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灾害风险管理范文

灾害风险管理全文(5篇)

灾害风险管理

第1篇:灾害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

地质灾害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同样仍然存在进步的空间,该课题是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安全感的重要课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不可忽略的价值,以下将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一、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地质灾害的产生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产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有着严重性的损害,其中泥石流、山体滑坡都是比较常见的与地质有关的灾害,在我国境内的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在贵州地区,区域内山体众多、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更是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高频地区,其对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对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关注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力量的投入,对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关于灾情报告方面,各种量化的科学模型的开发让灾情报告的科学性不断提升,也对于灾情的预判有了更加精确的依据,让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更有保障。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地质灾害的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甚至有一些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影响,这就导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难度极大,潜在因素过多影响最终的判断准确性,对科技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中,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仍然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包括地质灾害的多种成因、风险评估、防治手段等。

二、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

首先,地质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从地质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来看,其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灾害,并且其分布的范围较广、灾害的种类形式较多,注定了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形式和程度,这也导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难度加大;其次,地质灾害发生具有不均衡的特征。由于地壳运动本身具有不均衡的特征,进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呈现不同的周期性,并且受到各种突发因素影响,此种特征导致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较大,极大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效率和效用;再者,地质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特征。在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极其强烈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尤其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受到外力作用影响的灾害发生,其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对其发生地点、时间以及破坏程度的预测将成为防治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还有,地质灾害表现的模糊性。地质灾害在发生过程中的表现较为复杂,进而导致人们在本质上对于地质灾害的认知具有模糊性的特征,对地质材料的取材还不够全面,对整个地质灾害的产生过程研究也具有局限性;最后,地质灾害对经济具有双面性影响。在早期发展阶段,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形成一定的恐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长久发展,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建筑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种抗震建筑、抗震材料被研发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焦躁和人们的不安全感,也正是需求的产生促使科技水平持续高速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起到促进的积极作用。因此,地质灾害对于社会经济来说具有双面性影响。

三、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方面来说,对风险认知不够全面。地质灾害本身发展就具有极强的突发特征,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很难用一套简单的模型进行全面的概括,并且在外力作用下,地质环境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在防治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关注不同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计算不同因素之间影响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地质灾害发生的所有可能都在掌握之中,另外,在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分析各种因素时,需要与地质灾害进行紧密地连接,不能仅仅关注目前已知的对地质灾害造成影响的因素,只有善于观察分析,并且进行积极地探索才能够让所有不安全因素在监控之中。因此,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认知要不断趋于全面,积极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让所有影响因素无所遁形。另一方面,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足。目前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也是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一个短板,在风险管理中包括风险的识别、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我国仍然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经验相对不足,从近年来发生的大型地质灾害情况来看,对风险的提前预估能力较弱,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定性分析还较为薄弱,关于定量研究的体系也有待完善。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风险管理,还需要切实结合历史事件和经验,并且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已经成型的理论框架和计算模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总而言之,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研究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且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目前不可预测因素的干扰制约,其可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对其风险管理的研究也需要积极结合环境,不可盲目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上进行研究,只有准确把握方向才能够在该领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四、总结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恐慌,针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价值,希望该领域的研究能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也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给予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灾害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1、前言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后续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情况文章分析了相关的管理控制策略,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2、建筑工程监理风险特点

就潜在风险而言,其内容的客观性主要包括它不直接转移人们的思想,而是显示出从事实中寻求真相的更多基本特征。从本质上讲,与项目工程行为相关的任何行为的实现都是在很小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很大。因此,很难控制环境的变化。任何不利于新建筑项目外部因素的人都将导致风险明显出现。因此,对于环境中的建筑项目,这是潜在的风险,无法通过人类意愿迅速转移。就潜在风险而言,不可预测性反映在风险因素的转移上,也就是说,潜在风险的转移和发生的可能性不是固定的,这突出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详细地,从潜在风险源的各种角度来看,主要工程监理单位的风险的方面分别来自新建建筑企业和监理单位制造企业的高层。此外,建筑集群行业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组织的日常管理整体水平不高,或者对潜在风险的了解不够深,往往会发生风险。对于行业的发展,如果在变更后的地区或整体经济环境中对翻新项目的管理命令的特定标准进行了重大更改,则也会出现项目监管的风险因素。项目施工现场监理生活环境的明显变化,使项目监理单位的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加艰巨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上述风险因素,文章来源不存在没有增长的预期,并且也不可能再次发生预测数据的可能性。对于可能的风险,尽管没有主观和不确定因素,但可以控制和解决它们。换句话说,对于建设项目监理公司的风险,还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计划。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预先预测和重新安排风险因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在发生风险后针对当前问题制定具体的,针对性更强的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控制和解决冲突和风险。

