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英语范文

公共英语精选(九篇)

公共英语

第1篇:公共英语范文

第一,师资力量: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背景下,高校师资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教师队伍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使得许多高校出现了一个教师同时带好几个班的情况,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失去了对于教学工作的热情,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方式同样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口头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然后通过相应的训练,对知识进行死板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对于英语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对英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第三,教学目标:在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往往会用四级、六级考试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教学中也更趋向于提升学生四、六级的过级率,一味重视对语义、句式等的讲解,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教学目标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在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做好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改良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2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改良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大学公共英语教育进行改良,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2.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中存在的师资问题,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在职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出国学习,或者邀请知名的英语教育专家,对本校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确保公共英语教育可以保质保量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解决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例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汉语学习热潮带来的机遇,吸引专业外教或者留学生参与兼职教学工作,也可以面向高职院校和社会,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和英语教师,强化本校的师资力量,推动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2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摒弃传统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可以利用演讲、辩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使得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仅要重视知识性,更要关注其实用性和趣味性,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是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改良的关键和重点,只有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的正确性,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要收回放在四、六级考试上的目光,重视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大学英语课堂不再是死板的知识传授场所,而是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的窗口,成为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

3结语

第2篇:公共英语范文

【关键词】英语;公共演讲;传递信息;技巧沟通

公共演讲出现超过三千年了,人们使用公共演讲交流政治和社会问题。公共演讲最初出现在古希腊,但是演讲一些技巧是复制和修改罗马人的。作为公开演讲的一项重要技巧,演讲术在希腊和罗马而偶尔被人研究。希腊演说家多数自说其话而非作为代表。出色的公开演讲能力能帮助公民在法庭、政治活动或社交生活方面取得成功。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利用公开演讲来为自己辩护。后来,拉丁式演讲于20世纪初面世,它着重于各种人文学科的综合教育,还有对智慧和幽默、对唤起听众的情绪以及对旁枝末节的利用。现代公开演讲从他们中逐渐发展出来。现在,公开演讲用途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公开演讲的开发和研究予以重视。

在公众演讲中,演讲者的语音语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熟练的使用和控制的自己的声音、音调、停顿、节奏,和各种语音修辞格,如头韵、谐音、谐调和押韵的使用。实际上公开演讲没有一个规定的速度。一般来说,在演讲者为主题预热或表达快乐、恐惧、愤怒或惊讶等情绪时,语速会加快。而讨论一个想法或表达悲伤或厌恶的感觉时,语速会变慢。有时演讲者可以通过语速变慢来帮助观众了解自己的想法。

材料的准备是公共演讲的前提。

首先,你必须知道你想说什么,然后搜集其各个方面的材料并且有秩序的放在一起。一个好的演讲资料可以让你的听众很快被你的演讲所吸引。有一个好的材料也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有信心的演讲者。

在准备材料时,我们应该注重单词的使用。在词汇方面有四个特点:

首先,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的公共演讲和我们的日常对话或广告众的选词是不一样的,公共演讲选词时会经常选用长词(单词超过六个字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一些很容易被理解的词汇,因为使用它们方便我们互相交流和表达自己,我们只需使用那些容易被理解的词汇就可以了。而公共演讲中,演讲者不仅要使自己被理解,还要选择了正式的词汇。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尽可能选用名词来替换动词。这是因为名词短语要比动词短语更正式,而我们做英语公共演讲的大多数场合也是正式的。

第二,我们在演讲时应避免非正式的单词和词组,如俚语、行话等。俚语是指非正式的口语句子,它是用在非正式的场合的一种非正式的语言。使用它会让听众觉得你是非常不礼貌的,表明你是一个粗鲁的人,没有人想听这样一个人的演讲。这种语言也表明演讲者不拘礼节,这是不适合用在正式场合的。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想收集一些英语俚语和谚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知识,但请注意不要在正式场合使用它们。

