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资产范文

金融资产精选(九篇)

金融资产

第1篇:金融资产范文

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确定投资成本,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的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不能随意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即长期股权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企业才能将某项金融工具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1.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受以下条件限制

(1)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2)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或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3)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如5%),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注意:这是惩罚性规定)。

2.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一种承诺,表示一种信用与能力,对资产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对信息使用者作决策产生影响;如果改变,则可能意味着违背承诺,必须作出合理的解析才能免除惩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未到期时出售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对出售后余下部分不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此种情况产要包括:

①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②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③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④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作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⑤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根据实际利率计算。

贷款和应收款项泛指一类金融资产,主要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可以划分为这一类。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如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第2篇:金融资产范文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较

    1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同点

    (1)初始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映该类金融资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融资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

    (2)在取得金融资产的时候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单独通过应收项目来核算。

    在取得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如果初始取得价款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要将这部分利息或股息单独通过“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来反映。

    (3)金融资产持有过程中,确认的应收股利或利息都计入了当期的投资收益。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确认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的,都要在当期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4)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都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都要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要根据公允价值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便把金融资产更加紧密的和市场结合起来,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动。

    (5)出售的时候,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以及持有过程中累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都要计入当期损益。

    2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不同点

    (1)持有意图不同。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意图明确,持有时间短,是为了短期之内进行交易,赚取交易差价的;相比之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限就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明确。

    (2)初始取得时的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则是计入了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当然,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产形式不同,计入的账户不同,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的,交易费用可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照面值计量,所以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均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

    (3)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均以公允价值来计量,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则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金融资产资产减值的处理不同。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3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点的原因简析

    (1)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的不同是由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不同而造成的,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为了短期内进行交易,获取交易差价,因此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就是获取投资收益,因此该资产在取得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之外的交易费用,就是投资者为了取得投资而先付出的代价,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应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间并不确定,因此,为了避免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交易费用调节利润,对于企业持有时间不确定或者是长期资产的交易费用一般是计入到资产的入账价值中的。

    (2)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是由它的持有意图决定的,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时间短,仅是为了赚取差价,因此短期内会处置,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可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意图不明确,持有期间不确定,为了防止企业利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来人为调节利润,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要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到处置的时候才可以转入当期损益。

    (2)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方面不同的原因。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持有期限短,不涉及到减值测试和实际利率摊销问题,而且交易性金融资产正常的价值波动已经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计提减值准备也是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二者造成的结果一样,不需计提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非暂时性下跌,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影响的是权益而不是损益,而资产减值的话是会对当期利润造成影响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金融资产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反映它们投资获益的共同特性上,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现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企业持有资产的意图和期限不同。

    参考文献

第3篇:金融资产范文

一、持有意图存在差异

我们所说的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就是以公允价值来计量并且根据其变动将其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指定的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并且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金融资产,另一种是以交易为目的的基金权证、股票、债券等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主要指除以下金融资产之外的一些金融资产类型。主要包括以公允价值来计量并且将其变动计入企业当期损益的一种金融资产、企业到到期所持有的一种投资以及企业应收款项和贷款。另外,初始确认便被定义为可供出售的一些非衍生的企业金融投资也属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范畴。根据我们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分析可以得知,交易性的金融资产所持有的意图比较明确,其持有的时间较短,能够在短期之间完成交易。持有的主要目的在于赚取交易之间的差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相比较而言。其交易的意图比交易性的金融资产要更加模糊。

二、初始计量时存在差异

交易性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将取得的公允价值作为企业交易时初始确认的金额,将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耗的费用,在取得交易性的金融资产支付的款项中,如果存在尚未被发放但已被宣告的股利现金,就应当将其单独确立为应收的股利,不能将其计入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处事的确认金额。而可供出的金融资产,其初始的确认金额就应当包括企业金融资产相关的交易费用和公允价值的和来确定,在所支付的款项中如果包含尚未发放但已经宣告的现金股利,就应当将其确认为企业应收的股利,不能将其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例如,2010年9月28日。甲公司将乙公司中的每股价值l元的股票以每股8 元的价格购入本公司,共购买780000股该股票,总共需要付给乙公司交易费用3000元,在这部分资金中,同时包含以每股0.5元计算的已经被宣告但并没有领取的现金股利。

1、如果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的股票目的是为了短期交易。那么就应当将两家公司之间的股票买卖作为交易性的金融资产来进行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来计量初始确认时的金融资产。将两家之间的金融费用计入公司的投资收益,会计处理的情况如下:

借:交易性的金融资产-- 乙公司的股票--公司成本600 000应收股利-- 乙公司40000投资收益 3000贷:银行存款 643 0002、如果甲公司购买乙公司金融股票的目的不明确。就应当按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方式来进行会计处理,在取得时按照公司之间交易费用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来计算。首先要将初始投资的价值确认清楚,会计处理的方法如下: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一一乙公司的股票--交易成本应收股利-- 乙公司贷:银行贷款三、处理过程中存在差异

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不仅在初始计量时存在着很大的差旯在处理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很大差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往往会涉及到相关的利息、股利、以及由公允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一些处理核算的问题。在会计处理方面计算比较简单,相对来说,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计算时就会比交易性的金融资产更加复杂和麻烦一些。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首先就应当确认好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是债券还是股票的形式。因为持有期间会计处理的不同主要是由债券和股票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所决定的,债券要根据实际的利率法对利息调整科目中的金额进行摊销,根据债券是一次还本付息、一次还本还是分期付息,将债券利息分别计入应计利息和应收利息当中。对于股票而言,在资产负债表当中账面的价值与日公允的价值实际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这些差异主要反映在资本公积的科目当中。

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在对持有期间利息或股利进行处理时,首先应当确认投资的收益:

借: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于以股票作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来进行会计核算的,资产负债表日都应当将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明确测试出来。

当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的价值的时候,资产负债表日表示如下: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的变动贷:资本公积-- 其他的资本公积当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的价值的时候。资产负债表日表示如下:

借:资本公积-- 其他的资本公积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四、披露区域存在差异

第4篇:金融资产范文

1993年深圳市科技局首次提出科技金融一词,经历20年的实践发展,学术界仍未对科技金融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借用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如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企业融资控制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知识产权融资理论等研究科技企业融资,其中以知识产权融资理论研究占比最大。苑泽明[2]提出法律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健全以及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不完善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障碍。周升平[3]的研究表明,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计量和估值难、登记制度不完善以及变现能力差等问题。张铁力[4]指出知识产权融资存在道德风险、估值风险、资产形态、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问题。对科技金融进行科学定义是发展科技金融理论的关键。赵昌文教授在其撰写的《科技金融》一书中首次对科技金融进行定义: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钱志新教授在《产业金融———医治金融危机的最佳良药》一书中将科技金融定义为,科技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融资过程,包括融资工具、融资制度、融资政策以及融资服务,融资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其它社会团体[6]。为了推动科技金融理论的发展,需要学术界从金融本质与科技企业融资特征出发,对科技金融及相关概念进行更为科学的定义以指导实践。

2技术资产概念及其特点

2.1技术资产概念

我国《民法通则》界定知识产权应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及其它科技成果权。传统企业融资,主要集中于标识类知识产权,如商标权、服务标记权、厂商名称权、地理标志权和域名权等,属于非科学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科技企业融资主要基于由科学技术形成的知识产权,如专利、专用技术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等。除此之外,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其它因素,如与技术相关的称号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科技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特点,引入技术资产概念,即企业拥有并控制、可为企业筹集资金、主要由科学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

2.2技术资产表现形式

技术资产属于无形资产,有别于传统知识产权,外延上与传统的知识产权有重叠交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产权。即技术成果类知识产权(创造性成果权力),如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权以及软件著作权等,是科技企业在融资中运用最多的技术资产,如科技贷款中的专利权质押贷款等。(2)科技产品称号。即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称号,一般要通过政府或专业机构进行认定。为了鼓励与扶持科技创新,政府对享有科技产品称号的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3)科技企业称号。即以高新技术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称号,一般要通过政府或专业机构进行认定。通过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所得税减按15%征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特定合同享受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4)科技人才称号。即掌握某项高新技术的人才称号,一般要通过政府或专业机构认定。获得中组部认定的“”科技人员每人可享受中央财政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资助,有关地方提供配套支持;国家和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资)金给予优先支持;可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任务,其产品符合要求的可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等。

2.3技术资产特点分析

除拥有知识产权的一些特点外,技术资产还具备一些自身特征。(1)专属性。一项技术一般仅限于所属领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其它配套技术。技术资产的价值只有在特定的领域和环境才能体现出来,制约了其市场价值和交易性。(2)依附性。技术资产无法独立存在,无论是技术产权或相关称号都必须依附于人、设备和工具等特定载体,因而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难以评估技术资产的贡献率;另外,某种技术人才、产品和企业称号一定要依附于特定的人、产品和企业,导致交易困难。(3)虚拟性。不同于传统的固定资产,技术资产主要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存在,容易复制,难以确保其唯一性,从而影响其商业价值和交易。(4)垄断性。拥有或撑握一项技术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技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产生技术壁垒,进而带来超额垄断收益。(5)溢出性。如前所述,技术资产的虚拟性导致技术资产容易不断被复制;同时,技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传播,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因而技术资产的价值还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6)时效性。包括两方面,一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旧技术失去其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二是技术资产存在一定保护期,随着保护期临近,其价值在逐步缩水,最终成为社会公共产品。(7)预期性。技术资产在形成过程中,通常预期形成技术壁垒从而获得高额垄断收益,从而在估值过程中容易被高估而造成风险。

3技术资产金融分析

3.1理论基础

传统金融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资金融通,是与货币、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关经济活动的总称,如存款、贷款、担保、保险、信托以及租赁等。信用源于道德范畴,属于社会学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逐渐从道德范畴扩展到经济层面并受到法律保护。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将信用解释为商家或个人货款取得货物的能力以及债权人赋予债务人延期支付或延期偿还的权利。在现代法框架下,信用已逐渐从最初的人格利益转化为财产利益。我国学者吴汉东[7]指出,法律上的信用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偿付能力,即现代信用主要建立在基础资产之上。由此可知,传统金融活动建立在固定资产信用基础上,实现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的融通。随着信用理念在金融活动中的不断深入,建立在固定资产基础上的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出现资产证券化,金融活动开始由货币市场延伸到资本市场。证券是一种拥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索取权的凭证,凡根据一国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发行的证券都具有法律效力。广义的证券包括证据证券、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狭义的证券指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固定资产是有价证券的基础,资产证券化赋予了现代金融新内涵。科技企业融资借用科技金融手段以技术资产替代传统的固定资产,在货币市场进行信用化融资以及在资本市场进行证券化融资。因此,技术资产的信用化和证券化是科技金融的本质。

3.2技术资产信用化分析

技术资产信用化是指科技企业以其拥有的技术资产为信用基础资产进行债权融资,融资途径具体表现为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等。由于受到自身盈利模式限制,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信用化资产在公用性、变现性、保值性以及可估性方面具有较高要求,与技术资产的专属性、依赖性、时效性以及虚拟性等特征相抵触。因此,技术资产在信用化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①评估难。技术资产具有虚拟性、依附性等特征,导致其在价值评估时独立性差,可复制性强,在参数选择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量化结果难以体现其公允性;②变现难。技术资产具有专属性、依附性等特征,在信用化过程中表现为不易变现,交易性差,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质押贷款的积极性不高;③保值性差。由于技术资产具有时效性,科技企业在利用技术资产进行质押时,由于金融机构担心技术资产存在随时贬值的可能性而严重制约技术资产信用化。技术资产在信用化过程中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需要有专业的贷款机构或部门,如科技支行和小贷公司,并实行专门的运营机制,对技术资产实行更为专业的价值评估和风险评估,解决收益与风险不对称问题。如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专门为科技企业量身定做了“小巨人发展计划”、“创融通”、“及时予”、“信保贷”、“助业桥”等系列金融产品,内含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信宝”信用贷款、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49种融资航母产品,全面解决了处于创业、成长、成熟期等各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8];第二,寻求专业的第三方担保或再担保机构,由于技术资产质押风险较大,需要寻求专业的第三方担保机构,通过其专业性分散风险,如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就是一家专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金融机构;第三,实行联合贷款互保或联保机制,即同一技术领域的几家企业共同贷款并且相互之间进行互保或联保,解决科技企业融资规模小,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以及由于技术资产专属性带来的交易问题。

