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教师行业趋势精选(九篇)

教师行业趋势

第1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 培养目标教师教育 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第2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教育是与学生未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与高等院校来说,无论是高等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是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的教学机构,所以教学方向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确定的,本文对国内高等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者的关联进行讨论。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经济发展

前言

社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需求,是每个领域改革的方向。国内高校阶段,是为学生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也应当与经济发展趋势紧密关联,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性人才,共同助力社会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当前高等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并提出改革措施。

一、高校教学改革与经济发展关系讨论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教学机构都是人才的输出机构,而高校面向社会输出的人才,正是推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又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可见高校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能够相互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协同发展。因此只有先确保高校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才能提升高校人才的整体素养,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人才资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就当前的教学趋势来说,多数高校的教学改革重点都在于眼前对学生教学体系的完善,而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则并不具备深入的了解,这并不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改革方向。因此无论是校方还是校内教师,都应当更深入的进行思考,加深对当前社会趋势的理解,确保教学改革符合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且符合时势的应用型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后续将提出具体策略,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方向[1]。

二、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效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经济发展视角转变教学观念,体现教学内涵

教学观念无论何时都是最终决定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我国长期受到固化思想影响的教学领域,在当前发展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教学思想早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对趋势进行分析,扭转教学思想,才能逐渐摆脱发展困境。在当前的社会中,人才的独立精神以及个人主体地位认知是十分重要的,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会借助自身独立的思考去解决各类问题,这样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要比分数更加重要,因此教师也需要摆脱陈旧思维的限制,以当前的趋势为主要方向,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且清晰的思维,而不再是依赖教师的指导去完成任何教学任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步入高校教学阶段,学生都已经倾向成年,都是成熟的个体,不再需要教师的过多指点,所以教师应当更注重对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个人理念、选择的尊重。教师在各科目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去表达,对于学生的理念应当表示出不打击、不讽刺的态度,只以建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才能确保学生不会对这阶段的学习以及教师本身产生厌恶感,达成良性的教学交流[2]。

(二)以经济发展视角改革教学内容,跳脱教学限制

社会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不同发展时期,各科目教学都有相应适合的教学内容,所以固定的教学内容必然是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学习需要的。所以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规划之前,首先应当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之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完善,让教学内容跳脱教材,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在后续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加以应用的实践性知识,而不是抱着理论却无法在工作当中解决任何问题。以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为例,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时,多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就业择业过程是不会起到引导作用的,只是让学生徒劳的去记忆一些知识点,对工作毫无用处。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教师应当先了解当前社会上各类企业的人才选取方向以及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主要诉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针对性进行引导与帮助,减少理论内容,多让学生参与到实习过程中,真正在工作过程中学着解决各类问题,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境,在实际社会环境当中得到磨炼与成长,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有利基础,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受到限制,成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三)以经济发展视角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决定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决定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的知识量,学生的知识量决定着其内涵,其内涵决定着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对利害关系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符合当前趋势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乎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而就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手段。无论在社会哪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已经有了深入的渗透,为发展带来了便利。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以趋势为核心,借助对创新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当前在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与理念,才是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在任何科目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都应当妥善的利用,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有逐渐深入的了解。对于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实际上机去操作,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学习。对于不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则应当注重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达成知识理解与消化,学到更多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存储。综上所述,无论是与信息相关的领域或是与信息不相关的领域,信息要素的应用个都是必要的,所以教师也需要理解这一趋势,以信息思想改革教学,才能提升教学实效性[3]。

结语

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互利互促,因此高校在对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时,也应当注重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基础,才能确保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未来,同时确保自身的后续发展。

作者:温列成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庞青山.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01:64-67.

第3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67

1 新常态下国内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1.1 一线城市发展现状

一线城市主要是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状态。由于其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其他二三线城市无法比拟的,这就导致其房地产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况,房价居高不下。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政府在近几年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建筑用地存量不足和政策的限制导致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商业建筑减少,甚至一段时间内没有新开工项目,这就对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房地产开发类人员过剩,而房地产建成项目经营管理人才和物业管理人才短缺。

1.1.2 二、三线城市发展现状

二线城市主要针对GDP大于5000亿元的城市,例如杭州、苏州、重庆等。这些二线城市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其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较快,新增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去存库速度较快,房价也是不断增长,总体形势良好。对于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在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方面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较高,发展空间大。相比于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就不太乐观,这些城市的GDP处于5000亿元至2000亿元期间,由于其城市的发展潜力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对人口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房地产库存量较高,新增建筑面积减少。对于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目前处于十分困难的环境。

1.2 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所谓新常态,主要指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靠劳动力、资本投入的粗放增长,转向靠改革创新、技术进步的集约式发展,即转型升级。新常态不像过去一味追求总量扩张,它更加重视有质量、均衡、可持续的增长。在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的经济环境与发展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1.2.1 一线城市发展趋势

新常态下,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房地产企业在城中开发机会已明显减少,更多的是在城市周边进行开发,例如北京,新建开发项目甚至已经扩展到相邻的河北省与天津市。因此,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开发空间会逐渐变小,需要从项目的前期开发逐步转移至项目后期的经营管理上。同时,由于信贷难度加大,成本上升,房地产企业会对于前期资金投入更为慎重,对后期项目能否良好的运营将成为重点关注的方面。

1.2.2 二、三线城市发展趋势

对于二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依然围绕着开发与经营同步进行。在保证质量与数量的基础上,会更加注重项目的后期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品质,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对于三线城市来说,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去库存压力较大,在限制新项目开工的同时,将加大政策引导,加快去存量将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望在未来几年扭转目前不乐观的形势。

2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

2.1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38所高等院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包括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涵盖经济、管理、规划、施工等多个专业方向。

2.1.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房地产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房地产、投资、咨询、设计、施工、金融与保险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开发、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工作。

2.1.2 课程设置

1998年我国启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及课程设置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从目前看,我国各高校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及课程在全国高校中设置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见表1),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或方向分别设置在不同学科下,这也正反映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

2.1.3 教师团队建设

对于房地产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多数高校依然将专业知识教育、实践培训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多以专业分类,各团队由“专业系主任+各课程教师”为基础构建教师团队。教师毕业院校包括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

2.1.4 学生教学及考核方式

授课方式以教师面授为主,配合一些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特殊课程,以少量的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教学。考核方式由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具体方式由课程教学目标决定,在评卷时任课老师按照“标准答案”分步骤评分。考试成绩主要有三部分,分别为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成绩组成,最终成绩将由这三部分进行加权得出。

2.2 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存在问题

2.2.1 培养目标多样,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较多,对学生个人素质要求较高,没有考虑到学生素质差异的现实情况。培养人才形式单一,局限于应用管理型人才培养,没有对有意愿从事科研同学的提出具体培养方法与手段,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相结合,缺乏侧重点的培养,培养人才同质化较强。

2.2.2 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重点

课程设置涵盖内容较为丰富,但是缺乏侧重点,没有突出本校的教学特色课程,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具体的专业性。新时期下,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相关的课程设置较少,例如金融学、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运营等。对于不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没有具体分类,实践课程设置不足。

2.2.3 师资配置单一,缺乏培训体系

教师基本有国内各高校的毕业生为主,缺乏对国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时,由于本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较强,对于师资力量的配备要求也比较苛刻。不仅需要教师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加需要将其与房地产相结合。现阶段,大部分院校教师团队的构成都是以院校自身情况和专业课程为基础,没有考虑到学科专业的现实要求以及交叉性学科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高要求,往往出现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专业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填鸭式、书面式教学方式依然常见。

2.2.4 教学手段单一,考核体系不完善

人才培养以上课为主,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多媒体课件往往成为了电子版教材,教学缺乏吸引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存在形式化,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考核体系不完善,仅仅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导致学生考前突击情况经常发生,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没有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成绩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新时期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发展趋势

