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人与动物作文精选(九篇)

人与动物作文

第1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从这句话,我感到了和谐的美。可是“和谐”似乎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词但是要真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却是难于上青天。有一次,我读过两则故事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和谐的真正意义。

一则故事是这样:一群猴子偷偷摸摸地跑到一个农家里偷吃花生,结果被农夫看到了。农夫随手拿起一块石头就往猴群扔了过去,恰好不偏不倚打到了一只猴子的腿。那只猴子和猴群们跑回了山里,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它们的“大王”。于是,它们来到了农家里,刚刚好那一天农夫出去了,猴子们为了报“一石之仇”就把他家的鸡,毛拔了个精光,可怜的鸡们,便成了主人的替罪羊。

另一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旅行者,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见到了一只饿得生命危在旦夕的白狼。那位旅行者,把他带的能吃的都给白狼吃了,这只狼终于被救活了。有一天,旅行者被一群狼围住了,狼准备把他吃掉。旅行者知道:“自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于是他闭上眼睛等着狼张着血盆大口,把他吃掉。可是等了许久却不见狼来吃他。他觉得很奇怪,便睁看了眼睛,这才发现上次他救过的那只白狼在身边……旅行者脱离虎口后,恍然大物,只要我们对动物好一点,它们也是知道报答的。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一切事物,都要友好和谐的相处,才能避免发生各种各样的悲剧。

第2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材料传真】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 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 农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使用提示】

这十三位农民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参与救灾,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点爱心。可是,这种从老百姓内心迸发的担当精神,却为冰雪灾区提供了精神激励和情感支撑!人在自然面前显示的强大能量,源于人们每一点力量的大集合。在这次抗冰救灾中,亿万人民像这13位唐山农民一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出他们火热的爱心,伸出他们友爱的双手,完美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是在危难的时刻,就愈能显示出她的儿女的责任和情感。在13位唐山农民身上,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次抗冰救灾中,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这是再恶劣的冰雪都摧不垮、压不倒的。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呢?

【适用文题】

真正的“兄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担当精神-------

2.灾难中的光辉 男儿榜样 李隆

【材料传真】

李隆: 男, 31岁,中国共产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在今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得 “五四青年奖章”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使用提示】

李隆,这是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更是一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我们从他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中,让人肃然起敬。他是近亿河南人的杰出代表,是淳朴、善良的河南人的生动写照,也是浓郁的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有作为”的河南人英雄群体正在成长壮大。我们从他身上也看到了中原儿女的风采。中原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养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河南人的淳朴善良、义气热情、吃苦耐劳、讷言敏行、忍辱负重、埋头苦干、仗义执言、疾恶如仇、知难而上的群体性格。我们为中国有这样的优秀儿女而骄傲!

【适用文题】

人物风采、感天动地真英雄、性格与文化--------

3.中流砥柱 经大忠

【材料传真】

经大忠:男,羌族人,44岁,中国共产党员,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的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5月14日下午,经大忠带领工作人员在废墟中救起了一个小女孩。当经大忠抱着孩子往担架跑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经大忠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孩子,爸爸救你来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地震发生后,经大忠3天3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 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

【颁奖词】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使用提示】

经大忠是我党的优秀干部,他们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下优秀干部的标准。当干部就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和老百姓的生活脱节,干部不仅要反映老百姓生活的疾苦,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要时时刻刻心系百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不能打自己的小算盘,要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古人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舍命的县长,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这样的干部,一定能带领灾区人民看见新的希望!这样的干部,也为今天所有干部的干部塑了一面镜子。

【适用文题】

好干部的标准、豪言壮语与身体力行、希望之灯-------

4.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

【材料传真】

李桂林,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陆建芬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使用提示】

读了他们的故事,不禁让我们心潮澎湃,感慨颇多。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他们的故事给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注入了温暖。从历史渊源和自然条件看,二坪人是不幸的,他们和大峡谷地区其它彝民一样,历史上饱受剥削与压迫,同时遭受大自然的无情肆虐;今天的二坪人是幸运的,有李桂林夫妻这样的老师,为那里的教育发展作奉献。李桂林夫妻说过:“中国教育的难度主要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很落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如果我们千千万万人民老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大家都具备这种忧患意识,都具有这种奉献精神,中国就不会产生新文盲,中华民族就一定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听了他们的故事,耳边好像有从那高高的峭壁上,在那白云生起的地方,有学子朗朗的读书声传来,这好像是他们的青春在歌唱吧!

【适用文题】

精神的沃土、希望的种子、“人梯”精神-------

5.死的光荣 武文斌

【材料传真】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战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13万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的表现,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这个战士,就是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武文斌。

6月17日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上。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5月13日,当部队接到急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文斌被告知后留,一向脾气温和的他急了眼,坚决要求上前线。“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武文斌对战友们说。在他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战友们说,他的心里装的全是灾区群众。

【颁奖词】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使用提示】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不禁泪流满面,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一个普通士兵的离去却引得都江堰数十万群众前来悼念他。是什么让他停不下脚步?是什么支撑着他异常疲惫的身体?是人民的利益,是军人的职责。武文斌用他短短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价值!用平凡的岗位向我们诠释什么是伟大!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生命的完整不取决于年龄!从武文斌身上,人们看到了13万抗震救灾官兵的奉献精神,看到了“80后”、“90后”军人的责任担当与崇高追求,更看到了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适用文题】

他为什么让人感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崇高的追求-------

6.奥运惊艳世界 大写尊严 金晶

【材料传真】

当几名分子试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圣火传递时,坐在轮椅上的金晶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使用提示】

金晶以她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张瑞敏也禁不住地说: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这勇敢源自深深的爱国情。爱国情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远古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汉朝忠臣苏武被匈奴拘留19年而不屈服,宋朝末年宰相文天祥的《正气歌》、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他们用文章和行动,表达出对祖国坚贞的爱,南北朝时代,北方女扮男装的花木兰的代父从军,更是千古传咏的佳话。如今的金晶,这位被网友们称为“轮椅上的微笑天使”、“最美丽的火炬手”的27岁女孩,在7日巴黎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用她的身体奋力保护火炬,表现了一种无畏的爱国热情。金晶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也挡不住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步伐,这是中华民族的原动力。

【适用文题】

微笑天使、最美丽的人、中国的骄傲--------

7.点燃生命 吉吉

【材料传真】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登山队运动员。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国登山队队长。第三棒火炬手:尼玛次仁 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四棒火炬手:黄春贵,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九时十七分,中国登山队十九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并进行了奥运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2008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珠峰火炬队当天凌晨3点出发。登顶的激情和传递奥运圣火的动力激发着队员们神速前进。队员们的前进速度甚至超过了事前的预估,9点10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烧,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祥云火炬与圣火在珠峰实现完美融合。经过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三位火炬手的传递之后,站在珠峰顶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珠峰跃动! 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这五名英雄和他们所在的珠峰火炬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颁奖词】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使用提示】

我们知道,登珠峰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奥运圣火登珠峰更是难上加难,最大的难题是低压缺氧,一方面令火炬燃烧困难,需要采取一些高科技手段,另一方面对队员也是一大考验,因为要将奥运圣火火种带上去,点燃火炬,还要进行直播,必然要带上许多设备负重登顶。其次是大风。再次是低温,很多精密仪器设备在低温条件下运行都不太稳定。但是这五个运动员却克服了诸多的困难,成功地登上了珠峰,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这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心中美好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另一方也来源于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向上的精神。

【适用文题】

困难与梦想、众志成城、信念和毅力--------

8.华彩惊世 张艺谋奥运团队

【材料传真】

总导演:电影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中国人民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 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

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献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2005年,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等人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闭幕式的创作和实现。

为更好地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推掉了高昂报酬的商业合作,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使用提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震憾了中国,震憾了世界。张艺谋和他的奥运团队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总导演张艺谋说,电影做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这种感受。这种机会一生只有一次,当你有幸从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工作,这是你一生的财富,值了,值了!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个知道如何用世界通用的语言介绍中华民族骄傲的团队,金牌授给他们,现在还不晚。