第三,至于代词而言,我们频繁使用的代词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我们,我们的和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你们,你们的,而很少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的,他(她,它)们,他(她,它)们的。这是因为当演讲者谈到自己的观点时,会通常用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尤其是我们(we,us)。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就像演讲者在与观众直接对话,观众会很容易被吸引,他们会很享受演讲者的演讲。当演讲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时,使用复数形式,我们,会更容易被接受,这可以显示出演讲者站在与观众相同的角度和立场,观众会觉得他们直接很亲密,所以很容易赢得观众的支持。当你在公共演讲中谈论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一些规矩时,听众可能会觉得你的演讲很厌烦而不去重视,但是如果我们借谈论一些发生在我们或观众身边的人,事来表达就会使演讲生动有趣,每个人也都可以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没人想听说教,我们要让观众感到舒适和有趣,而且最好指出听众和我们之间的直接关系,让观众更熟悉我们才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演讲。观众的反应是一场成功的公共演讲的关键。一个好的演讲者总是知道他的听众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材料适合他们,要让演讲者和观众都成为演讲的一部分。一个精彩的演讲就像一座沟通演讲者与观众的桥梁。

公众演讲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和分享自己的想法给别人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它是一个很好表达自己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公共演讲可以显示出说话者与他人交流及应对压力和危机的责任和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演讲是我们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3篇:公共英语范文

1、公共英语报名时间上半年为12月,下半年为7月28日至7月30日。

2、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TS),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设计并负责的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作为中、英两国政府的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它得到了英国专家的技术支持。 级别划分为PETS-1至5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公共英语范文

关键词:英语口语;专业;衔接

公共英语课作为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应当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由于公共英语课使用的是统一的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很小。针对此现象,笔者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析如何在公共英语口语课堂上有效地与专业进行衔接,达到服务专业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目的。

1艺术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专业需求的不同,当前的教材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学习英语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仍然缺乏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未完全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找到学生所学专业与英语课程的切合点,将专业教学的有益方法和有效模式运用到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来。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衔接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号)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2009年最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这里明确指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英语能力是要满足职业需求的。随着我国酒店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这类岗位要求除了掌握酒店管理知识外,还需要懂得酒店英语知识,并熟练地运用英语与客户进行交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英语知识与酒店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进行公共英语口语课与专业衔接的探析

3.1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想将一堂课上好,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状态等。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并于2015年10月对我院的两个酒店管理班共计7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统计。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有一半多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而教材内容又有些偏难,这势必会更加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少数学生对此无所谓。如果能将课程内容与专业相结合,调动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也能带动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氛围。而作为酒店管理班的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与顾客进行交流是未来职场的一项重要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是最直接、有效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3.2研究所教专业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除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同时还要为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服务。为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笔者在研究前期花了大量时间与专业老师探讨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观摩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学习内容。调查后普遍发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即使对于主专业课程亦是如此,而对于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更有学习积极性。此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往往都开设了形体、礼仪、化妆课程,对于这些课程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这些课程的共同点是贴近生活、实操性强,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结合专业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贴近生活的教学任务中去学习英语。

3.3基于专业特色的英语口语课教学策略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景,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上文分析也表明只有当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时,才能产生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在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基于酒店管理专业特色,在口语教学中创设类似酒店工作岗位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演练中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为此,笔者在酒店管理班级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和策略。3.3.1扩展课堂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和内容由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使用的是统一的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紧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跳出课本,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延伸至与学生生活、专业的相关的情景中来。例如《当代高职高专》第二单元的Speaking部分是教授如何用英文询问时间和表达时间。笔者在讲解完时间的基本表达法后,展示了预订酒店的简单对话,并对其中的时间表达法和重点词汇、句型进行了讲解,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顾客和客服,将这段对话展示出来。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用给出的单词,编一段询问时间的对话,并表演这段对话。这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到英文对话中来,同时也锻炼基础较好的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3.3.2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有备而来”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来,可以让学生课前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如:搜集和了解酒店管理相关岗位的英文名称、岗位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等,课堂上学生用PPT展示这些知识,老师给出评价和总结。比如讲解英文中的打招呼用语,可先让学生自行查找酒店不同部门接待外国顾客的招呼语有哪些、见面礼仪有哪一些、不同国家的礼仪禁忌是什么。此外,学生还可结合礼仪课程的内容谈谈手势语的使用及着装上的讲究。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接待外宾的对话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性。3.3.3创设真实或类似真实的英语对话场景课堂上巧妙运用实物、图片、录音材料、幻灯片、DVD、媒体网络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英语情境。如通过观看酒店实景对话,让学生角色扮演,模拟这段英文对话。为了尽可能创建逼真的练习环境,还可以在实训室进行操练。情景演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先将课文对话读通顺,接着把对话在具体情境中表现出来;对于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另设类似情境,加深情景难度,学生自行设计对话来表演,从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演练结束后,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评和鼓励,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若能大胆地进行对话模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3.3.4设计合理的激励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如小组竞赛、知识抢答等,并适当地给学生准备一些小礼品,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轻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小组互评各组情景演练的优缺点。根据情景演练中不同的人物角色如:电话客服、接待员、顾客、经理等,评选出各岗位、各角色中人物饰演得最好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4结语

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不同的职业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可以结合学生本身的艺术气质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将英语口语课和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婉湘.立足学生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改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4):88.

