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政治思想表现情况精选(九篇)

政治思想表现情况

第1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论文摘要:提高实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师的教学技能的优劣对于教学实效有关键的意义。为了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与教学实效的内在联系,课题组对江西部分高校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能实效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教学技能运用水平与学生的满意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提高实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是决定教学实效的主导因素。然而,有的大学教师好像不太讲究教学技能: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从上课讲到下课。现在强调运用多媒体,有的教师就用多媒体演示代替一切教学行为,教师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员和解说员。这种不讲技能的教学很难讲有多大的效果。当然,强调教学技能并不是要使学生只“注重教师的课堂技巧、语言艺术和媒体手段的感觉效果,而不关心教学内容的深浅和多寡”,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教学的内容信息。为了摸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相关措施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尽快达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的要求,我们对江西部分高校进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能运用状况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问卷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技能运用的相关问题设计了相应的20道题目,分为5个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教学效果的情况;教师教学技能运用状况:教师的教学态度状况。这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江西地区的五所高校在校学生,发出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通过调查,我们力图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技能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改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供参考。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

(1)最喜爱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根据“按喜好程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排序”的首选项统计,“05方案”的五门课排序情况如下:排在首位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07%;第二位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3.67%;排在第三位的是《形势与政策》,15.12%;第四位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9年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69%j排在末位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4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首位排序与国内的一些相关调查基本吻合,说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注重实用性。

(2)大多数学生对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持积极态度

在“您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否必要”问题上,20.7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56.6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两项相加为77.42%;在回答“你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可行”时,7.86%的学生认为“非常可行”,55.44%的学生认为可行.两者相加为63.30%;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您今后发展是否有帮助”的问题,有10.4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68.5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两者相加为79.03%。这表明我国大学生思想意识方面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主体基础。

2.学生课堂表现情况

(1)积极主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心态比较普遍在回答“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题目的选择结果上,普遍反映了大学生积极主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愿望。如表1所示:

a选项态度坚决,毋庸置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中坚:b选项显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大部分大学生的需求,两项相加为77.62。c、d两项虽然认识不如a、b选项清晰,但态度还是积极的。从选项的性质来看,e选项是被动的态度.但数量少,不足以对课堂教学造成太大的负性影响。

(2)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对内容不感兴趣

大学生逃课的现象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逃课的重灾区,个别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逃课率在4o%上下.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有的研究者通过调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约为8%,这比较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逃课的原因,有两项值得注意,一是“对内容不感兴趣”,占54.64%。二是“与专业关系不大”,占l8.75%,两者相加为73.39%,见表2。

表2中的b选项和d选项所指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反映了部分学生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思潮的影响较大,其次要求教师在展示课程内容时要尽量贴近当代青年的思想发展的需要。表2反映的只是显性逃课的数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还存在一些学生上课不听课,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的隐性逃课的现象,这两种逃课情况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3.教师教学技能运用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学技能的涵义有多种解释,简单地说,教学技能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现课程目标而主动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如导入、展开、提问、板书、讨论、案例教学等等。

(1)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教学相关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如课程内容的性质。与学生思想需求贴近的,趣味性强一点的,学生就爱听,效果就会好些,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有如教师的形象气质、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认知态度、班级人数规模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表3反映了学生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首选项分布情况。

表3反映。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首选项达46.57%。超过课程内容的性质的选项得分26.01%近一倍,证明教师的教学技能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技能组合有多样化的趋势

教学技能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着重点有所不同,中小学偏重基本技能型的,着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以保证自始至终地掌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更需要以深化课程内容为目的的组合型技能。通过表5,我们看到,超过半数的课堂上出现了三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组合,表明教学技能多样化已经成为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追求。教学技能的多样化丰富了课堂文化,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3)学生欢迎的技能组合呈多元化

对于“您对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技能组合是否满意”的问题。学生的回答结果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个问题的选项采用5级等距量表的形式,对应表5的选项值,列出每项上的学生满意度的分布,加权值依次为“2;1;0;一1;一2”。结果见表5。

表6的结果表明了三个问题:①a项加权合计平均分为一0.25分,说明传统的单一讲授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②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数量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说明学生欢迎技能组合的多元化。③e选项得分情况原因不明。从表5的选项人数看,目前在课堂上出现7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情况为数不多,根据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数量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e项的满意度应该最高。但根据表6的统计,e项的加权合计平均分低于c选项和d选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学生的误选。实际并没有出现过7种以上的技能组合运用的情况;二是教师功力不足,多种技能组合运用还在尝试阶段,收效还不高。

