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礼仪范文

中西方礼仪精选(九篇)

中西方礼仪

第1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很多的。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第2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2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3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第3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Western etiquette culture specifically in the massive instance's foundation for everybody the difference, the difference origin, so that everybody can a better study and grasps these differences. So that better work and study.

关键词:文化背景 价值观 平等 个体

Key words:Cultural context Values Equality Individual

作者简介:刘明哲 男 1981年出生 伊春职业学院教师 助教 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一、由文化的背景影响的文化不同

中国和西方人之间的文化不同的理由之一是文化的背景。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孔子思想,道教和其他的观念学。当发展的不同观念彼此碰撞时, 中国文明的基本结构建立了起来。 然后孔子思想变成中国哲学系统的基石。 孔子思想的中心思想是仁的德行。 仁是什么? 仁有各种不同地翻译如仁慈,善意和人性。 简而言之,仁意谓爱。 它已经形成而且成形为中国的文明而且发挥极深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二千年来作用在了几乎四分之一之上的人类。

二、中国和西方人之间的文化由不同价值引起的

中国价值的观念是时常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被放在有方价值的反对派之内。 因此, 决定于人们如何定义西方价值。现代的西方价值系统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开始, 而且把它说成是社会的基准.通常的在那期间欧洲人遵守这个价值。 西方价值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中国价值的核心有和孔子思想的一些关系。 孔子思想的原则在人类关系的道德个性中是发现为孔子为他的疾病和邪恶提供了解决。 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人的五关系: 统治者-部长 , 父亲-儿子, 丈夫-妻子 , 年长者-弟弟和朋友-朋友。 这被解释为应该有爱在父亲和儿子 ,在统治者和部长之间应该有正直责任感, 区分在男人和妻子之间注意行为,在朋友之间应该有信心。"在封建制度超过二千年期间,统治阶层用这关样的关系去安排每件事物, 然后形成了一个阶级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一个部长要忠贞他的统治者,一个孩子对他的父母尊敬。 结果是人性被疏忽而且人没有平等。

不同于中国的是, 在文艺复兴方面时期的英国, 人开始强调人类的尊严而且强调现在生活的重要, 他们宣述男人不只有权利的拥有者,完美人的信念充满他们的生活, 而且也有能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而且运行奇迹.这是人性的基本。

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提及教义,个体的权利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重视的东西。 大多数的西方人相信每个人有他自己的身份和个性, 应该被辨认出而且承认。 因此, 一不能够不了解个人主义的人不能包罗万象西方人和他们的民族。 由对个人主义的认识,我们能了解西方人如何定义家庭,友谊和隐私.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个人的成就.在基督教传统中,个体对社会和上帝是重要的. 个人主义从他们的祖先已经被传递下来。 因此,对西方人,个人主义不是自私。他们强调个人主义如此的很多以致于他们相信无法示范个人主义的人一定有毛病。 他们喜欢句子" 天助自助者。"然而对中国人,”个人主义”那个字如自我主义一样的贬义, 因为表现出自私。 在传统的中国信念和在孔子思想中,集体主义被感激。个人主义强调合作,在团体成员或个别成员之中成功是由于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或一个社区的职员集体努力的结晶。 个别利益为集体利益的牺牲被中国人高度称赞。

四、西方家庭主张平等

丈夫和妻子通常有平等的发言权, 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有一张选票的时候。 家庭成员被视为朋友和他们每日的生活是平等。 在西方人中,大多数的老人不和他们的孩子或亲戚居住在一起。 如果在金钱充足的情况下他们自己居住或他们将会在其他的老人居住的地方中买房子或公寓。因为年轻人代表希望, 能帮助他们制造一些方面的积极改变生活。 因为他们将得不到老人的荣誉,尊敬或注意,所以他们不喜欢变老。在中国情形是不同的, 哪里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容易一起居住,而且年轻者应该尊敬和服从老人。 因为人相信一个老人是明智的充满经验的人,通常,老人接受荣誉,特权和满足。家庭成员支持仰赖彼此,他们要将忠贞展示给家庭成员看而且示范有品德的行为,以免全部家庭成员丢脸。 " 脸 " 的意义应该关于增益家庭的社会地位的损失看, 不仅仅个体。那是说中国文化有个体的生活和行为性质更强调集体的质量。 一般而言,华人跟西方人比起来有一个较强壮家族感荣誉。

五、民族主义

第五个理由是民族主义。 因为远古的中国 ,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地。 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地。 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

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的感觉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 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 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 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 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参考文献:

[1]《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杨平泽著 国外外语教学 1995(1)

第4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礼仪,作为人类之间交流的规则,起着尊重他人和畅通交流的作用。而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跨国交际不断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多,差异也越发明显,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

二、女士优先

女士优先原则的核心精神是要求男士在各种社交场合,在任何时候都要在行动上从各个方面尊重妇女、帮助妇女、照顾妇女和保护妇女。要是望文生义,把女士优先原则仅仅理解为女士先行,那就未免太狭隘了。西方社会为什么如此礼遇女士呢?这与欧美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法国社会学家让?赛尔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妇女处于社交的中心,女性成为受宠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没有的。”也就是说,基督教文明以圣母玛利亚为尊崇,将女性当作神话。即使西方国家处于黑暗的中世纪,骑士精神大行其道,但骑士也是以保护女性为己任。而文艺复兴后,女性更是永恒美的象征。

在他们看来,讲究女士优先的原则,是男士培养精神文明和高雅风度的前提。至今还存在这种流行说法:“现代社会的礼貌,也是从尊重女性培养起来的。”从生理的角度上讲,女性为弱,需要男士们的保护。男士们多胸怀宽大,能够容忍女性。在尊重女性的同时,男士们完善了自己。世间男女各半,倘若男士们首先对女士以礼相待,反过来,女士们也会更加敬重男士,在互尊互敬中,男女互相修炼柔心善性,一个具有礼仪之风的社会就与我们同在了。

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是“男尊女卑”,女性在社会上没有太高的地位,在交际上更没有女士优先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翻身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男女平等载入宪法,女性的平等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但要彻底清除“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形成尊重女性、女士优先的礼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尊重隐私

生活中,熟人在路上相遇,打招呼是应有的礼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是如此,但是打招呼的内容却不同。中国人打招呼常说:“吃了吗?”“刚下班啊!”“你上哪儿去?”,然而问别人的动向对欧美人来说是很失礼的。他们可能会愤怒地说:“我去哪儿是我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在欧洲,重视个人秘密,尊重个人隐私权,这种尊重渗透到了社会交际中,除非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否则都应回避私密的话题。从社会学角度看,个人隐私得到尊重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拥有充分的人权,也是人类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

然而,由于文化价值和国情的不同,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的隐私权在与传统文化碰撞时,成为有些不被理解的东西。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使皇权形成了对每一个人的全面控制,这种控制由肉体深入到灵魂,形成了“忠贞坦白”的伦理道德。今天,虽然封建王朝早已被推翻,但是旧道德的巨大阴影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笼罩着现实生活。在改革开放和海外游客如潮水般涌来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更新全民族的传统观念,强化现代道德和人权意识。通过这样,我们才能在中外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避免失礼。

四、表露坦率

礼仪作为一种时空文化连续体,是一种由社会传递的、历时持久的文化形式,总是受到一定民族、地域、社会的人们的心理支配。这种心理决定了人们会一代一代地将祖先的礼仪遗传下去,而不是轻易放弃。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都会受到周围礼仪的熏陶,形成一种独特的、潜在的心理力量。在交际中,礼仪作为心灵品质和民族积淀的外化,在表达上有着许多不同。

具体说,西方人是外向型的,东方人是内向型。西方人为了利于交流,在表达自己意愿时简单明了。中国人在诉说心事时,更希望暗示而使对方理解,对于外向型的,他们习惯怎么想就怎么说。如果西方人不了解我们的含蓄,我们不理解西方人的坦率,那就会产生许多误解。比如,欧美等西方国家,把谦虚视为虚伪的代名词,而在中国我们常以自谦为美德,否则会被人认为狂妄。如果一个人在西方演讲时说自己英语讲得不好但他却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西方人会认为他是一个装腔作势、口是心非的人。在中外交往,谦虚的确会招来一些误解。不久前,一位西方友人到中国书法家来求字,书法家精心写了条幅送给对方并谦虚地说:“献丑了,请原谅。”对方很不舒服,问道:“你为什么要把丑的字送给我呢?是不是看不起我?”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不管准备的是何等丰富的美味,照例客气一番:“今天的菜不好,但请大家要用饱。”