3.3技术资产证券化分析

技术资产证券化指科技企业基于技术资产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如发行股票和债券。证券作为金融工具具有投机性、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等特征,而技术资产的虚拟性、垄断性和预期性特征容易导致证券市场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由于技术资产收益的预期性和垄断性造成证券估值泡沫,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资产的虚拟性造成证券价值低估,最典型的是我国创业板和新三板两种截然相反的走势。我国创业板上市首日平均市盈率达到111倍并一直高位运行。2013年5月15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达42倍,远远高于同期沪市主板11倍、深市主板20倍和中小板31倍。反观新三板,即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转让系统,从2006年试点以来交易清淡,流动性差。截至2013年5月29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有挂牌公司仅212家,总股本58.19亿股,融资金额89966.19万元[9]。新三板升级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目的是通过完善入市制度、交易制度、披露制度以及监管制度等活跃市场,促进科技企业股权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发展股权投资是促进技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措施,也是科技金融促进科技企业融资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创业板、新三板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由于入市制度、交易制度以及监管制度等与技术资产证券化存在偏差,导致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为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制度建设,包括做市商交易制度等活跃新三板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和监管制度等。

4结语

第5篇:金融资产范文

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确定投资成本,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的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不能随意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即长期股权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企业才能将某项金融工具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1.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受以下条件限制

(1)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2)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或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3)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如5%),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注意:这是惩罚性规定)。

2.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一种承诺,表示一种信用与能力,对资产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对信息使用者作决策产生影响;如果改变,则可能意味着违背承诺,必须作出合理的解析才能免除惩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未到期时出售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对出售后余下部分不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此种情况产要包括:

①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②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③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④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作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⑤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根据实际利率计算。

贷款和应收款项泛指一类金融资产,主要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可以划分为这一类。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如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主要差别是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因证券市场的波动引起利润的波动。因而在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由资本公积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第6篇:金融资产范文

金融资本是指以货币及证券资产形态存在的资本,包括以实际经济或信用为基础,以取得收益和增值为目的而进入金融市场交易且最终进入实际产业部门的那部分权证。相比来看,产业资本是指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意指金融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稳定而密切的关系,是实现从金融储蓄功能向资本投资属性转化、实现对产业投资的方式和手段,是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看作社会化大生产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根本是宏观环境下,促进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相互支撑,实现资本、人力的顺利过渡和协同发展。在企业微观层次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是微观主体对于多元化战略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形成或整合其核心竞争力。在宏观层次上,是完成社会资本优化配置的手段和方式。

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意义

一是资本盈利性的必然。资本的逐利性必然要求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在一起。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渗透,形成双方共同利益,工业企业获得金融资本青睐,财务状况大为改善,融资力度增强,市场话语权得到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过剩的资本也青睐于金融机构,寻求更多利润和机会。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大型跨国集团发展经历来看,无不是在通过各种并购重组,金融衍生工具,实现各自的内外部扩张,从而取得更为长足的发展。三是规模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要求。银行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优化企业规模与结构,使存量资产得以重新组合、增量资产得到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各个层面的融合发展,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四是降低交易费用和消除信息不对称因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增强了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提高了经济的货币信用化程度。特别是银行直接入股投资于工商企业从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能够使产融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依赖、相互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控制成本。五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是我国股份制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在实现自身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必然需要大量金融服务,包括金融资本,金融人才、金融创新工具等等,从而稳步实现目标。六是分散金融风险。资本的多元化经营要求两种资本共同获益,共担风险,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或风险的控制。如我国现在实行的债转股就是一种很好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形式。

三、我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方式

基于我国现有情况,尽管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资本市场具备一定基础,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模式的选择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资本市场为依托,逐步进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既要注重战略化,多元化,科学的结合,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逐步推进,创新财务公司业务,发展大型银企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

1.产业资本流向金融资本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不断吸引多种所有制企业加入,如外资和民营企业,从而打破金融壁垒,提高了金融资本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种种渠道参股银行、证券、信托以及期货等金融企业。如中海油、红塔集团、海尔集团投资的金融产业已形成规模。

2.金融资本流向产业资本第一,购买上市公司股票,以参股方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银行可以以企业股东的身份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保证银行所投资本的安全。第二,以控股方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银行可以通过持有工商企业股份的形式,参与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三,并购重组方式。金融资本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渗入工业企业,提高了金融资本的融资效率,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共同享受较大收益。

3.集团财务公司模式集团财务公司是为集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目前主营业务有内部存款、协定存款、内外部结算、委托收款、结算清算方案设计等的非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融通资金,它的优势在于融资活动与产业密切结合。国内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公司,如中国黄金、中煤能源、北方工业等等。

4.建立银企集团以中信集团为代表的银企集团,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产物,通过持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了银行、信托、证券、保险、房地产、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发展,建立了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获得最大收益。

