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消毒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分析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区域管理质量作为对照,与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比较观察实施前后的日处理量、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以及科室护理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日处理量达到(5432±421),8篇,科室满意率为98.1%,与实施前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整体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

关键词 ] 医院;消毒供应管理;PDCA循环法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82-02

PDCA循环法中P是计划,D是实施,C是查核,A是处置,这是一套符合逻辑的基本工作程序,在具体实施中不断完善与补充,运用得当可以提高整体管理质量[1]。为进一步探讨其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工作质量进行了具体分析,先将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为具体观察对象,护理人员共30名,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9±4.3)岁。学历:本科14名,大专11名,中专5名,工龄1~20年,平均工龄(14±2.3)年,正式护士22名,合同护士8名。另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未进行PDCA循环法管理的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作为对照,护理人员共25名,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4.3)岁。学历:本科12名,大专8名,中专5名,工龄1~21年,平均工龄(14±2.6)年,正式护士18名,合同护士7名。两组观察对象中物品的种类和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计划 搜集日常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分析,具体包括满意度的调查、患者的意见、医院感染情况等内容,具体分析如下:①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不规范,无明确有效的工作要求,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护理人员执行力不强,责任心缺乏,甚至有护理人员不能正确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②工作能力不高。护理人员无法完全掌控工作中的各个缓解,不能及时发现潜藏的安全隐患,而且自我要求低,无菌意识不强,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等隐患。③消毒程序不规范。不同的器械与物品消毒要求不同,不同的消毒方法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特别注意。如玻璃类器械消毒需要放入沸水中煮10 min,橡胶类器械需要在温水中煮10 min,如不能准确区分,很容易发生危险。根据我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计划,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正确的操作规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各个部门结合调查具体的临床需求,科学化规范工作流程。

1.2.2 实施 为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现场设置专业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及时掌握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修补与完善。根据护理人员的薄弱方面组织专题讲座或者参观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加强自身薄弱方面的学习。任命工作能力较强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小组长,帮助本组护理人员提高专业操作能力。细化工作流程和质量监控标准,对各个步骤中器械与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与记录,并及时向上反馈。

1.2.3 查核 检查要做到勤,着重检查清洗、包装及最终质量,小组长进行小组检查,护士长进行不定时检查,质量监控小组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护理人员的每月考核结合起来,并与奖惩挂钩。

1.2.4 处理 分析质控检查结果,找出出现问题的薄弱点,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使PDCA循环法更适应医院消毒供应管理。PDCA循环法是一个大环套小环,小环促进大环的方法,只有不断完善与加强,才能真正提高医院消毒供应管理的整体质量。

1.3 效果评价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审核验收标准[2-4],评价PDCA循环法应用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储量、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护理人员的篇数)以及临床科室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实施护理前以及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实施后日处理量、数以及临床科室满意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的重点科室,它的工作内容是消毒灭菌,进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5]。为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正常有效进行,消毒工作室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器械、物品的消毒清洁工作,防止患者受到院内感染,保证患者生命健康[6]。我院从2011年1月开始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心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分析其应用效果。PDCA循环法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反应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其实施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本组研究中将我院应用了PDCA循环法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质量与之前未应用此管理方法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DCA循环法大大提高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处理量和清洗、包装及抽样合格率,执行情况与奖惩挂钩,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激情和工作积极性,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7]。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后,消毒工作日处理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临床科室满意率明显提高提高,明显优于实施后,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效率。

[

参考文献]

[1] 黄蕾,黄蒙.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17(33):90-91.

[2] 蔡伟英.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66-67.

[3] 黄利红,毕建红,陈海燕.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75-76.

[4] 袁晓宁,王少利,杨雪松.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66-67.

[5] 赵慧,魏兆娥.PDCA循环法在喉镜室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62-1364.

[6] 余英,李梅.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旬刊),2013(10):26-27.

第2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阶段管理 品管圈活动 实践效果

品管圈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日本的质量管理模式,主要是指由相同的、相近的或者是相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能够自动的或者是自发的组成几人一圈的致力于改善质量的小团体,并借助集体的全面的活动,按照一定的相关活动程序进行相关的讨论,以更好的发现并解决在活动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有效的促进提升该活动的品质,获得更好的结果[1]。品管圈活动在早期多应用于食品公司、汽车工业以及教育系统当中,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品管圈开始更多的应用于医疗系统当中,并开始多应用于临床护理服务当中,以更好的帮助激发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质量的管理意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服务[2]。医院消毒供应室在医院内主要承担的是相关的消毒灭菌的工作,以为各个科室提供无菌的器材、敷料等相关的医疗用品,因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服务质量能够对整个医疗环境以及服务质量安全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也被认为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的科室[3]。现我院开始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当中,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消毒供应室的相关的管理资料,于2018年8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按照是否实施品管圈活动分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与观察组(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对照组处理了678件器具及器械,观察组处理了702件器具及器械。该科室主要负责整个院内所使用器械、器具以及物品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的工作,同时负责对一次性物品的验收、存储及发放。该科室内共有医护工作人员10名,男性2名,女性8名,年龄在28~56岁,平均年龄为(34.34±2.98)岁,学历:本科3名,大专4名,中专3名。

