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经典抒情散文精选(九篇)

经典抒情散文

第1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如果有了知识,我们失去了没有它反倒能够享受的宁静,有了知识,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不如皮朗故事里的猪,那要知识作何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现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 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 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 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 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 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 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三)叙述方式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叙述。

倒叙:突出事件的结局,制造悬念。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四)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五)抒情方式/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六)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七)描写①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生动想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 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 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

②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标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③衬托(正 衬、反衬)主体;④表现、突出主题;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注: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 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 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③场景描写: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 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④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 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八)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遣词造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 句、长短句等

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 奔放、或细腻等

(九)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平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 力。

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 用反语):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 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内涵。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有说服力。

(十)句式鉴赏按句式整齐与否分: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 义鲜明。

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按句子长短分:

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十一)取材(选材)构思的特点详略得当: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细致描述,与主题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粗 略描述。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

点面结合:既有整个横切面,又有具体详细的事例个案(点)。

典型/新颖:典型:创造典型人物,描写典型场景;新颖:推陈出新。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眼前之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为虚,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 映衬。

(十二)现代文的分类按内容与文体分,可分为5类。

行文特点:形散神不散,由景到情到理,由物到人到理。(透过事物的表 象把握深刻意蕴)

①写景状物抒情散文

行文思路:写景:景——情——人——理 卒章显志

状物:物——人——理 篇末点题

这类散文中,写主体对象的同时,又写相关事物,作用是正衬或反衬主题 事物的特征。

类比(相似)——正衬 严冬中的松树与梅树

对比(相反)——反衬 欺霜傲雪的松树与只剩下枯枝败叶的乔木。

这类散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为主体对象提供背景

正衬或反衬,突出主体特征

渲染主题活动的氛围

②写人叙事散文

在叙事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

这类散文要注意:关注人、事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特点、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事件的前因后果;关注事理

③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这类散文要:关注话题,弄清楚作者想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文章主旨一 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之分,关注文章的深层含义;关注行文思路:弄 清楚作者如何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由表及里来论述抽象深奥 的人生哲理。

④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内容:批判当代某些不良的文化现象。

特征:经常采用古今对照、今昔对比的手法。

情感:通过对过去优良传统与美好生活的缅怀,表达一种对当代物质社会 的忧虑与思考。

主旨:希望人们能够给反思。

⑤托物言志散文(象征)

这类散文要:关注事物的特点、特质;关注相关事物(正衬或反衬);关 注环境描写,突出主体特征;关注引申部分作者所要寄托的情感和思想。

(十三)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形式)标题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点明话题、事件、背 景

标题的结构作用:行文线索(蓄势、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 目、新颖、设置悬念等

(十四)文章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贯穿/组织全文

(十五)文中关键句段的赏析1、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对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或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先言他人、他物、他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 体人、物、事)

③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相互照应。

④与下文作对比、反衬,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⑤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设置悬 念,引发思考

⑥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⑦总领全文

2、过渡句/段(在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

3、结尾句/段(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标题),前后呼应

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题旨;深化中心(主题)

如果结尾句委婉含蓄,则其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 主题;强化坐作者感

(十六)引用的作用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 点明题意,文题对应

(十七)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式:包括分——总;总——分——总式

递进式:逐层深入形成递进

并列式:分几方面介绍,形成平列

第2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中国散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性的方面,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普通人的生活与感情,所以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中国有强大的诗歌写作传统,在文学长河中,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级的文学样式。但事实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章,散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及至到了“桐城派”,散文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所以,从整个历史的演进来看,“文”对中国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它比诗歌更全面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直至今天,散文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散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雅”的方面看,它和诗构成了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文文化”传统。由于长期浸淫于“诗文文化”中,中国古代的文人一般都能诗能文,这不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能力,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标志。因为诗文已经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渗透进他们的精神和血脉之中。可以说,中国最早的全部文学,就是诗歌和散文。它们经由历代封建文人士大夫之手而逐步完善成熟,特别在散文领域,名家大师辈出,不胜枚举。二是从“俗”的方面看,散文的门槛较低,书写较自由随意,由于贴近现实生活,最适宜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所以从古至今,在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产量最多,影响最大,拥有的读者也最为广泛。散文不但最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它还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晶。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散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情结构和心理结构。赵与时《退宾录》载:“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1]这里的《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都是我们民族散文的瑰宝,在这里面就有着我们民族情感的密码。可见,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国人的生命活动密切联系。它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文化理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情感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散文就不仅仅是研究一种文字的写作,而是探究一种深植于文化中的大爱和人文情怀。比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者采用长镜头聚焦的方法,集中浓缩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实际上已成了一个情感的原型,一个民族的文化代码。《背影》感人的秘密,不在于它的文字,而在于感情与文字之间,有一个文化结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感情沉淀。正由于《背影》中父子的感情都浓缩在这个情感原型中,这样“背影”也就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成了一个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的投射”。像《背影》这样蕴含着民族的感情密码的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还有许多。因此,我们的散文研究,要尽量透过散文作品的表层文字,挖掘出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感原型和精神原型,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当代文化建设中。除了上述两方面,中国散文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散文里充满着一种东方式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寓言为广,即《庄子•天下篇》所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从《庄子》文本看,庄子实际上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宇宙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于其中的社会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体验。如《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就相当典型地体现出庄子这种诗性智慧写作的特色,那就是通过庖丁高超的解牛技巧来隐喻某种生存之道。二是倾心于“平常心是道”的禅风,即“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直觉思维方式。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是颇具“禅味”的散文小品。可见,禅宗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于中国散文尤其是其中的散文小品的渗透,使我国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绝不同于西方散文的诗性智慧。综上可见,中国散文在漫长的发展建构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民族感情、智慧和精神在内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散文文化”。这种“散文文化”既是一种文学的写作,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本体制,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既是现代人感情和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担负着守护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使命。

