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雾霾治理范文

雾霾治理精选(九篇)

雾霾治理

第1篇:雾霾治理范文

(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191;于甘肃省办公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兰州730000)

摘要院气候要素和大气污染是雾霾产生的主要成因,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雾霾治理成功经验及启示,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提出依法治霾、数据共享、综合控制、联防联控和绿色出行等雾霾治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院雾霾;生态环境;绿色出行;低碳发展;治理

中图分类号院X51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43-0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和两广地区等30 多个省(区、市)发生持续性雾霾天气。2014年10 月以来,我国京津冀、山东、河南、山西及陕西等地区再次出现大范围多地现浓雾或重度霾,且污染程度严重。雾霾治理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公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借鉴国外雾霾治理的成功经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我国雾霾的发生已刻不容缓。

1 雾霾的形成

“雾”和“霾”是两种天气现象。“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1];“霾”是大量极细微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能见度小于10 千米,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2]。雾霾的成因很复杂,主要由气候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相对湿度高和静稳天气是雾霾形成的基本气候条件,而大气污染则是雾霾形成的主要诱因。一方面,雾霾形成有赖于特定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辐射强度、风力风向、降水降雪等,雾霾形成与静风天气、低气压、高湿度等气候要素联系密切。另一方面,雾霾形成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交通排放的废气、燃油产生污染物、道路粉尘等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据北京PM2.5 来源的一项研究分析报告,北京市PM2.5排放源细气溶胶污染来源包括,机动车燃油排放约23%,工业燃煤和工业燃油排放约18%和5%,生活燃煤排放约14%,居民日常生活及其他活动排放约19%,农业活动和秸秆燃烧贡献约为7%和4%,城市道路开挖、未覆盖道路、建筑工地、工业烟尘和城市外矿物粉尘约7%等[3,4]。根据2013年1 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京津冀、太原、西安、郑州、济南、武汉8 个雾霾期间污染严重的城市进行大气污染特征分析表明,PM2.5 和PM10的浓度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和煤烟型复合污染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5]。我国化石能源中煤炭和石油在能源消费中占90%左右,全国有31 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 万辆,燃煤和燃油产生大量污染物,建筑工地扬尘、道路粉尘以及露天燃烧等这些都与雾霾形成有直接原因。

2 雾霾治理的启示

雾霾早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曾出现“雾霾”天气。但经过长期治理,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有效的雾霾防治体系,在根治雾霾方面积累了丰富值得借鉴的经验。见表1 所示。国外雾霾治理的成功经验是我国解决雾霾问题的“他山之石”,对我国雾霾治理具有重要启示。[6,7]

2.1 伦敦烟雾治理的启示。1952 年12 月,伦敦发生英国史上最严重空气污染事件,短短几天时间死亡人数达上万人。英国政府成立专门的比佛委员会调查烟雾事件,1954 年的《比佛报告》,指出家庭供暖煤炭燃烧是烟尘最大制造者。自查明成因后,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雾霾。主要启示是:一是制订法律法规控制污染。如《清洁空气法》、《环境法》等。二是确立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并及时通报。三是控制超大城市的规模及其人口密度。通过建成33 个新城,容纳23%的城市居民。四是实施产业转型。不再单纯依赖制造业,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五是出台一系列抑制交通污染的措施。包括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车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六是扩大城市绿化带。伦敦城市中心区有1/3 的面积被花园、森林和公共绿地覆盖,还在伦敦城市建成大型环形绿地。通过环境立法、部门协作、监测体系和控污治污等措施,如今的伦敦已摆脱了“雾都”之称,大雾天气已经减少为每年不到10 天,成为了人类宜居的国际都市。

2.2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治理的启示。1943 年7月,洛杉矶遭受雾霾攻击,政府成立专门烟雾委员会调查证实,烟雾为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于汽车不完全燃烧尾气排放、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以及油田、炼油厂油气排放物。科学家哈根斯米特进一步证实,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汽车尾气。自此,洛杉矶采用综合治理、制定标准,立法保障、数据共享等多管齐下的治理模式展开雾霾治理。主要启示是:一是加强综合治理。1945 年洛杉矶当局成立了大气污染治理监督办公室,1947 年划定了洛杉矶郡大气污染控制区,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模式。二是设定科学标准,加强立法保障。先后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等。三是重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排污。1975 年规定所有汽车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此举被认为是治理雾霾之关键。四是全民数据共享。1997 年7 月美国环保署在率先提出将PM2.5 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政府官网上实时公布全民共享,2006 年美国环保局针对PM2.5 标准进行了修订,制定了24 小时周期内PM2.5 最高浓度、年平均浓度标准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今洛杉矶一级污染警报天数从1977 年的121 天下降到0 天,已摆脱“烟雾城”,找回昔日蓝天。

2.3 东京大气污染治理的启示。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东京大气污染公害事件受害人数骤然激增,日本通过出台法律条例、建立环境标准、实时数据共享、整治汽车尾气、加大城市绿化等策略展开长期治理。[8]主要启示是:一是出台法律条例。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日本政府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噪声规制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排烟规制法》,构建了较为科学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二是建立环境标准。2009 年9 月9 日,日本环境省公布了PM2.5 环境标准。三是加强环保检测,实时数据共享。日本环境省设有大气污染物质广域监视系统,对包括PM2.5 在内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并通过网站实时。四是整治汽车尾气。1992 年日本环境厅制定《汽车氧化氮·碳氢颗粒法》,鼓励发展小型车及低排放车种,规定了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和排入大气废气的最高量,并设置废气浓度测试点,严禁超标车辆投入运行。五是加大城市绿化。东京市政府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楼顶必须绿化,在注重绿化面积同时重视绿化体积,绿化措施以种植树木为主。

