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财务风控管理范文

财务风控管理全文(5篇)

财务风控管理

第1篇:财务风控管理范文

关键词:上市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

一、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内部控制管理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评价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设计执行的单位内部政策及程序。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资产的安全。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保障资金安全,而是要如何更好的提高企业资金以及资源的高效率的利用,一方面,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组织的资源,资源的损坏和缺失会对企业的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控制活动和信息联系十分紧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信息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企业实现组织目的的功能。关注资源使用的整合与效率,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前考虑的问题,会影响审计成本的高低及审计意见。

(二)财务风险的内涵

在日常活动中,风险往往被理解为不利事件出现的可能。在财务中,对于风险的定义也比较类似,即企业在生产经营及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企业预计应得的收入与真正所得的收入出现偏差,最后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可能。经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了一批有远见的管理人才拥有先进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企业在不断生根发芽的同时组织管理体系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部分高管在企业业务方面表现很出色,但是在财务管理上没有丰富的经验而无从下手。他们觉得财务管理就是每个月按时记账做好报表,把钱控制好就可以了,从上到下均缺少一种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是否有风险都是领导的事或者是财务部的事,而管理层更注重企业的盈利效果,不会把很多精力花在财务研究上,这样很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亏损。

二、上市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

其实,我国上市企业的一些财务上的决策都多少会带有管理层的主观性,他们多数人都觉的财务管理无关重要,只要把业绩提上去有营业利润,这个企业就是好的,只要看好现金和银行存款就不会有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所以在财务这方面风险意识不强。他们也只是让企业的财务人员把每个月的账记好,报表做好,及时申报纳税,并没有要求财务人员对报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看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每一个部门要分工明确,每一个部门的领导都必须认识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把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讲述给下面的每一个员工,使每一个员工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不可以为了节省时间而省去其中的检查环节。

(二)收益分配不合理

分配股利是难免的,怎么将上市企业的利润分派给股东以及确定合理的支付比例却是重要的一步。筹资来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日常经营所持有的那部分,另一方面主要是靠向银行贷款所获得的那部分。但是可以自由支配不用偿还的这部分钱是有限的,用它来满足生产经营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大部分都需要通过贷款支撑。筹资困难加上身负债务是一个严峻的风险问题。为了能够吸引股东和更多的投资者,多发股利必然比不分配或分配少更有效。但是过多的发放肯定会减少留存收益,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流量,最终造成内部积累不足。因为预期的收益会是如何,无法准确判断,所以股东和员工都比较看重短期的收益。如果分配股利少,造成内部矛盾;如果分配过多又会影响后期资金周转,最终不能及时偿还负债的风险。

(三)应收账款变现慢

物价持续上涨是社会上一个普遍现象,当然也包括生产所需的直接材料和人工等,会直接导致产品的总成本增加。如果不把商品抬高价格,会直接减少当期的营业利润;如果提价又会引起新老客户的争议,造成产品不畅销,不利于企业的信誉和正常运营。企业与客户的往来一般很少立即有现金交易,都是先通过往来账项来记账,随后再慢慢收付款。本来会计就有滞后的特点,应收账款能不能及时收回又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客户不能按时把钱还上,应收款就一直占用着资金不能变现,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循环,最终就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三、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一)提高思想认识

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贯穿到整个经营活动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领导对的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促使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部门等集中对资产进行管理和分配。资产的使用部门领导接受管理的具体措施。资产管理员负责管理资产的使用情况,并且进行准确清晰的记录。首先要增强风险意识,尤其是管理层。各部门主管人员不但要盯控好重要环节、关键的职位、关键时期的安全检查,还要加强各部门、不同职责的员工间的系统管理与协作沟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相关的协调会,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商量出一个比较靠谱可行的解决方案。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状态。

(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通过完善风险管理部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共同促进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构,加强建立自我控制、相互控制的体系。企业可以定期安排知识培训,强制企业会计人员参加,以便让从业人员及时了解不断更新的政策方针,及时调整财务制度来配合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要积极配合外部监管机构对本企业的财务情况的审查,全方位提高改善上市企业财务状况,更好的控制财务风险。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测,观察和检测出组织实施的问题,将意见传递给相关部门。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相关部门的监督非常重要,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从而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

