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

第1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摘 要:《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其成书目的,如其书名,是为了给封建统治者敲警钟、酬对策,从而达到“通而鉴之”的目的。《通鉴》的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等方面,从取材上看,作者司马光希望从历代王朝的朝政得失和战争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作为治国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通鉴取材 司马光 治国思想

《资治通鉴》一书始修于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最初名曰《通志》。次年,宋神宗即位,取“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遂改名《资治通鉴》。我们要了解《通鉴》一书的中的治国思想,首先就应该了解司马光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的观点。

一、 司马光为人与通鉴选材

司马光作为《资治通鉴》一书的主编,其治史态度、政治态度及其为人,实对《通鉴》一书的内容、取材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有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政治上的保守派,司马光反对维新变法,这一观点在《通鉴》一书中有十分明显的表现;此外,司马光有着极强的正统观念,他十分强调名分,对以下犯上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和愤慨。司马光为人节俭、廉洁、正直,这些个人品德也反映在《通鉴》一书中对奢侈浪费行为的贬斥上;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司马光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并不赞成以武力拓边的行为,对战争的描写多从反面加以记叙,同时对历史上以“武功”闻名的帝王亦颇有微词。

以上的这些观点,决定了司马光在《通鉴》一书中的取材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并通过此书,反映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和理念。

二、《通鉴》中记述的政治事件与治国思想

1、保守政治观点指导下的治国之道

司马光编《通鉴》一书,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的一件重大政治事件,即“始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之所以此事件作为《通鉴》一书的开端,正是他重礼制、名分思想的体现。在此事件之后,他评论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利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纲纪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接着,他详细阐述了礼、分、名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继而发出“君臣之礼即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可见,《通鉴》从一开始,便提出了礼制名分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定下了书中对政治事件记录和评价的基调,即礼制古法不可乱,乱则危害国家,荼毒百姓,必将导致大乱局面。《通鉴》的后文之中,对制度,尤其是礼制的改变多加以非议,如对于先皇驾崩,新皇守丧一制,司马光就认为,天子身为万民之表率,更应当以身作则,因此他对于汉文帝变易古制颇有微词。及曹魏代汉,司马光则引用孙盛评论:“魏王既追汉制,替其大礼,处莫重之哀,而设飨宴之乐,居贻厥之始而堕王化之基,及至受禅。显纳二女,是以知王龄之不遐,卜世之期促也。”与此相对的,对于每次新皇登基按礼制守丧的行为司马光则多加以记录,并给于正面的评价,如晋武帝为其父守丧三年,司马光就给于了极高的评价。通过这些评论,可以看到司马光对于古制、礼法的重视,他甚至认为曹魏国祚短促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魏文帝带头不尊古制礼法。此外,他还反对历史上大多数的变法易制行为,认为这些举动大多是祸乱国家,借以邀功的行为。这一切都是他重古制,强调尊卑之别思想的体现。

2、国以奢败,提倡俭朴的治国思想

司马光俭朴的品格,促成了他在政治上提倡以俭朴治国的思想,这一思想在《通鉴》之中反映出来,就是对于腐朽统治阶级奢糜生活的深刻揭露,以及对其行为的贬斥。如卷八十一记录,西晋时杨绣、石崇、王恺身为贵戚,“三人皆富于财,竞以奢侈为高”其中石崇与王恺的互相斗富,更是令人瞠目。而身为最高统治者的晋武帝对于这种行为不仅不予制止,反而帮助王恺,助其与石崇相斗,以至于奢侈成风。又如记录北魏皇族的腐败生活:高阳王雍,富贵冠一国,……一食直钱数万。……河间王琛,每欲与雍争富,骏马十馀匹,皆以银为槽,窗户之上,玉凤衔铃,金龙吐旆。”等一系列的描写生动而翔实,充分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奢侈糜烂的生活,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司马光对生活节俭的官吏也多有描叙,并对他们的行为给于肯定,如诸葛亮为相治蜀,执法严明而为人俭朴。又如王猛为相,刑法明而又严于己。司马光对于这类严于律己的官吏均给于了较高的评价。

3、反对苛暴,与民以宽的治国理念

司马光在《通鉴》一书总对于暴君,苛政的记述与议论颇多,如对东吴末帝孙皓在位时一些暴政的描写:“吴主居武昌,扬州之民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穷匮。”又记其刑杀大臣,挖眼,锯头无所不用其极,为政之暴,可见一斑。

