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素质教育应用论文(10篇)

素质教育应用论文(10篇)

第一篇: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今市经济的大朝中,作为一名教师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是难以立足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孩子们入学前要经过测试,检验一下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时甚至在这个时候就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入学后,能言善讲的孩子,得到偏爱,语文课中课文读的好的,声音洪亮的,师生都喜欢。当然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也多于其他同学,特别是进行公开教学时,是这类孩子表现的好机会。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强,在同学中也受欢迎。长大后,无论走上什么工作岗位,能言善辩也是人的一个特长。例如:两位企业家在谈生意时,如他们都是热情对待对方,言语亲切幽默,生意成功率大。反之,则希望不大。再如,教师与家长进行交谈时,语言坦诚,态度亲切,特别是对差生家长,更应热情,不冷淡,使家长觉得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手中,一百个放心。反之,一脸“阶级斗争”,语言生硬,使家长难以接受。即使是同事之间,或社会交往中也是这样,如病人去医院看病,本来就心里难过,精神上压力很大,医生要是安慰几句加上温暖的笑容,病人的病就能好了一大半,反之,态度生硬,语言失当,就会起到反作用。敬爱的总理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每当他与外国领导人交谈时,总是面带笑容,语言幽默,使对方觉得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领导人。从古到今,口语表达是很重要的,然而它源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朗读训练,因为在朗读中包括着理解、记忆、想象。

二、语文课中如何指导朗读

语文课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呢?我认为,首先,必须重视每节语文课中都要认真去指导,引导学生放开声音,洪亮而不是喊叫。字、句及各种标点怎样停顿,描写景物的、人物的,童话、诗歌,都各有不同特点,朗读时的感情色彩也就不同。其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中反复地锻炼,使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孩子们光荣竞争意识。其三是不要学生齐读,因为齐声朗读会使学生失去自主权,教师也不易发现学生的不足,不利于指导。其四是号召学生回家为家长读课文,一要有胆量,二是让家长给予指导。指导朗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工,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打好基础,教师的每天课文都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哪怕是一节课指导成功一句话也值得,积少成多。指导朗读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指导词、句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联想,这样效果会更好。还可以用配乐的形式,激发学生情感,讲中有读,读中有讲,还要注意读写结合。

三、提高教师的朗读能力

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钻研教材,驾驭教材,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是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不可缺少的,因此,各位教者应提高认识,在这信息网络的年代里,有效地利用反馈法,是更为让学生喜欢的,它可以大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一种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长大后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我任语文课的时间比较长,根据体会,我对语文课中的朗读尤为重视,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老师在语文课中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为每一名学生都要在社会中生存。因此,我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大家是一种美的享受,对自己是情操的陶冶。在指导朗读时,孩子能进入情境,对课文深刻理解,加深记忆,对学生的写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也就是说,会用共鸣。一位好的播音员是讲究这个的,声音好,不喊叫,使人听起来舒畅。朗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激励,因此,在语文课中有效的指导朗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21世纪,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表达。一种好的表达、有感情色彩的表达,能抓住人们的心理,使之立足更高,陶冶人的情操。

作者:李申农 单位:江西省彭泽县泉山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策略

素质教育应当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主旋律,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素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同步得到提升,这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一个基础。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仅将注意力放在知识教学上,要让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并且要在启蒙教育时期加强对于素质教育的良好渗透。这不仅可以给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会让学生更加健全地发展,这才是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实践的内在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素质教育的涵盖范畴非常广泛,教师应当结合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且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及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要点选取。首先,教师可以从写字教学着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构成。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积累的阶段,这个时期学生会学量的汉字、词汇,并且要能够正确的书写这些汉字与词汇。写字教学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构成,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且能够写出一手好字,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都会很有帮助。学生在刚刚跨入小学时对于写字还有一个适应时期,无论是书写的方法,写字的技巧等都需要一定的积累过程。教师可以首先从写字习惯开始培养,让学生对于拿笔、写字的笔画、写字的姿势等都养成好的习惯,这会让写字教学非常好的得到落实。教师在培养学生写字习惯时可以引入一些好的教学工具,比如,可以让学生多临摹字帖来规范自己的写字习惯。教师首先从字帖中精选出适合学生的楷书字帖一页,印发给学生。每节课进行五分钟的临摹练习,教师逐个巡视指导,纠正不良的写字习惯,指导学生尽快掌握写字的技巧,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写完后,学生互评,教师课后选出佳作给学生张贴展览。适当的时候可以举行书法比赛、作业评比。这样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写出来的字越来越漂亮。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素质教育应当首先从写字习惯的培养着手,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课程学习乃至成长过程都会非常受益。

