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育观范文

语文教育观精选(九篇)

语文教育观

第1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摘要:《大学语文》越来越被边缘化,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历史沿革、现实问题以及文化素养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进行了剖析,并呼吁学界以“大语文”观的思想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学和建设的改革,以提高大学语文之地位,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大学生而努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语文”思想;综合素质能力

一、大学语文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历史沿革

一个世纪前,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刚刚诞生之际,京师大学堂等高校即在预科开设“经学大义”、“诸子”、“辞章”和“作文”等语文性质的基础课程。在经历了1913年的癸卯学制、1938年的国统区高教改革和1943年的屡次变更和确认后,“大一国文”始终是全校性的必修课,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伍淑倪、魏建功、卢冀野主编的《大学国文选》教材。[1]

新中国建立之初,大学语文课采用郭绍虞和章靳以主编的《大一国文》教材。直到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被全面停开,此后便长期中断。1978年,由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倡议,在全国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有四个方面:“交流工具训练作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2]

(二)现实问题

据了解,大学语文(理工科)全国统编教材最初按国家规定有108个课时,后来缩短到36个课时,但大部分高校并未按这一要求给予大学语文“正当的权利”,即使是开了大学语文课的学校,学生念英语的时间是中文的6倍以上,甚至更多。[3]大学语文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课程定位的困惑[4]。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下“科学主义”的实用教育盛行,从教育观念上导致了大学语文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工具性定位,以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人文性定位和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拓展的人文性与实用性并举的课程定位则成为一厢情愿的要求。

2.课程性质的模糊[5]。在各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总存在着某种随意性、不稳定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法”的规定性。当需要向大学生补基础知识时,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当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时,它又是素质教育课;当国家提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并驾齐驱时,它又成了“大学语文”知识课。要逐步改变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现状,就要将该课程性质定位在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的人文性上。

3.教材建设的冗杂[6]。大学语文教材在“求好、求多、求广、求新、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要求下,大多是按照文学史的线索,依次精选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翻译作品。还有一些教材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范文上百篇,导文几十篇,附录十几篇,种类不少。在教材厚重全面而课时有限的情况之下,教材成了“高头讲章”,逐渐失去了教材本身的作用和意义。

4.教学模式方法的呆板[7]。文学教育空洞的“知识论”盛行于大学语文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介绍作者生平,解词分段,总结中心思想,然后是背诵和字词句章的操练等“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语文课所具有的体验或者激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全然退隐。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因此,很多学生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

5.评价指标的单一[8]。大学语文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目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察;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等。

6.教师队伍的浮动[9]。由于没有学科地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存在进修难、上学提高难、评职称难的“三难”现象。许多学校多采用“新教师顶顶,老教师搭搭”形式临时组建,由此导致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一直不固定。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授课质量的下降和大学语文课不能长期有序地开展,致使《大学语文》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二、关于文化素质

199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文化素质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要强调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0]。2005年在清华大学召开了“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周济部长在会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行素质教育;要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开创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局面”。20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综上所述,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是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伦理学等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品质和阅历经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牢固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以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

三、大语文教育观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旅美华人把孩子送到了当地的学校,谁知孩子第一天学会说的话竟然是“我要上厕所”。这使她大为恼火,一气之下,电话上与校长“刀兵相见”,但校长的一句话却把她给“噎”住了。校长说:“请你留心一下,你那5岁的儿子最常说的不是这样一些话吗?”“高雅”当然是需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一直是在讲台上“高雅”得走不下来,无法走向生活。“大语文教学观”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来源于生活,必须在生活中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11]。笔者认为“大语文教学观”主要体现在“大”字。细细地想想,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闲聊、娱乐、谈情说爱等等,哪一方面不需要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这句话也从语言的习得这个角度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是针对小语文教育的范围而言的,它的范围扩展到课堂以外的言语交际的一切环境,比如: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语言水平。还有学科(课堂、课本)语文活动、其他学科(政、史、地、理、化、生等)语文活动、影视报刊语文活动,第二课堂(文学社、报道组等)语文活动,第三课堂(社会、人生、自然)语文活动。这个范围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正像张孝纯先生所言:大语文教育是以语文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各方面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结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深化。大语文教育这个能辐射各个角落的理论,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余 论

当前各高校正大力整合、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尚欠明确,仍存在着诸多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大学语文从理念到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改革可谓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既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具有的广泛性、修养性、交融性、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它人文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基础性、人文性,可以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等融为一体。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决不能仅看成高三语文教学的延续,当成考试科目的主体,形同“高四”语文,而应该从“大语文”教学观这一角度出发,争取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平台课程加以建设,在理工科院校尤其应该将其作为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以发挥其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大语文”观的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这一目标,深入挖掘语文课程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育人潜力,以帮助大学生成为更有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以及更有文化品味、善于交流与合作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步高.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4,(4):38-40.

