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法律思维训练教学范文

法律思维训练教学全文(5篇)

法律思维训练教学

第1篇:法律思维训练教学范文

法学家富勒曾经说过:“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实在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1]这段话强调了在法学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在当今中国,法律的制定、修改较为频繁,围绕法条的规范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法学教育要取得长久性的实质成效,更需要重视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践中法律思维培养的现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法律思维养成的自觉[2]。由于思维训练不是教学大纲的内容,部门法学科的教师们在自己的教学中多数都不会将思维训练贯穿其中。的确,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于知识的传授更为“隐性”,需要教学双方更加积极主动,教师既要更加深度地思考教学问题点,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有学者提出,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不适应法律思维培养的诸多问题,需要从法学本科教育目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3]。在法律思维培养方面,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是核心和关键。一方面,法律思维过程中人们较容易产生逻辑错误,正如考夫曼在《法律哲学》第二版序言中所说,“基于经验,我知道一再会有违反逻辑基本规则的情形发生”[4]。另一方面,利用逻辑思维这一方法论工具,法学教学不仅可以授之以鱼,更能实现授之以渔。例如,通过触类旁通式的举一反三、通过对已有观点的归谬、通过发现规则的例外等,学生都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再生和创造。同时,现今社会新的学情情况对教学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当代大学生接收法律类信息的渠道广泛,各种新观点、新思想、新现象都会极大地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视角。这时,更需要师者在众说纷纭中进行判断、甄别、取舍,而这也是在因应思维活跃化的同时保持思维理性的要求。

二、刑法教学中系统开展逻辑思维训练的高度必要性

在现有的法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基本所有法学院系在本科阶段为法学低年级学生皆开设了法律逻辑或形式逻辑的课程作为先修课。但是,仅设置此类课程还不能达到真正实现学生法律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效果。受课程内容、现有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对部门法的熟悉程度等方面因素所限,专门的逻辑课难以将逻辑与法律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说,形式逻辑类课程只能为学生了解法律逻辑思维提供基本的入门,却无法展现法律逻辑思维运作的详细过程,也无法充分暴露学生进行法律思维活动时的具体逻辑问题。刑法学作为法科学生最初接触部门法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恰当场合。首先,刑法中的很多问题更与日常生活语境相联系,更能为普通人所理解,因而可以为起步阶段的法律逻辑思维训练提供相对易懂的文本背景。其次,越是对抗性显著,就越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在刑法这个部门法领域,不仅刑事实务中控辩双方有着立场和方向上的外在对抗,即使是刑法领域的诸多内在思维对象,也具有二元对立的明显特征,诸如事实与规范、主观与客观、定罪与量刑、实体与程序,等等,因而面对刑事法律范畴更需要严密而辨证的逻辑思维。此外,刑法教学具有自身的时代特征。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国际视野的拓展、比较刑法研究的开展愈加深入,刑法教学如今面临稍异于其他部门法教学的一个特点在于:我国立法规定及传统理论主张的四要件犯罪论和国外引介并渗入国内法考及法律实践的阶层论知识之间存在既具有张力又需要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特别状态。如果沿袭传统做法在刑法教学中仅仅讲授四要件理论,现今已然无法满足知识受众的需求,可以说,刑法教学进入一个知识转型的阶段和时期[5]。本来,中外理论相互有别在比较法的视角下并不是什么特别现象,学习借鉴也是常有的做法。但是,刑法中要件论和阶层论不仅在法系渊源、理论术语、制度规定等方面有诸多不同,更重要的是,两者在思维方式和论证过程上也有较大差异,因而,这两种知识体系之间的学习借鉴以及择优融合相对而言显得更加复杂。因此,克服此种比较法学习困难的最关键之处在于教学中需要加强思维的训练。可以说,刑法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密切相关。阶层论知识带有鲜明的逻辑特征,在刑法教学中完善逻辑思维训练对于学生不论从知识论还是方法论上都极为重要。可以说,刑法阶层论学习和规范性思考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密集运用。

三、以刑法教学为载体开展逻辑思维训练的实践与目标

笔者将以刑法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思考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例举说明,对思维训练的不同侧面加以梳理,其中既揭示了思维训练的着力点,也提出了相应的目标指向。笔者将逻辑思维训练分为两大方面共五小点:一方面是结构化训练,其中包括清晰性、完整性和位阶性训练;另一方面是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操作化训练,即深入性和批判性训练。以下分别就这五小点进行具体展开。

