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

隧道安全管理全文(5篇)

隧道安全管理

第1篇:隧道安全管理范文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的隧道工程是运用在地形起伏大、山势陡峭、地形狭窄等管道安装无法直接通过或者通过成本太高的地形区域的一种穿越方式。该类工程多采用小断面钻爆施工方式,由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且前期地勘不够详细,在施工过程中涌水、塌方、流沙等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受制于管道施工单位的专业局限性,此类钻爆隧道的施工往往由专业分包商承担,由于隧道工程体量小等各方面原因,专业分包商与路桥隧道专业施工队伍相比,在各方面的管理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对专业分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至关重要。在对隧道专业分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中,主要包括通用基本要求和专业针对性的方法,建立逐级监督体系,确保施工安全。

一、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确保安全管理基础合格

1.从施工准入和爆破开工审批开抓,以基本门槛提高分包商的安全管理水平(1)严把开工审批关是总承包商管理控制的重要关口,能否对项目实施有效的HSE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分包商施工准入的管理。总承包商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加强对分包商施工准入管理,通过设立基本门槛的方式提高安全管理的基本水平。(2)在隧道开工前由HSE管理部对分包商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件”等进行审核,对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钻爆隧道施工单位,按照国务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审核“爆破施工企业资质证书”、公安机关颁发的“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公安部门签发的“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从事爆破工程的技术人员、爆破(班)长、安全员、保管员、押运员、爆破员等人员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公安部门核发的证件,对不符合国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分包商不签发准入手续,禁止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分包商开展项目施工。

2.健全HSE管理组织机构,做好施工安全保障(1)HSE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是保证项目HSE管理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能否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健全、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因此,总承包商在结合管道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专业分包商也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HSE管理领导小组,设置HSE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各班组有专职HSE管理员,建立HSE管理网络,健全HSE监督约束机制,同时针对钻爆隧道施工的特点,对危险性大的工序、地段施工现场设置专业安全巡检制度。(2)总承包商对专业分包的HSE监督和管理工作渗透到施工管理各个环节中。对钻爆施工中的重要工序、重点部位加大监控力度,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体现各级管理人员在HSE管理中的作用。从组织、人员上予以保证,有效强化现场HSE管理,使项目部的HSE监督机制保持有效运作。

3.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以合同促进施工安全生产为有效控制HSE管理目标,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条款,与专业分包商签订HSE管理协议。总承包商项目经理与分包商项目经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总承包商和分包商在安全、环境和健康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分包商在施工中要承担HSE基本责任,并以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为控制目标。安全合同的签订促使和驱动专业分包商为确保HSE合同的履约而加强施工管理和提高自律能力,主动有效规避施工风险,从而推动项目HSE体系管理持续改进,加强对分包商的控制能力。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根据评价得出的施工风险,结合国家、地方HSE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完善配套的项目HSE作业计划书、HSE现场检查表、HSE奖惩办法、员工职业健康管理,爆炸物品购买、运输、保管、储存、现场作业、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并根据每道工序制定岗位HSE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等,形成一个完整的HSE体系文件和制度文件,为做好隧道施工安全和日常管理提供管理依据。

5.强化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1)结合施工任务,编制三级HSE培训计划,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分批进行培训、教育。组织各分包商的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人员进行一级培训,进行风险、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各级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各项管理规定和施工规范,提高专业管理能力,从而避免管理失误、指挥失控。(2)在开工前组织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安全交底以及爆炸危险物品的储存使用、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参加施工的操作人员了解本岗位存在的潜在危害和消减措施。(3)在施工过程中实施风险动态管理,各施工机组长提前对施工任务进行风险识别,在每天施工前向员工进行安全讲话和风险告知。在安全教育方面,采取三级教育模式,提高全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调动参建分包商、机组及全体员工做好安全施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保证隧道后续施工安全奠定基础。

6.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隧道挖掘施工属于有限空间作业,且长输管道钻爆隧道断面小,隧道内通风不畅,照明条件差,作业环境必须具备最基本的通风换气装置、用电设备、防爆设施,并实行挂牌登记制度。在组织钻爆隧道施工时,改善工作条件能确保施工人员作业时的安全,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7.建立分级应急组织,落实应急措施从总承包商到专业分包商,建立分级应急组织,明确应急职责,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应急突发事件实行分类监控,分别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储存应急物资,配置急救用品,与地方医疗部门签订医疗协议,确保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做好专业性的安全监督管理,突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项目实施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对项目施工风险进行预控,将不可控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转变为可控因素或基本可控因素,实现项目制定的目标,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长输管道钻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根据施工特殊而复杂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准确、全面地识别出在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因施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坚持全过程风险管理,针对钻爆隧道施工的风险建立成套的风险管理识别体系,对应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并在施工中有效实施是确保安全的核心工作。

