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第1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流动书吧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近些年我县流动儿童也急剧增多,在这些从农村进城的流动儿童家长中,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因忙于生计致使每个班级留守儿童居多,问题孩子也多起来。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而家长对课外读物的投资非常有限,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更是无暇顾及,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基于这个要求,如何利用学校有限的条件和资源,提高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阅读方法等,就成为了流动书吧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的系列议题。

利用各班建立的流动书吧,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提高对课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把课堂中获得的阅读能力与方法用于课外阅读之中;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有质量地进行课外阅读,读出书的品质;使学生将阅读的收获、感悟用于生活实践、写作学习中;储如此类的议题都是急需要等待我们老师去钻研的课题。因此,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对于我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名称关键词:流动书吧 阅读兴趣

研究范围:小学(3-4年级)

研究方向:流动书吧是为了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长期读的习惯,我们学校的每个班都设立了流动书吧,书吧的书籍一部分书由学校阅览室提供,另一部分由教师和本班学生筹集。每个班设立一名书吧管理员,做好本班的借阅和归还记录。书吧两星期一轮换,先是同年级流动,然后是跨年级流动。

课外阅读是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去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它是学生自觉主动的获取大量信息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并能将课内外的知识贯穿起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充分体现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习母语做好辅助。

新时代,信息量多,且变化很快。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在实践中读懂信息,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学习,是每一个生活在信息技术科学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三四年级学生进入中段学习,阅读从这时开始,阅读能力也从这里开始积淀。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流动书吧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是指利用每个班级的流动书吧,提供给学生对书籍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在五花八门的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和激励,再加上阅读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愉快和满足,让他们的读书兴趣得到再次激发。所以开展读书活动,实践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孩子的贡献,更是教育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的经验,是教育界的财富。为充实孩子的生活,给孩子一个更加温暖、阳光的童年和学习生活做出有效探索。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的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7年2月

(1)调查、分析、研究学生阅读现状,积累研究素材。(2)教师进行有关理论书籍研读和学习网上教育科研专家讲座。(3)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2、研究阶段:2017年3月-2017年5月为课题探索实施阶段,进行课题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2017.3-2017.4)

初步实施阶段,调查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的有效程度等现状,形成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2017.4-2017.12)

初步进行课程的资源的整理,总结,反思阶段。周期性地开展校园读书会、搜集读书名言等活动,由班级流动书吧开始,各班之间开展读书会,教师每月拟出好书推荐目录为学生推荐图书,有计划的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挑选阅读书目。利用课内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再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教给学生正确高效的阅读技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第三阶段(2017.12-2017.5)

继续整理,总结,反思上阶段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对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的有效程度等情况,与研究前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中鼓励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如手抄报、板报、读书笔记等。开展评比活动,评选书香班级、读书明星、书香家庭,共同营造读书氛围。

3、总结阶段,2017年5月-2017年6月

(1)完成研究论文。(2)重点进行成功案例的收集整理、展示,写出有价值的结题报告。(3)参加结题评审。

课题研究举措:

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小组,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保障;

2、精选热心课题研究的青年骨干教师作为课题研究者,按时圆满的完成课题组布置的课题研究任务;

3、加强学习,定时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专业理论学习、讨论。不定期的请课题组外专家来做报告和指导,了解先进课题实验学校的做法。

4、加强课题研究管理,每一阶段都要有计划、有任务、有安排、有活动、有小结。

5、加强成果交流。由课题小组负责收集,精选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资料,写好研究小结。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预期成果

通过一年的努力,开展多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做到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储备大量的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增强语言文化积淀,提高阅读能力,在读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2、成果形式

①课题研究方案、经验总结、论文、随笔、课件等;

②3-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单;

