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教学督导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第1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按照XXX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责任分工,本人督导的学校为XX乡中心学校、XX乡中心学校、XX学校、XX幼儿园四所学校。根据XX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及《XXX教育局督导室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精神,为加强对督查学校的整体工作的检查、评价、指导,本人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责任督学督导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大对督查学校整体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使之能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按时参加教育局及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加强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使督导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督导使四所学校能依法办学,规范办学。

3、化解校内、校外的各种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4、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5、通过深入课堂,指导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实施质量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督促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绿化校园。

7、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8、做好教育局督导室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使督导工作有章可循。学习《XX省督学管理办法》、《XX区督学聘任与管理办法》、《XX区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施方案》、《XX区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及《XX区教育局督导室工作计划》等文件,督导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对政府履行教育工作相关职责的督导与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深入到学校中,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对该校各项工作要了如指掌。

3、监督和检查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支持、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分析汇总部门执行和各项任务落实情况。

4、做好师生关系和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深入到老师和学生中去,倾听教师的心声和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时将教师的想法和领导的要求进行沟通。

5、对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特别是课堂教学工作。要经常性走动式巡视课堂,组织教师听课并汇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6、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督查。开学对招生行为、分班行为、收费行为、周边环境整治进行督查,学期中间对教学行为、课程开设、课程方案的执行、课程改革的进展、学校工作计划的落实、学校安全排查进行督查,学期末要对学校工作计划的完成等进行督查。

7、对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进行督导。要把重点放在各种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上,要让设施设备发挥作用。一定达到教师人人能用,科科用好。督导时如果出现不会用,不想用,不愿用的局面,要求学校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8、对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督导。要监督学校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建立台账,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做好各种安全预案,并进行安全演练,确保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四、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

1、制定督学工作计划。

2、督促、指导学校制定《学校工作计划》。

三月份:

1、督查学校收费行为。

2、督查学校开课行为。

3、督查学校绿化美化。

4、督查周边环境整治。

四月份:

1、召开好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座谈会。

2、召开经费使用专题会议。

五月份:

1、指导学校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对各校各功能室使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2、进行一次安全大排查。

六月份:

1、督促学校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2、开展防溺水专项教育工作。

七月份:

1、做好学期工作总结。

2、对学校管理进行工作考核。

3、根据前期督导检查情况,进行有真对性地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八月份:

第2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策划

一、加强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策划

职能的策划与设计在组织设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这里的“上”指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下”指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的框架,即承当各项管理职能的各个管理层次、部门、职务和岗位。

1.加强计划职能策划,增强管理的预见性

计划工作是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为有效地使用资源条件、把握发展方向所进行的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是制定计划的管理过程。具体而言,计划职能策划的步骤可以分为七个步骤:①估量机会;②建立目标;③确定计划的前提;④确定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并择优;⑥制定派生计划及相应的预算;⑦计划的执行。

2.加强组织职能策划,注重管理的实效性

工业经济中,教育行政组织结构从机械官僚制占统治地位到特别专案制日益普及的进程,其实就是组织的正式化程度不断降低,等级的垂直分布不断减少的过程,也即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逐步失去市场的过程。

金字塔型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有许多弊端:①过度集权化;②组织的中间管理层较多,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③无法根据工作所需灵活机动地调整组织的营运方向。要克服这些弊端,组织结构就应趋向扁平化。

随着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行政效率成为了影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育行政组织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扁平化的组织设计有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①结构精简,组织能轻松上阵。②决策权分散到员工手中,一方面增强了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能自主地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重新配置组织提供的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组织因而既有效率又有效益。③普通工作人员得以摆脱“金字塔”的重负,从工作中体会工作的意义,感受工作的乐趣,并由此激发无穷的创新精神,使工作常做常新,进而营造出整个组织的创新氛围,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3.加强控制职能策划,降低管理的风险性

正如法约尔曾指出的:“在一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控制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计划、所的指示以及所确立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指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和防止重犯。控制在每件事、每个人、每个行动上都起作用。”控制作为对计划实施的监督和保证,贯穿在计划执行的每个阶段,每个部门,因此,实施控制职能是每一位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虽然管理对象千差万别,但控制的基本程序是相同的,一般包括三个步骤。①确定控制标准;②衡量实际成效;③分析偏差并予以纠正。