三、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渐对外开放,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在影响社会风气的同时,也波及到正在成长期,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还有一些颓废落后的人生观——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也滋生开来。像流感病毒一样四处弥漫,伺机“暗算”疏于防范的大学生。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制度性资源保障。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重点要解决好三个方面对教学的影响:教学课程内容、学生的认识态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态度是事先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支配教学的效果。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态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人忽视了教学技能的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而言,教学的压力来自教材和学生,但通过教学技能的积极运作,能够深化教材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被动局面,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次调查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积极运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1.深入备课,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对于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重复问题,二是与现实距离问题。根据本次调查中“按喜好程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排序”的首选项统计结果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与现实性相关。实际上,从05方案的教材采用以来,基本上是逐年修订,上述两个问题也得到了相当的改进。但同时上述两个问题也有其存在的客观性:教材之间有些内容的交叉重复是由于各自的完整性要求;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比较成熟的教材,恐怕都要考虑这些要求。如果是端着书本照本宣科.或者是哪里下载一个课件,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教师能够深入备课,通过精读教材,抓住重点、吃透难点;联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采集翔实的例证材料:教学过程的计划布局合理、选用方法得当,就能把教材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

2.灵活运用多种的技能手段.吸引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上课的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在本次调查中,在“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的选项分布中,选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为50.6o%.说明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对上课的目标不甚明了。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在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由此而造成的大学生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果。首先必须使学生愿意留在课堂,其次是认真上课,再者是学有所获。要做到这些,不仅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技能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表5的反映,有50.21%的教师运用了5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的组合.他们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运用教学技能组合少的教师。大学生参与意识较强,根据课程的内容的特点选用一些组合型的技能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2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教学效果

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水平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调研通过对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纸质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南京邮电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对促进其他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提升也有助益。

1 调研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研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的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2013年12月26至12月28日,对南京邮电大学学生采取年级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主体上,主要以大一和大二为主,辅之以少部分大三学生。问卷取样时,兼顾学科、专业和性别等因素。总计发放问卷382份,回收376份,无效问卷4份,有效率97%。

调查问卷的设计比较全面,总计24个问题(23个选择题以及1个手写建议题)。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对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状况、参与思政课的现实情况、对于思政课教学的评价以及建议等方面。本次纸质调查问卷的样本分布状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教学状况良好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状况是良好的。他们都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84%对高校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表示认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价值,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行的”;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表现来看,88%的大学生能够听讲;从大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的统计结果看,真正想来上课的达到了55%,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并真正想学到东西。

2.2 整体评价较为满意

在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高达91%的学生“对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总体印象”比较满意,只有2%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显然,我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总体是良好的,被绝大多数学生所认可。调查还表明,63%的学生对思政论课“感兴趣”。关于教学方式,76%的学生认为“还好,不过需要适当的改变”。令人关注的是,思政课教师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倍受学生欢迎。实际上,适度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是大学生是受大学生支持的。7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为人师表,方法恰当,很受学生欢迎”。由于问卷调查是无记名的,因而学生填写的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些都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巩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也是畅通的。

2.3 存在的问题

从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造成逃课的主要原因并非老师讲得不好,但是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以及课程内容的不感兴趣。这一情况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相关措施加以扭转。其中,10%的学生“看其他的书或打磕睡”,还有2%的学生“心不在焉,根本不听”。尽管这部分学生为数不多,如果教师处理不及时的话,这种现象往往能够起到很大的负面效应。调查显示,45%的学生是因为纪律的约束才来上课的。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和吸引力是广大教师的努力方向。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4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方法问题”,选择“教学内容问题”达35%。可见,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是思政课缺乏吸引力重要原因。关于教学内容的反馈比较多,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与各项投入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课堂和主渠道,但是高校的重视和宣传力度往往不够,专项经费投入也很难到位,还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其实,从国家层面上“各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1]实际上,要想使大学生真正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取得良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除了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外,高校相关部门的真正重视程度和具体配合是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诸如在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性问题、教学课时的保障问题以及教学实践资源的开发等问题。这些都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利发展并逐步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其次,加大对教学的投入。调研数据的统计表明,大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是参加志愿服务、听学术讲座、参观考察以及社会调查,他们还希望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等等。为此,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教学考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另外,调研显示,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这就要求以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并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充足的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经费投入是必要的前提,此外,加大对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也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增强教学与科研热情的重要措施。

