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精选(九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

第1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研究方向

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的相对紧张。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强创新能力就成为了企业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协同创新正是有效的方式之一,牟明善(2006)指出:美国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6%,有协同创新的大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达30%,有协同创新的小企业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44%,而没有协同创新的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只有14%。由此可见,协同创新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然而事实是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和重视都不够;一方面,学术界对于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研究力度不够,从中国期刊网络总库收录的文献情况来看,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的文献还不到研究协同创新文献总数的5%(由每年的协同创新文献总数与企业协同创新文献数计算出)。可见,对于企业层面协同创新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从企业本身来看,企业管理和决策者对于创新的关注重点仍然是创新要素本身,如高素质科技人才、资金、制度和文化支持等等。很少有企业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企业各创新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协同创新效用。由此可见,企业本身对协同创新的重视也不够。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来看还是实际应用上来看,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把握协同创新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进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以实现途径为依据,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企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企业内在要素之间的协同。

1 外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关于外部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横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横向企业主体间的协同;纵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产业链上企业主体间的协同。具体研究如下表:

1.1 横向协同创新

关于横向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各主体横向协同创新模型与运行机制、模式、绩效等展开研究。梁艳等(2006)具体地研究了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全面协同创新管理模型。同样地,张波(2010)则是研究了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其包括企业间协作模式等互相关联的五种方式。吕静等(2011)也是研究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型,这一模型中包含政府、客户、竞争对手等多个主体。张琼瑜等( 2012) 运用多CAS(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程亮(2012)则是研究了横向协同创新的代表性方向: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即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与之相类似,骆杨等(2012)则是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

1.2 纵向协同创新

关于纵向协同创新,研究的方向可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关于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二是关于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研究,三是关于协同创新的问题、条件和作用的研究。

1.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王伟立等(2008)研究了客户协同创新中人员分配的建模,提出在客户创意族的基础上建立客户人员分配矩阵;考虑到客户协同创新的绩效,赵川等(2009)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客户协同创新评价,从过程、效率和效益三个维度立体地评价酷虎协同创新的绩效。王静等(2009)则是着重地研究了客户协同创新的实现机理,用创意孕育阶段、创意明晰阶段和最终创意形成阶段三阶段模型构建客户协同创新系统。与前几位学者研究不同的是,张雪等(2011)则是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客户协同创新达成的合作博弈。包括博弈条件,最终合作均衡等方面的分析。

2.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研究。李志宏等(2006)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的问题,但其研究对象为中国民营企业,他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等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的管理问题。何勇等(2007)也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式,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退货政策模式下供应链的创新,指出供应商和销售商应该分担一定的创新成本。与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类似,孙晶等(2010)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其核心是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评价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绩效。

3.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唐丽艳等(2009)研究了科技中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的作用,包括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层面的研究。关于协同创新作用的研究包括人才培养、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等方面。金利平等(2011)则是研究了网络组织协同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张方(2011)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论的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指出了协同创新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创新网络协同效应等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张永康(2012)研究了协同创新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机制。指出了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冉龙等(2012)则是通过吉利汽车的纵向案例研究描述和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技术追赶。

2 内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路径与协同效果。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既有理念、模型的研究,也有实证性的研究。其研究大致分为理念和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表:

2.1 理念和模型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理论性倾向比较明显,具体有内部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研究(以技术与市场协同研究为最多)和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研究三大类的研究。

1.内部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李颖明等(2002)研究了协同效应在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指出无形协同对竞争优势的巨大作用。同样地,应可福等(2004)也研究了协同效应在企业集团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组织协同、财务协同、资产协同等七种协同效应。程虹等(2006)则是研究了协同知识创新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许强等(2010)则具体研究了母子公司组织协同、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金涛等(2012)则是具体地研究了服务外包企业的协同创新,指出了内部协同创新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巨大作用。贾广敏(2013)则是更加具体地研究了企业战略协同的作用,指出了战略协同效应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2.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研究。陈劲等(2005)研究了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指出了在战略、水平、组织层次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协同架构。陈劲在同年还研究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同样指出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陈劲等(2006)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指出了中国企业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内在联系。饶扬德(2008)则是研究了市场、技术与管理的三维协同创新,提出了三维协同创新的协同结构。辛冲等(2011)则是研究了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指出了组织主导型等三种协同创新关系。

3.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研究。张刚等(1997)研究了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了包括战略选择、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要素的企业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陈劲等(2006)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构建了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郑刚等(2008)研究了全面协同创新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包括接触、竞争、合作、整合、协同的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陈元志(2012)则是以宝钢为研究对象研究协同创新分析模型,构建了包括知识协同、战略协同和组织协同的宝钢协同创新分析框架。谢旭光等(2013)则是研究了基于协同学的核心竞争力转化模型,构建了包括免疫能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组织核心竞争力隐性序参量转化模型。

2.2 实证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以一系列硕博论文为代表,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协同创新的作用。王方瑞(2003)研究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构建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模型。郑刚(2004)则是研究了基于TIM视角的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过程,通过对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回归分析,构建了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创新绩效相关性模型。陈光(2005)则是直接研究了企业内部协同创新,通过对各类企业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了通过协同创新企业可以显著提高其创新绩效,且协同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等结论。谢芳(2006)则是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实证分析构建了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白俊红等(2008)研究了企业内部创新协同及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验证了创新协同机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刘国龙(2009)则是研究了协同创新对产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了产业内部对象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王建伟(2010)则是具体地研究了协同产品设计的任务管理,通过实证研究完善了协同产品设计流程。杜宝苍(2011)具体地研究了知识型员工协同知识创新,指出了协同团队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与之类似,刘彪等(2012)是从员工协同创新角度研究信息系统服务价值,通过假设验证构建了员工协同创新与信息服务的关系模型。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综上所述,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问题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要指出的是,协同创新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性和研究对象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研究。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比较少,特别是案例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的现实目的就是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如果研究能够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进行案例研究,如选取两个典型企业(其中一个协同创新绩效较好,另一个则较差)进行对比研究,则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会有所提高。

其次,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研究方法与思路还有所欠缺:协同创新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即是组织层面,而现有的一系列实证研究的硕博论文和期刊论文中的问卷设计都是针对个人的,因此这就出现了研究的对象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不统一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并开发出科学的问卷调查设计是今后学者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会进一步提升。

3.2 研究的系统性

一方面,关于协同创新的思路、模式、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结论。在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纵向研究以客户和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研究为核心,但其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托几乎都是各执一词,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在内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技术、市场、战略、制度、文化等协同要素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机制协同或者说这些要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结论。因此,协同创新的系统性和整合性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的整合程度不够。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绩效,而明显地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不单纯取决与内部协同因素或者外部协同因素。因此,如何整合和协调内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为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提供一个一般式的研究范式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3.3 研究对象

一是现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上,很少有以金融业、咨询服务业等新兴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的。而现实是这类行业因为客户需求的特殊性,会对技术市场等要素的协同要求更高。因此,以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出适合其特殊性的协同创新模式也是将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是在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应该有更多协同主体。除研究得较多的客户、供应链、产学研三大主体外,协同创新的研究应该考虑更多更广的主体,这样能够增强外部协同创新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牟明善.协同创新是国际企业发展主流———美国和欧盟政府鼓励创新的做法值得借鉴[N].济南日报,2006 ( 011)

[2]梁艳等.大中型制造企业全面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6,(28):42-43

[3]张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5-8

[4]吕静等.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3):81-85

[5]程亮.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16-18

[6] 骆杨等.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研究[J].学术探讨,2012,(5):343-344

[7]张琼瑜等.基于CAS理论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构建[J].商业时代,2012,(11):115-116

[8]王伟立等.客户协同创新中人员分配建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188-189

[9]王静等.客户协同创新实现机理及应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3):1-4

[10]赵川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客户协同创新工作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64-167

[11]Gail L.Rein. "From experience: Creating Synergy between Market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4, 21(1/2):33-43.

[12]何勇等.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07,(5):9-13

[13]Suechin Yang, Hsin-Hong Kang.” Is synergy always good? Clarifying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capital and customer capital on firm performance in two contexts”[J].Technovation, 2008, 28(1):667-678.

[14]唐丽艳等.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79-81

[15]全利平等.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5-18

[16]张方.协同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1,(8):78-81

[17]冉龙等.协同创新与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J].科学学研究,2012,(2):201-206

[18]应可福等.企业集团管理中的协同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5):135-137

[19]许强等.母子公司组织协同、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6):143-146

[20]贾广敏.企业战略协同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3,(2):164-166

[21]陈劲等.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基于“环境-管理-创新不确定性”的变量相关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4):629-634

[22]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4):46-49

[23]辛冲等. 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37-43

[24]张钢等.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2):56-61

[25]陈元志.宝钢的协同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2):195-199

[26]王方瑞.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创新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3

[27]郑刚.基于TIM 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28]陈光.企业内部协同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9]谢芳.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30]白俊红等.企业内部创新协同及其影响要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409-414

[31]刘国龙.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成长机制研究———基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三螺旋视角[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第2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维基社区 协作内容生产 信任管理 信任模型

[分类号]G203

维基不仅是一种能使任何人编辑网页内容的软件,也是对协作和参与的新一代网络的隐喻。维基模式的成功,显示了群体智慧和大规模协作生产的强大力量。然而,Wikis虽然支持协作内容生产,却不关注个体贡献,且缺乏显性的信任管理模式。当维基技术被应用于商业、政府和教育背景中时,协作者很大程度受任务和目标的驱动,这就有必要修改维基系统,以展示出每个协作者的贡献以及同行评审的结果。信任能激励人们更愿意参与社会交换和协作式交互,更容易表现出忠诚、可靠,并且贡献出更可信的内容。本文致力于探讨维基社区有效的信任管理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信任管理系统结构和模型。