与苛暴之政相对的,司马光对清平、严明的政治环境十分赞赏,如诸葛亮为相时期的蜀汉,司马光引用陈寿等人的评论对其大加赞扬。这里因该指出的是,虽然司马光承认苛暴之政会导致一个政权的灭亡,但他并不赞同因苛政压迫揭杆而起的农民起义军,《通鉴》一书中对于农民起义一概斥之为“盗”、“贼”,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和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三、《通鉴》中记述的军事事件与治国思想

司马光对于战争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在他的思想中提倡的是“德治”、“礼治”和“仁政”,军事只是辅助手段,是迫不得已时才使用的。而对于以武力拓边的行为,司马光是持否定态度的,这些治国的思想表现在《通鉴》一书中,就是他对历史上以武功闻名君主的评价上,如他在评价汉武帝时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奢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弊,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可见,司马光对于这位被历代史家评价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贬多于褒的,而他对于汉武帝最大的非议就是他的奢侈和不断的对外用兵。

司马光反对战争的理由是因为它会给国家到来沉重的负担,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从而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司马光在《通鉴》书中描写战争场面时,总不忘描写战争之后的萧条场面,如东汉末年军阀之间的混战导致“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赢者相食,两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西晋“八王之乱”致使“兵兴六十余日,死者十万。”即使是战胜一方也同样会因为战争的消耗而陷入长期的困境之中,汉武帝末年的农民起义便是因为长年的战争导致民用匮乏,人民不堪重负而引起的。可见司马光是非常懂得“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个道理,并将其作为一个治国理念的。

由上可见,司马光通过《资治通鉴》一书,表达了他的治国理念,那就是:政治上的保守派,发对激进的改革和变法,提倡以简治国,以德养身;在军事上主张以德、礼服人,反对主动的战争,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司马光的某些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但他提倡俭朴治国,以德治国以及和平主义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而《通鉴》一书,无疑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鸿篇巨著,值得去我们仔细品读和铭记。(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 冯立鳌.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治国理念[J].学术研究,2002(8).

第2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缸是什么?”学生颇有兴趣地问。

    “装水用的。”有问必答,我用手比画着缸的形状。“真像发福的肚子。”学生想象力够丰富的,我称赞了一回。“老师,缸放在什么地方?”哎,现在城里的学生!这问题我没有想过,当了十多年的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机智还是有的。

    “放在私塾———也就是现在的学校的厅或场上。”我想当然地说。

    “那———小孩子怎么会掉进缸里?”现在的学生什么事都想问个究竟。

    “大概是爬上去后,不小心摔下去的……”我有点语塞。

    “小孩子掉下去时,老师在什么地方?”我想改口说司马光当时还没有上学,但课堂情景不容我反悔,只好硬着头皮坚持,我的额头开始冒汗了。

    “司马光的老师没有尽到监护的责任,应该赔偿!水缸放得不是地方,学校也该赔偿!”学生的语气颇像威严的法官。

    “应该赔偿,应该……”看着教室后面听课的教师投来的同情目光,我的舌头打结了。

    “司马光砸坏了缸,是损坏公物,也要赔偿。”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义正词严。听课的教师开始低声议论了,我真想马上刹住跑开的话题。“这个问题留给同学课后……”

    我话音未落,又有一个学生腾地站起。“老师,缸这么高,小孩子怎么刚好掉进去?是不是有人推了一把?”说完,他得意地扫射全班同学几眼。我还得帮千年前的古人缉查“真凶”?听课的老师有点坐不住了。“这个……这个嘛……”我的腿开始打颤了。

    “是司马光干的!推下去,再救出来,想得到老师表扬!”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早熟,用现代社会的人和事来印证古代的人?豆大的汗冒出额头,我来不及擦拭。

    看来孩子思维的野马一放开,就再也收不拢缰绳。“老师,司马光家里是卖缸的,他砸缸是为他家里的产品做广告。”这个孩子的思维够超前的。

    “错了。司马光救同学出了大名,四处演讲,还出了书……”这啥年代的事情?

    “不对。是司马光砸缸,缸主人索赔,赔得他倾家荡产,气得他父亲骂他:你再砸缸,我砸你!”课堂上飘着一丝火药味。

    “错!是司马光救同学出名了,官府推荐他上大学,保送他做官……”

第3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课堂;阅读;体验

一、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在于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与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是否相衔接。预设的教学方案,只有在教学互动中才能对学生的直接经验作出判断。如课堂中的反馈与预设有不一致,教师应对教学作出调整,使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的逻辑得到归纳和引申,引发教学内容的体验和生成。