[2]侯圆文.探讨高职公共英语向职场英语的有效过渡[J].教育与职业,2011(6):108-109.

[3]王艳萍,张静.情景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教育技术研究,2003(3):171.

[4]王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衔接的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55-157.

[5]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公共英语范文

针对目前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资源和教学环境,改革测试模式,逐步实现向专业英语的过渡。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专业英语;改革措施

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既然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那么外语教学就不应该成为孤立的基础课,而是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体现出职业定向性的要求;然而,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还是没有摆脱应试的限制,教学模式过时,缺乏训练和实践模拟,没有体现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与专业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不多,授课教师多为英语专业,英语知识结构完整,语言类课程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文化背景知之甚少, 造成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本身的讲解,丝毫不涉及相关专业知识, 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枯燥;教材单一,缺乏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材,没能实现前三学期的基础英语能力向第四学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平缓过渡,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出现了断层现象;另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主性不强,所掌握的英语知识、语言的应用能力、听说能力也只是差强人意。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实现由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的有效过渡是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职学院的授课教师多为英语专业,英语知识结构完整,语言类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效果突出,但对高职学院各专业的专业知识及文化背景相对欠缺,造成授课过程中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很少或根本不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高职教育的针对性与岗位相联系的实用性得不到体现,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枯燥、缺乏兴趣。鉴于此,高职院校应通过以下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全能型人才。

1、鼓励教师自学相关专业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组织公共英语教师走进专业课教学课堂,学习一般专业知识,参加专业教研活动,了解专业英语方面的需求,做到心里有数,教学更凸显其目的性,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2、校企合作,选派英语教师到相关企业定岗培训

组织英语教师假期到企业定岗培训,熟悉行业文化和其运作环节,获取最新的专业动态信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来,英语教师在原有的纯英语语言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实时适度导入行业文化,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行业文化适应能力。

3、选派英语教师到对口院校学习专业知识

组织教师参加对口院校的专业知识培训班,熟悉和丰富专业知识,不断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英语教学人才。

三、优化课程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融合

高职院校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分析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从而探索一条适合专业的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方式。英语教师要充分的考虑高职学生的现有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强职业英语教学资料建设、优化教学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重视知识的过渡、更重视能力的过渡、尽量缩小两个教学阶段的跨度,避免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两张皮现象和学生知识结构的断层现象,从而实现有效地过渡。

1、加快职业英语教学资料建设

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应加强交流和融合,应依据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专业特点和要求,共同集体备课并自编部分教学资料。 自编教材应具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材需兼备实用性和趣味性,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第一阶段的教材要突出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为行业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教材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符合职业特点,为就业做好准备。

2、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宗旨;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因此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英语教学的设计实施如下:第一学期:公共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第二学期:公共英语+行业英语工作术语;第三学期:强化职场英语交际和专业英语术语;第四学期:求职英语应聘强化训练。

3、加强教学内容的融合

教学内容应注重基础英语词汇向英语专业词汇的过渡,公共英语一般是以语言共核词汇的学习为主要内容,公共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词汇基本上为共核通用词汇,这些核心词汇在不同的语域、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词义,有不同的搭配,这需要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把共核词汇的学习和专业词汇的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四、优化英语教学环境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都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但由于资源匮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英语教学还缺乏与职场对接的真是语言环境。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书本知识转换成实际运用能力。要帮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工作环境,就必须优化公共英语教学环境。

1、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模拟职场环境

高职学院应充分重视高职英语教学环境的投入,通过了解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有目的开设和开发与专业相关的新课程,从而提升基础学科服务专业的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不同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优化教学资源,建设现代化教学平台,虚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公共英语教学更能切近职场环境,更加形象。

2、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创设教学情境,切近职场环境,把课堂教学和就业所需的实训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率。

五、改革语言测试模式

相关专业专业所参加的语言测试内容和题型设计都应注重实用性,既考查语言基础知识, 又测试应用英语的能力,应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使用终结性评价方式这一种, 应该结合形成性评价,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测试模式应从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向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评,这样才能使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一致。此外,英语测试中应增加口试,口语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技能,也在以后工作实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高职英语的主要考核方式为:笔试40%+行业英语情景对话40%+平时成绩20%。

总之,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改革教学体系,实现以实际应用为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教学与市场相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寻求一条适合高职英语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陈红霞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改革. 职称教育研究,2005(10).

