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异地高考政策精选(九篇)

异地高考政策

第1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异地升学政策获批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人数不断增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日益突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被社会称为“异地高考”。这次《意见》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准。

《意见》指出,要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坚持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能,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因地制宜确定条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订具体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北京、上海等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区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制订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

增加当地招生计划

第2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异地高考教育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一、引言

异地高考,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话可理解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如何参加义务教育阶段以后的考试问题”。教育部要求各地在2012年底出台异地高考政策,是以具体方法践行着在高考招生制度下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异地高考是国家强制性的给予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这种“相对公平”的实现需要一定外在条件,比如学生要求有完整高中学习经历(或至少1年)、父母要求在报考所在地有合法职业和住所(或缴纳3年以上社会保险)等;对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北上广津等地,只出台了中高职院校的报考条件或把异地高考推延到2014年之后。另外,没有全面开放异地高考的一线省市中,在北京做出长期贡献者和上海的高端人才的子女才是目前政策的受惠人,这种政策的提出是否对短期务工或依靠劳力务工者子女的不公平。异地高考的政策虽然在制度上适当弥补了我国高考制度中一些因父母工作、地域差异等因素给随迁考生带来的影响,但这种高考改革在实施条件、利益权衡等方面还存在不均衡的配置,其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二、异地高考背景

在城市规模化扩大带来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的新经济时代,随迁务工者子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受到舆论关注。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代表首次提出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问题,这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带来的“高考移民”现象的政治反馈。随迁子女流入地在接受流入地初高中课改教程的教育、缴纳“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等额外费用之后,把这些“水土不服”的考生打回原籍地接受高考,这无疑是对外来务工者贡献的无视、对考生权益的侵蚀、对教育公平的亵渎。

外来务工子女在流入地无法参加高考的无奈和尴尬,牵扯出的不仅是户籍制度对考生报考的限制,更多的是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分配不公导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这些问题都迫使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对策来解决此类问题,异地高考政策应运而生。2010年教育部在山东、湖南、重庆设立首批异地高考试点。两年的探索后,2012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异地高考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经过两年酝酿,除港澳台和青海、两省,截至2012年底其余29个省级行政单位均出台本地异地高考方案。

异地高考也可理解为就地高考、常住地高考,即在考生的父母合法工作地、经常居住地或学业完成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报名所在地考生享受同等待遇。开放异地高考,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升学问题,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使更多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享受父母务工所在地的教育资源。

三、异地高考折射出的教育均衡问题

异地高考政策在政府的统筹协调教育资源配置下做出并保证发挥其最大价值,其本意是出于对考生权益的保护,但在执行过程中政策本身的初衷就会发生质变,甚至弄巧成拙地导致反效果。随迁子女高考难与东部地区户籍考生教育资源丰富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这些不均衡现象迫切需要政府在全国统筹规划进而出台解决对策,异地高考应运而生。教育政策的改进就体现出教育本身是在均衡与不均衡的辩证关系中自我修复完善并不断向前发展的。

2013年新出台的异地高考在随迁子女准考条件、本地生源权利保护和异地高考实施后高校招生名额变化等方面都有诸多不完善、不均衡的表现,下面简要作以探讨。

1.各地异地高考门槛差距大

异地高考政策并非由教育部统一规定,而是各省、直辖市根据本地区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情况、流入人口分布构成、已出台对外来务工者待遇政策等具体情况来分别制定,这就会造成各省市异地高考的细则标准不尽统一,造成在一个省份可以参加常住地高考的考生在另一省份却没有报考资格的尴尬局面。对于各地“准考条件”的不均衡可以概括两方面,

一是执行时间不同。虽然教育部要求各地在2012年底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实施细则,但没有规定其开放时间,部分省份就钻起了执行时间的空子。在已公布异地高考方案的29个省市中,以北上广为代表的20个省份和直辖市规定细则在2013年起分步执行,包括福建、山东在内的8个身份逐渐在2014年开放异地高考,而陕西省则将异地高考推迟到2016年执行。其中要说明的是,北京规定在2013年开始实施的只是针对中高职院校录取的过渡方案,而高考入学的细则并没有出台;广东在2013年开始执行的政策是面向积分入户的外来人口,考生真正可以参加高考则要等到2016年。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其政府在观望各地政策对本地生源的影响,或者考虑到某些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因素导致本地生源不愿意过早提供本地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各地细则虽然出台,但开放时间上的不同步对具有相同条件的考生仍然是种不公正的对待。

二是门槛标准高低明显。参加就地高考的考生一般要使父母、学生、报名所在地都满足条件。以考生父母需要达到的要求举例,已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中,包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河南、湖北、广西、重庆、云南在内的10个省份要求父母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其中吉林、广西、云南规定考生父母至少工作3年;天津、云南、内蒙古、吉林四地要求父母需要上缴社会保险,陕西只要求考生父母上缴养老保险;另有8省份并未明确提出父母或监护人的工作要求。这些异地报名的规定较为笼统,对父母有工作要求的细则没有说明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要有合法稳定职业,对于依靠灵活做工糊口的务工者子女,就无法享受到异地高考政策的优惠,更不用说缴纳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而在父母无工作要求的省份,其子女报考会容易许多。经济较发达省份中,相当一部分务工者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其在务工期间不会想到为子女可以参加高考而缴纳社会保险,这就显示出异地高考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政策偏重对高级知识分子、高技能人才或企业员工子女的照顾,比起农民工这些群体作为更好的适格主体,其子女自然会比其他务工者子女享受到教育机会均等带来的方便。