在我们看来,道歉并不意味着真正做错了,不过是一种谦虚的表示而已。比如在公众面前演讲时有些人常说:“我有些用词不当,当请大家谅解。”这在西方会遭到嗤笑:“为什么明知不行还在那瞎讲?”西方人在被赞扬时也和中国人不同。比如外国人夸我们英语讲得好时,我们一定会说:“不行,差得远呢!”听到这样回答,他会认为我们不实在。西方人对待赞扬往往表示感谢,以表示尊重,表示同意,有时还要补充些例子来证实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你夸一位美国女士长得漂亮,她会说“谢谢!”,实受你的称赞,而不是说“哪里,哪里。”一位妇女称赞另一位妇女的服装漂亮,后者如果是中国人,她会说“不好看”,或者可能说“这是旧衣服改的”;如果是欧美人,她则说:“谢谢,真高兴你也喜欢这件衣眼。”

中国人在做客时,往往表示的很客气。习惯性地对主人的招待表示谢绝。“请喝水,随便吃些水果”“谢谢我不吃。”是真的不吃吗?这样的对话往往是客气,不想麻烦主人。因为中国传统认为,为他人着想就是一个好主人,反过来,为主人着想就是一个好客人。因此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主人劝吃劝喝,客人不吃不喝。正相反的是,西方人说不吃不喝是真的,他们不会客气,如果主人一再劝吃劝喝,不顾客人的承受能力的话,是极没有礼貌的。

在送礼时,中国人又要谦虚的说:“请收下这些薄礼。”而在西方人们并不会这样,因为它们的礼物是他们经过精挑细选认为最好的才送给别人,而且他??收到礼物往往会直接打开,并赞美一番。而中国人如果收到礼物马上打开,会被认为是重礼不重客,显得小气,会被人笑话。

欧美人在表达爱情时,常常选在公开场合,当着众人的面拥抱亲吻,并且直率地说:“我爱你。”中国人却不同,即使互相深爱着对方,也表达得十分含蓄、脉脉深情表达隐秘。在西方,不爱也表达的很直率,如果一个小伙约一个女生去吃饭看电影,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后,女生却不想继续联系,这时,男生会要求平分吃饭和电影的钱,这在中国看来是极不正常,因为那太栽面子,太丢份儿。

五、宗教色彩

西方礼仪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宗教色彩浓重。在西方,不仅信仰宗教的人数众多,而且宗教影响着社会生活,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宗教色彩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形成“三化”。一是宗教节日大众化。宗教节日是宗教礼仪活动的一种外化表现,它把纪念、崇拜和娱乐融为一体。活动内容主要是歌颂崇拜对象成道,纪念崇拜对象升天和降世。随着宗教节日经常化、民族化、生活化,大众已经离不开这些宗教节日。例如,圣诞节,它不仅是基督教里最隆重的节日,也是西方国家全民性的最重要节日。

圣诞节的活动内容主要是纪念上帝耶稣降世和升天,歌颂其成道和传经事迹。罗马教会在公元354年宣布12月25日为耶稣诞辰纪念日,时至今日,圣诞节不仅是全世界基督教徒最隆重节日,也成为欧澳美西方各国最重要的全民性的节日。这一天全国放假休息,还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娱乐节目。西方还有复活节,也称耶稣复活瞻礼。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升天。因此基督教会规定每年3月份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3月1日至4月25日之间)为复活节。复活节期间,人们举行圣餐仪式、互赠彩蛋、圣烛游行等纪念活动,现在也成为西方各国的另一个重大节日。

二是宗教禁忌社会化。最普遍的禁忌是“13”。在西方,13是很不吉利的数字,因此,13人不能同坐一桌,楼层不能有13这个数字,飞机不在13日试飞。许多伟人也曾为13苦恼,罗斯福就为了避免火车在十三日启程,特地把时间改成了十四日的凌晨。西方人之所以不喜欢13,是来源于圣经的故事,耶稣被犹大出卖,同12个门徒进行了最后的晚餐。另外,星期五也被认为是不吉利。传说夏娃偷吃禁果正值十三日的星期五,这天,她和亚当被逐出了伊甸园。最后的晚餐也是星期五。因此,我们宴请西方客人时,不能选在十三日,不能邀请十三位客人,更不要选在十三日的星期五。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因子,积淀成西方人心灵深层的“13”恐惧症。因此,我国宴请西方客人不邀请13位客人,不选13日星期五。

第5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女性;餐桌礼仪;差异

中图分类号:E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203-02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商贸活动日趋频繁,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了解、掌握、得体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非常重要。现在社会礼仪无处不在,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职场、商务礼仪之外,大部分人经常会忽略餐桌礼仪,而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传统思想的转变,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参与社交的场合越来越多,女性在其中起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作用,应高度重视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中的差异以防止失礼于人。让每个人在举手投足优雅用餐之时,更好地实现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与交流。