3、问题分析

为了努力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安全保证现场监督人员应做好严格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这项工作的有效,积极地进行。目前,安全现场监督人员的潜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他们在现场施工初期不重视项目风险源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障,也没有有效地促进安全风险的提升。实施这项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日常管理,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潜在的危险交通事故,有必要在相关方面准确识别危险源并科学评估风险水平,以便有效控制潜在危险源,但是,这项工作没有有效地进行,因此难以确保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从安全监督的角度来看,风险因素管理的关键点是控制风险源。在很大程度上,材料,各种机械,设备和人员是危险因素。各种外部因素都有许多导致高血压的因素,从而降低了安全控制的难度。为了继续加强风险管理,我们需要整合安全与保障的规范要求,优化完善,确保对风险源的把控有效性。

4、风险管理策略

4.1识别项目危害的准备工作

从潜在风险管理模式的另一个角度看,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迅速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一般来说,造成安全和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和安全方面的因素,控制因素、个人活动等。当危险因素可以识别时,必须认真识别,细化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对危险因素进行动态监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危险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以安全和零生产事故为近期目标,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危险源:施工总承包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项目危险源控制和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现场施工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的主要职责和内容。建设项目的单位专门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单位方案,施工单位单位的核心技术主管人员应当签字盖章以作最终确认,并在日常安全的具体实践中予以实施。管理。确保安全监督公司的人员负责组织对特殊现场施工计划的准备工作的审查,此外,执行相关的签名和盖章制度。

4.2实施相关的安全保证综合检查制度

从安全监督的角度来看,为了确保实现潜在风险管理的短期目标,必须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在实践中,项目工程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协助建筑企业和承包企业共同建设,积极开展安全和例行检查等工作,并根据项目的重大特点制定系统安全复检计划。项目建设。组织施工现场,确保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综合检查,对特殊建筑安全进行综合检查,依法进行周末假日安全综合检查,对季节性因素安全进行综合检查,严格规范实施安全检查及规程等内容,充分准备与机械设备有关的安全材料和例行检查,并加强风险性管理。

4.3合理控制环境影响因素

针对性环境是重要因素引起的安全管理模式风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在建设与重建项目监理合作签定现行合同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全面地理解地质环境结构的条件,浅层地下水的明显特征。项目区域的环境以及由于气候引起的明显变化。学习掌握各种自然灾害和水文地质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积极开展防灾工作,项目工程主管可以在特定时间,特定时间,在重要区域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基本现象。除了可以防止超级台风,强地震,泥石流,泥石流和洪水灾害外,还应配备设备和通讯器,以作为安全警告的标准装备。项目监理单位的工作需要制定完整的实施抢险计划,以及对使用设备进行积极维护和管理的有关计划,以及资金入驻和使用标准的初步计划,力求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灾害的发生降到最低。

5、结束语

建筑行业可以有效推动国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新时代下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发展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安全监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海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的监理安全管理责任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

[2]朱杰.浅谈基于“互联网+”的电力工程监理风险管控体系[J].电力与能源,2018(3).

[3]朱小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

[4]程冬冬.建筑工程深基坑的风险管理关键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5).

[5]韩立斌.监理工作风险管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建设监理,2019(2):69-72.

