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动画创意设计范文

动画创意设计全文(5篇)

动画创意设计

第1篇:动画创意设计范文

【关键词】影视动画;场景设计;角色创作

1引言

场景、角色、剧情对影视动画的创作影响较大。影视动画的时间、空间背景是场景设计,是角色、剧情发展的平台。角色是对作者思想的表达,是整部作品的灵魂。而剧情则贯穿整个作品的之中,是作品的主线。影视动画的创作离不开场景、角色、剧情等,尤其是场景和角色在影视动画的创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更需要我们对其加大关注,如此才能创作出一部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

2影视动画艺术的场景设计

2.1场景设计的内涵

影视动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场景,对影视动画的整个剧情起到衬托的作用,在里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场景设计是对影视动画整个作品中的场面进行设计,是除去角色造型之外其他所有事物的造型进行的设计。对影视动画进行场景设计时需要结合人物的背景,情感,并与时代背景相融合,只有场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为人们所赞同。场景设计要符合以下3个要求,其一,要对故事的走向十分明确,根据不同剧情、剧情的起伏等作出不同的场景设计。其二,场景设计要与影视动画本身的风格相符合,否则看起来就不伦不类。其三,要充分认识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场景设计要做到与人物的性格特点相符合。

2.2场景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代社会,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迅速,场景设计就好比电影中的特效为人们所喜爱。以《秦时明月》为例,虽然它在中国是第一部长篇3D动画也是第一部3D武侠剧,场景设计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让人们称赞不绝,但国产动画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些成本低的动画中这些问题更加显著。(1)对场景设计的概念混淆,不清。许多人往往把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混淆,虽然二者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从本质来看,二者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丰富整个画面的色彩,在进行设计时偏重于追求表现力,使表现力在作品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画面色彩丰富。(2)场景设计不合理。有些影视动画创作者在进行场景设计时片面的追求给予观众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而忽略的剧情的发展,与实际内容不符,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印象。(3)场景设计不具有连贯性。场景设计需要具有连贯性,在动画的开始、高潮、结尾等场景需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对某一场景十分偏重而对其他的场景忽略的现象,犹如在影视剧中不能出现穿帮一样,影视动画中出现断节的现象也是不允许的。一部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需要任何场景都能获得人们的好评。

2.3促进场景设计水平提高的措施

(1)促进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表现力的提高。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中,空间表现力的强弱与距离的远近紧密相关。景物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空间会变得有层次感,继而产生纵深距离感,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2)对场景的色彩进行优化配置。给人感官造成最直观刺激的是色彩,要想视觉效果不同需要进行把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根据不同场景有针对性的搭配不同色彩,以吸引观众视线。(3)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进行合理的布局。做到首尾呼应,使其具有连贯性,促使各个场景和谐统一,场景变化符合剧情发展,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3影视动画中的角色创作

3.1角色创作内涵

影视动画中的人物角色和影片中的演员相同,都是被赋予生命力的,对自身的角色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等可自由进行表达,甚至有的发展会超越现实,如有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具有生命力的物品如玩具等都有可能成为主角被赋予生命力,创作的自由性和夸张随意的表现手段增强了影视动画对观众的吸引力。角色的创作具有自由性,从当前大众审美的特点来看,一般要求主角个性鲜明、富有感染力、造型突出、品德高尚等,但不仅仅局限在这几个方面。

3.2角色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角色创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三点:(1)对主角过分看重,降低了配角的存在感。影视动画创作时需要对每个角色都平等对待。(2)受人物原型局限,创新受到影响。如孙悟空等人物形象在进行创作时具有个性但心意不足。(3)具有浓厚的英雄色彩,观众很难对此产生共鸣。角色创作时需贴近现实,寻找不平庸的人物为原型进行塑造。

3.3促进角色创作水平提高的措施

想要塑造一个动漫角色并取得成功与成功的原型设计紧密相关。使角色深入人心的首要关键点人物原型设计,不同角色的人物形象特点不同,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正派、反派。正派角色较多,例如英雄类的角色,用典型的语言、事件、背景对这一角色进行修饰,如国产动漫《画江湖之不良人》中李星云一角,在与玄冥教、通文馆、幻音坊、天师府等一系列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塑造了勇敢机智的形象。其次还需要对人物进行美化,与美学原则相符,在美的前提下对个性进行突出,使其符合人们的审美。第三,人物角色通过表演来呈现,需要不同的表演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给大众完全展示出来。可利用拟人、夸张等表演手法,丰富演技,使角色鲜明、生动,符合观众审美。