对于江西、安徽、福建等省份只对学生本人有高中阶段一年或完整学习经历及学籍的要求,我们看到,这些省份多属中部地区劳动力流出地,流入人口没有东部省份密集,也不会造成东部沿海省份教学资源被严重“围堵”的现象,虽然这些中部省份的异地高考政策较为“宽松”,但真正需要异地政策保护的东部省份的考生并没有完全体会到教育均衡发展给他们的改变。

2.影响本地生源受教育权

当我们考虑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等时,劳力流入省份的本地生源的应得教育权利是否也被我们考虑进去呢?本地生源享受较多教育资源的同时,他们也相应付出了经费或时间,当大量外来考生涌入城市来与他们抢夺教育资源,这是否是我们所提倡的教育均衡?地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需要宏观层面的调整,个人通过转移升学地来平分资源是“治标不治本”的。根据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生均财政经费绝对差异排名前3的省市依次为(2860元)、北京(2850元)、上海(2615元),排名后3的依次为河南(519元)、湖北(498元)、江西(420元)”,而“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生均财政经费水平显示:东、中、西部的平均数值分别为1282.09元、630.25元和1023.92元”[1]由此可以看出,因政策倾斜和经济发展等形成的中部生均教育经费落后情况也是务工者子女寻求外地教育资源的诱因。

教育资源的分割不仅是财政经费上的,在高考录取名额的分配上稍欠考虑也会导致待遇上的不均衡。1952年开始的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政策,由发改委和教育部统一制定全国的招生方案和重点大学名额。考虑到各省的考生数量、社会需要、历史惯例等因素,每年各地的招生名额会上下浮动但不会变化太大。异地高考政策推行后,众多非户籍考生的增加可能会争夺本地户籍考生的录取名额,使得本地原有的高考均衡状态被打破,考生数量尚可通过报考人数来统计,那么报考省份的社会经济需求对人才在结构和层次上的要求则很难估计,局部教育均衡失准也会激发本地考生和外来生源的矛盾。广东是全国外来工最多的省份,也是外来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规模最大的省,其数量达到313万人,占全国1/3,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3市义务教育学生数之和。这些外来随迁子女享受到异地高考政策后,抢占部分录取名额和教育资源,这对广东当地户籍考生的教育权利是一定的冲击。

异地高考政策的推行首先要考虑的是保证本地生源的教育相关权利、机会,在此前提下,才能做到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义务教育之后升学的合理安置。同时高校招生资源和名额也需要重新分配,以满足新高考政策带来的人数变动。

3.加剧义务教育不均衡

高考政策的变动会引导义务教育有倾向性的布局和学生流动。义务教育在城区内部、城乡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平衡,这与政府主导建设示范校、重点校的教育政策导向不无关系,好的师资和大量的教育经费流入重点学校,已然会造成义务教育在初始配置上有失公平。

从省份区域来看,异地高考开放后有两种考生流动趋势值得注意。一是为了分享经济发达地区富足的教育资源,众多外来考生向教育发达地区流动;另一种是中部人口密集省份考生迫于升学压力和居高不下录取分数,纷纷向人口欠发达地区流动来争取录取名额。这两种趋势都会增加流入地的义务教育机构压力,生均教育资源不足,从而导致义务教育质量的下降。而流出地原有的义务教育资源是为考生流出前的规模和数量配置的,这样逐渐被闲置的校舍、师资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这种为了升学而转移生源的恶意流动使得地区间的义务教育资源更加不平衡。

从同一城区内部来看,异地高考带来的流动人口子女会增加中等学校配置的不平衡。根据学校类型来看,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大概有79.4%是在公办学校就读,还有10%在政府购买扶持的民办学校就读,大概还剩3%是由进城务工人员自己组成的民办学校上学。公办学校受到教育系统和主管部门管理,能够在政府的统筹下适当的进行师资流动、生源招收、资源配置上实现人为的均衡;民办学校则没有较好待遇和生源的吸引,高水平的教学不能够保证,由务工人员自寻教师组成的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再降一个等级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在现阶段对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它们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就读学生。”[2]公办学校在本地户籍考生的学费上是减免的,但是对外来务工子女却并不是。九年义务教务的完全免费并没有完全实现在这些随迁子女的身上,公立民工子弟学校在硬件和师资上的落后使得随迁子女处在“交钱而享受较差教育”的局面,而本地户籍考生则可以“免费却享受较好教育”,两种极端的表现对受教者是很大的不公平。城区内部在教育投入政策的引导下,重点校、示范校已经在升学和质量上与普通中学拉开了档次,异地高考带来的考生会加剧教育资源在不同学校间的倾斜和走向。

――――――――

参考文献

第3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 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异地高考”改革难点及对策 “异地高考”前瞻:政策过程的视角 治理视角下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形成的影响 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公共利益解读 制度分析视角下西方公共政策理论本土化的若干思考 垃圾桶理论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探讨 论公共政策解读中的冲突与整合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 公共政策执行成本的经济视角探析 基于性别平等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府公信力建设分析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视角研究 基于伦理视角的公共政策相关问题研究 熵视角的公共政策传播分析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公共政策视角下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话语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启示探析 基于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视角下的房价调控政策 公共政策供给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我国农民工工作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供给态势与“十二五”时期走向[J].改革,2010,(9).

[3]佛朗西斯.C.福勒,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4.

[4]赵凯荣.复杂性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1.

