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网络文化管理范文

网络文化管理全文(5篇)

网络文化管理

第1篇:网络文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新媒体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网络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网络技术也是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推动着各国家对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与升级。由于网络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事物,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健全,关于网络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也不够充足,导致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能否真正利用网络文化的正面影响,带动相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则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这也与国家文化信息安全息息相关,应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入手,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一、网络文化产业概况

作为当今文化与互联网科技融合的产物,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蔓延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提供更便捷的移动互联网通讯,推动了网络文化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于网络文化产业而言,其最突出的特点为以平台为王,多数选择做平台的企业都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该平台具有移动化、无边界的发展特征,给网络文化产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二、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的特点

(一)新的产业生态系统。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足够大的规模,能容纳海量内容;二是要做到专业化和细致化,即将网络文化产业分工、管理等每一个环节做到细致入微。与传统媒体平台的局限性不同,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范围可以被无限扩大,例如在百度投放广告的数量没有限制,这也给传统媒体平台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由此可见,互联网文化产业属于一种新型产业生态系统,规模大且更专业,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二)核心要素是新媒体。对于网络文化产业而言,其核心要素是新媒体,即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的新型媒体形态,与报纸、广播、杂质、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不同,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娱乐、交流、获取信息等基本需求,还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即时交互等优势,从根本上撼动了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和创新模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为深远。

三、网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管理错位。纵观现阶段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该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但发展过程并非顺利,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政府管理错位这一问题跃居榜首。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应如何管理网络文化产业举足无措,不仅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也没有实行系统的奖惩措施,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容筛选标准较为模糊,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加欠缺考量。正是由于管理方法不得当、管理滞后,才给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所以不论是政府管理缺位还是越位,都是管理能力不足的体现,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价值取向偏离。对于网络文化的传播而言,虚拟的传播方式、隐匿的传播者身份、不确定的传播时间地点等,以及网络文化产业经营者受到利益的驱使,都会导致所传播的网络文化内容存在问题,其真实性有待考究,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也没得到有效过滤,导致人们所接收到的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向偏离。因此,必须要对网络环境加以改善,惩治不良网站,对价值取向出现偏离的网络文化产业进行及时的警告以及必要的关闭。

(三)企业社会责任欠缺。对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社会责任欠缺不容忽视,尤其是对网络游戏产业的整治不足。由于网络游戏产业的受众面积较大,收益较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分羹,但很多网络游戏中的打杀抢夺场景过多,且未对未成年实行有效的游戏时间监管,导致很多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沉溺网络游戏世界中不可自拔,甚至将网络与现实混淆。与此同时,网络诈骗也向青少年伸出恶魔之手,很多青少年在网络聊天和观看直播过程中受到不良诱导,青少年受骗案屡见不鲜,而且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不断升高,这些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欠缺有直接关系。

(四)产业形成泡沫。由于近几年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吸引了很多企业家盲目跟风开设漫展活动,一方面推动了动漫文化的发扬,提高了动漫文化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在建设漫展时过于重复,也逐渐形成了网络文化产业泡沫。

(五)内容创新不足。纵观市面上流行的网络游戏可知,我国所开发的游戏与韩国、欧美等国家的网络游戏相似性较高,对于人物情节和游戏内容的设置都缺少创新。因此,应充分利用我国突出的传统文化特色,在游戏产品创建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彰显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推动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四、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一)市场排斥政府介入,又需要政府规范。对于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而言,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间的博弈,实质是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间的抗衡,二者通过互相协作来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在完美的经济假设中,市场是排斥政府干预的,认为现代经济可以仅凭市场经济规律的导向而有序运行,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实际情况与假设不同,市场经济虽作为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完美,必须要通过政府的有效规范,使其在最大化空间内自由发展,从而避免市场的失灵。

