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精选(九篇)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

第1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等语文 教学措施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质其实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至今,它作为一种有显著成效的新潮教学模式而被很多职业教育专家认可。行动导向教学法包含了很多教学技术,例如角色扮演、项目教学、头脑风暴法,等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作为导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有目的性地开展学习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今后的职业活动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二、中职中技语文教学现状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语文教学成效方面仍旧不尽如人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上学到的仅仅只是皮毛,而且只有少部分同学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大部分同学在学习语文时仍旧比较被动,他们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和学生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职中技语文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分析

1.陈旧的教学模式

我国自教育改革后一直推行新理念、新教学法,可是在中职中技院校里还是有很多教育理念落后的教师。这些教师虽然响应了国家教育部、人社部的号召,但并没有真正进行实质性的教学转变,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再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再者,由于就读于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们成绩较为不理想,因此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语文本身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强调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和感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枯燥的教学方法,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强塞给学生,学生便会学得味同嚼蜡,无法提起语文学习情趣。

2.语文教学重点过于应试化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大纲不同于普通高中,它除了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职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部分教师始终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要的讲课方法,只关注学生所学知识点是否系统、是否严密,考试能否写出严谨的答案,而忽略了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关技能。

(二)中职中技学生所存在的学习问题分析

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中职中技学生还是缺乏主动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他们通常是因为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才学习语文,而且中职学生对课外知识了解甚少。据网上的数据统计调查结果显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内心过于浮躁,并不太喜欢阅读课外作品,他们的阅读量很少且知识面很窄,缺失必要的文学素养,然而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多阅读,在优秀的文章里找到感悟,提高语言能力、写作水平,等等。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上的应用对策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同于往常的教学方法。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再以教师单向主导向学生授课,而是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下面将分别举例,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如何将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课上。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分析教学内容,充分体会教学人物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比如在中职语文课堂上,会有很多故事情节性比较强的小说需要学生学习,角色扮演一直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例如重新编排剧本,分角色朗读,在课堂上演出,等等。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进行人际交往,提高社会能力。例如,在学习《项链》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课文里人物的角色:玛蒂尔德、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裁夫人和珠宝店的老板,让同学们进行课上表演。通过这个短剧表演,无论是出演的同学们还是观看的同学们都会对文章人物的性格变化一目了然,学生能够很直观地感受文章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即玛蒂尔德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导致自身虚荣心过于膨胀,害人害己。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章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学习项目,因此项目教学法也被称为模块教学法。这个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教学活动的核心为让学生通过一个完成一个项目实现技能与理论的整合,提高整体素养。例如在学习《祝福》时,教师应给学生确定任务书,即让学生明了各自的学习任务。首先,先给学生们分好小组,并分组安排任务,通过资源渠道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并完成任务。以某一组的任务为例,该组主要是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当第四组确定分工之后,学生们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同学会在文章寻找相关词句,有的记录,最后修改并汇总了祥林嫂遭受残酷压迫的惨痛经历。为了交出最佳优化方案,学生们为了不因为自己拖小组后退而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教师通过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仅培养他们阅读文章的能力,还锻炼他们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方面的社会能力。

(三)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主要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个话题,并给一定的时间如十分钟,然后由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在别人发言时应保持安静。在短短时间里学生的头脑里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以学习“写作”为例:当教师要求学生开展“建议书”的实用写作时,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1.将学生均衡地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进行分工,并做好讨论的记录准备。

2.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讨论话题”,然后画一个圆圈。当讨论好的小组可以上台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比如本组想到的某一个人、某一首歌词、某一幅画甚至是由“这个话题”引出的小故事,等等。

3.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内容找出有关联的地方,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重新调整思维,并依循教师给出的格式要求进行写作。

采用头脑风暴法,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尽可能不要太长,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来的思维才是最具有活力的。

(四)课文引导教学法

课文引导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但这些问题是用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较为适用于自读课文学习。例如在学习《登高》时,教师可以安排同学们独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阅读课文,找出生词并予以解释。

2.根据手头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反复朗读诗歌并思考几个问题:首联颔联与颈联尾联的描述重点分别是什么?首联和颔联分别有哪些意象,营造的画面如何,表达的情绪情感如何?诗人所悲为何?仅仅只是悲秋吗?

