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

协同教育理论全文(5篇)

协同教育理论

第1篇:协同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协同理论;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现今,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中运用,能弥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保持一定教育前瞻性与先进性,对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实践水平起到关键性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开展,为后续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时代机遇。

一、协同理论应用于思政教育创新的优势

(一)提高思政教育多元化教育创新能力

德国人哈肯首创的协同理论,主要思想是协同造成有序,即外部世界力量对体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子系统会互相作用,体系中每个要素之间会出现耦合的状态,让体系从无序状态变为有稳定有序状态[1]。这其中,不同个体及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并形成影响,使物质能按照一定规律有序运动。将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诉求更好地进行系统化教育整合,使思政教育从更高维度进行教育布局,强化不同个体之间学习互助能力。

(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化教育渗透

近年来,加强思政教育渗透成为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重点。思政教育渗透是指利用多个渠道,通过不同学科、不同方法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使思政教育能运用课程思政中心思想,更好地提高多学科的思政教学水平,为思政教育高质量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协同理论运用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方面,无疑为高校思政教育渗透开辟了新的路径,促使思政教育能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现有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提高思政教育课程实践教育的培养能力,提升思政教育多节点教育交互能力,充分解决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化开展[2]。另外,协同理论关乎事物影响与合作关系,通过了解事物本身的运作逻辑,能解决部分客观性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渗透一体化联动,也可以运用协同理论中心的逻辑,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合作,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及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思政知识,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渗透。

二、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难点及问题

(一)高校缺乏统一的思政教育实践规范

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必须基于完善教育实践体系的基础。然而,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实践规范尚未统一,教育方法及教育模式滞后,相关课程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方向并不一致,难以形成的良好的思政教育循环,导致协同理论的教育应用有效性大打折扣,难以发挥根本性的作用,从而影响思政教育质量,使协同理论下思政教育创新仍然无法突破现有教育模式的限制。对此,未来阶段高校的思政教育布局,应以协同理论的教育模式推进为载体,进一步将协同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通过优化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使高校思政教育能围绕自组织原则及序参数逻辑开展系统化的教学实践工作。

(二)高校学生的思政学习积极性不足

协同理论要求从结构分子及子系统角度出发,明确系统中各个环节及构成元素的顺序逻辑,从而了解系统内部自组织形成的全过程。其中,每个环节之间必须产生互相影响。然而,因为高校部分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不足,所以在子系统内部自组织的形成无法得到充分协调,各类元素与分子结构各自为战,朝着不同方向推进课程教学工作及参与学习实践,使得协同理论难以有效运用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培养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做好深层次教育铺垫,根据协同理论中伺服原理快变量服从慢变量的中心思想,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组织能力。通过提高学习适应能力及构建课程学习新生态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使思政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分子与各类元素得到积极调动,借此形成良性的教育发展循环。

(三)高校教师思政教育互动能力缺失

协同理论中的协同效应,需要基于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集体效应,在集体效应的作用下推动协同作用的形成。这其中,开放系统需要形成中心逻辑,使子系统按照现有规律在有限空间内不断聚集,达到临界值之后即可形成协同作用的内驱力,驱动子系统按照有序的逻辑进行运转。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引导者,必须要利用积极教育互动,提高课程教学的凝聚力,使学生能按照教学规划逐步从无序学习向有序学习迈进。然而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未在基础环境上做好教育优化,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缺少基础的互动,导致课程教学枯燥无味,降低了课程教学的凝聚力。对此,高校应重视面向协同理论的思政教育创作,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强化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为协同理论更好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协同理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及策略