第3篇:灾害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指的是在施工活动中可能对施工目标(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等)实现造成影响的各种不利因素或者不确定性因素。加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估,采取科学对策来防范施工风险,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

1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1.1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开展之前,应首先做好准备工作,这对整个工程施工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准备不足而造成存在安全隐患。在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此外供应商材料供应不足、材料质量问题等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出现施工中断情况。

1.2工程变更

项目工程施工中工程设计可能会出现变更情况,业主原因、资金问题、建筑功能需求等因素都会导致出现工程涉及变成,这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来说影响较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还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成本造价、经济效益等造成影响,可能会出现工程延期情况,给承包人造成利益损失[1]。

1.3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在进行实践施工过程中,实际操作可能会与最初设备的施工设计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工序衔接中发生较为普遍。由于发包人可能对一些特殊施工技术工艺存在知识盲区,不了解相关标准规范,导致在具体施工中难以对其进行协调统一管理,给最终验收环节和结算环节带来不便。

1.4自然因素

在施工中最难以控制的变式自然因素,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泥石流、地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且难以对其进行认为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并做好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及时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进行识别和预测,以降低恶劣环境及自然因素对整个施工进度的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策

2.1科学控制风险程度

一方面必须要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保证工程承包方和发包方双方合法权益得以有效保障的重要依据,也只有熟悉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够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能够按章办事,确保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都能够主动树立法律意识,从而避免工程纠纷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必须要提前签订好施工合同。对工程项目施工流程进行全面分析,谨慎签订合同,针对合同中存在的条款规定不明确、独立负担较多风险的内容必须要提前问清,双方协商之后进行纠正或改进,对于施工活动中必然存在的风险因素,必须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具体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也是施工前期必须要注意的。科学签订施工合同,对施工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修订与完善,可以确保双方之间的权责关系尽可能平衡,有效防止施工风险的产生。

2.2合理转移风险

要对风险进行合理转移,首先应当在施工合同中加入相关索赔的内容。由于无法提前预知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风险产生后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合同双方都想要尽快转嫁风险。所以在合同履行时,提前约定好各种情况下的索赔规定,吸取借鉴国外工程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促进自身风险抵抗能力的提升。当建筑企业主动树立了风险转移意识后,建筑工程业务也需要重视对风险因素的转移与控制。其次能够选择向第三方转移风险的方式,例如说选择工程担保或施工保险,这两种办法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保险成本的支出而失去了进行第三方风险转移的机会[2]。

2.3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现阶段国内依旧还有一部分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如何在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融入风险管理意识,必须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系统规范的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体系,在施工管理活动中尽快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做好风险教育,促进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提升,提升单位风险管理水平,把风险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其次需要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积极应用各种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方法,组建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尽快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来做好数据采集,全面科学的分析风险发生规律并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评价,促进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是必然存在的,唯有借助于科学的风险管控策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才能够真正预防和及时处理风险,促进工程施工抗风险能力的提升,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傅强生.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41+157.

第4篇:灾害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肺炎;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监管;保险

灾害,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雪灾等,具有自然性、有害性或者突发性这相关特征的灾难,但是灾害不仅仅只有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破坏也可视为灾害,因此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与传播也可酿成灾难,并且这也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和安全隐患。此次肺炎的突然来袭,给中国乃至世界各个地区带来严重影响。对于肺炎的前期防范,我们已经错失机会了,但为了减少肺炎所引起的灾害,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各种应急措施,密切审视人员的动态流动,各个省份也陆续启动了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认真做好湖北人员隔离与救治工作。并且在肺炎肆虐之后,保险业也通过各大保险公司部署安排,为人民降低灾害损失,做好各种准备。国务院也了《关于支持肺炎疫情防控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督促各个部门做好疫后防范和经的恢复等工作;各级政府也应急预案,动员相关防疫人员做好准备,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

