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幼儿游戏教案精选(九篇)

幼儿游戏教案

第1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指导;基本现状;个案研究

幼儿园是幼儿的启蒙教育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是以娱乐为主,知识为辅。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为幼儿创造一个愉悦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基本现状

1.幼儿园游戏时间的安排

幼儿园里游戏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是阻碍幼儿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加上幼儿处于特殊的年龄时期,对世界上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快乐,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国幼儿有关的政策法规中明确指出,幼儿园需要保证充分的时间去开展游戏,确保幼儿可以进行有效探索,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我们发现幼儿每天的游戏时间只有一个小时,而教学活动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导致幼儿的游戏时间严重不足。在实际幼儿教育中,我们发现教师开展游戏时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排队和组织上,使得游戏时间安排不合理,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时候,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时,幼儿刚刚沉浸在游戏之中,教师很快就结束游戏,使得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新的玩法,不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同时,幼儿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幼儿的反应能力,可见,合理安排幼儿的游戏时间是很重要的。

2.幼儿园游戏材料的使用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园的玩具种类过于单一,数量也较少,许多游戏材料是以结构玩具偏多,多为积木玩具,关于智力和体育方面的自制玩具较少,玩具的更换率也偏低。许多玩具已经严重破损,不能开展游戏。另外,由于幼儿的自制玩具较少,一般都是游戏结束后,教师要求幼儿将玩具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玩具的使用程度主要是以教师分配为主,许多玩具由于放置的位置较高,都不准幼儿随意使用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数量是制约幼儿开展游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游戏中需要多多支持幼儿玩游戏,特别是针对自己喜爱的事物进行自制玩具。当然,幼儿园也不可让游戏材料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幼儿教学目标和幼儿的需求,定期更换游戏材料,使游戏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刺激幼儿动手操作和发挥想象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教师缺乏对游戏的指导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需要教师对幼儿做好组织和引导,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工作,培养正确的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童年的快乐,进而获得生活和学习的技能。教师虽然知道应该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但是具体的方式方法还很模糊,由此可见,教师缺乏对游戏指导的正确思考,教师缺少游戏的实践性经验,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知道游戏对幼儿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真正发挥游戏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教师对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

1.做好游戏教学的充分准备

游戏材料的提供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首要条件,影响幼儿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园放置更合理的游戏材料,帮助幼儿拥有更多的玩具可玩。做好充分的游戏教学准备,为幼儿适当添加一些手动制作玩具,增加原来的材料成本,让幼儿可以亲自制作喜爱的玩具,开发幼儿的大脑,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中的主角,增强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投放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尽可能考虑幼儿的不同需求,不能让材料一成不变,定期更换幼儿的玩具,适当添加一些可生成的游戏玩具,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明确好游戏指导的重要性

幼儿园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机构,需要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有专门的教育性指导,不可让幼儿的游戏活动成为一项纯粹的活动。幼儿园开展的游戏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与家庭游戏不符的特殊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一定要树立好正确的游戏指导规则,并一直遵循这种规章制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获得身心发展,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开展游戏,逐渐学会玩游戏,从游戏及时记录心得,真正掌握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优势。同时,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的控制欲不可过强,以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幼儿的启蒙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变得更加聪明,真正发挥游戏的优势,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接受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3.创设和提供良好游戏的时间

游戏环境是幼儿园为幼儿创造的重要场所,需要考虑不同游戏种类和不同游戏器材,教师需要将游戏场地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对幼儿的游戏空间加以扩大,为幼儿积极创造自由游戏的环境,鼓舞幼儿与其他同伴之间互相合作。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加充分的游戏时间,尤其是幼儿在进行自由游戏时,教师需要对每次的游戏时间都做合理安排和控制,让幼儿在合适的时间里玩得尽兴,可见,不同的游戏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需要教师在开展游戏时有不同的时间安排,真正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控制游戏时间时,一定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合理区分好时间要求,时间过短,幼儿玩得不尽兴,也会丧失对游戏的兴趣,而时间过长直接影响幼儿玩游戏的质量。

4.提供适宜丰富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的选用直接决定幼儿的大脑开发,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需求,确保游戏材料的安全性,更要注意放置游戏材料的目标性原则。在放置游戏材料时可以结合近期推出的游戏主题和活动需求,真正引起幼儿的动手欲望,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更加积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游戏材料进行动手操作。材料的投放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时刻跟进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补充和调整,让幼儿每天都可以看到新材料,不断享受游戏的乐趣。游戏材料的选择也一定要考虑安全性,以防幼儿不慎食用,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游戏材料是不断地更新换代,还需要切实考虑游戏对幼儿的影响,多选用一些具有生成性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当然,材料的投放,还需要考虑同伴之间的合作玩耍,适当减少材料,教会幼儿自我控制情绪,这样真正发挥游戏环境的教育作用,不断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需要对游戏教学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仅要关注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作用,还需要考虑游戏的价值。只有正确认识游戏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健康发展。教学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游戏的重要性,还需要在指导中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让幼儿玩得尽兴,更加喜欢幼儿教育。同时,还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不断更新游戏材料,多放置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可以随时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游戏作品,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吴卫杰,徐润笑,等.教师游戏指导策略使用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幼儿教育,2013(34).