一位教师教学《船长》时,这样设计:1.模拟“矿工脱险”的游戏情境,学生参与。2.过渡:假如这是艘大海中遇难的客轮,大家又会怎么做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生成了许多新的内容,不仅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而且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展示了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他知识。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当我们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双方共同探讨新知、课程内容持续生成的时候,一节课的具体过程,已经不是课程方案预设所能够把握的,它需要教师循着学生学习的需求、思维的起伏、情感的体验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动态生成学习内容。

如一位教师教学《船长》中“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一节时,学生纷纷举手要说出自己对船长哈尔威的想法:“如果我是上帝,我会使你复活,若问让您活多长时间,我希望是一万年!”;“我好想深情地喊您一声‘爸爸’,您为船上60人所做的一切汇成一句话‘生当成人杰,死亦为鬼雄’,您在我心中堪称‘神’!”……学生满足的神情、积极的展示自我说明了本课教学的丰富性;从课堂中不断出现的“生成因素”,说明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强烈,教师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时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结合“生活实际”与“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是第一学段体验性学习的一个尺度。其实质就是阅读体验性学习必须强调情感体验的“亲历性”、情感体验的“个人性”。

一位教师运用体验性学习方法教学《司马光》一文时,这样设计:

(1)主体性问题: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和同学吗?你在课文中能感觉、体会到一点什么呢?

(2)辅问题:第一,你体会到的内容是从哪些段、哪些词句中感受出来的?第二,司马光没有慌,怎么做?想一想:要是司马光慌了,会怎么样?司马光没有慌,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第三,为什么从“别的孩子都慌了”中,也能体会到司马光具有遇到急事不慌张、动脑筋的好品质呢?第四,司马光的做法是否可取?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你想了解长大以后的司马光吗?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扮演角色和演绎文本故事的手法,让学生感受文本生活,“亲历”文本故事,吻合了学生年龄特征,加上文本故事本身蕴含的情趣性,这种“亲历”的体验性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在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上,变“统一达标”为“分层要求”,变“强化基础”为“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4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马应彪;基督教信仰;社会实践

马应彪,又名马味,出生于1860年,香山沙涌人氏,近代中国首家华资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创办者,被誉为“中国百货商业之父”。1894年6月,马应彪在澳洲雪梨华人长老会洗礼归信耶稣,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马应彪一生中不仅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有所贡献,还有着丰富的基督教社会实践活动。

一、参与教会自立运动

自立教会运动是指一些原属于外国差会系统的地方教会,尤其是华南、华东和京津地区的部分教会实行的完全去除对外国差会组织和经济上的依赖,建立纯粹由中国基督教和牧师组成的自立教会的运动。马应彪曾联同马永灿、郭乐、郭泉、欧亮、欧昭等人一起筹资开办香山长老自理会。1905年,以郭泉、马永灿为代表于石岐西门外花王巷购买土地建造教堂,教堂于1906年落成,附设“广智国民学校”、“培根幼稚园”,并在香港先施、永安两公司设董事会管理,称为“驻港董事会”。1915年,驻香港董事认为香山缺少女子学校,由马应彪、马永灿以“马合德堂”名义购高家基高氏大屋,开办“世光女子高等学校”。1922年,马应彪联同郭泉又以“大光堂”名义于石岐商会投标购得高家基地段筹建新堂。新堂于1928年建成,共花费5万多元银洋,是中山基督教最大的教堂,并将世光、广智两校合并为太平堂附属学校。教会后改为中华基督教会石岐太平路礼拜堂,简称石岐太平堂。[1]

二、提倡信徒孝道

基督教认为孝是众德之首:“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基督教反对中国封建式的祖先崇拜与祭祀制度,因而马应彪为纪念父母选择于1917年在先施公司举办“思亲礼拜”,第二年改在清明节上午举行,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每于清明节亦有“思亲礼拜”之实施。[2]这种缅怀亲人的方式与中国封建的祭祀活动完全不同,是基督教追思会的形式,而马应彪借此宣扬善举,有着更积极的现实意义。马应彪在家乡沙涌建造了公园和幼稚园,在幼稚园前留下的石刻碑文中写道他是“得信福音,托庇树立”,可想见对于身在海外的马应彪来说,基督教给了他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马应彪在家乡还设立了“沙涌在明书塾”,“冠以父名,亦寓纪念之义”。开办沙涌乡幼稚园书馆,“专报吾母劬劳深恩,作永远之纪念”。建造沙涌在明妇儿院,“妇儿院之所由设,所以纪念吾父也……余因思亲日之创始,爰同时发起纪念父母志愿”。这种种善举,均是马应彪以其基督徒身份来怀念双亲的方式,体现了耶稣基督的博爱精神。

