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协同创新范文

协同创新精选(九篇)

协同创新

第1篇:协同创新范文

关键词:协同学 协同效应 协同创新

一、引言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高校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将“协同创新”定义为全面落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产学研联合的新模式,协同创新是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协同学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协同学(Synergetics)由德国人赫尔曼·哈肯(H.Haken)首先提出,旨在研究不同系统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的一种理论方法。哈肯在对激光理论的研究中发现,自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是大量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协同作用结果。

2.1协同学应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产学研协同系统是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形成的,旨在促进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产学研并非孤立的系统,作为子系统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具有开放性。首先,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它从市场中购入生产所需的原料,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以获取利润,构成一系列的市场行为。

2.2序参量的选择

在系统从混沌走向协同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参量会快速消失,这些消失的变量被称为快变量,而真正起作用的则是较为稳定的慢参量,即序参量。产学研协同,不仅是企业、教育和科技的结合,更是众多不同领域的创新因素的融合,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就整个大系统而言,产、学、研分别是一个序参量的集合体,各自都包含着众多的序参量因素,但如何判别哪些参量适用于协同系统,哪些参量是主导协同系统朝着有序方向发展的序参量,是能否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所在。核心能力与协同文化可视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序参量。

核心能力是协同系统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以实现最优配置,形成独有的、能支撑系统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不同文化的整合是一个由冲突到融合、由混沌向协同演化的过程,在演化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更具优势的一方文化逐步占据支配地位,以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来影响和兼并其他文化以趋于协同;二是各方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以一种“平衡式整合模式”来实现文化协同。

三、产学研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本质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 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 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 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 即实现2+2>4的协同效应。

3.1战略协同

战略协同是产学研协同的最高层次,其目的是在统一目标的引导下,有效的协调各方力量,以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战略协同是基于产学研协同的长远发展而制定,其目的是促进科学成果在市场中的转化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一种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产学研战略协同主要表现为在战略层面上使各方在知识、人力、市场、技术和科研成果等资源方面相互协调配合,通过不断的调整战略目标和管理模式,以实现协同效应。

3.2资源协同

产学研协同系统的资源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企业的营销资源、高校的知识资源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以及三个子系统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外部资源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等资源。从共享资源的角度出发,包括协同资金调动、研发能力、人力资源、营销渠道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协同管理模式、科研技术、品牌效益等无形资源。

3.3技术创新协同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生产率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推动力,也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对技术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技术与知识的联系日益紧密,唯有将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1+1>2的效用。产学研协同系统依据市场导向制定技术战略,借助于各方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小规模的技术实验,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思路和具有选择性的开发方案,企业运用生产渠道和营销手段将其投入市场,由此而建立一条协同技术创新链条。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教育研究[J].2011.7.

[2]Wolfgang Tschacher,Hermann Haken.Intentionality in non-equilibrium systems?[J].The functional aspects of self-organized pattern formation,2007,25(1):1-15.

[3]庞永,赵艳萍.基于序参量的企业协同趋同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11).

[4]张浩.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的优化-基于混沌理论与协同学的视角[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3.

[5]郭亚玲.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J].中国科技信息.2011(20).

[6]潘开灵, 白列湖. 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M ].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112- 160.

第2篇:协同创新范文

关键词: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发展;京津冀

一、引言

2017年3月16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关键是要提高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即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国外关于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对其理论基础、内涵及动力机制、发展障碍等都有系统阐述。因此,梳理国内外学者的区域协同创新理论,不仅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提供理论指导。

二、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创新理论

国外最早给出“协同创新”定义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他把协同创新定义为一个由拥有共同意愿的自我激励的人们组成的网络组织,他们通过这个网络分享创意、信息和研究成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DavidJ.Ketchen Jr,Duane lreland和CharlesC.SnOW认为协同创新是指跨越了公司界限,通过分享创意、知识、专业技术和机会,从而使大公司和小公司都能致力于战略性创业的过程。Eva Sφrensen和Jacob Torfing研究了国营企业的协同创新,认为增强国营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确保其以知识、想象力、创造力、勇气、变革能力和认为公司对知识的保护程度越高,其协同创新能力也越高。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其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存在分工和相互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其主要功能是推动区域内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其根本任务是要将技术创新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自变量,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此外,Asheim和lsaksen在总结前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从集群发展为一个创新系统需要具备两点:一是集群内公司间更正式的创新协作;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即创新合作中包含更多的知识提供者。

三、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动力机制

(一)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

区域协同创新是指区域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通过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的差异,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

(二)区域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1.内部动力

第一,利益诱导。各创新主体对利益的追求是其参与协同创新的根本原因。具体到区域,企业⒂胄同创新可能是由于自身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跟不上顾客对产品质量的需求,需要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与各方合作,以获取最大利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也需要从企业那里获得资金补偿,以维持自身运作。但是,利益是一把“双刃剑”,也可能会出现由于利益不协调导致的冲突,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调解。

第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领导者所具有的一种对胜利和创造的渴望以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只有各创新主体的领导者具备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给其他成员以表率和激励,提高机构内部的创新积极性。因此,要想搞活区域协同创新,应该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导者“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做到勇于创新、乐于协作,这样才能加快区域协同创新的步伐。

2.外部动力

第一,政府政策引导。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中,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创新实践,但可以起到总体规划和指导的作用。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当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运用行政、货币、财政手段进行干预,为区域创新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第二,市场需求和竞争拉动。市场需求反应了企业产品和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这种改进单凭一个企业的能力无法做到,必须要和其他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市场竞争对区域协同创新是一种外在的激励,由于区域外的竞争,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必然协调利益冲突,达成一致的发展规划。

第三,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Fawcett和Jones指出,创新是一项团队活动,信任是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催化剂,只有主体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协同。

四、区域协同创新的障碍

(一)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自然资源分配不均,资源的差异直接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为协同创新增加难度:其次是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各子系统之间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目差别较大,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地区缺乏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出现产能过剩,要素资源不能很好地自由流动,阻碍区域协同创新进程。