[2]魏洪鑫,丁海东.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违反规则的体验与反思:基于6则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第2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无所事事时――暗示介入

案例1:“星巴克”游戏中,两个服务员趴在吧台上看着过往的行人,无所事事的样子,生意比较惨淡。于是,老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用语言暗示:“怎么今天生意不太好?不如你们来一个“星巴克”限时优惠?或是买一杯送一杯的促销活动?”主意不错,孩子们开始热情吆喝:“来,买一杯送一杯喽,免费品尝!”这下,好多孩子过来品尝了,味道还不错,没想到两个服务员还能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推出“喝咖啡,免费阅读图书活动”,创造性地丰富了游戏,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

《指南》中指出:“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用语言适时暗示介入幼儿的游戏,使原本无所事事的幼儿继续投入积极的游戏,同时拓展和提升了幼儿的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进而提高了幼儿的游戏交往和水平。

角色不符时――情景介入

案例2:警务室游戏中,“警察”横冲直撞,拿着警棍到处乱跑,有多个幼儿告状说“警察”打人。于是老师创设情景说:“你好,警察叔叔,那边的出租车司机行驶相撞,正在发生争执,需要你去协调。”“警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于是有模有样地过去说:“司机朋友,请注意看路标行驶,这是你的行驶路线……”

《指南》中指出:“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心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本案例中,幼儿游戏出现与角色不符,且违反规则、攻击性等行为,教师适时创设情景介入游戏,既不破坏幼儿的游戏气氛,又尊重了幼儿的自主性,使扮演警察的幼儿真正理解警察的含义,促进游戏的有序进行,也避免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偏离主题时――试探介入

案例3:“新闻中心”,开始时幼儿对报刊上的新闻用剪贴、报道的方式来播报,没过多久,幼儿都在剪贴和装饰,播报的时间却没有了。老师试探着问:“你们想去采访点心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问问他们今天可有新产品或新书?”这下使游戏进入了一个有趣的通道,爆发出许多闪光点。幼儿纷纷采访建筑工地造了怎样的房子?点心店的新品味道如何?今天去哪里春游了……并用画画、拍照等方式记录,播报时拿着记录纸,讲述着自己的见闻。

《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本案例中,教师的介入为幼儿游戏创设了更自由和谐的氛围,支持幼儿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和生成新的游戏。

出现纠纷时――规则介入

案例4:建构区游戏中,明明搭了一座漂亮的城堡,但作品还没完成,第二天他继续来到该区想继续,发现自己的作品正在被天天拆除,于是两人发生争执,明明要天天恢复她的作品。根据规则幼儿的建构作品,最多可以保留一天的时间,然后就拆除且收拾干净。于是,老师先肯定了天天是按规则行事的,但又把这一问题向幼儿提出来,讨论是否有必要改变有关积木作品保留时间的规则,经过讨论新制定的、更具体的规则“出炉”了。

《指南》中指出:“在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行为及时肯定。”游戏规则能使幼儿更主动、自由、有序地活动,但规则并非神圣不可改变。本案例中,规则不再符合原先构想的目的了,教师及时介入,引导、鼓励、帮助幼儿参与制定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自己制订的游戏规则中,尽情地游戏。

失去兴趣时――设疑介入

案例5:大班科学区中,幼儿玩吸管将乒乓球从一个瓶子放入另一个瓶子。开始很感兴趣,渐渐掌握吸的技巧后,就不感兴趣了,有的纯粹是满足吸的动作。老师介入:“这几天我发现你们都能用吸管将乒乓球移动位置,谁能用吸管吸住别的东西并移动位置。”以后的几天里,幼儿尝试用吸管吸布料、积木、纸等,发现了许多问题:吸管能吸住轻的物体,重的物体比较难吸;吸的时候要坚持住,不能松气……

《指南》中指出:“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本案例中,教师的适时设疑,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打开了幼儿的思路,引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寻求帮助时――材料介入

案例6:“我的小学”游戏中,刚开始,幼儿对做“小老师、小学生”很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满足走过场,跟老师说:“我们想像小学老师那样给小朋友上课。”此时幼儿已参观过小学,有了感性的认识,于是老师适当的投放材料:数字、加减符号、粉笔、黑板等,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一下子浓厚了,有的还带了折纸书、剪纸书,会先在家里“备课”,再教小朋友,样子有板有眼。

《指南》中指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本案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敏锐地抓住教育契机,及时调整、适时介入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

困难需解时――询问介入

案例7:医院游戏时,医生与病人发生争执,医生要求病人出院,病人认为自己刚做完手术还不能出院,双方互不相让。老师说:“你们认为刚做完手术的病人能马上出院吗?如果不能,一般是怎么处理的?”护士说:“还不能出院,还要进行观察。”“那应该在哪里观察呢?”“在病房里,可以转到普通病房。”老师说:“真好,需要什么帮助请来找我!”于是,幼儿就从旁边搬来了几把小椅子又搭了个床位,把病人转入了普通病房,游戏继续进行。

《指南》中指出:“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本案例中,幼儿的游戏遇到困难而无法解决,导致游戏情节停滞不前。教师的介入为幼儿的冲突指引了解决的方向,进一步拓展了游戏的情节。

第3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一、重形式,轻发展

案例1:打怪兽

首先,教师以奥特曼写信邀请小朋友帮忙打怪兽的情景引出活动,接着讲解活动过程:先爬过封锁线,再走过独木桥,最后来到布置好的场地,扔沙袋打跑怪兽。在整个游戏中,教师一直以帮助奥特曼打怪兽的情景为主线,串连各个环节。如,奥特曼邀请小朋友打怪兽,用“奥特曼”贴纸奖励勇敢的小朋友,怪兽重现时再次打电话叫小朋友帮忙……

从表面上看,这个体育游戏趣味性强、情景逼真,但缺少必要的体育元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幼儿把走、爬、投掷等动作演练了一遍,至于怎么爬、怎么投掷,教师一句话都没提。更不用说示范了。显然,教师比较注重游戏形式,忽视了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尤其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意义。根据新《纲要》精神,幼儿园体育活动既要重视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要引导幼儿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接受一定的挑战,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重计划,轻需要