1 基于反馈与协作的维基社区活动系统

1.1维基社区协作活动系统

维基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协作活动系统。根据虚拟社群协作生产与内容共享的活动系统模型(见图1),维基社区是由三个核心要素(主体、客体、社群)和三个媒介要素(工具、规则、社群),以及四个子系统(生产、消费、交流、协作)共同构成的协作活动系统。内容生产是维基社区的主要活动,发生在生产子系统和协作子系统,而生产子系统又是协作子系统的基础;社往是维基社区的次要活动,发生在交流子系统。主要活动是实现社区目标的基础,次要活动为主要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内容共享是维基社区提供的服务,面向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例如维基百科社区的总体产出是一部百科全书,目标是使互联网用户聚集在一起建立资源,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获得。Wiki技术是主要的工具媒介,使用户参与创作和网页内容的工作变得快捷和轻松。它由参与活动的社群共同制定和认可,并共同遵守。规则可以调节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成员“和睦相处”的基本保障,也是解决争议、冲突的依据。如中立原则是维基百科社群共同遵守的核心规则。维基社区虽然不存在自上而下的角色分配和劳动分工,但是通过自我选择和社区自治的管理原则,成员也会逐渐形成不同的角色分工。已有研究证明了开源社群中普遍存在层级结构和角色分化现象。

1.2维基社群的反馈形式

根据协作活动系统模型(见图1),反馈信息对于协调活动主体间的信息行为以及客体产出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反馈信息可以表现为成员间的讨论,也可以表现为主体对客体对象的作用。前者需要直接信息交流工具,如中文维基百科的互助客栈和讨论页;后者需要间接信息交流工具,如Wiki系统提供了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内容修订的协作编辑工具。可将前者称为直接反馈,后者称为间接反馈。

在维基社区中同时存在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两种情形。直接反馈建立在显性的社群信息交流基础上,成员直接发表对某处内容的看法,并就内容生产中的问题和不同见解展开讨论、辨析,必要时还会采取投票形式,以达成一致意见。间接反馈直接作用于客体(内容),如删除、插入、恢复等,是基于客体内容变更的间接或隐性信息交流。成员通过内容被编辑修改后的反馈形式间接了解其他成员对自己创作内容的意见。如维基百科中的间接评议模式,社群成员可对其他成员编辑内容直接进行修改。编辑修改隐含了对其他成员贡献内容的质量评价。保持原状代表一种认可,进行编辑等同于认为文章有不足、需要改进。

间接反馈隐含的蕴意对于构建社群可信环境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开发途径和适当的反馈信息抽取模型。

2 面向维基社区活动主体的信任管理模式探讨

2.1建立中心制的信任管理模式

不同系统环境下的信任管理机制有很大不同,主要分为中心化系统和去中心化系统。Resnick等认为基于交互的声誉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形成有效的信任管理模式:①实体生存期足够长;②能够获取和分配当前交互的评级数据;③过去交互的评级能指导当前交互的决策。中心控制的声誉系统实现以上条件是比较容易的,例如eBay、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系统基本遵循着这些原则。而对于去中心化的系统,要实现以上条件就比较困难。

维基社区从其规则看是一个非中心控制的对等生产系统,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演化和自组织的系统,经过较长时间的内容演化和用户角色演化过程,维基社区已经逐渐形成自身的管理团队。用户生成内容的长尾现象证实了维基社区经过时间推演会逐渐形成分层的用户群体,其中包括了一个负责管理社区事务的核心成员组。例如中文维基百科的行政员、管理员等。维基社区的去中心化并不表示没有中心,仅表示这种中心制的形成并非自上而下,而是由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和自演化形成。尽管有庞大数量的用户,但维基百科创始人威尔士估计超过50%的编辑由少于1%的用户完成。维基百科甚至倾向于由一个编辑部来授权文章和审校文献的管理模式,以使词条内容更可信。也就是说,原本非中心控制的维基社区随着时间演化,会逐渐倾向于形成中心制的组织模式。

本文将探讨维基社区的中心制信任管理模式和系统结构。这里所称的中心制,指协作主体反馈信息的抽取以及信任关系的评估、获取等功能由维基系统平台统一提供,而非各个用户节点独立形成。以下从信任形成、信任评估、信任获取几个角度探讨维基社区有效的信任管理模式。

2.2信任形成模式

具体指社群成员间信任关系的来源与形成模式。在虚拟社会网络中,与主体特定行为有关的知识是衍生信任关系的主要来源。在Wiki系统中,该行为知识可以概括为社群成员参与创作、编辑词条以及参加讨论和投票的行为。反馈是虚拟社群信任关系的基础数据来源,目前电子商务网站的声誉系统都是建立在直接反馈,也就是互相评级的基础上。根据前文所述,在维基社区中同时存在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两种情形。直接反馈主要表现为社群讨论和投票,间接反馈则集中体现于社区提供的内容修订史(见图2)。

在用户不断参与协作活动的过程中,主体的社群意识逐渐增强,对参与协作编辑的其他主体更为关注。同时协作主体通过频繁的交互,包括讨论、投票、内容修订等信息行为,逐渐形成了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不同的协作强度和频次,以及不同的交互结果,都会导致信任关系的差异。在维基社区的虚拟环境下,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主要取决于信息交互结果。

2.3信任评估模式

具体指对协作主体间信任程度的评估模式。维基社群信任关系与其他网络信任关系一样,可以从反馈、推荐、声誉不同途径及其组合对主体信任度进行评估。其中,反馈是主体间直接交互的结果,其他方式均是在反馈数据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见图3)。根据前文对维基社区活动系统的分析,内容生产是维基社区的主要活动,社往是维基社区的次要活动。而信任关系具有情境依赖性,即主体a2信任a1对内容的编辑,但未必信任a1对社区事务的管理。因此主体间信任关系按照活动的划分,可以分为协作编辑信任和社区建设信任。

2.3.1协作编辑信任评估 主体a2对a1的编辑能力、内容可靠性的评估。内容编辑与质量评审过程在维基社区中是同步交叉进行的,即编辑-评审-编辑-评审-…。因而评审者对内容贡献者的反馈周期非常短。几乎是内容一就进入社群评审,并且反馈结果也很快就能体现在内容的再编辑上。维基社区的内容修订史保留了大量修订过程的元数据,是社群成员交互的一手资料。一个百科词条的编辑历史就是一个Wiki对象。目前针对维基百科的定量研究大都基于内容修订史提供的信息。并且针对修订史展开深度挖掘,不需要主体的显性参与,即社群成员并不需要提供额外的评价信息。如此会减轻社区参与者的负担,激发成员将更多精力专注于内容质量本身,而不是社群成员问的评议。该评价信息的挖掘由专门的信任管理系统来完成。

2.3.2社区建设信任评估 主体a2对a1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可靠性的评估。主要交互行为体现于社区讨论、投票活动中。社区讨论内容也是文本形式,分析难度较大,不易建模,但可以尝试采用内容分析法。投票是决策的一种途径,群体经过讨论或辩论,最后以特定方式标示出投票者的立场,然后由专门的组织管理人员点算并公布结果。社群投票活动最能集中体现主体的综合反馈意见,且投票数据易于处理和定量分析。因而可以考虑采用投票数据来对协作主体间的信任度进行评估,讨论内容可以用作定性辅助分析。

以上两类信任关系可以迁移,在维基社区中主要是从协作编辑信任向社区建设信任迁移。维基百科中的管理员、行政员基本都是因为以往对百科词条大量的贡献,尤其是对优质词条的贡献,而受到维基社群的信任,因此才被社区批准进入核心管理团队。

2.4信任获取模式

具体指信任信息的获取、表示和利用模式。这一阶段主要面向社区用户,是维基信任管理系统与用户间的接口。如何将原始的、衍生的社群信任信息,以恰当的路径和形式提供给用户,并协助用户决策以实现有效的协作,是这一模式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①信任信息的获取渠道:对用户而言,可以主动请求信任系统的服务,也可以系统自动推送。例如用户需要查询过去曾与其他成员协作编辑内容的反馈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展示,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社群间的信任关系,增强用户的社群意识以及对社区的信赖感和忠诚度。②信任信息的表示:需要借助于人机交互领域的隐喻方法和可视化技术。使用隐喻来设计各种模型,可以使得人机交互更加便利,同时配合可视化技术,为用户创造一个非常友好的认知环境。③信任信息的利用:体现用户个性化特征。现有的声誉系统大都没有将主体的信任策略考虑在内。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无法也无需将自己的信任策略显性表达出来。而在虚拟社群中,工具媒介物的存在为信任策略的外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网络信任系统应该给予用户有效的信任策略显性表达和选择的途径。

3 面向维基社区的信任管理系统构建

3.1信任管理系统框架

根据前文所述,维基社区随时间演化越来越逐渐倾向于中心化的组织模式,而中心制的信任系统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信任管理模式。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面向维基社区的中心制信任管理系统框架(见图4),以显示信任管理系统在维基社区中的工作原理。左图显示了信任管理系统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以往的交互经验,积累主体间的反馈信息;右图反映了信任管理系统的任务之二是将反馈值、推荐度、声誉度等信任信息提供给用户,同时结合信任策略协助用户进行未来协作的决策。前者是信任管理系统的基础,后者是信任管理系统的应用。其中,左图的左半部分显示主体之间通过改变环境实现间接通信,在维基社区中表现为对协作生产的内容进行评审和编辑的过程。该间接反馈信息由信任管理系统对原始纪录进行提炼、抽取和存储。左图的右半部分显示主体通过讨论、投票等交互活动产生的直接反馈信息,同样由信任管理系统进行抽取和存储。