一、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异

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男刚女柔等观念对女性的角色地位、工作选择及权利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可说是文化以意识之束缚。当今女性在中国的地位尽管有了一定的提高,出席社交活动有所增多,但两性仍无法在平等基础上发展。西方却有着不同之处。18世纪末期,法国、英国、美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促使女性争取权利运动相继爆发;工业革命的进行为女性走出家门创造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思想和启蒙学说为女性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63年,美国女作家B 弗里丹娜发表《女性之谜》,谴责家庭主妇地位对妇女的损害,以唤醒广大美国妇女,从此揭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以后,妇女解放运动从美国波及到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影响。从以上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西方女性一直处于较高地位。

二、餐桌礼仪中女性充当重要角色

由于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异,提及餐桌礼仪,人们经常会想到西方的餐桌礼仪,而忽略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国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餐桌礼仪自然很讲究,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中国的餐桌礼仪慢慢被人淡化了。

因为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在社交场合,男士处处要谦让女士,用餐时更不例外,女性在餐桌礼仪中充当的角色较明显。

1.进入用餐场所,男士应前去开门,让女士先进入。

2.上下电梯时,应让女士先行。

3.男士先为女士找好座位,先请女士坐好后方可入座。

4.进餐时先请女士点菜,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好菜,女主人拿起刀叉示意后方可用餐。

5.用餐完毕,女主人站起方可离席。

三、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女子无才便是德”(Ignorance is a woman’s virtue.)、“三从四德”(the 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等这种女子逆来顺受、百依百顺的传统思想和行为在多元化、全球化的社会中已难以适应。女性已成为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出席国家、商贸宴会活动,女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掌握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不可或缺的。

1.饮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史书《汉书·郦食其传》中提及“民以食为天”,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可见,“食”是关系到民生问题之首。中国传统观念赋予中国人“和”的思想,所以中国人常用圆桌宴请宾客,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营造出一种“大团圆”、“团团圆圆”的气氛。而西方重科学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究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适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被饮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2.饮食方式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西方饮巧专维,自成体系。中国人使用筷子,习惯同吃一盆菜;西方人使用刀叉,实行分餐制。

3.安排座次的差异。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地位高、权势大、年长者坐首席(首席为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主人与首席相对而坐,其余人按长幼、权位依次入座。左为上,右为次。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个别地区的宴席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还流传着女人不得上席的习俗,即便是上席,座位也不是很显著。在西方,安排座次以女士优先,尊重女性为排座的标准,男女主人坐于席两端,客人坐两旁,以最近女主人右手为上,左手次之,同样以男主人右手为上,左手次之。

4.用餐气氛上的差异。日常生活里,中国人喜欢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尽享美味佳肴之余,敬酒、劝酒,排场大,营造出热闹气氛;这种热闹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和诚恳,也反映了客人发自内心的愉快。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平日里喜欢嬉笑打闹,用餐时需遵守某些规则专心致志于餐盘之间。

5.餐桌话语的差异。“你吃了吗?”、“吃了没?” 是中国人见面寒暄的佳话;而同西方人说“你吃饭了吗?” 他会认为你要邀请他吃饭,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其次,中国人在宴请客人时常说:“手艺有限,菜做得不好,请大家包涵。”“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各位。”等,这些话语显示出主人的殷勤和对客人的尊敬;西方人则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之大,倘若处理不当便会予人没有礼貌的感觉,更糟糕的会影响别人的食欲。要化险为夷,处理得体,应牢记西方餐桌礼仪上的八个“不”——(1)不插筷,(2)不剔牙,(3)不吸烟,(4)不吐渣,(5)不沉默,(6)不劝酒,(7)不加菜,(8)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女士出席宴会时,应穿着得体,不戴帽子和穿高筒靴子;不宜喷过浓的香水,以免香水味盖过菜肴味道;用餐前应先将口红擦掉,以免在杯子或餐具上留下唇印,给人不洁之感。

四、造成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上差异的原因

1.地域上的差异。地理环境与气候对中西方文化的生成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对人类的行为、思维方式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国地域广大,故中华文明有其稳定性及历史延续性。多数西方国家大都位于海洋附近,拥有海上交通便利的优势,海洋给他们带来开放、进取的精神,赋予他们周全、缜密的做事态度。