3.1 由开发向经营转变

物业管理业的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随着一线房地产开发建设高潮期的结束与三线城市去库存压力的不断加大,房地产业将迎来一个存量经营管理时代即物业运营管理时代,这里的物业运营管理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及设施设备管理,也逐渐兴起了房地产资产管理、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等综合经营、管理等服务,贯穿于房地产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因此相关的经纪、评估、咨询等将成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发展重点。

3.2 单一化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

房地产开发行业本身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从根本来讲依托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时期下,我国居民消费将从传统的重衣食过渡到重住行,表现在房地产行业就是从住宅房地产至商住地产、养老地产;从办公地产至商业综合体;从购物娱乐地产至旅游文化地产、休闲地产的多业态、混合业态不断演进,这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居民储蓄水平和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及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与传统的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市场供求、开发模式、商业盈利模式相比,未来的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要以经营管理为主线,结合工商业项目、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产业等培养多元化、专业化人才。

3.3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对于新时期下,房地产行业的分工会日趋细化,管理理念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教师团队不仅需要制定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体系,更要教授符合发展趋势的知识理念。为此,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尤为重要。学习型团队是新时期发展的趋势,学习型团队通过营造整个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团队。这种教学团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表现,不断升级团队的教学能力。

3.4 金融学与房地产行业结合日益紧密

在新时期,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进一步融合带来专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随着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的增加以及融资方式不断的更新升级,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从之前依靠土地升值盈利转变为依靠赚取资本回报盈利,从单一的银行贷款转变为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强大的金融运作能力,则只能赚取房地产建设相适应的合理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只能依靠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融资,这将会对制约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发展。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更需要培养既懂房地产业相关基础知识又精通现代金融学的高级人才。

4 新常态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对策建议

4.1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培养定向化模式

结合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新时期下,房地产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局限于的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等,而是更多的倾向于项目后期经营管理、资金运作、物业服务等方面。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侧重以上这几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定向化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与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培养目标,在满足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依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应课程的安排,使学生的学习达到全而精,广而深,通过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或专业方向的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满足新时期房地产行业的需要。

4.2 结合新时期要求,健全课程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可以把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理念、资金运作管理、房地产产品开发与营销、房地产经营管理等几个方面。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专业技术资格日趋看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结合资格证的考试而进行适当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可以与历年的考试重点结合在授课中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对于新课程的设置,可以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不动产专业、伯克利加州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纽约大学金融系等知名院校。健全R悼纬蹋适应新常态下房企的发展需求。

4.3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为了更好的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可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论坛、讲座,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前沿学科知识,鼓励教师们多参与各类教师技能比赛,在比赛中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方法进步,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团队的内部交流会,将自己有效的教学经验方法传授于大家,使团队成员共同进步。也可以通^类似学生交流的方式,与国内外房地产专业知名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4.4 搭建多样化教学体系,创新学生考核方式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把课本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明白就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出发,注重交流和讨论,推行自主和交互式学习方法,重视合作学习。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注意给出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要和企业进行互动式办学,学校可以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一些专业咨询意见和企业培训,而企业负责人可以导师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考核方式,将考核与考试、检查与测评结合起来,综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理论进行考试,又要对其资料的收集、课堂讨论、实践情况等进行考核,把平时的成绩融入最终成绩中,减少理论考试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使学生转变观念,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不搞考前突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精力不放在应付考试上,能够更广泛深入的拓宽学生知识面,教会其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加高效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曹飞.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经济,2014,(11):113-116.

[2]李公产.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4,(22):83-84.

[3]宋春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130-131.

[4]宋春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08):128-129.

[5]李悦,韩璐,陈双.房地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协同教学”实践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143-145.

第4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以及各类学习支持系统的支持和辅助下,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学习方式(曹良亮, 2013)。将传统课堂教与学方式的优势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学习模式(袁磊, 等, 2012; 王国华, 等, 2015; 祝智庭, 等,2003) 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

在云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发散性较高,可控性降低,师生面对面交流机会减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困惑变得更加难以解决,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因此,教师的干预作用不能忽略,教学干预及其深入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云学习平台以及混合式学习方式的支持下,在线学习往往生成大量与学习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为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业成绩的预测以及教学过程的干预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并进行预测,可以避免挂科学生在最终测试环节中才被发现,帮助教师尽早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进而在学生出现诸如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降低等主客观问题时,教师能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龚志武, 等,2015)。本研究基于云学习平台预测学生学业成绩后,对学生进行两轮不同层次的教学干预,探究教学干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可以视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通常以虚拟学习环境为基础,通过基于计算机的标准化学习系统为在线学习的内容传递提供支持,是对在线学习的超越与提升(孔维宏, 等, 2008)。

混合式学习一般是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特别是指在线学习和面对面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课程可能组织的活动形式包括讲授、阅读、协作交流、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评价、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有学者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教师的干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正是对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干预效果的研究。

(二) 任务型教学法

20 世纪80 年代,任务型教学法逐步被人们认识并运用到教学中。它是基于认知、动机、功能和交际理论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的任务成果为教学成就。任务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单一讲授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指导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李建英, 2014;徐坤, 2014;李广才, 2011)。

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授课方式的一门教育必修课的学生任务成绩,以任务成绩作为学生学业成绩与学习效果的评判标准。

(三) 教学干预及相关研究

教学干预通常是指各科任课教师借助各自课程的课堂教学平台,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 改变自我 的教学操作模式(张永华, 等,2007)。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干预被界定为:为了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以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过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基础,针对每位学习者的具体学习状态而实施的各种支持性策略和指导性活动的综合(李彤彤, 等,2016)。

国外学者的研究(PhilLisa Mark,2007;Barak, Carla Saul,1996; Lorraine Amela, 2012)表明,教学干预可以通过调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其情感认知、智力水平起促进作用,对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均有积极影响。信息技术层面的教学干预策略主要采取面对面交流与在线社交网络学习的混合方式,然后通过访谈、聚焦小组、在线交流的形式获得相关数据,分析被试的任务完成情况、行为表现、认知水平等,以此来评价教学干预的效果(Geoff Mark,2015;Wang Hannafin,2005)。国内已有研究(李箐, 等, 2006; 李庆春, 等, 2005) 表明,教学干预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整,提升知识技能水平,以此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领域,经常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预测模型,根据努力程度、平均成绩等多个变量来预测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或通过该课程,任课教师通过得到的数据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资源等来完成教学干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以教师的干预力度作为划分标准,教学干预分为浅层次的教学干预和深层次的教学干预。已有研究表明,两种教学干预对学生学业成绩均产生影响。在Margaret 等(2003) 研究者的研究中,教师对学生在线论坛学习进行浅层次的教学干预,具体包括教师对论坛中学生问题的解答,鼓励学生参与论坛学习。研究表明,教师在在线论坛中有效的教学干预能提高学生参与论坛的热情,进而提高论坛的质量,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Yang 等(2009) 选取八年级的68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个教师教授相同内容,每周2 次,每次40 分钟。在为期10 周的实验中,对实验组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干预,学生会定期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会总结实验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对照组则正常教学,没有特殊干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反馈和总结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徐富明等(2007) 选取天津某大学51 名大一学生,进行融入式理解教学干预前后测准实验,其中实验班在正常教学中融入阅读元理解的教学干预。浅层次的教学干预方案为教师督促并检查学生对于阅读理解提问卡的使用,深层次的教学干预方案为教师每周拿出1 小时重点讲解提问策略。对照班只进行正常教学,不使用阅读元理解教学干预方案。该研究表明,教学干预对于促进学生阅读元理解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姜强等(2016) 的研究指出,借助数据分析学习者特征(如学习习惯、选择偏好),收集和分析学习者在网络学习活动中交互的大量信息,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预测学生的下一个行为,教师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教学干预策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有利于知识内化与建构,实现智慧学习。教师通过学习过程行为数据得知学生学习情况后,进行包括提供最佳学习方法和建议、提供极富针对性学习材料的教学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比重,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一种层次教学干预,未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为教学干预提供有力支持,研究过程与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混合式学习。因此,本研究基于一门以云学习平台为依托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必修课,对学生任务成绩进行预测,按照预测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选取中低分组部分学生进行两轮不同层次的教学干预,依此来评价教学干预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与作用,为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检验。