③建立班级图书角。

第2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一、开展兴趣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会展现和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受到课堂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培养自己的兴趣,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和感悟。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累兴趣的同时,激感共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得到提升,对终身学习和学习意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组织语文竞赛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开设的所有课外活动均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相符。组织开展语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好胜心,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是对现有语文知识学习的检验。例如,朗读竞赛、默写竞赛、成语接龙等等。在传统的默写中加人竞赛的元素,有效改善以往单纯默写的枯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竞赛结束后,如果教师发现班上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牢的现象,就必须组织进行单元复习,以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开展成语接龙活动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以上一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新成语的第一字,依次进行,并以最后得分评出优胜组。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独立活动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最主要的特征,是实践性与自主性,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弃组织指导的责任。教师是教育者,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活动也不例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独立自主发挥创造力,也正是教师对课外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和指导的结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不同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选择、独立组织和独立参与活动的自由,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教师又要通过精心计划、周密安排,檠生自主活动创造条件,并在活动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提示活动方法,纠正活动偏差,帮助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发挥教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参谋、顾问和指导者的作用。

四、紧扣校园文化生活设计活动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精彩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化氛围,在这一环境中得到熏陶、得到成长?教师需要对课外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编辑文学小报、学习小报是近年来在小学课外活动中运用较多的形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或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从小报内容的选择、主题的确定、框架的安排及美术排版等都让学生自主进行,还要在班级进行评比活动,配合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在橱窗中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有更充实的内容,为了出一张精品小报,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借鉴一些优秀的习作,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结合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研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既充满童趣又美观大方,让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具有文化气息。

五、要不断总结开展课外活动的经验

第3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生活;积累;兴趣

说起作文,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疼。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总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把写作文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不断提高作文效率。

一、通过游戏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这样作文也就成为一件平常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能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特别是在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时我经常结合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我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一次简单的比赛——拔河。孩子们热情高涨,个个脱衣卷袖,准备大干一场。一声哨响,比赛的两个小组便使出全身的力气,一个个涨红了脸,旁边的啦啦队员也不停地舞动小手,为他们加油助威。红线不停地左右晃动,一会儿来,一会儿回,两个小组实力不相上下。几个来回后,左边小组的队员坚持不住了,绳子一下子被右边小组拉了过去,由于用力太猛,队员们一个个摔在了地上。但他们立刻爬起来,笑着,跳着,叫着:“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左边小组虽然输了,但瞧那一张张红润的脸蛋上,堆满了微笑,他们还聚在一起总结刚才失败的经验教训呢,准备下一回合转败为胜。

接着又开始了另外两个小组的比赛,整堂课上,孩子们玩得很尽兴。事后写作文,同学们眼睛里都闪着喜悦的光芒,写出来的作文篇篇内容具体,写出了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课让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是难事,慢慢地学生会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喜欢上作文了。

二、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注重知识积累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

我们老师应以小语《〈大纲〉》来指导我们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班级建立“图书角”,尽量做到种类多样,老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读书笔记这些常用的方法。同时要授予正确的读书方法,指导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这样日积月累,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又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知识,写作时定能信手拈来,何愁写作时没有优美的语句。

三、发现生活,仔细观察,注重生活积累

由于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目的的作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事物,引导他们在积极体验生活的同时,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的素材。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看电视、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从学生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学生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你喜爱的水果》的作文时,我们当地的草莓正是成熟季节。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摘草莓时,学生们注意观察了草莓的颜色,形状,有些同学还摸了摸,尝了尝……

第4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小学硬笔书法活动总结一

一个学期的活动是快乐的,是有趣的,又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努力的过程。小社员们在不断努力着,朝着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追赶着。在这四个多月的学习中,社团小组的同学初步了解了一些书法知识,基本掌握了汉字八大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则,5个常用偏旁的写法,并锻炼了自己的书写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虽然每个星期只有短短的1节课,但来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都能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逐步养成专心听讲、认真练习的学习态度。

由于硬笔书法社团是学生自由报名的,所以小组中同学的差别很大,既有曾经学习过的,也有从未接触过的,这给平时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面对这个实际情况,我只能从汉字基础笔画写法的开始辅导,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的书写进行及时的指导,适时示范。辅导过程中,我还经常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仔细观察,在练习中也同样要求学生先对自己所写的字进行笔画、字形结构以及排列位置等方面的分析。如:无论在任何字里,横的写法都是略往右上倾斜的,一个字里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横时,要注意它们的长短,并注意横与横之间的间距要均衡;竖在一个字的中间时就像一个人的脊柱,一定要写直等等。如此反复,为的是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方法,提升书写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书法,贵在持之以恒,单凭每周1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的书写能力有所提高,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而且学习书法,进步比较慢,见效也不明显,所以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一学期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社团小组同学在写字姿势和习惯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写字的基本功也扎实了许多。

一个学期在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社员们能积极参加活动,几乎没有迟到、早退或旷课现象,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当然,在辅导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学生的写字态度还需端正。一些同学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才报名的,好玩的心思比较重,需要再改进!