第7篇:金融资产范文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品牌;品牌资产

一、创建金融品牌资产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全面开放金融服务业,越来越多的外国金融资本进入中国金融市场,金融业日益认识到创立金融品牌的重要性。2004年以来举办的“中国金融品牌论坛”和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品牌中国——2005中国金融品牌高峰论坛”上,参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资深人士一致认为,加快品牌建设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创建金融品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金融企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金融品牌资产,对于目前中国的金融改革还有特殊的意义。由于对外资银行经营业务的逐步放开,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由于缺乏经营网点,采取的方法大都是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股国内商业银行。在一系列的参股或者并购过程中,国内银行普遍只注重财务报表上的价值,而忽视了很多以无形资产为代表的财务报表以外的价值,其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金融品牌的价值。纵观这几年世界上的并购狂潮,那些知名的被并购的企业普遍是以高出其净资产数倍的价格被并购。并购者必须为品牌价值付出巨大报酬。而国内商业银行却忽视这一点,拱手将巨大的利益让与他人。

由此可见,创建金融品牌资产,不仅在微观方面能给金融服务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竞争利益,在宏观方面也能进一步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在国际并购中获得巨大利益。因此创建金融品牌资产正如在金融品牌高峰论坛上的专家所言,刻不容缓。

二、创建金融品牌资产的研究现状

由于理论界和金融业近年来才意识到创建金融品牌的重要意义,金融品牌尚处于品牌化阶段,因此目前在创建金融品牌资产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品牌化重要性的认识上。同时研究方法还主要以花旗、汇丰等世界知名银行的案例研究为主,得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

在2005年上海“品牌中国——2005中国金融品牌高峰论坛”上,有专家对金融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是以先进技术支撑品牌创建;第二是以特色业务确立品牌定位;第三是以上乘的质量和服务奠定品牌价值;第四是注意企业视觉形象与员工形象;第五要以有效营销扩大品牌影响。最后专家还建议借助权威性品牌传播渠道——央视,来传播金融品牌。白长虹教授等认为金融品牌建设的整体步骤是:先传播,引导客户进门尝试服务,使顾客获得更好的感受,然后才谈得上对品牌产生进一步的好感。付文平、乔海曙等(2005)认为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品牌意识淡薄,同时缺乏统一的品牌管理部门和队伍,品牌面临着边缘化危险。他们认为必须加强品牌意识,重新认识品牌的战略地位;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依托统一法人品牌优势,塑造强势主流品牌。乔海曙和王军华(2005)在研究中还认为,加强银行品牌经营应该确立品牌核心价值观,实施品牌个性定位并进行品牌特征塑造,加强品牌创新和品牌延伸,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做好品牌危机管理。林谦(2004)在对深圳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操作层面上将品牌策略纳人银行整体战略、建立专业的品牌管理部门、明确并全力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推行产品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协调的品牌体系和全面整合品牌的沟通和营销六大品牌竞争策略。

彭景荣(2003)认为品牌形象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黄伟文(2003)认为目前银行界在业务品牌上具有雷同现象,多而泛滥,因此在金融业务品牌开发上要警惕“泡沫”。赵辉(2003)在研究商业银行品牌时,率先把品牌资产的概念引人金融品牌研究中。他认为金融品牌是指金融业在长期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在金融产品的开发、管理、销售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客户熟悉、与其他同类商品在标志上有显著区别,为客户接受和认同的某一金融产品,以及客户对其所属银行本身形成的偏好、信任感和依赖感的金融企业本身。金融品牌是金融服务个性化的体现,是一个金融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区别于其他金融企业的重要标志。同时赵辉还总结了我国银行实施品牌战略的基本历程:一开始是以银行卡为载体塑造金融品牌,后来又以专项业务为载体塑造金融品牌,再后来则是以打造系列品牌进行银行形象整合包装,最近则以e时代网络化品牌构成整体品牌的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对于如何创建品牌资产却没有提及。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对于金融品牌的塑造谈得最多的也就是通过广告等,而对创建金融品牌资产则基本没有研究。

三、金融品牌资产的模型构建

1.金融品牌资产模型的提出

从根本上讲,现代金融业也属于服务业的范畴,要建立适合金融行业的品牌资产模型,我们既要参考服务品牌资产模型,也要注重金融服务业自身的特殊性,只有综合考虑上面两个因素才能建立合适的金融品牌资产模型。

对于服务品牌资产模型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当属美国服务营销专家LeonardL.Berry教授。

Berry(2000)通过对14家高市场绩效表现的服务型企业的研究,提出了服务品牌资产模型。Berry在模型中把服务品牌资产分为6个核心要素:公司品牌展示、外部品牌沟通、顾客体验、品牌认知、品牌含义和品牌资产。国内学者范秀成(2001)认为服务的核心是顾客体验,顾客体验是服务品牌的驱动力。程鸣(2006)在比较服务品牌与产品品牌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沟通、顾客体验、员工管理、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着服务品牌的成功,是服务品牌价值的驱动因素。笔者通过研究金融行业的特点,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尤其是Keller的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CBBE)和Berry教授的服务品牌资产模型,提出了金融品牌资产模型。

2.金融品牌资产模型构建原理

品牌资产的建立是企业长期品牌经营的结果,金融品牌资产是金融企业长期建立和培育金融品牌的结果。这个过程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金融企业服务营销努力阶段、金融品牌知识建立阶段、金融品牌关系形成阶段和金融品牌产品市场表现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企业服务营销努力阶段。金融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因此有形展示、人员、过程这些服务营销组合中的3P’s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金融服务的无形性,通过外在的有形展示,能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很好的形象。在有形展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企业办公地点和场所以及人员专业形象的展示。现代金融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金融企业的办公地点和场所尤其显得重要,这点是消费者信心建立的基础,同时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支柱。企业的有形展示要给消费者以实力和专业的印象,同时通过强势媒体做广告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王海忠(2005)研究发现,在现阶段,广告对中国人认可公司实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大在强势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是建立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所有服务业一样,顾客体验是服务的核心,金融服务除了优质的服务过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能帮助客户增加收益,规避风险,因此服务结果的质量尤其重要。在这个阶段,公司的有形展示、顾客金融服务体验和企业的外部品牌沟通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作用对最后金融品牌价值的影响是间接的、次要的,不过却是基础的。这三个因素直接影响着下一个阶段的两个因素。