二、文化生命理想和文化人格

文化生命理想是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精神和现代人格的一种文化建设。它既重视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也具有比较清醒的层级文化价值目标,即重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和实现全人类文化价值的终极目标。因此,它既是个人的、民族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复杂文化心理内容的核中之核。因为现代社会文明越是发达,人的生命的文化那一部分就越重要。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都明确地以文学与文化的建设为基点,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追求与创作实绩标示出作家不同的文化生命理想。鲁迅杂文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犀利与辛辣,构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命理想,它一方面呈现了生命价值被现代文明所深度污染的各种异化的生存形式,一方面又体现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怎样担当历史使命的独特理解。周作人在寻求社会文化建设的理想框架时,更多钟情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的想象与依持,突出作家自我本真原初的人生体验。他不是从当前现实需求的逼迫出发,而是从非实用的更加内在的基因传承的高度,去把握人们当前精神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何其芳的散文在象征人生里往往表现自我的“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的文化追求。炽热地爱恋人生、清醒地理解人生的梁遇春的散文始终追求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人类生存,他以“快谈、纵谈、放谈”的方式探求着“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艺术。李广田的散文则以叙事的方式传达了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本质和意义。这些散文家的创作广泛联系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潜在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散文不仅揭示了新旧文学转换的重要意义,而且代表了新型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相对成熟的文化生命理想。与文化生命理想相联系的,是对于中国散文与民族文化人格的塑造。一部中华民族散文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所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一个任务,便是通过对中国散文的文化诠释,去把握传统散文中文化人格的延续性与变动性,不仅再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内心冲突,同时还要通过文化人格的发掘,去再现一种灵性与浪漫,去探测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生命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史记》堪称典范。在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一个王朝的背影》、《风雨天一阁》等散文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类型:一是追求自由独立但又多少有些神秘乖戾的文化人格;二是强健开放、积极进取的文化人格;三是具有圣洁和崇高的文化良知的文化人格。由于余秋雨将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升华作为他的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个中心,而这种文化人格的建构又以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作参照,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感体悟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再配之以诗性的生命激情和文化想象,此外,还有一套属于“余秋雨式”的个体的话语,这样,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文化人格的建构自然便比以往散文中那种纯粹从政治层面或道德层面的人格建构要开阔得多,也复杂和深刻得多。在如何塑造理想的文化人格方面,当代不少散文家都做过努力。除了余秋雨之外,王充闾、梁衡的散文也值得一提。王充闾在《渴望超越》中认为散文创作说到底是“生命的转换,灵魂的对接,精神的契合”。他的文化散文《两个李白》、《用破一生心》,在剖析展示李白、曾国藩复杂人格的同时,也肯定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塑造理想文化人格的作用。梁衡在《大无大有》中,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既“大无”又“大有”的伟大文化人格,这种理想的文化人格是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理性思辨精神与生命文化感悟的完美融合。显然,这样的理想文化人格正是当前深受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的社会现实所缺乏的,也是当代的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可见,在消解了深度模式的当下,文化散文以其启蒙现代性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独立人格与理想精神的探求,不仅奠定了其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料。

三、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

庄子的散文,姿肆,想象超拔,激越宏丽,巧譬善喻,生动形象。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庄子属于“文辞之美富者”。[2]闻一多则认为庄子堪称先秦诸子中最杰出的文学家:“如果你要的是纯粹的文学,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着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足够你欣赏的,采撷的”。[3]《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先秦散文成熟的标志,而且开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范式。如果说庄子是中国抒情散文第一家,那么司马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第二大家。过去的研究较多地注重司马迁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其对于中国史学的开创性意义,相对来说,对司马在散文艺术方面的贡献则有所忽略。其实,司马迁既是一个史学家,也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感情极其充沛的大散文家。司马迁写史,以雅洁为世人所称道,班氏父子称其具备“良史”之才。可贵的是,司马迁并未因雅洁而丧失散文审美和感情的力量。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4]他“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5]司马迁可谓“极尽文章的能手”,他的爱憎感情,常常借助叙述语言托出。他的文辞,笔力劲拔,在悲痛之处如火如荼,在悲哀之处又异常凄绝,这些抒情特色,在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传的《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魏公子列传》中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体现。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陶渊明的文章语言朴素而优美。如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中的风光则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在这里,“世外桃源”的宁静淳朴,乡村景象的描绘,抒情的笔调,优美的文辞与田园诗般的意境可以说是水融,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既是艺术成就很高的山水散文,也是优美漂亮的抒情审美散文。他的散文没有学究气,且极富个性色彩,往往借助景物书写胸中的不平,这使得他的山水散文有了人的性格。在文笔方面,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多用短句,文字简洁生动,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而且常用虚实结合方法谋篇布局,从而使文章妙意横生。苏轼的散文品类众多,既有《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议论性散文,又有《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等山水游记。苏轼的散文常熔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勇于创新,不拘常格,在文风上则是随笔挥洒,不加雕饰,因物赋形,行云流水,深得《庄子》真传。至于晚明的袁宏道,虽然他的散文多以尺牍为主,且注重游玩时的趣味,但他注重散文中的个性自我,强调散文需真实,感情需从胸臆中流出,这样他的散文一方面具有“短而隽异”的特点,一方面又贴近人的性灵,这是袁中郎在古典抒情散文方面的贡献。而晚明另一位杰出散文家张岱的散文,更具鲜活灵动的艺术情韵。他的《湖心亭看雪》,以传神生动的量词描写西湖的雪景和人物,展示了山水的生命脉搏,其散文静中有动,冷中有暖,抒情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实乃抒情写景的大家。以上所列举的中国古典抒情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是他们的散文与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中国诗词,共同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文文化”,这种“诗文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诗性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诗、思、史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审美范式。其二是中国古典散文特别推崇崇高和谐,优美雅洁,强调散文的精神性、感情性和心灵性。其三是中国古典散文十分讲究文笔修辞,炼句炼字,以及语言的弹性,所以古典散文基本上都是“美文”。上述几方面正是中国古典散文所特有的内在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对于今天正在进行的当代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当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正处于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能有效提高国民精神和审美感知的审美文化。而中国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正好可以纳入当代文化的审美建构框架中。当前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低俗文化、娱乐文化泛滥,高格调,高品位,既能给人以思想滋养,又能提升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优美文化太少。在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平面文化的同时,人的审美感知日渐迟钝和粗糙,感情和心灵也越来越沙化,正由于优美文化在粗坯文化面前相继沦陷,当代文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审美的介入和支持。笔者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指的是从文化的本质上,认定文化就是审美的。审美既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终点,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旗帜。因为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审美的介入和渗透,则这种文化建设只能停留于方针和政策的显层次上,或者只是一些了无生气、冰冷僵硬的统计学上的数字和建筑物的堆砌组合。而有了审美文化的滋润,文化建设便不仅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而且可以使国民的审美感知变得精致敏感,从而提高他们分辨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的能力,并由此迈向良性健康的审美之途,进入一种安详和谐、宁静澄澈的真善美的境界。而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散文的确可以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其审美上的优势。且不论灿若星河的古典散文,仅就现代散文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不知影响了多少读者,陶冶了多少人的心灵。当代台湾散文家龙应台的《目送》,自2009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短短两年间就重印十多次,累计印数达到五十多万册。《目送》与《背影》一样写的是亲情题材,但因作者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和价值观,加之情思内敛,文字优美,文化与审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散文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地去挖掘散文这一块富矿,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我们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审美文化的建构,同时注重挖掘散文的思想和审美资源,则我们的当代文化建设有可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四、互联网时代的散文价值

第3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关键词: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65-01