3.2信任管理系统的分层结构

信任管理系统的分层结构如图5所示:

3.2.1信任来源层 核心是构建基于内容修订史的反馈信息抽取模型,以形成反馈信息库。该反馈信息库不但用以衍生主体间信任关系,而且能进一步推演出主体生成内容的可信度。

3.2.2信任评估层 基于信任来源层提供的反馈信息库,构建计算推荐信任度、声誉度的模型。同时,在针对具体用户提供信任评估服务时,还需考虑用户采用何种信任策略。

3.2.3信任表示层 该层负责连接系统与用户界面,利用隐喻模型和可视化设计方法,将信任信息传递给用户。

3.3基于修订史的反馈信息抽取模型

下面针对开放百科提出一种间接反馈信息的提取方法,以及主体间反馈值的计算模型。

3.3.1基于分句粒度的内容片断构造 针对类似百科词条这样文本形式的产出内容,可以采用文本分析法。首先要确定文本的分析粒度。以段落为单位的描述粒度不能解释大多数现象,而基于语词的分析粒度会使得模型难以构建。这里将采用基于分句粒度的文本分析法。分句是介于短语和句子之间的文本结构。例如文本“无论人们在新网络中是进行创造、共享或是社交,从原则来讲都是参与,而不是消极的接受信息”,以句子为单位看,它由1个句子构成;而从分句角度看,它由3个分句构成。分句易于对文本进行分割,相比词语有更好的语义描述粒度且易于建模,而相比完整的句子有更精细的描述粒度。因而以分句为单位的内容修订较能体现协作者的贡献和评审反馈信息。同时本文将部分采用文献[10]的内容片断构造法。

假定一个内容生产单元(如单个词条或页面)由多个内容片段构成,而每一个内容片段唯一地对应于一个编辑主体。同时以分句为基本单位来跟踪编辑过程的变化。假设一个编辑者修改了一个内容片断中的一个或多个词语,那么可以认为包含这些词语的整个分句都被修改了。因此,这些被修改的分句就从原始片段中删除,而修改后的分句以及新插入的分句就构成了一个新的片段。文本中分句的切分标记为句号、问号、逗号、分号,对于例外情况可以采取人工识别的方式。

第3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型制鞋企业;在线协作;冲突消除;鞋样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1 引言

中小型制鞋企业,财力、技术有限,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产业链上多企业组成动态联盟,采用协作设计方式开发新产品可降低产品设计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在线协作设计是指多个企业组成一个协同工作群体,利用网络互联技术与分布计算技术,通过对复杂结构产品设计过程的重组、 建模 和优化,借助现代PDM、CAD、CAM、CAPP等设计工具与技术,共同完成一项鞋样设计的设计模式[1]。文中根据中小型制鞋企业的特点,结合协同学理论[2],提出一种面向中小型制鞋企业在线协作设计平台的设计方法,描述系统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实现,为实际线设计协作平台的搭建提供参考。

2 系统框架

图1是面向中小型制鞋企业在线协作设计平台系统构架,由在线服务器与各企业的用户设计端构成。在线协作服务器提供工程数据服务与Web会议功能,收到用户设计端请求后,先进行访问权限验证,再进行并发控制与冲突检测,若全部通过审查,才与用户设计端进行数据交换,授权响应的操作请求;用户设计端安装鞋样设计CAD软件,获取鞋样数据,对授权的特征数据进行设计、修改,并以事务为单位将更改后的特征数据传回在线协作服务器;在鞋样设计过程中,不同企业的用户设计端可通过Web会议进行在线讨论、协作,使最终设计结果符合各方意愿。

图2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构成,包括用户管理、 项目管理、 数据交换、冲突检测、并发控制 模型预览、Web会议等,项目管理模块又包括项目分解与规划、资源管理与调度、设计过程监控与任务分派等子模块。

3 主要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项目管理、数据交换、Web会议、冲突消解等四个模块。

3.1 用户管理

鞋类设计生产各个阶段涉及到产品概念开发人员、鞋样设计人员、工艺设计人员、质量保证人员、生产制造人员等,都需要操作、访问在线协作设计平台。为便于管理,将所有成员注册到在线协作设计平台,系统存放各成员的职务、职能、联系方式等信息,参与研发的设计人员实施基于角色的分级权限管理,根据用户角色分配分配系统操作与数据特征访问权限。

3.2 项目管理

在线协同设计平台中的项目管理是指在确定的时间范围内,协作虚拟企业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目标,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与控制,合理利用人员、设备等有限的资源与数据,完成鞋样、鞋底等产品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子模块[3]:

(1)项目分解和规划子模块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子任务,标识项目关键任务,计算出关键路径。

(2)资源管理与调度进行资源管理、合理调度,达到优化平衡,管理项目生命周期内特征数据、文档资料。

(3)项目控制子模块控制项目的启动、停止、暂停和恢复,监控项目进展、费用的使用等情况。

(4)设计过程监控子模块描述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和相关要素,采用协同工作关联图(Multi-Context Map,MCM)和活动状态连接图(Collaborative Linkage Map,CLM)进行协作设计过程建模,描述活动进行的内部过程,优化设计过程管理。

(5)任务分配子模块将根据协作企业分工与用户职能角色,将项目设计任务分派给最合适的用户来完成。

3.3 数据交换

在线协作设计平台工作在地理上分散的设计与制造环境中,各协作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在产品研发不同阶段可能采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Pro/E、CAPP、Autocad、ShoeMaster、Rhinoceros等,其输入输出数据在格式上存在很大差异,给企业间数据交换与共享带来不便。为消除这种差异,本文采用STEP(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与XML相结合的方法[4]实现数据交换与转化。图3描述了结合STEP与XML的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丰富,企业A将自己的STEP格式数据转换为XML数据分组,传输到在线协作服务器,转发给企业B,企业B在接收到XML数据分组后,再转换成适合其设计软件要求的STEP格式数据。

3.4 Web会议

鞋样在线协作设计要求系统设计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进行设计意图沟通与设计方案讨论,本文通过Web会议模块通过网上视频、语音、文字短讯和电子白板等,实现实时在线交流与沟通功能。

3.5 冲突消解

由于设计人员知识背景的差异,对产品设计的观察角度、评价标准各不相同,设计对象及其特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在鞋样设计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冲突[5],必须消解冲突才能设计成各协作企业一致认同的产品。从产生的原因来分,冲突可归结为资源冲突(多个设计者争夺同一资源)、目标冲突(一方设计者实现了目标而另一方却因此无法实现目标)、结果冲突(针对同一问题各不同协作企业可能做出不同的结论),避免不一致的最简单的方法即是避免同时操作某一个数据。

研究表明,可以针对冲突类型采用相应解决办法来协调这些冲突。串行化与加锁等传统冲突消解方法对系统并发性带来较大影响,本文采用基于集成的协同设计冲突消解模型,该模型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管理冲突,首先进行冲突检测,利用约束网络和冲突反馈技术识别冲突的存在与类型,接着进行冲突归档,根据冲突的关联关系确定冲突消解的优先次序,然后采用操作回溯、约束松弛、知识推理、交互仲裁等方法对再对不同的冲突进行协调与消解[6],如图4所示。

4 系统实现

为增强系统可扩展性,降低系统开发难度,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Java+Struts+Hibernate+Spring+MySQL的构架模式,将业务逻辑、数据管理、表达显示进行分离,实现系统跨平台特性,图5是鞋样在线协作设计平台原型界面。

5 结束语

协同设计是目前工业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协同设计理论和中企业特点,提出一种面向中小型制鞋企业在线协作设计平台。可以看出,基于Java Structs构件实现鞋样设计的项目管理、CAD设计、用户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配以冲突消解策略,在应用、管理、数据处理三个层面上构建不同的功能模块,是中小企业制鞋企业实现协作设计平台的一种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芮延年,刘文杰,郭旭红.协同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3

[2]张月雷,严新平,袁成清,李志雄.基于协同理论的机械系统可监测性综合优化设计方法[C].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

[3]郑波,高琦,姜兆亮,孙家坤.基于协同设计的虚拟项目管理系统[J].工具技术,2005,39,7

[4]孙军,李丽,王军,王宛山.XML在基于STEP-NC网络化制造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5):712-716

[5]王震,袁兆山.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冲突消解[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3):358-361

[6]周思杭,刘振宇,谭建荣.基于智能理解的异地协同虚拟装配冲突消解[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4):738-746

第4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 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2013Y0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全国高职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GLJKT201102001)

[作者简介] 罗美娟,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高等教育,广东 广州,510520;张德鹏,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广东 广州,510520;张春慧,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广东 广州,51052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76-0006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1%。①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115所,在校生59.9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93所,在校学生48.34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208所,在校学生为108.33万人。 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 年旅游业仅直接从业人数就达185.8225万人次。②这些数据一方面显示了旅游行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巨大的数量缺口,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在于国内旅游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行业内就业非常低。据调查,全国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仅在15%~25%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③ 对此,多数学者将其归因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导致的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业界人才使用的矛盾(马勇、魏卫、邓念梅,2008;阚如良、宇飞、胡春梅,2010;何建伟、赵新建、章牧,2010;郑向敏、范向丽,2010)。因而,旅游教育界与产业界一直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着持续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在中国期刊网中对“人才培养模式+旅游”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13年2月28日11:00,共有相关文献1138篇,对“人才培养模式+酒店”进行主题检索,共有相关文献367篇,可见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颇丰。