表1 两组消毒供应室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下载原表

表1 两组消毒供应室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表2 两组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及质控管理评分对比     下载原表

表2 两组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及质控管理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比[n(%)]     下载原表

表3 两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比[n(%)]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院内的基本管理规定执行[4]。

1.2.2 观察组

在常规管理模式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方法为:

1.2.2. 1 建立品管圈:

指派院内1名消毒供应室工作经验丰富,年限较长的主管护师作为品管圈的圈长,负责对品管圈组织进行策划、监督与指导,以用于改善品管圈的活动,积极在品管圈活动中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参与其中[5]。

1.2.2. 2 确定主题:

对目前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确定本次品管圈的活动主题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活动以达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等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并将此次品管圈的活动姓名定位品管圈。

1.2.2. 3 分析原因:

对目前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设定好目标,拟制定解决对策[6]。

1.2.2. 4 制定计划:

结合调查结果,拟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圈员工作分配、活动周期以及活动的目的等,并将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步骤、计划的实施时间、实施情况以及圈员的任务以列表的形式给予展示,供消毒供应室的临床工作人员阅读[7]。

1.2.2. 5 实施计划:

(1)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内工作人员相关工作的培训,并加强对各个工作人员岗位职业的培养,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明确各个标准化流程,以确保各个圈员能够掌握相对应的流程以及规范。(2)按照消毒供应室内的规范及制度对院内需要消毒灭菌的器械及器具进行处理,认真的核查制度,以达到降低处理差错率的目的[8]。同时需要严格的执行消毒供应室内的设备管理制度,并遵守相应的操作流程,还需要做好器械的日常保养以及维护的工作。另外,在对精密仪器进行消毒灭菌操作时需要进行预先的检测,以确定某些器械部位及零件容易损害,其中对于吸引头以及显微器等仪器的清洗需要指派更加专业的人员进行处理,并严格按照器械的清洗方法及标准进行操作[9]。(3)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期间,坚持回收岗位回收物品时或者交接工作时采用两联交接单,并保证操作时签字,确保回收以及清洗的岗位人员需要进行当面的交接工作,并对物品给予清点,一旦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况时需要及时给予与临床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与反馈。在包装期间需要注意与器械进行核对,并做好标记,注意书写的字迹规范化,避免出现处理错误情况的发生。(4)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中每个月的数据以及临床资料给予收集,并在月底时集中交给品管圈的圈长,由圈长对收集到的数据及资料进行统计与汇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召开圈内的会议,并组织圈内的圈员共同探讨解决对策[10]。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质控管理评分、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1.3.1 常见供应室内不良事件的类型包括了下收下送错误、清洗不到位、检查包装不到位、无菌物品质量问题以及供应不及时等。

1.3.2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质控管理评分进行评价,评价量表由我院自制,指派消毒供应室的上级负责人进行评价,每个方面均为10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

1.3.3采用我院自制的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价,评价的项目包括了仪表文明、服务态度、下收下送、无菌物品质量以及临床沟通能力,每个方面的满分为2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在80~100分评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0~79分评为满意,得分在59分及以下评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及满意之和作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消毒供应室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收下送错误、清洗不到位、检查包装不到位、无菌物品质量问题以及供应不及时的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及质控管理评分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及质控管理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70.00%、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目前我国传统的消毒供应室工作当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整体工作质量较差,工作氛围及环境不佳,也存在着工作人员素质偏差的情况,加之还存在着工作人员之间以及工作人员与临床人员沟通较差情况的发生,导致消毒供应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整整个医院内灭菌消毒器械工作的服务质量[1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品管圈作为一个在生产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员工及团队之间合作精神,并从实际问题出发给予良好解决的具有较高组织的活动小组[12]。所谓品管圈活动则是通过这个活动小组实施一系列的有计划性、有组织性的活动以及干预措施,以更好的达到某种目的,在实施品管圈活动期间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出团队分工合作精神,能够充分的明确所要获得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13]。现我院则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我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中,以通过发挥团队精神,促进圈内的各个成员共同参与及努力,获得更好的管理目标。在实施品管圈活动期间通过建立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设定目标、实施计划等一系列的措施,不仅有效的打破了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隔阂,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通过利用引导的方法帮助各个工作人员树立了良好的工作服务理念,主动发现问题并参与问题的解决,在根本上提高了整个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基础技能[14-15]。另外,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有利于发挥持续性质量改进的作用,找出工作期间存在的问题之后给予主动的探讨及追踪,并定期给予测评及时刻的管理,提高了消毒供应室内工作人员对于各种医疗器械的掌握能力,以在根本上提高工作质量[16-17]。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收下送错误、清洗不到位、检查包装不到位、无菌物品质量问题以及供应不及时的发生率较低,结果提示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原因是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发现并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切实的即刻的解决,在根本上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质量,从而有效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18]。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及质控管理评分均较高,结果提示,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能够确保工作服务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同时还能够明显的促进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团队精神,保证消毒供应室内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9]。对照组与观察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70.00%、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结果提示,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不仅可提高服务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加强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了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20]。由此可见,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服务质量,同时还能够明显的提高院内各个器械、器具及用品的质量,为下一次再次推行品管圈活动提供基础。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各个方面管理质量较高,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也较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不断的深入研究,更加的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顺利进行,以取得更好的作用效果,更加显着的改善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群香.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0):2854-2856.