[2] 周全星.大学语文课程溯流及其发展趋势和任务[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0,(5):54-55.

[3] 黄蔚.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05-14(4).

[4] 杨秀芝.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14-15.

[5] 余亮开.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3-144.

[6] 史礼心.大学语文教材综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1-155.

[7] 赵飞.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1,(3):51-53.

[8] 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60-63.

[9] 曾加荣.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9):21-23.

第2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叶圣陶在他七十多年的教育生涯特别是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立足于我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汉语文的发展,着眼于培养普通公民和提高民族素质,深刻把握祖国语言特点及学习规律,积极吸取西方先进教育科学成果,坚持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辩证的扬弃和不断的革新,总结丰富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形成了指引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正确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理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便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观。

一、语文的本质和语文教育的目的、价值是什么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包含了叶圣陶对语文的本质、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以及语文教育中一系列基本关系的总的看法。

探析叶圣陶语文教育观,不能不首先考察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1942年,叶圣陶在《认识国文教学》这篇著名论文中总结自己多年的思考,指出:“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于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传统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并交织了整个传统教育的精华与糟粕。作为在传统语文教育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消极面的旧式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排斥人民大众,把语文蜕变为强迫人记诵、模仿陈旧的古书内容和僵死的程式腔调,把语文教育的目的异化为让少数人应付考试取得功名。这种教育虽然产生于封闭、专制的封建社会,但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崩溃而消失。正是顺应我国社会以及汉语文的变迁,针对旧式教育弊端,叶圣陶提出了他的具有根本革新意义的语文教育观。

(一)语文是什么

叶圣陶认为,语文是现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工具。“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在现代中国,语文“作为交换经验思想情感的工具”是人人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必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现代化建设时代,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知识化,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人际交往,包括思想、情感、知识、信息的交流,在社会实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叶圣陶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

叶圣陶的论述彻底破除了旧式教育的语文性质观,科学地阐明了作为现代教育内容的语言的本质,其别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点。

一是他不是仅仅从抽象的语言学定义出发,而是历史地具体地以具有现代生命力的中华民族共同语――汉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对象,从人民大众的角度,从发展的我国现实社会生活来考察语言的本质的。

二是在他看来,语文作为现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不仅负载传统文化,更是学习、传播、创新现代科学文化和实现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

三是他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文化载体和文化成果的本质特点,语文所有的功能以及语文本身的发展都是在人们使用语文这个工具的现实交流和交际中,在语文交往实践中实现的。

(二)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一观点,既是基于对语文本质的科学认识,又体现了对现代教育目的和价值的深切把握。现代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在于,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把每一个人培养成为健全的公民,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而在现代中国,语文已成为每个国民生活必需的工具,“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是健全的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从养成健全的现代中国“普通公民”着眼,使全体受教育者学会“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在这过程中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同时提高相关的其他素质,就必然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目的追求和价值选择。这是现代教育整体目标与语文学科独特功能的有机结合。

以“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为目的和价值,就意味着语文教育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记诵、模仿之学,而是切合生活实际的“真知”“真能”培养;不是教人一时应试,而是使人“终身受用”。以“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为目的和价值,就意味着语文教育要由培养极少数官吏及“儒学生员”的贵族化教育,根本地转变为面向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大众化教育。这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民主的中华民族语文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进入现代化建设时代,叶圣陶又从新的高度进一步阐述了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他指出:“许多人意想中的理想社会,条件个个不同,却有一个条件几乎是共通的,就是:必须根绝文盲。全社会里没有一个文盲,就是人人能凭文字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人人能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人与人的交互影响更见密切,种种方面自然更易进展。” 语文教育也正是为每个学生的生命、生活和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文化根基的教育。“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二、如何认识语文教育中的一系列基本关系

叶圣陶关于语文本质和语文教育目的价值的根本观点,决定了他对语文教育中一系列基本关系的看法;而他对语文教育中一系列基本关系的阐述,又使他的这些根本观点得以展开、丰富和深化。