国外学者纽曼(2001)曾指出,“从组织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内外部合作是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推进协同创新”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进一步指出要“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2012年5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指出,“2011计划”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可见,将协同创新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已在宏观政策层面达成一致认同,而在微观的操作层面如何实施则是需要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探索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为导向,从高等学校、旅游企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础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1995)将其确立的协同(Synergetics)定义为一门关于“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和特征”的学问。简单来讲,“协同”即是指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和系统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有序架构、沟通合作使得整个系统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获得原来分散个体简单汇总所无法达成的效果。而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实现创新的组织方式”——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其有序架构,更为高效地实现创新。①

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教育界对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中的落地推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中国期刊网中对“高校+协同创新”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13年3月1日11:00,共有相关文献98篇,研究者一致认同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并对各种创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唐阳,2012;朱颢东、李红婵,2013;叶仕满,2012;李道先、罗昆,2012)。

教育部和财政部2012年3月的《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构建包括四个面向,即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从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需求及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征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涉及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社会(旅游产业)等主体,主要解决“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这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结果将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据此,本文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对人才培养模式较权威的定义是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所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1)两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2)三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3)四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4)多要素说。即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②其中,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未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三要素说中的部分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因此,“四要素说”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文汉,2001;李亚萍、金佩华,2003)。本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主要采用“四要素说”进行逐项分析。

(一)培养目标设计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运行的基石,同时也是确定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基本依据。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培养目标实际上主要指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或具有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现实的层次顺序是知识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目前国内不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把 “培养复合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即“通才”作为培养目标,强调“精英教育”。①然而,作为对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极其敏感性的产业,旅游业的人才需求虽日新月异但核心要素依然是实操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精英教育的结果往往是“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低,且缺乏对行业的准确认识。从而无形中扩大了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出现行业内就业率低而企业又无法招聘到符合需求人才之间的“悖论”。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我们必须谨慎地审视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产业适应性问题,探索一种新的目标层次,即转向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习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的顺序。如表1所示:

具体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符合产业与区域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能够满足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评价产业特征、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与未来变化趋势以及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有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图1)。简言之,就是基于协同创新,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就业的“高端对接”和“高位就业”。

(二)培养过程设计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旅游产业应用性强、产业环境动态变化性强、人才需求结构日益多元的特征使得“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普遍的质疑并被认为是无法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按照设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与培养途径两个层面出发进行分层次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内容。

所谓的分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分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要区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程又分为公共课、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据此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宽专结合”,而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虚实结合”;(2)培养途径的分层次。培养途径包括课内教学与实习实践环节。其中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特别加强的环节,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实习实践环节需要逐层推进,其中可考虑将认识实习安排于第二学期,专业课程实习安排于第三、四、五、六个学期,专业综合实习安排于第七学期,而毕业实习安排于第八学期进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安排方式。无论如何分层次实现实习实训工作,重要的是要体现层次性和完整性。此外,培养途径还包括一系列的非教学途径,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课余活动等。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如表2所示:

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关联性,避免二者脱节,并根据现实需求进行定期的课程调整,包括周期性删减陈旧的课程并增加新的课程。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台湾高校的具体做法,在专业必修课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每两年对专业选修课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要求。而在课程体系的选择与调整过程中,学校、企业和社会是一个逐层向外推进而又逐层向内延展的过程。实现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现实人才需求学校课程体系调整”的自外而内的课程体系逆向设计(如图2所示),以自内向外地实现“知识体系与能力配方案调整企业所需能力与素质的满足促进产业人才供需平衡”的专业人才培育过程(如图3所示)。

(三)培养制度设计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其中,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而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组合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 在既有的、较为完善的日常管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探索的是基本制度和组合制度的创新性设计。

其中,基本制度中的学年制度尤为值得关注,并已有大量的国内外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诸如“3+1”、“3+0.5+0.5”、“2.5+0.5+1”、“2.5+1+0.5”等多种类型的学年制度。其中,“3+1”的模式使用更为广泛,而“2.5+1+0.5”的模式成效最为突出。各种模式之间的差异如表3所示。

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与走访调研,笔者认为,“2.5+1+0.5”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年制度。这种“学校——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并能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强化教学与反思的系统性,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效果并达到协调创新的根本目的。

(四)培养评价设计

人才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有力保障。在“校·企·社”三位一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设计中,应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不同类型课程的差异、学生实习实践效果的综合判断以及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因而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对单一课程学习的评价,而应以能力为导向,搭建“知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考核评价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改进方向。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书面考试,广泛应用口试、演讲、团队考核等考核方法。如对于各类实习,不能简单地以实习报告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而应当综合实习企业的实习表现评价、指导教师的综合判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实习个体的自我评价等多种内容进行360°评价。

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本身并无法保证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辅之以多种保障条件,如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要素。

(一)“双师型”与“双向型”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与“双向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是实施“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保障。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企业高管走入校园、教师走入企业着力打造“双向型”师资队伍;通过教师走向企业,实现技能提升从而成为“技师+教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而言,为强化“双师型”与“双向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运用“派出去”的方式,通过分步骤安排专业教师进入旅游企业,强化教师的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的旅游服务操作技能、设施设备应用技能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从而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通过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和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来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建立包括在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二)校内外无缝连接的一体化实习实践基地

良好的实习实践基地环境是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在校内,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等深化理论教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第三课堂等课外学术活动完善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在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托专业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实习社会化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中,拓展实习基地建设的立足点与落脚点,有效提升实习基地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及本行业就业中的价值,逐步完善“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多部门的统筹与配合

“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对教学工作的多个环节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如课程体系的重新编排及课程的周期性更新需要教务处相关部门的许可与认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的协力推进;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基层教学单位、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等等。因此,多个部门之间的综合统筹和通力配合是必要的保障条件。

四、结 语

在传统的大学专业教育中,通常只涉及高校和学生两个利益相关方,在普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性人才培养。而由于体制缺陷,对于旅游管理在内的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常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以致所培养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很难适应企业实际需求,进而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之间的悖论。

在对旅游产业发展特征、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端对接”为导向,以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双师型”与“双向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以“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的递进式实习为手段,设计了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希望据此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产业的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向敏,范向丽.论旅游专业“四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运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6).

[2]马勇,魏卫,邓念梅.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8,(S1).

[3]阚如良,宇飞,胡春梅.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对比分析与发展对策[J].旅游研究(季刊),2010,2(3).

[4]何建伟,赵新建,章牧.旅游管理应用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5][美]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7]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

[8]朱颢东,李红婵.探索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9]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10]李道先,罗昆.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现途径[J].高等教育管理. 2012,6(6).

第5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内容摘要:协同思想强调不同社会主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本文在科学分析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协同理论以及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模式的新特点,结合我国社区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我国新型社区,实行社区多元化主体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协同论 社区 管理模式 创新

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空间单元,社区管理的效绩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协同论是研究复杂系统在外在参量的驱动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下,协调不同社会主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已经逐步开始改变传统的行政型主导模式,运用协同论的机理与研究成果,探索和创新我国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对于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与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协同学理论的核心内涵与运行机理

协同学(Synergetics)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协同学理论由 20 世纪 70 年代初联邦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协同学发展与完善了系统论(System Theory)、控制论(Cybernetics Theory)、信息论( Information Theory)与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等现代科学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综合思维方式,揭示了各种复杂系统与现象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更为有序转变的规律。哈肯认为,协同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即是研究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自身如何在内部的非线性作用下、自发由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或由有序状态走向更为有序状态的途径问题。这种有序状态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第一,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与信息等的交换。第二,远离平衡态。系统处于非平衡态。第三,存在序参量。序参量起着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主导作用,并对系统演变的最终状态或结构起主导作用。第四,竞争与合作。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第五,控制参量。除了系统内部协同机制的作用外,还需要外部环境提供适当的控制参量,为系统自组织结构的形成与功能的发挥提供保障。第六,反馈机制。任何一个开放系统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实现自身目标都离不开反馈,它是系统实现有序的重要保障。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管理都经历了长期发展的过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根据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结合紧密程度的不同,目前国外的社区管理有以下三种模式,即自治型管理模式、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和混合型管理模式。这三种模式各具有其特点,归纳起来,西方国家的社区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第一,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明确。社区作为基层的管理单位一般都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社区内建有自治性的委员会、社区董事局等组织机构,并且都订有自己的或法规,对各机构的组成和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第二,依法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社区管理时十分注重依法治理。第三,非营利组织高度发达,在社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欧美各国在实施社区发展计划过程中,社区发展的各项服务性工作一般是由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具体操作实施的。西方国家都比较注重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一方面政府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持。第四,市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工作。

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管理是国家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的产物。从社区建设提出至今,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社区建设中都建立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模式。但由于理论上尚不成熟,实践上缺乏经验,因而这些模式其本身并不一定全面、完整和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未转变在基层社区的职能

受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管理体制影响,我国社区大部分采取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政府仍然是社区管理的行政核心,通过社区居委会来传递信息,代替本来应该由企业、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管理的事务,其他管理主体不能发挥其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往往不能处理好与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出现城市基层政府组织的越位和缺位以及社区组织的功能错位。政府在社区建设中仍充当“包办代替”的角色,掌握着过多的资源,这可能加剧社区成员原已养成的依赖心理和社区参与意识淡薄的状况。而其他社会组织均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权威,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代替政府部门组织居民管理公共事务,居民缺乏自组织的意识,社区参与度低。

(二)社区高度组织化而自治性不够

社区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社区治安、园林绿化、社区党建、房屋维修、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文化、娱乐等方面,政府不能成为社区管理的单一主体,其主要承担宏观调控职能,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社区的具体管理工作要由相应的社会企业、社区自治组织等来进行,不是单一管理主体能够实现的,需要调动各个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社区居民自治为主的多元主体民主参与的管理体制。尽管我国政府已将相当部分的权力下放到社区,但行政权力在动员社区居民和社会资源上存在着内在的局限,社区自治组织甚至是居民都对政府存有较大的依赖性。