3.2 改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并且理论知识过多,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与中学教材有重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主动充实鲜活的内容和案例进行教学,对于与中学重复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后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之能够灵活运用。

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大学生最为关注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方式,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做到真正理解大学生、关怀大学生,而决不能成为异于大学生需要之外的单向灌输。”[2]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互动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改变传统的“独白式”的“灌输法”进行教学,逐步建立尊重、平等、互动对话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手段的科技含量,激发学生的兴趣、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师生、生生对话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吸收他人有益的智慧资源,使大学生在充满尊重、平等和开放式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等综合素养。“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3]实际上,只有“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4]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吸引过来,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3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5]事实上,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很难受到真正的重视和对待。不管是学生还是部分其他专业教师,甚至是部分领导往往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没什么专业深度,谁都可以教。这种普遍的误读和误解,实际上给思政课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和不公。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非常高,其中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比专业课教师要高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学术造诣”(21%),还要“有责任感”(25%),“有人格魅力”(32%)。这些要求表明思政课教师具备优秀的综合素养是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为此,除了教师自己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外,必要的业务培训、适时地教研活动以及定期外出参观交流与考察,可以使思政课教师能够真正深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极为重要。实际上,思政课教师应该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来分析解决千变万化的各种现实问题。”[6]如果教师自己对于国情、民情都不甚了解,如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课程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之一。调查显示,有22%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或者“受学校课堂纪律约束”来上课的。实际上,“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发挥自己主动地位、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学校、教师通过‘考试’逼着学习的过程。”[7]要改变学生上课的态度,除了采取上述的诸多步骤外,必要的考核措施不可或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往往采取开卷或闭卷等方式进行,这就导致绝大部分学生采取平时不听不学、考前突击的办法被动应付考核,而多数情况下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很不错。这种情况往往使其他学生或者下一级的学生纷纷仿效,负面影响很大。因此,要改变目前单一的闭卷考试为过程考核方式,通过多种方式考核学生以达到客观、公平地评定学生成绩。

对于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通过闭卷方式考核,关键要削减这部分所占的份额。注重平时的过程考核,通过课堂考勤、互动对话情况,课后的实践调查、听讲座、志愿服务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而且要加大这部分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可以达到50%或者以上。这就促使学生注重日常课程学习和实践结合,锻炼他们发现并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是希望通过课堂互动对话等交流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这不仅培养他们主动思考、交流沟通的意识,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8]当然,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以破坏课堂教学氛围,败坏班风学风。总之,不断探索和实施有效的考核方式方法,将会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4][5]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EB/OL].http:///view/8567288.htm?fr=aladdi.

[2]闫军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70.

[3]李俊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探究[J].理论导刊,2014(9):88.

[6]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76.

第3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1.1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性。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代表着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哲学,属于管理理论范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政治思想理论的范畴。对于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存在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并存的现象。此时两者的共性主要表现为:①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出发点,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②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围绕价值观、道德观进行教育,这些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重视人的社会价值;④原则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内容等方面存相似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都遵守民主、说服教育的原则。

1.2不可替代性。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在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尽管两者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在所属的范畴方面,由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不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取代的现象。

2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2.1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

对于企业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生动、活泼,并且容易被人接受的企业文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文化,通常情况下,这种企业文化不具有强制性,这时会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与逆反心理。在改进、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这种寓教于文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进行创新。

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高度关注文化因素对员工观念、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同时借助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自身的经营活动、娱乐活动等进行融合,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虚感在一定程度上降到最低。

2.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够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在心理方面,使他们更加信任领导和同事,并且更加热爱企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断地努力工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容方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对建设企业文化的作用

3.1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对于企业来说,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通常情况下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并且会触及到一些人切身利益,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

3.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进一步塑造企业文化的灵魂。

第4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DOI:10.15938/ki.iper.2015.03.02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86-03