三、开办公共事业

(一)筹办教育

作为基督徒的马应彪特别重视教育事业,他曾独立出资建设沙涌妇女学校,提倡男女拥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因为“有妇人然后有儿女,有儿女然后有家族,而人群社会国家,皆由一妇人而来”[3],可见观念之新。不仅如此,马应彪还曾担任中山女子师范、广东女子学校、广州一民学校、培英学校、上海郇光学校和南洋商业高级中学的校董,在香港开办麻油地富民学校和兼任校长。马应彪曾大力捐助广州岭南大学,捐建了岭南学院护养院、岭南学院招待所、岭南大学教员一宿舍、二宿舍,他的夫人霍庆堂女士也出资扩建了岭南大学疗养院,此外,马应彪先生还与知名华侨陈嘉庚、陆佑、蔡昌等捐赠了“十友堂”,对岭南大学的贡献很大,因此,被校方聘为校董。

(二)捐建礼拜堂

香港薄扶林坟场是1882年香港政府批准成立的专门用于安葬华人基督徒的坟场。按照西方基督教传统,坟场必设有礼拜堂以为死者举行安息礼拜。薄扶林坟场礼拜堂即为马应彪为纪念其殇女如飞,殇儿日荣、文德、少强,于1914年捐建,名曰马合念堂。“马合念”出自《圣经》雅各布布出埃及记中“MAHANAIM”一词,义为“天梯”,故而马应彪以此为自己所捐礼拜堂命名,其石碑序文也由香港中华基督教会张祝龄牧师镌刻。[4]1929年10月12日由香港基督教联会举办的教会省墓思亲日即在马合念堂举行。

(三)助力信徒报业

孙中山曾鼓励教会信徒自行办报以支持革命推行民主,教会方面有区凤墀、尹文楷、张祝龄、林护、王国璇、马永灿、马应彪、麦梅生等人率先响应,于民国元年创立《大光报》,倡言民主自由,宣扬教理,可说是香港教会信徒机关报章[5]。《大光报》之名取自于《圣经》,1929年,张文开为《大光报》基督号题字,引《路加福音》二章三十二节“彼将为大光照异邦”,引《马太福音》四章十六节“处暗之民已见大光,居必死地阴翳者有光射之”,可见该报是本着基督精神所办报刊。[6]除《大光报》外,马应彪还曾创办香港《中国日报》以提倡革命宗旨并担任董事,参与创办《香山日报》及《香港少年报》。由此可以看出他积极响应革命,热心文字事业,而非只是一般重利的商人。

(四)其他善举

1906年,广东西江大水,灾情严重,马应彪捐巨资,亲率三条轮船,往返两次,往灾区运送先施公司的救灾物资。1915年,西江再度水灾,公司斥巨资购米粮,派员雇舟往灾区赈济。1923年,潮汕大水,马应彪亲赴灾区视察,后又赴华北救灾,并任筹赈会主席。

马应彪还曾担任广州红十字会主席,广州方便医院、光华医院、广东公医院、中山惠爱医院经理,香港雅丽氏、何妙玲医院财务主任,创办中山岐江医院并任主席。凡此种种,均可看出马应彪热心社会慈善事业。[7]

注释:

[1]《基督教会石岐太平堂》,《中山文史第61辑》,政协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年。

[2]李志刚:《民国以前香港基督教之本色化事业及其影响》,林治平编着:《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第164-201页。

[3]《马应彪先生的亲笔志》,《中山文史第24辑》,政协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年,第55-64页。

[4]谭元亨:《香港商父马应彪》,湛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第5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统一思想,先从“洗脑”入手。

熙宁四年二月,王安石改革科举,免去科举考试中诗赋与明经等科,专以经义、策论选拔进士。诗赋与明经是唐代以来的考试科目,但在王看来,诗赋不过是文学的雕虫小技,明经更是死记硬背,都不如讲求天下正理的经义、策论来得实在。

熙宁八年,王安石颁布新版教科书“三经新义”。这是他主导重新训释的《诗经》、《尚书》、《周礼》三部经典,其中《周官新义》最为重要,是托古改制的变法理论根据。从此,读书人只求背熟“三经新义”,不再诵读原典,也不独立思考。虽然王安石晚年也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弊端,叹息道:“本来想将学究变为秀才,哪知将秀才变成了学究”,但这种钳制思想的科举制,却影响至今。

