜在协同影响因素,特别是影响企业协作、导致业务管理运转不畅的因素信息收集、传递、报告、评价和决策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

(二)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

充分、有效地信息沟通能够及时传递决策信息,并能够使得企业员工清晰地理解、认同和接受协同管理主题,是协同管理顺利实施的保证。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协同的审计目标是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对改善管理协同信息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多样化和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交流制度,是否建立有利于企业间管理协同的信息共享平台;审查评价企业信息沟通机制是否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协调、匹配,以保障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审查企业战略、运营操作层面信息沟通制度及其与职能部门职责要求的匹配和协调性;评价管理协同所需采购、价格、销售、运输等信息沟通与交流的科学和有效性,是否存在阻碍信息传递的情形等。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还要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危机或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制度。

(三)企业组织结构协同审计

企业组织机构是组织运转与功能实现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协同的执行主体。协同管理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利用,而且强调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协调整合,强调企业资源利用开发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调整。因此,动态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管理协同的基础条件之一。组织结构协同审计的目标是,审查评价组织结构设立的科学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管理制度流程之间的匹配、协调性,并对组织结构再造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结构协同审计具体内容包括:审查企业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以职能为中心,建立流程组织,在职责范围、权力分工、协作体系等方面与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是否相匹配、协调;审查评价组织结构职能层次、种类划分,部门、职务和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审查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能否保证及时获取和反馈信息,以确保信息畅通和对业务运营进行有效监控;审查评价企业组织结构是否与外部经营环境和企业战略目标需要相匹配,是否与企业规模、所处成长周期、技术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所处经济社会环境等相匹配适应。组织结构协同审计还要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经营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地对组织结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和柔性化改造。

(四)业务运营管理协同审计

协同管理强调对管理制度、流程、程序的整合、协作,以使得管理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主要包括:财务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营销协同、研发协同等。为达成企业协同目标,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从企业整体管理角度,形成管理子系统互补、关联的动态结构,并根据企业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及时地整合、协调和共享企业资源,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和创新优势。企业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协同,一方面是在纵向上与企业战略目标导向的竞争优势需求相匹配协调,另一方面是企业各项业务运营管理机制,如计划、决策、执行、反馈和监督机制之间横向上相互协调一致。企业业务运营管理协同审计目标是审查评价企业各业务管理子系统的协调和一致程度,评价企业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和技术研发协同机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分析制约企业运营管理和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因素,从而对改善企业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和技术研发协同管理提出意见建议。财务协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精简高效的财务机构和统一规范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责权是否清晰明确、财务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评价企业是否具有管理协同相匹配的财务筹资、营运资金管理、筹资规模和运作能力。采购协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查企业采购业务管理机制和环节的协调性以及采购业务与企业战略、财务、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的匹配性;审查企业是否区分材料类型制订采购策略,评价采购策略与生产组织特征、库存管理、采购人员队伍建设等的匹配和一致程度;审查采购部门内部职员分工是否明确,职责是否分明,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是否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及其运行;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制度,评价企业不同战略层次的供应商与战略匹配程度,评价订货响应时间和速度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程度等。营销协同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营销资源界定是否清晰,采取的营销协同方式是否适当;审查企业是否与协同企业间共享营销资源、共同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是否开展营销组织经验的交流沟通等,评价营销沟通、品牌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合作的效率效果。企业生产协同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生产组织与企业战略是否匹配,生产要素与运营技能要素是否匹配协调;审查评价是否建立适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拥有与生产技术、设备相配套的技能素质。企业技术研发协同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有清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战略,技术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信息沟通、营销管理等是否匹配、协调;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与技术发展创新相协调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励机制,是否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扁平化、柔性组织结构;审查评价技术研发要素是否配置合理,管理能否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审查评价企业对市场技术创新需求的反应机制是否灵活迅速,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是否顺畅、及时,是否存在响应时间过长反应速度较慢等现象。

(五)组织社会资本协同审计

企业组织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是企业组织社会资本,有助于成员共享知识和技术,促进合作行为。组织社会资本既是管理协同的产物,也是协同效应的状态,是协同管理顺利实现的经营管理环境基础。组织社会资本审计主要目的是审查评价企业是否采取相应制度措施以构建合作信任的环境氛围,评价企业环境氛围与其他管理要素的协调程度,从而对组织社会资本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已经建立的文化、信任与合作氛围的审查评价。文化协同审计审查企业是否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业务单元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合作和协作文化;审查企业是否培育了重视个人自尊、权力、独特性和成长能力,尊重他人及其权利,关心他人并为他人服务关注共同利益等为特征的组织人道主义文化等;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有鼓励雇员自愿做出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制度及其有效性。公平感对于开发信任、尊重和互惠的高质量的工作关系至关重要,组织社会资本审计因此要审查评价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公平及员工的公平感程度。

第2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1 科研信息化

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即e-Science(或译为“信息化的科研活动”)。E-Science一词由英国学者John Taylor提出,其意义被解释为“在重要的科学领域中的全球性合作,以及使这种合作成为可能的下一代基础设施”。一般来说就是在科研活动中系统地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发展新的科研手段、科研模式、科研环境,从而实现科学技术新的革命。

信息化科研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的具体体现。那么,在科研领域,信息技术的作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新一代基础设施提供可共享的高性能计算资源,通过海量的数据存储技术提供分布式数据库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协同研究的虚拟环境支持(Sargent,2006)。研究人员借助信息化科研软件和基础设施服务,建立起相互依赖和互信的协同研究关系,进而协同地开展数据的挖掘、数据的模拟、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利用领域特定的研究工具,研究人员能够开展更具建设性的研究实践活动[1]。

2 在线协同研究概述

在线协同研究 在线协同研究主要是对其协同研究的环境进行了限定,是对传统研究环境的一种改善或拓展。本文将在线协同研究界定为:不同的研究者个体,基于共同的研究兴趣或选题,借助网络在线支持平台,利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组织开展协同研究活动,使得传统的研究工作流程在网络在线平台中也得以实现,从而有效地促使研究者进行跨时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探讨,从而也有利于创设出良好的协同研究网络环境。

在线协同研究和线下协同研究 随着信息化科研的深入,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如何将信息化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已然成为时下探讨热点。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正像网络在线协作学习不是利用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一样,网络在线协同科研也是试图通过利用一切信息技术手段和服务来改善和促进传统的线下科研环境和过程,而不是取代传统的科研方法。

在线协同研究与线下协同研究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线下协同研究活动包含确定研究选题、研究综述、现状调查、收集/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成果等过程,而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资源的获取、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成果共享等操作过程更具可视化。虽然线下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的流程大致相同,但是在研究活动的具体要素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组队方式、成员管理、成员交流、成员定位和研究成果等几个维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1)从组队方式来看,研究人员的线下协同研究因时间、地域、专业学科的限制,所能选的成员范围比较窄,常常是由同专业方向、同门的师生组成,成员比较固定;而在线协同研究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实现跨地域、跨专业的成员组队方式,可选范围大,但是成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研究活动的稳步推进。

2)从成员管理来看,一般线下协同研究活动是由研究导师带头牵起,导师为主要的上级管理者,参与的研究人员则负责执行、服从导师的安排;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由于是自发的因共同的研究兴趣组成,各成员间优势互补、平等协作,管理上也相对比较注重自由平等的氛围。

3)从成员交流上来看,传统的线下协同研究活动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主要是基于固定的时间、地点,采取面对面的一对多会议模式来进行,形式比较单一;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各成员可选择的交流方式则更显多样化,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如QQ、Email、论坛回帖等渠道进行,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成为线下协同研究活动交流方式的有力补充。

4)从成员定位上来看,受成员管理方式的影响,线下协同科研活动中的管理者往往承担着指导、监督、把控全局的职责,普通成员主要是作为任务执行者而存在;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的管理者则是负责协调、引导参与者研究活动进程,普通成员则可参与到研究活动各阶段进程方向的讨论制定,更具开放自主性。

5)从研究成果的共享上来看,线下协同研究活动更倾向于通过正规的会议期刊来学术研究成果,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可通过学术论坛、博客、工作空间等途径共享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当然也可通过正式会议期刊。

3 在线协同研究的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

从文献分析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化科研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学者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给科研领域带来的创新和挑战,相关网络在线协同科研的文献也在逐年增加,研究内容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视角对各学者近年来关于在线协同研究所做的相关实践研究工作进行简要概述。

在线协同研究环境构建的理论探源 理论指导实践,在线协同科研的关键是协同工作环境的创建以及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它的构建必然有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原理,由于不同学科科研领域的多元需求,其在线协同研究环境的构建的理论支撑势必也是各有学科特色,然而就从学术交流、数据共享这块来看,不同领域的协同科研却又是异曲同工。归纳来讲,主要有如下理论。 1)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理论。通常从CSCW角度出发对协同研究设计、协同研究平台开发等方面进行应用。比如兰灵在《基于Web的CSCW系统:合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这篇论文中,将CSCW的群体工作理论、协同控制机制、共享应用和并发机制等应用到协同研究平台的建设。中山 大学的刘超在《数字化校园中的科研协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这篇论文中,在基于CSCW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数字校园中科研协作的一个模型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科研工作(CSCWRW)模型,实现了用户管理模块、知识共享模块、协作沟通模块等数字化学习环境相关系统的集成。