中共十报告再次重申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然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却依然缺少人文关怀精神。只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们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正视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现状,全面、客观地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大学生培养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般认为,人文关怀精神发端于西方的人本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彩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求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尊重大学生、爱护大学生,给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由思想的机会与空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管理轻教育、重灌输轻关怀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工作者主要包括院系辅导员、院系书记、团委工作者、学工处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前四者往往重管理轻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听话、服从,忽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当需求。工作方法比较生硬,居高临下地使用命令的方法,影响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重课堂灌输轻人文关怀。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以讲授法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很少顾及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心理特点,缺乏对学生情感、学习与生活的关怀。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关注的目光,只感觉课程枯燥无味,只关心考核成绩是否及格,所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可学可不学,学了也白学的课程。这就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重视政治观教育、忽视人文道德素质的养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律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五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仅仅有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的课程,这唯一的一门课的学时又在实际教学中以各种名目被一再消减。并且,在全国统编教材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又较为薄弱,如人生观教育中只重视“生”观教育,缺少“死”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中缺少幸福观、责任观的教育,等等。其余四门课程中有三门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教育,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人文道德素养较低。大学生高声喧哗、乱丢垃圾、随口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上下车拥挤不排队、文物景观上信手涂鸦、缺乏诚信和责任感等现象屡见不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尊重、不关心、不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那么学生也就难以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本价值理念。

3.重视大学生在校时的表现,忽视离校后的发展状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不仅应该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获奖、违纪、贫穷、疾病等诸多情况,也应该关注大学生离校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情况――是否找到工作了,是否能胜任工作等等。扶上马后送一程,往往会使自己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处理好职场的各种关系,成功以后也才更会对母校怀有感激之情。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原因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之所以缺少人文关怀精神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性质的定位存在错误认识、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少专业背景、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育人”错误的教育管理模式造成的。

1.部分思政 教育工作者对工作性质定位错误,缺少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足够尊重

多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方面,而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不用说对大学生的个体进行以尊重、爱护、帮助、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了。学生本是学校的灵魂和永恒的主人,但他们在大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尊重。现实存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是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因素。

第5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关键词:沟通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 过程 功能 途径

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1.1 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具体来说,它是在一定的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合适的渠道信息传递者向信息接收者发送特定信息,以寻求理解、反馈的过程。我国现有文献资料对于沟通的定义众说纷纭,因为不同的文献资料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将“沟通”定义为“使两方能够连通。”而《英汉辞海》则认为“沟通”是“共同使用,使周知,传递知识或消息等;也指传递消息或音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等”。笔者对“沟通”的理解是沟通者之间为了寻求理解而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和思想的交流。

信息传递过程包含信息、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环境、渠道等几个要素。

1.2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含义和类型

①含义: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就是通过信息沟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双方理解的过程。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分别扮演教育者与受众。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就是教育沟通的内容,双方采取的教育沟通的方式或途径就是沟通渠道。②类型:从教育沟通方式来分析,教育沟通除了可以通过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进行以外,还可以通过传媒沟通实现。日常的写作、阅读和信件往来均属于书面沟通形式,讨论、演讲或谈话等形式属于口头沟通。现代信息技术盛行后才出现了以电话、网络、电视为主的传媒沟通。

1.3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构成要素

通过上文进行分析,我们明确了信息沟通的五个构成要素,同样发送者、接收者、信息、环境以及沟通渠道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五要素。

1.3.1 发送者。①导向性:通过与信息接收者进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发送者以社会普遍接受的思想和行为对接收者进行引导,使其树立高尚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发送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马列主义信仰,同时能够掌握扎实的党政方针,以及政策理论,明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效的沟通才能具备现实意义,并且希望运用自己的知识育德育人、回报社会。

③示范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发送者的个人品德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信息接收者的思想和品行,这种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示范性。④释疑性: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者比接收者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而且拥有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看问题的角度更全面,而且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更独到。信息发送者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为信息接收者答疑解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接收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

1.3.2 接收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分别由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来承担。在进行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单方面被动的接收,而是要作为主动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受众,其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也充满个性。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主要有能动性、感染性和可塑性三个特点。

①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信息接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层面分析判断接收的信息是否科学合理,同时给出自己的政策和建议。通过各种途径,信息接收者与发送者进行信息的沟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沟通的目标。②感染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信息接收者将积极参与沟通的热情传递给信息发送者,使信息发送者受到感染,以此来激发信息发送者的兴趣,使其产生责任感,同时以自己端正的品行对信息发送者的道德品行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发送者的人文素养。③可塑造性:信息接收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借助分析研判能力,通过分析处理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知,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1.3.3 沟通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心理、道德、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因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沟通信息要包含心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政治教育信息,以及思想教育信息等。