我在高三年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时候,我就一直给学生强调,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题型一定会考,而且我还为他们总结了近几年的题型。比如说2011年福建卷《晓至湖上》的第二题是: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2012年福建卷《望江南》的第二题是: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第二题是: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感的,请简要赏析……这类题型都是要求你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而今年2015年福建卷《秋夜纪怀》的第二题是: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这就再一次说明了此类题型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此类题型的结题方法做一个总体的介绍。

首先,关注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比如说欧阳修的《晚泊岳阳》,这首诗的题目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诗人在傍晚十分将船停靠在岳阳城,说明诗人出门在外,行船漂泊,那么思想感情就有可能是思乡之情或者是行路的羁旅之愁亦或者是行船的漂泊之感。如果这首诗是咏物诗的话,比如说《咏梅》,根据这个题目,作者表面上是要赞咏梅花,其实作者是想托此物言志,或表达其高风亮节,或抒发其孤高的精神,或表现其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坚贞。

其次,关注作者。

一般来说,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而无论是由诗人代言还是诗人自己,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比如,说到李白,就想到他望月思乡;说道杜甫,就想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说到陆游,

想到他的爱国情怀。就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第二题,三、四两联所要抒发的就是诗人的爱国情怀。

接着,关注注释。

在做题目的时候,有的时候诗歌的内容看不懂,最聪明而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诗歌的注释,因为有时候注释就已经告诉你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注释③散关:即大散关,此注释一出现,学生应该马上会想到陆游的另外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句曾经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这本书里学过,这是诗人回忆两次抗金胜战,即使已两鬓斑白,扔渴望上战场杀敌,恢复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

再者,关注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生动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这些字都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颔联:“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一句中的归字就写出了诗人归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而后,关注意象。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为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往往饱含诗人的情感。如柳的意象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菊的意象是高洁的品质、淡泊的名利的代名词;满地黄花是愁绪、容颜老去的象征……2007年广东卷林景熙的《溪亭》第一题是: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的?诗人就是通过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和孤灯这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他的凄凉孤寂及因国破家亡的飘泊无依之感的。

再有,关注诗中的典故。

古代的诗人为表达委婉一些,往往喜欢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为了更理直气壮一些,也会借典故来以古喻今;为了使表达简明一些,会用典故这种较少的文字来传递较多的信息。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如杜甫的《发潭州》的颈联“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诗人用典抒情,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再如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中的两句:“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诗人借祖逖中流击楫和谢玄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这两个劝勉南宋当权者,希望他们坚定信念,利用有利形势,长驱千里,扫清河洛,尽收故土,表达了作者必胜的乐观信念。

最后,整体感知。

第4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编 者)

作家档案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和梅西大学英文系教美国小说和现代戏剧。1983年回台湾,此后几年曾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研究员。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辞职。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徐贤修讲座教授。著有《野火集》《龙应台评小说》《孩子你慢慢来》《我的不安》《百年思索》《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多种。在欧洲、中国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作品选读

历史课

龙应台

香港大学的国际招生愈做愈好,来自欧美的学生愈来愈多。有一天,和一群德国学生聊天,刚好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政府试图在教科书里进行所谓“去中国化”,反对者则抗议纷纷。我问这些德国学生:“你们高中的历史课是怎么上的?”

德国的教育权下放到各州自治,因此不同的州会有些差异。但是在七嘴八舌的争相发言里,我发现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教科书并不重要,二是开放式。

如果这一课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那么老师会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读很多第一手资料,譬如俾斯麦首相的演讲原文,要学生从演讲稿中探讨当时普鲁士的外交策略,从而分析普法战争的真正原因。除了了解德国观点,学生还必须知道法国观点,老师可能用电脑放映图片,反映当时法文报纸上的时事讽刺漫画、评论或者画家笔下的巴黎街头。分析战争本身,老师可能出示一张1870年普鲁士的经济发展指标图,用来解释当时的“新科技”──譬如铁路的广泛使用和新制大炮的威力,如何使普鲁士在战场上占了上风。

也就是说,在整个讲课的过程里,教科书非但不是唯一的教材,而且不是核心的教材,甚至可能根本没用到。

第二个特征是开放式的教学。教学的主轴不是让学生去背诵任何已经写进某本书里的叙述或评价,而是要学生尽量从第一手资料里看出端倪,形成自己的判断。如果这一堂课的主题是纳粹,学生可能必须去读当时的报纸、希特勒的演讲、工会的会议记录、专栏作家的评论、纪录片等等,然后在课堂里辩论──纳粹的兴起,究竟是日耳曼的民族性所致,还是《凡尔赛和约》结下的恶果?或者是经济不景气的必然?各种因素都被提出来讨论。至于结论,学生要通过资料的分析和课堂的论辩自己来下。

满头卷发的卢卡斯说:“我们那时就读了托马斯・曼的哥哥亨利希・曼的《臣仆》,因为他就认为德国人有惯性的服从性格。我们在课堂上就此辩论了很久。”

如果主题是1848年的欧洲革命,学生必须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同层面分析革命的起因,然后还要试图去评价这场革命的后果──这究竟是一个失败的革命,如法国的Alesis de Tocqueville所说,“社会顿时撕裂成两半:羡妒的无产阶级和恐惧的有产阶级”;或是一个成功的革命,因为20年后,德国和意大利都统一了,而法国扩大了选举权,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事情的是与非,人物的忠与奸,往往没有定论。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数据的阅读里学习梳理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还常常要作报告,”刚刚来到香港的汉娜说,“一个人讲45分钟,等于教一堂课。”

“你记得讲过什么题目?”

“当然记得,”她说,“因为要做很多准备。我讲过英国的殖民主义。”

在这样的历史教学方式里,教科书的地位,只不过是一个基本的参考数据而已。在众多一手和二手的资料里,包括演讲、漫画、照片、统计图表、新闻报道、学者评论、人物日记和法庭记录等等,教科书只是一个指引,不具任何一锤定音的权威。

开放式的历史教学,着重在训练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面对纷杂的史实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教科书充其量只是路边一个小小指路牌,不是烫了金的《圣经》。

至于考试,他们解释,也不会以教科书为本,而是开放式的题目,都是要你写文章回答的。譬如,“试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或者“试分析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测验的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见解,教科书根本没有答案,也不可依赖。

如果教科书根本不被看作一锤定音的权威,如果课堂中的历史老师有独立见解,又有旁征博引的学问,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不强迫老师和学生把教科书当《圣经》,我们需要那么担心教科书的问题吗?历史教学的真正问题所在恐怕不在教科书,而在教育的心态、制度和方法本身吧。

“可是美国的历史教育比较跟着教科书走,”来自奥地利的约翰在美国读过一年高中,他来,“而且他们的历史课教得很细,不像我们在欧洲,着重在大事件、大历史。”

克里斯说,“那没办法,他们只有两百五十年历史可以谈,所以连什么‘30年代流行时尚’都可以在历史课里讨论一整节。”克里斯也去美国交换过一年。

话题转到美国去了。克里斯接着,“我发现美国人跟欧洲人真的很不一样。譬如说,有一次老师出题,要大家挑选20世纪本国某一重要人物来作报告,结果,你知道吗?有五个人,选的是蝙蝠侠!不可思议,是高三呢!”