(三)社区管理相关法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政府行政号召、行政协调与督促直接构成了社区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基础。但现行的有关社区管理和居委会组织的法律法规还有许多立法上的空白,法制还不完善。政府的政策没有变成相应的法规,对居民、组织和社区工作者的约束力受到限制,导致某些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致使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困窘境地。另外,也缺乏支持社区工作的法定措施。社区管理各主体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社区各管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把社区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协同论视阈下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现出社会化、基层化、综合化、互动化的趋势下,政府、市场、社会都可以成为社会管理主体。因此,根据协同论的核心内涵以及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社区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地构建新型社区,实行社区多元主体管理模式将是我国社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因地制宜地构建富有特色的新型社区

新型社区是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构建成的社区组织体系,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高,社区内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新型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人居环境放在重要位置,社区服务实行网络化和产业化,做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当前,应努力建设的新型社区主要有学习型社区、自治型社区、服务型社区、“绿色”社区和“数字型”社区。

学习型社区是指以学习型组织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能保障和满足社区各年龄段成员的基本学习权利和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学习型社区的意义在于使学习成为社会的一种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式。

自治型社区是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社区自治的内容和宗旨是:通过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机构管理本社区事务。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从而增强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带领社区居民发展各项事业,努力创造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服务型社区即从整体社区区域功能上进行服务整合,形成服务网络和社区服务联动,使之成为一种社区功能的动态。服务型社区建设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基本的绿色环保要求。

“数字型”社区也称为“数字化”社区。“数字化社区”是指实现了信息数字化的社区,即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便捷,而且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二)实行社区多元主体管理模式

社区多元主体管理是指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的公共事务由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协作来推动,通过政府引导、协调、支持,由市场和社会共同来建设社区,从而达到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和谐共赢。具体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理顺社区管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于政府、市场和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在发挥政府、市场和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时,又必须规定其各自作用的边界,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在三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完善社区管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以保证社区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2.提升居民社区民主意识。政府应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从政治生活和社区事务两个方面为共同切入点,不断推动社区管理的有效性。社区建设的趋势是实现居民自治,因此,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就要坚持社区居民自治原则,其实质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社区管理重心下移,使得居民拥有自我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此外,实行社区居民自治,也有利于改变许多社区存在的物业管理公司主宰一切、居民被动适从的异常现象,确保社区居民(业主)的权益。社区居民自治主体是非盈利性的组织,应当机构精简、办事高效。

3.加强社区多元管理法治建设。社区管理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无章可循或有章不依,因此,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就应该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法律法规,对于社区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约束,以法律条文形式规定社区管理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社区管理工作都应该遵照法律程序进行,避免出现遇到纠纷事件时无法可依、无法可查,事情得不到有效解决,相关部门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其次,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保证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符合法律程序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得社区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总之,要提高我国社区管理质量与效率,应当以协同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各具特色的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新型的社区管理模式,把社区作为一个组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协调社区各管理和服务主体,为社区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为社区管理和服务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协调性空间,使得各主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可以充分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和配合,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能够有序和有效地进行,实现所有管理主体的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实现社区和谐、文明。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Haken H.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M].Springer-Verlag,1998

3.H・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第6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协同式本体开发 模块式开发 分布式加工 集中式存储

[分类号]G350

目前语义网(Semantic Web)是知识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本体是实现语义网的主要途径,本体的设计和维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一方面需要工具支持本休的设计和重用等典型操作,例如叙词表、词表、草根分类法、数据库模式以及文档内知识的重用,需要合适的评估和选择工作,使得本体的功能符合特定的任务;另外,需要支持本体构建和重用的协同工作。大规模本体的开发涉及到领域专家、本体工程师和最终用户等角色,在构建本体的各个环节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角色从不同的维度思考本体包含的概念,并发地创建概念,已涉及到不同用户对本体的可控性,本体内容创建的动态性、开发环境的分布性等特点。

目前,对单个本体的创建、、浏览、编辑和存储等方法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分布式环境下本体的协同构建聚焦在具体的创建环节,例如协同创建本体的冲突检测,不同用户的视图管理,本体版本的演化等,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大规模本体协同构建的工作模型与框架的系统阐述尚有不足。

1 本体协同构建相关研究

本体协同构建既要包括单个本体创建、、编辑、检索、浏览与重用等相关的所有功能,又要解决开放环境中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用户的协同工作问题,支持概念的一致性理解、本体的动态演变、本体认识中不同视角的统一,支持多个团队有效的沟通,使得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能够高效地创建和重用本体。

Tempich等在DILIGENT项目中提出协同开发本体的方法,并将DILIGENT方法分为4个步骤:①参与项目的组选择一个缓和的模式,将讨论和组织的决策结构化;②对讨论的论点达成一致的决策过程有统一的认识;③组识别出决策的论点,并针对论点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法;④分析讨论的结果,同意最终达成的解决方案,或者推迟解决方案的产生。Yewang Chen等从冲突检测的角度出发,支持本体的协同开发,将冲突分为三类:协同冲突、一致性冲突以及不规则冲突,并提出CPP(Commanit PackageP001)算法支持冲突的自动检测。Ceccaroni等人提出Visual Ontology Mod―eler模型,图形化支持本体的协同构建,可满足大规模本体协同开发和管理的需要,易于使用与理解、图形化展示内容,具有可配置能力,集成了版本控制、一致性和完备性检查等功能。Jim4nez-Ruiz和Berlanga领域专家、本体工程师和最终用户对本体的认识维度不同,提出基于视图的方法,识别大规模本体在演化、使用过程中设计到的必要因素,支持大规模本体分布、协同和模块化的开发。Aldo Gangenii等构建了协同本体设计模型(Collaborative Ontology-Design Ontology,c―ODO),通过构建c―ODO本体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操作和概念,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

需要工具支持典型的操作,例如现有本体和设计模式的重用,叙词表、词表、草根分类法、数据库模式以及文档内知识的重用,需要核实、评估和选择步骤,使得本体的功能符合特定任务。

需耍工具支持这些动作的协同执行,提供关于本体元素和基本原理的讨论和一致性意见的达成。C-ODO曾成功运用于NeOn项目中①。J.Bao和Hona―var提出Wiki@nt作为协同构建本体的开发环境。支持协同本体开发。Wiki@nt基于OSHOQP(D),它是利用O(partial order on axioms)和P(localized axiomsin package)对SHOQ(D)扩充,支持在多个语义异构、不一致环境下单独开发的模块化本体的整合,致力于冲突的解决。Sung-Kooe Lim提出基于wiki的本体协同构建环境,领域专家可以协同、便捷地组织领域知识,通过定义模板,实现本体的关联,使用户能够在基于wili的界面准备、创建知识组件,并以基于本体的模型去存储他们。Natalya F.Noy等总结了本体协同开发环境所具备的必要元素,包括:支持讨论和达成共识的工具集、数据起源信息、确立可信赖和可行性的途径、不同(经验)层次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视图、访问的控制、用户角色的管理、工作流的支持等。G.Corren,d0调研了支持本体协同开发的工具,如:Ontolingua、BibSonomy、DBin Hozo、OntoWiki、Collaborative Protege以及SOBOLEO等,工具有的是基于B/S结构,有的是基于C/S结构,支持的功能各异,例如有的支持分类表的构建,有的支持知识库的创建,有的擅长于本体建模等。因为提供功能方向不同,所以差别很大,如标记(tagging)、投票(voting)、讨论(discuss)、变化控制(change contr01)和可视化(visualization)等。

从以上分析来看已有本体协同构建系统、模型或框架各自偏重不同,设计大规模本体协同构建框架的前提是要分析参与构建本体的用户类型,以及各自的角色,设计(分布式)本体的必要需求,不同角色在构建本体过程中的作用及流程。本文首先分析本体协同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用户类型和分布式环境下开发本体所需的必要元素,最后构建本体协同构建框架。

2 大规模本体协同构建模型的设计

2.1 用户类型

大规模本体的协同构建涉及到四种类型用户:管理员、本体工程师、领域工程师以及终端用户,四种类型的用户统称为系统用户。下面分别阐述各自的角色。2,1,1 管理员 管理员控制协同加工的整个过程,注册加入到协同开发中的每个人,并赋予不同的特征。考虑本体的政策、讨论、标注、变化以及与协同相关的所有活动,不能自己做出决策,必须在群组中达成一致,如果群组没有彼此达成一致,或持续讨论,他必须定制讨论,宣布无法得出决策,因为意见分歧。反之,如果达成一致了,管理员将宣布决定。如果需要通过投票达成一致,要求协同工作人员对现存的不同意见进行投票。这种决策制定的过程的优点有:每个参与者都能对决策贡献自己的力量,新的参与者能够对已有决策进行评论。如果其他参与者破坏了工程的规则和既定政策,还要关注其他角色的活动。另外一个角色是将开发过程中各阶段评估的结果传递给相关人员,还负责检查语义的不一致性。此外负责配置服务器和制定相关政策,将本体上传到服务器,并对协同开发者可视化展示:概念翻译和定义的自然语言表述,本体的树形结构化展现以及OWL文件管理。

2.1.2本体工程师本体工程师需要熟悉本体语言,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他的重要作用是检查本体组件,尤其是校验公理的正确性,负责本体对不同角色进行不同形式的表现。有些功能只有本体工程师才能完成,例如将公理转化为自然语言,并评估转换的正确性,在协同式本体中仅能进行标注,不能进行编辑。