三、研究过程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78名大三学生,其中男生26人(33.33%),女生52 人(66.67%)。他们均参与了一门教育必修课的学习,课程采用云学习平台(Moodle 平台、微信平台)和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对研究对象使用Moodle 平台和微信平台的前测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到(表1) 大部分学生使用过微信或Moodle 平台进行课程学习,这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在课程开展之后,通过四次任务的设置对学生成绩进行预测,自第三次预测任务开始,每进行一次预测之后,选取78 名预测任务得分处于中低分组的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对对照组不进行教学干预。

(二) 课程与教学干预设计

本研究基于一门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法。整个课程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由教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点,布置相关任务,然后学生在Moodle 平台上提交任务初稿,师生与生生互评,最后学生提交任务终稿。课程共设置四个任务,分别为:任务一:我认为信息技术好课的标准;任务二:试讲:教学基本功;任务三:试讲:教学方法的运用;任务四:试讲: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难度系数由低到高依次为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其中任务三与任务四难度基本相同。

本次课程中采用的教学干预策略主要为,对学习成绩总体水平中下的学生,推荐学习方法补习或强化类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等,根据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推送有关薄弱知识点的学习资源与指导建议。以教师干预力度作为分类依据,课程中的教学干预主要分为首轮浅层次干预和第二轮深层次干预。浅层次教学干预是指对被干预学生的任务作品提出基本建议,例如在平台中给出你需要更加努力,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我沟通,每周进行一次实验组学生面对面质疑答疑活动。深层次的教学干预是指教师对实验组学生提交的任务作品进行细致点评,给出详细建议,例如本次任务你的完成情况不太理想,其中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存在问题,教学案例的选择尽量采用,建议分析XX期刊中的某几篇文献和案例分析,并在你的设计中尝试使用,与任务表现不理想的学生面谈询问详细情况、在线交流,每周进行一次实验组学生面对面质疑答疑活动。

具体的教学干预实施流程为,在任务二结束之后,依据对第三次任务的预测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选取预测成绩处于中低组的部分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第一轮浅层次教学干预,主要包括对任务提出基本建议、师生在线交流、质疑答疑等。第一轮教学干预结束后,选取三位实验组学生针对第一轮教学干预进行访谈,结合访谈中学生的反馈与建议,设计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在任务三结束之后,依据对第四次任务的预测成绩,再次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选取预测成绩处于中低组的部分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主要包括教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与建议,师生面对面交流、师生在线交流、质疑答疑等。

(三) 数据收集

1. 基本统计

教学干预在获得学生任务二的实际成绩之后开始实施。依据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学生任务三的预测成绩之后,依据第三次任务预测成绩降序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心理测量学的划分方法,将前27%划分为高分组学生,中间46%划分为中分组学生,后27%划分为低分组学生。综合考虑学生性别、表达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程度等因素,从中分组选取18 名,低分组选取10 名,对这28 名学生进行第一轮浅层次的教学干预。教学干预内容包括对任务提出基本建议、师生在线交流、质疑答疑等。

在第一轮教学干预结束之后,综合考虑语言表达能力、时间等因素,选取三位实验组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教学干预实施效果的评价、对于教学干预策略的意见与建议等,整合访谈结果进行第二轮教学干预设计。获得学生任务三的实际成绩之后,依据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学生任务四的预测成绩,选取任务四预测成绩处于中低组的28 名学生进行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教学干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与建议,师生深入面对面交流、质疑答疑等。

2. 访谈

为更好地了解第一轮浅层次教学干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在第一轮教学干预结束后选择三位实验组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对教学干预的方式是否满意?教学干预是否对成绩的提高有帮助?对教学干预的意见和建议?对访谈内容整合归纳,得到学生的主要建议为希望得到教师对其讲稿等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基于此,在第二轮教学干预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更加注重提出客观性的指导意见,给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具体的反馈。

四、研究结果

(一) 第一轮浅层次教学干预结果在获得全部学生任务三的实际成绩之后,计算任务二与任务三成绩均值,利用配对样本T 检验在SPSS 18.0 软件中得到教学干预结果,如表4 所示。其中,t 为显著性检验统计量,依据t 得出相应的显著性检验统计量的概率Sig。

分析第一轮教学干预实验数据可知,①高分组:未干预,任务三与任务二的平均成绩相比呈显著性降低趋势;②中分组:实验组学生任务三与任务二的平均成绩相比呈提高趋势,对照组学生成绩呈显著性降低趋势,整体呈降低趋势;③低分组:实验组学生任务三与任务二的平均成绩相比呈显著性提高趋势,对照组学生成绩也有所提高,但不显著,整体呈提高趋势。综合中低分组来看,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呈显著性提高趋势,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呈降低趋势,整体呈提高趋势。就全班来看,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呈显著性提高趋势,对照组平均成绩呈降低趋势,全班整体任务三与任务二的平均成绩相比呈降低趋势。

(二) 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结果

在获得全班学生任务四的实际成绩之后,利用任务三与任务四的成绩(两人已补交任务三,共78人),使用配对样本T 检验的方法在SPSS 18.0 软件中得出成绩干预结果

分析第二轮干预实验数据可知,①高分组:未干预,任务四与任务三的平均成绩相比呈提高趋势,但无显著性提高;②中分组:实验组学生任务四与任务三的平均成绩相比呈显著性提高趋势,对照组学生成绩也有所提高,整体呈显著性提高趋势;③低分组:实验组学生任务四与任务三的平均成绩相比呈显著性提高趋势,对照组学生成绩也呈显著性提高趋势,但实验组学生成绩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学生,整体呈显著性提高趋势。

综合中低分组和全班整体来看,实验组学生任务四与任务三的平均成绩相比呈显著性提高趋势,对照组学生成绩也呈显著性提高趋势,但实验组学生成绩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学生,整体呈显著性提高趋势。从整体结果来看,全班整体成绩得到了显著性提高,这是因为任务之间具有相互递进关系,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任务二与任务三的学习积累也为任务四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成绩提高的显著性大于对照组学生,并且第二轮教学干预成绩提高的显著性高于第一轮教学干预,说明教学干预具有提高学生成绩的效果,并且教学干预投入力度越大效果越好。

五、结论

(一) 浅层次教学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本研究对任务预测成绩处于中低分组的学生进行了两轮教学干预。第一轮浅层次教学干预主要包括对任务提出基本建议、师生面对面交流、质疑答疑等。在第一轮浅层次教学干预结束后,选取三名实验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教学干预的实施效果与学生对教学干预的建议。基于访谈结论,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与建议、师生深入面对面交流、质疑答疑等。

从结果分析来看,在第一轮浅层次教学干预中,实验组学生的任务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低分组接受干预的学生任务成绩提高的显著性高于中分组学生。在访谈中,学生表示任务二结束后,任课教师主要采取你需要更加努力,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我沟通的对任务提出基本建议与答疑质疑方式对其进行教学干预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自身在得到教师的鼓励之后,更加认真、努力地对待下次任务,并在面谈中针对自身问题向任课教师寻求帮助,因此在任务三时成绩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学生希望在接下来的任务中,教师可以给出更明确的建议,例如讲稿的具体问题和修改意见等。由此可见,浅层次教学干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没有满足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求。