2.宗教上的差异。在中国,佛教、道教是传统的宗教,信奉这两种宗教的人居多,受其逆来顺受思想的影响,女性在餐桌礼仪上的重视程度为之甚少。而西方的教义,讲究受难,也讲究反抗异族压迫、性别歧视等。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自然造成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3.文化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形成为一元。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文化开始大踏步的前行,尊王、大一统思想等文化观念创建十分活跃,社会风俗文化也应运而生。五千年的文化,流风余韵至今。西方文化的形成可谓多元。西方文化受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叙利亚文化与爱琴文化之影响而形成,再加上意大利之文艺复兴,乃形成西方近代之文化,其思想为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如此大的文化差异对现代中西方餐桌礼仪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

结语

从女性这一特殊的角度透视了中西方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产生的原因。将两者有机结合,熟知中西方女性餐桌礼仪上的差异,对中西方文化、商贸上的交流及扫清中西方文化障碍而带来的失礼于人,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董保军.中外礼仪大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

[2] 金正昆.礼仪金说I[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3] 陈弘美.中式、西式、日式餐桌礼仪实用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第6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论文摘要:婚姻乃人生大事。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时期的 中国 ,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 历史 、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方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且由牧师主持,然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吟诵结婚誓言;而中国古代的婚礼多在新郎家中举行且由男方家长主婚,然后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透过这些有趣的礼仪,令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结婚礼仪?为什么中西方的婚礼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于是,以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为切入口,通过比较,试图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一文中了解到,大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大面积地涉及到婚姻与家庭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成果。著名的人口学家杰克·古迪(jack.goody),就以人口学的方法,写成了《欧洲家庭和婚姻的 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一书。而有关中世纪婚姻的专门化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迅速拓展,大量关于中世纪婚姻和家庭研究的学术期刊应运而生,有关的讲座也频频举行。其中英国“剑桥人口和社会结构史研究组”(cambridge group for thehistory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的动态最为活跃,该团体将中世纪婚姻作为其探讨的一个中心课题,汇集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史和人口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如拉斯莱特(laslett),瑞格莱格(wrigleg),斯克菲尔德(schofield),理查德·斯密斯(richard smith)等,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婚姻问题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探讨呈现出广角度与多层次的特点,有关的研究日益深入,一批著名的学者脱颖而出,一些更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中世纪的婚姻研究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时髦”领域。

就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社会 现代 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某些婚姻观念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化,随着西方新史学在我国史学界的传播,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西欧中世纪的婚姻问题进行研讨。不过,由于我国西欧中世纪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而专门研究中世纪婚姻的学者并不多,至今仍未有这方面的学术专著问世。一些关于西方婚姻家庭的著作的译著虽时有出版,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而其中关于中世纪欧洲婚姻的论述又多采用西方人的传统观点,层次不深,论述不详,对西方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纳不够;学术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6大问题上:1.中世纪婚姻思想的历史根源;2.男女的结婚年龄;3.教会与婚姻;4.贵族与婚姻;5.王室与婚姻;6.宗教改革与中世纪的婚姻⑴。

概括来说,对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因而较早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虽然有所关注,但还缺乏深度与广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南,对西方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批判地分析与借鉴,拓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是我国史学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⑵”。再者,在有关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似乎还没有对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而笔者又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试图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西方中世纪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⑶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

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4)(对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波却在《西方婚礼习俗一瞥》一文中说道:“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还必须腾出右手,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5))

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 法律 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

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

“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

“我愿意。”

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

“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

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

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

“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

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

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6)

二、中世纪时期中国的婚姻礼仪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476-16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明朝。根据《元代社会婚姻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中所载《至元婚礼》(《元婚礼贡举考》第一章)等资料的记载,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盛于周秦,代有因革损益……朱子《家礼》的“议婚”,在元朝婚制中被确立,成为订婚程序中的首项礼仪。(7)下面简单归纳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

(一)议婚 也就是“提亲”。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家中去求婚,称“下达”。

(二)纳采 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前去行纳采之礼。在“六礼”当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男家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相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圆满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往女家。女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献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祖先护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文节仪十分讲究(8)。

(三)纳币 也就是所谓的“下聘”。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吃肯酒即是许亲定婚,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9)。

(四)铺房 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通常由女方亲友进行。据 文献 记载,这项婚礼仪式至迟于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以来,此俗一直相沿至今。(10)。

(五)亲迎 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亦即古代六礼的“亲迎”。关于这一礼仪,《仪礼·士昏礼》有详细记载。

(六)下轿利市 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主要有撤谷豆、跨鞍、跨火、抱毡等。据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考,撒谷豆之习始于汉代。至宋代,兼撤钱、果,如《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人门“赳择官执花斗,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撤,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