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相信今后的二年级硬笔书法社团必定会越办越好!

小学硬笔书法活动总结二

硬笔书法是我校社团活动的科目之一,书法作为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瑰宝,其深厚的内涵是不言而喻的。硬笔书法只是其中的一项,书法的教学不只是把字写好,其关联了很多的内容,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方法、纠正写字姿势、书法欣赏、字体的美观等等都是书法涉及到的内容。书法课单调而刻苦,只有培养孩子们练字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书写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从学生的执笔方法与写字的姿势着手,纠正一些学生已养成的错误执笔习惯。我通过激励、提醒等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过好执笔关。坐姿是每堂课都要提到的问题。

其次,加深学生对有关汉字的写字的一般知识和书写规律的认识,形成并巩固书写技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练字前,先让学生对该字的字形、间架结构进行辨认,然后对难写易错的笔顺作重点提示,最后学生才胸有成竹地书写。在书写过程中,我通常会巡视指导,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体交流,展示好作品等方法,激起学生书写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找对手比着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最后的几节课里面,每到下课前,同学们都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比对,并且互相提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再次,书写内容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生字的辨认,减轻教学负担,该活动的书写内容,一般都有每课的易错难记字和常用字。一个学期下来,该活动大部分学生养成较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书法是中国人献给世界的最美丽、最迷人的礼物。通过书法艺术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时通过书法学习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及良好的品德意志。

一、进步

1、学生的结构感有了一定的强化,尤其是独体字及左右结构的字写得较合理。

2、字形挺拔,笔画流畅,有的还能写出笔锋,颇具书法韵味。

3、书写时大部分学生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干净,很多学生都努力一次写对。

二、不足

1、执笔方法与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尤其是距离桌面太近,老师要及时提醒纠正。

第5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生物教学 兴趣

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思维的前提。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位常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激发并长久地维持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就成为了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笔者21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激发维持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几点途径。

一、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

1.巧用提问、合理奖励。在课堂上和学生积极地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主要途径。而增加互动的重要方法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答不出是件丢脸的事,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介绍食物链时,我不会首先向学生介绍食物链的概念,而会让学生来列举什么生物应该在食物链的更顶端,争取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形象地形成食物链的表象。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的概念,这就要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的思维进行奖励。比如在前面提到的食物链教学过程中,我会先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小组进行奖励,这种奖励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好地调动了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2.增加实践环节,减少抽象联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书本知识的抽象性太大。例如在书本上讲解花的构造时仅仅只有一张图片表示,学生既摸不着也看不见实物,学习兴趣低可想而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机会我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毕竟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了解世界。在学习花的构造时,我会让学生每个人在学校附近的花园里采摘一朵花,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图片亲自指明花蕊等部分。这种亲身体验的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在学生抽象思维未完善的情况下,利用形象思维,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和发展学生兴趣,而且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巧设故事情景,促进学生参与。以往教师的教学大多依靠传统的书本“填鸭”式传递知识,学生没有类似经历,只能硬着头皮去背诵书本的知识,学习兴趣低。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增设生活中的情景来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例如,在讲述森林的作用时,我不是照搬书中对森林情况和水土流失的介绍,而是将深林的作用比作人的肺,向学生提问人的肺部的作用,进而总结到森林的作用中来。我通过教学发现,将学生接触不到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的效果也较好。