1我国公共卫生灾害的风险防范情况

“风险”在金融业中定义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的概念,灾害是否发生、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有可能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都具有偶然性的。所以在对待公共卫生灾害风险的防范就是为了保障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从而使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发生的类型在增加,但是周期却在缩短、灾害影响的范围也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扩大,因此,事前防范和事后补救的行为也趋势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国土的地理环境在亚热带和平原为主,公共卫生灾害的爆发以及人员流动极利于病毒的生存与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5月1日,肺炎的灾害导致84300余人感染,死亡4641人,全国所有省份无一幸免,灾害爆发后,民众的生活受到了巨大影响,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导致众多的安全隐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那么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危险,我们不应该恐惧和逃避,而是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面对它,理性地防范与救治,减少灾害发生之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近年来逐步开始重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防范工作,并建立了各种相关的防灾减灾机制,逐步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灾害防范体系,同时保险业也不断完善卫生灾害保险体系,及时为政府各部门的防范与救治提供有力支持,并且在事件发生之后相互配合,积极宣传卫生防范知识,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安全意识,加强对灾害的风险防范。

2政府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问题

2.1预防工作薄弱

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公众卫生事件常发事件,但是我国民众对于传染病预防知识十分缺乏,并且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这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发的重要原因。我国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特别是东南沿岸地区的城市群,为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导致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并且当部分地区发生了传染病的疫情时,由于资金的原因,无法进行严格的消毒作业或者消毒设施不符合要求,无法及时进行防疫,更容易造成疫情暴发。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不够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国家对卫生防疫工作重视程度在刚开始时往往不够重视,部分医院的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缺少对公共卫生预防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甚至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发现疫情时报告的滞后性,地方部门敷衍的进行疫情调查工作;不报、迟报、漏报的现象严重;卫生部门对疫情的指导能力不足;司法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责任追查和监督管理。因此在事件刚发生时轻视或者无视,等到情况严重时,已然来不及了。

2.3民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不强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的调查发现,民众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知晓率不到50%,使用正确方式处理突发事件的知晓率只有31.7%;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晓率为73%,对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公民所要尽到的责任和义务的知晓率为78.6%。

2.4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研究不足

虽然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有一定研究的基础,但仍存在不足,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急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此外,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没有进行风险评估,而风险评估是管理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步骤,它既是建立应急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预防紧急情况的依据。

2.5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不够

只有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国家才会临时的开展对应的防范知识教育。平时只注重经济发展。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气候特点,决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但是国家在平常却很少向民众通报相关知识。所以,我们需要在平常时期加强教育,并且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中,根据各年龄层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肺炎对保险业的影响

3.1财险业务受到的影响较大,索赔率明显上升

受到肺炎的影响,车险业务在短期内受到明显波及。首先,肺炎对工业生产、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影响肯定会减少民众对汽车购买需求。其次,由于社会的管控,现有业务的续保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预计第一季度整体车险保费将会出现下降的趋势。除车险外,意外人身保险也出现了一定的影响。春节期间,本来是旅游的高峰期,受疫情影响,全国旅行人数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国内的旅游业,基本为零。因此相关险种的销售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旅行取消险的索赔也会激增。同样,企业的停工,也会导致货运险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保险销售受到巨大冲击,与业务中断相关的险类,索赔也会有明显上升。

3.2寿险业也将面临很大挑战,短期内新单保费增长承压

我国各大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主要依靠保险人的直接销售,疫情期间,各城市实行的人员流动限制使销售人的活动率基本为零。外延式的销售形式已经停滞。因此,预计今年的第一季度寿险行业新单保费将会受到断崖式的“寒冬”。

3.3疫情提升了民众的保险意识

肺炎的爆发,使居民对自身卫生安全的意识上升到新的高度,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因此健康险热度也急速增加。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疫情结束之后,健康险单月保费同比增长309%。随着健康险业务快速的发展,此次疫情无疑对我国健康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健康险消费群体的扩大,所以健康险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

3.4保险公司积极抗疫,保险业形象大幅提升,有利于未来发展

为了保证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险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公益活动,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免费的意外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7日,超过80家保险公司为参与抗击疫情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捐赠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及时优化了保险产品的责任和理赔服务,超过50家公司完成了对各种医疗险产品的升级改造,增加了对肺炎的保障责任。这些举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保险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有利于该行业未来的发展。

4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与管理

如何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系统的调查,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依据,促进各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和协作水平的上升。

4.1建立健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强化管理能力的建设,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数据库;建立定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管理体系。

4.2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

在现有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信息监测方法,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记录、处理和分析系统,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数据库。