【适用文题】

什么才是最值得的、中国文化的魅力、付出总有回报---------

9.太空中的第一步 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员

【材料传真】

去年9月25日晚,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72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9月27日16时43分24秒,翟志刚开始出舱,他在太空迈出第一步,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评选的入围者,“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飞天的渴望在中华民族的脉搏里流淌了数千年,如今“神七”发射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复活了一个古老民族关于“飞天梦”的记忆和影像。3名航天英雄用近乎完美的方式举步量天,将一个古老的人类巡天愿景变成了现实。“神七”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继北京奥运会后,“神七”在中国民众心中激起了新一轮民族自豪感。

【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使用提示】

“神七”飞天是2008年中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大快人心的创举。炎黄子孙留在浩渺太空中的这一小步,豁然自信、脚步稳健,展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姿态与力量源泉。这翱翔太空的三位勇士,掀起了中国民众新一轮的民族自豪感,向世人表明了梦想与航空共起飞的豪迈与快意。

回想祖国的建设历程,从“一穷二白”的家底,到“两弹一星”,到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国在变,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仰望神七,透过飞船倩影,我们展望的不啻是祖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飞跃,是中华民族锦绣的未来。

【适用文题】

豪迈与快意、一小步与一大步、美好的未来------

10.普通人的大爱 这就是爱 韩惠民

【材料传真】

34年前,一场飞来横祸,把韩惠民和初恋情人吴月瑛分开,吴月瑛瘫痪了。照顾吴月瑛3年多后,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而他答应交友的前提是,对方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是为了照顾过去的情人,她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我们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她流下的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幸福的泪水,更坚定地活下去的泪水……

一段相知带来一个汉子34年的照顾,一声承诺变成一对夫妇共同的看护,一个特殊的传奇连起两个普通的家庭。

【颁奖词】

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使用提示】

我们从韩惠民这个平民人物身上看到了爱的真正内含,那就是一生的承诺,就是性命相托。韩惠民是个可敬的人,足以让每个震惊。34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已是生命的一半了,这34年是可以经历为人夫为人父亲甚至为人祖的一个时间段。也正是这34年,为了相恋时期的一个承诺,他守护瘫痪在床初恋女友,不离不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妻儿老小也一同参与这份守护……同时,从他们身上也表现中华中民族的传统美德――守诺和诚信。他们的所作所为,已充分表明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潜移默化于我们的民族精神里了。

【适用文题】

一诸千金、真正的爱、传统美德--------

11.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

【材料传真】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使用提示】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也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本色: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当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当地震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我们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第3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朋友把它从地上抱起,向我讲起了它离奇的身世。

小区附近有一只野猫,朋友曾好几次见到它在阴暗的角落里出没。野猫也有爱情,爱情的结晶是七只猫仔。野猫妈妈无力抚养这么多后代,它自己过的也是饥一顿饱一顿 的生活。小猫断奶之后,它把小猫衔起来,放到小区住户的门口,然后在暗处躲起来等待,一直等到这户人家发现了小猫。

即使小猫被高高兴兴地抱进家里,野猫妈妈也并不立即离去,它要在外面多耽一会儿,直到确认小猫已被这个家庭收纳,才回窝里去衔下一只。听说有几户抱回小猫的是小孩子,不到五分钟后小猫就被家里的大人扔了出来,这时野猫妈妈会衔起它到另外一家去碰运气。

最后有只小黑猫始终无人接纳,也许它颜色不够吉祥,也许是小区的宠物已趋饱和,总之是野猫妈妈自己抚养了它。

朋友点点怀里猫咪的鼻子说:“还记得你妈妈吗?你妈妈不要你了。你想妈妈不?”猫咪“喵呜”地叫了一声作为回答。

朋友说,这只小猫自从抱回来就再也没有出过家门一步,它对大门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大概是曾被别人家扔出来过吧。如果朋友偶尔把它抱到门口附近的区域,它会发出凄惨的叫声并极力挣脱,它怕极了被再次遗弃。也因此,它从小就乖得出奇,未经人指导就知道在地漏处大小便,也不象一般的小猫,把沙发和床单作为自己习武的场地而抓得四处开线。它与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与默契,体现出猫类少有的对人的依恋。朋友早晨七点出门上班,它每天早上六点准时把主人舔醒,为此朋友从来不用上闹表。每天下班时,小猫都会趴在阳台上了望,期待主人身影的出现。

朋友讲完了小猫的故事,我陷入良久的沉思。

野猫从来都为人所憎恶,它们在夜色中出没,身上沾满污秽,犹如撒旦的使徒。我曾耳闻目睹许多人类迫害野猫的事件,其中不乏令人发指的残忍。反过来,在野猫眼中,人类也当是它们的头号天敌,你很难接近一只野猫五米之内,它们闻到人声会立即远遁。

那为什么野猫妈妈甘冒大险,将自己的亲生骨肉交到人类手里呢?

我想,这只野猫妈妈一定是家猫出身,它也曾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主人的爱怜,它了解人类,深知幼小的猫咪对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诱惑。

第4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老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们科技小队来到图书馆去查阅了许多的科技书籍,还到学校电子北阅览室上网查询,总结出以下几点: ① 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如果说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几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话,几分钟就可能性命难保,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 ② 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氧气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 ③ 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给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既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此,我们实验小学五(1)班体同学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不要再砍伐植物,让植物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

第5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馆校合作 不足与反思

一、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社会大众参与博物馆的热情与日俱增,同时对博物馆的各项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传统的博物馆注重典藏与研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博物馆教育是在藏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博物馆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用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有助于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与学校优势互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在过去30年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在馆校的合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年来,博物馆教育功能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馆校合作也成为当下我国博物馆教育的方向和趋势,因此,分析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在当下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佛山市祖庙博物馆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的馆校合作项目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文化的民俗类博物馆,辖区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古建筑群、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利用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积极配合学校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服务,成为青少年了解佛山历史民俗重要的“第二课堂”。近三年来,佛山祖庙博物馆根据学校学生的校外活动要求,不断地创新活动,使校内外的活动互补互充,互补互进。以下是2013年至2015年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佛山各学校合作开展的项目。

(一)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春秋两祭”传统民俗项目

祖庙博物馆“春秋两祭”传统民俗项目的合作对象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项目内容是让学生参与祖庙春祭中的“三月三”北帝出巡仪仗队演出和祖庙秋祭中的仪仗队演出,每年参与人数200人。

(二)中学生课外实践服务项目

中学生课外实践服务项目的合作对象是佛山市第一中学小蜜蜂协会,内容是让学生参与博物馆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担任祖庙的志愿讲解员,每年参与人数约30人。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合作对象是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内容是让学生参与博物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宣传、招募、实施等工作,参与志愿讲解服务,参与祖庙举办的各类民俗活动,每年参与人数360人。

(四)暑期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博夏令营项目

暑期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博夏令营的合作对象是佛山市各小学。项目内容是博物馆每年开展暑期文博夏令营,带领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参观佛山的风景名胜,了解佛山传统历史文化,参与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程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每年参与人数约60人。

(五)走进祖庙系列项目

走进祖庙系列项目合作的对象是佛山市各中小学校。项目内容是博物馆举办各类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绘画征文比赛,如2013年举办“千枝彩笔绘祖庙”青少年绘画比赛活动;2014年举办以“我与祖庙孔圣园”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参与人数达约1000人。

三、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近三年来的馆校合作项目分析总结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在近三年来在馆校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具体分析如下:

(一)与学校合作方式多样化、活动内容较为丰富

博物馆与学校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看展览,以及听讲解,形式单一,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度非常低,很难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除了日常的参观讲解之外,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学校开拓了多种合作方式,引起学生的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和了解博物馆的兴趣,在第五个项目中,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禅城区教育局合作开展的中小学生走进祖庙系列活动,通过绘画的方式和写作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祖庙的认知,同时通过学生的画作和文章,博物馆也可得知学生心目物馆的形象。在2013年举办的“千枝彩笔绘祖庙”的青少年绘画比赛中,近千名中小学生的画作从多种视野角度诠释了千年古庙的形象,重新赋予祖庙更丰富的内涵。博物馆将获奖的作品汇编成册,并在佛山市图书馆举办画展,吸引大批市民观看以及获得了广东美术学院等专业老师们赞赏。画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促进了博物馆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认识博物馆的兴趣。继绘画比赛后,2014年博物馆再次联合禅城区教育局举办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力求以多种形式与学校互动,促进双方合作。