第一,加强高校一流的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程度,使协同理论可以进一步在思政教育培养方面发挥优势。并且,要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对协同理论的应用能力,高校应积极做好师资团队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协同理论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运用能力,定期开展教师内部教学讨论,相互汲取思政教育经验,并逐步做好协同理论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应用和渗透,使协同理论能打破现有教育模式限制,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稳步前进[2]。第二,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教学培养机制。建立思政教育协同教学培养机制,目的在于在教育方面突出协同理论中自组织基础的特征,围绕大学生进行思政学习的自主化培养,提高大学生之间学习沟通能力,使积极开展思政学习交流,并创新思政知识共享的学习新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积极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掌握基础学习技巧,并运用学习实践增强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协同理论能在思政教育方面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必须根据协同理论中心思想,优化思政教育考核,尤其要加大对大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通过多层次考核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伺服原理为基础,运用协同理论中简化原则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为后续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的开展奠定良好根基。第三,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多平台互动实践能力。多平台教育实践互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政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协同理论强调掌握系统中大量子系统演化规律。高校思政教育多平台互动,实际上是给予子系统一定的活动规范,使其能按照既定规律进行演化。大学生作为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通过高校多平台互动实践,在现有框架内按照基础规律寻找适宜的课程学习方法[3]。然而,方法的获得要通过课程实践积累学习经验。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多平台互动实践的能力提升,本质上是通过协同理论逻辑支配,提高大学生对多种不同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第四,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元素、新内容。长期以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及教育体系创新,始终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内容。高校对教育内容创新重视程度不足,会导致思政教育缺乏内在驱动力,无法满足新时代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协同理论下思政教育创新,应注重对思政教育元素及内容的创新,提高新内容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并基于哈肯协同理论中的物态变化,开辟多条新的思政教育路径,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为此,高校应提前谋划思政教育多元化的布局,将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弥补当前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上的不足。同时,高校应采取学生自主管理及教师干预管理两种方式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使思政教育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能更好地从教育内容创新角度进行教育突破,从而为未来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协同理论应用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创新,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教学能力,对解决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足问题具有一定帮助。为更好地发挥协同理论教育优势,高校应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角度做好教育优化,提高多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能力,切实将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及个人素质作为协同理论教育应用实践的着力点,使协同理论能从更多方面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文浩.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98(4):81-83.

[2]李洪雄,戴林富.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校校园媒体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3(10):94-96.

第2篇:协同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问题;路径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及其主要观点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协同理论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Haken创造了协同学理论。HermannHak-en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统一体,统一体可看作为一个大系统,而其他元素则是一个小系统。无论何种属性的系统,在整个大环境中,大系统和小系统之间呈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进而构建出一个平衡的系统结构。协同理论是透析事物自组织规律的行为科学,它从演变的角度来探究人类社会系统和外界信息、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1]。

(二)协同理论的主要观点

首先,各个子系统之间内在联系构成协同效应,整个系统整体产生的效应大于子系统独立运行累计总和。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大系统内,不仅存在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动,同时也存在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关联运动作用会逐渐凸显,进而产生协同效应[2]。其次,自组织是大系统内事物根据一定规律形成的有序功能,是一种无外部指令也可自主运行的功能。从客观角度看,自组织是相对他组织而言的一个概念,自组织功能实现来自于系统内部,他组织则来自于外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协同理论的必要性

(一)共同的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针对德育教育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战略,即“立德树人,坚持德育先行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强调将德育渗透在教育系统方方面面,同时加强家庭、社会方面的引导,进而形成系统合力。同时,要不断丰富德育形式、内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由此可见,《纲要》中的指导内容,对高校德育教育系统的协同提出了一定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中子系统能够构成协同效应,也必须协同,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国民教育目标[3]。

(二)系统的整体性

高校德育中各项教育措施虽然有不同功能,但是通过有序整合,可构成一个合理的运作整体。也就是说,只有高校德育教育中各个子系统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运作整体,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子系统之间的累积、相加,子系统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每个子系统也需要体现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人侧目,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诸多问题,比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等等,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国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不协调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引入协同理论,不仅是为了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也是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四)抢占思想意识领域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机构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思维引导,让受教育者形成符合当前社会情况的思想品德,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多元文化碰撞、国际化程度深化、互联网快速发展对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造成了诸多影响。而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前沿阵地,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将协同理论引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导意识主流阵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作用,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国家需求高度统一,促使学生形成可抵御不良思想的正面力量。