2.4 德国鲁尔工业区空气污染治理的启示。20 世纪中期,德国鲁尔工业区曾出现过严重空气污染状况,后来通过100 多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使莱茵河流域焕然一新。主要启示是:一是立法制定排放标准。1974 年德国出台《联邦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大型工业企业进行整治,通过立法制定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项法律后来成为欧盟范围内的典范。二是限制可吸入颗粒物排放。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方面是车辆限行、限速,对污染严重地区车辆禁行、工业设备限制运转等,同时在超过40 个城市设立了“环保区域”,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允许驶入环保区;另一方面是用技术手段减少排放,例如开发清洁能源、安装颗粒过滤装置。三是提倡绿色出行,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德国十分注重加强民众环保宣传教育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作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德国大力提倡市民选择绿色出行,许多公司80%的员工每天都乘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上班,绿色出行已成为一种潮流和共识。

3 我国雾霾治理的主要措施

3.1 依法驱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各国在雾霾污染后采取的最重要举措就是立法先行,立法已经成为依法治理雾霾和保护环境的根本。我国雾霾治理的关键就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治理雾霾污染提供可靠制度保障。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但还需一系列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如出台《清洁空气法》,从国家法律层面设定空气质量具体排放标准,出台《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工业企业排污控制法》、《排烟规制法》等,构建环保领域全覆盖、种类齐全、功能完备、执行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使大气污染防控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地方性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制定。各地应切合实际、因地制宜、防保结合、细化标准、综合控制大气污染排放。如《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禁止在政府规定范围场地设置露天烧烤,机动车停车三分钟以上应熄火等等,《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提高无证排污罚金到50 万元,实行对单位和责任人双罚制等新举措。第三,制定明确的环保评估和奖励惩罚体系、责任落实制度、举报监督机制等。成立以环保部门为主的多部门联合执法队伍,推行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综合执法、区域执法。加强执法力度,落实执法责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排污超标企业处罚标准使企业违法必究。此外,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方略,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指明了方向,检察机关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效弥补了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环境保护能力方面的不足,有效增强了依法治理雾霾和保护环境的力量。

3.2 数据共享,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建立标准统一、多区域全覆盖、全网络多共享、现代化信息化的雾霾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大气污染成分监测体系,细化雾霾预报预警核心需求,提高雾霾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实现雾霾监测预报精准化,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预警预报、协同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控和预报预警能力。第一,环保部门可以联合气象、海洋、国土、林业等多部门构建覆盖城乡立体式、全方位、高密度、全天候的环境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实现对雾霾天气的系统检测,可包括气温、湿度、能见度、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大气颗粒物、大气组分等全面监测。第二,通过政府网站或移动通讯网络及时公布当日、次日的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等级,建立24小时对各地区监测数据的预警机制,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及时向公众通报有效信息,并就如何做好防护提出建议,同时不断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度。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为建设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污染监测预警体系提供科技支撑保障,通过激光遥感技术、透雾监测技术、机动车云检测等高新技术,提高雾霾预报预警的监测水平和准确性。加强雾霾天气预警预报技术和形成机理的研究,加快工业防污、脱硫、脱硝、防尘、除尘等技术研发,科学有效地提高大气污染的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3.3 多管齐下,加强空气污染综合控制。第一,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总量。采用限制生产、限期整顿、关闭停产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钢铁、煤电、石化、有色、焦化、水泥等行业二氧化硫、燃煤硫份和氮氧化等污染物排放治理,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污染新增量。第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集约化发展的环保道路。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服务业、信息产业等。第三,推行科技环保。加强科技攻关,推动新能源研发和应用,加大环保科研资金投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如低硫煤、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沼气、海潮和风力发电等等。第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依靠科技节能减排,提倡环保型节能技术,推动发展节能工程。在机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倡节能减排措施,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提倡节能环保,做到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用煤、用纸、用油、一次性资源等。第五,发展公共交通。通过公共交通配套设施的新建和改善,辅以机动车税费调整,市区增设自行车车道,让市民自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私家车发展、重新规划机动车车牌号、采用限号出行等方式控制机动车出行数量,大力推行纯电动汽车使用,发展高能效低排放新兴节能汽车,淘汰高污染柴油车辆和超标旧汽车。第六,发展绿化。大力发展城郊森林和社区森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在扩大绿化覆盖面积的同时增大绿化体积空间。

第2篇:雾霾治理范文

关键词:雾霾;治理;法律思考

一、雾霾成因及其防治的必要性

1.雾霾成因

2012年以来,我国众多城市变身为“雾都”,雾霾覆盖了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受影响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高达6亿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多次大气重度污染事件,多个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持续频发、连片、且愈加严重的雾霾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何为雾霾?雾霾主要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它们与雾气相汇合,使空气污染,天空阴沉灰暗。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从宏观经济结构看:能源消费总量很大,但利用率很低。我国主要使用煤、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能源通过燃烧,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小固体,从而引起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标。从消费方式看: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排放的细颗粒物、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等进入大气,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在雾天加重雾霾。此外,还有气候状况、城市布局、建筑扬尘等因素。

2.防治雾霾的必要性

雾霾天气易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雾霾超标,高速公路关闭、交通事故增加、飞机航班取消,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雾霾甚至导致部分企业被迫停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雾霾的化学成分还会污染水体并对建筑物造成腐蚀和损坏。雾霾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仅医疗成本就相当于GDP的1.2%。因此,积极治理雾霾势在必行,这其中法律是政府能动用的最有效的规制手段。