(一)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诸种关系

白话与文言 自“五四”开始,白话逐渐取代文言成为我国人民大众普遍使用的现代书面语言。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战士,叶圣陶积极促进汉语文的这一历史性变迁,大力推行白话文教育。他在当时热情倡导小学作文“直书口说”,“小学国文教材宜纯用语体”。后又提出中学以白话文教学为主,“中学生实在没有写作文言的必要”。其理由,一是“作为一般人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文言已经逐渐让位给语体,而且这个转变不久即将完成。因此,现代的青年若是还有学习文言的需要,那就只是因为有时候要阅读文言的书籍:或是为了理解过去的历史,或是为了欣赏过去的文学。写作文言的能力决不会再是一般人所必须具备的了”。二是用“现代的活的语言”白话文为教材,可以克服专事翻译讲解和勉强记忆的旧弊,与生活相联系,与大众相亲近,“惟事训练情思”,“更使练习语言”,达到解放、发展受教育者思想情感和语文能力的目的,并能适应现代人广泛多样的学习特别是科学的学习的需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叶圣陶在强调进行白话文教育同时,并没有否定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他说:“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 中国人要现代化,必须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这就要借助文言文。事实上,文言文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现今一定范围内(如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以至海外华人之间)还起着某些书面交际和文化沟通的作用,“现代的活的语言”白话文的发展也需要继承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精华。但是,跟古典主义、国粹主义根本不同,首先,应当着眼于“中国人的现代化”的需要来看待文言文教学;其次,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限于阅读,比较系统的教学应当从中学甚至可以从高中开始,教材“应当选取那些切要的,浅易的,易于消化的”,至于古文的专习,“那是大学本国文学系的事情”;再次,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包括批判地接受文化遗产和辨识文言跟白话同异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仍然要以现代思想和现代语言教育为依凭。

语文与文学 把语文等同于文学本来是传统语文教育以至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缺陷。“五四”以前,国文教材是经史古文,显然因为经史古文是文学;“五四”以后,通行读白话了,教材是当时产生的一些白话的小说、戏剧、小品、诗歌之类,也就是所谓文学。“就偏重文学这一点说,以上两派是一路的,都以为国文教学是文学教学。”这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仍有所存在。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叶圣陶提出了一个顺应新的时代要求革新我国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就是:“国文的含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具体地说,“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思的论说文”。对语文的含义和范围之所以作如此规定,最根本的原因是,面对科技发达、事务纷繁的现代社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不仅需要用文学,更普遍、更经常地需要用非文学的普通文来作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作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载体。“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这是客观生活的逻辑使然。再从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大众教育的目标取向来看,“学习图画,先要描写耳目手足的石膏像,叫作基本练习。学习阅读与写作,从普通文入手,意思正相同。普通文易于剖析、理解,也易于仿效,从此立定基本,才可以进一步弄文学”。古今专习文学,“少数人有了很深的造诣,多数人只落得一辈子读不通写不好,这不是现代教育所许可的。从现代教育的观点说,人人要做基本练习,而且必须练习得到家。说明白点,就是对于普通文字的阅读与写作,人人要得到应得的成绩,绝不容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

作为文学家兼教育家,叶圣陶从来都没有轻视文学的教育价值。他很早就指出:“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观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冶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象。”在这方面,文学教育具有特殊功能。以后,他又强调,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和现代人生,就得教他们读文学。“一个高中学生,他受普通教育到了最高阶段,无论他将来的专门是文是法是理是工是商是农,对于本国文学有一种欣赏的训练,实在是必需的,否则……他将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当然,他认为,语文教育理应把文学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但语文教育毕竟不等于文学教育。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在初中阶段,虽然也读文学,但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应该偏重在基本方面,以普通文为主要对象。到了高中阶段,文学的比重较大,但是基本训练仍旧不可忽略。理由很简单,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一样,他们所要阅读的不纯是文学,他们所要写作的并非文学,并且,唯有对于基本训练锲而不舍,熟而成习,接触文学才会左右逢源,头头是道。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基本的目标应该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训练,借以使每个学生受到生动形象的祖国文化、时代精神教育,养成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的文学审美及其他有关素养。文学创作不宜作为一般要求。把文学作品阅读“教成文学课”,“从课文中概括出若干文学概念文学术语而空讲之”,更是与此无干。

第3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大语文观;一体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0-02