(五)提升思政教育效能的需要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在长时间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约束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而协同教育机制能够让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发挥有效合力,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能,促进思政教育体系中各个主体的有机互动,进而形成一个高效联动机制,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现存问题,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六)优化学生素质结构的需要

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但是人数和当前学生素质结构却出现了矛盾。我国历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思想,但是诸多高校却忽略了“立德树人”思想指导意义,高校教育学院化、专业化、技能化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学生总体素质。将协同理论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协调高校中各项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力。

三、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由学生处、共青团委、教学部门三个组织承担,三个组织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不同的教育效能,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教学部门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学生处负责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共青团委则负责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从客观角度看,三个部门的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三个队伍工作却各司其责,缺乏有效沟通,这就严重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二)教育资源间缺乏有效的优化措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等等工作并没有构建起一个系统性、多层级的教育体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只从自己工作角度出发,没有从整体教育成效上进行考虑,没有形成一个“思政教育共同体系”,各个组织、各个主体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无法落到实处。从客观角度看,高校是我国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机构,但是高校中教育资源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各自为战,从而导致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的取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政教育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许多教师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存在不严谨、不规范等等问题,“形式化”的问题屡见不鲜,导致高校中思政教育制度成为了“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发挥保障效能;第二,学校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投入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无法支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高校思想认知存在偏差

国家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诸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都存在问题,对德育教育内涵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缺乏足够认识,对理论、实践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在课程教育上,而没有关注整个思政教育体系,进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有效衔接。所以,需要及时更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观念,纠正理论认识偏差,为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奠定基础。

四、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顶层设计,促进“大思政”格局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思政教育宏观层面上,注重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以及宏观协调,将“协同育人”作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确保高校中各项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协同力量。主要围绕管理、教学、服务三个方面,全面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职责以及任务。同时,还要深入挖掘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思政教育因素,将德育落实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全员育人的有效工作机制,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

(二)树立协同理念,贯穿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所以,要从“以生为本”基本理念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调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高校中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透彻认识。通过有组织、有层次的教育活动,适当调整工作方式,并且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以及飞跃。

(三)着力构建各教育载体,多部门联合构建合作机制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方教育资源,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协同教育机制。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媒体,让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优势;其次,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状况,采用多样化的载体开展思政教育,秉承“因材施教”教育理念,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选择合适载体进行教育;最后,要结合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新型教育模式,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二者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多种教育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有效衔接。

(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足够保障,保证各个教育主体有足够资金组织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方面的支持以及政府专项拨款,以此来开展更丰富、更有实践意义的思政教育活动;其次,要完善教育人才结构,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注重对辅导员、班主任、思政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培训,让思政教育人才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能够得到及时更新,让所有思政教育工作者都具备良好的德育意识、德育能力;最后,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指标,针对教师能力评估以及年度考核,结合教师的教育成果以及态度,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奖励以及批评,进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综上所述,协同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协同理念本身显著的教育效能,能够帮助高校思政教育突破当前的困境。所以,高校要对协同教育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将其引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大思政”格局,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全员育人”,从而构建出一个有效的高校思政协同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吉春,黄荟宇,张超,etal.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第3篇:协同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卓越教师;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

0引言

卓越教师即是指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1]。自2014年到2018年,我国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国家不断出台文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生卓越教师的培养,不断完善我国师范生培养体系,师范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师范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师范生践行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相对较弱、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能力难达实际需求,仍是当前师范生卓越教师培养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2]专业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处于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两者都是实现卓越教师培育的重要引导者,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却逐渐分离,专业教师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忽视专业教学中的德育传递,辅导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专业教学中的桥梁、助手作用,导致“教书”和“育人”缺乏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没有形成合力,严重影响着高校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能力。[3]当前亟需将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这两支育人队伍的工作职能有效融合,实现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协同协作、互联互通,凝心聚力提升高校师范生培育的能力[4],解决卓越教师培养中的棘手问题,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目标。