大家哄一下笑开了。我忍住笑,说,“如果是你们德国班上做这个题目,大家可能选什么样的人物呢?”

克里斯回答:“阿登瑙尔、希特勒、布莱希特、托马斯・曼或者舒马赫、贝肯・鲍尔什么的,都可能。可绝对不会是米老鼠、蝙蝠侠或超人吧!”

超级链接

五问龙应台

1.请问散文创作对你这位痴迷的文化说梦者,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带着梦想前进时,它是我披荆斩棘的剑、照亮夜路的灯,使我不知畏惧到近乎愚笨地往前走。当我想后退时──现实的尘埃滚滚又常使我想后退想躲藏,它是我留着缝的逃生门、“仿佛若有光”的桃花源,使我宁静,使我从容。写作是一个内在大宇宙,使我可以温润地看待本质上悲苦无常的人生。

2.早年杨牧曾将中国近代散文分为小品、记述、寓言、抒情、议论、说理、杂文七类。如果请你为散文分类,你会如何分?如何看你自己的散文风格?

分类确实很困难,因为被界定为“抒情”体的往往蕴有“说理”,而被认为是“说理”的文章又可以“笔锋常带感情”。以古典散文来说,譬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抒”的是神鬼哭泣的大痛,但是“说”的又是深刻入骨的道理。它究竟是抒情还是说理呢?庄子的“寓言”貌似“抒情”其实在“议论”。在中国的散文传统中,纯粹抒情的──以美文表达意境,属于少数,因为这种表达往往用诗歌更有效;多数,不论是“抒情”体还是“说理”体,其实还是在“说理”,有的选择气势磅薄,有的选择绵密细致。

我自己的散文,可能受今人影响少,得古人影响多。虽然用的是白话文,在风格上其实和古典散文是一脉相传的。在写作的逻辑感和修辞“策略”上,譬如说,我自觉和韩非、和苏轼是心灵相通的。

3.中文文学有十分壮丽的散文传统,西方如英国以培根为代表也发展出一个平易而不平淡的散文传统。散文体裁多样、笔锋各异,请问能否举出几位你欣赏的散文大家?

在中文作家里我欣赏韩非的冷峻,庄子的放肆,柳宗元的内敛,苏轼的舒展,张岱的清澈。外文作家里我觉得柏拉图才气纵横,尼采的文字有性格魅力,写《湖滨散记》的梭罗用文字创意境的本事很高。活着的作家里我欣赏德国的Enzensberger(恩岑斯伯格),可惜中文读者不太认识他。

4.请谈谈你的散文创作观,有何古典理念?有何现代精神?

我写批评文章的时候,有几个“坚持”,第一是事实的掌握尽量完备,批评绝不超过事实范围,也就是以事实论断,但不做动机揣测。第二是对自己存疑,保留一个空间:会不会有一个我看不见的死角呢?第三是我自己必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我所高举的道德标准,必须是我自己做得到的,也就是言行的一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都是高标准。一个人往往要被测试了,被诱惑了,才知道自己的品格真正是什么。

这些原则我当然不见得做得到,但它至少是我在暗示中检验自己的标准。我常觉得,写虚构文类(譬如小说)的作者,是可以言行不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是个委琐不堪的人,但是写杂文的作者不可以。

至于比较广义的散文,我觉得人们有两个误解,一个是以为说理的文章把道理说出来就好,另一个是以为抒情的文章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前者忽视了散文对文字这门艺术的要求,后者忽视了散文对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

议论文章要成为散文,不能只有精辟的论点,见人之所未见,它一定要有文学的标准:逻辑的缜密、字句的精准通畅、结构的呼应关系、气势的拿捏、典故或意象的运用等等,也就是说整体文字的魅力,才是灵魂所在。再好的思想如果没有精炼的文字载体,亦即文采,也进不了散文的领域。

至于抒情文章,我没见过好的抒情文章是没有“洞见”的──让读者看见他之前看不见的东西:一阵美的悸动,一个瞬间的顿悟,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一个刹那间的发现。好的抒情散文绝不只是浮面的美文,它以作者感情或思想的深刻为读者带来“发现”,《赤壁赋》如此,《春夜宴桃李园序》也如此。

5.请谈谈你的生活美学,什么是你心中永恒的意象,什么是你渴望的探索?

40岁的时候,发现自己不懂历史;不懂得历史,怎么可能懂得现在?于是我开始探索历史,想从历史那个巨大的坐标里找到自己渺小的位置,张大了眼睛想看清楚。

51岁的时候,父亲过世,第一次经验至亲的人的死亡。我发现自己不懂死亡;不懂得死亡,怎么可能懂得生命?我才发现,面对深不可测的死亡,连一万年的历史也不过是一粒星尘。

第5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关键词:吴贻弓 电影艺术 民族审美特征 艺术手法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复兴时代,中国电影第四代的悄然崛起和第五代的横空出世,将一种来自西方的现代艺术镌刻在中国文化艺术的丰碑上。像其他种类的中国艺术一样,中国电影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继承了民族审美经验与传统艺术的精华,逐渐形成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电影艺术的民族特色,又称电影艺术的民族性,指的是体现在电影作品中的民族生活特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形式所形成的特色,它是一个民族电影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电影艺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在内容方面,更表现在艺术形式和审美风格上。例如美国西部片是极富美国特色的类型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则具有法国的民族特色。而中国新时期电影,深深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富有深刻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在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方面,注重从我国传统艺术美学中吸取养分,体现了比较鲜明的民族特征。

1980年的《巴山夜雨》和1982年的《城南旧事》接踵而出,是中国新时期电影叙事革命的两声春雷,不仅将吴贻弓推向了中国电影的前台,更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电影时代,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传统电影的束缚,开始迈向现代电影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第四代登上历史舞台之际,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正处于一片茫然。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张暖忻与理论家李陀1979年在《电影艺术》杂志发表《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①,历史性地成为第四代电影人的艺术宣言,该文从理论上阐明了电影语言革新的必要性,为当时电影在艺术上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于是,从1979年的《小花》和《苦恼人的笑》开始,之后相继出现了张暖忻的《沙鸥》与《青春祭》、吴贻弓的《城南旧事》、胡炳榴的《乡音》、吴天明的《老井》等一大批出色作品,为当时的影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吴贻弓进入新时期后重执导筒即身处这样一个艺术大变革时期,他在努力实现“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同时,深受民族传统艺术熏陶,其电影作品渗透出浓厚的民族艺术传统和风格特征。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的电影作品重视个人情感表现和道德话语呈现,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美学和现代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审美特征。