二、关于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几个建议

1.坚持教育督导“督政”制度,转变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教育督导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对其所属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我国教育督导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督政”,二是“督学”。“督政”是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显著特征。教育督导作为一种教育行政监督手段,对下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是教育督导本质和我国国情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习惯于命令和布置任务,淡化了监督和调控。在整个教育管理的运作中,“计划”占据主导地位,“指挥”、“执行”环节得到了较充分的强化,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决策上的偏差和执行效果的不理想,也助长了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之风。开展“督政”,就是为了加强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教育行政行为的监督,以防止和纠正教育行政工作在决策、指挥、管理上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同时,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许多权力下放到学校,学校办学自扩大,对教育的管理必须从以指令性为主的领导模式转变为以指导性为主的领导模式。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在宏观上加强管理,以强化反馈、监督功能为前提。建立教育督导“督政”制度是教育实行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督政”是弥补教育行政管理某些缺陷的有效措施。由于在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中,教育部门与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之间、与下级政府之间,不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不是一种隶属关系,因而教育管理中的有些工作,出现“管不到,抓不了”的局面。通过教育督导,代表本级政府行使对教育工作的监督职权,就可以与同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与下级政府形成一种正常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行政管理秩序,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法定的教育工作的监督,督促政府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落实到位。2.促进教育行政职能的重心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虽从静态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行使着较为相同的职能,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由于各国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造成不同时期的国家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之间教育行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这也正是教育行政职能历史性发展的重要表现。由于在那些现代化比较早的国家,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数量到质量、由精英模式到大众模式的过程,从数量上看,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数十年前,普遍达到9年以上。如果从普及的角度来看,发展水平则更高。例如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高中就学率已达到90%以上。因而,教育效能(主要表现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成为这些国家共同关心的首要问题,各国为此在政策上调整了自己的工作重心。美国自从1983年发表《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质量调查报告书之后,首次全美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标准的全国统一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教育质量委员会、全国共同教育目标委员会的成立等改革无一不在强调:在21世纪,美国的教育政策要进行从机会平等到提高效能的重新定位。

3.注重教育行政职能的法制化

在不同国家中,各级政府之间、国家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职能、权力(利)划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行政化,二是法制化。前者是指这种形式的职能划分缺乏法律基础,任何涉及中央与地方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权责分工和变动都是以上级政府的单向命令或两级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因而行政化命令和指示的使用较为频繁,这样也就容易引起摩擦和权责混乱的后果。后者是说这种职能划分有明确和系统的法律依据(包括法定的内容和程序),职能的变动也要以法律的变更为准绳,以使管理有法可依,这不仅可以避免各部门之间的权责混乱和管理的随意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教育行政职能作为国家职能的组成部分,它也带有这种形式上的特征和区别。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教育法制化的普及和深入,教育行政职能的法制化也受到重视,如美国、日本等不论是在相关的《宪法》、《教育法》中,还是在专门的《文部省设置法》中,都明确而严格地规定了国家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在教育事务中各自承担的职能和拥有的权力。这对于教育的长期和稳定发展是必要的。例如,日本的《文部省设置法》首先指出,本法的目的是:明确规定文部省主管事务的范围和权限,确定能高效地完成主管事务的组织,文部省以振兴与普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术及文化为己任,是一体化地处理上述事项及有关在宗教方面的国家行政事务的行政机构,为完成前条规定的所辖事务,文部省拥有下列权限。但是,其权限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包括基于法律的命令)。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的三项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今后政府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办学行为,保证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加强教育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教育普法宣传,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检查。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的三项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今后政府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办学行为,保证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加强教育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教育普法宣传,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检查。

三、结束语

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任务是艰巨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学习、研究力度,力争取得更大成果,不断把教育行政管理改革引向深入,从而使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素质教育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1.确立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理念

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用全新的评估理念作支撑才能有效实施。我们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线索,以指标内容达成度为依据,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人员参与,从指标整体入手,“走进学校看工作,走出工作看学校”。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综合分析认定。力图把督导的过程变为调研的过程,把检查的过程变为学习的过程,把座谈讨论的过程变为分析问题的过程,把反馈的过程变为培训的过程,把整个评估的过程作为督学与学校领导和师生感情沟通、智慧碰撞、信息交流的过程,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2.构建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模式