1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研究现状

1.1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方面有待扩展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研究主体主要聚焦于全科背景,分类、分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较少。然而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方式与途径有所不同,育人队伍的协同内容也有所差异,以卓越教师产出为研究背景,探索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更有利于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为高校育人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此外,高校育人成效最终指向实践产出,需要进一步深化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方法、内容、工作形式的研究,拓宽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领域。

1.2内涵界定与本质特征待需完善

新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卓越教师,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不单单是课程相协同,还应涵盖教学协同、产学研协同、创新创业协同,因此,多维度、全过程、全方位挖掘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内涵界定和本质特征,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从而对进一步发挥好协同育人政策制定者和协同育人工作者各自的作用提供指导建议,为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两大育人队伍之间的协同作用起到重大的助推作用。

1.3二者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待深入

从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关系视角来说,需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不断总结规律,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亟需建立“计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的闭路循环育人机制。当前研究一般从主体、内容、方法、载体等层面提出对策,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导向机制等驱动高校协同育人的顺畅运行,未有反馈与改进机制,仅形成了单链育人机制,从实际内容上看,理念研究多,实操性研究较少;专项问题研究多,专业协同性不足;策略性内容研究多,过程性研究不足,难保二者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因此,深入探索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与育人需求,有效推动高校师范生培育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同时也深化了师范生培养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构建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

2.1拓宽师范生培养的工作机制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在把握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育人工作职责的辩证逻辑的基础上,探索高校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构建高校内教育资源协同创新的教育机制,明确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育人队伍建设与改革的统领作用,拓宽了高校师范生培养机制研究领域的新思路。

2.2推进卓越教师的培养

专注于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本质揭示、内涵界定、规律探索,尤其是机制的互促性、创新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理论研究的视域,进而优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的理念更新、体系构建、队伍建设,让两支队伍在育人工作的相辅相成中、在不同的育人要素及影响因素的统筹和协调中产生更大的育人合力,促进师范生的学科与教学双重专业性发展,提升师范生质量,助力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提升,推进高校师范生培育的教学改革。[5]

2.3丰富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

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结合师范生培育的各工作环节,从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产学研等多维度,梳理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内涵界定、本质特征以及理论依据,深化二者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厘清二者分工在育人主渠道和主阵地中的地位,明晰二者协同育人的价值意义,为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3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3.1厘清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工作内容

通过对师范类专业育人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把握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沟通不畅通、工作互成平行的现状。明晰当前在卓越教师培育工作中,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未形成现实困境以及成因,探寻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事实依据与数据参考。结合协同育人理论基础,从目标协同、主体协同、方法协同、实施与保障四方面厘清二者协同育人的内容,探究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容框架。

3.2构建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

根据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容框架,从领导管理、队伍建设、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激励引导、考核评价、反馈改进七方面,构建“总体设计-具体实施-考核评价-反馈交流-改进优化”动态闭路循环的育人机制,边实施边改进,保证二者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与工作成效,提升高校育人能力。(1)制度保障。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需要高校建立健全二者协同育人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二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首先,必须遵循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由高校党政齐抓共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育人职责,明确合作内容与边界。(2)队伍建设。开展专业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辅导员与专业导师交流讨论会,对辅导员进行学科指导的培训,对专业导师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培训,从思想高度、工作方法、行为要准则上,对两支队伍进行培育引导,形成优势互补的教育实效。(3)激励引导。建立辅导员与专业指导教师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评估为主体,按一定比例设置优秀辅导员名师和优秀导师评选,在职称评审时优先考虑,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对辅导员深入课堂、参与专业教学以及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科竞赛、指导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等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4)考核评价。对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做法、育人效果进行考核,专业课教师从指导学生在科研、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指导第二、三课堂活动情况建立考核指标;辅导员则将参与课堂管理、学科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等指标加入年度考评体系中,并对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做法、育人效果进行考核。(5)反馈改进。在系统的考核评价、畅通信息流动渠道基础上,建立配套的沟通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反馈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与实施结要,定期开展交流反馈,建立流动的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

4结语

面对日常教学实践和师德培育等实际问题,高校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实现协同共进,课程教师、党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各方力量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创建满足协同要求、符合各部门实际、体现育人特征的协同机制,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两支育人队伍协同育人工作实践中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求。立足于时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两支育人队伍的协同动力,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协同中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途径,构建合理、高效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育人协同的机制,促进高校各类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把专业知识教育与学生师德培育相融合,实现整体育人效能的提高,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实现卓越教师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8.9.30).[2019.1.5].[EB/OL].