二、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小学时期是让学生各种好的习惯慢慢养成的过程,这也是让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时期。教师可以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知识积累以及理解能力后逐渐展开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遇到问题后首先自己想解决的方案,并且透过各种努力来自己解答问题。自学能力的具备非常重要,这不仅是素质教学的直观体现,这也会让学生今后遇到问题后懂得以正确的思路进行思考与分析,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教师首先可以从最简单的技能着手,比如,可以从培养学生查字典开始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对于学生的一种潜在引导,旨在告诉学生遇到问题后不要马上向他人求助,而是应当先自己找寻解答的方案,自己想办法化解问题。这种意识一旦在学生头脑中深入后学生今后在课堂学习上会更加积极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可以加强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一部分的教学时间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这方面技能。比如,我们在预习课文的环节,要求学生在熟练朗读完课文之后,再单独拿出几分钟把遇到的不会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查一遍字典。当然,需要限定时间,这也是讲究效率的一个体现。在开始的半学期甚至一学期,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的。等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并形成了如何进行预习的习惯,再放在课下进行。这样符合学生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认知规律。学生自学能力的具备可以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培养,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实践功效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随着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进一步加深,教师可以慢慢展开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学生独立阅读一些文章,并且尝试自己归纳与概括段落以及文章大意。这其实就是阅读能力训练的一种体现,让学生首先熟悉自主阅读的方式与过程,这会让学生阅读经验及技能慢慢实现积累。随着学生接触的文本的不断增多,自主阅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学生对于阅读的体验会逐渐加深,学生自主阅读的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升。这个时候不仅充分实现了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课内文本时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轻松。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最新的《优秀作文》,在课前当堂阅读。由于是同龄人写的文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时采取默读的方式,并提示学生改掉用手指读,晃脑袋,嘴出声等不良默读的习惯,逐渐加快阅读的速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句课后记录在笔记本上,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字词,课后查工具书解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兴趣。素质教育应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更为充分的渗透,这样才能够发挥启蒙教育的内在功效,并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作者:陈仁义 单位:江苏盐城市大冈小学

第三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方式,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2.对语文学科的基本把握不够。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三个维度的关系,将语文作为科学的工具与人文性对立起来,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3.教材的设置不尽合理。教材内容远离现实生活,不能跟时代的发展同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阅读教学设置不合理。初中语文阅读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教师一般仅仅是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字词,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没有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学生对课文只是形成片面地理解,无法总览课文的全局。

5.初中语文教学以中考为中心,阻碍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在应试教育为中心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依然围绕教学大纲开展,对课外的知识只是蜻蜓点水,忽略不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标准答案”作为唯一的标准,缺少新颖的观点,这就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培养。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措施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一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落实。二是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克服困难,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

3.语文课程改革,重视人文品质的培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语文学习的人文精神修养,将文化的学习与语文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相互渗透,通过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建立新型的语文教与学观念。教师要建立听、说、读、写立体化的语文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的阅读教学观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师生同参与的立体化网络式教学模式;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地区、各学校和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

作者:姚凤娟 单位: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中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坚持教书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少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都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中教师可以在进行这三章节的教学中通过日常生活的事例渗入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素质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的乐趣,然后才能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通过不断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有兴趣来学习,从生活中了解到学习的知识,潜移默化的进行素质教育。