1.语文学习不再是单一语文课上按教学大纲计划完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语文学习而是把语文知识学习、运用与学习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通识、礼仪修养、德育、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人文知识结合,进行"大语文"教学实践。现在许多职业院校看中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意识的缩短或者取消语文课的教学,造成学生语文运用的短板,出现有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连起码的条据都不会写的状况。最早提出"大语文观"理论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主张语文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多与实践生活挂钩,教会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改变了以前教学跟着现成的教学大纲教材走,局限于思想教育、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技巧字词句章的处理的教学,学生没兴趣状况。借鉴这一"大语文"教学观,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文字基础,只是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实际,结合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学习中,运用"大语文观"进行语文教学实践。例如,可用一课时讲解应用文写作知识,一课时结合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案例学做文案处理,鼓励学生 "越界",以工作任务带动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促使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又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的市场调研,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把学生带入市场,以课题分组,指导他们进行调查,讨论,用所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划分,教学生做"有米之炊",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出原因,掌握写作方法,完成文案处理,最后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把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融入"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改变以往注重课堂教学,按教学大纲具体目标要求老师讲解,学生照着做,到今天"目标"在师生探讨下,学生独立做,然后老师检查评估,纠正偏误,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又如本人在应用文《计划》、《总结》写作教学时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而是结合企业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进行教学,打破课堂界限,采用"一体化"方式教学:老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进行实施方案策划,学做工作计划,填写实施计划工作单,老师指导采取步骤的正确性,学做"计划",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这些完成以后再做项目总结报告,老师主持,完成《总结》写作。尤其是应用文技改论文的写作教学,既涉及论文写作知识也涉及专业知识。教学时把论文写作知识揉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操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文,完成教学任务。

2.把"大语文教育"观中的"两翼"语文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融入礼仪修养、国学教育中,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如阅读训练,朗读表演、戏剧知识、国学教育等可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去。如指导学生排演礼仪修养情景剧《三顾茅庐》,在戏剧表演中既要掌握古文知识,人物形象的塑造,提高语文素养,又把礼仪修养融入行为中。搞活语文基本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排练情景剧的形式中,理解作品,饰演不同角色,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语文知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通过互联网扩大语文学习途径

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信息,大数据,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如应用文《新闻》、《简报》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新鲜话题,开展讨论写作,这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实践。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因随着问题的一一解决,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总之,"大语文"观下的语文学习,克服了课时少,枯燥无趣的弊端,真正做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在学中运用,在运用中学。这种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4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高中阶段是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一方面学生经历了义务教育的培养阶段,掌握了完备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在即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过程中,知识面逐渐开阔,书本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高中教育阶段往往采取“填鸭式”的理念,以考入重点高校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良好的人文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师职业素质存在缺陷。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对学生素质影响最大的主体。如果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欠佳,那就很难影响、启发、熏陶学生的阅读兴趣,价值观教育更无从谈起。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多方面体现的,除专业的学术知识外,还包括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丰富的情感等,尤其对语文教师而言,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素质优势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发挥重要功能。然而,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有待提升,一些教师存在严重的认知面狭窄问题,甚至一些教师自身对阅读教育存在看法,缺乏主动性、引导性以及表率作用,而学生往往以教师为范本,从而阅读教育只涉及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本质上的了解,对培养学生价值观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阅读,是一种书面的交际行为,但这种行为并非只是阅读本身,还包括笔记、思考、探讨等多项内容,换而言之,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联的。写作过程中能激发学生针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更加全面熟练地掌握知识,教育效果也更为显著。而现实中,我国的高中教育中简化或减少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有限开展的阅读教学中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可采用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搭建自主平台。

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正在被摒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提倡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事实证明,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观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与一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学生个体的重视程度应该减弱,相对应地,通过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构成学生群体间的合作形式。例如,以学习小组的模式展开合作学习,一些阅读资料中个人无法消化的知识,可以借助于集体的智慧。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进行价值观培养的举措,这将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素质,完善主体人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毫无疑问,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素质是影响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美学的理念来发挥教育功能。

(三)构建读写结合,深化价值观念。

第5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一、在大教育观环境中创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生态

1.创建开放的语文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其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注重知识的广度和延伸的深度,把握课堂内外的衔接,使师生真正处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境地。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教学中创设演讲、辩论、课文角色扮演等活动。在语文情景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描情绘景,叙述自然变化,阐述人生哲理。

2.创建开放的由课堂内向课堂外拓展的社会环境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基础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堂,着眼课外,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听说读写为主线,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开阔视野,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使语文能力全面发展。重视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开放,正是体现了“生活处处是教育,教育时时为生活”这一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二、运用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生态的发展