4结语

影视动画是将人们天马星空的想法、愿景、憧憬、臆想等以完美的形象展现出来的一种手段,是对人类抽象思维向具象化拓展的途径,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场景设计、角色创作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影视动画创作的实际。如果影视动画在创作过程中缺失了场景设计,那么角色创作也不足以发挥作用,如果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缺失了角色创作,场景设计也将变得索然无味。由此可见,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对场景设计、角色创作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促进影视动画艺术在数字时代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勇.论影视动画艺术的场景设计与角色创作[J].大众文艺,2015,(4):191-192.

[2]张艳梅,李砥.解析影视动画艺术的原型意识与角色创造[J].电影文学,2013,(5):53-54.

[3]孙佶.论动画艺术下的动画角色创作共性和个性[J].电影文学,2013,(17):59-60.

第2篇:动画创意设计范文

动画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质上是文化形态与艺术理念的融合。动画角色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质量。面对当前社会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积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在提升动画作品表现力、丰富作品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逐渐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唐代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其与现代文化产业融合,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着积极作用。在动画角色设计领域有机融合唐代艺术元素,可以开拓设计思维,丰富作品内涵,对提升作品整体呈现效果也有着更好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动画角色设计中唐代艺术元素的融合情况展开分析,在剖析其文化内涵和意义的同时,提出多种实践策略,以求进一步提升动画角色设计效果。

二、唐代艺术元素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意义

其一,提升动画角色形象内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传播,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面对这一形势,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动画角色领域,能够推进构建新的、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艺术形象,进而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在动画设计领域,角色的塑造十分关键,通过引入唐朝艺术元素,可以起到丰富艺术形象、提升动画角色形象内涵和表现张力的作用。[1]另外,传统文化在长期演变中,为动画角色创新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形成了一些为人们所熟悉的艺术形象,人们对这些形象存在一定的情感倾向和审美偏好。因此,构造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角色更容易吸引观众,加深观众对艺术主题和动画形象深层次的联想,进而起到丰富动画形象的作用。其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创造积累的智慧结晶,并且在漫长的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愈加多样化。积极促进唐代艺术元素和动画角色设计融合,不断创新创作,借助多元化的平台来传播传统文化艺术,能够从小培养少儿的文化意识,对于提升文化自信心有着积极作用。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通过动画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提升民族凝聚力,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2]

三、当前国内动画角色设计存在的缺陷

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成功的核心,同时能够塑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象。优秀的动画角色,除了艺术造型的优美、鲜明,同时还要展现出本土文化特色,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动画角色当属《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其造型十分独特,以传统戏曲脸谱勾画的形象,蕴含着仁义、忠诚的寓意,能够带给观众别样的情感体验。[3]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国产动画的发展,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上都有所倾斜,但是质量上乘、角色形象鲜明的动画作品不多。究其根本,首先是由于一些国产动画角色往往显得扁平化,设计平庸。其次,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和束缚,当前设计的动画角色缺少美感,也缺乏本土文化的运用。一味追求在动画角色设计上利用先进技术,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和张力,忽视动画角色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是当前国内动画创作中角色设计上的一大缺陷。缺少文化内涵的动画作品,自然无法打动观众。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纵观动画艺术创作历史,从人们熟悉的剪纸动画、水墨动画,再到今天越来越成熟的三维动画,有很多优秀动画作品均取材于中华传统文化,其通过借鉴传统艺术造型,增强了动画角色的生动性,进而起到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例如,唐三彩作为唐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其造型饱满、色彩绚丽、线条流畅的特点,客观反映出唐朝开放包容的时代特点,并生动形象地彰显了唐代欣欣向荣的社会风貌。将唐三彩相关艺术元素运用到动画角色设计中,能够提升动画角色张力,加深观众印象,并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中国唐代艺术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合运用