(二) 深层次教学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且效果优于浅层次教学干预访谈结果表明,教师应更加注重提出客观性的指导意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怎么做,这是学生最需要的,也是对他们帮助最大的反馈。因此,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设计围绕增加教师针对学生讲稿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师生面对面交流等展开。在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中,实验组学生的任务成绩有了显著性提高,并且低分组接受干预的学生任务成绩提高的显著性高于中分组学生,第二轮深层次教学干预对成绩提高的显著性高于第一轮浅层次教学干预。

以一位被干预者的任务讲稿为例,针对任务三教师提出的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需要更加生动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教学流程的设计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如果针对讲稿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联系,根据讲稿修改意见,该学生在与任课教师沟通后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修改,在任务四中讲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在课程总结时该学生写道:在任务三到任务四的干预中,教师对我的讲稿提出了细致的修改意见,让我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修改讲稿。教师会与我面对面沟通,对我的问题耐心解答,并告诉我一些学习策略,对我任务成绩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希望以后的课程中可以继续。从浅层次教学干预到深层次教学干预,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教师干预力度逐步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优化。深层次教学干预使学生对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寻求合适的学习方法,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增强学习自信心,使学习策略更加科学,从而提高学业成绩,改善学习效果。

(三) 建议

在混合式学习研究中,应当多用实证研究去总结混合式学习中适用于学习者的策略(孙众, 等,2015)。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干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学生对教学干预持接受与认可态度,教学干预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提升作用,对低分群体的干预效果更显著。教学干预可以提升学生成绩,使学习效果得到改善,充分证明了教学干预的必要性和成效性(祝智庭, 等, 2013; 蔡蕾, 2009)。同时,深层次教学干预效果优于浅层次教学干预,表明教学干预的层次与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呈正向相关,教学干预策略的选取是不容忽视的。

教学干预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在课程中实际面临的问题与需求,制定适合的干预策略。教学干预应该在混合式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师应当及时并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设计具有教学理论特征的教学干预策略,采取相应的教学干预手段,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科学、及时、准确的干预,最终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六、结语

第5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趋同现象 策略

高职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含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已达1467所,占高校总数的69.5%;招生人数与本科持平,达到313.4万人;在校生合计964.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短短的三十几年的时间里,有无到有,由小到大,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专业趋同异常严重。这个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必然会致使高职教育缺乏活力,导致社会认可度下降,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的现状分析

所谓“趋同现象”是指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一种机制,使得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进行相同或相近的适应学习活动。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如在专业设置方面,许多院校极为相近。有学者曾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院都开设了如下一些专业:电算会计、市场营销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而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体系安排方面相似度也极高,存在十分严重的趋同效应。①据统计,湖北省有1254个专业点集中分布在35个专业类中,趋同专业特别集中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英语类、文秘、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②无独有偶,安徽省2006年高职高专招生专业1476个,专业比较集中的前十位竟然占了专业总数的25.95%,处于改革前沿的广东省情况也不容乐观,在专业比较集中的前十位当中,它们的总数达到全部专业点的29.54%。③这种现象显示,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盲目追随大流、追捧热门专业。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各个高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形成“千校一面”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甚至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析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职业地位观的阻碍。自古以来,我国对职业就有“三教九流”之分,体现某一职业在社会中所处的等级、地位及综合排名,对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有强烈的导向作用。这种职业地位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当前最为突出的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中总是趋向高收入、稳定、工作环境好的职业,背离低收入、不稳定、工作环境恶劣的职业。特别是现阶段,由于我国国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大部分已进入小康阶段,在教育上也相应有了较高的消费要求,特别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对此更是有着强烈的要求。如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商贸英语、文秘、会计、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开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这些专业都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即就业岗位绝大部分不是蓝领,而是属于白领。相反,如美容美发、保健按摩、殡葬服务员、女性兽医师、男性妇幼保健员甚至连男性幼儿教师等职业和岗位则被民众所歧视。因此,具有尊卑精髓的职业地位观对社会成员的择业、就业观念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也是造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出现趋同的重要原因。

2.高教管理体制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统得过死、管得太严,高职院校自然就形成了“等、靠、要”的办学逻辑——过分依赖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办学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而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也事无巨细,高职院校的办学自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如在专业设置上,其权力全部都集中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个学校设置专业时只能按照教育部所颁发的专业指导目录去申报,导致高职院校不能根据新时代人才变化需求,找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设置一些新专业,办出自身的特色。而办学自的缺失使高职院校对专业和课程内容不能迅速、灵活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专业设置出现模式化、呆板化,直接为专业设置的“趋同现象”埋下了伏笔。

3.过于依赖市场,产生盲目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认为:“市场不是理想的,存在着市场失灵。”也就是说,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谓市场盲目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限制,而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的状况。④这种盲目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行为不谋而合。如每所学校都根据劳动市场需要来设置专业,目前我国劳动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其自身还不够完善,所传递的信息也不对称,这种缺陷必然导致各个高职院校追逐市场热捧的专业,形成专业设置的趋同。二是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对专业设置产生制约作用,最为明显的是一些学生受个人兴趣、爱好、家庭及舆论影响,只注重利益取向,不顾及个人的能力趋向,导致专业供需的结构错位,也在诱导着专业设置趋向集中。据调查,某省的高职院校中竟有80%的学校几乎年年换专业,专业变化频繁。这种过度依赖市场,唯市场论直接导致专业设置陷入盲目,专业设置出现“趋同现象”。

4.学校自身的条件限制。如果说前面三个原因都可以归属于外部因素的话,那么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就属于明显的内部因素。一般来说,办好一个专业,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科学、适用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体系,具备一支有实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还要有满足专业设置需要的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实训基地和其他经费投入,尤其是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的建设更需要上述条件的成熟。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着困难:一是经费严重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财政投入没有达标。许多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所借鉴的基数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标准,国家规定4%的比例还远未实现。二是师资储备不够。许多高职院校原有教师队伍的基础过于薄弱,师资培训渠道不够通畅,形式单一,课程与教师比例也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严重失调,大部分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因为经费的限制和师资的匮乏,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只能考虑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走“趋同化”路径。

三、加强专业建设,祛除 “趋同现象”的基本策略

当前,由于高职教育已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因此这种专业“趋同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将会对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1.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转变社会的职业观。解决专业“趋同现象”,转变国民观念很重要。当今社会,职业之间本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不同的只有社会分工,而且社会要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社会分工。如果每个人都处在管理岗位上,都想成为白领,那么多姿多彩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将由谁来创造?各行各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能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从事艰苦、冷僻的岗位并不意味着社会地位就一定低人一等,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各行各业。教育需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最终发挥出教育本身最大的潜能,这就必须科学引导社会大众转变职业观念。

引导国民转变职业观念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强力支持,努力提高处于劣势的各种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形成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激励机制;二是要树立职业教育的自身品牌,合理设置专业,办出特色,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质量,让国民看到不同职业都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心悦诚服地去选择接受不同的职业教育;三是要大力加强舆论引导,渲染职业平等的氛围,改变国民对某些职业、行业的歧视。西方有些国家认为,职业教育不但能使整个国家的各种岗位上的技能不断更新,能使整个社会的技术含量、智能含量和精神价值含量不断提升,而且还能从整体上提高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因此,在那些国家,职业教育一直都很受重视,甚至被一些人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⑤。而在我国,职业教育虽然没有达到上述国家的水平,但是技术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国民逐步转变传统的职业地位观念,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相信我国的高职专业设置会走出一片新的天地,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各种技术人才。