二、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注入式”,往往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这种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兴趣。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设问: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设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接着师生比一比,看准能很迅速地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为什么这样快,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此时,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三、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以及环境、教育等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有所差别,再加之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在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也就是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要求,同时抓好“两头”,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在教学中做到提问侧重中下生,板演突出中下生,行间巡视留心中下生,课内辅导优先中下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在学习内容上,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扩大知识面;在练习上,可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训练;在形式上,可组织他们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比例》、第四单元《确定位置》、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师在进行这几章的教学中就可以进行因材施教,由于这几章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安排学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和培养,一定会取得一定成效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转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更好地培养学生,把素质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同学们在学习数学中充满乐趣。

作者:杨立巧 单位:江苏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

第五篇: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实践

【摘要】英语作为我国当前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在应试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在当前社会下,我国社会热点问题中对高中教学中有关学生学习与生活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各大高校敲响了警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中;英语教学

在当前社会下,我国社会热点问题中对高中教学中有关学生学习与生活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小到逃课早退、大到凶杀诈骗,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各大高校敲响了警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英语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文学科分支,对其进行人文素质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作为我国当前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在应试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在应试教育中,高中英语教师常常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进行盲目教育,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工具化与机械化。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成了一部“机器”,这种教条式教学很难达到教学启人心智的目的,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学生继续进行这样的公式化教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为了避免这种不可设想的后果出现,高中英语课堂务必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2人文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1强化教师人文修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是言传身教。因此,要想实现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从实际生活而言,英语教师不仅扮演者一位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还扮演者塑造学生三观的启蒙者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表现在知识传授与品质塑造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应该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素质培养等方面综合抓起。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人文精神与社会文明的教育渗透。当然,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不能单纯的停留在说教上,而应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人文修养,通过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帮助学生完善性格,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2通过英语教材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

实现高中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还需要回归到英语课程本身上。英语教材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相关讲解的时候,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讲授,更要重视其涉及到国家文化背景的讲解,这样不仅拓宽的学生知识面,还满足了英语的社会化需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一方面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约束,利用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重难点内容的讲解,例如从教材中的文化导入课堂教学,重视英美文化知识的解读,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讲解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教学态度,以免造成学生文化偏见。例1,在高一英语“Englisharoundtheword”一课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将课文内容加以延伸,向学生提问一些探索思考性问题,如“英语为何可以发展成一种全球化语言?为什么如此多的国家都在使用英语?作为一名中国高中生为什么也要学习英语?英语与汉语的优缺点各自有哪些?”等等,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以及对英汉差异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同时加深对汉语的民族认同感。例2,“Womenofachievement”这一单元的“Whynotcarryonthegoodwork”,该课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为了能够达到鼓舞学生的目的,教师常以这样的结束语收尾,如“我们应该学习课文中这位主人公的精神,同学们说对不对?”,这类话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了课文知识,而并没有领悟到课文本身的精神内涵,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教师应该深入教材,让学生充分领悟那些宝贵的人文精神,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形式化的学习方式,深化人文教育在英语课堂上的渗透。

2.3进行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创新,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单一的卷面考试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试卷上单一分数的参考作为教育评价依据具有不科学性,要想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定要进行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创新。例如,教师与学生评价的双向结合,这样的评价更侧重于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高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此外,学校还可以实行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把学生从机械化评价方式中解救出来,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动态考核,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3结语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在我国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尽管在近些年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面临着来自社会上更多的挑战。高中英语教学应该在全面考虑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中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贯穿到教学的每一环节,并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对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红.在高中英语课堂教育中如何体现人文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9):210.

作者:王艳梅 单位:陕西省甘泉县高级中学

第六篇: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点,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而舞蹈可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审美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实现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舞蹈;素质教育;作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舞蹈教育是在学生接受舞蹈艺术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人体的基本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陶冶高尚情操。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一、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很多途径,但艺术教育是培养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舞蹈是运用肢体语言,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直观而生动地反应生活的艺术形式。人的审美观都是来自实际的生活,而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美的艺术,可以引发人的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带有情感体验的活动。其中,视觉、听觉的综合感受,引起情感的共鸣,形成了固定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是通过旋律优雅的音乐和优美的肢体动作,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可以认识美、感受美和体验美。通过舞蹈教育开展美育有利于学生形体美、行为美和人格美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内外统一的美。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方式,通过舞蹈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作为一种动作艺术,通过动作的变化来表达情感的跌宕起伏,不仅可以表现出人的形体美,还可以表达心灵美,把情感蕴含在舞蹈动作中,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舞蹈教育具有体育的功能