4.合理进行竞争,形成良好的气氛。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让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可以使学生显著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这种兴趣维持的时间很长。当前阶段鼓励素质教育,不以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但在和很多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班级学习中没有竞争的气氛,则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低,很少能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这里的竞争气氛不一定是传统的考试带给学生的压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分组讨论,课后小组作业的形式不仅能够将学生凝聚在一起,更能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班级中容易形成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的“小团体”,因此合理竞争的关键就是合理分组。很多情况下,如果让学生自由分组,组内的学生明显具有同质性,组与组之间明显具有异质性,还有不少一部分内向的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分组。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变得十分重要。

全班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全班的学习气氛也有很大关系。在与很多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生物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不仅仅为几个,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小群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敏感性,及时发现班级中学习的不当气氛,做到发现及时、纠正及时。

二、结语

提高并维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教师的重要工作。本文基于在生物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总结提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际方法。该4点方法可以作为教师同行教学过程中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安海.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2]宋兴江.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成功,2010.

第6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8]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15]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开题报告范文:

例谈体育小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

将好的教学经验做法以课题的形式呈现,在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中交流与传播,使广大教师筛选已有经验,认识教育规律,将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这样一个集教科研于一体的过程就是一个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学校教科室主任,近两年带领区、校体育教师成功立项并结题50余项,本文将以《美国SPARK体育课程理念在我校球类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例(下文简称《SPARK应用研究》),浅谈一下体育小课题开题报告撰写的格式与注意事项。

一、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小课题开题报告应当包括八个方面,即: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完成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学校意见;县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个人课题信息与结题意见。其中的前四项内容需要课题研究者详细的、有条理的、真实的填写,后四项为教育主管部门填写。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研究的背景意义、核心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的背景意义

在这一板块研究者应当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研究者本人或者他人有什么样的帮助,研究者进行这项研究的范围。如《SPARK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个年头,在教师的参与意识、教学实践创新以及教学研究氛围、学生体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之间的落差,部分教师消极应对,导致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但不喜欢上球类体育课等问题(研究原因)。为此,通过全面了解我校体育课球类单元教学现状以及分析SPARK课程理念,发现目前我们的球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SPARK课程中球类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从实际的角度提出运用SPARK课程理念,创设本土化的SPARK球类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更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研究价值)。本研究将以何桥中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2.课题的核心概念

每个小课题表述中所用的词或词组,有一部分是常量即一个不变值的概念,如地名、人名、学校名等,对于这些研究者不需要再做具体的解释,它们已经确切地表达了所指的对象。研究者只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准确的阐明所要研究问题中包含的一些比较生僻的、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SPARK应用研究》需要向大家阐明什么是SPARK课程:SPARK课程(Sport,Play,andActiveRecreationforKids,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SPARK课程最初是为“防止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体能发展水平降低”这一社会需求而设计的课程(McKenzie,2009),是以追求“健康第一”为理念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在美国一线体育教师和广大学生中深受追捧和热爱。SPARK课程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完善、创新的过程中,历经20多年在7所学校反复试验。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能力、心肺耐力、运动技能的发展、学习成绩、肥胖症的减少、课程内容和教师行为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课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些甚至还含糊不清,需要进行分解。研究者需要阐明在本课题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通过对本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为一些小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各个击破,达到解决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目的。

如《SPARK应用研究》这一小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构建新课改背景下具有本土特色的SPARK体育球类教学模式。那究竟如何分解呢?研究者首先应当清晰的了解本校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以及SPARK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即这一问题的背景;其次研究者根据这一现状探索本土化SPARK体育球类教学设计;最后研究者根据学校现状及新的教学设计探索有效组织和实施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的策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逐个解决,本课题研究目标也将迎刃而解。比如,《SPARK应用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我校体育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2)了解SPARK课程的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3)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4)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还没有研究,我如何知道研究的内容呢?其实这里有个窍门,在第一部分第三板块我们已经阐明了课题研究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不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吗?具体怎么撰写?大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个动宾短语:了解某某、探索某某,将它们转化为研究内容,即去掉前面的动词,后面加上“研究”二字。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内容为:(1)我校球类单元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2)美国SPARK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的研究。(3)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研究。(4)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研究。