二、英、美等发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法治发展与借鉴

1.英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法治发展与借鉴

⑴主要法律文件。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控制烟雾排放。1956年,英国出台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之后又先后出台《控制公害法》《汽车燃料法》《空气质量标准》《环境保护法》《道路车辆监管法》《清洁空气法》《环境法》《大伦敦政府法案》《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及《气候变化法案》。通过多年治理,英国逐步建立起低碳社会。

⑵主要制度规范。英国建立了从各部门联合到居民、民间组织自觉参加的全方位环境监控管理模式。通过征收气候变化税、建立碳基金与碳排放交易制度等,促使企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税费政策和“绿色家庭计划”,鼓励家庭节能减排,购买“绿色汽车”,并强制新车加装净化装置。鼓励市民监督治理。英国是最早将空气治理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的国家,通过软件向用户免费推送伦敦空气质量情况,让居民对空气质量深入了解。公民亦可按《自由信息法》规定,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且不得被拒绝。此举提高了公民在环境问题的讨论、决策、监督、执行上的自治能力,也为雾霾治理提供强大稳健的社会基础。

2.美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法治发展与借鉴

⑴主要法律文件。美国治理空气污染已近200年。最初以侵权法解决环境问题―受害者通过普通法中的公共侵害规定,向烟尘制造者提出索赔。19世纪初,集中的通过政府行政力量进行的法律管制开始起步。1815年,匹兹堡市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空气污染控制法令。1881年,纽约市制定了《烟尘法令》。1955年,美国第一部联邦空气污染规制立法―《空气污染防治法》出台。此后,美国国会颁布了《1963清洁空气法》《空气质量控制法》《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等法规。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体制,州和联邦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执行等问题上分歧很大,这些立法未能有效控制美国空气污染。1970年声势浩大的民众游行,最终促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出台,之后的一系列修改与相关法案的出台,促使执法体系和机制逐渐成熟,推动了大气治理的发展。

⑵主要制度规范。美国加大环保能源、可再生能源及零排放燃料电池和混合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驾齐驱。为有效监督检测,美国国会授权政府组建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机构―美国环保署,监督法案实施;组建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以跨地区合作应对空气污染,合理分摊治污费用,实现联防联控。同时,在公共预防上,对企业设立排放许可、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听证会、设立环保NGO;强制汽车安装净化器,鼓励使用低排放量或清洁燃料型运输工具、参与公乘计划。公益诉讼上,美国《清洁空气法》授权任何人均可对违反排放标准或限制的任何人提讼,且不要求与诉讼标的有直接利害关系。对罚款、禁令、刑罚等法律惩罚手段不断完善加强,增大了违法成本。

三、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

1.大气污染防治的法治状况

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将“大气”列为首要环境。198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项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并于次年开始实施。历经1995年和2000年两次修订,除全国性法律法规外,我国各部委和各省市针对不同的大气污染源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1996年修订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PM10纳入标准体系;2013年2月27日环保部《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紧接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的常规监测指标。环保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制定《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各地方政府亦针对性的制度,防止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北京市颁布《2013-2017年加快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河北省出台相关政策化解过剩产能,江苏省则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立法虽很多,但大部分是缺乏前瞻性的应急立法,存在法律定位不清晰、政府环境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已很难满足我国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和人民生命健康保障的需要。为遏制雾霾污染继续扩大,专门立法已势在必行。

2.《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对雾霾治理的启示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在环境保护基本理念、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重要修改,宣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思想,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正如所言,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环境保护法》新修正案是一部基础法律,立法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对指导《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和法治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⑴强化了权责一致性。通过立法赋予了环保部门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现场检查权,环保部门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权,规定环保部门有权责令超标或超总量排污的企事业单位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建立了严厉的行政问责制度,对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包庇环境违法等九种行为,给予政府或部门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记过、记大过或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引咎辞职。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对环境质量负责,通过环保规划确定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要求地方政府根据环保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未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按期达标;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环保部门实行区域环评限批。

⑵加大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授权环境执法部门可按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制裁额度;增设“按日计罚”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且无限额。力图以此纠正企业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增设治安处罚。对“未批先建”“拒不改正”等四种行为,给予治安拘留处罚,增设连带责任。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应与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⑶设立环保公益诉讼制度。“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符合法律规定的社会组织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如果人民法院不受理,社会组织可向人大提请立法监督,或提请检察机关予以司法监督。修正案将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在民诉法基础上扩大了,但应增加允许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条款。污染源附近的居民是违法排污行为最直接的监控者。美国法律规定,公众可对政府审批是否符合《清洁空气法》提出异议,要求法院责令国家环保局作为。

《环境保护法》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政府责任规定、环境质量导向等,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基本原则和制度层面,如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管理、环境经济政策等,应对这些单项环保法律条款进一步细化。比如,雾霾跨区域治理实行统一标准。明确预警专家会商和预警信息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空气重污染预警信息,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空气质量负责,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作为官员考核评价内容,考核结果应向社会公开;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地方政府应编制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方案。已达标城市,应采取措施实现本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一周来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出现雾霾.河南商报.访问时间:2014.4.9.17:22.

[2]治理PM2.5的美国经验.财新网.访问时间:2014.4.9.19:42.

[3]英国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人民网.访问时间:2014.4.10.10:13.

[4]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主编;穆贤清,方志伟译: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28.