第4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一、报名条件及要求

户籍未迁入我省,但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高职(专科)分类招生考试。

二、报名办法

第5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 从“异地高考”看教育公平 异地高考:教育公平的破冰之举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异地高考新政思考 异地高考 迈开教育公平新一步 异地高考:恢复公平之路 从现实出发论高等教育公平 高考总分“绑架”教育公平 “高考移民挑战教育公平” “高考移民”与教育公平 盲人高考关乎教育公平 “高考配额”与教育公平 异地中考与教育公平 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 以改革扩大教育公平 出发,抵达迈阿密 在出发前抵达 如若出发,终会抵达 让教育向快乐和公平出发 异地高考――促进公平还是激化不公 骨肉分离为高考,十万异地考生呼吁公平教育权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8-30.

[2]郑兴.教育公平视角下异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路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6).

[3]查馨.异地高考呼之欲出,几多梦想能够成真?[EB/OL].http://.cn/jyrc/jygz/t20120720_896129_2.htm,2012-07-20.

[4]谢宝富.“异地高考”政策深层问题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3).

[5]陈立鹏,郭晶.我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

[6]肖军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地高考SWOT分析及政策设想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

[7]李慧,杨颖秀.如何破解异地高考政策难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

[8]媒体称异地高考新政策可能为原则性要求[EB/OL].http:///xwzx/gnsz/gdxw/201207/20/t20120720_23510473.shtm,2012-07-20.

第6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近日,关于异地高考政策会否刺激楼市,引发市场猜想。

日前,在国新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两年来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举行会上,教育部就有关人士就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做了说明,其中关于家长的基本条件包括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了各种保险,尽管不是户籍人口,但为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在这三大条件中,“稳定的住所”更多被解读为有住房,或者称之为在当地拥有产权房。一般看来,租房不能称之为有“稳定的住所”,这是因为租房会经常变换住房,甚至会搬离,这样的状况已谈不上“稳定”,更遑论“稳定的住所”。因此,要达到该要求,买房可能成为最为有效的方式,或者说是唯一靠谱的办法。

教育部提出家长三大准入条件之后,引发市场广泛猜测。有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我国的家庭现实情况,为了解决子女升学、就业等,父母一般会倾尽全力。因此当异地高考政策公布之后,肯定会有人为了达到符合参加异地高考条件的要求而提前准备,诸如找工作,甚至买房等。

据了解,各地纷纷表态在制定方案。如上海表示,将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确定“异地高考”方案。广东、江苏、安徽、福建等地,也有报道称在制定类似的方案,并有可能与今年年底公布。据近期召开的市政府新闻会透露,上海方案将采用积分制,综合考虑外来务工者在沪的职业情况与其随迁子女的就读年限。

催生新的需求?

“异地高考”政策对楼市会刺激楼市需求?

梅先生夫妇俩在上海打拼了十余年,此前一直担心小孩的升学问题而考虑回杭州发展。在他们看来,如果按照上海的教学方法,上完高中之后回户籍所在地杭州参加高考,肯定要吃亏。但现在异地高考政策出台之后,让他们看到了小孩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希望。当然,其前提是得努力挣钱,先解决住房问题。

其实,梅先生夫妇的想法代表了几乎所有在上海打拼的外地人士内心的渴望,即解决小孩的高考问题。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员,政策一旦放开,必然会推动一些外地家长在现住城市买房的愿望,从而催生新的刚性需求。

此前的刚性需求组成中,主要包括婚房、改善型需求等两大类,而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则很有可能会让部分外地人士也加入到购房大军中来。有开发商表示,这样的看法并非凭空臆想。在他们看来,国内的家长对于学区房趋之若鹜,只要条件允许,愿意花大价钱住在名校附近。由此及彼,与学区房受追捧极为相似的是,外地人士也非常看重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相对较小的升学压力和高考竞争压力。因此,当异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会有人主动适应政策,以达到小孩参加高考的目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之前确有少数外地人士,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够在上海部分名校就读,会预先在学校附近租房,然后得以顺利进入心仪的学校。可以预见,未来高考政策调整之后,肯定会有人以其他的方式来沪就读,并积极创造条件让自己就地参加高考,比如在找工作、买房等。

影响会有多大

由参加异地高考人员形成的市场需求到底会有多大?对于一些教育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以及部分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如南京、西安等,会不会因为异地高考政策而导致区域楼市需求大增?进而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

这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分析。首先必须承认,如果异地高考政策中“稳定的住所”规定,给市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一旦该规定最终确定为必须拥有房产,那么无疑会刺激楼市需求。

那么,影响的力度会有多大?会不会成为房价反弹的推手?我们以上海为例来分析,根据上海市教委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在沪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超过50万人。假设其中有20%的人符合要求,也具备购房能力,那么将会由此而新增10万套、约1000万平方米的市场需求。考虑到目前年均2000万平方米左右的实际需求,即使把这部分可能存在的需求平均分摊到未来五年内消化完毕,每年新增量也会达到10%左右,这的确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当然,这样的假设是否成立,还得接受市场检验。其实,从各地透露出的信息来看,符合参加异地高考的人数不会很多,比如上海将统筹考虑随迁子女父母在上海的合法稳定工作、合法稳定住处、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就读年限等情况,通过综合积分,确定其是否达到在沪参加中高考的条件。这样的规定,无疑会导致大部分在沪就读的外地子女无法参加上海高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异地高考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享受到异地高考政策。由此看来,目前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好处的人群规模并不大,那么由此形成的市场需求规模也会有限。