(三)加强风险管理

上市企业要把握好每个月存货的入库和出库量,避免产生无用物资长期积存,出现占用资金的情况,采用移动加权平均等方法及时掌握存货的单价,控制好成本。在应收账款方面,企业在与客户发生业务往来时要做好方位分析,先了解对方的生产实力和支付效率以及近几年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和关联方基本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应该按期通过账龄分析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进行核算。重点关注占用营运资金较多的应收账款,及时催促追收账款,降低坏账率。应该建立文档管理系统,有专人负责,使用者培育出良好的维护意识。仅仅有工作制度和计划是不行的,要把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计划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才是关键。就拿的盘亏和盘盈,以及闲置来说,每一份凭证和文档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完善整理和备案。当发现账面和实际的情况不相符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定期的进行抽样检查。

四、总结

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控就像是企业的大脑,控制好财务风险问题可以有效地降低他们的成本,提高综合的运营能力,还可以更加合理的去分配企业的资源,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更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出更多的力量。由于上市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我个人知识的有限性,在有些问题对策上阐述得还不够深入,在写作过程中不免有疏略之处。因此,今后在工作和学习上会尽自己所能继续学习。

参考文献:

[1]罗强武.上市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预防与控制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

[2]陈茜,田治威.林业上市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

[3]袁小青.试论上市企业内控体系的现状及建议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6.

[4]周璇.基于风险视角的H企业内部控制案例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6.

[5]王玉英.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J].商业会计,2015.

第2篇:财务风控管理范文

关键词:内控管理;财务风险;措施

一、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间的联系

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使企业的运营能够持续化、规范化地进行,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出充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能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及时预防和解决风险,保证企业的顺利前行。

二、国有企业在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味注重企业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在科技飞速进步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热门行业,这些行业运营风险相对较小,管理者就会忽视实际运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1],从而降低了企业内控管理的力度。还有许多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加以充分的重视,导致内部管理效率不高、企业资源在运营生产中的大量浪费,运营结构的不合理性也使企业投入的成本大量增加,运营风险加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会随之下降。另外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的大意也造成企业各部门不能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工作效率会因为信息的滞后性大大降低。企业的各种权力职责也得不到具体有效的落实,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细则没有明确的认知,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由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从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入手,把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细化,从而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2.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盈利,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会把利润效益放在主要位置,从而忽视了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有的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有关的监管制度规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不能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细节中,也无法使监督工作全面彻底的进行。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关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管理,部分员工在工作上消极怠慢,不能在内部管理中积极的互相配合。另外,企业在建立具体的监督管理制度时,没有对企业现有的运营和人员情况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导致很多监管制度过于形式化,执行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名存实亡。这些缺乏有效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制度的现象会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

3.缺乏风险意识

很多国有企业发展并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的运营一般都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会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对于企业未来将要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没有防范意识,更不会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是,在这个每天都在产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随时都有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企业内部监管的不力都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忽视风险问题的影响,只考虑企业的规模或者经济效益,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中,风险意识的缺失是许多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4.企业投资筹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便无所顾虑的扩张企业的经营规模[2]。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融资或者投资活动,表面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忽视了企业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无节制的进行投资融资活动有可能导致资金无法有效回收,资金运转出现困境。而且在投资融资活动中如果没有科学严谨的计划会大量消耗企业的资金,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出现混乱,短时段的经济效益后可能会有极大的反弹,导致企业的发展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三、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环境

企业的重点发展内容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和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所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并保证这两种机制能够运用到实际运营生产中。同时,要重视员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员工对这两种制度实施的积极性。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制定一些奖惩制度,对于一些积极配合内控管理工作和有效做出风险防范的员工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对于一些无视规章制度、对风险置之不理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约束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制定相关的机制时可以集思广益,充分让员工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便于发挥其主管能动性。