(一)逻辑思维训练之一:思维的清晰性训练

首先,概念是思维抽象的起点,思维清晰的前提是概念的明确。在刑法教学中,概念的明确性尤为重要。相比于其他法律部门,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刑法中的概念必须尽可能精确。即使概念存在解释的空间,在进行刑法解释的过程中,解释结论仍然受到文义边界的限制。思维的清晰要求法律人对于语言的涵义范围有较好的把握,并能够正确使用法言法语。其次,正确比较概念的异同才能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使用相似概念时常见的误用,必须特别强调区别和界限之所在。例如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很多同学容易混乱,关键就在于对两个概念的种属关系以及分类依据认识不清。若把握了区别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完全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以16周岁作为起点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具备的年龄条件则以18周岁为界。再次,思维的抽象过程不能忽略重要的具体事实,以案析法的清晰性很多时候离不开具体化。以假定的因果关系为例,甲在乙被执行死刑前一分钟砍死乙,看似同样是死亡却不能抽象为同一结果,需要看到死亡时间、方式等具体细节的不同,因为其正是死因的体现和印证,属于原因判断中的重要事实,不能被抽象掉,如此,运用条件公式判断因果关系时才不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二)逻辑思维训练之二:思维的完整性训练

完整性的基本要求是无所遗漏,除此之外还要求相互关照,协调统一。因此,有机的完整性要求前后连贯,没有相互矛盾抵牾之处。而刑法解释中体系解释这一解释方法也正是完整性要求的体现。其通过解释实现刑法条文用语之间的协调、全文之间的协调,乃至刑法和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协调。在刑法学习中,思维完整性也要求在部门法之间能够灵活运用关联思维。例如,在认识刑法的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时,应当能够联系刑法作为公法的基本属性,这两大原则自然也是公权法定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具体演绎。这就在刑法学和宪法行政法学之间实现了思维的关联。同时,具体而言,在刑法阶层论知识体系内,就同一内容进行多角度思考也更能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例如“偶然防卫”的问题,既涉及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的违法性本质之争,也涉及防卫意识是否必要的正当防卫成立条件之争,更涉及未遂犯中具体危险是否存在的判断之争。主张行为无价值,则在正当防卫主观要件方面应采取防卫意识必要说,进而认为偶然防卫构成未遂,这样的观点具有逻辑连贯性。相反,若出现矛盾,结论便难以令人信服。又如,对不知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这一情形,既可归属于错误论当中的法律认识错误,又可以置于故意论中讨论犯罪故意的认识要素是否包括对于违法性的明知。因为刑法围绕人的行为展开研究,其中主客观内容必然紧密联系,所以刑法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性极高,往往需要在体系中加以完整性思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在分述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串并式、联想式教学,重新链接不同的单元,从而引导学生防止思维割裂,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思维局限。此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假设不同的事实变量进而推导出不同结论来训练思维的完整性。例如,对于甲为乙买机票导致乙飞机失事身亡是否构成犯罪的讨论,需要区分假设一般日常生活化的买机票行为和假设甲特别地知道有人在特定航班上设置定时炸弹。这样,不同的事实变量既发散了同学们的思维,又能够将例如“实行行为”和“特别认知”这些本来分布在知识树不同位置的内容联系起来,为将来面对实务时能够完整而缜密地分析案件打下基础。

(三)逻辑思维训练之三:思维的位阶性训练

思维的位阶性涉及思维运行的动态要求,是指思考过程中不同环节具有此先彼后的逻辑递进关系。首先,在宏观上,刑法中阶层论的知识转型就需要整体的思维方式由平面化、流水式向立体化、阶梯式转变。阶层犯罪论的思维长处就在于其具备分步骤、分阶段的精耕细作,将认定犯罪的先后顺序加以明确,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性,并具有对案件同等操作的普适性。其中,客观判断优先于主观判断、事实判断优先于价值判断等规律也越来越成为共识。其次,在微观上,在具体的刑法学习细节中,位阶性思维方法也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以刑法空间效力中不同的管辖权适用这一具体知识点为例,属地管辖优先,而后依次递进式地判断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前面判断一旦成立后续判断即不需进行。在思维中明确这一位阶关系对于学生学习、判断具体案件的管辖依据有着点睛作用,判断效率和正确率显著提高。

(四)逻辑思维训练之四:思维的深入性训练

首先,现实中的法律适用并非就法律规范之大前提和具体事实之小前提简单运用三段论法即可导出结论。实际上,除少数的事实典型对应于特定规范的案件以外,更多的法律适用过程包含演绎推理和涵摄的平行过程。其中涵摄的过程即为思维更加深入、脑力运转要求更高之过程。将事实“归摄”于法律规范,需要目光不断往返于事实和规范之间,对事实作出合理裁剪和认定,对规范进行正确选择和解释,进而得出法律效果的结论[6]。其次,很多法学问题的讨论不能浮于表面,看似具体的争论背后涉及更深层面的分歧。以正当防卫的讨论为例,笔者会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展开分析。例如,防卫过当与否判断的第一层次涉及: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防卫人是否有退避义务?第二层次则涉及:正当防卫阻却违法的本质如何?防卫是否是一种权利?第三层次则甚至上升至法理层面即:如何处理道义和利益的关系?权利何时应受限制?这样,一步一步地分析争论背后的争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得到更切实的锻炼和提升。再次,刑法知识转型的特点之一即更加重视实质的规范判断。以具体的刑法问题来看,例如因果关系的条件判断可以说是事实判断、形式判断;客观归责理论则是规范判断、实质判断。当然,类似的实质判断贯穿于刑法始终,不再赘述。实质判断要求超越自然事实从而进行更为本质的评价,当然这也不再是纯形式逻辑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体现了法律逻辑思维的共同特征即其不可能价值无涉,相反必然是结合价值判断的。逻辑思维深入性训练在论文指导、辩论指导等超越局部知识框架的互动教学中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拨云见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五)逻辑思维训练之五:思维的批判性训练

