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司马迁写史记精选(九篇)

第1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设计思路:抓住中心——“发愤”,复习课文;感受“悲愤”,走进人物内心;感悟“发愤”原因,想象“发愤”过程,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与品格;感受“发愤”结果,产生敬仰、赞美之情;补充出自《史记》的成语,畅所欲言,提高认识,增加课堂的“厚度”;复述课文,课外阅读或上网查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了解中华民族恢弘壮丽的历史,激扬民族豪情。

教学目标:1.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以及他是怎样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回忆导入,理解“发愤”

1.复习课文内容。

2.理解课题中“发愤”的意思,以及司马迁发愤干什么。

二、感受“悲愤”,走进人物内心

1.回忆前面学习课文的方法。

读课文——画句子——扣词语——谈体会

2.司马迁到底经受了一场怎样的灾难呢?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并在书的空白处上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3.指名交流:

(多媒体课件出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1)这段话中哪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司马迁所受的灾难?(红色突出显示:飞来横祸)

(2)“飞来横祸”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场怎样的横祸?

(3)这位将军是谁?谁知道这个故事?(生说或师介绍)

4.同学们,联系你们平时看过的书或电影想象一下,司马迁可能受到了怎样的酷刑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对宫刑的解释)

5.所以当时——(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是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生齐读)

(1)师:司马迁悲愤交加,你能体会到什么?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交流体会。

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生交流)

(3)师:司马迁又悲又愤,悲愤交织在一起,这就叫悲愤交加。

(4)生通过朗读感受司马迁的悲和愤。

三、感悟“发愤”原因

1.过渡: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最终他有没有这样告别人世呢?后来司马迁的选择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生齐读)

2.过渡:从开始的悲愤交加,生不如死,到后来强烈的求生欲望,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这部辉煌巨著《史记》的呢?

3.交流: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2)(多媒体课件出示)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3)(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

(4)(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

四、想象“发愤”过程

1.是呀!在挫折面前抑郁而终,做一个弱者,还是百折不挠,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司马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引读:所以——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2.想象说话(多媒体课件出示)。

同学们,让我们看看画中的司马迁(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此时在他的脸上,我们已经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请大家拿起笔,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一组画面,描述一下司马迁还会怎样发愤写《史记》。

3.交流、点评,学生读课文,读出司马迁的坚强,读出对司马迁的深深敬佩之情。

五、感受“发愤”结果

1.不断地研读、整理、走访、查对、书写,就这样……(多媒体课件出示引读最后一小节)

2.这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红色突出显示“13年”“52万”)。什么叫“前无古人”?为什么说“前无古人”?

(生答师板书:辉煌巨著)

六、畅所欲言,提高认识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像)师:司马迁卑微而又高贵的生命在血泪中得到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多媒体课件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师解释其意)

2.师:《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没有《史记》,我们就无法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间3000余年的历史。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略)。

3.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呢?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生练习说话。

4.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司马迁;知道他写了一部辉煌巨著,叫做《史记》。老师相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司马迁的形象一定已在你们心中悄然立起,而且越来越丰满、厚重。《史记》这部书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陌生。

七、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练习复述课文。

2.课外阅读或上网查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为班级历史故事会交流做准备。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黄河的精神

英雄的故事

父亲的影响

第2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第3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我敬佩的人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上的龙门。他小时侯天天的能听到黄河流去的波涛声。司马迁小时侯最喜欢听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听在心中感到十分激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管修史的官司马谈下定决心要编写史书,史书里记载了关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2600年间的历史。从此之后,司马迁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刻苦读书,他大大充实的历史知识。后来长大之后,司马迁还四处游历,交了许多朋友,扩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前,伤心地拉着儿子的手说:“等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承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司马迁牢牢记住父亲的遗愿,他天天夜以继日读历史文献,收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收集的资料。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18年的时间,在他60岁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着“史记”。这是前无古人的着作,几乎耗尽司马迁的毕生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我敬佩司马迁他有这么大的耐心写史记,如果是我根本没有。前古以来没有人跟司马迁比,我非常敬佩司马迁,现代世界上有很多人敬佩他!

