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信息技能论文精选(九篇)

信息技能论文

第1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这次研讨会的开展圆了我渴望相识信息技能课未来生长的愿望,使我相识了高中信息技能新课程应怎么上,怎样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相识,尤其是在研讨会上苗逢春教授的专题陈诉中,听了他那明确易懂,简明意赅的语言,更使我茅塞顿开。议决苗教授对五堂课的点评,使我在教学中又积累了许多履历。以下就信息技能新课程革新谈谈本人的相识。

一、创建新型的教学情况,构建教学模式。

要举行教学革新,变化西席的教诲观念是要害。旧的教诲观念即是由西席议决教学、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资助,把教学内容转达给门生大概贯注给门生。老师是整个教学历程的主宰,门生则处于被动继承老师贯注的职位地方。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自动的施教者,门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继承者即贯注工具,媒体是资助老师向门生贯注的工具,课本则是贯注的内容。要突破曩昔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门生自主学习的今世教诲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门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西席由原来的知识教授者变化为门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相助者、参与者。围绕门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门生在活动中得到生长。教学目的的设置既要珍视门生的团体性,又要珍视门生的个体差异和生长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领域不只范围于课本之上、课堂之中,还应包罗门生的生存内容、社会实践等。另外,还应把教学评价看成是一种紧张的教学战略,充实发掘门生的内在潜能。那么,怎样才气做到确切地变化教诲观念呢?

西席在教学历程中应与门生积极互动、配合生长,要处理好教授知识与作育本事的关连,看重作育门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门生质疑、视察、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门生在西席引导下自动地、富有本性地学习。西席应敬重门生的品行,关注个体差异,餍足差异门生的学习须要,建立能引导门生自动参与的教诲情况,引发门生的学习积极性,作育门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本事,使每个门生都能得到充实的生长。

二、要公正设置课程内容和部署课时。

从差异地域差异办学条件的角度来看,我以为课程设置为“多出发点”模式:差异地域、差异年岁阶段、差异学习基础的学习者,接纳差异内容、差异难度、差异要求的课本举行学习。搪塞难以制止的部门重叠内容,必须转变其教学难度、广度、深度,并形成梯级条理。高中阶段应以独立研究、探索和科学头脑本事的作育为主;学校今世教诲技能配置较差,硬件水平跟不上的地域,对大型通用软件和网络信息的处理将是困难的,不能顺应网络化、交互式学习,课程思量部署盘算机基源头根基理和步伐计划等内容,对盘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的应用软件的课程。而具备肯定硬件条件的学校,课程内容增强与科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间的整合,举行网络化、交互式学习。

课时部署对教学革新的进程起到紧张的作用,打个比喻,课程教学就好比是盘算机的硬件部门,而课时即是盘算机的软件部门,是盘算机的灵魂,能使盘算机正常运转。教学的革新,也要课时的公正部署,在高中的信息技能课,每周一个班最少要开两节课时的课程,而且最好能连堂上两节课,对门生的掌握和牢固知识,或开展课题研究等对知识的衔接有很大的资助。我这次加入的天下高中信息技能新课程研讨会活动中,广东省碧桂园学校的李娅老师在《使用因特网开展“非典题目”学习与探究》一课中是这样部署整节课的时间。

教学历程所用时间

建立情形,引入探究主题。4分钟

师生讨论,确定探究领域。4分钟

网上试搜,确定探究课题。6分钟

运行视察表,体系做到师生互动。5分钟

提出要求,部署探究使命。3分钟

网上搜索,整理质料。12分钟

下课前小节。6分钟

一节课下来用的40分钟,觉得到要是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新的课程,门生举行实习、讨论、老师点评、门生演示、老师小结等,时间都非常紧,有点“赶鸭子上路”的觉得。以是我以为信息技能课要革新,必须要偶然间的保证。

三、在信息技能教学革新中存在的误区。

1、要克服教学中只重效果,不重历程的误区。

这就要树立准确的教学观和师生观。我们的教学历程,总是只把结论陈诉门生,很少给门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很少珍视历程。已往有一个教学原则叫“精讲多练”,但讲到了什么水平才叫精,是讲少点才叫精,照旧越细越精?多练,练到什么水平才算好呢?已往我们讲:“要给门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如今行吗?如今,报纸、杂志和网上都有许多许多的信息,老师有一桶水够不够?门生都在信息海洋内中“冲浪”,我们西席要随着门生一起“冲浪”才行。许多的观念都是要变化,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诲的原则,重新审视西席的作用。如今的西席已经不是知识的紧张载体,西席应该成为门生学习的同伴。西席仍然要起主导作用,西席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引导门生应该怎么学习,选择准确的学习蹊径和学习战略;陈诉他们学习的要领,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要领,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教授出去,我们要转变教学原则叫“优讲优练”。

2、教学计划误区。

在教学计划中偏重统一的学习要求、统一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条理性、独立性。因各学校的信息技能教诲的开展情况纷歧样,来自差异学校的门生的盘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以及在一个教学班内门生基础知识广泛存在两极剖析的真相。以是在教学计划中应适当举行分层教学,对差异条理的同砚部署差异深度的实习。

3、信息情况的互动的误区。

第2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信息技术;传统文化;游戏化教学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1]。对于我们来说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毋庸置疑。

那么探索全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刻不容缓。迎面袭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潮流带来更多可拓展的空间。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学生的多元智能,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及重视程度大势所趋。最终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时代的主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生力量当务之急。深入思考、探索,最终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迫在眉睫。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了传统文化明确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历史、形象和尊严的代言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根蒂是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必须以领悟、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条件。近年来国家大力度进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一直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着力点,从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与国家的大力号召相反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却受到了“冷遇”,在教育中遭遇了“瓶颈”。全面分析当今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一)忽略传统文化教育

1.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断层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子女受其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消极和抵触情绪,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缺失和断层。

2.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建设不完善

2012年,某教育机构对全国100家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进行统计,仅有30家高校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其中配备对口专业教师的仅有20%。就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课程出席率小于35%。

(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过度的课程化,任务化,教育推广面狭窄单一。

灌输式教育,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

(三)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情景式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适应性,产生于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反作用于生活环境,与环境共融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脱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水,空中楼阁,成为了书本的文化,“僵死”的文化。

四、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新兴事物、外来文化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除了关注这些“异”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不能只是爱么能助,望洋兴叹,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带来的活力与生机。那么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实施多元多维、情景性、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正适合传统文化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互连网走入千家万户,我们进入了“全城一家零距离,珠穆朗玛在身边”开放、虚拟的网络时代。那么,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是下一步应该探索的问题。