1.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工作开工前组织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隧道施工分包商等人员对钻爆施工隧道进行实地踏勘,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地质滑坡、片帮崩塌、支模失稳和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等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严重程度、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为准确充分地评价施工中的危害和影响,在识别过程中不能仅限于施工作业全过程,还应扩展到对社会周围居民以及施工所在地的环境影响等外在因素,进行反复勘察,最终评价出危害员工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列出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影响因素。在加强钻爆隧道施工风险识别与评价方面,要结合钻爆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围岩变化情况,按照设计要求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随时掌握动态情况,提前研究施工技术方案、安全保证措施。

2.规范不良地质现象的处理和超前地质预报的执行,规范钻爆施工程序由于隧道设计、勘察的特殊性,需要根据施工进展情况以及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中及时、灵活地对不良地质进行处理。在路桥行业的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和及时对不良地质进行处理已经成为了标准的施工流程,但在长输管道施工中,忽视超前地 质预报,遇到不良地质条件处理方式不多等问题一直是造成隧道工程成为瓶颈工程、控制性工程的原因所在。做好上述问题的处理对于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1)开工前应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熟悉设计文件,根据已有的勘探资料明确隧道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同地质条件,明确地质预报的方式和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要根据设计文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提前策划技术方案。(2)施工中如遇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不符的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协商处理,以便从施工程序、方法和支护型式上提出处理意见。(3)隧道施工期间,应严格实施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遇到不良地质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提出措施和建议,指导隧道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4)隧道施工期间,应做好现场监控量测,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和支护动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加强对掌子面的地质描述工作、对初期支护和围岩的动态监测工作,并将有关地质情况及监测数据及时传达给设计单位。同时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施工程序,减少岩体扰动,对超挖空洞、塌方地段须回填密实;采用短掘衬砌作业方法,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片帮等情况发生。隧道施工过程中,防涌水和防塌方是整个施工的关键问题。隧道施工要始终坚持超前预报,遇不良地质,探水、遇水注浆、堵水后,方可掘进;对破碎岩层,应做到:“超前护顶、加固围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施工原则;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勘测”,加强排风措施,贯彻洞口削坡防滑坡、防崩塌的施工方针;遵守“探一段、注一段、挖一段、衬一段”的工序安排;加强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及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其成果信息,适时调整预留变形量、支护及结构参数,最终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完工。

三、隧道施工中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需分开

近些年的油气长输管道项目中,从兰郑长、西二线到闽粤支干线等长距离管道项目以及即将实施的西三中、粤北管线等项目,山区山体穿越采用隧道穿越方式已成为设计常用的穿越手段。管道线路施工单位与隧道专业分包商的结合以及总承包商对专业分包商的管理与监督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必然要求。要做好这项工作,从上至下的管理与监督将发挥重要作用,定期的月检、周检、巡检,都是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监督到位,促进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1.在管理中做到总承包商与专业分包商的安全监管分开,形成“1+1>

2”的效果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商和专业分包商的监管分开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管理和监督工作、行使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同时,监督者观察事物的角度与管理者不同,从而有很大的机率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行为,使工人能够在更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监督两条线既互相分离又相互关联,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实质又是统一的。离开管理谈监督,使监督失去对象;相反离开监督谈管理,管理是失控的、不受约束的。因此,建立安全监管分开机制,对促使施工管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证现场安全施工的监督到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监督与管理最终在安全体系上形成闭合环节,为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能够形成“1+1>2”的效果。

2.隧道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分开的重要性安全监督与安全管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安全管理部门,制定适合项目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体系文件,对日常安全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安全监督部门,对各施工承包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各种违章行为,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各项政策的执行力,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安全要求、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以监督、检查、指导、帮助的工作方式加强对各承包商的现场安全管理,力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同时也对各项安全措施、制度等的适宜性进行验证,并将结果反馈给安全管理部门,再对安全措施、制度等进行修订,使之更适合施工的需要。