2.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会提高研究的效率,提高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如果选取的研究方法不正确或不恰当,往往会导致研究结束还不能说明研究的问题,一切要从头再来。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文献资料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的时候,需要详细阐述针对本研究使用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做法。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认真学习阅读关于SPARK课程理论的书籍杂志,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通过对学生关于球类体育课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当前我校球类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SPARK体育课程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校本化SPARK体育课堂的评价,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4)课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收集和积累典型的SPARK球类体育课课例,写出课例研究报告。通过对特定课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探索SPARK课程理念在我国农村中学体育球类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全校体育教师交流和分析,反思校本化SPARK球类课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完成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读书学习计划

研究者需要阐明伴随整个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阅读的书目、保障条件及具体时间。可以在百度上搜索所研究的小课题中的关键词,那么相关的书目就会呈现出来,读什么书一目了然。如《SPARK应用研究》,大家可以通过将“SPARK”和“球类教学”输入到百度上搜索,撰写出本研究读书学习计划:

(1)读《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天半小时(2012、2—2012、4)。

(2)读学校体育类杂志相关球类教学设计及SPARK课程的系列文章,每天半小时(2012、5—2012、9)

(3)读《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每天半小时(2012、9—2012、11)。

(4)上网查阅SPARK的相关文献资料及他人最新研究成果,学习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

2.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所谓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就是研究者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一般小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研究者需要在这一板块阐述清楚每一阶段的任务、方法、措施和具体活动安排,即每一阶段研究者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和研究方法的撰写一样,时间安排切忌太泛。如《SPARK应用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3月。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找有关资料,召开本校教师座谈会,编制球类体育课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观摩SPARK球类课录像,全面地调查和了解目前我校球类单元教学的模式,并对利弊进行整理分析,确立此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实验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结合前期座谈记录、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所呈现出来的教师在球类单元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运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通过校级理论讲座、教学观摩、案例剖析、反思交流等方式,梳理出如何灵活运用SPARK课程理念,让教师认识到运用SPARK课程理念进行球类单元教学的价值,研写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通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探索出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2月

在实验的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本土化SPARK球类课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形成文字。撰写结题报告,整理实验的相关资料及实验成果,为实验的全面验收做好准备。

五、完成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

这一板块研究者需要阐明对研究成果的预设,包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读书目的所思所获以及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指最终成果形式及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以什么模式来表现,一般有论文、研究报告、课例等。读书笔记撰写的规范格式为:阅读《XXX》、读《XXX》有感或所思或所获等,完成时间XX年XX月。如:阅读《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成“读《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的反思”读书心得,完成时间2012年6月。其他研究成果的规范撰写格式为:《XX》论文或课例或研究报告,完成时间XX年XX月。如:完成《当前我校球类单元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完成时间2012年9月。研究者在预设这一板块时往往很难准确的预设自己的研究成果,这里也有一个小窍门,在课题方案第二板块中我们已经预设出了研究的内容,研究成果的预设完全可以根据研究内容推算出来,如:研究内容3: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研究。对应的研究成果就可以预设为:完成《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论文,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至此一个完整的小课题开题报告就算完成了,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即开题报告,是取得研究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则是将已经确定的开题报告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小课题开题报告都要固守这一模式,本文所介绍的这一模式是笔者长期从事小课题开题立项过程中总结出的最为规范的一种模式,希望对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小课题立项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第7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尤其对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都渴望学习,但对于一切又都是陌生的、新鲜的,因此,他们上课注意力不能全部集中,这就需要教师从他们的特点出发,为他们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尝试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比如,在教学“提问题”一课时,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猴子妈妈给他的孩子毛毛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王奶奶家有鸡20只,有鸭10只,猴子妈妈说到这,毛毛说:“我会做!20+10=30(只)。”猴子妈妈却说:“你做得不对。”“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毛毛回答的为什么不对吗?”实践证明,这样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促使学生认真主动地去动脑分析问题,而且,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为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还能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学会做题要认真思考,培养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情境的创设上,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儿歌、舞蹈、谜语等,引起他们上课的兴趣,在愉悦的气氛和情境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尝试探究,提高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多向交流的复杂过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应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主动地获取知识,对自己的活动能保持很高的兴趣,学生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整十数的加减”时,让他们根据20+10=?自己摆小棒,边摆边说过程,两捆小棒是两个十,又拿一捆是一个十,合起来是三捆小棒就是3个十,所以20+10=30,这样,离开学具他们也能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知识,又形成了一定的说理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机会和环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通过计算,提高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有的知识是需要推理才能得出结论的,但也有的知识自古以来就是那样规定的,既不用推,也不用导。这样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先知道结论后尝试验证。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试题6×3+50、 50-6×3时,题目出来后,让学生先看结论再去试做,通过计算暴露教学矛盾,引发学生议、辩的兴趣。这样的方法节省了时间,能够进行大量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通过交流,激发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为加强基本训练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供机会,因此,保证一定数量的练习对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和启迪他们的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大量的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影响练习的效果,所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趣味,能有效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还能开发智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以设计让学生拼组图形的练习。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进行创造性地拼图,看谁拼的图案多、新、快,并确认好你的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各有几个?这样,学生不但拼出了小房子、机器人、小鱼等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在拼图的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练习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给学生设计的练习是一种创造,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眼光放远些,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方面下工夫,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增长智慧。