2)知识管理理论。协同研究作为知识密集型活动,其研究实践就是一个知识共享、转化、创新的过程。如于书红在其《高校科研团队网上协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就将知识管理应用于平台设计中,对显性和隐性知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流程。

3)信息架构学。信息架构学是关于信息环境设计及其过程管理的一门科学,对于信息化科研协同环境的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如刘军在其《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设计与实现》一文中,将信息架构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设计者和研究者呈现了在面对环境时所应该遵循的思想,并给出在架构信息环境、系统和平台时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应该遵守的原则,同时也对设计者(架构师)提出技能要求和工作要求。

4)系统理论。将在线协同研究活动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其网络研究资源的随机性、广泛性,更体现在由研究者、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及其之间关系的相互依赖性构成。

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建立和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在线协同研究团队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研究团队管理方式、团队研究任务分配、团队知识共享以及共享途径的选择、知识共享的制约因素、团队成员参与的激励机制、归属感等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团队组织形式,合作与共享是其存在的根本(Zakaria,2004)。协作与知识共享的团队文化,依赖于有效的团队领导(Mann,2005)、成员间的互信互惠关系以及冲突的有效管理(Zakaria,2004)。为此,需要建立协作研究团队的目标、规则,利用技术协商进行问题解决与冲突管理,以及互相学习等(Zakaria,2004),如我国学者王琛将Twitter技术应用于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

对于基于项目的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其主要影响因素归为项目管理者的权力、经费机制、项目目标、系统的相互依存性、组织结构方式及过程方式、沟通工具等(Gassman &Zedtwitz,2003),且更依存于研究团队的形成、发展与成熟的IDEAL模型(Rad&Levin,2003),如Kratzer等对团队成员组成方式、通讯方式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Kratzer等,2006)[2]。在线协同研究中,团队沟通的社交真实感会使团队成员的研究更具满足感,从而能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协作(殷秀兰,2010)。

上述这些研究,综合起来已经系统地分析了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建立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其制约因素的影响分析,但是同时从这些研究现状也可以发现,对于如何促进研究团队协同过程中的有效合作,尚缺乏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这也将是本研究努力探讨的一个方向。

在线协同研究的技术架构、工具和平台支持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关于在线协同科研的实践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外学者更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技术架构、工具和平台的开发。目前针对支持在线协同研究的相关技术和应用研究可归纳如下。

1)在线协同研究平台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Duckling技术、CNGrid技术、P2P计算技术、XWiki技术、VMWARE虚拟管理和云计算技术等。例如:有虚拟知识创造系统架构(Bieber等,2002)、多的虚拟团队支持系统、知识共享的支持技术、支持协同研究的虚拟环境资源查询系统(Ackland&Shorish,2007;Anderson & Carlson,2006;

Maybury等,2001)[2];面向云服务的科研在线平台(于建军、狄焰亮等,2011)、中国国家网格(CNGrid)的科研协同平台(马永征、孙鹏,2010)。

2)在线协同研究过程支持工具,包括研究资源获取的信息门户,搜索引擎,研究数据集成、共享、统计分析工具,协作交流工具,文献组织工具等。例如:Google Scholar、Citeseer、Scopus等开放式的学术资源检索工具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arXiv、DOAJ、PLoS等开放获取期刊和机构库平台,是发表和获取学术成果的多样化途径;Zotero、Mendeley和Endnote等文献组织工具以及Connotea、CiteUlike等社会标签工具的使用,成为学术资源分类和共享的新模式[3]。

3)在线协同研究功能支持平台,主要是基于不同学科领域科研需求而开发功能各异的、极具专业学科特色的协同研究平台用于支持研究共同体的合作、交流以及分享。例如:会议活动的科研协同云平台(郑依华等,2011)、卫生政策研究的协同科研系统(安新颖等,2013)、计算机化学研究的网格科研协同平台(张瑞生等,2007)、基于工作流的科研协同平台(陈丹等,201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信息化环境下在线协同研究支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从基于各种新兴技术的架构,还是社会性软件工具的支持上,或是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协同研究平台的开发,都对本研究后续平台设计理念的形成和总体架构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具体分析现状来看,各类在线协同研究平  台的“信息技术气息”过浓,然而实践表明,要实现“信息技术所强化的研究”,除了信息技术这一个变量以外,可靠的协同合作分享机制更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较为欠缺的。

参考文献

.Common wealth of Australia,2006.

[2]顾小清,查冲平.信息化协同科研机制及其使能技术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8):9-14.

[3]赵康.数字化科研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研究[J].科技传播,2014(2).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

[5]刘超.数字化校园中的科研协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中山大学,2010.

第3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自从美国MIT的IreneGrief和原DEC公司的PaulCashman两位研究员于1984年正式提出了CSCW的概念以来,已有众多研究人员对CSCW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CSCW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不仅需要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等领域学者共同协作。计算机协同工作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社会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交流方式。由于CSCW具有宽广的应用领域,因此对协同工作的模型、支撑环境和工具的研究就成为它的基础和重要内容[1][2][3]。本文首先在此常见的CSCW协作模型基础上,对扩展活动理论的模型进行论述,并运用该模型论述CSCW领域中典型工具-产品浏览与批注模型。

2.CSCW协作理论模型

CSCW研究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协同成员间的协调配合和协同工作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类群体内成员间的协作模式,用以指导协同工作技术和方法研究。人类群体的协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协作成员间的关系,可分成集中控制下的协作和平等协作。集中控制下的协作是通过一个集中控制方来协调其它各成员间的工作;平等协作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既有协作关系,又存在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当前,CSCW领域中常见的协作模型有:协调理论(CoordinationTheory)、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和面向对象活动支持模型(Object-OrientedActivitySupportModel,OOActSM)。

协调理论是MIT协调科学中心的Malone[4]提出的一种管理一组协同工作的活动及其相关性的科学。协同过程的组成元素包括共同的目标(goal)、完成目标需要执行的活动(Activity)、活动的执行者(Actor)以及活动之间的相关性(Interdependence)。协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管理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5]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被应用到人机交互设计领域,并引入到过程建模中来。活动的组成分为项目、目标、规则、团体、任务划分、结果和工具。活动可视为人类从事某一事件的过程集合,即利用工具从某一项目出发,在目标的指引下,在相关规则的约束下通过团体,最后得出所需要的结果。一个活动可以包含几个项目,每一项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就其实际应用而言,“团体”相当于一个开发小组;而规则是表明小组成员如何与全局工作相联系,并限制其内部关系;任务划分则是如何将各种活动通过开发小组划分出去。

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6]是针对协同工作的规范和管理而开发的一种工具。任务管理器的核心概念是任务。其基本思想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人们利用共享的文档或服务,并且通过交换信息来进行通信。一个任务(Task),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含义:可以是一个项目;可以是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子任务集;可以是文件夹,作为类似于子任务、文档和消息等共享目标的容器。资源(Resource)包括计算机化(Computerized)的资源和非计算机化(Non-computerized)的资源。前者是指参与同一任务的协同人员所共享的计算机化文档;后者是指类似于车间、机器等非计算机化的广泛对象。根据不同人员(Person)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任务管理器的人分为参与者(Participant)和观察者(Observer)两类。参与者对任务的属性、文档、服务和消息拥有访问权限;观察者只能浏览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参与者还可根据所拥有的访问权限不同,分为责任人(Responsible)和不同的协同工作者(Collaborator)。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交换电子邮件。

面向对象活动支持模型(Object-OrientedActivitySupportModel,OOActSM)[7]的目标是为CSCW系统提供集成框架。OOActSM的核心概念是活动(Activity)。一个活动就是一个结构化对象,它可能包含任意个子活动。活动由执行者(Actor)来执行,执行者可能是一个人或一组人或自治Agent。活动有上下文(Context),它表示多种元素(Element):一种是由活动创建或操纵的元素,比如文档(Document);一种是用来完成活动的元素,比如工具(Tool)或文档;一种活动所牵涉其它的人员(OtherParticipant);一种是活动所需求的信息(Information)。

3.扩展活动理论模型

通过对上述四种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包含四种基本概念:活动(Activity)、执行者(Actor)、资源(Resource)和工具(Tool)。同时,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8]。为此,本文对一种综合这四种模型的通用CSCW模型进行论述,称这种CSCW模型为扩展活动理论模型(ExtendedActivityTheoryModel,EATM),其UML模型如图1所示。

EATM框架主要包括四种基本概念:活动(Activity)、执行者(Actor)、信息(Information)和服务(Service)。另外,该模型通过指定的关系对这些概念进行连接,其中主要的连接关系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关系。

活动是ETAM的基本单元,它表示协作进程。其基本属性有目标(goal)和状态(state)。一个活动可分解为多个子活动(Sub-activity)和行为(Action)。子活动能进一步分解,而行为是不能分解的基本单元。活动之间通过关联关系予以连接,这些关系包括:父子关系(包含关系)、顺序关系、同步关系等。