2.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考核机制

在企业结构建造过程中可以设立专业的考核部门,专门考核企业内控管理和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实行的效果,不断评估在每个阶段这两种制度的价值体现和成果,从而做出合理的调整改进[3]。在以往的国有企业中,这种评价考核工作一般都会将其融入到财务部门的工作中,需要财务工作人员肩负多重职责,在进行评价考核的时候容易产生误差,使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专门的评价和考核部门,引进专业的考核人员进行考核工作,特殊情况下企业还可以将考核工作交由第三方执行,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制度考核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企业只有得到客观的考核,才能真实地反映出现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做出及时的调整改进,使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从而发挥应有的效果。

3.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

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首先,将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进行具体的划分,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处理,避免出现一人多职的情况,让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企业的运营生产中落实开展。其次,需要完善企业的内控预算制度。企业进行的预算工作是对企业这段时间的运营状况、财务收支及现金流进行一定的规划,能够反映企业战略发展的基本情况。完善企业内控预算机制,让其在企业运营中严格执行,能够避免企业各部门出现各自为营的状况。同时,健全奖罚制度,从而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发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4.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需要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防范制度,有效防范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确保企业内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让相关的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企业需要对财务风险防范制度的实施情况实时进行监测监督,让有关部门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防范制度进行调整改进,各部门信息的沟通能让有关部门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推进有关制度的完善。

四、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营造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环境,加强各部门间信息的沟通,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考核机制,并且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发展中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锦云.国企加强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328(11):147,149.

[2]李明凯.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4,(2):89.

第3篇:财务风控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建议

1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企业内控管理的基本内涵

1.1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内涵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消耗一定资金的基础上,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的企业的财务工作不符合真实性,不能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没有发挥财务工作应有的价值,对企业的最终经营产生威胁的因素就是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与企业的财务工作有直接的关系,并且影响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所有的经营和生产环节中,从采购原材料一直到最后的营销都会有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财务风险的发生以及他的影响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就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

1.2企业内控管理内涵

企业的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内容,因为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经营不能缺少对内控的管理,因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也能够保护企业的资金以及资产的安全,促进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保证企业的经营决策科学,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企业的内部控制所包含的内容跟防范,不仅包括企业财务工作,还能连接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同时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分析、控制、评估,最终通过分析企业经营需要的各种规范要求来制定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

2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下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缺少严肃性和行动力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就是企业对自身生产和经营的控制和管理,主要想通过一些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工作,对自身的经营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因为大家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被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因此大家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很差,所以从指定内部控制制度到执行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都缺少行动力。虽然在制定内部控制所需要的各种费用都是企业自己来承担,如果制定的不合理,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企业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依然我行我素,单纯的看待眼前的利益,缺失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严肃性,执行力。

2.2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悖

企业是以进行内部控制管理为目的,才需要制定相关的内控管理制度,但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目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的工作重点都在增加经济效益上,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必然会忽视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尤其是财务风险的存在方式与危害程度。所以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在企业也只能是形式化的存在,组织结构涣散,加上对内部控制的管理意识差,领导不重视,财务工作人员也不重视,所以责任分工不明确,业务中重复工作的现象经常发生,不仅浪费人力,也浪费时间,种种情况都是因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也不是客观的依据企业的经营实际情况制定,必然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原因,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2.3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对内控管理认识不足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有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这都是内控的直接执行者,但是因为管理者的思想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行动的指导,而管理者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因此并没有科学的认识到内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对内控制度的制定上面因为有错误的观念的指引,因此制定的制度也是不科学的,错误的观念必然制约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执行上也是不足,执行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还有的企业因为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待到检查时候,应对检查草草了事,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因为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防范缺少敏感度,因此会对企业所处的形式作出错误的判断,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在财务风险防范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议

3.1为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是所有制度执行的基础,也决定内部控制管理以及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否可以顺利进行,虽然企业之间经营存在差异,但是企业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制定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打造符合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有利环境。所以改善企业的内控环境企业应该增加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学习最新的知识,认清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然后要发挥管理者的积极带头作用,在整个企业营造学习的氛围,并且企业制定相关鼓励制度,以激发相关人员和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依托构建企业文化,教育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办事,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内形成按规办事、按流程操作的良好风气,还要重视定期的接受群众监督,重视群众的意见,这样才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3.2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在财务风险防范的基础上,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重视监督机制的作用,要发挥多个部门的监督,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也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按照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同时要重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顺畅,才能把相关的信息和风险最快的传递企业的管理部门,在防范的过程有利于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也有利于采取应急预案,应对企业的风险。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要内外监督共同发挥作用,内部监督要保证监督的执行力,外部监督是国家的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对企业监督,同时也要重视群众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控监督机制的完善。