对逻辑思维加强上述清晰性、完整性、位阶性及深入性的训练本身即是为避免逻辑错误打下基础,同时,在批判他方观点时也更容易发现不合逻辑的“硬伤”。可以说,批判性训练也是对前述训练的反面整合。首先,对于违反逻辑清晰、完整等要求的逻辑谬误能够快速地反应。常见的逻辑谬误有概念混淆、循环论证等。概念混淆,也有称为偷换概念。在逻辑上,对于某一概念的运用,如果开始时用在某种意义上,就不能中途改变它的意义,否则就破坏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逻辑上偷换概念的错误[7]。而循环论证则是指基础命题的结论再次被拿来当作自己的理由使用,借此形成了循环。若要辨明这种将结论隐含在前提中打太极式的循环论证,便需要特别注意论证前提,对论证过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保持连贯的考察。其次,还应当识别常见的逆语句错误,即从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推论到附条件事物,或是从法律效果的一个充分条件没有实现推导出法律效果不发生。此类错误的关键在于没有正确区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再次,正确运用归谬论证能够实现有效的间接批判。归谬论证是指假定对方的命题为真,然后以此为前提按其逻辑进行推论,最后导出无法接受的荒谬结论,使得对方观点不攻自破。归谬论证是驳论的有力武器,但是应当谨慎地使用,因为归谬论证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如谬误性要求、正确推论要求、排他性要求、完全性要求、独占性要求等,才有效成立[8]。

四、刑法教学中逻辑思维训练的总结与展望

第2篇:法律思维训练教学范文

[关键词]临床思维;治趣平台;早期训练

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于2018年开办,为适应新时期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开设了早期临床思维课程。临床思维训练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门新课程,到目前为止,即无专用教材,也无固定规范的教学模式,具体施教难度大,给任课教师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对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开展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构建可操作的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我校临床思维的早期训练实践对同类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应具有一定借鉴意义。2019年11月至12月,运用武汉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治趣APP,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的早期训练,并参照治趣虚拟病历库构建临床思维课程。治趣APP是一个横跨桌面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高端医学临床仿真教育平台,汇聚大量临床病例,通过计算机动态模拟虚拟诊室,再现真实临床病例,让学生在虚拟情景下对病人进行临床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通过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获得与临床真实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一致的临床资料。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做出诊断决策,计算机根据学生的决策,计算出患者的转归,最后就能发现学生的临床资料的获取、分析及决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帮助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临床思维能力。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在2019年11月至12月将丽水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1、2、3班共107名学生进行临床思维授课,将该部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1人,对照组56人。实验组运用治趣APP,对学生进行6学时的临床思维训练。对照组按照以真实病案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小班化教学训练和课堂探讨(6学时),两组同时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及训练。两组在培训前进行了一份病例考试,待课时结束后,两组又同时进行病历分析考试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然后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基本情况。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生成绩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别,见表1。

(二)两组学生培训前后病例分析成绩。两组学生在经过不同的培训前后的成绩见表2,由表可见培训前两组差别不大(P>0.05),实验组经过治趣的临床思维培训6学时,对照组经过传统病例诊疗讨论6学时后,两组同时统一试卷笔试,成绩差异较大(P<0.05),说明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治趣的软件系统是有效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较快熟悉诊疗过程。

(三)两组学生培训后专业理论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及训练,统一考核,表3数据显示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