第3篇:雾霾治理范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形成九大雾霾区,覆盖范围近27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达6亿人之多。破解雾霾困境,仰赖社会力量的集结与融通,因而需要社会创新力量从源头建立起绿色经济。沙龙由跨界创新平台(COIN)、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联合英特尔公司举办,旨在集政府、学研、科技、金融等多方力量于一堂,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探讨如何通过社会创新的聚变,来破解中国面临的雾霾困境。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秘书长沙祖康从战略角度指出:“行动最大的障碍是如何解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问题,这需要相关组织、政府、企业各界社会的共同努力。”

英国国家科学与艺术基金会CEO、英国“社会创新之父”周若刚(Geoff Mulgan)则从英国治理雾霾的经验说起,分享了英国社会创新的诸多经验,比如智能城市中的种种创新、“欧洲论坛”等共享平台的作用、草根的街头银行等。这些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在场嘉宾的热烈讨论。

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首席架构师姜小凡介绍了英特尔以物联网技术治理雾霾的研发和实践。他强调,应尽快从大量搭建传感器的物联网1.0时代进展到以开放数据平台为主导的物联网2.0时代。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表示:“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以前我们的治理思路是条块式、碎片化的,要用跨界创新的思路、整合资源的方式来破解雾霾困境。”

第4篇:雾霾治理范文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雾霾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高广阔 韩颖 吴世昌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09期

[摘 要]以我国持续多发的雾霾天气为背景,在分析雾霾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和危害基础上,运用全过程管理分析工具,构建基于全过程管理的雾霾综合防治模型,并将全过程管理的雾霾防治归纳为三个阶段、一个市场、三大主体、五大机制加以阐述,据此提出雾霾综合防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雾霾;综合防治;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9-0034-06

一、引 言

第5篇:雾霾治理范文

关键词:雾霾治理 困境 对策

近几年来,雾霾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每逢冬季,全国许多地区难免出现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PM2. 5浓度大大超标,其中以京津冀地区最为严重,空气质量甚至下降至“极重污染”或“危险” 的级别。曾在雾霾天视察北京胡同,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可见国家已经将雾霾治理提上工作日程。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环境质量是否改善纳入到了官员考核体系之中,2015年1月1日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同时环保部门通过派出督查组、约谈相关负责人、加强环保执法等方式,不断强化雾霾治理的举措和实效。但由于种种原因,雾霾问题并未得到根治,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仍出现了多次严重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自然原因,致使当前我国雾霾治理面临着一些困境,制约了治霾的成效。

一、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分析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雾霾治理是一个长久性工程,想要治理好雾霾,需要各部门统一协调管理,任重而道远。我国有关雾霾治理的法律法规非常多,但均未谈到各级政府协调治理,导致各级政府在雾霾治理方面人心不齐,各自为政,雾霾协同治理难上加难。我国宪法以及地方法规都有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依照法律法规,管理本行政区划内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务。显然,这些法律法规只是规定了各政府管理本区域内的相关事务,而没有政府之间协同管理某些事务的具体规定。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失衡

各级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忽略环境治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层面上。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取舍关系,这需要政府部门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合理取舍,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维护好耐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三)利益补偿机制缺失

治理雾霾,需要各级政府承担一定经济损失,同时还要承担治理过程中的经费支出。想要各级政府共同治理雾霾,需要有一定的利益补偿,合作双方都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级政府的利益要求无法满足,使得政府间合作经费不足,雾霾协同治理难以启动。

(四)治理主体间竞争激烈

雾霾污染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主体不仅包括各级政府,还包括人民群众以及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各主体直接利益竞争激烈,无法平衡。

(五)约束、激励机制缺乏

当下,官商结合倾向严重,某些政府与排污企业间存在合谋寻租行为,在治理雾霾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投机、选择性施政,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存在包庇倾向,或宽松减排标准,约束力不够;另一方面,对于污染排放量少的企业或个人,政策上缺乏激励制度。

(六)治理过程短暂,达不到效果

目前我国治理雾霾的方式存在漏洞,治理过程短暂,达不到实质效果,治标不治本。任务式作业,比如在大型国际事务来临之前采取紧急措施来治理雾霾。这种治理方式,在短期内,能快速看到成果,空气立即变新鲜;一旦国际事务结束,空气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所以,这种治理雾霾的方式并未从根本上消灭雾霾污染。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对策

(一)法律与政策两手抓

法律法规的制定要落到实处,真正为我所用。针对雾霾治理,我国需要出台各级政府协同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责;同时要完善利益补偿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出台相应政策,保证利益主体的应得利益,激励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和个人,依法惩治乱排乱放废水废气的企业。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法律与政策的平衡,法律是基础,避免政策取代法律,成为政府寻求政绩的挡箭牌。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属于粗放型,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要想减少雾霾污染,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第二产业的比例,特别是重工业;多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等。将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污染小,产量高,效益好”的集约型发展方式。治理F霾,需要从源头抓起,减少污染排放量是最根本的举措。

(三)政府间协同治理

雾霾的极易扩散性和复发性决定了治理雾霾是一个长远工作,单靠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人力、物力或者财力,都需要各级政府联合出力,始终把雾霾治理放在工作计划当中,坚持不懈,共同抵抗雾霾污染。各级政府要真正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不要被利益所驱使。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有效治理好雾霾污染,各地区也都受益于其中。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雾霾治理的社会公众参与

雾霾治理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也是一项公众感受度极高的社会问题。因而,政府在雾霾治理工作中,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努力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普及雾霾污染的危害与应对措施,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减少个人燃煤污染排放。此外,基于环境治理社会协商对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的要求,政府还可将公众满意度作为雾霾治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测评标准,强化雾霾治理的多元主体约束,提高环境决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度。

三、结语

雾霾治理最关键的困境在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以及各级政府利益驱使,不能齐心协力,共同治理雾霾,还有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一大难题。总而言之,雾霾污染难以根治,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共同努力,多种手段齐头并进,政府切实执行自身职责,以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政策引导,同时要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雾霾治理的社会公众参与,全面治霾。

参考文献:

[1]韩志明,刘璎.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J].阅江学刊,2015,(02).