跨鞍意在取“鞍”的谐音“平安”之“安”的口彩,据认为滥筋于北方骑猎民族。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其初始寓义,或云除秽驱邪。

抱毡,即新妇下轿后足不沾地而踏红毡人室,或以红毡裹新妇抱之进门。据考,此仪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人,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11)”

(七)拜堂 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高潮,通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和互拜,也就是现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清翟颧《通俗编·仪节》及赵翼《咳徐丛考·拜堂》等,多有记述,亦见于诗文等。按传统婚俗,拜堂之后即成夫妇,为社会所承认。因而,拜堂是婚礼诸仪式中的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直到这时新郎才能揭去新娘头上的喜帕。

(八)喜宴 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从古至今,各种喜庆活动多有酒筵相伴,一向被视为人生大礼的婚礼自不例外。

(九)坐帐 宋代称“坐虚帐”、“坐富贵”等,即迎新妇人新房。《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下轿诸利市仪式过后,“入中门,至一室中少歇,当中悬帐,谓之坐虚帐;或径迎人房室,内坐于床上,谓之坐床富贵”。

(十)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相传始于汉武帝时婚仪,历代相承迄今。至今仍广泛流行的以枣、栗撒帐的撒帐歌称:“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或是:“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皆谐取“早立子”的口彩祈福。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 中国 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 政治 、 法律 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 历史 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当然,中西方的婚礼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例如都崇尚多产等等,但由于相似成分较少,而且也不是本文主要探讨之处,这里便不赘述了。

注释:

(1)(2)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6)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8——95页;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 英语 》2003年03期;

(7)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8)(9)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8页;

(10)(11)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参考 文献 :

(1)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⑵薄洁萍:《试论中世纪基督教婚姻思想中的矛盾性》,《世界历史》1999年05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6)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

(7)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9)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曲成志:《新娘蒙“红盖头”的传说》,《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01-04 c版c2。

(11)李振林,马凯:《中国古代女子全书.女儿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2)朱?苋耍?雷糁??跤老瑁骸吨熳尤?椤罚?虾9偶?霭嫔纾?不 教育 出版社2002年版;

(13)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16)约翰:《生命之光:约翰福音》,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17)段塔丽:《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2002年第2期;

(18)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 现代 交际》2001年11期;

(19)刘新成:《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婚姻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第7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西方礼仪文化;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05-001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范畴广泛,而礼仪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巨大,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渗透西方礼仪文化对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结合西方礼仪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英语教学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施了以下几种主要的渗透策略。

一、结合教材,把握契机,适时渗透

初中英语教材有很多教学内容与西方礼仪文化相关。如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Food and lifestyle和7B pets等单元都包含了西方礼仪文化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握契机,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地提炼、补充和拓展,就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达到有效渗透的目的。

如在Food and lifestyle这个单元教学中, 谈到食物这个话题,笔者适时补充了西餐文化,如西餐的主要构成,西餐的上菜顺序,餐具的摆放以及用餐时要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并体验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就餐礼仪。笔者还穿插了几个因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尴尬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既幽默风趣,更发人深省。学生在欢笑之余,深刻体会到了认识西方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7B第六单元Pets的教学内容同样也蕴涵了丰富的西方礼仪文化。西方人把宠物看作自己的家人,他们爱护自己的宠物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适时向学生渗透了西方人“尊重,爱护动物”的美好品德。同时告诫学生,如果到西方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友爱地对待他们的宠物,否则会引起误解和不快。

二、结合课型,有的放矢,巧妙渗透

英语课型模式包括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等。教师可根据课型特点,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渗透西方礼仪文化。如在某一节听说课上,笔者曾向学生讲述了这么一则笑话:一位美国人赞美一位中国男士的妻子:“Your wife are so beautiful.”中国男士很谦虚地说:“Where? Where?”这使美国人很尴尬。笔者让学生讨论并思考产生这样的误会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这是由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造成的。在与西方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会运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才能与他们更轻松更得体地进行交流。

在阅读课上,教师也可选取与西方礼仪文化相关的一些文章作为阅读素材,根据这些材料设计阅读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略读,精读,概括和搜寻信息的能力。这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

同样,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挖掘与西方礼仪文化相关的作文题材。如教学生写一封感谢信,或是thank -you note。如以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描述以西方礼仪为主题的小故事,让学生写有关西方礼仪故事的读后感等。而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目也有很多与之相关,如2010年浙江中考英语作文:假如你是李明,你的笔友Peter将随团来你校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将以下安排发邮件告知。在这篇作文中,如果学生对西方礼仪文化有一定了解,那么交流活动的安排会更加妥当,语言表达也会更加流畅,很容易取得较高的分数。