(一)唐代造型艺术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成功的动画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艺术造型和鲜明的性格特点,譬如将唐三彩人物俑的艺术元素融入角色造型设计中,发挥唐三彩人物俑夸张、生动的造型特征,以此设计的动画角色就更能表现唐代的艺术气息,展现唐代文化特色。这不仅可以有利于塑造具有本土化风格的动画角色,还可以赋予其别样的内涵和创意。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艺术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形态生动性。动画角色形态设计,主要是指角色外部体型轮廓,优秀的动画角色形态简洁、轮廓清晰,因此角色设计中应该注重角色身体细节刻画与处理,提升整体协调性。例如,西安出土的《三彩贵妇俑》丰肌秀骨,充分彰显了唐代以胖为美的特色。[4]形态更加圆润,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如面如满月,细目如丝,整齐的乌蛮髻,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美女雍容、自信的特点。胡人俑造型多变,有骑在骆驼上的,也有在路上手牵骆驼的,反映了唐代人民宽容待人、豁达包容的社会风貌。另一方面,要注重人物形象的鲜明性。要使人物形象立体,性格特征鲜明,动画角色表情的塑造十分关键。饱满生动的形象离不开鲜明的表情和夸张的动态,这可以通过人物形象起到渲染故事情节的作用,带动观众情绪,丰富作品内涵。如《功夫熊猫》中阿宝形态夸张,表情丰富有趣,为作品增添了别样的魅力。除了唐三彩,唐代敦煌壁画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同样具有广泛的运用范畴。譬如动画作品《穿越时空的敦煌十二宫》中,将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藻井图案运用在十二宫设计中,飞天图案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造型变得更加生动、多样。其大胆地运用藻井图案,并适当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最终呈现出的藻井图案生动、复杂且丰富,实现了依据设计主题思想对唐代敦煌壁画艺术元素的提取,化繁为简后完成设计。飞天形象的角色,则将原本盛唐时期39窟献花飞天形象借助现代视觉手法进行巧妙加工,提炼其中飘带和裙式元素,通过飘带变化来呈现出不同的飞天造型,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

(二)唐代艺术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色彩的选择,可以起到烘托氛围、增强角色性格和外形的作用。色彩具有偶发性特点,强调运用时呈现非标准的、动态的即时效果,有别于以往的静态色彩。偶发性色彩深浅不同,配合肌理色块轮廓变化,可以大大增强设计趣味性。绚丽的偶发性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应用,可以增添角色张力和炫目感,视觉冲击更加强烈。[5]唐代艺术作品中,关于颜色的选择多样,常见的有黄色、绿色、褐色、白色和蓝色,还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混合、交替,呈现新的色彩,增强作品整体视觉效果。要做到色调丰富但不混乱,使动画作品整体控制在和谐的氛围中,颜色不沉闷、不花哨。唐三彩对颜色的运用十分巧妙,通过不同色调的结合营造出自然流露、天真可爱的美感,有助于营造别样的意境。将其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可以丰富角色的艺术语言,使角色动作形态更加自然,潜移默化中流露出唐代艺术中不求其似而求其神的美学意境。

(三)唐代绘画线条表现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在动画设计中,通过流畅的线条能够有效表现动画角色的特征,体现动画作品的主题、人物性格特征及审美情趣,如康定斯基的线条,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组合、犬牙交错、疏密对比、粗细相衬等手段展示不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脉络。要通过对唐绘画风格的分析对比,融合优秀的唐代绘画风格,借鉴其中的线条表现,设计出符合角色形象的动画设计素材,并应用到动画设计作品中,从而达到情感与艺术交融、和谐表现的优秀作品。流畅的线条可以起到增强动画角色形象美的作用。线条或柔美流畅,或挺拔刚劲,能够增强不同角色的艺术特征表现。如《大闹天宫》中借鉴唐代敦煌飞天的“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的线条特色,极大地增强了动画角色的艺术表现,线条更加强劲、夸张,为动画角色带来了别样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唐代绘画造型元素和构图法则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首先,在动画人物及道具角色设计中,挖掘唐代优秀的绘画题材、诗歌民俗意蕴、图案设计题材等,提取和运用其中优秀的绘画造型元素,可以丰富动画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动画设计的视觉效果;其次,可以借鉴唐代绘画元素的构图法则。构图对动画作品的设计和情节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唐代绘画元素的构图法则进行分析和借鉴,运用到创作设计动画角色的造型构图中,以进一步提升动画作品的设计内涵和美感。对唐代画家不同的绘画特点,可以多方面学习挖掘,如学习张璪、王宰、项容、毕宏、刘商等山水题材元素的创新运用,学习边鸾、梁广、刁光胤、滕昌祐等对花鸟鱼虫惟妙惟肖的构图,学习韩滉、戴嵩等对牛的刻画,学习李渐、李仲和父子对异域空间环境的描写绘画。

