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证券行业范文

证券行业全文(5篇)

证券行业

第1篇:证券行业范文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完善路径

资产证券化自在国内问世伊始,便以大幅提高资产流动性、促进风险移转以及增强资产信用等创新功能,成为浩浩荡荡的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受益于此,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之际,监管层与业界齐齐将眼光投向资产证券化,期待这一创新手段可以化解束缚商业银行发展的桎梏。按照我国银行业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根据风险水平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而前两类称为正常贷款,后三类则合称为不良贷款。众所周知,在商业银行资产的组成中,贷款占比最高。因此,通常所指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其实便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证券化。纵观近年来国内情势,一方面,据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67%,较于同年三季度末的1.59%,更是向银行业风险警戒线2%迈进了一步。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传统方式包括重组、清收、转让和核销,然而这些手段均不可避免地存在短板,效果堪虞。与此同时,国内实体经济萎靡不振,企业利润下降、经营效果差强人意,不仅债务人违约概率大大提高,也为银行回收资产增添不小阻力。另一方面,中国证券报曾于2015年12月报道: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预计于年底或明年启动,而国有四大银行已获得试点额度。[1]2016年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内容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并“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种种迹象表明,被叫停近十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很可能于近期强势回归。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不断催化、综合作用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呼声愈加高涨,可谓赚足了眼球。尽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大环境已经日趋成熟,但毋庸讳言,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开仍面临诸多挑战。于是在当下节点,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便越加突显。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

通常所指的资产证券化系狭义的资产证券化,即信贷资产证券化,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出售、可流通证券的过程。[2]不良资产证券化其实是资产证券化概念外延中的一种,在这个过程中,发起人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贷款等不良资产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经过一系列的包装、组合,并进行信用增级、评级,从而使该组资产能够产生未来相对稳定的可预见现金流,再由SPV发行证券产品,获取现金偿还发起人资产价格,并以该现金流为支撑偿付投资者本息。[3]为了进一步了解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必要将之与常规的资产证券化进行比较,剖析其特性。

其一,与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上的“主力军”——信贷资产证券化、汽车贷款证券化等相比,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基础资产的特殊性。为了防止资产证券化被滥用,发起人、SPV等主体恶意欺骗,伤及投资者合法权益,国际上包括我国均对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设置一定门槛,如基础资产应具有可转让性、可收益性,有能力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且风险水平在警戒线之内。反观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在商业银行的语境下是指风险水平较高,被划定为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别的贷款。顾名思义,这些贷款的信用质量较差,未来是否可收回、收回时间和金额等均存有一定不确定性。这大概也是不良资产证券化为何广受诟病的一大重要原因了。

其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层设计往往较为简单。这一特性同样可归结为其基础资产的特殊性,由于不良贷款未来可产生的现金流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水平相对高企,目前市场主体多抱以观望态度,因此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设置趋于简易,往往只分为优先级和次级两个层次。

其三,更为严格的风险自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信贷资产证券化各发起机构应持有由其发起的每一单资产证券化中的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一定比例,该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每一单全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5%,持有期限不得低于最低档次证券的存续期限。”然而,同样因为不良贷款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先天不足,在国内截至目前已发行的四单重整资产证券化产品中,次级证券均全部由发起人自留持有。[4]迄今为止,我国不良贷款证券化试点已有一定年头,正所谓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预知未来,不妨回顾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发行情况。2003年1月23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合作处置25.52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系国内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的首例。2004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共同完成26.19亿元资产的证券化。紧接着,2005年至2008年资产证券化的首轮试点开展,期间共发行了四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详情可见表1)。好景不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考虑到资产证券化的潜在风险,我国出于谨慎暂停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而今,伴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步步高升,其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深受掣肘,监管层在多个场合频频松口,出台许多文件表示支持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也许是真的要来了。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支持

国际上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制度建设、法律环境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施展手脚的必要条件。法治国家要求市场主体的任何行为均应在法律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因此政府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扫清法律上障碍是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先决条件。经过国内成功发行的四单不良贷款支持证券积累经验,以及在这几年暂停期间,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层面上的不断完善,监管层的态度越来越开明,不少支持引导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可见其国内的制度条件越来越成熟。除了已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较专业的文件,央行等监管部门还在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中提及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期许”,如《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等。此外,针对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不良资产权利变更、债务人通知、担保手续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如2001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尽管这份文件目前适用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但其同样可应用于商业银行[5],2000年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同样如此。经过前期试点与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沉淀,尽管国内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制度框架离尽善尽美的标准尚远,但勿庸质疑,伴随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监管层愈加坚定的支持态度,趋于完善的政策框架不断搭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制度环境总体向善发展。

