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男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

中职男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的困扰与压力,然后探究了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困扰的对策,即以国家为支撑,改善这支“稀有部队”的培养环境,消除传统的社会偏见,增强专业认同感;树立“育人为本”的男生观,因材施教,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增强自我认同感;对男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认同感

中职学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的数量非常少。以某中职学校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全年级284人中只有4名男学生,占年级总人数的1.4%。他们在给本专业和班级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扰和压力。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面临的困扰

(一)社会传统观念和舆论的困扰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承受着来自本校一些同学和社会部分人员的好奇目光与误解,觉得男幼教就是男保姆、男阿姨。这些称谓对敏感的青春期男生来说会有一种挫败感,从而失去自信,丧失勇气,缺乏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容易出现迷茫焦虑自卑等情绪,甚至厌学。

(二)专业培养模式的困扰

在技能课上,艺术基础相对薄弱的男学生无法适应。琴法课上,男学生的手指相对比较僵硬,他们需要花更多精力来学习,但效果有时也不如女生。在教学法上,教学方式为了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需表现出一些女性或幼儿特有的言语和举止,有些男生会选择逃避这些课程,希望不被同学和老师注意,这可能是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最大的学习困扰。

(三)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

不少中职学前教育男学生在参加专业实习或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常常怀着“做不好转行”的想法。一方面,现有的幼儿园女教师居多,因此,中职学前教育男生在实习时会面临找不到同性伙伴的境遇。另一方面,部分幼儿园、特别是一些小型的私立幼儿园,工资待遇相对比较低、配套的鼓励措施相对比较少,因此,实习中的作男生压力很大。同时,很多男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太满意,缺乏自信心,对未来能否胜任幼儿园教师表示担忧,对今后选择什么职业比较迷茫。为了逃避就业问题,男学生一般选择继续升学,升学后放弃本专业,选择自己认为更有前途的专业[1]。

二、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困扰的对策

(一)以国家为支撑,改善这支“稀有部队”的培养环境,消除传统的社会偏见,增强专业认同感

两会代表强调“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为了消除男性对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各种传统偏见,政府应制定法律法规与政策,给学前教育专业男教师创造更多有利的发展条件,以此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男教师的社会地位、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对专业认同感。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支持男性担任学前教育教师,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男学生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再者,学校也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其专业认同感。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男生观,因材施教,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增强自我认同感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具有坚强刚毅、自信果断、主动灵活的个性特征,对幼儿有着独特的影响,授课教师应改变“女性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男学生思维敏捷、动作灵活、敢于探究的特点,开设一些适合男学生学习的课程,如体育技能(跆拳道,武术,篮球)、计算机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还需要专业教师怀着一颗包容之心,学会“目中有人”,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指导,多交流、多沟通;针对男学生的不同特征,制定不同的课程考核标准来考察他们的学习效果;鼓励他们多参与各种技能比赛,帮助学生构建自我支持、自我肯定和自我人格塑造的理念;在见习与实习期间,应允许男学生到少年文化馆、图书馆、电视台、网络、儿童出版社、儿童玩具厂、儿童食品企业等单位开阔视野,扩宽就业发展前景,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2]。

(三)对男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对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的职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培养过程,要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找准定位,辅导他们认清楚具体适合做幼教领域哪方面的工作,如体育教师、英语教师、美术教师、幼教机构的管理者或理论研究工作者。只有清楚自己的定位后,才能消除心中的困惑,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3]。

三、结语

对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的培养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方面都要改革创新,永远都不能停止探索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晓岚,周欣,李传江.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离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毕业流失问题的背后[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1):40-48.

[2]唐大章.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9):35-37.

[3]赵红霞.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面临的困扰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8(4):67-68.

作者:邹彩梅 单位:广西贺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