(五)唐代民俗艺术元素的融入

民俗艺术是唐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通过民间工艺、民间装饰等民俗艺术元素的深入挖掘和运用,能够丰富动画视觉元素,提高审美表现。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也是动画设计可运用的素材宝库。创作者要熟悉和掌握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的脉络,并将其故事结构运用到动画创作中,这有利于动画情节的创新和创作,并使动画的剧情更加流畅,角色塑造更加饱满。[6]

五、中国唐代艺术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外延发展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提出了“责任目的”问题,认为设计创作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为真实的世界设计》本质上是强调社会责任,呼吁创作者展开以解决社会性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探索。在将唐代艺术元素融入动画角色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具有责任意识,全方位考虑其形式外延和思想内涵,在注重视觉表现效果的同时,也要注重观众的内心感受,要传播健康积极的动画内容。在创作优秀动画的同时,也要推进动画的影响力,促进动画衍生作品的发展,设计优秀的文创产品,进而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7]通过动画设计的发展带动地方动画产业发展,最终促进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

六、结语

第3篇:动画创意设计范文

关键词:影视动画;场景设计;视觉艺术

在影视动画创作中,动画设计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设计师的参与,影视动画就难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也难以吸引观众。但部分设计师为了吸引观众,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在设计过程中过于重视视觉刺激,忽视了艺术效果,这样会给作品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视觉艺术表现

1.动画场景设计的艺术表现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动画技术的发展,观者越来越追求艺术效果,这促使动画技术不断革新。以往,观众往往重视影视动画的故事情节;如今,观众更加重视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力。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表现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部影视动画的艺术风格。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空间构造、绘画风格等。在影视动画创作中,动画设计师要严格遵守设计的基本原则。

2.场景空间层次的艺术表现力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场景空间层次的视觉艺术可以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感受。动画场景是一种空间艺术,涉及的空间元素较多,如景观、建筑、道具等。空间因素较为复杂,空间可分为二维空间、三维空间。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点、线、面、色等因素,可以创造一个立体的空间,使视觉效果更加逼真、层次分明。在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场景空间层次增强作品的视觉艺术表现力,鲜明地表现空间关系,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能够促进故事情节的顺利展开。

3.场景环境氛围的艺术表现力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环境氛围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师通过环境氛围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利于在故事情节中表达人物情感。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环境氛围的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设计师通过一定的创作手段烘托氛围,展现客观的自然环境;其次,设计师通过渲染气氛,真实地表达故事情节中角色的真实感受,让观众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感受角色的情感。在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中,环境氛围设计无可替代,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感受。正因如此,部分设计师才会忽视环境氛围,过于关注视觉效果。在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中,设计师主要通过空间场景布局、色调和光感的变化营造环境氛围[1]。

二、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部完整的影视动画,主要的构成因素是角色、情节、环境。在影视动画中,各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有相关性。角色是观众观看的主体,通过角色,观众可以了解影视动画的故事情节,获得直观、具体的感受。一个个故事场景构成了故事情节,是影视动画作品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创作者把环境氛围作为一个发展着的平台,为观众展示故事情节,把角色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影视动画作品的风格各不相同,能够带给观众不同的观看感受。正是因为视觉艺术设计不同,影视动画作品中表现的角色情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计算机得到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影视动画行业不断创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影视动画作品中的特效、音频处理等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设计师通过不断尝试、搭配,设计出不同场景的视觉艺术,促进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渲染了艺术氛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角色的性格特征。设计师应用科学技术打造3D效果,注重色彩、光影、细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影视动画作品的质量。