三、结合实际,创设情境,有效渗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国修学、旅游已成为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我们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如果没有礼仪方面的知识准备,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造成许多误会和尴尬。应部分即将出国修学学生的需要,笔者曾模拟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向学生展示和介绍了西方社会的拜访礼仪,就餐礼仪,小费礼仪,垃圾分类等礼仪规则。学生们在形象生动的语言情境中,在实际需要的动机促使下积极地交流,对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即将到来的出国修学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四、结合活动,多种渠道,多元渗透

英语教学的魅力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上,笔者以“西方礼仪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角活动,班会活动,英语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在名为“体验西方文化,学做绅士淑女”的班会活动上,学生们表演了英语话剧,了解了西餐礼仪,小费礼仪,拜访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对西方礼仪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激发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情。由此,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推广,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西方礼仪文化知识。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更加强烈,个人道德修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礼仪文化,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英语教学的一道“加法题”。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归纳总结渗透的策略和手段,反思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纰漏,创新地开发出更多新颖有效的渗透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用自身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来影响,感染学生。渗透西方礼仪文化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第8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讲究、礼仪,和我们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社交礼仪和餐桌礼仪了,而中国的餐桌礼仪小编觉得根本没得啥子只要能喝酒就没问题,而对于西方的餐桌礼仪呢?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大部分中国人连西餐都没有吃过就别提什么西方餐桌礼仪了,很多人第一次了解西餐相信都是通过电视,那么随着我们国家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相信在你奋斗打拼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正式的西餐场合。而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要怎么才能表现的经常吃的样子,这就需要小编给你讲解一下西方餐桌礼仪了。

用餐场合注意事项

西方餐桌礼仪和中方餐桌礼仪是由很大不同的,西方人吃的是情调,中国人吃的是味道。所以说虚伪的西方人吃个饭都不好好吃。而西方用餐场合一般都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另一种是随意的,如果是高档场所用餐的话那么男士就要穿着整洁的着装,干净的皮鞋,女士则要穿套装和鞋子,如果是正规用餐的话男士还需要打领带。(不过一般中国地盘上很少这样,除非非常正式非常需要这样的礼仪的时候)

代表性场合用餐

一般西方餐桌礼仪都分场合的,而下面小编就列举三种场合分别是自助餐、鸡尾酒会、晚宴。

自助餐:自助餐和国内的自助餐差不多,自助餐都是有很多东西的,水果、甜点、肉食、东西随便拿但是不能带走,每次少拿吃完再拿。而自助餐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非常优雅的环境他需要餐桌,而另一种是不需要餐桌,而且服务人员也非常的少,客人们自娱自乐,可以吧食物带到一个自己认为最舒服的地方食用。

鸡尾酒会:鸡尾酒会的形式活泼、简便,便于人们交谈。酒会当然是以酒会友,而食物也是以酒为重,也有一些小食品列入点心、面包、香肠等等,放在桌子上或者有服务员拿着托盘端给客人,客人可以随意走动,这种酒会一般要备上一张卫生纸,因为你会随时和人握手所以要准备用纸巾擦手或者嘴。

晚宴:西方晚宴一般邀请夫妇同时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请,要仔细阅读你的邀请函,上面会说明是一个人还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携带伴侣。在回复邀请时,你最好能告诉主人他们的名字。

西方用餐注意事项

在西方用餐需要注意一下几点注意事项:

1、瓷杯热水,玻璃杯装冷水或者冰块。

2、就坐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跷腿,和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

3、就餐期间,如果暂时离开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千万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则就意味着你不想再吃,让服务员不再给你上菜。

4、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 (所以不要在开胃菜就直接吃饱,那样非常糗)

5、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

6、用餐咀嚼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不要豪气用餐(狼吞虎咽)

第9篇:中西方礼仪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公关礼仪课程;实效性

中国古称华夏,古人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子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讲过,“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现代社会,礼仪是每个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新时代人才的基本素养。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由素质教育、择业教育发展到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掌握礼仪知识,做到“知书识礼”、“知书行礼”、“知书达礼”是创新创业的必修课程和新追求。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提高公关礼仪教学实效性进行了尝试,力求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切实有效地帮助。

一、公关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除了如文秘、酒店管理等专业外,很多高校一直把公关礼仪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来开设。选修公关礼仪课程的学生人数多,而一个教师开课学生人数超过一百名,教室内学生拥挤,教学秩序不理想。