案例2:会变的方向盘

某中班,教师让幼儿当司机,自己则扮演交警引出方向盘(塑料圈)。首先“司机”手握方向盘跟着“交警”玩“红绿灯”游戏,接着幼儿做了一段健身操。然后教师启发幼儿想象如何运用方向盘在地上创设各种情景,如把方向盘立起来当山洞用来钻,把方向盘套在身上当游泳圈过小河,把方向盘当作小推车用来推皮球……以此发展幼儿钻、推、跳跃、合作、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当游戏进行到穿山河时,政政提出不用自己穿山洞,直接坐飞机过去就行了,但教师未予理睬。接着到了过小河的环节,政政再次提出可以乘飞机过去,这时教师给予了回应:“你怎么老是想着坐飞机啊?”就这样,教师按照自己的计划带领幼儿完成了游戏,即将方向盘当荷叶跳、当山洞钻、当游泳圈游、当小车推。

在上述游戏结束后,有教师对活动中幼儿提出坐飞机越山峰、过小河的要求得不到支持提出了质疑,执教教师的答复是:“如果采纳这个建议,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我的活动目标就没办法完成了。因为下一个环节是要求幼儿合作过小河。”看得出该教师是以预设计划为中心开展活动的,而幼儿的真正需要被忽略了。试问,把方向盘变成游泳圈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而难道把方向盘变成飞机就不行了吗?在政政看来,乘飞机穿越山峰、过小河更方便,为什么不可以呢?同时,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量很重要。在该活动现场,笔者注意到了让幼儿把方向盘变成游泳圈过小河这个游戏环节,许多幼儿已经大汗淋漓。此时教师应考虑幼儿的生理特点,运用动作转换策略使幼儿适当休息。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妻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和真实需要,保证合理的运动强度与密度。

三、重角色扮演,轻生活经验

案例3:小鸡学本领

某大班,教师为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设计了小鸡这一角色,并以小鸡学本领的情景为主线串连各个环节。游戏中。教师扮演鸡妈妈,设置障碍引导小鸡爬、跳、跨等。在活动最后,鸡妈妈对小鸡加以肯定和鼓励。

为了增加情趣,教师往往会创设一些情景,并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然而,并非所有角色都适合幼儿,也并非所有的体育游戏都适合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从以上游戏看,教师设计的小鸡角色不太合适。一是因为大班幼儿对动物形象的兴趣已逐渐减弱,而对变形金刚、奥特曼、超人、蜘蛛侠等动漫形象更感兴趣,对现实生活中的军人、警察、奥运冠军等也十分崇拜。二是因为生活中的小鸡并不会爬、跨,这个体育游戏中的小鸡角色明显失真。笔者认为体育游戏中角色的设计应考虑适切性,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必要。也可不设置角色,只要情节设计生动、曲折一些,同样会对幼儿产生吸引力。

四、重模仿,轻探索

案例4:小青蛙学本领

某大班,教师以蝌蚪变青蛙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做准备动作,又以青蛙爸爸教孩子学本领的口吻讲授了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手指张开、手心向前放在头部两侧,膝盖弯曲,双脚用力向前跳。示范和讲解完毕,教师先请个别幼儿模仿,接着让幼儿集体模仿,教师指出不足后又进行了示范。此后教师通过组织游戏“跳田埂”引导幼儿分组练习。最后教师以“青蛙捉害虫比赛”的情景引导幼儿巩固动作,并结束游戏。

从表面上来看,教师注重游戏性、趣味性,整个活动按“小蝌蚪长大――学本领――跳田埂――捉害虫”的线索进行。但仔细分析,教师仍然采用“示范新动作――幼儿模仿练习――通过游戏巩固动作”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示范讲解多,幼儿主动学习少;教师控制多,幼儿创造少。当然游戏中教师必要的示范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忽略幼儿的主动探索,要防止幼儿机械模仿。事实上,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和相关能力已有较好发展,教师宜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表现、大胆创造。如,在引导幼儿学习新动作时,教师完全可以不直接教授,而是鼓励幼儿边思考边探索。如“小青蛙们。前方有条小河,怎么办呢…‘请小青蛙们开动脑筋,想想怎样才能跳过小河…比一比自己和别人跳的方法有哪些不同”。通过自主探索,分享游戏玩法,幼儿既能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又能掌握动作要领,同时还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游戏方法、动作变化、规则以及材料等方面与幼儿交流、讨论,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或意见,使幼儿的自主性真正落实到游戏的各个环节。

五、重现代,轻传统

案例5:无人问津的塑料圈和皮球

某教师以分组形式组织户外体育游戏,她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体育器材,如轮滑、滑板、坦克炮、皮球、吸盘球、塑料圈等。结果众多幼儿争先恐后选择了轮滑、滑板、坦克炮等现代体育活动器材,而传统的塑料圈、皮球无人问津。由于现代体育活动器材并不能保证每人一份,于是出现了部分幼儿宁愿轮流等待,也不愿玩其他体育活动器材的现象。教师见状,便要求那些没有玩到现代体育活动器材的幼儿玩塑料圈和皮球。见教师“下令”,幼儿只好不情愿地拿起塑料圈和皮球玩了起来。但只玩了一会儿,几个幼儿便丢下手中的器材玩现代体育器材去了。

第4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关键词:个性发展;生活即教育;角色游戏

陶行知指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而在幼儿园的诸多游戏中,无论是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还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都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贴近幼儿生活,能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和模仿,了解生活,巩固生活经验,还能从中学习到新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如何有效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角色游戏的进行尤为重要。

一、陶行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案例一:

在我班“公共汽车”角色游戏中,司机开×正开着汽车到处乘客人呢!突然,我听到圆×和开×的争吵声,过去一看,圆×想要乘公共汽车,但是开×用小手挡着,不让圆×上去,我生气地把开×叫到一边:“你怎么不让圆×上车啊?”开×不太开心地说道:“她上车没有刷卡。”圆×委屈地说:“我没有卡啊?”开×想了想:“那好吧,先借我的卡给你用一下。”说完将拿出的卡纸在车上一刷说:“请进吧!”