(二)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便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因此市场的发达程度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施行效果的重要性即可见一斑。市场环境无外乎由供需两方共同作用造就。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的供方市场在日渐壮大。不良贷款率的持续走高与股市等融资环境恶化,令商业银行将更多处置不良资产的希望寄托于资产证券化,呼声高涨。再者,东方、长城、信达和华融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它们在处置不良贷款上的丰富经验也足以使欲投身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商业银行信心备增。另一方面,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需方市场正在不断形成与扩大。国内资本市场的潜在需求者多元,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准备金、海外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不一而足,尽管基于不良贷款发行的证券化产品需要较高的信用等级,个人投资者往往无法企及,但市场上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势必将成为主力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市场自然无需过多担忧。

(三)价值评估机制

诚如前述,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最特殊之处在于其基础资产的资质不尽如人意。然而发行不良贷款支持证券的首要任务便是对基础资产进行评估,通过科学测评方法重估其价值,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估机制便不可或缺。好在经过多年试点与探索,国内资本市场上已经积累了一套可供借鉴的评估模式。以“信元2006-1重整资产证券化”项目为例,该项目由毕马威、广东广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采用抽样估值并分类推广的资产估值方法,遵循代表性和重要性原则挑选了60%基础资产为样本,并充分参考国内外大型不良资产交易经验,分别从不同专业角度评析资产的财务信息和市场价值,采取稳健的方法进行估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估值的准确性,作为发行依据。该项目最终成功发行并正常兑付自然离不开前期审慎稳健的估值。前期几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试点积累经验,以及业务能力日益提高的中介机构都为商业银行开展新一轮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奠定良好的价值评估基础。

(四)信用增级与信用评级

由于基础资产的特殊性,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信用增级与信用评级的要求更为迫切,以防范支付风险。这是因为不良资产的回收额、回收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现金流分布不均,无法十足地满足按期偿付投资者本息。所幸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上已形成几条可供借鉴路径:其一,我国已发行的四单不良贷款支持证券无一例外地均将产品分层设计成优先级和次级,同时将次级部分全部自留,优先级部分最终均得到正常兑付。[6]尽管这一模式不甚完美,但也不失为可行之举。其二,由发起机构建立现金储备账户对证券产品提供流动性支持,保证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始终可以获得正常金额。其三,内部信用增强与外部信用增强均在不断发展,包括超额抵押、第三方提供担保、产品分组设置等方法日渐成熟,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国内信用评级市场逐渐强大,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分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和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联合(分为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和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这五大全牌照信用评级机构正引领着国内信用市场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助攻”

众所周知,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正是为了收购、管理、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而生,在完成政策性任务之后,它们也先后完成商业化进程。值得一提的是,AMC可为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有力助攻。其一,AMC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获政策支持。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28条为AMC提供税收优惠,可以免交在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业务中的税收,还可免交工商登记注册等行政性收益。其二,AMC为处置不良资产而生,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丰富的经验,加上多年累积的资产评级人才和债务违约数据库,不俗的资本实力,均让其在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中顺风顺水。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完善路径探究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资产证券化交易涉及资产真实出售等问题,因而与会计、税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会计、税收问题直接关乎整个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成功与否。就会计问题而言,最典型的问题莫过于基础资产是否符合真实出售原则,从而实现表外处理,脱离发起人资产负债表;SPV是否满足独立主体要求,从而不必与发起人合并财务报表,这些会计处理问题深刻地影响整个证券化进程。[7]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于2011年被废止,与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相关的制度法规近乎空白,而传统的会计方法、准则在日益复杂的证券化业务中颇显苍白无力。另外,考虑到税收问题,基础资产销售有关的税收缴纳、SPV的所得税问题和投资者的纳税处理均与之息息相关,2006年出台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尽管明确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印花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收问题的处理,却也存在诸多不足和有欠详实之处。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投资办公司,这便扼杀了商业银行自行设立SPV的可能。毋庸讳言,欲发挥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优越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务之急便是完善相应的会计、税收法律政策,为不良资产证券化保驾护航。