第二阶段:建立金融品牌知识阶段。品牌知识是创建品牌资产的关键,品牌知识包括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两部分。品牌认知反映的是消费者在不同情况下确认该品牌的能力,而品牌形象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感觉,反映为消费者记忆中对该品牌的联想。品牌认知度越高,品牌形象越鲜明,则越容易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品牌关系的形成。因此要创建金融品牌资产,必须提高消费者的金融品牌认知,在消费者记忆中形成强有力的独特的品牌形象。

提高消费者的金融品牌认知可以通过强势媒体广告宣传、顾客口头传播、公关关系等方式。对于品牌联想,金融企业可以从办公地点的选择、人员的专业性表现、公司实力的展示、独特的广告以及顾客的体验等来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

金融行业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其业务往往和客户的收益直接相关,在客户享受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时候,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此金融服务企业在为客户创收的同时,需要积极为客户规避风险。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能成功地为消费者趋利避险可以增强消费者下次决策时候的经验依赖、启发式偏见以及框架效应等,这可以为建立品牌关系、提高品牌满意、增强品牌信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阶段,品牌认知和品牌含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品牌认知是品牌含义的基础,品牌含义能够强化品牌认知的深度。品牌认知和品牌含义都能对品牌关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只不过品牌含义的影响更为直接。

第三阶段:金融品牌关系形成阶段。品牌关系建立的过程会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强烈偏好,增进消费者和品牌的连接。根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把品牌关系分解成为品牌满意、品牌信任再到品牌忠诚。这是一个逻辑递进的过程。品牌满意是指消费者在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愉悦,消费者对金融企业提高的服务过程和结果感到满意。而品牌信任则是指消费者对金融品牌提供的服务的认同和信赖,它是在消费者满意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的结果。与品牌满意不同的是,品牌满意侧重反映的是消费者感性感受,而品牌信任则是消费者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品牌满意和品牌信任是品牌忠诚的基础。消费者只有在享受金融企业提供的满意的服务之后,才能达到在认知性、情感性、意向性和行为性四个方面的忠诚,即就是真正的品牌忠诚。这时候体现的是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共鸣。

第四阶段:金融品牌的市场表现。金融品牌资产主要反映在市场表现上。除了表现在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外,更应该体现在品牌所带来的品牌延伸力以及价格灵活性等方面。行为经济学认为金融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消费者在决策的时候更容易走捷径。经验依赖或者启发式偏见是常见的消费者决策捷径。因此消费者在面对新的金融服务的时候,更容易接受和信赖他所熟悉的金融品牌。同时消费者对风险的规避态度也使得消费者面对灵活的价格的时候,更多的认同自己信赖的金融品牌。合适的价格还有益于增强消费者的满足感,进一步加强金融品牌的忠诚。

四、金融品牌资产模型的运用

正如前面提到,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尚处在品牌化阶段,建立金融品牌主要以广告为主,推销活动在金融产品的销售中还屡见不鲜。按照金融品牌资产模型的思路建立金融品牌,既能够为我国金融行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迎接国际金融挑战作出贡献,同时也能够为各个金融企业塑造长期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帮助。

在运用金融品牌资产模型塑造金融品牌资产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公司有形展示、顾客金融服务体验与公司对外宣传的一致性。当前金融企业,纷纷利用强势媒体大做广告,给顾客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服务。虽然不少公司在有形展示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顾客的服务体验和公司对外宣传的大相径庭,使得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和顾客期望服务质量形成巨大差距,并且在顾客抱怨之后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致于不少顾客对金融企业广告宣传的服务失去信心。金融企业尤其是国内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对外宣传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然而顾客体验到的却是淡漠冗长的服务,这种服务质量上的差距容易导致顾客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后面的品牌联想和品牌关系,进而动摇金融品牌资产的根基。这一点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差距明显,也是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客户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金融企业要提高品牌认知,丰富品牌联想。目前国内金融企业,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很多城市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认知度不高,这就需要通过强势媒体加强广告宣传,提高品牌认知度。此外,通常大型金融企业的领导者往往具有传奇的经历或者较高的知名度,这也能给金融企业带来丰富的金融品牌联想。金融企业要利用好整合营销传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丰富品牌内涵和个性,使金融品牌形象更加饱满,丰富消费者的品牌联想。

金融企业还要经常进行满意度测评,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虽然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我国知名度很高,但是满意度却很低,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是一个重要因素。金融产品服务的消费具有很大的风险,很多金融企业在获得客户购买之后,没有能够很好地和客户进行后续的沟通,化解客户心中的疑虑,自然满意度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售后与客户的沟通,帮助客户解决专业上的难题,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支持,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信任的重要手段。

总之金融企业塑造金融品牌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服务,使客户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同时要加强广告宣传力度,强化品牌认知和丰富品牌联想,最终形成与客户的品牌共鸣。

参考文献:

[1]胡婕.品牌100强Top100Brands[J].中国城市金融,2007,(1):64.

[2]杨正良.“2005中国金融品牌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6):106—112.

[3]付文平,乔海曙.对我国商业银行品牌管理的思考[J].西安金融,2005,(5):17—18.

[4]乔海曙,王军华.品牌经营:银行竞争的战略制高点[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5,(11):27—30.

[5]林谦.金融品牌、差异化营销与银行核心竞争力——对深圳银行业品牌竞争的实证分析及其策略思考[J].金融论坛,2004,(5):30—34.

[6]彭景荣.品牌形象: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8):27—29.

[7]黄伟文.金融业务品牌开发警惕“泡沫”[J].银行家,2003,(12):86—87.