第7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他同时表示:“异地高考是有条件的,除了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外,还对家长和孩子有一定条件要求,家长要在当地有工作。涉及很多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城市可能难度稍微大一些,教育部也为此正在积极协调,鼓励各地尽快推进。”

此前,山东省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出台政策,明确从2014年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袁贵仁表示,教育部酝酿中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出台的政策“思路上一致”。两会期间,异地高考成为一个热点,引起各方讨论。

异地高考政策久拖不决

2011年3月24日,20名在北京的学生家长向教育部学生司工作人员递交了“学籍与户籍分开,以居住地和学籍确定高考地的建议方案”。这些家长都是外地来京工作多年,孩子当中大部分在北京完成了小学、初中教育,马上面临高考。

2011年10月,他们又向社会公开了民间版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并递交给教育部。这份方案提出,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具体措施是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对于北京、上海等情况较为特殊的区域,方案中也有明确设计: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之后,这些非京籍家长每个月到教育部办提交的公开信,希望能够得到明确答复,同时,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家长志愿者自发组织,在地铁口、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宣传,争取到接近10万人次的公众签名。民间版《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就是他们在调研、征求意见,组织专家学者、家长、媒体记者召开研讨会的基础上拟成的。

不过,这些努力没有带来任何进展。其中,有些孩子已经进入高三,有的与父母分离、回到几乎没有生活过的户口所在地,以社会报名的方式参加当地高考。有的只好选择出国。

一位网名为“网上游”的母亲,孩子在北京一所知名中学读书,成绩在班里排在前几名,是北京市级三好学生。由于没有北京市户口,经过痛苦的考虑,这位母亲无奈地决定让孩子去读一所民办学校,准备将来出国读书。因为小孩从小学就在北京读书,老家的教材与北京不同,孩子回去参加考试也不可能有好成绩。

“教育部曾表示要在2011年年底前出台相关政策,但是一直没有出台,对我们的也没有明确的答复。”一位家长志愿者用“忍无可忍”来形容已经到了承受极限的心情。

异地高考舆论焦点

网络舆论对异地高考话题的议论焦点主要集由在两个领域,具体如下:

第一,教育不公的根源是什么,异地高考能否促进教育公平?

关于教育不公根源的问题,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异地高考能够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有48%的网友认可这一观点,支持实现异地高考。

但是,也有舆论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是教育不公的根源,异地高考无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催生新的限制标准,当地人的教育权益被削弱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19%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无助于教育公平。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均衡的分配教育资源,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

第二,何时能够实现异地高考7实现难度如何?

关于异地高考政策落实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网友力挺异地高考政策,但是对其落地前景却持悲观态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很快落实的网友寥寥无几,另有23%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绝非教育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所以近期不会有大的突破。

异地高考惹争议

当教育部对异地高考明确表态以后,一方面是备受折磨的非京籍家长看到一丝曙光,一方面是一些北京户籍家长担心自己孩子的竞争会加剧,有些网上讨论甚至言词激烈。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投放不均,全国各省(区、市)有高考分数“高地”“低地”之分。一些以北京、上海、天津为首的大城市,因为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历年来考生录取率较高。而一些人口较少、录取率较高的西部省份也严防“高考移民”。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担心异地高考政策一旦出台,会引发很多“投机者”奔赴“低地”,甚至引发新一轮“高考移民”。由此,异地高考放开多大程度,门槛多高成为最集中的两个焦点。

袁贵仁曾经透露,门槛设置应该考量下列因素:流动人口在输入地的居住时间长短、纳税情况以及随迁子女在输入地的教育完整性。

有京籍家长在网上建议允许外地户籍学生在京参加高考的条件为:学生有北京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学籍证明;父母必须有10年以上的北京工龄,包括社保和工资纳税证明,不能补缴:住所证明:房产证或者10年以上租房证明(有街道+6人以上本地邻居证明+信件邮戳证明);独生子女证。

在京籍家长聚集的E度论坛网上有人发问:“什么是父母有‘工作’,谁来界定?连续纳税、固定住房,这些由哪个部门来审核,会不会将来又催生一个办各种手续的黑色链条?”

这些京籍家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果把连续学籍的期限合理拉长,的确会扼制一部分投机行为。关键是要尽快出台政策,否则永远迈不出第一步。

山东新出台的高考改革政策规定,凡在山东省高中满三年的非户籍考生均可享受户籍考生待遇。一位曾经参与向教育部递交公开信的家长志愿者认为,因为山东是高考“高分”大省,加上高等教育资源比较充足,连续几年高考录取人数递增,可是适龄生源却在减少。因此山东的政策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可能不太适用,但可以把门槛适当提高,要求父母在当地工作、居住的年限拉长到四年、五年,甚至更长。

多个省区尚无异地高考实施时间表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各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测算,但要提出什么时间完成”,时间表的“最后实现年限”则由当地政府决定。

各地是否已就此进行调研7进展如何?多个省区教育部门都表示,现在还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方案,等教育部的政策出台后,再做打算。

“内蒙古现在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也没有调研,高校招生计划指标在内蒙古投入少,异地高考矛盾在内蒙古不太突出,等教育部的政策出来后,再根据内蒙古的情况制定政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黑龙江、宁夏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方案。

两会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透露,目前江苏不会放开异地高考,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则回应说:“湖北省本身录取分数线高,考生也多。而且省里有特殊情况,临近的河南以前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过来考高职,如果放开异地高考的话,会对本地高考考生造成很大的冲击,湖北省可能在异地高考改革中是最后一家。”