执行者是负责完成活动的实体。执行者在协作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通信通道(Communicationchannel)交换各自的意见,这些通信通道包括:Email、电话会议、网络会议或者面对面交流。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执行者的角色将发生改变:发送意见的称为发送者(sender),接收意见的称为接收者(receiver)。另外,在活动和执行者间建立一种称为协调关联(Coordination)类,该类的属性主要包括角色(role)和一系列的协调规则(rules)。

信息(Information)表示活动所涉及的任何一种电子数据,比如消息、文档或数据库记录等。通过并发(Concurrency)控制机制来处理多个活动同时访问同一信息的情况。

服务(Service)表示任何一种支持活动执行的计算机化或非计算机化的服务。

图1扩展活动理论模型

4.产品浏览与批注模型

产品模型的浏览与批注是指在网络的支持下,协同设计人员就设计的产品数字模型进行实时地交流,参与各方可以实时地将自己的建议与意见批注在模型上,相互交换意见。这种实时交流方式可极大地提高交流效率,减少参与交流人员之间的误解。

根据扩展活动理论模型,按照一般产品模型浏览与批注的工作过程将其分为三个总活动: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浏览产品数据模型和发送批注意见。如图2所示。

图2基于EATM的产品数字模型浏览与批注模型

活动“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是在PDM系统(比如SmarTeam系统)的支持下,由浏览批注者完成。该活动又可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活动:存储产品数据模型和拒绝新的数据模型。当执行者同意批注后,获取产品数据的元信息和几何信息。该活动模型如图3所示。

图3“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活动模型

“发送批注意见”活动模型如图4所示。在活动中,批注者运用对产品模型的圈红批注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其它的含义与“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活动类似。

产品浏览与批注和PDM系统集成后的工作流程原理图如图5所示。通过网络将客户端和PDM服务端连接起来,安装在客户端的可视化系统可以发出对某个产品的浏览请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浏览与产品相关的批注信息或添加批注;在PDM服务器端主要有产品浏览服务和产品批注服务,以及存储产品元信息的数据库和产品模型信息的电子仓库。客户端的可视化系统有大量的嵌入式的浏览和圈阅工具允许被授权的使用者在图纸上添加线段、箭头、文字和对象,但仅用于浏览,而实际的图纸文件不会改动;使用者也能用平移、缩放等观察工具更好地理解文件。

图4“发送批注意见”活动模型

图5产品数据浏览与批注工作流程

5结论

第4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关键词】协同学习技术系统;学习效果;协同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2―0035―07

急剧的全球化、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深远影响、以及国际竞争下社会发展的强烈诉求,都成为世界各地教育改革和学习变革的发展动力。为了能够给知识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学习革新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研究者做了许多努力而有效的工作,他们从多维度审视来学习并试图建构新的多层面的学习理论体系。贾维斯(Peter Javirs,2006)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信息时代的综合学习理论[1],该理论认同学习的主体是完整的人,人类学习是一个包括身体、心理和体验的系列过程的综合,并将这种理论应用与在线教学材料的开发中。郑燕祥(Cheng,1998)从学校效能研究出发提出了知识时代的多元思维与多元创造理论[2],指出学校面对新世纪应该培养学习者五种不同智能,这为学校变革提供了一种系统框架;格雷松等(Garrison,Anderson&Archer,2000)提出了技术条件下的临场理论(Presence),该理论从学习的三个维度探究在线学习环境中的临场感[3],分别是认知临场、教学临场、与社会临场,最近关于在场的研究(Campbell & Cleveland,2005)则延伸到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层面――情感,提出了情感在场的研究角度[4];而昆因(Clark Quinn,2006)在教育模拟游戏开发研究中把情感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5],上述体系阐述了不同视角和需求中的学习策略框架,面对快速变化的知识社会,还缺乏一种全面的框架,而要考虑技术条件下的学习新框架,同时整合传统学习观,必须对现有学习技术系统框架作深度的思考。

一 协同学习元模型

对于学习技术系统来说,学习理论与技术发展是互为作用的。近几十年中,技术的变革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在教育领域,技术的促变作用显得颇为缓慢。究其原因,依据传统的学习理论设计的学习技术系统难以满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知识工作者的要求。知识复杂性及其生态演化和技术持续革新使得教学和学习转型的需求剧增,同时个人和群体知识管理成为一种新景观,时代需要个体具备多重素养、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基于对现有学习技术系统的考察,祝智庭教授及其团队指出现有学习技术系统框架表明了一种离散的思维,教育者和学习者在一种分裂的教学框架内行动,执行的是一种孤立的教学观,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在交互层面,缺乏学习者与内容的深度互动;在通信结构层面,缺乏信息聚合机制;在信息加工层面,缺乏群体思维操作;在知识建构层面,缺乏分工合作与整合工具;在实用层面,信息、知识、行动、情感、价值缺乏有机联系。这种孤立严重影响到教学效能。基于此,祝智庭教授提出了协同学习(synergistic learning)这一概念,并构建了协同学习新框架及元模型,作为一种面向知识时代的基于创新的学习技术系统新框架[6]。协同学习以系统协同思想和知识创新为基础,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拓展,以协同学习为基础的学习技术系统,将成为一种能够适应当前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和技术要求、满足社会变革和学习创新需要的新框架。

图1 协同学习系统(SLS)元模型

协同学习框架以系统协同思想和知识创新为基础。使用协同学习(synergistic learning)一词表明了一种协同学意义上的教学关系构建和教学结构变革。协同学习是对现有学习技术系统框架的突破:在信息、知识、行动、情感、价值之间建立有机的、协同发展的联系;交互层面,提供内容与学习者的深度互动;通信结构层面,提供信息聚合机制;信息加工层面,提供群体思维操作和合作建构机制。简而言之,我们将协同学习的基本原理归纳为“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调”。[7]

二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是一个面向实践的创新模型。祝智庭团队研究采用学习科学领域的基于设计研究(DBR)方法(Collins,1992)[8],在理论-技术-实践的交互中构建面向知识时代的原创性的学习新框架。从技术层面开发了协同学习工具以支持协同学习,包括协同标注和协同建构两个子工具。标注工具的作用是将思维外化为符号;建构工具的作用是方便教师以图的形式描述集体思维。协同学习工具的作用是将课堂信息视觉化,通过将存在于学生们心理活动中的信息可视化来帮助教师形成决策,课堂信息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概念、规则、过去经验的回忆、情感体验等内心的制品。

1 协同标注工具:ClassCT

协同标注工具的原理是,首先把学生头脑中的信息符号化,然后把符号汇聚起来,最后用算法生成适用于不同情境的逻辑视图。这就像医生诊断病情需要用CT机(computed tomology)获取分层扫描图那样,协同标注工具可比作教师用的CT机。符号化是非常关键的步骤,需要通过行为动作把内在的东西转换为符号并记录在媒介上。从具体操作的层面上看,教师把一份电子学习文档传递给所有学生,然后学生在文档上添加标注。一旦外化为符号之后,就可以用符号机器也就是计算机来快速地汇聚,加工这些符号,接着根据需要进一步生成各种逻辑视图。例如学生问题分布图等。

图2 问题汇聚可视化

2 协同建构工具:ClassKC

协同建构工具实现了知识的集体建构和集体记忆的图式化呈现。了解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同伴的解题方法更能引起班级中其他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把作业本发给学生以后,对错误之处学生就很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教师除了提供参考答案之外,还应该展现其他学生的正确解法。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各种展示或者讨论形式,但是一旦下课,这些短时的集体记忆就消失了。若能将个人记忆汇聚成集体记忆并保存下来,那么可以帮助学生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回忆起以前的课堂讨论,避免犯重复的错误。协同建构工具可以用来汇聚、加工和保存集体记忆。

三 研究设计

本实验以某大学本科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教学为实验环境展开,每周一次进行网络化教学,利用协同建构工具支持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验前未告知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之用,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减少干扰。数据收集在任意抽取的两节课时间内,由教师控制并使用协同建构工具进行问题的讨论,问卷、问题、主题均进行课前设计。讨论的主题包括开放性的主题如对过程性评价主题的探讨、学程记录袋主题的探讨。

1 量表设计

为了解协同建构工具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本次实验设计了相应的量表进行调查。根据协同学习的五个基本原理“深度互动,信息汇聚,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同”,分别针对每个原则进行量化,并对综合学习效果进行相应的量表设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量表信效度分析

在进行量表分析前必须对量表进行信效度的分析。量表的信度通过计算Alpha信度系数的具体数值,参考判断标准,对信度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可知,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Alpha值均大于0.7,说明各项目基本上能够较好地反映其所在维度。并且整个量表的Alpha值达到0.9510,认为量表的信度很高。

效度分析是衡量综合评价体系是否能够准确反映评价目的和要求的一种分析方法。进行效度分析是对问卷的准确性即有效性进行研究,也就是检验问卷是否能够既简洁又准确地描述抽样数据的属性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主要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分析。

(1)内容效度:

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量表各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算各题与总分之积差相关,相关系数越大表示该题越有鉴别度,一般在0.3以上,达到统计显著水平。通过数据分析,量表的每一项相关系数值都大于0.3,达到统计显著水平,说明量表的每一项都能较准确地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