第8篇:金融资产范文

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完善监管手段,更为学者和业界研究金融体系的内部特征提供了契机和动力源泉。面对金融危机,不同学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和所侧重的视角都各不相同,但是金融中介的顺周期性和杠杆化问题却是被广泛提及的重要因素。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与以往金融危机的最大不同是以资产证券化的广泛运用和高杠杆率为重要特点,而不论是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和风险管理造成的影响,还是高杠杆率形成的过程,都与银行顺周期性的产生和加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也正是基于此,试图从金融中介杠杆率的角度去研究金融中介的顺周期性。

二、金融中介杠杆率的顺周期性

一般而言,杠杆率是指资本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关系,但是在不同用途下,杠杆率的测量方式却不尽相同,数据口径也大相径庭。2011年5月中国银监会在《巴塞尔Ⅲ》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银行业现有状况,了《关于中国银行业上市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在这两个文家中规定了“杠杆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有关规定的一级资本与商业银行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率”。

1.初始状态下的杠杆率。金融机构自有资金规模的增加意味着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Var限制将有所放松。然而,金融中介处于对高额回报率的追逐,一定会充分利用资本,达到风险价值约束的最高值。其实施方法便是通过增加负债来扩大资产规模。因为金融中介机构是主动投资者,有能力主动调整资产负债表和杠杆水平,那么在金融中介风险证券的最佳持有量下的杠杆率水平就是金融中介可调整的最优杠杆率水平。

2.繁荣期的杠杆化过程。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提出的国际会计准则(IFRS)框架下,大部分国家都已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财务报表,这使得金融中介的财务报表不断的以市值定价,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会即刻反映出证券价格的波动。而一般假设负债项目是由无风险债券构成的。因此,当证券价格上升时,金融中介机构的净资产自然上升。此时,如果金融市场产生了一个未预期的价格变动,如果金融中介机构尚未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去调整资产负债表规模,那么其杠杆水平下降,即杠杆水平是逆周期的,也就是说对被动投资者而言杠杆率是逆周期的。当金融市场波动已经全面影响到价格时,金融中介会采取积极策略调整其资产负债表从而使杠杆率达到最优,也就是通过增加负债来增加杠杆水平,即金融中介机构会积极的进行再杠杆化,最终使得杠杆水平顺周期。综上所述,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中介机构通过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使得杠杆水平上升;在经济衰退时期,金融中介通过出卖资产实现杠杆水平的下降,即金融中介的杠杆水平是顺经济周期变动的。

三、资产负债表的放大机制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并没有考虑杠杆水平变动时会对风险证券价格长生交互作用。当经济繁荣时,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风险证券持有量增加,那么在金融市场上对风险证券的需求就会增加,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涨,形成资产负债表规模螺旋式的上升;同样在经济衰退时,也会更进一步的导致资产价格的下跌,这种机制就是“资产负债表放大机制”。在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前的20年间,金融创新和杠杆经营的理念大行其道。资产证券化、对冲基金以及结构化的融资方式助长了资产升值,同时也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而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去杠杆化过程中的隐痛也被放大,股票、债权、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最终演变成了不可收拾的全球化经济衰退。四、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展望进行逆周期监管,也就是针对经济波动,建立逆周期的资本调节机制、动态拨备机制以及杠杆率指标监管,旨在削弱顺周期性的放大作用。同时,要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资本要求的动态调整,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资本固话监管方式上。对我国而言,应将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重点放在非正规金融和地方投融资平台等监管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大量的县区级融资平台,这些投资平台多用于建设基础设施,收益率较低且资金链紧张,结构性风险突出。

第9篇:金融资产范文

比如说,由大财政演变为大银行出发点是改变资金的无偿供给,殊不知发展到后期却出现了畸形的单一银行信用问题;八十年代中期,理论界就提出了发展金融市场,并开始了实践尝试但就是呼之不出,市场无响应;而当多数人士转而主张先发展货币市场,后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股票市场却在沪、深两地海啸般地涌了出来;股票市场历经一阵火热,正当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似乎中国面临的诸多改革及发展问题都可借助股票市场来解决之时,却疲态尽显、扩容维艰、问题四起,任凭管理层推出政策鼓动,也激不起投资者的入市热情。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市场也是虽鼓噪不断却未见启动。然而另一方面,储蓄存款规模在屡屡调低利率的背景下竟依然快速扩大。上述局面或许又是有关当局在提出发展资本市场、降低间接融资比重的改革决策时未曾充分估计到的。如此等等,都令人去思考:

其一,中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居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资产?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融资品种?而从根本上讲,社会的金融资产结构最终是决定于居民的财富配置需要还是企业的融资要求?由此而另有所言的是,对于金融资产结构的改革政策及措施,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影响程度与着眼基点。

其二,变更金融结构的政策无疑是着眼于改善金融体系的效率。而对效率的理解,此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层几乎都是从单一金融资产的功能出发,去考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进而希望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虽然近年来风险的分布防范也开始被纳入金融结构政策的关注视野,但是,究竟怎样才算实现了金融体系的配置效率?社会总体的金融资产结构又怎样才算称得上协调、适应、合理?似乎都是模糊不清的。

其三,近十余年来,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突出变化无疑当首推股票市场的发展,目前股市却集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应该讲,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大都可归咎于中国转轨时期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自身制度构建上的缺陷,以及法规制定和实施的不完善。但使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每一个问题的凸现和解决,无一不触及到股票扩容和资金扩容的矛盾?这一矛盾困扰股市已多年,管理层在平衡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上用心良苦,也常常导致具体政策摇摆不定。然而对此矛盾,在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总的政策取向下,人们的习惯思维往往是把它视为中国特有的背景关系,却不是直接看作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如果是一个问题,那么就有必要质疑,中国的股票资产历经数年的快速增加是否已经超越了居民现阶段的实际需求?而我们对股市的地位和作用似乎看得过重?对其发展进程设想得是不是也过份乐观?