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完成这些任务,就会明确自己阅读文章的意义和应该如何进行阅读和理解。

(五)模拟教学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使用的模拟教学法是模拟情境进行教学,即针对一个课题,安排学生模拟关于那个课题的任何小品、短剧等,让学生学会在该情境中如何运用语言技巧,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例如,在学习《守财奴》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环节,让学生们针对“抢夺梳妆匣”这一段进行情景模拟,并让同学们在表演者的表演中思考两个问题:葛朗台老头的动作细节透露出了他的哪些内心独白?葛朗台太太晕死过去后,葛朗台会作何反应?学生们会针对这两个问题认真阅读文章之后观看表演,从而给出一个有学生们自己的想法的结果。

四、结语

自21世纪开始,我国便开始大力推行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成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重点。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仍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听课做练习,极大地忽略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习效率低,磨灭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好感,而且导致学生创新精神、语文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不到位。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以外,教师也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和模式,让课堂变得活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率。

参考文献:

[1]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77.

第2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为了行动而学习并通过行动进行学习;而教师则是引导、组织学生去主动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真正的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手脑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法侧重对相关案例的学习,注重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自主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包含:利用图片进行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卡片进行简单的展示、活动演讲、课堂提问、问题启发、分组合作学习法、实际案例分析法、情境导入法、多媒体辅助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情境法、项目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主要是指导、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各种行为能力都能得到很好地提升。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程中教学的意义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课程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并且涉及的范围也较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其课程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找出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课程的学习。同时热加工工艺的实践性特别强,仅仅通过课堂上知识的讲解,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工艺的具体做法,因此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学生在很长阶段的学习中,很少甚至没有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别说工程实践了。他们虽然在课堂上学习相关技术的理论知识,但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很多技术是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才能理解的。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践

3.1营造适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背景

教师应当根据当前的教学设施和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如做实验、观看录像、参加实践活动等,更好的实现行动导向教学。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如在金工实习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锤子,并给出小锤子的力学性能指标,学生需要根据这些性能指标,制定小锤子的加工工艺路线,设计热处理方案,然后进行动手操作处理,同时检验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规定,并填写实验报告。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懂得应该根据物体的使用条件来确定其使用性能,通过合理选材,确定最佳工艺,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3.2编排的课程内容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秉承以“运用导向,提高能力”、“基础与实用相结合”、“理论与技能融会贯通”三个原则,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核心,转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将教材合理分为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材料选用三大部分,运用问题引导、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和做的融会贯通。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两部分多为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及较为复杂的工艺参数,学生往往也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将该部分的课堂安排在金工实习之后,这样通过金工实习学生对一些工程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相关的热工艺方法有了简单的了解,可以促使他们更好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教师给出焊接件的零件,要求学生分析它的工作条件,并合理选择材料及生产方法,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及制造工艺流程,进而了解设计产品的一般过程及实际生产的步骤。

3.3建立多样化的立体教材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但是当前的教材并不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法。因此,教师应当对当前教材进行改进,首先教材内容要贴合生产实践,并强调以生产应用性内容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其次应当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改进理论知识,并在教材编写足够的实践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部分;最后教材应当实用、简单、直观、多样化,还应当多编排一些简洁直观的插图、简单易懂易操作的实验、具体的实例、案例,形成利于学生学习需要的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3.4转换教师的角色

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因此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教学习惯,积极参与专业的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现场教学能力。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多种样式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积极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根据学生反馈的知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运动先进的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初始,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有效的方式,如提问、巧设悬念等,合理引入课题。如在结构钢的讲解中,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钢属于结构钢吗?结构钢都有哪些?生活中哪些属于结构钢?随后教师用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和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实际,利于学生的学习。