五、读书总结,巩固兴趣,延伸思维

读书是学生又一次强化记忆的过程,虽然低年级学生不会读书,但老师要引导他们读,读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帮助他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第8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间接兴趣 考试失利 游戏 策略

一、引言

兴趣是指在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心理倾向(李铮,1995)。兴趣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强大的的内在力量。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的奥秘,使认识过程或实践过程不成为负担,而成为爱好。拉扎勒斯(A.L.Lazarus)等人的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使学生勤奋学习,从而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李山川,1991)。

本文基于兴趣的目的性,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指由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李铮,1995)。例如,小学生对自然课涉及的动植物很感兴趣,觉得它们很可爱,就喜欢上自然课,这种兴趣就属于直接兴趣。间接兴趣不是由于事物或活动本身,而是由于该事物或该活动的结果使人们感到有重要意义而引起的(李铮,1995)。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感化,甚至互相转换。

兴趣之于学习活动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使无数教育工作者梦想着“将枯燥的内容变为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出现了诸如“兴趣教学”、“愉快教学”等攻关课题。这一课题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因为英语是枯燥的工具,是一套任意性符号,它不像汉语具有生动的形象性,而是由一串任意的字母组成的符号,它本身难以引起小学生的直接兴趣。那么,如何将枯燥的英语课变得生动活泼,也即是,将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是小学教师永恒的课题。

二、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三大原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小学生持久保持学习的兴趣,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程。小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刚接触英语、学ABC时,热情高涨、兴趣盎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学习兴趣随之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笔者曾经就“你喜欢学英语吗?”的主题做过调查,在刚学英语的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有95%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英语,对学英语挺感兴趣,理由是“英语课好玩”、“英语不难”;到了第二学期,有82%的学生表示对英语感兴趣,而到了第三学期时,仅有48%的学生表示对英语感兴趣。为什么兴趣会出现如此的“滑坡”现象呢?根据教学第一线观察,可概括为下列三大原因:

1.教师的教学方法欠佳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如今仍有不少教师仍然未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基本”、“以应试为宗旨”、以“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把知识灌给学生,基本沿用“填鸭式”的教学,而缺乏对课程内容的长期的兴趣化设计。

2.教材内容过渡坡度大

现行的《新编广州市小学英语》共六册。这套书的主要特点是:将旧教材的内容不断“下放”,增大词汇量和增多句型。与此同时,使用者年龄层却降低了“两级”(旧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新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第一册主要学习一些日常口语、26个字母和含五个元音字母的25个单词,属于入门阶段。到了第二册,难度就陡增。一开始就进入课文学习,单词量剧增,每课都有将近20或更多的单词,相当于第一册全册书单词的总量。与此同时,还要学量的句型,过渡突然,学生实在难以应付。

3.学生考试失利

与“教材偏难”相关的是学生考试的失利。由于教学内容难度高,作为全区统一检测教学质量的各种练习和考试难度也水涨船高,使普通小学的大多数学生不断尝试失利体验,而减弱学习兴趣。