[2]饶斌.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返洗率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9):260-263.

[3]王春娥,陈清山,刘爱玲,等.阶段管理模式在品管圈活动中的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3):2609-2612.

[4]李剑,苑玉霞.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28):278-279.

[5]矫冬梅.品管圈(QCC)助力护理质量改进[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218-219.

[6]王春娥,刘爱玲,葛建云,等.医院品管圈阶段管理模式的工作方法与效果[J].中国医院,2016,20(12):23-25.

[7]康宜琴,顾钰,范海燕,等.品管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10):1239-1240.

[8]刘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5,15(7):166-167.

[9]邓明琼.品管圈活动对藏区医院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05-107.

[10]保建芳,何东平,江国芳,等.品管圈在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9):2148-2150.

[11]吴厚淑,袁茜.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4(5):188-189.

[12]谢齐珍.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172-173.

[13]高丽,姬萍.品管圈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供应物品质量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卫生管理,2018(11):190-191.

[14]何惠燕,吴雪花,黄凤玉,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率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4):408-409.

[15]李杰芹.护理质量控制护理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9):177-178.

[16]马晓娜,张国晶,李晓辉.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临床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4):380-381.

[17]吴妮娜,何建云.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6):158-160.

[18]康宜琴,顾钰,范海燕,等.品管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10):1239-1240.

第3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PDCA循环;持续改进

PDCA循环法最早由美国专家提出,目前,PDCA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事业单位进行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循环体系[1]。PDCA循环由计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总结(A,act)4个阶段构成,实施PDCA循环,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计划-实施改进措施-检查改进成果-评定改进效果”循环,不断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提升管理质量的目的[2-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为三甲综合医院,共有1500张开放床位,平均手术量为62台/d。我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复用器械集中处理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共33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21名,年龄23~58岁,平均(45.2±2.4)岁。自2013年1月开始,消毒供应中心开始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

1.2方法

1.2.1 P阶段(计划)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及护理部工作计划,认真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的制度落实、操作方法、人员配置、设备使用管理等情况,参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3]等相关标准,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计划包括:制定质控目标、明确质控内容、安排质控活动;讨论质控小组成员;组织质控中心工作人员学习,交流工作经验;优化人员配置,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其目的是减少差错率的发生,提升清洗、包装、灭菌质量,满足临床需求。

1.2.2 D阶段(实施) 按照工作性质,将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为3组:下送组、检查包装灭菌组、无菌物品发放组。由组员选举一名组长,组内实施双向选择、动态管理。组内成员若有1人违规,将对组内其他成员、组长奖励造成影响。每周有汇总点评、有立即改进的、有持续跟踪的、有扣罚奖励的,每月有总汇总并上公示墙以示促进,并与绩效挂钩。实施早交班制度,区域组长及质控员在交班时,要对前1d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引起全体成员的关注,从而共同改进、提高。建立器械周转循环过程的质控记录表,设备周转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详细记录责任人。使用标识牌对器械周转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做到环环紧扣,由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同时详细记录各种异常情况、处理措施、责任人及处理结果。小组长负责本区的设备质量监控,对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做好记录,每周检查1次设备维护、运行状况。

1.2.3 C阶段(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质量、器械清洗质量、设备管理情况、包装质量、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及技能知识水平进行检查。质控小组检查1次/w,月末要将以上内容检查完毕;护理部检查每月1次,3个月内要完成以上所有内容的检查;护士长每周抽查1次,对检查结果做好记录,月底进行汇总。