3.5改变学生的学习意识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有效跟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门课堂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举一些学生身边比较常见的与工程材料有关的实例,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工程材料知识,同时将工程材料及其热加工工艺和工程材料应用的实例结合起来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巧设一些模拟项目,让学生自主去完成,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项目的执行中,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4.结语

第3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发展性特点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掌握其原理并加以运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文在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法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重点阐述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在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应用,并提出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20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劳耐尔(raune)教授和他所领导的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对德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行动导向是一种以职业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动能力与全面素质。行动导向是以行动为导向,这里的行动本质上是工作,即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任务)来学习。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实现“心、脑、手”的统一。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的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方法,而是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延伸和应用。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规律并有效运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基于《消费心理学》这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三种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它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首先引用相关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最后把案例中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梳理;另一种是先讲理论知识,接着引出与之对应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最后对案例总结点评。第一种笔者认为通过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不会受先入为主的理论知识的束缚,但要求教师问题设计合理,引导能力强。第二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分析案例时发散思维容易受到束缚。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时,我先让学生看了“家乐福的选址”案例,提出问题“家乐福商场选址有哪些要求?”学生们纷纷说出了一些要求,然后让学生讨论“家乐福这些选址的要求体现的了消费者什么消费心理?除了这些要求,商场的选址还应注意些什么吗?”通过引导、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的理论知识。最后再展示“万客隆选址策略”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选址的优缺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在此情景下的不同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写一份结论分析。

例如在讲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挑选四人参加表演,第一组四人扮演服装商店的店员,第二组扮演四个大学生,第三组扮演四个农民工,第四组扮演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每组没有参演的学生负责评价自己组员和别组组员的表现。通过店主和不同的顾客之间议价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三)头脑风暴法。

采用“大脑风暴”教学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学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开展讨论或提出批评,最后所有意见均放在一起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提出“遗憾消费形成的原因?怎样有效防止遗憾消费?”这个问题时,一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一边做记录,学生发表完意见,大家一起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1、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刚开始时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达;还有可能是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不适应。这时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

2.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咨询者或主持人,以达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或做法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时,往往对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的暗示、指导,甚至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强调,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违背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初衷。

3、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前期策划与过程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还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持续时间长,这对教师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要求更高;另外如何使学生在比较自主的状态下保持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有更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1 9.

[2]薄跃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天津大学,201 0.37.

[3]尹金金.浅析行动导向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当代职业教育,2 011,34.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1.

第4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研究 应用前景

1“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概述

近十年来,我国著名外语教学与研究专家文秋芳教授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2015年,文教授在“输出驱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该理论体系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POA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其中,教学理念主要指“三个学说”即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三个假设;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文教授强调指出,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需要教师“适当地发挥中介作用”。POA理论体系具有几个方面的亮点值得业内同仁的借鉴:一是“产出导向法”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二是“产出”(production)和“输出”(output)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仅强调产出的过程(producing)还强调产出的结果(product),包括说、写、口译和笔译,而后者仅指说和写;三是POA首次提出“学习中心说”,强调“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挑战的是目前国内外流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2“产出导向法”研究概述

POA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三个学说”、“三个假设”和“三个阶段”,分别说明了中高级外语学习者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支撑和实现方式。具体地说,前者是后两者的指导思想,中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后者则是前两者的实现方式。一年多以来,国内关于POA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罗文(2016)研究POA教学理念下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指出POA教学理念和体验式教学理念具有“共性”,通过将体验式教学和产出导向法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顾琪璋(2016)研究POA与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效率的提升,指出POA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课堂效率。目前,POA理论体系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张文娟2015,欧阳娟2016,扈玉婷2016,李军2016),在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涉及到教学流程、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可行性分析等,分别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写作教学和基础教学。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蒋芳等(2016)将POA理论体系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并提出相关的原则和路径;笔者认为,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3“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前景