3.3提高企业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

影响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效果的直接因素是企业的内部人员,所以提高内部人员的内控意识很有必要。企业应该从重视培养员工对内控和财务风险的正确态度抓起,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加强对内部控制知识的掌握,同时要结合成功企业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查缺补漏,吸纳有力的条件,应用在自己的工作中,管理者要带头重视内控,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呈一体化发展,企业要想完成自己的经营目标,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控管理意识,为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并且拥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在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重视监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解决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助于企业扩大自己的经营,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雯.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8).

[2]丁平贵.探讨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8(11).

第4篇:财务风控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风险;防范

自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后,我国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已经来自了全球各地。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各个地区的公司,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可以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蔓延到全世界。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在内控管理上下功夫,提高企业自身在财务风险上的防范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自身的资产安全,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在几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成本资金等方面受到重大创伤的企业更是举不胜举。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在内控与财务风险管理中的短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要想赢得未来,良好的内控体系与财务风险防范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一、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背景

对于企业来说,内控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流程,操作,业务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作为市场环境下生存的企业个体,企业的经营情况与市场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可以说只要企业还在经营,那么面临的市场风险就一刻不停。正是在此背景下,企业进行内控的目标就是实现最为严谨的业务流程管控,防止内部因素造成的企业运作弊病,保护企业资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的内控一般要从保证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入手。企业的决策依据来自于上交企业的各项经营发展数据,而企业的各种决策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与资源条件部署。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决策将带领企业走向更为平坦的发展之路,而建立在失真数据上的决策则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甚至将企业引向死亡。为了保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内控手段必须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这一目标,企业依据自身情况调整制约,对自身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内部制度的修整与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领导层将通过授权的方式来指挥企业进行各项经营活动。具体的执行上,企业的内控包括了对会计信息的核算审核,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与报告,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预测,考核与评价,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等。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资金筹集、投资、资金回收及资源条件再分配等全过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全方面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而风险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出现在企业业务的任何环节,如企业采购过程中的资金投资风险,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使用风险,企业在营销管理中的资金回收与资金使用效率风险等。

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

(一)内控的制度

当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时,组织架构间的牵制与监督不严,内控力度弱化。执行内控制度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视性不足,而制度上的缺失也会导致奖惩机制的发挥失灵,甚至没有基本的制度来监督这方面的工作。这就形成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与不执行一个样,执行好与执行坏一个样”的现象。当内控手段形如一纸空文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概率就会提升。

(二)监督与落实

有些企业有内控方面的制度与条文,但由于执行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有执行,监督与落实根本就不存在。在工作中只讲求灵活处理,而不强调原则性。甚至在处理过程中把内控视为形式化的存在,这样就直接提升了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是造成企业经营事故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在内控制度上有相当详细的条文,但由于缺少监督与落实的制度,也没有形成统一性的监管体系,那么就会造成监督效果差,内部监督与审查存在空白和不足。

(三)意识与措施

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内控管理不重视,把内控管理视作可有可无,只集中精力用于企业的经营与经济效益目标达成上。这在于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科学的管理体系与内控制度对企业的积极意义,没有意识到健全的内部制度对企业潜在效益的促进力。甚至有些企业只是在面临上级检查时临时应付一下,走个过场。这些错误的意识直接让内控管理形同虚设,不仅发挥不了内控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反作用,形成大量的“面子工程”。再加上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内控工作的责任心不强,意识不足,甚至不具有一定的外部风险敏感度,如果此时内部管理人员对企业形势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轻则造成内耗,重则影响企业经营的正常运作。