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和毅力,具有体育教育的功能。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接受过舞蹈教育的学生通常都拥有健美的形体,在舞蹈教育中形体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肢体的各个部位与力量、耐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能,舞蹈教育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舞蹈教育具有智育的功能

智育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作用,而人的智力和创造力不是只局限于人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先进行舞蹈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文化素养,拓展知识面;舞蹈教学过程中的音乐和舞蹈作品都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人文、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在舞蹈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加深对音乐舞蹈和舞蹈作品的解读能力,学生在舞蹈表演和展现才华的过程中锻炼心理素质,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增强竞争力,提高自信心,形成良好乐观的心态。

四、舞蹈教育具有德育的功能

在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而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在艺术教育中充分体现真、善、美的思想,舞蹈教育过程中充分追求高尚的人格、高雅的生活情操,因此舞蹈教育对人的品德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人格、情感和道德观的形成,舞蹈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都具有德育的教育功能。通过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的融合,来展现优美的舞蹈作品,学生在学习、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接受审美教育,并且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气质,提高学生的形体美。丰富的舞蹈教育的积极向上的舞蹈节目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舞蹈也是我国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民间舞和民族舞的鉴赏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舞蹈教育是一种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相融合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要有严格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念,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训练舞蹈的过程中,相应的练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舞蹈功底,还是一种培养团队协作的集体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协调完成舞蹈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舞蹈动作准确、迅速、协调一致的能力,因此舞蹈教育可以消除学生的个人主义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和来说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舞蹈学习比其他学习都要辛苦,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培养吃苦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基本功和体质的增强都是在刻苦练习的基础上得到的,在训练的过程中磨练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舞蹈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是通过学生参与、感受、体验舞蹈的过程中实现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德育也是舞蹈教育过程中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方面,因此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舞蹈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重视舞蹈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提高舞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子薇.浅谈舞蹈教学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2).

[2]张溪璐.浅谈舞蹈教育与学生素质的提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作者:苏锐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第七篇: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学的功能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发展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才能,其目的并不是要把音乐或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那是专门学校的任务)。我们的职责是:全面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而在中国教育宗旨中提出并强调美育具有独立性的第一人———王国维,在《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也表述了相同的观点: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审美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的人,而不是培养艺术家。随着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门“加强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对素质教育特别是美育有了广泛的认同,基本实现了王国维所提出的“完全之人物”的目的,即“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特别是美术教学,在美术课上40分钟,让学生真正获得美的感悟,体验美的情愫,上升到美的境界。美术教学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悟卞之琳的《断章》所描述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从文学角度看,这大概可以说是败笔———人和景混乱不清,但从美学的角度看,你可以理解为是情感距离的意象,“你”和“看风景的人”之所以成为各自眼中的美丽的风景,因为“风景”只能欣赏不能拥有,把“你”视为风景,只可远观,这样的距离成了一种失落相思的寄托。如果把这句话写成“我站在桥上看你,你站在楼上看我”,那就只有景而没有感受,虽然看明白了,却索然无味了。卞之琳于1935年写下了这首诗,犹如断臂的维纳斯,营造了一幅于瞬间变为永恒,令人遐思无限的“风景”。苏少版《美术》第2课《从心底接触自然》,透过窗户看外面的风景,美景自然是关不住的,自然界有什么样的风景呢?自然的窗景是无处不在的,却因为不同的欣赏者才感受不同的美。同一幅窗景,用不同的心情可以表现不同的感受,书中《眺望窗外》是俄罗斯夏加尔的一幅油画,窗内的人是一位端庄的少妇,从窗子向外斜望出去,一切都显得安详、和谐和宁静,远处高高低低的房子由于透视逐渐变小,透明的纱质窗帘和木质的窗户相映成趣,一片温柔的氛围;向窗外看去或许是几个调皮的孩子,他们伸着头偷偷地趴在窗上,看着窗棱上的积雪,心早已飞向室外那一片洁白的世界。对自然的美的感受,不仅是对客观自然的简单感叹,而是用内心的情感去体会,没有审美的眼光是不能够获得这样的感悟的,更不可能富有创意地去表达这种感悟。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美术教学的基础。