POA理论体系的目标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有效学习的发生。虽然POA针对的是中高级外语学习者,但是此法中的理论体系并不排除其他外语学习者和广大中初级外语教学工作者。首先,各层次外语教学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外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宏观来讲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微观上讲是教会学生用外语做事。根据POA理论体系中的“学用一体说”,无论学生外语水平高还是低,都应该能用所学外语做事,其差别仅在于做事的复杂程度;其次,无论哪一层次的外语教学都强调课堂教学效果。文教授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且讲究效率的教育形式。”POA理论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充分论证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学习的本质区别。因此,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应该成为各层次外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第三,各层次外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流程都是为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服务的。POA理论体系中的外语课堂教学流程充分论证了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方式,也阐明了教师作为“中介”的具体作用。POA理论体系强调,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广大外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层级水平、教学目标以及期望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49.

[2] 罗文.“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高教学刊,2016(11):103.

[3] 顾琪璋.“产出导向法”与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效率提升研究[J].教育评论,2016(6):139.

[4] 张文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课堂教学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5(11):10.

[5] 欧阳娟.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70.

第5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行为导向法 语文 阅读鉴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59-02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境,把教与学过程视为一种社会交往情景,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一句话: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由于行为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1 在阅读鉴赏课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实现有效教学的实践

很多同行早已对行为导向法在提高语文中职教育教学效率上做出很多尝试,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是业界对行为导向法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应用类的语文教学上,例如说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等。为了配合行为导向法的教学开展,课型也以活动课为主。这很大限度地限制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但是,浏览中职学校采用的主流语文教程可知,课文仍以对各种文体的阅读鉴赏为主。且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人文素养,也是以阅读鉴赏课文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行为导向法的局限运用也一定程度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让部分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行为导向法中部分教学法经过合理调整后,同样能在平常的阅读鉴赏课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1.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悲剧”这个概念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如果想要他们自主体味作者揭露的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之“悲”很有难度。在《幽径悲剧》课文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美被毁灭”的“悲”,笔者在课前预习中布置了一项“评选年度十大悲剧”的作业,让每一个同学都回去搜索,并选择自己认为最悲惨的事件。在课文讲解前进行事件分析,选出大家公认的“十大悲剧”,让学生了解到心理中“悲”的来源,激发学生维护真、善、美的决心,为下文教学氛围设下铺垫。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在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无形中提高了对问题的洞察力。

1.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学生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的教学法。在实施“头脑风暴”法时,教师不作任何有关缺点的评价;欢迎各种离奇的假想;追求设想的数量;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所以在散文和诗歌学习上运用“大脑风暴”法,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他们读写兴趣和水平。而运用此法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发“风暴”并让“风暴”越吹越大,然后让受到“风暴”洗礼的学生得到收获。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散文和诗歌,都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力,在“形散而神聚”的文章中找到它的“灵魂”。

例如,讲授《脚印》时,要让学生品味出作者“浪漫而略近颓废”的乡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就要通过诱发畅想乡愁“风暴”来慢慢把学生带进课文中。

从课堂效果来看:第一,学生能积累丰富的与乡愁有关的词语,使他们明白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出口成章并非一件难事;第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乐趣,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都能有放飞思绪的自由,充分锻炼了想象思维能力,也拓展了他们分析问题的思路;第三,在思维风暴中,学生很容易与作者的情感擦出火花,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1.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一种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可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最后完成任务来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可谓集行为导向教学法之大全一般常被用于实用性强的科目,如应用文写作等,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然而,使用项目教学法用于鉴赏类课文教学既可以达到解读课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可以达到一定德育效果。