四、结语

第2篇:隧道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隧道工程;安全风险;施工管理

1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

隧道工程是城市交通轨道项目、高速公路项目、铁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普通的工程项目,隧道工程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安全风险较大,所以在实际施工设计中需加强安全管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设置安全目标。施工单位应结合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安全风险类别,灵活设计可参考的“安全管理目标”,使施工人员以此为导向,规范施工操作流程,抓住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点。2)确定安全管理主体。为使施工单位有序地完成隧道建设中的开挖、爆破工作,相关人员需提前进行隧道勘测、实地测量工作,所以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应从该阶段入手,评估隧道勘测、现场施工准备、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活动中的安全风险,并制订科学、合理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方案。让一线施工人员能够基于安全管理措施,树立安全意识,主动、积极地防范安全风险,并且能够在隧道施工期间快速识别安全风险,规避风险损失。3)安全风险监测。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导致其风险性较强,因此,安全风险监测同样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相关人员需借助详细的风险监测数据,识别、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制定出利于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隧道施工现场的财产安全,将各类安全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1]。

2隧道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分析

2.1隧道施工方案缺乏

针对性近年来,我国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技术体系逐渐成熟,但在解决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时仍存在隧道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的情况:(1)隧道施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没有对安全风险起到制约作用,施工人员在落实各类施工方案时,尚未结合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来源、类别来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未分析施工技术方案对安全风险的防控作用,最终使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时施工方案安全管理效能不明显。(2)隧道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可能会面临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所以对安全管理的灵活性有着较高要求。但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持续地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制订的施工方案、安全管理计划与实际安全风险不符,最终引起不可预估的风险损失。

2.2施工时的现场管理问题

隧道施工现场管理是在现场勘测隧道工程的现场环境后,设计隧道施工方案,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落实隧道设计图纸的管理工作。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材料堆放管理、施工组织指导、现场支护管理、隧道洞口开挖管理等内容。现阶段,隧道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在于支护管理、隧道开挖,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隧道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较大,频频发生塌方这类安全问题,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质量,还应重视隧道施工中的现场管理。

2.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施工人员作为隧道工程现场管理、安全控制的主体,其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能力均会影响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的防范效果。但根据以往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知,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施工操作不规范,从而使得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安全损失。

3隧道工程现场控制措施

3.1优化施工技术方案

1)隧道洞口开挖。隧道工程建设中,洞口石方应通过“弱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隧道边坡、仰坡则需采用机械、人工开挖的方式,人工开挖过程中应采用“锚喷支护”增强该区域的稳定性。洞口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提前进行支护、防塌陷处理,优化防排水设计,基础防护措施实施完毕后,及时加固隧道洞口的基地,进行明洞、洞门施工。为优化洞口开挖技术方案,洞门施工时可配合组合钢模、模板构件环框式洞门,并通过整体衬砌的方式确保各结构有效连接。在此期间,为在隧道工程现场控制中加强安全管理,还应明确隧道开挖流程,全方位做好安全支护处理,具体开挖顺序如图1所示。2)明确隧道初支重点。初次支护是隧道工程现场控制、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人员在隧道开挖出渣后需尽快进行初次支护,避免隧道内部岩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初次设立支架时应基于围岩等级,合理布设支架,若围岩较差,施工人员应在设立支护拱架前期进行混凝土初喷,防止后期岩石掉落。另外,初次支护完毕后,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设置沉降监控点,但不同围岩等级,其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会有一定差异性。比如,Ⅴ级围岩、Ⅲ级围岩、Ⅳ级围岩的观测点设置间距分别为10m、50m、20m。3)重视隧道仰拱施工管理。隧道仰拱施工时,Ⅲ级围岩的仰拱与隧道现场的“掌子面”间距应控制在89m以内,Ⅳ级围岩为50m,Ⅴ级围岩为39m。并且由于隧道仰拱施工包含电工作业,所以应提前设置照明设备,岩层出渣时应加强安全防护,组织专人指导该环节的施工作业。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定期检查、维护仰拱栈桥,使行人、车辆能够安全通过,且该区域的安全通道与掌子面距离应保持在15~25m范围内。

3.2优化施工组织管理

为优化隧道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减少安全、质量风险,施工人员应合理选择隧道施工方案,明确不同类型隧道工程中各类隧道开挖工艺的实用性。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及其他方面,优化施工组织管理。对于隧道工程而言,材料进场时,应重视材料质量检验。进度管理的关键在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管理人员应全面安排材料进场、人员管理、作业协调、设备调用等工作。日常管理过程中检查隧道施工进度,分析各道工序、工程所需时间,监测各项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使施工人员高效完成隧道工程中的各项作业。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加强隧道工程中的人员组织管理,优化隧道施工组织结构设计,明确相关主体在隧道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使其依据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履行自身责任与义务。