三、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手段

(一)营造环境

在企业的内控过程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内控环境,提高风险意识,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帮互助的内控氛围将有利于企业内控措施的执行。基于此,在企业的管理上,应根据现有的经营情况,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内控管理措施,建立起适合于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机制。如,先激发与提升领导层在内控方面的责任意识,提高其关注度,让企业领导层认识到内控对于企业经营效益的作用。再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筛选出风险点,对其进行评估与预测,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订出应对措施。根据企业的管理体系制订出对内控与风险的考察制度,把内控工作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内容中来。通过奖惩制度端正内控部门与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加以配合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宣传,如内控方面与风险防范的知识宣传,内控过程中的管理案例等,普及企业内控知识,让企业人员从意识上重视内控工作,在工作中重视操作规程,重视业务流程,形成良好的内控原则。当然,为了实现内控与财务风险防控的有效性,还应在年度预算、重大发展决策、重大合同签订时发挥民主精神,发动群众监督力量,汇集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二)提高权威

企业的内控工作开展得如何与企业内控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基于当下很多企业都缺少独立内控部门与风险防范部门的情况下,应设立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摆脱过去企业财务部门兼职内控管理的情况,提高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提高内控与财务风险管理的透明度,赋予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权威性,保障其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切实提高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的质量。

(三)有效沟通

在企业内控与财务风险防控中,企业得到的数据与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及时全面,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水平。考虑到企业的内控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与岗位,内控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与交流,那么就应把握交流质量,确定信息的有效性与全面性,以提高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的传递是否及时,信息的质量高低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部门与决策部门的工作方向。所以在这方面的管理应把握住信息审核的原则,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信息的来源与真实性,提高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内控过程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制度不规范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的内控制度应以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但在此大前提下,企业对于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在风险认识与识别上并不完善。对于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分析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建立起健全有序的企业内控与风险防范体系是必经之道。

参考文献:

[1]魏霞.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济视角(中旬),2011(10).

[2]李明凯.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4(02).

第5篇:财务风控管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

和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例如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除了经营收入之外还包括财政补助以及附属上缴收入等,财务支出包括公用经费支出与人员经费支出等。这些决定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较之企业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深入的分析研究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探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措施对于推动事业单位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财务预算管理风险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财务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单就事业单位而言,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如果预算编制不够完善和全面,预算的执行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相关的数据出现误差,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无法达到理想中的要求,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当前的财务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有相当多的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编制上缺乏专门的监督人员或者机构,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严密,导致有部分专项资金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得滚动资金支付模式难以落实,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个是预算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普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相关的操作尺度和定额标准也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虽然具备相应的分配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分配不均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风险

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工作人员做假账、挪用公款炒股、公款私存等事件究其原因就是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不当造成的,由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对此笔者认为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相关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很大的漏洞,从而给部分工作人员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很多工作人员对该制度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心存侥幸心理做下不法之事。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是,利用国家收费许可的契机以权谋私,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

(三)财务收支风险

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务支出风险,缺乏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当前财务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说,财务管理制度不够严谨,那么就无法确保专款专用,如此一来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就难以界定,导致大量资金浪费;另一个是经营风险。由于事业单位在实验设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过大,因此其对外投资的规模相对较小,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在操作中,如果事业单位无法正确的辨识商务信息,那么对事业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转账收入等多种形式,在账款的收回过程中容易出现坐收坐支的现象,对财务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措施

(一)强化财务风险识别

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其财务管理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如预算管理风险、财务收支风险等,这些风险有着各自的特点,如果千篇一律的采取同样的措施的话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因此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分类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对风险类型进行有效识别的前提下加强风险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分析也是财务人员所要注意的,对此一方面要分析风险,计算和估计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并预测财务风险对组织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计量风险,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损失幅度大小和损失频率高低进行综合考虑,促使风险能够具体量化,为后续的控制措施采取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事实上,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任何一个工作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事业单位面临财务风险,对此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工作环节上,而是要从整体考虑强化财务风险的管控措施。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强化风险意识和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严格与否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即财务管理的强弱程度,而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则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指数,因此要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确保其对财务风险有着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事业单位要落实财务风险防控制度,在对财务风险防控制度进行完善的同时也要确保该制度得到有力执行。

(三)优化财务风险的评估与测量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虽然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往往难以量化的原因,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必须要优化测量财务风险的大小,借助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方法,量化处理相关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并科学分析财务风险数据。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模型以及风险评估方法,具体评估财务风险因素,确保财务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莉.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2]邓兴莉.探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