自196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到1997年,吴贻弓一共执导了15部影片。他的影片数量并不庞大,虽然题材内容堪称多样,但是艺术取向和审美风格比较一致。从题材内容方面来看,1979年的短片《我们的小花猫》是“”后重返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初试之作,通过描述老教授、孩子康康与小花猫的细腻故事,将人与物的遭遇相结合来表现知识分子的命运;1980年的《巴山夜雨》由吴永刚任总导演,吴贻弓任执导导演,以温情和诗意控诉“”,是新时期反思电影的代表作之一;1982年的《城南旧事》以散文化叙事塑造老北京形象,抒发“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是中国式散文电影的杰作;1984年的《姐姐》记录荒原大漠和生存绝境,其主题构思和空间造型都极具实验意味,但是由于创作条件的限制以致艺术上并不很成功;1985年的《流亡大学》表现颠沛流离的知识分子的战地流亡经历,显得中规中矩;1987年的《少爷的磨难》尝试喜剧风格,只具有类型突破的意义。吴贻弓的三部后期作品――1990年的《月随人归》、1991年的《阙里人家》和1997年的《海之魂》,大体上都属于“主旋律电影”,虽然加重了情节和故事,但依然像前期作品一样注重意境和民族传统韵味。尤其是《阙里人家》对民族传统文化心脏――曲阜孔庙的形象展现,体现出吴贻弓一贯具有的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和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其发展历程漫长,具体来说,吴贻弓电影的民族审美特征表现如下:

第一,借鉴中国美学强调美与善统一的思想,注重电影艺术的审美韵味与人道精神的统一。《巴山夜雨》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里展现数位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和受伤的心扉。影片如同许多刚刚走出“”阴影的文艺作品一样,主要以知识分子的苦难象征民族的苦难。但是片中没有一个坏人,虽然抨击罪恶却十分温暖,它通过大量中近景运用、情绪镜头的反复出现以及象征物象的数次特写,酿造了深邃和隽永的艺术格调,从中可以看出“美”与“善”统一的审美思想。又如《城南旧事》,以小英子探看的眼睛穿起了三个零散的情节段落,她的目光充满了善意与悲悯――在常人眼中的疯子和小偷身上,她感到了人间的至情至爱。而这种浓厚的人间温情和人道精神与由人、景、光、声、色所组成的优美画面和诗意韵味高妙融合,成就了一部情感浓郁、形式恬淡、风格简约的散文电影。

第二,借鉴中国美学的概念和范畴,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中国传统美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概念、范畴,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如情景交融、意境、意象、虚实相生、含蓄美等。吴贻弓从小就浸染在民族传统文艺中,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传统审美思想,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吴贻弓电影多借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营造出具有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意境。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②在《人间词话》中又指出:“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③由此可以看出,景与情是意境的主要内容,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影片《巴山夜雨》借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意境,以“夜雨”和“却话”作为影像叙事的基调和色彩,没有紧张曲折的情节纠葛与浓墨重彩的复杂性格,只有一艘客轮、一间舱房和一群失意落寞的船客。影片大量运用中近景镜头和情绪段落的衔接,优美的三峡风光与人物形象和谐对应,平实恬淡而意境深远。《城南旧事》借用古典诗词分阕方法,将情节系统划分成三段,非常吻合儿童记忆的心理特点,即不连贯与片段式的,一个个人物的遭际,像流星和过客一般,在小英子的生活中出现了又消失,流淌出淡淡的凄凉意蕴。影片精心编织出了诗意的世界,儿童眼中所见所感与“骊歌”的旋律相交融,在朴素中执著地表达着怀旧与乡愁,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第三,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充分吸收和消化各门传统艺术的创作经验,丰富现代电影的艺术手段。

首先,吴贻弓电影艺术受到古典戏曲的浸润,追求写意与神似的原则。古典戏曲艺术重写意、求神似,吴贻弓对此是仰慕而倾心的,由此,他大胆地用情绪来组合电影元素,以人物的主观情绪和情感作为电影生成的基本出发点,这如同戏曲艺术“景随人移”的表现手法。以情绪来衬托影片的哲理与意蕴,虽有一个个情节在游动,但只是情绪的“审美物象”,形成了“形散神不散”的艺术风貌,因此可称之为“散文电影”。《城南旧事》就是以儿童的情绪,来串联和演绎一种带着“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艺术故事,并以此统率了三段互不关联的情节板块,秀贞、妞儿、小偷、宋妈也在这样一种情绪和感受中被照亮了,而且一些情节也写意化了,妞儿母女相会到底是真是假,只有留待观众的审美想象了。

其次,电影借鉴并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吴贻弓拍摄影片好用“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④的白描手法,捕捉人物心灵深处的真实冲突,因而在色彩和影调的处理上,对淡雅灵逸的中国写意山水画情有独钟。《城南旧事》以灰色、褐色为主调,灰暗中带有点点亮色,比如风沙迷漫中偶露着红枫、嫩绿等有着生气的色彩,偶尔穿插着些许跳跃流动的辅助色彩,比如孩子身上的衣裳亮色、庙会上民间玩具与装饰品的斑斓色彩,以此寓意着当时的社会黑暗中,仍有不灭的美好心灵,视觉构图宛如一幅冷色调的水彩画。又如《姐姐》里长城上空冉冉升起的太阳,《流亡大学》里最后欢呼跳跃的全景,《阙里人家》中望父台父子的远望,等等,都达到了一种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

再次,电影频繁运用重复手法,这是对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借鉴。“重复”又称复沓、重言、重辞、重章,是古典诗歌经常运用的抒情手法。重复手法的运用,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节奏感,抒发强烈的感情。吴贻弓在《城南旧事》中对重复手法进行了“极致”的运用,使影片在整体艺术效果上产生了重叠复沓的形式美,具有“复调”的审美韵味。《城南旧事》中艺术的重复包括景的重复、音乐音响的重复、节奏的重复、叙述上的重复等,各种细节和场景以及音乐的重复累积逐渐蕴蓄了丰富的情感力量,对于人物塑造和情感抒发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音乐的重复,影片中8段音乐有7段都是“骊歌”的旋律,不仅是一种听觉的重复,更是情感和节奏的重复,只不过演奏的乐器稍微变化了一下。由李叔同填词的“骊歌”倾诉着哀哀的离别之情,曾经风行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其表达的迷惘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青少年的感伤心绪,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骊歌”的一次次奏响,将原本零散的故事和细节段落进行了“情绪”上的连缀和贯穿,使得影片的结构变得更为圆满了。