“换脑子”功效毕竟来得慢,“换人”的功效却立竿见影。

王安石首先相中的变法先锋是吕惠卿。吕是福建人,其思想与王安石惊人一致。王安石向神宗推荐:“能够将先王之道活学活用的,只有他了”。吕惠卿于是被安排到负责变法的条例司委以重任,王安石事无大小,都要与吕惠卿商量,重要的变法文件都由他草拟。时人以王安石为孔子,以吕惠卿为颜回,恰比师徒情深。不久,王安石又推荐吕惠卿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将其安插入御前讲席队伍,防止有人在神宗面前对变法说三道四。

吕惠卿之外,王安石提拔的新干部还有章惇、曾布、韩绛和邓绾等人。有大批“自己人”帮衬,推行新法如鱼得水。每当王安石奏事,韩绛就说:“臣见王安石所说特别恰当可用,陛下应该省察”。如果有人非议新法,曾布就站出来力挺王安石,坚定神宗的意志。二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时人说韩绛是“传法沙门”,吕惠卿是“护法善神”。

朝野上下的投机者看准变法派得势,纷纷上书支持变法,很快得到提拔,以至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选拔不限资格履历,朝堂上挤满了黝黑的新面孔。有伶人做戏嘲之,故意骑毛驴要登上朝堂台阶,遇卫士阻拦,伶人说道:“不是说有脚的都上得吗?”

曾布、邓绾还极力推荐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为崇政殿说书,王安石也乐得顺水推舟,举贤不避亲嘛。后来,有人向王安石献诗谄媚“文章双孔子,术业两周公”。王大喜,“真是知我父子啊!”王公子好为大言,说“不诛异议者则法不行”——只要把宰相韩琦、富弼砍头,新法就能推行。想法虽然偏激,但变法引起的人事地震却可见一斑。

反对变法者,虽然不用掉脑袋,但被贬官之人,名单长得令人咋舌。变法推行的前两年,也就是熙宁二年和三年,被罢免的知名中央大员就二十多位。参知政事赵抃、宰相曾公亮、富弼,监察御史程颢、条例司的苏辙等反对派骨干,均遭罢免。而力主“不与民争利”的司马光,也被下放到西安任永兴军知府。

王安石为扫平障碍不断排除异己,而不少贤士为避王的锋芒,也多求引去,以致当时的“台谏”为之一空。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专司,但职责互补,故多以“台谏”泛称。

据宋人笔记,王安石曾兴冲冲带着一份拟罢免官员清单上殿,宋神宗不答应,说:“哎呀,这些人可除不得。”异日,王安石又重拟一份清单交给神宗,神宗还是不答应。王安石退朝后就称病在家,撒起娇来。

这可难为了宋神宗。

宋朝的祖宗家法是让大臣“异论相揽”,好相互制衡。按神宗的安排,熙宁初年有五人共同为相,分别是富弼、曾公亮、唐介、赵抃和王安石。现在,五位执政大臣老的老、病的病、死的死、免的免,惟独王安石挑起改革重担,他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撂挑子。神宗无奈,只好温言相劝,“自古以来,像卿与朕如此相知的极少。天下事刚有头绪,爱卿怎能说走就走呢”。自此,神宗转而全力支持王安石。

王安石占足面子,推行新法也更加坚定,对于新法的反对者绝不留情。熙宁三年,神宗本想重用司马光,任命他为枢密副使。王安石坚决反对,说:“司马光好是好。只是现在风俗未定,异论纷纷。如果任用司马光,无疑给反对派树立了一面旗帜。”

如果将王安石所代表的新党比作“左派”,司马光所代表的旧党则像是“”,左右两派已经势同水火。尽管当时“左派”得势,对“”施以高压,但“”的反对声却从未消失。

第6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但很快事情败露,妈妈揍我一顿;爸爸要赔钱,又踢我两脚。他们几乎齐声喝问:‘还敢不敢了?’我簌簌地流泪,连连告饶……那个炎热的夏天,令我终生难忘……”这是他读六年级时,我指导的一段。

那么,他的砸玻璃,是新版的司马光砸缸吗?

不错,司马光爱动脑、急中生智、果敢等品质,确能给人不按常规行动和求异思维的启迪。但这是见义勇为,是为了救人。可是,这个孩子呢,虽也生“智”了,却是见利忘义,为了自己——这是模仿司马光砸缸的结果。那么,他从一个好故事中,怎么会得到反面的启示呢?由此,引发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教书育人,也要警惕教育的负效应