1.积极培育教师开放性思想观念和运用多元性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载体进一步开放课堂,创设个性发展的本源环境,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挖掘个性,培养能力。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这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等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整合课堂校本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实施“六环节教学法”,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模式化体现语文教学生态的高效性。

(1)以导学案为辅助的预习环节。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导学案为辅助,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预习,初步了解知识内涵,梳理重点难点。

(2)设计教学背景,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依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教材实际、学生情况设计三维目标并导入新课。

(3)基于问题设计下的教学内容展示。

设计问题要体现引导性、启发性、有效性。针对问题明确具体要求:即规定时间、独立思考、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提出有效问题、列出易错点、失分点等。

(4)在“议”“说”“评”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学习。

“议”就是引导学生就思考的成果相互比较、相互纠错、相互提升,通过学生解决学生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归纳知识框架、易错点、失分点一方法思路以及新生成的问题。“说”就是请学生代表说出(板书、演示)问题思路、方法规律、解题技巧。“评”就是教师和其他学生要认真聆听、正确点评。教师要自觉成为小组成员,针对学生问题,及时在方法和思维上引导点评,以提高讨论的效果。

(5)在探究性学习基础上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点拨分析,归纳总结,规范步骤,透析关键点,明确规律技巧,梳理思维导图。

(6)以课堂训练的形式体现当课堂效果,实现目标达成。

针对问题设计以及探究出现的问题,进行同类试题及变式训练,限定时间以考代练,检测目标达成情况,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第二次针对性备课,布置作业以实现学习目标的完全达成。

三、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1.树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

读书贵有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发现、探究的过程。伴随着学习观念的变迁,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从单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把学习的观念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借助于学习手段,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前应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具体原则是把自己定位于探索者的地位,本着一种探索的姿态去实践发现知识的过程,用来替代消极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结论的做法。探究意识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借助学生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习。

2.在培养兴趣的前提下e极培养学生自学学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学作为重要环节。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标要求。培养自学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主动接受和积累知识,通过自读、自思、自练、自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迁移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第6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现代语文 教育目的观 演变及启示

引言

现如今,教学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跟随时代的特点及需求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不断做出调整,而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对语文教育的目的也没有落实到实处,使课程标准形式化。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为了使语文教学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向科学方向迈进,应提高对课程标准的关注和教育目的观发展的研究。

一、语文教育目的观的演变过程

(一)语感中心说

叶圣陶、夏丐尊、吕叔湘等前辈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就对语文教学的语感问题进行过研究,除此之外很少有语文教学者关注过语文语感的培养,没有对语感进行足够的重视,仅仅将它作为语文阅读的元素之一来看待。直至20世纪末,王尚文和李海林为代表提出了 “语感中心说”,王尚文针对传统的将语文性质定义于工具、知识的观点进行质疑,以语文能力的获得为依据提出语感才是语文学习的重心。他指出语感是语言的内在情感表达,可以体现人的心理变化,伴随着人的生活、生命的进步,语言也随之共同进步。语言与语感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是外在的,通过语言进行交谈、沟通;而语感是内在的,是语言的深层表达,存在于思维中,受思维活动的影响。语文教育应当重视语感的培养,通过加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来增强语感,潜移默化地使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王尚文对“工具说”和“知识中心说”的质疑,主要目的就是主张提高对语言的重视程度,即“语感中心说”。语感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阅读名著时对深层含义的理解,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王尚文认为,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感的学习,良好的语感是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指引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语感的培养。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认同语感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不支持将语言定义为工具的传统认知,在心理学层面对“言语”和“语言”进行了区分,前者包含了人的思想情感,是语感的感知对象。两人所推崇的“语感中心说”给语文教育的发展开阔了空间,吸引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从事对语文教育的研究,促进了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但是,他们的观点还不够完善,在某些层面略失偏颇。比如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学科为人文与工具的统一,这一观点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肯定,他们在这一点上就有所出入。