(二)大力培育投资主体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广大投资者中的认可度并不高。不少保守型投资者始终片面认为这些被划分为次级、可疑、损失等级的贷款并不具备证券化条件,积极性不高。欲广泛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重中之重便是加强宣传与推广力度,培育合格投资者,提高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知程度,引导需方市场更加繁荣。应该明确,不良资产证券化与优质资产一样均能产生现金流,只不过两者之间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经由严格科学的资产尽职调查和审慎稳健的重新估值,不良资产转换成一般资产,再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产品,这样的资产支持证券同样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投资价值。另外,在发展机构投资者时,应注意政策是否支持,如保险基金于近期才获得购买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政策允许,未来若能放开实力强大的养老基金进入市场,相信将是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开展的一大推动力。[8]

(三)发展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于商业银行发行不良贷款支持证券而言,便如水之于鱼的重要性,可为其创造良好的流通、成长环境。就一级市场而言,应积极构建合理的利率结构体系,促进资产证券化产品合理定价,鼓励证券承销商推动资产支持证券上市,形成更为健康的发行市场。再者,考虑到二级市场,不良资产证券产品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导致持有者多为银行,银行间互持现象严重,其实并没有真正分散银行系统的风险;同时,目前国内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多以信托受益凭证面世,但由于二级市场缺乏活力,这类凭证并没有真正被纳入现有资本市场的交易体系,流动性大打折扣。因此,当务之急便是构建一个供求健全的成熟资本市场,让价格结构更为合理公平、交易方式多种多样、投资渠道顺畅且繁多,只有这样才能让商业银行顺利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

参考文献:

[1]华尔街见闻.四大行已获试点额度“不良资产证券化”就要来了[EB/OL].[2016-03-01].wallstreetcn.com/node/227196.

[2]中国人民银行.什么是资产证券化[EB/OL].[2016-03-01].haikou.pbc.gov.cn/haikou/132974/334829/index.html.

[3]彭惠.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分析[J].金融研究,2004(4):25-28.

[4]中债资信.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研究[EB/OL].[2016-03-01].bond.hexun.com/2014-08-19/167671791.html.

[5]沈炳熙.关于我国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几点认识[J].金融研究,2007(12):202.

[6]张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初探[J].金融研究,2002(6):106.

[7]何德旭.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若干判断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0(8):41-42.

第2篇:证券行业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信息;真实性;安全性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是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也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影响,一方面信息化使得企业获取会计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加,获取会计信息的手段更便利,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会计信息越来越复杂,有效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一些小企业或提供虚假的信息,还有一些会因为利益对会计信息进行修饰,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信息化安全为题也增加了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并重塑企业会计内控体系。

一、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安全性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具体如下:原始凭证失真:有编造虚假经济业务,最终以“白条”冲抵发票入账的;有发票内容与所报销经济事项不符的;有报销的出租车发票出现连号的情况;有取得假发票入账而未验证的等。以上的情况使得原始凭证,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现金管理违规:无视国家对企业现金管理的严规,比如限额外支付现金、“白条抵库”、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但也有公司备用金提取过多而无法解释正当理由的;无视国家现金管理规定超额超标准支付现金的;员工借款数额较大长期不归还的;公私不分,保险箱中保存非公现金的等。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也造成了会计信息不真实的风险。资产权证不齐:既有历史遗留原因,也有当前操作的问题,存在房产、土地所有权转移而未过户;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取得房产证、土地证两者其一或者两者都未取得;到报废年限的资产有实物,但未建立备查账簿登记,有实物的无账,有账的无实物,出现账实不符的;库存商品盘点流于形式,随意更改自行填写盘点表,表面上“账实相符”的。这些都影响到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性。往来账款混乱:因管理不严格也没有定期梳理,有些账目已经名不副实或者驴头不对马唇。如:长期挂账应收单位或个人的款项而未收回;质保或履约到期却没有及时进行付款;长期存在账目之中,其实实际并不需要支付的内容没有进行报批处理等。这些都均造成往来账款账目混乱,继而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安全性问题信息化给企业会计信息管控提供了数据平台,在这一背景下,信息的量是巨大的、及时的,一方面新技术可以给会计信息的整理、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信息化平台的安全问题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风险。一旦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会给企业造成巨大影响。会计信息流失的风险: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平台主要作用就是采集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开展数据分析,总体来说安全等级不高,容易成为不法之徒获取企业财务数据的突破口。大量的数据储存于信息化平台,平台防线一旦被攻破,大量数据都将泄露。此外,信息化环境下,数据公开成为常态,一般企业的会计信息没有严格的获取等级区分,敞开式的数据库为有心之人窃取数据、变更数据的提供了便利性。一旦任何人都可以接触数据,那么随意变更数据的风险就会加大。会计信息传递的风险: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建立后需要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集成,容易存在数据对接困难的问题。一些企业只能做到单向传输数据信息,难以反馈信息,容易发生信息传递缺失;一些企业财务人员之间协作程度较低,财务人员难以及时全面地获得关键事项或临时变更事项的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实用价值,进而阻碍财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科学配备会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根据企业需要,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明确具体从业人员的职责。在岗位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内部牵制,发挥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加强会计岗位内部控制。第二,实施岗位轮换机制。定期开展会计岗位人员轮换,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性,也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遮蔽,通过人员轮换暴露财务会计工作的问题,有利于内部控制。第三,强调审计介入作用。从客观角度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从会计信息合法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等角度,全方位的实施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建立多层次会计控制体制除了加强内部管控以外,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即安全还有赖于外部的参与和同时调节,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控制体系。第一,明确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是前提。在设置总目标的基础上,实施目标责任有效分解,建立完整明确的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会计人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都纳入监督,通过不同视角的监督,使得管控得以具体化的开展,并实现控制目标。第二,设计管控制度。内外部相结合的会计管控需要严密、有效、可操作性的制度进行对多方监督主体的制约,防止监督人员主观造成失误。要通过制度完善信息安全管控,加强对信息安全的把控。需要注意的是,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制度既要有稳定性,也需要能够与时俱进,具备跟随政策和业务变化进行调整的灵活性。