[2]石丽艳.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41-43.

[3]闫玉,黄佳.协同效应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7):135-138.48

[4]杨巍.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高校辅导员,2019(2):66-67

第4篇:协同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人们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综合品质可称之为素养,因此职业素养可理解为人们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并在从事相应的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四大方面。根据“素质冰山”理论,职业素养可分为容易测量的显性素养和难以测量的隐形素养,职业技能主要属于显性素养范畴,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主要属于隐形素养范畴。职业素养有三大特征:第一,具有塑造性和稳定性。职业素养本身是后天环境塑造、从无到有的结果,一旦形成后就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独特品质,较难改变。第二,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职业素养要适应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因而不同行业和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养总体上有显著差异,同时不同行业和岗位又有一些共性的最基本的职业品质要求,因而职业素养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第三,具有沉淀性和时代性。职业素养是随着职业发展慢慢积累、沉淀而成的,传统意味浓厚,但又必须适应时代的最新要求,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自2014年起,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型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重大决策,以此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把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使高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直接对接,使学生毕业前就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的良好职业技能、行为规范、品格特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应用型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乃至核心课题。但是,目前众多应用型高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聚焦于通过专业课程培养职业技能,而忽视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等隐形素养的培养,并将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割裂开来,漠视了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融合性。

二、思政教育协同的理论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学科建设的重大成就。自近年来协同学理论被引入思政领域后,有关思政教育协同的研究开始起步。刘兵勇等认为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具有共同的育人责任和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具有相互促进和统一的特点,因此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协同既是宏观要求又是现实需要。立足于此刘兵勇等构建了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工作框架。王训兵讨论了实现高校辅导员和学业导师思政教育协同的三个途径:完善思政教育协同机制,实现组织协同;建立思政教育协同平台,实现信息协同;搭建思政教育协同评价体系,实现过程协同。范芹提出思政教育协同的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系统论和协同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合力育人思想,并通过梳理和把握相关概念,将思政教育协同定义为承担思政教育任务的各子系统立足于协同育人原则,既各成体系又互相作用,围绕共同的思政育人目标而有机衔接、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张青、张波分析了目前高校在思政教育协同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学校顶层设计不足、各部门间缺乏协同教育资源整合、外部支持保障少,指出要优化校级层面的整体设计来构成“大思政”格局;灵活运用多种载体实现教育协同;建立思政教育协同的保障机制。由于思政教育协同是一个相对崭新的课题,因此目前国内有关思政教育协同的研究总体上数量不多、广度不宽、深度不够。就研究范畴而言,现有研究基本是笼统地针对一般性高校,没有把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区分开来,结合各自特点考虑思政教育协同问题;就研究对象而言,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讨论高校内部某两个系统之间的思政教育协同问题,涉及多系统之间思政教育协同的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而言,现有研究大多不太系统,对思政教育协同背景、依据、意义、机制、模式等各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

三、应用型高校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的必要性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思政教育工作涉及高校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诸多子系统,具有因素繁多、过程复杂、体系庞大等特点,因此要达成良好的效果必须多方参与,在思政教育上形成协同的合力。此外,与致力于培养精英和科研人才的研究性高校不同,应用型高校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致力于培养适应生产经营一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而其教育教学必然聚焦于培养学生适合未来岗位的职业素养,所以应用型高校进行思政教育也要立足于职业素养,适应应用型高校教与学的特点。