(二)博物馆与学生角色发生转变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在近三年来主要通过三种合作方式,实现博物馆与学生角色的转变。第一种方式是招募志愿讲解员。过去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祖庙,学生听讲解如同在学校听老师上课一般,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同时也难以吸引学生认识博物馆的兴趣。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针对这一现象,成立博物馆志愿者协会,与佛山市第一中学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合作,开展志愿讲解服务活动。参加志愿讲解的学生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培训考核之后,从一名被动的参观者转变为主动引导者,真正开始认识博物馆,达到教育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种方式是让学生参与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各类民俗活动。作为佛山市重要的民俗类博物馆,祖庙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弘扬传承佛山民俗文化。在以往祖庙举办的各类民俗活动中,学生通常是被邀请作为观看嘉宾来了解民俗活动,而在近三年来的民俗活动中,学生逐渐从活动的观看嘉宾转为参与者,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合作,邀请学生担任祖庙各类民俗活动的表演嘉宾,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体验各项历史民俗活动,共享当地民俗文化资源。

第三种方式是让学生策划各项志愿文化服务活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每年策划举办各类志愿文化服务活动,在馆校合作的项目中,学生不仅作为文化服务志愿者,同时也是志愿文化服务活动的策划者。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及佛山市第一中学小蜜蜂协会合作,成功的策划了关爱弱势群体家庭儿童的阳光成长计划和关爱空巢老人的“夕阳分外红”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发挥才干,实现梦想的平台。

四、馆校合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反思

近几年来,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在馆校合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相比国内发达城市以及国外的博物馆,该馆的馆校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总结该馆的馆校合作项目,本文认为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馆校合作模式单一,博物馆与学校缺乏交流与互动

台湾学者刘婉珍曾针对北美先进博物馆的馆校合作情况归纳出六种馆校合作的互动型态:提供者与接受者形态、博物馆主导型态、学校主导型态、社区博物馆学校型态、博物馆附属学校型态、第三仲介入型态。祖庙博物馆的馆校合作模式属于第一种型态,即提供者与接受者形态。刘婉珍学者是这样定义第一种型态:以博物馆为主导,博物馆单方面规划设计活动,中小学生可选用博物馆场所提供的活动,然而学校老师并没有参与活动的规划过程,扮演“消费者”的角色。纵观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近几年开展的馆校合作活动,虽然活动的内容比以往更加丰富,形式也比较多样化,但是基本都是以博物馆为主导策划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这是一种单向的合作方式,即博物馆没有与学校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馆校合作是博物馆和学校老师双方的合作,如果没有学校老师的长期的介入和参与,馆校合作关系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加强馆校合作必须改变以博物馆为主导的单一发展模式,重视学校老师的参与,邀请老师参与博物馆活动的规划,培养老师成为活动的主导者之一,双方共同利用博物馆与学校资源,形成可持续的互补关系。

(二)博物馆与学校缺乏馆校合作的教育人才

博物馆和学校合作模式单一的原因之一是馆校双方缺乏良好沟通,其次就是双方缺乏馆校合作的教育人才。笔者了解到佛山市各中小学校对于博物馆教育重视程度并不高,学校在设计或安排学生课外实践课程时候较少考虑将博物馆的教育纳入计划之中,同时学校也并未积极寻求与地方博物馆合作开发有益于学生发展课程。近几年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主导的馆校合作活动并没有将学校老师的培训纳入馆校合作的内容中,博物馆宣教人员与学校的老师缺乏深入沟通,对此博物馆应该加强博物馆宣教人员和学校老师的互动交流,主动向学校老师提供了解和学习文博知识的培训机会,为老师利用博物馆提供教育资源。

第6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关键词】 未定级别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措施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遗迹以及相应的遗物。这些文物是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应该由全人类进行共享。其中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更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它也见证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课题的探讨。

一、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保护水平的提高。

1、认证以及保护主体独立性不强

根据《文物保护法》,若是在进行相关生产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具有价值的文物遗存或是遗址,该遗址的所在政府要积极进行文物的保护,并根据文物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保护措施的实施。在进行这一工作过程中,要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认定,因此,认定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水平的高低。现阶段,我国文物认定的主体为各个地方政府。由于制度问题的影响,地方文物保护的相关机构直接隶属于当地的政府,在相关人员的配置以及资金的支持方面也都依赖于政府的投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地方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去,对于文物认定这一部门的投入并不是十分的重视,这导致认定工作无法全面的开展,同时,对于认定文物主体的独立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物保护机构的独立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物认定工作的开展;二是文物保护机构的权威性不高,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动力不强,机构的人员配置以及相关方面的设施不齐全。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为了进行经济开发,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逐渐成为开发建设的牺牲品,这严重影响到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水平的提高。

2、三无状态的出现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存在三无状态,且较为普遍。除了有部分地方政府对其进行文字说明之外,大部分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处于三无状态,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部分文物无保护标志。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大部分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并没有相应的保护标志,其主要原因是相关机构对这一方面不够重视;二是大部分文物无保护范围。保护范围的确定是进行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部分文物并没有进行保护范围的确定,这导致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混杂在一起。人们在进行日常生产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文物的损害;三是无专人保护。现阶段,政府的主要精力全面放在了经济发展中,对于文物保护这一方面并不是十分重视,因此,导致文物保护机构并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文物保护。

3、文物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根据现阶段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级政府以及相应的文物保护机构对于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意识淡薄,这导致相关的工作无法全面的开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常常会出现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被占用的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由于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原先已定过级的文物失去其级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物保护水平的提高。

二、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

1、健全保护机构

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进行其保护工作之前,首先要健全文物保护机构,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进行相关专业人才的招聘,例如,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专业的文物修复人员等,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薪酬待遇方面的调整,既要做到吸引人才,又能够做到留得住人才;二是多举行相应的学习以及交流活动。在进行文物保护管理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保护水平,文物保护机构要积极进行与其他地方的学习以及交流,积极学习其他地方进行文物保护的先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物保护水平。

2、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的意义

首先,各级政府的管理人员要重视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的开展,要充分了解到这一工作进行的重要性;其次,各级文物保护机构要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文物保护意识宣传工作,让人们充分了解进行文物保护的目的,积极提高人们对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意识;最后,鼓励社会相应保护组织的参与,让这些机构参与到文物保护过程中去,进而不断提高其保护水平。

3、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文物保护

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的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在进行保护工作中,并没有采用相应的科学技术,这影响到其保护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进行文物保护时,相应的管理人员要积极采用科学技术,例如,在进行文物认定或是重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提高其保护水平。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标准化工作规范的制定,通过这样的方法,不断规范保护工作的流程,逐渐让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步入正轨。

4、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现阶段,因为经济发展导致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遭到破坏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各级政府要将这一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当地的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应的部门要积极开拓思路,制定出新的部门考核制度以及标准,做到统筹兼顾,进而实现和谐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当地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探讨。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现状,根据实际要求,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提高保护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侯江,莫骄,刘厚伟,刘伟.论不可移动文物的定级与保护――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2)61-64.

[2] 石永明.加强对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若干思考[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09(11)186-187.

[3] 张松,刘青青,张龄心.上海文物保护立法的若干问题探析――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中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8)23-30+41.

第7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 《动物庄园》 文学创作观

一.乔治・奥威尔与其创作背景

乔治奥威尔在其短暂47年人生创作了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以《动物庄园》《1984》最为出名。他出生在印度,从小就见识到在英国统治下艰难生活的殖民地人民,对于印度人民身处水深火热的境况产生深深同情。年轻时他过了四年流浪生活,与社会底层人民有深刻接触,他认识到特权阶级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不平等。但是1936年西班牙内战的经历又促成他思想的一个大转变。“1936一1937年间发生的西班牙战争和其他事件改变了我的态度而且自那之后我明白了我的立场。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的文字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而反对集权主义。”①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更直接促使一个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思考人类该往何去这一命题。此时,资本主义出现危机,社会主义受人追捧,但斯大林的独裁统治又让人看不到方向。于是,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应运而生。

二.《动物庄园》的文学思想―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1946年,在《动物庄园》出版并大受好评的情况下,奥威尔应邀写了《我为什么写作》这篇文章。他把写作的动机分为四种:纯粹的自我主义;审美热情;历史的冲动;政治的目的。”而写作这篇小说无疑是政治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书中,按照老上校的乌托邦主义观点,动物们人的统治,建立动物庄园。建立象征平等的七诫:“凡是两条腿走路的都是敌人;凡是四条腿走路或者有翅膀的都是朋友;任何动物不得穿衣服;任何动物不得睡在床上;任何动物不得饮酒;任何动物不得杀害别的动物;所有动物一律平等。”②而乌托邦主义是理想主义社会理论的一种表达,乌托邦一词本意是乌有之乡。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动物庄园》中待动物们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乌托邦之际,反乌托邦局面随之浮出水面。反乌托邦综上所述,社会是若干秩序的一个复杂组合体,和个人的欲望是呈对立面存在,经过历史的证明,乌托邦的社会模式是前人犯下的一个失误。反乌托邦概念由此应运而生。