在《胡同文化》的拓展教学当中,笔者便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胡同”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学们自己的家乡,生活的城市都有着不同城市的文化,人文风俗。在课文讲解结束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完成《巷・情》调查报告:通过收集广州老区有趣的巷名,了解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分析从中透出的广州人情。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这份调查报告。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自行组合3~4人的一个小组,制定调查计划。接着通过大量的调查和信息搜集,选定一个区域进行细致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在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老师定期进行进度检查和方法指导。同学们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拓展知识,增长见闻。在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协作能力,而且在这座城市中体会人情,提高公民意识,找到城市归宿感。最后完成项目任务后组织一次《巷・情》的调查结果分享会,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项目实施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也让学生贴身地体会《胡同文化》中表达的出来对自己家乡所包含的特殊情感,自主体会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文化氛围。

1.4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启动教学法是一种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的教学法。

在《故都的秋》第二课时里,笔者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笔者又首先通过课外预习和课堂图片展示创设文章“悲秋”情景,再让学生组织和编制好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分工,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自主进行学习,自己动手来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承接上一节课创设的情景,笔者提出细读的引导问题――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绘中,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秋味?接着布置合作探究任务: 为秋图命题,提取景物完成仿句。并要求学生将合作探究的结果展示在各组的张贴板上。

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项目自主地发现秋天的细微之美,揣摩语言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学习的能力。而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掌握展示技巧,在展示中要使用好展示原则 ,还要对展示技术和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这种做法不但巩固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这样使学生更容易完成这种角色的转变。

2 在阅读鉴赏课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所见,使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阅读学习,让学生完成感知――分析――鉴赏――运用的发展,从认知到能力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在富有吸引力、好奇与感性的氛围中获取了鉴赏过程的金“钥匙”,真正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也让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效”。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协作关系。学生人人获得角色、获得突出的表现机会并成为项目活动中的主人,由此更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愿望,充分体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下列教学优势:

2.1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

项目教学法与合作探究的课型结合,有了不但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还有成果分享环节。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小组长,记录员、讲解员、甚至插图员。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这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且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2.2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由于综合地应用以上多种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任务。通常一个任务是综合的,总是要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通过学习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不再是一门门学习单一学科的学习,而是综合知识的获得,是相对完整的一块综合的知识团,综合职业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2.3有利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试点使用行为导向法教授阅读鉴赏课的两个班级,除了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两个班在09年9月入学时参加广州市中考水平的入学摸底考试,平均分为78分(总分12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的平均分为13分(总分25分)。到2010年10月中旬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两个班的语文单科平均分均达到102分(总分150分)。虽然成绩分数上提高不多,但是两份卷子的难度水平却相差甚远。全班同学都达到了报考学校的分数线,被报考学校顺利录取。

3 结论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教学内容都可以尝试去使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无论传授的是任何一种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坚持以能力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思维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开发,既增知识,又长才干,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2007年度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0573]号作品《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Z].

第6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0一、引言

在我国"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翻译学科的发展对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师生角色、翻译文本选择、练习形式等方面分析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介绍德国职业教育及外语教学所采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完整行为模式,结合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要,探讨如何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指导翻译教学,构建理想的翻译教学模式,已达到培养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翻译人才之目的。二、传统的翻译教学1. 传统的翻译教学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语言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知识传授,如:词汇辨析、语法技能、翻译技巧等等;以德语教学为例,多数高校选择在三年级后开设翻译课程,经过两年基础阶段的语言文化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但多数属于被动词汇,大脑当中可调动的积极词汇量少;对于语法体系虽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但尚不能自如应用;专业知识仍显不足,对于实用性文本缺乏相应专业词汇储备。对于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知之甚少,加之受初级阶段教学翻译模式的影响,受缚于对比语法的视界而非认识双语文本转换机制及其功能和效果的关联。[1]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翻译教学的发展,使其成为基础教学翻译的翻版和延续,学生的翻译技能和职业素养并未得到发展和提高。2. 传统翻译教学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所选择的翻译文本文体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性与实用性,如新闻报道,文学小说等。无法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大量外国企业进驻我国,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法律合同、商务函电、广告、使用说明书等实用文献的翻译是市场对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3. 割裂的进行翻译技巧的训练。4. 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严肃的课堂氛围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作为知识传授型的传统翻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过分执着于所谓的翻译方法或技巧,学生也常常对此抱有迷信,要求教师总结方法、讲授技巧,殊不知,如果不理解某一方法或技巧的使用条件、具体情境和潜在效果而盲目效仿,"法"就可能失效,"巧"也会灵光不再。[2]相比之下,加大对不同实用性篇章的整体翻译训练,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批判意识和思辨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则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三 行为导向教学法