三、讨论

(一)治趣APP虚拟病人库对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建立有效。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国家“互联网+”的教育战略,使得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手机网络教学成为可能[1-2]。治趣APP软件将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医学教育”的新模式;该软件是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互联网医学教育平台,包含全国最大临床思维训练系统———虚拟病人库,涵盖医疗领域海量数据库,该软件一直应用于有一定临床实践的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的培训过程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定内容,为年轻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发挥了较好的作用[3]。教高(2018)4号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要求,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医学领域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紧跟医学最新发展。深入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怎样将这适应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资源有效引入到本科生的院校教育中,使在校学生在早期接受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就能培养临床思维培养?随后,我们与天津某公司开展了针对临床本科早期的临床思维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对二、三年级学生在学习解剖、生化、微生物、免疫、生理、病理、药理等基础生物医学知识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通,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诊疗过程中,养成严密规范的专业思维,正确获取病史信息、针对性体格检查、采用选择性辅助检查、做出临床诊断和给予治疗决策等临床诊疗过程规范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以上改革后,相比于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学生能更好地尝试医生角色、更快熟悉临床诊疗过程。本次实验中,两组学生年龄无差异,高考成绩无差异,测试前成绩无差异,使用智能化平台教学的学生专业理论考核及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二)应注意的两点。治趣“虚拟病人”库在临床思维培训中有着涵盖病种广、操作便捷、学习时间自由等多项优势。但在对临床二年级学生的施教中,发现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开课学期不能太早,上学期给二年级学生开设临床思维课,不管是采用治趣虚拟病人库还是采用传统的以真实病例为基础的PBL授课,学生普遍反映许多临床诊疗知识储备不够,因而感觉课程内容太难,消化吸收不容易,但学生反映还是有所收获,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诊断学及外科学基础时很有帮助,而且这种收获对学生学习其他临床课程、实习、见习及工作的影响值得继续关注。考虑到学生实际,选取病例时,尽量与已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知识相关,如选取的主要是结核、乙型肝炎(医学微生物学学习过)。另外,强调病因及发病机制分析,以便与相应的基础医学课程相衔接。在本次合作中,未开发新的虚拟病人,是一大遗憾。同时推迟了2019级临床医学学生临床思维训练课的开出时间。二是治趣虚拟病人库对临床诊疗过程的思维培训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在临床人文关怀、医患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给与的思考有限,医生的行医行为一定是在他所处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在目前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中,如何让临床学生在早期养成良好的爱患意识、法律意识,规范医患以及医生与家属之间的职业信任和权威关系等人文知识,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应予以加强,建议治趣及相关公司在开发新的虚拟病人时,加强人文方面的训练。因本次实践所用时间不长,样本量也不是很大,这种早期的临床思维训练的效果值得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徐静,潘晓霞,靳远萌,等,应用手机程序“虚拟病人”进行教学查房可提高肾脏内科实习带教效果[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9,18(5):602.

[2]黄国涛,洪莉,胡鸣,等,治趣APP应用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1):84.

第3篇:法律思维训练教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创新思维;教学改革;设计教育

一、现状与问题

我国环境设计教育规模虽然逐年扩大,但在当今国际化与城市化日趋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艺术类院校长期以来以传统美术基础训练为依托而成长起来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已显露出对于培养优秀设计人才而言的局限与不足;尤其是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还相对滞后,缺乏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思维训练体系。我国艺术类院校在设计训练课程教学上也进行过诸多尝试,如借鉴德国包豪斯的构成设计基础训练,或是以“类型学”为主线的设计选题训练,但课程的实际操作大多变成了造型语言的公式化教条,或是对类型化设计的简单模仿与复制,导致学生个体习惯于封闭式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其思维的开拓,逐渐失去创造力。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思维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三大平行专业方向的专业共性进行梳理,借鉴国外优秀设计院校设计思维训练课程的实例,结合本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围绕设计思维传导、空间与尺度、表达与表现三大设计基础版块,以“切片”解读的方法来强化“方法论”,展开创新思维训练模式的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加以反馈,探讨适用于平行专业方向教学中的通用型设计思维训练的模式与方法。创新思维训练是设计教育的根基,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的重要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是设计师在应对问题时尝试解决问题的对策来源。创新思维训练主要体现在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目的是为了在学生开始接触专业学习时养成一种思维模式,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再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文章是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从课程实践中寻找探索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的意义,以及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所能带来的可能性。

二、探寻与借鉴

历史上常常认为1851年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为现代设计的开始。约翰•拉斯金于1862年发表讲话质疑展览成为提出“设计”概念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提出现代设计教育的理论家。设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发达的工业国家为了贸易竞争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多是国家干预的行为。1892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以GovernmentSchoolofDesign(政府设计学校)建校。后来穆特休斯(HermanMuthesius)在德国将设计教育进一步发展,直至格罗皮乌斯创立包豪斯。包豪斯打破了学院派美术(BeauxArt)教育体系,开创了以“基础课+理论课+专业课”的设计教育体系。此后,世界上多数艺术院校延用至今。而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设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设计人才的教育培养也必然面临着改革。当代的设计教育应该将设计看成一种以整合性、不确定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思考形式和论证过程,同时,寻找一种实验性的和系统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1]徐丰在《从包豪斯的构成课谈设计基础训练思维方式的转变》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设计院校开始借鉴德国包豪斯的基础训练课程。在西方设计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是设计之根本,创新与发明能力的培养重于一切,这一点从包豪斯开始,至今创新与开拓精神仍被视为艺术设计的灵魂。国外设计教学的主流把超越现存规矩、开发想想作为主要目标,使设计学科更具创新特征[2]。通过收集整理和归纳总结一系列院校设计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发现一些共性,详细罗列如下:

1.注重逻辑培养与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学习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的景观设计系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的studio课程是脱离了常规设计课题的设计创新思维训练课,依据抽象到具象,具象到抽象的相互转换对学生思维产生的影响,设计了一系列紧凑的训练单元,并与设计传达的技能相结合,帮助学生创造性思考,准确地传达。为学生在高年级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专业全球排名前几,它的课程设置也是各大艺术类院校参考的标准。国外的艺术类院校除了需要基本的语言成绩以外,主要是以作品集申请的方式录取。申请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本科课程需完成它出的题目,并提交作品集。从2019年罗德岛设计学院的题目也可以看出国外艺术类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它给出了三个词汇:error、verify、forge,要求是选择其中一个词语,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做出两种“回应”,形式不限。要求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创作,不再以传统二维图面表达为主。提交作品的方式也不再要求寄送纸质作品而是转为线上提交,从上传作品的格式种类可以看出对于本科一年级的学生的期待。其考核方式也不以国内传统的审美作为评判标准,更多在意的是创意、思考方法、逻辑和表达方式。