书中,拿破仑利用盟友狗集团将与他共同管理的猪斯诺鲍赶下了台,驱逐出动物庄园。又血腥的把曾经拥护鲍的动物全部杀害。待处决所引起恐惧消退后,有的动物想起来或者说他们自以为想起来第六诫规定“任何动物不得杀害别的动物”,而如今已在后面加上无故两个字,任何动物不得无故杀害别的动物。这就给拿破仑的暴力行径找了开脱的理由,使得处死跟鲍一伙的动物的理由显得充分。拿破仑一步步成为伟大“领袖”,建立独裁统治和个人崇拜。而作为领导阶层猪的地位由于拿破仑地位的提高也慢慢优于其他动物。它们开始睡在原来主人的床上,穿主人的衣服,吃鸡蛋,饮美酒,学着两条腿走路。为方便享受特权,他们将七诫中“所有动物一律平等”加成“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写在墙上的七诫被一条条改变与破坏掉。最终,七诫变为了一诫。

三.乔治・奥威尔的语言风格

毫无疑问,作家的语言风格是其文学创作观一个重要的部分。思想是内容,语言风格是形式。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构成一个作家的特色。奥威尔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动物庄园》语言浅显易懂,而又富于幽默。这也映证了他在《政治与英语》一文中对语言风格的追求:(l)永远不要用书刊中已经习见了的那些明喻、暗喻以及其他各种比喻;(2)在能用短词的地方,决不要用长词;(3)凡是能删掉的词一律删掉;(4)能用主动句的地方决不用被动句;(5)凡是能用日常英语表达意思的时候,决不用外国词语,科学术语或职业行话。③他主张用意义选择词汇,他认为最不济之事莫过于让意义屈服于词汇。

四.结语

《动物庄园》是一部伟大的批判性政治寓言小说,它预言了世界政治发展趋势。集中体现了乔治奥威尔的文学创作思想。其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尤其为之称秒处在于以动物隐喻人类,把残酷的人类政治环境置换到一个动物庄园的背景下,不仅缓冲减轻了政治敏感性,提高了小说的易接受性,使叙述平添许多幽默与趣味,也更好的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 释

①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 Gangrel杂志.1946

②摘自乔治奥威尔著,孙仲旭译.《动物庄园》.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P21

第8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动物研究的论文、专著等各种研究成果迅猛增加,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仅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就有60种相关书籍出版,其中2012年出版了3本直接由“动物研究”命名的专著。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创办了动物研究的专门学术组织,比如美国的“动物研究学会”(InstituteforCriticalAnimalStudies)和“动物与社会研究学会”(AnimalsandSocietyInstitute),英国的“动物研究网”(BritishAnimalStudiesNetwork),澳大利亚的“动物研究组织”(AustralianAnimalStudiesGroup)以及新西兰的“人与动物研究中心”(NewZealandCenterforAnimal-HumanStudies)。美国的密西根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都开设了人文学科领域的动物研究课程,而哈佛大学、纽约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老牌名校也不甘落后,于近两年纷纷加入这一队伍,使得全美现有超过100门本科以上的相关课程。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等还设有人文学科动物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

二、动物研究的特征及核心思想

动物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除了文学、文化、哲学、历史、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以外,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医学、生物学、动物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均在动物研究的理论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动物研究者对欧洲文明中关于人与动物的二元论思想普遍持批判态度,而他们在东方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以及非洲文明等古老文明中获得思想灵感,为建立新型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寻求文化范式。同时,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从各自文化传统视角参与讨论,使得动物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文化间的对话与杂语。此外,虽然动物研究的核心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但它的辐射面非常广泛,涉及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作为食物的动物、作为实验品的动物、作为宠物的动物、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动物园动物、水族馆动物、马戏团动物等。同时,动物与人的关系也体现在众多方面。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动物研究中心提供的长达139页的“动物研究参考书目”中,上千条文献被分为14大类,包括作为哲学及伦理学研究主题的动物、历史中的动物、作为象征符号和伴侣的动物、作为娱乐与景观的动物、科学、教育、医疗中的动物、文学和生态批评中的动物、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中的动物、宗教、神话、民俗中的动物等,足见动物研究角度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把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动物研究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动物的哲学、伦理学研究,也可称为动物伦理学(animalethics);另一类是关于动物的文化再现批评研究,也可称为动物批评(zoocriticism/animalcriticism)。前者主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动物,为动物的福利和权利进行论争,具有很强的论战性和行动主义特征,也为动物批评提供了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更关注人们头脑中的动物,包括作为文学意象和文化符号的动物,意在考察动物性及人性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建构,追问动物在人类社会所处边缘地位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而揭示人类社会中各种压迫、剥削、暴政本质上的相互勾连,据此寻求解决阶级歧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物种歧视的文化出路。如上所述,动物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纷繁复杂,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传达的思想也不尽相同。笔者经过认真比较、梳理、提炼,总结出如下3个方面,作为评介动物研究核心思想的切入点:

(1)伦理拓展主张;

(2)物种歧视主义批判;

(3)动物再现反思。

1.伦理拓展主张

所有主张动物福利的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那就是把动物纳入人类的道德共同体,把传统的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准则延伸、拓展到种际关系。他们首先批判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由笛卡尔推向极端的人与动物的等级观和动物工具论,特别是笛卡尔提出的动物机械论和人/动物二元论。动物伦理主义者认为,动物是具有独立品格的生命体,不是专为人类利益存在的资源和工具,不应被视为可由人任意宰割的低等生命。伦理学流派之间的分歧主要存在于以何种标准判断动物的伦理身份,以及伦理范畴可以扩大的程度。这突出体现在3个流派:动物解放论(animalliberationethics)、动物权利论(animalrightsethics)和生物中心论(biocentriCEThics)。辛格所代表的动物解放论以17世纪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为理论基点。功利主义认为,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善,痛苦是一种内在的恶;凡带来快乐的就是道德的,凡带来痛苦的就是不道德的(杨通进,2007:94)。因此,在决定一个生命体是否有资格得到伦理关怀时,要考察的不是“他们会思考吗?也不是,他们会说话吗?而是,他们会感受痛苦吗?”(Bentham,2007:9)。功利主义哲学强调感受力(sentience),认为动物同人类一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而应该享有和人同等的道德地位。以此为基础,辛格提出“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主张,认为我们应该把适用于人这一物种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其他物种身上,赋予动物以同等关怀。为避免误解,辛格特别强调“同等关怀”不同于“同等待遇”,比如,我们不需要赋予动物以选举权,因为这对于它们毫无意义;但是,当人类利益和动物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人类利益凌驾于动物利益之上,而应给予同等考虑(Singer,1995:2)。辛格认为,为满足人的口腹之欲而屠宰大批动物或为确保人的安全健康进行动物活体实验都是不正当的,是严重的物种歧视主义,应该禁止。雷根是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他认为,从功利角度为动物的伦理地位进行辩护无法真正实现动物的解放;只有接受“动物拥有权利”这一观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动物的残害。他把伦理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即道德主体(moralagent,一译“道德人”)和道德病人(moralpatient,一译“道德顾客”)。道德主体是指具备各种复杂能力的个体,尤其包括自主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道德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一般来讲,正常的成年人是典型的道德主体。道德病人则不具备“令其能以对自己行为负有道德责任的方式控制自己行为的条件”(雷根,2009:128)。婴幼儿、精神错乱或智力障碍的人、动物都属于道德病人之列。他们没有能力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也就不承担道德责任,但是他们是道德主体的行为的接受终端。这样,雷根就动摇了洛克、休谟、康德等人基于理性、自觉性、能动性等能力缺失而将动物排除在伦理范畴之外的传统伦理思想,解决了虽然一些动物与某些人群在智力水平上相当,却不能享有这些人享有的道德权利的伦理学难题。