(一)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有利于应用型高校落实“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曾对我国高校提出了“四个服务”的鲜明要求,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开始侵入高校,尤其是因为应用型高校强调技术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性,少数应用型高校师生工具理性膨胀,对事物一律用功利性加以考量,或是学生只考虑学习哪些课将来赚钱快收入高,或是教师只考虑做什么课题能评职称有奖金,这种价值理性式微的现象完全违背了“四个服务”的要求。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接受应用技能培养的同时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而且可以使高校各部门的教职工在参与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自身也受到教育,从而保证应用型高校的全体师生行进在正确的办学方向上。

(二)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内部各子系统形成教育合力。高校专职的思政工作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是专职辅导员或班主任,二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其中,思政理论课往往以纯理论授课为主,不涉及学生职业发展,并且课时有限。专职辅导员或班主任职责边界模糊,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做,能投入给思政教育的精力不足,思政教育往往没有聚焦点。教学部门、行政部门、实践基地、学生社团等其他高校子系统各自为政,传统上一般不涉及思政教育。上述情况导致高校学生接受的思政教育时长很短、力度偏弱、零碎化严重。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可以使高校各部门在其与学生接触的本职工作中都围绕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思政教育、思政熏陶,既大大增加了学生与思政教育接触的时长,又使各部门的思政教育有了职业素养这一明确的合力交汇点,从而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三)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性。目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和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以思政教师讲授思政理论课和辅导员召开党团活动、思政班会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思政理论课以纯理论授课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在课堂中加入了一些思政实践环节,也因这些实践带着明显且纯粹的“思想政治”标签而不为一些学生接受。辅导员则大多年纪较轻、职称较低、资历较浅,思政功底和话语权不足影响了他们思政教育的感染性和权威性。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使思政教育在教育主体上不拘泥于专职思政工作者,还可以是专业课教师、实习导师、优秀校友;在空间上不拘泥于教室,还可以是实验室、实习公司、合作社区;在时间上不拘泥于课时中,还可以是双休日、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由此,学生为将来职业发展所进行的校园学习、实习实践、人际沟通等所有培养职业素养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而学生对这种潜移默化的、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的思政教育也不会抵触。

四、应用型高校基于职业素养进行思政教育协同的途径

(一)完善顶层设计,统一工作目标和工作认识

要改变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实验员、团委老师、其他管理服务人员等各自为政、互不配合的局面,高校领导班子首先要从宏观层面完善学校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使思政教育人人有责的理念在制度层面得到落实,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学校要将思政教育协同纳入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的考核指标,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再据此将思政教育协同纳入所属教职工个人的考核指标,并与教职工个人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年度奖惩相挂钩,促使教职工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调动教职工从事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建立教学人员与学工人员的思政教育协同

建立教学人员和学工人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思政教育协同事宜,并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使教学人员和学工人员能有一致的着眼点,避免教学人员和学工人员在思政教育协同上无法聚焦。不少教学人员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良好的教育背景、深厚的专业知识、极佳的教学水平,为很多学生所崇敬,由他们在授课的同时为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导航,强调职业能力塑造与人格品性培养的相辅相成,学生容易自然而然的接受而不会觉得是单纯说教而抵触。教学人员还可与学工人员一起组织职业发展、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班会、讲座、沙龙,将职业素养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启迪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

(三)以职业素养为纽带,建立校方教育与学生社团的思政教育协同

高校普遍有数量繁多、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一些应用型高校还要求在校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因此学生社团是课程以外学生最容易接触的活动,思政教育协同绝不能放弃学生社团这一阵地。应用型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其学生社团有很多以培养实践能力或发展专业兴趣为主旨,对课堂的专业教学起到了补充和扩展作用。学校通过指导、协助这类社团的负责人和骨干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将职业素养和价值理性交互融合,可以使社团的普通成员在社团实践中不知不觉接受思政教育,抵制工具理性。