我们建立了“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新机制,并构建起“互动捆绑式”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运行模式。所谓“互动捆绑式”评估,是一种评估过程的操作方法。“互动”是共同参与,研究论证,达成共识,其特点是使评价主体与客体实现矛盾统一;“捆绑”是联动制约,互促发展,确保公平。其特点有三:一是评估人员捆绑,由督导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成综合督导评估组统一进行评估;二是评估内容捆绑,将单项工作与整体工作整合运作,一次评价,结果共用;三是评估对象捆绑,把评校长和评学校结合进行,突出自律、他律、法律互补功效,结果通用;把评学校和评责任区进行捆绑,结果联用。推进“龙头带动,城乡互动,项目驱动”的工作开展,进而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这种评估模式既能避免重复评价,也能减轻学校负担;既保证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也保证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结果的真实有效。

3.把握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要点

第一,抓住一条主线。

抓住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理念,即办学理念,这是对学校办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在督导评估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办学思路、各部门规划、工作记录,等等,这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线,也是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主线。所检查的三所学校,农安一中的“人要有一点精神”、德彪小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合隆中心校“尊重的教育”三种教育理念,都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实施理念,而且三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各种计划等都是紧紧围绕办学理念而实施的。

第二,抓好两个落实。

一是抓好各项工作规划、计划的落实。实施素质教育,从学校规划、计划层面来说,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来制定,并认真实施。在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我们注重学校各项规划、计划的达成度,通过验证达成度来检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是抓好工作过程的落实。督导评估实践中,我们注重评价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是否扎实有效,如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是否明确具体、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工作职责是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位,过程指导是否记录翔实,是否有评价、有反馈、有指导、有总结,相关必备的资料是否梳理、归档。

第三,突出两个结合。

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针对指标中评价本身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中涉及数量界定的要素,如班额、课时偏差率等采取查清相关数量,再进行计算,然后定等打分。而对指标中难于定量或不可定量的要点,采取定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如办学思想中的四个要素,属于不可定量的要素,只能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及学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和计划,综合诸多要素进行定性分析、判断,然后定等打分。还有些指标只用其中一种办法无法界定,我们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如艺术劳动教育中一看活动次数,二看活动质量,二者综合定等打分。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注重检查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评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等指标,就采取走进课堂,通过听不同类型的课来验证;评估学校与社区互动等指标,采取走进社区,随访社区人士的形式进行;评估学校执行课程计划等指标,采用观课形式,全面验证学校是否开齐学科、开足课时,是否按计划授课。

二是规范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对基础工作指标采用规范性评价,即严格按照指标及相关文件要求进行评价,如执行课程计划,课业与图书管理等属于对学校办学的基础性要求,没有弹性,必须按要求严格执行。而对非基础性指标的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办法,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发展为本,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依据国家对学校的法律法规要求,学校的办学现状和学校自主选择的发展目标,对学校发展的态势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如改革创新等指标,通过和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进行交流互动,综合分析,定等打分。对既具有基础性要求又有发展性要求的采用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如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指标,对实验人数、论文篇数、实验过程等采用规范性评价,而对材料质量及效果则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两种方法结合后,对该指标进行定等打分。

素质教育评估的认识与思考

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思考。

1.更新理念是前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放在促进素质教育实施上。为了实现这一评估目的,作为教育督导部门就必须转变评估理念,跳出“定等、打分”鉴定性评估的桎梏,一切从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出发,评估过程中,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参与和人的发展,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创造宽松的督导评估环境,用科学发展观和人文政绩观评估学校。践行“和谐督导,以评促建,共同发展”的评估理念,实施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估,和学校领导、教师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研究指标的内涵与外延,共同研究达标的策略与办法,重“导”轻“督”。通过交流指导,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让他们有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追求教学的艺术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引导学校领导转变管理方式,走出繁琐的量化打分的管理模式,突出对人的尊重,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扎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进而提升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效性,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创新机制是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教育督导机制建设的灵魂。一种督导评估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对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能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督导内涵的不断丰富,教育督导层面的不断扩展,教育督导理念的随之变化,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必须与时俱进。每一个督导评估机制,都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到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重新构建。根据我县教育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并完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模式,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感到唯有创新才有活力,唯有创新才能更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评估的功能和作用。

3.督学培训是基础

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要靠督学有法有度、有章有序地去运行,这就要求每位督学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评估前,我们集中对督学进行长达两周的培训,努力使每一位督学做到:热爱督导工作,熟悉督导业务,掌握督导方法,具备督导能力,做到能督、能导、能讲、能写、能研;能把在督导评估中听到的、看到的感性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容易被督导对象接受的语言准确地反馈回去;能把督导工作的计划安排、实施方案、评估结论、督导报告等用文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要乐于和善于进行督导评估改革实验和教育督导课题研究,尽快由经验型督学向科研型督学转变,以适应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需要。