(三)实施会计信息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风险防范应建立系统、有效、动态的财务风险识别体系。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查找日常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会计信息风险,并将风险识别任务细化,呈现风险清单。建立风险分析流量图,形象地描绘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安全问题,并在定量风险分析的基础是制订应对措施,规避或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第一,加强风险事前预防。根据风险清单,选定重点事项,进行风险等级管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字模型,运用具体算法,形成这种多维测评因素,并明确细致的评价标准和各维度权重,从而得出各项重点风险事项的评估值,以此按照区间比例,对风险等级进行排序,绘制风险图谱。按照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响应措施和控制流程,明确责任对象,实现对风险防控的分级管理。第二,当出现可能存在的会计信息不规范行为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预警处理。针对不同等级风险点,按照等级从重到轻,分别相应设置红色、橙色、黄色预警级别。预警模块的建设和使用能够有效促进监督工作由事后监督向即时监督、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局部监督向全程监督转变,实现动态化监督。第三,加强风险事后处理。财务管理相关负责人做好跟踪监测,确保风险处理措施落实到位。根据不同预警级别的风险进行挂牌督办,尤其针对红色预警风险重点确保采取有效措施限时解除预警,从而实现对会计信息风险的全过程管控。

(四)提升信息系统,保障数据安全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需要规定信息的格式与分类标准,方便数据整合;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坚持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保障体系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构建系统安全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馈来完善系统防护;健全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完善信息综合监管系统,实现安全风险分析预警;建立财务信息保密档案,存放于平台的单独系统中,控制进入权限,避免因系统漏洞而造成的信息外泄。一些企业或采取信息化平台业务外包的策略,选择外包的对象时,提前制定运行方案,做好A、B计划,考虑外包的业务种类、结果评判和绩效考核指标等,也便于应对突发情况;需要重视与外包机构之间保密协议以及相关权限协议的签订;为确保外包业务相关信息的安全稳定,注意数据信息的备份,避免数据的丢失与泄露。

(五)提高会计人员态度和能力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加强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的落脚点。第一,要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在人员招聘和引进时,不仅要对其会计从业的基础知识水平及岗位技能进行考核,还需要对其职业素养进行评估,确保把好源头关。在人员培养过程中,要加强敬岗爱业、依法办事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加强相关法律,如《会计法》知识的学习,多措并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第二,善用绩效进行激励和约束。在岗位人员储备上,合理分工,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相互牵制,落实在具体业务过程中的控制。加强会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服务与管控、奖励与惩罚并重且落到实处,可以融入平衡记分卡制度以提升内部流程有效性与员工积极性,引导员工投入公司事业。可以采用会计人员信用等级评估等方法,做到实现预警和提醒,引导会计人员正确对待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安全性问题。发动会计员工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团队荣誉感,增加他们的默契和团结,提升归属感;营造良好的部门文化,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提升员工好感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的提升对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会计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和监督,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促进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和安全发展,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文.试析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J].中国商论,2020(15):157-158.