(一)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为传统文化安个“家”。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虚拟仿真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界的风采,是经济旅游的新潮流。那么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显著的技术特点为中国传统文化安个“家”,是初步探索的方向。

(二)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多元智能原理与游戏化学习的“脸对脸”。

让网络游戏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让传统文化为网络游戏填加丰富的内涵。网络游戏的虚拟环境成为传统文化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地。

网络游戏是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的网络游戏也成了新兴产业。正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游戏设计的暴力,不规范占绝大部分因素。从网络游戏设计中入手改善网络游戏的不足,并在网络游戏设计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网络游戏之中,赋予传统文化腾飞的羽翼,同时也赐予网络游戏以圣洁的灵魂,实现游戏化学习。

根据众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游戏化学习的难点主要在于游戏与学习之间相互融合的问题,游戏与学习之间的比重问题。

五、小结

根据游戏化学习的意义我们用情理的精神,利用传统的文化改造虚拟游戏的不足,填补虚拟游戏的漏洞。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能无意识的在网络游戏中领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相反传统文化也在游戏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抑制其弊端,避免沉迷的现象。有机的将传统文化,网络环境,学生的意识结合到一起。三维一体的立体式隐性学习模式。

改变“填鸭式”教学,使学习成为一场有趣的游戏,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使人们不再是对游戏成“瘾”,而是对学习成“瘾”。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在我们现代社会都有其重大的意义,通过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网络的支持,我们更大程度的优化高等教育中的不足,并将传统文化传承,保存下来是非常必要的。

第3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采纳;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0.7;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3-0019-07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前4G乃至5G移动通信技术和高速光纤互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与经营活动和大众生活的互相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繁荣。

组织和个人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发挥效果,信息技术采纳关注的是组织及个人对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相关问题。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信息技术采纳问题一直是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Fishbein和Ajzen的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Schifter和Ai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以及Venkatesh等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都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经典模型和理论。Venkatesh和Davis、Taylor和Todd对以上经典采纳模型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从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和采纳对象视角来研究信息技术采纳行为。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中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论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信息化建设高速实施的背景,展望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方法

本文按照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搜集文献,通过使用EBSCO、JSTOR、Emerald等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搜索工具。按照IT Adoption、IS Adop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Information System Adoption、IT Acceptance、IS Acceptance等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筛选出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文献。为保证所选文献能够代表对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文将文献期刊来源限定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内的国际顶级期刊。包括MIS Quartedy、Inform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Decision Sciences、Decision Suppo~Systems、Journal of Management Systems、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Information systems等。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划分为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以及多元化研究时期,并结合当前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探讨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发展阶段

理理论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1975年由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提出,用以分析态度影响个体行为的现象,主要研究从信息感知到态度形成的过程。理理论考虑到主体的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从主体行为的角度为后来的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奠定了基础。理理论的结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体的实际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行为主体的行为意愿受到主体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影响,主观规范受到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的影响。

(一)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

1989-1995年可以被认为是采纳理论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的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该时期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是Davis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理理论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实证研究兴起的标志。

1.技术接受模型

Davis以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自我效能理论和期望理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去掉了理理论中的主观规范、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这三个变量,认为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只有行为态度这个变量,而行为态度又是信念的因变量。Davis对理理论进行了如下的主要改造:从期望理论模型中提取出感知有用性,从自我效能理论中提炼出感知易用性,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取理论中的主观规范,形成了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假设包括: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行为由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意向由感知有用性和对信息技术系统的态度共同决定。对系统的态度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易用性决定感知有用性,外部变量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地决定使用者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Davis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实际使用行为,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大于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强于感知易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技术接受模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较为开放的普遍适用模型.据此可以了解外部变量对使用者信念、态度及意向的影响,以及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一经提出,引起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Adams等分别利用语音信息和电子邮件两种电子信息系统用户的数据,检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在电子信息系统使用中的重要作用。Segars和Grover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结构效度和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详细检验。Chin和Todd对技术接受模型的稳定性、信度、效度和操作化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检验,发现外部变量对个体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来解释。

但也有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质疑。Gefen和Straub通过对电子邮件使用行为的研究,发现性别对感知和使用电子邮件系统行为的影响差异性很大,而性别差异仅仅是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方面,因而他们认为技术接受模型中舍弃主观规范的做法值得商榷。由于在组织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会受到外界带来的压力,因而应该考虑主观规范。Lefris等发现技术接受模型对系统使用的解释度只有40%,据此推断技术接受模型中没有包含一些重要的变量.只有加入组织和社会变化过程等变量,才能提高技术接受模型对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解释能力。

2.同时期其他理论

受到技术接受模型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用于探索信息技术采纳行为问题的启发,同时期的其他学者尝试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其他模型和传播学领域的模型引入信息技术采纳研究领域。提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 Theory)和创新扩散理论等。这种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带动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繁荣。也为后来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理论扩展而来,Schifter和Ajzen认为个人行为意向不能全部由个人意志决定,常常会被其他个体的行为所影响,所以他们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此,计划行为理论中个人行为意向的决定变量变成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控制信念和感知便利性共同决定。

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变量是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执行某种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估。Hill等研究了自我效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对计算机使用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计算机的先前经验与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信念有影响关系.但并不能直接影响用户对计算机使用的决定,而自我效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用户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Burkhardt和Brass使用纵向研究方法研究了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自我效能对技术创新采纳的影响作用,发现自我效能高的雇员较自我效能低的雇员率先采纳创新技术,也更加明显地提升了自我能力和中心化的程度。Gist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计算机软件培训过程中。自我效能高的参与者比自我效能低的参与者明显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Goodhue和Thompson提出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认为,如果信息技术能够得到使用,并能够很好地匹配用户所要完成的任务,那么信息技术将提高个体绩效。Goodhue和Thompson通过对600名在26个非信息系统部门工作的、使用25种不同信息技术的员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部分支持了理论上的假设。即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决定了技术任务的匹配关系,而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的匹配关系和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共同影响了个体绩效。

创新扩散理论由Rogers提出,传播学认为创新是以一定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在社会系统中进行传播的过程。借鉴传播学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创新持有不同程度的接受意愿。因而接受创新的人口比例随着时间推进,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因此,当使用累计比例曲线来代替随时间推进的正态分布接受曲线时。就呈现为s型曲线,也就是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二)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

1995-2003年可以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研究的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技术接受模型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指出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变量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地描述用户对信息技术的采纳行为,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对信息技术采纳理论进行修正和整合的研究工作成为该时期的主流。

