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红色文学范文

红色文学全文(5篇)

红色文学

第1篇:红色文学范文

[关键词]红色文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

0前言

经典文学可以其深刻的思想来影响读者,不仅能丰富读者情感,而且还能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人而言,优秀文学是陶冶自身情操、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自己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学是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学形式,其蕴含着我国民族的革命理想与责任感,可有效激发现代青年人去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一代青年人能够积极地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1红色文学及其特征

红色文学是一种以表现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为题材的文学形式。当前学界对于红色文学的定义,普遍认可的是产生于革命年代的,记录革命战争历史、农村与合作化运动,表现在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政治运动与工农英雄形象的文学[1],其具较强的政治意识色彩,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红色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其既具普通文学的一般性特征,同时也具其自身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便为“红色”,具体地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大众性与民族性。红色文学的主要功能与目的,便是对普罗大众进行“政治启蒙”,以便让普罗大众接受无产阶级政权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故面红色文学必须大众化———大众化的情节故事及其讲述方式、大众化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提炼大众常见的生活进入文学等,以此来完成对普罗大众的政治启蒙、鼓动宣传。那么,要完成对普罗大众的政治启蒙,红色文学采用“民族化”的表达是最优的方式,因为普罗大众受到民族艺术的影响更深,对其也更加熟悉。第二,思想性与革命性。红色文学的思想性是指其内容对思想的影响,红色文学的创作坚持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客观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情况,也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意识。红色文学的思想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具极高的思想性,可有效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而红色文学的革命性是基于其思想性来理解的,红色文学是反映无产阶段与穷苦大众的,其描述了封建贵族与资本主义社会,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而要实现此胜利,就必须进行革命。红色文学具强宣传性,能鼓励广大无产阶级参与革命。第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红色文学的历史性也是指其内容具历史性,红色文学的内容或对象多为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包括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历史阶段的事件或人物故事,具强历史性特征。而红色文学的时代性是基于其历史性而言的。红色文学所描述的社会生活面貌或是阐述的人物故事是发生于特定时代中的,不同时代的红色文学,其所展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就是红色文学时代性的表现。

2高校学生管理中红色文学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2.1价值导向

红色文学的价值导向是指红色文学所具备的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内容的作用。红色文学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等,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这些观念可作为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与内容。如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描写保尔的人生,歌颂了苏联青年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也向读者传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梁的《亮剑》通过描写李云龙的一生经历,体现了共产主义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向读者传达了大无畏的革命军人精神,这些都可对当代青年革命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对当代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价值导向作用。

2.2道德规范

柏平在其《浅析红色文学作品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当中指出,红色文学的教育功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三方面。道德是社会群体在进行社会交往当中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也是个体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道德表现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恋爱婚姻道德、家庭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等。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对人们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道德影响活动而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红色文学即具这种功能。红色文学所具备的“红色”物质决定其比普通文学更具道德教育的特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青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候,红色文学可充分发挥其道德教育作用。如的《纪念白求恩》,表现了白求恩的现代职业品德与勇于奉献的精神;《的故事》,表现了的军人职业道德,也体现了其共产主义精神。

2.3情感升华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对于青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接班人,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情感。红色文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也能帮助青年人实现情感升华。一方面,红色文学内容蕴含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习俗与精神;另一方面,红色文学拥护社会主义建设,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信念,坚持朝先进文化方向前进,这不但能给青年人带来心灵震撼,而且还有利激发青年人的民族与国家情感,从而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2]。

2.4行为引导

相比于其他形式来说,利用红色文学进行青少年的行为引导更具潜移默化的效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引入红色文学元素,可于不知不觉当中影响青年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意味着红色文学具隐形的行为引导功能。红色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对于受引导者的作用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实现的。如《青春之歌》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融于故事当中,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当中能获得思想上的熏陶与心灵上的洗涤,从而起到引导青少年、知识分子抛弃小资产阶级思想,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引导效果。