案例二:

今天的娃娃家真安静啊,我来到开×家,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在教室外的草坪上找到了开×一家,他们正坐到草地上,杯子、帽子、水壶、娃娃等扔得到处都是,我批评指责了他们,爸爸未×说:“我们在郊游呢!”妈妈甜×马上也说:“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和弟弟出去郊游的,很开心!”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社会生活在变化,生活工具、方式也在日新月异。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扮演角色,通过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的一种活动,并不是来自于教师一点一滴地教授,而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游戏中学习,会让幼儿学得更扎实,从游戏中学习,会让幼儿学得更有趣,从游戏中学习,还能加强幼儿间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幼儿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接触外界的机会日益增多,生活经验自然也越来越丰富,这时我们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捕捉新生事物,不断向角色游戏中注入“新鲜血液”,如coco奶茶店、五星团购、自动取款机、红红火火火锅店、公共汽车卡等,让幼儿能够与时俱进地游戏,在游戏、生活中快乐成长。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案例一:

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鸿×、宁×、娜×等正在心×家玩游戏。过了一会,突然传来宁×的哭声和大叫声:“老师,老师,鸿×打我,好疼啊,呜呜呜……”我走进一看,鸿×正把宁×压着,用小手打着宁×的小屁股呢,嘴里还在说:“让你不听话,让你不听话,乖不乖了……”我赶紧上前制止他,并严厉地批评鸿×不该欺负宁×。鸿×很不服气地说:“我不乖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我是爸爸!”

案例二:

今天的乐×超市真冷清啊,一个人也没有,咦,售货员和收银员呢,我在小小建构城里和理发店里找到了他们,我问他们怎么都不在乐×超市招待客人啊?他们说都没有人来买东西,就到别的地方玩了。我和他们讨论:“为什么会生意不好?”“没人买,都不想买东西。”我就对他们说:“你们看我的。”我跑到各区域,边跑边喊道:“大促销啦!超市东西便宜啦!买一送一啊!”不一会儿,超市里就挤满了人。销售员热情地招待客人,还不时地说:“大促销,这个便宜,买一送一!”收银员都来不及收钱了,他们开心地笑了!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过怎样的生活就受怎样的教育,受怎样的教育就过怎样的生活,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

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扮演着一个角色,对角色的理解决定着幼儿游戏进行的是否顺利,决定着游戏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接触的教育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也都不同,如,有的幼儿父母教育孩子比较暴力,因此,孩子认为做父母都是这样的,会不由自主地体现在娃娃家游戏中;有的孩子父母在超市工作,就知道售货员在一天的工作中需要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有的孩子是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在游戏选择时很喜欢爷爷奶奶的角色;有的孩子经常乘公交车,知道公交车是做什么的,要怎样上车下车……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对角色的理解也不一定相同,如上述案例中的鸿×,因此,我们应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家园合作,请家长尽量在生活中给予幼儿正确的榜样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让幼儿多说、多看、多听,如,餐后让幼儿观看一些关于某一角色游戏的视频;或每次游戏前教授幼儿一些新投入的角色游戏材料的玩法;或在游戏点评时,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角色理解,共同讨论如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等,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角色,从而认识到生活中每个角色的重要性。

三、陶行知: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

案例:

在今天的加工厂游戏中,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折康乃馨呢。突然,传来了星×的哭声,我过去一看,旭×正拉着星×想要抢下她手中的康乃馨,星×边哭边左右躲开。我赶紧把他们俩拉开,问怎么回事?我话刚落下,旭×就指着星×大声说道:“老师,那是我折的康乃馨,她抢我的。”我问星×为什么抢别人的康乃馨,她只是紧紧拿着康乃馨不说话,最后在我多次提问下,才说了“送妈妈”三个字。我没有多责备星×,而是告诉她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妈妈也不会喜欢的,她把康乃馨还给了旭×,并向他道歉,最后我陪她一起折了一朵康乃馨,她很开心!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我和小工人们说,马上就要母亲节了,请他们制作一些康乃馨,送到超市里,让客人们购买,送给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即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维果斯基说过,儿童在游戏中创造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游戏行为总是趋向于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如在医生游戏中,扮演护士的幼儿会边打针边说:“小朋友,别害怕,阿姨轻轻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

总之,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游戏的基础,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愉快游戏,健康成长。

第5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实例;创造;游戏

问题的提出:创造游戏作为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受到幼儿的欢迎。创游之所以有此之称,就是要让孩子在这种游戏中大胆地创造、想象,从而让幼儿有效学习。也许有的老师会问:“创造游戏为何还要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重点体现不就可以了吗?”其实并不如此。对于幼儿热爱的创游,这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时机。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资源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创造教育、有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创游中做到创造教育?如何在创游中引导幼儿有效学习?如何更好的体现创造游戏中的“创造”一词?下面我就教师在创游前、中、后的预设、指导、评价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预设情境、充分准备--环境与材料、要求与经验

(一)充分、有用的物质准备--环境与材料。

物质是基础——充分、有用物质准备是有效开展创造游戏的基础。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1.以幼儿为主体,创设轻松、愉快、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学会确立主题,从而创设相应的主题游戏环境。