(2)结构效度:

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分析,所使用的因素抽取法为主成分分析,并采取正交因素转轴,以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为取决。KMO值小于0.7不太适合因子分析,通过对各维度KMO值的统计,只有汇聚共享和合作建构两个维度的KMO值处于0.6~0.7之间,但其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四 协同学习效果分析

该协同学习研究量表由六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依次研究使用建构工具进行协同学习在深度互动、汇聚共享、合作建构、集体思维、多场协同五个方面的效果及整体综合效果。由于样本数量不多,所以我们以分量表为单位,取50%分为高低二组进行T检验。若量表中有反意题项,应将其逆向处理后再计算总分。我们将量表中,综合效果分量表中的第二、三、四题进行逆向处理后再进行分析。并根据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结果,删除量表中汇聚共享分量表的第五题和第六题后,通过统计各项的平均值、标准差、众数等进行一般特征分析,了解总体情况。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协同量表的一般特征数据统计

(1)深度互动

深度互动,反映使用建构工具进行交互的程度。结果如表2所示:该分量表的总均值达到4.000,且众数多达到4、5,表明在使用协同建构工具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学

生与老师之间能很好地进行交互,交互程度较高。A3项众数为3.00,表明大部分同学认为使用该工具想法充分表达的程度不高。各项均差异显著。

表2 深度互动情况

(2)汇聚共享

汇聚共享,反映知识、信息的共享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该分量表的总均值为3.681,且众数多达到4、5,表明在使用协同建构工具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参与者能较好地共享他人的观点、信息,并且较多的学习者能分享自己的观点、资料等供其他学习者使用,共享程度较高。B7项众数为2.00,表明较多的学习者有了观点后,较少地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就将其发表。B5、B6项差异不显著,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

表3 汇聚共享情况

(3)合作建构

合作建构,反映该建构工具在知识共同建构方面的效果。结果如表4所示:该分量表的总均值为3.564,众数多达到4.00,表明使用协同建构工具进行教学,总体上能反映知识的合作建构,但其程度不是很高。且如C4、C5两项,均值都小于3.0,众数为2.00,表明学习者在参与使用建构工具学习时,对知识进行合作建构的意识不是很高。C3、C7项差异不显著,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

表4 合作建构情况

(4)集体思维

集体思维,反映使用该工具教学对学生思维创新,发散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如表5所示:该分量表的总均值为3.955,且众数均达到4、5,表明使用该协同建构工具进行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学习者群体的思维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各项均差异显著。

表5 集体思维情况

(5)多场协同

学习场是协同学习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的具体空间,而这一学习场又是由多场协同作用而成。多场协同包括了互为作用的信息场、知识场、行动场、情感场和价值场(Zhu,2006),使其协同发展。结果如表6所示:该分量表的总均值为3.616,且众数绝大部分都为4.00,表明大部分学习者认为,使用该协同建构工具能提高学习者多场协同学习的意识。各项均差异显著。

表6 多场协同情况

(6)综合效果

综合效果,反映该建构工具使用的总体教学效果。结果如表7所示:该分量表的总均值为3.756,且众数绝大部分都为4.00,表明大部分学习者认为,使用协同建构工具进行教学,对促进学习者的共同学习,发散思维,知识的共同建构有较好的效果。各项均差异显著。

表7 综合效果情况

五 结论与问题讨论

协同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框架,在支持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与学活动,从认知主体的社会性、认知过程的动力论和知识建构的生态观对当下的学习技术系统进行了重构[9]。基于协同学习原理的协同学习技术系统工具,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建构工具。本次研究即基于此工具的使用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协同学习研究量表》的调查发现,协同学习技术系统能够支持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辅导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交互,实现有较高程度的的共享;并且支持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者的群体思维操作能力和多场协同学习的意识。研究中也发现,在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情境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不同于一般网络讨论平台中参与者的社会关系网,使用该工具进行课堂问题的讨论,更容易快速地将学习者的观点想法汇聚到一起,主要是通过教师这一角色。教师在该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他将所有学习者的信息汇聚并共享给所有学习者。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习者之间的直接连接较少;学习者参与协同知识建构的意识不高。而且本研究进行的实验对象、实验中讨论主题、实验时间等因素,还存在不稳定性。实验针对特定的实验对象,研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

参考文献

[1] Peter Javirs.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Learning[M]. London: Routledge, 2006.

[2] Cheng, Y. C. The Knowledge Base for Re-engineering Schools: Multiple Functions and Internal Effectiven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998:12(5), 203-224.

[3] Garrison, D. R., T. Anderson, and W. Archer. 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0,(23): 1-19.

[4]Campbell&Cleveland Innes.Emotional Presence in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Model:The Students’ Viewpoint [DB/OL].

[5] Clark N. Quinn.Making It Matter to the Learner: e-Motional e-Learning[J], The eLearning Guild’s learning solution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learning,2006.

[6]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面向知识时代的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新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4):5-9.

[7] Zhiting Zhu, Youmei Wang, Hongwei Luo. Synergistic Learning for Knowledge Age: Theoretical Model, Enabling Technology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R].ICWL2007.

[8] Collins. A. Toward a design science of education[A], in E. Scanlon & T. O'Shea, eds.,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C]. Springer-Verlag, 1992.

第5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关键词:4G/5G;无线通信;协议栈;课程改革

1前言

近年来,4G/5G通信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各个国家都在紧密部署4G/5G的无线网络,以提供更稳定,更高效的用户体验。在人才市场上,各大通信企业如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均对熟练掌握4G/5G技术的大学毕业生伸出橄榄枝,且待遇丰厚。4G/5G技术从技术特点上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层技术和协议栈技术。物理层技术包括《通信原理》课程所学的各项技术,如编码,调制等。协议栈技术包括资源调度、移动管理、数据加密等技术。长期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均开设了《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等,涵盖了物理层技术的课程,培养了大批具有物理层知识技能的毕业生。然而,上述的通信课程对协议栈的知识涉及较少,因此在学生的协议栈技术知识培养方面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结合笔者以往的工作经历和所掌握的4G/5G协议栈知识,针对目前国内外通信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课程中《无线通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弥补当前本科毕业生面临的技术短板,扩充学生的就业广度。

2教学改革内容

2.1课程目标

4G/5G无线通信技术内容多、覆盖广、技术难度大。传统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主要关注某一方面,如物理层技术和算法,而对通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协议栈等技术涵盖较少,因此学生在课程学习后仍然缺乏对通信系统的整体理解和对协议栈知识的掌握。其次,传统的《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概念介绍与公式推导为主,数学性较强,而逻辑化解释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该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1)培养学生通信技术的整体架构知识和协议栈知识。通过在《无线通信》课程中添加通信架构知识和协议栈知识,帮助学生对无线通信系统和技术更加全面的理解。(2)提高学生对通信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通过调整《无线通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授学生学习通信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提高通信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迈向通信领域的大门。

2.2课程内容

对传统的《无线通信》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添加通信系统概述和协议栈知识。具体来说,遵循3GPP协议中关于系统架构和协议栈的相关文件,添加了如下内容:(1)4G/5G通信系统架构和典型业务流程。(2)MAC层技术,包括复用/解复用、传输模块调度策略、逻辑信道优先级策略、混合重传策略等。(3)RLC层技术,包括连接控制、分段/重组、错误纠正等。(4)PDCP层技术,包括安全、数据和信令的加密/解密和完整性保护、数据包头的压缩与解压缩等。(5)RRC层技术,包括无线资源调度策略、无线承载管理、信令连接管理等。(6)NAS层技术,包括移动管理、接入控制,回话管理等。

2.3教学方法

4G/5G无线通信领域产业链较长,包括下游基带芯片设计、中游终端设备集成和网络设备制造,以及上游网络规划。其次,通信技术更新演进速度快、应用场景多,单纯的理论学习难以满足日益迅速的技术更新和市场变化。因此,该课程在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由于针对协议栈的教学方法没有现成经验可遵循,笔者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设计了一套教学思路,具体包括:(1)结合3GPP协议对4G/5G通信架构和协议栈知识进行课堂讲授。(2)结合通信企业白皮书以及世界顶级专业技术期刊如IEEECommunicationMagazine就4G/5G前沿技术和典型的应用场景进行课堂分析。(3)结合通信行业资讯网站如EETimes就行业动态和学生进行课堂分享。(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5)就讲授的知识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两周一次的课堂讨论会。讨论会先由学生进行问题的展示,然后大家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2.4考核方式

传统的试卷形式的考核方式旨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适合基础理论课程如数学或者专业基础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本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知识覆盖广、涉及行业多,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达到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要求。因此,该课程的考核采取了评估学生提交的三类报告:(1)4G/5G新技术论文评论,(2)4G/5G科技新闻评论,(3)结合4G/5G的应用场景对协议栈中典型信令流程进行分析。报告(1)旨在帮助学生紧跟最前沿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总结归纳能力。报告(2)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报告(3)用于考核学生对通信系统和协议栈的学习效果。

2.5教学效果

通过对湖北大学2013级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总计20名同学按照上述设计的《无线通信》课程进行教学,发现了同学们在以往通信知识学习方面存在片面性,并且及时的进行了协议栈知识的补充。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无线通信》课程的学习,对通信系统和典型信令流程有了深入的理解,对通信知识有了更加宏观和全面的掌握。

3结束语

本文对《无线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通过添加通信系统知识和协议栈知识,扩充了同学们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证明,该教学改革对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有着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大昕.浅析5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其相关应用[J].科技展望,2016,(10).