第4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摘 要:儒学自产生起就对史学产生重要影响,司马迁处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更加不能避免儒学的影响。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观动因以及当时的客观环境可以看到儒学对他的影响,从而看出司马迁对儒学的尊崇。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创作背景 儒学 影响

每一部著作都会受其创作背景的影响,其中有创作者的主观动因也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史记》作为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历来被称赞的文学作品,当然也承载着作者创作的主观动机,更加离不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公认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的史学观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且对后世史学家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关于司马迁本人究竟是尊道还是崇儒历来都有争论,本文旨在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背景来探讨儒学对其影响,进而说明司马迁是尊崇儒学的。

一、《史记》创作的主观动因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观动因主要是继承父志、作为史家的自觉还有对其自身命运的抗争,这些方面都能看出儒学对他的影响。

(一)继承父志

司马迁写《史记》是继承父命,这是众所周知的。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明确说明其父司马谈临终嘱咐司马迁:“余先周室之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便许下诺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司马谈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由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记》首先是遵父命,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愿,这主要是出于“孝”。《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儒家伦理最讲孝道,所以司马迁不敢有违父命,即使后来遭受身心的摧残依然坚持写完这本著作。如果司马迁因为各种困难而放弃完成《史记》的创作那他就是不孝的,这在他的观念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二)史家的自觉

司马谈认为:“幽历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谈认为自孔子之后“史记放绝”,并不是说春秋至秦汉之间没有历史记载,而是认为这期间的诸家史书没有能像孔子所作的《春秋》那样能上承周公,为治理国家作借鉴。司马谈希望司马迁能做第二个孔子,希望他能作出一部能上承《春秋》的史书,以弥补自孔子获麟以来的历史空缺。司马迁遵其父命写作《史记》,并不是当时作为史官的责任,而是司马迁父子个人对历史对民族的一种自觉。李长之先生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说:“他可称为中国上古第一个觉醒的担负着历史使命,历史课题的人”,这一评价有过誉之处,但足以看出司马迁史家自觉的重要意义。司马迁自身的史料积累,再加上其史家修史的自觉,才有了后世相传的《史记》。

(三)自身命运的抗争

如果说司马迁开始写《史记》是由于其史家的自觉和承其父命,那么在其遭遇宫刑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后,又看尽世态炎凉仍然能够忍辱坚持写完《史记》,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对自身命运的抗争。作为有着远大抱负的史学家,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欲著一部能够流传千古的史书。可是命运不济,偏偏让他遭遇这样的刑罚。在遇难之际无人帮忙,由此看尽了世态炎凉。这时如果不是心怀理想,恐怕司马迁不会隐忍苟活。可以说著《史记》成了司马迁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从他所著的《史记》中可以看出其对许多命途多舛但不向命运屈服的历史人物的称赞。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写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想效仿这些命途多舛仍能够千古留名的人。这里是受儒家“显身扬名”思想的影响。在司马迁身上还显示出一种坚韧不屈的品格。《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正是受儒家这种“大丈夫”思想的影响,司马迁才能在遭受磨难后坚持著作,最终著成流传千古的史书。

二、《史记》创作的客观环境

(一)史官文化的发展

司马迁的先世多为史官,他的学术思想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尤其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负责管理国家图书和收集史料。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给司马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官在上古三代就已经存在,当时的史官掌管天文术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之宗,经春秋战国的不断发展史,官文化渐趋成熟,两汉时期正式确立史官修史制度。汉代史官的规模扩大而且有了专职,这是汉代统治者看到历史延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史学的表现。历史是对历朝历代兴衰荣辱的记录,对先前历史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治理当今的国家。历史本身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对前代历史经验教训的借鉴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论语·为政》篇记载:“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是儒家对历史承继的重视。在《论语·八佾》中记载:“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说历史资料和熟悉掌故的人不多,不能对夏殷两代的历史进行验证,所以孔子作《春秋》以使历史得以延续,能够为后人提供借鉴。司马迁仿效孔子作《春秋》而作《史记》,就是在这种史官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发挥儒家修史以使历史承继的功能。太史公(司马迁)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不敢让历史成为空白,所以承其父命,呕心沥血著作《史记》,从今天看来《史记》也的确发挥了它的作用,成为先秦到两汉这段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二)儒学独尊的文化背景