(二)创新主体利益不一致

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利益追求的多样化,出现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在在区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如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希望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但是却面临大量人才向发达城市流失的困境,而发达城市希望借用周边城市的自然资源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却受地域的限制无法实现自由流通,这些都导致各子系统协同创新的意愿不强。

(三)创新主体互信程度不高

Fawcett和Jones指出,信任是协同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信任做基础,协同创新体系既不可能建立也不可能维持,当达到以信任驱动的协同创新时,就会促成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别,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内创新主体的互信程度并不高,互相提防和猜忌,所以导致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阻力重重。

第3篇:协同创新范文

协同创新是一项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活动,意义重大。但是,在推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也面临着如何激活高校科技资源、如何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挑战。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中,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提出了科研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方法,为科研管理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科研管理;改革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科技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将支持和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确定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随后,原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首次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国内高校纷纷响应,开展了各种改革实践。[1]改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消除管理体制对科学研究中合作及创新的束缚,推动创新发展,而协同创新的关键点也正在于此。[2]

一、协同创新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协同”的概念源自协同学理论,最早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于1973年提出。“协同”的显著特点是,能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最终能够实现单个个体所无法实现的新的结果和目标。[3][4]“协同创新”能够实现创新系统或创新活动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并且这一转变过程以自组织过程为基础,结合适度管理和控制。科研管理的体制与模式应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国家经济实力与战略发展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一直奉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科研政策,在科技领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大量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变革与发展日新月益,但科研管理体制仍然受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这种体制性的障碍已经成了科技发展的“瓶颈”,因此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日益迫切。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让科技能够更好更快发展并有效地服务经济建设。而协同创新为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协同创新对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挑战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现行的科技活动组织模式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等存在明显缺陷,已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成为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明显障碍。[5]为了保障高校协同创新有效开展,需要全面革新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如何激活高校科技资源

当前,我国的科研活动主体包括下城高等院校、企业、独立科研院所等多种类型,这些单位通常各自独立,在科研活动中缺乏深入交流和合作,造成了稀缺科研资源不能共享,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等问题。同时,高校内部也常常出现不同院系和学科各自独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实验室利用率低,人才、资金、科研设备等科技资源分散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来提高高校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加大高校内部科技资源的对外开放程度,实现高校与其他科研单位的资源共享。人是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其中的最活跃的因素,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最终达到“人尽其才”,并且科研体制的改革必须能够更好地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

2.如何正确定位政府职能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而要创新就需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在现行体制中,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负责众多事务,如科研活动的方向规划、科研投入的计划与使用等,这些繁复的工作容易导致科研活动的目标短视化、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要扭转现状必须改变政府科研管理思路,正确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时,需要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分清市场和政府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各司其职,通过建立专门法律法规来保障科研活动的高效及有序开展,通过市场调节和经济手段来对科技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引导,同时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及整合。

3.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中出现了重视科研项目申报、疏于项目的验收和成果转化的不良现象。一些科研工作者将如何获得项目放在首位,而不是将项目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这种后果就是大量科研成果不具备可行性和先进性,成果难以转化,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扭转这一现状,亟需对现行的各级科研成果评价及考核机制进行根本变革,同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严格规范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隔断个人经济利益与科研专项经费的关系,同时通过完善专门法律法规和奖励激励机制,搭建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来帮助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工作者真正潜心研究,让自身学术追求和社会价值实现有机结合。

三、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改革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协同创新过程中也大有可为。地方本科院校应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科学定位,努力成为培养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基地,以及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库。[6]作为工科背景的地方本科院校,宁波工程学院始终将开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推进产学研结合,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优势和特色。2008年,在总结多年校地合作的经验基础上,该校提出了“双合作”战略,即与大院大所合作、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搭建学校与名校大所、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县(市、区)政府、学校与乡(镇、街道)政府、学校与行业协会五个合作平台,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为学校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外部条件。2012年以来,针对宁波地方新产业的发展和协同创新科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该校先后建成了10个校内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市级智慧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开展。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总结了一些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地方院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与对策。

1.优化校内科研资源配置

高校应立足自身定位及服务区域特色,明确学校科研工作思路,确定科研工作方向。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术资源共享、完善协同创新所需的科研软硬件及经费投入等资源配置机制。宁波工程学院在“夯实基础,强调质量,科学发展”的科研工作方针指引下,进一步明确了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战场,服务地方经济为科研工作方向。遵循依托平台建设团队的原则,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验室、研究所和实习实训基地等联合共建的机制,有效整合利用现有校内科研资源。

2.建立并完善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通过建设并完善各级协同创新科研平台的方式,强化产学研合作,形成稳定的联合体以保障长期的科研项目的开展。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高校与企业及其他科研单位共同制定和实施合作战略,由科研管理部门协调处理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与交流,有效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针对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的情况,宁波工程学院把为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成立了多个校内协同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不仅为中小企业解决了发展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有效地整合了校内的优质资源,使教师、科研人员逐渐提高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在协同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需要强化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同时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密切与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对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跟踪,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并且要协助做好项目成果的鉴定、专利申请、技术推广及转移工作。宁波工程学院通过校地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这一载体,投身区域重大工程建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及经营能力。近五年来,学校向企业推广科研成果311项,获得经费支持1.2亿多元。不仅有效地凝练了应用开发型办学特色、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4.改革人事管理体制

为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高校科研人员的聘任、专业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等人事管理体制需要大的变革。宁波工程学院认真分析协同创新下科研活动新的形势和特点,明确了以人才建设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应用技术研究,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科研人员培养的工作思路,针对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编制一定数量的专职科研岗人员,同时鼓励教师短时离职进入企业或其他科研单位从事专项研究,近年来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

5.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协同机制

高校的职能所在必然要求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互补相长,因此高校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机制。宁波工程学院在协同创新改革实践中倡导科教融和,回归大学本质,初步建立了科研和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把今天的科研搬到明天的课堂,对培养方案进行科教融合,以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论

科技发展需要有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将创新资源进行培育和整合的活动,对提升高校科技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创新要素有效汇聚的途径。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对现有科研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提出科研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方法,为科研管理的改革探索一条新路径、提供一个新模式,为实施协同创新提供制度和政策指导。

作者:周林 徐金富 戴娇燕 徐雪波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3]全利平,蒋晓阳.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5-19.