一、美术教学能让学生体验一种美的情愫

在感悟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关于美的情愫。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苏少版《美术》第2课《从心底接触自然》有一幅《古道夕阳》的彩色铅笔作品,画面上呈现的是夕阳西下,一条小路从画面右方直通至尽头,由近到远,两边的树木在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画面描绘的是寻常见的一处场景,可是画家边城把它作为审美对象来表现,呈现出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一幅画是否有灵气,在于看画的人有没有同样的情愫,如此画就变得有感性了,这才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王国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倡导以美育来慰藉国人的感情和提升国人的精神趣味,指出“感情上之疾病,固非干燥之科学与严肃的道德之所能疗也。感情上之疾病,非以感情治之不可。必使其闲暇之时心有所寄,而后能得以自遣。”这不仅为实施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学提供必要的和可行的理论依据,而且还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美术教学能让学生上升到一种美的境界

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在:以美育的超功利性为立论基础,强调美育的独立性。他在《论教育之宗旨》篇中指出:“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文森特•威廉•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一生历尽坎坷。经常挣扎在饥饿之中,短暂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的职业是“无业游民”,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只有表弟提奥理解他,支持他,供给他生活与创作费用。他曾说过:“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正是孟子所歌颂的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所说的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正是最高层次的审美人格。构建这样审美人格,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是学校而且也是全社会美育之核心。近年来,在中国兴起了一种沙画的艺术创造活动。一捧沙,一个底部可照亮的白色或透明的胶硬板,然后把细小的沙子撒在上面,用手在上面作画(与我们在有雾气的玻璃上用手画画类似),但由于作画者的手法和沙子与底部亮光形成的独特影像,呈现出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沙画,瞬间万变,同时也是转瞬即逝,人们为了这短暂的美丽,而乐此不疲。人们何以对这种不留下任何创造活动痕迹的形式如此热衷?我想,这正是达到了一种美的境界,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一种不计得失、不计名利的超功利境界。如此看来,美术教学的本质在于能不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悟,体验一种美的情愫,上升到一种美的境界。作为美术教育者,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升华这种爱美的天性达到美的境界。如王国维美育思想中提出的美育的第一目的是“调和感情”,第二目的是“陶冶意志”。

作者:程果 单位:南京市中华中学

第八篇: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联分析

【摘要】在艺术教育中,舞蹈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实施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功能包含了德、智、体、美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手段,既要为素质教育服务,又要融入于素质教育当中,并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通过对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阐述了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关键词】舞蹈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舞蹈教育功能

一、我国舞蹈教育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除了专业的舞蹈院校和艺术院校,绝大多数学校未开设舞蹈课(必修课或选修课),使它远离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体系,在呼吁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试仍然是许多学生的压力,学生们都是在原有的教育方式下追求高分、高升学率,越是发达城市与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越是厌学情绪严重,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家长老师期望过高,导致学生身体发育不良,身体素质欠佳。如湖南电视台的《变形计》节目,播出了许多城市孩子厌学厌家状况,这与孩子的家庭背景相关。针对这些状况,舞蹈教育是“劳”与“逸”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二、舞蹈教育功能对素质教育的体现

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理论家隆荫培、徐尔充在《舞蹈艺术概论》中说道:舞蹈的功能主要有:自娱自乐、抒发情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体质、延长青春;欣赏愉锐、陶冶情操;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宣传教化、团结鼓励。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最有效形式。