所谓教育的负效应,即指学生在接受教育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与教师预定的教育目标相背离的心理现象的反应。如上例,教师在教学时,疏于对教育负效应的有效预设和防范,而小学生模仿力强,“协同教育”又缺失,那么,出现相反的教育结果——负效应,就不足为怪了。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正面的引导足够多,而负面的预设和警惕却很不足;往往不愿节外生枝,怕什么喧宾夺主;往往缺少辩证思维,而一叶障目……于是,讲立志却好高骛远,追求美而忽略节俭,言诚信竟不分好坏人,感受幸福而不知忧患,欣赏机智而用巧诈,尚勇敢而轻于冒险,重表扬而听不得批评,体验成功而慕虚荣,自信却自以为是,守诺而不知变通,讲舍生取义而漠视生命,说宽容而惑于敌我,道友谊却忽视原则……如此,就必然陷入误区,理应结出苦果。

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要防止片面,要防微杜渐。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较丰富的学识而明达事理,能够辩证地开展教育教学,很好地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这样,就能够有效防范教育的负效应。否则,学识浅薄,孤陋寡闻,则捉襟见肘。

二、倡导自主探究,不能淡化教师的“主导”

教师忌讳“讲”,怕横生枝节,缺少必要的教学延伸式的补说,也是导致“砸窗”的原因之一。

而且,人们往往人云亦云,说到“讲”,而闻之色变、噤若寒蝉;谈及自主探究,则津津乐道,众口悠悠。

还有什么教育个性!

事实上,不少学习内容,只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是不够的。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毕竟有限,总靠自己能悟出什么呢?上例就悟出了砸玻璃。这是孩子的错吗?有的问题,在“启而不发”时,只需教师三言两语就可搞定,又何必让孩子憋在那里冥思苦想呢?都是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吗?即使是,也不能一味地、单调地问答。启发、导引、阐释……本无定法,因势利导而已。 转贴于

我们一向认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绝不意味着可以淡化或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避讳和舍弃精到的课堂讲解。肖川就直截了当,他认为:任何课程的教学,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常听到那种连珠炮似的提问,是纯心要把学生弄得不耐烦、弄得焦头烂额吗?世界上的问题太多太多,知识浩如烟海,而吾生也有涯,怎么能都靠亲历或探索呢?真是无此必要,也绝不可能。

“传道、授业、解惑”仍是教师职责所在,既然人类的知识不可能全靠自己直接获取,既然讲解又具时效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地运用这种教学法呢?学生在求通未得、欲言不能——思辨困窘之际,多么需要精彩、智慧而不乏机趣的讲解啊!指点迷津,可以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旁征博引,能够增广见闻;慷慨陈词,又会振聋发聩……这样的跨越,有什么异议呢?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地、及时地介入讲解是必要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当自主探究被简单化、泛化或被学术化时,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被神化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不能淡出,而且还要加强。

三、品德教育要及早开始并强化

出现“砸窗效应”,原因不只在课堂教学本身,还有既往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现在,尤其在农村小学,因教师编制紧张,如品德社会之类的“专科课”多是兼职,又被所谓主课挤占,几乎形同虚设;而课程内容,又缺少可读性的理性内容的呈现,低、中年段尤其如此——往往凸显连篇图片的直观与太多的问题设置……使人不免茫然。主渠道如此,其它更何以堪!

第7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1.“说勤奋”的“说”,与“说话”的“说”意思一样吗?这个“说”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谈、议、论……)从题目看,文章不像《徐悲鸿励志学画》是写人的,也不像《九寨沟》是写景的,它是什么类的文章呢?(说明文)

2.我们第一次学这类文章,通过初读你发现什么特点了?(归纳并相机板书:理例)

【设计意图】解析“说”字,起点“低”,有利于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抓住“说”字,起点“准”,稍加解析就能扣住文题发现文体特点,为进一步依据说文教学打开思维通道。

二、梳理脉络,明白道理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观点,说了什么道理?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样的意思连续说出来,我们却不感觉重复啰唆,你是怎么看的?(作者反复强调“勤奋”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成功者证明了“勤奋”是非常重要的……)

3.我今年勤奋,明年不努力会不会成功?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不行的。(再次指导读第三句,突出“一生勤奋”)

4.三个句子,一个观点、同样的意思。作者把它们放在不同的位置并采取了不一样的表达,于是就发挥了各自独特的作用,这就是表达的魅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就是引领学生去获知作者的观点、要说的道理,并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理解道理、感受表达的效果。

三、领悟表达,学会说理

1.为了说清道理,作者举了谁的例子?(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相似之处在于——(通过勤奋才成功的)他们是怎样勤奋才获得成功的?默读第2~ 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解读“滚瓜烂熟”。(1)“滚瓜烂熟”这个词你怎么理解?(2)司马光“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读书”,“躲”是为了——读书不思考等于零,思考不读书也等于零,勤读善思才能真正地“滚瓜烂熟”。