与此前中国电影的第三代和之后的第五代不一样,第四代导演以抒情作为其艺术突破口,既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审美经验,又从民族传统艺术包括诗歌、绘画和戏曲中吸取了大量的艺术精华,借以拓展电影艺术发展道路,导演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情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彰显。第四代电影人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传统抒情手段和艺术表现原则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正如学者冯果指出:“把西方现代电影语言和中国古典诗词抒情手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第四代’电影人独特的‘抒情电影’语言。”⑤吴贻弓在《城南旧事》导演总结中,自称这种“抒情电影”为“散文式电影”⑥。散文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种重要影片形态,主要指的是第四代导演的一部分具有纪实美学和散文诗情的影片。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电影是散文化形态占主导地位的电影,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突破了传统戏剧式电影而进入现代电影的范畴,从而与世界电影趋向一致。比如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胡炳榴导演的《乡情》、《乡音》与《乡民》三部曲,凌子风导演的《边城》,郭宝昌导演的《雾界》以及张暖忻导演的《青春祭》等。这种散文式电影突出情感传递、淡化情节故事、削弱因果联系、追求散点式叙述,尽量按照生活的自然流程和真实的时间关系来结构影片,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从容细致地抒感,另一方面又充分地表达了人道主义精神。民族传统艺术精神在这一批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彰显。

当然,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精神对后代艺术家的深刻影响,决不仅仅表现在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段的层面上,还有许多属于精神内涵层面的范畴。对于艺术而言,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吴贻弓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借鉴和继承,不只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写意传神的美学传统,不只是追求空灵与虚静的意境和韵味,而是在整体上表现了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特征。

注 释:

①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③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④鲁迅:《作文秘诀》,《鲁迅杂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⑤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⑥吴贻弓:《对“散文式电影”的探求》,《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三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第6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关键词:散文 大学语文教学 鉴赏

散文作为以“情”为中心展开的文体,独具这一说教功能。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更能引领充满朝气的新一代走向光明的生活。那么如何更好地读懂散文,本文将谈一谈散文的鉴赏方法,望能为语文教学出一点力。

一.散文的概念和起源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二.散文鉴赏方法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散文,主要是指文学散文。谈到的鉴赏方法也主要是我们教学中常接触到的文学散文的鉴赏方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仔细体味里面所饱含的作者的情感。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抓住“文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乃至一景一物。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地阅读,慢慢地思索,才可以察觉。因此,凡是有“文眼”的散文我们可以以此为线索去鉴赏散文。

2.读散文要善于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叙述,对某种事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使之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有的思想比较集中,情感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讳,这就要需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如何才能使得我们透过丰富的材料和内容从而抓住文章的主旨呢?这就必须先清理作品的材料,把握文章的结构和线索。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的表达技巧,体会散文的情感,领会文章的神韵。

散文中表现手法很多,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另外,散文重在抒情,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其中寓情于物、景中间接抒感的居多,因此,我们要具体感受到其中所寄寓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就需要对作者精心刻画的事物作深入体会,把握文章的主旨。

4.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多。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清新明快、亲切感人,生动凝练,自由灵活。要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需要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反复体味,随处玩味佳语美句的妙处,从中领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不同的散文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自然淳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这些语句朴素无华,简单的语言中吐露出作者对当年的怀念。有的幽怨而无奈如:《匆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一字一句中流露着作者对时间匆匆而过的无奈,充满着幽怨与叹息。这些不同风格的语言,我们只有在默读、精读中慢慢品味、欣赏,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精髓,汲取文章的精华。

第7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关键词:古典诗歌 知识 赏析

一、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我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陌上桑》里“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到《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从《龟虽寿》里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到《饮酒》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李白的《将进酒》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白居易《长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李清照《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席慕容《乡愁》诗中“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走过了漫漫长夜,诗的光芒穿越了千秋万代,闪耀在我们华夏儿女的内心深处,成为我们遥寄情思的一方星空。难怪孔圣人说:“不学诗,无以言。”让我们来低吟诗篇,细品其味,举起传承这一瑰奇文化的火把。

二、古典诗歌知识

诗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形象、充沛的感情、精练的语言、特有的形式和和谐的韵律的文学体裁。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词和曲。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古诗(《观刈麦》)和乐府诗(《陌上桑》)。近体诗分律师(《春望》)和绝句(《泊秦淮》)。词有牌名词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分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曲也有牌名与曲名,分散曲和戏曲。散曲包括小令(《天净沙・秋思》)、套曲(也叫套数或散套)。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有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诗人的生命,诗歌的灵魂。诗人在创作时,他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以想象为中介融合成诗歌形象,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诗人为了创造这种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常常把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并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诗的语言是精练的、形象的,音调是和谐的,节奏是鲜明的。在诗歌的语言上,我国古人是最呕心沥血的,大家熟悉的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确定。“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足见其用心良苦。

三、古典诗歌赏析

综上所述诗的内涵,我们可以概括为诗的内容和诗的艺术两部分。内容包括诗象、诗境、诗情,艺术包括语言和方法。赏析时我们便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入手。理解内容应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由诗象到诗境诗情的过程。理解表层含义要抓住含义和句子。词语首先要看语境义。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就生动而形象的描绘了杏花盛开时成团成簇的盛况及蜂飞蝶舞的繁忙景象,“闹”有充盈、盎然的意思。还要注意用典。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吐露希冀援引的心情。句子要理清结构。因诗歌语言力求凝练,有时还要对仗、押韵,因此有省略跳跃或者倒置现象。理清语境义要把上下文中有关词语联系起来理解,还要联系作者和所写事件的背景。

诗的艺术包括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诗的语言要精练、含蓄,同时又具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精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含蓄也就是说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一样直露,它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但绝不是像朦胧诗一样,使人不知所云,颇费猜测,而是事清景明情真,只不过不是裸表明而已。诗的艺术手法包括抒情方式、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寓情于景、情景相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寓情于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貌似叙事,实则抒发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写作手法常见的有动静结合,如“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有虚实相生,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有情景交融,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有以小见大,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修辞手法运用灵活多样,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拟人又对偶;“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对偶;“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设问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对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比喻;《诗经》里的赋比兴、排比、反复等手法,都大大丰富了诗的意境,活跃了诗的语言。

第8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其实你很熟悉它们的名字,但是你未必细细检阅过;

其实你很清楚它们于你人生的意义,但是你总是本能地拒绝;

其实你很希望能与它们更亲密地接触,但是你问自己:

――该从哪里开始呢?