2.1.3领域专家领域专家在本体工程中涉及到知识的获取、维护和评估等工作,可以和其他领域专家协同进行领域知识的获取以及知识的本体化。他们不涉及到本体语言(例如owl),但是可以将本体翻译为自然语言,以便于其他领域本体更好地理解内容。经过培训,领域专家可以添加概念及其相关属性和关系。

2.1.4终端用户 在协同开发本体中,终端用户不能直接和其他角色的人员进行交互。他们熟悉领域知识和本体,因此可以给出本体应用情况的反馈意见。尽管最终用户和领域专家一样不具有本体工程的知识,但领域专家参与知识(概念)的获取阶段,熟悉隐藏在本体背后的各种关系。终端用户可以将发现的bug和问题反馈给管理员。

2.2 本体协同构建的必要操作

协同构建本体包含构建本体的一般步骤,同时又对单机构建本体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进程的并发控制、语义的一致性检测、领域专家意见分歧的协调、版本的管理等。表1为本体协同构建需要的操作:

2.3 DCM模型的设计

本文提出DCM模型,即分布式加工(Distributedimplication)、集中式存储(Central storage)、模块化开发(Module development)。DCM借鉴了DILIGENT本体的开发阶段,DILIGENT本体工程中包含了5个主要活动:本体的建立、本地化、分析、校正以及更新等。DILIGENT方法中,专家委员会先行构建初始化的本体,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并能够在本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专家委员会可以很好地调节和展示参与本体构建的各方面的利益,确保这些可被共享的核心本体的质量,并负责更新这些核心本体的决策。

DCM框架分为三个层次:数据层、功能层和用户层。数据层存储本体、工作流数据、文档和用户讨论与标注信息等,标准文档以XML形式存储,本体以RDF或OWL语言存储,本体集中式存储在数据中心。图1为多个用户在分布式环境中协同构建本体的概念框架图:

所谓分布式加工是指在技术上支持多用户在分散的物理环境下实现本体的加工,不同领域的专家、不同角色的用户可以同时对目标本体(DCM框架中待要加工的本体)模块进行创建与编辑,DCM框架可以确保相关操作的并发执行;所谓集中式存储包括在技术上实现本体的集中存储与备份,合理处理本体模块之间的依赖性,在管理上有统一的机制,协调纠纷,达成最终意见的一致;模块化开发指目标本体可以按照领域或者功能进行划分,并将其指派给相关的建设者,实现本体模块中对象创建、概念定义、属性赋值以及概念关系构建等操作,开发完毕的本体模块具有良好的封装性,便于其他本体模块的调用,最大化地实现本体的重用。

2.3.1 本体描述语言和存储本体描述语言可采用当前被广泛接受的RDF语言与OWL,即构建的本体符合Ontology Lite层次的本体,支持OWL语言描述的本体和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的本体进行互操作。本体的存储和描述是大规模本体协同构建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体的描述语言和存储涉及到的用户主要是本体工程师。在DCM框架中,物理上分散的本体模块具有统一的本体描述语言,由本体工程师统一定义,各模块需要共同遵守。

2.3.2本体的编辑、维护 创建、编辑和维护本体或本体片段,本体自身会发生变化,需充分考虑每种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提供易于编辑本体的界面。这里的编辑定义为创建和修改本体的任务,在编辑本体时有可视化的展示界面对于用户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最佳的状况是用户可以与可视化界面进行直接交互。

浏览本体是本体编辑和维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高效的编辑和维护本体来说至关重要,这里定义浏览为:支持用户理解概念的层次关系,展现实例和属性。在查找特定的概念、实例时浏览功能必不可少。

分布式开发环境下本体模块的删除是确保各用户能够连续工作,实现目标本体稳定建设的前提。因为目标本体被分为粒度不等的模块,模块之间存在相互调用关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各本地用户在上传自己负责的内容时,需要检查自己模块调用的其他模块的概念是否存在或者发生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传本体加工内容的策略。

本体的编辑、维护涉及到的用户主要是领域专家和管理员。在DCM框架中,本体的编辑和维护由物理上分布的领域专家从事,管理员进行审核和最终。

2.3.3 版本管理描述创建和维护本体不同元素时,管理本体变化和变化带来影响的能力。每个领域都定义了自己特有的概念,这些概念在现实中是会发生变化的,相当于数据库中的Schema版本。版本管理需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如果一个概念/关系在新的本体中不存在了,意味着该概念/关系已被删除。

如果概念/关系在旧的本体中没有,而在新的本体中有,则该概念/关系是被新建的。

如果新的本体中概念/关系的定义描述和旧的版本中有差别,则表明该概念/关系被修改了。

版本管理应该能够追溯数据的起源、数据变化的路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事物的回滚,还原到历史的某个状态,同时用户对已有成果进行验证。分布式本体协同构建中注意用户标注、评论以及各种意见的整合,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与表达,在实践中,对这些内容进行及时存档,相互关联。

版本的管理涉及到的用户主要是管理员和本体工程师。版本管理确保本体模块之间依赖性的完整性,保证目标本体建设的稳定性。

2.3.4本体的映射和集成 构建本体需要实现已有本体相互之间的映射,并能形成一个相互兼容一致的本体。集成、映射和合并描述了采用和映射已有本体的能力。本体协同构建平台中的本体是一个多用户参与构建、跨领域的本体。本体管理应该能够映射合并其他领域开发人员开发的本体,甚至能够集成外部本体,最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本体。同时,集成、映射和合并也是解决异构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体的映射与集成涉及到的用户主要是领域专家和本体工程师。

2.3.5 本体的查询和推理 支持通用的本体查询语言进行本体的查询,例如SPARQL等。推理组件告诉开发者关于本体一致性的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推理功能,很容易产生错误。另外推理功能可以利用本体得到事件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被用来提高语义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召回率。

本体的查询和推理几乎涉及到所有类型的用户,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有所差异。

2.3.6 导入/导出 支持符合标准规范描述的已有本体的导入,并能导出符合业界本体描述语言的领域本

体。

导入导出涉及到的用户主要是管理员和本体工程师,终端用户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已的本体进行取舍,导出自己所需的本体片段。

2.3.7 工作流支持协同本体构建模型中工作流的作用是描述项目参与者怎样在定义上达成一致,谁能够发起改变,谁能执行改变,当这些改变公布后,谁能对这些改变进行评论。

工作流的操作主要由管理员控制,涉及到所有类型的用户。

2.3.8用户访问控制访问控制和用户角色管理与分配密切相关,访问控制通过对用户的授权决定其具有权限的操作对象和操作方式。例如并不是所有具有写权限的人对所有本体都能进行编辑,尤其是大规模协同加工过程中,用户可能仅对某些领域的局部概念熟悉,系统允许其编辑该用户熟悉的部分,而对其不熟悉的内容只能浏览或者链接。用户的角色是通过系统预定义的一系列的政策规约,通过建模和程序的功能实现,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每个项目对用户角色权限的划分各具特色,例如有的用户可以发起修改的请求(proposal for changes),而自己无权限修改,而有的用户可以对请求进行评论,但是没有发起请求的权利。同时不同项目对角色权限控制的粒度要求差别也较为明显。大规模本体协同构建模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对已有本体和数据认识的角度的差别。

访问控制的操作主要由管理员控制,涉及到所有类型的用户。

2.3.9 仲裁和意见分歧的统一在协同本体构建模型中对意见分歧的处理是区别于单机构建本体的重要因素,从现有分析来看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成立专家委员会,对分歧进行评估与决策;另外一种是通过相关人员投票决定。不管选择哪种方式,只要达成一致就必须执行,否则无法协同工作。

成立专家委员会仲裁分歧的意见,在调研的系统里,多数由管理员来承担,或者将专家委员会成员看成具有部分权限的管理员。

通过DCM框架搭建本体协同构建平台实现的分布式模块化的协同开发,创建、编辑和浏览本体,并能实现已有本体内容的导入,按照特定格式实现本体内容的导出,为了重用已有本体,提供映射集成功能,具备一定的推理实现一致性检查,跟踪本体变化的动态性实现本体的版本管理,通过访问控制使不同用户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对本体实现相应操作。本文旨在阐述模型的构成元素,模型中的每个元素及功能的实现不再延伸阐述,例如本体语义与语法一致性检查等有专门的工具支持或项目研究。

第7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系统控制论;天然气;产销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天然气产销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单一的协调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而大系统具有层次复杂、规模增大、综合性较强等特点。笔者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结合天然气产销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研究,有效地提高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效率。

一、大系统控制论

大系统控制论是建立在系统科学、现代控制论和系统工程基础之上,它区别于经典控制论和现代控制论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强调通过体系控制以适应多重状态空间,因此,在控制模式上强调多维度的综合控制[1]。而我国著名专家认为,大系统就是在较大的范围内收集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有序的处理和分析,协调和控制整个天然气产销系统。由于大系统具有层次复杂、规模增大、综合性较强等特点,因此在运用大系统时,应结合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实际情况,要不然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二、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模式

大系统控制强调树立系统理念,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和系统工程技术,综合使用各种工具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一个复杂大系统问题[2]。所以,结合大系统控制论、天然气产销的发展趋势和协调控制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种综合性模式,即在管理链级的视角对天然气产销大系统进行多级梯阶控制、在业务层次视角对天然气产销大系统进行多层梯阶控制盒在流程结构视角对天然气产销进行多段梯阶控制。这个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模式,不仅仅天提高了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效率,而且还促进产销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协调和控制,增加了天然气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这个模式充分发挥了大系统的作用,合理应用到天然气产销当中。