4.过程指导是重点

第4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对全院教学工作实行全面监督,对主管院长反馈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1.负责组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工作;

2.负责骨干课程、主体内容设置的研究;

3.协作各系进行观摩教学、教学巡查及教学督导等工作;

4.全校教学工作秩序监督与分析;

5.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与分析;

6.教学人员教学文件的检查;

7.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分析;

8.听取学生的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

9.考试过程的监督与试题、试卷分析;

10.全院各级教学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的督察;

11.全院年度教学工作综合评价和建议;

12.对学院教学质量进行调查、了解、评估、指导,将有关的信息上报院领导并反馈给教师和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从而发挥监管、指导作用,以促进我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督导室主任工作职责

1.在教学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督导室各项工作组织和安排;

2.负责制定教学督导室的学期、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学期、年度工作总结;

3.负责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督导工作,提出督导建议,当好领导的参谋;

4.负责参加学院的教学例会,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督导结果和督导意见;

5.负责制定和完善学院教学工作检查的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6.负责完成督导室的行政管理职能,做好督导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7.负责了解国内外督导信息,收集、消化、借鉴先进的督导经验;

8.负责参加学院的各类教学会议,及时向督导室人员传达会议内容;

第5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一是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落实北京市副中心教育发展专项计划,特别是落实好重点支持项目,坚持“输血”。2016年,人大附中、北理工附中、北京二中、首师大附中等学校的通州校区将挂牌招生,实现“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在加强优质名校引进的同时,打造一批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加强“造血”。主要措施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标准,启动区级示范校建设工程,组建潞河中学等教育联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制管理等。

二是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普惠园的数量。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0多所,优化布局,促进城乡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实施“面向未来”培训计划,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大力引进优秀教育教学人才,完善教师培训考核奖励体系。改革评价机制,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推进通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督导作为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环,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首先,教育督导促使政府履行好教育职责。通过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素质教育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督促各级政府部门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各乡镇积极挖掘资源,加大中小学、乡镇中心园和村办园建设力度,有效地缓解了学位紧张的问题。

其次,教育督导助力学校规范科学发展。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督促学校转变育人观。全面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18个督学责任区的责任督学深入学校开展经常性督导工作,搭建起社会、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帮助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

第6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督查制度;高校管理;行政督察;教学督察

督查一般有“督促检查”“监督检查”“督促查看”的含义,督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抓工作的落实。督查工作是通过实地查看、翻阅资料、询问答复等方式推动某项工作或任务完成的一种手段。督查制度是对高校校务会决策落实的监督和促进,是学校各项管理决策落实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国务院在多种场合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要求逐步建立督查检查工作的机构,落实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高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工作安排有落实,做到政出令行,在校内开展实施督查工作。通常做法是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督查办公室),研究相关政策的文件,制订措施,完成学校各项督查工作。督查工作能保证高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学校决策的落实,全面促进高校事业发展。

高校自身有管理和教学两个重要维度,只有管理和教学的同步发展,才能保障学校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因此高校督查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行政督查和教学督查。

一、行政督查

近年来,高校的规模不断发展,教师学生人数增长较快,学科专业发展迅速,机构随着需求不断设立,这些因素都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管理总是伴随着教学,通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要求有高效严密的组织安排和执行工作,要做到忙而不乱、井井有条。复杂多变的管理局面,要求高等学校有必要把行政督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

根据对部分高校的了解,高校督查办公室一般由校办或党办牵头,负责学校的行政督查工作,即在校长办公室或党委办公室内设置督查办,并遵循“归口办理,领导负责,实事求是,注重时效”的原则开展工作。但也有一些高校的督查办公室由其他部门负责,或者由几个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督查工作机构,这就需要学校党政领导参照本校的具体情况,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角度进行全面考虑。

一般行政督查工作包括督促办理、检查落实、信息反馈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有:

(1)全面督查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和贯彻落实情况,主要督查日常工作的执行情况和专项工作办理情况。尤其是要监督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规划、岗位职责、学期(学年)工作进度安排、年终绩效考核。例如,学校发展规划部门制定的学校发展规划、教务处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基建处和财务处专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等。

(2)督查办要按期检查、督促学校对上级指示的执行情况、会议纪要的落实情况、领导重要批示的处理情况和重要工作的专项办理情况,并及时向政策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反馈。