通过对传统翻译教学、翻译学科特性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不难发现,传统的翻译教学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翻译人才关键,也是当下学界热议的问题。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习任务"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教学目的与市场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相一致,符合翻译教学的基本要求,可堪利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并以此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提倡"心,手,脑"并用,学习过程中达到认知,情感,和心里三者的和谐统一。[3]行为导向和任务导向作为教学法和方法论的重要概念对于外语教学可谓影响深远。早在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已提出主动学习的理念,1962年英国哲学家奥斯丁在其著作中详细论述了语言学习中的行为目的。[4]

行为导向及任务导向(task-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包含以下方面:1. 最终产品是目标,过程是途径;2. 激发学习自主性;3. 强调合作,相互支持,取得进步;4. 过程和方法是开放性的,给出方向,但没有标准答案。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即认知、情感等能力;翻译被称作不完美的艺术,即"译无定法"和"译无最好,只有更好",符合行为导向所提出的过程和方法的开放性。四、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第7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一、中职应用文教学现状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的实用性文体的总称。应用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大部分应用文都有格式固定的特点,这是应用文与其他文体的最大区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职毕业生面临更大的挑战,应用文写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非常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特别注重向学生讲授应用文的概念、基本格式和注意事项等等,而另一方面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还是很弱,很多学生连请假条、通知等最基本的文体都写不好。因此,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把学生由被动的反应者、知识的被灌输者变为课堂学习的主动者,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又称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或实践导向教学法。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8年提出,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理论,逐步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包括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它提倡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它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学习者在模拟或者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参与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检验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发现、探讨和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获得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就比较容易适应环境,可以较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新时期,职业教育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同时也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应用文写作能力就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之一。

中职应用文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中职应用文教学必须适应中职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突出中职应用文学科的应用性和有效性;其次中职应用文教学要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及其心理特点,中职生普遍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动手能力较强,参与的欲望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挥脑、心、手的作用。

然而,当前中职应用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教师觉得应用文教学难度高,课堂沉闷,有意减少课程的比例或者干脆取消应用文的教学内容。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诞生,为中职应用文教学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1.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某种具体应用文的写作知识,还获得了应用文写作通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学生会慢慢改变对应用文写作的态度,逐步喜欢上应用文写作课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情景模拟教学活动过程,通过未来工作情景模拟和校园活动模拟,让学生体验未来生活,深刻了解应用文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分角色扮演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练习机会,而且是一个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中的运用策略

(一)确立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应用文教学中的习惯

行为导向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特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或者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并能够独立地评估成果。

中职生普遍语文基础较差,教师确定写作任务要紧扣实际,缩小目标,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保障任务顺利完成,授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分组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随机法、优势互补法、抽签法,每次进行活动交替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笔者在《海报》的写作教学中,采用优势互补法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并对五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一个任务:学校将于12月30日晚上举行元旦晚会,请各组以学生会的名义制作一份精美的海报。各组学生接到老师的任务后,通过自学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提炼材料的能力,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学,对海报的写作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笔者鼓励每个人都进行写作,写作完成以后各组组员之间展开讨论,查漏补缺,最后汇集集体的智慧,把集体的成果展示出来。教师则负责在班级中巡视,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只充当组织者的角色,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接下来进行组际交流和讨论。对于同一个问题,各组的认识又会存在差异,通过组际之间的讨论、交流,最终达成共识,教师可以在最后进行恰当的点评,关于海报写作的学习就算顺利完成了。学生通过用心思考,能够把知识要点牢牢记住,再通过几次交流讨论培养了协作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体验职场工作内容