[2]吴笑谦.浅析我国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现代交际,2015,(04).

第6篇:雾霾治理范文

关键词:雾霾治理;政府责任;问责制度

当前,我国各地均出现雾霾锁城的现象,PM2.5等词一度成为网络热搜词,空气这一公共物品继水资源后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雾霾对人们的身体、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自党的十七大始,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了党的政治报告,开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向雾霾宣战,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和国家给出的承诺。之后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从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始到最新、最严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出台,无一不彰显着国家治霾的决心。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响应中央的号召,相继出台各项配套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在雾霾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承担市场和个人无法承受的治理责任。

一.政府在雾霾治理中的责任

政府在霾治理中承担首要责任具有必然性,这是由我国雾霾所处的大环境和政府自身的职能有关。因其治理需倾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只有政府这种庞然大物能够负担得起。因而政府在雾霾治理问题中须承担以下责任:

1.政治责任。政府人员有制定、执行上级传达的雾霾治理政策的责任,在治理过程中对企业排污具有行政监管的责任,当企业违法排放时对其进行处罚的责任,对社会大众而言有宣科普雾霾相关认知和鼓励环境NGO发展的责任,地方政府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其管理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负责。同时,当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时,还要追究相关责任,被提起行政问责。

2.政府在雾霾治理中的法律责任。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政府制定雾霾治理相关法规政策并保证其正确传达和执行的责任,这些规范性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各主体在雾霾治理里的权责问题。第二,政府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违背规定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中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人员执法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只有法律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法律能够正确顺利的执行。

3.政府在雾霾治理中的经济责任。上文提到过雾霾的治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增加空气质量监测站和相关设备以及新型设备、新技术的研发,对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财政补贴,还有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便是政府在雾霾治理过程中的经济责任。政府一方面要筹集雾霾治理所需的庞大资金,另一方面还要对筹措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时资金的管理要比筹集更加重要,这一重责无疑要由政府来承担。

二.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

1.政府传统的政绩观。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考核一直以GDP的数值马首是瞻,政府官员通常热衷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无视给环境带来的种种危害。在“GDP论英雄”的年代里,人们忽视社会事务管理,无视环境保护,这也是地方保护主义由来的根源。由于这种狭隘片面的政绩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雾霾便是其后果之一。除此之外,由于我国长期来的“官本位”思想深深扎根,政府官员往往全身心投入于“升官”的事业之中,对职位本身应履行的职责漠不关心,这也是雾霾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和执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问责机制不完善。在现有的环境法律条文中,对政府执行人员的职责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内容,但一旦涉及因执行不力、职位缺失而未能对雾霾天气进行有效应对等内容时,没有明确具体的执行措施和标准,造成一旦雾霾治理不力无人负责的状况。政府雾霾治理问责机制的完善需要在相关法律规范制定时将问责的主体、客体和详细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使得在出现政府人员失责时有法可依。

3.法律不健全。到目前为之,我国还未构建能够建成整套的雾霾治理法律政策体系,且现行的法规政策制不能和环境容量相适应。雾霾治理政策的设计依然偏向于单一的行政性手段,停留在减免企业税收的层面上。针对排污收费方面,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难以达到治污的目的,政府制定治理政策时可考虑增加一些经济性的治理手段。另外,政府问责制度太过宽泛,没有切实的操作性;公民应有的环境权也未在现有法律条文中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完善雾霾治理法律法规,让所有涉及到雾霾治理问题时有根有据。

4.监督机制缺乏。政府在雾霾治理过程中的责任追究制度之所以不完善,正是因为缺少了必要的监督机制,除政府由上而下的内部监督外,还缺乏重要的外部监督。所谓外部监督是指除政府以外的社会监督,包括新闻媒体的监督和人民的监督。内部监督虽然专业、方便,但容易出现包庇、只注重形式等诸多问题。外部监督落实首先是广泛的公众参与,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参与渠道缺乏和公民没有参与治理的经验等原因使其流于形式,被未能发挥应其有的效用。

三.政府在雾霾治理中问责制度的完善

雾霾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首要的任务是将政府责任落到实处,构建和完善政府在雾霾治理中问责制度。

1.树立正确地绩效观。政府官员首先要抛弃“惟GDP”是从的传统理念,在雾霾治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和雾霾问题之间存在的困境,将两者放到等同的位置上,先污染后治理不可取,放弃生产消雾霾也行不通。另外强化政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作为公务员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官”,手中的权利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谋利益而存在的,这一点时刻不能忘记。

2.完善政府问责制度。完善问责制度首先要明确雾霾相关政策执行时每个涉事人员的责任,尤其是行政首长的责任,一旦出现纰漏可以追究到个人。其次建立多元化的责任主体,将其扩展到新闻媒体和人民的问责,在法律政策中要体现社会公众问责的权利。问责的过程要明晰,包括信息的透明,问责的执行情况等问题的公开等,以期给政府人员治理雾霾的压力和动力。

3.健全法律规范。政府问责机制的完善,相关立法是首要保障,将问责的细则在法律条文中明确的体现出来,加大雾霾治理失责的惩罚力度,确保其履行责任的积极性。公民的环境权利也须纳入法律规范之中,将公民的环境权益落到实处,改变其只能被动承受的现状。同时拓宽民众参与问责的渠道,给予他们切切实实的权利可以行使,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的严惩违法企业,坚定依法执法。