3.3做好隧道施工人员管理和安全风险培训工作

1)在隧道工程中,应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让施工人员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安全防护、安全施工的方法,将隧道施工中的各类安全措施应用在施工中。比如,隧道高空作业时,建设单位可提前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培训,使其了解高空作业时应进行的安全管理内容,严格遵守高空作业时的安全制度。2)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观看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案例,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培训、安全施工的价值,能够主动记录、分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并在施工活动中自觉规避各类安全风险,警惕安全事故。最后,建设方应定期检查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同时设计安全警示标识,对于从事危险施工作业的人,可在加强安全培训的前提下,为其购买安全保险。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应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全方位落实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将安全检查作为现场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合理增加安全管理投入,配置可靠的安全设施,成立安全监管小组,不定期进行现场施工作业的检查[2],排查安全风险隐患、违规作业,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为隧道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助力[2]。

3.4加强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和交流

1)确定监测项目,选用监测设备和仪器。隧道施工活动中监控量测的主要项目有“现场地质”“现场支护情况”“拱顶下沉”等,可用的量测仪器有ISS30A数显收敛计、钢尺、水准仪、水准尺等,具体监控内容包括隧道开挖面围岩的“自稳性”、隧道洞口浅埋地表的下沉情况、围岩收敛量、支护设计合理性、拱顶下沉值等。2)正式量测时,施工人员应选择具有防震功能的测试元件,并将其埋设在隧道工程的现场“测点”处。量测前期应注意检查设备参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确认其状态良好后投入使用。测试完毕后整理所用仪器,记录量测后的数据信息,并整理其他量测资料。3)设置量测点时,施工人员可根据隧道开挖后全断面的水平基线,分别布设3个量测点,隧道起拱处水平布设1个量测点,隧道基面、起拱线下方均设置1个量侧点。隧道施工中,相关人员应重点量测隧道周边水平位移、拱顶下沉情况。首先,埋设量侧点时,施工人员应在喷锚支护完毕后,使用风钻机在隧道周边钻孔,钻孔规格为深度20cm、孔径40mm。钻孔后灌入“锚固剂”后应用固定杆件,但杆件在钻孔处的外露长度应控制在45mm以内,避免在后期因外部受力而受损。在此过程中,相同水平基线处的测点应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先线段上,确定各量测点后启用隧道数显收敛计,分别量测隧道周边水平位移情况。其次,将固定杆埋设在拱顶的量测区域,杆件外露区域需要布设挂钩。对于拱顶下沉的量测活动,量测点大小应符合量测要求、量测环境。在隧道施工中设置支护结构时,相关人员还应避免损伤量测点,若量测点因意外被掩埋,量测人员应及时重新布设量测点,保证量测数据采集的持续性。量测拱顶下沉值后,还应结合隧道实际埋深以及隧道开挖面的净高确定地表下沉的量测点。在水准尺、水准仪的作用下,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降量测精度较高,量测数据的精度值可控制在2~3.5mm范围内。获取完成的量测数据后,相关人员应分析、整理所有量测数据,绘制位移曲线,以此促进量测后的信息反馈与交流,使施工设计人员能够结合量测后的各区域特征曲线,了解隧道施工中各区域的变形、位移情况,从而监控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比如,特征曲线图中发现支护区域的围岩存在变形情况后,管理人员可快速识别安全风险,组织人员撤离。

4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建设”的基本目标,隧道工程施工应加大隧道安全管理力度,持续优化施工组织管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增强其安全管理意识。在此过程中,隧道建设单位还应从技术角度出发,用先进、适用性较强的技术方案保障隧道开挖、爆破、现场支护中的施工安全,保障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施工管理质量,提升我国隧道工程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喇英阁.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20(3):21-22.

第3篇:隧道安全管理范文

一、二维码简介

国内主要使用的是QR二维码,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上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应用技术。图文、音视频等内容,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存储到一个网站内,然后将网址编码生成二维码,通过联网可实现在线查看信息。这种活码技术存储的图文视频以网址为媒介,改变内容再存储,可实现二维码存储的内容发生改变,但二维码图片未改变。活码技术除了改变二维码内容,还可以添加定位及关联表单。关联表单是将表单放在二维码内,用来收集信息。表单内容可通过表单编辑页添加基础类组件、多媒体组件、填表人等,自定义编辑表单,填写的内容存在表单库中,编辑好的表单通过嵌入任意二维码内,达到关联表单的效果。二维码生成后,点击二维码设置,规定二维码的有效期、查看权限、打开方式。设置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二维码美化,美化包含改变颜色、大小、添加logo等。管理人员通过后台数据库导出信息,在线维护系统保证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二、二维码在隧道安全管理的应用