第6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关键词】协同论;媒体融合;构建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传播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形式,移动客户端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一定冲击,通过网络包容性、共享性的信息协调,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迎合时展,传统媒体需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通过媒体统合机制的创新,改变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并在网络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发挥协同论的引导优势,以便充分展现网络协同发展的目的,为媒体产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一、概念分析

(一)协同论

所谓协同论,作为系统理论发展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其经历了经典系统论、现代系统论的发展阶段,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中,协同论形成了自组织理论形式。结合协同理念,主要是指系统中各个部门的系统合作,通过自组织理论方案的确定,展现协同的处理价值。对于协同论,主要是在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协同中,根据内部协作的特点,通过时间、空间以及功能的内部协同,以展现自组织过程的协调价值[1]。

(二)媒体融合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通过报业、电视以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分析,将其与网络资源进行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以及信息集中处理的目的。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如下:第一,在系统论支持下,媒介融合中通过信息资源使用,可以在信息交融的处理背景下,产生一种全新的生产形式,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目的。第二,媒体融合作为一种重构机制,通过新媒体与旧媒体的融合,可以改变单纯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使用提供支持。

二、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理论被弱化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途径,人们在该平台上存在着灵活的话语权,而且,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形成价值取向,以展现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价值,但是,在这种媒体舆论环境下,舆论引导者会偏向公共领域意见,导致受众接收的信息与自认为的舆论方向存在偏差。而且,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信息不断更新,传统媒体在主流舆论引导下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人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舆论的影响力,无法使主流舆论符合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认识到新闻传播理论被弱化的问题,结合时代的发展及需求,在新闻编辑中融入新媒体技术,以提高新闻编辑的有效性,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及舆论引导提供参考[2]。

(二)缺少对新媒体的认识

在媒体融合中,存在着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媒体将融媒体简单地理解成为“全媒体”,在实际的新闻整合中,使用笔录、录音等设备采集音频,之后利用不同媒介进行信息数据的编辑处理,旨在通过一次采访完成多次编辑及任务,以实现信息全覆盖的目的。这种现象只是在本质上将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工具,降低了媒体融合的资源使用价值。因此,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中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媒体产业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核心,通过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分析,构建完善性的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并将信息传输作为重点,提高媒体信息资源的使用效果,为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

(三)评估监管机制不完善

通过对媒体融合工作的分析,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成效,但是,在整个市场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乱象问题。第一,在媒体融合中,由于缺少媒体融合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导致媒体融合的评价制度相对落后,无法实现媒体融合,为产业的运行以及信息资源的调整带来限制。第二,受到媒体融合及市场监管的限制,无法明确产业融合方向,从而为媒体融合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限制。因此,媒体融合中,应该及时发现评估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通过信息评估、信息监管体系的完善,保证媒体融合的有效性,以实现媒体产业的创新发展目的。

三、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的优化策略

(一)强调资源共享,保障信息分类处理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协同论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优势,需要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媒体融合信息的协同处理,保证资源共享,以实现媒体产业稳步发展的目的。第一,在传统纸质媒体中,各个部门呈现出各司其职的现象,在新媒体产业运行中,由于建设了新部门,导致传统报业无法与信息媒体进行融合,影响媒体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媒体融合中,应该改变这种发展模式,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集、互联网通信资源的运用等,强调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交流,如,在媒体融合中,可以建立网民信息传播平台,结合媒体产业的运行特点,扩大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使媒体融合中的各项信息处于动态化的交流状态,以增强信息资源的采集效果,充分满足媒体融合的产业发展需求。第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有选择性资源的配置以及资源的共享,可以避免传统媒体资源匮乏的问题,增强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信息采集成本,展现协同论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价值。

(二)加强协调统一,发挥用户驱动价值

根据协同论思想,在平台与用户协调、统一中,需要将用户驱动作为重点,通过针对性媒体融合方法的落实,增强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以满足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需求。通常情况下,媒体融合中的平台与用户协调统一中需要做到:第一,实现受众向用户的转变。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其作为一种多样化的信息融合方式,在经营结构完善中,需要全面渗透经营理念,通过纸质媒体以及新媒体的融合,展现现代媒体的社会精神及人文关怀理念,以提高信息资源的传播效果,满足新媒体产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第二,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新闻手机客户端呈现出多样变化,如果在媒体融合中只是单纯的将传统媒体受众转移到新媒体信息受众,会影响产业融合的效果,无法挥发信息自主使用的价值,影响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自主选择权[3]。

(三)创新媒体融合,构建融媒体信息系统

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媒体融合中,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效果,媒体产业需要进行资源融合,并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通常情况下,在媒体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中,应该做到:首先,构建流程控制模块。在这一模块设计中主要系统包括:第一,智能创意选题系统。在媒体融合中,通过互联网全网监测,可以及时获取社会热点,智能创意选题模块会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平台作品的内容,进行相关信息的传播,并在模块策划中创新选题内容,展现智能创意选题策划的价值。第二,融媒体新闻采集模块。在这一系统中,会通过采集中心、资源中心以及展示中心等,对相关新闻进行在线文字视频的编辑,并向基层人员开放信息获取渠道,展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其次,数据监测分析模块。在这一模块系统构建中,需要对传播及舆情大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在传播分析中,系统会根据媒体融合的相关内容,对稿件的质量以及转载量、点赞量等进行数据统计,逐渐形成动态化的维度监测系统,之后按照该种数据进行资源宣传,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数据整合目的。在对舆情大数据分析中,系统会将数据处理作为重点,通过舆情判断以及数据报告的分析,精准掌握舆论动向并主动发声。

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中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媒体产业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核心,通过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分析,构建完善性的媒体融合发展机制,以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为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在媒体融合构建中,需要强调资源共享,通过信息资源的协调、媒体融合方式的创新以及信息监管方案的完善等,发挥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小华.媒体融合运作体系构建方法与实现路径——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与相关运作体系为研究样本[J].现代传播,2019,41(10):1-11.

[2]关琮严.区域协同与生态融合:“空心化”困局中地市媒体融合发展路径[J].中国记者,2020(9):86-91.

第7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资源 共建模式 文化自觉论 图书馆联盟

[分类号]G302

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是美国联机图书馆中心0CLC系统。它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我国也开展了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活动,如科技部的NSTL、文化部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工程”、高校系统的CALLs、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协作网、科学院系统的CSDL等。就目前已经运行的资源共建共享系统而言,虽然规模和声势都比较浩大,但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严重的如信息资源的同质化问题和信息鸿沟问题。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权威图书情报机构的资源霸权日益扩张,基层中小图书馆的话语权在相当程度上被剥夺,其信息资源的建设往往盲从或不得不追随权威机构的指向,造成自身资源建设特色的缺失和信息鸿沟的拉大。这些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图书馆界和图书馆学的重视和关注。

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的基础结构

概括地说,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包括资源、服务、门户三个层次。

资源层即各参建单位提供的文献信息,包括书目、文摘、全文、购买的数据库等;服务层是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处理平台,为综合使用各类信息资源提供整合、、检索和处理等服务;门户层则是面向用户的服务窗口,能有效集成各个信息服务机构的各类资源和应用,通过内容聚合和统一认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共享为目标。

从宏观上说,信息资源共建的模式无非为两大类型:一种是集中式;另一种是分散式。

前者如大英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是非外借图书馆,当其他图书馆的资料无法满足读者需要时,可由当地图书馆以用户角色向大英图书馆负责借阅。因此大英图书馆无可争议地成为印刷、手稿、录音资料等信息资源的存储中心。

后者如NSTL,它的建设采用的是“资源分散存储,目录集中检索,服务分布提供”的形式。在资源层采用散与集中相结合方式,全文文献分布存储在不同的馆藏单位,二次文献(书目、文摘)集中存储在NSIL中心;在服务层也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加工分散,检索集中;在门户层则完全集中,通过统一的门户网站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从总体看,系统结构均是构建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基础。

2 现阶段主要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比较研究

如果从微观的角度作更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半个世纪的摸索过程中,大致出现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

2.1 馆藏地域协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指一个地区内或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建,其共享资源集中采购和存储在一个地点,这个中心点的运作由各个成员馆、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资助。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创造一个新机构来负责实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工作。

日本学术信息中心(NACSIS)就是这样一个由政府建立起来的“书目利用共同体”。目前和NACSIS协作的机构主要有:各个大学的计算机中心、图书馆、外国期刊中心、文部省直属的各种研究机构、国外以及国内大学以外的机构。比如NACSIS-CAT(全国联合目录)的成员馆范围是全国性的,包括非大学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它的NACSIS-ILL(馆际互借系统)和国会图书馆的馆际互借系统是相互连接的。NACSIS-IR(检索系统)和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的检索系统也可以互相利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以NACSIS为中心的、相对来说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全国性的资源共享网络。