儒学自产生始就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创作《史记》虽然是史学家的行为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学的影响。汉初刚刚经历过战争百废待兴,为恢复社会秩序,统治者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这种政策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上升才有所改变。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汉初黄老之学影响下的社会,所以在其《论六家要旨》一文中有明显的尊崇黄老的思想。虽然司马谈去世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已经有25年了,但其基本思想早已成型,所以司马谈在思想上主要还是尊道的。司马迁曾经师从董仲舒,而且其生活的时代几乎与儒学独尊同时,所以司马迁的思想上儒学色彩较为明显。这一点从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篇章中有很好的体现:司马迁不仅把孔子列入世家,而且为孔门子弟做传,还有《孟子荀卿列传》《儒林列传》等,一部史记简直就是一部儒学史。司马迁开了专记“儒学”的先例,而且对书中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论大都以儒家思想为依据,可见司马迁对孔子及其儒学的尊崇,梁启超则有“太史公最通经学,最尊孔子”的说法。

虽然说司马迁创作《史记》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大环境下,但是司马迁对儒学的推崇并不是完全遵照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这里的儒术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适应统治需要的思想,具体说来是适应封建大一统社会需要的“公羊学”学说。董仲舒的儒学“天命神权”“天人感应”色彩浓厚,但是司马迁所尊的儒学更加注重人事,更接近先秦时期的儒学。虽然其在《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但总体而言司马迁更强调人事的作用。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将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天给予批判:“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在这里司马迁强调人事对国家兴亡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和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理念是相通的。可见司马迁所尊崇的儒学主要是对先秦时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当然也不能排除董仲舒对其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观动因和客观环境来看,《史记》在很多方面受到儒学的影响。儒学在两汉时期逐渐成为正统,自此儒学就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史学当然也不能免受其影响。从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来看,司马迁虽然受其父尊道思想的影响,但其尊儒的色彩更加浓厚,这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2]郭莎.论司马迁的创作心态[J].鸡西大学学报,2011,(03).

[3]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M].岳麓书社,2009.

[4]许凌云.儒学与中国史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5]贾庆超,郭德芳.论语新读[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6]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第5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史官忍辱负重,历时19年,终于写成一本史书,这本书叫史记,这个人是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位史官,他的祖先也是史官,而秦始皇把史书放火给烧了,对史实的民间传说也说法不一。司马谈就想写一部史书,司马迁帮父亲去各地访察,回来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派去南方安抚当地的一些国家,完成后回来,这是父亲病重,临终前父亲还念念不忘史书的事情,在以后的日子里,司马迁用业余时间写史记,这件事被汉武帝知道了,便让人偷抄了一份,武帝一看,发现司马迁打自己的好处坏处都写,不禁大怒,就借他给李陵说情便把他打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司马迁忍辱负重,艰难的写着史记。历时19年终于完成,从此史书上便没有了对司马迁的记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坦然地接受宫刑。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它能够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还是这种信念使他明白,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只属于自己了,他还属于父亲的遗愿,属于《史记》,虽然他在现实中遭受冷落,但司马迁在史书中有权利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司马迁看不起碌碌无为的人,也看不起受宫刑的人。所以当他遭受宫刑,只为了一个愿望而苟活,那就是完成《史记》,在他自己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皇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理想,看淡名利的心。

第6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史记》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覆盖到了各个学科和领域。《史记》与道家思想的学术关系,历来是《史记》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陈桐生指出,“自从班彪、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以来,《史记》的思想主导倾向究竟是儒家还是道家,就一直成为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新时期以来,对这一论题,仍然有不少学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现将这些研究综述如下。

一、司马迁之爱“奇”