1.二维码技术应用范围

二维码技术在我国初期主要运用在商品、制造业等行业。随着我国移动通讯技术5G商用,网络传输信息能力增强,促使二维码识别与传输信息提升,能够适应多场景的运用。科技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二维码技术逐步运用在工程建设领域提供了基础。(1)二维码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转对隧道施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隧道施工环境比较恶劣,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机械设备需定期保养。机械设备张贴巡检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取机械设备合格证编号、设备使用者、联系电话、维修日期与维修次数,推测下次保养时间,保障机械正常运转。(2)二维码在材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施工质量是保证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为确保施工质量问题溯源,施工开始前可通过二维码对材料的名称、型号、合格检验报告等登记,施工过程中运用施工工序二维码,记录每个施工流程,工序验收采取施工人员自检-现场技术人员复检-质检人员专检的流程,完成每步后,相关人员扫描二维码增加内容,二维码张贴到施工部位,为质量溯源提供信息支持。这样,出现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可通过二维码获取施工过程信息。另外,针对一些特种材料的保管,可以以二维码的方式,存储材料有效期、成分等内容。

2.二维码技术应用方式

(1)安全日志记录。施工安全日志是从项目开工到竣工,由安全员负责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安全日志记录是组成工程档案的一部分,如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日志记录的信息将会作为分析事故原因的依据。利用二维码文本收集功能,收集每日日志记录。在二维码内创建的选项为:基本内容、施工内容和主要记事。基本内容包含日期、天气情况;施工内容包含施工项目的名称、班组施工人员信息、施工进度情况;主要记事包含发现违章操作、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目前,施工场地的安全员存在不及时填写日志,为检查而补记录,导致施工内容含糊、施工班组与进程不清晰,阻碍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采用二维码收集安全日志,建立一日一码,规定扫码时效,超过当天上报时间则无法编辑安全日志,有利于督促安全员及时填写日志记录。

(2)安全技术交底。每班劳务人员进场前,由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说明本班工作主要内容,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传统安全技术交底由班组长口述,对新进场劳务人员效果较差。可结合二维码技术,将当次工作内容和安全风险说明存储于后台,并制作相应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可提前发送至劳务人员手机或将二维码张贴于安全讲解讲台上,在安全技术交底时候扫描二维码进行查看,结合图片、视频资料,使得劳务人员能够提前或者直观了解当次工作内容和安全风险。同时,采用活码技术,二维码保持不变,根据施工具体工序,可在后台调整或更新不同班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3)风险提示。隧道施工现场面临多个风险源,包括坍塌、中毒、触电、跌落、机械损伤、交通事故等。针对不同位置和不同工种,管理者依据二维码提供的后台数据进一步处理,得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对不利因素分类总结,建立相应的风险源清单,通过图文、声像结合方式,在该风险源清单中说明潜在风险、危害、注意事项、急救措施等,并制作不同风险源所对应的二维码。二维码具有唯一性标识,将二维码技术引入到安全隐患标识,根据施工内容、施工部位、施工环境,统一录入危险源。不利因素分类总结后,通过二维码上传,展示给场地人员。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需实时查看面临的危险部位,了解面对危险源的应对措施。在隧道施工现场,考虑易发风险地点、设备、工种,分别设置二维码,进而悬挂于大型机械设备、工作面、变电箱、危险材料堆放场地等位置附近。

(4)安全事故演示。将隧道内常发生的事故案例以图文、声像结合的形式上传至二维码内,要求施工人员每周在线学习,谨记规范操作,管理人员落实考核形式,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达到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了解基本安全技能,学习情况与进入场地施工相关,未达到学习要求,则不准进入施工操作。通常,在隧道洞门外面展示栏内,宣传安全管理制度、展示安全案例与安全技能。由于篇幅限制,展示内容非常有限,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与宣传作用。因此,根据需要进行的宣传内容,结合二维码颜色、logo特征,制作不同背景的二维码,并与相应的内容结合起来,隧道施工人员或者参观人员可扫描二维码,获取不同的安全管理信息,尤其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安全事故案例,可起到良好警示作用。