2011年11月14日,青海省教育厅了一份名为《普通高考报名录取条件补充规定(暂行)》的文件,虽然这份文件被视为全国第一份异地高考实施方案,但仍建立在户籍制度上。

海南省考试局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南国都市报(微博)》采访时说,海南省考试局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展开调研,摸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海南参加高考的需求量,明年的高考报名政策,有可能会对那些随父母跨省份学习的孩子开方便之门。

湖南省虽然现在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方案,但湖南一直允许外地考生参加高考。湖南教育考试院院长陈最华说:“湖南一直允许学籍在湖南但户籍没在湖南的考生在湘参加考试,没有明文规定,是在教育会议上商定的,湖南一直在实行,湖南高考录取分数线比较高,不存在异地高考这个问题。”

解决异地高考,还需改革思路

就异地高考涉及的复杂利益关系来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是不宜于由各省市自己出台方案的。不管是高考指标的划拨,还是户籍的开发,都牵涉到政府、高校、省市的沟通和各地的利益平等。有舆论对袁部长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出台的政策“思路上一致”,感到很兴奋,认为各地都可能逐渐采取取消户籍的思路来推进异地高考,可在笔者看来,如果推进异地高考就采取这一思路,并等待各省市出方案,推进的速度将相当缓慢。

山东能制订取消户籍限制的方案,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本身是高考大省,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山东本省的考生都恨不得外出高考:同时,异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区,基本上有着两大共同点,一是人口流入密集,进城务工人员多,像北京、上海:二是高考指标多,升学率高,像北京和上海,高考一本率达到27%左右,而在全国范围内,平均只有10%左右,有的地方只有4%、5%。

在这些地区,解决异地高考,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部署、要求,而仅靠地方放开户籍限制,难度将很大。众所周知,当地政府和户籍拥有者都担心放开之后,引发人口大量涌入。而近年来,一些地区打击“高考移民”,采取的办法就是户籍加学籍的双证报考要求,也就是说,高考报名限制不是放宽,而是变得更为严格了。按照放宽户籍限制的思路,推进异地高考,其中,最有可能的措施就是在目前的“户籍+学籍”求基础上,放宽为居住证要求,就像上海,目前允许10类非户籍考生报考,这一放宽相对于按户籍报考来说,确有进步,可这取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如果办理居住证比较困难,那么按居住证报考,受惠人数将很有限,更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由于只有暂住证,无法办到居住证,其子女还是面临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问题,而这个群体,是进城务工人员中最为庞大的群体。

通过取消户籍限制来实行异地高考的思路,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实行异地高考的关键,其实在于推进高考社会化,这就是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实行高校基于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当集中录取制度不存在,高考按户籍报名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了。而对于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放权给高考实行自主招生,主动权完全在教育部手中,可从国家层面启动改革。

其实,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只要坚持推进招考分离,构建“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格局,异地高考并不难实现。就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教育部只需再进一步,就可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微观改革,经常被认为与宏观的户籍制度相冲突,也正因为异地高考属于社会系统性改革中的一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有人呼吁要以微观变量促进宏观变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掣肘,高考仍难与户籍剥离开来。一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从学前就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向所在地缴纳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赞助费、借读费,却在高考来临时被打回原籍。且不说此举罔顾了外来工的劳动贡献,单从如今各地高中课改、自主命题的角度而言,在流入地学习、回原籍考试,必定出现的“水土不服”已令这些学生未考先输。

第8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高考是教育改革中最敏感的“神经”,也是改革进程中最大的“坚冰”。每年“两会”都有高考的话题,却往往被其他教育热点所淹没。不是高考改革不重要,恰因其太重要、太敏感、太艰难而被反复提及,以致人们产生了视听“疲劳”。今年“两会”,一份关于异地高考改革的“时间表”让高考改革陡然成为“两会”的热点。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在北京上小学、中学,临到考大学,却不得不回原籍参加高考,这是万千随迁子女所面临的尴尬状况。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实行的高考户籍限制政策,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问题持续“发酵”,并凸显了出来。

“两会”召开前夕,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异地高考实施方案: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本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给出了时间表:异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

就此,异地高考改革“破冰”进入倒计时。

改革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3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异地高考问题,教育部正鼓励各地尽快推进,现在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了,用不了10个月就会出台相关政策。

针对已经出台的“山东方案”,袁贵仁表示,教育部酝酿中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出台的政策“思路上一致”。教育部鼓励各省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针对外来务工比较多的省份,袁贵仁强调:“不论随迁子女多少,各省份都必须出台地方政策,给出解决方案。”

据了解,从去年1月起,教育部就在各省市展开方案调研、对接和征求意见的工作,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个时期。

在采访中,袁贵仁特别对“异地高考”进行了概念界定。他指出:“如今大家说的异地高考,其实是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主要针对随父母跨省区读书的孩子,而在本省内流动的学生不存在这个问题。”

教育部关于异地高考实施方案“时间表”消息刚一,便引发了社会热议,也成为代表委员以及学者“两会”期间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事实上,异地高考问题的源头、改革的最大障碍都在于现有的高考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考户籍限制政策,即本地只接受户籍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这样就导致广大非户籍考生只能回到原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但各省区的课程、考试都有较大差异,习惯了当地教材的学生回到原籍参加高考,加上高考前夕来回奔波,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面临两难抉择,多数城市新移民表示不会再返回原籍,因为相当一部分新移民的事业、家庭、不动产、交际圈均已扎根在迁入的城市,返回原籍面临着巨大的代价,有些孩子不得不走上出国留学的道路。