(二)语用说

20世纪初,侧重语言认知表达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瑞士语言学家提出研究,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对语用学的研究较为深入,认为动态语言下言语主体对语用意义的表达即为语用学,其研究方向还包括语用变异条件和意义的实现。总之,包括了多种研究层面的语用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诸多语言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潮。广大研究者虽然对语用学的看法有出入,但均明确了语用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表明了自己对语用学研究的态度。2004年潘新和出版了极具影响力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在书中表达了教学论中语用学的应用。他认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中,教学规范的表现本位比阅读本位有更重要的作用。书中对胡适和黎锦熙先生进行了介绍,这两位先生开启了表现本位的研究先河。他们提出了表现本位的教育思想,但是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认知还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在此基础上潘新和提出了自己对表现本位的理解:一种具有理论自觉,建立于人言语生命意识和成长层次上的认知。他对阅读本位的观念进行严厉批判,从根本上不认同阅读本位的语文教学观,这种观念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潘新和的观点对语文教育目的有很重大的意义,但是遗憾的是他的观点大都只是理论层面的,对本位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没有提出现实措施。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学面临着教学瓶颈,语用学说的提出为语文教学开拓了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诸多一线教育人员未能认识到语用的重要性,未能在实践中应用这一理念,阻碍了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语文素养论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0年修订的试用版(语文教学大纲)中,随后几年陆续有相关权威研究机构将语文能力的名称经过推敲最终定义为“语文素养”。明确了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中200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指出,该阶段的语文课程,务必要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基本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高中新课标中也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有所提高,增强语文教学的育人性能。“语文素养”这一教学要求贯穿各个阶层的语文学习,推动了语文教育界对此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大部分研究都不深入,仅进行表面理解,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但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这给研究界带来了新的动力。广大语文教学研究者已对其重视,即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使语文素养的理解更透彻,以便在实践教育中能更好地应用。目前,语文教育目的观研究范围广阔,也更加深入,已有良好的开端。

二、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启发

(一)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特点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教育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对培养前景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新的教育大纲颁布以来,明确了我国对有一定程度文化素养的新青年的需求,确立了以此为目标的教育目的观。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多方面协调、均衡发展是语文教育的内质。

(二)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在发展中曾受到“”的重创,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的结束,教育重心又回到了城市和高等教育。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国家工作重心。80年代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到了90年代,“素质教育”成了教育的风向标,改善了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等方面影响,教育理念在不断变化,语文教育也随之科学发展。

(三)教育目标的规划

规定在某个时期内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为教育的总目标,教育总目标的指导精神称之为教育总精神,其影响着各学科的教学进程,也包括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观同样受到教育总精神的指导,亦受到教育总目标的制约。70年代末,关于国家教育的问题研究指出教育的重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紧抓中小学教育,从小打好学习基础。当时邓小平就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观。所以在70年代末教育工作重心就是发展社会主义,语文教育目的观也受教育总目标影响按照邓小平的指示进行改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颁发,对21世纪的教育总目标进行部署,规定“素质教育”的指导地位,再次指引语文教育的教育目的观。

(四)语文教育发展前景

学科发展过程中,自身发展规律会对其造成一定制约,语文教育也不例外,由此前对语文教育目的观成因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语文教育演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本身的发展规则。至20世纪末,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在21世纪初,明确了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多方面平衡发展的语文教育目的观。随着时展,语文教育目的观随之不断变化,结合语文教育的本身发展规则,在起伏中不断前进,其教育任务十分重要,完成过程更是艰巨。

(五)教育理念发展前景

世界处在不断地变化中,事物在融合其他相关因素的同时不断发展,有发展就会有变化,其变化因素有内因、外因之分。外因主要受国内外教育理念的影响,比如90年代,受到的最大影响就是“应试教育”的阻碍。应试教育的教育形式是将考试作为教学中心,一切的学习都为考试服务,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偏向死记硬背、题海作战等方向,影响了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了对这一错误进行纠正,教育目的变化为“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理念与应试教育相对,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其内在本质。要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要做好教学工作中的全面教学,面向对象为全体学生,不能按成绩分级区分对待,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全方面协调发展,避免应试教育只注重考试结果的错误。由此可见,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深受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

结语

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学精神都要依托于语文教育目的。对语文教学成果的评价,应当制定一个客观的体系,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考察语文教学的效果有没有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这一目标就是语文教育目的观的主要体现。语

参考文献

[1]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一、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由原来的“先教后学,以教定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不要舍不得放手,更不要面面俱到、满堂灌,否则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效果大打折扣。我是先采用导学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提出思考问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然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这样老师可以从繁重的“讲”中解放出来,打破了传统“灌输”教学、“填鸭式”教学,由主角变为配角,成为导演,成为策划。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的放矢地讲,才可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的基本理念意识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创设情境,以趣激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本身提供的内容和情感因素,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情感激发学生的情绪、联想、想象等,使他们能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发掘自身的潜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主动汲取知识的动力。这样既能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又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2)创设展示台,以情励学