(二)政府干预市场,又需要放活市场。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有效干预,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但过多的干预也会导致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在干预市场的同时,也要放活市场,避免网络文化产业受到过多束缚,导致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受到阻碍而逐渐失去活力,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干预决策时,要根据公共利益标准,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上,客观使用政府干预权利,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做出准确客观且科学的预测。由此可见,政府必须要总结管理经验,在实施管理时做到有的放矢,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给予市场有效的干预政策,让政府与市场产生合力,以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加强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监督。为了尽快解决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与管控,为网络文化产业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不断升级管理手段,深入贯彻依法管理理念,对网络文化产业实行科学、有效的综合性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快建设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良好秩序,规范网络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秩序,对其中存在的不良、有害信息及时筛除,引导部分设计低俗内容的企业从良,情节较轻者予以限期整改,情节较重者直接取消资格,并向舆论公开此类恶劣行径,给其他网络文化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二)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产业发展。对于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而言,不仅要实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强制监管,更要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并发挥其导向作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建立长效机制避免低俗问题屡教不改,让先进的文化思想占据主阵地,并发挥思想道德的熏陶作用。因此,尽快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网络生态环境,是孕育网络文化产业的肥沃土壤,必须要坚决抵制低俗信息和有害信息。

(三)推动行业自律,唤醒企业社会责任感。除了政府建立长效机制实行有效监管,以及利用正确价值观引导产业发展外,更要推动行业自律,从而唤醒企业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应重视宣传引导环节,在社会范围内搭建行业协会这一桥梁,让各行业之间通过互相监督与交流,形成良好的行业自律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对网络内容提供商的监督与引导,让流入市场的文化产品不仅具有经济属性,更要具有文化属性,考虑到受众范围内未成年用户的实际需求,保证所开发的网游产品更健康,并实行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戏世界的措施,打造积极健康的企业形象,从而唤起网络文化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责任感。

(四)遵循经济规律,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双赢。随着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网络文化产业的外延空间得到了不断拓宽,必须要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该产业的有效管理与创新,以企业、政府、行业组织等多元化社会力量为支撑,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应遵循经济规律,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创造出优质的文化产品。

(五)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完整产业链。我国拥有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衍生产品,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促进各网络文化企业间优势互补。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网络文化产业管理这一命题得到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希冀于全球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到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队列中,从而推动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因此,必须要正视网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政府管理错位、价值取向偏离、社会责任欠缺、产业形成泡沫、内容创新不足等,通过加强政府监督,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产业良好发展,推动行业自律,唤醒企业社会责任感,遵循经济规律,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双赢,从而打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完整的网络文化产业链,为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窦贤砚.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与道德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20(6):75~76

[2]张丽,叶永成.人性化管理:网络文化管理的核心选择[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11(1):84~85

[3]胡昌恩.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和作用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院学报,2007,21(2):97~100

[4]福建省委党校课题组.博客网络的文明传播与有效监督研究———对博客传播与福建网络监管调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2:65~70

[5]金昕.试论社会体制改革中网络文化产业的升级问题[J].中国传媒科技,2012,6

[7]张琪.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6

第2篇:网络文化管理范文

0引言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也随之广泛普及。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开阔视野,自我展示的发展平台,校园网络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校园网络文化载体平台中,随着微博与微信(两微)的大学生用户越来越多,高校纷纷在“两微”上开设了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此来加强师生之间的线上交流。高校内的学生组织或者个人也在两位上开设公众号或组建聊天群进行观点的表达或者同学间的沟通。