实际上,异地高考问题由来已久。随迁子女读书问题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只是近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异地高考问题才变得越发突出,以致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据相关统计:当前全国有2.6亿流动人口,其背后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2700万随迁子女。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义务教育阶段有47.8万多随迁子女,在现有政策下,这些孩子只能以借考形式参加中考,不能报考北京市高中,不得在京参加高考。而由随迁子女读书问题引发的问题和矛盾乃至恶性事件不断掀起舆论风潮。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府教育顾问张放平表示,异地高考的问题非常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是个公平的问题,如果说长期居住在一个城市,尽管户籍没有解决,为什么要另眼相待,不能够在当地参加高考,而要回老家高考?而且这种考试还是“国考”。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认为,北京、上海等地名校集中,但这都是公共资源,不能只被当地居民独享。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韦苇直言:“孩子在哪读书就在哪高考,这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不应该拿户口来卡学生,不该把户口作为高考报名的防火墙。”

对于随迁子女的境遇,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重华感慨地说:经济实力强的家庭可以把孩子送到国外就读,但家境一般,尤其是贫困家庭,只能望大学而兴叹。

亿万随迁子女家长翘首企盼高考能够打破户籍限制。改革的呼声首先来自民间。从2010年7月起,全国各地的随迁子女家长先后提议“取消中高考户籍限制”。他们为此发起《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呼吁书》签名活动,并向教育主管部门表达这种意愿。在他们看来,异地高考问题一日得不到解决,就会有数千万的孩子面临失去良好教育的机会。

对于民众的呼声,教育部积极回应。2011年3月1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首次表态正在调研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2011年7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在教育部新闻会上透露了解决思路: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已经在城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那么他们就有权利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

随着探讨的深入,异地高考问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2011年8月总理表示:“要逐步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抓紧研究制订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此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等15位法律教育学者联名致信国务院总理,再次呼吁“废除高考户籍限制”。

在多方推动之下,“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被列入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与此同时,山东、上海等省市也进行了异地高考的地方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除了已经出台的“山东方案”,北京等省市也在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高考问题。

显见,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时间表,与其说是形势所迫,不如说是水到渠成。对于这样的改革新动向,许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给予了肯定,认为是“民意所向”。然而,肯定背后,则是诸多的担忧。方案尚未出台,但围绕方案的争论已经此起彼伏。

多重问题待解

方案尚未正式公布,有些问题已无法绕开,这些问题困扰异地高考、乃至中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已久,正是改革迟迟打不开局面的关键所在。

3月4日上午11点,小组讨论结束,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刚站起身就被众多记者拦截。在会场电梯门口,杜玉波被众记者整整“围困”1小时。谈及异地高考问题,杜玉波认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之所以难,就难在“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

他承认,异地高考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其他省的问题都不是很大。“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一旦放开了北京的高考户籍限制,可能引发在北京参加高考的考生增多,从而影响北京考生的利益,杜玉波表示,这样的问题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予以考虑。

事实上,异地高考问题因“户籍”而生,而问题的有效解决不可避免地要触碰到户籍制度改革,这就意味着异地高考改革不但涉及教育主管部门,更与各省市户籍制度政策相关。而触碰到了户籍制度改革,则无疑碰到了社会改革中更坚硬的一堵墙。

对此,张千帆也坦言:异地高考改革最大阻力在于地方保护主义,尤其是京沪等教育发达省市的居民以及对决定招生和考试政策有影响的地方官员。毕竟开放户籍限制将增加地方考生的数量和竞争压力,如果按照当地标准录取还将占用各大学对当地分配的招生指标。可以想见,北上广等在这个问题上矛盾最突出,实现异地高考阻力也会最大。

事实上,美好的愿望在实施过程中已经遭遇到了现实的狙击。据媒体报道:去年7月,湖北省曾出台《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高中三年学籍注册在湖北,均可在湖北省内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将从2009年秋季入学、2012年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开始实行。”可是,当年湖北省有关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的通知,报名条件仍为“具有湖北省常住户口的中国公民”。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大学副校长邵峰晶认为,取消户籍政策势在必行,但却有很大的阻碍,“各地资源不均衡,取消户籍的政策若真正实施,肯定会牺牲一些地区考生的利益。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玉凤直言:“小城市放开,也没多少人去,但北京、上海如果放开就会乱套。”在她看来,北京高中教育资源是按照现有的规模配套的,现在放开,北京市承受不了,因此北京市异地高考的门槛肯定要高。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伍中信认为,开展异地高考总体上有利于教育公平,但也会产生一些难以操作的问题。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如中部一些省份,但不能因此说京、沪生源考生的总体综合素质要差一些。异地高考会驱动中部地区的“中等生”成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然后摇身一变,再以“优等生”的分数考上京沪名校。

高考改革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在现有招生制度框架下,各地方、各群体都已划定了利益区块,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各方势必会极力守护各自的利益。因此,异地高考改革,表面看是解决随迁子女高考问题,实际上是对现有高考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一点上,哪一方都是不会轻易让步的。

即便单从教育层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看,异地高考改革也并非那么简单。高考改革是一盘棋,而异地高考只是其中的一枚棋子。异地高考改革的通盘解决难以脱离高考改革的大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认为,高考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所以改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很多配套的东西跟进。