①心理教育信息:指的是将心理疏导方面的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以解决其思想行为问题,通过正确的行为或思想的疏导帮助其战胜困难挫折。②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应强调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的利益关系,帮助信息接收者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避免其受利益驱使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三方利益的平衡状态。③政治教育信息:政治教育信息指的是党政理论和方针大政。具体到日常生活,政治教育信息指的是人们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党的执政理念和理论方针,帮助信息接收者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理解党政方针理论。④思想教育信息:具体来说,思想教育信息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1.3.4 沟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渠道,即信息处理双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方式或途径。包括借助语言、文字、表情、动作等方式来实现沟通。

1.3.5 沟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是同时涵盖了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方面内容的信息沟通的环境。这个环境是相对具体的、动态的环境,是诸多因素互联而成的系统,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1.4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特征

①阶级性: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党性,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阶级性。信息交互双方、沟通渠道等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几要素,因此信息沟通具有共性,但同时它也是党政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因而它所代表的阶级和政治信仰有鲜明的特色,其任务和目标受党的总体目标的制约和影响。②互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信息交互双方关于情感、思想和信息的双向的交流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互动性。③时代性。这是指信息沟通的渠道、环境和内容能够体现出时展特点,沟通内容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持续更新,沟通环境不断优化,因此,需要对沟通的渠道进行不断地探索。④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能够针对受众的职业、年龄、性格、知识结构等设定相应的教育沟通层次和沟通目标,并且在信息沟通中适时调整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进而满足信息接收者的需求。

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途径

2.1 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功能价值

通常情况下,引导、交流、感染和释疑纠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要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来说,无论何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互动,进而使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以及道德状况等让教育者有个准确的掌握。对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情况,一般情况下,通过理论、政治、道德和心理信息等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进而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发送者素质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时,信息发送者是教育者,是负责组织协调的一方,把控着信息沟通的内容、方式和目标任务,因而信息发送者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对教育沟通的成效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确保教育沟通取得实效性进展,教育者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以期从人格和专业讲学方面对信息接收者产生好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发送者来说,能力素质是关键。

①创新能力。在沟通的环境、对象等方面,与以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需要创新沟通的方法、渠道、机制等,在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敌对势力之间的争夺异常激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发送者面对这种形势,需要对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强化。②观察思考能力。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信息发送者的观察思考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发送者,在思想方面需要意识到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进而对行为进行指导的重要性。③表达能力。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按照准确、流利、顺畅、简洁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发送者需要全方位的培养表达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自身的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④组织协调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来说,为了形成强大的合力,一方面需要进行语言和行为上的交流,另一方面对各种教育资源和因素进行组织。对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进行有效沟通奠定基础。⑤心理承受能力。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接收者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知识层次、职业属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2.3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接收者积极参与沟通

2.3.1 信息接收者有进行沟通的愿望。信息接收者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对于提高思想行为的重要性,强化参与沟通的愿望。调整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要我沟通”向“我要沟通”的转变,为沟通的顺利进行、扫清心理障碍。

2.3.2 信息接收者吸收和消化信息。通常情况下,信息接收者对沟通信息的吸收和消化,将内化的思想观念外化为行为也包含在内。为了提高自身的思想、行为境界,信息接收者需要评价自身内化的思想观念,同时巩固正确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或不合时宜的行为。

2.3.3 信息接收者及时反馈信息。当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持续一段时间后,信息接收者需要将沟通结果及时主动地向信息发送者反馈,进而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和沟通效果进行判断,同时制订下一轮的沟通方案。

2.4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式要多样化、现代化

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以前相比,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受众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取舍、行为选择等方面变得更加开放、现实、自我和随意。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这些变化,根据受众的特征实现沟通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林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式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2]周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际沟通障碍的分析与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01).

[3]孟益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理论[J].高教论坛,2003(1).

[4]高新华等.情感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25).

第6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一、正视现实,客观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

(二)评估效益,必须定性定量,系统分析。

(三)激发效益,必须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四)扩大效益,必须面向社会,善“借东风”。

正文

在不少单位,经常听到一些同志反映,近些年来,各级电信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倾注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却不如人意。带着这个问题,本人在一些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总的感到,当前,江西电信正大力推行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趋势,不断提高工作效益,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显的探讨。