1.技术接受模型的修正

由于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和态度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见解,学者们通过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修正,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Venkatesh和Davis在新的修正模型中引入了能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性过程.改变了感知有用性仅受外部变量和感知易用性影响的关系。并将该模型命名为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模型中的社会影响过程包括主观规范、形象等变量。以及自愿性、经验等调节变量;认知工具性过程包括工作相关性、产出质量、结果展示性和感知易用性等变量。

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改进体现在:一是变量的差异.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舍弃了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态度变量.扩展出包括主观规范和形象等相关的社会影响因素,加入了认知工具过程变量:二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为了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排除了理理论中的社会因素,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衡量信息系统的使用决定;三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深入考虑了在信息系统使用中,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过程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也说明了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2.模型的整合和扩展

Taylor和Todd使用计算机资源中心12个星期内3 780名访客的数据,从中挑选出786个潜在用户行为数据,分别检验了技术接受模型和两个不同的计划行为理论修改模型。结果显示,将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信念结构分解后的模型对行为意向的解释度更高。因此,他们提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战略和实现战略的应用来影响系统的使用,从而给出了对行为意向更加全面的解释。这也标志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开始对多个理论和模型采用整合和扩展的研究方法.例如,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动机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进行综合。学者们发现不同特性的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存在差异,于是在模型中加入若干调节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经验、性别和年龄等是被考虑和研究较多的调节变量。

第4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在2013版《江苏省义务教育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信息技术课程被确定为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者——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反复尝试、不断实践,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提升教研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也因此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1 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分析

通过听课、赛课、与教师交流,发现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已具备了比较好的教学能力,教师能够根据课程理念及对教材的理解设计组织教学,并且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南京市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中,六合区多名教师取得了较好成绩,可以说,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已经具备了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

但是,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整体薄弱,体现在教学论文撰写能力不高、科研意识还较淡薄。能及时有效地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出来,并上升为理论是教师教研能力基本体现,而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撰写论文能力、热情都不高,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同时,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整体较弱,到目前为止只有5位信息技术教师有自己的市、区级个人课题,而省、市、区规划课题没有。是什么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呢?

2 影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究的因素

思想上不重视 很多教师认为教科研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教师只要上好课就行了;还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没办法才去写论文、做课题。

教育理论知识不够 教科研不同于技术,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撰写论文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不缺乏想法,但由于缺少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储备,不懂得进行教科研的方法,有想法不知如何入手去分析研究,缺乏深入思考。

缺乏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小组合作如何进行”“学生上课玩游戏怎么办”等,这些“问题”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而不能及时“抓住”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作意识不强 目前,六合区多数学校只有1名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处于一种“孤立”状态,在学校中几乎没有机会与人合作,长此以往造成合作意识淡薄。

研究时间不足 信息技术学科是非考试科目,学校领导重视不够,随意减少或挤占课时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相当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身兼多职,网管员、资产管理员、学籍管理员、机器维护等,而本职工作——信息技术教学则未能摆上主要位置。在教研活动中,经常会有信息技术教师因学校有事请假等。总之,工作繁忙,角色众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无暇顾及教学研究。

3 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让教师发现问题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展一系列主题培训活动,如《开展主题式单元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等。同时开展相关的科研讲座,如《如何撰写教学论文》《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他们一起疏理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分析研讨,从中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并长期跟踪指导。鼓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做个有心人,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现象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开展活动,增强交流 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人单势孤”,无法进行校本教研的问题,我们除了加大区级教研活动频率,还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将全区学校分为5个教研片,每片由两名区级中心组成员负责,要求每片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互听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活动结束后要有反馈总结,包括上课教师说课及反思、教师评课等。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技术优势,搭建了信息技术学科QQ群、博客群、学科主题研究网站,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

要求教师写教后记,及时进行反思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仅满足于在教学中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及时反思,那他永远只能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平上。我们要求教师不仅反思课堂教学,总结精彩成功之处、思考失败之处,还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课后要反思,课前、课时也要反思。课前反思教学模式和策略,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后要批判性地进行反思,结合各方面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分析思考;反思不仅从自己的角度,还要从学生的角度、从专家引领的角度、从同行的评议中、从与家长的沟通中,甚至“超越自我”进行反思。反思后要写500字左右的反思日记,内容包括教学中的成功失败之处、自己的心得、对教学设计的思考、教学机智闪现、学生反馈意见、同行与专家的点评等,学习和加深理解,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学反思每月整理一次,及时上传到博客群、学科研究网站上,与全区教师交流研讨。每学期还要撰写两篇教学案例,对自己或他人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反思。

引导教师善于总结 很多教师都是经验型的教师,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从没有考虑对这些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时间一长,这些经验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因此,我们在日常教研活动创设一定的研究情境,如进行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论文评比等,促使教师认真总结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形成教学专题论文。这样既可以促使教师把在教学中产生的点滴体会、反思之后产生的新想法与感受及时进行总结,又可以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教师进一步思考。

第5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第三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主任。他在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84年6月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机系,获得控制科学博士学位。他在1990年5月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任跨区域高级顾问,2003年5月兼任联合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工作组高级顾问。

其主要研究领域:战略规划与信息管理、电子政务、信息应用。

信息化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还有什么可深究的。不仅国内这样,国外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观点没有全错,但也不全对。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各国在信息化的推进中有“三争”:第一,争核心技术和产业;第二,争经济结构转型;第三,争应用水平。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推进战略与发达国家存在着重大差异。对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推进只能停留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个层次上,而且,许多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公共领域,无法染指发达国家信息化的“三争”。

这就是为什么安德逊(R. H. Anderson)将世界各国信息化推进的情况按深度和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在信息技术的前沿非常活跃,并且富于创新的国家;第二类,依赖他国研发的先进信息技术,但在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生产方面非常活跃的国家;第三类,利用他国的技术和产品,在应用方面比较活跃的国家。按照这个分类,我国大抵属于第二类。毫无疑问,只有处于上述第一类的国家才能牵住信息化的“牛鼻子”,才有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从信息化的大潮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仅从这一点看,将信息化理解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是不够的,因为用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信息化推进的三流国家。

四要素构成理论框架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许多灾难,我们在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时,一定不能只看到技术的一面,而忽略了社会的一面。事实上,只有将注意力放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上,才是真正抓住了构建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动因。

所谓体系,是一套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组织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思想或原则。那么,什么是与信息化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呢?信息化缘何而来,又向何处去呢?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信息技术唱主角的新纪元。在过去60多年中,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演变和增加,并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显然,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