本期我们的“经典名作回溯之旅(上)”将与你一起领略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九处胜景。让我们重新回到这些曾经在你的阅读旅程中一闪而过的经典小站,以你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深入发掘它们的存在价值……

诗经――先秦历史散文――楚辞――汉代散文――汉、南北朝东府民歌――唐诗――宋词――明代章回小说――清代短篇、长篇小说

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儒家“六艺”(又称“六经”,“五经”之外另加《乐经》)之一。以关注现实的热情、积极的人生态度铸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风雅”精神;赋比兴的运用,是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

经典品读:《诗经》中的“兴”除了用在一首或一章诗的开头起发端作用外,还具有引起联想、比喻、寓意、象征、渲染、烘托等多种微妙的意味。我们现在往往将“比兴”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指的是一种字面或诗面的意义与作者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之间不一致的现象,深具含蓄、蕴藉的效果。

读写指导:要善于从比兴手法入手,宜先借助好的注本,理解诗歌的含义,然后反复诵读,可先读“风”“小雅”。《关雎》《蒹葭》《静女》《采薇》等名篇建议背诵。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一些经典名句,有利于提高文章的文化品位。

推荐书目:《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叙事、写人。以《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为编年体历史著作)、《战国策》(记谋士说客的言辞,属“杂史”)为杰出代表。

经典品读:《左传》被称为“叙事之最”,与《春秋》大事记式的记录不同,它具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战争场面的描述历来为人称道。《战国策》的辞令之美和雄辩的风格,别具魅力,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

读写指导:《左传》善于叙事,《战国策》长于辞令。高中课本所选的《曹刿论战》《郑伯克段于鄢》等均为其中的名篇,请同学们分别感受它们具体生动、剪裁恰当、详略有致的叙事手法和谈锋矫健、铺陈夸张、文笔酣畅的辞令特点,并尝试应用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

推荐书目:《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战国策选讲》刘忆萱中国青年出版社

《楚辞》

楚辞是形成于战国后期南方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其创作的代表人物是屈原。

经典品读:《楚辞》是作家自觉创作的开始,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种种自然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寄托了自身的思想感情,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其多用大篇幅铺陈华美艳丽的词藻,打破了四言句为主、尚简短朴素的《诗经》体制,创造出句式灵活、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

读写指导:《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它充分表现了光辉、厚实、刚健的爱国之忱,倾吐了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和报国无门的极端痛苦,表现了诗人坚持操守的伟大人格和“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诗人反复强调“好修”和美德,歌颂美善与高洁,鄙视丑恶与污浊,用芳草香花比喻真、善、美,以恶木臭草比喻假、恶、丑,表现了诗人崇尚高洁、鄙视流俗的性格。大胆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启发。

推荐节目:《楚辞选》马茂原人民文学出版社

汉代散文

汉代散文继承了先秦散文质朴典雅的风格,成为后代“古文运动”推崇的典范。它最突出的成就是政论与史传,其中以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为代表,分别开创了纪传体通史和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

经典品读:汉散文一无旁依,率性自然。说理叙事直露,能别出心裁,振笔直书,都是有为而作,言之有物。《史记》人物传记以写单个人为主,《汉书》则把一个家族的加以集中。《史记》寄慨遥深,史识亦高;《汉书》于人于事,虽有褒贬,却少寄托,但相对地增加了学术事迹,把文化学术纳入历史视野,坚守儒家思想正统,更加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体现了“官史”的特色。《史记》笔法灵动,为文疏宕多变;《汉书》笔法精细,规矩谨严。

读写指导:《史记》的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司马迁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其中,融注了深情和感慨。用“互见法”来写人物,清醒客观,有血有肉,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建议同学们结合《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将“学术史”和“心灵史”共览――感受“欲死不能”者同“行将就死”者的心灵对话,体会作者的生之恋和死之痛。传记中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可以作为同学们练笔时细节描写的样本。

推荐节目:《史记选》王伯祥人民文学出版社

《汉书选》顾廷龙王熙画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汉、南北朝东府民歌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魏晋以后也用来指称乐府演唱的诗歌。

经典品读:乐府民歌深入表现现实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感情激烈而直露,叙事性强,打破了《诗经》的四言为主和楚辞的杂言为主的形式,整齐的五言体至此越来越占优势。其中汉朝乐府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已选入中学课本。南朝民歌代表作为《西洲曲》,这首闺情诗情感细腻,余味无穷,代表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读写指导:学习汉乐府,要注重分析它的叙事因素,理清诗歌情节的发展脉络,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发展的作用。某些具有很强叙事性的抒情诗,就应体会以富有特征的生活片断来即事即景进行抒情的手法。要注重分析叙事作品中的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和表现作品主题所起的作用。乐府民歌中铺陈的写法尤可作为作文中场面描写的借鉴。

推荐书目:《乐府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诗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流派众多,高中同学必须掌握的包括:早期的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盛唐时以诗仙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诗圣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等。唐诗发展到中唐,出现了孟郊、李贺两位大师;而晚唐代表诗人杜牧、李商隐的许多作品也广为后人称道。

经典品读:唐诗是唐代社会生活的文学记录。作者之广泛,题材之丰厚,风格之纷繁,名家之众多,数量之浩繁,质量之精美,无与伦比。鲁迅先生甚至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

读写指导:学习山水诗,要着重体会诗人对于隐居生活与自然景物简淡幽雅、清空闲远的表现风格。对边塞诗则要重点感受诗人对边塞风光与边地风俗,军旅生活与战地见闻的独特表达,以及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情绪和奇肆壮伟的写作风格。读李白的诗,要体会诗人对于生命由衷的欣悦,独一无二的人格勇气,以及那种充沛浑厚的天地罡气和解衣磅礴的文化元气,浑然天成、毫无匠气、不事雕琢的诗才。同时对比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海纳百川的才学所造就出的“体大思精而格浑”的诗风,沉郁顿挫、旷达倔强的境界,深入感念他悲凉的心境与不屈的性情。而学习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则应将重点放在体会诗人如何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的技巧。通过读诗,学习做人、作文的情操和韵致。

推荐节目:《唐诗别载》沈德潜 商务印书馆

宋词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曾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词的形成在唐代,兴盛则在宋代。

经典品读:同学们学习宋词,必须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各自的代表词人和代表作品。宋词中的豪放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多直抒胸臆,豪情十足,运用典故,怀古伤今,往往意象宏大,境界开阔壮美。而婉约词则多写离愁别绪,春花秋月,词情蕴藉,委婉动人。

读写指导: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以诗为词”,把词改造成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改革了词风。苏词境界开阔健朗,格调清超豪迈。而同属一派的辛弃疾词则多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长于用细节表现内心激愤,用典故抒写感情,以慷慨激昂、悲壮沉郁为基调。相对之,婉约女词人李清照前期词以表现悠闲、风雅的情致为主,到了后期则多为表现凄凉孤寂的心境。同学们要注意区分词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词风的变迁,注意感受女词人铺叙细腻、曲尽其形、委婉含蓄的婉约词风。通过宋词的学习,重点领悟写作时在氛围创设、意境营造上的各种表现方法。