(3)开设专门通道处理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各部门的建议、投诉、反馈,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和情况反馈。

(4)对学校各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相关管理工作进行审计督查。

二、人才质量培养的督导督查

作为高校,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科研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成功的基本标志。如何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督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督查制度对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在教学质量的监控上有很多方式和方法,有的成立以退休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秩序督导组,有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建设委员会。由此可见,教学质量监控是学校质量控制的重点,作为控制功能核心的督查制度,也必须在教学督查上深入教学各个环节,保障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教学督导督查的职能范围主要是:统筹各类教学质量控制组织协调工作,检查、监督及指导各个教学主体各项工作规划和执行计划,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调查研究各个教学主管领导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思想的情况;

(2)检查各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学团队、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控制协调专业、课程、教材、实验的建设情况;

(3)安排落实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制订详细的听课计划,有目的、有要求地跟班听课,全面了解教师备课、上课、教研活动情况,全面研究学生学习、实习、考试等各教学环节的情况;

(4)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协调教务处、教师训练评估中心开展各项检查与评估,尤其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培训;

(5)在每学期开学初、期中、期末的各个关键时间点监控学分统计、毕业审核等必须按时完成的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期进行,保障教学环节的连续性;

(6)组织评估部门发现教学改革的先锋,抓典型教师,总结教学成果,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名师课堂,提高新进教师教学技能。

督查部门作为学校决策部门的眼睛和耳朵,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向决策领导部门反映督查对象的情况,从而使领导部门在决策上有根有据,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行政督察和教学督查是高校督查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确保管理体系高效运作的基石。

三、督查工作流程

督查工作是一项严密的管理工作,必须按规范流程来运行,才能实现督查的目标。督查工作一般有以下六个环节:

⒈拟办

接收上级文件,督查办人员对文件进行处理,提出拟办意见,并呈报办公室领导批示。

⒉立项

对拟办事项进行立项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对工作时间、完成过程等进行立项管理,做到一事一项,尤其注意项目的各个关键时间点和督查项目的细化。在督查流程中,要随时做好各个环节的登记工作,以备存查。

⒊交办

督查事情立项后,交由具体执行部门具体执行。注意做到立项事件有专人负责办理,责任明确,工作具体,易于落实和执行。

⒋催办

交办工作后,督查办人员要及时按照项目控制点跟踪督查事项的进度,及时提醒执行部门按照时间点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⒌办结

督查项目结束后,督查办人员及时对督查事项做办结处理,对所立事项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向项目发起单位汇报项目的执行情况,待项目发起单位核定后及时向执行单位反馈。

⒍立卷归档

督查办对将办理完结的项目按核查价值进行归档整理,交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留档备查。

四、开展督查的常见方法

⒈调研督查

调研督查是督查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尤其是针对学校重大决策和规划特别适用,督查工作人员采用多种调研方式,直接面对政策和规划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个别座谈等方式掌握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从而对学校热点、工作难点、师生关注重点从统计学角度及时分析了解学校决策和规划面临的难点和问题,形成督查报告向学校各负责领导汇报决策和规划的执行结果,为学校制定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⒉跟踪督查

跟踪督查主要针对需要及时跟进的督查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特征是具备很强的时间性和连续性,需要随时了解项目的最新动态,根据需要编制督查简报进行沟通协调。这种督查方式需要督查人员参与督查项目,一般是重大且短期的项目可采用该方法督查。如在大型基建项目中,就必须严格督查工程进度和工作安排,修教学楼的材料就不能挪用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去工程周期也必须严格控制到每一项工序,不然到最后可能导致整个大楼延期。

⒊目标督查

目标督查是一种结果督查,主要针对督查项目的最终结果进行检查督促。目标督查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目标的设定和把握,由于督查工作人员没有全程参与项目,对工作具体内容了解不够细致。督查目标的设定必须包含责任部门、督查内容、项目重点、项目目标、项目期限等内容,督查的主要任务是看执行部门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任务。

从管理学上讲,无论任何管理模式都应适合管理幅度原则。随着国内高校办学规模普遍增大,管理层次复杂,高校的管理已超出了合理的管理幅度,出现了管理上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和高校已采取两种对策,一是实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内二级管理,通过此方法来缩小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在校内开展督查工作,以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实际上,实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内二级管理也需要督查机构的督促管理,这是因为管理方式的改革所致。因此,在高校内开展督查工作必将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督查工作还只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新生事物,正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而且督查工作在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都不健全和完善,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不断强化,高校的督查工作将同其他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走向成熟并趋于完善,成为高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成为高校建立协调有序、高效运转、富有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可缺少的部分,促进高校协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波.新时期高校的督查督办工作论略[J].绵阳师范学院学

报,2008(12).