司马迁爱“奇”,对于这一点,历代学者多有论述。汉代扬雄最早提出了“子长多爱,爱奇”的观点;北宋史学家欧阳修认为《史记》“所书皆伟烈奇杰士”,那么关于“奇”的所指,学界颇有争议。刘兴林《司马迁儒道互补说》一文中认为,著录神灵怪异即是爱奇的表现之一。刘振东在《论司马迁之“爱奇”》中认为,前人所谓司马迁的“爱奇”,不外指他喜欢“旁搜异闻”予以著录,在史料的选择上对人物的特异事迹、行为特别感兴趣,在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与评价标准上与一般的历史学家坚持的传统观念有重大差异等。但这都只是说出了一些具体的现象,而没有切中要害地揭出问题的实质。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论及司马迁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他“恨为弄臣,寄心褚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所以,根据鲁迅先生的论断,按我们的理解,说到底,司马迁之“爱奇”,就是对于“奇人”———有特异性的历史人物的推崇与偏爱,至于“旁搜异闻”“多闻广载”等都是围绕着表现和突出有特异性的历史人物这一中心点派生的具体问题。在这些已经是精选出来的历史人物当中,司马迁在用笔行文上,在感情倾向的寄托上,又明显地有所侧重。钱禹辰《<史记>对诸子文艺思想的评论》一文也持此种观点,文中认为司马迁具有“爱奇”的审美倾向,《史记》中那些文学成就较高的传纪,传主大多卓异不凡、个性突出,甚至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路雪莉《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中将“爱奇”作为司马迁的文学风格好尚,把“爱奇”作为一种审美取向来论述,分为四点:第一,司马迁主张文品和人品的高度统一;第二,司马迁最崇尚悲怆文学风格。材料见《河渠书》《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宋微子世家》《伯夷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刺客列传》等;第三,司马迁尚文采灿烂;第四,司马迁崇尚阳刚风格,不喜欢阴柔风格。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司马迁的爱“奇”,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论述的,并不需要一定厘清“奇”的所指,本论文将从刘振东先生之说。

二、对道家文本的接受

第7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传统文学和史学研究中,叙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人物形象刻画、历史事件介绍、中心思想表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对文学和史学研究也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史记》的具体内容,就其中的叙事张力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者研究和分析《史记》这部作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借鉴。

一、叙事与叙事张力概述

叙事是写作的重要手法,作为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叙事方法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下面着重介绍叙事和叙事张力的概念及作用,并结合《史记》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一)叙事

叙事一词早已出现,在文学和史学作品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叙事的含义与现代文学中的含义存在差异,但实质上二者的差别不大。叙事,具体是指某些事件、活动顺着某方向、按照一定的时间流程而发展或延续。从时间上看,某一事物在某个时间点上发生相应变化。从空间上看,同样的位置只能放置一个物体。因此,事情发展具有先后次序。就文学作品来看,叙事指的是用语言文字来讲述故事。在作品中,通过司马迁的加工和写作,对人物、事件等内容进行排序,以方便读者理解和学习。

(二)叙事张力

张力最早出现在物理学领域,之后,一些作家将这个词语引入文学批评领域。在文学作品研究和分析中,我们常说的诗的意义,实质上是指它的张力,也就是在诗中能够发现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学者认为,存在对立,或者相互联系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最开始张力这一词语被应用到诗歌评判和评价领域,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张力被用于其他文学作品批评中。事实上,我们常说文学作品的叙事张力,具体是指文本激发读者审美感受量指向最大化。作为文学史上的巨著,《史记》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在叙事张力方面,主要表现为“序事”与“凑理”的张力,结构之道与结构之技的张力。并且这种张力产生良好的效果,提升了作品审美性和文学价值,对提高作品的美感和吸引力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地方。

二、《史记》的叙事张力

司马迁写作技艺高超,《史记》在行文结构、全文线索、人物形象刻画、历史事件叙述等方面都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它的叙事张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序事”与“凑理”的巧妙应用

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过程中,对人物形象刻画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不仅仅体现在叙事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叙事技艺高超,在叙事过程中善于把握事物内外之间的联系,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特征,方便读者理解和接受,对提高作品欣赏水平也具有积极作用。整个写作过程中,司马迁善于将“序事”与“凑理”巧妙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张力之美,从而方便读者理解和接受,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善于“序事”是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项羽本纪》,司马迁既尊重客观事实,将项羽的生平事迹巧妙记录下来,对项羽生平参加过的战争,最终结局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对项羽本人进行了评价。此外,司马迁还借用有关“王道”“人事”的思想,让作品有人物、有情节、有思想。并且文章有条有理,采用的表现形式独特,反映了司马迁对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将“序事”与“凑理”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有的张力之美。