三、我国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动漫行业起步较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一些作品的场景设计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设计师对场景设计缺乏全面的了解,在一些方面存在误区,混淆了场景设计和视觉艺术,这不利于表现作品的内涵。影视动画作品应具有高度的原创性,设计师应表现出大量的创新点,使作品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性。部分设计师的作品存在雷同现象,部分作品存在艺术元素堆积的问题,以致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缺少新鲜感,这些是当前我国影视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3]。

四、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

1.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在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设计师应有效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技术含量。目前,3D动漫设计软件深受设计师的喜爱。利用3D动漫设计软件,设计师可以设计角色、场景,建立三维空间,增强故事情节的空间感,使动画更具活力。如《海底总动员》,设计师利用3D动漫设计软件塑造角色形象,使角色形象更加逼真,使鱼类与人类在动作、语言、行为等方面类似,显得生动形象(图1)。

2.借鉴和吸收,加强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要融合多元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设计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多元文化,将其应用于场景设计中,以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使其得以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设计师借助多元文化,表达角色的情感、性格等,能够有效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质量[4]。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在《阿凡达》(图2)中,设计师将故事情节与环保问题结合,受到观众的喜爱。观众感同身受,更易于理解故事情节,深刻地体会到作品的寓意,这种表达方式值得借鉴。

3.主观色彩的拓展运用在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过程中,主观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要,会对影视动画作品的质量、观众的视觉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设计师运用色彩,可以有效地表现视觉效果。当一部影视动画作品的情节发展使画面发生跳转时,如果前后画面背景的色彩相差不大,就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设计师借助光线,可以使色彩形成较大的差异,使画面层次分明,更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带给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

4.整体把握剧情的发展方向在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时刻注意剧情的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剧情的节奏,按照剧情合理表现视觉艺术效果,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搭建框架,在虚构场景中把剧情合理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设计师根据剧情设计场景,烘托氛围,可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视觉艺术越来越重要,推动了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5]。

结语

文章分析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视觉艺术表现,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建议。设计师要重视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视觉艺术表现,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整体质量,推动我国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论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2):113-114.

[2]王鑫然,杨阳.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方法研究[J].湖南农机,2018,45(11):103.

[3]雷崇,李艳子,李鸿良.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3):99,102.

[4]邹勇,胡晓琳.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研究——评《影视动画场景设计》[J].新闻与写作,2016(10):133.

第4篇:动画创意设计范文

关键词:影视动画艺术;场景设计;角色创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影视动画艺术呈现产业化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的第三支柱型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影视动画艺术中的场景设计与角色创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设计人员把握角色设计与场景创作的情感思想,融入剧情设计,体现场景与角色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核心作用。要想提高影视动画艺术水平,就要结合现存问题,分别控制场景设计与角色创作,明确作品定位、保证设计合理性、把控时间观念;还要结合实际生活,保证造型生动形象。

一、影视动画艺术中的场景设计

(一)什么是场景设计场景是影视动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对影视动画的剧情形成及发展起到衬托与推动的作用,是影视动画创作的基础。场景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影视动画作品中的某个场景进行构建与设计,是将角色造型之外的所有事物进行创作与设计;设计人员要结合影视动画的任务背景、剧情发展、情感思想及时代特征,融合设计场景的颜色、物品,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更好的接受影视动画。此外,在场景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不同的剧情与人物关系变化,设计出不同的场景,促使场景与动画创作风格相符合,满足人物的性格特点。[1]

(二)现阶段影视动画艺术场景设计的不足在现代社会中,影视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场景设计直接影响到影视动画创作的受欢迎程度,比如:《秦时明月》,其背景的中国古代的秦朝时期,是一部3D武侠剧,其场景就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特征、武侠特征,促使人们能够通过场景产生联想。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点,缺乏明确的场景设计概念。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很多设计人员会将场景设计与环境设计相混淆,没有掌握好场景设计的程度,从某种角度看,场景设计与环境设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环境设计是为了丰富影视动画中的画面色彩,重视表现力,促使画面色彩丰富;而场景设计关注的是画面中的事物,比如:建筑、风景、山水等。[2]第二点,缺乏合理的场景设计。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设计人员过分追求场景带给观众的冲击力,融入过多的元素,却忽略了场景与剧情、角色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导致场景与动画内容不符,给观众一种“虚假”的感觉。第三点,场景设计缺少连贯性。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场景是跟随剧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动画的发展、高潮与结尾部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且保持基础的一致性。