其次,是信息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应用,使得人类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导致了信息革命的发生。恩格斯最先给出了产业革命的定义:产业革命是指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一次飞跃。这个产业革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在英文里,它们是同一个词,即Industrial Revolution。长期以来,我们将这个词翻译为工业革命,将工业(industry)定义为第二产业,并因而导致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的误解。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长期以来,对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挥之不去。

第三,是信息革命引发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化进程。正像工业革命在全球引发了一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一样,信息革命也在全球引发了一场信息化的历史进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化将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向世界;信息革命发生在美国,信息化将信息革命推向全球。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希望利用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本国、本民族在全球竞争中求生存,求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第四,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将人类社会导向何方呢?导向信息社会。就像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进程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导向工业社会一样,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的进程将会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因而也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概念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目标。离开了信息化和信息社会,我们的现代化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因此,与信息化理论体系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是:

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信息社会

相应地,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体系,就是围绕上述基本逻辑关系中的四个要素,研究它们的理论问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的理论体系或许可以用一棵“信息化理论树”来描绘。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和信息社会这四大主题构成这株理论树的树干。围绕这个树干,可以延伸出许多树支,即信息化理论体系的分支,包括与信息化相关的需要研究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三化论中找寻定位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可以用三化来概括,即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三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三条平行的轨迹。是否还有第四化,比如说,农业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技术的融合是否会带来新的产业革命,目前还不清楚。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来看,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先一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关系,而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不是说工业化后农业化就结束了,信息化后工业化就结束了;也不是说工业化后就不要农业化了,信息化后就不要工业化了。三者并不彼此对立。农业化也好,工业化也好,信息化也好,都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发展的过程。促进它们的相互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三化论为信息化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历史定位,也比较好地解决了对三化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三化论为基础,研究人类文明发展一共包含7个领域:即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自身问题的三个研究领域,以及三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四个研究领域。三化之间一共有四个关系,即:农业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化怎样影响农业化,农业化怎样促进了工业化)、农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怎样影响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怎样影响工业化,工业化怎样促进信息化),以及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转型和信息社会)。围绕这四个关系,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

第6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80X(2015)12-0060-02

作者简介:徐会波(1975-),男,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应用

1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概要

计算机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技术所包括的内容较多,其中电子信息技术是人们所熟知的一项技术,在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应用较多、需求大。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而网络技术又涵盖了两种主要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从信息的角度来分类,网络技术可分成三种技术,第一种是信息存储技术、第二种是信息处理技术、第三种是信息应用技术。网络技术被用到社会各行业中,为经济发展也为社会进步起到了极深的推动作用。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了企业致力于该技术的配套及产品应用研发,同时也促使电子信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研发出更优质的产品,才能在行业中立足,这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满足有较大的好处。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人才,电子信息行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数量需求量增大、要求也更高。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理和应用

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该技术把网络与通信以合理的方式融合起来,开辟了一个新的计算机领域。而人们对网络技术的依赖也日益加深。通常,信息传输发生于不同设备间,而传输过程都依赖于网络技术。资源共享中,TCP/IP是重要的技术协议。TCP/IP的根本作用是:对参与网络的设备提出要求,凡是达到要求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不能达到要求则不能接入网络。通常,在TCP/IP协议的要求下,设备必须经过3次对接才能正常接入到网络中。此外,技术协议还存在于不同的网络层级之间。在每个网络层级中都有不同的技术规定和要求,设备也要满足每个网络层级的要求才可以正常接入到网络中。目标文件在实际传输中,需要提前进行分解,拆解后,整个文件的数据包便被分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这样做的好处是:传输速率能得到大大提升,传输准确性也有较高的保证。信息理论与通信理论的关系密不可分。通常,通信理论需要经过信息理论的检验和指导,才能确定其是否合理。而在检验过程中,信息理论能及时将通信理论中暴露的不足指出来,促进通信理论的改进。在所有的通信技术中,编码技术是极其核心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需要同时依托于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

在目前的数学领域中,代码形式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种代码都能用于通信系统中。只有能够被通信系统正常识别的代码才能用于通信技术中。而编码用于通信系统后通常由两类形式构成,第一种是信道、第二种是信源。调制理论是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理论知识。调制理论可以根据频谱结构来划分,具体分成非线性理论及线性理论两种。这两种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信号存在频谱结构,两种理论在运用中,一种会改变频谱结构,另一种则不会改变频谱结构。在非线性理论和线性理论的运用中,前者与后者相比,前者需要较宽的频带。传输过程中,接收端会进行检测,把接收来的信号进行判断,并把其中的调制信号进行还原处理。要想深入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必须要对上述原理有较深的认识,在对通信系统、通信技术和编码技术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软件知识及硬件知识,对通信系统进行研发及设计。

3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安全

(1)安全问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网络信息层出不穷。有的信息属于普通信息,社会大众都可以浏览。而有的信息则是商业信息,商业信息牵涉到公司企业的机密问题,和公司企业的运营有极大关联。一旦重大商业信息被披露,公司企业有可能被同行攻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被当下的公司和企业所重视。网络信息所暴露的安全问题有:信息窃取,信息篡改,信息破坏。而这种信息安全问题的造成者通常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恶作剧者,这种人往往以恶作剧为主要目的,或者为了显示自身在计算机技术上的水平,从而故意攻击对方的网站,或者以其它方式搜集公司企业的商业信息,并对外公开,导致公司企业利益受损。第二种是商业间谍,这种人可能是同行业的企业私下聘请黑客,让黑客帮忙攻击同行企业的网站,并从中获取商业机密,从而在竞争中占据强势地位。但无论是哪种安全问题,都无疑说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第7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哲学:科学与人文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040-04

作者简介:马兰(1975-),女,广东台山人,哲学博士,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当代科学研究有一个新动向,就是越来越重视对生命世界及意识问题的探索,原来只在哲学范围内对意识、行为、知识和规范的探讨,逐步纳入到科学的研究领域内,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可能。尤其是上世纪末启动的人类脑计划项目加强了对人类大脑的理解,将大脑与人类行为密切联系,探索人的情感、认知、记忆、甚至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其中的核心技术便是脑成像及脑-计算机接口技术。对脑图像信息提取、处理、识别、解码计算读取凸显了以计算思维为特征,以生命网络、社会网络、神经网络为研究目标的计算生物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尤其是生物信息学和整个计算机革命等方面的巨大成功。而这些科学的核心概念便是信息,信息理论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这种范式的转换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需要,正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文化与生活。