[4]李兵,张春先,佟仁城.协同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科研管理,2004(2):124-128.

第4篇:协同创新范文

一是校企深度合作有难度,协同单位与行业企业合作缺少法律和制度保障;二是科技创新开发需要联合攻关,现实情况是平台还要加强;三是农业科技一些成果地位偏低、行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四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有效供给不足,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应用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推广有难度;五是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生效益整体不够。总的说来,推动“集团健康成长并发挥更大作用”是一项庞大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当前,集团的综合实力有待提升,还不能适应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突破创新机制障碍,力促各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同步提升。

2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1)争取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争取广东省教育厅与广东省农业厅支持集团建设,共同把集团建成广东现代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如争取省教育厅对集团协同培养人才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对集团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等。争取省农业厅大力支持集团建立政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政校企合作的联席制度;引导、支持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与集团开展多方面合作,支持集团在行业内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支持集团参与农业行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为集团提供与行业实质流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充分发挥集团作为全省现代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2)优化协同机制,促进“校企所协”深度融合。优化构建集团“校企所协”协同激励机制,以提高协同单位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合作大环境,提高合作成效。以科技服务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充分体现“重实效、重发展、重贡献”的内涵,出台服务团队、服务平台及考评奖励等系列激励制度;确立协同合作目标任务、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完善协同各方人员业绩考核制度;多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系列的学习活动,弘扬“三农”服务专家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良好的“三农”服务氛围,鼓励教师、科研人员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

(3)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效能和作用。不断吸收扩大集团成员单位,以设备、技术人员、校舍和共同育人为纽带,在学生实习实训、对外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利用等方面搭建合作平台,实现互惠互赢。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协同各单位资源,对各种创新要素加以整合,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效能和作用,形成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如学科、专业与省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依托项目部、教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校中厂”、“厂中校”及生产性实训车间、研究所等载体,通过“校企所协”互兼岗位、互聘职务、联合攻关等方式,拓宽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协同创新渠道,打破体制束缚和身份界限,拆除“校企所协”之间的藩篱,实现人才无缝对接、互派共育。

(4)加强“三农”服务专家型团队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完善集团相关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和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按照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三农”服务专家型团队建设。如实施“百师百村百场”工程,开展百师接百村进百场活动,3年内组织100名专家教师对接100个村(经济社),深入100个农场开展“三农”技术、经济问题研究,积极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干部培训、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工作,从而全面提升集团专家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服务“三农”能力。

(5)协同开展科研项目,为“三农”服务。依托“三农”服务平台,汇聚各方创新主体的力量,联合攻关,通过项目带动科技服务,按照“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方式,将技术支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试验示范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行业生产关键技术的需求。

(6)促进科研成果应用,提高成果转化率。鼓励集团成员单位以项目为纽带,集成由新技术研究、成果开发、推广及配套服务在内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科技研究与综合科技服务团队,为项目取得成效提供专业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实施,相关协同单位主动拉近距离,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第一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并推广应用;通过产品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集团内协同平台主动融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建设,促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前景好的精品项目入园转化。

(7)入生产一线,为企业、农场(户)服务。组织集团专家教师采取点面结合、长短结合、实验室与生产场结合、脱产与业余结合、技能学历结合、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等多种形式,深入生产一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横向科研课题,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如解决茶叶制作加工、花卉栽培、蔬菜种植、动物饲养、饲料营养、动物疾病防控等生产难题;通过举办行业交流会、培训班、技术咨询以及现场服务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训和服务基层技术人员、种养场(户),使广大种养场(户)增产、增收;通过承办肉鸽行业发展研讨等全国性行业大型会议,促进全国行业相关人士的交流及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也为教师实践、学生了解社会及实习、就业创造机会;通过与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三农”直通车信息平台为载体,以在线咨询、专家信箱、专家热线等方式为广大农村、农场、农户开展技术服务,快速解决种植、养殖问题。

第5篇:协同创新范文

(一)国外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协同理论创始人Haken将协同定义为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合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各组成部分所不存在的新质的构造与特性。自然界的协同与管理学上的协同在深层次上有很强的相似性,许多学者逐步把自然界的协同理念运用于管理学科。学者Ansoff在研究公司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战略协同,第一次将协同的理念运用于管理学。随后,Hiroyukiltami将Ansoff的协同理念细分为互补和协同效应。VeronicaSer-rano在协同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即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系统性的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PeterGloor则着重指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主体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

(二)国内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国内协同创新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企业内部为研究重点的协同创新。郭斌等从系统、组合的视角出发,在对企业组合创新的研究中发现,组合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受组织和技术因素制约的系统性协同创新行为,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陈劲等通过研究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过程,提出企业要进行有效的协同创新管理,就必须以协同创新功能为主线、以因子系统联系为基础建立全面、系统的协同创新管理架构。第二阶段为产业集群方面的协同创新。许箫迪、王子龙基于战略联盟行为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了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了确立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目标前提,价值基础及终止条件。万幼清、邓明然基于知识视角对影响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模型,认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拥有的知识类型也不同,说明产业集群能够充分发挥企业间各方的知识基础优势,极大提高了协同创新绩效。第三阶段为基于产学研视角的协同创新。何郁冰探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认为“战略—知识—组织”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是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的基础、核心和保证。许振洲等从知识流动视角出发,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三个递进演化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运行的内在机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框架。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协同创新