展示台是一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它鼓励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情感因素,创设情景,以情励学,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实践。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的知识、感受、体验都是个性化的,那么这个展示台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张扬自我的机会。通过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学习到的各种本领。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占用了,学生思索的时间非常少,所以,看不到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感,也看不到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尽量少讲,讲也应该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4)运用多媒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激发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以达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电教媒体,通过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设置情境,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个充满和谐、民主、情感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三、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

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有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三三六”或“10+35”模式、西峡“三疑三探”模式、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淄博“高效课堂”模式、“学案导学案”模式等。具体选用哪种模式,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科内容、学生情况等教学实际进行灵活变通。我们不仅要从经验、知识、技术的角度,还要从智力发展、人际关系、行为控制、人格陶冶等更多样化的视角去研究教学模式,设计更合理、更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除了采用讲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也可以采用游戏式教学、活动式教学,也可以开发教学空间,如操场、家庭、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加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当然在校外开展教学活动是在确保师生安全的前提下。

四、运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

评价学生除了客观、公正外,要重视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综合评价,要怀着对学生的爱心进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评价。

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实现综合评价。不但要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考查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等。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主张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倡导真实评价,力图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全面充分地衡量和描述评价对象。

3.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实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第8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一、母语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    

在跨语际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我们需要回到母语教育的层面去重新认识语言教育的主旨与依归。只有母语才能真正唤醒我们对语言的原始情感,而且母语教育也是语言教育中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皆以朴实著称的一个领域,她可以守护我们纯朴真诚的语言品格。母语作为天然的文化财富,在其文化个体从孕育到出生、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中,它都担当着哺育者和引领者的使命。    

母语教育对于它的个体安身立命而言,具有与自然生命同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所依存的基础,它具有朴实天然的品质。    

人类学上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狼人命题”,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母语教育价值的重要材料。“狼人命题”讲的是人的可塑性:人类个体自出生之时起接受狼的哺育,在长期的狼群生活中获得了“狼性”,其人的特征则逐渐褪化。

这一命题讨论了三个关键问题:其一,人的后天环境至关重要;其二,人与其他生物在自然属性上具有可沟通性的关键联系;其三,人的语言及其文化行为能够被消解。上述三个关键问题除了人类学本身的意涵之外,其实都与母语教育有关。教育学意义上,胎教学的有效实践告诉我们,生命在母体之中即具有后天的母语学习能力仁’〕。生命科学意义上,基因学的巨大贡献让我们明白,人的先天性就是人继承父母基因的先在规定性,它与后天学习无关川。胎教学与基因学的研究成果都让我们对人的先天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先天是人出生之前的一种生命孕育环境,也是人获得生命、终其一生的基因品性。“狼人”后天学习的母语是“狼语”,文化习得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他的先天性为“人”,但是后天的母语教育及其文化适应改变了“先天性”的实现路径,由此可知母语教育的重大意义。就人与其他生物在自然属性上可沟通的规律而言,正是因为母语的社会属性的缺失,人与生物沟通才得以实现。或者说,母语教育发挥着守护人的天然性与催生人的文化能力的关键作用。另外,人的语言与文化能力的可消解性,只有在母语教育完全退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它反衬着消解者与母语教育的冲突,实证了缺乏母语教育将面临的可怕后果。“狼人命题”是对母语教育的强调与反证,突显了母语教育对于人的个体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母语是第一个文化元素,它既是个体与母体的重要纽带,也是个体步入社会的必要前提。母语具有高度亲和、营养精致的文化功能,它对初入人生的个体饱含天然的融合本性。首先,母语帮助个体思维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母语在沟通个体之间的情感时具有沉浸式的意味,它不是外在的、置入的媒介,也不是简单的工具化过程,它是个体内在的文化元素,兼具形式与内容的职能。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发现母语比之外语而言有着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内蕴。其次,母语细致入微地与人交融,并将伴随其中的情感与信息准确、深刻地照映于使用者。母语是一种文化复合体,除了语言内部的语音、词汇和相应的语法,它还承载了特定传统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文化情感、知识信息、社会经验,这种特定性恰好形成了母语的文化个性与艺术魅力。我们常常在使用外语或其他不同系统的语言时,总有辞不达意、言不由衷的尬尴,其根源即是外语缺乏母语的文化复合能力。另外,母语作为接纳个体进入母语文化系统的“使者”,具有纵深开放与横向圈层的网格特性。这种网格,也可称之为“文化之网”。母语在个体初入人生的时序中,它无处不在,无所不明。它是整个母语系统接纳个体、养育个体的“文化使者”,不仅要让新生的个体逐渐习用日头的听说能力,还要协助个体热爱和掌握复杂的母语知识。更重要的是,母语所承续的社会关系也是母语教育的社会关系,初入人生的个体所建立的一切社会关系共同形成了母语文化传播者与交流者,让其徜徉在母语的文化之网,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母语和本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因此,这张“文化之网”虽然内涵广博,但其本质是“母语之网”,给予单薄的个体生命以全方位的呵护。    