3高校学生管理中,红色文学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3.1立足高校课堂

高校是青年人培养自身核心价值观认识的重要阵地,青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力量,其知识与思想均处相对前沿的地位,正是因为此,利用红色文学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才应仅仅抓住高校这一基地,通过确立处高校的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整个社会。而高校培养青年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因此,利用红色文学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立足高校课堂,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入手,引入红色文学,并充分发挥红色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首先,高校课堂应适当引入红色文学,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为青年人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一定基础和环境。高校应充分整合并深入挖掘红色文学,将其融于课堂当中,利用红色文学来为学生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红色文学显得更加生动、具体而形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虚变实,更易被青年人所接受,激发青年人对红色文学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提高红色文学当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感染力。

3.2新媒体传播

伴随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当中,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青年人大多数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同时也习惯了这一信息获取方式,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红色文学的了解已逐步放弃了原有的方式。面对这一变化,若想让红色文学真正能走进青年人的心里,让青年人能够多接触、了解红色文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必须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新媒体进行红色文学的传播,这样才能发挥出红色文学应有的作用,利用红色文学来培育青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社会当中,价值观的博弈是文化思想之争,也是传播手段间的较量,若想利用红色文学来推动青年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就必须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将红色文学推向新媒体平台。现代社会各媒介业相互融合,包括手机、电视、网络等,形成了一种全媒体覆盖的模式,影响着青年人价值观的形成。红色文学虽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文学形式,但其所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均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其并不会与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存在矛盾,相反其还与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对于青年人核心价值观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红色文学的宣传与传播也不能仅限于传统方式。一方面,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文化宣传,将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进行相互结合,尤其是网络媒体,丰富红色文学的宣传方式,让更多青年人能接触到红色文学。另一方面,要掌握网络传播的规律,依“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网络打造成一个宣传红色文学与正能量的基地[3],包括网站、微信、微博等,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将红色文学展现给青年人,使红色文学的传播更加立体,提高红色文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3实现产业化发展

伴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学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应促进红色文学本身的发展,尤其要实现红色文学的产业化发展。虽然红色文学本身的功能不在于创造经济效益,且其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有限,但就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要想发展红色文学,使红色文学能与时俱进,就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使其与现代消费者的思维模式相符,形成红色文学产业,实现红色文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应有意识地拓宽红色文学作品的影响范围,利用多方力量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学,通过多条渠道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打造特色红色文化品牌。如徐克于2014年所拍摄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以及后期广受群众喜爱的电影《林海雪原》,其都是在同名红色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通过电影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现了当时的革命情景,也吸引了诸多读者阅读红色文学作品的兴趣,使红色文学作品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另,不少地区还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与红色文学作品进行结合,如河北的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狼牙山区、井冈山革命基地等,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红色旅游资源。各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红色文学与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树立自身品牌,从而形成红色产业链,实现红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实践表明,红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可促进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辐射至周边地区,还可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有利场所。其次,合理划分各发展阶段,并明确各阶段的总体目标与工作重点。在利用红色文学来实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循序渐进,切勿过急,避免因过于强调红色文学的政治教育功能而忽略了红色文学的传播。在实际工作当中,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执行标准,对红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进行规范,倡导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革命历史教育活动。若有将红色作品进行改编的,应严格要求其尊重历史,确保其真实性和严肃性,严厉打击为达商业目的而不戏说、解构甚至是污蔑红色文学的商家,以免红色文学走向低俗化的道路[4]。另一方面,加强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红色文学的影响力。我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文学与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相互结合,这既能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同时又能加强红色文学的真实感与体验感。

4结语

总而言之,红色文学是我国民族优秀的文学形式之一。实践表明,红色文学确实有利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从价值导向、道德规范、情感升华与思想教育等方面对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影响。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若想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学对青年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方面要立足于高校课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同时还要实现红色文学的产业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沃璇.红色文学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2]朱琳姝.解析红色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意义[J].语文建设,2016(21):41-42.