实际上,作为焦点,教育改革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一直在进行高考改革方案的拟订。2010年年底,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对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调研,在16个专题中,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办法”。也就是说,高考改革方案包括考试、评价、招生等多方面内容,非户籍考生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只是其中一部分。

据参加过教育部组织的相关专题调研的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这一部分已经讨论过多次,几次成文,多次修改,是讨论最深入、情况最复杂、耗时最长的一部分内容。民间的一些建议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家长从自身情况考虑,有些简单,因为实际上它涉及了各个地方的社会管理、教育投入、土地征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地方政府担心的是,一旦放开高考政策,会给当地带来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并造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等资源集中城市最为突出。

除了户籍“坚冰“以及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具体到异地高考改革,自身也存在一时难以克服的难题。袁贵仁表示门槛设置应该考量下列因素:流动人口在输入地的居住时间长短、纳税情况以及随迁子女在输入地的教育完整性。但实际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引发一些争议。

有京籍家长在网上建议允许外地户籍学生在京参加高考的条件为:学生有北京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学籍证明;父母必须有10年以上的北京工龄,包括社保和工资纳税证明,不能补缴;住所证明:房产证或者10年以上租房证明(有街道+6人以上本地邻居证明+信件邮戳证明);独生子女证。

对此,有京籍家长发问:“什么是父母有‘工作’,谁来界定?连续纳税、固定住房,这些由哪个部门来审核,会不会将来又催生一个办各种手续的黑色链条?”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这些京籍家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这也是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关键是要尽快出台政策,否则永远迈不出第一步。

政策如何稳中求进

针对异地高考改革中的种种障碍,有学者认为,这恰恰反映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后矛盾的盘根错节,尽管艰难,但异地高考改革事关教育公平,是大势所趋,必须知难而上,没有退路可言。

对此,杜玉波在政协小组会议上发言表示,教育改革需要考虑不同群众的诉求,必须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现在都想改革,谁都希望要改,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但不改革那是大错误。”

杜玉波强调:改革不能说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很多人走弯路,吃了不少苦头。搞改革既不能按兵不动,也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稳中求进。改革要走小步,看准了再迈大步。

如何稳中求进?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合浦县廉州中学副校长周怀慷认为,异地高考应该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长远发展的角度,才能坚定异地高考改革的决心。

异地高考的根本矛盾,在于高校的招生资源分配不均。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打破。然而,异地高考改革,既要为随迁子女提供高考机会,又不能触碰京沪等教育发达省份考生的利益,从静态利益再分配角度看,这是“无解”的难题。然而,如果从动态发展角度看,以“时间换空间”,则存在实现的可能。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呈现这样的态势:一方面,4%教育经费目标实现,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资源会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适龄入学人口呈下降趋势,并会逐渐趋于稳定。一上一下、一加一减,历史遗留下来的教育不均衡缺口将会逐渐缩小。

异地高考问题说到底是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引起的,在这种条件下,上大学、尤其是上好大学依然是少数人的梦想。加之历史原因,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严重不平衡,在现有高考录取与户籍挂钩的框架下,才使得异地高考问题凸显出来。因此,有学者认为,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从根本上要依靠增加教育资源。异地高考应针对“改革增量”做文章。异地高考改革,可由教育部在不核减流出地招生指标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或者略低于流入地的录取比例,单独核定异地高考考生的招生指标,所需增量指标从国家增量中统一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经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就认为专门出台异地高考解决方案,是“治标不治本”, 应立足于增加高等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就会导致诸多不公平现象。从长远看,另一个根本性的办法还在于大学真正能够做到自主招生。

除了增加教育资源,还要立足于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将增加的教育资源用好,用到“刀刃”上。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蛋糕”尽量不动或者少动,又能够惠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以及随迁子女,增加这些地区和群体的高考指标名额,以避免发展过程中出现更多的不公平。

据杜玉波介绍,今年招生之前,将出台针对贫困地区考生的招生倾斜计划,首先是保障680个贫困县,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山区孩子能走出来”。

周怀慷指出,教育资源应该保证在同一个区域基本均衡,差异是相对的。他认为,相对合理的差异更能促使教育发展,教育资源的差距应该是一步步缩小,想一下子抹平差距是不现实的,而各地也应该发展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除了规模和结构上的调整,高考制度的改革还依赖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对于这样一项大工程,涉及各个地方,需要中央做顶层制度设计,协调好各方利益。教育问题在教育之外,异地高考也不例外。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表示:一次性全部放开户籍限制不太容易实现,但可以在教育资源还未平衡的情况下,逐步放开户籍限制。

具体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一旦取消户籍限制,高考人口向大城市和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大量迁移的现象将会发生。所以,解决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方案,可分为大方案和小方案。

储朝晖解释,大方案就是要在高考机会存在不平等的城乡、不同地区间缩小差距,在全国范围内提高高考面上的公平程度;小方案,则是要考虑到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客观需求,为这些人的子女在就读地高考提供切实的方便。对于这个小方案的决策,从现有的行政体系实际情况看,不应是全国一刀切,而应该在全国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方案。

张千帆表示,随迁子女高考完全不涉及什么技术问题,它主要是全国高考试题不统一带来的困扰。异地高考的顽症纯粹是不合理的招生与考试制度造成的,应尽快恢复全国统一考试,从根本上解决随迁子女高考的困惑。全国统一考试一旦恢复,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立即自动消失。高考搞分省命题,最后的结果就是为地方歧视开道。