[2]缪克明.新时期高校办公室强化督办职能的思考[J].南京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张柱红,和希顺.做好高校办公室综合协调工作的思考[J].华

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4]方骅.高校办公室督查工作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5]王强.高校办公室督查工作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6]万清祥,黄少成,陈华荣.关于高校督办工作制度设计的思考

[J].湖北社会科学,2010(4).

[7]郭雁.人本视域下创新高校督办工作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

学报,2010(2).

[8]巨维博.高校办公室督办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9]杨玲.数字平台下高校办公室督办工作探讨[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

[10]杨玲.高校办公室信息、调研、督办工作研究[J].东北电力大

学学报,2006(3).

[11]向丽华.抓督办、促管理――谈高校的行政管理建设[J].秘

书,2007(9).

[12]缪克明.新时期高校办公室强化督办职能的思考[J].南京工

第7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本期根据科研室计划,主要开展了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课题启动工作;参与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体系的重构,形成了“菜单式”后续评价前移教学评价机制工作;加强教研组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参加校际合作的跨校教研活动,提炼联合体教研成果等工作。现将本期工作从研究成果(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三个方面逐一总结。

一、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

主动配合教导处成立了机构;实施了课堂教学督导。使课堂到岗情况有好转,初步实现了教学督导目标。从课堂教学督导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章程和制度细化;形式较单一;队伍威性不够部分教师不够理解;待逐渐趋于常态化。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宣传力度加强;评价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公正公平加强。

二、全面实施集体备课

逐步形成流程框架(分散—集中—分散---实施---作业反馈--反思---记录整理—电子教案)老师基本接受集体备课这种形式。从调查和现场观察看存在如下问题:备课准备不充分有待细化落实各环节(准备什么一定要具体);备课资源的共享形式比较模糊;星期五备课,平时正常教研活动时间反而没事做;老师缺乏资源建设的意识,急需带头示范指导。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学督导组全面检查教师的提前周备课准备环节(检查预案,代替教案检查);教学督导组全过程参与教研活动。在条件好的学科组尝试实施备课资源包(记录学生的问题,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注意教学智慧的积淀和传承);整合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时间。

三、重新启动了校级骨干教师评选考核机制

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考评制度,有梯次的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本期评选出14名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在学科中的学术作用不明显,个性特色不明显,缺乏领头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论学习加强,创建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发言)勤于笔耕,建立骨干教师考核奖励机制。

四、积极配合教导处召开教学工作例会

形成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形成了一种常态工作习惯。但缺少主动交流、任务色彩浓。建议改进为工作例会每月一次。

五、修订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制定形式

改学期计划为月计划,使计划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但有拖沓现象,计划总结脱节,总结提升效果不明显。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科室计划、教导处计划先与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来制定;制订表格(计划、总结一张表)通过表格引导组长们实现教研内容、形式、手段的变化。引入教组、备课组考核评价,逐渐调整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实现年轻化,信息化。

六、配合学校各处室启动教师评价研究

学校管理层就集体捆绑制达成了共识,触动了学校的实质性工作。向教师的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挑战。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行政推动团队考核促进同伴合作交流,改革分配制度。

七、配合教导处基本完成了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

第8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教学督导是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院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它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地反馈一线教学及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讨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科学有效的督导机制对促进教学秩序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教学督导工作在各大高校已经全面展开,并成为各大院校教学监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机制,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综合大学发展需求的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学督导队伍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国内综合大学教学督导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职责不明确

很多院校所实施的教学督导工作都是狭义上的教学督导,督导面窄、深度浅、力度小。所实施的教学督导一般是组织一批离退休老教授、老专家成立督导组,主要是出入课堂,听听课,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提提建议。这仅是从事的课堂教学督导。而教学督导工作是对整个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指导。包括对整个学校经常性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提出改革意见。当好学校领导和机关的参谋和顾问,参与学校对教学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在各级领导和机关教学管理工作中出谋划策,能够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向领导和机关提出建议。