4.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的目的是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内部监督。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改变自上而下的责任考核制度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互相监督模式,并扩大环保部门在雾霾治理过程中的权利。第二,外部监督。公民的广泛参与是外部监督有效落实的前提,首要做到的是信息的公开,不断完善环境听证制度,拓宽民众参与雾霾治理的渠道,保障其监督权和知情权。最后强调的是政府要支持和鼓励环境NGO的建立和发展,让专业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监督的行列之中,以期成为雾霾治理主力之一。(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继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第7篇:雾霾治理范文

随着工业化生产力度的加深加快,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也逐渐加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雾霾的侵害,严重的雾霾不仅给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治理雾霾,重视雾霾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我国国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保证市民的健康。

关键词:雾霾治理;环境治理;现状;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水平的生产工程以及市场生活所排放的废气都对大气层造成严重的污染,这就导致越来越多地区遭受雾霾污染。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的雾霾现状做出具体的治理政策,为我国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1雾霾的由来

在了解治理政策之前,应该了解雾霾的由来,只有了解雾霾的由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的污染问题。雾霾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早在2014年就将雾霾天气列入自然灾情,可见雾霾程度已经达到灾情的地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雾霾主要由于市场生产所产生的废气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过量废气进入空气中,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正是由于雾霾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污染到影响健康的地步,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措施,解决雾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并且保证身体的健康。

2雾霾天气的现状及危害

目前,我国的雾霾范围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从蓝色预警一直升级到黄色预警。相关部门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已经有大范围的污染,污染程度甚至达到重度或者严重。当某地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时,会导致许多生产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例如飞机停飞、企业停产等,也就是说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雾霾天气中大颗粒粉尘会给人的呼吸道带来病患,甚至引起头痛、眼睛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的健康。通过前文对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的描述,我们深切认识到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起居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为了减少雾霾,降低环境的污染,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调整污染企业的产业结构,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进行工作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雾霾问题,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给人们带来伤害。

3针对雾霾问题的对策分析

3.1政府针对雾霾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3.1.1加大绿化面积,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量加大。

3.1.2减少企业工厂的污染排放。利用政府的力量,监督并严厉管制企业和工厂的污染供需。对于不合格的企业,要求停产,并且提升其他企业对于环境的重视度,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从根本上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力度。

3.1.3强化监管。经过多年的治理与监管,仍然存在一些地区的治疗现状偏离治理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在环境治理方面为了使其和欧洲的标准看齐,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没有符合西方的治污水平,汽车的排污尾管不能生产,不合格的烟囱需要推倒重建或者迁移到别处。

3.2社会针对雾霾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我们可以利用社会这个大集体来解决雾霾问题,比如可以增强雾霾的宣传力度,使群众提高对雾霾的认识度,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都能够从自身做起,减少环境的污染,都能为解决雾霾问题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3.3个人针对雾霾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3.3.1雾霾时最好不开窗。

3.3.2外出时为了保护自己应该随身携带口罩。

3.3.3因为雾霾时严重缺少紫外线照射,会影响人体合成维生素D,所以应该适时补充维生素D。

4环境治理措施

调节能源结构为了彻底解决雾霾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认识雾霾的产生原因,通常情况下,环境学者会认为是化石燃料引起了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过度的燃煤,从而带来了废气的过度排放,导致雾霾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使经济能够得到转型。

4.1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在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要位置的是煤炭,而天然气的使用量是极少的,这就导致煤炭燃烧时所产生的废气急剧上升。只有调整好石油、天然气与煤炭之间的消费结构,优化传统的能源消费比重,才能够有效改善现状。

4.2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在优化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还可以开发新的能源供人们生产生活的使用。例如可以开发生产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传统能源所带来的污染,还能够为我国节省更多的能源。同时,使用自然能源比如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这样一来,还可以在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高地。

4.3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实现低碳消费。

节能环保、低碳消费是目前社会上提倡的生活方式,为了治理雾霾,人人都应该提高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地实现人人环保,人人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4.4加大政府参与度

在环保事业的建设中,起领导作用的多数是政府。执政部门通过强制力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增砖添瓦,能够领导并指挥各个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防止在环保工作进行中出现差错。只有利用政府的强制力,才能够高效快速地提升我国的环保效果,改善空气质量。

4.5公众积极参与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污染环境的行为,根据新环保法规定,公众有参与并监督环保的权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边出现污染环境的事件,应该及时制止,并且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对其进行惩罚,或者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利用自身的权利维护公众环境,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好。同时,我们也应该参与环保工作,减少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在平时生活中尽量选择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

雾霾天气是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警告,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从根本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国的雾霾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我国雾霾治理的政府责任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4.

[2]孙鹏举.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4.

第8篇:雾霾治理范文

关于治理雾霾的倡议书精选范文   雾霾来袭,广大市民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雾霾的憎恶和迫切希望天蓝气新的心愿。然而,面对如此严重的雾霾,我们的西安人显得不够科学,不够积极。在大街上,在烟雾中有多少人戴口罩啊?这说明人们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爱护环境的意识一样差。面对雾霾这场艰苦的战斗,你准备好了吗? 我仅代表个人向广大市民倡议,大家主动自发行动,保护自己抗击雾霾,配合政府打好治理雾霾的攻坚战。

  倡议如下:

  第一:在雾霾天里全市人民每人购买3M口罩。型号为8822或9332。如果个人经济困难也必须戴白色18层口罩。各个单位也可以替员工购买发放。幼儿以及少年儿童和老人必须佩带。