对于产学研中形成的战略联盟,政府部门给出了概念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联盟是各创新主体之间以解决重大需求为纽带的协同合作的同盟,该形式与合同、协议等短期合作不同,与兼并及收购有很大区别;联盟强调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之间协同合作,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企业或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标,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形式;联盟是联盟成员以独立法人的身份依法建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协同合作关系,而不是基于某个产学研项目而建立的临时、短期的一般性的合作关系。然而,战略联盟与协同创新并不是简单组合就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只有当大学、研究机构向联盟及其各创新主体之间创新要素系统性的整合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形成联盟各创新要素多边协同和合作创新。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其本质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它通过联盟内部各创新要素之间以及各创新要素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相互依赖促进,驱使联盟内创新资源在协同合作、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而得到动态持续的协同发展。以系统的视角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理就是联盟协同创新各主体、各组织内外部的合作方式与彼此关系的总和。包括各组成主体,以及系统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关系的总和。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理

(一)协同创新体制

协同创新体制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结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本质与“2011计划”的实质内容可见当前主要的体制为: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自主协同合作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企业是协同创新的需求方及投入方。企业虽具有资金、设备、营销和市场经验等能力优势,但却缺少基础性原理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Lee认为,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是获取互补性研究成果、进入新技术领域及开发新产品。每个联盟都是因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针对创新任务而开展,创新物质资源的投入和创新活动的组织,主要来自企业的组织。高校及科研机构是协同创新的智力提供者。其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和专业人才储备能很好地弥补企业在此方面的劣势,而企业也能为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实用性研究指导。因此,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传统的技术转移路径正在发生改变,高校及科研机构已不再是由企业筛选技术、选择合作被动参与方。根据“2011计划”精神,“高校主动协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应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亮点”。政府起推动、引导作用。政府推动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地方重大需求,通过行政和政策手段引导各主体根据实际紧密协同,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推动体制改革,踊跃参与协同创新。对我国而言,政府的推动及引导作用越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共享资源越多,参与程序越深,互补性越强。另外,从西方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看,风险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研究认为风险投资是战略联盟运行达到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然而,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随着我国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也将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一体制中,核心关键要具备六个要素。

(1)需求牵引。即联盟成立的根本原因,联盟服务于谁或者什么重大需求,目的要很明确。

(2)问题导向。需求中存在什么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靠某一组织无法完成。

(3)任务驱动。各创新主体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各创新主体之间以系统方式有逻辑地整合,实现多边的协同。

(4)要素整合。为解决任务而集合相关的要素。

(5)机制创新。要建立为解决任务而协同的机制,无固定的常规模式,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

(6)实效突出。不以传统的科技评价模式来进行评价,而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原需求的成效来客观评价。

(二)协同创新的机制

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各组织的内部合作方式与要素关系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应遵循三大原则。

1.知识在知识场中扩散的动机和动力最大化原则

联盟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合作的知识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视为知识在其中扩散的知识场,动机和动力是影响知识在知识场内扩散的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其中动机决定知识扩散的目标,动力则决定知识扩散的速度和程度。显然,当知识扩散的动机和动力最大时,知识创新绩效最大化。在动力中有一项重要的因素是以知识为主的资源互补性最大化因素。显而易见,战略联盟形成原因之一是基于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主体之间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程度越高,其他主体与之结成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越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体之间资源属性类型互异,表明各主体之间更能形成资源互补的优势,更大地提高协同创新的绩效,这表明联盟主体之间的知识互补是联盟协同创新的基础。

2.技术转移梯度最小与创新能力差距适度化原则

知识创新在创新主体之间扩散,必须在一定知识位势区间内的高低知识位势主体之间进行,但位势差距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知识流动的强弱程度。如果差距太大,低位势可能不会向高位势学习,高位势也没有向低位势进行知识扩散的动力与动机。当联盟的知识转移能力较弱或知识难度太高时,知识转移在联盟中很难产生很大的协同创新效应。这其中就涉及到技术转移梯度的问题,即不同协同主体之间技术水平的相差程度。根据研究,技术成果总是沿着技术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技术转移梯度越小,则通过协同创新达成技术转移的几率越大。同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差距需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在一个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中,即使整个联盟的协同利益呈正向增长,但在联盟的某一或少数主体的知识或技术创新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协同主体,则该成员将会重新寻找得以使其自身利益更大化的战略联盟。创新能力差距化适度原则从另一角度看,也是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原则,即知识的转移需要落地才能产生实际效益,否则只能成为摆设。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不能很好为市场所用的重要原因。

3.个体成本收益率最大化原则

所有联盟建立的最直接市场因素均是为了寻求成本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合作可稳定运营成本,进而减少收益成本,降低支付费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参与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前提是单个主体参与所得的收益大于参与所付出的成本,而且参与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率高于单个主体行动的成本收益率。如果一项活动对于战略联盟能产生足够的协同利益,而对于其中某个个体产生的成本太高,或者成本收益率太低,那么这个个体也不可能采取行动。

四、结语与展望

第6篇:协同创新范文

一、专业群与企业群协同创新,开创合作教育新模式

中关村软件园在2012年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合作成功共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工程实践教育领域率先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工程实践教育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学习环节。企业既是用人之地,也是育人市场。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多方位合作,以共赢和发展为目标。在校企双方取得广泛共识基础上,需要建立行之有效、行稳致远的合作模式及其创新之路,推动可持续发展,方可实现工程实践教育合作发展新成果。目前,中关村软件园集聚了在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国防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行业应用领军企业,汇集了295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总部经济达80%以上,体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代表了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国家队水平。园区始终站在行业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在IT服务外包、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高度的产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呈现出典型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形态。