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6 (01).

第6篇:公共英语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公共英语 职业英语

[作者简介]李万敬(1970- ),女,江苏阜宁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江苏 南京 21004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的衔接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1JSJG49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17-02

2009年1月,《高等职业教育英语类课程教学要求》(试用稿)由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工作平台网站。《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并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行业阶段。这实际上是为英语教学指出了职业化方向,指明公共英语教学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实现向职业英语的渗透和衔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职业化,是职业教育的要求,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更是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而当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存在着过于注重语言基础,所教授内容和中学知识大量重复;应用性不强,较少体现职业教育特征,和学生就业岗位脱节;应试倾向严重,教学多以考证为目的,不利于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如何实现公共英语向职业英语的转换,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研究。本文所探讨的职业英语 EVP(English for Vocational Purpose)的定位是公共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专业英语(Specialized English)的过渡阶段,起桥梁和纽带作用。职业英语是职业和工作岗位中所需要使用的英语,以应用性、实践性为特征。职业英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理论知识和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它以公共英语为基础,没有公共英语,职业英语教学无法开展;而职业英语又为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和预备工作。专业英语是职业英语的升华和提高,更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笔者认为,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的衔接,在教学上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储备

职业英语教师虽然不需要具备非常精深的英语以外的专业知识,但对学生毕业后所需要面对的专业岗位群和学生的就业环境应有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应该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涉外交流中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当前多数英语教师虽具备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但专业知识缺乏,甚至是一无所知,对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群及岗位要求缺乏了解,授课中专业需求无法和语言知识融会贯通。这样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逐句翻译,不求甚解。学生难以忍受此教学方法。专业教师的知识面虽广而深厚,但传授语言知识的技巧不足,难以有效输出,有些专业教师也缺乏企业锻炼经历。因此,职业英语教师素质要求较高,较难遇到合适的从业人员。若能使语言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能了解一些企业文化,对学生来说会受益良多。

对目前的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具备语言知识背景而又对本学院专业能真正了解的师资可遇不可求。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英语教师,脱产进修受各种条件限制,并不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工科院校中,寻找适合语言教师的进修项目也是不现实的。比较可行的方式是英语教师利用本学院现有的资源,向专业教师学习,并能够寻找机会,到企业担任翻译等工作,以此增加对企业的了解。各类高职院校,尤其是理工科类院校在引进人才和制订师资培养计划时,如能加大对职业英语类教师的引进力度和对现任教师的培养力度,将会逐步累积和培养后备力量,为本学院的发展积聚人才。职业院校中,“双师”型的英语教师较少。如能通过引进企业人才或委派现任教师进入企业培养等方式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则无疑对职业英语的教学大有帮助。

二、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与突出职业特色

反映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而英语课程设置在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石的宗旨下,也应以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为前提,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终生学习的需求提供助力。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只开设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第一学期16周左右,第二学期的课时一般在12~15周左右,均为周4课时。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和职业英语的教学要求差别很大。比较适宜的课程设置应该是两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打好基础;一学期的职业英语课程,拓展提高职业英语交流能力;一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实现以英语促专业学习的目的。

此外,课程设置中,除指定必修课程外,可考虑根据学生需求,开出实用型的职业英语选修课程,如职场英语、求职应聘英语等。也可在课外组织职业英语兴趣小组、职业英语竞赛等活动,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起来,营造职业英语学习氛围。从教材开发的角度而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课后学习的主要依据。职业英语的教材开发,英语教师应和专业教师和企业从业人员共同参与完成。这类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针对特定的职业群来编排设计内容,反映工作岗位对从业者在英语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多家学院开发《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在研究岗位群的前提下,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融合岗位的涉外交流技能和适当的阅读翻译能力,用典型的涉外工作场景引领工作任务,语言仅仅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和必备条件,较好地体现了工学结合要求,也为各类职业英语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各高职院校可依据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开发本行业、本专业的职业英语教材,然后逐渐修订。也可联合同类院校,组织多方力量,共同开发本行业的职业英语教材。教材的开发和修订,应依据行业的发展和岗位要求的变化而进行。闭门造车、生搬硬套的方法都会使教学目的难以实现,课程设置失去意义。