上述的教师教法、教材编写、学生收效三个方面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主要原因。

三、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根据上述几个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原因,基于本人的教学观察,笔者提出以下解决的办法。

1.合理分散教材难点,构建渐进的台阶

布鲁纳曾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转引自谢梅香,1998)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教材,教材的难易程度往往影响了他们对该教材学习的兴趣。没有难度的学习会影响教学效果,难度过高,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广州市新版本教材虽有不少优点,但在教材知识点的编排上,难点相对聚集。如第二册,一开始就进入课文学习,大量新句型接踵而来,这些句型的表达很多与汉语的表达习惯有很大差异,学起来很费力。如在英语句型转换中,把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时,需把Be动词提前到句首,句末加问号。英语中“This is a book.”的一般疑问句是“Is this a book?”而在汉语中把“这是一本书。”一句变为疑问句有多种方法,如“这是一本书吗?”或“这是不是一本书?”都可以。回答可以是“是的,这是。”而英语的回答要用“Yes,it is.”而不能用“Yes,this is”。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在学习上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负迁移(即知识之间的互相干扰)。另一方面,在学生还没有弄懂英语单数方面的知识时,有关复数概念的知识又迎面而至,弄得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难题。为此,笔者认为不宜在学生刚接触英语句子和课文学习的同时就让学生学习有关复数的知识。复数方面的知识宜压后安排,学生在巩固好单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复数知识,就能产生学习的正迁移(知识之间的互相促进)。只有为学生筑建起循序渐进的教材台阶,才可保证兴趣教学的顺畅,几步一钉子,学习兴趣无从谈起。

2.营造英语氛围、使学生“乐在其中”

克拉申(S.Krashen)在提出“监察模式”(Monitor Model)外语教学模式时,首先强调课堂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引自桂诗春,1988)。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浓厚的母语的氛围下进行的,学习过程中会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在小学英语课中创造适当的英语氛围,不仅可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感觉,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对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作自我介绍,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例如指令语“Open your books at page one,please”,“Let’s listen to the tape”,“Say after me,please”,“Let’s play a game”,“Take out your exercise-books,please...”。课堂上根据学生读书、回答问题的完整程度,用英语给予不同的评价,如“Not bad!”,“Good!”,“It’s good!”,“Very good!”,“Excellent!”等。有人也许会提出疑异:三年级的学生才刚学英语,能听懂吗?其实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可否认,第一次说这些用语时,学生是听不懂的,在这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明显的体态语言示意解释,帮助他们理解。下次再用时,学生基本都能明白。如,当第一次在要求学生拿练习本做练习时说:“Take out your exercise-books and do the exercises,please.”学生都满腹狐疑。这时,老师拿起一本练习本向学生解释:“This is an exercise-book。”话音刚落,学生们都明白了老师的意图,不少学生还马上跟着说起来。

营造英语课堂气氛,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如互相打招呼、自我介绍、介绍朋友、问路、介绍家庭情况等,让学生扮演角色(role-play),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3.利用游戏与竞赛,趣化教材内容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游戏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就是愉快或乐趣。游戏的目的并非游戏本身,而是在游戏过程中实现认知。小孩子天性好动爱玩,乐于参与游戏活动,把知识融于游戏当中,能让学生在玩乐中学英语。如在学习了“What’s in the bag?”“There is/are...”后,就可以用猜物游戏进行巩固。准备一个不透明的黑袋子,预先放入一个东西,老师发问:“What’s in the bag?”由学生运用“There be”句型和已学过的有关物品的单词进行猜测,这样,通过游戏,不但可以给课堂增添乐趣,而且可以巩固知识,学生玩得高兴,学得也轻松。