雷根认为,道德病人和道德主体具有平等的固有价值(inherentvalue),都是生命主体(subjects-of-a-life)。因此,“从严格的正义角度看,我们应该平等地尊重拥有平等的固有价值的个体,不管他们是道德主体还是道德病人,(如果是道德病人)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雷根,2009:222)。雷根的动物权利主义和辛格的动物解放主义虽然在主张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把伦理关怀停留在有感知力的动物范围内,而那些现代科学认为没有感知能力的软体动物、昆虫等低等生物则被排斥在伦理视域之外。保罗泰勒(PaulTaylor)代表的生物中心主义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他继承了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思想(reverenceforlife),在《尊重大自然》(RespectforNature,1986)等书中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生物中心主义”。在他看来,所有的生命体,包括人与非人类动物、有感知力的和没有感知力的生命体,哺乳动物和昆虫以及单细胞原生动物,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teleologicalcenteroflife),都指向一个目标:实现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延续和繁殖。因此,所有生命体都是拥有自己的“善”的实体(entityhavingagoodofitsown),也就具有天赋价值(intrinsicvalue),是值得我们尊重的独立生命体。生物中心论还特别提出,人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并不比其他生命体高贵;所有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中的一部分;所有生命个体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追求各自的善(DesJardins,2006:137—139;杨通进,2007:104—109)。这样一来,泰勒就突破了辛格与雷根的局限性,有效地打破了所有的物种界限,把伦理原则拓展到整个生物圈,实现了以尊重生命为原则的平等主张。而且,生物中心主义关于整体观、联系观的论述也使得动物伦理学与深层生态学、生态中心主义、整体主义等环境伦理学理论产生了交集,成为当代生态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者不满于辛格等男性作家过度强调动物伦理的客观、理性本质,把道德与情感、态度、喜好等主观的、“感性”的成分剥离开来的做法。她们指出,这种重理性、轻感性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导致动物低劣地位的传统思维逻辑的翻版,暴露了男性批评家们意识深处的歧视倾向。与此相对抗,她们强调同情与关爱在动物解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关爱伦理”(ethicofcare)。

玛丽米奇里在《动物之所以然》中指出,人类天生具有顾及他人感受的特殊能力,同情心与好奇心是一种人类所具备的幼态延续(neotany),而且这种同情心和好奇心会突破种际界限,延展至人类世界之外,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岩石、沙粒。这意味着,关心其他物种是人类保留并付诸实践的一种重要本能,而不是后天养成的(Midgley,1983:119—120)。这一论断说明伦理拓展不仅合理、必要,而且可能。琼瑟芬多纳文则挖掘出西方哲学中包括休谟、亚当斯密、叔本华在内的不以理性、而以感受与同情为基础的伦理传统,指出情感在道德体系建构中必不可少。人对动物的同情心是一种深刻的、基本的性情,只是在强烈的社会规约面前才受到压抑、隐蔽。屠宰场和动物实验室里所进行的一切之所以要远离公众视线恰恰表明人们对这些残酷行为的不安与负罪心理(Donovan,2011:284)。她认为,“同情先于公正”,“道德由同情而生”,我们对动物怀有的同情心使得它们成为我们道德大家庭的一员成为可能(Donovan,2011:285—286)。从动物解放、动物权利,到生物中心主义,再到关爱伦理,关于动物伦理的论争不断拓展伦理关怀的范畴,检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揭露人们习焉不察的残忍行为、虚妄态度和不公正的价值观念,对西方伦理传统表现出惊人的颠覆性。同时,动物伦理也为文学及文化领域的动物批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2.物种歧视主义

批判动物研究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为其他伦理拓展主义思潮,譬如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少数族裔研究、性别研究、儿童研究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融合的平台。这一平台就是对物种歧视主义的批判。物种歧视主义(speciesism)一词由英国动物解放主义者理查德里德(RichardRyder)在1971年首创,辛格在《动物解放》一书中对该词加以进一步阐释、推广,使之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词汇。物种歧视主义的基本含义是,一物种基于本物种利益的考虑对其他物种持有的偏见或歧视,以及由此导致的虐待和暴行。在动物研究语境下,物种歧视主义特指人类对其他动物物种的歧视和压迫。众多学者发现,物种歧视是隐藏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歧视等背后的深层思想根源。在人类社会中,压迫者为自己的暴行惯用的辩护往往是:被压迫者是没有进化完全的人类,或者说他们更加接近动物,因此不值得同等的道德关怀。比如,支持奴隶制的人认为非洲黑人是没有完全进化的人,因此可以“像猴子一样”占有或买卖他们。在《可怕的对比》(DreadedComparison,1988)一书中,玛卓丽斯皮格尔(MarjorieSpiegel)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对比了黑奴和动物在实验室、拍卖场、囚笼、压货车等场景下触目惊心的遭遇,让我们看到种族歧视和物种歧视在道德逻辑和表现方式上惊人的一致性。同样,认为女人是二等公民的人也认为女人“没有灵魂,就像鹅没有灵魂一样”(Simons,2002:129)。当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女权辩护》时,剑桥大学知名哲学教授托马斯泰勒对该书的嘲讽就依据这样的逻辑:如果女人也要求享有权利的话,有朝一日我们也得赋予动物权利了(转引自Singer,1995:1)。

二战中,德国纳粹也是在种族优越论的旗帜下对犹太人进行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大屠杀。他们重新定义了“生命之链”,让雅利安民族高高在上,而把犹太人与耗子、跳蚤归为一类,使得600万犹太人惨死于集中营(Kete,2002:30)。由此不难看出,一旦权力一方把被压迫群体与动物联系起来,他们的压迫与掠夺便似乎变得合情合理了。西方文化长期以来对物种歧视的默许和纵容使得压迫者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歧视、虐待黑人、原住民、穷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不消除物种歧视主义,人类社会内部也就很难达成真正的平等共存。因此,辛格说“动物的解放也是人类的解放”是毫不夸张的。动物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人类基于物种的差异而对非人类物种施加暴力、压迫、统治的行为是没有道德基础的。边沁早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1789)中就指出,如果一个人不能因为黑色的皮肤而遭受暴君的任意折磨,那么一个有感觉能力的存在物也不应因为腿的数量、皮肤上的绒毛或脊骨终点的位置而遭受折磨(Bentham,2007:9)。雷根也于1979年写道:“就像黑人不是为白人、妇女不是为男人而存在的一样,动物也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的。它们拥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命和价值。一种不能体现这种真理的伦理学将是苍白无力的”(转引自杨通进,2007:69)。从逻辑起点上看,物种歧视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歧视具有同样的非正义性,都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压,是对生命尊严的区别对待。人对动物的等级观念会导致人对不同于自己的群体的等级态度。“基于物种身份的道德划界潜藏着邪恶。它以最可怕的方式复制着基于身份的论调,这些论调使得对其他人类群体的歧视、不公、暴力、屠杀合法化”(Lynn,1998:288)。因此,要实现人类社会真正的平等和谐,就必须改变人对动物的等级观念。正如国内学者王晓华所讲,“要走出现代主义自我反对的困境,就必须将解放的对象全称化,承认所有存在者的主体性”(王晓华,2007:243)。只有当人类能够尊重所有生命个体,实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所有生命体的主体间际关系,真正的人类和平才会到来。

3.动物再现反思

英国学者斯蒂夫贝克在《描绘野兽——动物、身份及再现》(PicturingtheBeast:Animals,IdentityandRepresentation,1993)一书的序言中声明,该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表意的动物”(signifyinganimals),即长久被视为“文化他者”的动物在建构人类身份过程中的重要象征意义,但是他同时声明,其研究的原动力是要去发现这些文化再现与现实中活着的动物所受待遇的关联(Baker,1993:x)。这一学术立场几乎代表了所有动物批评的研究模式。同动物伦理的学者、动物权利活动家一样,动物批评家们深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动物的生存状况,不过他们寻求改变的途径是反思动物在文学及文化再现中的象征性、修辞性、表征性功能,因为他们相信,“人们对活着的动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观念中的动物在通俗文化中的象征性运用”(Baker,1993:25)。换言之,动物批评者一方面关注文学作品中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刻画,另一方面探究作为隐喻和修辞的动物意象背后的伦理、文化及政治蕴含。后结构主义理论为动物研究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方法论支持。德里达对二元对立体系的消解和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福柯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去中心化论断等都成为动物研究的重要理论参照。动物研究者普遍发现,西方文化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思想。但是他们认为,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关系并非天地使然,而是近代人文主义以及工业文明兴起的副产品。在早期人类社会,动物的作用不可或缺,甚至占有神圣的中心地位。即使在狩猎或祭祀过程中,人对动物也充满敬意,不会滥杀无辜。英国著名学者约翰伯格如此描述这一关系:它们“被驯服和崇拜,被养育和祭祀农夫喜爱他的家猪,也乐意腌制它的肉”(Berger,1980:5)。在伯格看来,这种态度看似矛盾,但体现了工业社会前人与动物直接、真实、亲密的关系。但是,自从人文主义兴起以来,特别是笛卡尔把动物比喻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之后,动物逐渐远离了人类体验,在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更是变成了原材料。