中关村软件园已形成了一个个由上下游企业集群构成的产业集群,未来将释放巨大的人才需求,聚焦软件领域发展新动态,引领软件新技术发展趋势。中关村软件园以支持创新创业为核心,以共生共融共赢为导向,打造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球化发展环节的产业服务体系。集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软件,形成五大特色产业集群:独立软件开发(ISV)产业集群,以启明星辰、广联达、IBM、Oracle等为代表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数据库、行业应用管理软件、信息安全等;新型IT服务集群,以文思海辉、软通动力、博彦科技等为代表的ITO、BPO产业;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以中国银联、汤森路透、工总行信息中心等为代表的金融信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产业集群,以信威通信、天元网络、亚信联创、波尔通信为代表的数据通信、无线通信产业;互联网服务产业集群,以百度、新浪、网易、腾讯(北方总部)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产业。从高校看,高校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和一整套完整、规范、标准、可行的能力提升目标和路径。高校的专业集群,未来将形成巨大的人才供应,双方的合作可以形成企业集群与高校集群的互动,避免企业与高校点对点合作的局限性,为中关村软件园提供高质量、规模化、持续稳定的人才供应。

园区建设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校信息类学科专业师生提供了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学术服务,避免了“点对点”的单一校企合作现象,解决了跨学科、跨学院的企业培养模式协同建设机制问题,在探索工程实践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及引领作用。

二、人才培养与输送比翼齐飞,校企协同发展成果显著

依托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国内50余所大学合作,通过与高校共建专业,建立起成熟的校企合作体系,成为园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软件园公司为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于2014年整合资源设立中关村软件园工程实践教育发展中心。整合园区技术资源,提供贯穿合作专业本科四年的实践教育课程,包含专业认知、社会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创业等实践教育课程,通过师资培训、项目植入、专业共建、订单培养等模式为高校IT类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自2012年起,园区承接北京高校的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超过5000名学生来到中关村软件园,开展园区参观、软件工程实践任务完成与成果评审、与园区企业校园招聘主管交流、听取职业化人生规划讲座等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园区品牌性活动,每月一期的“中关村软件园大讲堂”吸引了包括众多高校在内园区内外企业员工参与,“大数据实战”、“e起飞翔—行业应用移动优先”等报告深得IT企业和高校教师欢迎;我园区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成功合作开发了“大学生实训软件平台”,为各高校注册学生提供网络在线学习服务;我园区企业集群,多年来为高校信息学科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毕业实习,学生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多个专业,实习实训完成走向用人单位后,深受企业好评。

第7篇:协同创新范文

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迎来十三五的开局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也迎来的转型升级关键期。在世界多级化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开始将以新的视阈来审视变革中的发展核心与突破要件。从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的层面,我们亟需从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找寻一整套协同、高效、创新的工作模式。院系与学工办虽然分属不同职能部门,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交叉互补与协调共享方面,他们有着密不可分与沟通交流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加强彼此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与必然趋势。

关键词:

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1.院办联动,齐抓共建

院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围绕“文化强院”的主题,院系和学工办积极配合,院办联动,齐抓共管,彰显特色,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寓于系列活动之中,取得良好效果。

1.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始终受到学院领导、系部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关心与帮助。我们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实现“中国梦”的追梦人。组织学生到天津文化中心参观,深刻领悟“中国梦”的内涵,释放青春正能量。特聘专业指导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意识、爱国、爱校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都有明显提高,自愿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学明显增多,思想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申请书的同学越来越多,还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思想汇报。

1.2举办学习培训

院系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积极配合,为在校学生提高外语(英语、日语)过级率,组织了模拟考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外语系老师积极协助阅卷工作,圆满完成模拟考试任务,并于学风建设月期间开展各项讲座、展演与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新性,大学外语类考试不再成为学业包袱,各班学业成绩普遍大幅提升。

1.3提升素质培养

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强化学生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和促进更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创新学习和以奖促学的目的,举办留学生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增加实践的机会。开展教学实践展演活动,激发大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举办朗诵比赛和外文金曲大赛,对学生阶段学习进行检验与提高。专业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及省部级各类大学生学习竞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影响力。

1.4开展学术交流

为了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院系举办各学科,各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打造特色品牌。举办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大学生征文颁奖仪式,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格的修炼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加强对政治的判断力、事物的鉴别力以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这样才能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有用之材。

1.5正能量在行动

为了促进各项实践活动具有服务功能和创新思路,增强广大学生回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以“微公益•WE行动”为倡议,开展微公益月活动,增强公益意识,引领公益活动。除了微公益表示祝福的签名征集活动外,还开展了教室标语征集、公益照片征集与展示、宣传片与微电影的连载等系列活动,旨在倡议每个天财学子随时随地做公益,共同创建和谐美丽的校园。微公益活动实现了利他教育与爱心教育,使得大学生们对公益事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不是随波逐流,从细微处落实中国梦。

1.6加强维稳工作

把安全稳定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工作中,教育者通过多种媒介方式把安全稳定各项制度要求传达给每位学生与学生家长,并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抽查宿舍安全,广大学生积极配合,“宿舍是我家,维护靠大家”的理念,在全体学生中形成共识,家长反响良好。同时,认真做好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教育,确保安全稳定工作,举办大学生创意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讲座,邀请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和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就业培训与指导,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举办赴境外读研和交流项目介绍讲座,经验交流会和模拟职场招聘活动,与企业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和创新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加强领导,制度保障

在党和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们的指导下,在学校各级只能部门的协调支持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全身心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始终是学生工作部门做好学生工作的初衷与归属。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围绕教学中心工作,以特色系列活动为载体,以院办共建为抓手,努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拓展“文化强院”的工作思路,坚持一个理念:学生为本;突出一条主线:抓学习质量;强化一个阵地:党建带团建;抓好一个环节:实践创新;完善一个保障:安全稳定;实现一个目标:全面发展。继续与兄弟院系加强配合,齐抓共管,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蔡元培教育思想》.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2(01),57-76.

[2]余常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改革论》.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91-98.

[3]俞胜南.《构建教育、管理与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学园区管理机制》.思想•理论•教育,2004(03),42-45.