1基于互联网的微博与微信特点

真实性。“两微”具备很强的实时通讯功能,一般状况下,用户可以通过“两微”随时随地地发表个人的思想见解与意见看法。不需要用户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严谨的逻辑思维,几个文字、一段话、一张照片、一个短视频都可以在“两微”上,这些都是用户个人的当下主观意识,难以进行复制的内容,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技术性。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两微”形成并得以发展的技术支撑,没有电子信息技术,就没有“两微”。同时,“两微”传播时的高效、互动以及强大的操作功能等都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技术通过手机、电脑为人们提供了高效、快捷的电子通信渠道,5G时代的到来和无线WiFi的全覆盖使用户不受地点的限制,享受良好的上网环境,进行信息的接收与发送,信息传播速度呈现出质的飞跃。便携性。“两微”的便携性体现在多渠道的登录方式、强大的功能系统以及低廉的费用。从“两微”的登录渠道来看,用户可通过微博App、微信App登录,也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客户端通过微博、微信网站进行登录,还可以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进行登录。功能强大是“两微”最突出的优势。微博中的好友界面可以通过摇一摇、通讯录、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寻找好友;首页界面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生活点滴;消息界面可进行与我相关、评论、私信、通知的分类操作。微信界面中,除了可以在微信好友界面和微信群进行文字、语音、视屏等聊天外,还有订阅号、文件传输助手、微信支付、微信团队等功能。用户可在“两微”平台上自由地编辑发表个人的言论,或者自己原创的文章、图片、短视频等作品,不受到交流媒介的局限。在使用“两微”时,用户只需通过消耗流量,如果在免费无线WiFi覆盖的范围内使用“两微”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的。平等性。在传统媒体时代,传者与受众是不平等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基本是稳定的,传者就是传者,受众就是受众,不轻易互换身份。”而“两微”的出现让受众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传者和受众的身份界限已被打破,可随时进行传者与受众的身份互换,受众不再被动接受传者的信息灌输,使得传播环境变得平等自由。互动性。“两微”的互动性表现在,“两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平台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自主屏蔽自己不关心、不想看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成为事件的参与者,与者或者其他用户进行讨论交流。“两微”互动方式多种多样。“两微”用户可以通过查找、关注等功能于其他用户进行关联,对其他用户的信息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还可以在加其他用户为好友后进行用户间的实时交流与回复,实现了用户间的跨时空交流。

2校园网络文化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两微”在大学生中的覆盖率越来高,许多高校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微媒体平台,然而“高校微媒体平台负责人多数是宣传部门或者学生部门的管理干部,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投入的精力有限,缺乏自身亮点和特色,同时内容更新速度慢,不注重网文的时效性、缺乏对内容传播数据的抓取收集、传播效果监管,传播效果堪忧。“两微”的信息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不同,传统媒体的者会对自己的内容进行把关,要求传播的信息内容要符合者价值标准,传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同时,巨大的信息量给高校信息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集和筛选信息,并且在信息的分析整理过程中也有出现偏差的可能,使信息失真,这也导致高校在大学生“两微”的教育监管成效低。“两微”中的群组功能和屏蔽功能使“两微”的信息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这种信息的不可见性,使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因此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微”是备受大学生欢迎表达自我的平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通过“两微”进去数据、文本的抓取,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两微”来实时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动态和意识动态,“两微”信息传播的不可见性导致高校工作者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情况,无法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一个准群而清晰的定位,导致高校工作者对大学生在“两微”的教育引导方面成效低。