2.注重选题方向,重视设计调研与过程在过去几十年,国内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设置试图去囊括这四种专业,并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尽可能多地去接触这四种专业。国内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许多院校一直徘徊在整合专业和细分专业之间,也一直在尝试学习和借鉴国外的课程体系,但却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国外高校一般设置规划、景观、建筑、室内四种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甚至会在此基础上更加细分具体的研究方向。罗德岛设计学院室内建筑系(InteriorArchitecture)、建筑系(Architecture)以及景观建筑系(LandscapeArchitecture)会共同制定设计工作室的选题,并设置宣讲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对应的工作室,也可以在不同专业的工作室有侧重点的完成相关专业的学习。每个设计工作室周期为一个学期,以学期中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前半个学期为设计调研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课题方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并深入调研,在期中汇报时提出一套初步的设计方案。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调研的效率,调研工作常常以小组形式进行,随后再单独完成设计工作。后半学期根据期中汇报得到的反馈建议,进一步研究、修改和调整,最终完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案。除了相对正式的期中、期末两次汇报外,开放讨论式的上课模式也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3.课程形式多样,互动环节多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除了常规的设计训练之外,紧扣学生的兴趣点,采取Unit教学制度,致力于建筑相关的专门化研究,如参数化设计、建筑表皮等,能够实现建筑技能专场的深透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性认知与应用。还有就是设计中的团队合作完成设计题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每个队员发挥特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求异思维和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认知风格的形成。[3]从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2018/19和2019/20两年的课程简章以及对在校生的采访中了解到该校本科学多为5年,其中本科一年级为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主要由设计工作室、历史、媒介、专业技术学习(DesignStudio、History&Theory、MediaandTechnicalStudies)四部分组成。他们希望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制作和辩论的(Writing、MakingandArguing)能力。课程形式以研讨会、工作坊、辩论会为主,工作室辅导多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逐渐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最新的课程介绍中在第三学期增加了以当下最流行的领域为背景的研究讨论课(SpeculativeStudies),主要是以实事来探讨新的解决策略,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宗教、艺术、诗词、社会科技多角度的了解专业知识。此类课程的设置优势尽显无疑。

4.重视课程成果,摆脱作业样板的束缚上课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寻要作业模板的情况。以优秀作业为学习目标,应向学生讲述具体思路而非鼓励学生停留在形式上。同时,把设计表现的课程提前,让学生养成重视设计表达的习惯。国外艺术类院校大一基础课程中就让学生接触AdobeInDesign这种专业排版软件,通过每学期结束提交的作品集来帮助学生培养和练习视觉表达能力。李涵与金秋野两位老师的《胡同蘑菇》是一个以胡同为主体的城市研究课题。课题的成果包含了精细的模型和完美的图纸,然而这些模型和图纸不只是为了知识生产而存在的,它们就是为作品生产而存在,它们本身就是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随后以出版物和展览的形式呈现,也是为了让学生爱上这些课题,更好地完成研究。

三、实践与成果

通过对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模式的研究,探讨可操作的分别针对建筑、室内、景观三个专业方向特点的通用型设计思维教学训练模式,在保证践行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加以教学实践来检验课程教学改良效果,论证创新思维训练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可行性模式与方法。立足于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的专题类设计课程教学实例,围绕教学改革创新的历史背景下对当下建筑艺术、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内容及专业共性进行梳理,分析创新思维训练模式的价值和重要性。以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为基础,阐述当前国内外关于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研究和相关的创新思维的训练模式及方法,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思维教学训练提出适应性的改良方法。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快题设计》课程为期四周,设置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最后。其目的一是为了帮助需要考研、找工作的同学提供应试训练,二是为即将进入的毕业设计做准备。该课程授课及训练重点不在于如何做设计,而是着重于主题的内容和快速表达。《快题设计》作为一门综合专业课,在实际操作上更适合此次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实验。创新思维是学生的创造作品的源泉,将创新思维训练以头脑风暴、抽象空间表达、分时速写等小练习的形式植入在《快题设计》的方案构思阶段。每一次具体的练习过程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学生们通过完成不同的小练习最终推导出设计方案。课程作业一改往年千篇一律的固定板式,成果显著。教学是双向的,教育者除了从教学成果中获得结论也应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知。结课后对6个班,共145名学生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并收集了反馈建议。《空间》课程为期五周,是学生从基础课部进入专业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让学生掌握从自然的景观肌理到建筑语言逻辑的表达转换,用符号图形表达平面和立体空间,建立初步的尺度感。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要求学生有建筑语言的转换能力、视觉表现能力以及模型制作的动手能力。将创新思维训练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设置在《空间》课程的每一项练习之前,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出其个人独特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开放式的课堂讨论。《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第一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在课程中增添测绘的部分,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图解空间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三维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开放的、自由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与同样自由性很强的审美能力密不可分。实地测绘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制图表达也离不开审美能力。在掌握制图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制图作业提交的要求,鼓励学生将绘制的图纸进行排版练习达到审美能力的训练。