第2篇:红色文学范文

关键词:红色经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红色经典文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红色经典顾名思义就是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的指称,它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不过现在提起红色经典,更多的关注则是在中国革命的这段时期,也曾引起全国较大的反响。中国现在已经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建设,要守初心,知使命,抓落实,找差距。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大量涌现出以革命题材为背景的电视电影相继播出,纪录片等形式不断多样化生产,让群众重新找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热血情怀,同时也在告诉人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这也是从精神上鼓舞群众,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红色经典的价值无法估量,在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中也必须重视起来。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把握社会发展新矛盾

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了当今社会经济领域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人们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来武装自己,这种需求正在不断放大。红色经典教育是历史的载体,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价值,它包含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时代标志,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是高度统一的状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转变,为了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发扬红色经典的文化精神是高校现在必走的一条道路,它所折射出的精神风貌直到现在依然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方向。这样有利于高校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客观的看待历史,不断弘扬对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二)有利于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经典的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相互推动的关系,红色经典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途径又是从红色教育中得来的。现在将红色经典融入到高校教育中,对发掘经典价值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校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现在所形成的看待历史的观念只不过是以现在的思维去评价历史,没有很好地还原历史的客观性,因此,学习红色经典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更加贴切的去接近历史本来的面貌,缅怀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高校学生必须身体力行,从现在做起,高校一定要大力培养红色经典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思想的进步能够推动社会的变革,思想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国家的前进与发展。当前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途径在不断扩大,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之间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红色经典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成为当前社会文化中的主流项目,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占有重要的位置。红色经典文学不同于其他的经典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已经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力量。高校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未来开创者,肩负着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重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是这一代人的中国梦,是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在高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符合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整体要求。

二、红色经典教育在高校的实施途径

近年来,红色经典一词引发热门,网络上关于这一词语的搜索记录有很多,大家唱红歌、学经典、传红色段子,一部部影片接踵而至,让人目不暇接,一段段振奋人心的爱国主题旋律回荡在大街小巷。在现代新环境下,编剧和导演们通过一系列的改编,又创造出了新一轮的爱国题材作品。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这些作品影响着自己的三观,一方面可以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受到革命先辈的感染,另一方面在学校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看影片的理解,从中感悟红色经典的魅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水平,可见红色经典的教育意义十分重要。

(一)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红色经典教育

在校园开展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体现高校的教育特色,而且能够为培养大学生提供平台,这样的校园文化才是积极向上的,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学生们既可以在这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在娱乐之余学习到更多的关于红色经典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首先可以构建校园红色社团,专门作为学生开展红色经典教育的课外的学习场所,而且社团相对于班级来说人数较少,这就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正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交往能力;然后可以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说红歌比赛、经典影视配音比赛等等,因为这些活动在校园里面是看不到的,所以开展这些活动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

(二)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红色经典教育

现在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红色经典的传承创造了一个平台。当前互联网环境十分复杂,各色低俗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净化网络环境是现在政府十分关注的事情,但是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光靠打压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多多传播一些红色经典文学之类的作品和一些正能量的文化,网络环境一定会自动净化。所以高校教育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传播红色经典文化,及时收集整理出大量的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源、文字材料等信息,使学生能够沉浸式学习,这样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能够在课外远离低俗恶趣味的文化,多学习红色经典,接受知识的熏陶,与老师一起沟通交流,达到教同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组织红色经典教育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红色经典文学,大学生在接受经典教育的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本土的经典文化,充分发挥本土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来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多组织学生到各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去感受红色文化,追寻革命先烈的历史足迹,学习先辈的奋斗精神,这些都可以利用学生寒暑假的时候开展,在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去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学习参观,并且把这项活动发展成为学校的传统,从而一直传承下去。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社会实践,深入到乡村,去寻找和发现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调查本土文化的演变发展历程,在实践中感受红色经典魅力。