品读“警枕”。(1)司马光的枕头与咱们的枕头不一样在哪里?司马光枕这样的圆木枕头是为了什么?(2)从一般人为了“睡”和司马光为了“醒”的对比中,你想说什么?(3)司马光用独特的枕头延长了读书写作的时间,所以他亲切地称之为“警枕”。这个普普通通的圆木枕头,成为勤奋的象征。

小结:司马光小时候躲起来勤奋读书,长大以后用枕头警醒自己勤奋读书写作,为了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竟用了19年时间。司马光一生勤奋,终于有所作为。(板书:一生勤奋有所作为)

【设计意图】“勤奋“本是抽象概念,只有在具体文本语境中去感觉、捕捉,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暗藏的情感才会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使学生获得一种立体的感受。

2.体会童第周的“三重境界”。

(1)(出示: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仔细读这段话,你发现童第周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板书:追赶超)

(2)童第周用勤奋实现了自己人生“追、赶、超”三重境界,文中具体是描述哪个字的?(追)

(3)他在成绩很差的情况下是怎样“追”的?(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从这两句话你能读出什么?(勤奋刻苦、起早贪黑、夜以继日、不分昼夜……)

(4)他的勤奋与司马光在哪方面有相似之处?(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5)在落后的情况下“追”,仅仅靠勤奋刻苦是不够的,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所以说童第周的“追”不仅是勤奋刻苦地“追”,还是——(讲究方法地“追”,智慧地“追”,科学地“追”……)“追”,需要勇气的支撑,“追”,需要勤奋刻苦地行动,“追”,更需要科学的方法。

(6)在童第周之前,欧洲生物学界无人能把青蛙卵完整剥离的。此时,童第周已经超越了欧洲生物学界的专家,站在这项技术的制高点了。消息传到国内,如果你就是他当年的同学好友,你会怎么赞赏他?

【设计意图】文本在概述童第周“勤奋“历程时层次结构清晰,先从整体上把握概括出“追、赶、超“三重勤奋境界,然后再围绕这三个方面组织读、品、想、赞等言语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类推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记叙文中写事贵在详细具体。再看看第2自然段是怎样写司马光的?第3自然段写童第周的部分有没有语言、心理、神态之类的描写?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概括写。说明文中写事是为说理服务的,所以贵在简要概述。(板书:简要概述)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记叙文中事例描写的经验,与文本的事例进行对比,旨在领悟说明文中事例描写简明扼要的特点。

4.两位都是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人,只举一个例子去掉一个,行不行呢?(据生回答相机出示: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比较这两句话,你能看出什么?(司马光是古代人,童第周是现代人)这又能说明什么?(古今中外,每个成功者都要靠勤奋)

【设计意图】作者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但是事例与事例之间互补统一是需要老师“教”的。这种“教“绝不能是机械的“灌输”,而应通过学生比对,教师点拨,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发现,达到一种教师开渠引水、学生自流而来的境界。

第8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一、提问的种类

1.判断性提问

如“对不对”“是不是”这类提问对学生思维要求最低,但并不是就不需要,只是提问时一定要避免问题无需思考就可以判断的问题,要是可以让学生思考“对吗?对在哪里?”“错,又错在哪儿?”“不是,那是什么呢?”经过思考斗争才能得出判断。

2.辩论性提问

发动学生围绕问题谈自己的见解,进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得到发展。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时,在学习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勇敢、机智的同时,再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也在现场,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其进行辩论,通过生生交流与辩论,提升认知。

3.叙述性提问

要求学生对有关内容作出相应的叙述,其典型形式“……是什么?”“……是怎样?”这类看似简单的提问,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培养等。如《咏华山》一课,他们登上山顶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让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表达。

二、提问的过程

1.激疑

新课改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解放思维,活跃思维,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如一年级下学期第10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1:“他”是谁呀?

生2:“红圈圈”表示什么?

生3:他的红圈圈为什么得的最多?

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会积极地从文中去找答案,会更有兴趣去读课文,读书有了目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2.辩疑

发动学生围绕问题谈自己的见解,进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得到发展。

如《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教师先设计一问:你认为蘑菇该奖给小白兔还是小黑兔?为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一问题,并要求向对方提出疑问以反驳对方,通过教师、同伴相互设疑,在生生的讨论中实现经验的交流,认识的提升,智慧的共享,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3.解疑

有了疑问,还要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最终获得真知。

(1) 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读书,从书中去找答案。如一年级《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小松鼠找到花生果了吗?花生果在哪儿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去读书,书中小蚯蚓告诉小松鼠说,“花生果没有被人摘走,花生果都在泥土里呢!”一句让我们知道了答案,获得了真知。