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增加一些职业情景方面的教学内容,实现应用文教学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对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对接,那么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更能有效掌握教学内容,而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实现两种对接的有效途径。比如在《经济合同》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为甲方,一组为乙方,甲方为房屋出租方,乙方为房屋承租方,每组派出四名代表与对方进行协商拟定,其他同学则着重研究合同的性质、格式、写法、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后等代表回到队中再一起商讨撰写合同。接着,笔者通过多媒体对两组的作业及规范的《房屋租赁合同》体例进行展示,让学生讨论互评,然后笔者再因势评析。在这个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了应用文教学的专业化,教学效果非常好。

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师要从生活中教,学生要从生活中学。笔者把招聘启事和求职信这两种文体放在一个模块当中一起教授,为学生设置了一家公司招聘员工的情景,由一部分同学扮演企业招聘人员,另一部分则扮演应聘者,企业招聘人员根据招聘职位写一份招聘启事,应聘者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写一份求职信。当双方都写好相关文种之后,笔者就安排双方进行应聘演练,应聘者要递交求职信,同时进行自我陈述,招聘者要开动脑筋,多提问题,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应聘者。这样,经过写作训练和角色扮演,学生不仅提高了应用文写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实践证明,角色扮演教学法非常适合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动手能力强的中职学生,他们更乐于去体验职业场景,身临其境地解决职业场景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行动学习和体会处理实际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中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差,他们比较排斥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就比较适合中职生。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讨论和交流,学习掌握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调动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是:(1)精心准备案例(2)呈现案例(3)创设问题情境(4)讨论、分析案例(5)知识的总结(6)写作练习。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需要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设计,具有代表性,同时所选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而不能是那种虽经典却让人感觉高不可攀、望而止步的案例。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应用文教学中,通过讨论和交流,把每个人的心得体会展示出来,逐步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让学生觉得有成就感,能够调动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比如,笔者在中职一年级教授“申请书”的时候,根据许多新生准备加入学生会和社团需要撰写申请书的写作情景,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加入学生会和社团的目的、意义及相关要求,这个时候学生们都迫切想掌握申请书的写作方法。然后再运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申请书的基本知识,包括申请书的概念、分类、特点和结构形式。因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对这些知识点也充满了兴趣,接下来分组写作练习就水到渠成了。几个小组都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了各自的申请书,随后小组成员再进行评价与探讨。这样模拟真实情境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申请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培养了学生对申请书优劣的鉴赏力。

五、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或者说引导的作用。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70%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学习。很多教师受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影响较深,总觉得应该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深讲透,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其实教师只需要精心组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多动脑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材的不适应问题

现行的教材大多追求学科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在编写体例上往往是用大量的篇幅讲原理、讲理论,最后才用很少的篇幅进行操作练习。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被动地讲原理、讲理论,这样做练习的时间就很少。因此,教师应该改变“用教材”的思想,不是简单地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处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以应用为目标,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应用文教学中使用,可以改变学生对应用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不拍挫折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张金英.应用文写作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姜大庆.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3]文小兵.职业中专应用文交往教学模式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第8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 应用

长期以来,中职语文课由于教法单一,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普遍惯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中职学生的需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学校尝试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际,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吸引力。

一、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就是说,预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一定不会自觉地去预习。因此,在讲授新课前,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将“预习”设置成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去完成预习。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会先阅读课文并深入思考。当出现疑难问题时,学生可先查阅资料或请教于人,以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具体来说,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感知课文的内容;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这些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学习,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真正内涵。