母语是温馨而真诚的文化使者,由于其天然地建立了个体与传统的关联,它所影响个体的力量也就朴实而坚定。从语言教育的外在功能出发,不断面向个体的文化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因而母语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文化情感和民族价值观的文化传承。

二、跨语际教育的主旨是跨文化交流    

跨语际教育是当代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极大地推动了跨语际教育的发展,以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的跨语际教育已成为国际性的热门学科,其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也形成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较有价值的跨语际教育成果川。青年一代的语言学习能力与多语言素养正在成为新时代的一个文化标识。   

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跨语际教育机构的设立,标志着频繁而数量众多的跨语际交流方兴未艾。随着旅游观念的增强和旅游产业的强盛,跨语际旅游也成为生机蓬勃的文化产业。跨语际教育逐渐形成良性的开放机制:一方面,跨语际教育已经积累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和后备人才,课程体系与教育方法拥有了较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面向大学生留学深造的跨语际教育发展较快,面向劳务市场与经贸交流的跨语境教育规模大,形式灵活,未来前景可观。如果从语言教育本身的目的来看,跨语际教育只是一种多语言交互的语言教育类型,为那些有跨语际交流需求的人们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但是如果从就业和文化理解的角度分析,跨语际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以语言教育为手段,而且还要在语言教育中融入文化观念与知识内容。

语言调查有这样一项个案:    

外语学习动机调查,被访者:Luechai(列差),国籍:泰国,年龄:14岁    

问:为什么学习汉语?    

答:我很喜欢中国,我热爱中国文化。中国人很热情,我想通过学习汉语帮助我认识更多的中国朋友。我的孩子在泰国现在也学习汉语,我想让他以后来中国留学,在中国找工作川。    

从这个访谈我们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外国人的汉语学习与中国文化具有直接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外在形式是人的热情,是中国人可以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此,跨文化交流是跨语际教育的旨归,也是持续的、深入的跨语际教育所应坚持的方向。    

第9篇:语文教育观范文

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其进入社会后的人生抉择,因此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阅读教学的文本是平面的知识,也是作者价值观的缩影,其中不乏优秀的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而教师应当以这种情境为基础,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

二以学生个性塑造为条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感受美的教学,但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美学感受,教师不应当采用“齐步走”或“一刀切”的手段,而应当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优化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让他们向正确的价值观靠拢,这就需要因材施教。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因材施教:

(1)注重阅读文本的差异性,不同的文本、文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呈现,作为创作个体的人不免有些负面情绪,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价值观的闪光点,摒弃不良价值观的引导;

(2)不同的学生存在差异,其价值观发展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不同学生的价值观优化,以不伤害学生的自信、自尊为基础,适时引导。

三以合作探究教学为方法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陶冶情操,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助。阅读教学是一种人文性教学,依靠教师单纯教学是无法达到效果的,需要学生个体进行探究、体会,同时搭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达到思想的把握与价值观的认知,而教师的目的是对这种把握与认知进行提升、升华,因此阅读教学需要建立在合作探究教学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阅读、讨论、评价、引导、感悟。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挖掘,阅读挖掘的过程是为了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讨论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集合几个人的思想深化主题;再次让学生逐一汇报、讨论,让学生对文章的价值观进一步理解把握;最后教师进行必要总结、提升,教师总结的目的便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融入价值观教育。

四以读写结合方式为深化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与写,阅读教学虽然以阅读为主,但是单纯地读容易造成学生只读不想,因此读与写需要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才能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提升,才能进一步引入价值观教学,同时这也是学以致用的基础。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一周拿出至少一节课进行课外读物教学,也就是学生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并且进行读书的收获与经验汇报,书写读书笔记,组织征文比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认识到更多种价值观,并且通过引导自主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升作文水平。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