竞赛是按照人们的自尊需要,获得成就的需要而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校中开展适当的竞赛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有效的作用。查普曼(J.C.Chapman)和费得(R.B.Feder)对五年级两个等组学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加法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竞赛组学生的成绩每天都公布在墙上,有进步者和优胜者都贴上红星;无竞赛组只做练习,无任何诱因。结果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引自郑和钧,1993)实验表明,获得成就和声誉的动机表现得更为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竞赛有多种方式,如个人之间的竞赛、团体竞赛、自我竞赛等。不同的竞赛方式对学习兴趣都有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但由于竞赛的结果总是少数人获得名次,多数为失败者,获胜者受到鼓励,失败者泄气、不安,忍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竞赛活动强度不宜太大,内容不能太难,时间不宜过长。例如:在单词教学的时候,可以安排“开火车”式的朗读和拼读单词比赛,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比一比、看一看哪个组读得最好。读得最好的组可获一朵红花。这时,学生们的积极性就来了,都想为自己的小组争光,结果一个组读得比一个组好。

4.发挥教师表扬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奋发向上的力量。一般说来,表扬、奖励比责备、批评、惩罚更具激励作用。赫洛克(E.B.Hurlock)让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练习难度相等加法,共练5天,每天15分钟。他把学生分为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控制组单纯练习,不给任何评论。其他三组为实验组,甲组为受表扬组,宣布学生的名字,给予表扬与鼓励;乙组为受训斥组,宣布学生的名字,严加训斥;丙组为受忽视组,实验者对学生不加注意,只让他们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受训斥。结果,受表扬组的成绩最为突出。(引自李山川,1991)

从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教师的表扬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教师来说,是用最经济的方法获取最丰硕的收成的“生才之道”。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以显微镜的方法去观察学生的进步,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都要适当地表扬、肯定。这样做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上文说过,小学生的考试失利,是影响他们兴趣的一个原因。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教师单独个体力量之所能及,而是需要多种合力才可解决。但教师可利用表扬的教育功能,拓宽评价学生成绩的路径,打破一卷定乾坤的观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收获”机会,以此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对英语成绩的衡量,不能只看卷上成绩,不应只有期中、期终考试,而应有平时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评定。相应措施可设立听、说、读、写的科代表等。对于在这几方面有优势的同学,以及在这几方面进步快,或有进步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表扬。

四、小结

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兴趣失落的三大主要原因,并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材内容,提出激发兴趣的策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方法,要反复交替,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个有趣的方法,如果长期套用,也会使小学生失去兴趣。因此,趣化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李山川.大学教育心理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4]李铮.高等师范心理学教程[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5]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6]谢梅香.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如何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1998,(6).

第9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计划;方法;环境;评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相辅相成。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丰富文化知识、增加生活阅历,还能陶冶人格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接下来应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动机,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合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是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大语文观和终身学习观,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二、制订计划,让课外阅读变得具体可行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三部名著。显然,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

三、组成阅读小组

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可在4~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志趣相投、智能互补,组成阅读小组的这些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阅读,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彼此竞争、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四、保持兴趣,让课外阅读持有内驱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好奇心、求知欲的高级形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就会持续、专心钻研它,从而提高效果。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的需要并从中获得愉悦,从而自觉进行课外阅读。保持兴趣的方法很多:

1.用诗文故事持续阅读兴趣。

2.用综合活动诱导阅读兴趣。

3.用成果展示促进阅读兴趣。

4.用经验交流强化阅读兴趣。

5.用评比激励鼓舞阅读兴趣。

五、营造环境,让课外阅读形成浓郁风气

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受个性心理、阅读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和谐宽松的课外阅读环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还能给予学生从阅读到心灵的自由,有利于形成“书香”“墨味”的校园气息。营造良好环境的措施有:

1.提供场所时间,丰富阅读资源。

2.开辟交流园地,拓宽展示平台。

3.健全管理监控,强调评价激励。

4.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

六、指导方法,让课外阅读科学有效进行

《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减少学生走不必要走弯路,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功效。课外阅读的方法有:

1.采用粗读、精读相结合。

2.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

3.采用学习、运用相结合。

4.自主合作、探究性阅读。

5.指导写笔记点评体会。

七、强化评价,让课外阅读预约有序进行

课外阅读的评价,不仅能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度和成效,

还能促进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与调整,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一种预约、激励和成就感,并获得更大的持续的兴趣。评价的原则,应以激励、鼓舞为主。评价的方法,可以是多样性的:

1.重过程评价。

2.模糊性评价。

3.定量性评价。

4.激励性评价。

相关热门标签