(二)全文内容线索清晰

在“序事”方面,《史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全文的内容线索清晰,方便读者理解和接受,对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积极作用。《史记》中有以较大事件为线索的,如《大宛列传》以大宛的发现为线索,通过张骞的叙述,将西域各国的基本情况形象表达出来。在写作过程中,用“大宛之迹,见自张骞”总领全文,全文“序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叙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内容,以发现和沟通西域各国的先后顺序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相关内容;另一部分为汉武帝为得到大宛马而征伐大宛,以李广进军始末为中心线索,利用清晰的线索叙述了李广征伐大宛的故事。此外,在《史记》中,司马迁为确保内容和线索清晰,还有以梦为线索的内容。如《赵世家》,在写作过程中,司马迁采用的是以梦为线索的方法,文中通过对梦境的叙述,结合现实基本情况,为读者创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人拍案叫绝。总之,在《史记》的写作过程中,司马迁注重确保全文内容和线索清晰,利用明晰的线索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读者把握行文脉络,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还能更好地彰显行文的叙事张力,将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巧妙搬上舞台,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内容,深化对行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三)叙事给人强有力的感染

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序事”和“凑理”巧妙结合起来,不仅能反映既定的历史事实,有利于读者把握历史事件脉络,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更为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在文章末尾,司马迁都加以评论,以“太史公曰”总结,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种评论有些是在叙事过程中自然加进去的,是司马迁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的是额外加进去的,有的甚至是司马迁按照某种思想、某个观点,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加工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利于读者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深化对文章的认识。

(四)全文结构匠心独运

作为一部伟大的巨著,《史记》在行文结构上独具特色。司马迁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对全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有利于读者阅读,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结构之道”和“结构之技”。从整体上看,每篇都有每篇的结构,主要表现为全文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巧妙结合起来,构成《史记》这部伟大作品的基本框架体系,体现的是全文结构的匠心独运。

(五)行文结构之间产生张力

《史记》的五种体例相互联系,相互照应,并且互为补充,统一于作品中,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本纪是全书的纲领,表、书、世家、列传从不同角度阐述,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现不同历史事件,增加行文层次感。这种“结构之道”和“结构之技”的巧妙应用,在行文结构之间产生张力。

三、结语

第8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关键词:写作年代;写作目的;生死观;荣辱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21-01

一、《报任安书》写作时代之考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众多文献资料和史实资料,发现司马迁在写完《报任安书》之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神秘地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在《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方面,也是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研究成果。不过就众多的研究者来说,《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主要有两家之说:一是“太始四年”说;一是“征和二年”说。两家争鸣是从清代才开始的。清代以前对这个问题并未进行过精确细致的探讨,只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录用这封信的全文之前说过几句话,即“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班固并投有明确说明《报任安书》写于某年某月。班固以后至明代,再没有人进行认真的研究。

虽然至今为止,对于《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和司马迁卒年的研究仍然没有最确切的定论,众多学者仍在为这一问题展开积极的辩论,但是,就笔者看来,对于司马迁来说,“史命”等于生命。“史命”完成,自己的“成一家之言”“传之后世”的理想就得到了充分实现,他的生命也实现了真正的价值。“所以,《史记》画上了句号,司马迁的生命也画上了句号。”司马迁卒年和《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并不是我们所需要明确确定的最重要的内容,司马迁模糊的生卒年和众说纷纭的《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不能够掩盖《报任安书》的作用和司马迁对史学的贡献。

二、《报任安书》究竟为何而写

在对《报任安书》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是针对司马迁的写作背景进行司马迁写作时的矛盾心理状态和真实的写作目的分析,即《报任安书》的真正作用。有学者认为:“对这封书信体散文的主旨,历来也一直认为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但如果把这封书信放到汉武帝和司马迁当时的根本对立冲突背景下去了解,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这封信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了,它其实不是写给任安看的,而是写给汉武帝看的;它其实是司马迁向汉武帝发出的一封宣战书或挑战书。”他们认为《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对汉武帝的宣言书,是表达自己心中悲愤之情的表白书,是借以向世界和世人表明自己志向的书信。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报任安书》的写作是建立在史官文化背景下,“史官文化对司马迁人生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出身于史官世家,自己后来亦做了史官的司马迁,既受父命、也因史官职责的要求,要自觉地承担起写史著书、延续史官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其次,司马迁也从父辈那里秉承了史官文化从历史的存在中寻找生命的超越性和人生的终极意义的价值传统。司马谈临终前亦曾遗命司马迁一定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他自己在《报任安书》中也说:‘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给任安写信的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完成《史记》,是为了阐明《史记》是自己的历史使命,也是他人生的最高价值、终极追求。