三、英语课程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学习。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的学习。职业英语的教学情境,应该能够体现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突破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中黑板加粉笔或简单的多媒体展示的模式,和学生的就业岗位相联系。教学中,可模拟涉外交流情境,创造典型的工作场景。部分课程可直接进入工厂、企业、实训室、实习基地进行,让学生接触职业英语应用环境,感知语言交流的关键要素。教学中也可以用多媒体模拟企业或就职岗位的工作情形,给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这也是教学情境职业化的有益尝试。通过多种形式构建的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能使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基础英语知识向职业英语自然过渡,形成背景性经验,为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语言技能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俊波教授主编的《新职业英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该教材的设计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典型工作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关注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储存。每次课都可以用职业英语相关技能解决一个工作问题,每单元都设计了Mini-project和Presentation等内容。这样的单元教学,以交际情境为核心设计语言交流内容,摒弃了以相同话题的阅读材料为主线组织材料的方式,以模块的形式组织编排教学内容,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

职业英语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符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而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的有效衔接,则除了师资培养、教材开发、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变外,更需要教与学评价机制的改变、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和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11(6).

第7篇:公共英语范文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英语培训;英语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也随之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和终生学习的时代。尤其是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英语学习成了全民的必修课。单纯的学校英语课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许多的英语培训机构因运而生,但与此同时,这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英语课程与英语职业培训的共性在于,其目的均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满足社会要求。但要达到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必须找出二者的差异,并相辅相成。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

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英语的授课对象为有一定英语基础,但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大专生。面对这一学生群体,英语教学者就应该理解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这一现实,在复习巩固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实用技能,以满足其职业技能需求。在达到这一基本的教学目的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学术方面的研究,真正做到实用与学术方面的平衡。

为了更为充分地了解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和应用培训课程,我们可以从适用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师生特点各个方面加以分析。

1.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适用对象

高职高专教育(即普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1600个(标准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2.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的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3.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4.高职高专师生的特点

就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而言,以往我国高职教师的职前培养实行单一的专业教育,实行“专业教育+师范教育”的二元模式,以提高职教教师的学历层次,这似乎成为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二元”模式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促进教师学历结构的普遍提升,但它仍有着比较严重的弊端,就是在意愿上过分偏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失了实践技能的专业养成,不利于职教发展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高职公共英语的学生群体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多年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少老师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太强,沿袭了普通中学英语教育的心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学习动机仍然更多倾向于应试,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学习动机和最终目的不明确。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学生在观念上又一味地追求考高分,而并未树立起满足其将来职业需求这一学习理念,这直接导致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学生在就业时才会明显地感觉到所学不足以致用,转而将目光投向英语培训机构,寻找适合自己职业需求的英语培训课程。而相对而言,英语培训课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英语培训课程

1.英语培训课程适用对象

随着英语学习热潮的高涨,学英语几乎已成为人们的必修课。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都可以在培训机构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培训课程。换言之,英语培训课程与培训对象的年龄和基础没有一致或官方的标准。

2.英语培训课程教学目的

从各个培训机构所宣传的教学特色来看,“速成”几乎成了英语职业培训的最为突出的特色。目的在于在短时间内,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员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

3.英语培训课程教学内容

随处可见的培训机构,所推出的培训课程也五花八门,但从根本上来说,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更多的是根据“客户”,即培训对象的需求而量身定做的,既有应用型,也有应试型,其目标更加明确。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起了导向性作用。由于学员自身的学习条件的限制,英语培训课程的周课时相对不长,具有阶段性。除此之外,课程教学内容以“即学即用”为宗旨,学术特征比较弱。

4.英语培训师生的特点

对于从事英语培训的教师而言,由于市场的主导性,他们必须时刻紧跟市场的需求,采用更为高效的教学手段,在短时间内使学员获得尽可能多的英语知识,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同时,由于培训对象来自各行各业,英语培训教师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学术及课外知识,幽默的谈吐,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