一、信息化生存与信息哲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20世纪90年代,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极具诱惑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世界。现在,这一切已经几乎全部成为现实,并且以超出他想象的速度前进。

信息化生存被看成是现代社会区别于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无不渗透着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如果说农业革命带给人们的是丰富的食物,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是充足的商品,那么现代的信息革命带来的则是大量的信息和畅通的交流。电脑和网络的出现并不亚于任何人类的伟大发明,电脑网络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把人从现实世界带到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海量的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被收集、存储和分析。互联网使我们能够随时看到文化动态、公众舆论、政治事件、商务消息,无论是宽带网、无线通信还是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传送到越来越多的人手中。人们正在享受信息革命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交通、医疗、金融、教育领域中的众多技术要依赖于微处理器来进行操作,众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所需的基础设施也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信息技术已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经济而又高效的解决许多复杂社会问题的方法,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社区管理、电子健康医疗等。今天的现代文明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的生存方式独领,迅猛发展,“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与信息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视为一个工件,或是视为人类实现其目标和成果的工具。信息技术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侵入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当人们要实现某种目的,信息技术就会实现某种影响力,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和方式方法。美国科学院列出的21世纪的重大挑战的工程——医疗信息科学、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脑研究工程,几乎都是信息科学与其它领域的交叉学科。在整个21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将与生物、纳米、认知等科学技术交织在一起,向各个行业渗透,能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要素。不仅如此,信息作为最重要的资产成为不同组织和个人争夺聚集的对象,脱颖而出的信息网络成为权力、财富和智慧的象征。技术决定论观点认为,互联网的开放式和非层次结构或多或少也可以导致运用它的社会变得更开放,人的自由度无限增大,以致在网络世界里“你想怎样就怎样”。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但依赖计算机延伸了自己的脑力,使人类生存能力得到了飞跃,并且创造了虚拟生存的方式。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电脑,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信息社会的权力话语为当今世界产生了弥漫性的影响。海德格尔早就将技术作为批判的对象,阿尔伯特伯格曼认为技术是一种表现的态度,现象学家认为技术体现的是与人类关系的现象。但是。作为人类实现其成果与目标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不应当只被塑造成为实现权力话语的工具,这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也不利于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在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中,任何人都有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的机会和权力。在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是人们具有获得信息、思想和知识的自由与能力,消除获取经济、社会、政治、卫生、文化、教育和科技信息方面存在的障碍,加强公用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所有人均能有平等的机会普遍获取科技知识、创造和传播科技信息。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宣言》中指出,未来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要使个体、社区和所有阶层人们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社会范围内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以发展为目的的信息社会,使其成为人人能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工具。包容性信息社会使信息技术成为21世纪现实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最有力的工具,信息科学技术会成为满足人们生活与文化需求的主业。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将先在的生存态度转向了现存的世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创造出更具智慧更理想的工具,构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一旦技术上允许,世界就会以特别的方式呈现,作为人存在的意义与行为的表征。

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视为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信息技术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成分、一个成员、一个要素,或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系统中一个要素的改变尤其是一个重要要素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要素或是整个系统的变化。在工业社会中,机械代替人的体力,制造业是主导产业,大量生产耐用品,现代工厂作为物质生产的中心,是整个工业社会结构中的象征。而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代替人的脑力,以知识产业为主导,大量生产知识和信息,信息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信息公用事业成为社会基本结构和象征,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渗透式的,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服务全社会为价值目标,为整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今天,我们把智能手机挂在腰间,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上网冲浪成为社会生活中常态,甚至我们的大脑也可以被扫描成图像信息交给技术去处理,这种围绕信息而进行的技术革命,根本性的影响了我们的出生、学习、工作、生产、消费、梦想甚至死亡的方式。通常人们没有考虑到这项技术产生的复杂因素,而当今的社会已然处于信息开发和设计的复杂进程中。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似乎有很多其他选择可以排除这种技术的出现。比如文化、政治或是经济因素。如人文主义者以侵犯人的自由为理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技术,对现代技术进行反思与批判。但这些批判并没有考虑到技术本身已是复杂和微妙的社会进程的成果,不单是某种文化或是政治力量完全能主宰的,而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一种方式,信息化生存已将信息技术深刻镶嵌入社会结构体系中,作为一种无法退去的浪潮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一员。

信息化生存将人的意识、情感和道德信息化。从信息的角度考察人的认识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主流,当然这也得益于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认为能发现与人的意志、情感、品质、道德等相关的大脑物质的态度不再停留在哲学层面的争论。实证的突破性的科学成果不断涌现。获得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磁共振成像以及以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吸收并整合了信息技术在内的不同技术,在获取、编译、传输、变换、存取、加工、创造、控制图像信息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科学家通过脑成像技术可以获得人体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许多图像信息,对人的情感、意识和道德决策进行更全面的人工机器的模拟和计算,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在实践层面上,神经科学家已经能够做到用脑扫描的方式进行心理检查、提高人的注意力、增强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但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发展到用大脑器官、肢体来交流意义,实行大脑对话,而只能借助感觉器官、肢体来交流大脑劳动的结果。于是,人脑的内部信息必须由外部表达才能被感知,因此作为信息化存在的人也就离不开信息技术。口]通过信息理解人的意识、情感甚至道德与大脑物质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生存通过编织一种共同的信息符号描述、模拟、控制人的认知状态,趋向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代替人的脑力,成了一种迫切的文化需要。

二、信息哲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哲学

信息哲学是在反思信息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一方面以人文学者对技术的批判为路径,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以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批判,认为技术遮蔽人的自由,会给人类带来危机;另一方面则是科学领域内建设性的发展,以人工智能、逻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等意向性科学的发展提出的哲学问题而向前推进。

信息哲学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目前对它的称谓还没有统一的专门术语,信息哲学、计算机哲学、网络哲学、数字哲学、人工智能哲学、计算机伦理、计算机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等定义实际上具有同等层次的意义。总的来说,“计算机哲学”和“信息哲学”使用得更广泛,“信息”术语倾向于信息系统,“计算机”与“计算”一词涵义相同,计算机科学是作为交叉科学出现的最常用的术语,它应用了数学及3D建模可视化和计算机模拟方式,高效处理大型数据集。但数据并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的源泉。