案例:我班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中,与幼儿一起创设了一个《快乐的农场》游戏。环境中的一些材料——奶牛、食槽、大公鸡等等都是幼儿与老师一起制作完成的。并且,师幼共同布置游戏环境。有了幼儿自己的参与,她们更是喜欢这一游戏,更能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更多情境。同时,由此延伸出了其它一些列的游戏——动物服装秀(各种动物的服装,幼儿自己创造设计,进行表演)、动物妙妙屋(幼儿通过折纸、绘画、捏贴等方式制作各种小动物)、动物创想曲(幼儿跟随音乐大胆创造、想象做出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姿态)……

这些创造游戏的建立来源于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意愿。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布置更是加入了幼儿的参与。他们在游戏时,变得更加投入,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以适宜为原则,提供有意、有效、可操作的游戏材料。

以往我们提供游戏材料,总认为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就越喜欢。其实实践告诉我并不如此。

案例:刚开始,创设游戏《豆豆超市》时,里面的物品全是我精心收集来的各种食物的包装纸盒、饮料罐、生活用品的纸盒等。游戏就这样进行了两周。通过观察发现,刚开始幼儿对于超市游戏还是比较喜欢的,可是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由于材料的单一,

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我们辛辛苦苦准备的材料,孩子们欣赏几天就不再理它了。于是我们就尝试减少游戏材料,然而材料一下子从多到少又不能满足幼儿需求。我们便在超市中提供了许多半成品,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加工出了饼干,慢慢的结合各种节日出现了月饼、粽子等物品,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半成品和废旧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半成品材料会使幼儿玩时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让幼儿创造的游戏。通过这样的以物代物,既丰富了幼儿游戏材料,又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同时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性和积极性。真正让材料变得有效,让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二)明确、丰富的心理准备--要求与经验。

在创造游戏开展之前,除了物质的准备,幼儿的心理准备更是必不可少。首先,幼儿必须明确各个游戏的要求与规则、了解游戏材料的玩法、正确感知游戏环境。其次就是幼儿关于游戏的经验准备。幼儿在掌握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知识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学习就会更有效。

案例:结合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我们创设了一系列创造游戏——秋日diy、秋日美食、树叶贴画等。为了能更好的引导幼儿游戏,在游戏前,先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与要求。例如:秋日diy。游戏前,老师带领幼儿去公园、社区等地方“找”过秋天,引导幼儿观察秋天中的情景,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游戏时,幼儿与老师一起布置游戏环境——各种颜料、秋叶、画笔、彩纸等。幼儿通过这些材料大胆想象、创造地表象自己喜爱的秋天。孩子们在创游中很兴奋。真实、丰富的经验准备;充实、有效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能更好的创造性地进行游戏。 二、选择时机、适时指导--观察与介入、讨论与探索

准备是有效开展创游的“基石”,而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指导则是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台阶”,有了这“台阶”幼儿才能登上创游的山峰,才能腾飞在创游的天地中。

(一)仔细观察、择时介入。

1.教师在游戏中要注意观察,观察是正确引导的前提。

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绪;观察环境材料与幼儿间的互动;发现幼儿活动的兴趣点;观察他们在游戏中语言与动作;观察幼儿活动的水平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如此之多的观察点,如果要老师面面俱到、各个方面都观察仔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观察点,有详略地观察幼儿。同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时机才介入幼儿游戏中,不是一发现问题就马上阻止或是帮助。

案例:有一次,在建筑区,孩子们在搭建马路边的建筑物,刚开始还是很有秩序的,过了一会就传来了小陈的哭声:“你为什么总把我搭的房子弄坏!”“我不是故意的。……”于是,我悄悄地走了过去,观察了一会儿,并没有马上阻止他们。原来,建构区里的空间稍小了一点,他们去箱子里拿积木走过的时候 会不小心碰倒建筑物;另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区域的幼儿太多了,使得小小的建构区更加地拥挤。了解清楚事情原由后,我也介入到游戏中,让经理对员工分早班和晚班进行轮流搭建,减少区域中的人员,这样孩子拿积木的时候就不拥挤了。经过教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建筑区恢复了安静,孩子们搭建得很有秩序,还能合作将大家的建筑连在一起,在拿积木的时候也会观察一下身边有没有搭好的房子,倒塌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了。

(二)组织讨论、引导探索。

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是幼儿游戏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幼儿遇到问题相互讨论、自由探索,让幼儿探索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干涉,“帮助”解决,要善于等待。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

案例:一次,在创造游戏——我show我自己中,小演员们兴高采烈地戴好了的装扮——新疆帽、太阳镜、漂亮的头箍等等。可是当音乐响起时,他们却不知道应该干什么。除了佳艺、肖睿这两个小朋友听到音乐后会自己稍微动动外,其他幼儿只知道找有什么装扮自己的东西,不知道打扮好了该表演了!他们只是呆呆的站在舞台上。这时,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以导演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进行指导,组织小演员们相互讨论,应该怎样安排我们的节目。经过探讨,我们一致决定:第一个节目是唱歌、第二个节目是舞蹈,由贾肖睿等演员来表演的……我通过一些语言提示去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探索游戏方式。“思想的撞击才有火花”,经过幼儿一个个小主意的碰撞之后,“大火花”让这个游戏更加有趣。幼儿在游戏中也在不断提升。

三、整理游戏、科学评价——整齐与快速、尊重与提升

(一)创想新法、学习

游戏后的整理环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在整理游戏材料时,教师需要很好的激发幼儿想象、创造,想出更好的方法又快又好的整理游戏材料。