一、正视现实,客观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效益,原是经济学的一个槪念,后来运用到其它学科。经济工作要讲效益,其他工作也要讲效益,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生产,既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有精神成果和相应的物质成果的产出,也必须遵守以较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和效益这一原则。如果效益不高,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地位和价值作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投入大而效益差呢?我认为应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去查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其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却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在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旧、空、杂”的现象。一些单位在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中,照抄照搬的现象比较突出,上面有什么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有的脱离本单位实际,把主要心思用在天数,人数,次数上,敷衍了事,空洞说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有的受形式主义的影响,把政治部门本身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开了多少会,搞了多少教育,推广了多少经验等,也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内容,误入“自我服务、自我衡量”的谜途。凡此种种,与员工求新、求实、求精的要求极不合拍,离政治工作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规范性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封闭,员工的社会交往大都局限于同志和亲友之间,一般来说员工的思想问题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解决。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员工社会交往的范围和內容不断扩大,与社会交往的渠道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员工思想的信息越来越强,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过去时间、空间的传统模式之中。比如一直沿用的会议精神传达方式,本来新闻媒体已作了宣传,但单位还要重复进行。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一贯采取上课、笔记、作业“三步曲”的传统做法,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那种“我教你听,我打你动”的“灌输式”、“填鸭式”、封闭式的教育方法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表现出多样化的倾向。然而,企业在确定和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时明显的脱离实际。一方面在强调目标要求先进性的同时,往往对员工个人的生活目标缺乏关照,有时甚至超越社会现实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分层次,不看对象,提出一些过高的目标要求,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直接损害了政治工作的效益。另一方面在检查、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把完成时间、内容的多与少、教案有没有、心得体会写没写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基层往往采用背题目、应付考试、抄写心得体会等办法应付,这样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政治工作的效益。为什么同一件事,同样一个道理,有些人讲出来,人家就信服,而另一些人讲出来却被任为是“唱高调”?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格力量的差异。我们一些单位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不到,这样不仅在员工中降低形象,丧失威信,还会使人反感。“台上他说,台下说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经济效益可以运用公式来计算,通过货币来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评估?长期以来存在一些误区。不少同志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总感到“看不见,摸不着”、“效益高低,全凭领导一张嘴,秀才一支笔”。其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并不是“虚无缥缈,随意评说”,而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有特殊性罢了。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我们首先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和普通联系的观点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能够象经济工作一样,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劳动量和成果量化为各项比例、数据,对于反映、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固然简单明了。但实践证明,仅以我们目前一些单位在工作中所量化的指标,若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全部量化,那是不切实际的。美国控制论专家查理所创立模糊集合论认为,任何事物在状态和属性上,既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表现也不例外。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四有”员工,可是在评价这一任务完成情况时,我们就不能说某单位“四有”员工已达到百分之多少,因为这样说反而不精确。我们只能分析员工与“四有”要求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四有”教育的效果,这个“接近程度”是难以量化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违法违纪有多少人次,某个时期先进人物出现了多少,这一人数的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四有”教育的成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又呈现出精确性。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投入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如果把投入产出的概念借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那么其投入产出的过程要比经济效益复杂的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种思想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又受周围环境的制约。还由于政治工作的效果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会象工人将铁丝送进制钉机就能造出钉子那样必然和直接,它往往带有很大的潜在性和渐进性。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说(作报告、讲课、对话、谈心)、做(具体的组织工作)、行(自身的模范行动),投入即灌输到受教育对象的脑子里,所投入的一系列劳动是否有效还很难说。这一阶段的劳动效益只具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将这种潜在的效益转化为直接效益,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劳动成果进行鉴别、吸收、消化之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受教育者所吸收的内容,不是全部可以转化为外在表现,只能是一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外在表现。这个被受教育者吸收并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直接性,未被吸收或未被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潜在性。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类是表现一贯很好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他们,好比“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思想工作之后,很快就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较快地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在这部分员工身上,能够持续、稳定地释放。当然,如果觉得“响鼓不用重锤敲”,放松对这部分员工的教育与管理,也可能“大爆冷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微弱,看不出明显变化。可是到了紧急关头,他们便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令人们“大吃一惊”。分析上述两部分员工的表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突变性。稳定性和突变性,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量的变化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交叉出现,如同物理现象那样,稳定的输入会带来稳定的输出,一旦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就会带来突然的变化。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一般地说,经济工作的效益,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性,劳动成果与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并在直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相对固定地表现出来。可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往往超出原来设想的范围、时限、影响,涉及到教育对象周围的群体,变得无法估量。如教育、挽救一名后进的员工,会使许多人幡然醒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挽救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一场好的报告,不仅能使直接的听众受益,还会通过各种媒体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应,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无限性。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思想政治工作又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效益的发挥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样一次教育,有的人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有的人却毫无反应,无动于衷。有的人受教育后可长久起作用,有的人教育时有所触动,过后仍如往常,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限性。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既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经济工作效益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恰当地把握这些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抑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不断校正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科学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经。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根据潜在性和直接性并存的特点,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谋长远”,又要“图现实”,既要“治本”,又要“治标”,把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打牢思想基础与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灌输科学理论,旗帜鲜明地讲好大道理,帮助员工不断丰富“思想库”,把思想基础打牢,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潜在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思想工作与员工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利益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变化对员工思想的影响,切实摸清员工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积极跟踪热点,关注焦点,诠释疑点,解决难点,努力创造条件,把道理讲到员工的心坎上,把工作做到细微处,把满意送到家门口,促使“潜在性”变为“直接性”,将效益发挥出来。