二、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与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常的思维范式是去探寻一个理想的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品种,以及各种品种之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相对规模,才更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细一掂量,这一思维范式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似是而非的缺陷。对于不同金融资产结构的各种金融体系,是否能够直接、孤立地加以对比,区分出孰优孰劣、何种先进而何种落后?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可以从经济发达国家中选择出视为成功的金融体系作为构建的参照物,引入新的金融资产品种。需知,从技术角度讲这是极为简单易办的事。再者,怎样才算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无法量化、难以评估的,尤其是事后更难以说清、确知它同金融资产结构的因果关联性。

其实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只是理解金融体系效率内涵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摆在首位的另一方面,是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

金融体系及其所属的金融资产结构作为社会经济制度构架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是一个历史范畴,历经了漫长的渐进演变。翻开各国的金融史,在不同的历史时序阶段,金融结构的变化表现出大多是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或是权力人物的强制政策而振动反复,偶发性的金融事件迭出不已,经济运行也由此受到刺激或扰乱的影响。但就大的事件框架来讲,它总是呈现出与实质经济的发展并行推进的。一个成功的金融结构体系只有适应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质经济状况,以及各国所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才会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其自身也才能在不断的振动和变化中完善和存留下来。

提出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或许在金融理论上可称是一种新的见解,其实这是源出于诺思的思想。诺思在其著述中曾提出了一个深邃且不同凡响的结论性见解,他指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是适应效率而非配置效率”。这里,虽然诺思是针对经济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讲,并没有细到具体涉及金融体系以及金融资产结构,但其分析思维却是独辟蹊径、颇富启迪的。按传统的各种分析经济增长模式,都是主要透过经济变量,从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变化去说明生产率的改变和经济增长与否,其中又往往把技术创新置于决定性的位置。诺思却是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认为富有适应性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分析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中,领会、借鉴、引入诺思的“适应效率”的见解具有两重理论含义:

其一,置于金融资产结构基础上的金融体系对于实质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它既能推动,也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存在着适应或不适应的金融资产结构体系。就这层含义讲,金融适应效率的见解同戈得史密斯的金融是上层建筑的思想既有一脉相承之处,也存在着区别。作为研究金融结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戈氏理论的分析视角,是要说明决定金融结构的是国民财富、国民产值、资本形式、技术条件、储蓄水平等实质经济,对于不同的国家、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及其变化的方式都存在着差异,从金融结构的状况能够判断出一个国家金融的发展程度。这里,戈氏思想虽然很注重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差异,却强调的是金融结构与实质经济之间、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与一致。而我们从诺思思想提出的金融适应效率则一是欲突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二是欲突出金融结构可能是适应的,也可能是不适应的,不适应的金融结构将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性作用。

其二,每一种金融资产——货币、债券、股票等,都具有独自特有的融通资金、配置资源的功能,但却无法按自然科学的思维从技术性的角度直接推导出它对社会经济的作用。纵观金融发展史,可以作为印证的案例比比皆是。银行券的产生能够克服黄金作为货币在数量上的短缺,却屡屡出现人为的发行失控;十九世纪英国工业资本的集聚主要是依靠股份募集方式,而在法国,当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是归之于一种特殊银行——动产抵押货款银行的建立。人们谈论股票的作用往往会将其与英国铁路的早期兴建联系在一起,可当在采矿业中兴起股票热时,却被杰弗里斯称之为“最要不得的现代金融手段之一”,因为在当时的勘探技术条件下盲目采矿的成功概率太低,并且,当约翰·劳将这种现代金融手段带到法国,作为财政部长的他虽尝到了扩大港口的好处,却也因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灭而身败名裂。

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出发分析,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主要适应于实质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需要。构成实质经济的因素很多,生产力的推进、生产方式的变化、新的发明和技术变革、人口变化等,但最根本的、或者说作为基本前提的,是一国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居民收入水平和财富积蓄程度。这么讲,似乎是易于理解的无异议见解,然而我们发现,一旦落实到具体的问题或者政府有关的政策上,却不时表现出含混甚至错误的思维。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金融资产的品种到底是由企业决定还是由居民决定?对此问题,政府的金融资产结构政策着眼的基点往往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的需求。且人们在研究金融问题时通常的思维也是把“金融资产”与“金融工具”两个概念完全等同起来,关注的是社会物质要素的转移和配置,其倾向性同样不言而喻。然而颇令人思索回味的是,莫顿在其影响力极大的《金融学》教科书中,却在开篇定义中将管理个人资源列为研究金融的五条理由之首,并将家庭的金融决策置于企业的金融决策之前。其实,这一问题就表象看,虽然是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在设计、推出不同的金融资产,企业从自身的经营也的确需要考虑权益资本和负债资金的比例,但它最主要的需求筹融资金。如果单从这一需求讲,企业原本更希望的是金融资产形式简单与均一,以此能降低费用和简化程序。而它之所以又表现出热衷于金融品种创新,更多的动机是出于迎合居民的资产选择需要。应该讲,反而是拥有财富的居民才更关注、更需要收益与风险各异的多样化金融资产,这种多样化能够使收入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效用曲线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

中国在近二十多年的经济转轨时期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过程最能印证,也最能用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予以说明。20世纪80年代前的大财政、小银行的资金分配格局,一个重要直接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太低(1978年城市居民储蓄存款每人平均21.90元),要保证一定的社会储蓄率和投资率,不可能建立在居民自愿储蓄的基础上,只有采取国家财政方式强制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当然从根本上这又要归咎于计划经济的制度性原因。80年代初期,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急速膨胀,是由于人们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引致收入大幅增加,储蓄存款成倍增长;此后银行信用逐步扩展到独木撑天的局面,而人们并不理睬发展金融市场的改革措施,没有燃起对股票、债券的热情,仍然唯一选择银行储蓄。原因在于虽然当时多数人口袋里有了剩余的钱,其数量也只能够应了这么一句话:“银行存款是穷人的储蓄”(莫迪利亚尼)。跨入90年代之后,股票市场得以迅猛崛起,神速发展,这当然与股票这一资产的独特诱惑性有关,但作为背景基础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此时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富人阶层、产生了中产阶级。

经济理论的探讨总是带有现实的针对性。分析至此,本文转入重点想突出的观点,那就是,从金融资产结构适应与否的角度看,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的发展不是太慢,而是已经冒进;股票资产的数量不是太少,而是其需求早已超越了现阶段居民的财富程度。对于这种不适应,借用一句警言:“眼前没有大崩溃,只是脚下地面的轻微颤动是一种预兆”(奥弗斯通)。