三、运用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

由于天然气的开发虽然是收益高,但是不得不忽视它产销的过程风较险高、循环时间较长、投资甚高。另外,我国天然气产业特殊的运行模式以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输配送业务表现出来的复杂性使得单一的管理控制模式很难适应其要求,而且,天然气作为商品具有不容易储存、运输方式单一等特点,其开采环境又大多是高温、高压、超深,甚至高含H2S[3]。这就要求我国对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和管理系统更高,而在此运用大系统控制论可减少协调控制的难度。运用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包括多级梯阶、多层梯阶和多段梯阶三个方面的协调控制。

1.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多级梯阶控制协调

就我国目前的天然气产销情况而言,常用的梯阶控制模式一般包括最高级的企业级,中层的部门级和最底层的基层级。首先,最高级的企业级是指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和负责协调控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对天然气产销进行协调控制的总指挥。企业级委员的职能主要是起到总指挥的作用,对各个部门级的产销运营进行控制协调,除此之外还负责与外面的上级负责部门和其他的相关部门进行产销的协调。其次,中层的部门级是指由采购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生产运输部门和业务销售部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协调管理委员会。部门级委员的主要职能是在协助企业级对天然气协调控制的同时,对进行各个职能部门的基层委员进行联合管理协调,起到桥梁的作用。最后,最底层的基层级是指由个部门级管理范围内的班组成员或者一线工作者组成的。基层级委员主要职能是落实天然气产销过程中各具体事务,确保运营产销的顺利进行。这三个级别组成了一个大系统对天然气产销的各个级别进行协调控制,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天然气产销的运营效益。

2.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多层梯阶控制协调

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气热产销协调控制除了纵向协调管理之外,还横向进行控制,即多层梯阶协调控制,确保天然气产销运用的安全进行。根据天然气产销的特点可以将大系统分成中心层、主力层、辅佐层和协调层四个层面。系统中的中心层主要负责天然气的业务营销,包括信息开发部门、生产运输部门、营销部门等。主力层主要负责天然气的开发,包括信息技术部门、工程开发部门、勘测发展部门等开发部门。辅佐部门主要职能是对其他层级进行服务,包括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协调部门是开展对其他层级后勤工作,包括安检部门、审计部门等。这四个层面各司其职,对天然气产销运营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这个大系统的各方面进行测量及反馈并控制。

3.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多段梯阶控制协调

在大系统中对天然气进行分段控制,是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中的重要手段。把大系统控制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上段控制负责技术开发,由技术部门控制;中段控制指采购运输,由生产部门控制;下段是指业务营销,由销售部门和技术部门合作控制。对上中下段进行一体化控制协调,三个阶段紧密联系,使其合作的作用远远大于三个阶段相加的作用。

四、总结

天然气的产销由于层次复杂、规模较大、生产线较长、投资较大、风险大等特殊性,因此需应用大系统控制论对其进行协调控制才能师其达到最优状态,有效的提高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的效率。结合我国天然气产销的实际情况,可以充分的运用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包括多级梯阶、多层梯阶和多段梯阶三个方面的进行协调控制。不仅可以对天然气产销进行横向管理,还可以纵向控制,达到优化系统的效果,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开发企业产运销系统控制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2):122-128.

第8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模式;制造资源要素;成熟度

管理模式是管理科学中一个经典而富有挑战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当前,面对全球竞争、动态市场和技术创新等诸多挑战,管理模式又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这些研究却处在一个各自为阵的阶段,导致人们对管理模式概念界定不清,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为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管理模式有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制造环境下管理模式理论体系的新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成组技术(GT)、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准时生产制(JIT)等[1],以及80年代后期的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管理模式的研究重点在于技术应用[2],以及管理形式与方法的创新上,都是将人、技术和组织看作是构成管理模式的三大制造资源,这容易使企业进入制造技术决策论的误区。实际上,在新型制造系统中,仅仅考虑人、技术和组织这三大制造资源要素是不够的,另外还要考虑信息资源以及更深层次、更广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非技术性资源。针对这种现象,国内许多学者对管理模式的概念作了界定[3],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关于管理模式的定义也有多种描述,从而导致人们对管理模式界定不清;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研究都没有从更深层次去把握管理模式的本质特性及其形成机理,没有考虑新型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资源要素的集成方式及其对管理模式的限制和影响。

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管理模式显得不再适宜。在改进现有管理模式时,有些企业没有与自身的文化、理念、制度、机制等因素相结合,过于强调技术因素,盲目采用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或管理模式(如ERP、CMR、e-Business等),结果这些先进的制造技术或管理模式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那么,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最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这就存在一个管理模式的适宜性或成熟度的评价问题。

二、企业管理模式有关理论创新

(一)管理模式概念的重新界定

企业的制造资源要素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资源要素角度来看,企业内、外各种资源都应纳入管理范畴,即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而且还包括企业外部对企业制造过程产生限制或影响的各种资源。从管理要素角度看,在传统的管理活动中,人、财、物是基本资源要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基本要素的性质不断演化更新的同时,还有各种新的资源要素大量涌现,并且各种资源要素的重要性权重也相继发生转变,资源管理要素的范围更加广泛。从人、财、物到信息、组织、制度、理念、文化、知识等资源都成为管理模式的要素,即涵盖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要素;从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角度来看,制造资源不仅涉及到管理技术本身,而且涉及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如JIT、CIMS、MRPⅡ、BPR等。

上述制造资源要素除了具有目的性、主体行为性、非线性、整体性、互补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动态可变性、协同性、创新性等新特征[4]。我们将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要素通过集成形成的统一体称为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不仅反映了集成要素之间物质、信息的交换关系,也反映了集成要素之间能量的互换关系。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管理模式的支撑基础,它决定着管理模式的基本特性与形态、应用层次及范围。这是管理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石和逻辑出发点,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管理模式的本质,从而为构建管理模式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模式的生成方式分析

制造资源要素的特征决定了其集成方式是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

在新型制造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重点已经从技术层面转变到管理层面,依照制造资源要素的主体行为选择管理模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1.互补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互补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指各资源要素之间以功能互补为基础形成集合体,并由此形成管理模式。当某一资源要素的优势(或劣势)恰恰是另一资源要素的劣势(或优势),双方集成可实现优势互补。如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目的的企业与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等),企业为了增加优势通过兼并形成的企业集团或合资经营企业,企业为了利用外部资源实施的业务外包或动态联盟等形式都是以互补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管理模式。

2.互惠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互惠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指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资源要素的功能,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供给与需求为主要方式,建立管理模式。这种形式主要有: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网络协作关系、供应链关系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在互惠型模式中,由于各种制造资源的性质不同以及管理行为主体拥有信息量的差异,有可能会导致互惠型模式出现两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即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对称型能真正实现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因而是一种稳定的合作模式,而非对称型则是一种不稳定的合作模式。

3.协同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协同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指为了改善各资源要素的功能,经过聚合重组,形成相互交流、浑然一体、协同一致的整体性集成功能,以实现管理集成体功能倍增和突变。在协同型模式中,各制造资源要素所表现出的特征与要素体系的整体特征一致。例如,以节拍和工序同期化形成的流水生产机制,就是一种最典型的、高度协同的生产运作方式。其中,各加工设备所表现出的特征已不再是其本身的特征,而是流水线的整体特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90年代后出现的最具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它是对传统流水生产和单件生产方式的综合集成,既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同时又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另外,还有企业重组、流程再造等都是这一模式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的体现。

由此可见,管理模式与企业制造资源要素的集成方式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制造资源要素的每一种集成形式下,都会有几种可供选择的管理模式或制造技术。制造资源要素的不同集成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由此可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同问题。

三、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评价方法创新

(一)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的评价方法选择

有关成熟度方面的理论,最早是1957年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在其名著《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论[5];著名管理学家何塞(P.Hersey)和布兰查德(K.H.Blanchard)将该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的情景[6]。到了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首次将标准化大批量流水生产模式引入到软件服务业,并提出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7]。目前,该模型经过改进已被陆续应用在软件、系统工程以及采购方面,成为业界流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方法,以及国际间的软件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软件生产流程标准的评估模式。

由于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的人员、技术、组织、信息、文化、环境等制造资源要素的智力生产过程,与员工的工作过程、软件的实施过程一样,管理模式的实施也可以通过成熟的实施过程,可验证的努力而得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可以将已有的成熟度理论与方法移植到管理模式成熟度的分析与评价之中。加快管理模式成熟度相关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展SW-CMM的应用领域,弥补管理模式成熟度理论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奠定每个管理模式级别下持续改进的基准面,进而优化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神经网络——企业管理模式。

(二)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的评价模型

任何企业在成长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8],伴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管理模式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逐步演进的发展轨迹。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Adizes)教授将这种演进过程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加以描述[9],并且指出当企业沿着其生命周期的轨迹发生变化时,会遵从一种可预知的管理模式。为了准确地选择和评价这种管理模式,我们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来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成熟度级别。为此,要定义每个级别的关键过程域(标识达到某个成熟级别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公共特征(指出了一个关键过程域的实现范围、结构要求和实施内容)和关键实践(描述了应该“做什么”)等具体内容。并以此提出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模型(见图),由图可知,管理模式的成熟度由低级到高级可确定为五个等级,它们分别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可定义级、可管理级和可优化级。管理模式成熟度越高,企业对制造资源要素就控制得越好,企业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就越明显。

不同等级的管理模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初始级管理模式。企业处于发展初期,多种管理模式并存,但又缺乏核心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处于混乱状态;(2)可重复级管理模式。它是对原有成功管理经验的放射和扩大,表现为企业的业务流程达到了制度化、可重复的程度。企业的管理方法也被重复使用到相似化的业务情景中,但是有可能会因为没有规矩的重复而出现混乱;(3)可定义级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标准化、一致性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目标、任务和流程等都已经文档化、标准化,对企业的各项主要活动领域预先进行了定义,并在经营战略的统领下协调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4)可管理级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可量化、可预测的管理模式。质量、数量、成本和进度等可以用详细的测量手段和方法进行控制且容易被员工理解。企业可以借助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的成熟魅力,合理支配各项资源,对组织架构、管理技术和业务流程等进行强有力的掌控;(5)可优化级管理模式。企业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能够通过调整经营战略,提升管理理念,重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企业组织架构和引入先进管理技术来优化生产、采购、人员等关键资源的利用程度;能够“自发”地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不断改进,从而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管理模式的支撑基础,是深入研究管理模式生成机理的基石和逻辑出发点。