第3篇:证券行业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债权债务;管理问题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单位,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对于整个国家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债权债务问题,对于单位的发展和运营管理产生一定影响,为进一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运行的稳定性,就需要提升单位债权债务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债权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债权债务挂账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债权债务挂账的现象,而挂账的数额动辄几万、十几万,更有甚者高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不仅如此,而且很多债权债务挂账时间长达三五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由于债权债务问题的长期清理不彻底,甚至影响到了单位的正常运行,严重阻碍了单位的发展,最终甚至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严重。

2.会计核算不规范在对债权债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时,发现很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不仅业务内容记录不完整,而且很多科目设置不科学,此外,对于债权债务的时间及其相关内容也没有进行详细记录。例如,在一些单位会计账册上所记录的科目为:其他应收款项/历年结转或者是以前年度结转等,难以明确债权债务的详细信息。如果长期未对债权债务进行结算,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之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而且难以进行回收,甚至导致单位出现运营风险。

3.私自挪用资金除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将财政拨款或者专项资金等进行挂账,但实际上却将资金挪为他用,不仅阻碍了专项资金的正常使用,而且专项资金的挪用对于国家专项项目的有效建设也产生了恶劣影响。除此之外,在债权债务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占用国有资产的情况,严重威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

4.借款结账不及时在债权债务管理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些职工等,借取公款之后没有及时归还,或者在使用公款之后没有根据正规流程及时报销。而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也没有向欠款人进行催收和催缴,长时间的借款积压会导致后期款项结算不清。如果借款人工作岗位发生变动,或者调离,就会使得款项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情况,难以结算。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债权债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健全管理核算体系实际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债权债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不仅缺乏明确的相关管理责任制度,工作人员推诿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后续债权债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在债权债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也影响了债权债务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优化债权债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健全债权债务管理核算体系。首先,制定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如《行政单位管理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其中需要包含及时核算、结算清理债权债务等相关机制和要求;第二,明确债权债务管理工作的流程,将制单、审核、记账以及对账等相关流程表述清楚,将债权债务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提高单位债权债务管理水平;第三,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职级的权限和责任,落实责任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其次,明确专项清欠工作的流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当中都或多或少会涉及债权债务金额较大、年限过久的情况,对此,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单位的督促、监督和引导,让行政职业单位积极展开债权债务清欠工作,不仅要核实其真实性,还需要核算单位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有能力偿还债务的,需要督促其及时偿还,对于尚不具备一次性清还能力的,则可以适当地采取分期归还的形式。最后,要建立相关信息反馈机制。对债权债务款项的审批、借出、收款以及付款等进行动态跟踪,确保单位能够实时掌握资金的动态和流向,充分发挥债权债务管理的作用。

2.规范会计核算第一,合法合理设置会计核算科目,不仅要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金短期借款等常规科目,还需要包括预计负债等非常用科目,明确规范不同科目的核算规范。第二,加强记账的规范性,不仅要仔细正确的记录债权债务相关账务,还需要对一些其他明细科目也进行规范,以此保障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加强对于债权债务的清理,不积账、不压账,定期核对债权债务的金额、时限以及利息涨幅等情况,确保债权债务会计核算金额管理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检查借款人的征信情况,针对坏账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债券会计核算中不同的科目,要明确其核算方法和内容,确保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例如,应收账款,其核算的内容针对工程结算,需要事业单位向业主收取相应的验工计价款,在此科目之下,还需要设置二级科目,包括应享受工程款和应收质量保证金,在二级科目以下需要根据业主的名称设置三级明细。以某单位债权债务应交税金科目为例,本科目下的会计核算需要包含所得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税等,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作税金计提表,如表1所示。

3.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一方面,要重视审计管理的作用,在单位内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制度、流程,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独立出来。此外,还需要国家审计部门机构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对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经营特点等的了解。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于债权债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加强财务人员对于债权债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强调债权债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加此方面在财务管理人员考核中所占有的比重。除了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搭配以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债权债务问题处理得及时、准确的工作人员,需要适当对其进行精神嘉奖以及物质奖励,而对于债权债务处理不及时,造成遗留问题,甚至损害国家资产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通告批评和惩罚,以此约束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认真进行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4.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一,专业技能方面,想要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债权债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针对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债权债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尽量减少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债权债务管理过失。第二,加强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关注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对其进行良性的引导,帮助财务人员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增加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对于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从整体上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贪污腐败情况,要进行严查严办,防微杜渐。第三,要定期针对国家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培训,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其对于国家资产和法律法规的尊重以及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债权债务管理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先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其主要应对措施包括健全管理核算体系,规范会计核算,完善监督考核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相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俊珍.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债权债务管理问题.财会学习,2020(10).