3校园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校园“官微”传播效果。(1)高校需要培养一批“官微”管理的网络技术专门人员,来进行高校“官微”的运营与维护,能用运用网络爬虫工具及时对校园“官微”传播数据的进行抓取整理、定期进行系统升级等,保证高校“官微”运营的人员配备,确保高校“官微”得以有效运行。(2)高校需要一批“官微”的网络传播资料提供者。其中包括网络、网络摄影师、网络视频拍摄师等,他们要为高校“官微”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网文、照片、短视屏等内容,把大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和大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并做到及时更新,提高“官微”的点击率、浏览量和影响力。(3)高校还需选拔一批专业人才,进行爬取数据的文本分析,根据校园“官微”传播数据的最新动态进行新的主题确定、内容信息审阅,以此来保证高校“官微”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和传播效果。完善监管机制,提高校园网络信息监管成效。(1)需要完善信息监管系统。高校可以组建以学院领导为首,各部门及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干的“两微”校园网络信息监管机构,规范“两微”使用准则和信息审核流程,帮助大学生过滤掉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负面信息,及时监测及时反馈学生的网络行为,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大学生的不当网络言行并加以引导指正,尽量避免不良信息进入高校“两微”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确保大学生网络安全。(2)加强与“两微”媒体运营商的合作。高校在“两微”中属于组织类型的用户,获取“两微”后台的数据以及使用数据分析、导出等功能有限,不能全面对高校“两微”的运营情况实施监管,主动联系“两微”运营商,并与之进行深入合作,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网络信息监管效果。完善联动机制,提高校园网络信息教育引导成效。(1)加强高校各部门“两微”之间的联动,形成以高校“官微”为首,学校各机构部门、二级学院、学生组织干部、班级班委、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杰出校友等的“两微”平台的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使高校“两微”呈现出联动开放状态。(2)加强各高校“官微”之间的联动,相互分享和借鉴彼此的教育引导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4结语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给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以“两微”的为例,通过分析“两微”的基本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两微”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监管机制和联动机制的解决路径,从而对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提供案例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232-233.

第3篇:网络文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环境;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挑战;机遇

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形势进行审时度势,全面促进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创造性发展。

一、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是在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特点逐渐出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而且各国文化和多极化政治内容,通过网络文化环境,来冲击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并且部分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利用新疆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各种借口,不断融入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以及思想与文化观念,以此来达到对我国西化、分化、丑化的目的。高校作为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在多元文化和西方错误意识的冲击下,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领。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与我国文化碰撞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意识,进而在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碰撞下,出现不良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态度。如此一来,给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及如何增强学生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平台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特点日益呈现出来,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各种不同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集与融合,使得不良网络文化和网络虚假信息及垃圾信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寻求刺激,则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崇尚暴力、坠入虚拟世界无法自拔,进而间接地给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另外一大挑战。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疾病,从而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形成明辨是非和不良信息的能力,使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有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呈现的新机遇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在多元的文化和网络文化环境下,所呈现出的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网络文化环境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新手段和新方式。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接班人,高校必须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引领,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意识形态与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之间产生共鸣,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在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时,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微”手段,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向学生传播高校最新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并且通过相关微文化,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有效解决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管理中,管理难度大、信息传播速度慢、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进而促进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交互性和有效性发展。第二,网络文化环境,打破传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受限于时间、地域的问题,更好实现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泛在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在思政教育工作网络平台、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对最新的思政教育管理内容进行学习,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及教育内容的丰富,极大地实现高效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互动性,让其教育内容更好与学生的身心和思想意识产生共鸣。同时,面对西方的不良思潮和文化的冲击,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传播思政教育内容,引领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而是要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思政教育内容和传统优秀文化在网络中进行传播,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图文并茂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进而不断推动信息和文化在网络平台中的传播,令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学习理念,学会对不良信息进行甄别。第三,网络文化环境为高校占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主阵地带来很大机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中的各个软件和平台,来了解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其他信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网络文化环境的正确识别能力,使得在通过软件和各个平台了解国家发展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时,西方恶势力很容易通过互联网平台渗入,对我国的发展和现行政策进行攻击和丑化,挑拨离间、恶意诽谤等,进而来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这时,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就需要及时占领网络舆论的阵地,不断围绕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现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管理与引领,进而在网络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更好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不良网络舆论的打击工作中,提高自我甄别信息的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并且对试图分化、丑化、西化我国的不良舆论进行有力打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对策