4.3建立定期的卫生教育

根据我国人口的年龄分布特征,研究采用适当的方法,开展定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提高民众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和技能。

4.4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评估能力

基层管理部门要定期评估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能力。

5保险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问题

5.1公共卫生灾害保险市场缺乏统一性

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十分落后。首先,中国公共卫生灾害保险的法律体系尚在起步阶段,单一的保险监管模式导致其缺乏统一的协调性。其次,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防范公共卫生灾害;另外,我国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还未形成对应的应急决策体系,导致风险管理效率不足,灾后偿付缓慢;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的联通不及时,分工不明确,灾前防范和灾后理赔效率低;最后,由于缺乏政府主导、市场配合的公共卫生灾害风险管理系统,从而导致灾害保险发展不均衡,灾害损失偿付不及时、不充分,所以容易使社会矛盾加剧。

5.2投保率低,覆盖的范围较小

我国保险业对于公共卫生灾害保险的防范严重不足。从投保人的角度来说,民众缺乏相应的卫生风险防范意识,对卫生灾害保险的认识度低,认为重大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国家承担,从而导致民众对于灾害的投保率低;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他们对于卫生灾害的承保险种过于单一,承保范围基本集中在民众已知的灾害上,且保费较高,因此使得民众对保险意愿不足,导致其覆盖范围小。

5.3承保能力有限,理赔额度低

虽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概率虽然不大,但是一旦爆发,它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和自身的资本量是有限的。规模巨大的公共卫生灾害保险的发生,可能会超过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也会严重影响金融的稳定性。据了解,在中国的保险市场,资金运用、资金管理系统、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保险基金投资的回报等众多方面存在问题。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中国对其灾害风险的实际承受力不足,保险的理赔额度较低,只有少部分可以得到赔偿,救援工作主要是由政府的财政拨款进行资助。另外,公共卫生事件的再保险等风险转移策略,在我国的实行率几乎为零,然而再保险的存在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最直接的风险转移,减轻保险公司的负担,提高他们的承受能力,减少灾害发生后的资产损失。

6促进公共卫生保险业发展建议

肺炎的爆发,对于我国还在起步阶段的保险业来说也是一个契机,在短期内,疫情可能会影响我国保险业的收入增长。从长远来看,此次疫情将会促提高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和保险业的形象,同时,也会加快行业数字化的进程,促进保险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6.1提升保险业自身服务能力,扩大保险业覆盖面

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的各种保险业务服务范围涵盖到各类保险市场研究开发、保险产品结构设计、展业、理赔等诸多方面,开展的各种保险业务形式要求其被保险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对公共卫生灾害事件保险有着广泛且深厚的理解。新兴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人有较高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只有适应当代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好极推动中国社会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我国保险业自身创新能力,从而有效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相关灾害保险的主管部门不仅需要继续加强知识宣传,提高社会民众的保险意识,扩大灾害保险的行业影响力,同时还需要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直接沟通与合作,加大保险工作力度,不断扩大灾害补偿保险的业务覆盖面,为促进我国灾害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及保护社会公众的财产生活健康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

6.2建立健全的资产风险损失补偿管理机制,健全市场化灾害保险体系

市场化的灾害损失保险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且还能扩大承保的服务范围,完善灾害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甚至还可以极大的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补偿责任。因此,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损失补偿管理机制,健全市场化的灾害保险管理系统,是避免社会动荡,降低灾害经济损失,促进灾害保险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措施。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的长期发展需要制定保险行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健全的防灾保险和减灾长效机制,发展灾害风险预测、灾害管理风险评估、防疫救治等相关工作,形成一套结构完整,运作有序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减轻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带来的公民财产损失,保障公民人身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6.3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和开拓再保险市场

再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分散形式。再保险可以将投保人承担的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保险人,减少了在风险出现时投保人的损失。世界上在灾害保险和赔偿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然而,我国再保险市场相对薄弱,基本处于高度垄断的局面,难以分保。因此中国保险公司如果想扩大业务范围,提高业务水平,必须着眼世界,充分利用各国的优势,了解自身的不足,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和拓展我国再保险市场,促进卫生业与保险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3,(6).