主张恢复全国统考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陈重华认为,在打破户籍樊篱的“过渡”阶段,可考虑恢复全国统考,这样可以实现考生自主在其学习生活的地区读书、回户籍地参加高考。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市政协常委沈丽荣则建议增加招生考试的次数,消除一考定终身。沈丽荣认为,可以增加一次高考的机会,比如分别在4月初和6月初举行两次考试,把两次考试成绩之和或者平均值,作为最后的高考成绩。

对于有可能加剧的“高考移民”问题,袁贵仁对异地高考的概念界定,实际上将“高考移民”摒除在了异地高考范畴之外,也为异地高考改革划定了条件。异地高考也不意味着完全开放,而是存在“准入条件”: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满足在当地工作等条件。

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许多代表委员还是表示了担忧。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北流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幼薇认为,难免有人会钻空子,还要看实际执行中怎么来规避这类问题,需要科学的设计和可行性的操作。

为避免短期内由于拥入大量外地考生而导致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金兰英还设想了一些具体限制措施。“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一定限制条件,比如,父母必须提供1年以上纳税证明,在当地买了房子或者在当地居住了5年以上等等。”

据杜玉波介绍:异地高考相关文件正在上报国务院办公厅的报批过程中。有了文件,各省就有依据了。至于实施的时间,杜玉波说,原则上年内各省都要根据文件的标准再因地制宜地提个办法出来,最后的时间限制会有一个统一要求,最快在明年高考时就能解决。

链接

异地高考的“地方”与“民间”探索

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改革方案

2012年2月29日,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凡在该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就地参加高考的新政,异地高考就此从山东省“破冰”。《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明确:从2014年起,只要高中全在山东省就读,外省考生也可在山东参加高考并参加录取。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议论无数,其中大部分都是拍手赞同。然而,在许多学者看来,推出这项政策有着更为“便利”的原因:山东历年高考门槛较高,其高考分数线在全国不是最高的也肯定在前几名,所以有意愿在山东参加高考的外省籍考生肯定不会很多,这使工作便于开展。

上海:异地高考“有限”开放

事实上,上海在异地高考问题上也已经迈出了脚步。2012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两年前只有8类人可以参加,6年前这个数字是6类。这10类非沪籍考生主要包括了持引进类人才居住证人才的子女,市外在沪工作人员的子女,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的子女,支内支边知青的子女等。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和上海市教委批准的其他特殊情况考生两类,是去年新增加的。不过,也有学者指出,上海市降低非沪籍考生的报名门槛,主要受惠群体还是高端人才的子女,而普通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子女,仍被排斥在外。

民间方案:以学籍和父母常住地认定

第9篇:异地高考政策范文

关键词 受高等教育权 机会平等 高考移民 差别原则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中国公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权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权在实现上存在诸多问题

虽然我国从法理和道义上保障公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但在实现上却存在诸多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突出。

在我国,这种不平等现象不仅体现在高校资源的区域性和地域性差异,如全国著名高校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汉等大城市或东部发达地区,而且还表现在部属院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的不合理,如部属院校由于所在地的地方财政支持,倾向于生源本地化,外地成绩较高的考生却被拒之门外。

(二)同一地方的考生数量与高校数量在全国所占比例上存在不平衡发展,彰显高考政策有失公平,欠缺合理。

一般来说,人口大省也是考生大省。在山东、河南、江西等地,由于本省高校数量较少,部属院校名额有限,考生多,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此,山东省曾一度出现这样的口号:"全国高考看山东,山东高考看日照"。而像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处在正与之相反的情况。高考政策中地方省市的自主命题、部属院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使得山东、河南等地的考生与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在付出、收获上均存在天壤之别。高校招生政策的不合理性使得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已上升为一个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的社会公平问题。

(三)"高考移民"现象屡禁不止。

"高考移民"是为了参加高考而进行户籍迁移的人员,主要是指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从录取分数线较高、录取率较低的省份将户籍迁往分数线较低、录取率较高的省市。在我国,考生父母对子女考取高等院校有优先选择权。针对国内高考政策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考生父母为了子女的前途,甘冒风险,极力冲破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

面对如此突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将会给社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违背宪法原则,恶化资源分配,阻碍人才流动和素质教育,乃至引起公众不满,影响社会和谐[2]等。

二、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权在实现上步履维艰的原因

在我国,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权既有法理基础又有道义基础,为何在具体的实现上却存在如此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的国情决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民族文化差异大,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我国国情决定了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条件的巨大差异性,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无论在教育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实际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水平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这是教育权事实上和宏观上的不平等。

(二)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现在高考政策改革步履艰难。

在历史上,由于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较少,起步晚,发展缓慢。而各高校根据自己对各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估,制定了该校在各省招生的比例,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高考政策的既得利益者存在不予配合。

在我国,现行高考政策的既得利益者多数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大城市。根据我国的国情,高考改革虽非易事,但只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有足够的决心,顺应民意,高考政策不会到如今还存在如此多的争议。

三、提高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权的对策

针对我国公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需要多管齐下,在客观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逐步追求实质平等,具体来说,有关部门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宪法的权威。

目前,针对高考,我国亟需制定一部较为完备的《考试法》,以规范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种国家考试。同时,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应同步进行。倘若各地户籍制度有较大松动,必然给有关省份封堵"高考移民"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

(二)根据中国国情,实行"差别原则"基础上的实质平等。

高考政策改革应对此实行"差别原则",进行相关的政策倾向。而长期以来对北京、上海等地的所谓"差别原则"实在是亟待改善。

(三)借鉴国外经验,从容应对目前高考政策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