2.冯淼.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现代审计与会计,2020,37(02).

第4篇:证券行业范文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股权激励;有效性;原因

一、案例说明

(一)背景介绍

股权激励引入我国的十几年间,因其旨在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绑在一起,以期实现公司盈利最大化受到了众多上市公司的青睐。本文欲通过以宁波M公司三年来进行的两次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探究医药行业为留住优秀员工而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有效性,并分析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为其他类似的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参考。宁波M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与销售原料药和成品药,有较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且位居中国医药国际化百强,在国际市场上有优质供应商美誉,是医药行业代表性企业。

(二)案例事件

自通过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来,M公司向中高层管理员分期发放513.40万股和62.60万股限制性股,授予价分别为每股7.62元和7.42元,限售期为一年。该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年,解除限售条件分为公司和个人绩效两方面。公司业绩条件为2018—2020年净利润较2017年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0%、120%;2018—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7年增长率不低于20%、40%、60%。人员业绩考核需达到合格。仅当年两者都达到要求,才能解除限售,否则由公司回购并注销。至今,现留的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对象所持的限制性股票均已解锁。其间,持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激励人员离开22名;持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激励人员离开13名。以期为基准,三期离职人数分别为6、13、16人。

(三)案例核心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使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润趋同,而该目的的达成能以公司利润指标的增长率为基准。一般来讲,股权激励越有效,公司的利润增长率越稳定。尽管M公司三年内的业绩均达到股权激励的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但公司的利润指标是否一直稳定增长仍需要检验。根据股权激励的目的以及本案例的核心目的——M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原因探究,可提出以下两问题:第一,员工利益是否能够长期有效地与公司利润绑定?第二,导致员工利益不能或者能够与公司利润趋同的原因是什么?

二、案例分析

(一)有效性分析

员工利益与公司利润若趋于一致,那么公司的利润必将会逐年增加,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也会逐年增加。本文根据公司2018—2020三年的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数额,以2017年为基期,进行水平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水平分析如表1所示:第一,尽管M公司2018—2020年的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都较2017年有所增加,但净利润并没有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而是先增加后减少。同时,2020年也是人员离职最多的一年。虽有疫情因素影响,但公司未必不可实施其他政策以留住员工。所以可得出,企业利润的减少促使人员大量离职,同时优秀人员的离开也使企业净利润降低,企业并未真正有效地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润绑定。第二,尽管主营业务收入在这三年中都有所增加,但2020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前两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17—2019年期间快速增加,却于2020年飞速下降。虽然有离职员工的影响,但离职的员工与2019年的离职人数相差不大,并非实质因素。故可知股利激励随着时间而逐渐失效。综上,尽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后,2018年和2019年的经营状况不错,但2020年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故可知,M公司在2018年制定的股权激励计划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失效。

(二)原因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结构、贸易投资、宏观调控框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尽管有所回升,但增长动能减弱;失业压力仍在高位;通货膨胀率总体降低;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主要的发达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下降,现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后有所回升。我国亦受到疫情冲击,失业率增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不佳,整体经济萎靡。综上,由于2020年受到全球性的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一开始的经济增长缓慢。在此种情况下,M公司的被激励员工可能因为宏观疫情冲击下的低业务、低利润而士气低迷,积极性较低,一些人可能转向其他行业就职。