案例:一次创造游戏结束后,我弹了收玩具的钢琴曲。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平时整理玩具都不是很快的“小舞台”。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可是他们的整理就是把自己身上的东西拿下来,塞进小柜子里,柜子里便是一塌糊涂。我看到后,便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让幼儿讨论应该如何整理小舞台的玩具。在一旁收拾娃娃家的文文竟冒出这样一个好办法:可以在小柜子上贴上各种物品的贴纸呀,这样不就能分辨得出各种玩具的家了嘛?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赞同文文的方法。从那以后,小舞台的游戏整理变得更快更好了。

(二)尊重幼儿、科学评价。

创造游戏后的评价,是整个游戏的一个收尾部分,这个“尾巴”收的好不好,有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没有让幼儿的游戏的经验得到提升,就要看此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了。要做到尊重幼儿、科学评价,老师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开展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的活动提出新要求。

案例:一次娃娃家游戏后,结合幼儿发展水平、经验基础,我先组织了幼儿进行集体评价,让幼儿多说,尽可能把他们想说的说出来,表达他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让幼儿介绍在活动中是怎样玩的?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之后个别的过程评价,我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做到有效评价,这样不仅能够真正反映活动的实际水平,能使教师及时地发现活动的质量,更能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的提高。

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创造游戏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创造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影响。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都非常注重幼儿的创造学习。对于创造游戏,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重视,抓住每一次机会,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在游戏的环境中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做到创造教育;更好地引导幼儿有效学习;让创造游戏的“创造”一词得到更好的体现;让幼儿在创游的天地中真正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述》.[m].武汉大学出版社.

【2】《陶行知教育文选》.[m].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徐卓娅 张晖. 《幼儿园课程与实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关键词】拼图游戏 材料选择 游戏指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拼图游戏是智力游戏的一种,是幼儿自选的游戏,它是将完整的图案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让幼儿通过拼组,完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融愉悦性与教育性为一体,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之一。

一、拼图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升

拼图游戏是需要幼儿有足够耐心、观察分析能力和手眼协调配合的过程。

幼儿在玩拼图游戏时,要将一堆凌乱的、不规则的图片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案,需要调动手眼的协调,需要通过大脑的思考、推理判断,将一块块图案根据图案的色彩、图形进行对比,有次序的尝试拼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小肌肉的技能得到锻炼,如:抓、镶嵌等多种技能,我们经常看到在幼儿拼图游戏时,不时地在选择图片,这是一个抓-放-镶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小肌肉得到锻炼。同时,幼儿的视觉空间、图像认知、顺序、秩序及逻辑、推理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拼图过程中,幼儿时常翻看手中拼图的色彩、形状或是图案中的形象,然后尝试拼接,看看是否正确,小朋友会经过尝试不同的选择,到决定正确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拼图游戏进程中,语言自始至终地伴随活动进行,拼图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当幼儿拼出一幅完整的图案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图案的内容描述出来或是将图案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讲述给同伴听,这个过程极好的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拼图游戏虽然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但是在拼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当一个幼儿拼图出现困难时,经常会得到其他幼儿的帮助,他们会很热心的帮助寻找、拼接,在帮助同伴的同时不仅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功的体验,也在无形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友好相处、分享、乐于助人等多种社会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拼图游戏为幼儿的多种技能和智能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空间,在幼儿园开展拼图游戏是提升幼儿多种技能和智能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拼图游戏材料的选择

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现在市面上拼图种类很多,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拼图材料,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相关的拼图材料。

首先,拼图的选择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给幼儿选择拼图材料时,应该注意拼图材料的材质和安全性,选择图案简单,图案形象最好是幼儿熟悉的喜爱的,比如:幼儿所喜欢的卡通图案美羊羊喜羊羊等。拼图的材质硬一些比较好,太软的材质容易变形,也不方便保存。一旦天气变化容易受潮变形不利于幼儿拼接,影响幼儿的拼图效果。提供给幼儿的拼图一定要色彩鲜艳、明快,对比要强,最好不要有渐进色或是色彩过于复杂,这样不方便幼儿拼接,对幼儿的拼图效果造成无端的干扰。

一般小班幼儿拼图块数以4—6块为宜,数量较少,图案单一些比较好,拼块要大,线条色块要分明。中班幼儿可以玩10—18块拼图,图案也可以较小班更复杂些,拼图可以出现不规则图案,拼图的种类也可以增多,适当增加一些立体的拼图。到了大班就可以玩18—30块拼图,甚至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拼更多块数的拼图了。拼图的种类和图案可以更加复杂一些,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样有一定挑战性的拼图更适合于大班幼儿。

再者,拼图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教师在选择、投放拼图材料前,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拼图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不要以为愈多片的拼图会让孩子感觉愈有趣,因为轻松容易的拼图可以让孩子增加成就感,而较难的拼图虽然能让孩子培养耐心、增加观察力,但是,如果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例如:我们在小班时,给幼儿提供的拼图是色彩鲜艳的图案单一的水果或是动物的拼图,大约4—6片左右,一般用直线切割的方法进行切割,切割成的图形也一般是幼儿所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到了中班以后,我们在图案上提供稍微复杂一些的,有一定背景图案的拼图材料,幼儿可以通过色彩的连接、图案中形象的空间想象来完成,片数也有所增加,切割方法也由直线切割改为不规则切割,如:波浪线切割、折线切割、图形掏空等,出现了不规则图案,这样的拼图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不仅保证幼儿对拼图不会失去兴趣,又能促进幼儿的各项技能智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提高。到了大班的时候,由于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拼图技能,我们提供的拼图材料就更为复杂了,片数也增加了,种类也增多了。孩子们更多的自己动手制作拼图,有的用废旧图书、鼠标垫子制作拼图;有的用可乐瓶子或是筷子做成立体的拼图,还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动画拼图小游戏。这种拼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比较适合于大班幼儿。