参加英语培训的学生多为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发地报名参加,因此学生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也较强。因此,学生在与老师的教学配合方面更容易达到默契,教学效果也就相对更为明显。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与英语培训虽然都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职业需求,但二者在却存在明显差异。要找出导致差异的原因,就必须分析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并进行对比。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英语培训的差异及导致差异的原因

1.教学对象的差异及其原因

根据以上所述,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对象为大专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介于实用与学术之间。换言之,也就是要求教师在强调学术氛围的基础上,加强英语教学的社会实用性。但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尚未正式步入职业生涯,其英语的学习更多的是中学学习的延续,对于英语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尚未充分体会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盲目性。

而英语培训的教学对象为零门槛的来自全社会的英语学习者,他们之所以愿意参加英语培训,很多是因为工作岗位的需求或是对自身有了充分认识之后进一步提升自我使然。

2.教学方式的差异及其原因

有些高职高专的教学方式延续了传统教学法,学生在观念上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学生依赖老师的被动局面。教师要因人而异地调整教学方式,逐步地在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鼓励其树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为其将来的职业谋发展的观念。而教师要扭转学生的这一观念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耗时的长短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英语培训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英语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严格地说来,是在教师的基础上披上了培训师的外套。优秀的培训师既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既知识输入,又要具备将所掌握的学术知识以一种轻松幽默、易为人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输出的能力。

3.学习效果的差异及其原因

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延续了中学的英语学习模式,在英语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上仍然倾向于应试的分数,而对于英语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切身的体会。参加英语培训的学生由于学习目的明确,其对于学习效果的考核更多的是以实际应用为标准,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更多的是查漏补缺,但其学术基础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仍显得薄弱。

四、高职英语课程与英语培训的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1.增加英语类的社会实践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中国,英语已然成为他们的工作语言。英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就业、择业和职务升迁等方面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英语说到底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一些高职高专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之所以感到迷茫,是因为尚未意识到英语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交流工具对其学习及生活带来的便利。适当地让学生参与与英语有关的社会实践,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真正使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过渡,变被动为主动,感受到社会上自发参加英语培训的学生的自主性,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教学方式的反思

既然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强调的就是英语的实用性,那么就要求高职英语老师在追求学术研究的同时,做一个披着学术外衣的培训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是教学经验理论化。

通过借鉴英语培训的教学经验,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要不断通过反思的三个阶段,做好课程设计,并将课堂知识有趣、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3.淡化应试教育评价机制观念

人们对与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的弊端,一直都在努力予以改进。如果在指标体系中不能完全反映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这样的评价体系是不科学的,达不到指导素质教育迈向正确轨道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有一套检测诸项素质发展的指标体系,而不是只着眼于他们在某个单项素质方面的发展。考试的书面成绩早已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将所学知识得到社会的检验,才是全面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综上所述,尽管高职英语教学与英语培训之间的差异常为人们所忽略,但二者的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向职业教育方向的转变,将英语培训的教学特点运用到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当中,对保障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孔庆炎,刘鸿章,《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中国外语,2005年第3期

[2]王仲林,《走进新课程》,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冯桂霞,《关于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0期

第8篇:公共英语范文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问题;对策;新体系

中国的高职教育从最初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逐渐发展成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类型。公共英语作为高职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任,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涉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与高职专业教学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相比,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则显得有些滞后,同时也落后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弱化了其服务专业教学的功能,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错位,未能充分体现高职特点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将来工作过程中的交际能力。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被看成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大部分学校只开设通用基础英语,与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缺乏紧密的联系。政府主管部门以通用的英语能力作为评价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并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进一步强化。高职公共英语的实际目标与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错位,高职的职业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未能显现。

过分注重基础,未能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受esp理论的影响,现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把公共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英语的基本语法等在高中阶段已全部学完,把整个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全放在“打基础”上,显然有很大程度的浪费。从港澳及一些国外大学的经验来看,外语课程都是直接为专业学习服务的,鲜有纯粹“打基础”的外语课程。事实上,esp与egp的语言表现形式并没有差别,差别表现在学习者的需求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从而导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同。因此,应根据高职学生直接面向一线工作的就业需求,直接开始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

应用性不强,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目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内容,以应试为目标,学生可能通过了各种考试,但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学而不能用。另一方面,学生所学内容基本与将来工作缺少直接关联,即使少量有语言天赋的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但不能用英语很好地完成工作中的交际任务,学而不致用。