[2]祝江斌.基于议题管理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预警管理能力关键要素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4).

[3]王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要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6).

第5篇:灾害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防范对策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风险

1.1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政策风险

所谓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国内外政治经济趋势影响变化,亦或是政府政策的调整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一种不可控因素,如果企业对于政策的把握不够精准,项目原定的施工目标便会难以实现,甚至于完全无法实现。当前的政策风险,其主要原因包括国家政治条件的变动、经济条件的变动、政策的调整,这会使得工程施工出现无法避免的停工情况,亦或是产生更大的投资需求,或是工期需要延长。这种风险比较常见,也在外部发展中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发展中需要关注和规避的。

1.2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施工管理风险

在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勘测设计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施工目标是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即是说这一环节施工质量影响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并且涉及多个专业,包括地质勘查、地形测绘、科学试验、流域规划、机电设备等等,所以为了保证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要做好勘察设计。这一环节决定着工程施工的质量、效率、安全性以及成本等等。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对于勘测设计方案必须要做好招投标,采取多方案综合对比的方式去做出选择,通过比较选出最优的方案,绝对不可利用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的方式去影响施工过程,如果在施工过程开始后,方案依然需要修正,必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损失。

1.3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外部风险

水利水电施工中,外部环境风险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施工需要从比较系统的角度考虑,特别是如何强化和规避外部环境风险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课题。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外部环境风险既需要关注,也需要从比较系统角度考虑。除了外部环境风险,也面临着环境风险对于水电工程来说是影响很大的风险之一,因为水电工程主体设施的占地大,许多部分暴露在露天环境下,长期经受外界气候的影响,所以自然要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提起重视。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防范对策

2.1强化对政策学习和了解,针对性解决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不能避免,为此,要针对性解决面临的政策风险需要从政策了解的角度去看,综合了解面临的政策风险。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趋势下,水电能源是我国能源开发的重点,作为清洁能源,水力发电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必然会体现出更大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所以国家更要重视政策管控,包括做好市场规划、落实分税导向性策略、开放电力市场,要做好西电东送,拓宽水电服务的范围,落实有利于水电发展的政策,提升水电建设筹资能力,这样一来在水电施工过程中,各项要素的可控性才更强,风险才更容易控制[1]。

2.2通过严格强化风险管理,按照规则办事来化解施工风险

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要严格强化风险管理。特别是面对风险发展,从解决风险的视角来看,对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预算、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原则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在了解基础上形成风险管理的措施,从而能够正常的了解风险,能够比较系统的带动风险管理发挥效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严格遵照设计图纸文件完成施工。工程施工以设计方案为基础,要将施工进度、质量、投资三者做好筹划,融合到设计方案当中,施工所选的设计方案,必须要经过国家授权部门批准,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为后续施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2]。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设计方案落实到位,要在施工全过程当中落实业主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及工程监理制四项制度,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推进施工进度、同时确保投资的精准性,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3]。

2.3通过强化协调管理,做好外部环境风险的规避

外部环境风险来源是多方面的,要做好这些风险管理需要全面考虑,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些风险管理和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做到:其一是要迎合原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去做好管理,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长,也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对于周遭环境的影响也大,因水电工程主体设施的占地很大,并且必须要邻水建设,所以施工地点多处于崇山峻岭当中,山地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在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滑坡、地震、洪水、大雪、干旱等自然灾害与不良气候必须要具备应对能力,考虑到这些风险,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处的位置以及当地的气候概况等信息去规划防范方案,要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控结合,即便气候灾害是小概率事件,也必须要提起重视,做好防范,尽可能减少损失。其二是要多方考量环境影响,要与交通运输等相关的多个部门做好沟通,做好施工期间的协调,避免施工过程对于周遭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

3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要考虑到风险要素,同时分析规避风险的策略,这亦是本文讨论的主题,本文主要基于政策风险、建设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等几个层面展开了分析,分享给同仁,望能够通过讨论找到后续风险管控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董万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举措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8):195-196.

[2]任秀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水利,2018(22):58-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