(一)革新思想引领工作的内涵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明确强化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意识到,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逐渐成为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前沿宣讲阵地。因此,高校要积极革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思想引领工作的内涵,以创新型的思想工作内涵,来促进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陈旧、落后、单一的工作形式进行创新,以此来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在新情况和新形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坚定的立场和审时度势的工作原则,坚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进行解析和了解。同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将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视为思想引领工作的内涵,并通过高校网站、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对学生进行新时代思想的全面培养和教育,同时,采用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与高校党团组织形成合力的方式,结合网络文化环境的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引导和培养,从而充分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与党团组织,以学生为本和对学生思想进行引领的工作作用,从而更好地通过高校党组织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结合,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武装及引导,不断提高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进而在高校内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环境。在革新思想引领工作的内涵时,需要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结合网络文化环境的特点,积极在校园网站或平台中开展“我与信仰对话讨论会”“文明校园征文大赛”等活动,进而更好地将相关活动的开展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形式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氛围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变化,因此,面对新机遇和新变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要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网络育人氛围,通过网络氛围来提高思想教育工作时效性。一方面,在网络文化环境中,高校可以采用选树青年榜样和学习典型的方式,将先进的学习榜样和典型,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示范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青年榜样和学习典型的精神以及态度进行学习。从而间接地发挥出青年榜样和学习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培养和引导。另一方面,在营造良好网络育人氛围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以公寓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公寓文化建设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进而使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中,强化对思政教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使学生除在课堂学习之外,也能通过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和网络文化环境来获得思政教育实践和知识,最大化地突出网络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积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培养与管理,充分将公寓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培养与管理,从而不断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

(三)结合网络延伸管理路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结合,有利于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给予学生更美好的校园发展空间。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要结合网络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的特点,对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拓展和延伸。高校可以结合新媒体优势和资源,明确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与学生共同创建红色在线、青年之声等思政教育工作管理阵地。并且结合微博、微信、QQ等平台,加强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和具有代表性思政教育内容的讲解与宣传。同时,也可以采用将思政教育工作内容中的大道理转化为微语言和微文化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化地通过网络文化环境,实现对时政教育工作内容的线上宣传。

(四)创建网络运行保障机制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理进行,则需要高校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积极对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进行抵制,合理创建网络运行与保障的机制,避免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内容,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与此同时,学校要严格监控校园网站和相关网络平台,积极占领网络舆论的主阵地,全面管理网络中的相关思政教育信息,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上网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更好地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对信息进行有效甄别,进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面对当前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革新思想引领的工作内涵,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氛围,创建网络运行保障机制,从而促进其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凤,李加武,万尧绪.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16,(5):78-81.

〔2〕林惠琳.“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实现路径探析———以易班网建设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S1):206-208.

〔3〕周探伟,刘向荣.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7,(24):133-134.

〔4〕邹佳.网络时代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7):222-223.

第4篇:网络文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

0引言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扩招,如何建设好具有特色的高校宿舍文化逐渐成为引导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的宿舍生活增添许多新的内容和挑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宿舍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新气象、新思路全面提升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质量,为推动双一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1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大学的学习生活较中学阶段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在教学楼和图书馆,安静和谐的宿舍环境也是常见的学习场所之一。一是宿舍成员一般来自同学院、同专业、同年级、同班,他们间相互探讨、交流课业问题,有助于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思维火花的碰撞,共同进步;二是整个大学生活稳定的基础主要源于宿舍的和谐、稳定。宿舍成员间达成共识的生活习惯和互相礼让有助于营造和谐、舒适的宿舍氛围;三是宿舍是大学生面对社会化人际交往的第一平台,发展积极、健康的高校宿舍学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提高适应能力,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换位思考的同理心,促进同学间的理解和信任、凝聚团结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1.2有助于营造和谐文明校园的氛围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宿舍的和谐、稳定发展。一是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宿舍的管理涉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思想道德建设,涉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涉及和谐文明校风的建设、涉及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涉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是宿舍和谐、稳定的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发掘整合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人文历史资源、红色教育资源,依托宿舍、班级为单位,聚焦党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增进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强化大学生爱母校、爱祖国的情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文明校园的建设。