三、红色经典文学在高校实践的创新探索

新的历史条件下,红色经典教育在高校思想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一直采用的是以往的实施措施,但是社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原来的思想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整体需求,所以就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且现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自我化的特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元素诱惑着学生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开展红色经典教育,红色经典现在更多的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开创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还有社会主义在改革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的形式化的优秀作品,属于革命文化范畴,它给予了新时代人的历史温度,又包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希望高校学生通过学习红色经典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祖国的历史,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一)内容结构更加鲜活有温度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重复政治话语和文化套话来进行教学实践的,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和乏味,在广大学生看来,还没有那些娱乐性的节目有意思,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的思维是扩散性的,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希望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红色经典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也就更容易吸收了。这是一种循循诱导式教学,而不是强权压迫式学习,教学效果显然是前者更加明显。红色经典的教学在内容可以因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多样化发展,将红色经典与大家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穿插交融,更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大学生自己感悟革命先辈的壮举,正确引导自己的价值观。

(二)传播形式更加灵活有魅力

红色经典的实践教学在形式上可以让高校学生到红色革命基地去瞻仰学习,体验一下革命先烈走的艰辛道路,还可以组织大学生举办各种红色经典活动,比如说舞台剧、话剧、诗歌朗诵等。在课堂上可以成立学习红色经典小组,给予他们充分的思维想象空间,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红色经典,体验红色经典的魅力。通过这一时尚方式将红色经典中的历史知识和革命精神传递给大学生,让大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吸收,然后再以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再开展教学活动,一定会事半功倍,使思想教育变得更加有“人情味儿”。

(三)运行方式更加精湛有特色

围绕红色经典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比如说课前酝酿氛围,课上积极探索,课后发表感悟,让学生感受一种沉浸式体验。这样的一种创新式教育方式,体现出了高校教育运行方式的特色,课前组织学生对红色经典教育进行研究,课堂上随机成立教育小组,还可以建微信群,大家在群里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也避免了一些同学由于羞涩而不敢表达的现象出现,教师在群里或者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及时纠正学生的研究错误,按照研究的要求达到研究目的。还可以要学生自己做PPT,自己上台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

(四)教学成果更加唯美有情怀

高校开展红色经典教育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具备全面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课堂上举办的教学实践活动,重点利用了平台式教学、情景交融式教学等方法,呈现出的效果整体上是一致的。这种教学效果给人以全新的感官上的体验,课下组织学生编排一个关于红色经典的舞台剧,选取一个较为宽敞的场地演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观赏到。节目结束以后可以采访一些学生的现场感受,以及他们对弘扬红色经典的态度,并制作成校报期刊等在校园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还可以制作成文集,装订起来,供学生们参考,以这样的形式把这些经典文学收藏起来也是令人难忘的一段回忆。

四、结语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红色经典文学是我们不可抛弃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保持先进的思想动力的源泉与精神支撑,古今中外多少红色经典给予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从中收获无穷的智慧与力量,这种影响是无可替代的。高校在思想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当把红色经典文学融入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与荣辱观,通过对经典的系统学习,能够塑造学生健康的完善的人格,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奋斗终身的钢铁意志。这些学生作为红色经典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同红色经典文学有机统一,能够推动高校的建设发展,同时也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欧巧云.红色经典体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范式创新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2):155-157.

[2]蒋德均.文学经典阅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2019(1):81-83.

[3]顾天一,陈启迪.红色经典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教育,2018(3):81-83.