1.2.4 A阶段(总结) 每周一及每月月底由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主要讨论各区域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执行效率,汇总当月质检结果,综合会议讨论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方案,针对容易发生相同缺陷的工作流程,则要予以改进,并修改流程及岗位说明书再进行监督实施。同时在实施新流程时,做好跟踪、评价工作。通过P-D-C-A四个流程的不断循环,以达到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完善,减少差错率的发生从而让工作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1.3评价标准 在实施PDCA质量管理后1年(2013年1月~2014年1月),评价质量管理效果,由医院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设施、环境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点核分类、器械清洗质量,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业务技能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实施PDCA质量管理前1年(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实施PDCA质量管理后的设备设施管理、环境管理、器械点核分类、器械清洗质量、知识掌握水平、包装质量、临床对科室满意度评分,均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

3 讨论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着所有科室重复使用医疗物品、器具、器械的点核分类、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工作的重要部门。采用PDCA循环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管理,通过现状分析、实施质控计划、检查计划落实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来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首先要组建区域小组,由区域组长、护士长共同担任质量责任人,采用动态管理方法与绩效挂钩激发组员的工作积极、性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从而调动起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积极性,主动了解、掌握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同时建立质控记录,在器械周转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紧密连接。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PDCA质量管理后的设备设施管理、环境管理、点核分类、器械清洗质量、知识掌握水平、包装质量、临床对科室满意度评分,均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

参考文献:

[1]陈洁,李淑君,李燕妮,等.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4030-4031.

第4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培训效果,培养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制定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为适应期,第一周。第二阶段为学习实践期,第2~4周。第三阶段考核评价期,第5周。第四阶段全面素质考核期,第6~8周。第五阶段为轮转期,第13周。结果 实施分阶段教学模式后,提高了培训质量,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较传统的培训方法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能较好地指导消毒供应中心实际工作,提高培训效果,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有效的培训方法。

[

关键词 ]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消毒供应中心;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62-02

[作者简介] 李虹(1962-),女,湖南衡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及消毒灭菌工作。

目标教学法是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和国际教育评价会评价及课程专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技能,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教育教学过程[1]。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由分散式供应室发展为集中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为了更好地运行集中供应模式,我们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由医院感染科、护理部审核颁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者》,此证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上岗证。现将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1 方法

1.1制定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湖南省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及评审标准》制定总目标。即掌握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知识及技能;掌握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熟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熟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

1.2选定授课老师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将授课计划拟定,聘请医院感染科主任主讲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事件分析、职业安全防护等内容。聘请护理部主任主讲个人价值与团队精神、细节决定成败、沟通交流技巧。护士长主讲消毒供应中心运行七环节,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包括清洗流程、包装机器设备操作规程、灭菌原理、器械检查与包装流程、无菌物品监测与管理等各环节的内容。已有几年消毒供应工作经历的三个主管护师分别承担去污区组长、检查包装与灭菌区组长、无菌物品发放兼质量控制组长,分别负责各区工作人员技能指导和培训。

1.3制作教材

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模拟试题打印装订成册,人手一册。将去污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及监测等各项操作制作成光盘。讲课内容均制作多媒体课件。

1.4实施培训

共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适应期,第一周,教学目标:熟悉环境、科室工作制度、操作流程。第二阶段分组学习实践期,第2~4周,教学目标: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将人员分组进入工作区实践,由选定的组长言传身教工作技能,周一、周三晚观看自制的光盘,周二、周四晚上集中理论培训,由护理部主任、院感科主任、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分别主讲。专业理论内容包括:污染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器械敷料的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全部过程中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质量追溯系统中客观数据收集、记录与档案留存、物质管理规划、物流供应等。第三阶段即第五周,考核评价期,教学目标:考试考核80分以上为合格。有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理论考试采用单选题100题合计100分,内容包括消毒供应中心的所有环节内容,考试的题量大覆盖面广,能充分体现培训效果。操作考试分组进行,采用自制的《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评分标准》进行,包括《手工清洗操作评分标准》、《检查包装操作评分标准》、《压力蒸汽灭菌操作评分标准》,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提问五部分。评估10%、计划10%、实施60%、评价10%、提问10%。第四阶段,即第六周,素质考核评价期,包括沟通交流能力、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应变能力,采用背靠背评价,评价分为4级,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第五阶段即第14周轮转期,工作人员轮组培训。

1.5

传统的教学培训,跟班实践,分层次每月业务讲座1次。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使用t检验。

2 结果

通过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培训,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明显提高,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后,工作任务增加,工作职能转变,使消毒供应中心成为医院无菌器械处理和供应的物流系统并逐步趋向于社会化的物流系统,而对专业发展的变化,亟待更新观念、改变知识老化局面。我国长期以来,对消毒供应专业是一个独立专业领域的认识程度存在局限性[2],消毒供应中心封闭性的特殊环境,专业知识无规范系统的教材的特殊性,导致学习目标的模糊不清,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给自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对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素质,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职能的改变迫使专业知识要更新,因此进行消毒供应专业培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专业队伍的素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势在必行。

3.2分阶段目标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分阶段目标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3],使教学规范化、系统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每一阶段培训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提升,在分阶段目标管理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同样重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汇编成册,并制作光盘反复播放,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增加趣味性,理论考试采用选择题,答题简单,节约时间。通过分阶段理论讲课、操作演示、现场情景教学、跟班进组培训、再轮组轮岗培训,将理论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使大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增强了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了现代化的消毒隔离理念,提高了各岗位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培训效果明显提高。

[

参考文献]

[1]俞群亚,王蓓.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8):717.