(5)定位考勤与出入登记。针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个人专属二维码,将个人专属二维码与微信绑定,在隧道内重要位置设置考勤点,安装二维码扫描设备,巡视人员到了定点位置,扫描个人专属二维码,实时记录巡视信息,以备后台查验。在进出隧道时候,通过扫描个人专属二维码进行登记,记录出入时间,同时通过后台数据,判断隧道内施工人员数量。

(6)人员信息管理。施工人员、工种信息、教育培训信息三者处于分离状态,施工场内需核查施工人员信息,其过程繁琐。即使施工人员佩戴工作牌,但工作牌包含信息少,无法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二维码应用在人员管理方面,将施工人员姓名、工种、照片、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班组、进出场时间、责任告知书等信息编辑在二维码内,采用活码编辑技术实时更新内容。施工现场负责人能直观区分人员信息,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另外,隧道施工存在特种作业人员,如爆破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等,此类人员需持有特种作业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完成培训考核后,制定出专属二维码,管理者扫码查看考核结果。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多,不利于排查,作业人员通过二维码自主上报相关证件,管理者可以批量通过施工人员进入场地权限,节省核验时间。

三、二维码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优缺点

1.二维码应用优点

(1)管理规范。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项目经理把握大方向,看重事情的结果,无法查看管理过程。施工现场长时间这样会出现工作人员互相推诿责任,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敷衍,最终无法补救,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不利于项目安全管理。二维码技术服务于隧道工程安全管理,不仅能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还能明确责任人。安全管理部门完成阶段性工作后,通过二维码上传最新的工作结果,逐渐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办事效率。

(2)实时提供。结合网络和后台存储数据,能够实时更新安全管理日志,能够实时提供安全操作手册或视频指导,能够及时查看风险源,能够及时进行当天安全技术交底。

(3)直观便捷。基于二维码建立的风险源提示,可通过声像、图片等方式展示,能够更为直观地告知现场施工人员风险位置、风险类别、风险严重程度,使得施工人员操作时候更加精心细致。

(4)内容丰富。针对不同地方设置的二维码风险提示,可实现图片、视频相结合的风险展示内容,比传统的口述和文字风险提示,其内容更加形象。另外,现场不便于展示较多内容,通过二维码进入后台网站,展示的形式与内容也更加丰富。(5)目的明确。在不同位置和不同设备张贴二维码,通过扫描查看相应的安全提示内容,相应的风险提示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

2.二维码应用缺点

(1)操作障碍。年龄偏大的施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不高,信息化接受能力较低,利用手机不会文字编辑,通过二维码上传文字信息存在难度,导致现场相关信息难以上传。可尽量避免文字填写,多用选择方式进行。隧道工程施工一般位于郊外,且洞内网络信号差,二维码需要联网状态实现信息上传。

(2)无法读取。由于一线施工环境差,易造成二维码污损,导致手机与其他扫描设备无法读取的情况发生,应加强二维码保护,可通过过塑的方法保护二维码,避免被油、泥污损。

(3)网络依赖。二维码中的资料均存储于后台,数据信息的存储与连接依赖于网络,如果网络不畅,将会导致信息传输失败,操作难以进行。因此,必须保证隧道内网络良好,尤其是特长隧道。

四、结语

第4篇:隧道安全管理范文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必然要根据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进行,现在许多施工单位虽然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责任落实方面显得苍白。安全事故发生以后无法找到最终责任人,无法落实相应的责任归属。这种情况下,就给安全管理人员消极应对、逃避责任留下余地。而且现在许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不是企业的全职员工,他们往往采用兼职的方式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福利保障等也常常落后于企业其他员工,从而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造成严重打击。这种打击一方面让他们不愿意积极的发挥专业知识,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多为兼职人员,在权力与责任方面没有进行严格划分,从而当出现安全事故苗头的时候,他们不敢也没有权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而就在他们轻视部门领导和项目经理的时候,安全隐患可能就已经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安全事故。这样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毫无作用可言。

隧道施工作业由于安全管理难度大、工作复杂,所以更应该重视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项目责任人等的安全教育,但是目前对于许多施工单位来说,他们把过多的精力用于争取新项目、争取施工进度等,而忽略了安全管理这个重要问题。而且在安全管理人员这个岗位的安排上也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他们由于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所以也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了一种变相的福利待遇,所以许多施工企业的安全人员除了雇佣兼职人员之外,多数时候都安排给了企业自己内部的老员工。虽然老员工从事了多年的施工作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毕竟不是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出身,不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不具备新思维、新观念,从而阻碍了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对于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企业也不重视对其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工作,再加上安全管理措施简陋、设备缺乏,从而安全事故频发便不足为奇了。