相类似的是我国的NSTL。NSTL是由一个虚拟的部级文献中心集中提供整个科技文献的基本保障,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系统内部共用一套网络服务系统,成员馆无需自行维护,中心内部负责协调和管理,有利于集中经费,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文献使用率。NSTL的开放程度很高,用户没有任何限制,均可通过NSTL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免费注册和检索文摘信息。若需要获取全文,只需交纳文献服务预付款即可,尤其对西部用户还实行半价优惠政策。

2.2 馆藏内容协作模式

馆藏内容协作模式,就是将相同主题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方便用户从专题角度查找文献。同第一种模式类似的地方是,馆藏也需要集中采购并存储在相关地点。该模式的典型是瑞典联盟模式(consortium Mode)。联盟模式包括瑞典6个主要科技图书馆,这一系统通过协调活动建设瑞典国内的科技文献资源。

从本质上说,我国的CALIS其实是一种馆藏地域协作与主题协作模式结合的共建模式,其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同时还建立了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7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1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同时下设文理中心北京大学、工程中心清华大学、农学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医学中心北大医学图书馆4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同时,CALIs还自行建设了如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和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等一大批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数字资源。

2.3 组织协作模式

组织协作模式旨在发展同一组织内部各机构的资源共享。OCLC就是这一模式的典范。其最初是由俄亥俄州54所大学图书馆组成的州内图书馆协作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网络,向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0多个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其监管机制由成员委员会以及理事会由下至上组成。成员委员会的代表来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图书馆,为成员委员会带来了不同的观点,反映和表达各成员机构的利益。

印度科学和产业研究中心及肯尼亚的医学信息共享遵照这一模式。肯尼亚医学研究机构通过编制肯尼亚医学机构研究和使用的数据和目录来实现彼此联系,共享资源。

中国科学院的CSDL模式也是如此。CSDL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以中国科学院范围为主的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服务,CSDL的印本资源除了其科学院系统内100多家成员单位的印本文献外,还包括了其联机联合编目数据库的其他300多家成员单位(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单位等)的印本资源,拥有资源的学科分布广泛且年代久远,科学院内用户还可以使用CSDL的电子资源。

2.4 采购协作模式

在该类型模式下,成员馆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对资源共享的支持程度和水平,共同协调采购工作,避免信息资源重复建设。

这一模式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应对原版外文期

刊的经费严重不足而建立的我国高校期刊协调网。其主旨是根据各个图书馆的专业特色,进行原版外文期刊的协作采购,每一个成员馆都作为一个供应者,提供一系列或某一个主题的期刊,并保持订阅这些期刊。每一个成员馆提供自己馆藏的统一目录,并保证其他馆也能利用。所有成员馆将有效的馆际互借作为信息资源共享的措施之一。在20世纪末期,期刊协调网帮助相当多的图书馆度过了经费极度短缺,信息保障非常困难的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校期刊协调网慢慢解体。但是这一信息资源共建的思想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在保证不同单位馆藏特色和专业方向基础上实现的共建,因而避免了资源建设的同质化。

2004年,教育部启动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应该是这一思想的延续,CASHL是全国性的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保障体系。CASHL的7个中心在获得教育部订购外文社科期刊拨款的同时,还必须由学校配套提供相应的经费,从而保证了各承担中心任务的图书馆既享受了权利,又必须承担义务,不仅调动了各中心馆入藏国外社科期刊的积极性,而且也解决了政府拨款不足的矛盾。

2.5 Wiki共建模式

1995年Purdue大学计算机中心首次提出Wiki的概念,2001年创建的Wikipedia是其典型范例,它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及再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从而形成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在短短数年间造就了规模超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arta(微软的电子百科)的网络百科全书。

由于Wiki在知识协作方面的便利性,很多著名企业如Yahoo、Nokia、Motorola等也开始采用Wiki技术创建企业知识库,进行项目协作、知识传播。Wiki在图书馆界也有应用,例如2005年10月OCLC式开放了Wiki版联合目录OWC,将联合目录的参与者由成员馆的编目员扩大到了整个Web用户,用户可以为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增加目次、注释与评论。2005年巴特勒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参考Wiki”,鼓励馆员与教师、职员、学生对该馆各类参考资源(订购数据库、图书及有关网站)进行评论及提供应用说明。

通过对上述国内外主要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阐述和比较,可以发现目前主要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并非是单一、割裂运行的,通常是2种、3种甚至多至4种模式的混合。一般而言,以地城和组织协作模式为主,其中包含采购协作和内容协作的因素。在我国由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地)中心三级中心组成信息资源共建网络的模式,在目前乃至以后相当时间内仍将会是信息资源共建方式的主流。但是,由此带来的信息鸿沟、资源同质和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后续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克服地域差别、组织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等等问题?如何面临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机构之外的信息服务机构的挑战?

3 “文化自觉论”作为信息资源共建理论基础的阐述

3.1 在理论上确立“文化自觉”

我国地域辽阔,图书情报和信息机构星罗棋布,分属不同层次和不同系统。如果完全采用地域协作模式或者组织协作模式,必然会导致权威图书馆的相对垄断,加重中小型图书馆的边缘化趋势,而这个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如何认识“拥有”和“存取”。目前多数基层普通图书馆“拥有”功能正在逐渐萎缩,“拥有”功能日益集中到大中型图书馆,如省市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存取”图书馆依托“拥有”型图书馆的资源提供服务,相当于“拥有”型图书馆伸出的触角。此模式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由此也带来的大馆愈强,小馆愈弱,资源同质化和信息鸿沟的不良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认识、职权管辖范畴、经费的来源与投入以及成本和利益的分配等等。但是,在所有这些困难之上的,是对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如果不从理论的高度对信息资源共建作出正本清源的分析,就不可能跨出不同地域、不同系统、不同组织这些条块分割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窠臼,始终是在一个地区或者系统或者专业组织内部进行狭隘的、各方利益冲突的所谓信息资源共建。

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是不同文化的共同体。《国语・郑语》有云:“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生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和而不同”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法则和规律,倡导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这种价值观不仅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其实也正是信息资源共建的一个基本准绳。

信息资源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的建设同样也是一个多元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论,并将其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说,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然后要主动参与到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去,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和共享。如果承认信息资源建设是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那么“文化自觉”无疑也是指导信息资源共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从这一论点出发,首先要确认的就是重新认识“拥有”和“存取”的关系。不同的图书馆,无论是省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还是基层小图书馆,都应根据其地域、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以及自身特色,选择和建设自己的特色馆藏,建设自己“拥有”的资源,在拥有资源方面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在地域、系统或者组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中,各图书情报信息机构既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又是终端用户。不同类型、专业的图书馆分别建设不同的特色馆藏,只有这样才可以协调各个成员在资源建设方面做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最终,各个成员馆的核心竞争力聚集起来,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从某种意义上回到20世纪80年代末高校期刊协调网的共建模式上也许是一个不坏的选择。当然,这样的回归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扬弃,是在承认馆藏资源差异和资源建设特色,承认大馆、小馆都应有平等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同时,应该考虑到WiⅪ共建模式作为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一类新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必将有其大展身手的空间。Wiki本着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的精神,把个人、群体积累的信息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因此Wiki非常适合做专题知识库,例如网络百科全书、网络学习平台、手册等。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时代协同工作与知识共享的平台,Wiki共建模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入,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思考和研究,例如:如何在开放与限制中取得最大限度的开放,如何提高Wiki技术的安全性,如何提高网站内容的权威性,如何促进成员间相互信任等等。

3.2 在制度层面上推广图书馆联盟

在信息资源建设的“文化自觉”理论指导下,从制度层面来推进和保障信息资源共建工作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国外的实践证明,图书馆联盟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用。对于图书馆联盟来说,就是要在实践层面提供政策、机制上的保证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

首先建立资源共享政策和领导机制,支持统一信息资源检索入口,为信息检索提供无缝链接,联合编目,协助确立馆藏建设策略,采用国际标准进行信息处理。相比于国外,在这些方面我国仍很薄弱。

其次是标准规范的问题。包括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应用服务标准规范、版权保护与权利描述标准规范、面向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等。其中,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涉及数字对象的加工、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规范,需要建立对网上资源进行搜集、筛选、编目、加工、使用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建立元数据统一结构框架和相应的元数据描述、加工处理、转换和检索的技术标准规范。在数字图书馆应用服务系统的建设中,还要建立统一描述机制,支持统一的资源命名规则和唯一标识和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标准规范等。

此外,还有法律支持与版权保护问题。2002年我国新著作权法的颁布与实施给数字图书馆建设带来了极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品数字化行为的法律定性,出租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权利的设定,权利的限制,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规定等。为此,走版权集体管理的道路,健全与完善版权集体管理机制为解决这方面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3.3 在实践层面鼓励相关行业进入信息资源共建领域

目前,国内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基本都是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这些机构在共建共享项目中提供的是同质的服务。