[2]任伍爱,牛进霞,冉秀菊,等.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护士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494.

[3]杨艳霞.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38.

[4]朱恋,王展映,颜丽娟,等. 护理三阶段教学实践与探索[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57.

[5]刘剑方,马庆欢,黄小萍.全日制护生临床带教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9(7):352.

[6]林秋霞.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14.

第5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不平凡的2010年转眼半年已过,回忆过去的半年,我们一手抓防治“xx”这件大事不动摇,一手抓常见病防治与公共卫生不松懈,夺取常见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双胜利。下面就我站前半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一年之季在于春,进入元月份我站就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撤销了药供科,监督监测职能分开,成立了监督执法大队、健康体检中心、消毒杀虫中心、信息中心、结核病防治中心等科室,职责进一步明确,功能进一步齐全。在这次抗击“xx”中,体检中心、信息中心、消毒中心、监督执法大队等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整顿了组织纪律,完善了规章制度,为规范一支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素质较高、训练有素的防疫队伍,我们经过了二周纪律整顿,全部职工要求南迁办公,实行每日指纹两签到,在严明纪律的基础上,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各科工作在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的规范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防“xx”工作:(见xx市防疫站防治sars阶段性工作总结)

四、传染病防治与计划免疫工作:

1、XX年年1--6月份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根据全省腹泻病监测方案,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了肠道门诊。为了认真做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我站于近日正在对各医院肠道门诊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5月31日下发了xx市《关于加强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6月7日下发了《关于开设肠道门诊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18日我站转发了省疾控中心《关于加强霍乱防治工作的通知》。

4、甲肝防治工作,为防制甲肝疫情在我市的发生,我站于3月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甲肝疫苗的普种工作,共接种甲肝疫苗28万人份。在广大儿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中全面普种,广泛地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

更多精彩:

铁路局车辆段团委年终工作总结 供电局党委年终工作总结 房产局年终工作总结 统计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6、4月14日--15日,我市召开了全市计划免疫暨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计免工作的管理,规范了簿、卡、表证及技术档案管理,督促各县(市、区)尽快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并规定了半年内应达到的工作目标,在抗xx期间从没放松对其它流行病的监测工作。

五、消毒杀虫工作。在做好防xx消毒灭菌工作的同时,对市直医疗单位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举办消毒专业技术培训班三期,培训专业人员120余人,经过技术考核颁发了上岗证件。三月初对市直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四月初因防xx中断。五月初以来,在做好防xx消毒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大面积夏季灭蚊、蝇、鼠、蟑工作,电视发了通知通过广播报刊做了广告,目前工作进展顺利。

六、地方病科在做好xx防治工作的同时,积极落实今年的地方病防治工作。针对近年来布病逐年上升,而且今年上升速度非常之快的现状,提出了防治计划,并报市政府批准通过普种疫苗予以预防的计划,目前工作正在落实中。

第6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是城市供水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围绕城市供水安全和水质达标,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二次供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应对新形势下对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新要求,城市二次供水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城市二次供水缺少统一规划

由于政府在编制城市供水发展整体规划时,很少考虑将二次供水纳入其中,使得城市二次供水在功能规划布局上更显滞后和忽视;而建设单位在进行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时缺乏整体统筹考虑,容易出现该区域城镇供水管网和区域内二次供水设施布局脱节等问题,造成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无序,为今后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带来矛盾和问题埋下伏笔。

(二)设施建设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过去由于我国有关二次供水的技术标准还不完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缺乏严格规范,设计验收把关不严,出现了设计不合理,选型标准低等现象,使得设施建设质量难以保证,另外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属于建筑质量管理还是属于供水设施管理,没有明确的界定,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导致有的设施投入使用没有几年就出现问题,不能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

(三)运行管理单位较难进行监管

由于二次供水设施分布点多面广,实施行业监管难度比较大且管理力量薄弱;物业公司等设施管理单位缺乏专业化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对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部分老旧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因产权交叉等原因出现无人管理,导致储水设施没有清洗消毒、维护抢修不到位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清洗消毒没有列入日常管理