从目前学界的术语使用情况看,信息哲学似乎涉及到更宽广的领域,包括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科学方面,有计算机理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信息哲学与当代新兴的生命哲学、工程哲学一样,有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只谈论本体论与认识论要素的特点,还包涵着价值论的研究,如信息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等应用伦理学方面的内容。信息哲学已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目前。信息哲学在本体论方面关注的是“信息转向”(information turn),即追问信息的基础性地位,探讨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信息?这个问题在不同的领域和时期答案不尽相同。在20世纪初维纳较早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把信息比作负熵,这种实用主义体现了一种自然的科学的方法,供人们在经验层面理解信息。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操作存储数字实现运行程序的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的问题首先得到探讨,20世纪50年代,生命科学中的信息证明了遗传特性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数字代码生成的。信息代表着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一词是从可以测量的科学知识中转化来的代名词,如在物理学、生物学中可以认为,信息是对行为的通知,从发出到接收通知的接收器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并确定信息。现代通信理论则是决定信息如何传递与接受的数学式的量化通讯。当从哲学上谈论信息的本质时,维纳强调了信息不同于物质的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也给哲学家提出了新的命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信息作为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开始得到哲学界的承认,“信息”逐渐成为哲学的一个独特话题,其核心思想通常是来自哲学家达米特(Duramett)的观点。达米特认为信息是比知识更基础的概念,知识代表所有人类保存的信息创造,包括人类头脑中的信息与各种书籍及网络提供的信息。我国较早对信息哲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邬煜教授认为。从信息的存在方式来看,信息不是一个具体的直接物质存在形式,信息是在表征、表现、外化、显示事物及其特征的意义上构成自身的存在价值的。本体论层次上。信息被视作为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是世界的本质和说明一切现象的终极原因,超出了物质或意识的本体。

信息哲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哲学。根据西方信息哲学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哲学家F.弗洛里迪(Floridi)的定义,信息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学科,涉及到信息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包括它的计算和流程,以及信息理论的应用和计算机方法中的哲学问题。佛洛里迪的定义十分广泛,包括了信息理论与哲学问题。2002年,佛罗里迪在《什么是信息哲学?》一书中以人工智能哲学命名了还不成熟的信息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目标是理解人和机器中基本智能的计算原则,发展以信息和数据作为计算的基础,与人沟通、感知并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刘刚认为,信息的科学研究不仅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信息理论的哲学方法,还为信息社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系统论证,形成了与其他哲学分支并立的新的理论体系,引导并规范着信息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信息哲学将信息的某种形式或关联现象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力求探索其在人类文化和一切领域中的极限功能,以及穷尽其认识论、价值论甚至本体论意义,由此导致的是一种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使得以信息作为本体出现时。可能引起我们眼中世界图景的巨大变化,甚至导致一个物质的世界完全变成了一个信息的世界。美国学者亚当斯(Fred Adams)和瑞典学者斯莫克维奇(Gordana Dodig-Cmkovic)指出了科学哲学的范式正走向信息哲学。邬煜教授认为,信息哲学是信息科学的哲学理论的层次,是对信息问题的哲学方面的考察,是对信息概念和信息原理的哲学层次的概括,诸如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信息的质和量的哲学表述,以及信息作为一种普遍化的存在形式、认识方式、价值尺度、进化原则的一般性理论等等,都是信息哲学所应考察的方面。信息哲学本身又可以包括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方法论、信息进化论、信息价值论等诸多哲学领域方面,并且这些领域方面还可以再包括若干个子项分支哲学学科。

在认识论层面,信息哲学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对机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与意义概念的探讨。如:机器能思考吗?机器有自我意识吗?机器有灵魂吗?研究以主客体关系为主线,运用信息的观点和方法对回答基本上是针锋相对的,对问题的解答形成了各种争论,争论在很多形式上具有启发性,并揭示了问题的重要性。大量数理逻辑的结果显示机器的能力还是有限度的,著名的哥德尔理论表明了在任何充分有力的逻辑系统中确切阐述的陈述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除非系统本身不一致。哥德尔定理证明了任何特殊机器的能力是有限的,然而它只是说明了应用于人类智力的限制作为规则既不完备也不一致。此外,还有更多实用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诸如,机器的设计通过图灵测试了吗?机器能创造专家承认的天才式的人工作品吗?如作曲美妙的音乐、写诗、文学评论。通过机器推理能证明理论吗?能具有某个领域中最顶尖的知识吗?能扮演为专家系统吗?例如,医生的准确诊断等。我们是否需要类似人的特点的机器?也就是说普通人一般行为的表现与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能够完成实现人类理想的抱负是有区别的,显然后者更能指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只是计算机中一个稳步增长的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发现了用机器进行模式识别、学习、解决问题、证明理论、打游戏、归纳与概括、语言处理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肯定,各种人工智能程序不能等同于人类意识,因为人类意识揭示的每个领域都非常的专业。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寻找到任何唯一令人向往的“一元化理论”或是某种未知的“基本原则”,正如20世纪初对经典物理学构建一元化的机械式理论的失望。

三、信息哲学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随着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强化其独特性、排它性、自我发展的逻辑性,独立走自己的道路,科学与人文的分离趋势明显,自然科学取代宗教成为思想生活的重心。自然科学对现象分类和普遍法则感兴趣,追求纯粹的客观性,主张科学价值中立,要求科学实验具有可重复性、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和可预言性,依赖于理想式的近似和概括的方法。而艺术、历史、文学和哲学转向研究存在者的意义,对人类生命的各种感受、体验进行解释,具有独特性、个体性的特征。但实际上,科学与技术根本不可能价值中立。在事实与人工制品、过程与程序中都有价值的体现。所有事实都是理论负载,并且所有的理论是价值负载的,即使没有明确的给出价值系统。史蒂芬?温伯格甚至认为:“性别歧视、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或资本主义不仅充斥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甚至会影响科学结论。”

人文学的本质是探索、维护意义并为价值辩论,这是文学、戏剧、美术以及哲学、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的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脱离道德、美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的目的,科学家很少反思科学活动对道德、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怀特海这样定义了事实与价值分离的现代世界:“17世纪产生了由数学描述的科学思想图景,是出于数学家的功利。科学的巨大成功一方面收益于物质,一方面是意识、感觉、承受、推理,科学是最具体的对事实的扭曲。因此,现代哲学遭到了毁灭,表现为三种极端的复杂方式,一种是将物质与意识作为相等同的二元论,另两种是对立的一元唯物论和一元唯心论。但这种欺诈的抽象性从未能克服固有的混乱,是17世纪科学谋划的结果。”在怀特海看来,科学与人文的分离恶化了对科学技术自身的培育,使它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成问题。