(一)舞蹈教育的德育体现

舞蹈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陶冶高尚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动作组合,形成不同民族特色的舞蹈形象,美的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不断潜移默化。内容丰富的舞蹈作品会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在思想和心理上得到教育,同时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此外,群舞作品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团结精神、纪律观念、团队协作意识,在作品的完成中严格要求动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当然,这都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训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群体中独生子女比较多,由于家庭还有社会因素,这类学生的团队意识比较弱,那么通过舞蹈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团结合作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舞蹈教育的智育体现

舞蹈课程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也是进行舞蹈本身隐藏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很多人认为,只要手脚健全,通过模仿都能完成一个舞蹈,事实证明,有鉴赏性的舞蹈作品,都包含丰富的故事情节甚至是一种社会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舞蹈方面的专门知识,更要对舞蹈作品的表现学会用表情、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这丝毫不比演员简单,不同的舞蹈演员对相同的作品能有不一样的表达,还要配上恰到好处的舞蹈音乐,学生从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并学到自然、人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舞蹈教育的体育体现

作为一名主修舞蹈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无论是对自身形体的塑造还是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首先,舞蹈教育的基本功训练对形体要求是直立挺拔感,长期训练能达到形体线条优美的效果,受过一定舞蹈训练的学生一般在平时的行走站立中都能有良好的体态,在我的形体训练课程中,我会着重强调学生对直立感还有挺拔感进行培养,通过把杆训练、芭蕾基础训练对力量、速度、耐力等进行训练,提高学生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也是体育功能的体现。而近年来,体育舞蹈也是舞蹈的体育功能的延伸与扩展、有机的融合。

(四)舞蹈教育的美育体现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说:“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阻碍通过歌曲、节奏、音乐、舞蹈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自然成长。”我们了解到艺术教育中,学校内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中最具广泛性的形式之一。学生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旋律、动作舞姿的进行,对舞蹈作品的形象进行自我诠释,通过舞蹈教育对学生的心灵、情操进行美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形体,运用到生活中形成人格美、举止行为美,达到外在形体和内心人格美的统一。舞蹈教育的美育体现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能力以及自主创造美的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里面提道: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各种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实际的教学出发,揭示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了解其内在的关联,深刻认识舞蹈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发展舞蹈教育事业,协助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舞蹈教育的实施要在素质教育实施阶段适时地推进,通过舞蹈教育促进素质教育,进而促进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培养新一代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此目标选择相应的舞蹈教学内容,把握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联,在舞蹈教育的实施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成静.蹈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之我见.舞蹈,2001.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3]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审美价值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技社编.时事出版社.

作者:彭秋媚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第九篇:民航飞行素质教育开展策略

【摘要】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其宗旨在于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尽快为我国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输送各种人才。具体在民航飞行教育中,对飞行员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民航飞行能力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素质教育对飞行员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民航飞行教育;素质教育;方法;探讨

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地适应时展的要求,力争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人才,从而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民航教育中加强对飞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是提高我国民航飞行技术的关键所在。

一、素质教育在民航飞行教育中的作用

1.素质教育是培养飞行人才具备综合能力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民航飞行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传统的专业技能需求逐步转向对综合能力需求,所以民航飞行人才要积极拓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在学校教育中,更要重视对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培养,完善飞行人才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真正达到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民航飞行技术的学生具备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民航飞行技术的发展。

2.素质教育能够提高飞行人员的敬业精神

飞行技术是运用高科技对飞行器的控制,使飞行器能够很好的在空中飞翔,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因此,作为一名飞行员,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甘愿吃苦、乐于奉献和积极进取,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对每一位飞行员进行奉献、责任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具备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1],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民航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

1.学校要积极的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民航学校是培养飞行技术人才的摇篮。社会的发展对飞行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就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相应的培养方式,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在素质教育培养方面,学校首先要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方式,重视对学生在综合能力培养上采取适当的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思想意识,真正的实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完美结合。

2.运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培训时,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教学的丰富性,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目标。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动脑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以便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再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便利,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增加教师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例如教师通过收集飞机失事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中播放,然后让每一位学生都说说观后感,这样能够将飞行人员所要具备的高度责任感进行“无声的教育”,这样的方式比教师每天在课堂强调更具有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3.加强飞行员的心理素质教学