推荐节目:《宋词选注》钱锤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明代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章回小说的体例至明末正式形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具三大方面。

经典品读:明代章回小说需掌握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怪小说三大类。其中历史演义,以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题材为基干,敷衍成完整的故事。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故事虚多于实。神怪小说以神魔鬼怪为主要题材,编织神怪形象并将之系统化。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有片断选入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

读写指导:《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描绘,结构宏伟壮阔,是一种对历史全景式的反映。《水浒传》的基本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宋江这一具有复杂性格,充满深刻历史悲剧精神的形象来体现的,一百零八将在环境与情节中的描写刻画也都达到了个性化的程度。《西游记》带有一定童话文学的色彩,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等神话人物形象,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神魔世界迷人的魅力;幽默诙谐的风格,散韵相间的语言可供同学们在尝试小小说写作时借鉴。

推荐节目:《毛宗纲评三国演义》齐鲁书社

《金圣叹评水浒传》北京燕山出版社

《评点西游记》李卓吾黄周星山东文艺出版社

清代短篇、长篇小说

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短篇小说循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条线发展而来,长篇小说则在继承了明章回小说的优良传统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经典品读:清代小说中文人的个人创作占很大比重,作家多从平凡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反映现实社会和时代特点。其中《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蒲松龄以虚幻之笔,通过神鬼狐妖画苍生,画尽人间百态图。《儒林外史》则是明清知识分子精神现象的解剖图谱,是具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对自身精神文化的深刻反思。《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象征,它既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总结,又是中国新文学的发端。鲁迅说:“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读写指导:《聊斋志异》写非常之人、非常之物和非常之事,谈狐说鬼,充满人文关怀,用超现实的手法,来折射现实世界。《儒林外史》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觉得“人”比“官”更加可贵,人格比富贵更加可贵。作者吴敬梓以“皮里阳秋”的笔法,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义,用近乎淡泊的笔调,表现极深刻的思想,用极其平静的语气,道出震撼人心的巨大悲痛。而《红楼梦》淋漓尽致地抒写了青春的飞扬以及它的毁灭或丧失,字里行间荡漾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热烈的少年情怀,宝、黛、钗的爱情和人生悲剧具有一种超越时代、地域和阶级的必然性和永恒性。人物对话,千载之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在写人作文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写人的本色化、细节化,《红楼梦》《儒林外史》是我们应该时时凭借的高山。

推荐书目:《儒林外史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东方出版社

《马瑞芳揭秘》马瑞芳东方出版社

第9篇:经典抒情散文范文

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 request very explicit subject, refines the good communication the subject, usually is the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 key. This needs to analyze the fact thoroughly the characteristic, understood occurs background and spirit of the age. Communication writing characteristic: Including novel, iconicity, commentary; In communication writing four kind of classifications: Character communication, event communication, work directory, style communication.

关键词:通讯写作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 风貌通讯

Key words:The communication writes character communication event communication work directory style communication

通讯,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通讯报道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或一件事有联系的几个侧面。它要求在描绘与叙述相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新闻事实的现场与人物,较充分地表现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影响,较形象地表现其内在规律,并取得使人如临其境、如经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特殊新闻效果。

通讯和其它新闻体裁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新闻性。通讯是一种报道性的新闻文体,它与文学创作、历史故事的区别之一,是它的内容具有新闻性。即,它所报道的人应该 是新闻人物,所报道的事应该是新闻事件;它必须真实可靠,强调时效性。如果报道人物,人物要有时代感;表现人物时代精神的材料,不仅要典型、合乎逻辑,而且要生动、形象、具体;要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基础与思想境界。如果报道某一事件,这一事件应具有新闻性、政治性、时效性、生动性合一的特点,看它有无普遍的、典型的或较深刻的教育意义。有些事看起来“热闹”,但并不具备上述特点,因此,没有写的必要。

二是形象性。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求用形象说话。人物通讯要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行动与思想,表现时代的脉搏,展现人才辈出的时代画卷,用活生生的人物及其行动,再现特定形象与现实生活,从而感染和激励读者。事件通讯要有与事件有关的人物群像,风貌通讯则要有活灵活现的景物形象,真正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三是评论性。通讯不仅记叙事实,还可以通过议论、抒情的手法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彩。当然,并非写通讯都要有议论和抒情,这要根据题材而定。有些通讯如工作通讯与工作研究等其容纳量较大,内涵丰富深刻,除了一般地叙述事实,还需要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意义、深化其主题。通讯中的议论与评论文章不同,它是精彩事实的升华,全篇乃以记叙为主。通讯中的抒情与散文也有区别,散文中的抒情以抒发作者的情怀为主,而通讯中的抒情则是缘事而发,多是高潮和感人之处的点睛之笔。

通讯写作中的四种分类:

(一)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指以反映人物活动及其思想为对象的通讯。常用的结构方法有:

1、传记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人物的成长过程,或把人物的成长过程或经历分为几个阶段,然后把每个阶段中的典型性强的事例组织起来。

2、故事组合式。它是以典型性强、故事性强的事例为结构单位,有的只选取人物成长过程或成熟后的二、三件事动笔,通过二、三事来透视一个人物的个性、思想、品德,如《万里长征不停步――记老红军甘祖昌二、三事》就是一例。有的则将人物的事例先行分类,将相近的或按品德、思想的各个侧面、各种表现来分类组合。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的结构,也叫分类组合法。

3、主题组合式。完全突破时空和事例分类的一般限制,按事物的内部的逻辑性,按主题的表现、展开以及进一步开拓的顺序来组织材料。

4、缘事显人式。即通过事情或工作进展本身来显示人物。

5、群像组塑式。强调在一定的画面下,用一个个特写镜头再现人物,全篇有如一组一组的塑像。它可以用于一个人若干典型镜头的有机连缀,也可以用于“群像”的“雕塑”。

6、印象式。即印象记的结构法。它是随着访问的深入和对人物感觉、认识的层次而逐步展现人物的。这种形式,可以有环境、气氛、心理、对话的描写。

7、小故事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波。

另外,还有特写式、速写式等结构方法。

(二)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重在记事,以形象地、相对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其影响及意义为已任;也可以把全过程压缩成概括性的叙述,还可以把事件中的某个片断作突出的描绘。

(三)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通过典型事实来反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反映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和尚未解决的各种问题,对一些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采访札记》、《记者来信》,都是工作通讯的一种新的变通形式。它在取材、写法、叙事口吻上,都有着更大的灵活性,笔法也较自由。

(四)风貌通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