三、幼儿拼图游戏的指导

拼图游戏虽然是一种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没有成人的启发、引导和支持,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当孩子参加拼图游戏时,可能由于经验或其他因素的制约,无法很顺利地进行拼图,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教师适宜的指导也是幼儿拼图游戏的关键。

在拼图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要把幼儿放在支配游戏的地位。教师首先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孩子,并根据拼图内容的不同,孩子情况的不同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提示、或是适度的动作帮助,引导幼儿发现拼图中的关联,鼓励幼儿不能半途而废。到了中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拼图技巧,在引导他们玩拼图时,等待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直接告诉他这块放这里,那块放那儿,孩子的依赖心理就会很重,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发觉其中的关联,发现一些有用的拼图技巧,更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观察图案的色彩、形象,通过语言的指导让幼儿自己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这种启发式引导的结果更能让幼儿体验成功获得喜悦。

拼图游戏中幼儿间的互动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拼图游戏的指导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调动幼儿资源,让幼儿来给自己的同伴当小老师。例如:一次拼图游戏中,道平小朋友拿着一块拼图,不知所措的放在这放在那,好像都不对,这时,旁边的嘉怡小朋友走过去,只见她观察了图案一会,然后对道平小朋友说:“你把它放在这试一试。”在她的指导下,道平小朋友将拼图完整的拼好,两个小朋友都非常高兴。

中大班幼儿在玩拼图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除了平时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拼图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或是在幼儿来园离园活动中提供拼图让幼儿游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幼儿对拼图活动的兴趣。有一次,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班上有两位幼儿在玩拼图游戏,他们选择的是同一副拼图,其中一个幼儿比另一位幼儿更快,他兴奋的叫道:“我拼好咯!我比你快!”另一个幼儿不服气,说:“再来比试一次!”两位幼儿重新将拼图打乱,津津有味的比试起来。这一次的比试,两位幼儿都非常认真,生怕稍有疏忽就会输给对方。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大班的幼儿有一定的荣誉感,他们能从竞赛式的拼图游戏中找到更大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第7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环境;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

1游戏与多媒体教育环境

信息时代的来临,将幼儿的游戏世界推向了新的窗口。多媒体技术资源已成为基本的学前教育资源。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基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实施了以课程改革为主线的“校校通”工程,学科建设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断取得新成就。教育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具有科学性、务实性和时代性。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不但需要让他们掌握前人的丰富知识,更需要在他们的教育启蒙时期,给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信息收集、信息辨别、通过良好的交流形成新信息等。

2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

所谓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是指将教育主题隐含于幼儿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的途径进行问题设置、问题解答、内容学习和学结,基于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选取游戏化的教学主题策略,让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中,获得乐趣、学习知识、陶制情操和提升技能。教学是游戏化主题教学的根本目的,老师针对教育主题进行游戏选择与设计,将游戏与教学过程进行整合,让幼儿在兴趣盎然、愉快活泼的状态下进行主题游戏学习。游戏化主题教学是传统游戏教学的延伸,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批判、挑战和补充。游戏化护体教学表面上是游戏,但是幼儿所学到的却是非常有价值的知识。

3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现状

首先,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的游戏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不紧密。教学教师具备较高的多媒体技术掌握水平是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在技术上很多教师还不成熟,导致不能将游戏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将游戏教育与教育实践无缝结合,是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的内容。其次,很多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实施教学,但是,游戏化敬主题教学还应该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理念。最后,多媒体技术教育实践还不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教师要想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实施游戏化主题教学,就需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教学价值。

4改进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幼儿园教学效率,改进传统教学活动的弊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游戏化主题教学的正确性。首先,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并依照游戏化主题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不断提高幼儿课堂教学成效。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游戏化主题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有趣情境,给幼儿多种感官刺激,为幼儿快乐学习提供理想的环境。其次,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条件,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游戏主题相结合,调动幼儿的课堂学习热情,帮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教学材料,而这些可以有效的刺激幼儿的学习热情,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最后,在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教案进行反思,确定自己的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实践需要,并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设计教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必须对教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进行书面总结,寻找幼儿发展的规律,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为了更好的实施游戏化主题教学,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盲目的使用,在幼儿教学中,还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课堂设计的主导,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一个个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工作效率。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幼儿提出课堂问题,然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自己去寻找问题得到答案。受幼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影响,幼儿对游戏有着特殊的爱好,为此,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可以更好的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避免儿童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精力不集中、厌倦学习等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教师互动不断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改进幼儿园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5结语

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游戏化主题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游戏教学相结合,对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当下幼儿园教师必须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实施有效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蒋月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彭兵.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和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03).

[2]张春霞.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策略[J].幼儿教育,2005(11).