2.行业分析

(1)行业经济特征分析第一,竞争特征。医药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疾病谱的改变、城市化的加快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全球医药行业极速发展,竞争者较多,竞争激烈。第二,需求特征。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急剧加大。同时,政府政策对医药行业进行联动改革,医药行业、市场将发生重大变革,迎来发展机遇。第三,技术特征。医药制造行业具有更新快的特点,其化学原材料的制造、加工等过程对机器设备、科学技术、工艺流程和实践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现阶段,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的医药产品以普药为主,技术含量低,较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第四,增长特征。整体来看,全球制药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19年制药市场规模较2015年同比增加19.86%,预计到2024年达到16395亿美元。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202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较2019年同比增加3.8%。第五,盈利特征。近三年来,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的增速有所下降,但在疫情影响下,产业中可获利的产业链收入占比提高,所以医药制造业的利润整体还是呈现增加的态势。(2)行业周期分析我国的医药制造业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1]。由于现代居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医药制造业的需求已逐渐至饱和。所以市场增长率不高,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2]。此外,由于我国医药事业起步较晚,相比国外同业来说,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欠缺[3],所以对新产品的开发更为困难。又因医药行业的生产受到国家行政部门的严格监管,所以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医药制造业利润高、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经营风险仍属于高位。应该在巩固现有的市场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拓展产品功能,渗入其他市场。(3)行业市场结构分析由于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外加医药制造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所以壁垒较高,潜在进入者较难进入。行业内的企业较多,竞争较激烈,但真正有潜力的企业较少,各自产品的差异性逐渐增大。医药制造业的行业市场结构正逐渐成为寡头垄断。(4)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发展较快[4],202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665个,同比增加3.8%。尽管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但随着竞争对手的规模逐渐扩大,M公司的压力也在增加。第二,潜在进入者威胁。由于政府的管控,医药制造业的准入壁垒较高。同时,该行业又是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在技术、资金方面又有一定的壁垒。此外,由于制造原料药及中间体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该行业的环保费用较高。第三,替代品威胁。药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其作用不能被其他保健品或医疗设备完全替代,所以替代品的局限性较大,对医药制造业的威胁较小。第四,购买方议价能力。由于医药制造行业的行业壁垒高、专业壁垒高,所以医药行业有强大的定价权,这点和其他领域商品明显不同。不过现行的逐渐完善的医保制度,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议价能力。第五,销售方议价能力。随着医药制造行业的企业逐渐实施一体化战略,销售方的议价能力逐渐减弱。M公司持续推进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原有的产业链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延伸,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一体化经营。(5)总结综上所述,医药制造行业的竞争压力较大,受到疫情影响,利润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同时,我国的医药制造行业在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较欠缺。此外,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受到政府政策支持,随着行业内的企业研发力度的加大、供应链一体化、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医药制造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有较大的潜力。此情况下,M公司的被激励员工可能因为医药制造行业的技术落后、利润因疫情和竞争而暂时性降低、行业内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对行业发展持怀疑态度,从而离职;也可能因为才华未能有效施展,而选择到其他行业发展。3.战略分析M公司采用的战略是差异化战略,主要通过建立完整的医药一体化产业链,遵守高质量标准、优化产品,建立多元化的战略合作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组建等途径实现。但与此同时,它也会面临风险。差异化战略的成本过高使产品的价格失去优势;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可能使企业失去差异化战略优势。此外,根据其2020年财务报告可知,其为了将资金投入研发,而取消了股利的发放,可能对持有股权的员工、股东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削弱。4.财务分析由表2可知:第一,自2017年起,M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并未提高,反而降低,但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结合营运能力指标和资产负债指标可以看出,M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下降可能由于存货等资产的周转速度逐年降低,导致流动资产增加额减少;同时,M公司由于致力于研究开发,进行了相关举债,导致偿债能力指标下降。第二,整体来说,M公司的盈利质量较高,除了2018年其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小于0.5,表明其净利润不全是经营活动现金流,质量较差。第三,根据发展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的减少,可以看出M公司2020年的经营效果较2019年有所减弱,净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增速放缓。

三、解决方案

(一)股权激励的建议

1.丰富考核指标[5]M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考核指标关注了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指标的变动,未涉及其他重要指标的考核。对医药制造行业来说,市场也是一个对企业利润很重要的影响因素。2.延长等待期时长M公司2018年制定的股权激励方案考核年限在三年以内,被激励对象只需要考虑如何在三年内实现所设定的目标即可。但是M公司作为一个医药制造业的大公司,它的战略是长期性的,不可能仅在三年内就可实现。故如何在更长的时间内实现人才激励,是它该考虑的问题。延长等待期时长,可以作为一种协调股权激励方案与实现企业战略的方法。3.丰富股权激励计划的模式[6]可以在同一方案下,针对企业目标实施的不同阶段,分阶段解锁限制性股权,即不同阶段的解锁根据各阶段的需求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变化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与激励员工有关的其他建议

1.循序渐进实行战略由于M公司2017年才上市,在公司快速实施战略的情况下,会使公司员工的压力增大,特别是技术人员等被激励人员,可能会降低其积极性。故建议M公司循序渐进地实施企业战略。2.拓展激励层面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润趋同,不仅可以通过物质上的利益,还可通过精神层面去激励员工。如企业文化的熏陶、轻松愉快的企业氛围以及同事和谐相处的企业环境都可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葛晨雨.浅析我国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成因、建议”[J].大众理财顾问,2016(4):10.

[2]刘继光.我国保险业供给创新:内涵、测度方法及对策初探[J].时代金融,2019(7):29-31.