虽然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几乎已经在所有的隧道施工建设单位当中确立起来,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存在非常严重的执行不力问题。执行不力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安全事故出现以后,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如何安抚家属、符合应对社会舆论,而在责任人的追求上面十分不力,项目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后所受到的责任追究往往较轻甚至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这就让相关责任人从心理上认为就算不负责任、相互推诿、麻痹大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而对待安全管理工作的态度也就不可能认真起来。这样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声誉损伤,而且也是对企业员工及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一方面出了问题不会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做出了成绩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这种风气的出现,让那些原本愿意尽职尽责的安全管理人员也从心理上产生了极度的不平衡感,觉得自己努力工作、加强管理也得不到应有的收入,便逐渐产生了一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不光是喊喊口号,而是要从具体施工程序上进行安全操作意识树立。首先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前情况分析明确、施工前预先加固、尽量减少爆破次数、尽量减少阶段性挖掘长度、加强支护架设、提高数据测量频率等等。在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规范操作才能在工作中切实树立起安全意识。其次是要加强管理人员执勤工作力度,要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值班计划并严格进行值班人员值班情况记录,严格值班人员交接手续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进行爆破的情况,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并且做好爆炸物品的采购、管理、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的记录工作。对于某些特殊地质条件的隧道施工,必须事先制定一个或者多个应急预案,力求万无一失。

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必须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周围。首先就是加强对企业领导者和具体项目管理者的责任确定,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只有上级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执行,下级人员才会愿意遵照执行,所谓“身正,不令而行”,所以上级人员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在责任追究方面必须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不可以搞特殊化和避重就轻,否则会造成不良影响。最后是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都要紧密相扣,加强各个部门、人员的相互监督,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有效落实,让安全管理无论何时都实现透明化、可控化的状态。

第5篇:隧道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双侧壁导坑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地铁隧道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繁琐并且重要的工作,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极高,即要求其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又要求其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其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系统性强,需要该项目体系内的多部门协同完成,才能确保地铁隧道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更加科学有效的推进。地铁隧道工程是一项集合多个环节的项目,是一个施工时间长的系统性工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会造成地铁隧道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因此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检验工人进行施工时的施工技术是否按照要求执行,这对地铁隧道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要求。