(四)以职业素养为衔接,建立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的思政教育协同

应用型高校强调培养能直接为企业所用的人才,因此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学生因而具备在合作企业实习的大量机会。应用型高校和企业都希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大学生,具有目标一致性,同时企业崇尚的质量观念、效率观念、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等理念其实和思想政治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学校完全可以和企业协作,构建以企业实际岗位素养为载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形成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培养、共同评价的思政教育机制,使思政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乃至由毕业前延伸到整个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第5篇:协同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

一、协同理论及其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密切关系

(一)协同理论的基本主张协同理论主要研究系统在协同作用下从无序到有序的动态发展规律。协同理论的基本观念是,在系统内部结构反复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中,具有着相似的规律,这一规律可以揭示复杂系统持续发展的内在运行机理。一个系统的运行发展,主要是由构成其整体的各子系统间的共同作用推动的,子系统间关系的协调性与平衡性,决定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与发展水平[1]。协同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正是发现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于解决系统内部复杂问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协同理论的核心原理是协同效应、伺服和自组织。协同效应是系统内部协同作用下的结果,在各类系统中普遍存在。子系统在不同的外部扰动及内部变化影响下,相互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同时还是推动系统内部结构、状态变化的主要动力。当协调作用的影响达到质变水平时,就会促使系统由无序状态进入到有序状态,即产生协同效应。伺服原理描述的则是系统内部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发挥作用的规律,即系统内部慢变量支配快变量,序参量主宰变化过程,其中序参量是一种从无到有,且可以标志新结构形成的特殊慢变量。伺服原理是通过对系统变化临界区域的变量观察中得出的,从慢变量的变化规律中可以分析出系统内部平衡状态变化的走向,而对序参量的把握则可以帮助观察者找出系统变化的决定因素,乃至实现对系统的整体调控。自组织原理描述的是在非外部组织命令指引下,系统内部通过自发组织、协调形成新的平衡结构的作用规律。自组织原理关注的是系统内部的运行变化,自组织的过程并非随意进行的,往往要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则,这种规则并非外部制定,而是子系统协同运行中形成的。

(二)协同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密切关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涉及内容、主体较为多元,所形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复杂系统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可以为协同理论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分析素材。反过来,协同理论作为分析系统运行发展规律的理论,又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运行发展的规律,进而为双创教育的系统研究提供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为协同理论研究提供分析素材。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基于实践的大量研究作为支撑,协同理论也是如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意味着一个较新的系统出现,这本身便为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协同理论研究扩展了素材的来源[2]。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也为协同理论在现象分析与原理检验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这对于推动协同理论自身的创新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协同理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基于协同理论所展开的分析研究,还能够帮助教育主体更准确地找出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而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协同理论的分析结果指导教育实践,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以及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二、协同理论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出发点及要点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出发点一方面,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必须将学生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一切从学生出发。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协作中,也要坚持学生中心和素质本位的原则,即将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发展需要,作为多元协作的出发点,各参与主体应围绕这一出发点进行充分的协调、合作,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发挥协同作用,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工作的关键价值体现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所培养的人才,以及人才在知识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都应当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也是教育工作培养的目标。因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中,也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既包括地方性的创新发展需求,也包括全国范围内各行业领域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只有切实从需求出发,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这也是实现多元协作中多方共赢目标的基础所在。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要点第一,如何在多元协作中突出学生主体价值。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多元协作的出发点,但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因为各参与主体在理念、思维、协作策略、利益侧重方面的偏差,导致学生的主体价值被忽略,变成为完成教育任务或响应政策号召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理实脱节,陷入形式化困境,且由于不关注学生实际,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兴趣,自身素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即便进入社会也无法保证成功达到创新创业目标[3]。第二,如何建立有效的多元协作协同机制。协同理论较为关注系统内部自组织功能的作用发挥,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协作中,系统内部各部分最初呈现为离散的状态下,协作的促成是围绕学生、社会需要、各方利益而实现的。在这一系统中,如不能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很容易导致各方之间的配合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达到资源价值的整体最大化水平。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就是要通过各协作参与主体间的沟通,构建各方共同认可的最佳合作规则,有效发挥系统内部自组织功能的积极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有效性[4]。第三,如何在多元协作体系中把握序参量的关键作用。伺服原理强调慢变量尤其是序参量在系统发展中的重要功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协作中存在着大量变量的参与,要使多元协作向着积极的方向发生质的演变,对其中作为关键变量的序参量的把握也是尤为必要的。高校及其他参与主体如何能够准确找出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并通过加强关注和自主调节措施的运用,把握序参量的作用效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要点之一。