近几年来,飞机失事的事件非常频繁,让许多乘客对于乘坐飞机感到异常的恐惧,仔细研究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清晰的看到,事故发生与飞行员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有些失事原因不是飞行员能够控制的,但是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因为飞行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带来的灾难大约达到百分之七十。所以在培养飞行员的过程中,心理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学校招生时,要将心理素质作为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进入学校参加学习的重要方面。再者,学校要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方式,不断提高飞行员在各种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冷静的应对各种不良状况的发生,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乘客的安全质量,这不仅需要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规定,而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无条件贯彻执行。

三、结语

在我国民用航空建设中,需要一大批既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的飞行人才积极加入,又要求他们有良好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这需要学校在培养飞行人才的过程中,将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逐步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素质教育培养的弊端,切实将素质教育始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计划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学生,使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自如的应对飞行器所处的各种恶劣环境。加强对飞行员的素质教育工作,不仅是社会发展对飞行人才的要求,也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使他们为民航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廷渝,欧阳霆,杨俊,陈俊,蒋维安.民航运输航空飞行人才核心素质剖析[N].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4,02:26-28.

[2]殷东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创新研究[J].才智,2014,24:119.

[3]张建辉,高健.我国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瓶颈及对策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N].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2:79-81.

作者:刘加明 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遂宁分院

第十篇:心理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今阶段,我国的教育领域对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落实非常有力度.在高中的学习科目中,数学这门课程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状态,一方面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不断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在开发的同时压力也是并存的.很多地区高中学校中,学生因为心理压力所产生学生厌学,辍学,甚至对人生自我放弃的事件屡屡发生.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实践研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数学这门课程,在教育领域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中课程的教学中,数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现今阶段,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渗透,会大大增加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学习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压力的来源

(一)家长方面给学生的压力.21世纪以来,我国从刚开始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地区的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全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带来的也是就业难的问题.现阶段,很多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有着非常大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子女在高中阶段成绩优异,将来能够上一个好大学,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很多的家长只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考虑,从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压力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成为使人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大的压力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处在一种高强度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紧绷的状态很难得到释放,精神压力是非常大的.当一名学生思维疲乏的时候,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学习,会感到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会促使他继续学习,长久以往的处在紧促的学习氛围中,精神得不到放松,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二、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情感培养的渗透

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内容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从某种程度上看,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提不起兴趣的话,学习进度就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进度.所以说,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入情感培养的内容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真正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进行学习时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学习起来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适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磨炼

(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数学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度相差很大,在平时课下生活时,数学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教师可以帮助基础稍微差一些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指导,也可以提醒学习稍微好的同学多注意课下的练习,通过这种情感渗透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学生课上的学习差距,对教学进度的正常开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对学生的压力进行一定的消除.高中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讲授理论知识,课上留给学生进行巩固训练的时间远远是不够的,这就导致了数学模拟训练的产生.虽然数学考试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但是模拟训练成绩的好坏也会对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通过课下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用真情实感消除学生对成绩好坏所产生的压力,在给予一些学生学习帮助的同时,打消他们对考试成绩的顾虑.(三)增加磨炼机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一些符合学生能力的模拟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解题在加强自信心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的接触面,但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构建的问题情境可以适当的让学生感到一些挫折,对学生影响更大的正是那种进行解答时的挫折感和完成解答后的成就感.这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

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有这种想法,不仅要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要让学生逐渐拥有属于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学生为其制定学习计划或是提出一些学习上的建议.学习生涯中教师和学生的眼光是不同的,学生经历的这些教师以前都经历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教师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在一些重点难点的教学中,教师要把鼓励式教学方法带入课堂,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进行教学,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身心也变得健康积极起来.

五、小结

近年来,教育领域也一直在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摒弃,对“生本理念”进行落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学生在潜意识里更加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和老师拥有平等的地位,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渗透的话,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实践研究,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谢武松.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教师,2014(14).

[2]岳晨路.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甘肃教育,2014(13).

[3]戴艳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与评价2014(07).

[4]赵光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作者:王伟伟 单位:河北栾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