(2)作为公选课,公关礼仪课程普遍不被高校和任课教师重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授课内容不够完善,教学实效性不高。

(3)学生对公关礼仪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主动学习意识差,教学过程中互动性不强。多数学生注重的是专业课的学习,没有认识到礼仪素质的必要性,选择公关礼仪课程就是为了取得相应的学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教师的对话和互动。

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下的现代实用公关礼仪课程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用教育。作为最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大学生群体,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就要把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个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校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公关礼仪作为实务性课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要从发挥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用的基础上完善公关礼仪的课程构建。

1.公关礼仪课程构建须加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内容,帮助大学生的人格完善

唯分数论造成了中国的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和自身的发展。

在课程中加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通过对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学习来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温、良、恭、俭、让和慎独的君子人格,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使大学生具备“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先学会做人,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而后再去创新创业,就会事半功倍。

2.公关礼仪课程构建要体现西方礼仪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掌握国际礼仪技巧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决定了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西方礼仪成为了现代国际通行的礼仪文化,包含了国家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交往的准则,是大部分地区认同的道德标准。西方礼仪主张平等自由、简易务实,维护人格独立,提倡绅士教育。大学生通过学习通行的西方礼仪,不仅能拓展视野,从西方礼仪的功能上体现实用性,如健康体魄的养成、荣誉感的培养、规范礼仪标准、知识和技能学习并重使之成为有学问的人;更通过借鉴西方礼仪来进行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形成属于自己的礼仪规范,从而建立大学生完整的价值体系。这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3.公关礼仪课程构建要实现授课内容的多元性和立体化,使大学生系统、完整的学习礼仪知识

卡耐基“一个人的成功,85%得益于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公关礼仪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不断的变化更新。因此,课程要实现内容的多元性和立体化,以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为内在核心,树立君子人格,再借鉴西方礼仪的绅士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具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在和熟练掌握国际礼仪技巧的外在。课程进行分段教学,前期9个学时学习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内容;后期21个学时学习见面礼仪、交谈礼仪、服饰礼仪、体态和空间礼仪、宴请礼仪、文书礼仪等现代国际通行的礼仪技巧,构建一个完整的礼仪技巧体系。

三、提高现代公关礼仪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习到实用的知识,提升教学效果,这是公关礼仪课程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的关键点。通过教学实践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摸索出一些能切实提高公关礼仪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手段。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让学生正真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键点是要与学生实现互动。公关礼仪课程中许多内容富有技巧性,在教学中加入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这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很有作用。比如说,在讲授见面礼仪中如何正确的传递、接收名片时,就可以请几组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演示,通过教师的修正,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正确的方式。又如,在学习体态礼仪中,对于穿套裙的女士如何上下轿车时,也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在凳子上进行动作模拟演练,这比枯燥的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诸如此类,学生在礼仪的技巧学习中通过模拟场景的演练,再加上教师的修正和示范,学生学习的效果就要好的多。对参加互动的学生,教师要给与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演练的评价不能简单的用好、坏、对、错来评价,要了解学生放不开,怕做错被老师批评,在同学们面前丢面子的心理。应该要对学生正确的动作予以肯定,对错误的动作教师要尊重演练的学生,更多的从正确的动作本身去修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2.看电影学礼仪,形式生动,寓教于乐,吸引学生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普及,在公关礼仪课程中通过知名影片为媒介,再加上教师对影片中礼仪知识点的评析,礼仪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具体的礼仪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把礼仪知识点和相关影片表述的礼仪技巧一一对应起来,在每节课中都安排了一部知名影片的礼仪技巧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使学习更为直观、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如讲授西餐礼仪知识点后,加入《泰坦尼克号》这部著名的影片片段,通过对影片中西餐交际礼仪部分的观看,再加上前面讲的知识点和观看后的教师评析,学生对西餐礼仪有直观的印象,并能基本的应用;又如在讲服饰礼仪的时候,通过观看、评析《时尚女魔头》这部影片的片段,让学生明白服饰礼仪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一个连自身穿着打扮都不注重的人,就很难能够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更难以获得成功。再如讲见面礼仪时,通过《窈窕绅士》电影片段的观看、评析,让学生理解礼仪修炼的重要性和进程,包括了改变形象、提升内涵、自我营销、内外兼修等过程。

3.关注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教学效果

大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据数据显示,87%的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低于80%,其中46.6%的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低于60%。可见,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保持很高的积极性,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活动不仅包含学科的意义和内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关注学生们的兴趣点,要知道他们喜欢听哪些内容和案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投其所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