目前,一些运行管理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管理单位选择一些非专业队伍进行清洗消毒,由此引起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对一些城市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部分城市对清洗方法是否规范、清洗后是否进行水质检测等清洗消毒各个环节都缺乏有效监管,清洗消毒效果难以保证。

(五)二次供水突况处置不及

由于人员不熟悉操作等原因,导致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停水或水压不稳定等等情况,而得不到及时恢复,影响居民正常用水;另一方面,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往往依靠卫生部门对运管单位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未能及时掌握情况,查明原因,帮助运管单位尽快恢复供水。

二、建议采取的管理对策

(一)实行统一规划管理,进行设计方案审查

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应包含城市供水发展的相关方面。在做城市宏观发展规划时,应将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规划纳入统筹整体规划范围之内,并与城市供水设施规划同步考虑;另外,实行统一规划管理能够促进二次供水设施有序建设,避免出现行业管理与设施建设之间脱节。同时,为了加强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应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严格执行二次供水有关技术标准,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质量。

(二)把握建设关键环节,加强政府行业监管

为了保证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质量,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投入使用,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在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环节的行业监管方面可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是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监理承担单位资质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对在建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对采用的二次供水设备及相关产品进行备案,且适时编制目录并公布;

四是监督二次供水设施竣工验收过程,检查验收资料是否完备。

(三)增加运管单位管理,提高供水安全保障

二次供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了解和掌握管理单位的具体管理制度并进行备案,以保证二次供水的安全稳定。另外,为使二次供水系统可靠运转,帮助运管人员尽快熟悉和掌握设施的技术指标及运行要求,二次供水设施的运管人员必须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同时,为了解管理单位清洗消毒情况,提高设施及时清洗率,保证供水水质合格,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对管理单位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强化清洗消毒管理,巩固水质卫生安全

按照相关规定,二次供水设施应每半年至少清洗一次,而清洗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水质卫生,作为政府部门应对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加强监管,促进清洗消毒规范操作。同时,为提高清洗消毒从业人员素质,保证清洗消毒质量,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清洗人员必须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对于清洗后的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检测机构应有资质并受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委托,这样有利于规范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行为。

(五)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构建和完善城市二次供水应急体系是城市供水应急体系的关键一环,是确保水质异常情况下安全供水的关键工作,涉及指挥机构、应急技术、后备物质和人员保障等管理工作,以及应急处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二次供水单位也是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范畴,发现水污染事故需要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及时处置,必要时还须启动应急预案。当发现二次供水水质被污染,危及人体健康时,城市供水应责令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立即停止供水,限期整改。

第7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外科手术;医院感染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是否成功与患者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承接的手术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手术的难度也在逐渐提高,与之相关联的消毒和灭菌工作也日益加重,这也给术后护理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阶段,传统的手术室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因此需要制定出全新的管理模式的优化,以此来达到降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

该项研究选取150例外科手术护理管理患者作为对照组,这些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在2008年4月~2009年6月,选取另外1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手术时间在2009年7月~2011年 9月以内。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新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后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在2008年4月~2009年6月来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中85例为男性患者,6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为43.5岁。选取150例在2009年7月~2011年9月在我院实施玩了手术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干预组中,男患者有82例,女患者有68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为44.1岁。将两组患者的资料和病例进行对比,整合和分析,仔细调查手术时间、是否连台、是否导尿等因素,并一一作好记录。患者出院后,要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现象。

1.2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方法

1.2.1手术室布局规划 所有的布局规划都是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的布局规划更好科学合理,并且要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日常工作时,要注意划分工作区域,将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进行鲜明的分隔,并且要合理标注每个区域的分界标志。手术时,要严格按照手术的类型和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摆放,方便拿取,还要清晰划分感染手术与肺感染手术的施行区域,防止感染性手术中感染物质的扩散和传播,可以将这类手术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手术室进行。

1.2.2保证手术室环境合格 由于实施手术的需要,手术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实施手术的环境中浮游菌的数量容易超标。要避免这一现象,就要要求全部医务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手术室的规则,在操作时注意消毒灭菌的整个流程,对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进行适时的加强,增强每个医务人员的消毒意识和灭菌意识。此外,还要注意严格控制手术室的人员流动。在进行工作清扫时,要做彻底的消毒工作,紫外线照射时间需要持续1h以上,也可以使用药物熏蒸的方法进行消毒。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好手术室内的温度,注意通风,做好防潮工作,防止细菌的滋生与扩散。

1.2.3无菌技术操作 手术感染的控制工作离不开无菌技术的支持。无菌技术操作与手术效果息息相关。首先是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要做到彻底消毒,确保每一样医疗器械的绝对无菌状况。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消毒方式是高温压力灭菌法。对于那些耐高温的器械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和实用性。此外,要及时更新手术室内的无菌器械,定期检查器械的有效期限,及时更换新设备[1]。