第3篇:红色文学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有积极的教育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有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和义务,网络时代,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和思考。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帮助。本文主要以网络时代为背景,分析了大学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给大学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借鉴,也希望给大学思政教育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忽略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大学阶段,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而忽略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属于思政课程的教学范畴,但思政教育和其他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促进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思政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都是理论性课程,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讲解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一,还很枯燥。大学生正处于思维自主的阶段,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失去对思政教育的兴趣。

(三)思政教育过于停留表面

思政教育是大学必修课程,一直被纳入教学考核中,但考核的形式十分单一,仅仅以期末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教材和教学任务安排为主,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却不深入讲解。这样的教学只是停留于表面,学生根本就不能深刻地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学的根本意义,不仅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还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

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也值得所有的大学生去传承。红色文化代表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革命精神,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加强自己的文化学习,才能用知识推动国家和经济的发展。将红色文化引入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传统的优秀文化点缀现代化校园,为校园增添新的生机,这对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

(二)借助红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思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其思想是社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财富不断提升,却忽略了精神建设,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这样可以弘扬我国的红色文化,也能发挥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2]。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发展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思政教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都是先人所创造的,所以每一名大学生都要懂得感恩和珍惜。网络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冲击着文化市场,其中不乏一些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大学生有严重的影响,在这一基础上,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感受正能量,从而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3]。

三、网络时代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

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渗透,在教学中的应用越发广泛,网络时代要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将红色文化作为主题,构建一个专门的网络平台,以公众号或是校园网的形式创建。现阶段,各地高校都创建了自己的校园红色网站,这对思政教育的开展有重要的作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净化了校园网络环境。要构建一个红色文化网络平台,首先要明确主题精神。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例,这是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学校的网络平台主题精神,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社会主义文化一直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探讨。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教学作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对校园文化的构建有重要的作用[4]。

(二)将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

思政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但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将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体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为例,思想道德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走访敬老院、参观博物馆等,都可以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将红色文化引入实践活动中,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思政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是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验红色文化,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5]。

(三)充分认识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虚拟平台,每一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要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时代思想。以“法律基础”为例,作为中国公民,每一个人都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利,但每一个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网络时代,大学生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触犯法律的界限。自媒体是流量盛行的产物,视频占据了大部分的网络资源,各种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文化不断涌现市场。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层次的文化教育,但社会经验缺乏,所以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足。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网络时代懂得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言论自由不代表说话不用负责,作为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红色文化的建设。

(四)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要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文化活动。像建军节、五四青年节、抗战周年纪念日等,在这些传统的文化节日,学校可以开展专门的红色文化活动,这样可以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建设,也能促进红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中,可以给学生传播正能量,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建设。所以大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红色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碧宝.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822(12):175-176.

[2]张彬,闫莉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效性研究:以延安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9(7):226-227.

[3]王静.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J].文学教育(中),2019(7):166-167.

[4]杜康华,邱建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思考[J].四川戏剧,2018(6):75-77.

第4篇:红色文学范文

一、红色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1红色文化概述

当前,学界对红色文化进行界定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诞生和发展的文化;二是指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文化资源,物质资源以革命遗址等为主要代表,非物质资源主要以革命精神为主要代表;三是指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切伟大的人、事和物[1]。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在现代社会中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提供动力,还能指引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陶冶大学生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把握红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塑造校园文化、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的形成、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的必然举措。2校园文化概述大学校园文化指的是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大学校园为活动领域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以育人为主要导向,在高校师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作为大学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维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表征,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提高了大学师生的道德水准,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弘扬时代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基本要求,还要结合时代特点和教育重点进行创新,凸显鲜明且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大学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积极学习红色文化以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关系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历史价值,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如果想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一定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关系进行探究和分析。

1红色文化是和谐大学生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坚定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导他们用科学的态度为人民服务,用实事求是的精神为社会作贡献,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3]。红色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域范畴。在价值层面上,红色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精神理念都和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合、统一的部分。将加入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可以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增强大学生历史责任感。红色文化是和谐大学生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和丰富多彩的素材。

2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红色文化的社会化转变是由高尚的道德基础构造的。建设先进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必然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建设,这也是由传统革命教育决定的,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径。因此,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全方位教育。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中诞生的,研究和探讨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校园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是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总之,大学生校园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红色文化。

3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的结合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这样说,培养人才的关键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相融时,其基础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唯有在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的指引下,大学生校园文化才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保驾护航,红色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在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时,应当将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进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和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三、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影响