(三)影视动画艺术中场景设计的重要价值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场景、角色创作、剧情是三大基础元素,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服务于影视动画。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场景设计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凸显剧情的基础,其不仅仅需要服务与剧情与角色,更需要强调时空背景,提供完整的动画构架。可以说,场景设计既不是简单的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环境设计,而是以剧本为基础,以角色与特定时间空间为依据的重要设计工作,设计人员要保证场景设计能够适应特定的角色。

二、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角色创作

(一)什么是角色创作角色创作就是在影视动画创作的过程中,赋予角色以生命力,对角色进行揣摩,有效表达这一角色在不同时间、事件背景下的情感、思想变化及表达形式,在一些特定的剧情发展过程中,甚至会超越现实,促使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备生命力的事物能够具备生命力,成为主要角色;这种夸张、自由的表现手法直接增强了影视动画对于观众的吸引力。此外,在角色创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会考虑当下大众的主流审美情况,凸显主角个性,比如:“哪吒”,促使其富有情感感染力,具有鲜明的造型特征,具备某种道德品质,等等。

(二)影视动画艺术角色创作的不足在现阶段的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角色创作方面的不足,其主要体现为:第一,过分强调主角,忽略了配角对于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因此,设计人员要协调影视动画创作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平等对待每个角色,避免过于看重某一角色;第二,角色创作受到原型限制,缺乏创新,比如:在《西游记》的相关影视动画中,孙悟空的形象万变不离其宗,缺乏大胆的创新与改变,无法激发观众的兴趣;第三,英雄色彩过于浓厚,在《西游记》的相关影视动画中,设计人员没有结合时代背景大众审美与情感需求,无法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影视动画艺术的场景设计与角色创作要点

(一)场景设计———明确作品定位针对场景设计,设计人员要结合作品的设计意图,明确定位作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场景设计中的流程设计入手,提高场景设计的整体流畅性与连贯性,强化设计水平。结合影视动画创作的故事情节,设计人员可以将场景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以现实世界为背景的场景设计,主要描绘人们较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第二,是以未来世界为背景的场景设计,将世界的发展作为场景设计的构思节点,体现超越现代社会人们认知水平的事物,以虚幻设计为主;第三,是以历史事件为设计背景,主要体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物质背景等。[3]

(二)场景设计———保证合理性针对场景设计,设计人员要考虑到影视动画艺术作品中场景的合理性。高质量的场景设计能够凸显动画画面的视觉效果,设计人员要将动画作品的剧情为基础,遵循设计的合理性原则上只,调整合理性与视觉效果之间的关系,保证二者协调,禁止牺牲设计合理性换区夸张的视觉效果。因此,设计人员要结合剧情、角色特点、人物情感等进行综合设计,将场景与剧情、角色等融合到一起,形成丰富的动画画面,提高场景设计的整体水平。

(三)场景设计———把控时间观念针对场景设计,设计人员要把握好时间观念。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时间观念主要就是指代剧情中的“晚上”“下午”“深夜”“清晨”等时间节点,在场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把握时代背景,将具有时代特色的景物融入到场景中,凸显作品的真实感,提高影视动画艺术创作的感染力。

(四)角色创作———结合实际生活针对角色创作,设计人员要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结合日常生活,根据人物角色设定,引进一些常见的生活元素,促使角色更加鲜明、生动,能够激发观众的熟悉感。在《雷锋的故事》中,主角“雷锋”是一名无私的共产党员,在生活中节俭、低调、乐于助人,设计人员就可以引进与此人物息息相关的“绿军大衣”“补丁衣服”等,塑造丰富的“雷锋”形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影视动画艺术源于创作人的想象力,是创作人通过场景设计、角色创作等手段,将自身的生活经历、梦想、憧憬等通过完美的形象展示出来,是抽象思维向具象化的一种形式,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种类。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创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生活,融合场景设计与角色创作,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促使场景设计符合角色创作理念,保证角色能够融入动画场景,从而提高影视动画艺术创作水平,推动影视动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视觉语言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影响[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5).

[2]绪言,龚秋婕.影视动画艺术的场景设计与角色创作[J].信息记录材料,2017,(01).