[4]谢加书.《近年来高校学生工作的若干变化研究》.化工高等教育,2007(02),75-77.

第8篇:协同创新范文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t also th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and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applies game theory to further analyze participation behaviors and incomes of innovative organiaztions, and summarizes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peration of collabotaitve innovation, so as to put forward revel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botative innobation steadily.

关键词:协同创新;博弈;协同行为;影响因素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game theory;collaborative behaviors;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169-03

0 引言

随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在政府及自身发展需求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协同创新组织,旨在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资源整合、知识成果的转移、应用,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1]然而由于协同创新是由多个不同的创新主体组成的协作性利益整体,不同主体的出发点和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在缺乏有效、统一的集权式管理机制下,创新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往往会损害组织的整体利益,从而陷入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相互矛盾的困境,导致协同创新的整体绩效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此外,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个体的投资成本和合作努力程度难以清楚了解,导致协同创新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如何根据协同创新的特性及博弈理论,建立恰当的博弈模型以剖析协同创新系统中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行为选择与收益效果大小,从而归纳总结影响协同创新主体协同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对制定促进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的有效对策以及保障协同创新组织的有序、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性

协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所提出的,其在《协同学理论》一书中提出协同就是一个系统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无序转向有序的现象。此后,协同的概念被其他学者们广泛引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根据协同的定义并结合创新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其认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目标。[2]VeronicaSerrano & Thomas Fischer(2007)认为协同创新意味着创新主体间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3]国内对协同创新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然而学者们对协同创新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陈劲(2012)[4];李祖超(2012)[5]在总结提炼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协同创新的协同各方是一种相互合作关系,创新主体之间通过长期、稳定、互惠、共生的协作关系,实现协同主体间的双赢互动。

综合上述学者们对协同创新内涵的研究,可知一个健全的协同创新组织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①目标协同。

协同创新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要实现各创新主体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首先要求各个创新主体的目标及长期战略不冲突,创新主体尽管在各自的战略及目标上有所差异,却是互惠互益的,协同主体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来制定、调整并最终实现目标。

②资源协同。

创新主体在协同过程中要实现“1+1+1>3”的协同效果,就必须打破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创新主体间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与合理利用。

③运营协同。

创新主体要达成协同创新的效果,除了要有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目标和资源作为基础外,还必须通过实际的运营过程来实现,运营过程是协同创新的具体行为表现,创新主体的协同行为直接影响着协同创新最终收益的大小以及协同创新发展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协同创新并不是创新资源的简单叠加,也并非一般性的合作创新,而是各个创新主体间深入、默契、高效的协作,其要求不同背景的主体在不同层面实现多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协同领域随着合作的深入而不断扩大。创新绩效的实现是协同创新的终止点,也是创新主体参与协同的直接目的,各个创新主体都期望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然而在实际的协同过程中,由于各创新主体对自身表现的协同行为所导致的各种可能的最终收益并不完全了解,并且其他创新主体同时选择何种行动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前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因此协同创新过程更是一个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过程。那么,在这个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过程中,各个创新主体应该做出何种选择?其他主体的选择对最终获得收益的大小有何影响?哪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主体的行为选择?如何保证协同创新的有序稳定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创新主体参与协同的行为及收益效果做详细的分析,从而为创新主体在协同过程中协同行为的选择与协同组织的发展提供相应对策与建议。

2 创新主体协同行为博弈与影响因素分析

2.1 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为了简化计算,假定在协同创新博弈过程中有两个创新主体作为参与人。

其中,创新主体可以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任意部门。

①参与人:协同创新的两个主体i=1,2。

②行动:参与协同ai=1或不参与协同ai=0。

③战略:ai(ci)是从[c,c]到{0,1}的一个函数,其中0表示不参与合作,1表示参与合作。

④信息:

1)假如博弈双方均采取合作策略,假定协同创新总收益为R,其值与创新主体的参与情况有关。假如博弈双方都采取不参与协同的策略,则假定协同创新没有收益,即R=0。2)假设协同创新的总投资成本为T,其中主体1资源投入份额为e(0

⑤博弈模型的构建。

假设协同创新过程中,参与博弈的双方均采取参与协同策略。此时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假设存在协同效应系数x(x>1),并且创新收益与x正相关。若协同创新主体在外界环境及参与协同过程中受到一种正反馈的激励,则存在激励因子θ(0

根据上述假设,参与人1与参与人2在协同n次后的双方支付矩阵见表1。

2.2 博弈模型分析

根据假设,参与人1的收益函数为:

①若参与人1、参与人2均采取参与协同策略,则:

R11=eTP1P2x(1+θ)n-1-eTP1P2=eTP1P2[x(1+θ)n-1-1](1)

②若参与人1采取合作策略,参与人2采取不参与协同策略,则:

R21=eTP1(1-P2)[(1+θ)n-1-1] (2)

③若参与人1采取不合作策略,参与人2采取参与协同策略,则:

R31=(1-P1) P2kT (3)

④若参与人1和参与人2均采取不参与协同策略,则:

R41=0 (4)

由于该协同创新过程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参与人的决策目标就是:在给定自己的选择类型,以及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类型与战略选择之间关系的条件下,使得自己的期望效益最大化[6]。因此,该模型中参与人1选择参与协同的关键取决于选择参与协同时(P1=1)的期望收益与选择不参与协同时(P1=0)的期望收益之差ΔR。协同主体只有在选择参与协同获得的收益大于选择不参与协同获得的收益,协同才会进行。对于参与人1,选择参与协同策略,进行协同创新的条件是

由(5)可以看出,参与人选择协同的期望收益与选择不协同的期望收益之差ΔR与参与人的投资成本eT、协同效应系数x、激励因子θ、参与协同次数n成正相关关系。

对于参与人1:将上述各个式子联立,可得参与人1参与协同的条件为:

对上述参与人选择参与协同的条件进行分析,可得:

①当θ,n一定时,x越大,e就越小,若x越小,e则相对越大。协同效应系数x越大,表明创新主体之间的契合度越高,协同默契越好。此时,尽管创新主体所需投入资源不多,但通过协同创新所取得的收益却相对可观,因此,协同主体更愿意采取协同创新的方式。而当协同创新效应系数x较小时,说明创新主体间的契合度并不理想,未能有效发挥协同效应,此时若要实现协同创新则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与资源。

②当x,θ一定时,n越大,e则越小,反之e则越大。即随着合作次数n的增加,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之间契合度与信任度越高,减少了不必要的猜疑和冲突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此时尽管资源投入份额并不大,然而双方之间表现出来的信任与默契能够大大发挥协同效应并提高创新效益,因此,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创新主体将会采取参与协同的方式。当合作次数较少时,主体间由于信任的缺失,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此时若要形成协同,则创新主体的双方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此时如果协同创新并未能带来较大的收益,那么将难以吸引各个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的网络当中。

③当x,n一定时,激励因子θ越大,投资份额越小,反之,投资份额越大。激励因子越大,表明创新主体参与协同的主动性与热情越高,此时创新主体各方由于受自身实力的限制所投入的资源尽管不多,然而创新主体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并投入协同创新的活动中,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利用,因此,各创新主体依然能够从协同创新中得到可观的收益,创新主体仍将选择参与协同创新。反之,若激励因子较小,表明外界环境对协同创新的激励以及创新主体自身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此时要实现协同创新则存在相当大的阻力。

2.3 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尽管协同创新的形成由一定程度上有外界客观环境的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以及政府政策制度的引导等等推动了协同创新组织的建立以及创新主体做出参与协同的选择,然而,从上述协同主体行为的博弈模型中可知,协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因素并非在于外界客观因素,而在于创新主体个体以及各个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协同程度,这方面因素才是影响协同创新最终收益以及协同情况的关键。在协同创新中,创新主体个体的协同意识越强,创新实力越雄厚,同时各个创新主体之间在文化、制度、知识技术上有良好的兼容性,沟通渠道顺畅、合作经历愉快、利益分配机制健全,这样的协同创新组织才能在未来即使动荡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各个创新主体间也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 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关于创新主体协同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协同创新组织更好地运营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3.1 规范的协同机制并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协同创新不应局限于局部合作,应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协作机制。创新主体必须打破组织间的壁垒,通过目标、资源和运营等不同层面的协同,实现人才、资金、信息、设备等创新资源的充分共享与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深度融合”。[6]此外,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除了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资源实力外,还应有一定的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必须达到“有实力、有意愿、能协调”的要求。与此同时,协同创新组织应建立实时的沟通、协调机制与氛围,以对各创新主体的目标、资源和运营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实现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目标。

3.2 改善协同方式以加强创新主体间合作程度

协同创新并非创新资源的简单叠加,更不是一次性的合作,协同的过程更是一个磨合过程,创新主体要实现有效的协同需要长期的积淀和培育,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创新主体应通过多次的协调合作,寻求稳定盟友,累积合作基础,逐步培养默契,逐步减少协同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以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随着协同次数的增加,协同各方在协同过程中也将表现得更加理性,会更多地考虑组织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的稳定、持续发展。

3.3 完善信息机制、评估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

协同创新除了创新主体个体的投入以及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磨合之外,还需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创新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创新资源市场的信息共享机制、创新成果评估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并逐步培育一批合格的创新资源中介力量。完善的资源市场机制不仅能大大激励创新主体参与协同的积极性,更能为后续的收益分配提供的保障,从而大大提高了创新主体参与协同的动力与意愿[7]。

3.4 提高协同创新主体自身的综合实力

约束理论指出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素并不是系统的全部资源,而是其中某些被称之为“瓶颈”的个别资源。协同创新作为一个系统或整体,其创新能力并不取决于最强的主体,相反,会受到能力最弱的主体的限制,即所谓的“瓶颈”资源,协同创新主体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制度与文化建设,达到与协同组织其他各方优势资源互补、知识创造、转移和应用能力的匹配,才能真正发挥协同创新的协同效应,并能不断吸引更多创新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来。

3.5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防范“搭便车”行为

在协同创新双方博弈过程中,创新主体的一方在协同过程中选择参与协同,另一方若选择不作为的方式,必将造成了部分创新资源的流失。这时,选择不作为的创新主体可能会产生“搭便车”行为或者乘机窃取参与协同的创新主体所创造的创新成果,导致协同创新组织损失部分创新收益,不利于协同创新的形成与长远发展,甚至会导致协同创新活动的终止。[8,9]因此,协同创新组织应该在协同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收益分享机制,以有效防范并控制科研创新收益的流失,从而保证参与协同的创新主体的利益并促进协同创新的稳定运行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2]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2007(18):599-615.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5]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6]徐静,冯锋,张雷勇,杜宇能.我国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7):74-79.

[7]李高扬,刘明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及策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3):197-203.

第9篇:协同创新范文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 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竞赛 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30-02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念中,我们将体育课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工作并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及物资都集中在这,而忽视了对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关注,最终导致学校体育结构性失衡,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作用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导致学校体育的作用发挥不够。所以,如何充分挖掘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潜力,使其与体育教学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学校体育发挥最大的功效,真正为学生现在及将来的身心健康负责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想要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运动竞赛之间寻找一种协调、创新的机制,让其均衡发展,发挥系统功效,促进学校体育快速、健康发展。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体育课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体育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已成为直面人的生命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1.2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内,运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活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课余体育竞赛

学校的课余体育竞赛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旨在丰富课余文化体育生活,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包括班级赛、年级赛、校级赛、校际赛、各类选拔赛,以及参加地区和全国性比赛等。这些都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