2.企业管理模式与制造资源要素体系的特征有关。在技术决策主导下,企业一般是按制造资源要素所处的层次或功能构建管理模式。随着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模式应从技术层面转变到组织管理层面,在考虑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主体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决策。

第9篇: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一)非营利组织引入文化管理精神的必要性

1.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对人文精神的需求。非营利部门生产的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或准公共消费品,它是一种兼公共性和私有性于一身,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物品,具有无形性、可物化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和可传递性。[3]众多准公共产品的质量都难以精确量化,一是由产品本身特点决定,二是由于大多数产品质量在于受益人感受和主观评价,同受益者个人意识相关。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对产品供给方的非营利组织成员的道德水平和自律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组织员工除了要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一颗为他人和社会无私奉献的心,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这也是文化管理中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文化管理中,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信念、理性、情趣、想象力、创造力、凝聚力,是道德化的追求,还包括服务意识、民本意识和自律意识。[1]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只有符合人文精神要义,才能更加合理与高效。当组织的愿景化作组织成员的内心信念时,当社会使命变成组织成员自身对真、善、美的追求时,人们就会更加自觉维护组织利益,提供更好的服务,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准公共产品。非营利组织自治自律的特点使得组织中公认的核心价值观成为非营利组织中个体成员的行为准则,[2]成员自律性在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约束力,能够使组织成员在推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具有争议、民主、平等、良心、诚信等优秀品质,强烈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4]2.有效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符合文化管理特征。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其有效管理模式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式,而应是倒金字塔式。“倒金字塔管理模式的确有效,虽然成效缓慢,但是一定有用。要让它产生成效,必须要时刻以各种办法来实践它。”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将人作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潜能,使其成为管理主体。“成功的非营利组织体会到必须重视、教育与授权给员工,并且要让每个人致力于提供使全体顾客满意的服务。如果不这么做,组织将不再拥有顾客。”[5]这种管理方式恰恰符合文化管理“以人为中心”、“以激发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为主要手段”、“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特征。文化管理是高于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最先进的管理方式,在文化管理条件下,员工能够认同组织,主动性高,对工作持有明确、主动的态度,有利于员工为同一目标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将组织文化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组织管理创新、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以共同价值观为指引,统一员工思想、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引导员工完成组织使命。唯此,才能在非营利组织中创造出一个能产生新构想的组织气候,实行有效的倒金字塔式管理。

(二)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非营利组织在进行文化管理时,需综合考虑组织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将文化管理与协同治理相结合,以实现文化管理的协同效应。同时,协同治理也需要文化引领,需要吸取文化管理的精髓。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与文化管理具有较好的融合性。1.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需要文化精神。由于组织所处环境复杂多变,组织利益相关者众多,且信息掌握度不同,因而在协同治理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使命的“权威性”就尤为重要,“非营利组织的首要法则就是使命、使命以及更多的使命,并且必须遵守使命”。组织依靠使命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统一价值观实现员工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员工及受益者之外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没有共同经济利益的条件下,要按照相同的意念行为,就需要在精神上,在文化领域形成一定的激励与软约束因子。“在某种程度上,员工得到的回报可以是组织的文化,组成一个团队,让员工想要被雇佣。”[5]协同治理需要文化驱动力形成的聚合力促成组织使命的达成。多而散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文化向心力的召集,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向着同一个方向作为。2.非营利组织文化管理需要协同共进。协同治理强调在一种非稳定的远离平衡态下,由于系统结构的涨落运动,随着环境变化逐渐调整和创新,不断实现一个个新的平衡态。非营利组织的文化管理需要在这种调整运动中,形成适应新使命与新情境的新理念、新文化,构筑新的文化构体、文化秩序、文化指令,充实完善原价值观,作为管理系统中的一种制衡力量,来协调各利益相关方。通过有意识地创建组织文化来实施文化管理,可以改善组织成员的素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善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益。文化管理强调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组织文化。[6]3.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与文化管理具有共同要件。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将组织看作一个孤立系统,而现代管理理论则将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系统。文化管理的实施要求非营利组织保持开放性,与外界具有充分的交流,这也是实施协同治理的要求,它们具有共同的“开放”要件。保持系统开放性为组织协同治理与文化管理的融合提供了共同的前提条件。

二、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一)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1.概念。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是指非营利组织结合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和组织自身特点,以完成组织使命为宗旨,以组织文化为灵魂,进行文化创新,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作用和文化引领作用,为达成组织目标,制定体现人本精神的组织制度,构建反映民主精神的倒金字塔式组织结构,采用以柔为主、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对组织人事、财务、营销、日常运作、项目实施等进行安排,实现责权利的协调,从而最大程度满足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利益各方相对满意,最终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模式见图1。图1 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示意图

2.内涵。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是将组织文化建设融入协同治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强调在协同治理中,将文化视为组织血脉,以文化鼓舞人、团结人,以人为本,利用文化的软约束作用,使各利益相关者能够以组织利益为核心协同作为,完成协同作业。(1)管理宗旨。该管理模式下,使命仍然是非营利组织的宗旨。组织的一切行为皆为实现组织使命,不允许出现违背组织使命的行为。使命的实现是组织的最高目标,是一切行为的理由,组织文化建设与协同治理均应围绕宗旨进行。(2)管理目标。为完成组织使命,需确定具体的管理目标,主要有三项。一是确立科学规范的组织章程,作为组织成员的行动指南,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制度来规范成员行为。这也需要补充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相关法律法规,为组织内部规范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二是建立高效的组织日常运作模式,使组织各项日常业务顺畅运行;三是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它依组织不同时期实施的具体项目不同而相异,但最终都要保证项目保质保量按时高效完成。管理目标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体现人本精神,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也意味着个人目标的达成。(3)管理理念。采用文化管理理念,注重文化要素的吸收、丰富和提升,将文化信息贯穿于各个管理环节,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每一个步骤提供文化支撑,发挥文化的执行力,让文化成为一种最强有力的、内化的控制方式。通过组织文化体系的建立,实现人员对组织价值理念、精神的认同,推动个人利益与组织价值的共同满足与提升。文化管理理念突出人本管理思想,即将组织成员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在营销管理与服务管理等外部治理过程中,也要深入分析资源提供者与服务对象的个性特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致的研究,考察其真实需求,尽可能使综合协同收益最大化。该理念的精髓在于以精神和理念的方式唤醒个人的意志和情感,激励人在事物的规律本源处寻找价值点和创新点,充分发挥人作为管理主体的作用,实现自觉管理。(4)管理方式。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模式下,管理方式以软管理或精神文化为主导,兼用规章制度的硬管理,刚柔并济。建议采用倒金字塔形管理模式以增强文化软约束制约作用的效果。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员工是管理主体,管理者是“授权者”而非“约束者”。员工可以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下,“更加勤奋”地工作,“更加自觉”提供各种准公共产品。(5)管理内容。管理内容包括直接面向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活动和直接面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活动,主要有组织内部日常管理与项目管理、组织营销管理、服务管理及其他管理行为。其中,人员管理和财务管理是日常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两大主要内容,是内部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组织营销管理分为为筹措资金进行的品牌营销行为与为销售产品进行的其他商业营销行为;由于非营利组织提品的特殊性,对提供与受益同步进行的非物质化的准公共产品输出进行专项管理,即服务管理,以提升其服务水平;另外组织还存在许多面向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如监管部门、独立第三方、社会媒体、同业竞争者等的管理行为。具体管理内容的设定应以组织使命与管理目标作为标杆。(6)管理效果。文化协同治理充分考虑了非营利组织所处的经济、政治、法律、生态、文化等环境因素,兼顾了各种要素提供者的相关方利益,采用了适合组织特点的结构设置与管理方式,创造了能够凝聚员工力量并提升组织价值的组织文化,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和内部的民主管理,实现了组织系统向有序状态演化,促进了利益相关方之间产生非线性作用,促进了自组织效应的产生,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文化协同治理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同时,该管理模式涵盖了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环境友好性、决策民主性、人员协作性、信息公开性、管理规范性、问责机制有效性和监督机制健全性,科学而有效。文化协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体现于管理的每个细节中,最终反映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能够更好地完成组织使命。较之于其他管理模式,文化的渗透力使得组织及其成员的任何行为在无形当中均向着组织使命的方向迈进,组织使命在不自觉中自行完成;二是能够使各利益相关方利益实现尽可能的均衡。管理模式内在的协同性使得组织对外部各项环境因素取利去弊,对内部各种资源和潜力充分挖掘,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相对利益,实现总体效应的更大化,大于各资源效应直接相加之和;三是能够高效地达成组织阶段目标和项目目标。组织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下,以组织为家,将组织的事情视为自己的事情,努力向着更高的阶梯奋斗,加之完善的组织规范制约,使得阶段目标和项目目标实现的步伐更快。四是能够在无形中提升组织价值。良好的文化氛围下,组织员工的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具有一致性,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组织价值的提升过程。因而,非营利组织价值会在员工不自觉行为中得以提升。文化协同治理模式还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透明度不够、公信力缺失、组织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仍普遍较为突出。文化协同理念的引入促使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密切关注与外界的沟通与协调,能够较好地弥补上述不足之处。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