  第二:两公里以内上班开车的市民主动将车停放在车库,公车尽量压缩,所有可以坐公交的市民尽力坐公交和地铁上班。

  第三:所有重污染车辆禁止在市区行使,广大市民积极提供排放不达标车辆的车牌号码,报告给西安治理雾霾办公室或交警部门处理。

  第四:所有大拆大建项目必须采取有湿式作业,对不达标的彻底叫停。

  第五:对所有锅炉烟囱进行时时检测,对工作不负责,加水喷雾除尘失误失职人员给于批评教育,加强责任心,杜绝因操作延缓失误造成的烟囱短时间冒黑烟现象。

  第六:强化对拉土车管理,对除尘防尘不利,抛洒垃圾以及尘土的行为给于重罚。

  第七:市区所有烧烤店主动放弃木炭,采用电炉,或自发在雾霾天禁止使用烧烤。

  第八:市容部增加道路喷水降尘。

  第九:所有重污染,化工企业停产,放假,等雾霾缓解再投产。或立即进行节能环保项目的改造投产。

  第十:所有吸烟的市民少抽一根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第十一:对新建的高层在楼顶统一安装高压喷雾装置,所有沿街楼房安装喷雾装置,在雾霾严重时全市统一楼房开启高压喷雾装置,吸附空中的有毒气体和尘埃。

  第十二:农村大量采用沼气做饭,减少焚烧秸秆。

  第十三:所有施工采取无尘化或湿式作业。减少空中有毒气体和尘埃散发到空中。

  第十四:开展冬季植树和春季植树活动,每个市民应该每年植一稞以上的树木,美化身边的自然环境。特别要楼顶加强绿化,小区绿化,道路绿化,以及西安周边山区森林绿化。

  第十五:加强污水处理的工作力度,减少水资源利用。利用中水绿化树木花草。

  第十六:春节来临,西安市民不要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或不放。结婚的新娘新郎主动放弃燃放烟花爆竹,买车的市民主动放弃燃放烟花爆竹,改为电子爆竹或其他环保方式。

  第十七:所有环卫工人不要焚烧树叶垃圾。 第十八:扩大轨道交通,扩大城市公交,减少私家车拥有量。

  第十九:在校学生以及企业要研发新型节能环保能源,推广利用先进的节能产品。全民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考虑对环境的污染防治。

  第二十:生产制造企业,化工企业,对所排放的烟尘采取先进的除尘设备,达到废气零排放。

  第二十一:强制和自觉使用排放低的燃油。科技人员和企业加快科技进步速度,提高节能产品的推广和研发步伐。

  第二十二:对所有新建企业采取环保考核,不达标的不给资质。

  第二十三:全市人民眼睛放亮,坚决反对污染项目和企业的偷排行为。 治理雾霾是全民的事,政府的事,每一个企业的事,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事。治理污染既要政府的强制手段,但更要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建立和实际行动。行动吧所有市民,行动吧每一个企业,行动吧政府各个部门,大家自觉的,主动的做自己应该可以力所能及的,主动做有力于减少污染的公益事情。

  关于治理雾霾的倡议书精选范文

  青少年朋友们:

  冬季以来,伴随集中供暖全面铺开,加之路边烧烤、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原因,济南市雾霾天气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市民身心健康,损害了城市形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蓝天白云,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生态泉城,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为此,济南市青少年绿色联盟向全市青少年朋友发出倡议:

  ――让我们倡导一种精神。为了让城市更宜居、空气更清新、身心更健康,希望青年朋友发扬主人翁精神,讲公德,美化城市环境;树立环境保护大局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十项行动“中来,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让我们担起一份责任。大气环境质量事关市民身心健康,也事关济南市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为尽早驱散漫天阴霾,让我们共同担负起治理雾霾的历史责任,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治污攻坚战。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选择公交车、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承担社会责任。

  ――让我们贡献一份力量。“蓝天你我共有,空气质量靠大家。”希望青年朋友,使用无烟优质煤、选择清洁能源,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严禁焚烧垃圾、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积极参与“啄木鸟”行动,制止或举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让我们恪守一份承诺。为了让城市环境更优美,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希望企事业单位青年朋友积极参与到燃煤锅炉污染整治工作中来,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治理和减排责任,杜绝超标排放污染物,确保污处设施完好运行,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关于治理雾霾的倡议书精选范文

  XX市环保局:

  如今车辆逐渐增多,大雾的天气已经频频出现,不少人开始带上口罩,大街上的人也明显减少,使整个XX城陷入了雾霾中。有人为了讽刺我国的空气,就说:“美国隐形飞机算什么?XX的雾霾当隐形衣!”雾霾不但造成了空气污染,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俗话说: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雾霾期间,有不少人死于肺癌、哮喘、心肌梗死、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系列的雾霾呢?全都是由于人类的无知,把大量的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排入新鲜的空气内,使空气变得浑浊不堪。有些人由于想图方便,把生活垃圾堆放在屋子外,一把火烧掉垃圾制造废气,这就造成了为什么雾霾被称为“冬季杀手”的缘故。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1、少开车,多骑自行车。

  2、多建几个垃圾回收站。

  3、教育市民保护环境,告诉市民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9篇:雾霾治理范文

关键词 雾;霾;区别;发生;治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 P42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251-02

自2008年以来,由于大城市宿住人口的逐年大量增加,再加上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等多方面原因,人们的活动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交通等多方面的承载力。具体地讲,全国一线大城市的北京、上海,二线各省会大城市的石家庄、太原、天津、济南、南京、杭州等其他一些大城市,自当年的10月中旬至翌年3月常出现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是指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μm的微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及农作物收获后秸秆焚烧产生烟灰等,雾霾天气通常是由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从目前医学临床上的诊断来看,雾霾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危害主要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如重金属等有害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等。