2.创新专业设置管理体制。从管理学角度来说,体制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也是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配置方式。⑥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反映的是政府与高职教育之间优化配置的形式。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数都在省内,因此必须对于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进行创新,确立以省、市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专业设置上,省、市主管部门要把自下放到底,支持高职院校根据校际资源灵活进行专业设置,高职院校既可以在专业目录范围内设置专业,也可以从实际出发设置新专业,还可以根据岗位或岗位群所需技能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

3.建立专业设置和人才供求的预报与预警机制。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市场也有其弱点和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它的盲目性。专业设置的趋同化与其不无关系。因此,及时通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并由此建立相应的警示机制,对减少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应当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库,及时向高职院校公布,动态显示出某一专业设置点数占所有高职院校总数的比例。当某一专业的设置点数低于高校总数的某个比例时,表明专业设置情况良好;当某一专业的设置点数占高校总数的比例超过某个极限时,就要警示各办学主体,说明该专业设置比较密集,若新增设该专业,毕业生可能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应严格控制增设。⑦教育部也可以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及时公布劳动力市场上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当某一专业的就业率在某个数值以上时,表明就业情况正常;当某一专业就业率低于某个数值时,也要警示各办学主体,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已经明显供过于求,要就业的话就会变得相当困难。⑧因此,高职院校在准备增设某一专业时,就可以参考该专业的上述数据、情况进行分析论证,预测未来几年所需人才的层次、规格和数量,然后再决定专业的取向和专业的设置,同时也可以对现有的专业进行调整。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论证,没有开设一般的“商业管理”专业,而是针对当时深圳商场建设速度快、规模大,商场管理人才缺乏的状况,首创“商场管理”专业。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盲目设置专业,减少专业设置趋同现象的发生。

4.根据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发展优势专业。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按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也是解决专业“趋同现象”的必由之路。每一区域经济都有相应的特色行业和优势行业,而且每一区域的特色行业和优势行业可能都不一样。优势行业一般都是属于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高职院校针对这些行业办好相应的专业,既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又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针对广州的优势行业——旅游业,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就设置了旅游专业,并实现了该专业的高就业率。⑩而对于特色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其他学校可能都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高职院校就可以凭借地域优势,根据差异化原则,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如广东番禺曾是我国玩具产业的重要基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根据该地区的特色,设置玩具专业,很好地满足了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11又如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提出“错位设置、非均衡发展、星级管理、专业群建设”的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以煤炭、气象为主体的专业特色。这些专业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地区的经济特色,效果非常好,并很好地避免了专业设置的“趋同现象”。

5.挖掘学校历史沉淀,突出专业建设的特色和重点。趋同化是外在表现形式的相似性和一致性,1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缺乏对高职院校自身历史沉淀的挖掘。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阿诗达曾说过“任何一所大学都是遗传的产物,具有学院特色的遗传特征是不变的”13。由于每个高职院校的历史渊源不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专属自己的历史积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学校的历史和自身的办学优势,努力发展某些优势专业。这些专业应与学校包括校名相近,与学校文化相协调,能融通,并适应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容易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趋同现象”的生长根基,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多元化的、各具特色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总的要求是符合社会需求,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体情况则不尽相同,各个学校也各有差异,但绝非盲目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趋同现象”的解决,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对社会发展背景、行业背景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周密的分析及论证,还要准备好充足的教育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趋同现象,共同开创健康、多样化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创造出和谐发展的高职教育新局面。

[注释]

①粟荔.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2&recid=&filename=1011167097.nh&dbname=CMFD2011&dbcode=CMFD&pr=&urlid=&yx=,2011-10-08.

②③闵建杰.湖北地区高职院校趋同状况及其优化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2):46,46.

④伍柏麟.社会市场经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17.

⑤刘尧.国际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8(5):53.

⑥12李帅军,卢盈.从“趋同现象”审视我国高校的发展[J].高教探索,2012(3):142,142.

⑦⑧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6,7.

⑨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56.

第6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省属;高校;师范;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20-03

纵观哈尔滨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师范专业最近五年来的就业情况,在教育岗位就业人数占师范生的比例从2004年的73.16%下降到2009年的12.36%;除考研和出国外,非教育岗位就业的比率则从2004年的7.38%上升到2009年的26.16%。可见省属师范生就业去向在近几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呈现着多重心、多取向的难题,如何解读这些变化,面对新的挑战,提高省属高校师范生的就业率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省属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服务于本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少部分向其他区域发展

省属高校师范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也为本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培训人才。从2004年到2010年的统计资料看,尽管许多毕业生乐于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就业,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在东北地区就业人数还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4年的68.57%,上升到2010年的86.1%。即大部分的师范专业毕业生留在了东北地区,主要是黑龙江省就业。同时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沿海地区就业人数减少的趋势十分明显,从2004年至2010年从24.42%减少到7.99%。虽然近年来到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就业人数略有上升,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就业人数也逐年增多,成为发展势头较快的就业新区域,但比例较小。西南地区的用人需求量增幅最大,成为发展势头较大的就业新区域;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属于我校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就业市场区域;西北地区由于地域偏远,经济条件落后,很难在我校形成招聘优势,所以需求一直居于末位。

(二)教育行业从业人数下降,师范专业流向趋向多元,三成以上实现灵活就业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系统“凡进必考”、“编制核定”、“地方保护”、“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固有矛盾又有新发展,给省属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国形势来看,中小学整体需求也比去年略少,数量在25万左右,全国师范类毕业生总量为60万,从供需之间的缺口来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里,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根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信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在2020年预期比2008年减少1800多万人,如果师生比基本保持不变,未来1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将减少100万人。

2004-2008届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基础教育和升学两大部分(见表1)。而2009年这一集中现象发生了改变,师范类在企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超过了基础教育和升学。企业就业率从2004年的3.66%跃升到31.98%;全校考研率有一定提高;在高校及事业机关及科研单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每年都由于许多的原因,有少部分学生待就业。

(三)主要面向基层,升学和出国比例有所提升,少部分到高校、事业、科研单位就业

从宏观上,大学生就业工作还是被许多地市边缘化,由于没有义务连带,通常不作为常规工作加以重视或安排。省地市重点中学选择招聘对象主要集中在东北师范大学(对该学校毕业生普遍反映是基础教育知识扎实,对新课改教学内容熟悉)、部分省属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211”综合类型学校,个别对我校招聘的地区均要求考生为一表学生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我校近7年来的统计情况,师范生就业行业中到高等学校中发展和到事业机关、科研单位的人数占师范生总人数的比例都有显著的下降,分别从11.04%和3.62%下降到2010年的0.31%和1.03%,到2010年两项加起来不足2%;出国和升学在这七年间略有提高,也只有1.39%和15.53%,到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基层工作岗位就业的师范生,在70%以上;就城市规模而言,70%多的学生到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包括乡镇)就业。这种趋势符合了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取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就业工作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指导策略。

(四)师范各专业的就业需求量保持稳定,专业结构趋向均衡,小学科受欢迎

从直接需求看,2008年之前,英语、数学和汉语言文学等主要学科的需求量明显地高于地理、历史、生物等“小学科”,全国和本省多年来主要学科的招生人数一直比较多,而基础教育招生人数在2008年开始处于稳定中趋于下降的态势,加之,以往师范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也成为基础教育工作岗位的应聘对象,特别是基础教育经历了近几年的结构调整,所以基础教育对主要学科的师范生的总体需求没有提升,保持一个配对稳定的比例和数量。而诸多的小学科,例如地理、生物、音、体、美等专业需求量可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数量也趋于缓慢增长的态势。到2010年,我校师范类各专业的就业比例总体上趋于平衡(见图1)。