2005年5月,NSTL、国家图书馆、CAIAS、上海图书馆上海情报所等4大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项目实施单位联合召开了科技文献信息建设工作交流会,邀请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中科进出口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等4大出版商参加。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与出版商的沟通和交流非常必要,文献机构与商不仅是单纯的商业关系,也是合作的伙伴。目前跳出信息服务领域,联合其他领域的机构参加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国内尚未起步,即使存在出版商和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只是信息服务机构为解决版权问题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没有提升到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高度。如万方数据公司,通过与出版社签订相关协议,获取版权,确保其数字化期刊产品的合法性。

鉴于出版商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实施文献信息共建共享项目的时候将其联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何平衡出版商和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利益,尽量减小信息共享对出版界商业模式的冲击,是吸引出版商真正参与到信息共建共享建设中必须跨越的障碍。反面例子是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这一计划遭到作者和出版商的强烈反对,美国}H版商协会(AAP)和美国作家协会相继Google触犯版权法。与此相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数字资源持久保存研究项目LOCKSS项目则在出版商与图书馆之间的协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LOCKSS构建了一个出版商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图书馆间的协作平台,当图书馆从出版商购买数字资源时,承诺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获取相应的许可。这一做法对最终合理解决多方合作中的利益平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实这一做法也正体现了“文化自觉”论强调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8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关键词] Silverlight; 协作知识建构; 知识可视化; 图形交互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郭丽娜(1985―),女,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研究。E-mail:。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新一代互联网模式Web2.0产生和发展,这就使得以B/S架构为基础的Internet应用越来越普及化,更注重知识的讨论交流,互相分享,网上行为由单纯的阅读模式转向共同建设的写的模式发展。此外,Ajax、Flex、Silverlight等主流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技术,突破了传统HTML技术的局限性,可以创造更为复杂的应用程序,满足用户的更高的体验要求,使网络应用程序更人性化,并具有更多的交互性。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介入到教学中已经势不可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习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产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机制,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组织形式、手段、方法。这些理论都超越了个人层面进行分析,强调小组的共同知识建构、以工具为中介的学习,也关注学习环境的创造。先进的理论可以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中的方式给予有效的指导,提高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学习模式向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转变,因此,如何为学习者设计有利于协作学习的环境,开发协作知识建构工具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大多数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的工具或系统,在设计策略和技术支持这两方面都存在缺陷:

一是在设计策略方面。协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设计都对在线协作学习和协作知识建构有影响,需要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少策略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小组成员通过实时同步交流平成学习任务,很难自发地协商好,往往会出现讨论混乱、跑题的状况,有的学生一直掌握核心话语权,有的学生总是不发言,交互的深度不够,协作不能有效地进行。异步交流也存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低、讨论的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等问题。

二是在技术支持方面。多数协作知识建构工具的实现方式并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很多时候消息的传递和转化不及时,在同步讨论过程中常常出现发言冲突,很多发言一闪而过,使得讨论成员来不及查看和思考,并且仅依靠文字交互往往会有学习内容受限、意思表达不明确等问题。此外,界面的效果也不够美观和人性化,这些都带来很不好的用户体验,造成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影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二、RIA与Silverlight

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互联网对于Web表现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在Internet上可以提供一种舒适、快捷、方便的服务和体验。传统的以文本传输为主的表示技术,对用户和对开发人员来说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开发人员一直致力于构建一种比传统HTML更丰富的客户端,可以实现令人感兴趣的、具有多种可视化特性的用户界面。因此,RIA技术的出现,提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RIA是英文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的缩写,中文译为富互联网应用程序,它是提供了应答性的Web应用程序,它具有“富”特征和近似于桌面应用程序的功能。RIA是当今先进技术的产物,它具有更好的应答性和更先进的GUI。[1] RIA的最突出特点为“Rich”,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数据模型的丰富。使用RIA可以将部分原本需要在后台程序处理的问题转移到客户端,使数据能够被缓存在客户端,从而实现一个比传统HTML页面响应速度更快的用户界面,同时也减少了数据往返于服务器的次数,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荷。另一层含义是指丰富的界面元素。RIA技术提供了比HTML更为丰富的界面表现元素,响应速度快和图形丰富的页面元素与数据模型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Silverligh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RIA解决方案,Silverlight是构建内容丰富的、速度有保证的应用程序的一个极好的“运行时”。这种应用程序可以在桌面、浏览器以及手机上运行。以 Framework为基础的Silverlight在Windows和Mac中都可使用,而且在未来的所有Windows Phone设备上都得到了支持。Silverlight是一个健壮的开发平台,支持全面的布局和样式选项、强大的通信协议、灵活的数据访问以及高清晰媒体。它帮助你构建快速的、平滑的和具有丰富视觉效果的用户体验。[2]

利用Silverlight开发RIA应用程序有诸多优势:第一,Silverlight是一种跨平台、跨浏览器技术,安装非常方便,可以在常见的浏览器或平台中运行。第二,Silverlight使用XAML语言描述界面,可以创建动画、3D等效果,给用户带来丰富的用户体验。第三,读取和更新数据不通过刷新整个页面,实现局部刷新,可以创建高效高交互性的应用程序。第四,开发简单方便,基于有强大的.NET 框架,还可以选择多种脚本语言创建Silverlight应用程序,例如c#、JavaScript、Ruby、python等。

三、工具的设计思想

“协作”是学习者相互合作,共享信息与资源,共同担任学习任务。目前基于网络的支持协作的系统大多数只是加入了BBS、即时聊天通讯功能模块,并不能真正体现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工具必须具备的特征有:

1. 主动性: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传统的知识建构是学生被动地建构的过程,而在先进技术支撑下的工具,为知识建构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促进学习者主动地重组和建构自己的知识。

2. 互动性:学生利用工具进行协作知识建构,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聚集在一起,而是要促进学习者进行真正的社会协商和意义建构。大多数的协作系统或者平台,只能在同一时间提供单一的交互功能,不能实现多种方式的无缝连接。而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协作的效果,工具要在环境中提供给学习者充分的交流空间,实现多种方式的交互方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充分互动。

3. 可视化:工具要能帮助学习者清晰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让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需要提供可以将知识进行可视化表达的工具,以改善知识建构效果。一般来说,知识可视化是研究如何运用视觉表征促进知识在至少两人之间的创新和传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是指所有用来建构和传达负载意识的图形形式(Eppler & Burkard,2004)。开发支持知识可视化的工具有助于学习者正确地重构和应用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转化、传递和创新。知识可视化的优势表现为社会、情感、认知三大优势,具体可总结见表1。[3]

4. 指导性:开展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嵌入交互活动的支架策略,设置指导性信息对学习者进行线索指引,促进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使学习者从“边缘性”到“充分参与”,促使真正意义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提升共同体的集体知识。

四、工具的功能与实现

(一)功能介绍

学习者在输入完用户名之后,就可以进入协作知识建构工具页面,如图1所示。包括图形交互区域、文字交互区域、脚手架区域、在线学习者显示区域、信息选择和输入区域。工具把文字和图形的实时交互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在对疑难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文字表达不能支持时,学习者可以把自己的思想绘制成图形,清晰表述自己的观点,创造一种实时的知识标注和呈现环境,以防发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讨论过程发生混乱等问题。左侧加入了脚手架策略,引导学习者分步讨论,保证知识的有效建构。

1. 文字共享区域

学习者在讨论内容文本框中输入文字,点击发送按钮即可显示在文字共享区域。此外,学习者可以对所有人发言或者选择某个对象进行交流,在选择某个对象之后,交流内容只可被正在交流的双方所见。

2. 图形共享区域

即可以手动绘制图形,也可以直接画直线、矩形、圆形,并且具有选择颜色和清除画板的功能。当一名学习者绘制图形之后,其他学习者的界面会马上显示出更新的结果,实现了“你见即我见”(What You See Is What I See),如图2所示。

此外,可以点击选择作业按钮,上传图片格式的文件到图形共享区域,学习者对上传文件进行批注,每个学生的笔迹都可以实时地显示在页面中,并且点击保存作业按钮,可以保存留有笔记的图片到本地,如图3所示。图中学习者针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的概念进行讨论,有的学生不赞成计算机网络由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四部分组成,认为广域网可以称作互联网,所以在页面中划去了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连线,把广域网与互联网之间连接起来。

3. 脚手架区域

嵌入了任剑锋在“分步讨论型远程CSCL交互活动的组织策略及相应系统的研究”中提出的六步骤的交互活动组织策略,把一个交互过程分成六个步骤:起点合会、观点各表、质询解释或寻找差异、协商修正、中间共享结论、最终共享结论。[4]小组成员先就任务的目的进行交流,对讨论起点和问题有一致的认识,然后小组成员表达各自的观点,成员可以对发言者的观点进行提问或者对自己观点进行解释,在与别人观点进行对比之后,修正自己的观点,使各方的理解不断一致,最终形成汇集小组智慧的统一结论。这六个步骤在工具中需要点击按步骤讨论按钮,依次点亮每个讨论阶段按钮。每个阶段的按钮对应不同的微交互语言类型,每个类型又对应不同的引导语对讨论过程加以引导,使讨论有序地、目标明确地进行,如图4所示。