2 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课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吴晓阳的研究显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管理模式呈多元化状态,分层教学尚未大范围实施。发现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实施范围不广泛、分层方法欠佳、考核方法不完善、学生心理有负面影响、教学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兰自力等人的研究显示: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的高校,情况各不相同。一些学校全面开展“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一部分高校在一年级开设的是常规的体育基础课,在二年级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还有一部分学校,在大三、大四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大多为非限定性选修课)。在组织形式上,一些高校打破原有院系、班级建制,组成体育课堂;还有一些高校打破原有院系、年级、班级建制,组合新的体育课堂。调查发现,在自主选课 中,学生真正自主的大多数只能是在选择教师和项目这两方面。由于高校体育资源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在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方面,目前学生的自由度还较小。

吴润平的研究显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以人为本,实行师生互选。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个性发展,课程类型齐全。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多样。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困境:亟须建设教学梯队;急需优化评 价体系;亟待补充教学硬件;急需固化质量成果。

石磊和刘晓的研究显示: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场地设施严重不足;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匮乏;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学生的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和体质健康的提高,是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达到的,只有把体育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集教、学、练、赛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2.2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游茂林和刘良辉的研究显示:我国中部地区普通高校82.1%的大学生冬季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虽然增强体质是他们首位锻炼动机,但是受气候恶劣、场地不足、学习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活动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雪地活动最受欢迎,与朋友结伴是主要活动形式。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难于开展的原因主要有学校主管部门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实践做起来轻视,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对课外体育锻炼没有严格的管理规定。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被其他课程占用。教师由于工酬矛盾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外指导和管理。学业负担重和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

李晓武的研究显示:高校课外体育中存在教师指导、社团管理、学生自主、校际合作相结合的组织管理体系部分断裂的情况。班级体育活动异化为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场馆成本维持异化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屏障;课内外教学的一体化体系部分断裂;理论技术相结合异化为理论空白、技术含量低下的肢体活动;晨练异化为到场点名;内在动力异化为外在压力。

2.3 课余体育竞赛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高校的课余体育竞赛普遍以“精英式”的形式出现。竞赛场上几乎就那么几十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被冷落,没有施展的场所。多数学校没有适合身体素质要求一般、参加人数多的集体娱乐项目等。在学校体育竞赛中存在着较大比例的制度不健全、组织松散、教师临场裁判不到位等情况。几乎没有一所大学制定了完善的俱乐部体育及校内体育竞赛管理规则制度。

3 高校体育协同创新的对策

3.1 争取管理部门政策上的支持

高校体育改革需要校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只有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我们的体育改革才能放开手脚。首先,他们的观念首先要转变,从以体育课为重心的观念中转变出来,把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竞赛放在和体育课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体育管理的相关权利要适当下放,比如竞赛活动的审批权可以下放到各院系。体育课调课时间和地点的审批权也可下放到各院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体育课“三自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最后,校领导要是能亲身参与到学校体育的具体改革事宜中则更好,他们的积极加入将极大地调动老师们的参与热情,以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更好地将学校体育办好。

3.2 加大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

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开展的基础条件,无论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课余训练及竞赛都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如果学校的场地设施有限,就会出现争抢场地的局面,以前我们的场地主要服务与体育教学,很多想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体育场地,他们的积极性逐渐的降低,最后对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课余竞赛更是很难与体育课争抢体育场地。种种原因导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的发展受阻。因此,若想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的大力发展,学校必须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让学生想锻炼时就有场地,想比赛是就能较容易的找到合适的体育场地。

3.3 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机制

学校体育的管理应逐渐由人治转换到法制的轨道上来,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学生能够参加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比如将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的参与程度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制定不同项目参与情况的详细分值比例。学校可以规定在校生每天必须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这个体育锻炼可以是体育课、可以是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是体育比赛。只要保证每天都能有一个小时的锻炼即可。长此以往,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课余体育比赛才能够成为一体,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总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来选择自己参与学校体育的方式,学校及体育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才能够逐渐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就真的能体现出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4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

制定制度是一方面,执行制度又是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正确记录学生所参加的各类课外体育活动和所进行的各类体育比赛,将其参加量合理地转化成课时或分值,连同体育课一起来衡量学生最终的任务完成情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注意发展体育骨干分子,通过他们的协助来共同监督学生的体育活动。另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成立体育俱乐部,通过体育俱乐部的自我管理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3.5 学校体育管理上要注意区别对待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这些差别表现在他们之间有不同的性别、个性、爱好、年级、自身素质以及家庭条件等等。所以我们在对他们的管理上也应有所差别,首先是体育课的达标要求就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应设定不同的目标,在目标设定上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体育比赛的要求上也要不同,以往的学校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现在我们要制造各类不同层级的体育比赛,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只要你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比赛当中,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算做完成一定的竞赛任务。只有这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3.6 践行“互联网+体育”的新观念

学校应该创建网络辅助平台,通过互联网来记录和公布学校体育开展的详细情况及学生体育锻炼的完成情况。首先,这个平台应及时学校体育三个主要方面开展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各级各类体育比赛的基本情况,以便各院系及学生本人能够及时了解学校体育开展的情况,如体育社团及俱乐部的基本情况,体育比赛的时间及地点情况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可能性。其次,学生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应该及时登录到这个网络平台上,一方面能够加强自我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他人监督的作用。第三,学校体育场地的使用情况要及时公布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能够根据场地使用情况来决定参与哪类体育活动。

3.7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机构

改革后的学下体育管理模式越来越繁杂,因此需要我们建立更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组织机构,在原来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基础上,根据新增的任务安排来相应地增减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业的体育管理人员,以此来保证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服务和管理人员需要增加,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人员需要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和记录人员需要增加等等。

4 结语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课余竞赛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高校体育开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提出了高校体育改革的建议,如争取管理部门政策上的支持;加大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机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学校体育管理上要注意区别对待;践行“互联网+体育”的新观念;完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机构。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为今后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 吴晓阳.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115-120.

[2] 兰自力.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三自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5):98-100.

[3] 吴润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5):100-102.

[4] 石磊.关于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才,2014,(1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