从国家宏观的政策层面看,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从现在起,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就“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化”。许多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方式,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入职资格,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使得中小学吸纳了大批非师范类专业的优秀资源进入教育队伍,也使得师范专业的社会需求数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许多小学科是师范类院校比较有优势的专业,更加适合中小学教育的需求,自然其需求也就在稳定中有所提升。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迈进,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的脚步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社会上出现了“学非所用”、“学而少用”甚至“学而无用”等各种“教育与职业不相称”或“高教育低就业”抑或“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待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我校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等专业的一次、实际签约率也起伏不定。艺术类专业、音乐学院的专业在一次、实际签约中表现得均不理想。由于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几个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二、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引导师范生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鼓励扩展就业区域的指导策略

针对近年来我校师范生就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和发展态势,我校制定了“巩固北方、扩大沿海、开辟中部、渗透西部”的大学生区域就业指导策略,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分析,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发展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在就学期间学会自主收集就业信息,有目标、多方案地确定自己的就业取向。学校采取措施,巩固南方已有的就业基地,同时重点对黑龙江省十三地市就业市场进行开发,与各地市建立师范生就业的合作关系,向各地市推介优秀师范生,使得供求双向信息畅通。同时,进一步集中精力,扩大师范生在黑龙江省的就业区域。鼓励师范生积极拓展就业思路,有条件的可以到沿海和发达地区就业。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足黑龙江省的教育,引导学生到广大的乡村任教。

(二)重点保障教育需求,鼓励学生考研与跨行为就业

我校一方面加强市场调研和专业调整,适当减少师范生的招生数量,确保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保障基础教育的需要,五年来,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信息十分丰富,每年均保持在8000个以上,近于1:3的供需比较好地满足了师范毕业生的选择需求。随着就业市场的自我调整和我校在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市场的不断开拓,2008年以来,我省基础教育系统逐年地增加了在我校招收师范类毕业生的比例。直接进入我校召开校园招聘会的基础教育系统用人单位数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数量保持在400家左右,平均每家用人单位的需求人数在10人以上,属于我校定位的主要市场,无论是岗位性质还是工作地区都基本满足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另一方面,引导师范生开拓就业思路,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社会需求,实现升学、考取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应聘、获得相关行业就业资格等多种措施的灵活发展与就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的比例在2010年提高到15%以上。2009年、2010年的总体需求岗位数量略有回落,但是我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对稳定。

(三)鼓励师范生面向基层就业,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甚至法规的支持,特别对我校以培养师范生为主,非师范专业又没有形成品牌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受政策影响很重。广大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或欠发达地区,有大量的空缺岗位,地方财政无力负担,形不成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环境。同时,在基层的事业性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人员得不到优化,不合格的人员出不去,合格的毕业生进不来,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十分脆弱。另外,在一定意义上说,许多基层在户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生活保障、工龄计算、职称评审、工作调动、子女人学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存在体制。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设岗位计划”、“特设岗位教师服务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和“征集普通高等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并持续地关心、支持这些毕业生在基层的成长成才。开展有前瞻性的研究,结合地方和高校的实际,认真研究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新途径,努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新领域。

(四)稳步发展师范教育,积极做好专业调整和职业资格培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其实,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相吻合。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状况如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不管高等教育的目的如何描述,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未来就业做准备,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教育与就业,更宽泛地说,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动力,也是省属师范院校专业调整的主要动力,教育发展与人力规划应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要随市场变动而调整专业,设置一个专业需要很大的投入,建设好一个专业后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定期,专业设置本就是一项预测性、前瞻性的工作,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动是无法完全预料的,也就是说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通过对专业设置的风险分析,以一种长远的发展态势来筹办新专业,才能适应动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才能延长专业的生命周期。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法预计的风险中,做好规避措施,以使风险值降低到最低!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很多学校设置了预期前景不错的专业,但就业并不乐观。随着人口总体情况的变化,教育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公民素质提高的要求,特别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师范教育专业势在必行,并需要保持一个动态调整、相对稳定的状态。我校建立了科学的专业调整信息收集网络、政策研究队伍、学术讨论机制和定期研究的制度,以保障学校整体专业与招生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此外,专业设置还必须进行严密的科学的论证,这是建好一个专业的基础。专业论证既要听取行业专家意见,更要听取考生的意见,要重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把毕业生反馈意见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作为专业设置和改造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形和求学者的升学意向,适时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坚持社会参与、专家决策,“宽窄并举”设置专业。应注重了解本地区、所涉及行业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规划,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专门课题组进行调研,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坚持专业宽窄并举,适当拓宽专业覆盖面,使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避免人才需求饱和,以满足经济建设及毕业生就业需求。

省属高校师范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就业率,关系到我国地方中小学的办学质量、整体国民的素质,也关系到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系到师范专业学生的人生发展质量,只有做到信息畅通、情况明了、专业设置合理、规划科学、质量保障,才能有效地保障省属师范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功能的发挥。

第7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关键字:体育教师 专业化 发展

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状态,是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一致或相接近的状态。体育教师专业化不仅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且是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是世界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而且是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不仅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呼唤,而且是体育院校增强体育教师教育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体育教师专业化对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以及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体育萌芽于原始氏族社会、形成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原始社会是一种没有设置专门学校的非形式化教育,教育的传播方式也主要是通过口头的传授和在实践中的生活化模仿进行的。因此,那时教师的产生并没有获得专门化的培养,而是经验丰富的人担任。随后,随着官学与私学的产生开始了形式化的教育,对教师也有了一个资格的认证。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都引起了对体育教师培养的重视。从1808年,国外首次在丹麦开始培养体育教师到国内选派留学生、开办大学体育科系和私立体育学校等,都使这一时期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得到的很大的发展。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日益发现,教学质量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的改革上国际上开始将改进学校的质量转移到改进教师的质量上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改革方向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此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体育教师专业化”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教师专业化,郭宏焘指出:“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根据自身专业和特点进行训练、掌握相关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专业自主性,提高专业道德,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与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着的专业成长过程。刘婕将体育教师专业化定义为:“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从的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阐述体育教师职业化,其本质都是强调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强调体育教师不仅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人的修养。

三、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判断标准: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阶段学校体育发展新的趋势,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来判断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了,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教师专业化评判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专业体系。如美国在2001年颁布的了《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标准》,其中对体育教师的全面综合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

与国外的评价标准相比,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评判也有着自己特点。这些标准在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中逐渐合理化的。如杨烨,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培养学习兴趣的能力、场地规划创新能力、自制器材创新能力、科学选拔能力、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组织训练比赛能力和协调训练与学习能力等” 。

四、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重学历轻能力:现阶段体育教师的引入主要以学历 为主,然而高学历的体育教师,往往在体育技能方面表现欠缺。因此,不能很好的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2、专业教育能力相对较差:高校与教师专业能力中实践知识较好,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和体育评价能力较高,但体育教学能力发展不全面,教学方法和方式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科研能力不足:体育教师普遍科研能力较差,而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相对来说更加薄弱,因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工作量与职称挂钩就没有高校体育教师那么明显和重要了。”

4、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张春武、石方研究指出:“目前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十分被动。据了解有的教师10多年没有外出学过青年教师平均7年才可能轮流进修一次。也有的教师在脱离实践情况下接受的有关教育思想,只能停留在面上或表层。

五、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张春武、石方提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有“(1)、要建立新型的教学观,其中包括教与学、师生平等、育心和育体:(2)业务素质的完善,其中包括知识的完善、教育能力的完善、教学能力的完善、创新能力和教育改革意识的提高:(3)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结

总之,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意识到,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改革我国教师教育,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职前和职后的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宏焘.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构想[J].2012(17):70-73

[2]晓明.学校变革视域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J].比较教育研究,2007(3):77.