三、《报任安书》的生死观研究

司马迁的生死观,不仅仅是他个人对生死荣辱的咏怀和感念。他的生死观有一种催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所蕴含的心理因素,远远超过了时空的阀限,而成为一种更为博大悠远的人类情感,给后世以极其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说:“《报任安书》不仅会使某时某地的读者伤怀泣下,而且还会超越时空和国界,使历代和国外的读者每读此文也会一掬‘千古共伤’之泪。《报任安书》有如莎士比亚笔下的伟大悲剧,给一切文学爱好者以极大的审美价值。每个读者都能够在《报任安书》中找到自己心灵家园的故土,每一种微妙难言的情感和激荡心潮的亢奋,都能在作品展示的艺术世界里得到回响。尤其是他在文中对生死观的沉痛阐述,不能不使后人感悟到人生的使命和意义,激扬起每个想对人类有所作为的人的生命巨浪。”可以说,生死观是人的精神生活之鼎的一足,是一个人到达理想境界的桥梁。司马迁的生死观,成为后人创造人生价值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如泉水之于沙漠,呼吸之于生命,滋润着无数来人的心田。

四、综述小结

第9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

坚持真理,舍生取义

司马迁把生命的价值看得十分重,曾在《报任安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在司马迁眼中,仁人志士苟活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绝非如常人般贪生怕死,死也要死得其所,因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内心中的坚守与现实生活中的践行是合一的。在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大臣们纷纷诋毁,落井下石,无非是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心思,司马迁则公正地指出了事实,《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列传》记载: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面对强权以及帝王的癖好,司马迁也是充分考虑到后果的,但他选择的是坚持正义,最终受了残忍的宫刑,然而,历史洗刷了他所蒙受的冤屈和耻辱。这种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也许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具备的光辉气节。与司马迁一样,坚持正义、追求人生的价值应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从这个意义讲,司马迁勇敢地把他所知道的事实表达出来,指出存在的不公,如果是在当代,我们真的可以称他是一个合格的记者。

理想坚定,执着追求

热爱新闻事业,忠于新闻事业,甚至献身于这项事业,是每个新闻记者的崇高理想。支撑新闻记者前行的正是内心中坚定的信念。发愤著书,将事实客观地呈现给世人,这同样是司马迁的执着追求。司马迁从少年时起便在父亲的熏陶下苦读,并周游四海名山大川,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迁生龙门,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游历的生活拓展了司马迁的视野,培养了他的文学气质。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可见扎实的知识积淀是司马迁实现理想的基石。在遭受宫刑后,司马迁表明了其内心的痛苦和生存下来的原因。《汉书》卷六二《司马迁列传》记载:“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圉之中,谁可告诉者!”“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但司马迁前进的步伐并未受到阻止,相反,更坚定了他的信念,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遭遇逆境挫折,之后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一名记者成长的路上,苦难和艰辛是砥砺意志、磨炼身心的法宝。坚定理想,执着追求,不断充实自我,是成为优秀记者的必由之路,今人岂能不若古人哉!

广取博采,尚真实录

司马迁的太史令是承祖业,其父司马谈在辞世前曾叮嘱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可见,《史记》的创作是司马谈的遗愿,同时,也告诫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责任感,也可谓职业操守。司马迁在创作过程中是以父亲的遗言为准则的。据司马迁的自述,创作《史记》,大有续《春秋》之意。《史记·太史公自序》以较大篇幅阐述《春秋》之创作要领。其中,暗含司马迁将秉承孔子创作《春秋》时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中的“春秋笔法”,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述必须强调真实,于是,司马迁周游各地,亲身考察,这与记者现在所做的实地访谈何等相似?《屈原列传》写得真挚而感人肺腑,因为是在司马迁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司马迁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曾吟诵屈诗而痛哭流涕。《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有:“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为作《淮阴侯列传》,司马迁也曾在韩信的故乡淮阴,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有:“吾如淮阴,淮阴人为舍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司马迁所做的如一位新闻记者的工作,终成一部客观真实的作品。真实来自于实地的采风,来源于一丝不苟的心态,这也正是新闻记者在报道时所不能违背的尚真实录的精神。

倘使司马迁生活在当代,他会成为一位出色的新闻记者。司马迁等诸多史学家身上所潜藏的新闻记者的特质,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在新闻学领域,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瑰宝需要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②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 195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