[3]邹勇.论影视动画艺术的场景设计与角色创作[J].大众文艺,2015,(04).

[4]毛丽萍.动画场景设计中对空间的再认识[J].电影文学,2009,(15).

[5]王翔.影视动漫场景设计的功能与构思方法分析[J].大舞台,2014,(01).

第5篇:动画创意设计范文

关键词:动画创作;OBE理念;OBE课程设计

一、缘起

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即“基于产出的教育”或“成果导向教育”,强调“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最初由美国学者斯派蒂提出。斯派蒂认为,OBE“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并系统的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以确保学生围绕培养目标而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1]他还提出OBE四原则:清晰的焦点、反向的设计、一律高期待、更多的机会[2]。阿查亚提出实施OBE教育模式的四个步骤: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估学习产出和使用学习产出[3]。OBE被引入我国后,教育界在理论介绍和实践探索方面表现积极。张男星等对OBE的缘起与演进,OBE内涵的拓展及其给专业教育带来的变革,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论述[4]。申天恩认为,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遵循新的路径[5],凤权则提出了基于OBE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张[6]。将OBE引入各类课程设计的研究较多,汪潇潇等人将OBE引入MOOC课程设计[7],陆鑫提出一种适应于工程教育的OBE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及方案[8],苏芃等人建议将OBE框架引入通识教育[9],岳金霞等人依据OBE理论的三个核心组成,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教学模式[10]。创新创业方面,杨毅刚等人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建议[11],李双寿等人着眼于创意、创新、创业全生态培养[12],胡剑锋等人则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3]。本文在梳理OBE现有文献、总结动画专业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将OBE理念引入动画创作类课程的设计,并结合“动画短片创作”进行案例研究,希望能对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二、动画专业现存的问题

动画专业是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下设专业之一,2000年以来发展迅速。从最初的两所院校,至今已有千余所院校(包含高、中职院校)设立动画专业[14]。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校教育脱离实际需求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离的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课程内容浅显。一些动画专业课未能触及到专业核心内容,这导致毕业生不能掌握核心的专业技能。其二,人才培养方向多倾向于动画编导,动画传播与管理、动画衍生品设计等动画周边产业的人才培养较少。其三,缺乏实战经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贯彻不到位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动画、漫画、游戏设计的创作、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动画、漫画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15]由于没有“产出导向”的引领和相关制度的强力制约,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课堂的效力受到影响。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不足

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教师团队。当前,动画高等教育领域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表现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办学条件指标,生师比应不高于11:1。以本科高校来算,若每届招生1个班,每班人数为20人左右,在校生共80人,则合理的教师人数为7人。而事实上,国内很多高校动画专业招生规模大于80人,生师比高于合理范围。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方面,一些高校的动画专业在并不具备充裕师资的情况下,不得不从其它专业引入。

(四)学生主体地位待提升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着眼于吃透教材、站稳讲台、“讲好”每一堂课,而学生有没有真正“学好”关注不多。OBE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从培养方案到毕业要求、课程大纲、课程设计,教师都在思考学生需要学什么、有没有学到、会获得何种学习成果。当前,灌输知识、课堂少互动、课程评价形式单一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

三、动画创作类课程设计与实践

动画创作类课程一般属于专业主干课,是学生在学完动画基本原理模块、动画故事模块、动画造型模块、动作设计模块等课程后,旨在实践动画创作流程和技艺、提高动画创作水平的课程群的总称。“动画短片创作”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一般面向高年级开设,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毕业创作前的一次大演练,也是综合运用所有前置课程内容进行的创作实践。将OBE教育理念引入动画创作类课程的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其具体实施包括定义、实现、评估和使用学习产出四个步骤。

(一)反向设计定义产出

OBE教育理念根据学习产出反向设计整个教学活动。要进行动画创作类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动画创作类课程的学习产出到底是什么,这就要溯源到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既要反映学校内部需求,如本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更要反映学校外部的需求,如国家、社会、产业、用人单位对专业的需求,而外部需求往往更易被忽略。因此,培养方案的制定务必要吸纳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和智慧。培养方案确定后,根据培养方案制定毕业要求,再将具体的毕业要求映射到课程体系的每门课中。如此,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哪些提升就一目了然了。因此,动画创作类课程群学习产出的定义遵循如下路径:内外需求——培养方案——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学习产出。遵循上述路径推理,“动画短片创作”的学习产出或成果可以这样定义。知识方面,能了解各类型动画短片创作的流程,熟悉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方面的知识点。能力方面,具备动画创意与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各类型动画制作的技巧。素质方面,具备创新素质、产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以及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为强大国产动画而努力的人生目标。