四、总结与反思

教学实践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提升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一方面将专题类设计课程内核提炼整理,细化基础教学内容,形成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另一方面亦可作为平行专业的设计思维训练方法论参考,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以上实验以及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总结出以下思考,亦可作为课题继续研究下去的方向。

1.自我表达是专业基础课的核心Searching,questioning,making和experimenting是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用来描述本科一年级学习的内容的。其共同点在于,需要自我表达。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建筑评论”中,即以思辨性思维训练为核心目标。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结合建筑评论本身的特点和任务,课程的最终写作(而不是阅读)所针对的对象为现当代中国建筑的现象与观念。希望通过阅读、写作和研究,使学生逐渐建立对中国现当代建筑某些议题和问题的独立认识。[4]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的训练模式,激发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开拓创造性的思维,把握自身思维意识,培养客观的挖掘设计灵感,表达设计思维的能力。

2.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罗振宇2019年跨年演讲中有一个板块探讨了教育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总结的《全球教育报告》中有一句话值得深思,即“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教育这个词的范畴在今天已经变了。列入学校教学大纲的内容一般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而学生们从大学进入社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有哪些挑战是只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能直接应对的?所以学校应及时进化,不能只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应该让课程直接对应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他在演讲中还提到:教育本来的意思,不是教材、不是课堂,而是人点亮人。这件事在教育界,其实已经是一个共识了。大学是培养设计类学生创造性素质最宝贵的时期和场所。一些观点担忧,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创造性设计的要求,难免会使学生出现不切实际的设计,将来步入社会能否适应?一位美国普林顿大学的教授说:“设计类的学生出了校门将一辈子从事实际的项目,而创造性的素质如果不在学校里造就的话,那将是社会的损失。AA在课程介绍中强调一年级的学了要给新生们提供建筑学习的入门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开发他们的潜力。学校设置的课程只是一个切入点,帮助学生进入到一个平台,认识自己,自我提升。

3.注重课程成果形式与展示环境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类专业,作业成果形式多为图纸类展板,同时,学生数量较多导致课程中或是结课时的手工模型难以保存。结合其他高校现状和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如下:①课程成果记录作为课程打分的标准之一当代的设计需求中,成果展现与设计方案同样重要。在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结课时,带领学生完成记录和整理工作。除了最基础的摄影与扫描外,重视排版。②结课展览作为课程的最后环节选择适合做展示的课程举办结课展览,以展览的形式鼓励学生。将成果展示设计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以小组形式轮流完成策展工作。鼓励学生参加展览活动,提高专业认同感、成就感。③建立官方平台,制作个人作品集罗德岛设计学院将Behance作为官方对口的线上个人作品集。鼓励学生们打破作业版的束缚,将自己每一次课程作业整理上传,让学生直接对接真实的商业社会。官方的线上作品集成为学校宣传的窗口,同时也方便学生找工作,成为校园招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鲁安东.“设计研究”在建筑教育中的兴起及其当代因应[J].时代建筑,2017(3):46-49.

[2]徐丰.从包豪斯的构成课谈设计基础训练思维方式的转变[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60-161.

[3]郝赤彪.建筑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9):186-187.

[4]李华,沈旸.概念辨析:建筑评论的思辨实践[J].建筑师,2019(05):4-6.

[5]蒋博雅,刘少瑜,刘昇阳,陈天一.“设计研究”在当代建筑教育学中的发展与应用——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为例[J].建筑师,2019(2):80-88.

[6]陈瑾羲,刘泽洋.国外建筑院校本科教学重点探析——以苏高工、巴特莱特、康奈尔等6所院校为例[J].建筑学报,2017(6):94-100.

第4篇:法律思维训练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对策;民主法治

一、教学形式陈旧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社会变化日益加速,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形式显得陈旧而滑稽——因为互联网上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在线精品课程,有足够丰富的知识。一般而言,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如下两个弊端:

(一)讲台上的“独角戏”

现在的大学教育活动,因为职称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加之时代的浮躁之风盛行,仍然有大部分教师满堂课都是念PPT,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少的大学课堂,教师在讲台上照着PPT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学生在课桌前低头耍手机,这种配合默契的“二人转”,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通病。如此沉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蜕变成了单口相声。

(二)课桌前的被动接受

教师大量的PPT,让学生成为拍照达人。目前的大学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是否能记住,而培养方案中“花样繁多”的课程,使学生疲于记笔记,忘记了对知识的思考,成为了考试机器。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并不能被学生消化吸收,因而也很难说是真正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困境