[3]刘婕.专业性:挑战21世纪教师[J].比较教育研究,2003(17):68

[4 杜治华、李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10(3):113-115

第8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目前,中小学大多建立了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但有的质量档案太简单,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仅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记录;有的质量档案软件太繁杂,反映的信息不清晰,教师使用操作也不便。设计学生学业质量档案应坚持“必要”、“简约”、“动态”、“方便”的原则。

一、 建立学生学业质量档案的意义

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是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变化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学校教学是一个多年延续过程,也是众多教师合作完成的过程。如何在一个长时期内,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全面地把握每一个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有效地施加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责任,也是一个难点,因为任课教师的变化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为教师对学生实现延续性了解提供了书面材料,使教师工作不会因教师的更换而出现断裂和空白点。建立学生学习质量档案可以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走向精细化、精致化。

1.学业质量档案使教学管理更加精致化

学生多年的在校生活,充满着发展变化,甚至反复曲折,教师必须及时把握、深入了解。但是,在学校教学安排上,很少有班主任和教师能从学生入学一直伴随到学生毕业。当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生变更时,如何让新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实现对学生的延续性了解,而不至于出现对学生认识的断层,这就需要依靠学生学业质量档案提供的关于学生学业质量的具体的书面记录。班主任只有在对学生的学业质量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班级学业质量的全面把握,在进行班级教学管理时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任课教师也只有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状况有了准确把握,才能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精致化管理。

2.学业质量档案使教师教学更有方向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总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来决定课堂教学的深度和进度的。然而把握全班学生的学业水平并非易事,传统的班级日常管理中并没有专门的书面材料来记录班级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情况,所以,教师对班级学业水平发展情况的了解只能是印象式的粗略把握,缺少对班级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延续性的深刻把握,往往接任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从头开始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状况,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难免模糊。学生学业质量档案能有效改变这一状况,档案上记录的学生各次学业水平测试的详细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业的发展轨迹,系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发现教学问题,确定教学重点,调节教学进度和难度,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师课堂教学方向更清晰。

3.学业质量档案使学生学习更有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学生对自身学业水平的了解通常是片段式的、断点式的。在对自己的学业水平没有全面的延续性了解的情况下,学生作出的学习策略往往目标不明确或方法不恰当。学生学业质量档案全面记录了学生各门学科学习水平与变化情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展的水平与趋势,从而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寻找改进措施,明确发展目标。因此,学生学业质量档案所记录的关于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全面的信息,会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学习方向,使学习目标更明确。

二、 学生学业质量档案的分类和结构

学生学业质量档案可分为一个班级全体学生单门学科学业质量档案,一个班级全体学生多门学科学业质量档案和一个学生多门学科学业质量档案三种类型。它们都以一个学期为时间单位,记录学生在各类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成绩和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同时根据学生一学期中各次测试的成绩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可以描绘出学生该学期的发展趋势。学业水平测试包括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两类。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指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指期末考试。档案中“均分”的计算和“等级”的划分的样本总体均为全年级学生。

1.班级单学科学业质量档案

班级单学科学业质量档案是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中最基本的。它记录了一个班级全体学生某一学科一个学期内的各类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和基础测试的成绩及其所处的等级。它对班级全体学生一学期中单门学科的学业质量信息的反映具体且全面。关于班级单学科学业质量档案的结构见档案A。

档案A:X年级Y班R学科学习质量档案Z学年第一学期

说明:1.等级一般分为A、B、C、D、E五级;2.发展趋势指一学期的发展情况,(+)为上升,(-)为下降,(0)为不升不降。

2.班级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

班级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记录的是一个班级全体学生一个学期内多门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分值,此分值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学科基础测试的分值和等级。此档案所记录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主要是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期中考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即期末考试。通过此档案,教师可基本把握本班学生整体的学业水平以及发展趋势。关于班级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的结构见档案B。

档案B:X学校Y年级C班学生学习质量档案Z学年第一学期

说明:每次测试的分值与等级用“/”隔开。

3.单生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

单生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记录的是一名学生多门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分数、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学生这一学期总体的发展趋势。它包括学生在校所学的各门学科,全面反应学生在校的发展信息及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方便老师全面把握学生各学科发展趋势。关于单生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的结构见档案C。

档案C:X年级Y班R同学学业质量档案Z学年第一学期

三、 档案A应用举例

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以特定的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对单元格函数的事先设定,其设定内容包括“均分”、“等级”两项内容。设定后的学生学业质量档案,只要在“分值”项输入相应分数,那么“均分”和“等级”两项内容便随着分数的输入而自动生成。本部分内容将以档案A为例,具体介绍学生学业质量档案的应用。

档案A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分数,各次测试的等级划分及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一学期内发展趋势的判定。

1.关于“等级”和“均分”

等级和均分两项内容比较特殊,因为这两项数据不是人为输入的,而是事先设定,即在Excel表格中对相应单元格进行函数设定,那么,在对学生各次测试的分数进行输入时,“等级”和“均分”栏中的内容便自动生成。

(1)关于等级

为何要划分等级?等级就是学生学业水平在一个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这个群体一般以年级为单位,这样,可使教师与学生清楚自己在某学科学习中所处的位置,以便确定努力目标。

“等级划分”首先要确定等级的“数量”和划分各等级的“标准”,进而设定各等级的“比例”。一旦设定“比例”,那么只要输入分数,“等级划分”的工作便由表格自动完成。

(2)确定等级数量

等级的数量一般依据年级学生总数来确定。等级数量过少不具备区分性;等级数量过多使等级趋同于排名。一般将等级划分为A、B、C、D、E五等较为合适,当然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决定等级数量。不论划分为几个等级,一旦确定,这一年级的学生各个学期的学业质量档案都按同一标准操作。

(3)确定等级标准

等级划分的标准有二:一为学生考试分数,另一为年级学生人数。鉴于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随试卷难易程度的改变而改变,稳定性较差,可比性也较低。因此,以全年级学生人数为标准,按一定百分比来划分等级更为客观,也更具有可比性;同时,它使得学业水平层次的划分在年级内部实现统一,便于学生找到自己在本年级中所处的位置。

(4)确定比例并设定等级

以A、B、C、D、E五等级的划分为例,一般情况下,将全年级学生数进行五等分,这样从最高级的A级到最低级的E级,每个等级均设定为20%,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比例作出调整,比例一旦确定,每次学业水平测试后,只有各等级内的具体学生发生变化,而比例始终不变。

2.关于均分

“均分”即各次测试的平均分。显然,均分由学生每一次测试的具体分数决定,而非人为设定,因此,只要将单元格设定为对相应区域“计算平均值”的函数即可。这样,我们在输入学生每一次测试的分数时,均分便自动生成。

每次学业水平测试后要计算年级平均分,目的有二:一是了解年级学生的总体水平;二是了解试卷的难度。为教师分析学生学业水平提供一个客观依据。

3.关于基础测试与学业水平测试

(1)关于基础测试

“基础测试”的分数是一名学生上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或是高中入学考试成绩,也可以由学校组织学期初的单独的“基础测试”而获得。由于“均分”一栏已有函数设定,因此,在对“基础测试”的“分值”一栏进行数据输入时,“均分”便自动生成并随着“分值”的持续输入而改变;该栏中“等级”项的内容亦随“分值”的输入而自动生成并随之而持续改变。“基础测试”反映了学生在这一学期初该门学科的基础成绩;结合“均分”和“等级”,便可知道该生该门学科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存在的优势或者差距。“基础测试”栏目中的信息在分析学生“发展趋势”时作参考数据之用。

在档案A中,“基础测试”一栏的“分值”项的数据即为该校该年级学生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2)关于学业水平测试