1双侧壁导坑法概述

在地铁隧道施工中,运用双侧壁导坑法进行隧道的开挖工作是当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双侧壁导坑法又称双侧壁导洞法或眼镜工法,是以新奥法为基础原理进行优化升级后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断面很大、地层较差的Ⅳ、Ⅴ级围岩地层、不稳定岩体和浅埋段、偏压段、洞口段。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特点是将大面积的隧道横截面分割成为多个洞室,通过对各洞室进行开挖封闭成环后,形成隧道。这种施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横截面积大,体表深度较浅,在构筑物下方开挖隧道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双侧壁导坑法具有安全管理风险、周边建筑物及地表沉降风险、拱部坍塌风险、爆破作业风险、临时用电风险、拆除临时支撑风险和社会风险等七个方面的风险问题。在进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隧道开挖工作时,需要注意开挖横截面应该近似于椭圆形,避免应力集中效应,而且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围岩石的扰动。在开挖初期,一般采用钢筋、钢架、拱架和喷射混凝土来起到一个柔性的防护体系,通过这种简单的防护体系来保证开挖初期的安全,在这段时期进行开挖时,应当快速封闭成环,以此能够更好的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来承受土压。在进行该阶段施工时需要注意围岩的变形情况,一旦出现变形应当立即停止施工,进行人员疏散工作。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都会建立一套围岩支护结构监控系统,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式监管围岩情况,了解施工风险动态,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调整,以此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的质量可靠性。1.1双侧壁导坑法的工艺流程。第一步:在隧道的左侧先挖出导洞作为上台阶,这一施工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施工初期保障左侧支护和临时支护的作用,然后再拱顶处进行注浆作业。第二步:在上台阶下方约10~15m的地方进行开挖,开挖后的结构称之为下台阶,主要目的也是作为左侧支护和临时支护的作用,具体施工形状如图1所示。第三步:在左侧下台阶最右边再向右边计算10~15m的位置进行右侧下台阶的开挖工作,工作流程与目的与第一步要求一样,实际间隔距离以计划开挖隧道的横截面积进行相应的计算。第四步:在左侧上台阶最右边再向右边计算10~15m的位置进行右侧下台阶的开挖工作,工作流程与目的与第一步要求一样,具体施工形状如图2所示。第五步:在右侧导洞下台阶位置,向左边主动上台阶10~15m的地方进行开挖和喷混作业,以此形成顶壁的支护效果。第六步:等到主动上台阶的喷射混凝土凝固后,进行中台阶的开挖工作,距离应当控制在10~15m的范围。第七步:在主洞开挖完成后,其下方5~10m的地方进行下台阶的开挖工作,开挖完成后,第一、二、五、六、七就成为整个隧道前期的支护体系,直至主洞全部闭合,如图3所示。第八步:分段将初支结构的临时支护进行拆除,同时施做仰拱防水、绑扎仰拱二衬钢筋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绑扎仰拱二衬钢筋并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回填平整后完成第九步:在隧道初支的四周铺设防水层,进行二衬拱墙施工。1.2通过双侧壁导坑法进行隧道开挖工作的注意事项。(1)运用双侧壁导坑法进行隧道开挖工作时,侧壁导坑的形状应当是1/4个椭圆形的,两个侧壁导坑的横截面积之和应当约等于整个隧道横截面积的1/3。(2)开挖过程中遇到围岩时,应当尽量使用开挖机或人工进行围岩的清除工作。如果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务必注意爆破安全,减少因爆破施工造成的对地层的扰动。因此应避免爆破施工,在城市施工中更要避免。(3)在进行隧道开挖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做好支护的监控测量工作,随时检测围岩及支护的变形情况,以确保在后续施工工程中及时修正支护参数,改变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工作的安全。(4)施工过程中,左右导洞的距离不能小于10m,前后差距不能小于10m。在进行中间坑洞进行施工的时候,左右洞室与中间洞室的前后距离不能低于30~50m。(5)待洞室开挖完成后应当第一时间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同时尽快使隧道形成闭环。(6)在进行左右导洞的上下台阶施工时,可以根据开挖机械的高度设置台阶高度,建议施工队伍配置适合的小型机械进行开挖工作,保证挖土工效。(7)在对临时支护进行拆除的时候需要考虑拆除后对工程后续施工的影响,要严格按照监控数据进行拆除工作,通过安全、科学的拆除手段来保障工程的安全性。(8)通过对拱顶部位实施小导管超前加固后,块状碎石被泥浆胶结起来,形成拱形受力圈提高整体强度,同时小导管刚度较大,能较好的起到管棚的作用,对拱顶起到较好的约束。

2加强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1重视地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做好风险预控工作。为了确保地铁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施工宣传预防培训工作。另外,为了更好的做到安全施工,施工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施工安全,有效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施工安全技术也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优化,施工单位要加强相关安全技术的投入,人员与技术的配合才能更快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施工。风险预控是地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施工中,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前瞻性与有效性。风险预控属于预防性的安全管理模式,特性是安全管理的前瞻性,有利于地铁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建立。风险预控是一种过程性的管理,也即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进行判别、有效监控,削弱或消除危险源安全事故的出现。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有利于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识别重大危险源,同时能最大程度掌控生产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且也可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2.2有效的控制工程原材料质量。想要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就要从工程原材料介入,并建立常规工程材料的大数据网络架构,从中遴选取优。对于提供劣质原材料的供应商建立相应的记录或者台账,拒绝采购该部分供应商的原材料。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才能建设出质量可靠的工程,才能有效的确保精品工程。2.3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现在的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有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的辅助,建设速度相比于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如果未能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就容易造成设备故障或者事故的发生。因此相关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规划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做好同类设备的调度工作,避免单一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从而造成设备故障引发工程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做好大型设备的维护工作和小型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做到每天检查每周检修,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好,要求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不仅要建设的快,更要求高质量。只有做好地铁隧道工程现场管控及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促使工程安全有序的推进。因此除了要保障工程质量外,更要求企业做好现场管理的工作。工程企业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时,要根据社会变化的实时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现场风险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分析研究,以此来取得越来越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安永林,彭立敏,赵丹,等.基于不同地表倾角的连拱隧道施工优化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2):39-42.

[2]姜汶泉,张运良,安永林.不同地形偏压与隧道受力变形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1):136-139.

[3]安永林,史胜利,彭立敏,等.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段双下侧导坑施工性态[J].公路交通科技,2009(1):114-119.

[4]吴德兴,周红升,郭洪雨,等.富春江通航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研究[J].隧道建设,2015(11):1182-1187.

[5]冉茂伦.特长隧道开挖及其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