从1977年至今,成千上万的高校毕业生接受了专门的逻辑教育和系统训练。但同时,逻辑学教学内容在市场经济中的“见效”作用比社会科学的知识(如法学和经济学)要来的慢一些,这使得逻辑学渐渐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通识教育吸引力不足,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专业教育和其它学科有交叉,定位困难且应用性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

(一)通识教育的不足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它教给学生运用理性思辨处理公共事务。逻辑通识教育的训练通常在大一阶段的《逻辑导论》课上展开,教师会以自然语言为基础,由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人工符号语言,讲解非模态命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推理论证,使学生养成理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5G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目前以《逻辑导论》为核心的逻辑通识教育显露出种种弊端:首先,逻辑通识教育只是针对大学文科学生,未深入到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逻辑通识教育往往作为高校的全校公共选修课进行开设,地位比较尴尬,选修课学生的专业五花八门(理科专业、工科专业、社科专业、人文艺术专业和医学类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学习需求大相径庭。由于授课教师知识面有限,很难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兼顾到各个学科,更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其次,目前在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活动中,通识逻辑教学的内容一般分为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和论证五大部分。其中大部分内容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剩下的部分偏向哲学认识论。因而,对于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低年级本科生而言,通识逻辑所传授的知识仅具有温习的作用,而他们迫切想了解的社会实务,却并不能在课堂上获得理论高度的把握。最后,承担逻辑学通识教育的教师往往是逻辑学专业出身,但逻辑学专业重在推理训练,推理能力并不差,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社会公众事务有良好的把握。他们的个性品质和公民意识是否足以引导学生,这是值得疑虑的。

(二)专业教育的边缘化状态

截至到2018年年底,我国开设逻辑学硕士点的学校或科研院所有60余所,博士点有13所,只有北京大学(已停招)、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曾经或正在招收逻辑学专业本科生,具体工作由哲学系执行,与其它学科和专业相比,规模小。一般而言,逻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基础逻辑研究、应用逻辑研究、逻辑应用研究和逻辑学学研究。专业的逻辑研究主要和数学、计算机、法学等学科有交叉。由于逻辑学本身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近些年国际学术交流的频繁,尤其是2016年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和大数据的火热,逻辑学的研究成为热点,交叉研究也变得越发活跃,但这种交叉研究也面临一些问题。以数学学科为例,每年毕业的数学研究生数量庞大,据麦可思报告,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实际需求,尤其是侧重理论研究的基础数学专业,本身招聘岗位就少。通常而言,哲学背景的逻辑学研究生整体上学术水平难以跟数学专业的研究生竞争。在计算机方向上,逻辑学专业的学生或接受抽象思辨训练较多,或侧重于感性思维培养,缺乏编程训练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文科院系的学生而言,因他们通常在高中阶段学习文科,数理基础不够扎实,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只是业余选手,并且他们最终所得学位为哲学学位,难以进入高等学校计算机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进入世界知名公司或国内著名企业从事IT工作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在现实中,此类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有个别案例)。在并不艰深的法学领域,专业的逻辑学研究者也面临一些难题:逻辑学专业的学生擅长抽象思维和理论思辨,一般缺乏社会实务训练和动手能力——即不精通人情世故,也不擅长人际沟通;要进入法学行业,必须跨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8年之前为国家司法考试)的门槛,而近些年由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法学专业就业形式严峻,国家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之下,于2018年4月25日出台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对非法本的考生做出了限制。部分高校(如西南政法大学),法律逻辑学归属于法学院,《逻辑学》课程是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法律逻辑硕士研究生大多具有法学本科背景,多数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18年之前)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就业不成问题。但在教学培养过程中,因为研究生的学科知识背景多偏文科,不具有数理背景,因而研究生课程中偏逻辑的部分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法律逻辑硕士学位点形成严峻的挑战。目前,逻辑学研究者主要将逻辑学知识应用于法学,在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在实务方面(如律师、检察官、法官和法学家等),乏善可陈。总的来讲,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各个学科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逻辑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本职研究以外,在交叉领域还有待突破。

三、几点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形式

传统社会,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日益便捷,互联网上海量的知识,打破了教师的垄断地位。而前沿技术的出现,导致每天有大量新知识产生,使得教师甚至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统教师的“授业、传道、解惑”功能正在逐步丧失,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其神圣的光环正逐步祛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趋于平等,更多扮演“陪练”的角色。在新时代,我们应当响应教育部“推行一流本科教育”,“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的号召,采用慕课或翻转课堂,利用5G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物理限制,开发“5G+智能教育”类的智慧课程,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自由,并且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以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壁垒。

(二)教学内容的批判性审视

1.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区分

逻辑学教学之所以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随着社会群体的分化而区分逻辑学学术研究和逻辑学普及性教学;没有区分理工科的逻辑学教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学教学和人文学科的逻辑学教学;即使在人文学科内部,哲学专业的逻辑学教学和文科公共课程的逻辑学教学也是有所不同的。哲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偏向基础理论专业的学生,学习数理逻辑,便于毕业之后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深造;在其它领域,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传统逻辑就已经足够。对于主修哲学的学生而言,可以学《数理逻辑》,为学术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可以选修《批判性思维训练》类的课程,为适应日常生活而学。高校非哲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的普通逻辑学,学习运用逻辑推理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回到日常生活——以论证逻辑和论辩逻辑为主的通识教学