以一个学期为单位,学业水平测试包括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两大类。本档案所包括的学业水平测试有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期末考试)。在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中,学业水平测试栏的内容包括“均分”、“分值”和“等级”三项内容。同样,“均分”和“等级”两项内容已作函数设定,所以,这两项内容无需手动录入数据,而只要录入“分值”,那么“均分”和“等级”两项内容便自动生成,并随“分值”的持续录入而不断自动调整。

将学生每一次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录入至档案A中,各次学业水平测试的“均分”便自动生成,同时,“等级”项内容按事先设定的A、B、C、D、E五等,各等级占20%的比例,自动划分好。

4.关于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栏的内容是表明学生一学期中学业水平发展趋势。它以“基础测试”和“期末考试”二栏的“等级”为主要参考内容,以其他“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为辅助参考内容,来判定学生一学期中学业水平的发展方向。若发展趋势是上升的,则符号为“+”;若发展趋势是下降的,则符号为“-”;若发展趋势不升不降,则符号为“0”。

第9篇: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一、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趋势

我国继续教育目前有六个发展趋势,即终身化发展趋势;信息化发展趋势,市场化发展趋势:社会化发展趋势;国际化发展趋势;立体化发展趋势。

(一)终身化发展趋势。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根据有关资料,当代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5―8年后即可老化。因此,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身不被时展所淘汰。继续教育正是面向从大学毕业(22岁)到退休(60岁)近四十年时间跨度的人群,甚至对每个人来说继续教育将伴随终身。

(二)信息化发展趋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国内蓬勃发展,继续教育将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学员提供随时随地参加学习的机会。

(三)市场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是依赖市场而生存,国家资金投入很少,主要依靠继续教育机构自筹资金、研发和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教育培训项目并得到市场认可获得回报,从而滚动发展不断壮大。

(四)社会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的主体工作是非学历非学位、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主的各类培训,从国家管理部门来讲,除教育部以外,国家各部委、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都可以进行管理,从培训单位来讲,除学校外,公司、企业等各单位都可以搞培训,属于完全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因此,竞争也显得尤其激烈。

(五)国际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的内容已经逐步跨越国界,它包含各类职业教育,为国际间交流沟通与协作奠定了基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继续教育将逐步同国际接轨。例如:中国建筑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标,就要具有国际认可的注册建造师、咨询师、监理师、项目管理师等职业资格,就要求业内广大从业人员接受相关职业培训获得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立体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在发展中也逐步与传统的学历学位教育相交融,在―些学校,继续教育的一些课程已成为学历教育的选修课程,学生通过选修继续教育的课程可以获得学历教育的一定学分,这样就构筑起了“多入口,多出口”的立体化的教育体系。教育管理部门正在研究并鼓励探索构建多种教育模式之间相互贯通的立交桥。

大学的功能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继续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将知识与教育输送到有需要的人群、地区、组织中去的重要手段,是大学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清华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将其视为学校跻身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大中校长曾明确提出: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继续教育要增强活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继续教育也不光是服务,也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

二、我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2003年我校举办的培训班数量和培训人数大幅度增长,从 2002年,全校举办各类培训班251个,培训学员17300余人次,发展到2003年,全校举办各类培训班 459个,增加了200多个,培训学员27000余人次,其中,继续教育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190个,培训10263人次。2003年全校培训班数量和人数分别比2002年增长83%和56%,发展很快。去年全校教育培训收入总共2.7亿元,培训收入超过500万元的就有7个单位,其中继续教育学院收入约11933万元。

随着我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一支拥有400多人的教育培训管理队伍,但其中占学校事业编制的教师只有30多人,主要是各院系继续教育主管领导或者是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而且多数还是兼职的,其他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外聘的合同制人员,他们主要从事教育培训项目的策划、组织、服务和市场推广等工作。我校教育培训工作占用的校内教学资源很少,没有因继续教育的发展,而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当然,我校继续教育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主要包括:第一、在对市场需求的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开发能力、组织校外高水平师资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这方面各个院系发展不平衡,做得比较好的院系,他们的继续教育层次高、规模也比较大。第二、教育培训班中管理类项目多,占55%,人文艺术类占30%,技术类项目少,只有 15%。而我校理工类学科很强,但相关的科学技术类培训班却比较少。第三、与行业、政府密切结合的长期项目少。第四、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培训项目少。第五、社会影响大的项目少,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培训项目。

总体来看,我校继续教育目前与创建清华教育培训品牌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三、我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高层次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大学后继续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技术为重要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继续教育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坚持“三高三不;”原则,即: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不搞学历教育、不挤占学校紧缺教育资源、不影响学校声誉。也就是清华要淡出成人学历教育,集中精力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用继续教育来扩大我校各学科在相关领域中的影响;促进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的课程、教材、师资为我所用;为学校多渠道争取横向科研项目服务;为教师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窗口,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开创基地;增加对学校的经济回报。因此,继续教育的功效不仅仅是社会服务,还要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

四、理顺和改革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首先、按照政企分开、管理和办学分开的原则,理顺我校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教育培训管理处作为学校的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对全校成人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和各类培训实施归口管理。

第二、教育培训管理处的主要管理职能包括对全校教育培训机构、培训项目进行审批;对合作协议、招生广告进行审批,全部培训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管理;统一发放各类培训结业证书:检查与监督办班质量,对专业证书项目组织专家论证以及对培训机构实行年报年检与评估。

第三、实施封闭式管理。如外单位冒用清华名义办班,教育培训管理处将协助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去处理;校内单位与个人违规办班,严重的将交纪委处理,其他由教育培训管理处通报其所在院系处理;财务管理将与财务处协调、互通信息;涉外培训将与国际合作交流处共同审批,研究生进修将与研究生院共同审批;住房和教室将与后勤联办共同管理。

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总体上应按照:规范工作流程,实施封闭管理,明晰投入产出,实现宏观调控;引导办学方向,创建培训品牌,推动我校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健康发展。

五、我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不同办班单位应该有不同的工作定位。

1、继续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从事非学历非学位教育的办学主体,学校将重点扶植,全校各院系采取积极的态度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

对继续教育学院来讲,以培养大众化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清华优秀的教育资源,旨在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同时借助清华大学的影响力,组织校外和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据国内继续教育市场的需求热点,灵活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项目。继续教育学院虽没有办班范围的限制,但从维护学校声誉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精力打造自己培训品牌。

我校远程教育不搞学历教育之后,将集中精力于非学历培训。清华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实际上也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起单位。现代远程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最合适的教育形式,因此,清华的远程教育只能搞得更好。另外,我校远程教育运行部门虽然行政上隶属于继续教育学院,但它代表的是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它不仅整合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的教学资源,也将整合全校的各培训单位的教育资源,甚至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发挥自身在技术与传播渠道方面的优势,通过“直播课堂”、“清华远程教育频道”和“清华网络学堂”等教学平台,为我国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行业等学习型组织提供服务。

2、学校鼓励各院系开展有利于学科发展和科研合作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院系力、班的内容必须与学科相一致,应该以高层次、高质量求效益,而不能以规模求效益,否则容易挤占学校紧缺教育资源。

3、整合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没有学科背景,但有生源优势的我校校外办学实体服务。由我校与地方政府联合设置或我校参股的以“清华大学”或“清华”冠名的企事业单位独立法人机构,在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时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不做影响学校声誉的事。

(二)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开拓市场途径。

我校继续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整体思路是:

1、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开发人力资源,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水平认证。

2、与境外考试认证机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训。尤其是我国稀缺的高层次国际金融、商务、财会、法律方面的国际通用人才的培训。

3、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合作开展技能型人才的智能化培训。依照政府颁布的紧缺人才目录、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使不能马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培训转变成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