从国家和民族整体长远利益的大局出发,本文在了解和提高对雾霾天气的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索研究治理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性及紧迫性,旨在帮助人们认识到雾霾天气的发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雾霾天气概述

1.1 雾和霾的概念与区别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霾天气是指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μm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是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农田中的农作物收获后秸秆焚烧等,雾霾天气通常是由多种污染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在全国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霾狭义上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H2SO4)、硝酸(HNO3)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叫霾[1]。霾就是灰霾(烟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而雾中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广义上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它也能使大气浑蚀,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

1.2 雾霾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

雾霾形成的“源头”包括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而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等则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主要是指无风状态)的气象条件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NO2、N2O4、N2O5等,下同)和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上海监测的是细颗粉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2.5 μm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城市有毒颗粒物的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机动车是排放细颗粒的“重犯”;其次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包括轿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合物等,但碰上雾天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的发生。

1.3 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分析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并且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10 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无大的变化且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甚至可持续10 d以上。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浮尘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有时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以区分,所以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此外,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

2 雾与霾的主要区别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蚀,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蚀、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时的大气混蚀,视野模糊导致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 km。霾与雾、云不相同,与晴空区之间无明显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直径比较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在1~2 μm,因此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3 雾霾天气实况

自2008年以来,由于大城市宿住人口的逐年大量增加,再加上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等方面的原因,人们的活动范围超出了大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交通等多方面的承载力。因而从2010年以来的数年中,自当年的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从北方地区的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北京、天津、山东济南直至长江以南的南京、上海 、杭州等城市频频出现雾霾天气。具体地讲,全国一线大城市的北京、上海,二线的各省省会大城市的石家庄、太原、天津、济南、南京、杭州等其他大城市及省会大城市以下中小城市雾霾天气的发生日趋频繁。

4 雾霾天气治理建议

4.1 种植较强吸收SO2的植物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较大的叶面积系数,所以对SO2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型园林公园内或草坪禾草绿地内空气中的SO2含量要比非绿化区少10%~50%。悬铃木、垂柳、银杏、柳杉、红豆树等树木都有较强的吸收SO2的能力。如柳杉种植3~5年以后,每年能从大气层吸收SO2 720 kg/hm2。种植紫花苜蓿1年内也可使空气中的SO2减少10.3 kg/hm2。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如工业技术开发区、园林公园及公路两侧大量种植能够有效吸收大气中SO2的植物,以逐年改善生态环境。另外,建议市民逢年过节,尤其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并长期在全国各地的省会城市、省会以下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坚持落实,可有效避免重大灾(火)害事故的发生,同时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4.2 严禁焚烧秸秆

全国各地粮食作物主产区小麦等作物的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即5月11日至6月10日),水稻等作物的收获季节一般在当年的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止(即10月1日至11月20日)。建议在全国各地粮食作物主产区的地区严禁秸秆焚烧,甚少有3个方面的益处:一是秸秆直接还田,相当于给后茬水稻作物增施1次基肥,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进土壤的理化性质,又可以培育田间有益的天敌昆虫,抑制害虫在水稻生育期为害,如卵期寄生性天敌有稻螟赤眼蜂的幼虫可抑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为害[2]。二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旅游航空事业的发展。民用飞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可以免受地面秸秆焚烧后烟雾的干扰而顺利到达目的地。如上海某国际旅行社(公司)在2014年5月下旬组建好一支约有30名市民的旅行团到海南省三亚市进行7 d左右的观光旅游,于5月24日11:40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登机起飞,在飞行过程中因未受地面烟雾的干扰影响,3 h后于当日15:00顺利到达三亚市凤凰国际机场。三是粮食主产区在此方圆数十千米范围内可以不受烟雾的干扰影响,绿色植物可以照常进行光合作用,且可以起到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作用[3]。

2000年以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如粮食补贴制度直接付给种粮户本人等政策)连续贯彻的前提下,笔者建议粮食作物主产区的各省市政府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筹集一定资金向种粮农民倾斜,对其给予补助,促进秸秆焚烧。这样对国家、社会及种粮农民三者均有好处。

4.3 推广环保型机动车的使用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投放(推广)环保型大型公交客车及小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

国家从2010年以来重新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新的治理环保方面的政策法令,并纳入全国各地省会城市的考核指标。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即5月1日至10月31日长达184 d的世博会园区的参展时期,上海市政府花大力气在园区全部采用环保型大型客车(充电式的公交车,即新能源车,下同)作为交通车辆。此举措有利于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在全国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2011年起,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两地车辆公交公司率先投放(推广)环保型大型公交客车,以方便市民的出行。2012年下半年起,北京、上海两地环保型小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2013年3月,杭州市环保型小轿车也进入了家庭市场使用行列。这对向大气中停止排放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研究气象学专业中有关雾霾天气的发生。从国家和民族整体长远利益的大局出发,建议针对雾霾天气的发生,探索研究治理当前生态环境的措施,最重要的是推广环保型机动车的使用,应放在国家主要的战略位置来看待和考虑[4]。

5 结语

针对雾霾天气的发生,治理生态环境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应由国家层面出台环保方面政策法令或具体措施,如对单位或个人积极种植能有效吸收SO2的植物(树木)实行物质奖励制度;对购买环保型小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的市民(包括农民),以当地政府对小轿车市场价优惠25%~35%比例来计算。力争用10~20年时间,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的努力,减少或杜绝雾霾天气的发生[5-6]。

6 参考文献

[1] 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44.

[2] 毛艺林.雾霾环境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河南农业科学,2014(7):76-79.

[3] 赵秀娟,蒲维维,孟伟,等.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13(2):416-423.

[4] 彭应登.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3):2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