古希腊的逻辑学就起源于当时的政治论辩,因此逻辑学也必须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指导人类的推理论证和论辩活动。批判性思维主要讨论的是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在语言层面的问题。如冯小刚的《十问崔永元》和俞敏洪事件,就是绝佳的批判性思维教材。与逻辑学讨论的推理问题不同,批判性思维面向日常生活,它考虑的是真实的问题。鉴于此,对于通识逻辑教学,有必要将其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务联系起来,引导大学生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日常现象和社会实务。将批判性思维引入逻辑学教学,如典型的“范跑跑”案例,可以借助逻辑学工具分析其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国外20世纪70年代曾经兴起逻辑学非形式化运动和批判性思维理念,国内最近也有相应的举措。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尝试将“正—反—正”论辩理论和技巧融入课堂教学,以论辩方式来分析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婴儿安全岛”这一前卫话题的讨论,就非常具有时代性和实际意义。

3.有针对性的专业逻辑学教育

对于专业的逻辑学教育,就是将一阶逻辑和模态逻辑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使学生在基础逻辑理论的学习和训练中取得实效,从而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专业的基础逻辑研究,适合具有数理背景并且天分高、能力强的学生在“双一流”平台上学习;应用逻辑研究和逻辑应用研究因契合市场需求应当作为当前的研究重点;逻辑学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气质。以上考虑,既做到了因材施教,也兼顾了学术科研和市场需求。总而言之,鉴于当前逻辑学设置在哲学一级学科之下,而在哲学系专业就读的学生多为文科背景,考虑到文科生数理功底薄弱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逻辑学人才的培养应放在有国家教育经费支持的“双一流”高校,且宜少而精,尤其是基础逻辑研究(难度大)和逻辑学研究(市场需求不旺),不建议普通学生选作研究方向,但可做提高个人能力和提升个人修养之用。

4.面向社会的应用逻辑学

(1)升学考试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权威统计数据,20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目前预计为834万人,加上以往多年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累计的待就业人员数量十分庞大,就业问题依旧是社会难题。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在2016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迫使在校大学生日益看中知识的功用性和时效性。当前,MBA、MPA和GCT入学考试,都有大量的逻辑试题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高校的逻辑学教学,应当将逻辑学知识和各类型的升学考试结合起来,探索相应的逻辑应用类课程。(2)公务员录用考试在我国目前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科目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是国家(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各个省级行政单位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这部分涉及性质命题推理、复合命题推理和三段论知识,直接考察逻辑知识的运用。显然,学习逻辑学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于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考生通过《申论》以及公务员面试考试,也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这方面,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法律逻辑教研室已经做了多年的尝试和探索,开发了《行政职业能力与思维训练》、《申论与公务员写作》和《公务员面试专题》等公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实际效果相当不错。

四、逻辑学对于新时代民主法治的重要意义

逻辑是科学和民主的共同基石。逻辑学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社会民主不可或缺的基石。在报告中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民主社会,需要具备深度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作支撑。在信息社会,现代公民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全国普通高校普及逻辑通识教育,提高公民的思维素质,将逻辑思维内化为公民个人的思维品格和精神气质,从而为他们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提供便利,也有利于他们在理性的基础上消解矛盾,达成社会共识。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的新征程。新的征程,需要新公民,培育新公民,需要提升公民逻辑思维素质。公民逻辑思维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促成社会文明和政治民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鞠实儿.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4.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第5篇:法律思维训练教学范文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诊所法律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法律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诊所法律教育可以很好地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如通过模拟法庭辩论,准备词、答辩状和辩护词等,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与锻炼。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偏重于对法学理论、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的解析,而忽视了对社会生活本身的关注,这不利于学生独立判断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在诊所法律教育中,学生需要自己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如麻烦的委托人、复杂的案情、其他领域的知识等等,这促使他们必须耐心地对待、仔细地分析、认真地思考,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法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归根结底是为了设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并对逾越规则的行为划分责任。长期以来,我国法律教学中存在着毕业生实务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无法适应法律实践的要求,由此形成了法律教学活动与法律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法科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他们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即分析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在诊所法律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为委托人提供服务,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法律实务能力,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在当今社会,一些法律人功利心很重,有的怠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有的甚至以身试法,究其原因在于其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诊所法律教育以弱势群体为法律援助的主要对象,学生在法律服务中,亲身体会弱势群体的诉求,根据法律规定为其争取权利,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法律理念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法律职业的理解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法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基于对法学专业或者是法律职业了解与热爱才选择研修法律。他们或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或是基于社会舆论或功利性的考量等,都缺乏对法律职业本身及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法律不仅是比较完美的理论性学科,更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通过诊所法律教育,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法律职业的真正意义,从而投身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事业中去。

二、诊所法律教育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