2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凝聚力不足

宿舍内部凝聚力不足、宿舍成员间缺乏团结,往往容易造成宿舍紧张的人际关系,切实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阻碍大学生健康、成才、成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处事的态度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各方面。宿舍中人际交往的不适诱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偏执、强迫、抑郁等一般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发生。具体可表现为过度依赖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人与人间的交流,从而诱发人际交流障碍,甚至部分学生在宿舍中不分昼夜沉迷于电脑游戏,不仅自己身心健康、学业受到影响,更是打扰了宿舍内其他同学的起居作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激发宿舍内部的矛盾。

2.2宿舍管理低效

目前,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缺乏一套高效完备的规章制度,宿舍管理队伍成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对宿舍文化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只停留在卫生、纪律、安全等表层,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宿舍文化对成才、育人、熏陶的作用,其结果导致首先是学生积极参与度不足。不论是参与宿舍管理、学生权益维护或党团活动,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不明显,被动地接受管理、敷衍了事,为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宿舍的学习生活、行为道德等各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依然存在着夜不归宿、使用大功率电器、宿舍内部卫生脏、乱、差、损坏公共设施等现象,可见宿舍文化建设在制度保障和执行方面尚需下大功夫,切实抓紧、抓好。

3加强高校宿舍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3.1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树立学生宿舍管理的新阵地

为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学生宿舍管理网站获取信息。网站内容主要关注学生生活信息和宿舍管理规定,一般都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如食堂就餐时间、作息时间、上厕所时间、开水时间等,根据大学生网络需求和宿舍管理的相关原则,调整宿舍管理规定,制订新的指导制度,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说得是“墙系统”。在网络时代,也应谈论“在线系统”。把宿舍的规章制度放到校园网站上,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设立宿舍管理部公告栏,及时上传宿舍管理部的最新工作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和监督,开展网上互动,建立宿舍管理论坛,吸引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宿舍管理,宿舍管理员及时收集反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2建设高素质的学生宿舍管理队伍

时代的进步对宿舍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宿舍管理者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从管理到服务的新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网络普及和宿舍管理网络建设需要一定水平的工作队伍。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大部分缺乏网络知识。宿舍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向学校教学部门寻求帮助。相关教师必须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网络知识培训,选派合格人员继续学习。院校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可帮助维护网站,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应对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优化。

3.3对人才素质结构,应坚持理念,推进宿舍文化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信念基础,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现有学生工作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高校红色革命文化的作用,结合国情和党的实际,积极开展线下学习和宿舍小组讨论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加强世情教育,开展历史教育,引导学生加深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我意识;加强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行为指标,不断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3.4抓好活动,增强宿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新时期下高校面对各种挑战与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一是主力打造网络新媒体阵地,例如在院系、班级各公众号平台、微博平台中推送“如何建设宿舍文化”小贴士,调动班主任、学生网上共同参与讨论宿舍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星级宿舍风采等;二是开通辅导员热线、组织班主任午餐、建立书记信箱,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激发讨论,构思具有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多元宿舍活动;三是低年级与高年级以宿舍为单位结帮扶对,不仅有助于低年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还有效地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

4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互联网可对社会信息做出反应。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水可载船也可覆船,网络在高校的普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宿舍管理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肖盛中、刘阳、孙松.浅谈当代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常用途径及影响———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宿舍管理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v.4;No.107(23):159-160.

[2]何秋霞.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18):1-2.

[3]黄永伦.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分析[J].速读(上旬),2019,000(008):235.

[4]陈玲.新形势下大学宿舍文化建设与管理[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2):370.

[5]张娟.创新大学生宿舍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709(10):48-48.