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将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既可以推动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协调快速发展,又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红色文化,同时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时效性和感染力

红色文化中的革命事迹、革命前辈、革命遗址和精神等都见证了党英勇无畏、坚持斗争的光荣革命历史,作为一种承载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教育资源,红色文化诠释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而大学生校园文化通过挖掘红色文化中具有真实性和说服性的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和逐渐渗透,就是要对红色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营造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氛围,创造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

2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素材

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众多红色精神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素材,从而实现更好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效果。一方面,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加深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理解,这有助于大学生将红色文化的育人精神内化于心,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去,从而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4]。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数内容都是政治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大学生较难深入吸收理解,而通过对红色文化中真实历史人物事迹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和深刻地感受和体会到红色文化的内涵,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好地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3为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充实原始资料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下,大学生只有在文化主心骨的指引和带领下才不会迷失方向。将红色文化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与高校课程体系进行结合,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内容的知识储备,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奠定基础。此外,高校通过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进而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也能让大学生去感受红色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深层的文化底蕴,逐渐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强化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总而言之,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和逻辑的前提便是在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

4为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思想标杆

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由于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的发展成长。红色文化已深深根植于民族的血脉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一次次的革命实践中,红色文化验证了自己的先进性与科学性,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除了物质形态以外,红色文化还包含精神形态,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先进的理想信念。以往的传统灌输式教育具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大学生通过接触红色革命遗址,领会先进的文化精神,理解革命祖先的爱国情怀与崇高理想。红色文化对于先进校园文化的影响,还在于可以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悟和理解,让大学生积极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并应用于实践过程当中。

四、大学生校园文化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手段十分广泛,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却常常面临各种问题,给和谐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带来了各种挑战。

1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偏移

总体而言,高校目前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5]。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与红色文化教育紧密相连的,红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的范围不仅是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实践和做人处事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从而为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和多样性。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革命和改革年代的真实历史没有切身体会和深入理解,通过课本学习到的知识,只是文化的冰山一角,学生自身尚未建立起成熟且健全的价值观念体系。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影响,让部分大学生产生对当下社会主流文化的错误认知,从而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2大学生校园文化内容杂乱无序

虽然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所传播的内容以核心价值观为主,但是内容缺乏清晰完善的结构,不仅不成体系,而且没有鲜明的主题,部分高校学生经常会产生主流文化价值观模糊的错觉。此外,当前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要阵地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主要的是学术、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专业性内容,娱乐、时事内容较少,这就使得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弱,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

五、实现红色文化给大学生校园文化带来良好影响的路径

各个高校在对大学生校园文化进行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红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并积极加以利用。

1加强高校关于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关键性作用的认识

只有高校各领导、各部门和师生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具有的关键性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进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加强学校各部门领导、师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加强他们关于红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重要影响的深层认识。促使他们认识到红色文化功能在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体现。此外,高校还应对落实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校园中的实践运用进行灵活且具体的规划。

2打造富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景观

大学生校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校园文化的景观设计,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景观的打造都会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审美情操等产生影响,并在无形中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而校园文化景观则会通过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影响,在设计校园文化景观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不仅有利于为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还能在提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让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挖掘新时代的红色文化内涵,展现新时代的红色文化风采。

3在大学校园里举办与红色文化相关主题活动

各个高校师生应当积极响应并切实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举措,让高校校园中充满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高校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地域特色,在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内容中寻找能够彰显本地文化特色的部分,利用主题办学的方式进行积极传播,突出本校文化的独特魅力,如组织学生去井冈山进行实践学习[6];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高校红色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社团的创办是促使红色文化更好、更快融入校园文化当中的良好举措[7]。

参考文献

[1]金文悦,韦滢,赵中轩.互联网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传播——以红岩精神为例[J].汉字文化,2021(20):193-194.