“作为食物的动物像商品一样被加工”(Berger,1980:11)。人与动物的关系从原始时代亲密的情感关系转向压迫性、掠夺性的经济关系。动物被不断商品化、工具化、符号化;它们或者在自然界濒临灭绝,或者在动物园被陈列观赏,或者在屠宰场任人宰割,或者在实验室成为人类科学研究的牺牲品,或者是被当作肉、蛋、奶的生产机器、或者在家中作为宠物由主人以任意的方式(而不是按动物自身的需求)宠爱、虐待、抛弃。动物更多地出现在类似“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中、教科书和科普读物里,或者仅存留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中,成为僵死的文化符号。作为现实世界活生生的个体,动物被不断边缘化,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伯格对此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动物总是被观察的对象它们是我们不断延伸的知识的目标,我们关于它们的知识是我们力量的标志,是将我们与其分离的标志。我们知道的越多,它们离我们越远”(Berger,1980:14)。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如同“女人”、“自然”等概念一样,“动物性”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产物,是人类在界定“人性”的过程中设置的必不可少的参照物。“人们使用动物是要明确区分他们自己是谁,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特别是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Franklin,1999:12);“动物是我们认识自身的工具,承载着以人类为中心的象征性投影”(Malamud,2003:4);“‘人’是一个只有在差异中才有意义的范畴:那些所谓规定人性的内在品质——思想、语言、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只有通过动物才可理解:也就是说,它们需要动物来确立其意义”(Fudge,2002:10)。动物就像一面镜子,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方能知道“我是谁”。我们之“是”依赖于它们之“非”而产生意义:我们文明,它们野蛮;我们高级,它们低级;我们依理性行事,它们靠本能生存;我们有语言、懂情感,它们无言无语、无情无义。“人之于动物就好比天对地、灵魂对肉体、文化对自然”(KeithThomas,转引自Baker,1993:79)。为了映衬人作为“万物的灵长”、“万兽之尊”、“天之骄子”的高贵身份,动物的身份被降低、压抑、扭曲,成为那个没有灵魂的陌生他者。鲍德里亚的论断被多次引用:“动物是随着理性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才被降格到非人性的地位的”(Bleakly,2000:30,Malamud,2003:4)。贝克指出,西方文化中塑造的“幸运牛”(LuckyCow)、“可爱猫咪”(CuteCat)等刻板形象实际上是罗兰巴特所说的“自然化”过程,是扭曲动物形象的政治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人的身份、中心地位以及优越性的幻象”(Baker,1993:29)。

也就是说,即使作为文化符号,动物也是人类为实现表意目的而进行掠夺的自然资源,它们自己的主体性被完全抹杀或者忽视。事实上,自达尔文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及人类经验表明,语言、思维、情感并非人类独有,很多动物也表现出惊人的相关能力。因此,人与动物的分界是一个单方面确立的边界,是人类为了统治、压迫其他动物所虚构的一条鸿沟,并非亘古不变的客观存在。很多伟大的文学家都曾在作品中质疑、消解、跨越、打破这一边界。人与兽之间的转变是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段,而人性与动物性的流动与交换也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动物批评者关注到这一现象,深入研究了文学/文化再现中“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和“兽形化”(theriomorphism)以及人兽变形(transformation)等动物修辞手法。他们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将动物描述成具有人的特征(anthropomorphism),还是把人比喻成动物(theriomorphism),或者二者之间发生变形,实际上都暗示着同样的人类经验,那就是人性与动物性之间存在共性和流动性。这样一来,“何为人”便不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命题。“后人类”(posthuman)、“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等新概念开始出现,生态视域下关于动物的研究与人文主义危机下关于人的研究在此交汇。可以说,动物研究中关于人的讨论有破有立,为自尼采以来饱受诟病的传统人文主义打开了历史性转变的突破口。在《诗性动物与动物灵魂》(PoeticAnimalsandAnimalSouls,2003)一书中,兰迪马拉穆德力图建立起文学中的动物美学。他指出,动物诗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动物在艺术中为何重要?动物的文化再现和真实的动物有何关联?艺术家与动物主体有何伦理关系和责任?关于动物的艺术如何成为我们在真实世界中与动物互动关系的隐喻、试验场或微缩宇宙?他继而提出动物诗的5条生态美学原则:

(1)鼓励读者欣赏动物,但不伤害它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2)在动物自己的场域下欣赏它们,不以人类的需求为标准;

(3)进行动物教育,尽可能地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生活、情感、本性;

(4)倡导对动物的尊重,并且不因为它们能为我们做什么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才尊重它们,而是因为它们自身;

(5)认识动物,对它们的知识不追求全面但尽量丰富。进一步概括以上思想,优秀的动物文学作品应具备这些特征,即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尊重动物的主体性,倡导人对动物无条件的了解和关爱,营建人与动物平等、和谐的主体间际关系。

三、结语

第9篇: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动物研究的论文、专著等各种研究成果迅猛增加,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仅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就有60种相关书籍出版,其中2012年出版了3本直接由“动物研究”命名的专著。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创办了动物研究的专门学术组织,比如美国的“动物研究学会”(InstituteforCriticalAnimalStudies)和“动物与社会研究学会”(AnimalsandSocietyInstitute),英国的“动物研究网”(BritishAnimalStudiesNetwork),澳大利亚的“动物研究组织”(AustralianAnimalStudiesGroup)以及新西兰的“人与动物研究中心”(NewZealandCenterforAnimal-HumanStudies)。美国的密西根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都开设了人文学科领域的动物研究课程,而哈佛大学、纽约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老牌名校也不甘落后,于近两年纷纷加入这一队伍,使得全美现有超过100门本科以上的相关课程。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等还设有人文学科动物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

二、动物研究的特征及核心思想

动物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除了文学、文化、哲学、历史、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以外,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医学、生物学、动物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均在动物研究的理论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动物研究者对欧洲文明中关于人与动物的二元论思想普遍持批判态度,而他们在东方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以及非洲文明等古老文明中获得思想灵感,为建立新型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寻求文化范式。同时,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从各自文化传统视角参与讨论,使得动物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文化间的对话与杂语。此外,虽然动物研究的核心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但它的辐射面非常广泛,涉及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作为食物的动物、作为实验品的动物、作为宠物的动物、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动物园动物、水族馆动物、马戏团动物等。同时,动物与人的关系也体现在众多方面。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动物研究中心提供的长达139页的“动物研究参考书目”中,上千条文献被分为14大类,包括作为哲学及伦理学研究主题的动物、历史中的动物、作为象征符号和伴侣的动物、作为娱乐与景观的动物、科学、教育、医疗中的动物、文学和生态批评中的动物、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中的动物、宗教、神话、民俗中的动物等,足见动物研究角度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把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动物研究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动物的哲学、伦理学研究,也可称为动物伦理学(animalethics);另一类是关于动物的文化再现批评研究,也可称为动物批评(zoocriticism/animalcriticism)。前者主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动物,为动物的福利和权利进行论争,具有很强的论战性和行动主义特征,也为动物批评提供了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更关注人们头脑中的动物,包括作为文学意象和文化符号的动物,意在考察动物性及人性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建构,追问动物在人类社会所处边缘地位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而揭示人类社会中各种压迫、剥削、暴政本质上的相互勾连,据此寻求解决阶级歧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物种歧视的文化出路。如上所述,动物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纷繁复杂,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传达的思想也不尽相同。笔者经过认真比较、梳理、提炼,总结出如下3个方面,作为评介动物研究核心思想的切入点:

(1)伦理拓展主张;

(2)物种歧视主义批判;