第5篇:网络文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

0引言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扩招,如何建设好具有特色的高校宿舍文化逐渐成为引导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的宿舍生活增添许多新的内容和挑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宿舍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新气象、新思路全面提升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质量,为推动双一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1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大学的学习生活较中学阶段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在教学楼和图书馆,安静和谐的宿舍环境也是常见的学习场所之一。一是宿舍成员一般来自同学院、同专业、同年级、同班,他们间相互探讨、交流课业问题,有助于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思维火花的碰撞,共同进步;二是整个大学生活稳定的基础主要源于宿舍的和谐、稳定。宿舍成员间达成共识的生活习惯和互相礼让有助于营造和谐、舒适的宿舍氛围;三是宿舍是大学生面对社会化人际交往的第一平台,发展积极、健康的高校宿舍学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提高适应能力,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换位思考的同理心,促进同学间的理解和信任、凝聚团结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1.2有助于营造和谐文明校园的氛围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宿舍的和谐、稳定发展。一是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宿舍的管理涉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思想道德建设,涉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涉及和谐文明校风的建设、涉及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涉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是宿舍和谐、稳定的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发掘整合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人文历史资源、红色教育资源,依托宿舍、班级为单位,聚焦党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增进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强化大学生爱母校、爱祖国的情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文明校园的建设。

2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凝聚力不足

宿舍内部凝聚力不足、宿舍成员间缺乏团结,往往容易造成宿舍紧张的人际关系,切实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阻碍大学生健康、成才、成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处事的态度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各方面。宿舍中人际交往的不适诱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偏执、强迫、抑郁等一般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发生。具体可表现为过度依赖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人与人间的交流,从而诱发人际交流障碍,甚至部分学生在宿舍中不分昼夜沉迷于电脑游戏,不仅自己身心健康、学业受到影响,更是打扰了宿舍内其他同学的起居作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激发宿舍内部的矛盾。

2.2宿舍管理低效

目前,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缺乏一套高效完备的规章制度,宿舍管理队伍成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对宿舍文化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只停留在卫生、纪律、安全等表层,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宿舍文化对成才、育人、熏陶的作用,其结果导致首先是学生积极参与度不足。不论是参与宿舍管理、学生权益维护或党团活动,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不明显,被动地接受管理、敷衍了事,为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宿舍的学习生活、行为道德等各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依然存在着夜不归宿、使用大功率电器、宿舍内部卫生脏、乱、差、损坏公共设施等现象,可见宿舍文化建设在制度保障和执行方面尚需下大功夫,切实抓紧、抓好。

3加强高校宿舍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3.1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树立学生宿舍管理的新阵地

为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学生宿舍管理网站获取信息。网站内容主要关注学生生活信息和宿舍管理规定,一般都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如食堂就餐时间、作息时间、上厕所时间、开水时间等,根据大学生网络需求和宿舍管理的相关原则,调整宿舍管理规定,制订新的指导制度,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说得是“墙系统”。在网络时代,也应谈论“在线系统”。把宿舍的规章制度放到校园网站上,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设立宿舍管理部公告栏,及时上传宿舍管理部的最新工作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和监督,开展网上互动,建立宿舍管理论坛,吸引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宿舍管理,宿舍管理员及时收集反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2建设高素质的学生宿舍管理队伍

时代的进步对宿舍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宿舍管理者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从管理到服务的新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网络普及和宿舍管理网络建设需要一定水平的工作队伍。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大部分缺乏网络知识。宿舍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向学校教学部门寻求帮助。相关教师必须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网络知识培训,选派合格人员继续学习。院校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可帮助维护网站,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应对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优化。

3.3对人才素质结构,应坚持理念,推进宿舍文化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信念基础,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现有学生工作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高校红色革命文化的作用,结合国情和党的实际,积极开展线下学习和宿舍小组讨论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加强世情教育,开展历史教育,引导学生加深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我意识;加强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行为指标,不断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3.4抓好活动,增强宿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新时期下高校面对各种挑战与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一是主力打造网络新媒体阵地,例如在院系、班级各公众号平台、微博平台中推送“如何建设宿舍文化”小贴士,调动班主任、学生网上共同参与讨论宿舍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星级宿舍风采等;二是开通辅导员热线、组织班主任午餐、建立书记信箱,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激发讨论,构思具有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多元宿舍活动;三是低年级与高年级以宿舍为单位结帮扶对,不仅有助于低年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还有效地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

4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