(2) 搜集、查找。动手查阅工具书,搜集有用信息,是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学习《悯农》一诗时,诗中一句“四海无闲田”,学生对“无闲田”不理解,这时可以让学生查字典,再引导其看看书上的插图,到处种满了庄稼,也就明白了它的意思。

(3) 交流、合作。交流、合作,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智慧的启迪。《司马光》一课中,在学习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勇敢、机智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也在场,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1:我站在假山上,伸下树枝来搭救。

生2:我学“猴子捞月”,喊小朋友们一起爬上树,倒挂来救他。

(表扬:爱动脑筋,同时提出讨论办法的可行性。)

生3:叫住小朋友们,齐心协力把水缸推倒。

生4:我会游泳,我跳进去救他。

生5:我们都跳下去,让水溢出来。

……

瞧,孩子们多聪明!

第9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及代表作;书法"宋四家和赵孟顺";

通过对宋元时期史学、文学的繁荣发展与其历史背景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宋元文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作品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学生对宋词、散文等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通过文学作品透析历史的能力。通过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及采用编年体体裁编写史书的学习和了解,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裁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通过对五代宋元时期绘画和书法艺术的学习,诱发学生对绘画、书法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对绘画、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宋代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分析和欣赏,使学生理解这种绘画新风兴起的社会条件。指导学生将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艺术家和代表作分类整理为表格,训练归类整理的能力。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教给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在学习"文化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注重从整体上、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和教育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以此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对宋元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杰出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学家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社会、关怀民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以此教育学生做人要德才兼备。通过对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和情趣,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珍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宋元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学生回答)。宋元时期,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的局面。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把我国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推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元时期社会科学的殿堂,去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在中国古代史学界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并称为“二司马”,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的有关知识)。(屏幕显示“司马光像”)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注解,释疑书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比较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在编写体例、内容、记述的历史阶段方面有什么异同?(学生看书、思考回答)。《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的历史,而《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屏幕显示相关文字)。同学们知道编年体和纪传体有什么不同吗?编年体是以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的体裁,能够将史实和时间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了解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前后次序和因果关系。而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集中记载历史人物的活动,便于了解历史人物的全貌。两种体裁各有千秋,是我国古代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鉴于司马光和司马迁都对我国古代史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把他们并称为“二司马”。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4页小字部分,了解《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学习司马光等人严谨的治学态度。)

宋代史学成就巨大,文坛更是百花齐放。宋代文学的最大成就是词。

二、宋词和优秀词人

(简介词的产生情况)。词到了宋代获得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坛上一课璀璨的明珠,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词人和词作。根据词作风格的不同,宋词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

1.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苏轼

(屏幕显示“苏轼像”,简介苏轼生平)。北宋前期,政治局面稳定,统治阶级追求享乐,词人的境界一般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题材,把山川景物、农舍风光以及感旧怀古的情怀写进词中,提高了词的意境。他着力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一扫晚唐五代以来词风的萎靡之风,开创了一派豪放风格。(多媒体演示《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词中描绘的古战场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这首词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辛弃疾发扬豪放派风格

(屏幕显示“辛弃疾像”及其代表作,简介辛弃疾生平)。辛弃疾是南宋的抗金将领,他在作品中经常表达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和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因此,他的词大多写得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屏幕显示《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学生体会词作的雄浑悲壮)

3.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屏幕显示“李清”)。李清宋代优秀词人、词作很多,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收集阅读欣赏。元朝文坛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元曲。

三、元曲和关汉卿

1.元曲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简介我国戏曲的发展概况以及元杂剧的结构和角色分工。指出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曲。)

2.关汉卿和《窦娥冤》

(屏幕显示“关汉卿像”及其代表作《窦娥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6页小字内容,了解关汉卿的生平和《窦娥冤》的基本剧情)

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悲剧《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屏幕显示《窦娥冤》的相关图片和剧照)。关汉卿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借窦娥之口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愤怒地鞭挞封建黑暗势力对百姓的欺压,表达了对备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绘画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技巧成熟。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各具特色,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城市经济繁荣的景象。(屏幕演示《清明上河图》动画)。这幅画全长5米多,共画了各式人物800多个,整幅画把人物、街市、村野、车船等安排得错落有致,勾画得栩栩如生,真实表现了当时东京城的繁荣局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是我国美术上不朽的佳作。

张择端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传世的精品,除了他画技高超,善于观察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议论)。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东京城那样繁荣的景象,张择端能创作出这样真实、精美的作品吗?所以说,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两宋绘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绘画这样的文艺作品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