应试倾向严重,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管理层面,由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官方背景,以及在不同院校间的可比性,各高职院校的领导都把该考试作为学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进而片面强调考试过级率,使得全国范围内英语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在教学层面,一方面,迫于领导和学生的压力即英语证书和毕业证挂钩,不得不进行应试教育,另一方面,对高职的属性认识不够,也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阅读以外的能力训练非常薄弱,基本不涉及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重点课题

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遵循“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职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方式,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功能定位于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的对象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作为高职重要基础课程的公共英语,必须摆脱本科公共英语学科知识结构的影响,把职业性作为改革的方向,最终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不一定系统反映语言科学的知识体系,但必须反映工作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实践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现方式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英语是为了以后的交际实践,而交际能力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也与实践紧密相关。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实践性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日常教学要从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主转变为以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其次,课程内容应能反映将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再次,要逐步创造条件,把英语课堂转移到实训室、车间,把英语与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公共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同样应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个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应具备专业、方法及社会三方面

的能力。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基本局限在专业能力范围内,应在此基础上完善工作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并加入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新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学习英语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总之,是培养一种综合能力。

高职公共英语的评估体系应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教学评估对教学本身有非常强的反拨作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在宏观层面,应逐步整合和完善目前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各种行业英语考试以及国际证书考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职业英语证书体系。该证书体系应能反映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并且强调应用,以综合能力为考试内容。在微观的学校教学层面,应以形成性评估为主,辅以终结性评估,并逐步过渡到真实性评估。

(二)基本思路

继承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属于广义的英语教育,在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广义英语教育的成熟理论和经验都应该继承。在实践层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探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本身的规律,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也有很多积累,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应该继承下来。

借鉴教育部先后在2001和2004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从国家层面对基础阶段和本科阶段的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相关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可充分借鉴其合理内核。

创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最核心的思路应该是创新,也就是如何把已有的职业教育理论用于英语教学,突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职业特色,满足社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目前最迫切的是摆脱本科学科体系的影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本科公共英语课程相比,其课程内涵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结构,具有职业定向性的特点。

(三)十大要素

突出职业特色专业的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职教育是一种与本科教育并行的教育类型,而不是本科教育一个低级的层次,高职课程与本科教育根本区别在于职业特色。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反映其职业特色,可以从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得以体现。课程设置为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三个阶段,课程组织以工作流程为基本方式,教学方法则要重视教学做的一体化。

突出应用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高职学生学完英语后不仅仅是要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二是高职的职业定向性特点决定了高职公共英语不是培养通用英语能力,而应是完成工作过程中的英语沟通任务。因此,高职公共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概括为:在保证一定阅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工作过程中的听、说、写的能力,同时考虑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兼顾层次差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切忌“一刀切”。各个学校不同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殡葬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会不同于国际贸易专业。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各专业与英语的“相关度”,确定公共英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来源和去向,可基本把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分为四个层次,基本对应高职学生四个主要的去向即技工、技师、学士、硕士。

协调各级教学在层次上,高职是普高和中职的高级阶段,在将来有向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发展的可能;在类型上,高职与本科并存,部分高职学生有转入本科的需要。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必须协调高中、中专以及本科的英语教学。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对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的英语教育知之甚少,与本科公共英语教育的衔接问题也基本上没有学校考虑,需要所有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关注。

完善评估体系 日常评估应从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转变为以形成性评估为主,适当融入真实性评估的元素。作为全国统考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改测试语言知识为主为测试语言应用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高职公共英语证书体系,鼓励高职学生分阶段考取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各行业的职业英语证书以及各职业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该评估体系引导高职学生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关注英语的应用及与职业的关联。

完善学习内容目前还在使用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没有涉及跨文化交际、语用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而这几项内容目前已被公认为英语学习所必备的。因此,改革后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除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外,还应适当考虑交际技能、跨文化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内容,以保证高职毕业生能够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并培养良

好的英语习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工具。

学时与学分制学年制的高职英语课时的设置已不能满足高职现状的要求。一方面,各专业与英语的相关度差异大,统一的学年安排不能满足各专业的个性需要;另一方面,高职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半工半读的模式保证不了集中学习的时间。因此,高职公共英语的学时应该由各专业与英语的相关度确定,各高职院校也要逐渐从学年制转向学分制,以与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以及“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适应。