(二)实现方法

从软件设计的角度考虑,先后经历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服务这几个阶段。目前,大多数的Web应用程序都采用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设计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松耦合的特点,是一种更灵活的编程理念,使得需要通信和交互的部分与技术无关,把所有需要共享的部分包装成服务,通过发送和接受消息与外界进行交互。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是微软平台上的SOA架构,主要是用来构建分布式和可交互操作的应用程序。WCF最大的优点在于统一了多种开发模型,可专门用于用户服务定制、与运行以及进程间乃至机器间消息的传递与处理。WCF的配置非常灵活,有很好的扩展性,它封装了不同通信场所下所使用的配置,内置了多个绑定,每种绑定决定了WCF的通信方式、消息的编码方式以及通道的协议等。因此利用WCF使面向服务编程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本文的CSCL工具就是借助SOA的设计模式,利用WCF服务实现。

WCF的创建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创建服务契约、实现服务、配置WCF服务、添加服务引用、使用异步方式调用WCF服务。服务契约声明WCF服务所具有的功能有什么,以接口的形式出现。实现服务说明了WCF服务功能具体是怎么实现的,要实现服务契约中已经创建的接口。配置WCF服务需要配置地址、通信的协议、端口号等。在WCF服务创建完成之后,需要在客户端添加服务引用,然后客户端创建服务,用异步调用服务的方法。本文的WCF服务具有的基本功能有:学习者加入协作学习小组、离开协作学习小组、发送文字消息、发送会话消息等。工具的图形共享区域对性能要求比较高,对通信要求比较高,它的同步性直接影响协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本文的工具采用基于TCP协议进行消息传递。Silverlight版本4中把Net.tcp协议引入进来,实现了本地的双向通信机制,在吞吐量和客户端连接数量上有很大的改进。但是目前,Silverlight对端口进行限制,只能适用于局域网。由于采用这种双工的消息传递方法,所以在定义服务契约的时候,不仅要定义客户端调用服务的接口,还要创建服务可以调用客户端的回调接口。除此之外,Silverlight提供了API对Json数据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Json是 WCF服务时进行消息传递的格式,当发送图形等复杂消息时,使用Json进行消息传递比较合适。

五、总 结

随着Web技术和各种学习理论的发展,从协作知识建构角度,本文设计并实现了支持文字和图形实时交互的B/S架构的工具,并且嵌入已经被证实对协作学习有积极影响效果的脚手架来指导整个的协商过程。Silverlight在支持学习者互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具有较强的通信能力和丰富的用户界面,允许学习者以可视化、言语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促进知识的传递,创建了具有良好学习者体验的协作知识建构环境。

[参考文献]

[1] Paul J.Deitel & Harvey M.Deitel,Ajax,RIA与Web开发程序员教程[M].周雯,邓勇进,李晓辉,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4.

[2] Laurence Moroney.Microsoft Silverlight 4 从入门到精通[M].马振萍,文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Eppler M J, Burkard,R A Knowledge Visualization: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C].ICA Working Paper.Lugano:University of Lugano,2004.

第9篇:协同通信论文范文

各方授权代表通过友好协商依据《_________论坛章程》,就各方在倡导性建议中拥有的有权成果的实施许可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 定义

1.1 各方:是指加入本论坛,签署本协议的所有成员。

1.2 一方:是指加入本论坛,签署本协议的任何一个论坛成员。

1.3 其他各方:是指各方中排除上述一方之外,其他所有签署本协议,加入本论坛的论坛成员。

1.4 协议外其他方:是指除签署本协议,加入本论坛的各方以外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1.5 倡导性建议:是指经过论坛表决程序通过的针对某项移动终端新技术或新业务的技术文件,该文件将在本论坛成员中获得广泛的推荐和应用。

1.6 有权成果:是指一个或多个论坛成员提交到本论坛的,在本协议生效前及生效后,该成员或这些成员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

1.7 知识产权(ipr):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论坛成员或协议外其他方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专有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著作权的文件、技术及相关成果的合法权利。

1.8 许可方:是指拥有本协议中的有权成果,并给予其他成员当中的一方或多方实施许可或授权其他各方使用的一方。

1.9 被许可方:是指对本协议中的有权成果,获得其所有人(许可方)实施许可或使用授权的其他各方。

第二条 许可范围

除非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就有权成果的知识产权达成的许可协议(以下称“许可协议”)另有规定,在本论坛所涉及的全部研究领域内,有权成果的许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在中国境内从事用于gsm、gprs及其演进技术领域内的移动终端产品或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制造、销售等。

第三条 权利和义务

3.1 各方应各自保证资源,致力于符合和推广使用本论坛最终形成的各项倡导性建议。

3.2 经过论坛表决程序通过的倡导性建议,以及或由论坛成员共同讨论和研究形成的其他成果,除论坛成员在其中已拥有的有权成果和知识产权外,其他知识产权属于论坛成员共同享有。

3.3 论坛成员在倡导性建议的形成过程中应如实向论坛其他成员告知其提供的文件、资料和技术成果中是否包含知识产权或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其他论坛成员应在倡导性建议形成之前对涉及的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提出主张。若倡导性建议形成后发现存在论坛成员尚未披露的知识产权信息,则各方可根据有关论坛规则,重新对倡导性建议进行讨论和表决。倡导性建议被论坛通过前,任何成员可以拒绝在议案中加入其知识产权并拒绝许可。

3.4 若上述倡导性建议,相关成果中包含一方的有权成果,该方将继续拥有该方对有权成果的所有权利。

3.5 倡导性建议被论坛通过前,任何成员可以撤回其议案,并拒绝向其他各方进行知识产权的许可,具体的时间和处理方式,各方将另行讨论,并在有关规则中确定,但论坛成员不应随意撤回其已经提出的议案。

3.6 一旦被论坛通过成为倡导性建议,在倡导性建议中包含其有权成果的成员可根据各方已经达成的一致,与其他成员签署有关许可协议,许可协议的签署应基于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原则。若该成员拒绝进行许可,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合理理由,上报理事会。

3.7 除非许可协议另有规定,许可方依据本协议做出的知识产权许可是非独占的,非排他的,不可撤销的和不可转让的。同时,许可方可向协议外其他方进行许可,其条件不受本协议的限制,由许可方自行决定。

3.8 倡导性建议被通过后,其他各方可自愿按第3.6条的规定与有权成果的所有者签署协议,签署的时间,范围由成员自行决定。

3.9 对于论坛未形成的倡导性建议,提交原文件的成员有权自行选择进行专利申请或对其作其他处置,但不应侵害其他论坛成员的合法权利。

3.10 许可方向被许可方的授权范围和许可的期限以各自另行签署的许可协议为准。

3.11 各方同意将在本论坛内尊重和保护协议外其他方的知识产权。任何一方将含有协议外其他方知识产权的文件、资料、成果提交到论坛,均应获得权利所有者的许可。

第四条 与有权成果相关的信息

许可方应当作合理的努力及时向被许可方提供与其有权成果相关的信息。上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权成果数量;有权成果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

上述信息提供的具体安排依照双方达成的许可协议执行。

第五条 保密

5.1 除非是法律另有要求或履行本协议所合理需要的,各方均应对本协议及与本协议相关的所有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其他各方的书面许可,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协议及相关保密信息披露给协议外其他方。

5.2 本保密条款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及一方退出本协议后或者本协议终止后持续有效。

5.3 各方另行签订的保密协议的条款适用于各方在本协议项下的保密义务。

第六条 费用

6.1 除非许可协议另行规定,许可方没有义务向被许可方提供任何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6.2 本协议下发生的各方的各项费用,包括专利费用、其他费用等,由各方各自承担。

6.3 论坛形成的倡导性建议,以及由论坛成员共同讨论和研究形成的其他成果,进行登记、申请专利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由权利所有者承担。

第七条 通知

本协议下要求或准许发出的所有正式通知、要求、请求、同意和其它通讯往来(以下称“通知”)应采用书面形式,同时采用电子邮件或其他便利方式发送给应接收通知的一方。

第八条 仲裁及适用法律

8.1 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首先应当提交给本论坛,各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在三个月内未能达成一致,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仲裁委员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地点在_________。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参与仲裁的各方均有约束力。

8.2 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九条 其他

9.1 本协议自本论坛发起成员的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_________年,除非根据_________或本协议有关规定被提前终止或取消。各方可以在本协议期满前通过友好协商确定是否延续本协议。

9.2 除非许可协议另有规定或论坛成员另行达成其他协议,本协议终止时,本协议项下授予被许可方的所有许可也应终止,而且被许可方应立即停止使用许可方的任何知识产权或信息;且被许可方应归还或销毁由许可方向其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文件资料。

9.3 未经其他各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修改或解除本协议。任何对本协议的补充,修改或解除须经各方授权代表签字后成为本协议的一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9.4 本协议生效后,如任何协议外其他方希望享有协议所述权利,承担本协议所述义务,该协议外其他方应当根据本论坛的章程或相关工作规则所确定的程序加入本协议。

9.5 一方退出本论坛的,同时退出本协议。

9.6 本协议一式贰份,协议各方及本论坛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