[2]吴文娟.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塑造中的价值研究——基于经济学供给与需求分析[J].财富时代,2021(10):125-126.

[3]陈少帅,封福霖.江西红色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225+227.

[4]李嘉伟.利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6-10.

[5]黄慧.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72-74.

[6]王苏.基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乡村旅游民宿环境友好特征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2019(03):142-144.

第5篇:红色文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一、高校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红色文化的发展对体育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对红色体育运动的形式特点以及意义的探析,红色体育运动应在高校学生当中开展,为教育起到助推作用[1]。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命需要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它是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繁荣的同时,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新诠释。新时期,我们需要理性认识高校体育的文化使命,这对促进高校体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包括了运动技能、体育目标、运动技巧、综合素质等项目的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也同时承担着帮助高校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思政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必修课之一,传统的思政教育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高校体育公共课是学生入学必须选修的科目,思政教育可以与体育课有机地融合,使两种不同科目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学的实现

当下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逐渐养成“全科育人”的教学方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对于健康的标准也不能只是身体素质的优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需要承担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培养。有效的体育教学还包含着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爱国意识的高效培养。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利用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和指引,倡导思政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高度融合,不断创新融合的方法,利用好红色文化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充分提高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立德树人、培养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2]。高校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文化科学教育、实现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结合于一体的重要学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校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课程要融合思想教育,首先要了解红色文化的璀璨历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指导思想理论出发,对体育运动的联动性、过程性、发展性、矛盾性进行讨论,讨论结果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下,体育运动的基本思想内容有利于高校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核心本质,以及内外关系的规律,是推进高校体育运动精神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形成了强烈的价值冲突,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一种态度。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考虑以“为谁培养人”为使命,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价值载体,重新思考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内在机理,合理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内涵“怎样培养人”的延伸[3]。强调教师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普及体育知识,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完善个人独立人格的培养。它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休息习惯,践行“锻炼身体,体育强国”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学派作风来带动新一代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深入挖掘高校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使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走到一起,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挖掘武术、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德育要素,对高校体育德育要素与通识教育进行整合创新,不仅是传统体育教育的创新路径,也是德育方法的创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教学实效性,为培养合格公民打下基础[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在学生生活发展中的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运动技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完成学业,应对未来进入社会和职场的高强度挑战[5]。

四、体育教学融合思政教学的培养意见

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是人文熏陶。人文熏陶应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了解学生,确立学生在体育中的主导地位,以学生的健康为前提,充分认识学生个性特征的差异。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使体育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文化就是要坚持学校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理念,合理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人文功能和教育使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引导学生改变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高校体育体制文化的高度发展体现了高校体育管理者的观念价值。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教育课题。学校发展的实质是鼓励学生优化自己,形成和提高他人的文化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人的价值教育,体现了社会学习的人文精神,促进了学生诚信和审美价值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从教学层面看,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潜在的作用。它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体育梦想达到体育教学水平,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运动及个人、团体和其他项目,创新和完善与传统体育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体育教师对体育思想政治课的认知和自身的思想政治能力是实现体育思想政治课的关键。体育课程融入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体育教师与学生深度的交流和沟通是实现体育思政课的重要手段。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内学习技术的检验。构建育人育体,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考评体系,有助于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针对体育课程融入思想建设的体系构成要从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入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核心价值观,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所有教育活动都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包括课程建设。体育活动是大学教育活动和才能训练目标的重要部分。因此,体育教育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整合非常重要[6]。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体育课程系统的目标建立后,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国家培养具有优良道德品质、文化品质、创新、实践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钰伟,闫斌.红色文化视角下的体育运动[J].体育博览(研究版),2011,000(1):36,38.

[2]黄潇潇,蒋科.初探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J].学园,2019,12(8):46-47.

[3]谷茂恒.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和使命[J].运动精品,2020,39(4):5+7.

[4]李洋花.新时代高校德育与体育通识教育的融合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5):19-21.

[5]赵岩.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评《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1(2):147.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