信息技术及教学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是学生日常交际的一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之一,已被证实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因此,改革后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应融入信息技术的要素,在现有“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模式基础上,探索出更符合高职实际的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师资培训与专业教学相比,高职公共英语师资本身比较薄弱。改革现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弊端,也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因此,师资培训是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启动和成功的关键之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以及企业技师一起,构成“双师”结构的公共英语师资队伍。由三方共同设计课程,但由语言教师讲授,从而保证公共英语教学能与专业紧密融合。

中国背景与国际趋势作为国际沟通工具的英语,其使用环境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过去,英语教学侧重学习外国文化、技术和管理,教学内容的背景多发生在国外,现在则以毕业生在国内与外籍同事或与外商沟通为主。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型之中,许多中国企业正积极到海外开疆拓土。因此,高职公共英语的改革应根基于中国背景,同时要考虑到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中国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新体系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积弊较多,其受众很广且地位重要,所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出路应是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而不是局部的修补。相信在各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能有效地解决,并建立能符合新时期高职教育需要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新体系。当然,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面改革或逐步推进的方式。笔者所在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职业外语教学改革,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受到了学生、教师及学校三方的高度肯定。表1是该校所创立的公共英语教学新体系,其特点是能比较好地把上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0-7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9.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5]杨生斌.工学四合:工学结合的深化与系统化[j].教育与职业,2007,(27):26-27.

[6]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姜大源.基于教育类型定位的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2.

[9]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6-131.

第9篇:公共英语范文

关键词:公共英语;专业化;幼师高专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一直以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为蓝本,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脱节,未形成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高专公共英语专业化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学前英语教育快速发展,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幼教师资的幼师高专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公共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在幼师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体现专业化。

一、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趋势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逐步趋于规范。然而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仍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英语实用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方针,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然而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公共英语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上,与相关专业领域联系不密切,对侧重于岗位专业技能的探索研究较少。因而学生虽学完相应的公共英语课程,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A、B考试,但步入工作岗位后,各项英语技能往往达不到“实用”或“够用”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刘黛琳教师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既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英语能力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

可见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势在必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改变以往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应真正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鲜明地突出高职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本院校专业特点,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按照专业特色,对目前公共英语的授课内容及方式等加以改进,根据专业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英语教学方案,探索适合本院校的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

二、幼师高专公共英语专业化的途径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突出学前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英语在学生未来岗位如何运用英语,应具备哪些能力,从而制定相应教学方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幼师高专是培养学前教师的基地,幼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应依据幼教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整体方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突出学前教育特色,探索适合学前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

学前教师要顺利开展英语教学活动,除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要侧重培养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口语教学在学前英语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学前教师应做到语音语调标准,口语规范,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还应掌握学前英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技能。学前英语教学理论会在英语教法课中学习,但教学技能的培养应穿插于公共英语教学中,比如英语演唱、童谣表演、故事讲述等。为此,幼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应以培养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口语标准规范、教学技能过硬的学前教师为目标,使学生具备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对学生就业产生实质性帮助。

(二)合理整合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幼专英语教学应紧扣幼教专业人才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为此,教材的选择要注重其实用性,要选择与学生的专业及今后岗位需求联系密切的教材。此外,教师还要更新教材观,合理运用所选教材。应适当删减与学生专业学习无关的内容,适当补充与学前专业相关的英语基础知识,增强教材的针对性。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其进行适当地重组及拓展,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总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尝试多元教学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潜能

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常与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领域活动整合,幼儿英语教师要能唱、善跳、会画、会制作、善表演。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必备的各项职业技能,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未来职业相关联。鉴于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教师应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训活动,让学生体验多元课堂活动形式如创编歌谣、绘制英语海报、表演课本剧等等。要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缩减讲授时间,向听说优先、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并重的方向转变,给予学生适当引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潜能。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为其提供发展语言能力的多元途径,促进其多项智能的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合格教师。

(四)完善考评机制,以评促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目前不少高职高专的英语考试还是侧重考查学生书本知识掌握情况,这种做法显然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能力的宗旨相悖。应更新评价观念,完善考评机制,以评促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评内容除了包括语言知识外,应侧重口语交际能力、各项英语教学技能的考察,使评价内容更全面。要让学生也参与评价,使评价更客观。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领学生关注专业发展,提高专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幼师高专肩负着培养合格学前教师的使命,公共英语教学应参照学前教师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实现公共英语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2.罗睿华,《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公共英语专业化》[J],《管理观察》,2009.1

3.戴志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J],《职业时空》,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