[3]何霁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从“拜杜规则”到发明人主义[J].中国高校科技,2019(Z1):103-106.

[4]赵长林,刘霞.我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2):59-61.

[5]何志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以昆药集团为例[J].上海商业,2020(5):35-37.

第5篇:证券行业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1.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

在国家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旧沿用各部门分块管理模式,即采用各部门分块、分区管理的方式进行单位整体预算管理,不同部门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各有不同,缺乏协调平衡,这样不利于单位对财政资金的整体管理,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有效使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对各部门的资金利用情况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合理分配资金,统一管理,从源头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

2.有利于提高单位的运营效率,为单位筹措项目资金提供有力支撑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施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改变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政独门独户的财政资金使用格局,形成单位整体依据实际情况向各部门进行统一拨款的新格局,保持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齐头并进。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合理分配使用来自上级单位的行政拨款,提高各项资金的营运水平,节约行政管理成本,还可以提升单位对上级项目拨款的利用效率与重视程度,从而在提高单位运营效率的同时,帮助单位向上级管理部门筹措更多的资金,提高单位整体的运营效率。

3.有利于提高单位决策制定与实施的准确性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单位发展进行规划,对所需资金进行测算,从而得到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使财政资金在内部部门间合理分配,与单位发展规划相契合,全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从单位全局角度出发,施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单位对附属、下属各部门的直接有效监督与管理,实时掌握单位各部门对财政资金拨款的使用情况,使财政资金的使用进度更加合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全局意识,业务部门参与度不高

一项政策的实施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时刻进行管理与监督,从而保障政策实施的高效性。目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预算管理知识与经验,同时单位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十分繁杂,涉及多个领域,需要项目的实施、监督、检测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熟悉财政资金管理的法规,也要熟悉单位业务工作流程,这样才能顺利推进预算资金管理工作,帮助单位预算项目顺利实施。然而,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具有专业知识与责任心的从业人员,影响了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对单位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改革正深入推进,单位应该鼓励相关从业人员提升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同时完善单位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不单单是单位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单位所有岗位、所有人员、所有业务、所有流程的系统性工作。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对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项目进行合理评价与科学评估,针对项目管理提出具体的评价与执行标准,使单位实施项目管理有据可依,建立起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预算管理流程不清晰,预算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导致单位预算项目开展、监督以及项目验收等环节较为混乱,造成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管理流程混乱、风险隐患较多,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3.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已经意识到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对预算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项预算进行编制,但往往容易忽略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环节的工作。部分单位或部门在资金支出方面依旧缺乏严谨性、严肃性,过度依赖财务部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由于财务部门不了解其他业务部门的具体情况,很难对预算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导致预算编制很难按进度保质保量地落实,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4.预算管理缺乏具体而严格的监督及考核机制

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也没有制定配套的奖惩机制,预算管理体系并未与部门业绩、员工绩效考核紧密相连,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缺乏预算约束力和管理监督能力,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1.增强单位人员预算管理的意识

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需要单位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主动了解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细则;另外,单位管理者在鼓励各部门工作人员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的同时,也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积极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实质内涵,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付诸实践。为了提升各部门人员对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单位应该定期组织召开员工会议,或邀请其他先进单位召开宣讲活动,向各级工作人员传达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先进理念,全面加强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预算编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提高员工对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加大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的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了基本认识后,就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度保证制度落实。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本单位具体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为基础,确定单位全面预算的各项具体目标,并根据相关的预算法律法规、本单位开支定额等信息数据,对单位的财务活动和预算项目进行细致分类,最后在这些基础上编制单位预算管理计划。同时,单位应灵活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确保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的监督力度

严格、科学的监督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成立专门的、独立的单位预算监督小组,对单位的财务预算活动进行公正客观的记录和监督。同时,单位也可以邀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的预算结构、活动进行审计,从而确保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保证本单位预算计划、预算活动信息的透明性和准确性,并自觉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和审查,确保本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活动的高效实施。

4.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是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首先,需要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构,由单位负责人牵头,计划、财务、资产等部门人员组成。该机构负责汇总、分析各部门上报的各种数据,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来年工作计划、战略目标,合理、科学地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其次,全面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到实处,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三者缺一不可。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要做到前期科学编制预算,中期严密监督,后期严格考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单位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准确无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得以真正体现。总之,只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从根本上改变全面预算管理不严谨的局面。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了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道路上,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以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并自觉接受监督审查,从而全方面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科学、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男.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和作用探索.全国商情,2016(10).

2.师慧.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财会学习,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