医护人员还要注意个人的消毒情况,勤洗手,多消毒,衣帽手套都要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滋生。

1.2.4建立手术室感染的有效监测机制 定期进行菌落培养可以对手术室的消毒工作进行实时的检测。可以采取措施,定期对室内的菌落数和菌种进行检查,促进消毒灭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另外,要定期对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的衣物、用品等进行消毒,还要对消毒液和工作人员的手指等部位进行微生物采样,推动手术室感染有效监测机制的进一步实施[2]。

1.2.5手术室废弃物的处理 垃圾处理需要严格分类,医院也是如此,尤其是手术室,要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条例和规范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首先,手术产生的医疗垃圾要进行合理分类,再对其进行包装,用消毒液浸泡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污染降到最低。其次,对于那些一次性的医疗用品,要先销毁在进行集中外运。最后,要将医疗垃圾放入黄色的垃圾袋中,送到固定的垃圾处理地点,会有专职人员统一集中回收。值得注意的是,将垃圾运走后,要注意对原来的垃圾存放点进行消毒[3]。

1.3统计学方法 该项研究采用的是 SPSS 13.0 这款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两组患者出院后,又对其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随访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对照组中有31例患者患医院感染现象,感染率为20.67%;干预组中有1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 8.00%。因此,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800,P=0.002)。

2.2医院感染与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两组手术后1个月的随访中,手术时间不低于3h、术前30min未使用抗生素、手术过程中有参观人员,以上三种因素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除去术前导尿和非连台手术的情况,干预组医院感染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承担着诊断、治疗和抢救的各项工作,是医院各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外科手术种类的不断复杂化,手术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这种情况也引发了一系列手术感染的现象,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也由此显得日益重要起来。手术室在医院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外科手术,手术室的布局不合理、手术设备不够齐全、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隔离区划分不科学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医院感染,这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体制和手术室护理管理系统成为现阶段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我院分析了15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资料,发现其感染率为 20.67%,在更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之后,感染率降到了8.00%。

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手术室内受污染的空气。参观人员的流动是影响室内空气的主要因素,要注意提醒流动人员与手术医生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降低感染率。

总而言之,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医护人员要加强防范意识,认真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启华,张维玉.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全过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18): 2816-2817.

第8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120xx年爱婴医院工作计划

20xx年,为巩固我院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使爱婴医院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执行到位。我院继续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重庆市儿童发展纲要》、《重庆市妇女发展纲要》确定的促进母婴哺养目标。围绕长效管理,可持续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动爱婴医院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特制定爱婴医院工作计划:

一、完善创爱的组织机构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是一项永久的艰苦工程,为了避免“创爱”后思想松懈,工作下滑,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继续设立以邱凤院长为组长的巩固爱婴医院领导小组,把爱婴行动的工作列为全院工作的管理目标,加强督导与考核,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爱婴医院工作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重点培训,确保质量

1、为了确保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强化培训和复训工作,使标准一致,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质量一致,效果一致。

2、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并在半年内进行爱婴医院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对原在岗人员进行复训,并与三基考核相结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不合格立即进行强化培训。

4、具体培训计划如下:详见附页

三、加强产儿科感染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1、设置感染管理小组,在院感科的领导下,负责科室内院感工作。

2、设置产房和隔离产房并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房人数,对隔离孕妇按隔离技术规程进行接生和护理,接生完毕后按要求对产房进行擦拭和消毒。

3、新生儿恒温箱按规程进行消毒和管理。

4、对婴儿淋浴用具做到一用一消毒,并使用一次性用品,淋浴完毕,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四、加强产儿科急救和规范化建设

1、为认真体现“儿童优先,母婴安全”的宗旨,今后的工作重点立足于产儿科急救及规范化建设,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继续实施孕产妇免费接送。

2、产科在岗人员全部持有执业医师证和母婴保健证,为医疗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3、提高产儿科技术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加强高危妊娠的筛选、管理和监护,降低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

4、对产妇母乳喂养指导实行责任制护士管理,对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第9篇:消毒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量完成全院各科使用物品的供应工作,才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此我将工作中具体的管理做法报告如下: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生产供应单位,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防止医源性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部门,同时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一个比较重要的供应部门[1],因为工作对象不只是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与其它后勤单位也需要协作,故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做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长必须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能力,才能高质量完成全院各科使用物品的供应工作,才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2]。

1 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发挥表率作用

做为科室护理工作的带头人,应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应提前20~30 min到岗,做好工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每天下班比别人晚走5~10 min,巡视检查各工作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当日的工作质量,早会时,可根据检查情况做讲评,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2 护士长应加强对护士的管理

2.1 消毒供应中心 首先应建立护理质量工作标准,做好专业培训,让每一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工作中培养护士整体理念和能力,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应努力体现人文科学的理念[3]。