(3)动物再现反思。

1.伦理拓展主张

所有主张动物福利的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那就是把动物纳入人类的道德共同体,把传统的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准则延伸、拓展到种际关系。他们首先批判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由笛卡尔推向极端的人与动物的等级观和动物工具论,特别是笛卡尔提出的动物机械论和人/动物二元论。动物伦理主义者认为,动物是具有独立品格的生命体,不是专为人类利益存在的资源和工具,不应被视为可由人任意宰割的低等生命。伦理学流派之间的分歧主要存在于以何种标准判断动物的伦理身份,以及伦理范畴可以扩大的程度。这突出体现在3个流派:动物解放论(animalliberationethics)、动物权利论(animalrightsethics)和生物中心论(biocentricethics)。辛格所代表的动物解放论以17世纪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为理论基点。功利主义认为,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善,痛苦是一种内在的恶;凡带来快乐的就是道德的,凡带来痛苦的就是不道德的(杨通进,2007:94)。因此,在决定一个生命体是否有资格得到伦理关怀时,要考察的不是“他们会思考吗?也不是,他们会说话吗?而是,他们会感受痛苦吗?”(Bentham,2007:9)。功利主义哲学强调感受力(sentience),认为动物同人类一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而应该享有和人同等的道德地位。以此为基础,辛格提出“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主张,认为我们应该把适用于人这一物种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其他物种身上,赋予动物以同等关怀。为避免误解,辛格特别强调“同等关怀”不同于“同等待遇”,比如,我们不需要赋予动物以选举权,因为这对于它们毫无意义;但是,当人类利益和动物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人类利益凌驾于动物利益之上,而应给予同等考虑(Singer,1995:2)。辛格认为,为满足人的口腹之欲而屠宰大批动物或为确保人的安全健康进行动物活体实验都是不正当的,是严重的物种歧视主义,应该禁止。雷根是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他认为,从功利角度为动物的伦理地位进行辩护无法真正实现动物的解放;只有接受“动物拥有权利”这一观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动物的残害。他把伦理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即道德主体(moralagent,一译“道德人”)和道德病人(moralpatient,一译“道德顾客”)。道德主体是指具备各种复杂能力的个体,尤其包括自主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道德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一般来讲,正常的成年人是典型的道德主体。道德病人则不具备“令其能以对自己行为负有道德责任的方式控制自己行为的条件”(雷根,2009:128)。婴幼儿、精神错乱或智力障碍的人、动物都属于道德病人之列。他们没有能力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也就不承担道德责任,但是他们是道德主体的行为的接受终端。这样,雷根就动摇了洛克、休谟、康德等人基于理性、自觉性、能动性等能力缺失而将动物排除在伦理范畴之外的传统伦理思想,解决了虽然一些动物与某些人群在智力水平上相当,却不能享有这些人享有的道德权利的伦理学难题。

雷根认为,道德病人和道德主体具有平等的固有价值(inherentvalue),都是生命主体(subjects-of-a-life)。因此,“从严格的正义角度看,我们应该平等地尊重拥有平等的固有价值的个体,不管他们是道德主体还是道德病人,(如果是道德病人)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雷根,2009:222)。雷根的动物权利主义和辛格的动物解放主义虽然在主张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把伦理关怀停留在有感知力的动物范围内,而那些现代科学认为没有感知能力的软体动物、昆虫等低等生物则被排斥在伦理视域之外。保罗•泰勒(PaulTaylor)代表的生物中心主义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他继承了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思想(reverenceforlife),在《尊重大自然》(RespectforNature,1986)等书中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生物中心主义”。在他看来,所有的生命体,包括人与非人类动物、有感知力的和没有感知力的生命体,哺乳动物和昆虫以及单细胞原生动物,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teleologicalcenteroflife),都指向一个目标:实现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延续和繁殖。因此,所有生命体都是拥有自己的“善”的实体(entityhavingagoodofitsown),也就具有天赋价值(intrinsicvalue),是值得我们尊重的独立生命体。生物中心论还特别提出,人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并不比其他生命体高贵;所有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中的一部分;所有生命个体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追求各自的善(DesJardins,2006:137—139;杨通进,2007:104—109)。这样一来,泰勒就突破了辛格与雷根的局限性,有效地打破了所有的物种界限,把伦理原则拓展到整个生物圈,实现了以尊重生命为原则的平等主张。而且,生物中心主义关于整体观、联系观的论述也使得动物伦理学与深层生态学、生态中心主义、整体主义等环境伦理学理论产生了交集,成为当代生态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者不满于辛格等男性作家过度强调动物伦理的客观、理性本质,把道德与情感、态度、喜好等主观的、“感性”的成分剥离开来的做法。她们指出,这种重理性、轻感性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导致动物低劣地位的传统思维逻辑的翻版,暴露了男性批评家们意识深处的歧视倾向。与此相对抗,她们强调同情与关爱在动物解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关爱伦理”(ethicofcare)。

玛丽•米奇里在《动物之所以然》中指出,人类天生具有顾及他人感受的特殊能力,同情心与好奇心是一种人类所具备的幼态延续(neotany),而且这种同情心和好奇心会突破种际界限,延展至人类世界之外,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岩石、沙粒。这意味着,关心其他物种是人类保留并付诸实践的一种重要本能,而不是后天养成的(Midgley,1983:119—120)。这一论断说明伦理拓展不仅合理、必要,而且可能。琼瑟芬•多纳文则挖掘出西方哲学中包括休谟、亚当•斯密、叔本华在内的不以理性、而以感受与同情为基础的伦理传统,指出情感在道德体系建构中必不可少。人对动物的同情心是一种深刻的、基本的性情,只是在强烈的社会规约面前才受到压抑、隐蔽。屠宰场和动物实验室里所进行的一切之所以要远离公众视线恰恰表明人们对这些残酷行为的不安与负罪心理(Donovan,2011:284)。她认为,“同情先于公正”,“道德由同情而生”,我们对动物怀有的同情心使得它们成为我们道德大家庭的一员成为可能(Donovan,2011:285—286)。从动物解放、动物权利,到生物中心主义,再到关爱伦理,关于动物伦理的论争不断拓展伦理关怀的范畴,检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揭露人们习焉不察的残忍行为、虚妄态度和不公正的价值观念,对西方伦理传统表现出惊人的颠覆性。同时,动物伦理也为文学及文化领域的动物批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2.物种歧视主义

批判动物研究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为其他伦理拓展主义思潮,譬如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少数族裔研究、性别研究、儿童研究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融合的平台。这一平台就是对物种歧视主义的批判。物种歧视主义(speciesism)一词由英国动物解放主义者理查德•里德(RichardRyder)在1971年首创,辛格在《动物解放》一书中对该词加以进一步阐释、推广,使之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词汇。物种歧视主义的基本含义是,一物种基于本物种利益的考虑对其他物种持有的偏见或歧视,以及由此导致的虐待和暴行。在动物研究语境下,物种歧视主义特指人类对其他动物物种的歧视和压迫。众多学者发现,物种歧视是隐藏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歧视等背后的深层思想根源。在人类社会中,压迫者为自己的暴行惯用的辩护往往是:被压迫者是没有进化完全的人类,或者说他们更加接近动物,因此不值得同等的道德关怀。比如,支持奴隶制的人认为非洲黑人是没有完全进化的人,因此可以“像猴子一样”占有或买卖他们。在《可怕的对比》(DreadedComparison,1988)一书中,玛卓丽•斯皮格尔(MarjorieSpiegel)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对比了黑奴和动物在实验室、拍卖场、囚笼、压货车等场景下触目惊心的遭遇,让我们看到种族歧视和物种歧视在道德逻辑和表现方式上惊人的一致性。同样,认为女人是二等公民的人也认为女人“没有灵魂,就像鹅没有灵魂一样”(Simons,2002:129)。当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女权辩护》时,剑桥大学知名哲学教授托马斯•泰勒对该书的嘲讽就依据这样的逻辑:如果女人也要求享有权利的话,有朝一日我们也得赋予动物权利了(转引自Singer,1995:1)。