(二)评估效益,必须定性定量,系统分析。必须明确,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最基本的标志就是看员工的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否激发,对企业的发展是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每一项思想政治工作之前,必须对此项工作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估量,如同经济工作中的“可行性论证”那样。在每一项思想政治工作结束之后,必须对此项工作所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无论是效益估量还是效益评价,都必须根据精确性和模糊性并存的特点,坚持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个体效益与群体效益、静态效益与动态效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性评估,能定量的定量,不能定量的就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第7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1针对任务定内容,旨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工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联系单位工作优势,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的重要工作之间的联系,认真分析责任、任务、目标、形势等内容,及时发现并表彰先进工作者,树立员工学习的典型,宣扬奋斗、风险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以此潜移默化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同时,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信心。2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组织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有超前意识,尤其对以往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应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准确把握问题出现的苗头,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点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以此将思想政治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是细心观察分层次,调查研究讲方法,职工年龄大小、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男女性别这些不同方面带来的思想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思想问题所表现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应细心观察。采取不同方法,就一般而言,老同志在沉默不语的时候、技术人员在情绪不高的时候、青年职工在不说不笑不高兴的时候,这时正是需要做好思想工作的时候,要通过谈心聊天等了解掌握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二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坚持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该讲大道理时,必须要讲,只有在道理上讲清楚,才易收到好的效果;三是处理好主动做与被动做的关系,对于主动找上门来、找领导谈思想解决问题的,应热情接待耐心听。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解释、批评、鼓励。

二、坚持群众性,党、政、工、团一起抓

近年来,各级党工团组织积极响应企业党委的工作部署,尤其对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存在的各项问题和突出矛盾认真分析,积极寻找解决措施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处理群众集体上访问题上,一方面讲述法律和政策,凭借法律效力减少冲突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解决职工遇到的难题,保证了企业良好的发展秩序。因此,为了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党工团组织应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细节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在新的体质影响下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给政工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应扩大政工组织的体系范围,使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三、灵活性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方法

第8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一、大学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大学网络舆情具有的主要特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一定的群体性,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三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四是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五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六是具有一定的表层性。

二、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给社会、各领域都带来了一定影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才能对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进行有效控制。现代教育制度下,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网络舆情具备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带来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基本上都属于90后,他们经常使用手机短信、博客、微信等来抒发自己的心情、感慨和体会等,使得网络上出现很多粘贴复制后的模式化心情、心得和观点等[1]。通过上述方式来使用网络,学生会形成肆无忌惮使用网络的心理,从而形成消极、不健康的网络舆情,使较多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受到严重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打架、行窃、逃课等不良行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影响。

(二)网络舆情的实效性、交互性带来的影响现展中,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人们接收各种新闻的速度也变得非常快,尤其是在各种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的实效性、交互性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三)网络舆情的多样化、表层性带来的影响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网络舆情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深刻、快速地反映,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多样化和表层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各种看法,并对某个事件进行讨论,但不是所有的观点和看法都是正确的,这使得较多学生的思想受到前期评论者的影响[2]。

三、基于网络舆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

(一)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政治方向引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同时,也带来较多的不良影响,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识,提升思想政治高度,注重各种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才能在充分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占领网络舆情的信息阵地,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需求,最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

(二)针对大局、注重网络舆情协调性不断提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舆情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和服务作用,在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等,从而在接触、学习各种不同思想的时候,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因此,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来看,针对大局,必须注重网络舆情协调性不断提高,才能通过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情况,从而为学校制定各种管理机制、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实施各种教学方针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和依据。例如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密切关注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有过激行为、讨论话题过于敏感等,则可以及时制止,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最终将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