2.2 公正和公开 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切不可戴有色眼镜,厚此薄彼,这样最容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越大,其离心力越大,护理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护士长尽可能让护士知道你对工作的想法和打算,不要让大家蒙在鼓里。要让护士参与讨论与她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增加透明度,调动积极性。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但前提是必须公正和公开。在护士长有限的权力范围内,可利用的激励资源有工资、奖金、评选先进等,充分利用这些激励资源,用好这些资源,鼓励每位护士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激发护士比、学、赶、帮的工作热情。

2.3 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 工作上必须"严"字当头,去掉"怕"字,才有生机,才能造就人才,才能提高护理质量。"老好人"并不减少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但在生活上尽全力为护士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需要,对她们如同慈母,胜似姐妹,使她们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温暖。护士长切忌不稳定的情绪,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动不动就发脾气,肯定不能做好护士长工作。批评也要讲就艺术,众多护士性格各一,思想认识水平也不同,对接受护士长批评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护士长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护士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对"小"的问题,如下班前卫生做的不彻底,做完操作物品归位不整齐,抄写表格字迹不够工整等,护士长可以开展一些小竞赛,通过评比提高护士素质,这类问题不必在交班会上点名批评,但对做的好的同志可在会上点名表扬。对"较大"(严重的差错事故苗头)的问题,应及时制止,找当事人个别谈话,组织讨论,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吸取教训。护士长要遵循这一信条:不要轻易将护士分为"好"与"坏",要确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鼓励优点,克服缺点。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护士的自尊心,即使有了差错,也应避免当众训斥、责备,以谈心的方式解决存在问题。

2.4 注重护士业务水平及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善于思考,勇于决断。有无决断的魄力,是衡量一个护士长领导水平和才能的主要标志之一。护士长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犹豫不决,不能退缩。果断的决断能力来源于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平时勤于思考的习惯。要经常组织开展新业务、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的学习,以拓宽知识面。采取考试、考核、以老带新的方法。对不同年资护士,进行分级培训。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各年资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保证高质量完成全院各科消毒供应工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管理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应将过去的从事人员老弱病残转化为年轻化,知识化。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护理人员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认真学习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护士较高的责任心。工作者应具备职业修养,要按照程序操作,才能生产合格的无菌产品,减少失误,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5重视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护理管理应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要着眼于各要素质量,以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4]。反馈内容包括工作的态度、效率和质量,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护士,肯定成绩,表扬优秀,对差的提出纠正方案,达到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

2.6 不陷于琐碎事务 一个劳动300d的护士长,可以当选劳模,但却不一定是合格的护士长。而能调动护士积极性,把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得到广大护士的认可才是一个合格的护士长。任何工作,都要靠大家去努力完成,作为一个护士长不可能、也不应该亲自去做所有的具体工作,应该起参谋长和统帅作用。做好护士长的监督管理工作。

2.7 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计划 ,全面记录各项工作内容 根据护理部及科内的工作任务,制定出本科室的具体工作计划并确保实施。制订工作计划时应注意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不轻易改变或废止,但可根据情况变化作必要的修改。计划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方法、程序、注意事项,使执行者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其具体做法是:①护士长制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季度工作重点,月计划,周计划与周安排。② 每周进行质控检查,每月进行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对整改后效果进行评估,以促进工作改进。③严格的控制差错事故发生,对发生差错事故者,记录差错事故发生的日期、责任人、事件经过、性质、并进行原因分析,整改处理。④每月对全科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操作规程考核,考试成绩列入绩效考核内容。⑤工作人员记录当日所完成的各项工作,包括回收各科各种污染物品数量记录,对器械清洗液、消毒液进行监测记录,每日对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并记录。各种仪器使用前做到安全检查记录,灭菌程序信息记录,无菌室管理记录,以数据证实工作完成情况,以利于日常工作检查时用数据说明护士在操作中认真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规范标准要求完成各项操作流程,保证工作质量。

3 作风民主,宽宏待人

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本科室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以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宽宏是在一定质、量、度范围内,不怕她们工作和生活中有缺点和错误,而是捕捉有利时机进行启示、诱导、教育。护士长的作风民主,宽宏待人,能使下属护士产生安全感,大家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心情舒畅,有利团结,增加凝聚力。可开展角色互换的讨论,让大家换位思考,让护士们知道假如我是护士长我该怎样做?希望护士怎样?假如我是护士,将会怎样做?希望护士长怎样?从而达到相互理解。

总之,护士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团队的凝聚力,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求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要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去做。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要有自觉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护士长本身应具备本专业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的疑难、复杂问题,要做到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地指挥各项工作。这样,科室护理工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确保医疗安全、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微.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253-254.

[2]郭亮晶,章昱,戴萍华,等.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院内感染[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504-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