三、协同理论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构建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协同供给基于自组织原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成功,需要依靠多元协作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自发组织和协同运行来提供保障,在非政府政策引导和管理约束状态下,保证多元主体间的整体协调是极为关键的。一致的出发点和中心能够促进各参与主体行动目标、和资源调配方向的统一,这也有助于形成协调和联系多元协作体系内部各子系统的纽带,使整个体系持续向更高层次的平衡状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出发点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是其中根本和关键。因此,在多元协作体系的构建上,首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创新创业资源的协同供给。第一,高校方面应当做好学生个性特征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校本、班本乃至学生小组本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全面强化课程与学生实际相匹配的精准性,注重调动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第二,企业、社会机构、家庭等各方则要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通过有效配合,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发挥各自长处,为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资源条件[5]。第三,高校还应当加强与其他各方之间的资源交互利用,发挥资源的共享优势,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供应链条的完善性。通过在资源供给上的有效协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发挥保障作用。

(二)发挥高校纽带作用营造多元协作的教育生态环境根据协同效应的原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体系而言,能否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决定着多元协作的成败。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体系的构建中,高校无疑是各子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做好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机构、学生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的多元沟通,强化协同效应的发挥,着力构建有益于多方交流、多元协作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6]高校方面不仅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也要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可行性评估、专业指导、环境支持、过程监督等服务。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宏观支持作用,不仅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与支持和保障,还要为高校双创人才培育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总体指导。企业方面则需要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当中,发挥实践基地、校外智囊的作用,同时也要将创新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当中,并将创新能力纳入人才选拔的标准,让学生感受到当代企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倾向。社会机构方面,相关教育机构应当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社会教育的路径,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外部补充,科研机构则应发挥科研工作的带动作用,以此强化科研力量及成果方面的支持。学生家庭方面,应当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意义,积极引导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尊重他们的创新创业选择,避免不当限制或干预,为他们提供自主、宽松的发展空间。最后,在高校的教育引导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支持下,学生个人或团体则应充分运用有利资源,发挥自身创新潜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探索当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7]

(三)立足多赢目标挖掘推动双创教育协同发展的序参量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各环节发展规律的内部变量分析,发现起到决定作用的序参量主要有两类,其一是科研创新成果,其二是各高校独有的优势特色。科研创新成果需要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尝试才能得到,科研创新成果的出现,必然会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知识结构的革新,进而强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在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转化中,又会为社会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关键动力,以此发挥序参量在系统中的作用价值。这就要求高校把握好科研创新这一环节,加大科研投入,协同其他各方加强对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支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科研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率,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多样化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握好高校自身优势特色这一关键变量。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高校自身优势特色往往需要通过大量资源和时间投入才能形成,同时,优势特色一旦形成又能够有效强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能力,凸显序参量的关键作用。因此,要体现这一序参量的价值,还应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塑造教育理念,以及充分结合强势专业和区域需求,打造各高校独有的优势特色,以培育出特色化的创新创业人才。[8]不仅高校如此,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等参与主体也需要挖掘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的优势特色,在多元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驱动双创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协同发展,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勇,王明强,孟宁宁.校地协同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途径与策略[J].教育评论,2017,(07).

[2]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等.“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

[3]谢志远,戴威,徐倩倩.应用新技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以浙江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22).

[4]黄旭艳.多维协同视域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06).

[5]叶正飞.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

[6]郭宇,牛慧,朱学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2019,(07).

[7]李伟.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