信息哲学成为科学与哲学对话的新领域。20世纪纯科学的研究进展乏力,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大技术则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科学家开始审视规范与价值领域,把真理与意义带入科学范围内,形而上学的观点被修改。传统中属于哲学或宗教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如: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意识?如何理解自由意志?意义是什么?与意义有关的问题——真理、证据、符号操作、形式以及如何使符号获得意义等,现在都纳入到了科学领域内。计算机以其令人感兴趣的方法和技术为澄清与洞察以上问题成为可能,并扩展了科学与哲学的对话领域。另一方面,哲学家对与信息本身没有直接关联的新问题发生了兴趣,例如,什么是互联网?它对个人隐私产生何种影响?用处理器写字与传统的笔纸书写的区别?如何用移动电话通信改变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怎样实现一个符合大众福祉的包容性信息社会?这些新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与伦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围绕着构建的信息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讨论,以及从物质对象为主体的技术化生存到以创造负载主体命令的信息与计算机机器合一的信息化生存的转变,以哲学关怀的方式审视科学技术的影响。

信息哲学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信息哲学的兴起不但与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相关,也取决于哲学家关注点与视界的转变。无论是技术悲观主义者还是技术乐观主义者,当信息化生存已成为人的生存常态时,有助于掀起多元化的讨论。不管如何定义信息。其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功能已是大多数信息哲学研究者的共识。作为实现在世界各地瞬时传输信息可能的计算机加强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储存、组织和信息操作的活动。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的过程。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和把握且有一定的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目的、手段、方法和活动,信息又具有社会属性与人文属性。计算机作为艺术家、工程师、科学家和学者新的工具和工作交流的新方式,更加以人为核心,为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工程达到一种新综合成为可能。计算机本身是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它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工制品,思想的物化试图使知识结构化、信息化,包括对计算机本身的信息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以人为核心的理想创造了新的环境。信息技术兼具自然与社会两重属性及与此相关的将信息视为超出物质和意识的本体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同时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的特征。因此,在将信息技术视作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交叉领域的意义上,关于信息的哲学思考可能而且必会同时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视角展开,这就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主义的研究建立在信息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基础上,追求对信息的精确、客观乃至定量的表达为其重要的特征;人文主义则将信息视为一种人文现象,从信息的角度丰富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在突出信息的作用时并不舍弃人是中心的理念,从内在方面展开对信息的分析,以阐明信息技术本身的概念、方法论程度、认知结构以及客观的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把人的信息化生存方式看作是了解各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反映的是技术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这就是说,信息哲学的发展有一个从自然到社会化的过程,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越来越明显地将信息技术与社会文化相整合。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评价信息技术是一种挑战,信息哲学正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美]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任小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肖峰,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刘刚,当代信息哲学的背景、内容与研究纲领[J],哲学动态,2002,(9).

[5]Dummett,M The Origin of Analytic Philosophy,London

Duckworth,1993.

[6]Floridi.L 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J],Meuphilosophy,2002,(33).

[7]Dodig-Crnkovic,G.Shifting the Paradigm of Philosophv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and a New Renaissance[J],Minds and Machines,2003,(13):521-536.

[8]邬妮,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第8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实践 教学技巧 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快速发展后出现的新的学科,其具有包涵科学种类丰富、技术能力要求强、应用范围广、实践环节多等特点,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信息技术已成为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和社会技能的重要学科之一。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起步及推广较晚,所以,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研究便成为现阶段推进计算机技术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稳健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自身优势资源,培养起符合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教学先进教学理念,使信息技术教学拥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拥有更加成熟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之所在。[1]

一、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随之发展并推广开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各领域的作用不断增强,所以,在各级学校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发展主流,就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来看,其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已初步构建起以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大中专教育阶段为整体框架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针对小学及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学生;普通高中阶段则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大中专阶段则主要针对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的学生,其覆盖面积以涉及到教育体系的每一环节。

2.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结构已建立起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结构体系。该体系中,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认识信息技术中的主要设备,能够熟悉操作设备;普通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则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办公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大中专的信息技术教育则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程序编辑等复杂的信息技术。

3.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已初步构建起来一套针对不同阶段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纵观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来看,我国信息技术已初步构建起来一套符合我国教育体系的计算机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其包含了信息技术理论教育和信息技术上机操作教育两方面,保证了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习。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呈现良性发展、健康发展的势头,总体上看,信息技术教育已形成了符合我国教育体系的教育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在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组成上,已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完善的知识体系组成,但是由于我国复杂的教育教学空间组成,各地区较大的教育教学资源组成,使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仍存在有较多问题。[2]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实践教学技巧应用分析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开放性、技术应用实践性、科学技术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创新相关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中相关教学技巧的运用,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以更加实用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实践教学技巧,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信息计算方面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采用实践教学技巧尤为重要。

1.课堂理论课讲授中,融入计算机实践操作讲解,便于学生直观感受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由于计算机理论的科学性较强,所依在传统理论课中,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往往较为枯燥,而适度在理论讲解中加入实践操作讲解,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能够直观感受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及后期效果,使理论课中理论讲授变得简便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绘画板使用理论讲授一节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终端,在结合课本知识讲解的同时,在投影仪操作演示中,多绘画板下每一窗口、工具进行逐一操作,之后可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便于理论知识学习。[3]

这样的教授方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教学技巧,增加了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适当加入互动教学环节,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信息技术理论可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从而改变了传统理论讲授往往只依据课本作为唯一的教授工具,使传统沉闷的“填鸭”式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上机课中,通过主机控制终端,教师先就上机操作内容进行演示,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演示流程自主操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针对问题予以解决。由于计算机上机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较多,操作困难,导致上机课难以发挥实践课程的作用,而教师在上机课中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技巧,通过教师实际演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操作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计算机办公软件使用上机操作一节中,教师在上机过程中,通过主机控制终端,通过实践教学技巧,亲自演示办公软件的打开,操作,调节行间距,调节字体颜色、首行缩进等知识点,之后让学生自主实践。

这样的讲授方式,改变了传统上机课,教师只负责管理计算机房设备的管理员角色,使教师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操作中去,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全新的学科,由于其科学性、复杂性、时代性等特点,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技巧能够在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周小颖.信息技术中的教学策略[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4):21~23

第9篇:信息技能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效用和价值概念的剖析比较,以及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两种理论体系的分歧与综合,提出终端用户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效用评估。同时以IT最新发展趋势为依据,提出IT效用研究的意义在于克服信息技术悖论,同时促进IT以人为本。

在传统数据处理环境下,用户跟IT/IS的交互是通过分析员或者程序员间接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向智能化平民化演进,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跟先进的技术直接进行交互。在终端用户系统环境下,用户直接跟应用软件打交道,输入信息获取所需。