(三)追求时速、注重网络舆情及时性不断提高在各种网络舆情出现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会出现心理预期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想要的答案或公众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他们就会主动寻找其他的解释。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必须追求时速,注重网络舆情及时性不断提高,才能对各种危机进行有效干扰,最终降低不良舆情带来的影响,尽可能控制其造成的损失[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大学校应根据本校的网络使用情况,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措施,才能在危机情况发生时及时公布真实信息,给予比较权威的解释,从而防止各种不良信息、谣言的迅速传播,使教师和学生的心态得到缓解,最终发挥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互动、注重网络舆情实效性不断提高现代教育制度下,网络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不断开展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意见,并对学校的各种事件进行评论,是学校获取有效建议的重要阵地。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必须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注重网络舆情实效性不断提高,才能真正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合理配置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迅速转变[4]。在大学教育中,网络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载体,可以实现一对一教学、远程互动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从而快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五)完善制度、注重网络舆情预见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在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时,必须有效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并注重注重网络舆情预见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才能在收集、整理和关注各种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言行举止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预测网络舆情给学生思想、行为等带来的影响,不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注重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不断运用各种科技,才能有效提高网络舆情安全性,真正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需求,最终不断提高大学网络舆情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5]。例如在校园BBS上出来的各种信息,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监控,如果出现偏激言论、不实信息等情况,必须及时屏蔽和制止,才能实现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控制,从而推动校园网络舆情健康、积极地发展。

四、结束语

第9篇: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范文

【关键词】政工师;自身素质;重要性

良好的政治修养是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政策和党的形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模范遵守纪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群众。有了这样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敬重,进而使人民群众信服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党性原则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一切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的斗争。

1、不断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工干部能力

政治修养是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政工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加强政治修养的关键在于坚定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模范遵守纪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群众。有了这样的基础,政工干部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尊重,进而使广大干部职工信服思想政治工作者。政工干部就是要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党性原则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积极地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一切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和行为进行坚决地斗争,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

2、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政治合格是基础。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模范遵守纪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1)思想先进是条件。一个合格的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素养。世界观作为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核心思想,是属于最深层次的精神支柱,既是价值观的基础,又是价值观的核心。因此,世界观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方法论,决定着人生观、价值观等。所以,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的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形态,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身教重于言传,其对待人生的态度对教育对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抓住价值观的核心,树立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主义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党、人民、国家的利益关系时,自觉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2)业务精良是行动。作为一名政工师首先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即“才干”,既能够调动本部门力量,发挥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一股凝聚力。同时,又能够协调组织其他部门的力量,共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要能够组织群众,运用群众智慧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出文理通顺、生动鲜明的文章,胜任起草各类公文的工作,能适应各个环节的需要。再次,要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成功地组织各种活动。具备了这些才能,就可以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枯燥单调的局面,而是在寓教于乐当中,陶冶情操,提高觉悟。

(3)价值取向是核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为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世界观、人生观从根本上决定着政工干部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政工干部德才素质的基础和支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国家的富强、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激发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发展。

3、不断提升本身的素质修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素质,是人类所具有的先天和后天条件所凝结成的区别于他人的 基本特征,是个人得失成败的内在因素。作为企业的政工师,首先要做 到:勤于学习。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业务、新情况不断涌现,作为政工 师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勤奋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工作能 力不断适应发展形势。其次要严于律己。古代荀子对身教有句名言:口能言之,身教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之,身教行之,国器也;口能言 之,身不行,国用也;口能善,身行恶,国妖也。所以,要以严于律己、正 直诚实、勤政廉明、恪尽职守、和善宽容的形象当好表率。

(1)渊博的学识。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给人一种智慧的感召力,提高自身的层次。具体表现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工作业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职工的具体困难,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灵活的方法。首先,承认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中,就是要做到了解职工的思想。从哲学上说,人的思想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反映。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全体职工,就这决定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地下功夫去分析掌握每个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变化情况,从而做到真正了解人。其次,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区别对待原则,这一点在政工师的工作中,同样是适用的,这是因为职工年龄有差异、思想觉悟有高低、文化程度也不同,因此,政工师在做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是不同的,要做到真正了解人,就得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努力解决职工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职工的思想、心理、情绪进行思想变化的因素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