二战中,德国纳粹也是在种族优越论的旗帜下对犹太人进行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大屠杀。他们重新定义了“生命之链”,让雅利安民族高高在上,而把犹太人与耗子、跳蚤归为一类,使得600万犹太人惨死于集中营(Kete,2002:30)。由此不难看出,一旦权力一方把被压迫群体与动物联系起来,他们的压迫与掠夺便似乎变得合情合理了。西方文化长期以来对物种歧视的默许和纵容使得压迫者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歧视、虐待黑人、原住民、穷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不消除物种歧视主义,人类社会内部也就很难达成真正的平等共存。因此,辛格说“动物的解放也是人类的解放”是毫不夸张的。动物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人类基于物种的差异而对非人类物种施加暴力、压迫、统治的行为是没有道德基础的。边沁早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1789)中就指出,如果一个人不能因为黑色的皮肤而遭受暴君的任意折磨,那么一个有感觉能力的存在物也不应因为腿的数量、皮肤上的绒毛或脊骨终点的位置而遭受折磨(Bentham,2007:9)。雷根也于1979年写道:“就像黑人不是为白人、妇女不是为男人而存在的一样,动物也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的。它们拥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命和价值。一种不能体现这种真理的伦理学将是苍白无力的”(转引自杨通进,2007:69)。从逻辑起点上看,物种歧视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歧视具有同样的非正义性,都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压,是对生命尊严的区别对待。人对动物的等级观念会导致人对不同于自己的群体的等级态度。“基于物种身份的道德划界潜藏着邪恶。它以最可怕的方式复制着基于身份的论调,这些论调使得对其他人类群体的歧视、不公、暴力、屠杀合法化”(Lynn,1998:288)。因此,要实现人类社会真正的平等和谐,就必须改变人对动物的等级观念。正如国内学者王晓华所讲,“要走出现代主义自我反对的困境,就必须将解放的对象全称化,承认所有存在者的主体性”(王晓华,2007:243)。只有当人类能够尊重所有生命个体,实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所有生命体的主体间际关系,真正的人类和平才会到来。

3.动物再现反思

英国学者斯蒂夫•贝克在《描绘野兽——动物、身份及再现》(PicturingtheBeast:Animals,IdentityandRepresentation,1993)一书的序言中声明,该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表意的动物”(signifyinganimals),即长久被视为“文化他者”的动物在建构人类身份过程中的重要象征意义,但是他同时声明,其研究的原动力是要去发现这些文化再现与现实中活着的动物所受待遇的关联(Baker,1993:x)。这一学术立场几乎代表了所有动物批评的研究模式。同动物伦理的学者、动物权利活动家一样,动物批评家们深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动物的生存状况,不过他们寻求改变的途径是反思动物在文学及文化再现中的象征性、修辞性、表征,因为他们相信,“人们对活着的动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观念中的动物在通俗文化中的象征性运用”(Baker,1993:25)。换言之,动物批评者一方面关注文学作品中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刻画,另一方面探究作为隐喻和修辞的动物意象背后的伦理、文化及政治蕴含。后结构主义理论为动物研究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方法论支持。德里达对二元对立体系的消解和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福柯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去中心化论断等都成为动物研究的重要理论参照。动物研究者普遍发现,西方文化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思想。但是他们认为,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关系并非天地使然,而是近代人文主义以及工业文明兴起的副产品。在早期人类社会,动物的作用不可或缺,甚至占有神圣的中心地位。即使在狩猎或祭祀过程中,人对动物也充满敬意,不会滥杀无辜。英国著名学者约翰•伯格如此描述这一关系:它们“被驯服和崇拜,被养育和祭祀农夫喜爱他的家猪,也乐意腌制它的肉”(Berger,1980:5)。在伯格看来,这种态度看似矛盾,但体现了工业社会前人与动物直接、真实、亲密的关系。但是,自从人文主义兴起以来,特别是笛卡尔把动物比喻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之后,动物逐渐远离了人类体验,在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更是变成了原材料。

“作为食物的动物像商品一样被加工”(Berger,1980:11)。人与动物的关系从原始时代亲密的情感关系转向压迫性、掠夺性的经济关系。动物被不断商品化、工具化、符号化;它们或者在自然界濒临灭绝,或者在动物园被陈列观赏,或者在屠宰场任人宰割,或者在实验室成为人类科学研究的牺牲品,或者是被当作肉、蛋、奶的生产机器、或者在家中作为宠物由主人以任意的方式(而不是按动物自身的需求)宠爱、虐待、抛弃。动物更多地出现在类似“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中、教科书和科普读物里,或者仅存留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中,成为僵死的文化符号。作为现实世界活生生的个体,动物被不断边缘化,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伯格对此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动物总是被观察的对象它们是我们不断延伸的知识的目标,我们关于它们的知识是我们力量的标志,是将我们与其分离的标志。我们知道的越多,它们离我们越远”(Berger,1980:14)。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如同“女人”、“自然”等概念一样,“动物性”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产物,是人类在界定“人性”的过程中设置的必不可少的参照物。“人们使用动物是要明确区分他们自己是谁,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特别是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Franklin,1999:12);“动物是我们认识自身的工具,承载着以人类为中心的象征性投影”(Malamud,2003:4);“‘人’是一个只有在差异中才有意义的范畴:那些所谓规定人性的内在品质——思想、语言、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只有通过动物才可理解:也就是说,它们需要动物来确立其意义”(Fudge,2002:10)。动物就像一面镜子,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方能知道“我是谁”。我们之“是”依赖于它们之“非”而产生意义:我们文明,它们野蛮;我们高级,它们低级;我们依理性行事,它们靠本能生存;我们有语言、懂情感,它们无言无语、无情无义。“人之于动物就好比天对地、灵魂对肉体、文化对自然”(KeithThomas,转引自Baker,1993:79)。为了映衬人作为“万物的灵长”、“万兽之尊”、“天之骄子”的高贵身份,动物的身份被降低、压抑、扭曲,成为那个没有灵魂的陌生他者。鲍德里亚的论断被多次引用:“动物是随着理性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才被降格到非人性的地位的”(Bleakly,2000:30,Malamud,2003:4)。贝克指出,西方文化中塑造的“幸运牛”(LuckyCow)、“可爱猫咪”(CuteCat)等刻板形象实际上是罗兰•巴特所说的“自然化”过程,是扭曲动物形象的政治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人的身份、中心地位以及优越性的幻象”(Baker,1993:29)。

也就是说,即使作为文化符号,动物也是人类为实现表意目的而进行掠夺的自然资源,它们自己的主体性被完全抹杀或者忽视。事实上,自达尔文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及人类经验表明,语言、思维、情感并非人类独有,很多动物也表现出惊人的相关能力。因此,人与动物的分界是一个单方面确立的边界,是人类为了统治、压迫其他动物所虚构的一条鸿沟,并非亘古不变的客观存在。很多伟大的文学家都曾在作品中质疑、消解、跨越、打破这一边界。人与兽之间的转变是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段,而人性与动物性的流动与交换也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动物批评者关注到这一现象,深入研究了文学/文化再现中“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和“兽形化”(theriomorphism)以及变形(transformation)等动物修辞手法。他们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将动物描述成具有人的特征(anthropomorphism),还是把人比喻成动物(theriomorphism),或者二者之间发生变形,实际上都暗示着同样的人类经验,那就是人性与动物性之间存在共性和流动性。这样一来,“何为人”便不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命题。“后人类”(posthuman)、“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等新概念开始出现,生态视域下关于动物的研究与人文主义危机下关于人的研究在此交汇。可以说,动物研究中关于人的讨论有破有立,为自尼采以来饱受诟病的传统人文主义打开了历史性转变的突破口。在《诗性动物与动物灵魂》(PoeticAnimalsandAnimalSouls,2003)一书中,兰迪•马拉穆德力图建立起文学中的动物美学。他指出,动物诗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动物在艺术中为何重要?动物的文化再现和真实的动物有何关联?艺术家与动物主体有何伦理关系和责任?关于动物的艺术如何成为我们在真实世界中与动物互动关系的隐喻、试验场或微缩宇宙?他继而提出动物诗的5条生态美学原则:

(1)鼓励读者欣赏动物,但不伤害它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2)在动物自己的场域下欣赏它们,不以人类的需求为标准;

(3)进行动物教育,尽可能地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生活、情感、本性;

(4)倡导对动物的尊重,并且不因为它们能为我们做什么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才尊重它们,而是因为它们自身;

(5)认识动物,对它们的知识不追求全面但尽量丰富。进一步概括以上思想,优秀的动物文学作品应具备这些特征,即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尊重动物的主体性,倡导人对动物无条件的了解和关爱,营建人与动物平等、和谐的主体间际关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