当信息技术越来越面向大众的时候,当信息技术内在形态和潜在形态的使用价值必须与人的要素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实现和满足用户需要的时候,对终端用户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效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效用及效用价值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心中有两个顾问:一个是快乐,一个是痛苦。前者相当于我们后代人说的效用,后者相当于反效用,都是可测度的。价值理论是一切评价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一切生活与生产活动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依据。

(1)价值与效用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任何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等对于主体的实际意义,或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信息技术的价值就是信息技术对于人这一主体的满足关系,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进一步说,价值便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该“效用论”价值定义不但符合常识,而且在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

效用就是客体对于主体“欲望”的满足程度。客体满足主体欲望的程度高则效用大,反之,则效用小。这里所说的效用不同于使用价值,它不仅在于客体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欲望的客观的物质属性(如面包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还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本文所探讨的是信息技术效用,而非信息技术价值。目前,理论界对于价值理论的看法还不十分统一,存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新古典主义的效用价值论的对立。

(2)效用与使用价值对于采用效用而非使用价值这一概念,因为理论界对这两者的涵义是否相同也是有所争议的。基本的倾向是这两个概念不完全一致,可能在某些前提条件下会相同,但是在没有语境的前提下,这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亚里斯多德说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一样,都是商品对人的效用。比如:鞋可以穿,也可以用于交换,两者都是鞋的用途。

(3)两种价值理论的综合新古典主义的效用价值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作为对立面出现的,代表了两种主流经济价值理论。虽然两个学派的争斗一直未停止过,但是,目前更主要的发展趋势是互相借鉴与综合。

两种价值理论体系并非完全对立。正如物理学中对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也争论了几个世纪。根据现代学者对两种价值理论的综合研究,价值是劳动耗费价值对效用价值的关系,商品同时具有效用性和劳动性]。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是分别从这两方面来度量社会财富的。

劳动和满足需要是人的生命过程的两个侧面。劳动价值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衡量某一客体的取得需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适用于以社会或群体为主体的价值评估;效用价值论则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衡量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适用于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的价值评估。

2 信息技术效用观

(1)信息技术效用评估前面讨论过价值与效用的关系,由于存在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两种价值理论的分歧,价值是否等同于效用一赢是争论的焦点。

本文并不纠缠于这两种价值理论孰是孰非,前面的讨论已说明:效用价值论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衡量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适用于以组织或个人为主体的价值评估;效用的本质在于对人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边际效用价值论极力倡导了“人的需要”,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

终端用户环境下以组织或个人为主体的,对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估,也就是效用评估。因而是符合效用价值论的,也并不违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个体需要差异影响使用价值大小的评价未给予深入探讨,而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这一方面做了分析。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商品,同时具有效用和劳动耗费二象性。即信息技术价值同时具有劳动性和效用性:劳动性是指信息技术的形成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包括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效用性指信息技术对用户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或有用程度。

对于信息技术价值的两方面到底哪一方面的评估更重要,回答是显而易见的。

同一种实物商品可能具有多种形式的效用,对于不同效用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类的一切商品生产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和信息商品生产,都不能脱离满足人们需要的性质,否则就会毫无意义。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理应围绕人的需要而进行。

这里把“人的需要”摆在了重点研究的位置,正如杰文斯所说:物的效用就在于对人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快乐”与“痛苦”是人心中的两个顾问(柏拉图)。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必须把“人的需要”放在首要的位置。索罗悖论从某个角度说明了信息技术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应用中,没有明显的提高组织成员的业绩和表现。这同时意味着信息技术使用价值的挖掘和发挥离不开人的因素。一项再完美的技术或是一个表面功能再强大的信息系统,如果没有人的全权参与、消化吸收和深层加工,就不能完全发挥信息技术内在的潜在的使用价值。

(2)IT效用计算所谓效用计算,指企业根据需要弹性购买、使用计算机资源,以便提高使用率,节约成本。通俗的说,使用IT可以像用水用电一样,用多少买多少。目前,IT公司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效用的相关解决方案。美国新出版的《商业周刊》在其“未来技术专版”中发表文章指出,效用计算、传感器网络、塑料电子学和仿生人体器官是全球未来的四大高技术产业,它们将掀起新的产业浪潮。

根据美国《IT时代周刊》报道,近年来,企业CIO们面临着两难处境:一方面,公司需要从现有的应用程序中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有效性;另一方面,CEO和CFO们却希望降低IT运营的成本和风险。企业信息系统一直存在设备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根据美国IDC报告,该数据中心一般使用率仅为35%。为了克服IT设备浪费和使用率低下的弊端,IBM等公司提出了一种“效用计算”的理念:即如果需要计算能力或信息技术时,只要付费,一插电插头便可获得,方便实用。很多专家认为,效用计算将像数字化浪潮一样席卷信息技术界。

3 信息技术效用研究的意义

对信息技术效用的研究,一方面,为了克服信息技术悖论,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也是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得IT真正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克服信息技术悖论尽管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急剧增长,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并没有在统计资料上发现信息技术对生产带来的相应收益。专家们对这一现象作了一些解释,常见的4个解释因素是:①度错误;(张备基础不足;③质量糟糕的软件和信息系统;④学习的滞后。除前面两点可能存在的客观原因外,IT/IS本身的质量和用户学习的滞后都是与信息技术效用有关的问题。

当信息技术越来越面向大众的时候,当信息技术内在形态和潜在形态的使用价值必须与人的要素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实现和满足用户需要的时候,对终端用户行为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企业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组织,既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信息技术广泛推广和使用的主要领域。但是大量文献都表明,人们很难充分掌握并应用新的技术和软件,这就使信息技术应有的商业价值被延迟实现甚至抵消了。

(2)促进信息技术以人为本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产效益,就是为人类而服务的。技术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我们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沉溺于技术本身,要特别强调信息技术效用,关怀人的需要。

如果把信息技术比作是输水的管道,那么,管道中传递的水应该是我们最关心的东西:是否优质,纯净度如何。同理,信息技术是用来传递优质信息的,用户更多关心的是信息质量。而不是通到办公室的管道建设。然而现实情况是,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热衷程度盖过了信息本身。各公司中的“信息系统”部门几乎毫无例外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软件及通讯网络的采购、连接和维护上,所谓的“首席信息官”实际上成了首席技术管理官。这种迷恋技术的结果如何呢?专家认为,过去40年是“数据时代”,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信息时代”。现在,在商业信息领域里,是到了我们将重点放在信息上,而不是放在技术上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