二、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笔者在语文实践课教学中,以《在班级建设中,战略和执行力谁更重要》为辩题,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即让学生对《在班级建设中,战略和执行力谁更重要》进行辩论。为了更好地辩论,学生多方面查找资料和案例,并通过文字稿、口头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辩论准备。同时,学生还关注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并对此问题的观点进行搜集、整理、归类,既培养了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认识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对一些小说类型的课文,采用角色扮演法,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知欲。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中,学生在人为环境中复制体验和实际一样的内心情感,感受与现实生活相近的困境、问题与情绪,经历精神的、情感的、认知的领域,能够辨证地去分析看待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对社会的认知也会进一步加深。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印象深刻,很容易吸取经验,当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类似情况时,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在精心的设计下,课堂教学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新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教、学、做结合,让学生身体力行获取知识和技能。

四、通过大脑风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沟通,认清目标和底线》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说话艺术的关键在于“说什么”和“怎么说”。那么,在学课文前,教师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对象进行沟通,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大脑风暴法进行分享,学生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沟通中遇到问题的建议。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沟通问题产生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这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思想有了碰撞后,学生对沟通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共同对课文进行探讨和研究,很快就能明白课文所传达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第9篇: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场需求;中职文秘;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秘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国家人事部2008年的第二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在招聘数量上,文秘专业位居第六位;在求职数量上,文秘专业位居第七位。而且在对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办公室文员的绝对需求量非常大。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年来各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招生逐步萎缩,以我校为例,近三年文秘专业的学生由2010年的百余人缩水到2012年的七八人。很多学生认为文秘是“万金油“,专业性不强,大量学生毕业之后因无法从事本专业工作都走向了各类型的服务行业。产生这种矛盾现象说明中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文秘教学现状分析

文秘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交叉性较强的应用专业,除责任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要求的基本素质外,学校教学强调培养学生专业理解能力、公共关系、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而用人单位更重视毕业生的质量意识、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优势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职业能力

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有些学生即便是掌握了书本的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仍会束手无策,而用人单位对于学生技能的要求明显高于知识,导致中职文秘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突出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以职业行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综合各科的知识点和技能,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拉近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

(2)以学生为主体,锻炼综合能力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型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按照展示技术的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展示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就业适应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三、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中职文秘教学中的实施

附教案:《合理安排领导公务活动》

教学目标:掌握安排领导公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能熟练运用安排领导公务活动方法,严格按照原则行事培养团结协作、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安排领导公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安排领导公务活动的主要方法;如何运用原则方法安排实际工作中的领导公务活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全班分成4小组,每组8人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分身乏术的王经理》

王经理刚结束了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企业家协会的年会,原定于上午10点赶回上海公司约见新加坡客商,商谈明年合作事宜。但因航班延误9点半飞机还未起飞,公司那边却来电告知客商已提前到达,王经理深感分身乏术。

这个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

(二)创设情境

万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企业有一位徐总裁,两位分管业务生产和财务的朱副总和张副总,其中张副总因德高望重还兼任公司党委书记。

10月15日有以下活动需要我们的领导参加,请各组同学讨论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

1.接待《商业周刊》记者来访,上午2小时。

2.参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财务年报会议,上午半天。

3.下午中网建材公司领导一行8人来企业参观生产线。

巩固练习:那10月16日的这2个活动,我们又该怎么安排?

1.上午要参加市红字会举办的“爱心助学”活动启动仪式

2.下午市五大班子领导来企业调

学生结合合理安排领导公务活动的基本原则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分析感知

设计问题:具体的计划中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要与哪些部门进行协调,现场又要查看哪些布置呢?

请各小组结合《领导公务活动安排表》完成公司10月15日这天“中网建材公司领导一行8人来企业参观”活动的安排

(四)综合运用

布置任务:完成10月17日到10月18日这两天的领导公务活动安排

10月17日,公司领导走访困难职工,时间1天

10月18日,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现场会在本公司举行,时间1天

在这节课中,学生改变了以往把自己当做听众的态度,积极参与其中,小组成员互相配合,不仅理解了这节课的理论知识,而且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

四、中职文秘教学运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同时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全面的观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2.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更多地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高海生.秘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