(二)混合教学实现产出

培养目标的贯彻需要真正懂专业、懂教育的优秀师资对课程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进行精心设计,并牢固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动画创作类课程在整个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后置课程,其教学内容首先要有关于某类动画创作所需的相关知识。比如,三维动画创作课就涉及到剧本创作、角色造型、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以及建模、绑定、材质纹理、动画、渲染等技术。此外,还需要有团队合作能力、创作经验、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产业意识等。这些专业素养的提升仅靠教师对教材的讲授是不够的,需从教师手把手的创作指导、学生团队的创作实践中获得。基于上述教学内容,“动画短片创作”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课程团队将创作所需知识制作成时长为1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上传到智慧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教师对学生动画短片创作的指导则在线下课堂面对面进行,即“线上学习、线下创作”。线下创作教师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如,前期设计(含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等)、中期制作、后期合成3大类,学生则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将任务完成情况反馈给教师(中期的镜头制作按镜头任务量以个人作业形式均分给每位组员)。这种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保证创作进度,也能使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创作过程中和创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创作交流,互相启发、协同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具体包括微课视频学习、翻转课堂、测验、小组讨论、案例解析、问题驱动、团队创作、教师指导,等等。

(三)综合打分评估产出

对课程学习活动的评估也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一环。教学到底有没有成效?有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怎样评估?这就涉及到评估学习产出的问题。传统的课程学习评估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或课程期末作业打分评判,其评估指标和评估主体较单一,评估结果对课程教学活动的反馈作用不太明显,难以实现持续改进。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评估不同于此。首先,评估指标多元化。如“动画短片创作”借助智慧教学工具按一定比例计算出所有教学活动(考勤、课前微课学习、小组讨论、平时汇报、平时作业、分组任务、平时测验等)的分值之和作为平时成绩,教学团队的3位教师根据各组学生最终创作的动画短片质量给出相应的期未成绩(任课教师给分占30%、其他两位各占35%),平时成绩的30%加上期未成绩的70%得到学生的最终综合成绩。这种多元化的评估指标能全方位、较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其次,评估主体综合化。除任课教师参与评估外,智慧教学平台、学生互评、教学团队其它成员甚至专业协会、用人单位都可以参与进来,从而将个人评估与团队评估结合起来。综合化的评估主体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而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角度也丰富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最后,形成性评估。即OBE对学习产出的评估不是课程结束时的一锤定音,而是伴随课程始终的、更加注重产出过程形成的、动态化评估。形成性评估真正契合了OBE“更多的机会”的原则,让学生有更多自我提升和完善的空间,也能让教师真正做到“持续改进”。

(四)持续改进使用产出

OBE理念强调课程设计中的“使用学习产出”环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产出”在形式上更多的是一些反映学习产出的数据,应该充分使用好这些数据。其一,能对学习者本身的学习活动做出反馈。如在“动画短片创作”整个教学过程中,任务点完成、章节学习、测验、讨论、作业、课堂活动等都由智慧教学平台做了准确的统计和记录。学生根据相关数据,持续了解自己的完成情况,便于查漏补缺,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其二,能给任课教师提供建议。通过对学习产出数据进行分析,任课教师也能明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对相关知识点或操作的掌握程度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等,并据此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前学习微课视频情况不太理想的,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向此类学生发送教学预警信息,促使其改进。甚至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分析学习产出的相关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意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持续改进。其三,能给教学管理部门提供课程质量的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借助于智慧教学平台,能从更大范围的数据分析中得出课程质量较全面、详细的评价,比传统的评价方法更客观,且降低了对课堂秩序的干扰,缓解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情绪。此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持续提高管理水平,为课堂教学提供管理服务。这对于近年来开展的各层次本科教学评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就业服务、新冠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管理等,都提供了便利。总之,“使用产出”有利于学生、教师、管理部门持续改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