三、中国特征的股市欣快症与股市政策的冷思考

认为中国股市存在泡沫,此种观点时有见诸于报刊,不过其含义是讲股价高了。而要认为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的发展已处于冒进状态,不仅与眼下股市政策相悖,或许也难以得到多数理论研究人士的认同。因为下面几组数据太直观不过了。

中国股市产生至今只有十多年,而国外成熟股市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不过四万多亿,仅占GDP的0.5,且其中只有三分之一能够流通,而发达国家股票市值占GDP的比值都在1以上;

中国的银行储蓄存款超过7万亿,贷款额近12万亿,而企业每年通过股市筹集资金却只有一两千亿。

然而认真一推敲,上述数据只能够说明中国股市需要发展和发展的前景,却难以否定发展冒进,不能作为说明现阶段中国居民需要更多股票形式金融资产的充分理由。

认为股市发展冒进,可以从两个层面予以分析。

第一个层面是基于中国股市形成的特殊性。

在对中国股市建设进行回顾和评价的时候,没有人会低估这么一个成就:仅仅十余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发达国家两百年的路程。然而这同一事实恰恰也正反映了中国股市形成的特殊性,即它不是社会工业化大生产初期的产物,而是跨越社会生产发展阶段的泊来品。

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考察,股票市场是在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框架下问世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个制度的基础、股票市场存在的前提是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社会化大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它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同步,同时与居民的收入财富增长和储蓄投资方式的变化同步。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的股市历史上,虽然也屡屡发生大幅暴跌和长期低迷,但不可能出现发行上市压力和股市不堪重负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中国,社会化规模经营的大工业企业是通过高度集中的分配制度,采取政府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业已形成覆盖各个领域的庞大国有体系,并在这种以国家独资为资本组成形式的企业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与之对应契合的社会分配机制、福利机制、储蓄和投资运行机制。在这样一个以公有制经济为绝对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背景下建立股份制度,只可能采取改制、转型、变革的方式,不可能再表现为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在建立股票市场的问题上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企业制度的变革同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之间的冲撞和不同步。

一方面,企业的转制从技术程序讲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并且国有独资企业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势必存在着股票发行的要求;另一方面,建立在居民储蓄投资方式基础上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却具有很大程度的渐进性质。因此,中国股票市场从其产生一开始就潜在性的面临着股票供给大于需求的基本矛盾。

第二个层面是基于中国特色的股市欣快症。

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在其产生初期,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投机过度的欣快症。股市欣快症的特征有四:一是全民介入。“从事股票投机的强烈欲望,紧紧地吸引了从自耕农到拥有贵族头衔第一王子的各个阶层”(马克思);二是股价攀升企高,涨升无理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三是很快抛开货币,包括存款和信贷;四是持续期限很短,例如英国的运河热潮3年,铁路狂潮5年。

中国股票市场的初期阶段也同样未能避免投机过度的欣快症,表现出自身的特色和极大的复杂性。

作为欣快症共有的特征,中国股市形成初期,也表现出全民介入股市的高昂投资热情,也曾出现股价被推至离奇的高度。然而股票投资热潮并没有出现失控。这当然与政府强有力的行政调控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在转型时期特定的背景之下,投资者的热情起到了缓解企业转制造成的发行上市压力,同时也给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各自的欣快。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和扭转国有企业困境的期望、转变单一银行信用和分散金融风险的金融改革要求、谋求资金的利益驱动,这些都令政府和企业倾注出与投资者不相上下的热情。在供需双方的合力之下,股票市场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而股市政策也定位于一方面要保护投资者的热情,控制企业上市的节奏,强调稳定;另一方面要适应政府和企业的需要,坚持大力发展。

中国股市欣快症的结果,不是泡沫的破灭,而是发展的冒进。原因是在持续不断的发行、上市压力之下,泡沫难以产生,反而,在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政策导向下,历经十余年的供求抗衡,支撑股市发展的资金已经出现了透支。

判言中国股市发展的冒进,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

其一,股票是风险性极高的奢侈品,不是任何收入阶层的人都可以投资的金融资产品种。凯恩斯的《通论》中曾指出,股市是富人的俱乐部,应该提高华尔街的门槛。巴杰特有句名言,“常识告诉我们,售书的不应从事蛇麻投机,银行家不应倒卖松脂,铁路不应由侍女来筹建,运河不应由享俸的教士来兴修”。中国股市的发展政策应该是不违背常识的负责任政策。在股票充分普及、投资渠道畅通的现今背景下,银行储蓄存款呈现出居高增长,这更多的只能说明在现阶段居民需要的是低风险的金融品种。

其二,股市发展冒进与股市存在泡沫,这二者是意指迥然不同的问题,针对的政策和解决的措施也截然相反。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如果是认为股市出现了泡沫,可供选择的措施是加大发行上市力度,压低股票价格。而判言股市发展冒进,采取的对策应该是减缓发行上市数量,让股市有一段休生养息的时期。近两年股市政策几经反复,终于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严格了增发的条件,而很快我们可能听见另一种质询:有哪一个国家的股市,曾经出现过每月、每周持续不断发行新股?

其三,广开股市的资金来源,应冷静分析资金的性质。在中国可动员的资金的确很充裕,然而适宜进入股市的却不多。经营性资金吸引进来,只具有短炒投机性,不利于股市稳定;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看似数量庞大,却并不属于敢冒风险的资金,可动用的部分实际上有限;银行资金从理论上讲虽然没有理由不允许一般投资者质押融通,但只要股市尚存在双向扩容的尖锐矛盾,就很难避免开闸容易流回难的严重后果。目前最被看好的是基金,可如果说人们对股票资产已不再具有更大的需求,那么对以股票为投资品种的基金,无论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也难以激发出浓厚兴趣。说到底,股票市场的资金来源从根本上讲还是应该与居民对股票资产的需求保持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