2.督导内容简单,督导方式单一

教学督导包括教学管理督导、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教以及如何学的督导。但大是多数院校只注重课堂教学督导,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课堂设计、教案、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而忽视了教学管理工作督导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果检查、督导。比如,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场地、器材的准备、管理以及教师的试讲、辅导员的到位情况,还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教学准备组织情况、跟班听课情况等;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情况都还处于教学督导的盲区。而且在督导方式上督多导少,甚至是有督无导,往往发现了问题,但没有相应的整改措施。

3.教学督导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

当前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制度还不健全,没有正规的运行机制。比如教学督导工作计划的制定;督导工作过程的组织实施;专家督导组成员的聘任;督导结果的反馈、处理等,都缺乏具体成文的规章制度,使得教学督导工作随意性大,没有权威性,因此有效性也得不到提高。

三、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使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建立多级督导体系(校、院、系),明确督导职责

随着综合大学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直管式督导存在着督导层次少,深度、力度不够,督导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为此,综合大学需要建立多级督导体系。各级教学督导组成员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在职或退休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组成,中青年和高学历教师应占一定比例。

校督导组成员在院督导组成员中推荐产生,报校领导审定。校督导组采取“分散办公、有事集中”的工作方式,负责检查各学院贯彻落实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制度情况,确保按纲施训;对全校教师、学生进行教与学的监督指导;检查全校的教学设施及维修情况;检查各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定期进行教学工作形势分析,查找问题,提出对策;参与开展教学法研究,协同教务处组织全校性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以及教学质量检查和重点课程建设评价等工作。

院督导组是在院领导以及业务管理部门指导下展开工作,负责检查各系、教研室、学生处贯彻落实校、院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制度情况;检查人才培养方案和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听查本学院各班次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主要检查教师的课堂设计、教案、教学场地器材的准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教学内容组织是否合理;教师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等情况,以及检查辅导教师到位情况和辅导效果。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对督导单位和个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了解和掌握全院学生学习的总体情况,同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系督导组组长原则上由系主任担任,成员由教研室领导和本系在职或退休教授组成,主要以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依据,坚持督中有导,听查本系各期、班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主要检查教师的授课内容是否翔实,对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对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得当。对系教学管理等工作有重点的监督、检查、指导、并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对全系学生进行学习督导,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情况,分析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规范教学督导工作制度

(1)督导组成员聘任制

各级督导组成员要实行聘任制,任期一年,要签订任期内工作职责保证书,主要从教学经验丰富的在职或退休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中选拔聘用。督导组成员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从事8年以上的教学工作,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教授、副教授职称,具有完成学科、课程建设指导、建议、咨询的能力;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创新教育、现代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等理论;熟悉教学督导与评估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思想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办事公道,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有较高的威信。

(2)听课制度

各级督导组要分别制定听课计划,分小组进行听课,督导员每学期对每个教员至少听两次课,听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提出意见。

(3)督导联系制度

校督导组与院督导组、院督导组与系督导组、系督导组与教研室要建立联系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4)教学督导例会制度

系督导组每月召开一次教学情况汇报会,院、校督导组至少半学期要进行一次教学形式分析会,主要议程是汇报、分析一线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交流督导工作中发现的先进典型以及成功经验并加以宣传和推广。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督导是督导者和被督导者合力共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交流活动,是督导者帮助被督导者提高能力、素质、水平的探讨过程,在这样的交流和探讨过程中要以真诚为桥梁,合作、共享、互动为纽带,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使得教学督导工作发挥出真正的促进现代化高校发展的助推剂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教育局督学责任区划分,按照XX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责任分工,作为一名督学,为加强对督查学校的整体工作的检查、评价、指导,为更好地完成2018年挂牌督学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以及县教育局责任督学督导工作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深入学校,务实工作,重视实效。

二、工作目标

1.对学校依法依规办学行为进行监督。

2.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进行指导。

3.受理、核实相关举报和投诉。

4.发现问题并督促学校整改。

5.向教育督导部门部门报告情况,并相互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

三、工作内容

1.校务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

2.招生、收费、分班情况。

3.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情况。

4.学生的学习、体育锻炼和课业负担情况。

5.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情况。

6.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学生交通安全情况。

7.食堂、食品饮水及宿舍卫生情况。

8.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情况。

四、具体措施

1.每月深入学校督导1—2次,填写督导检查记录,保留、分享督导过程图片。

2.提高督查调研实效,杜绝走马观花或做秀式的督导,要做到过程与实效的统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