第8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案例二】下午区角活动时间一到,辉辉和笑笑就来到娃娃家里玩游戏。没过多久,教师就听见笑笑大叫“疼、疼!”走近一看,原来是辉辉把笑笑压在软垫上,双手用力抓捏笑笑的后背。教师急忙制止,并责怪辉辉不该欺负笑笑。辉辉说:“我在给老婆做按摩呢!”教师问辉辉:“你怎么会按摩呢?”辉辉说:“我妈妈工作累了,爸爸就是这样给妈妈按摩的。”

【分析】上述两个案例,在前些年的角色游戏中很少见。同样是常见的开汽车游戏,停车场不再是人工收费,而是改成了刷卡智能收费;娃娃家里除了烧饭、带孩子外,幼儿还把按摩、足疗等融了进来。

角色游戏生成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快,新事物层出不穷,幼儿感性经验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已经进入寻常家庭,旅游度假等精神消费也成了一些家庭的家常便饭。如今的幼儿不仅物质条件相当优越,而且接触外界的机会日益增多。幼儿各方面的见识多了,生活经验自然就丰富了,这就为角色游戏的开展提供了新的丰富的源泉。

2.大多数教师的游戏指导理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游戏中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创造性得以充分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精神引领下,许多教师认识到幼儿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能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能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的想法、做法,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提出游戏主题,大胆想象,角色、情节得以丰富,游戏内容也就会不断扩大和延伸。

在幼儿新经验不断注入游戏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挑战。如果教师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处理问题,往往会造成类似上述案例中的“冤假错案”。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做好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

1.善于捕捉新生事物,不断向角色游戏中注入“新鲜血液”。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在班级游戏主题设置、游戏材料提供等方面要有前瞻性。比如,近几年很多城市新开了甜甜圈店,不少小朋友都有过在父母带领下吃甜甜圈的经验。掌握了这一信息,我在有关吃的角色游戏中增设了甜甜圈店的环境,并提供了利于幼儿开展游戏的各种半成品材料。

第9篇:幼儿游戏教案范文

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是启蒙性的教育活动,应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体育游戏小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标:

1、训练敏捷的攀爬取物能力。

2、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会攀爬技能。

2、攀爬墙上悬挂或贴各种昆虫,垫子铺成草地,椅子排成小桥。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教师当壁虎妈妈,小朋友当小壁虎,戴上头饰,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去捉害虫吧!

2、活动身体,做准备操。

3、基本动作练习

小昆虫都飞的很高,停在了墙壁上,小壁虎该怎么办呢?

(1)请个别幼儿示范练习(重点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能很快向上爬,往下落)

(2)自由练习。(重点)

4、游戏:《小壁虎捉虫子》

(1)小壁虎怕小草地,爬小木桥,爬上墙壁,取到小虫子,往回放到筐内。幼儿练习。

(2)比赛游戏若干次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活动方案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

3、掌握双腿跳跃的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条布袋、地垫若干、篱笆四组、动感音乐一组。

活动过程:

一、1)队形队列练习(齐步走,左右转,左右看齐、前后转、报数、、、)

2)随音乐热身运动

二、

1、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好玩的东西,快看看是什么?幼儿排队取布袋,这些布袋怎麽玩呢?小朋友们快来试试吧!

2、1)幼儿自由探索布袋的玩法,教师引导发现好的玩法。

2)让特殊玩法的幼儿展示分享

3)师:刚才你们都玩得非常棒,你们还有和刚才不一样的玩法嘛?让我们再来试试吧!

4)幼儿再次尝试不同的玩法,教师引导多种玩法,引导幼儿钻入布袋,探索各种布袋里的各种玩法,启发幼儿讲述自己怎样玩的,模仿的那种小动物。

5)师:让我们都来变成小袋鼠模仿一下袋鼠跳吧!,可爱的袋鼠们你们想到森林去旅行吗?可是在旅行的路上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困难,有小河,小山,如果小袋鼠们没有本领行不行?那袋鼠们赶快来学本领吧!

3、师介绍场地和规则:“小袋鼠要一个接一个要双跳过篱笆,一个一个爬过草地然后到起点重新开始,小袋鼠要注意安全,把袋子提起来不要摔倒,不退不挤,可爱的小袋鼠们赶快来联系我们的本领吧!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活动方案三

目标:

1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准备:

1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过程:

1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活动方案四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纸做各种身体游戏,发展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玩的兴趣,感受生活的快乐。

准备:废旧报纸,小塑料盒

过程:一,发现材料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今天咱们活动室有什么变化?(多了报纸)

小盆有观察力真棒,今天老师带你们玩报纸游戏你们高兴吗?

师: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张报纸,教师取出一张报纸,小朋友看老师的报纸怎么了(撕烂了)用什么撕烂的?(用手)。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老师不用手怎么才能把报纸撕烂?(启发幼儿想象并且动手去试着操作)

幼儿用脚把纸撕烂。

请小朋友看:现在咱们活动室怎么了(脏)应该怎么办?(把教室打扫干净)请小朋友报纸揉成团放入塑料筐中。

二)顶报纸引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刚才我们玩了一个撕报纸的游戏,小朋友表现真好,现在我们在想一想不用受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让报纸跟我们一起走?(幼儿:用头顶,放在前胸下腭夹着它跑,放在前胸快步跑。)教师肯定。

小朋友自由快乐的玩耍。

三:分组比赛,培养幼儿协作意识

师:将小朋友分成两组

1)现在请小朋友自哟普照办两人一组想象两个人怎样才能把报纸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幼儿积极想办法老师根据幼儿想法并邀请该幼儿示范。

2)游戏开始,小朋友运送报纸

3)活动结束。

4)迎到幼儿做放松操。教师小节,结束活动。

5)活动结束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活动方案五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其控制能力。

3、指导幼儿练习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游戏准备:

大皮球一个游戏指导

教学过程:

1、带领幼儿走圆圈,学小鸡走、小鸭走、小兔跳。

2、出示大皮球,教师拍一拍,皮球跳一跳,增强幼儿经验。

3、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面向圈内,边说儿歌边表演动作:"我是一个大皮球,会跑步,会跳高。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连着拍,跳跳跳。"教师说:"大风一吹四处跑。"幼儿四散跑开,游戏重新进行。

4、组织幼儿进行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双脚同时向上纵跳。

5、讲评:表扬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做小朋友的模范榜样。

6、结束:开着小火车分组小便喝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